神经解剖学--脊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来自百度文库
脊髓小脑束的功能: 脊髓小脑束的功能: 功能
传导下肢和躯干下部非意识性本体感觉 传导下肢和躯干下部非意识性本体感觉 下肢和躯干下部非意识性 •后束传递的信息可能与肢体个别肌的精细运 后束传递的信息可能与肢体个别肌的精细运 动和姿势的协调有关 •前束所传递的信息则与整个肢体的运动和姿 前束所传递的信息则与整个肢体的运动和姿 势有关。 势有关。
-19-
皮质脊髓侧束: 1) 皮质脊髓侧束:
在脊髓外侧索后部下行,达骶髓( S4),逐渐终 在脊髓外侧索后部下行,达骶髓(约S4),逐渐终 ),
于同侧灰质板层Ⅳ 于同侧灰质板层Ⅳ-Ⅸ,来自额叶的纤维可以直接与外侧群的前角运动神 经元(主要是支配肢体远端小肌肉的运动神经元)相突触。 经元(主要是支配肢体远端小肌肉的运动神经元)相突触。 纤维排列由内向外 由内向外: 纤维排列由内向外:颈、胸、腰、骶。
大部分纤维终于颈髓前角,小部分纤维可达腰、骶髓前角。 大部分纤维终于颈髓前角,小部分纤维可达腰、骶髓前角。
-20-
•支配上、下肢的前角运动神经元只接受对侧半 支配上、下肢的前角运动神经元只接受对侧 对侧半 支配上 球来的纤维, 球来的纤维,而支配躯干肌的运动神经元接受 双侧皮质脊髓束的支配。 双侧皮质脊髓束的支配。 皮质脊髓束的支配 •当脊髓一侧的皮质脊髓束损伤后,出现同侧损 当脊髓一侧的皮质脊髓束损伤后, 当脊髓一侧的皮质脊髓束损伤后 伤平面以下的肢体骨骼肌痉挛性瘫痪 肌张力增高、 伤平面以下的肢体骨骼肌痉挛性瘫痪(肌张力增高、 腱反射亢进等, ),而躯干肌不瘫痪 而躯干肌不瘫痪。 腱反射亢进等,也称硬瘫),而躯干肌不瘫痪。
-8-
2)脊髓小脑前束 2)脊髓小脑前束 :
•位置:脊髓小脑后束的前方, 位置:脊髓小脑后束的前方, 位置 •起始:主要起自腰骶膨大节段板 起始: 起始
层Ⅴ-Ⅶ层的外侧部,即相当于后 层的外侧部, 角基底部和中间带的外侧部 •经行:大部分交叉至对侧上行, 经行: 经行 大部分交叉至对侧上行, 小部分在同侧上行, 小脑上脚进 小部分在同侧上行,经小脑上脚进 入小脑皮质。 入小脑皮质。
-10-
3)脊髓小脑吻侧束rostral spinocerebellar tract: ) • 起于颈膨大部的第IV层,相当于脊髓小 起于颈膨大部的第IV IV层 脑前束 • 传递同侧上肢冲动至小脑。 传递同侧上肢冲动至小脑。 上肢冲动至小脑 4)楔小脑束 cuneocerebellar tract: ) • 相当于脊髓小脑后束
8. 脊髓脑桥束 spinopontine tract
–与脊髓皮质束伴行,有人认为是其侧支,上行止于脑 与脊髓皮质束伴行,有人认为是其侧支, 与脊髓皮质束伴行 桥核,将外部感觉中继至小脑。 桥核,将外部感觉中继至小脑。
-16-
9.内脏感觉束
• 内脏感觉纤维沿后根进入脊髓,经背外侧束终 内脏感觉纤维沿后根进入脊髓, 于Ⅰ和V-Ⅶ层和后连合核 • 二级纤维可经脊髓丘脑束上行至丘脑,也可经 二级纤维可经脊髓丘脑束上行至丘脑, 固有束上行,进入脑干, 固有束上行,进入脑干,再经脑干网状结构中 继后到丘脑。 继后到丘脑。
–小,位于脊髓丘脑束的前方,位置表浅 小 位于脊髓丘脑束的前方, –传递痛温觉至与视、听有关的顶盖区 传递痛温觉至与视、 传递痛温觉至与视 –起始细胞与脊髓丘脑束相似,故有人认为该束为 起始细胞与脊髓丘脑束相似, 起始细胞与脊髓丘脑束相似 脊髓丘脑束的侧支。 脊髓丘脑束的侧支。 –上传冲动可引起头颈转向刺激的来源。 上传冲动可引起头颈转向刺激的来源。 上传冲动可引起头颈转向刺激的来源
• Nathan 和Smith 认为,传递膀胱、直肠的感觉纤维在后索内上行, 认为,传递膀胱、直肠的感觉纤维在后索内上行, 如切断双侧前外侧索后,直肠和膀胱的感觉依然存在。 如切断双侧前外侧索后,直肠和膀胱的感觉依然存在。
-17-
下行传导束又称运动传导束
管理骨骼肌的下行纤维束分 锥体系 皮质脊髓束 皮质核(脑干) 皮质核(脑干)束 红核脊髓束 前庭脊髓束 锥体外系 网状脊髓束 顶盖脊髓束 橄榄脊髓束 内侧纵束
-6-
1.薄束 楔束 1.薄束与楔束 薄束
•位于后索,上行止于延髓的薄束核 位于后索, 位于后索 和楔束核。 和楔束核。 •分别传导来自同侧下半身和上半身 分别传导来自同侧下半身和上半身 的肌、 关节和皮肤的本体感觉 的肌、腱、关节和皮肤的本体感觉 精细触觉。 和精细触觉。 薄束 T5 以下 楔束 T4 以上
-4-
• 升支组成薄束、楔束 升支组成薄束、 • 降支组成短的下行纤维束
–束间束 束间束 –隔缘束 隔缘束 –椭圆束 椭圆束 –三角束 三角束 –直接或间接与前角运动神 直接或间接与前角运动神 经元构成突触, 经元构成突触,参与牵张 反射。 反射。
-5-
• 外侧部主要由细的无髓和薄 外侧部主要由细的无髓和薄 髓纤维组成 • 这些纤维进入脊髓上升或下 降1-2节,在胶状质背外侧 聚成背外侧束 聚成背外侧束dorsolateral (Lissauer束 fasciculus (Lissauer束),从此 束发出侧支或终支进入后角。 束发出侧支或终支进入后角。 • 主要传导痛觉、温度觉和内 主要传导痛觉、温度觉和内 痛觉 脏感觉信息。 脏感觉信息。
• 一侧脊髓丘脑束损伤时,损伤平面对侧1-2节以下的区域出现痛、温 一侧脊髓丘脑束损伤时 损伤平面对侧1 节以下的区域出现痛、 损伤 觉的减退或消失。由于后索传递精细触觉的存在, 觉的减退或消失。由于后索传递精细触觉的存在,故脊髓丘脑束损伤 对触觉影响不大。 后,对触觉影响不大。
-14-
5.脊髓顶盖束 5.脊髓顶盖束 spinotectal tract
-21-
起自中脑红核, (2)红核脊髓束rubrospinal tract:起自中脑红核,纤维交叉至 红核脊髓束 起自中脑红核 对侧,在脊髓外侧索内下行,至板层Ⅴ 仅投射至上3 对侧,在脊髓外侧索内下行,至板层Ⅴ-Ⅶ,仅投射至上3个颈 髓段。此束对支配屈肌的运动神经元有较强兴奋作用, 屈肌的运动神经元有较强兴奋作用 髓段。此束对支配屈肌的运动神经元有较强兴奋作用,它与皮 质脊髓束一起对肢体远端肌肉运动发挥重要影响。 质脊髓束一起对肢体远端肌肉运动发挥重要影响。 前庭脊髓束vestibulospinal tract:起于前庭神经外侧核, ⑶前庭脊髓束vestibulospinal tract:起于前庭神经外侧核, 在同侧前索外侧部下行,止于灰质板层Ⅷ和部分板层Ⅶ 在同侧前索外侧部下行,止于灰质板层Ⅷ和部分板层Ⅶ。主要 伸肌。 兴奋躯干和肢体的伸肌 兴奋躯干和肢体的伸肌。
6. 脊髓前庭束 spinovestibular tract
–位于外侧索,紧靠脊髓小脑后束,终于前庭核。 位于外侧索,紧靠脊髓小脑后束,终于前庭核。 位于外侧索
-15-
7. 脊髓皮质束 spinocortical tract
–始于脊髓后角,沿皮质脊髓束上行,大部分纤维经锥 始于脊髓后角,沿皮质脊髓束上行, 始于脊髓后角 体交叉到对侧,经内囊止于大脑皮质深层。 体交叉到对侧,经内囊止于大脑皮质深层。 –可能为浅反射的传入途径。 可能为浅反射的传入途径。 可能为浅反射的传入途径
-13-
• 起始:主要起自脊髓灰质Ⅰ和IV-Ⅶ层, 起始:主要起自脊髓灰质Ⅰ IV• 纤维上升1-2节经白质前连合越边后至外侧索和前 纤维上升1 索上行( 索上行(但脊髓丘脑前束含有少部分不交叉的纤 维) • 上行至脑干下部时,脊髓丘脑前束加入内侧丘系, 上行至脑干下部时,脊髓丘脑前束加入内侧丘系, 脊髓丘脑侧束纤维自成脊髓丘系继续上行 • 二者均止于背侧丘脑。 二者均止于背侧丘脑。 • 在脊髓有明确定位,由外向内:骶、腰、胸、颈。 在脊髓有明确定位,由外向内:
-2-
上行传导束(感觉传导束) 上行传导束
• 上行传导束传导经脊神 上行传导束传导经脊神 经后根传入的躯干和四 肢的感觉冲动 肢的感觉冲动 • 由脊髓向上到脑的不同 部位。 部位。 • 后根进入脊髓分内、外 后根进入脊髓分内、 侧两部分。 侧两部分。
-3-
• 内侧部纤维粗,沿后角 内侧部纤维粗, 纤维粗 内侧部进入后索 • 主要传导本体感觉和精 主要传导本体感觉 本体感觉和 细触觉。 细触觉。
胸核, 胸核,但也有来自对侧胸核经白质前连
合交叉过来的少许纤维 •由于背核位于胸髓和上腰髓,所以 由于背核位于胸髓和上腰髓, 由于背核位于胸髓和上腰髓 此束仅见于L2 以上脊髓节段。 L2此束仅见于L2-3以上脊髓节段。
•经行:上行经小脑下脚终于小 经行:上行经小脑下脚 小脑下脚终于小 经行
脑皮质。 脑皮质。
皮质脊髓前束: 2)皮质脊髓前束:
在前索最内侧下行, 在前索最内侧下行,大多数纤维经白质前连合交
叉终于对侧前角细胞,部分纤维始终不交叉而终止于同侧前角细胞。 叉终于对侧前角细胞,部分纤维始终不交叉而终止于同侧前角细胞。此束 仅存在于脊髓中胸部以上。 仅存在于脊髓中胸部以上。
前外侧束:由不交叉的纤维组成,沿侧束的前外侧部下降, 3)Barne 前外侧束:由不交叉的纤维组成,沿侧束的前外侧部下降,
•薄束在第5胸节以下占据后索的全部, 薄束在第5胸节以下占据后索的全部, 薄束在第 在胸4以上只占据后索的内侧部, 在胸4以上只占据后索的内侧部,楔束 位于后索的外侧部。 位于后索的外侧部。
•定位:由内向外:骶、腰、胸、颈。 定位:由内向外: 定位
-7-
2.脊髓小脑束 2.脊髓小脑束
1)脊髓小脑后束 1)脊髓小脑后束 : •位置:外侧索周边的后部 位置: 位置 •起始:主要起自同侧板层Ⅶ的 起始: 板层Ⅶ 起始 主要起自同侧板层
脊 髓 白 质 white matter of the spinal cord
-1-
脊髓白质按位置分:前索、外侧索和后索 脊髓白质按位置分:前索、 主要由纤维束组成。 主要由纤维束组成。 纤维束一般是按其起止命名。 纤维束一般是按其起止命名。 纤维束可分为长的上行纤维束 下行纤维束和短的 上行纤维束、 和短的固有束 纤维束可分为长的上行纤维束、下行纤维束和短的固有束
-12-
4. 脊髓丘脑束 spinothalamic tract: • 分为 • 脊髓丘脑侧束
–位置:外侧索的前半部,并与其邻近的纤维束有重叠 位置:外侧索的前半部, 位置 信息。 –功能:传递由后根细纤维传入的痛、温觉信息。 功能: 功能 传递由后根细纤维传入的痛 温觉信息
• 脊髓丘脑前束
–位置:前索,前根纤维的内侧, 位置:前索,前根纤维的内侧, 位置 –功能:传递由后根粗纤维传入的粗触觉、压觉信息, 功能: 粗触觉、 信息, 功能 传递由后根粗纤维传入的粗触觉 压觉信息 痒觉也通过此束传导 有人认为痒觉也通过此束传导。 有人认为痒觉也通过此束传导。
-11-
3.脊髓网状束 脊髓网状束spinoreticular tract 脊髓网状束
– 位于脊髓前外侧索,与脊髓丘脑束混在一起上行, 位于脊髓前外侧索,与脊髓丘脑束混在一起上行, 见于脊髓全长。 见于脊髓全长。 – 起始细胞多位于上颈髓,大部分在Ⅶ层,其次在 起始细胞多位于上颈髓,大部分在Ⅶ 也可在后角。 Ⅷ层,也可在后角。 – 纤维上行止于延髓、脑桥网状结构内侧份的许多 纤维上行止于延髓、 核团,也止于小脑的中继核团。 核团,也止于小脑的中继核团。 – 对维持意识和觉醒起重要作用,属于网状上行激 对维持意识和觉醒起重要作用, 动系统。 动系统。
-18-
⑴皮质脊髓束corticospinal tract: 皮质脊髓束corticospinal tract:
起源于大脑皮质中央前回和其他一些皮质区域, 起源于大脑皮质中央前回和其他一些皮质区域,下行至延髓锥体 中央前回和其他一些皮质区域 交叉,其中大部分( 75%-90%)纤维交叉至对侧, 交叉,其中大部分(约75%-90%)纤维交叉至对侧,称为皮质脊髓 侧束,少量未交叉的纤维在同侧下行称为皮质脊髓前束, 侧束,少量未交叉的纤维在同侧下行称为皮质脊髓前束,另有少 量不交叉的纤维沿同侧外侧索下行,称为Barne Barne前外侧束 量不交叉的纤维沿同侧外侧索下行,称为Barne前外侧束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