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讲述素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故知新
我国科技发展经过怎样的历程?
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曾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世界领先;
自1840年以后,近代中国科技远远落后于西方先进水平;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现代科技事业得到较全面的发展。
中国科技发展历程: 古代辉煌—近代衰弱—新中国振兴
第31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材料三:2003年10月15日,“神州五号”飞船载着杨利伟升上了太空,经过21小 时的飞行,成功返回地面。2013年6月20日,“神舟十号”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 一号”里展示了失重环境下的物理现象,这是中国首次太空授课活动。事实证明, 中国有能力认识太空、征服太空,探寻宇宙的奥秘。
(2)能证明中国载人航天有“能力”的最早的标志是什么?材料三中中国航天取得 的成就有何重大意义?目前体现我国航空航天最高水平的科技工程是什么? 标志: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意义: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发射载人宇宙飞船的国家,是中国进入太空新时 代的里程碑; 科技成就:“神舟”系列载人航天工程;“嫦娥奔月”工程。 (3)当时中国“载人航天”能够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原因: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尤其是经济和科技实力的提升;党和国 家的重视和政策支持(如863计划和1992年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教育的 发展,人才的培养;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广大科技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等。
‘喜看稻菽shū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知识拓展:建国以来我国科技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时期 20世 纪50 年代 至70 年代 20世 纪80 年代 以来 背景
美国敌视新中国,想要扼 杀新生政权;20世纪60 年代,中苏关系急剧恶 化。;美苏争霸,导致世 界局势紧张。
侧重点
发展军事科技,如原子 弹、导弹、氢弹、人造 卫星,提高国防实力。
材料二
悲惨一幕
美国著名农业科学家唐·帕尔伯格赞扬道:“是 他(袁隆平)让我们远离饥饿的威胁,引导我们走 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
(2).结合材料二归纳袁隆平实现了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 具体表现在哪里?有何意义? 表现:选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2 号”,此后又培育出“超级杂交稻”; 意义:杂交水稻在世界范围推广,被许多国家引进, 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有助于解决世界性的饥饿问 题。
他是知识的宝藏,
是科学的旗帜,
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2.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材料一: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二靠 袁隆平。
(1).材料中,中国农民为什么那样说? 邓小平在全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广大农民生产的积 极性,解放了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提高了水稻产量,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 增加了农民收入。
四:科学家们的事迹感动中国!让感动变成行动,让中国感动世界! 五:科学是一把双刃剑,要正确对待合理把握,为人类造福。
四、达标检测
1.在为我国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二十三位专家中,有二十位具有外国留 学的经历,留学时间绝大部分在新中国成立前。下列对我国研制“两弹一星”工作的 评述不正确的是( D ) A.我国研制“两弹一星”吸收了世界先进的科学理论成果 B.我国的“两弹一星”凝聚了老一辈科学家高度的爱国热情 C.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研制“两弹一星”的科学家们研究工作的真实写照 D.没有留学教育就没有我国的“两弹一星” 2.据新华社电:“神舟六号尚在在这太空遨游,很多‘搭车’企业就已经开始计算收 益。航天领域每投入1元钱,将会产生7元至12元的回报。航天,将为国民经济发展带 来多大动力……”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C ) A.航天业将成为主要的经济行业 B.中国成为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C.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中国开始打破大国对垄断空间技术的垄断
1、从“两弹一星” 到载人航天 材料一: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的欺负, 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毛泽东
材料二: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当天,新华社播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政 府声明》,明确指出: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防御,为了保卫中 国人民免受核战争的威胁。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 首先使用核武器。
三、合作探究 材料 1956年的“12年规划”,1962年的“10年规划”,都把与重工业 和军事工业有关的尖端科学技术放在突出位置,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就, 但是……。1982年全国科技奖励大会提出“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依靠”和“面向”的战 略既符合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潮流,又符合科技发展的基本规律。 ……1995年全国第三次科技大会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 ——曹希敬《新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的三次转移》 概括新中国曾先后制定过哪三个科技发展战略?(6分)概述第一个战略 的国际、国内背景。(4分)分析第一个战略向第二个战略转变的原因。( 4分)
(1)什么是“两弹一星”?新中国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为什么要做出“两弹一 星”的战略决策? “两弹一星”: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原因:新中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敌视新中国,想要扼杀新生的人民 政权;美、苏争霸,造成世界局势紧张;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也急剧恶化;反对 核威胁,打破核垄断,维护国家安全,增强国防力量。
课程标准
考点一
考点要求
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 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 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主要名词:“两弹一星”、“863计划”、ຫໍສະໝຸດ Baidu“神州五号”、南优2号
一、夯实基础 时间
原子能技 术及利用 导弹 1964 1964
1991-1994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成就 地位、意义
影响
巩固并维护了中国 的安全,为社会主 义建设提供了安定 的外部环境。
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和 科技为经济服务,如注 平与发展成为了时代主题; 重核能的和平利用,进 国际经济领域的竞争日趋 入国际卫星发射市场; 激烈;改革开放日益深化。 提出科教兴国战略,致 力于提高综合国力。
提高了综合国力, 缩小了与世界发达 国家的差距。
地位、意义
加强了…打破…,提高…。和平 利用核能已经取得…。有利于维 护世界和平 世界第五,进入航天时代
航天技 术 生物技 术
2003、2005、 2008
1970 1999起 1965 1973
20世纪末 计算机技 术 1983 1993
世界第三个 开辟…的时代 (世界第一) 大大提高… 有助于解决… 唯一的发展中国家 居世界前列,加速了国家信 息化发展
《饥饿的女孩》
《垂死的女人》
袁隆平
2001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以色列沃夫奖 泰国金镰刀奖 世界粮食奖
2004年荣获世界粮食奖
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1年国家科学技术奖 获得者“杂交水稻之 父” 。
2004年“感动中国”评委会对袁隆平的评语:“他是 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 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 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 智能,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 离饥饿。
“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 ——钱学森 他知道所有美国导弹工 程的核心机密,一个钱学 森抵得上5个海军陆战师, 我宁可把这个家伙枪毙了, 也不能放他回红色中国去。 ——美国海军部次长
2007年“感动中国”评委会对钱学森的评语: 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
科学最重,名利最轻,
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
航天技 术 生物技 术
2003、2005、 2008
1970 1999起 1965 1973
20世纪末 计算机技 术 1983 1993
一、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时间
导弹 核技术 1964 1964
1991-1994
成就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秦山、大亚湾核电站 “东方红一号” 卫星 “神舟”号无人飞船4次成功 “神五”、“神六”、“神七”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杂交水稻南优二号 参加人类基因工程研究 巨型计算机“银河-Ⅰ号” 巨型计算机“银河-Ⅱ号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答:三个战略:尖端科技战略,“依靠”和“面向”战略,科教兴国战略。 国际背景:冷战;中国外交环境恶劣。 国内背景:“左”倾错误的影响。 原因:改革开放及经济发展的需要;工作重心的转移;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科技发展的内在规律等。
学史感悟
一:科技的发展与国家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基础是密切相关的。 二:科教兴国 三:维护世界和平,避免核战争的灾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