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师综合知识共242页文档

合集下载

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

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

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第一章劳动经济学1.劳动资源的稀缺性(1)定义:相对于人类社会无限需要而言,客观上存在着制约满足人类需要的力量。

属性:相对的稀缺性、绝对的属性、本质表现.2、效用最大化(2)企业追求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3、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3—4)实证研究方法(研究“是什么”)和规范研究方法(研究“应该是什么”)4、劳动力和劳动力参与率(5)社会劳动力:在一定年龄之内,具有劳动能力与就业要求,从事或能够从事某种职业劳动的全部人口,包括就业者和失业者。

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力在一定范围内的人口的比率。

计算公式:总人口劳参率=劳动力/总人口年龄(性别)劳参率=某年龄(性别)劳动力/该年龄(性别)人口5、劳动力供给(5—6)在一定的市场工资率的条件下,劳动力供给的决策主体(家庭或个人)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劳动时间。

6、供给弹性(6)劳动力供给量变动对工资率的反应程度。

7、供给弹性分类(6)8、劳动力需求(7)指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某种工资率下愿意并能够雇佣的劳动量。

9、劳动力需求弹性(8)劳动力需求量变动对工资率的反应程度。

曲线图。

10、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9—10)三个阶段、公式、曲线图。

11、完全竞争市场上:MRP=VMP=MP*P(11)短期企业劳动力需求决定的原则是:MRP=VMP=MP*P=MC=W12、均衡分析(12)局部均衡分析(马歇尔)一般均衡分析(瓦尔拉)13、人口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13)人口规模、人口年龄结构、人口城乡结构14、资本存量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13)15、均衡价格论(14-15)(马歇尔经济学原理)是说明通过商品供给与商品需求的运动决定商品价格形成的理论。

所谓工资就是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的均衡价格.作为劳动要素均衡价格的工资,亦称为劳动报酬。

16、工资形式(15—18)生产要素分为四类:土地、劳动、资本、企业家才能。

基本工资:以货币为支付手段,按照时间或产量计算的报酬,是工资构成的主要部分。

人力资源基础知识资料.doc

人力资源基础知识资料.doc

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目录第一章劳动经济学第一节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第二节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第三节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工资水平与工资结构第四节就业与失业第二章劳动法第一节劳动法的体系笫二节劳动法律关系第三章现代企业管理第一节企业战略管理第二节企业计划于决策笫三节市场营销第四章管理心理与组织行为第一节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分析第二节工作团队的心理与行为第三节领导行为及其理论笫四节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心理测量技术第五章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第一节人力资源的基本理论第二节人力资源开发第三节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第一章劳动经济学第一节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一、劳动资源的稀缺性1、什么是资源的稀缺性?资源的有限性称为资源的稀缺性,或者更为准确地说,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限需耍而言,客观上存在着制约满足人类需要的力量,此种力量定义为资源的稀缺性。

2、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具有如下属性:其一,劳动资源的稀缺性是相对于社会和个人的无限需要和愿望而言,是相对的稀缺性。

一定时期,社会可支恥的劳动资源无论其绝对虽冇多大,但总是一定既定的虽。

任何一个既定的量为无限性相比,总是不足的,即具有稀缺性。

•其二,劳动资源的稀缺性乂具有绝对的属性。

社会和个人的需要和愿望不断增长、变化,已有的需要和愿望得到了满足,乂会产牛新的需要。

因此,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存在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从而使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具有普遍和绝对的属性。

其三,在市场经济中,劳动资源稀缺性的本质表现是消费劳动资源的支付能力、支付手段的稀缺性。

劳动资源只能以一定的规模加以利用。

消费资料的形成是劳动的结果,是消费各种资源的产物。

若消费各种资源的支付能力、支付手段是无限的,那么,消费资料也就是无限的。

而支付能力是生产出来的,是生产的结果,生产力等于支付能力。

一定社会发展阶段所能够拥有的劳动量就是消费的支付能力。

由于消费各种资源以生产或形成经济物品的支付能力、支付手段,即牛产力是有限的,这也正是资源(包括劳动资源)闲置的根本原因之一。

人力资源管理综合知识

人力资源管理综合知识

人力资源管理综合知识人力资源管理综合知识是指企业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必须掌握的关于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随着企业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管理者需要掌握一系列的知识和技能来控制并优化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

一、招聘人才招聘是管理人员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经常面临的问题,它需要管理者具有招聘知识和技能。

首先,管理人员应该清楚企业需要招聘的人才类型和数量。

然后,通过在招聘网站、社交媒体和招聘会上发布招聘信息,筛选最有潜力的应聘者,并采用高效的面试技巧进行面试。

最后,决定是否聘用这些人才,并为他们提供培训计划,以确保他们能够适应公司的文化并为公司做出贡献。

二、培训与发展企业管理人员应该拥有关于培训和发展的知识和技能,以确保员工能够持续发展和实现个人、组织和社会目标。

经理们应该为员工规划职业生涯,并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帮助员工掌握新的技能和知识以适应公司的变化。

此外,管理人员应该将公司的文化和价值观纳入到培训计划中,以帮助员工更好地理解公司的使命、目标和理念。

三、建立行为规范良好的行为规范对于企业的成功至关重要。

管理人员应该制定适当的规章制度,建立正确的公司文化,并建立良好的福利制度,以保持员工的持续投入和参与。

此外,管理人员应该及时处理员工投诉,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处理诉讼问题。

四、管理人力成本管理者应该学会如何管理人力成本,用最低的成本为企业创造最大的价值。

管理者应该合理制定工资和福利计划,并采取一些措施减少人力资源成本,如引入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精简劳动力、实现高效管理和响应市场变化。

五、绩效管理管理人员需要了解关于绩效管理的知识和技能,以衡量员工的工作质量和表现。

通过考核和评估员工,管理者可以确定优秀员工并为他们提供奖励和晋升机会,而不良员工则会受到相应的惩罚或辞退。

有效的绩效管理是企业成功的关键之一。

六、领导和沟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领导和沟通是非常重要的。

管理者需要具备良好的领导能力和沟通能力,以有效地领导团队并与员工沟通。

人力资源师基础知识完全版精品文档

人力资源师基础知识完全版精品文档
(1)滚动计划法 (2)PDCA循环法 按照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和
处理(action)的顺序 (3)综合平衡法
4、企业经营计划的目标管理
(1)目标管理的含义与特点 (2)企业目标管理的实施 Ⅰ、经营目标体系的建立 Ⅱ、经营目标的实施 Ⅲ、经营目标的控制
二、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一)、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 (二)、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 (三)、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
三、劳动法律事实
1、劳动法律行为 2、劳动法律事件
第三章 现代企业管理
第一节 企业战略管理 第二节 企业计划与决策 第三节 市场营销
第一节 企业战略管理
一、企业战略环境分析
基线标准,那么就需要做功能性分析了 第四步:干预行为
第二节 工作团队的心理与行为
一、工作团队的动力
1、工作团队有效性的理论 2、团队的动力因素分析 (1)沟通 (2)影响 (3)任务和维护的职能 (4)决策 (5)冲突 (6)氛围
二、群体决策与人际沟通
1、群体决策
二、企业经营计划
1、企业计划职能的作用和特点 (1)使决策目标具体化 (2)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 (3)为控制提供标准 2、制订企业计划的原则 (1)可行性与创造性相结合的原则 (2)短期计划和长期计划相结合的原则 (3)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3、编制经营计划的方法
二、效用最大化
三、劳动力市场 四、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实证研究方法
2、规范研究方法
第二节 劳动力供给和需求
一、劳动力与劳动力供给
1、劳动力和劳动力参与率的概念 2、劳动力参与率的生命周期 3、经济周期与两种劳动参与假说

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知识文档

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知识文档

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知识文档
第一章:招聘流程
招聘流程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包括职位分析、招聘渠道选择、面试技巧等内容。

1.1职位分析
职位分析是招聘流程的第一步,主要目的是确定公司的招聘需求。

常见的职位分析方法包括:
•工作职责分析:分析工作的具体职责和任务。

•关键绩效指标(KPI)分析:分析工作的关键绩效指标和目标。

实例:
•我们通过工作职责分析,确定了市场部经理的招聘需求。

•我们通过关键绩效指标(KPI)分析,确定了销售部经理的招聘需求。

1.2招聘渠道选择
招聘渠道选择是招聘流程的第二步,主要目的是选择合适的招聘渠道。

常见的招聘渠道包括:
•社交媒体招聘: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发布招聘信息。

•求职网站招聘:通过求职网站发布招聘信息。

•员工内推:通过现有员工推荐人才。

实例:
•我们通过社交媒体招聘,吸引了大量的应聘者。

•我们通过求职网站招聘,找到了一位符合公司需求的候选人。

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完整版)

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完整版)

人力资源管理师(新) 基础知识(提纲)一、劳动经济学(1-16)二、劳动法(17-24)三、现代企业管理(25-59)四、管理心理和组织行为(60-84)五、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85-117)第一章、劳动经济学(1-16)第一节、劳动经济学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一、劳动资源稀缺性。

1、相对稀缺性 2、资源的绝对稀缺性 3、消费劳动资源的支付能力和支付手段的稀缺性劳动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新分支,劳动经济学既宏观也微观,劳动力的调控,又涉及到很多企业部门的需求,一个特定的研究对象。

大家注意,括号里的就是考题的类型。

劳动资源的稀缺性,第一个是劳动力资源的相对稀缺,相对稀缺不是绝对稀缺,结构性的失调,市场劳动力很丰富,但是市场的要求不一样,要求招工有本岗位工作两年以上经验者,稀缺是相对的,另外一个地区的流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需求。

第二个资源的绝对稀缺性,我们说从出生到死亡,我们按照劳动法规定的话,14周岁算童工,我们国家65岁退休,再加上一些残障,也就是说符合劳动力的保障不多。

我们的市场有一定的产业结构,为什么我们现在文科管理类的不好就业,我们国家现在所处的产业结构,技术人员,很多大专毕业生不够用,这里面有结构性的差。

这个题就是一个多选题,劳动力资源的绝对性。

二、效用最大化。

1、个人追求:效用最大化:在个人可支配资源约束条件下,使个人需要和愿望得到最大限度满足2、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如果企业总收入减去总费用的差额是正值,则越大越好;负值则越小越好工资低的不愿意去,争取利益的最大化,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你个人的能力能不能达到企业的要求,也就是说企业通过投资然后产出,取得收入。

有的说是消耗或成本。

这两个问题就造成了人的使用价值和企业里对人的评价,这就涉及到很多的等级了,技术熟练程度,文化水平管理能力,分档次的。

总费用的差额应该是正值,差额越大越好。

三、劳动力市场1、生产要素市场:居民:生产要素供给者,企业:需求者2、商品市场:居民:商品和服务需求者,企业:供给者3、劳动力市场:居民户供给方(工资率)企业:需求方生产要素就是说居民劳动力他是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和知识来获取报酬,是生产要素的工具,那么企业要研发产品,需要专家,要搞了个财务需要会计,要管理机构需要办公的人员。

人力资源管理师知识点

人力资源管理师知识点

人力资源管理师知识点一、人力资源管理基本概念1.人力资源管理(HRM)的定义及作用2.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1)综合性:多学科综合运用;(2)动态性:适应环境变化的需要;(3)可塑性:能够适应不同组织的需求;(4)创造性:促进人才的创造和创新;(5)针对性:以员工为中心,关注个体差异。

3.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任务(1)人力资源规划:预测和确定组织人力资源需求与供给的关系,保证组织拥有合适数量和质量的员工。

(2)招聘与选择:吸引和选拔适合组织要求的人员。

(3)培训与发展:为员工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不断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和素质。

(4)绩效管理:通过设定明确的绩效目标和评价体系,激励和引导员工取得优异业绩。

(5)薪酬管理:制定合理的薪酬制度,激励员工发挥潜力。

(6)劳动关系管理: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劳动关系,提高员工积极性和满意度。

(7)福利管理:提供多样化的福利待遇,增加员工的福利感和归属感。

(8)员工关怀:关心员工的生活和工作情况,帮助解决问题和困难。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1.管理者的能力与角色(1)管理者的能力:包括技术能力、人际能力和概念能力。

(2)管理者的角色:包括决策者、沟通者、组织者、领导者和控制者等。

2.组织行为学(1)个体行为:个性、动机、学习与知识等。

(2)团队行为:团队发展阶段、决策与沟通等。

(3)组织行为:组织结构、组织文化、组织变革等。

3.领导与领导力(1)领导的定义与特征;(2)领导力的构成要素和培养方法;(3)不同领导风格和行为对员工的影响。

4.组织结构与设计(1)组织结构的类型:职能型、事业型、矩阵型等。

(2)组织设计的原则和方法;(3)组织变革的管理。

5.绩效管理与激励(1)绩效管理的目标和方法;(2)激励理论与激励方法;(3)绩效考核的评价标准和方法。

三、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的关键议题1.招聘与选择(1)招聘渠道的选择;(2)面试与评估方法;(3)人才测评与背调的重要性。

人力资源管理师学习资料汇总

人力资源管理师学习资料汇总

第一章 企业人力资源规划一、 常见组织结构的选择: 直线制: 领导关系按垂直系统建立,不设专门的职能机构;最简单的集权式组织结构,又称军队式结构; 优点:结构简单、指挥统一、责权明确、反应灵敏、费用低廉。

缺点:缺乏分工、权力集中;适用:规模小、业务简单的企业。

直线职能制: 以直线制为基础,加上职能部门。

特点:厂长对业务和职能部门均实行垂直领导;职能部门只有建议权,没有直接领导权与业和部门是指导关系,而非领导关系。

集权与分权相结合; 适于:规模中等的企业。

事业部制、矩阵制、子公司和分公司。

二、制约组织结构的六个方面:1、 信息沟通: 贯穿于管理活动的全过程。

2、 技术特点: 主要包括技术复杂程度和稳定性两个内容;3、 经营战略: 是现代企业经营的主要标志;4、 管理体制;5、企业规模6、环境变化。

三、部门结构的不同模式:(了解优缺点)1、 以工作和任务为中心—— 直线制、直线职能制、矩阵结构(任务小组)等,即广义的职能制组织结构模式。

优点:明确性和高度稳定性;缺点:个人不了解整体任务缺乏连续性。

企业规模较小时,能有效保证企业总体目标的实现;2、 以成果为中心——事业部制、模拟分权制。

优点:个体了解自己的任务又了解整个企业的任务;既具高度的稳定性,又具较强的适应性。

事业部制一般在大型企业中采用。

缺点:机构设置多,管理费用高。

3、 以关系为中心——契约制:特大企业或项目中采用。

实用性差,明确性、稳定性。

四、部门结构选择考虑的因素:1、规模大小: 小——以工作和任务为中心;大——以成果为中心;特大——以关系为中心;2、性质: 利润为中心——事业部制;成本或责任为中心——直线制或直线职能制。

3、技术状况:4、成员素质: 高——以成果为中心;五: 正式组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有意识地加以协调的行为或力的系统;非正式组织:两个或两个以上个人的无意识的体系化了的多种心理因素的系统。

六:系统的反映组织结构的主是资料:1、工作岗位说明书;2、组织体系图;3、管理业务流程图。

《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

《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

《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旨在有效利用和开发组织人力资源,以实现组织目标的学科。

对于想要深入了解或从事这一领域工作的人来说,掌握人力资源管理师的基础知识是至关重要的。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和目标人力资源管理,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各种政策、制度和管理实践,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有效开发和科学管理,以满足组织当前及未来发展的需要,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与成员发展的最大化。

其主要目标包括: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佳配置,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和满意度,促进组织的创新和发展,以及增强组织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职能1、人力资源规划这是根据组织的战略目标和业务需求,对未来一段时间内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给进行预测,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以确保组织拥有足够数量和质量的人力资源。

2、招聘与选拔负责为组织吸引和挑选合适的人才。

这包括确定招聘需求、选择招聘渠道、筛选简历、进行面试和评估等环节,以找到与岗位要求和组织文化相匹配的员工。

3、培训与开发通过各种培训和发展活动,提高员工的知识、技能和能力,以提升他们的工作绩效,同时为员工的职业发展提供支持。

4、绩效管理设定明确的绩效目标,对员工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估和反馈,以便给予相应的奖励和惩罚,激励员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5、薪酬福利管理设计合理的薪酬体系和福利制度,既要保证薪酬的公平性和竞争力,又要能够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6、员工关系管理处理员工与组织之间的关系,包括解决劳动纠纷、促进团队合作、营造良好的组织氛围等,以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和归属感。

三、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1、提高组织绩效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够激发员工的潜力,使他们更加高效地工作,从而直接提高组织的生产效率和经营业绩。

2、增强组织竞争力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人才是组织的核心竞争力。

通过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吸引、留住和培养优秀人才,能够使组织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3、促进组织创新创新往往来自于员工的创造力和积极性。

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正版

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正版

2010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概要第一章劳动经济学一, 劳动经济学的探讨对象和探讨方法劳动要素的特点:1, 动力性2, 自我选择性3, 个体差异性4, 非经济性二, 劳动力的供应及需求1, 人力资源:它作为一种劳动力供应实体, 作为一个统计对象,是指以国家或地区为范围的具有劳动实力的人口数量。

人力资源总量=劳动力人口数量(人力资源数量)×质量2, 人力资源的数量: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劳动适龄人口的总量,减去其中丢失劳动实力的人口,加上劳动适龄人口之外具有劳动实力的人口。

3, 劳动力供应的内容:微观劳动力供应;中观劳动力供应;宏观劳动力供应4, 劳动力需求:是一种派生性需求,因而也称为“引致需求”。

5, 运用劳动要素的根本缘由是:社会消费需求6, 劳动力需求的增量产生的根源是:社会消费总量的增加;消费结构的变化;消费内容的丰富化。

7, 微观劳动力供应:即发生在个人身上的劳动力供应。

8, 微观劳动力供应取决于:经济单位(社会, 地区, 部门, 用人单位)的工资水平。

9, 中观劳动力供应的影响因素:工资竞争力;专业教化的门类;人的就业偏好;劳动要素的流淌性10, 影响宏观劳动力供应数量的因素:人口因素;劳动参及率;劳动时间11, 影响宏观劳动力供应质量的因素:遗传, 其他先天和自然生长因素;教化因素;人力投资数量人力投资的动力;经济发展水平及经济体制;社会文化及观念因素劳动力供应的变动。

三, 完全市场竞争条件下的工资水平及工资结构1, 工资的定义:所谓工资,是指劳动者被用人单位录用后,完成规定的劳动任务而作为劳动酬劳领取的, 由该用人单位支付的肯定数额的货币。

2, 工资的主要形式有:计时工资, 计件工资, 奖金, 津补贴以及职工个人福利等。

3, 工资原理:早期的工资论:生存工资论, 工资基金论;边际生产力工资论供求均衡工资论;工资谈判论;共享工资论4, 工资导向政策的内容包括:向国民经济重点行业, 新兴产业倾斜的政策,支持其发展。

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综合复习资料

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综合复习资料

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综合复习资料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1、简述企业组织信息采集和处理的方法?答:信息采集的方法:1、询问法,包括当面调查询问法、电话调查法、会议调查询问法、邮寄调查询问法、问卷调查询问法。

2、观察法,包括直接观察法、行为记录法简述工作岗位写实的步骤方法?答:工作岗位写实分为三个阶段.1)根据岗位写实的目的,确定写实对象.2)进行初步岗位调查。

3)制定出写实工作计划,规定好具体的写实程序何步骤,设计出写实调查表,做好书写板、计时器等所需仪器的准备工作,明确规定划分工作事项的标准,以及各类工时消耗的代号、编码,以便于登记记录数据资料. 4)培训写实人员,使其熟练掌握岗位写实的技术和技巧。

5)写实人员要把写实的意图和要求向写实对象讲清楚,以便取得他们的积极配合.从上班开始,一直到下班结束,将整个工作日的活动情况毫无遗漏地记录下来,以保证写实的完整性。

(1)计算各活动事项消耗的时间.(2)对所有观察事项进行分类,通过汇总计算出每一类工时的合计数。

(3)编制岗位写实汇总表,在分析、研究各类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战略规划、组织规划、制度规划、人员规划、费用规划企业信息采集和处理的基本原则:准确性、系统性、针对性、及时性、适用性、经济性简述企业组织信息采集的程序?,确定调研的主题内容和范围。

初步情况分析;非正式调研;确定调研目标。

采集资料信息的来源和方法;设计调查问卷和抽样方法;实地调查,又称现场调查。

企业组织信息的分析:可靠性分析、数理统计分析、经济学分析 (swot)。

调研报告的撰写必须坚持真实完整客观和适用的原则,应注意:必须明确说明调研资料的来源、必须说明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必须说明被调查对象的具体情况、必须对企业组织信息进行分类企业组织信息的应用:企业组织信息的传输、存储、检索2、现代企业组织结构的类型:(1)直线型:最简单的集权式组织结构形式,领导关系按垂直系统建立,不设立专门的职能机构,自上而下形成垂直领导与被领导关系.优点:结构简单、责任关系明确、横线联系少、内部协调容易、信息沟通迅速、管理效率高;缺点:组织结构缺乏弹性、组织内部缺乏横向交流、缺乏专业化分工不利于管理水平的提高、要求领导必须是经营管理人才.适用范围:只适用于那些规模较小或业务活动简单稳定的企业。

人力资源管理师(总复习)资料

人力资源管理师(总复习)资料
任务分析
明确工作任务的培训需求,包括工作流程、岗位职责、技能要求 等方面的分析。
人员分析
评估员工个人的培训需求,包括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的分析。
培训计划制定与实施
培训目标设定
根据培训需求分析结果,设定明确的培训目 标。
培训内容设计
设计针对性的培训内容,包括课程、教材、 案例等。
培训方法选择
根据培训内容和目标,选择合适的培训方法, 如讲座、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
360度反馈法
通过上级、下级、同事、客户等 多方面的反馈,全面评估员工的 工作表现。适用于需要提高员工 综合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岗位。
绩效反馈与面谈技巧
绩效反馈原则
及时、具体、客观、有建设性。
面谈准备
提前了解员工绩效表现,准备好面谈内容 和相关材料。
面谈技巧
面谈后跟进
采用积极倾听、有效表达、引导员工自我 反思等方法,确保面谈顺利进行并达到预 期效果。
员工关怀措施
关注员工身心健康,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如心理咨询、健康检 查等。
企业文化塑造
明确企业价值观、使命和愿景,通过文化活动和培训等方式传播企 业文化。
增强员工归属感
鼓励员工参与企业决策和管理,提高员工满意度和忠诚度。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功能
人力资源管理具有招聘与选拔、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员工关系 管理等核心功能,旨在提高员工素质、激发员工潜能、促进组织发展。
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历程
初级阶段
01
以人事管理为主,关注员工招聘、选拔、薪酬等基本
事务。
发展阶段
02 引入心理学、行为科学等理论,关注员工培训、开发

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整理

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整理

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知识第一章劳动经济学一、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即资源的有限性。

是相对的、绝对的稀缺性,其本质表现是消费劳动资源的支付能力、支付手段的稀缺性。

二、效用最大化:在个人可支配资源的约束条件下,使个人需求和愿望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

三、劳动力市场是生产要素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商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四、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法和规范研究法。

1 、实证研究法的特点:①其目的在于认识客观事实,研究现象自身的运动规律及内在逻辑;②它对经济现象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具有客观性,并可根据经验和事实进行验证。

2 、规范研究法的特点:①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解决客观经济现象“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即要说明研究对象本身是好还是坏。

对社会有积极还是消极意义;②其目的主要在于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服务。

五、劳动力与劳动力供给1 、社会劳动力:在一定年龄之内,具有劳动能力与就业要求,从事或能够从事某种职业劳动的全部人口,包括就业者和失业者。

2、劳动力参与率是劳动力在一定范围内的人口的比率,是衡量、测度人口参与社会劳动程度的指标。

总人口劳参率=劳动力/总人口% 供给无弹性Es = 0,供给有无限弹性 Es → ∞,单位供给弹性 Es =1,供给富有弹性 Es ﹥ 1,供给缺乏弹性 Es ﹤ 1。

3 、劳动力供给:在一定的市场工资率的条件下,劳动力供给的决策主体(家庭或个人)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劳动时间。

4、劳动力参与率的生命周期的变动趋势: 15-19 岁年龄组的青年人口劳参率下降;女性劳参率上升;老年人口劳参率下降; 25-55 岁年龄段男性成年人的劳参率保持高位水平。

六、劳动力需求: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某种工资率下愿意并能够雇用的劳动量。

劳动力需求是企业雇用意愿和支付能力的统一。

需求无弹性Ed =0需求有无限弹性Ed → ∞单位需求弹性Ed =1供给富有弹性Ed ﹥ 1供给缺乏弹性Ed ﹤ 1八、广义的劳动力市场是指劳动力所有者个体与使用劳动要素的企业之间,在劳动交换过程中所体现的、反映社会经济特征之一的经济关系;狭义指市场机制借以发挥作用,实现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机制和形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