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教学设计
第二届全国高校微课大赛教学设计方案精选.
第二届全国高校微课大赛教课方案方案优选.第二届全国高校微课大赛教课方案方案作品标题英语下午茶Chinese Tea VS British Afternoon Tea(中国茶文化与英式下午茶)参赛教师张艳参赛学校河南工业大学教课对象本科非英语专业所属课程大学英语教课时长13分 23秒所属学科英语语言文学制作方法PPT 课件;录音软件;会声会影视频剪辑软件有关知识点中英茶文化发源,内容,礼仪;与茶有关的英语习语该讲旨在比较中国茶文化历史与英国古老而经典的交际活动—英式下午茶的由来和发展。
帮助学习者认识中英两国茶的历史、饮茶的基本礼仪。
这有助于学习者增强对教课目的西方社会文化的理解。
教课方法课前搜寻对于中英两国茶的基本背景知识。
学习微视频,认识中国茶文化与英式下午茶的历史和发展。
利用翻转讲堂,联合任务教课法,达成教课目的。
教课要点中国茶文化茶的历史茶的分类饮茶文化英式下午茶下午茶的发源下午茶的内容下午茶的礼仪英语中对于茶的习语1、 a tea hound 爱交际的男子2、 somebody's cup of tea 使某人感兴趣的东西3、 a storm in a tea cup 表示没关紧急,小题大做教课反省在这样一个多样化的时代,学习者需要一种支持翻转学习、混淆学习、挪动学习、碎片化学习的新式学习资源。
把信息技术引入讲堂,利用微课、翻转讲堂,与传统教课互相增补,能够知足学习者不一样层次的需求。
最新文件仅供参照已改成 word 文本。
方便改正word.1 / 1。
第二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教学设计方案
第二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教学设计方案作品标题:组合体三视图看图参赛教师:吴巨龙学校:江苏科技大学教学对象:工学本科大一学生所属课程:工程图学教学总时长:14分10秒教学理念:组合体三视图的看图是学习零件图的基础,三视图的表达完全依据“第一角投影”的点、线、面的投影规律。
一般工程图学类的教材中,在讲解这部分时,均说方法就是“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但是学生在应用时,却感到很难入手,本课程介绍了可操作性比较强的看图“新三法”:拉伸法、类似形法、特征法。
知识的获得不是灌输的结果,而是探索的结果,讲课中以“建构主义”为指针,以“如何看懂图,如何提高看图速度”为问题引导,引导学生自我探索、建构出看图的方法。
教学背景:本课程是工程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它以画法几何的投影理论为基础,是一整套关于如何在平面图纸上表达三维形体的理论和技能。
工程图是工程师们表达设计思想、工艺要求的工具,因此又被称为“工程界的语言”。
与它相关的课程有:机械制图、工程制图、建筑制图、化工制图等。
教学目标:掌握看懂组合体三视图的方法教学方法: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教学活动内容及设计:1、导入以寻找好的看图方法为问题切入点,以问题引起学习者的兴趣,开始探索式学习之旅。
2、探索拉伸法以一个看图游戏为入口,在试探构建立体的过程中,总结出第一个可操作的方法:拉伸法。
3、探索类似形法以展示同样的视图可能对应多个立体的现象,“发现”:在某个投影面投影为同样一个线框的面,在另外两个投影面的投影规律,那就是不是类似形,就是线,包括(曲线),从而给出很明确的类似公式一样的操作方法。
并通过例题介绍了运用它解题的过程。
在此还展示了手绘作图的过程。
4、探索特征法工厂中工人师傅也许并不清楚什么是形体分析法,什么是线面分析法,可他们看图的速度依然很快,这个现象先提出引起学生注意。
通过访谈,让学生自己去思考。
最终我们“发现”,其实是看图的“经验”在起作用,总结出如果多掌握组合体的常见结构的视图特征,则必将更容易看懂组合体三视图。
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教学设计-淮海工学院教务处
微课教学比赛教学设计1 课程基本描述2 教学背景本微课程“中点画线算法”,属于“计算机图形学”课程中基本图元扫描转换章节内的重点。
计算机图形学课程面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属于这个专业的专业课程。
2.1 本微课程特点本文课程主要讨论的是中点画线算法的原理及实现。
课件从中点画线算法的知识点地位说起,以实际画线案例为切入点,采用ppt动态展示和教师讲授相结合的手段,详细介绍中点画线算法的原理和实现;在掌握中点画线原理的基础上,通过“边推理,边演示”的方式给出了算法的推导过程和实现的动画演示;最后,在对知识点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延伸,为下一个知识点的引入提供个基础。
本微课程在基础理论知识教学的基础上,注重知识的实践和应用,力求理论与实践相联系,将算法原理与程序实现有机结合。
同时,利用知识点的地位自然地引出本知识点,较好的实现了知识的连贯性。
在课堂上通过对算法实例的程序执行过程模拟,加深了对知识点的感性认识和全面掌握,用启发引导的方法提出对知识点的拓展,实现了知识点的延伸。
整个课件既理论联系实际。
即完成了教学目标,又不缺少课堂教学的启发性和互动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3 教学目标3.1 微课程教学目标通过微课程的学习,主要培养学生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1. 掌握中点画线算法的原理2. 掌握判别式的构造原理(重点、难点)3. 掌握判别式的递推方法(重点、难点)4. 理解拓展的中点偏差判别式便于程序实现的原理5. 以上面的能力为基础,完成绘制直线中点算法的程序实现6. 思考用中点画线算法任意斜率直线的绘制根据学生在学习基础和能力方面的差异性,将整个微课程教学目标分成三个水平:合格水平(符合课标的最低要求),中等以上水平(符合课标的基本要求),优秀水平(符合或超出课标提出的最高要求)。
具体如下表:衡量标准合格水平中等以上水平优秀水平可以正确理解中点画线算法的原理、算法的推导过程和相关公式在合格水平的基础上,较好掌握算法的推导公式,能独立完成绘制直线程序在中等水平基础上,可以独立编程实现任意斜率直线的绘制4 教学方法4.1 知识点的引入使用层层深入的诱导法讲授中点画线算法是计算机图形学中的一个经典的直线扫描转换算法。
微课设计比赛教学设计
微课设计比赛教学设计作为微课设计比赛中的一种教学设计,我的设计主题是“素质教育的实施与应用”。
下面我将从设计的目标、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四个方面,详细地分享我的设计思路。
首先,设计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包括道德情感、学习能力、创新思维以及社会适应能力。
这是我设计的核心目标,因为在当今社会,单纯的学科知识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需要通过实施素质教育来培养学生的素质。
其次,根据目标,设计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道德情感教育:通过教学资源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与培养道德情感,培养学生的公平、正义、宽容等品质。
2.学习能力培养:通过教学案例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创新思维培养:通过开放性问题和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4.社会适应能力培养:通过课堂讨论和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沟通合作能力,提高学生在社会交往和合作中的适应能力。
在教学方法方面,我采用了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实现教学目标,例如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活动、小组合作等。
在讲授法中,我会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提问,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在讨论法中,我会引导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促进他们的思考和交流;在实践活动中,我会设计一些实践性的任务和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体验;在小组合作中,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最后,对于教学评价,我将采用多维度的评价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评价方式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
学生的自我评价可以通过学习日志、学习总结等形式来完成,同伴评价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和互评表来完成,教师评价可以通过课堂观察、作业批改等方式来完成。
通过这样的评价方式,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进步,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我的微课设计以实施与应用素质教育为主题,通过设定目标、设计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和评价学习效果等步骤,全面推动学生的素质教育。
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教学设计.pdf
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教学设计1 课程基本描述课程内容所属学科:管理学微课程名称:电子商务概论---电子商务模式课程所属专业:电子商务所属课程:电子商务适用专业:电子商务、软件工程、物流教材选用:《电子商务基础》(第三版)人民邮电出版社课程时长:13分钟主讲人:程传旭所在院校:西安航空学院所在院系:计算机工程系2 教学背景本微课“电子商务概论-电子商务模式”属于“电子商务概论”课程中“电子商务系统”章节的重点、难点内容。
电子商务概论是电子商务专业、物流专业的主干专业必修课,信息管理专业、商务英语专业的专业课。
也是国家电子商务师职业鉴定的核心课程,在这些专业中属于核心职业技能课。
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賃軔。
2.1 电子商务概论程课程背景及特点《电子商务概论》课程定位是建立在对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就业岗位分析调研的基础上进行的。
在此过程中,按照电子商务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电子商务专业职业岗位(群)的要求,通过采用毕业生回访,用人单位调研以及专业指导委员会会议等多种形式,确立了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并通过对电子商务专业职业岗位(群)的分析,进一步明确《电子商务概论》的课程定位。
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祸測。
本课程主要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式教学方法,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发真实环境(网络开店)下的创业平台和工作情境,设计一个完整的创业项目推动理论知识点的学习,并将项目分解为基本操作工作任务和扩展工作任务,培养学生的各种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课程设计还注重与电子商务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通过课程的理论与实践学习,为学生考取“电子商务师”打下扎实的基础,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程。
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婭骒。
电子商务模式,是电子商务系统的重点内容,主要对电子商务模式设计要素、B2C电子商务模式内涵、特点等阐述,并分析电子商务模式分类、典型案例的分析来说明电子商务发展,并为大学生创业、就业的指引作用。
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顧荭。
高校微课教学比赛教学设计
高校微课教学比赛教学设计砖墙工程量计算教师姓名:陈茜所属单位:黑龙江工程学院微课所属学科:土木工程微课所属专业:工程管理微课所属课程: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微课所属对象:大学本科黑龙江工程学院2013年5月一、教学背景《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是工程管理专业一门专业课程,在前期课程如《建筑制图》、《房屋建筑学》等课程基础上,通过该课程学习,能够使该专业学生具备编制工程预算、决算、结算能力。
本微课《砖墙工程量计算》是该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依据教材并结合黑龙江省2010年建筑工程计价定额进行讲解,并采用多媒体教学等手段,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二、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1.墙体与基础的划分;2.墙体工程量计算规则;3.墙体工程量计算时应增加、不增加、应扣减的项目。
(二)能力训练要求通过本次微课学习使学生具备相应工程量计算能力,培养学生工程素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三、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案例式教学,并与学生互动,保证课堂教学效果。
四、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使用大量图片使学生更好掌握课程内容。
五、教学进程安排1.课程回顾(1分钟)回顾上节课砖基础工程量学习。
2.课程导入(1分钟)墙体工程量计算是砌体工程中一项重要的内容,通过本次课程学习应该掌握墙体工程量计算规则,本次课程难点为墙体工程量应该增加和扣减的内容。
3.课程讲解(13分钟)(1)墙体与基础的划分(2)墙体工程量计算规则1)实砌砖墙工程量计算规则实砌砖墙工程量计算,应根据墙厚、砂浆类别、砂浆强度等级、清水、混水不同,分别列项计算。
按设计图示尺寸体积计算V =墙长×墙高×墙厚-应扣除部分体积+应增加部分体积2)实砌砖墙长度确定实砌砖墙长度:外墙按中心线计算,内墙按净长线来计算。
3)实砌砖墙高度确定外墙高度确定:内墙高度确定:位于屋架下弦者,其高度算至屋架下弦底,无屋架者,算至天棚底再加100mm;有钢筋混凝土楼板隔层者,算至钢筋混凝土楼板底;有框架梁时算至梁底。
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教学设计方案
全国高校(本科)微课教学比赛教学设计方案
作品标题 拉格朗日(Lagrange)中值定理
所属课程 高等数学
相关知识点 微分中值定理
所属学科 数 学类
授课对象 工科各专业一年级学生
授课时长 10 分钟
参考文献 同济大学数学系编 《高等数学》(第六版 上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一、教学背景 拉格朗日(Lagrange)中值定理是一元函数微分学中的重要定理,是在学习和掌握了
五、教学过程框图 从两个具体问题引入 → 直观感受拉格朗日(L形说出罗尔(Rolle)定理的几何意义 ← 回顾罗尔(Rolle)定理 ↓ 通过图形过渡到拉格朗日(Lagrange)中值定理的几何意义 ↓ 给出拉格朗日(Lagrange)中值定理 → 利用罗尔(Rolle)定理证明该定理 ↓ 归纳总结 ← 思考练习 ← 回到开头的两个问题,给出推论
微课竞赛活动方案
微课竞赛活动方案篇一:学校微课比赛方案关于开展“第一届微课视频制作比赛”的活动方案为加快我校教师教学综合能力培养,推进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和精品课程建设,普及信息化教学手段,按照沙湾区教师进修学校的活动方案,特拟定我校活动方案,本学期我校将开展“**学校第一届教师微课视频制作比赛”。
现将活动方案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参加对象全体教师参加培训,男教师53以下,女教师48以下必须完成微课视频制作。
二、参赛时间20XX年10月12日-11月10日三、组织机构成立**学校第一届教师微课视频制作比赛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评委名单:*******四、比赛规则说明本次比赛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培训、制作阶段(一)、集中培训培训时间:10月16日,时间半天培训对象:全体教师。
培训内容:1、微课视频的定义2、微课视频的意义3、微课视频的制作方法(二)校本培训参加区级培训教师***负责本校具体的微课视频制作培训和指导工作。
第二阶段:比赛阶段根据学校关于微课视频制作比赛方案,组织开展本校的比赛活动,并评选出本校各学科优秀微课视频作品。
第三阶段:评审阶段**学校第一届教师微课视频制作大赛评委,根据评选标准,严格进行评选。
**微课视频制作比赛标准评分表(附件1)五、奖励1、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若干名2、对个人优秀作品向上一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推荐参赛。
*****学校20XX年10月13日篇二: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方案及评审规则教培函〔20XX〕7号关于举办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的通知各高校教师网络培训分中心、各高等学校: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精神,推动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能力提升,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搭建高校教师教学经验交流和教学风采展示平台,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定于20XX年12月至20XX年8月举办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
全国高校微课比赛教学设计
全国高校微课比赛教学设计所属学科:测绘科学课程:《地图学》微课主题:地图比例尺的作用适用对象:高职测绘类各专业授课教师:张船红硕士/讲师、教学背景《地图学》是以研究地图图形,反映与揭示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空间分布、相互联系及动态变化的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科学。
该课程通过讲授地图学的基本理论,使学生掌握地图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识图读图的能力。
地图是测绘学的成果体现,测绘产品的最终成果则是纸质或是数字及其他形式的地图。
其中,地图比例尺是测绘和地图使用必不可少的数学基础,直接影响着测量的精度和地图内容的详细程度。
比例尺越大,地图所表示的范围越小,图内表示的内容越详细,精度越高;比例尺越小,地图上所表示的范围越大,反映的内容越简略,精确度越低。
因此,比例尺的大小反映了地图的详尽程度,也影响着测量的精度。
所以,应根据实地情况及地图的具体使用情况来确定合适的测图比例尺,不可盲目追求大比例尺。
二、教学目标充分理解和掌握地图比例尺定义及其表达形式,重点掌握地图比例尺的三个作用,并培养学生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地图比例尺的三个作用难点:比例尺作用的实际运用四、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在教学过程中,引入问题,结合实例分析教学、引导式教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师生互动。
五、教学过程设计六、教学总结本次教学活动,由引入实际问题开始,带着问题进入学习,让学生学会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以案例讲解引出知识点,使理论知识点更容易被学生所理解,更能使学生主动的融入教学情境之中,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的思考,较好的理解性学习。
通过案例讲解,引导式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进行理论知识联系实际运用的能力,达到了教学目标。
全国高职高专微课教学比赛教学设计
全国高职高专微课教学比赛教学设计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全国高职高专微课教学比赛教学设计及实施方案教师:谢xx学校:xx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所属学科:公共基础课(0101)所属课程:《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授课对象:高职大一学生《诚实守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教学设计及实施方案1、教学背景(一)教学内容本次微课内容“诚实守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四章第四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诚实守信的价值内涵与现实意义,培养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及人生观,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在学习工作和日常生活中遵守诚实守信的道德规范。
(二)学情分析1、教学对象的知识特点:微课内容的授课对象是高职大一学生,在前期的思想道德修养部分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明确“诚实守信”是一种道德标准,需要公民自觉地去践行“诚实守信”,同时对个人也起到了一定的评价作用。
但是,对于从社会层面来看“诚信”支撑着市场经济,从国家层面的角度来看,“诚信”是政府取信于人民的政治基础,学生却理解的不是很透彻。
2、教学对象的心理特点:我们对大学新生关于诚信的问题进行过问卷调查,有55%的学生认为当前社会总体诚信状态为差或很差;有60%以上的学生认为造成这种状况主要是社会风气方面的原因;有87.5%的学生承认社会上的诚信状态对自己产生了不良影响;有50%的学生认定自己是一个不完全的诚信者,还有5.8%的学生坦诚自己是个不讲诚信的人。
以上统计结果表明,大学新生在诚信问题上正处于“未定性统合”,社会上消极因素已经影响着他们对诚信的态度。
通过本次微课的教育,一方面告诉学生“诚实守信”不仅仅是影响个人评价的道德标准,还是市场经济的道德支撑点,也是政府取信于民的关键;另一方面让学生认识到,改变当前社会不“诚信”风气的方法,是要落实到每一个人的行动中,对不“不诚信”不仅仅需要批判,还需要改造.2、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了解诚信的内涵,认识诚信的基本要求是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感受诚信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是市场经济的道德支撑点,也是政府取信于民的关键。
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教学设计
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教学设计1.课程基本描述微课程名称: 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课程内容所属学科:工学——平面与圆柱相交课程所属专业: 机械工程适用专业:非机类王彦峰.《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教材选用:高丽华.《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习题集》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课程时长: 17分钟主讲人: 芦新春所在院校: 淮海工学院所在院系: 机械工程学院 2. 教学背景2.1工程制图课程背景及特点工程制图课程面向所有工科专业学生,是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是培养工程类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重要专业技术基础课。
系统地讲解正投影法理论及其在工程图上的具体应用,包括技术制图和机械制图有关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基本的形体表达和构思能力,完整和清晰的空间思维和想象能力,掌握较为熟练的手工绘图技术,具备绘制和阅读中等复杂程度工程图样的基本技能,为学生学习后续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完成各类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打下扎实的基础。
2.2 本微课程特点本微课程“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平面与圆柱相交”,属于“工程制图”课程中“立体投影”章节内的核心内容。
本次课主要讨论“平面截切圆柱截交线的作法”,是课程中学习难度较大的一部分,因此,本节课在内容安排上采用精讲多练、讲练结合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知识掌握更有针对性;教学方式上以问题为出发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积极思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手段上,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将板书、ppt课件及Flash动画相结合,直观体现三维立体与二维投影的关系,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3.本次教学设计3.1教学内容平面与圆柱在各种相对位置下相交截交线的作图方法。
3.2教学目的(1) 了解曲面立体截交线的性质;(2) 掌握平面与圆柱在各种相对位置下截交线的作图方法;(3) 熟练单一平面与圆柱相交的截交线的作法;(4) 熟练单一圆柱被两个或三个特殊位置平面截切的截交线的作法;(5) 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6) 培养学生初步具备独立思考、独立绘图的能力。
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教学设计——c语言程序设计
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教学设计
一、课程基本信息
所属大类专业:电子信息大类
专业:计算机通识类
课程名称:计算机应用基础
知识点名称:触发器—让你的PPT“炫”起来
课程适用对象:大一新生、PPT制作学习者
二、教学背景
PPT是制作课件、演示文稿最常用的办公软件之一。
由于PPT里的自定义动画一般是按顺序来播放的,因此很多人认为PPT制作的作品人机交互性相对比较差。
其实不然,PPT里提供的触发器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PPT的触发器功能能完成很多教学课件过程中需要的交互效果,让学习者感受到即使不会FLASH 等多媒体工具,照样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而且制作过程比其他工具更加方便!从而让我们的课件做得更加出彩,让我们的PPT“炫”起来!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触发器的作用,掌握触发器的定义
能力目标:能灵活应用触发器完成课件的交互效果
素质目标:创新思维,举一反三
四、教学方法
情景导入法、案例讲解法、操作演示法、启发引导法、归纳总结法等
五、教学设计过程
六、教学总结
本次微课从一个实际需求引入,然后进行案例讲解分析,并进行案例拓展,以及提出学生的巩固练习到进一步的挑战练习,循序渐进地引导学习者掌握PPT触发器的应用,从而让学习者感受到PPT触发器的强大!。
第二届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教学设计方案
1、以“曹冲称象”的故事为切入点,说明全概率公式蕴含的数学思想;
2、通过“摸球问题”具体分析如何运用全概率公式解题;
3、将具体问题推广,给出全概率公式;
4、通过两个具体例题由浅入深的对全概率公式进行应用;
5、对例题的过程给予总结,提升对公式的理解;
6、提出思考题,为下节内容做铺垫.
教学内容:依据设计思路展开.
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掌握全概率公式的内容,熟练运用全概率公式解决具体问题.
2.过程方法目标:通过摸球问题全概率公式的证明分析,使学生经历公式的完整的研究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比探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培养学生的学习概率的兴趣.
第二届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
教学设计方案
作品标题
全概率公式及其应用
所属课程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相关知识点
概率的有限可加性,概率的乘法公式
知识点编码
010403
授课对象
大学二年级
授课时长
12分52秒
参考文献
刘次华、万建平,《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教学背景:全概率公式为概率论中的重要公式。它是在学习了概率的性质,条件概率及概率的乘法公式的基础上,把复杂事件的概率求解问题转化为在不同情况下发生的简单事件的概率求和的问题的一个公式.
教学重点:全概率公式内容与应用.
教学难点:分析事件间的关系,找到完备事件组.
教学方法:从“创设问题”情景出发,采用多媒体演示与板书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过程:以“曹冲称象”引入课程,说明其解题思想。再用一个摸球实验将这一思想具体化。把这一事件推广,引出全概率公式,将全概率公式用树形图的方法加以解释通过两个难度不同的例子对全概率公式在不同问题中的应用进行练习,最后对本节课总结,提出思考题,为贝叶斯公式的学习埋下伏笔.
高校微课教学比赛教学设计
省高校微课教学比赛教学设计1.课程基本描述2. 教学背景《古代汉语》是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语言类专业核心课、同时也是一门阅读中国古代文献的工具课。
教学任务包括绪论、文选、通论、练习等,其中最重要的是文选和通论的教学。
“文选”以学习先秦两汉时期的典范散文为主,“通论”重点介绍古代汉语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工具书的使用、文字、音韵、词汇、语法、诗词格律、古书的注解、古书的标点翻译、常用修辞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基本的文言文阅读和分析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古代汉语方面的研究能力,为学生深入学习相关后续课程和其它古代文化知识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以批判地继承祖国优秀文化遗产。
本微课程“《鞌之战》歧解句式探究”,属于“古代汉语”课程中“文选”《鞌之战》内的重点、难点。
《左传》作为一部儒家经典著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然而其在发挥《春秋经》“微言大义”的同时,字词使用上的隔阂又会给今人造成阅读上的障碍,往往使人不得其解。
比如《鞌之战》是《左传》中的名篇,被通行的多家《古代汉语》教材收录。
可是,对于文中有些疑难词语和文句,各教材的处理却不尽相同,解说多有不同看法。
本次课主要讨论文中“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一句的准确译文,同时涉及到语义搭配、异文、出土材料等知识,是课程中学习难度较大的一部分,因此,本节课在内容安排上采用精讲、讨论、启发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使知识掌握更有针对性;教学方式上以问题为出发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积极思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手段上,采用ppt课件作为主要的辅助形式,同时配合相关甲骨文图片及秦陵铜车马修复图的展示,使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句义所在。
最后,再为学生提供学术界对《鞌之战》中“余姑翦灭此而朝食”的不同看法,请学生课后进行重点分析,真正学会对所学知识举一反三。
3.教学目标通过微课程的学习,主要培养学生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1)了解学术界对“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译文的不同看法。
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教学设计
教学对象是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反应灵活,对探究新问题具有积极性。
五、重点难点
重点: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难点:如何认识当前的“告别革命”论。
六、教学策略
1、教学方法:讲授法;多媒体演示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
2、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和传统的教学手段相结合,充分发挥多媒体的特长,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
辛亥革命前,外债、赔款及一切捐税压得劳动人民无法生活下去。据统计,1910年共发生各种斗争290次,其中49次抢米事件。规模最大的是长沙抢米风潮。3月底,长沙零售米价已由原来的每升30文,涨到每升70文,到4月中旬更涨到80文。 4月11日,担水工黄贵荪的妻子拿80文钱到一米店买一升米,文钱中有几枚已不流通的制钱,米店老板拒绝不收。黄妻离开米店,四处乞讨,傍晚凑足80文钱,来到米店,米价已涨到85文。黄妻被逼无奈,投水白龙潭。黄贵荪闻讯,又带两个孩子投水自尽。事件迅速传遍全城,群情激愤,形成抢米风潮 。据统计,从1902~1911年间,各地民变多达1300余起。包括抗捐、抗税、抗租、罢工等各个阶级阶层广泛参与的反抗运动。
2、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由于巨额赔款和外国经济侵略的加深,人民的负担日益加重,社会矛盾尖锐。每年2000万两白银的庚子赔款中,户部下令按省份分摊,多者如江苏是250万两、四川是220万两,少者如贵州也要分摊20万两,累计1800万两。1901年底,各省将军、督抚共18人联名上书清廷,请求减少摊额,书中说:“各省分派赔款为数甚巨……种种筹款之法,历年皆经办过,久已竭泽而渔;若再痛加搜刮,民力既不能堪,赔款仍必贻误”。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对相关史实、图片、影像等资料进行分析,使学生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认识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及进步性。
高校微课教学比赛设计说明书
教学设计一、背景分析(一)学情分析本课程授课对象为高职二年级学生,在学习上,根据教学安排,现阶段正进行专业课的学习,此时的学生基本掌握了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具备了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在情感上,这时的学生正处于成长期,思维较为活跃,对实训课有一定的好奇心,具备独立的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基本动手能力,但针对维修业务这一岗位,因学生经验有限,必然会限制学生的想象空间,有时只能死记硬背一些步骤和细节,临场反应能力不足,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也较差,因此授课过程中,要基本做到从学生现有的基础认知出发,积极引导启发学生,使学生通过自主分析、亲身实践等完成本次课的教学任务。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教学方法上,因高职院校旨在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更加强调实践性,本着“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主要采用“工学结合、理实一体化”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模拟法、练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开展课堂学习活动,创设工作情景,利用任务驱动与学生互动,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教学中来;同时,采用多媒体、实训教学软件等多种现代教学手段,并适当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进行环节演示、视屏纠错等直观化教学,并模拟维修车间的测量流程进行现场实训,模拟真实可操作环境,使学习领域和工作领域一体化,让学生身临其境,加深学习印象,提高学习效果,把教师示范和学生训练互动、学生提问与教师解答指导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引导、启发,使学生不仅能够熟练掌握测量活塞环三隙的正确方法和技巧,还能够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满足职业教育对于高技能人才职业性和应用性的要求。
(三)指导学法为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确定了任务驱动学习法、探究学习法、角色扮演法、合作学习法四种学法组合的方法,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微课比赛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微课的基本概念、制作方法和技巧,了解微课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微课进行教学设计、制作和评价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微课制作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微课的基本概念2. 微课的制作工具及软件3. 微课的设计与制作技巧4. 微课的评价标准5. 微课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案例三、教学过程1. 导入- 以实际案例引入微课概念,激发学生兴趣。
- 简要介绍微课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2. 讲解与演示- 讲解微课的基本概念、制作方法和技巧。
- 演示微课制作过程,包括选题、脚本撰写、素材收集、软件操作等。
3. 学生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取一个微课主题,进行讨论和设计。
- 每组确定一名组长,负责组织讨论、分工协作。
4. 制作微课- 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完成微课制作。
-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
5. 评价与反馈- 学生完成微课制作后,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
- 教师对学生的微课作品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6. 总结与反思- 对本次微课制作过程进行总结,分享经验与教训。
- 学生就微课制作过程中的体会和收获进行反思。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微课制作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团队合作精神。
2. 微课作品质量:评价微课内容的完整性、创新性、技术性等方面。
3. 学生评价与反馈:收集学生对微课制作过程的评价和建议,以便改进教学。
五、教学资源1. 微课制作软件:如Camtasia、Adobe Premiere等。
2. 教学课件:微课基本概念、制作方法和技巧等。
3. 微课案例:国内外优秀微课作品。
六、教学时间本次微课比赛教学设计方案共计2课时,具体分配如下:1. 导入与讲解:30分钟2. 学生分组讨论:30分钟3. 制作微课:60分钟4. 评价与反馈:30分钟5. 总结与反思:20分钟通过本次微课比赛教学设计方案的实施,旨在提高学生的微课制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为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课程设计
5秒
二、正文讲解
第一部分:介绍效用的相关概念
7分
第二部分:讲解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2分20秒
第三部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现实中的应用。
4分
三、结尾
课后思考题
49秒
自我教学反思
本节微课内容相对简单有趣,采用启发式教学,以此引起听众的思考和主动学习的兴趣。
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课程设计
授课教师姓名
韦艳宁
学科
经济学
教龄:8
微课名称
效用理论
视频长度
14分14秒
录制时间:2016年10月25日
知识点来源
《微观经济学》刘武强,潘邦贵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
知识点描述
全面讲解效用的相关概念及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教学类型
启发式教学
适用对象
大学本科一、二年级
设计思路
系统学习效用的主要概念、规律;并通过现实中的实例去体会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提出思考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全国高校(高职高专)微课教学比赛教学设计(练习设计与指导技能)
全国高校(高职高专)微课教学比赛教学设计(练习设计与指导技能)第一篇:全国高校(高职高专)微课教学比赛教学设计(练习设计与指导技能)全国高校(高职高专)微课比赛教学设计微课名称:练习设计与指导技能所属学科:教育学所属专业:小学教育所属课程:小学微格教学适用对象:教师姓名:梁光明所属院校: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大专或本科三年级学生;也可用于教师培训教学背景:本课程是高职高专小学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
是在学习基础心理学、小学教育学两门专业课的基础上,对小学课堂教学的进一步深入学习。
和小学教育见习、小学各科教材教法教学密切配合,为下阶段的教育见习、顶岗实习做准备。
深刻理解练习设计与指导技能的运用要求,对下阶段的模拟实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教学目的:深刻理解练习设计与指导技能的运用要求。
教学方法:主要采用教师讲授的方式进行,同时运用多媒体视频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一、导入练习设计与指导技能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和指导学生,通过动口、动手、动脑的活动,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和巩固知识,并培养他们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的教学活动方式。
它广泛应用于小学各科教学中,是小学生获取知识、技能的重要方法,也是儿童今后学习和生活所必需的一种技能。
下面我以一节小学数学课《三角形的内角和》的练习设计为例,说明练习设计与指导技能的运用要求。
二、新授学习(一)案例:《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要求:●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结论。
●能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规律,求三角形中未知角的度数。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分析推理能力。
练习设计:1、基本练习在一个三角形中,已知∠1=140°,∠3=25°,求∠2的度数?2、扩展练习在一个等腰三角形风筝中,已知一个底角是70°,求顶角的度数?3、深化练习我是小判官:(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1、一个三角形中,只能有1个钝角(或1个直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教学设计1.课程基本描述
微课程名称: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
——平面与圆柱相交
课程内容所属学科:工学课程所属专业:机械工程适用专业:非机类
教材选用:王彦峰.《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高丽华.《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习题集》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课程时长:17分钟主讲人:芦新春
所在院校:淮海工学院所在院系:机械工程学院
2. 教学背景
2.1工程制图课程背景及特点
工程制图课程面向所有工科专业学生,是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是培养工程类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重要专业技术基础课。
系统地讲解正投影法理论及其在工程图上的具体应用,包括技术制图和机械制图有关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基本的形体表达和构思能力,完整和清晰的空间思维和想象能力,掌握较为熟练的手工绘图技术,具备绘制和阅读中等复杂程度工程图样的基本技能,为学生学习后续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完成各类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打下扎实的基础。
2.2 本微课程特点
本微课程“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平面与圆柱相交”,属于“工程制图”课程中“立体投影”章节内的核心内容。
本次课主要讨论“平面截切圆柱截交线的作法”,是课程中学习难度较大的一部分,因此,本节课在内容安排上采用精讲多练、讲练结合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知识掌握更有针对性;教学方式上以问题为出发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积极思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手段上,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将板书、ppt课件及Flash动画相结合,直观体现三维立体与二维投影的关系,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3.本次教学设计
3.1教学内容
平面与圆柱在各种相对位置下相交截交线的作图方法。
3.2教学目的
(1)了解曲面立体截交线的性质;
(2)掌握平面与圆柱在各种相对位置下截交线的作图方法;
(3)熟练单一平面与圆柱相交的截交线的作法;
(4)熟练单一圆柱被两个或三个特殊位置平面截切的截交线的作法;
(5)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6)培养学生初步具备独立思考、独立绘图的能力。
3.3教学重点
(1)总结归纳求做截交线的方法及其步骤;
(2)单一圆柱被一个或多个特殊位置平面截切的截交线的作法。
3.4教学难点
单一圆柱被一个或多个特殊位置平面截切的截交线的作法。
3.5教学方法
本次课学习内容难度较大,因此采用启发式及项目驱动式教学法,通过讲练、提问、讨论,总结等形式将问题引向深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在愉快地氛围中接受新的知识和技能。
首先对截交线的概念和性质进行总结和复习,通过一些立体图例引入本次课的内容;然后由浅入深的讲解实例,使学生掌握平面与圆柱相交截交线的作图方法和步骤;最后通过课堂练习,达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目的。
本次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上节回顾、导入新课、实例讲解、课堂练习、课堂内容总结五个环节。
(1)上节回顾
本次课程是上节课内容的扩展和延伸,为了更好的理解本节课的内容,对上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回顾和提问:什么是截交线?截交线有什么性质?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对已学知识进行复习,考查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2)导入新课
通过图例的空间分析,教师提出问题:截交线的投影该怎么做?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总结截交线的作法和步骤。
介绍不同位置平面与圆柱相交截交线的空间形状。
(3)实例讲解
通过简单的圆柱被一个平面截切的例子引入,加深学生对截交线作图步骤的理解。
然后再引入圆柱被多个平面截切的典型例题,要求学生思考以下4个问题,问题1:该截切体被几个截平面截切?问题二:截平面与轴线是什么样的位置关系?问题三:所形成的截交线是什么样的形状?问题四:截交线在三个投影面的投影是怎样的?然后借助CAI课件逐步演示
多个平面截切圆柱截交线的作法,通过演示使学生对作图的过程有直观的认识,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4)课堂练习
最后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消化、理解,通过一个课堂练习让学生利用新学知识讨论练习完成,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和动手练习,强化知识点,使学生的分析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得以提高。
(5)课堂内容总结
采用启发提问的方式,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难点,总结截交线的作法和作图步骤。
以上教学设计中教学手段和能力培养见表1。
表1 教学手段和能力培养设计
4.教学总结
《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是一门系统性较强,逻辑思维严密的技术基础课,它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本次课主要讨论“平面截切圆柱截交线的作法”,是课程中学习难度较大的一部分,因此,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采用讲练结合的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在学中练、练中学,强化知识的应用,最终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1)课堂安排内容合理、紧凑。
在回顾上一节知识点的基础上,把握知识的连贯性。
然后分别介绍平面截切圆柱截交线的几种基本形式,用Flash动画形象地表示不同平面位置截切圆柱的过程,使学生看得真真切切,加深了对截交线的空间理解。
通过例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重难点突出,板书和课件相结合,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思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所有例题都辅以三维立体模型来表示立体的空间形状,使学生快速建立空间概念。
(2)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指导学生学习方法非常重要。
通过课堂练习,落实本节重点内容,引导学生动手动脑,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学生更容易把握知识点,深刻
领悟教学内容,提高综合绘图能力。
(3)辅以课后习题,加深学生对各知识点的理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绘图的能力。
同时要求学生做好课后预习,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