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湖北库区文物复建区综合价值评估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思维导图

合集下载

长江三峡库区文物保护回顾及后续保护对策

长江三峡库区文物保护回顾及后续保护对策

长江三峡库区文物保护回顾及后续保护对策梁福庆(国务院三峡办移民管理咨询中心,湖北宜昌443003)摘要:本文在总结长江三峡工程库区文物保护工作成绩、主要做法和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搞好后三峡文物保护工作的有关对策。

关键词:三峡库区;文物保护;后三峡G127:A :1003-1332( 2010) 01-0032-05长江流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1084平方公里的长江三峡工程库区曾是古代先民们劳动耕作,休养生息的重要地区,蕴藏着丰富的文物资源,在三峡工程建设期及后三峡期,保护好长江三峡工程库区文物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惠及子孙,造福人类的事业,是国家和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也是三峡工程建设本身的要求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一、三峡工程库区文物保护工作的成效和经验1.三峡库区文物保护的成效(1)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数量众多根据《长江三峡工程淹没及迁建区文物古迹保护规划报告》,经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审批,三峡库区文物保护项目共1087处,其中地面项目364处,地下项目723处,考古发掘面积172万平方米。

(2)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注入资金巨大根据国务院三峡建委《关于三峡工程淹没区及移民迁建区文物保护总经费及切块包干测算报告的批复》规定:三峡库区文物保护包干资金5.0587亿元(静态资金,不包括涪陵白鹤梁、忠县石宝寨、云阳张桓侯庙、秭归屈原祠四个重点项目经费),其中地面文物保护1.2628亿元、地下考古发掘3.5765亿元,行管、库房、培训、综合监理等其它费用2193万元;切块包干给重庆市3.7986亿元,湖北省1.1633亿元,国务院三峡建委统筹967万元。

(3)三峡库区文物的考古与文化价值一是旧石器时代遗址和古生物化石地点有60多处,许多遗址中含有大量的具有中国南方旧石器特征的砍砸器、刮削器,是研究我国旧石器文化南北分界的重要依据。

二是新石器时代遗址有80多处,是研究长江流域江汉平原至四川盆地的东西两大文化系统分界的关键所在。

三峡库区文物保护现状及其经验教训

三峡库区文物保护现状及其经验教训

三峡库区文物保护现状及其经验教训作者:吴松黄小华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7年第08期内容摘要:三峡工程的建设涉及到库区文物的保护,三峡工程无论在建设时期,还是后三峡时期,对库区文物的保护都非常重要。

本文论述了三峡库区文物保护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总结三峡库区文物保护的经验及其教训,这对后来文物保护具有重要启发。

关键词:三峡库区文物保护现状经验教训长江作为哺育中华儿女的母亲河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

长江三峡工程是近代历史上几代领导人共同梦想的结晶,在浩浩荡荡的历史长河中,在长江三峡库区广袤的土地上,中华祖先在与自然和社会进行斗争繁衍生息中,留下了光辉灿烂的文化遗迹,蕴藏着丰富的文物资源。

三峡枢纽工程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三峡文物的存续,因此,无论三峡工程在建设的时期,还是后三峡时期,对三峡库区文物的保护都至关重要,当然也是三峡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主要论述三峡库区水文物保护的现状,总结三峡库区文物保护的经验及其教训,以期对后来文物保护具有借鉴作用。

一.三峡库区文物保护现状随着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修建成功并开始蓄水,三峡文物面临“葬身”175米水下深渊的水底窘境,如果不搬迁,不加以保护,三库峡区众多的历史遗存物包括古代民居、千年古镇、宗祠寺庙、县衙行署、廊桥画梁、城门楼宇、古塔栈道、凉亭阙宇、雕像摩崖、石碑题刻等将失去其存在的价值。

为了保存这些遗迹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国务院设立有关组织、出台有关制度、划拨大量资金对三峡工程建设影响的文物进行有计划、有步骤地保护[1]。

1.对地面上可视文物的保护三峡枢纽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地面可视文物迁建保护项目种类繁、数量多、分布广、规模大,部分保护工程技术复杂,任务非常艰巨。

实践证明,三峡库区文物的保护卓有成效。

一是三峡文物保护规划在前,做到心中有数。

三峡枢纽工程库区地面可视文物保护主要采用先统筹规划、后组织实施的保护方式,使文物保护心中有数。

浅谈湖北省三峡工程库区古建筑迁建、保护和利用

浅谈湖北省三峡工程库区古建筑迁建、保护和利用

的阶段性、复杂性的关系
除已有 960km2,实际需要测绘 7968km2 的
测绘先行,要处理好测绘的前期性与 1 ∶ 5000 地形图。
建设过程的阶段性、复杂性的关系。要绘
2、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
制具有超前意识的区域范围的新农村建设
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关系千家万
蓝图,具体到每一个乡镇、村的建设蓝图, 户,是统筹城乡发展中的一项目重要工作,
加 强 娄 底 市 统 筹 城 乡 发 展 测 绘 工 作, 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把加快基础测绘和地理空间信息资源建设、 推进地理空间信息共享和社会化应用、加 大测绘管理力度、完善测绘工作投入机制 作为重要任务,不断拓宽测绘工作服务领 域。应该紧密结合娄底市实际,统筹测绘 工作部署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统筹 测绘事业与地理信息产业发展,以基础测 绘工作为重点,提高测绘工作在统筹城乡 发展中的保障能力。
【关键词】三峡古建筑 ;迁建 ;保护 ; 利用
随着三峡工程建设而对受蓄水淹没影 响的文物古迹开展的大抢救,是一项规模 宏大的文物保护系统工程,更是建国以来 一次举世瞩目的弘扬民族精神和保护历史 文化遗产的伟大实践。湖北位于三峡工程 库区之首,主要涉及到三县一区,即巴东县、 秭归县、兴山县和宜昌市夷陵区。十多年来, 经广大文物工作者坚持不懈的努力,在古 建筑保护方面,已经圆满完成了搬迁重建 任务。不仅抢救保护了一批弥足珍贵的历 史文化遗产,而且与城乡建设、与改善人 民生活结合,展示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地 域文化和民族文化,为人们创造良好的文 化条件和生活环境,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 促进了人民群众精神家园的建设。
(五)加强统筹城乡发展测绘工作统一 监管,健全测绘行政管理体制

三峡库区生态与文化遗产旅游廊道资源赋存及价值功能

三峡库区生态与文化遗产旅游廊道资源赋存及价值功能

三峡库区生态与文化遗产旅游廊道资源赋存及价值功能作者:张玉蓉林娜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8年第11期三峡库区是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极其特殊的生态功能区,同时也是长江经济带和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的重要区域,其生态保护、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旅游升级发展等对长江经济带建设和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14〕39号),长江经济带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综合、协调、绿色、共享和创新”五大发展理念,为长江经济带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

习总书记高度重视长江经济带发展,明确指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三峡库区是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极其特殊的生态功能区,其水土保持、水质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维持等功能对于三峡工程的长期安全运行、长江中下游的防洪与生态安全具有特殊的重要的战略意义。

三峡库区具有独特的自然和文化旅游资源,资源禀赋好,文化价值高,旅游发展优势突出。

鉴于此,本文从生态与文化遗产廊道视角对三峡库区的资源赋存及价值功能进行分析,力求推进三峡库区的生态保护、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希望能对长江经济带建设及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发展产生积极推动作用。

一、国内外研究综述遗产廊道是拥有特殊文化资源集合的线性景观,如大运河、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等,其文化资源呈线性分布,且有不少于一条文化主题来整合沿线文化资源。

三峡库区生态与文化遗产旅游廊道的构建以资源赋存及价值功能的梳理为基础,以文化主题为核心,注重文化资源整合和旅游目的地整合营销,希望以此提升遗产廊道的文化品位和旅游形象。

国外关于遗产廊道的研究源自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一种在较大范围内保护历史文化的新措施。

三峡文物保护政策评估

三峡文物保护政策评估

有无分析法
三峡文物保护工程对规划的1087处(湖北库区335处,重庆库区752处)三峡库区文物实行了全面保护,其
中,地下文物723处,地面文物364处。对湖北库区增补的6处文物和坝区22处文物,以及重庆库区增补的22
处文物进行了全面保护,受到保护的文物数量增至1137处。其中,地下文物772处,地面文物365处。 在地下文物保护中,772文处物得到了不同方式的保护,出土文物24.7782万件(套)(不含重庆库区158处 未整理的文物点,下同)。其中,湖北库区11.4694万件(套)(含坝区),重庆库区13.3088万件(套)。在这些出 土文物中,一般文物18.5391万件(套)(含标本),较珍贵文物62391件(套),较珍贵文物占出土文物总数的 25.18 %,目前已有9815件(套)较珍贵文物通过展示手段得到了合理利用。 在地面文物保护中,365处(含坝区)文物得到了有效保护。其中,文物搬迁复建132处,原地保护63处, 留取资料169处,仿古新建1处;兴建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该博物馆是世界上第一座水下博物馆,以 “无压容器”的建设方案,解决了由于水压而使水下建筑物容易移位的难题,是—项领先于世界的方案。在 这个水下博物馆的建设中,第一次采用了水下LED光芯照明系统,第一次采用水下不燃电缆,第—次采用水 下循环水系统等。为了保证水下博物馆建筑体的安全,在水下建筑体的水域范围设置了两道保护坎,采取禁 航、禁泊和设置防撞墩等措施,涉及水域近万平方米,可抵御万吨轮船的撞击,如此大规模的安全保障在国 际上非常少见。
三峡工程文物保护评估结论
文物保护的“后三峡”时期任重道远
在三峡这一片区域内,交错着石器时代、巴人文化、秦文化、
中原文化数千年来奔流冲撞的脉络,是中华古文化一个重要的分布

对三峡库区文物古迹保护的认识和建议

对三峡库区文物古迹保护的认识和建议
3.7三峡库区文物古迹保护工作要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体制
三峡库区文物保护工作是件大事,要做好这项工作,应该从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三峡工程管理体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出发,建立一个较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体制。例如:建立项目可行性评审、项目立项审批、开工报批制度;建立建设方案征评、建设施工招投标、建设(发掘)项目监理制度;实行成果鉴定验收和财务审计(包括延伸审计)制度等等。完善的制度和规范化的管理,是搞好三峡库区的文物古迹保护工作的保证。
对三峡库区文物古迹保护的认识和建议
摘要长江三峡地区是四川盆地和江汉平原之间的咽候。历史上长江流域是东西部文化、中原文化和巴文化交汇的地带,留存至今的文物古迹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财富。三峡工程的规划、论证和设计中,一直高度重视其文物古迹的调查、发掘和保护工作。三峡工程的开工,是库区文物保护工作一次难得的机遇,针对如何按国家有关法规和库区实际情况,做好文物古迹保护发掘工作,提出一些意见与建议,供有关方面参考。
关键词三峡库区文物古迹保护建议
1、三峡库区的文物古迹是中华民族珍贵的历史遗产
三峡地区上承巴蜀天府之国,下连湖广鱼米之乡,历史上是巴蜀文化和楚文化,巴文化和汉文化交汇、融合的地带,其文物古迹是该地区先民们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为我们提供了祖先们如何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信息。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还具有实用价值。各种水文碑刻、题记、洪枯水标志,反映了千余年来长江上游的气象、水文变化,为长江流域的规划、葛洲坝工程、三峡工程的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据;别具风格的山地古民居,反映了封建社会当地人们的等级观念、经济结构及文化习俗,其依山就势的布局和机动灵活的结构形式,对今天库区移民新区的建设仍具有借鉴意义。党中央、国务院在三峡工程的规划和论证阶段就十分重视库区文物的调查、评价和保护工作。三峡工程建设经全国人大审查通过以后,国务院颁发的《三峡工程建设移民条例》和三建委批准的《三峡工程水库淹没处理及移民安置规划大纲》,对库区文物保护工作作了明确的规定和具体要求,各级政府、各有关单位都把三峡库区的文物保护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落实。

国内三峡地区文化遗产与旅游利用研究综述

国内三峡地区文化遗产与旅游利用研究综述

国内三峡地区文化遗产与旅游利用研究综述作者:文艳陈天培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年第03期[摘要]三峡地区是一个多民族混融杂居的地区,不同族群文化在这里长期交融与互摄,积淀了丰富的人类历史文明,形成了三峡地区独特的文化遗产群。

但随着1994年国家三峡工程的启动,三峡地区大量文化遗产面临消失的严峻现实。

然而,国内众多学者仍然坚持考察研究该区域拥有的文化遗产,给世人还原真实的三峡景象。

为了全面掌握国内关于三峡地区文化遗产的研究动态与趋势,通过CNKI检索1981~2015年期间发表的相关文献,分别从三峡地区文化遗产资源内容、三峡地区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三峡地区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和三峡地区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的辩证研究四方面进行分类与述评,以促进人们对三峡地区文化遗产独特地位与价值的认识,引导三峡地区的文化遗产资源进行合理的旅游利用和开发。

[关键词]三峡地区;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综述[中图分类号]F592.3 [文献标识码]A长江三峡地区不仅以其奇特的自然遗产著名于世,而且其丰富的文化遗产也极具魅力。

1992年随着三峡工程的正式上马,国家的文物保护工作随即正式启动,开展理论坝区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编制完成了《长江三峡工程淹没区及移民迁建区文物古迹保护规划报告》,最终确定三峡库区共有文物保护项目1087项。

然而,建立文化遗产名录体系的过程,也是旅游资源全面清查的过程。

在学术研究进程中,骆永菊早在2003年就深度阐述了三峡富有属于“世界双遗”的独特内涵,肯定了三峡地区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

宋才发则认为长江三峡两岸的民风民俗、名胜古迹、人文典故、三峡大坝和葛洲坝工程等,构成了长江三峡风景名胜区的文化景观,完全属于《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中文化遗产保护的范畴。

之后,众多学者相继参与到了发掘与研究三峡地区文化遗产的工作中来,科研成果层出不穷。

本文将通过文献综述的形式,梳理国内学者关于三峡地区文化遗产与旅游的研究成果,全面了解其研究动态。

保护三峡工程影响的重要文物古迹的经济价值评估

保护三峡工程影响的重要文物古迹的经济价值评估
第 2 3卷
第 6期
武 汉 理 _ 大 学 学 报 ( 7 - 社会科学版)
W uh n U ni e st fT e hnolgy ( ca i nc a v r iy o c o So ilSce eEdii ton)
Vo1 2 No. .3 6
2 0年 1 O1 2月
( l n n s op y, TP) 从 而 最 终 得 到 公 共 物 wi ig e st a w l ,
g o 的荷 兰 文 化 遗 产 娱 乐 价 值 和 遗 赠 价 值 评 rk
估 , eta E Bl n r 的墨西 哥 三个 考 古 遗址 和 几 个 城市
遗址 经 济价值 评 估 , aaa 的西 班 牙 私 人塔 文 S lzr 化遗 址 经济价 值 评估 等 ; 内较 有代 表 性 的研究 国 有许 抄 军 的凤凰古 城非 使用价 值评估 等 。
于爱 芬 ( 9 2 ) 女 , 东省 青 岛市 人 , 岛 大 学 财 务 处 会计 师 , 士 , 要 从 事 国 民 经 济核 算 研 究 。 17一 , 山 青 硕 主
占迹 而支 付 费用 , 均 支 付 意 愿 值 为 1 0 1 平 0 . 7元 / 。 同 时 采 用 列 联 表 及 卡 方 独 立 性 检 验 方 法 分 析 了 总 年 样本 各 因素 对 支 付 意 愿 和支 付 意 愿 值 的影 响 。最 后 计 算 得 出保 护 三 峡 工 程 影 响 的 重 要 文 物 古 迹 的 最 小
展 这项 研究 。
态系统 服务 功能 的恢复 、 油泄漏 、 石 健康 风 险减少
等 各种 非市场 商 品 的经 济 价 值 评估 领 域 , 出现 了
几 千 篇 关 于 CVM 理 论 方 法 和 实 践 经 验 的 文

三峡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调查报告

三峡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调查报告

三峡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调查报告三峡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调查报告三峡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调查报告长江三峡,指下起湖北省宜昌市,上至重庆市奉节县的长江水道,也正是本次社会实践我们活动的地区。

我们主要在三个地方做了考察,分别是宜昌市,秭归县和奉节县。

我们每到达一处,就先拜访当地的文化部门,以座谈的形式向他们了解当地的风俗文化和文化遗产保护情况,还准备了一些有关文化产业发展的问题,请他们帮助解答;我们也游览了当地主要的名胜古迹,亲身体验了当地浓厚的文化历史韵味,也对当地的旅游开发有了直观的认识。

(一)文化产业发展部分以下就是我们所总结的各地文化底蕴以及文化产业发展情况。

1、宜昌市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宜昌,古称夷陵。

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因山川形势而得名。

宜昌有源远流长的历史。

夏商时属荆州之域,春秋战国为楚地,秦汉置郡县,唐宋以后称州,清设府,今为市。

有史志文献记载的历史,已有2200多年了。

宜昌地处长江中上游结合部,上控巴蜀,下引荆襄,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宜昌是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全市拥有各类旅游资源601处,其中世界级3处,国家级30处,省级40处,景点密度居全国前列。

宜昌是一座山水城市,水电资源是宜昌最大的特色,市域内已经建成了葛洲坝、隔河岩、高坝洲三座大中型水电站,正在建设世界最大的水电工程——长江三峡水电站,宜昌堪称世界水电工程的博物馆。

宜昌又是一个文化城市,是“长阳人”和巴楚文化的发祥地,是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屈原和中华民族团结使者王昭君的故乡,是三国时期长坂坡之战、夷陵之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

宜昌还是一个生物多样性的城市,中华鲟是与恐龙同时代的动物,柴埠溪、大老岭、后河、清江是国家级森林公园。

宜昌更是一个旅游资源富极的城市,资源之多,品位之高,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有很高的知名度。

宜昌旅游借助三峡而兴盛。

以三峡大坝为核心、以高峡平湖为平台,一批全新的世界级旅游品牌正在形成;以长江三峡为代表的自然风光和以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为代表的人文景观,奠定了宜昌在全国和国际旅游中的地位;以诗人屈原、美人王昭君、圣人关羽、学者杨守敬为代表的古代名人文化,以巴人遗风、土家风情为代表的民俗文化,以三国古战场、三游洞为代表的历史遗迹和以柴埠溪大峡谷、清江画廊、大老岭、后河等为代表的生态旅游胜地,构成了“金色三峡、银色大坝、绿色宜昌”的旅游城市形象。

长江三峡国家公园建设地质条件分析与价值评估研究

长江三峡国家公园建设地质条件分析与价值评估研究

Geological condition analysis and value evaluation research of Three Gorges National Park of Yangtze River
LOU Lianhui1,WEI Li2,CHEN Juan2
( 1. China Geological Environment Monitoring Institute,Beijing 100037,China; 2. Changjiang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Development Group Co.,Ltd.,Wuhan 430010,Hubei,China)
1 研究区概况
长江三峡西起重庆江津,东至宜昌,包括重庆主 城区、江津区、渝北区、巴南区、长寿区、涪陵区、 武隆区、丰都县、石柱县、忠县、开州区、万州区、 云阳县、奉节县、巫溪县、巫山县,湖北省恩施巴东 县,宜昌秭归县、兴山县、夷陵区等 19 个县区。区 域跨越渝、鄂中低山峡谷和川东平行岭谷底山丘陵地 区,北靠秦岭、大巴山,南依云贵高原,处于我国地 势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的过渡区域,地貌区划为板内 隆升蚀余中低山地,总体地势西高东低。出露地层以 石灰岩、紫色砂页岩为主,还有部分页岩和石英岩, 由于第四纪早、中期印度板块运动导致发生的河流夺 袭作用,贯通了作为古长江和古金沙江水系分水岭的 黄陵背斜而形成的现代长江,地质遗迹丰富。区域内 河谷平坝约占总面积的 4. 3%,丘陵占 21. 7%,山地 占 74%,以奉节为界,西段主要为侏罗系碎屑岩组 成的低山丘陵宽谷地形,东段主要为震旦系至三叠系 碳酸盐 岩 组 成 的 川 鄂 山 地, 地 貌 景 观 丰 富[4]。 特 殊 的地形地貌条件,形成了长江三峡地区冬季温和的独 特气候,区域内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 气温在 18 ℃ 以上,年活动积温 6 500 ℃ 以上,年降 水量1 000 ~ 1 200 mm,年日照时数 1 100 ~ 1 600 h, 年平均相对湿度 65% ~ 80%。

对开发三峡库区旅游文化资源的思考

对开发三峡库区旅游文化资源的思考

对开发三峡库区旅游文化资源的思考
许曦
【期刊名称】《资源开发与市场》
【年(卷),期】2000(016)003
【摘要】运用旅游文化学理论,并结合三峡旅游的实际,对三峡库区旅游文化资源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开发的原则和措施。

%Supported by the theories of tourist culture resources and the reality of tourism in the Three Gorges,the author researched into the principles and measures of exploiting the tourist resources of the Three Gorge Reservoir by deep analysis.At last,some personal opinions were put forward.
【总页数】3页(P186-187,138)
【作者】许曦
【作者单位】重庆商学院旅游管理系,重庆,40006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590.3
【相关文献】
1.从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谈对文化产业经济政策的思考 [J], 齐松林
2.关于共同开发中日韩徐福旅游文化资源的思考 [J], 鞠建春
3.关于深度开发周秦旅游文化资源的思考 [J], 康江峰
4.关于深度开发周秦旅游文化资源的思考 [J], 康江峰;
5.内蒙古旅游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途径思考 [J], 李宇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宜昌拿地方案

宜昌拿地方案

华中师范大学宜昌文教产业基地概念规划
一、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研究基地--宜昌分中心 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09 年经科技部批准组建,中心面向国家教 育信息化战略目标,以技术标准为制高 点,以集成和应用创新为主导,以网络 学习技术、智能辅助学习技术、数字化 教室、数字化学习技术标准等支撑技术 研究与工程开发为核心,推动数字化学 工程研究中心现有数十名高素质研究人 才和工程实践队伍。宜昌基地的建成, 将为科研人员提供更好的工作、生活环 境,为宜昌科教产业的水平提升提供更 好更多的机遇。
华中师范大学宜昌文教产业基地
YICHANG EDUCATIONAL BASE OF CCNU
概念规划
01
BACKGROUND 产业背景
三峡明珠-宜昌
巍巍昆仑,不尽长江,滚滚东流。望巴山蜀水,沃
野千里,人杰地灵,满天星斗„„巨轮飞转,威力
无穷,功在当代利千秋。展宏图,恰逢新时代,万 丈潮头。 -李鹏
华中师范大学宜昌文教产业基地概念规划
周边环境
宜昌一中
教育
学校创办于1910年,迄今已有百 年历史。学校面积80余亩,学校 现有42个教学班,师生近3000人。
磁电子产业园 位于宜昌中心城区南部,规划面 积5.4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磁电 子、金属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 是宜昌发展磁电子等战略型新兴 产业的高科技产业园区。 奥体中心项目 建筑面积约16.6万平方米 奥体中心在功能上将定位于国家 高水平竞赛中心、全民健身中心、 青少年培训中心、文化活动中心、 休闲娱乐中心以及商业、会务中 心等等。
业飞速发展的今天已不能满足内在需求,宜昌文教
产业基地的发展将能填补学校在教学,科研,培训 以及科研产业化等各方面巨大需求缺口。

湖北召开“2003三峡文物保护与考古学研究学术研讨会”—暨湖北库区文物保护工作表彰会”

湖北召开“2003三峡文物保护与考古学研究学术研讨会”—暨湖北库区文物保护工作表彰会”

湖北召开“2003三峡文物保护与考古学研究学术研讨会”—暨湖北库区文物保护工作表彰会”
汤强松;李雁
【期刊名称】《江汉考古》
【年(卷),期】2003()3
【摘要】三峡二期移民工程通过国家验收,135米蓄水顺利完成,配合三峡工程的文物保护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7月22日至25日,湖北省人事厅、文化厅、移民局在宜昌市联合召开了2003三峡文物保护与考古学研究学术研讨暨湖北库区文物保护工作工作表彰会。

【总页数】1页(P96-96)
【关键词】学术研讨会;三峡工程;文物保护工作;文化遗产
【作者】汤强松;李雁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7-27
【相关文献】
1.长江三峡工程湖北段文物保护工作的回顾与展望 [J], 陈振裕;王风竹
2.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五批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和与现有文物保护单位合并项目的通知 [J], ;
3.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七批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和与现有湖北省文物保护单
位合并项目的通知 [J], 湖北省人民政府;
4.辽宁朝阳:文物保护工作暨部督案件表彰会议召开 [J], 朝轩
5.不使巴风成绝响三峡文物永风流——著名考古学家黄景略、张忠培两位先生谈三峡工程中的文物保护工作 [J], 王风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三峡工程淹没区文物古迹的价值评估(二)

三峡工程淹没区文物古迹的价值评估(二)

三峡工程淹没区文物古迹的价值评估(二)
李秀清;李宏松
【期刊名称】《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年(卷),期】1998(7)3
【摘要】文物价值是客观的,是文物本身固有的……依据三峡工程淹没区内文物古迹的特定地位,阐明了其文物价值,不应仅从现定文物级别下定论,还应立足于三峡地区本身的历史、文化及地理背景,从历史、艺术、科学等各方面去识别、评价。

由于三峡工程淹没区内文物包罗万象,在对不同类型的文物进行价值评估时,其出发点、侧重点乃至整个价值评估体系,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根据淹没区内建筑、石刻、古遗址以及古墓葬四大类分别进行了论述评价。

【总页数】9页(P213-221)
【关键词】三峡工程;水库淹没区;文物古迹;价值评估
【作者】李秀清;李宏松
【作者单位】中国文物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7;F205
【相关文献】
1.基于分类预警评估体系的文物古迹保护与利用——深圳市宝安区文物古迹保护规划的思考 [J], 罗述龙;李禹辰
2.保护三峡工程影响的重要文物古迹的经济价值评估 [J], 肖建红;于爱芬;于庆东;
陈东景
3.三峡工程淹没区文物古迹科学保护方案的探讨 [J], 李宏松;张立敏
4.三峡工程淹没区文物古迹的价值评估(一) [J], 李秀清;李宏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