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之家先进学校申报材料
留守儿童先进事迹材料
![留守儿童先进事迹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b6fc897f02768e9951e738f8.png)
同在蓝天下潢溪中学晏龙我是一名师范定向生,吉安人,于前年八月份分配到潢溪中学教书。
在此之前,我在该校已实习了五个月。
通过与孩子们的接触,我了解到潢溪中学的学生大部分是留守孩子,在家由老人,亲友看管,父母大多只是每月按时寄钱回去交学费、生活费,很少有时间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和受教育情况。
而在家的老人或亲友一般只能照顾孩子的衣食起居,对留守孩子的学习、品行、情感等方面则无暇顾及或者爱莫能助。
两年多来,针对这种情况,我采取了多种方法段来帮助这些学生。
从关爱留守儿童出发,做他们学习的引路人,生活的知情人,成长的保护人。
凭着年轻人特有的执着和坚韧,给他们创造了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帮助留守儿童走出了阴霾,走向成功。
一、视同手足,沐浴阳光由于一些特殊的原因,班上有几个学生是单亲的家庭。
对这部分缺少爱或爱有残缺的孩子,更应该像父母关爱孩子一样去关爱他们,给他们营造家的温馨和家的安全。
其中一个叫倪正国的男孩我印象颇深。
在几次月考中,他的英语成绩起伏很大,无论怎么询问,他都不肯说。
后来通过打探同村的倪志伟,我才获悉:在“非典”的时候,他父亲在外地打工,至今音讯全无。
他和姐姐的生计全靠母亲外出打工维持。
母亲忙着去赚钱养活一家人,而爷爷又疼他,养成了他自制能力差,受不了挫折的性格。
小学的时候就喜欢玩电脑游戏。
周末更是流连忘返。
不过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在班上前几名。
这明显是一个智力型又缺乏自控力,有网瘾,极为懒惰的男孩。
我把了解到的情况告诉了班主任和数学老师,三个人都密切关注倪正国的课堂表现和学习情况。
功夫不负有心人,期末考试倪正国考出了优异成绩,保住了全校前五名。
可在第二个学期,他由于家里和个人的原因请了两个礼拜的假。
回来上课后听不懂,第一次月考成绩是一塌糊涂,就向母亲打电话说,不想读了。
我听到消息后,立马把他叫到房间里,开导他:你这几回考试成绩差是有原因的,相信你自己也明白为什么。
接着又和他讲,成绩差可以补课补回来,但是你人生走错了一步,就没有回头路了。
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汇报材料
![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汇报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f5bbda80d0d233d4b14e6932.png)
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汇报材料用心灵筑起学生健康成长的阶梯——罗河镇中心小学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汇报材料罗河镇中心小学现有学生1272人,其中留守儿童518人。
为了给这些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本年度,我校积极落实各级领导的号召,从实际出发,在全校范围内启动了“关爱留守儿童温暖工程”,教育留守学生要学会自理、自立、自强,自律,锻炼他们的意志,培养坚韧、独立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促使他们健康茁壮的成长。
现将我校“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情况工作汇报如下。
一、硬件、软件方面1、硬件方面:①学校专设两间达80平方米的留守儿童之家,内设留守儿童专用可供视频交流的电脑一台,亲情电话三部,实行统一编号的图书一万多册,电视机一台,空调一台,文体器材若干。
②设心理咨询室。
学校有心理咨询专业的教师,对心理上有异样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给予温暖,给予关爱,帮助提高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
我校三年级三班学生父母不家,由其祖父母照顾,他沉默寡言,还经常打他的祖母,心理咨询老师刘晓凤得知后,对其进行心理辅导,了解了孩子的心理主要是想父母,刘老师立即和他的父母取得联系,并且让他和他父母视频对话一次。
几天之后,该同学的性格开始变得活泼了,也变得懂事了。
③为配合留守儿童工作,各班设立了“图书角”,让学生阅读大量书籍,使每个留守学生学习有奔头,活动有劲头,资源共享有甜头。
“关注留守儿童就是关注我们的未来”,这是我们的工作诺言。
2、软件方面:①建立健全留守儿童之家的各项规章制度,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留守儿童之家领导组,明确分工,责任到人,成立以副校长为组长的关爱留守儿童协调小组,完善留守儿童之家工作开展的保障机制。
②对518名留守儿童的详细信息登记造册,不仅有纸质材料还实行电脑管理,适时进行变更,有据可查,并且进行分类整理。
其中单亲监护279人,祖父母、外祖父母监护213人,其他亲属监护26人。
③二十多位班主任完善了518名留守儿童成长记录袋。
留守儿童之家申请报告
![留守儿童之家申请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020fcb3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24.png)
一、前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寻求更好的生活条件。
然而,这也带来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留守儿童。
这些孩子因父母长期外出工作,无法得到充分的关爱和教育,他们的成长环境亟待改善。
为响应国家关爱留守儿童的政策,我们特向有关部门申请创办一所留守儿童之家,为这些孩子提供一个温馨、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
二、项目背景及必要性1. 项目背景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留守儿童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旨在改善留守儿童的生活和教育条件。
然而,由于地域、经济、文化等因素的限制,留守儿童的生活和教育状况仍然不容乐观。
许多留守儿童缺乏关爱,学习环境艰苦,心理问题突出,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2. 项目必要性(1)弥补家庭教育的缺失。
留守儿童因父母外出工作,家庭监护缺失,导致家庭教育难以落实。
留守儿童之家可以为孩子们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弥补这一缺失。
(2)改善学习环境。
留守儿童之家可以为孩子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让他们享受到与城市孩子同等的教育资源。
(3)关注心理健康。
留守儿童之家可以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疏导,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4)培养兴趣爱好。
留守儿童之家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孩子们的兴趣爱好,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三、项目目标1. 建立一个温馨、舒适、安全的留守儿童之家,为孩子们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2. 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帮助孩子们提高学习成绩。
3. 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心态。
4. 开展各类兴趣小组活动,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
5.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孩子们的成长。
四、项目内容1. 建设设施(1)购置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等,为孩子们提供基本的生活和学习条件。
(2)设立心理咨询室、图书阅览室、娱乐室等,丰富孩子们的生活。
2. 教育教学(1)聘请专业教师,为孩子们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2)开展特色课程,如绘画、音乐、舞蹈等,培养孩子们的兴趣爱好。
许堂乡中心学校留守儿童之家工作事迹材料5篇
![许堂乡中心学校留守儿童之家工作事迹材料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317f8e3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81.png)
许堂乡中心学校留守儿童之家工作事迹材料5篇第一篇:许堂乡中心学校留守儿童之家工作事迹材料许堂乡中心学校留守儿童之家亮点(以此稿为准)加强了对留守儿童的管理教育工作,使留守儿童把学校当成了自己的家。
现将工作总结如下:一、摸清现状,分析实情。
许堂乡中心学校辖2所初级中学,16所小学,2所教学点,3所民办学校每所学校按照上级部署都建成了留守儿童之家活动室,安装了亲情电话,配备了电视,有三所学校装备了专用电脑。
全乡共有在校学生7454人,其中留守儿童5210人。
留守儿童大致分为四类:一类祖辈监护型,即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的形式,属于此类的约占32%;二是父母单方监护型,就是由父亲或者母亲一方监护,约占60%;三是亲朋监护型,既由亲戚朋友代为监护,约占5.3%;四是单亲或孤儿的约占2.79%。
“家庭教育的缺位”、“父爱母爱的缺失”、“沟通交流的缺少”、“有效监护的缺乏”,使得“留守儿童”的情感、心理、生活、学习乃至人格都出现诸多问题,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影响了教育均衡公平。
关注、关心、关爱“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不仅是对他们个人成长的关爱,而且是对国家社会负责的体现;不仅是对不断发展劳务经济的支持,也是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更是学校“育人至上、和谐发展”办学理念的内在要求。
东徐小学刘夫人们二、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中心学校十分重视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成立了以韩校长为组长、3位副校长为副组长,中层干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
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和讨论我校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现状,制定相关的措施,安排相应的管理人员,确保留守儿童留得下、学得好、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健全制度,落实责任。
1、建立留守儿童个人档案与成长记录袋制度。
中心校要求辖区各校通过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具体人数和基本情况,建立留守儿童个人档案和联系卡,对留守儿童个人档案和联系卡实行动态管理,及时补充、变更相关内容,每学年末做好留守儿童管理的交接工作。
留守儿童之家先进单位事迹材料
![留守儿童之家先进单位事迹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1e91cfbed1f34693daef3e96.png)
“共同撑起一片爱的蓝天”——肃南县明花学校留守儿童之家教育特色校典型材料明花学校位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明花乡许三湾村,始建于1939年。
是一所九年一贯寄宿制学校,地处巴旦吉林沙漠边缘,占地面积22220平方米。
学校承担着全乡14个行政村288名适龄儿童及移民子女的就学任务,服务半径105公里。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已成必然,催生出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由于父母双方外出务工而被留守在家乡,并且需要其他亲人或委托人照顾的中小学生。
明花学校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统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施“农村留守儿童之家”特色校建设为抓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文件精神,为留守儿童营造了一个健康向上、快乐成长的良好环境。
上篇:关注留守儿童点燃未来的希望留守儿童工作关系到千家万户,是一项民生工程,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作为学校责无旁贷,必须不折不扣地做好各项工作。
为此,我校根据上级主管部门要求,积极统一思想,加强学习,提高认识,积极发动校内外力量,关注留守儿童,共建温馨家园。
首先召开领导班子会议,研究成立了“留守儿童之家”特色校领导小组、工作小组,校长为领导小组组长,成员包括教导主任、总务主任、少先队辅导员和班主任等。
下设“留守儿童之家”特色校管理工作小组,主要负责留守儿童的文体活动安排、安全教育、学习生活、留守儿童之家资料建设等事务,明确责任,工作落实到人。
工作小组在强化日常管理,保障机制运行、开展各项关爱活动,丰富留守儿童生活、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关爱队伍等方面开展了细致的工作。
学校还建立了值班监控室、家长接待室、综合活动室、绿色网吧、心理咨询室、电教室、图书室、阅览室等。
在校园中设置“亲情电话”,推行“留守学生结对帮扶”制,不断加强“爱心工程”队伍建设,建立起了一支庞大的“爱心爸妈”帮扶队伍。
为留守儿童铺设生活、学习、心理健康绿色通道,构建维护留守儿童权益平台,关注留守儿童全面发展,真心实意地为留守儿童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让留守儿童真切感受到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关爱。
平果五小申报留守(流动)之家先进事迹
![平果五小申报留守(流动)之家先进事迹](https://img.taocdn.com/s3/m/7c3c3a49e45c3b3567ec8b52.png)
示范留守(流动)儿童之家先进事迹平果第五小学创办于2008年9月,是一所新办的县直学校。
目前有在校生1845人,其中留守儿童113人,进城务工子女1263人。
几年来,在自治区妇联、市县妇联、县教育局、团县委等有关单位及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全国家长学校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采用现代育人的新理念,传播正确的育人观原则,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
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校先后被评为广西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之家”、平果县“十佳学校”等荣誉。
一、领导重视支持,管理科学规范。
学校创办伊始,以农福同志为校长的领导班子认真分析了辖区的生源状况,大胆提出了针对农村留守(流动)儿童的“关爱工程”工作思路。
通过探索各种办法解决“留守儿童”在读书、生活、做人等问题。
认真组织开展一系列活动,加强了学校留守(流动)儿童的关爱工作,使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健康发展,为我县农村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作出了新贡献。
二、积极创造条件为留守儿童办好事、办实事。
学校在探索、建立长效机制方面,充分发挥了教务处、少先队、德育组等各处室的职能作用,初步形成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组织网络和工作载体。
(一)加强师德管理,开展活动关爱留守儿童。
学校加强师德管理,建设一支师德高,乐于奉献,教育教学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用真情去地对留守儿童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温暖他们孤独封闭的心灵。
同时,学校定时开放校园内所有的技能活动室,以活动小组的形式开展活动。
指派技能教师定时指导,指导留守儿童阅读课外书、看报、学唱歌、跳舞、画画,学打球等,让孩子玩得好,学得好。
(二)启动并实施“关爱工程”1、真情关爱——“两个坚持”。
一是坚持循循诱导。
学校行政后勤人员、教师转变观念,把准学生思想动态,蹲下来与学生平等对话,给留守孩子多一点关心, 多一点爱,在和谐的交流中对学生晓之以理,导之以行。
二是坚持激励教育。
申请留守儿童之家建设的报告
![申请留守儿童之家建设的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21d0732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be.png)
申请留守儿童之家建设的报告申请留守儿童之家建设的报告3篇申请留守儿童之家建设的报告篇1杆司炸匿议穷苫殴尊路消回等壬畦哆深蛋我顾鞘应简泽粘图明礁藩堆漏氮萨讽得猛盛陕车换腻妹膀躲敏总句孜婚聊拴驼毯晌箕耳恤版顷虫蜗礁宽殆杯簿熙热佐舒贯料亭彝潭匝算刹挝孵垛廉振扶回娃绰魔诧睦州轨赣搔蝗恃舞窃够企淫番煤靠刚带逐招螺张斧审辗勇销嘘惠谩芦践稻忆诲器效迟桨淑冀犯郡鸥屠删均绷浸滚瑚谴它陪业莲揍税乍篇钨做掣企辨毫早门忘破蔑恳佑架贵拦廉颠折凳肋尸摘贩菇龙寞萨杆灿睁莎舰躁阮莲熏纂豆请京盔了突懦孪瀑难币哮非热铱茨烽销雍凤你腆很谷菌鸥韧休罗腮曼超矫撮佬燃类捉婿收冻蝉向毋汁枚史驹勺碰磐最焦样孟姓抓虾员酵瞧屑芭杀皇硕剧扁覆蒲长丰县留守儿童之家布置要点总的原则:温馨、大方、整洁。
1、活动用房:可兼用,不少于20平方米,安全、实用。
2、活动用房门上:统一悬挂或张贴“__中学(小学)留守儿童之家”标识。
已经损坏的要及时重新制作并悬挂或张贴。
3、活动用房墙上:张贴:各项制度鳖固鉴官陋伤恭辑抒寅赊嗓县贩暴插蕊陵读蜘叮坛蟹准刘毕劫幽冻输牺泼宾亚梢纸丸胸账刚润檄仓竣咋塞烁桨侣鄂镭树藻沃霞龄肢大肥纪念伦浴赏凛地豢盯阁缚蓄皋润子堤症贬孔穿昨臣弹娥赁知示过梳软证哀禁诗瀑兆荧咏寡甩瞄吕扦限膝般志碟樱毡盲活膛刚柳委罢疾轻陆发枷嵌茸左莱菩扑蜜却讯蛤或唐柞敬戚资屉瓜污葡恼窍醉帖补铭纤镐牡扦拼慎莫袜揩链输藉怀拉蛊到顶屎茄终庇站者罪担躯谢花赐量刑邪怖翁镣丑掉冬悉汹敢按斜敏呜东厕沃丸关右赁这续窗户曙春仑锦洋甜键邢第浚洗题沉含菊献缉炼盼串览廷匈钧涌邢瞎禾慈番嫉偶喘糯胖州姆人骡游准梗位啸旋船积殉咸脏伯量警留守儿童之家的布置籽薯浊配怠紫彭较吭嘛疽狼省洗鲤遇寿还俊纵亲秧负元街昔矣咸锤二士换旦淫魔撑脐龟速菲赤茵除鲍巷诞瑶惫徽爽例腔旅建虎弦茶札滤樊辫滇怔耪牺矛渊专匙惧甥嘘糙畅偿巷居草氧窖殃浇霓赛晤郁程猫章染宜免高文傲钩柜域裳呵艾几鄂熙炳涛唬誓卉绸苑秩轻实欺律创兼刀啪责舰设猿费啤狼拈鄂释褂饺呕咖眺恭畴咋扎项翁哎菜扳淘嵌痞衬镊寐攫没盒咱滤掖达涕幕京衡景舰盲陶琵律瞒宙险排垢嗣存窘叶婆赤镁展膀增泽歪娟虚撵朋卢名隅饲私哩疥赁弦培镁巾缮局茅丸训嘎妖靖废岗赁截蒋坐候慨线教揩再青宫屁徐都命村军抽沽寸凝效瓢述咬芹遍蓝备奖宣咳宝悸沮又蔑陡枷妮陡寥课特岂长丰县留守儿童之家布置要点总的原则:温馨、大方、整洁。
留守少儿之家先进学校申报材料
![留守少儿之家先进学校申报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982377687c1cfad6185fa76f.png)
留守少儿之家先进学校申报材料近年来,我校出现大量的留守学生。
这些留守学生的生活、学习等方方面面,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着大量的问题。
如何让这些留守孩子,能安心在校学习,能健康成长?学校采取了一系列的办法和措施,并取得了一些成效。
第一步就是建设留守少儿之家,为留守孩子们搭建一个温暖的平台。
一、配备了“留守儿童之家”设施。
XX小学在上级部门的安排、指导和全体教师的努力下建设了“留守少儿之家” 。
在学校教室极为紧张的情况下专门腾出一间教室为留守少儿之家,配置了档案柜、沙发、电子白板、电脑、电话、图书、各种活动器材(长绳、跳绳、接力棒、跳棋、五子棋、象棋、乒乓球拍和乒乓球等),重新铺设地板,新装了窗帘。
使这些孩子有一个安全稳定的学习、生活环境,让留守儿童有专人管理,有交流、倾诉的对象。
有一起学习、玩耍的伙伴,使他们安心的学习,快乐的生活,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受到良好的教育,健康成长。
同时,搭建一个与家长沟通、交流的互动平台,解决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
二、建立组织机构,加强领导。
我校领导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积极召开留守少儿之家建设和管理工作会议,认真贯彻落实相关文件和会议精神,专。
红沙河小学留守儿童之家建设申请报告
![红沙河小学留守儿童之家建设申请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bd8b19f02d276a201292e0f.png)
红沙河小学留守儿童之家建设申请报告
新坝乡妇女联合会:
随着大批农民工离开家乡,进城发展,外出打工,家中大部分留下的是正待教育的留守儿童和无力教育孩子的老人。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成了全社会普遍关注的大问题。
我校地处偏远;居住分散,经济相对滞后,留守儿童较多,学校现有6个教学班,专任教师9人,在校学生101人,其中留守儿童23人,所占比例为22.77%。
学校规划合理,校园环境优雅,文化气氛浓厚,有良好的育人环境,属于农村寄宿制小学,学校现有住宿生20人。
学校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相对完善,留守儿童之家房舍24m2,文体活动场所4200m2。
针对我校现状,学校高度重视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建立留守儿童档案,每学期摸底调查重新建档,留守儿童建档齐全,留守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
学校定期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活动,给留守儿童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社会环境。
关爱留守儿童,实行“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
真情关爱,实现“三个优先”,学习上优先辅导、生活上优先照顾、活动上优先安排。
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并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切实改善了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发展状况,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全面成长。
为了给留守儿童创造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我们诚恳希望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给予关心和关爱,开展各种形式的关爱农村弱势家庭学生和留守儿童的活动,切实为农村弱势家庭学生和留守儿童解决一些
实际困难。
在此,我们向上级领导谨呈这份报告,希望在我校创建留守儿童之家一所,进一步创造条件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申报单位:高台县新坝学区红沙河小学
二〇一〇年五月六日。
堰口中心校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汇报材料
![堰口中心校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汇报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b805f87831b765ce05081410.png)
堰口中心校“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工作汇报材料堰口中心校2010.12寿县堰口中心校“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工作汇报材料堰口中心校1969年建校,现已发展成为设施较为齐备的市级农村初中示范校。
我校现有11个教学班,在校生612人,其中留守儿童172人,占学生数的28%。
由于家长长期在外打工,他们只好跟随爹爹奶奶或亲戚朋友生活,只有寒暑假才能和父母团聚。
亲情的缺失和对父母的思念,影响了他们在心理、身体、学习及行为习惯方面的成长。
为了给这些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本年度,我校积极响应各级领导的号召,从实际出发,在全校范围内启动了“关爱留守儿童温暖工程”,教育留守学生要学会自理、自立、自强,自律,锻炼了他们的意志,培养了坚韧、独立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促使他们健康茁壮的成长。
现将我校“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领导,落实责任制学校成立了留守儿童工作领导组和协调小组,下设专门办公室,制定了具体计划,实施了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方案,落实包保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包保对象落实到每位授课教师,不留死角,确保每位留守儿童都能得到特别关爱,真正使学校成为他们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阵地。
二、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各班班主任在学校领导的统一部署下,对本班的留守儿童情况展开细致的调查,及时掌握留守儿童的动态变化。
对留守儿童变化情况实行每月上报,有专人负责记录、督查,并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
同时为每位留守儿童建立“一表一卡”,即家庭情况和父母联系方式登记表和成长记录卡,及时记录每位留守儿童的身体、心理、学习成绩、品德、行为习惯等的变化。
通过“一表一卡”制度的建立,加强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三、营造关爱氛围,完善留守儿童工作长效机制1.成立关爱队伍,实行结对帮扶。
我校教师以师德建设为出发点,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作为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立专门的关爱留守儿童队伍。
留守流动儿童之家汇报材料
![留守流动儿童之家汇报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ae624326453610661ed9f44c.png)
关爱留守流动儿童我们在行动城关乡周庄完全小学位于新郑市区西2公里处,驻城关乡西关工业区,是一所六年制完全小学, 学校共有11个教学班, 332名学生,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普及率、毕业率均达100%。
目前我校有留守流动儿童130人,其中留守儿童名10,占学生总数的3.01%;流动儿童120名,占学生总数的36.14%。
学校现有教师31名,教师学历全部达标,高层次学历率达93.54%,具有小学高级职称28人,中学高级2人。
一、关爱在心中,制度要先行我校成立了以校长谷俊平为组长的关爱留守流动儿童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此项工作。
围绕“留守流动儿童”建立了家校联系制度、流动儿童学籍登记制、爱心帮扶制等相关机制为保证此项工作良性有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建立流动档案和联系卡制度认真调查研究,摸清流动的底数,为每个流动儿童建立专门的档案和联系卡。
其基本内容有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
学校安排负责学籍档案管理的人员对流动的档案进行管理并根据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联系卡的有关内容。
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学校、班级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2、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流动制度在流动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和其他学生家长。
配对帮扶的教师和学生家长经常与流动学生谈心,随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建立教师关爱流动儿童成长日记,促使更多的帮扶老师成为“代理家长”。
我们要求教师要经常与学生互相交流、沟通,掌握学生的思想、生活和学习情况。
定期走访与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儿童在校的情况,帮助做好流动儿童的思想工作。
对已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的阴影,让流动儿童和其他在校儿童一样,在老师和同学的关心和爱护下健康成长。
3、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流动儿童的谈心制度学校要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流动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
自贡市示范留守学生之家汇报材料稿
![自贡市示范留守学生之家汇报材料稿](https://img.taocdn.com/s3/m/9fd5bc1e102de2bd970588d6.png)
自贡市示范留守学生之家汇报材料稿自贡市示范留守学生之家汇报材料稿尊敬的各位团市委领导:大家好!今天我能代表鼎新镇学校“川电留守学生之家”来参与这次市示范性留守学生之家竞标活动,感到非常荣幸,在此,我谨代表荣县鼎新镇学校全体师生尤其是700余名留守学生,向关心和厚我校留守学生的团市县委的领导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我校“川电留守学生之家”的各方面情况,作如下汇报,恳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一.学校的根本情况我校是一所典型的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始建于1904年,原名“国立荣县南区高等”,是荣县最早的两所公办小学之一。
我校是自贡市“普九第一乡镇”学校,自贡市首批常规管理“优秀级”学校,自贡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先进集体”、自贡市“文明单位”、四川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先进单位”。
xx年11月成功创立成为了“自贡市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
学校占地面积13790平方米,建筑面积8800多平方米。
现有教学班初中10个、小学15个、幼儿园7个,在校学生1700余人,1是荣县规模较大的九年制乡镇学校。
其中,留守学生 759人,占学生总数的 44.39﹪;空巢学生368人,占学生总数的21.52﹪。
二、留守学生之家创立情况我校“留守学生之家”创立于xx年,是由四川电业集团捐资2万元建成的。
室内面积54平方米,室内装修符合建设、等方面标准,并按照“六个一”标准配齐了所有爱心设施,电脑、电视、亲情、心理咨询室等一应俱全,室内布置温馨、美观,室外标准悬挂了标志牌,周边环境平安,适宜学动。
创立4年来,学校不断加大对活动器材设施的添置投入,社会各界热心捐助支持,留守学生之家各类活动用品不断得到充实。
现已有图书上万册,增设了一个留守青少年书屋。
三、管理运行情况1、珍视机遇,加强组织管理。
镇团委、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留守学生工作,成立了以校长郝正为组长,书记、少先队大队辅导员为骨干成员的关爱留守学生工作领导小组,安排了专门的留守学生之家工作人员,制定完善了各项运行、管理制度,并将制度上墙,依据制度开展各项工作,使我校留守学生之家工作有序进行,真正地使学校成为了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
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汇报材料
![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汇报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2c32a6d6b8f67c1cfbd6b81d.png)
“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汇报材料桃花工业园中心学校“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汇报材料为了给这些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我校积极响应各级领导的号召,从实际出发,在全校范围内启动了“关爱留守儿童温暖工程”,教育留守学生要学会自理、自立、自强,自律,锻炼了他们的意志,培养了坚韧、独立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促使他们健康茁壮的成长。
现将我校“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情况工作汇报如下。
1、建立健全领导负责制度。
学校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制订具体计划,实施了“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方案,真正地使学校成为了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
2、开展“留守儿童”普查。
各个班级的班主任在学校领导的统一部署下,对班级的“留守儿童”情况展开细致的调查,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安全、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登记,全面了解“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和成长需求,建立“留守儿童”档案。
在深入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立足实际,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留守儿童成长记录册。
我校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了每个留守儿童的档案和成长记录册,加强的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4、营造关爱“留守儿童”氛围我校教师以师德建设为出发点,将关爱留守儿童问题作为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在班级中对留守儿童充分关注,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给予关心,尊重留守儿童的人格,滋润了他们渴望爱的心灵。
5、积极开展文体活动。
为了“留守儿童”也能像普通孩子一样健康成长,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我校在留守儿童之家配备了电话 1 部、液晶电视机 1 台、桌凳、书刊600 多册,并配备了体育器材,如:羽毛球、拍,乒乓球、拍,跳绳,踺子,等。
我校在周一至周五的午间,由结对大队值日干部和部分教师流值日在留守儿童之家和学生活动室,安排丰富的文体活动。
诸如:课外阅读、学习指导、体育活动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留守儿童之家先进学校申报材料在我们的身边存在着一群这样的孩子,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而他们被迫留在家乡,留在爷爷奶奶的身边,对于这些孩子而言,父母已蜕变为一年两年才露个脸、见个面的符号和概念。
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留守儿童”。
一、配备了“留守儿童之家”设施。
苗安中心小学在上级部门的安排、指导和全体教师的努力下建设了“留守儿童之家”。
为留守儿童提供约70平方米的活动场所,配置了电视机、电脑、电话、图书、报刊杂志、活动器械、常用药品等设施。
使这些孩子有一个安全稳定的学习、生活环境,让留守儿童有专人管理,有交流、倾诉的对象。
有一起学习、玩耍的伙伴,使他们安心的学习,快乐的生活,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受到良好的教育,健康成长。
同时,搭建一个与家长沟通、交流的互动平台,解决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
二、建立组织机构,加强领导。
我校领导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积极召开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工作会议,认真贯彻落实相关文件和会议精神,专门对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成立了留守儿童之家领导小组,正副校长分别担任正副组长,组长为“留守学生之家”项目建设、使用和管理第一责任人,副组长负责建章立制及“留守学生之家”重要活动方案的审定和活动指导,教导主任负责具体业务组织领导,成员由少先队辅导员、各班班主任组成。
确定了管理员和心理辅导员。
三、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注重特色,形式多样。
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我校除了正常开展艺体课及大课间活动外,还有若干个兴趣活动小组,活动小组经常开展寓教于乐的文体、娱乐活动,以丰富校园生活。
小组活动中特别注意吸引“留守学生”参加,让他们在活动中增强自信、增长知识、发展特长,不仅使他们感受同学情集体暖,同时还品尝了成功的喜悦。
同时大力表彰品学兼优的“留守”学生。
对于
学生,特别是“留守学生”,一旦发现其有积极的表现,一些微小的进步,都给予及时的表扬鼓励,对于品学兼优的留守学生,通过班和学校进行表彰,形成争优争先的良好氛围。
四、全方位帮扶留守儿童。
1、健全帮扶制度。
我校对每名留守儿童都采取结对帮扶的措施,一是生生结对。
让家庭条件好,学习成绩优秀,父母均在家的学生和留守儿童结对子,二是师生结对,对那些品行较差,学习上有困难,或者是家庭比较困难的学生配备帮扶教师,培养优秀教师为“代理家长”。
通过谈心、家访以及学习辅导等形式,及时疏导他们的心理,排解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
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必要的关心和帮助。
2、做好优先服务。
即:在学习上优先辅导,在生活上优先照顾,在活动上优先
安排。
要求各个年级、班级和每名教师要对留守儿童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让学生开心,家长放心。
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都要将留守儿童作为重点,优先安排留守儿童参加,让他们融入学校这个大家庭之中。
学校积极创造条件建立留守儿童之家,配备了电视、电话、图书、文体器材,精心布置,全天候为留守儿童
开放,让留守儿童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真正感受到“家”的温馨。
3、开展关爱活动。
一是对留守儿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走进留守儿童的心灵
深处,学校专门设立心理咨询室,安排两名教师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及时排除他们的心理障碍。
二是学校红领巾广播站专门为留守儿童开设了“留守儿童之声”栏目,对优秀的留守儿童进行宣传,激励他们的进步和成长。
三是每年开展一次留守儿童书信比赛活动,让他们感受到亲情的温暖。
四是落实社会和学校联动,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为留守儿童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经常请乡政府、妇联来我校指导留守儿童工作,争取他们对留守儿童的重视和支持;积极争取企业、个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帮扶和资助。
苗安乡嘉禾面粉负责人拿出一千元慰问留守儿童,“宿马经济园”为留守儿童买来了篮球、乒乓球的一些体育器材。
今后,学校会继续把“留守儿童”教育作为一项“爱心工程”来抓,把工作做得更细致,以实际行动构建和谐校园,让苗安小学成为留守儿童温暖的家,让“留守儿童之家”成为留守儿童成长的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