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学第七章呼吸系统第一节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合集下载

第一节 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第一节 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第四章 ⼩⼉急性呼吸道感染 急性呼吸道感染(Acute Respi Ratory Infection)是⼩⼉时期最常见的疾病之⼀。

发病率⾼,据统计,急性呼吸道感染约占⼉科门诊患⼉60%以上,肺炎占住院患⼉1/3以上,且病情严重,死亡率⾼。

我国12省市⼩⼉死亡原因的回顾调查表明:5岁以内死亡原因中以肺炎占⾸位,严重威胁⼩⼉⽣命及健康成长。

因此,积极地防治⼩⼉急性呼吸道感染,是⼉科⼯作者的⼀项重要任务,也是⼉科学中的⼀项重要内容。

第⼀节 ⼩⼉呼吸系统解剖、⽣理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呼吸道解剖及⽣理功能特点 临床上以喉部环状软⾻下为界分为上、下呼吸道包括⿐、⿐窦、⿐泪管、⿐咽部、咽部、⽿咽管、喉。

下呼吸道指⽓管、⽀⽓管、⽑细⽀⽓管、肺,此外尚包括肺门、纵膈、胸膜、胸廓等。

(⼀)上呼吸道解剖、⽣理特点及临床意义。

解剖特点: 1.⿐:婴幼⼉时期头⾯部发育不⾜,⿐道相对短⼩、狭窄,初⽣⼉⼏乎⽆下⿐道。

此后随着⾯部、颅⾻及上颌⾻的发育,⿐道逐渐加宽增长,直⾄4岁左右才开始形成。

婴⼉期缺少⿐⽑,⿐粘膜柔嫩,极易于感染。

粘膜富于⾎管组织,感染时粘膜充⾎肿胀可使⿐腔更加狭窄,甚⾄闭引起呼吸困难。

粘膜下层缺乏海棉组织,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发育,⾄青春发育期达⾼峰。

因此婴⼉很少发⽣⿐衄,6-7岁后⿐衄较为多见。

2.⿐窦:婴幼⼉⿐窦不发达,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发育。

蝶窦⽣后即存在,3-5岁后⽅有⽣理功能。

上颌窦2岁时出现,⾄12岁后才充分发育。

额窦的炎症在6岁以后⽅可见到。

婴幼⼉期虽易患呼吸道感染,但不易发⽣⿐窦炎。

3.⿐咽部及咽部:由软腭分隔,在婴⼉期相对狭窄、垂直,且富于集结的淋巴组织,包括⿐咽部扁桃体、⾆及腭扁桃体,围绕咽部呈环状排列,这些淋巴组织肿胀时可引起⽓道部分阻塞。

腭扁桃体为的集结淋巴组织,早期腺体及⾎管组织均不发达,⾄1岁末随着全⾝淋巴组织的发育⽽逐渐增⼤,4-10岁时发育达峰,⾄14-15岁时⼜逐渐退化。

最新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3天-】 .-药学医学精品资料

最新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3天-】 .-药学医学精品资料

脉搏 120~140 110~130 100~120 80~100 70~90
呼吸:脉搏 1:3
1:3~1:4 1:3~1:4
1:4 1:4
(二)呼吸型
婴幼儿呼吸肌发育不全,呈腹膈式呼 吸。随年龄增长,膈肌和腹腔脏器下降, 肋骨由水平位变为斜位,逐渐转化为胸 腹式呼吸
三)呼吸功能特点
1.肺活量 小儿肺活量约为50—70ml /kg。按单位体表面积计算,成人大于 小儿3倍,说明其潜在力差。呼吸功能 储备较低,发生呼吸障碍时其代偿呼吸 量最大不超过正常的2.5倍,而成人可 达10倍,因此易发生呼吸衰竭。
(二)临床表现
➢ 两种特殊类型的上感
✓ 咽-结合膜热:由腺病毒引起,常发生于
春、夏季,是一种以发热、咽炎、结合膜炎为 特征的急性传染病,可在集体儿童机构中流行。 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咽痛,一侧或双侧眼结 合膜炎及颈部或耳后淋巴结肿大。病程1-2周。
(三)并发症
➢ 鼻窦炎 ➢ 中耳炎 ➢ 喉炎 ➢ 咽后壁脓肿 ➢ 颈淋巴结炎 ➢ 支气管炎 ➢ 肺炎 ➢ 心肌炎 ➢ 溶血性链球菌感染者可引起急性肾炎、风湿
SaO2
0.90~0.965
~2岁 7.35~7.45 80~100 30~35 20~22 -6~+2 0.95~0.97
2岁以上 7.35~7.45 80~100 35~45 22~24 -4~+2 0.955~0.977
[呼吸道免疫特点]
小儿呼吸道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 能均较差。如咳嗽反射及纤毛运动功能 差,难以有效清除吸人的尘埃和异物颗 粒。肺泡吞噬细胞功能不足,婴幼儿辅 助性T细胞功能暂时性低下,使分泌型 IgA、IgG,尤其是IgG2亚类含量低微。 此外,乳铁蛋白、溶菌酶、干扰素及补 体等的数量和活性不足,故易患呼吸道 感染。

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儿童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儿科学课件)

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儿童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儿科学课件)
4~9岁: 20~25次/分; 8~14岁: 18~20次/分。 (2) 婴儿由于呼吸中枢尚未发育成 熟,易出现呼吸节律不齐
生理特点
年龄越小 呼吸频率越快、节律可不规整
肺活量小
“三小” 潮气量小
肺容积小
功能
呼吸道免疫功能
呼吸功能差,
•特异和非特异功 能都差
易感染
• 储备能力小, • 代偿差, • 易缺氧, • CO2潴留
肺泡数量少
“三少”呼吸道粘膜表面sIgA少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少
易感染
后 果
易阻塞
易并发肺气肿及不张
胸廓
呈桶状 肋骨呈水平位,与脊柱几成直角, 膈肌位置高 胸腔小,肺相对较大
生理特点
年龄越小 呼吸频率越快、节律可不规整
呼吸频率和节律: ⑴ 新生儿:40~50次/分;
6-12个月:30-40次/分; 1-3岁:25~30次/分;
病情重,死亡率高
第净化空气
上呼吸道:
环状软骨
下呼吸道:
通气 换气
上呼吸道
粘膜柔嫩 管腔短小 血管丰富
易感染 易蔓延 易呼吸困难 声音嘶哑 窒息
大门
后门 暗室
上呼吸道
鼻窦炎 结膜炎 中耳炎
鼻窦管 鼻泪管 咽鼓管
下呼吸道
管腔狭窄、粘膜柔嫩 血管丰富、肺弹力组织差

小儿呼吸系统生理特点与解剖护理课件

小儿呼吸系统生理特点与解剖护理课件
小儿呼吸系统生理特点与解剖护理 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小儿呼吸系统生理特点 • 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特点 • 小儿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及护理 • 小儿呼吸系统疾病预防与保健 • 小儿呼吸系统护理技巧与实践
01
小儿呼吸系统生理特点
呼吸频率和节律
呼吸频率
新生儿的呼吸频率较快,大约4060次/分钟,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减 慢。
节律
婴幼儿的呼吸节律尚不规律,有 时会出现呼吸暂停或不规则的情 况,但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变得规 律。
呼吸道的结构和功能
01
02
03
鼻腔
婴幼儿鼻腔相对狭窄,容 易发生鼻塞或鼻窦炎。
喉部
婴幼儿的喉部位置较高, 容易发生喉阻塞或喉痉挛 。
气管和支气管
婴幼儿的气管和支气管相 对狭窄,容易发生气道阻 塞或肺炎。
胸廓的解剖结构
小儿胸廓较短,呈桶状,肋骨呈水平 位,胸廓扩张受限,影响呼吸运动。
小儿胸廓的骨骼柔软,易发生变形和 畸形。
03
小儿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及护理
感冒及护理
感冒的症状
发热、咳嗽、流涕、鼻塞等。
感冒的护理方法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多饮水,注意保暖,遵医嘱治疗。
哮喘及护理
哮喘的症状
喘息、胸闷、咳嗽等。
观察病情变化
03
密切观察患儿呼吸情况、痰液颜色和量等变化,如有异常及时
就医。
THANKS
感谢观看
拍背方法
用空心掌自下而上、由外向内轻拍患儿背部,促进痰液排出。
吸痰操作
在医生指导下,正确使用吸痰器进行吸痰,注意无菌操作和轻柔程 度。
家庭护理与观察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01
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

儿童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儿童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易患急性鼻窦炎或鼻塞 易患中耳炎 鼓膜内陷影响听力、先天性 喉喘鸣 反复的上呼吸道感染并发下呼吸道感染 鼻泪管阻塞、结膜充血
2)下呼吸道解剖特点与临床
右侧支气管短粗较直
①、气管位置较高
分叉于第 3 胸椎水平
左侧支气管细长
组织
②气管、支气管相对狭窄;软骨柔软;
呼吸肌发育差,缺乏弹力
③气道内血管丰富、粘膜柔软、纤毛运动差、粘液腺分泌不足
儿科教研室
儿童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授课时间:20分钟
儿科教研室
介绍儿童呼吸系统解剖点
一、呼吸道解剖及生理功 能特点 临床上以喉部环状软骨 界分为上、下呼吸道。
解剖特点
• 1.上呼吸道 • 鼻、鼻窦、咽、咽鼓管、会厌、喉 • 2.下呼吸道 • 气管、支气管、毛细支气管、呼吸性毛 细支气管、肺泡 • 3.胸膜、纵隔和胸廓
40-50 30-40 25-30 20-25 18-20
1 ︰3 1︰3-4 1︰3-4 1 ︰4 1 ︰4
儿科教研室
呼吸道免疫特点
• 非特异性功能较差:咳嗽反射 纤毛运动 • 特异性功能也较差:肺泡吞噬细胞,TH细 胞 • IgA、 IgG • 乳铁蛋白、溶菌酶、干扰素、补体数量及 活力不足 易患呼吸道感染
不同年龄段小儿呼吸次数平均值
年龄 每分钟呼吸平均次数 呼吸︰脉搏
新生儿 1岁以内 1 -3 岁 4 -7 岁 8-14岁
1)上呼吸道特点
鼻 鼻窦 鼻腔短小 没鼻毛 血管丰富 粘膜柔嫩 4岁后下鼻道形成 出生时较大(15岁接近成人)
咽鼓管 咽喉部
鼻泪管
较短 且宽 呈水平位 咽部狭窄 垂直 喉软骨发育差 喉部呈漏斗型,淋巴组织丰富 . 腭扁桃体(扁桃体)1岁后增大,4—10岁发育达高峰, 14—15岁后渐退化。 咽扁桃体(腺样体、增殖体)6——12月时发育。 短、开口瓣膜发育不全

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课件优秀课件

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课件优秀课件

病因
病原体主要是病毒,偶由肺炎支 原体或细菌感染。常见病毒有呼 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 感病毒、腺病毒、鼻病毒、柯萨 基病毒等,易继发细菌感染
临床表现--轻症
只有局部症状和体征:鼻塞、 流清涕、打喷嚏,咽部不适, 干咳,声音嘶哑等;咽、扁 桃体充血肿大,颈部或颌下 淋巴结肿大有触痛等
临床表现--重症
诊断和鉴别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及体征容 易诊断,常需与流感、 急性传染病早期(尤其 是流脑、麻疹、百日咳 等)相鉴别
一般治疗
休息、多饮水、保持 空气清新等。
对症治疗
通过物理方法或药 物退热、通鼻,防 止高热惊厥和病情 发展等。
全身治疗
抗病毒治疗、支持 营养、预防性抗菌 治疗等。
急性感染性喉炎
常为急性上感病毒或细菌感染所致 的喉部粘膜急性弥漫性炎症,临床 上以犬吠样咳嗽、声嘶、喉鸣及吸 气性呼吸困难为特征。 治疗上应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 吸痰)、抗感染、激素减轻喉头水 肿为主,严格掌握气管切开的指针。
除有局部症状外,常伴高 热、全身乏力酸痛、食欲 不振等。部分病例因肠道 病毒感染可见不同形态的 皮疹。病程多在1周以内
疱疹性咽峡炎
柯萨基A组病毒感染所致,夏秋 季好发,常出现高热、咽痛、流 涎、呕吐等,查体可见咽部充血, 咽腭弓、悬雍垂、软腭等处有24mm大小的疱疹,周围有红晕, 可破溃形成溃疡,病程1周左右
病程分类
急性(<1月) 迁延性(1-3月) 慢性(>3月)
病情分类
轻症者只有呼吸系统症状, 无全身中毒症状; 重症除呼吸系统受累严重外, 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并累及 其它系统(循环、消化、神 经等系统)
支气管肺炎
是小儿最常见的肺炎
病因
细菌:发展中国家多见,以 肺 炎 双 球 菌 为 主 , 其 它 G+ 、 G-菌均可致病。 病毒:发达国家多见,以呼 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为 主,也可混合感染。

儿科学: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儿童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课件

儿科学: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儿童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课件

定期带儿童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潜在 的疾病风险,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早期干预
健康教育
对于已经患病的儿童,采取早期干预措施 ,如药物治疗、氧气治疗等,以减轻症状 、控制病情。
向家长和儿童普及呼吸系统疾病的预防知 识,提高他们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
THANKS
感谢观看
适量运动
鼓励儿童参加适量的体育锻炼,增强 体质,提高免疫力。
充足的睡眠
保证儿童有足够的睡眠时间,有助于 恢复身体机能,增强免疫力。
减少压力
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生活环境,减少 儿童的心理压力,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
改善生活环境与习惯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减少空 气中的病原微生物。

体格检查
观察患儿的呼吸、面色、心率 等,以及肺部听诊,判断是否
存在异常。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痰液检查、免疫学检 查等,有助于确诊病因。
影像学检查
X线胸片、CT等,有助于了解 肺部病变情况。
治疗方法与药物选择
对症治疗
针对患儿的症状,采取 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止
咳、平喘、吸氧等。
病因治疗
针对病因,采取相应的 治疗措施,如抗感染、
喉部
气管与支气管
儿童的气管和支气管相对较成人狭窄 ,软骨柔软,缺乏弹力组织,粘膜血 管丰富,粘液分泌不足,气道干燥, 纤毛运动较差,易于感染。
儿童的喉部呈漏斗形,喉腔较窄,声 带及粘膜柔嫩,声门裂较大,易于发 生呼吸困难。

儿童呼吸系统的生理功能
01
02
03
呼吸频率
儿童呼吸频率较快,新生 儿每分钟约40-44次,1岁 时约25次/分,以后逐渐 减慢。

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特点第一节

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特点第一节
0.1 1yr
age
1 2~3yr
IgE level
1.2
1
1
per
0.8
0.63
0.6
0.5
0.4
0.3
0.25
0.2
0.1
0
birth
1~5Mo
1yr
1~3yr
3~5yr
7yr
age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 上感: 鼻、鼻咽和咽部的急性感染 • 急性鼻咽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 • 空气飞沫传播
疱疹性咽峡炎
部位:悬雍垂、软腭、咽腭弓 2~4mm灰白 色疱疹
1~2d后破溃成小溃疡 症状:高热、咽痛、咽充血
1w痊愈
咽结合膜热
• 高热、咽痛、眼部刺痛 • 咽充血,分泌物 • 滤泡性结膜炎 • 淋巴结肿大 • 1~2w痊愈
病因
• 病毒 90% 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 • 细菌 少数 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 • 支原体 肺炎支原体
流行病学
• 全年发生,冬春较多,婴幼儿最多,学龄 儿童减少
• 飞沫传播、直接接触、肠道 • 流行或散发 • 传染期轻症持续几天,重症较长 • 对病毒免疫力较短,1~2月或稍久,也可达
数年
临床表现
• 局部症状(轻症) :鼻塞、流涕、喷嚏、 干咳、咽部不适、咽痛,3~4天自愈
• 全身症状(重症) :发热、烦躁、头痛、 全身不适,乏力、食欲不振,消化道症状
• 婴幼儿全身症状为主,热程2~3d至1w左右, 高热惊厥,年长儿局部症状为主
• 体征:咽充血、扁桃体肿大、淋巴结肿大 肺部正常 肠道病毒感染多皮疹
儿30%,1岁50~60%(成人水平)
呼 吸
各年龄小儿呼吸、脉搏(次数/分)

儿科呼吸系统疾病—儿童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儿科学课件)

儿科呼吸系统疾病—儿童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儿科学课件)

三、免疫特点
小儿呼吸道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均较差
非 咳嗽反射差
免 疫
气道平滑肌收缩力差

御 纤毛运动差
异物吸入
免疫球蛋白低(sIgA) 特 异 巨噬细胞功能不足 免 疫 补体等数量、活性不足
呼吸道感染
特异免疫特点: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均未发育成熟
四、检查方法
㈠呼吸系统体格检查时的重要体征
呼吸频率改变
呼吸系统疾病
概述
急性呼吸道感染最为常见,以肺炎最多见 一般年龄愈小,病情愈重,并发症愈多,病死率愈高
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解剖特点
以环状软骨下缘为界 第一节 ㈠上呼吸道
包括鼻、鼻窦、咽、咽鼓管、会厌、喉 ㈡下呼吸道
包括气管、支气管、毛细支气管、呼吸 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
㈠上呼吸道
⒈鼻与鼻窦 鼻腔狭窄,粘膜柔嫩血管丰富——鼻塞、呼吸困难 鼻泪管短,瓣膜发育不全——结膜炎 鼻窦口大——鼻窦炎
发绀
吸气时胸廓凹陷
特殊的呼吸形式
异常呼吸音
杵状指(趾)
呼吸频率改变 呼吸困难的第一征象为呼吸频率增快,年龄越小越明显 呼吸急促是指:婴幼儿<2月龄,呼吸≥60次/分;2-12 月龄,呼吸≥50次/分;-5岁,呼吸≥40次/分 呼吸频率减慢或节律不规则也是危险征象
发绀 是血氧下降的重要表现,末梢性发绀指血流缓慢、动静 脉氧差较大部位(如肢端)的发绀 中心性发绀指血流较快、动静脉氧差较小部位(如舌、 黏膜)的发绀 中心性发绀较末梢性发绀发生晚,但更有意义
各年龄阶段小儿呼吸和脉搏频率(次/min)
年龄 新生儿 1岁以下 2-3岁 4-7岁 8-14岁
呼吸 40-50 30~40 25-30 20-25 18-20

小儿呼吸系统生理特点解剖

小儿呼吸系统生理特点解剖

免疫系统 发育:婴 儿期免疫 系统发育 不完全, 容易发生 呼吸道感 染
呼吸中枢 发育:婴 儿期呼吸 中枢发育 不完全, 容易出现 呼吸节律 紊乱
肺表面活 性物质: 婴儿期肺 表面活性 物质分泌 不足,容 易出现肺 泡塌陷
01
02
03
04
05
06
4
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特点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
02
症状多样:小儿哮喘的症状多样,包括咳嗽、喘息、胸闷等
03
过敏因素:小儿哮喘的发病与过敏因素密切相关,如尘螨、花粉等
04
治疗困难:小儿哮喘的治疗相对困难,需要长期坚持治疗,并注意避免过敏原
肺炎
发病率高:小儿肺炎是儿童常见病, 发病率较高
症状多样:小儿肺炎的症状多样, 包括咳嗽、发热、呼吸急促等
并发症多:小儿肺炎容易引发多种 并发症,如肺气肿、肺不张等
咽部:小儿咽部较窄, 易发生呼吸道梗阻
气管:小儿气管较短, 易发生气管异物
支气管:小儿支气管较 细,易发生支气管炎和
肺炎
肺泡:小儿肺泡数量较少,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不足,
易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
胸廓:小儿胸廓较软, 呼吸肌力量较弱,易发
生呼吸困难
肺泡结构
01
肺泡数量多:小儿的肺泡数量比成人 02
肺泡表面积大:小儿的肺泡表面积比
小儿呼吸系统生理特点解 剖
汇报人姓名 汇报日期
目录
01. 小儿呼吸系统的结构特点 02. 小儿呼吸系统的功能特点 03. 小儿呼吸系统的发育特点 04. 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特点
1
小儿呼吸系统的结构特点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
呼吸道结构

小儿呼吸系统生理特点解剖PPT

小儿呼吸系统生理特点解剖PPT
➢ 2岁以上IgG1低于2.5g/L,IgG2低于0.5g/L,IgG3低于 0.3g/L可考虑选择性IgG亚类缺陷。
➢ IgG2缺陷易发生肺炎球菌、链球菌和嗜血流感杆菌等多糖类 抗原的细菌感染;
➢ IgG1、IgG3类抗蛋白质抗体缺陷时易患病毒和产生类毒素的 细菌感染。
感谢观看
>2岁
7.35~7.45 80~100 35~45 22~24 -4~+2 0.96~0.98
三、免疫特点
➢ 小儿呼吸系统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 均较差
➢ 咳嗽反射不健全,纤毛运动差,气道清除功 能差
➢ SIgA、IgG以及IgG亚类等免疫因子含量低 ➢ 小儿易患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 总免疫球蛋白低于4g/L或IgG低于2g/L,提示免疫球蛋白缺 陷。
1∶3 1∶3~1∶4 1∶3~1∶4 1∶4 1∶4
二、生理特点
(二)呼吸类型 婴幼儿呈腹膈式呼吸 随着年龄增长,转化为胸腹式呼吸
二、生理特点
(三)呼吸功能特点 1.肺活量 ✓ 一次深吸气后的最大呼气量,小儿肺活 量约为50-70ml/kg ✓ 婴幼儿呼吸储备量较小。当患呼吸道疾 病时,小儿易发生呼吸衰竭
二、生理特点
(三)呼吸功能特点 4.气道阻力
✓ 管道气流阻力与管腔半径的4次方成反比 ✓ 小儿气道阻力大于成人,易发生呼吸衰竭 ✓ 随年龄增.血气分析 ➢ 反应气体交换情况和血液的酸碱平衡 状态,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肺泡、血液及组织气体交换
二、生理特点
小儿动脉血液气体分析正常值
项目
pH值 PaO2(mmHg) PaCO2(mmHg) HCO-3(mmol/L) BE(mmol/L)
SaO2
新生儿
7.35~7.45 60~90 30~35 20~22 -6~+2

儿科学-小儿呼吸系统疾病 第1节 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免疫特点和检查方法PPT课件

儿科学-小儿呼吸系统疾病 第1节 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免疫特点和检查方法PPT课件
➢ 气道阻力:由于小儿气道管径细小,气道阻力大于成人,因此小儿发生喘息的机会较多 。 随年龄增 大,气道管径逐渐增大,从而阻力递减
免疫特点
➢ 小儿呼吸道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均较差。如咳嗽反射及纤毛运动、平滑肌收缩功能差,难以 有效清除吸入的尘埃和异物颗粒。 肺泡吞噬细胞功能不足,婴幼儿的 SlgA 、 lgA 、 lgG 和 lgG 亚类 含量均低,乳铁蛋白、溶菌酶、干扰素 、补体等的数量和活性不足,故易患呼吸道感染
小儿呼吸系统检查方法
➢ 血气分析
小儿血气分析正常值
项目
新生儿
2岁以内
2岁以后
pH PaO2(kPa) PaCO2(kPa) HCO3-(mmol/L) BE(mmol/L) SaO2(%)
7.35~7.45 8~12
4.00~4.67 20~22 ﹣6~+2 90~97
7.35~7.45 10.6~13.3 4.00~4.67
小儿呼吸系统检查方法
呼吸系统体格检查时的重要体征
➢ 特殊的呼吸形式 • 吸气喘鸣 (stridor) :正常儿童吸呼时间比 (I: E) 为 1 : 1. 5 - 1 : 2. 0 , 如果吸气时出现喘鸣音,同时伴吸
气延长,是上呼吸道梗阻的表现 • 呼气呻吟 (grunting) : 是小婴儿下呼吸道梗阻和肺扩张不良的表现,特别见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 哮鸣音:哮鸣音常于呼气相明显,提示细小支气管梗阻。哮鸣音又称“哨笛音”。干性啰音的一种。
呼吸系统的胚胎发育
腺泡:是肺内气体传导气道的一根终末细支气管所分布到的肺组织,其外围的包 膜不完整,黏膜下组织渐退化,直接与肺轴性结缔组织连续,腺泡内有呼吸细支 气管、肺泡管、肺泡等。腺泡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呼吸系统病学词典

1第一节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1第一节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婴幼儿咽鼓管较宽,且短而直,呈水平 位,鼻咽炎 中耳炎
第七章 呼吸系统疾病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上呼吸道
3.咽部 咽扁桃体生后6个月已发育 腭扁桃体1岁末逐渐增大,4~10岁时发 育达高峰,扁桃体炎多见于年长儿
第七章 呼吸系统疾病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上呼吸道
4.喉 小儿喉呈漏斗形,喉腔狭窄,软骨柔软, 粘膜富有血管及淋巴组织,故轻微炎症即可 引起喉头水肿、狭窄
第七章 呼吸系统疾病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二、生理特点
(三)呼吸功能特点 2.潮气量 指安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 小儿潮气量约为6~10ml/kg 年龄越小,潮气量越小
第七章 呼吸系统疾病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二、生理特点
(三)呼吸功能特点 3.每分通气量和气体弥散量 前者是指潮气量与呼吸频率的乘积,如 按体表面积计算与成人相近 小儿气体弥散量小,但按单位肺容积计 算与成人相近
第七章 呼吸系统疾病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下呼吸道
1.气管、支气管 婴幼儿的气管和支气管管腔狭窄,粘膜 血管丰富,清除能力弱,易发生感染,且 感染时易发生呼吸道狭窄和阻塞 右支气管粗而短,为气管的直接延伸, 异物易进入右支气管
第七章 呼吸系统疾病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三、免疫特点
小儿呼吸系统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 均较差
咳嗽反射不健全,纤毛运动差,气道清除功 能差
SIgA、IgG以及IgG亚类等免疫因子含量低 小儿易患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第七章 呼吸系统疾病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吸系统疾病是小儿时期的常见病 发病率居儿科疾病首位 其中以急性呼吸道感染最为常见
第一节 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以环状软骨下缘为界, 将呼吸系统分为上、下 呼吸道两个部分。
上呼吸道: z 鼻旁窦、鼻腔、咽及
耳咽管、喉等部位; 下呼吸道: z 气管、支气管、毛细
支气管及肺泡。
一 解剖特点
(一)上呼吸道 1.鼻和鼻窦
(二)下呼吸道
1.气管和支气管
气管和支气管狭窄、软骨柔软、 粘膜柔软血管丰富、纤毛运动差
易受感染
呼吸道狭窄甚至堵塞
z 右侧支气管短粗、 较直,似由气管直 接延伸。
z 故支气管异物多见 于右侧,引起右侧 肺段不张或肺气肿。
2.肺
z 含气量少而含血多,故易于感染。 z 炎症时也易蔓延,感染时易引起间质性炎症、
第七章 呼吸系统疾病
小儿呼吸系统特点 上呼吸道感染 支气管肺炎
儿科学教研室
学习目标
z 了解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急性支气 管炎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
z 掌握肺炎分类;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 肺炎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及治疗。
z 熟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肺炎的病因、 发病机制,几种不同病原体所致肺炎的特点。
z 纵隔周围组织柔软而疏松,富于弹性, 易引起纵隔器官的移位。
5. 胸廓
z 小儿胸廓短小,呈圆桶状,肋骨处于水平 位,膈肌位置较高,主要靠膈肌呼吸,易 受腹胀等因素影响。
二 生理特点
(一)呼吸频率与节律 z 年龄愈小,呼吸频率愈快。 z 婴幼儿因呼吸中枢发育不完善,呼吸运
动调节功能较差,迷走神经兴奋占优势, 易出现呼吸节律不齐、间歇呼吸及呼吸 暂停等,尤以新生儿明显。
鼻腔短小、狭窄,无鼻毛 鼻粘膜柔嫩,富于血管
易受 感染
鼻粘膜充血肿胀, 鼻腔狭窄甚至堵塞
呼吸困难 吮吸困难
z 婴儿极少发生鼻衄,6-7岁后鼻出血才多 见。
z 小儿鼻泪管较短,开口部的瓣膜发育不 全,在上呼吸道感染时易侵犯眼结膜, 引起结膜炎症。
2.鼻咽部和咽部
咽扁桃体
6个月内已发育 1岁后开始增快 4-10岁发育达高峰 14-15岁后逐渐退化
z 故婴幼儿期易患呼吸道感染。
2020
演讲完毕 谢谢观看
z 小儿机体免疫机能尚未健全,IgA不 能通过胎盘,新生儿血清中无IgA, 生后3个月开始逐渐合成,1岁以后逐 渐增加,12岁时才达到成人水平。
z 新生儿及婴幼儿呼吸道粘膜SIgA水平较低, 人工喂养儿更低。
z 其他免疫球蛋白如IgG,IgM在生后5-6个 月时亦不足,此外,乳铁蛋白、溶菌酶、 干扰素、补体等数量不足,肺泡巨噬细胞 功能不足。
不同年龄小儿呼吸、脉搏次敷的平均值(次/分)
(二)呼吸类型
z 婴幼儿呈腹(膈)式呼吸。
z 7岁以后大多数改变为胸腹式呼吸,少 数9岁以上的女孩可表现为胸式呼吸。
(三)呼吸功能的特点
z 小儿时期肺活量、潮气量、气体弥散量较 成人小,面气道阻力比成人大,故小儿呼 吸功能差易发生呼吸功能不全。
三 免疫特点
扁桃体炎多见于年 长儿,婴幼儿少见
3.鼻泪管和咽鼓管
鼻泪管较短,开口瓣膜 上呼吸道感染 发育不全,位于眼内眦 时易致结膜炎
咽鼓管较宽,短而直, 上呼吸道感染
呈水平位
易并发中耳炎
4.喉
喉腔狭窄呈漏斗形,软骨 柔软,声带及粘膜柔嫩, 富于血管及淋巴组织
易受感染
喉头充血肿胀, 喉头水肿狭窄
呼吸困难 声音嘶哑
肺不张及坠积性肺炎。 z 由于肺弹力纤维组织发育差,肺膨胀不够充分,
易发生肺不张和肺气肿。
3.肺门
z 肺门包括支气管、血管和几组淋巴结(支 气管淋巴结、支气管分叉部淋巴结和气 管旁淋巴结),肺门淋巴结与肺部其他部 位淋巴结相互联系,当肺部各种炎症时, 肺门淋巴结易引起炎症反应。
4. 胸膜与纵隔
z 小儿纵隔相对较成人大,占胸腔的空间 较大,故肺的活动受到一定限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