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旋转与点的坐标问题——专题复习

合集下载

中考数学复习《图形的旋转》章末专题整合学案

中考数学复习《图形的旋转》章末专题整合学案

中考数学复习《图形的旋转》章末专题整合专题一、利用旋转探究数学问题例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把矩形COAB 绕点C 顺时针旋转α角,得到矩形CFED ,设FC 与AB 交于点H ,且A (0,4),C (6,0).(1)当60α=︒时,判断△CBD 的形状;(2)当AH =HC 时,求直线FC 的解析式.解析:(1)在图形的旋转问题中,应考虑到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2)利用勾股定理求H 点的坐标,进而求直线FC 的解析式.答案:(1)等边三角形.∵CB =CD ,∠BCD =60︒,∴△CBD是等边三角形.(2)设H (a ,4),∴BH =6a -,BC =4,CH =AH =a ,由勾股定理,得()22264a a =-+,解得133a =,即H (133,4),C (6,0).可得解析式:127255y x =-+. 智慧背囊:认真审题,明确题目要求,运用旋转的特征解决问题.活学活用: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BC的顶点B 的坐标为(-2,3),点P 的坐标为(1,0).(1)将矩形OABC 绕点P 顺时针旋转90︒,请你画出旋转后的图形;(2)求直线AA '的解析式.单元综合测评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1.下列现象属于旋转的是( )(A )摩托车在急刹车是向前滑动.(B )拧开自来水龙头.(C )雪橇在雪地里滑动.(D )空中下落的物体.2.如图所示的图形旋转一定角度后能与自身重合,则旋转的角度可能是( )(A )30︒.(B )60︒.(C )90︒.(D )120︒.(第2题) (第3题) (第4题)3.如图,若将△ABC 绕点C 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A 'B 'C ',则点A 的对应点A '的坐标为( )(A )(-3,-2).(B )(2,-2).(C )(3,0).(D )(2,1).4.万花筒的一个图案如图所示,图中所有小三角形均是全等三角形,其中把菱形ABCD 以A 为中心旋转多少度后可得图中另一阴影的菱形( )(A )顺时针旋转60︒.(B )顺时针旋转120︒.(C )逆时针旋转60︒.(D )逆时针旋转120︒.5.已知点P (1a -,1)和Q (2,1b -)关于原点对称,则()2008a b +的值为( ) (A )1.(B )0.(C )-1.(D )()20053-.6.下列图案中,可以由一个“基本图案”连续旋转45︒得到的是( )(A ) (B ) (C ) (D )7.下列命题中的真命题是( )(A)全等的两个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B)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C)中心对称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D)轴对称图形都是中心对称图形.8.如图,在这四个图案中都是某种衣物的洗涤说明,请指出不是利用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设计的是()(A)(B)(C)(D)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8分)9.等边三角形至少旋转_____________度才能与自身重合.10.某公园的一段路面是用型号相同的特殊的五边形地砖铺成的.如图所示,是拼铺图案的一部分,其中每个五边形有三个内角相等,那么这三个内角等于_____________度.(第10题)(第11题)(第12题)11.把△ABC绕着点C顺时针旋转35︒,得到△A'B'C',A'B'交AC于点D,若∠A'DC =90︒,则∠A的度数是______________.12.如图,O是等边△ABC内一点,将△AOB绕A点逆时针旋转,使得B、O两点对应点分别为C、D,则图中除△ABC个,还有等边三角形是_______________.13.如果一个四边形绕对角线的交点旋转90︒,所得的四边形与原来的四边形重合,那么这个四边形是________________.14.已知六边ABCDEF是中心对称图形,AB=1,BC=2,CD=3,那么EF=_________.三、解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5.如图,四边形ABCD中,∠BAD=∠C=90︒,AB=AD,AE⊥BC于E,△BEA旋转后能与△DFA重合.(1)旋转中心是哪一点?旋转了多少度?(2)若AE=5cm,求四边形AECF的面积.16.有一块方角形钢板如图所示,如何用一条直线将其分为面积相等的两部分.17.如图,线段AC,BD相交于点O,且AB∥CD,AB=CD,此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吗?为什么?18.如图,△ABC是等腰三角形,∠ACB=90︒,延长BC到D,连接AD,过点B作BE ⊥AD于E,交AC于F,在这个图形中,哪两个三角形可以看成是其中一个三角形沿着某一点旋转而得到的?试说明理由.四、解答题(每题6分,共24分)19.在如图所示的正方形网格中,把△ABC向右平移5个方格,再绕点B的对应点顺时针方向旋转90︒.(1)画出平移和旋转后的图形,并标明字母;(2)能否把两次变换合成一种变换,如果能,说出变换过程(可适当在图形中标记);如果不能,说明理由.20.如图,下列一些图标(文字部分忽略不计)都可以由“基本图形”能过变换得到,请你根据要求用图标的序号填空:(1)通过平移变换但不能通过旋转变换得到的图案是______________;(2)可以通过旋转变换但不能通过平移变换得到的图案是_______________;(3)既可以由平移变换,也可以由旋转变换得到的图案是_______________.(A)(B)(C)(D)(E)21.如图所示.(1)观察①~④中阴影部分构成的图案,请写出这四个图案都具有的两个共同特征;(2)借助图⑤中的网格,请你设计一个新图案,使该图案同时具有(1)中所写出的两上共同特征(注意:新图案与图①~④中的图案不能重合).①②③④⑤22.某产品的标志如图①所示,要在所给的图形②中,把A、B、C三个菱形通过一种变换或几种变换,使之变为与图①一样的图案.(1)请你在图②中作出变换后的图案(最终图案用实线表示);(2)你所用的变换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择一种正确的填在横线上,也可以用自己的话表述).①将菱形B向上平移;②将菱形B绕点O旋转120︒;③将菱形B绕点O旋转180︒.五、解答题(每题7分,共14分)23.有一组数排成方阵,如图所示,试计算这组数的和.小明想了想,方阵象正方形,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能否利用轴对称和中心对称的思想来解决方阵的计算问题呢?小明试了试,竟得到了非常巧妙的方法,你能试试看吗?24.如图①,小明将一张矩形纸片沿对角线剪开,得到两张三角形纸片(如图②),量得他们的斜边长为10cm,较小锐角为30°,再将这两张三角纸片摆成如图③的形状,但点B、C、F、D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点C与点F重合(在图③至图⑥中统一用F表示)(图①)(图②)(图③)小明在对这两张三角形纸片进行如下操作时遇到了三个问题,请你帮助解决.(1)将图③中的△ABF沿BD向右平移到图④的位置,使点B与点F 重合,请你求出平移的距离;(2)将图③中的△ABF绕点F顺时针方向旋转30°到图⑤的位置,A1F交DE于点G,请你求出线段FG的长度;(3)将图③中的△ABF沿直线AF翻折到图⑥的位置,AB1交DE于点H,请证明:AH DH.(图④)(图⑤)(图⑥)。

中考数学总复习图形的旋转1及答案解析 (51)

中考数学总复习图形的旋转1及答案解析 (51)

图形的变化——图形的旋转1一.选择题(共9小题)1.如图,把图中的△ABC经过一定的变换得到△A′B′C′,如果图中△ABC上的点P的坐标为(a,b),那么它的对应点P′的坐标为()A.(a﹣2,b)B.(a+2,b)C.(﹣a﹣2,﹣b)D.(a+2,﹣b)2.如图,将Rt△ABC绕直角顶点C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C,连接AA′,若∠1=20°,则∠B的度数是()A.70° B.65° C.60° D.55°3.如图,在△ABC中,∠ACB=90°,∠ABC=30°,AB=2.将△ABC绕直角顶点C逆时针旋转60°得△A′B′C,则点B转过的路径长为()A.B.C.D.π4.如图,在Rt△ABC中,∠ACB=90°,∠B=60°,BC=2,△A′B′C可以由△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得到,其中点A′与点A是对应点,点B′与点B是对应点,连接AB′,且A、B′、A′在同一条直线上,则AA′的长为()A.6 B.4 C.3 D.35.如图,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绕点A逆时针旋转45°后得到正方形AB1C1D1,边B1C1与CD交于点O,则四边形AB1OD的面积是()A. B.C.D.6.如图,在Rt△ABC中,∠ACB=90°,∠ABC=30°,将△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至△A′B′C,使得点A′恰好落在AB上,则旋转角度为()A.30° B.60° C.90° D.150°7.如图,已知△ABC中,∠C=90°,AC=BC=,将△ABC绕点A顺时针方向旋转60°到△AB′C′的位置,连接C′B,则C′B的长为()A.2﹣B.C.﹣1 D.18如图,在4×4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若将△AOC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BOD,则的长为()A.πB.6πC.3πD.1.5π9.如图,△ABC中,∠CAB=65°,在同一平面内,将△ABC绕点A旋转到△AED的位置,使得DC∥AB,则∠BAE等于()A.30° B.40° C.50° D.60°二.填空题(共8小题)10.如图,把△ABC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35°,得到△A′B′C,A′B′交AC于点D.若∠A′DC=90°,则∠A=_________ .11如图,将等边△ABC绕顶点A顺时针方向旋转,使边AB与AC重合得△ACD,BC的中点E 的对应点为F,则∠EAF的度数是_________ .12.如图,是将菱形ABCD以点O为中心按顺时针方向分别旋转90°,180°,270°后形成的图形.若∠BAD=60°,AB=2,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___ .13.如图,△ABC绕点A顺时针旋转45°得到△A′B′C′,若∠BAC=90°,AB=AC=,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_________ .14.如图,在△A BC中,AB=2,AC=4,将△ABC绕点C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得到△A′B′C,使CB′∥AB,分别延长AB、CA′相交于点D,则线段BD的长为_________ .15如图,AB是⊙O的直径,分别以OA,OB为直径作半圆.若AB=4,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__ .16.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AD=1,将△ABD绕点B顺时针旋转45°得到△A′BD′,此时A′D′与CD交于点E,则DE的长度为_________ .17如图,等腰Rt△ABC中,∠ACB=90°,AC=BC=1,且AC边在直线a上,将△ABC绕点A 顺时针旋转到位置①可得到点P1,此时AP1=;将位置①的三角形绕点P1顺时针旋转到位置②,可得到点P2,此时AP2=1+;将位置②的三角形绕点P2顺时针旋转到位置③,可得到点P3,此时AP3=2+;…,按此规律继续旋转,直至得到点P2014为止.则AP2014=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7小题)18.如图,在Rt△ABC中,∠ACB=90°,∠B=30°,将△ABC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n度后,得到△DEC,点D刚好落在AB边上.(1)求n的值;(2)若F是DE的中点,判断四边形ACFD的形状,并说明理由.19.如图,已知Rt△ABC中,∠ABC=90°,先把△ABC绕点B顺时针旋转90°至△DBE后,再把△ABC沿射线平移至△FEG,DE、FG相交于点H.(1)判断线段DE、FG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连结CG,求证:四边形CBEG是正方形.2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2,1),B(﹣4,5),C(﹣5,2).(1)画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A1B1C1;(2)画出△ABC关于原点O成中心对称的△A2B2C2.21.如图,将一副直角三角形拼放在一起得到四边形ABCD,其中∠BAC=45°,∠ACD=30°,点E为CD边上的中点,连接AE,将△ADE沿AE所在直线翻折得到△AD′E,D′E交AC于F 点.若AB=6cm.(1)AE的长为_________ cm;(2)试在线段AC上确定一点P,使得DP+EP的值最小,并求出这个最小值;(3)求点D′到BC的距离.22.正方形ABCD中,E是CD边上一点,(1)将△ADE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使AD、AB重合,得到△ABF,如图1所示.观察可知:与DE相等的线段是_________ ,∠AFB=∠_________(2)如图2,正方形ABCD中,P、Q分别是BC、CD边上的点,且∠PAQ=45°,试通过旋转的方式说明:DQ+BP=PQ(3)在(2)题中,连接BD分别交AP、AQ于M、N,你还能用旋转的思想说明BM2+DN2=MN2.23.(1)如图1,点P是正方形ABCD内的一点,把△ABP绕点B顺时针方向旋转,使点A与点C重合,点P的对应点是Q.若PA=3,PB=2,PC=5,求∠BQC的度数.(2)点P是等边三角形ABC内的一点,若PA=12,PB=5,PC=13,求∠BPA的度数.24.如图,在等腰△ABC中,AB=BC,∠A=30°将△ABC绕点B顺时针旋转30°,得△A1BC1,A1B交AC于点E,A1C1分别交AC、BC于D、F两点.(1)证明:△ABE≌△C1BF;(2)证明:EA1=FC;(3)试判断四边形ABC1D的形状,并说明理由.图形的变化——图形的旋转1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9小题)1.如图,把图中的△ABC经过一定的变换得到△A′B′C′,如果图中△ABC上的点P的坐标为(a,b),那么它的对应点P′的坐标为()A.(a﹣2,b)B.(a+2,b)C.(﹣a﹣2,﹣b)D.(a+2,﹣b)考点:坐标与图形变化-旋转.专题:压轴题.分析:先根据图形确定出对称中心,然后根据中点公式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由图可知,△ABC与△A′B′C′关于点(﹣1,0)成中心对称,设点P′的坐标为(x,y),所以,=﹣1,=0,解得x=﹣a﹣2,y=﹣b,所以,P′(﹣a﹣2,﹣b).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变化﹣旋转,准确识图,观察出两三角形成中心对称,对称中心是(﹣1,0)是解题的关键.2如图,将Rt△ABC绕直角顶点C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C,连接AA′,若∠1=20°,则∠B的度数是()A.70°B.65°C.60°D.55°考点:旋转的性质.专题:几何图形问题.分析:根据旋转的性质可得AC=A′C,然后判断出△ACA′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CAA′=45°,再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求出∠A′B′C,然后根据旋转的性质可得∠B=∠A′B′C.解答:解:∵Rt△ABC绕直角顶点C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C,∴AC=A′C,∴△ACA′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AA′=45°,∴∠A′B′C=∠1+∠CAA′=20°+45°=65°,由旋转的性质得∠B=∠A′B′C=65°.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的性质,熟记各性质并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3.如图,在△ABC中,∠ACB=90°,∠ABC=30°,AB=2.将△ABC绕直角顶点C逆时针旋转60°得△A′B′C,则点B转过的路径长为()A.B C.D.π考点:旋转的性质;弧长的计算.专题:几何图形问题.分析: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关系得出BC的长,进而利用旋转的性质得出∠BCB′=60°,再利用弧长公式求出即可.解答:解:∵在△ABC中,∠ACB=90°,∠ABC=30°,AB=2,∴cos30°=,∴BC=ABcos30°=2×=,∵将△ABC绕直角顶点C逆时针旋转60°得△A′B′C,∴∠BCB′=60°,∴点B转过的路径长为:=π.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旋转的性质以及弧长公式应用,得出点B转过的路径形状是解题关键.4.如图,在Rt△ABC中,∠ACB=90°,∠B=60°,BC=2,△A′B′C可以由△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得到,其中点A′与点A是对应点,点B′与点B是对应点,连接AB′,且A、B′、A′在同一条直线上,则AA′的长为()A. 6 B4C3D.3考点:旋转的性质.专题:几何图形问题.分析: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B=4,再利用旋转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得出AB′=2,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在Rt△ABC中,∠ACB=90°,∠B=60°,BC=2,∴∠CAB=30°,故AB=4,∵△A′B′C由△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得到,其中点A′与点A是对应点,点B′与点B是对应点,连接AB′,且A、B′、A′在同一条直线上,∴AB=A′B′=4,AC=A′C,∴∠CAA′=∠A′=30°,∴∠ACB′=∠B′AC=30°,∴AB′=B′C=2,∴AA′=2+4=6.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旋转的性质以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得出AB′=B′C=2是解题关键.5.如图,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绕点A逆时针旋转45°后得到正方形AB1C1D1,边B1C1与CD交于点O,则四边形AB1OD的面积是()A.B C D.考点:旋转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专题:几何图形问题.分析:连接AC1,AO,根据四边形AB1C1D1是正方形,得出∠C1AB1=∠AC1B1=45°,求出∠DAB1=45°,推出A、D、C1三点共线,在Rt△C1D1A中,由勾股定理求出AC1,进而求出DC1=OD,根据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即可.解答:解:连接AC1,∵四边形AB1C1D1是正方形,∴∠C1AB1=×90°=45°=∠AC1B1,∵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绕点A逆时针旋转45°后得到正方形AB1C1D1,∴∠B1AB=45°,∴∠DAB1=90°﹣45°=45°,∴AC1过D点,即A、D、C1三点共线,∵正方形ABCD的边长是1,∴四边形AB1C1D1的边长是1,在Rt△C1D1A中,由勾股定理得:AC1==,则DC1=﹣1,∵∠AC1B1=45°,∠C1DO=90°,∴∠C1OD=45°=∠DC1O,∴DC1=OD=﹣1,∴S△ADO=×OD•AD=,∴四边形AB1OD的面积是=2×=﹣1,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正方形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性质进行计算的能力,题目比较好,但有一定的难度.6.如图,在Rt△ABC中,∠ACB=90°,∠ABC=30°,将△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至△A′B′C,使得点A′恰好落在AB上,则旋转角度为()A.30°B60°C.90°D.150°考点:旋转的性质.专题:几何图形问题.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求出∠A=60°,根据旋转的性质可得AC=A′C,然后判断出△A′AC是等边三角形,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求出∠ACA′=60°,然后根据旋转角的定义解答即可.解答:解:∵∠ACB=90°,∠ABC=30°,∴∠A=90°﹣30°=60°,∵△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至△A′B′C时点A′恰好落在AB上,∴AC=A′C,∴△A′AC是等边三角形,∴∠ACA′=60°,∴旋转角为60°.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记各性质并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7.如图,已知△ABC中,∠C=90°,AC=BC=,将△ABC绕点A顺时针方向旋转60°到△AB′C′的位置,连接C′B,则C′B的长为()A.2﹣B.C.﹣1 D.1考点:旋转的性质.分析:连接BB′,根据旋转的性质可得AB=AB′,判断出△ABB′是等边三角形,根据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都相等可得AB=BB′,然后利用“边边边”证明△ABC′和△B′BC′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可得∠ABC′=∠B′BC′,延长BC′交AB′于D,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D⊥AB′,利用勾股定理列式求出AB,然后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BD、C′D,然后根据BC′=BD﹣C′D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如图,连接BB′,∵△ABC绕点A顺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AB′C′,∴AB=AB′,∠BAB′=60°,∴△ABB′是等边三角形,∴AB=BB′,在△ABC′和△B′BC′中,,∴△ABC′≌△B′BC′(SSS),∴∠ABC′=∠B′BC′,延长BC′交AB′于D,则BD⊥AB′,∵∠C=90°,AC=BC=,∴AB==2,∴BD=2×=,C′D=×2=1,∴BC′=BD﹣C′D=﹣1.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作辅助线构造出全等三角形并求出BC′在等边三角形的高上是解题的关键,也是本题的难点.8.如图,在4×4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若将△AOC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BOD,则的长为()A.πB6πC.3πD.1.5π考点:旋转的性质;弧长的计算.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弧长公式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的长==1.5π.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弧长的计算,熟记弧长公式是解题的关键.9.如图,△ABC中,∠CAB=65°,在同一平面内,将△ABC绕点A旋转到△AED的位置,使得DC∥AB,则∠BAE等于()A.30°B.40°C.50°D.60°考点:旋转的性质.专题:计算题.分析: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DCA=∠CAB=65°,再根据旋转的性质得∠BAE=∠CAD,AC=AD,则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ADC=∠DCA=65°,然后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计算出∠CAD=180°﹣∠ADC﹣∠DCA=50°,于是有∠BAE=50°.解答:解:∵DC∥AB,∴∠DCA=∠CAB=65°,∵△ABC绕点A旋转到△AED的位置,∴∠BAE=∠CAD,AC=AD,∴∠ADC=∠DCA=65°,∴∠CAD=180°﹣∠ADC﹣∠DCA=50°,∴∠BAE=50°.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旋转前后两图形全等;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二.填空题(共8小题)10.如图,把△ABC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35°,得到△A′B′C,A′B′交AC于点D.若∠A′DC=90°,则∠A=55°.考点:旋转的性质.分析:根据题意得出∠ACA′=35°,则∠A′=90°﹣35°=55°,即可得出∠A的度数.解答:解:∵把△ABC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35°,得到△A′B′C,A′B′交AC于点D,∠A′DC=90°,∴∠ACA′=35°,则∠A′=90°﹣35°=55°,则∠A=∠A′=55°.故答案为:55°.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旋转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知识,得出∠A′的度数是解题关键.11.如图,将等边△ABC绕顶点A顺时针方向旋转,使边AB与AC重合得△ACD,BC的中点E的对应点为F,则∠EAF的度数是60°.考点:旋转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以及旋转的性质得出旋转角,进而得出∠EAF的度数.解答:解:∵将等边△ABC绕顶点A顺时针方向旋转,使边AB与AC重合得△ACD,BC的中点E的对应点为F,∴旋转角为60°,E,F是对应点,则∠EAF的度数为:60°.故答案为:6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以及旋转的性质,得出旋转角的度数是解题关键.12如图,是将菱形ABCD以点O为中心按顺时针方向分别旋转90°,180°,270°后形成的图形.若∠BAD=60°,AB=2,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12﹣4.考点:旋转的性质;菱形的性质.分析:根据菱形的性质得出DO的长,进而求出S正方形DNMF,进而得出S△ADF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如图所示:连接AC,BD交于点E,连接DF,FM,MN,DN,∵将菱形ABCD以点O为中心按顺时针方向分别旋转90°,180°,270°后形成的图形,∠BAD=60°,AB=2,∴AC⊥BD,四边形DNMF是正方形,∠AOC=90°,BD=2,AE=EC=,∴∠AOE=45°,ED=1,∴AE=EO=,DO=﹣1,∴S正方形DNMF=2(﹣1)×2(﹣1)×=8﹣4,S△ADF=×AD×AFsin30°=1,∴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4S△ADF+S正方形DNMF=4+8﹣4=12﹣4.故答案为:12﹣4.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菱形的性质以及旋转的性质,得出正确分割图形得出DO的长是解题关键.13.如图,△ABC绕点A顺时针旋转45°得到△A′B′C′,若∠BAC=90°,AB=AC=,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1 .考点:旋转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专题:压轴题.分析:根据题意结合旋转的性质以及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D=BC=1,AF=FC′=AC′=1,进而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解答:解:∵△ABC绕点A顺时针旋转45°得到△A′B′C′,∠BAC=90°,AB=AC=,∴BC=2,∠C=∠B=∠CAC′=∠C′=45°,∴AD⊥BC,B′C′⊥AB,∴AD=BC=1,AF=FC′=AC′=1,∴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S△AFC′﹣S△DEC′=×1×1﹣×(﹣1)2=﹣1.故答案为:﹣1.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旋转的性质以及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得出AD,AF,DC′的长是解题关键.14.如图,在△ABC中,AB=2,AC=4,将△ABC绕点C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得到△A′B′C,使CB′∥AB,分别延长AB、CA′相交于点D,则线段BD的长为 6 .考点:旋转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几何图形问题.分析:利用平行线的性质以及旋转的性质得出△CAD∽△B′A′C,再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D的长,进而得出BD的长.解答:解:∵将△ABC绕点C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得到△A′B′C,∴AC=CA′=4,AB=B′A′=2,∠A=∠CA′B′,∵CB′∥AB,∴∠B′CA′=∠D,∴△CAD∽△B′A′C,∴=,∴=,解得AD=8,∴BD=AD﹣AB=8﹣2=6.故答案为:6.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旋转的性质以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得出△CAD∽△B′A′C是解题关键.15.如图,AB是⊙O的直径,分别以OA,OB为直径作半圆.若AB=4,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2π.考点:旋转的性质.分析:首先计算出圆的面积,根据图示可得阴影部分面积为半圆的面积,进而可得答案.解答:解:∵AB=4,∴BO=2,∴圆的面积为:π×22=4π,∴阴影部分的面积是:×4π=2π,故答案为:2π.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关键是掌握圆的面积公式.16.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AD=1,将△ABD绕点B顺时针旋转45°得到△A′BD′,此时A′D′与CD交于点E,则DE的长度为2﹣.考点:旋转的性质.专题:几何图形问题.分析:利用正方形和旋转的性质得出A′D=A′E,进而利用勾股定理得出BD的长,进而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关系得出DE的长即可.解答:解:由题意可得出:∠BDC=45°,∠DA′E=90°,∴∠DEA′=45°,∴A′D=A′E,∵在正方形ABCD中,AD=1,∴AB=A′B=1,∴BD=,∴A′D=﹣1,∴在Rt△DA′E中,DE==2﹣.故答案为: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正方形和旋转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锐角三角函数关系等知识,得出A′D的长是解题关键.17.如图,等腰Rt△ABC中,∠ACB=90°,AC=BC=1,且AC边在直线a上,将△ABC绕点A 顺时针旋转到位置①可得到点P1,此时AP1=;将位置①的三角形绕点P1顺时针旋转到位置②,可得到点P2,此时AP2=1+;将位置②的三角形绕点P2顺时针旋转到位置③,可得到点P3,此时AP3=2+;…,按此规律继续旋转,直至得到点P2014为止.则AP2014=1342+672.考点:旋转的性质.专题:规律型.分析:由已知得AP1=,AP2=1+,AP3=2+;再根据图形可得到AP4=2+2;AP5=3+2;AP6=4+2;AP7=4+3;AP8=5+3;AP9=6+3;每三个一组,由于2013=3×671,则AP2013=(2013﹣671)+671,然后把AP2013加上即可.解答:解:AP1=,AP2=1+,AP3=2+;AP4=2+2;AP5=3+2;AP6=4+2;AP7=4+3;AP8=5+3;AP9=6+3;∵2013=3×671,∴AP2013=(2013﹣671)+671=1342+671,∴AP2014=1342+671+=1342+672.故答案为:1342+672.点评: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旋转前后两图形全等;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三.解答题(共7小题)18.如图,在Rt△ABC中,∠ACB=90°,∠B=30°,将△ABC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n度后,得到△DEC,点D刚好落在AB边上.(1)求n的值;(2)若F是DE的中点,判断四边形ACFD的形状,并说明理由.考点:旋转的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菱形的判定.专题:几何图形问题.分析:(1)利用旋转的性质得出AC=CD,进而得出△ADC是等边三角形,即可得出∠ACD的度数;(2)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FC=DF,进而得出AD=AC=FC=DF,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1)∵在Rt△ABC中,∠ACB=90°,∠B=30°,将△ABC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n度后,得到△DEC,∴AC=DC,∠A=60°,∴△ADC是等边三角形,∴∠ACD=60°,∴n的值是60;(2)四边形ACFD是菱形;理由:∵∠DCE=∠ACB=90°,F是DE的中点,∴FC=DF=FE,∵∠CDF=∠A=60°,∴△DFC是等边三角形,∴DF=DC=FC,∵△ADC是等边三角形,∴AD=AC=DC,∴AD=AC=FC=DF,∴四边形ACFD是菱形.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菱形的判定以及旋转的性质和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等知识,得出△DFC是等边三角形是解题关键.19如图,已知Rt△ABC中,∠ABC=90°,先把△ABC绕点B顺时针旋转90°至△DBE后,再把△ABC沿射线平移至△FEG,DE、FG相交于点H.(1)判断线段DE、FG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连结CG,求证:四边形CBEG是正方形.考点:旋转的性质;正方形的判定;平移的性质.专题:几何图形问题.分析:(1)根据旋转和平移可得∠DEB=∠AC B,∠GFE=∠A,再根据∠ABC=90°可得∠A+∠ACB=90°,进而得到∠DEB+∠GFE=90°,从而得到DE、FG的位置关系是垂直;(2)根据旋转和平移找出对应线段和角,然后再证明是矩形,后根据邻边相等可得四边形CBEG是正方形.解答:(1)解:FG⊥ED.理由如下:∵△ABC绕点B顺时针旋转90°至△DBE后,∴∠DEB=∠ACB,∵把△ABC沿射线平移至△FEG,∴∠GFE=∠A,∵∠ABC=90°,∴∠A+∠ACB=90°,∴∠DEB+∠GFE=90°,∴∠FHE=90°,∴FG⊥ED;(2)证明:根据旋转和平移可得∠GEF=90°,∠CBE=90°,CG∥EB,CB=BE,∵CG∥EB,∴∠BCG=∠CBE=90°,∴∠BCG=90°,∴四边形BCGE是矩形,∵CB=BE,∴四边形CBEG是正方形.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图形的旋转和平移,关键是掌握新图形中的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应点.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且相等.2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2,1),B(﹣4,5),C(﹣5,2).(1)画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A1B1C1;(2)画出△ABC关于原点O成中心对称的△A2B2C2.考点:作图-旋转变换;作图-轴对称变换.专题:作图题.分析:(1)根据网格结构找出点A、B、C关于y轴对称的点A1、B1、C1的位置,然后顺次连接即可;(2)根据网格结构找出点A、B、C关于原点对称的点A2、B2、C2的位置,然后顺次连接即可.解答:解:(1)△A1B1C1如图所示;(2)△A2B2C2如图所示.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旋转变换作图,利用轴对称变换作图,熟练掌握网格结构准确找出对应点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21.如图,将一副直角三角形拼放在一起得到四边形ABCD,其中∠BAC=45°,∠ACD=30°,点E为CD边上的中点,连接AE,将△ADE沿AE所在直线翻折得到△AD′E,D′E交AC于F 点.若AB=6cm.(1)AE的长为4cm;(2)试在线段AC上确定一点P,使得DP+EP的值最小,并求出这个最小值;(3)求点D′到BC的距离.考点:几何变换综合题.专题:几何综合题.分析:(1)首先利用勾股定理得出AC的长,进而求出CD的长,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进而得出答案;(2)首先得出△ADE为等边三角形,进而求出点E,D′关于直线AC对称,连接DD′交AC 于点P,此时DP+EP值为最小,进而得出答案;(3)连接CD′,BD′,过点D′作D′G⊥BC于点G,进而得出△ABD′≌△CBD′(SSS),则∠D′BG=45°,D′G=GB,进而利用勾股定理求出点D′到BC边的距离.解答:解:(1)∵∠BAC=45°,∠B=90°,∴AB=BC=6cm,∴AC=12cm,∵∠ACD=30°,∠DAC=90°,AC=12cm,∴CD=AC÷cos30°=12÷=12×=8(cm),∵点E为CD边上的中点,∴AE=DC=4cm.故答案为:4;(2)∵Rt△ADC中,∠ACD=30°,∴∠ADC=60°,∵E为CD边上的中点,∴DE=AE,∴△ADE为等边三角形,∵将△ADE沿AE所在直线翻折得△AD′E,∴△AD′E为等边三角形,∠AED′=60°,∵∠EAC=∠DAC﹣∠EAD=30°,∴∠EFA=90°,即AC所在的直线垂直平分线段ED′,∴点E,D′关于直线AC对称,连接DD′交AC于点P,∴此时DP+EP值为最小,且DP+EP=DD′,∵△ADE是等边三角形,AD=AE=4,∴DD′=2×AD×=2×6=12,即DP+EP最小值为12cm;(3)连接CD′,BD′,过点D′作D′G⊥BC于点G,∵AC垂直平分线ED′,∴AE=AD′,CE=CD′,∵AE=EC,∴AD′=CD′=4,在△ABD′和△CBD′中,,∴△ABD′≌△CBD′(SSS),∴∠D′BG=45°,∴D′G=GB,设D′G长为xcm,则CG长为(6﹣x)cm,在Rt△GD′C中x2+(6﹣x)2=(4)2,解得:x1=3﹣,x2=3+(不合题意舍去),∴点D′到BC边的距离为(3﹣)cm.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和锐角三角函数关系以及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利用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出点E,D′关于直线AC对称是解题关键.22.正方形ABCD中,E是CD边上一点,(1)将△ADE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使AD、AB重合,得到△ABF,如图1所示.观察可知:与DE相等的线段是BF ,∠AFB=∠AED(2)如图2,正方形ABCD中,P、Q分别是BC、CD边上的点,且∠PAQ=45°,试通过旋转的方式说明:DQ+BP=PQ(3)在(2)题中,连接BD分别交AP、AQ于M、N,你还能用旋转的思想说明BM2+DN2=MN2.考点:旋转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正方形的性质.分析:(1)直接根据旋转的性质得到DE=BF,∠AFB=∠AED;(2)将△ADQ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则AD与AB重合,得到△ABE,根据旋转的性质得∠EAQ=∠BAD=90°,AE=AQ,BE=DQ,而∠PAQ=45°,则∠PAE=45°,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得到△APE≌△APQ,则PE=PQ,于是PE=PB+BE=PB+DQ,即可得到DQ+BP=PQ;(3)根据正方形的性质有∠ABD=∠ADB=45°,将△ADN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则AD与AB重合,得到△ABK,根据旋转的性质得∠ABK=∠ADN=45°,BK=DN,AK=AN,与(2)一样可证明△AMN≌△AMK得到MN=MK,由于∠MBA+∠KBA=45°+45°=90°,得到△BMK为直角三角形,根据勾股定理得BK2+BM2=MK2,然后利用等相等代换即可得到BM2+DN2=MN2.解答:解:(1)∵△ADE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使AD、AB重合,得到△ABF,∵DE=BF,∠AFB=∠AED.故答案为BF,AED;(2)将△ADQ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则AD与AB重合,得到△ABE,如图2,则∠D=∠ABE=90°,即点E、B、P共线,∠EAQ=∠BAD=90°,AE=AQ,BE=DQ,∵∠PAQ=45°,∴∠PAE=45°,∴∠PAQ=∠PAE,在△APE和△APQ中∵,∴△APE≌△APQ,∴PE=PQ,而PE=PB+BE=PB+DQ,∴DQ+BP=PQ;(3)∵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ABD=∠ADB=45°,如图,将△ADN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则AD与AB重合,得到△ABK,则∠ABK=∠ADN=45°,BK=DN,AK=AN,与(2)一样可证明△AMN≌△AMK得到MN=MK,∵∠MBA+∠KBA=45°+45°=90°,∴△BMK为直角三角形,∴BK2+BM2=MK2,∴BM2+DN2=MN2.点评: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旋转前后两图形全等;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也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性质、正方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23.(1)如图1,点P是正方形ABCD内的一点,把△ABP绕点B顺时针方向旋转,使点A 与点C重合,点P的对应点是Q.若PA=3,PB=2,PC=5,求∠BQC的度数.(2)点P是等边三角形ABC内的一点,若PA=12,PB=5,PC=13,求∠BPA的度数.考点:旋转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正方形的性质.分析:(1)根据题意得出△ABP绕点B顺时针方向旋转了90°,才使点A与C重合,进而得出∠PBQ=90°,再利用勾股定理得出∠PQC的度数,进而求出∠BQC的度数;(2)由题意可得出:△ABP绕点B顺时针方向旋转60°,才使点A与C重合,进而得出∠PP'C=90°,即可得出∠BPA的度数.解答:解:(1)连接PQ.由旋转可知:,QC=PA=3.又∵ABCD是正方形,∴△ABP绕点B顺时针方向旋转了90°,才使点A与C重合,即∠PBQ=90°,∴∠PQB=45°,PQ=4.则在△P QC中,PQ=4,QC=3,PC=5,∴PC2=PQ2+QC2.即∠PQC=90°.故∠BQC=90°+45°=135°.(2)将此时点P的对应点是点P′.由旋转知,△APB≌△CP′B,即∠BPA=∠BP′C,P′B=PB=5,P′C=PA=12.又∵△ABC是正三角形,∴△ABP绕点B顺时针方向旋转60°,才使点A与C重合,得∠PBP′=60°,又∵P′B=PB=5,∴△PBP′也是正三角形,即∠PP′B=60°,PP′=5.因此,在△PP′C中,PC=13,PP′=5,P′C=12,∴PC2=PP′2+P′C2.即∠PP′C=90°.故∠BPA=∠BP′C=60°+90°=15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旋转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逆定理和正方形的性质等知识,熟练利用勾股定理逆定理得出是解题关键.24.如图,在等腰△ABC中,AB=BC,∠A=30°将△ABC绕点B顺时针旋转30°,得△A1BC1,A1B交AC于点E,A1C1分别交AC、BC于D、F两点.(1)证明:△ABE≌△C1BF;(2)证明:EA1=FC;(3)试判断四边形ABC1D的形状,并说明理由.考点:旋转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菱形的判定.分析:(1)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结合ASA得出答案;(2)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对边相等得出答案;(3)首先得出四边形ABC1D是平行四边形,进而利用菱形的判定得出即可.解答:(1)证明:∵等腰△ABC中,AB=BC,∠A=30°将△ABC绕点B顺时针旋转30°,得△A1BC1,∴AB=BC1=A1B=BC,∠ABE=∠C1BF,∠A=∠C1=∠A1=∠C,在△ABE和△C1BF中,,∴△ABE≌△C1BF(ASA);(2)证明:∵△ABE≌△C1BF,∴EB=BF.又∵A1B=CB,∴A1B﹣EB=CB﹣BF,∴EA1=FC;(3)答:四边形ABC1D是菱形.证明:∵∠A1=∠C=30°,∠ABA1=∠CBC1=30°,∠A1=∠C=∠ABA1=∠CBC1.∴AB∥C1D,AD∥BC1,∴四边形ABC1D是平行四边形∵AB=BC1,∴四边形ABC1D是菱形.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菱形的判定等知识,利用旋转的性质得出对应边关系是解题关键.。

九年级数学旋转综合期末复习

九年级数学旋转综合期末复习
第23章 旋转复习
学习目标
1、重点复习: (1)旋转的性质 (2)旋转的作图 (3)中心对称的性质 (4)关于原点对称坐标规律
2、解决经典例题,总结如何利用“旋转”; 体会“构造思想”、“转化思想”等
一.旋转:
基础过关
1.旋转的定义:
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定点沿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的
图形变换叫做旋转。 A'
第23章复习
方法技巧 中心对称图形的识别关键是看是否存在一点,把图形绕这一 点旋转 180°后能和原图形互相重合;轴对称图形的识别关键是看 是否能找到一条直线,把图形绕这条直线翻转 180°后能和原图形 互相重合.
数学·新课标(RJ)
5.对称中心的确定: 将其中的两个关键点和它们的对
称点的连线作出来,两条连线的交 点就是对称中心.
第23章复习 ┃ 考点攻略 解:解法不唯一,如图23-5:
图23-5
数学·新课标(RJ)
► 考点四 旋转中的计算问题
例9 如图23-6所示,将△OAB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
至△OA′B′,使点B恰好落在边A′B′上.已知AB=4 cm,BB′=1
cm,则A′B的长是________cm.
3
图23-6
解:∵△A′B′C是由△ABC旋转所得, ∴∠B′=∠ABC=60°,B′C=BC, ∴△B′BC是等边三角形.
∴∠BCB′=60°. ∵∠BCD=90°-60°=30°, ∴∠BDC=180°- (60°+30°) =180°-90°=90°.
4.简单图形的旋转作图:
(1)确定旋转中心; (2)确定图形中的关键点;
6.关于中心对称的作图:
(1)确定对称中心; (2)确定关键点; (3)作关键点的关于对称中心的 对称点; (4)连结各点,得到所需图形.

专题09 图形的旋转(解析版)-2020-2021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综合复习

专题09 图形的旋转(解析版)-2020-2021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综合复习

2020-2021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综合复习专题提优训练(人教版)专题09图形的旋转【典型例题】1.如图1,将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纸片ABC和DEC重合放置,其中∠C=90°.若固定△ABC,将△DEC 绕点C旋转.(1)当△DEC统点C旋转到点D恰好落在AB边上时,如图2.①当∠B=∠E=30°时,此时旋转角的大小为;①当∠B=∠E=α时,此时旋转角的大小为(用含a的式子表示).(2)当△DEC绕点C旋转到如图3所示的位置时,小杨同学猜想:△BDC的面积与△AEC的面积相等,试判断小杨同学的猜想是否正确,若正确,请你证明小杨同学的猜想.若不正确,请说明理由.【答案】解:(1)①∵∠B=30°,∠ACB=90°,∴∠CAD=90°﹣30°=60°.∵CA=CD,∴△ACD是等边三角形,∴∠ACD=60°,∴旋转角为60°.故答案为:60°.①如图2中,作CH⊥AD于H.∵CA=CD,CH⊥AD,∴∠ACH=∠DCH.∵∠ACH+∠CAB=90°,∠CAB+∠B=90°,∴∠ACH=∠B,∴∠ACD=2∠ACH=2∠B=2α,∴旋转角为2α.故答案为:2α.(2)小杨同学猜想是正确的.证明如下:过B作BN⊥CD于N,过E作EM⊥AC于M,如图3,∵∠ACB=∠DCE=90°,∴∠1+∠2=90°,∠3+∠2=90°,∴∠1=∠3.∵BN⊥CD于N,EM⊥AC于M,∴∠BNC=∠EMC=90°.∵△ACB≌△DCE,∴BC=EC,在△CBN和△CEM中,∠BNC=∠EMC,∠1=∠3,BC=EC,∴△CBN≌△CEM(AAS),∴BN=EM.∵S△BDC12=•CD•BN,S△ACE12=•AC•EM.∵CD=AC,∴S△BDC=S△ACE.【专题训练】一、选择题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P①m①m①n)与点Q①①2①3)关于原点对称,则点M①m①n)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答案】A2.下列标志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答案】A3.如图,正方形网格中,已有两个小正方形被涂黑,再将图中其余小正方形涂黑一个,使整个图案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那么涂法共有()A.3种B.4种C.5种D.6种【答案】C4.如图,点E是正方形ABCD的边DC上一点,把①ADE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到①ABF的位置,若四边形AECF的面积为25①DE=3,则AE的长为()A B.5C.8D.4【答案】A5.(2020·河南初三三模)如图,将△ABC绕点C①0①-1①旋转180°得到△A′B′C,设点A的坐标为(a①b),则点A′的坐标为① ①A .①-a ①-b ①B .①-a ①-b -1①C .①-a ①-b +1①D .①-a ①-b -2①【答案】D6.如图,Rt △ABC 中,∠ACB =90°,线段BC 绕点B 逆时针旋转α°(0<α<180)得到线段BD ,过点A 作AE ⊥射线CD 于点E ,则∠CAE 的度数是( )A .90﹣αB .αC .902α-D .2α 【答案】C7.如图,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中,90BAC ∠︒=,一个三角尺的直角顶点与BC 边的中点O 重合,且两条直角边分别经过点A 和点B ,将三角尺绕点O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任意一个锐角,当三角尺的两直角边与AB ,AC 分别交于点E ,F 时,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 .AE AF AC =+B .180BEO OFC ∠∠=︒+C .2OE OF BC +=D .12ABC AEOF S S ∆=四边形【答案】C二、填空题8.点A(﹣3,m)和点B(n,2)关于原点对称,则m+n=_____.【答案】1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点A1),将OA绕原点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OB,则点B的坐标为_____①【答案】10.如图,在△ABC中,∠CAB①65°,在同一平面内,将△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到△AB′C′的位置,使得CC′①AB,则∠B′AB等于_____①【答案】50°11.如图,已知△ABC,D是AB上一点,E是BC延长线上一点,将△ABC绕点C顺时针方向旋转,恰好能与△EDC重合.若∠A=33°,则旋转角为_____°.【答案】82°12.如图,在矩形ABCD中,AD=3,将矩形ABCD绕点A逆时针旋转,得到矩形AEFG,点B的对应点E落在CD 上,且DE =EF ,则AB 的长为_____.【答案】13.(2020·河北其他)如图,将Rt ABC ∆的斜边AB 绕点A 顺时针旋转()090αα︒︒<<得到AE ,直角边AC绕点A 逆时针旋转()090ββ︒︒<<得到AF ,连结EF .若=3AB ,=2AC ,且B αβ+=∠,则=EF _____.【答案】14.四边形ABCD 、四边形AEFG 都是正方形,当正方形AEFG 绕点A 逆时针旋转45°(45BAE ∠=︒)时,如图,连接DG ,BE ,并延长BE 交DG 于点H ,且BH DG ⊥.若4AB =,AE =则线段BH的长是________.三、解答题15.如图,AC是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BC经过旋转后到达△AEF的位置.(1)指出它的旋转中心;(2)说出它的旋转方向和旋转角是多少度;(3)分别写出点A,B,C的对应点.【答案】解:(1)它的旋转中心为点A①①2)它的旋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旋转角是45度;①3)点A①B①C的对应点分别为点A①E①F.16.(2020·浙江台州·初三月考)将两块大小相同的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BAC=∠B1A1C=30°)按图①的方式放置,固定三角板A1B1C,然后将三角板ABC绕直角顶点C顺时针方向旋转(旋转角小于90°)至图②所示的位置,AB与A1C交于点E,AC与A1B1交于点F,AB与A1B1交于点O.(1)求证:∠BCE∠∠B1CF.(2)当旋转角等于30°时,AB 与A 1B 1垂直吗?请说明理由. 【答案】解:(1)证明:两块大小相同的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所以①BCA =①B ′CA ′ ①①BCA -①A ′CA =①B ′CA ′-①A ′CA 即①BCE =①B ′CF①{B B BC B CBCE B CF∠=∠'='∠=∠',①①BCE ①①B ′CF (ASA );(2)解:AB 与A ′B ′垂直,理由如下: 旋转角等于30°,即①ECF =30°, 所以①FCB ′=60°, 又①B =①B ′=60°,根据四边形的内角和可知①BOB ′的度数为360°-60°-60°-150°=90°, 所以AB 与A ′B ′垂直.1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BC 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是A ①1①1①①B ①4①1①①C ①3①3①① ①1)将△ABC 向下平移5个单位后得到△A 1B 1C 1,请画出△A 1B 1C 1① ①2)将△ABC 绕原点O 逆时针旋转90°后得到△A 2B 2C 2,请画出△A 2B 2C 2① ①3)判断以O ①A 1①B 为顶点的三角形的形状.(无须说明理由)【答案】(1)如图所示,△A1B1C1即为所求;①2)如图所示,△A2B2C2即为所求;①3)三角形的形状为等腰直角三角形,OB=OA11B即OB2+OA12=A1B2①所以三角形的形状为等腰直角三角形.18.如图1,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CD在正方形DEFG的边DE上,连接AE、GC.(1)试猜想AE与GC的数量关系与位置关系;(2)将正方形DEFG绕点D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使点E落在BC边上,如图2,连接AE和GC.你认为(1)中的结论是否还成立?若成立,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答案】(1)答:AE=GC,AE⊥GC;证明:如图1中,延长GC交AE于点H.在正方形ABCD与正方形DEFG中,AD=DC,∠ADE=∠CDG=90°,DE=DG,∴△ADE≌△CDG,∴∠1=∠2,AE=GC,∵∠2+∠3=90°,∴∠1+∠3=90°,∴∠AHG=180°-(∠1+∠3)=180°-90°=90°,∴AE⊥GC.故答案为:AE=GC,AE⊥GC;(2)答:成立;证明:如图2中,延长AE和GC相交于点H.在正方形ABCD和正方形DEFG中,AD=DC,DE=DG,∠ADC=∠DCB=∠B=∠BAD=∠EDG=90°,∴∠1=∠2=90°-∠3;∴△ADE≌△CDG,∴∠5=∠4,AE=CG,又∵∠5+∠6=90°,∠4+∠7=180°-∠DCE=180°-90°=90°,∴∠6=∠7,又∵∠6+∠AEB=90°,∠AEB=∠CEH,∴∠CEH+∠7=90°,∴∠EHC=90°,∴AE⊥GC.19.将两块三角板按图1摆放,固定三角板ABC,将三角板CDE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其中∠A=45°,∠D=30°,设旋转角为α,(0°<a<80°)(1)当DE∥AC时(如图2),求α的值;(2)当DE∥AB时(如图3).AB与CE相交于点F,求α的值;(3)当0°<α<90°时,连结AE(如图4),直线AB与DE相交于点F,试探究∠1+∠2+∠3的大小是否改变?若不改变,请求出此定值,若改变,请说明理由.【答案】①1①∵DE∥AC①∴∠D①∠ACD①30°①①∵∠BCA①90°①∴∠BCD①∠BCA①∠ACD①60°①①α①60°①①2①∵DE∥AB①∴∠E①∠CF A①60°①①∵∠CF A①∠B+∠BCE①∴∠BCE①15°①∴∠BCD①∠ECD+∠BCE①105°①①α①105°①①3①①①①①①①①①105°①∵∠ACD+∠CAB①∠D+∠AFD①∠CAB①45°①∠D①30°①∴∠AFD①∠ACD①15°①①∵∠1+∠2①∠AFD①∠3①90°①∠ACD①∴∠1+∠2+∠3①∠AFD+90°①∠ACD①90°+15°①105°.。

图形旋转中求坐标的规律题

图形旋转中求坐标的规律题

图形旋转中求坐标的规律题1.如图,将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OAP沿x轴正方向连续翻转2008次,点P依次落在点P1,P2,P3…P2008的位置,则点P2008的横坐标为2.如图,将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OAP沿x轴正方向连续翻转2009次,点P依次落在点P1,P2,P3,…,P2009的位置,则点P2009的横坐标为3.如图,将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OAP沿x轴正方向连续翻转48次,点A依次落在点A1,A2,A3,A4,…,A48的位置上,则点A48的横坐标x48=4.如图,将边长为1的正方形OAPB沿x轴正方向连续翻转2008次,点P依次落在点P1,P2,P3,P4,…,P2008的位置,则P2008的坐标为5.如图,将边长为1的正方形OAPB沿x轴正方向连续翻转2014次,点P依次落在点P1,P2,P3,P4,…,则点P2014的坐标是图形旋转中求坐标的规律题答案1.分析本题可根据图形的翻转,分别得出P1、P2、P3…的横坐标,再根据规律即可得出各个点的横坐标.解:观察图形结合翻转的方法可以得出P1、P2的横坐标是1,P3的横坐标是2.5,P4、P5的横坐标是4,P6的横坐标是5.5…依此类推下去,P2005、P2006的横坐标是2005,P2007的横坐标是2006.5,P2008、P2009的横坐标就是2008.故答案为:2008.2.分析:本题可根据图形的翻转,分别得出P1、P2、P3…的横坐标,再根据规律即可得出各个点的横坐标.解:观察图形结合翻转的方法可以得出P1、P2的横坐标是1,P3的横坐标是2.5,P4、P5的横坐标是4,P6的横坐标是5.5…依此类推下去,P2005、P2006的横坐标是2005,P2007的横坐标是2006.5,P2008、P2009的横坐标就是2008.故答案为2008.3.分析由题意结合图形可知,A2的横坐标为2,A4的横坐标为3+2=5,那么A6的横坐标为3+3+2=8,A2n的横坐标为3n﹣1,所以点A48的横坐标71.解:∵△OAP是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A2的横坐标为2,A4的横坐标为3+2=5,∴A2n的横坐标为3n﹣1,∴点A48的横坐标x48为3×24﹣1=71.故答案为71.4.分析:根据图形得出点的坐标变化规律,再根据规律对2008 变形,得出结论.解:根据规律P1(1,1),P2(2,0)=P3 ,P4(3,1),P5(5,1),P6(6,0)=P7,P8(7,1)…每4个一循环,可以判断P2008坐标在502次循环后与P4坐标纵坐标一致,坐标应该是(2007,1)故答案为:(2007,1)5.分析:观察规律可知每4个一循环,可以判断P2014在503次循环后与P2一致,以此可以求出P2014的坐标.解:根据规律可得:P1(1,1),P2(2,0)=P3 ,P4(3,1),P5(5,1),P6(6,0)=P7 ,P8(7,1)…,每4个一循环,可以判断P2014在503次循环后与P2一致,坐标应该是(2014,0)故答案为:(2014,0).。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旋转与位似》知识点梳理及典例讲解课件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旋转与位似》知识点梳理及典例讲解课件
列网格中画出你拼成的四边形(注:①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
边长为1;②所拼的图形不得与原图形相同;③四边形的各顶
点都在格点上).
第6题图
解:如图:
第6题图
7.(2023·福建)如图1,在△ABC中,∠BAC=90°,AB=AC,
D是AB边上不与A,B重合的一个定点.AO⊥BC于点O,交CD
于点E.DF是由线段DC绕点D顺时针旋转90°得到的,FD,CA
正方形
对角线交点

圆心
正2n边形(n为正整数)
中心
注意点
①常见的既是轴对称又是中心对称的图形:菱形、矩形、正方
形、正六边形、圆等;
②旋转是一种全等变换,旋转改变的是图形的位置,图形的大
小关系不发生改变,所以在解答有关旋转的问题时,要注意挖
掘相等线段、角,因此特殊三角形性质的运用、锐角三角函数
建立的边角关系起着关键的作用.
旋转角为∠AOA'或∠BOB';
②直线AB和直线A'B'所在直线相交所成的锐角为∠C,则∠C=
∠AOA'=∠BOB';
③△AOA'∽△BOB'且△AOA',△BOB'为等腰三角形;
④其中点A,C,O,A'四点共圆,点B,C,O,B'四点共圆.
图形的中心对称
1.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
中心对称图形
把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
区别
中心对称
中心对称图形是指具有特 中心对称是指两个全等图
殊形状的一个图形
形之间的位置关系
中心对称图形可分割为关于某点成中心对称的两部
联系
分;若把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看作一个整体,则它

初中数学知识点复习专题讲练:用坐标表示旋转(含答案)

初中数学知识点复习专题讲练:用坐标表示旋转(含答案)

用坐标表示旋转考点分析在坐标平面内,某一点绕原点旋转前后坐标的变化规律如下:1. 点A(a,b)绕原点旋转180°得点A'(-a,-b),即点A(a,b)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A'(-a,-b).2. 点A(a,b)绕原点旋转90°所得点A'的坐标是(-b,a).方法归纳:坐标系中的旋转问题通常构造全等三角形加以解决,而且一般是直角三角形.因为图形的旋转问题都可以归结为点的旋转问题,而点的坐标可以表示某点到坐标的距离.所以解决坐标系的旋转问题时经常过图形的顶点向坐标轴作垂线段,构造直角三角形来解决问题.总结:1. 通过具体实例认识直角坐标系中图形的旋转变换,加深理解旋转变换的概念和基本性质,并能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绕坐标原点旋转90度、180度后的图形.2. 通过多角度地认识旋转图形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解题技巧例题1在如图所示的单位正方形网格中,△ABC经过平移后得到△A1B1C1,已知在AC 上一点P(2.4,2)平移后的对应点为P1,点P1绕点O逆时针旋转180°,得到对应点P2,则P2点的坐标为()A. (1.4,-1)B. (1.5,2)C. (1.6,1)D. (2.4,1)解析:根据平移的性质得出,△ABC的平移方向以及平移距离,即可得出P1的坐标,进而利用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得出P2点的坐标.答案:∵A 点坐标为:(2,4),A 1(-2,1),∴点P (2.4,2)平移后的对应点P 1为(-1.6,-1),∵点P 1绕点O 逆时针旋转180°,得到对应点P 2,∴P 2点的坐标为(1.6,1).故选C .点拨:此题主要考查了旋转的性质以及平移的性质,根据已知得出平移距离是解题关键.例题2 在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中,将△OAB 绕点O 顺时针旋转90°得△OA 1B 1,则线段A 1B 1所在直线l 的函数解析式为( )A. y =32x -2B. y =-32x +2C. y =-32x -2D. y =32x +2解析:根据旋转方向及角度画出旋转后的三角形,求出对应点坐标,设直线的解析式为y =kx +b ,将点的坐标代入,用待定系数法确定其解析式.答案:如图,根据旋转可得A 1(0,-2),B 1(-2,1),设直线的解析式为y =kx +b ,由题意得:⎩⎨⎧-2=b1=-2k +b ,解之得:⎩⎪⎨⎪⎧k =-32b =-2,所以直线的解析式为:y =-32x -2.故选C .点拨:本题考查图形的旋转及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关键是能够根据图形的旋转找出点的坐标,然后根据点的坐标来确定直线的解析式,求函数解析式,常用方法是待定系数法,把点的坐标代入解析式,然后组成关于k 与b 的方程组求解.总结提升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旋转问题,若旋转角是180°,则可按中心对称图形问题来解决.有些题目的旋转角为90°,和少量的旋转角为30°,45°,60°,120°,150°等的问题,解答这类问题时除了要构造旋转本身形成的全等三角形外,一般还要通过向坐标轴作垂线来构造含有特殊角的直角三角形,利用特殊角的边角关系和勾股定理求解.例题如图,△ABO中,AB⊥OB,OB=3,AB=1,把△ABO绕点O旋转150°后得到△A1B1O,则点A1的坐标为()A. (-1,-3)B. (-1,-3)或(-2,0)C. (-3,-1)或(0,-2)D. (-3,-1)解:∵△ABO中,AB⊥OB,OB=3,AB=1,∴OA=2,∴∠AOB=30°.如图1,当△ABO 绕点O顺时针旋转150°后得到△A1B1O,则∠A1OC=150°-∠AOB-∠BOC=150°-30°-90°=30°,则易求A1(-1,-3);如图2,当△ABO绕点O逆时针旋转150°后得到△A1B1O,则易求A1(0,-2).综上所述,点A1的坐标为(-1,-3)或(-2,0),故选B.解析: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的变化——旋转,解题时注意两点,一是未指明旋转方向的问题需分类讨论,以防错解;二是图形中一些特殊角往往和旋转角交织在一起,解题时需正确区分它们.巩固训练一、选择题1. 在方格纸上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将△ABO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A’B’O,则点A的对应点A’的坐标及AA’的长分别为()A. (2,3),26B. (2,3),6C. (-3,2),26D. (-3,2),6*2. 如图,直线y =-43x +4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把△AOB 绕点A 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AO 'B ',则点B '的坐标是( )A. (3,4)B. (7,3)C. (7,4)D. (4,5)*3. 将等腰直角三角形AOB 按如图所示放置,然后绕点O 逆时针旋转90至△A 'OB '的位置,点B 的横坐标为2,则点A '的坐标为( )xyOAB A'B'A. (1,1)B. (2, 2)C. (-1,1)D. (-2,2)**4. 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等腰梯形ABCD 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 (1,1),B (2,-1),C (-2,-1),D (-1,1).y 轴上一点P (0,2)绕点A 旋转180°得点P 1,点P 1绕点B 旋转180°得点P 2,点P 2绕点C 旋转180°得点P 3,点P 3绕点D 旋转180°得点P 4,…,重复操作依次得到点P 1,P 2,…,则点P 2012的坐标是( )xy ABCDPA. (2010,2)B. (2010,-2) C . (2012,2) D. (2012,-2)二、填空题5.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线段AB绕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后,得到线段AB′,则点B′的坐标为__________.6. 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ABC各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0,3)、B(-1,0)、C(1,0),若△DEF各顶点的坐标分别为D(3,0),E(0,1),F(0,-1),则△DEF由△ABC 绕O点顺时针旋转__________度得到.7. 如图,在方格纸上建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是格点,若△A′B′O与△ABO关于点O成中心对称,则AA′的距离为__________.**8. 如图,矩形ABCD的四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1,0),B(5,0),C(5,3),D(1,3),边CD上有一点E(4,3),过点E的直线与AB交于点F,若直线EF平分矩形的面积,则点F的坐标为__________.三、解答题9.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 的三个顶点都在格点上,点A 的坐标为(2,4),请解答下列问题:(1)画出△ABC 关于x 轴对称的△A 1B 1C 1,并写出点A 1的坐标.(2)画出△A 1B 1C 1绕原点O 旋转180°后得到的△A 2B 2C 2,并写出点A 2的坐标. *10. 如图,已知A (—3,—3),B (—2,—1),C (—1,—2)是直角坐标平面上的三点.y x-1-2-3-4-55432112345-1-2-3-4-5OAB C(1)请画出ΔABC 关于原点O 对称的ΔA 1B 1C 1,(2)请写出点B 关于y 轴对称的点B 2的坐标,若将点B 2向上平移h 个单位,使其落在ΔA 1B 1C 1内部,指出h 的取值范围.1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ABCD 的位置如图所示,解答下列问题:(1)将四边形ABCD 先向左平移4个单位,再向下平移6个单位,得到四边形A 1B 1C 1D 1,画出平移后的四边形A 1B 1C 1D 1;(2)将四边形A 1B 1C 1D 1绕点A 1逆时针旋转90°,得到四边形A 1B 2C 2D 2,画出旋转后的四边形A 1B 2C 2D 2,并写出点C 2的坐标.*12. △ABC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的位置如图所示.y x-1-2-35432112345-1-2O67ABC(1)作△ABC 关于点C 成中心对称的△A 1B 1C 1.(2)将△A 1B 1C 1向右平移5个单位,作出平移后的△A 2B 2C 2.(3)在x 轴上求作一点P ,使P A 1+PC 2的值最小,并写出点P 的坐标(不写解答过程,直接写出结果).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A 解析:将△ABO 绕点O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A ’B ’O ,如下图:所以A ’(2,3),AA ’=52+12=26.*2. B 解析:令y =0,则y =-43x +4=0,解得x =3,即点A 的坐标为(3,0).令x =0,则y =4,即点B 的坐标为(0,4),∴OB =4=O 'B ',OA =3=O 'A ,点B '的横坐标为:3+4=7,纵坐标为3,∴点B '的坐标是(7,3).*3. C 解析:在Rt △AOB 中,OB =2,由勾股定理可得OA =2,所以OA '=2,过A '作A 'C ⊥y 轴于点C ,在Rt △A 'OC 中,∠A 'OC =45°,由勾股定理可得A 'C =1,OC =1,且点A '在第二象限,所以点A '的坐标为(-1,1).**4. C 解析:由题意可知,点P 1(2,0),P 2(2,-2),P 3(-6,0),P 4(4,2),P 5(-2,0),P 6(6,-2),P 7(-10,0),P 8(8,2);….规律如下:像点P 1,P 5,…这样的点横坐标逐个减4,纵坐标都是0;像点P 2、P 6,…这样的点横坐标逐个加4,纵坐标都是-2;像P 3,P 7,…这样的点横坐标逐个减4,纵坐标都是0;像P 4,P 8,…这样的点横坐标逐个加4,纵坐标都是2.因为2012÷4=503,观察P 4(4,2),P 8(8,2),…,得P 2012的坐标是(2012,2),故选C.PP 1P 2P 3P 4xy P 5P 6P 7P 8二、填空题5. (4,2) 解析:可利用旋转的性质,结合全等三角形求解.6. 90 解析:∵△ABC 各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 (0,3)、B (-1,0)、C (1,0);△DEF 各顶点的坐标分别为D (3,0),E (0,1),F (0,-1),∴旋转对应点为A 和D , B 和E ,C 和F ,∴△DEF 由△ABC 绕O 点顺时针旋转90°得到.7. 210 解析:因为△A ′B ′O 与△ABO 关于点O 成中心对称,所以A ′的坐标为(3,-1),AO =32+12=10,由中心对称图形的特征可知AA ′=210.**8. (2,0) 解析:∵EF 平分矩形ABCD 的面积,∴EF 过矩形ABCD 的对称中心,点E 、F 是对应点,∴CE =AF .∵A (1,0),B (5,0),C (5,3),D (1,3),E (4,3),∴点F 的坐标为(2,0).三、解答题9. 解:(1)如图所示:点A 1的坐标为(2,-4);(2)如图所示,点A 2的坐标为(-2,4).*10. 解:(1)作图如下:(2)点B 2的坐标为(2,-1),h 的取值范围是2<h <3.5.y x-1-2-3-4-55432112345-1-2-3-4-5OAB CA 1B 1C 111. 解:(1)四边形A 1B 1C 1D 1如图所示;(2)四边形A 1B 2C 2D 2如图所示,C 2(1,-2).*12. 解:(1)如图所示:(2)如图所示:(3)如图所示:作出A 1关于x 轴的对称点A ′,连接A ′C 2,交x 轴于点P ,可得P 点坐标为:(3,0).y x-1-2-35432112345-1-2O67ABCA 1B 1C 1A 2B 2C 2A'P。

专题20图形的旋转(共38题)-备战2023年中考数学必刷真题考点分类专练(全国通用)【原卷版】

专题20图形的旋转(共38题)-备战2023年中考数学必刷真题考点分类专练(全国通用)【原卷版】

备战2023年中考数学必刷真题考点分类专练(全国通用)专题20图形的旋转(共38题)一.选择题(共21小题)1.(2022•遵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a,1)与点B(﹣2,b)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则a+b的值为()A.﹣3B.﹣1C.1D.32.(2022•内江)2022年2月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我国北京成功举办,以下是参选的冬奥会会徽设计的部分图形,其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3.(2022•哈尔滨)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4.(2022•临沂)剪纸艺术是最古老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一,先后入选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鱼与“余”同音,寓意生活富裕、年年有余,是剪纸艺术中很受喜爱的主题.以下关于鱼的剪纸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5.(2022•长沙)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5,1)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A.(﹣5,1)B.(5,﹣1)C.(1,5)D.(﹣5,﹣1)6.(2022•包头)如图,在Rt△ABC中,∠ACB=90°,∠A=30°,BC=2,将△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得到△A'B'C,其中点A'与点A是对应点,点B'与点B是对应点.若点B'恰好落在AB边上,则点A到直线A'C的距离等于()A.3B.2C.3D.27.(2022•雅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2,2)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4,﹣b),则ab的值为()A.﹣4B.4C.12D.﹣128.(2022•永州)剪纸是我国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民间艺术,反映了劳动人民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感悟.下列剪纸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有()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9.(2022•宜昌)将四个数字看作一个图形,则下列四个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10.(2022•天津)如图,在△ABC中,AB=AC,若M是BC边上任意一点,将△ABM绕点A逆时针旋转得到△ACN,点M的对应点为点N,连接MN,则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A.AB=AN B.AB∥NC C.∠AMN=∠ACN D.MN⊥AC11.(2022•常德)如图,在Rt△ABC中,∠ABC=90°,∠ACB=30°,将△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60°得到△DEC,点A,B的对应点分别是D,E,点F是边AC的中点,连接BF,BE,FD.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BE=BC B.BF∥DE,BF=DEC.∠DFC=90°D.DG=3GF12.(2022•内江)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B、C、E在y轴上,点C的坐标为(0,1),AC=2,Rt△ODE是Rt△ABC经过某些变换得到的,则正确的变换是()A.△ABC绕点C逆时针旋转90°,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B.△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90°,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C.△ABC绕点C逆时针旋转90°,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D.△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90°,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13.(2022•杭州)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P(0,2),点A(4,2).以点P为旋转中心,把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60°,得点B.在M1(﹣,0),M2(﹣,﹣1),M3(1,4),M4(2,)四个点中,直线PB经过的点是()A.M1B.M2C.M3D.M414.(2022•南充)如图,将直角三角板ABC绕顶点A顺时针旋转到△AB′C′,点B′恰好落在CA的延长线上,∠B=30°,∠C=90°,则∠BAC′为()A.90°B.60°C.45°D.30°15.(2022•绥化)如图,线段OA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A点坐标为(2,5),线段OA绕原点O逆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OA',则点A'的坐标为()A.(﹣5,2)B.(5,2)C.(2,﹣5)D.(5,﹣2)16.(2022•黑龙江)下列图形是汽车的标识,其中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17.(2022•大庆)观察下列图形,其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18.(2022•齐齐哈尔)下面四个交通标志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19.(2022•桂林)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等边三角形B.圆C.正五边形D.扇形20.(2022•遂宁)下面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科克曲线B.笛卡尔心形线C.阿基米德螺旋线D.赵爽弦图21.(2022•毕节市)下列垃圾分类标识的图形中,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二.填空题(共8小题)22.(2022•吉林)第二十四届北京冬奥会入场式引导牌上的图案融入了中国结和雪花两种元素.如图,这个图案绕着它的中心旋转角α(0°<α<360°)后能够与它本身重合,则角α可以为度.(写出一个即可)23.(2022•贺州)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AB为等腰三角形,OA=AB=5,点B到x轴的距离为4,若将△OAB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得到△OA′B′,则点B′的坐标为.24.(2022•怀化)已知点A(﹣2,b)与点B(a,3)关于原点对称,则a﹣b=.25.(2022•云南)点A(1,﹣5)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点B,则点B的坐标为.26.(2022•泸州)点(﹣2,3)关于原点的对称点的坐标为.27.(2022•无锡)△ABC是边长为5的等边三角形,△DCE是边长为3的等边三角形,直线BD与直线AE 交于点F.如图,若点D在△ABC内,∠DBC=20°,则∠BAF=°;现将△DCE绕点C旋转1周,在这个旋转过程中,线段AF长度的最小值是.28.(2022•永州)如图,图中网格由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点A为网格线的交点.若线段OA绕原点O 顺时针旋转90°后,端点A的坐标变为.29.(2022•丽水)一副三角板按图1放置,O是边BC(DF)的中点,BC=12cm.如图2,将△ABC绕点O顺时针旋转60°,AC与EF相交于点G,则FG的长是cm.三.解答题(共9小题)30.(2022•武汉)如图是由小正方形组成的9×6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叫做格点.△ABC的三个顶点都是格点.仅用无刻度的直尺在给定网格中完成画图,画图过程用虚线表示.(1)在图(1)中,D,E分别是边AB,AC与网格线的交点.先将点B绕点E旋转180°得到点F,画出点F,再在AC上画点G,使DG∥BC;(2)在图(2)中,P是边AB上一点,∠BAC=α.先将AB绕点A逆时针旋转2α,得到线段AH,画出线段AH,再画点Q,使P,Q两点关于直线AC对称.31.(2022•温州)如图,在2×6的方格纸中,已知格点P,请按要求画格点图形(顶点均在格点上).(1)在图1中画一个锐角三角形,使P为其中一边的中点,再画出该三角形向右平移2个单位后的图形.(2)在图2中画一个以P为一个顶点的钝角三角形,使三边长都不相等,再画出该三角形绕点P旋转180°后的图形.32.(2022•安徽)如图,在由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ABC的顶点均为格点(网格线的交点).(1)将△ABC向上平移6个单位,再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到△A1B1C1,请画出△A1B1C1;(2)以边AC的中点O为旋转中心,将△ABC按逆时针方向旋转180°,得到△A2B2C2,请画出△A2B2C2.33.(2022•黑龙江)如图,在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ABC与△DEF关于点O成中心对称,△ABC与△DEF的顶点均在格点上,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1)在图中画出点O的位置.(2)将△ABC先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A1B1C1,请画出△A1B1C1;(3)在网格中画出格点M,使A1M平分∠B1A1C1.34.(2022•广元)在Rt△ABC中,AC=BC,将线段CA绕点C旋转α(0°<α<90°),得到线段CD,连接AD、BD.(1)如图1,将线段CA绕点C逆时针旋转α,则∠ADB的度数为;(2)将线段CA绕点C顺时针旋转α时①在图2中依题意补全图形,并求∠ADB的度数;②若∠BCD的平分线CE交BD于点F,交DA的延长线于点E,连结BE.用等式表示线段AD、CE、BE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35.(2022•连云港)【问题情境】在一次数学兴趣小组活动中,小昕同学将一大一小两个三角板按照如图1所示的方式摆放.其中∠ACB =∠DEB=90°,∠B=30°,BE=AC=3.【问题探究】小昕同学将三角板DEB绕点B按顺时针方向旋转.(1)如图2,当点E落在边AB上时,延长DE交BC于点F,求BF的长.(2)若点C、E、D在同一条直线上,求点D到直线BC的距离.(3)连接DC,取DC的中点G,三角板DEB由初始位置(图1),旋转到点C、B、D首次在同一条直线上(如图3),求点G所经过的路径长.(4)如图4,G为DC的中点,则在旋转过程中,点G到直线AB的距离的最大值是.36.(2022•重庆)在△ABC中,∠BAC=90°,AB=AC=2,D为BC的中点,E,F分别为AC,AD 上任意一点,连接EF,将线段EF绕点E顺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EG,连接FG,AG.(1)如图1,点E与点C重合,且GF的延长线过点B,若点P为FG的中点,连接PD,求PD的长;(2)如图2,EF的延长线交AB于点M,点N在AC上,∠AGN=∠AEG且GN=MF,求证:AM+AF =AE;(3)如图3,F为线段AD上一动点,E为AC的中点,连接BE,H为直线BC上一动点,连接EH,将△BEH沿EH翻折至△ABC所在平面内,得到△B′EH,连接B′G,直接写出线段B′G的长度的最小值.37.(2022•成都)如图,在矩形ABCD中,AD=nAB(n>1),点E是AD边上一动点(点E不与A,D重合),连接BE,以BE为边在直线BE的右侧作矩形EBFG,使得矩形EBFG∽矩形ABCD,EG交直线CD于点H.【尝试初探】(1)在点E的运动过程中,△ABE与△DEH始终保持相似关系,请说明理由.【深入探究】(2)若n=2,随着E点位置的变化,H点的位置随之发生变化,当H是线段CD中点时,求tan∠ABE 的值.【拓展延伸】(3)连接BH,FH,当△BFH是以FH为腰的等腰三角形时,求tan∠ABE的值(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38.(2022•重庆)如图,在锐角△ABC中,∠A=60°,点D,E分别是边AB,AC上一动点,连接BE交直线CD于点F.(1)如图1,若AB>AC,且BD=CE,∠BCD=∠CBE,求∠CFE的度数;(2)如图2,若AB=AC,且BD=AE,在平面内将线段AC绕点C顺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线段CM,连接MF,点N是MF的中点,连接CN.在点D,E运动过程中,猜想线段BF,CF,CN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3)若AB=AC,且BD=AE,将△ABC沿直线AB翻折至△ABC所在平面内得到△ABP,点H是AP 的中点,点K是线段PF上一点,将△PHK沿直线HK翻折至△PHK所在平面内得到△QHK,连接PQ.在点D,E运动过程中,当线段PF取得最小值,且QK⊥PF时,请直接写出的值.。

2019-2020届初三 中考复习 旋转-图形旋转 计算题 专项练习

2019-2020届初三 中考复习 旋转-图形旋转 计算题 专项练习

图形旋转计算题专项练习一、简答题1、如图,在Rt△OAB中,∠OAB=90º,且点B的坐标为(4,2)。

①画出△OAB向下平移3个单位后的△O1A1B1;②画出△OAB绕点O逆时针旋转90º后的△OA2B2,并求点A旋转到点A2所经过的路线长(结果保留)。

2、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是AB,AC边的中点,若把△ADE绕着点E顺时针旋转180°得到△CFE.(1)请指出图中哪些线段与线段CF相等;(2)试判断四边形DBCF是怎样的四边形?证明你的结论.3、△ABC中,∠B=10°,∠ACB=20°,AB=4cm,△ABC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后与△ADE重合,且点C恰好成为AD中点。

(1)指出旋转中心,并求出旋转度数。

(2)求出∠BAE的度数和AE的长。

4、已知Rt△ABC中,,,有一个圆心角为,半径的长等于的扇形绕点C旋转,且直线CE,CF分别与直线交于点M,N.(Ⅰ)当扇形绕点C在的内部旋转时,如图①,求证:;思路点拨:考虑符合勾股定理的形式,需转化为在直角三角形中解决.可将△沿直线对折,得△,连,只需证,就可以了.请你完成证明过程:(Ⅱ)当扇形CEF绕点C旋转至图②的位置时,关系式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5、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AEFG均为正方形,∠BAG=α(0°<α<180°).(1)求证:BE=DG,且 BE⊥DG;(2)设正方形ABCD、AEFG的边长分别是3和2,线段BD、DE、EG、GB所围成封闭图形的面积为S.当α变化时,指出S的最大值及相应的α值.(直接写出结果,不必说明理由)6、在下面的网格图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个单位,在Rt△ABC中,∠C=90°,AC=3,BC=6.(1)试作出△ABC以A为旋转中心、沿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的图形△AB1C1;(2)若点B的坐标为(-4,5),试建立合适的直角坐标系,并写出A、C两点的坐标;(3)作出与△ABC关于原点对称的图形△A2B2C2,并写出A2、B2、C2三点的坐标.7、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10所示.(1)分别写出图中点的坐标;(2)画出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3)求点C旋转到点C所经过的路线长(结果保留).8、如图(1),扇形DOE的圆心角为120°,等边三角形ABC的中心恰好为扇形的圆心,且点B在扇形内(1)请连结OA,OB,并证明;(2)求证:与扇形DOE重叠部分的面积等于面积的。

初三数学中考复习 图形的旋转 专题综合练习题 含答案

初三数学中考复习  图形的旋转  专题综合练习题 含答案

2021 初三数学中考复习图形的旋转专题综合练习题1. 图1和图2中所有的小正方形都全等,将图1的正方形放在图2中①②③④的某一位置,使它与原来7个小正方形组成的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这个位置是( C )A.① B.② C.③ D.④2.以下图案中,中心对称图形是( D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3.如图,将Rt△ABC绕直角顶点C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C,连结AA′,假设∠1=25°,那么∠BAA′的度数是( D )A.55° B.60° C.65° D.70°4.如图,用一个半径为5 cm的定滑轮带动重物上升,滑轮上一点P旋转了108°,假设绳索(粗细不计)与滑轮之间没有滑动,那么重物上升了( C ) A.π cm B.2π cm C.3π cm D.5π cm5.如图,将△ABC绕点B顺时针旋转60°得△DBE,点C的对应点E恰好落在AB延长线上,连结AD.以下结论一定正确的选项是( C )A.∠ABD=∠E B.∠CBE=∠CC.AD∥BC D.AD=BC6.假设点M(3,a-2),N(b,a)关于原点对称,那么a+b=__-2__.7.如图,直线a,b垂直相交于点O,曲线c关于点O成中心对称,点A的对称点是点A′,A B⊥a于点B,A′D⊥b于点D,假设OB=3,OD=2,那么阴影局部的面积之和为__6__.8.:如图,在△AOB中,∠AOB=90°,AO=3 cm,BO=4 cm,将△AOB绕顶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到△A1OB1处,此时线段OB1与AB的交点D恰好为AB的中点,那么线段B1D=__1.5__cm.9. 如图,半径为5的半圆的初始状态是直径平行于桌面上的直线b,然后把半圆沿直线b进展无滑动滚动,使半圆的直径与直线b重合为止,那么圆心O运动途径的长度等于__5π__.10.如图,把正方形铁片OABC置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顶点A的坐标为(3,0),点P(1,2)在正方形铁片上,将正方形铁片绕其右下角的顶点按顺时针方向依次旋转90°,第一次旋转至图①位置,第二次旋转至图②位置…,那么正方形铁片连续旋转2 017次后,点P的坐标为__(6_053,2)__.1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各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2,-2),B(-4,-1),C(-4,-4).(1)作出△ABC关于原点O成中心对称的△A1B1C1;(2)作出点A关于x轴的对称点A′,假设把点A′向右平移a个单位长度后落在△A1B1C1的内部(不包括顶点和边界),求a的取值范围.解:(1)如下图,△A1B1C1即为所求.(2)∵点A′坐标为(-2,2),∴假设要使向右平移后的A′落在△A1B1C1的内部,a的取值范围为4<a<6.12.如图,AC⊥BC,垂足为C,AC=4,BC=33,将线段AC绕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线段AD,连结DC,DB.(1)线段DC=__4__;(2)求线段DB的长度.解:作DE⊥BC于点E.∵△ACD是等边三角形,∴∠ACD=60°.又∵AC⊥BC,∴∠DCE=∠ACB-∠ACD=90°-60°=30°,∴Rt △CDE 中,DE =12DC =2,CE =DC·cos30°=4×32=23,∴BE =BC -CE =33-23=3.∴Rt △BDE 中,BD =DE 2+BE 2=22+〔3〕2=7.13.△ABC 是等腰三角形,AB =AC.(1)特殊情形:如图①,当DE∥BC 时,有DB___=__EC.(填“>〞“<〞或“=〞)(2)发现探究:假设将图①中的△ADE 绕点A 顺时针旋转α(0°<α<180°)到图②位置,那么(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假设成立,请给予证明;假设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拓展运用:如图③,P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内一点,∠ACB =90°,且PB =1,PC =2,PA =3,求∠BPC 的度数.解:(2)成立.证明:由(1)易知AD =AE ,∴由旋转性质可知∠DAB=∠EAC.在△DAB和△EAC 中,⎩⎪⎨⎪⎧AD =AE ,∠DAB =∠EAC,AB =AC ,∴△DAB ≌△EAC(SAS),∴DB =EC.(3)如图,将△CPB 绕点C 顺时针旋转90°得△CEA,连结PE ,∴△CPB ≌△CEA ,∴CE =CP =2,AE =BP =1,∠PCE =90°,∴∠CEP =∠CPE=45°.在Rt △PCE 中,由勾股定理可得,PE =22,在△PEA 中,PE 2=(22)2=8,AE 2=12=1,PA 2=32=9.∵PE 2+AE 2=AP 2,∴△PEA 是直角三角形,∴∠PEA =90°,∴∠CEA =135°.又∵△CPB≌△CEA,∴∠BPC =∠CEA=135°.14. 如图,将等腰△ABC 绕顶点B 逆时针方向旋转α到△A 1BC 1的位置,AB 与A 1C 1相交于点D ,AC 与A 1C 1,BC 1分别交于点E ,F.①求证:△BCF ≌△BA 1D ;②当∠C =α时,断定四边形A 1BCE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解:①证明:∵△ABC是等腰三角形,∴AB=BC,∠A=∠C.由旋转性质得A1B =AB=BC,∠A=∠A1=∠C,∠A1BD=∠CBC1,∴△BCF≌△BA1D(ASA).②四边形A1BCE是菱形.理由:∵∠A1=∠A,∠ADE=∠A1DB,∴∠AED=∠A1BD =α,∴∠DEC=180°-α.∵∠C=α,∴∠A1=α,∴∠A1BC=360°-∠A1-∠C-∠A1EC=180°-α,∴∠A1=∠C,∠A1BC=∠A1EC.∴四边形A1BCE是平行四边形.∵A1B=BC,∴四边形A1BCE是菱形.。

专题23.1图形的旋转-2024-2025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举一反三系列(人教版)[含答案]

专题23.1图形的旋转-2024-2025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举一反三系列(人教版)[含答案]

专题23.1图形的旋转【十大题型】【人教版】【题型1判断生活中的旋转现象】【题型2由旋转的性质判断结论正误】【题型3由旋转的性质进行求解】【题型4由旋转的性质证明线段相等或角相等】【题型5画旋转图形】【题型6旋转对称图形】【题型7旋转求坐标】【题型8旋转中的规律性问题】【题型9由旋转的性质求最值】【题型10 图形的动态旋转】知识点1:旋转在平面内,把一个平面图形绕着平面内某一点O转动一个角度,就叫做图形的旋转,点O叫做旋转中心,转动的角叫做旋转角.我们把旋转中心、旋转角度、旋转方向称为旋转的三要素.【题型1判断生活中的旋转现象】【例1】(23-24九年级·广西来宾·期末)1.有下列现象:①高层公寓电梯的上升:②传送带的移动;③方向盘的转动;④风车的转动;⑤钟摆的运动;⑥荡秋千运动.其中属于旋转的有()A.2个B.3个C.4个D.5个【变式1-1】(2024·吉林长春·三模)2.以如图(1)(以O为圆心,半径为1的半圆)作为“基本图形”,分别经历如下变换:①只要向右平移1个单位;②先以直线AB为对称轴进行翻折,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③先绕着点O旋转180°,再向右平移一个单位;④绕着OB的中点旋转180°即可.其中能得到图(2)的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变式1-2】(23-24九年级·广东广州·期末)3.“玉兔”在月球表面行走的动力主要来自太阳光能,要使接收太阳光能最多,就要使光线垂直照射在太阳光板上.现在太阳光如图照射,那么太阳光板绕支点A逆时针最小旋转()可以使得接收光能最多.A.46°B.44°C.36°D.54°【变式1-3】(23-24九年级·重庆江津·期中)4.如果齿轮A以逆时针方向旋转,齿轮E旋转的方向( )A.顺时针B.逆时针C.顺时针或逆时针D.不能确定知识点2:旋转的性质(1)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2)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3)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理解以下几点:(1)图形中的每一个点都绕旋转中心旋转了同样大小的角度.(2)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3)图形的大小与形状都没有发生改变,只改变了图形的位置.【题型2 由旋转的性质判断结论正误】【例2】(23-24九年级·四川宜宾·期末)5.如图所示,O 是锐角三角形ABC 内一点,120AOB BOC COA Ð=Ð=Ð=o ,P 是ABC V 内不同于O 的另一点,A BO ¢¢△、A BP ¢¢V 分别由AOB V 、APB △旋转而得,旋转角都为60o ,则下列结论:①O BO ¢V 为等边三角形;②+=¢¢+¢A O O O AO BO ;③+=¢¢+¢A P P P PA PB ;④++³++PA PB PC AO BO CO .其中正确的有(提示:有一个角是60o 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变式2-1】(23-24九年级·福建厦门·期末)6.如图,Rt ABC △中,90ACB Ð=°,30ABC Ð=°,M 为直线BC 上的一个动点,将线段AM 绕点A 顺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AN ,连接CN ,则当CN 取得最小值时,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直线CN AB ^B .直线CN 平分ABC .直线CN 与直线BC 重合D .直线CN 与直线AC 重合【变式2-2】(23-24九年级·北京大兴·期末)7.如图,将△ABC 绕点C 顺时针旋转得到△DEC ,使点A 的对应点D 恰好落在边AB 上,点B 的对应点为E ,连接BE ,下列四个结论:①AC =AD ;②AB ⊥EB ;③BC =EC ;④∠A =∠EBC ;其中一定正确的是(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②③④【变式2-3】(23-24九年级·江苏南通·阶段练习)8.如图所示,在等边ABC V 中,点D 是边AC 上一点,连接BD ,将BCD △绕着点B 逆时针旋转60°,得到BAE V ,连接ED ,则下列结论中:①AE BC ∥;②60DEB Ð=°;③ADE BDC Ð=Ð;④AED ABD Ð=Ð,其中正确的结论的个数是(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题型3 由旋转的性质进行求解】【例3】(23-24九年级·贵州六盘水·期末)9.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将边BC 绕点B 逆时针旋转至点BC ¢,若90,2CC D C D ¢¢Ð=°=,则线段BC ¢的长度为( )A .4B .C .6D .【变式3-1】(23-24九年级·福建·期末)10.将直角边长为6cm 的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绕点A 逆时针旋转15°后得到AB C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2cm .【变式3-2】(23-24九年级·吉林长春·期末)11.如图,菱形纸片ABCD 的一内角为60°,边长为2,将它绕对角线的交点O 顺时针旋转90°后到A B C D ¢¢¢¢的位置,则旋转前后两菱形重叠部分多边形的周长为( )A .8B .)41C .)81D .)41【变式3-3】(23-24九年级·四川成都·期末)12.如图,等腰直角ABC V 中,AC BC =,将线段CA 绕点C 逆时针旋转a °(090a <<)得到线段CA ¢,作点A 关于线段CA ¢所在直线的对称点E ,连接AE 和BE ,分别交线段CA ¢所在直线于点M 和点F ,若1CF =,3FM =,则BF 的长为 .【题型4 由旋转的性质证明线段相等或角相等】【例4】(23-24九年级·河南周口·期末)13.【猜测探究】在ABC V 中,ACB a Ð=.点D 是直线AB 上的一个动点,线段CD 绕点C 逆时针旋转α,得到线段CE ,连接DE ,BE .(1)如图1,当CA CB =,点D 在AB 边上运动时,线段BD ,AB 和BE 之间的数量关系是______;(2)如图2,当CA CB =,点D 运动到AB 的延长线上时,(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拓展应用】(3)如图3,将ABC V 绕点C 逆时针旋转60°得到DEC V ,DE 交AB 于点F ,连接CF .若4CF =,1BF =,3DF =,求线段DE 的长.【变式4-1】(23-24九年级·山东济南·期末)14.在等边三角形ABC 的内部有一点D ,连接BD ,CD ,以点B 为中心,把BD 逆时针旋转60°得到BD ¢,连接AD ¢,DD ¢.以点C 为中心,把CD 顺时针旋转60°得到CD ¢¢,连接AD ¢¢,DD ¢¢.(1)判断D BA ¢Ð和DBC Ð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2)求证:D A DC ¢=;(3)求证:四边形AD DD ¢¢¢是平行四边形.【变式4-2】(23-24九年级·安徽·期末)15.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C BD ,是对角线,ABC V 是等边三角形,将线段CD 绕点C 顺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CE ,连接AE DE ,.(1)求证:BCD ACE Ð=Ð;(2)若30610ADC AD BD Ð=°==,,,求DE 的长.【变式4-3】(23-24九年级·河南信阳·期末)16.在ABC V 中,CA CB =,ACB a Ð=,D 为ABC V 内一点,将CAD V 绕点C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角a 得到CBE △,点A D ,的对应点分别为点B E ,.(1)如图1,若A D E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则CDE Ð=_________(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2)如图2,若A D E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90a =°,过点C 作CF AE ^于点F ,探究线段CF AE BE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3)如图3,连接AE ,若60a =°,CA =2CD =,将DCE △绕点C 旋转一周,当60AEC Ð=°时,BE =____________.知识点2:旋转作图旋转有两条重要性质:任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它就是利用旋转的性质作图的关键.步骤可分为:①连:即连接图形中每一个关键点与旋转中心;②转:即把直线按要求绕旋转中心转过一定角度(作旋转角)③截:即在角的另一边上截取关键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的到各点的对应点; ④接:即连接到所连接的各点.【题型5 画旋转图形】【例5】(23-24九年级·河南洛阳·期末)17.如图,在所给网格图(每小格均为边长是1的正方形)中完成下列各题:(1)画出将ABC V 向下平移5个单位长度后的111A B C △;(2)画出ABC V 关于点B 成中心对称的22A BC V ;(3)画出ABC V 绕点B 逆时针旋转90o 的33A BC △;(4)在直线l 上找一点P ,使ABP V 的周长最小.(说明:在网格中画出图形,标上字母即可)【变式5-1】(23-24九年级·四川成都·期末)1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xOy ,已知ABC V 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1,3A ,()1,1B -,()2,2C -.(1)画出ABC V 绕原点O 顺时针旋转90°得到的111A B C △;(2)在y 轴上取点P ,使ABP V 的面积是ABC V 面积的32倍,求点P 的坐标.【变式5-2】(23-24九年级·江苏泰州·期末)19.如图,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网格中,ABC V 的顶点都在格点上,将ABC V 绕点O 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后,点C 落在格点C ¢处.(1)旋转角为______ °;(2)在图中画出旋转后的A B C ¢¢¢V ,其中A ¢、B ¢分别是A 、B 的对应点;(3)点O 到直线BB ¢的距离是______ .【变式5-3】(23-24九年级·辽宁沈阳·期末)20.如图,在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点3,4,()(0,1)A B ---.(1)平移线段AB 得到线段CD ,若点A 的对应点C 的坐标为(3,2)--,点B 的对应点为点D ,在网格中请画出线段CD ,并直接写出点D 的坐标为_______;(2)在(1)的条件下,在网格中请画出将线段CD 绕点D 按逆时针旋转90°后的线段DE ,点C 的对应点为点E ,并直接写出点E 的坐标为_______;(3)在(2)的条件下,线段AB 与线段DE 存在一种变换关系,即其中一条线段绕着某点旋转一个角度可以得到另一条线段,则这个旋转中心的坐标为_______.【题型6 旋转对称图形】【例6】(23-24九年级·上海松江·期末)21.在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和等腰梯形这四种图形中,是旋转对称图形的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变式6-1】(2024·北京西城·模拟预测)22.如图,沿图中的右边缘所在的直线为轴将该图形向右翻折180°后,再将翻折后的正方形绕它的右下顶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所得到的图形是( )A .B .C .D .【变式6-2】(2024·河北·模拟预测)23.规定:在平面内,如果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旋转一定的角度()0180a a °<°…后能与自身重合,那么就称这个图形是旋转对称图形,转动的这个角度a 称为这个图形的一个旋转角.例如:正方形绕着两条对角线的交点O 旋转90°或180°后,能与自身重合,所以正方形是旋转对称图形,且有两个旋转角.根据以上规定,回答问题:(1)下列图形是旋转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矩形;B .正五边形;C .菱形;D .正六边形(2)下列图形中,是旋转对称图形,且有一个旋转角是60度的有: (填序号);(3)下列三个命题:①中心对称图形是旋转对称图形;②等腰三角形是旋转对称图形;③圆是旋转对称图形.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有 个;【变式6-3】(23-24九年级·全国·单元测试)24.下列四个图案是小明家在瓷砖厂选购的四种地砖图案,其中既可用旋转来分析整个图案的形成过程,又可用平移来分析整个图案的形成过程的是( )A .B .C .D .【题型7 旋转求坐标】【例7】(2024·天津东丽·二模)2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边长为1的正方形OABC 绕点O 顺时针旋转45°后得到正方形111OA B C ,那么点1B 的坐标是( )A .()1,1B .C .(D .【变式7-1】(23-24九年级·河北唐山·期中)26.如图,将线段AB 绕点O 顺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A B ¢¢,那么()1,4A -的对应点A ¢的坐标是 .【变式7-2】(23-24九年级·浙江金华·期末)27.如图,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2A m -,()2,B n 两点,其中m ,n 为整数,且0,0m n <>.现将线段AB 绕点B 顺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BC ,则点C 的坐标为 .【变式7-3】(23-24九年级·河南南阳·期末)2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 (0,3),B (4,0),把△AOB 绕点O 旋转,使点A ,B 分别落在点A ′,B ′处,若A ′B ′∥x 轴,点B ′在第一象限,则点A 的对应点A ′的坐标为( )A .(912,55-)B .(129,55-)C .(1612,55-)D .(1216,55-)【题型8 旋转中的规律性问题】【例8】(23-24九年级·河南平顶山·期末)2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把边长为1的正方形OABC 绕着原点O 顺时针旋转45°得到正方形111OA B C ,按照这样的方式,绕着原点O 连续旋转2024次,得到正方形202420242024OA B C 则点2024A 的坐标是( )A .(0,1)B .()0,1-C .(1,0)D .【变式8-1】(23-24九年级·浙江杭州·期末)30.将正方体骰子(相对面上的点数1和6、2和5、3和4)放置于水平桌面上,如图1.在图2中,将骰子向右翻滚90°,然后在桌面上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则完成一次变换,若骰子的初始位置为图1所示的状态,那么按上述规则连续完成4次变换后,骰子朝上一面的点数是( )A .6B .5C .3D .1【变式8-2】(23-24九年级·内蒙古鄂尔多斯·期末)31.风力发电是一种常见的绿色环保发电形式,它能够使大自然的资源得到更好地利用.如图1,风力发电机有三个底端重合、两两成120°角的叶片,以三个叶片的重合点为原点水平方向为x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2所示),已知开始时其中一个叶片的外端点的坐标为()5,5A ,在一段时间内,叶片每秒绕原点O 顺时针转动90°,则第2024秒时,点A 的对应点2024A 的坐标为( )A .()5,5B .()5,5-C .()5,5--D .()5,5-【变式8-3】(23-24九年级·广东广州·期末)3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ABCD 的顶点A ,B 分别在y 轴正半轴、x 轴正半轴上,顶点C ,D 在第一象限,已知1OA OB ==,BC =将矩形ABCD 绕点O 逆时针旋转,每次旋转90°,则第2025次旋转结束时,点C 的坐标是( )A .()3,2B .(−2,3)C .()3,2--D .(−3,2)【题型9 由旋转的性质求最值】【例9】(23-24九年级·江苏南通·期末)33.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4,30BCM Ð=°,点E 是直线CM 上一个动点,连接BE ,线段BE 绕点B 顺时针旋转45°得到BF ,则线段DF 长度的最小值等于( )A .4-B .2-C .D .【变式9-1】(23-24九年级·江苏盐城·期末)34.如图,线段4AC =,点B 为平面上一动点,且90ABC Ð=°,将线段AB 的中点M 绕点A 逆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AN ,连接CN ,则线段CN 的最大值为 .【变式9-2】(2024·江苏扬州·一模)35.如图,直角ABC V 中,90ACB Ð=°,30A Ð=°,4BC =,点E 是边AC 上一点,将BE 绕点B 顺时针旋转60°到点F ,则CF 长的最小值是 .【变式9-3】(23-24九年级·江苏无锡·期末)36.已知在矩形ABCD 中,9AD =,12AB =,O 为矩形的中心,在等腰Rt V AEF 中,90EAF Ð=°,AE AF 6==.则EF 边上的高为 ;将AEF △绕点A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一周,连接CE ,取CE 中点M ,连接FM ,则FM 的最大值为 .【题型10 图形的动态旋转】【例10】(23-24九年级·安徽合肥·期末)37.将一个三角板如图所示摆放,直线MN 与直线GH 相交于点P ,45MPH Ð=°,现将三角板ABC 绕点A 以每秒3°的速度顺时针旋转,设时间为t 秒,且0150t ££,当t = 时,MN 与三角板的直角边平行.【变式10-1】(23-24九年级·四川成都·期末)38.新定义:已知射线OP 、OQ 为AOB Ð内部的两条射线,如果12POQ AOB Ð=Ð,那么把POQ Ð叫作AOB Ð的幸运角.已知40AOB Ð=°,射线OC 与射线OA 重合,并绕点O 以每秒5°的速度顺时针旋转,射线OD 与射线OB 重合,并绕点O 以每秒3°的速度逆时针旋转,当射线OC 旋转一周时运动停止.在旋转过程中,射线OA ,OB ,OC ,OD 中由两条射线组成的角是另外两条射线组成的角的幸运角时,t = 秒.(本题所有角都指的是小于180°的角)【变式10-2】(23-24九年级·河南平顶山·期末)39.如图,点 D 是等边ABC V 边BC 上一点,且 20BAD Ð=°.将ABD △绕点A 顺时针旋转α(0a ¹)得到AB D ¢¢V ,其中点B ,D 的对应点分别为B D ¢¢,.当直线B D ¢¢经过ABC V 的顶点时,CDD ¢Ð的度数为 .【变式10-3】(23-24九年级·江苏无锡·阶段练习)40.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5cm,2cm,120AB BC BCD ==Ð=°,点P 从A 点出发,沿射线AB 以1cm /s 的速度运动,连接CP ,将CP 绕点C 逆时针旋转60°,得到CQ ,连接BQ .当t = 时,BPQ V 是直角三角形.1.C【分析】根据旋转的定义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①高层公寓电梯的上升,是平移,故不符合要求:②传送带的移动,是平移,故不符合要求;③方向盘的转动,是旋转,故符合要求;④风车的转动,是旋转,故符合要求;⑤钟摆的运动,是旋转,故符合要求;⑥荡秋千运动,是旋转,故符合要求;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定义.解题的关键在于对知识的熟练掌握.2.B【分析】根据轴对称变换,平移变换,旋转变换的特征结合图形解答即可.【详解】解:由图可知,图(1)先以直线AB为对称轴进行翻折,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即可得到图(2),故②符合题意;图(1)先绕着点O旋转180°,再向右平移一个单位,即可得到图(2),故③符合题意;图(1)绕着OB的中点旋转180°即可得到图(2),故④符合题意;图(1)只要向右平移1个单位不能得到图(2),故①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几何变换的类型,熟练掌握常见的几种几何变换-平移、翻折、旋转的特征是解题的关键.3.B【分析】根据垂直的定义和旋转方向,计算可得.【详解】解:由题意可得:若要太阳光板于太阳光垂直,则需要绕点A逆时针旋转90°-(180°-134°)=44°,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实际生活中的垂直的定义,旋转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旋转分为顺时针和逆时针.4.B【分析】根据图示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详解】齿轮A 以逆时针方向旋转,齿轮B 以顺时针方向旋转,齿轮C 以逆时针方向旋转,齿轮D 以顺时针方向旋转,齿轮E 以逆时针方向旋转,故选B .【点睛】此题考查旋转问题,关键是根据图示进行解答.5.A【分析】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旋转前后的两个图形全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也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以及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由于A BO ¢¢△,A BP ¢¢V 分别由AOB V 、APB △旋转而得,旋转角都为60°,得到BO BO ¢=,BP BP ¢=,60OBO PBP ¢¢Ð=Ð=°,A O B AOB ¢¢Ð=Ð,O A OA ¢¢=,P A PA ¢¢=,则BOO ¢V 和BPP ¢V 都是等边三角形,得到60BOO BO O ¢¢Ð=Ð=°,OO OB ¢=,而120AOB BOC COA Ð=Ð=Ð=°,再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连PP ¢,如图,Q A BO ¢¢△,A BP ¢¢V 分别由AOB V 、APB △旋转而得,旋转角都为60°,BO BO ¢\=,BP BP ¢=,60OBO PBP ¢¢Ð=Ð=°,A O B AOB ¢¢Ð=Ð,O A OA ¢¢=,P A PA ¢¢=,BOO ¢\V 和BPP ¢V 都是等边三角形,所以①正确;,OO OB O B BP BP PP ¢¢¢¢\====,A O O O AO BO ¢¢¢\+=+,所以②正确;+=¢¢+¢A P P P PA PB ,所以③正确;60BOO BO O ¢¢\Ð=Ð=°,而120AOB BOC COA Ð=Ð=Ð=°,180A O O O OC ¢¢¢\Ð=Ð=°,\A ¢,O ¢,O ,C 在一条直线上,又CP PP P A CA CO OO O A ¢¢¢¢¢¢¢++>=++Q ,\++>++PA PB PC AO BO CO ,所以④错误.故选:A6.B【分析】延长AC 到E ,使得AE AB =,连接NE ,先求出60BAC Ð=°,2AB AC =,由旋转的性质可得AM AN =,60MAN Ð=°,则BAM EAN Ð=Ð,证明()SAS BAM EAN △≌△,得到30AEN ABM ==°∠∠,则点N 在直线EN 运动,故当CN EN ^时,CN 最小,设当CN EN^时,点N 与点H 重合,延长HC 交AB 于F ,证明ACF △是等边三角形,得到AF AC =,则2AB AF =,即直线CN 平分AB .【详解】解:如图所示,延长AC 到E ,使得AE AB =,连接NE ,∵Rt ABC △中,90ACB Ð=°,30ABC Ð=°,∴18060BAC ACB ABC =°--=°∠∠∠,2AB AC =,由旋转的性质可得AM AN =,60MAN Ð=°,∴BAC MAN Ð=Ð,∴BAM EAN Ð=Ð,∴()SAS BAM EAN △≌△,∴30AEN ABM ==°∠∠,∴点N 在直线EN 运动,∵垂线段最短,∴当CN EN ^时,CN 最小,设当CN EN ^时,点N 与点H 重合,延长HC 交AB 于F ,∴903060ACF HCE ==°-°=°∠∠,∴ACF △是等边三角形,∴AF AC =,∵2AB AC =,∴2AB AF =,∴此时直线CN 平分A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旋转的性质等等,确定N 的运动轨迹是解题的关键.7.C【分析】根据旋转的性质,得到对应边相等,旋转角相等,从而去判断命题的正确性.【详解】解:∵旋转,∴AC DC =,但是旋转角不一定是60°,∴ACD V 不一定是等边三角形,∴AC AD =不一定成立,即①不一定正确;∵旋转,∴BC EC =,故③正确;∵旋转,∴ACD BCE Ð=Ð,∵等腰三角形ACD 和等腰三角形BCE 的顶角相等,∴它们的底角也相等,即A EBC Ð=Ð,故④正确;∵90A ABC Ð+Ð=°不一定成立,∴90EBC ABC Ð+Ð=°不一定成立,∴AB EB ^不一定成立,即②不一定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旋转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图形旋转的性质.8.C【分析】由题意可得∠EAB =∠ACB =∠ABC =60°,BD =BE ,∠DBE =60°,可判断①②,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可判断③④.【详解】解:∵△ABC 是等边三角形,∴AB =BC ,∠BAC =∠ABC =∠ACB =60°,∠AEB =∠BDC∵将△BCD 绕着点B 逆时针旋转60°,得到△BAE ,∴BE =BD ,∠DBE =60°,∠EAB =∠ACB =60°∴∠EAB =∠ABC =60°,△BED 是等边三角形∵△BED 是等边三角形∴∠DEB =60°故①②正确∵∠AEB =∠BDC ,∠AEB =∠AED +∠BED ,∠BDC =∠BAC +∠ABD∴∠AED =∠ABD故④正确∵∠BDC >60°,∠ADE <60°∴∠BDC≠∠ADE故③错误.故答案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证明△BED 是等边三角形是本题的关键.9.D【分析】过点B 作BE CC ¢^于E ,如图所示,由旋转性质得到BC BC ¢=,从而得到BCC ¢V 是等腰三角形,结合等腰三角形性质确定BE 是线段CC ¢的垂直平分线,再由正方形性质,利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得到()AAS CC D BEC ¢V V ≌,进而由全等性质得到2CE C D ¢==,在Rt CC D ¢△中,由勾股定理求解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过点B 作BE CC ¢^于E ,如图所示:Q 将边BC 绕点B 逆时针旋转至点BC ¢,BC BC ¢\=,由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性质可得BE 是线段CC ¢的垂直平分线,则190,2BC E C E CE CC ¢¢¢Ð=°==,在正方形ABCD 中,BC CD =,90BCD BCE DCE Ð=°=Ð+Ð,CD BC ¢\=,Q 90CC D ¢Ð=°,90CDC DCE ¢\Ð+Ð=°,BCE CDC ¢\Ð=Ð,在CC D ¢△和BEC V 中,90BCE CDC BEC CC D BC CD ¢¢Ð=ÐìïÐ=Ð=°íï=î()AAS CC D BEC \¢V V ≌,\2CE C D ¢==,则24CC CE ¢==,在Rt CC D ¢△中,90,2CC D C D ¢¢Ð=°=,4CC ¢=,则由勾股定理可得CD ==,BC CD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正方形中求线段长,涉及旋转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垂直平分线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性质、正方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读懂题意,准确构造出辅助线,灵活运用相关几何性质求解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0.【分析】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关键是通过旋转的性质判断阴影部分三角形的特点,计算三角形的面积.设AB 与B C ¢¢交于D 点,根据旋转角15CAC ¢Ð=°,等腰直角ABC V 的一锐角45CAB Ð=°,可求C AD ¢Ð,旋转前后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6AC AC cm ==¢,90C C ¢Ð=Ð=°,根据勾股定理求得C D ¢,进而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求阴影部分面积.【详解】解:设AB 与B C ¢¢交于D 点,根据旋转性质得15CAC ¢Ð=°,而45CAB Ð=°,∴30C AD CAB CAC ¢¢Ð=Ð-Ð=°,又∵690AC AC cm C C ¢¢==Ð=Ð=°,,∴2AD C D ¢=,由勾股定理得,222AD C D AC ¢¢-=,即22246C D C D ¢¢-=,∴C D ¢=,∴阴影部分的面积2162=´´=.故答案为:11.C【分析】此题主要考查菱形的性质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根据已知可得重叠部分是个八边形,从而求得其一边长即可得到其周长.【详解】解:2,60,AD A B DAB ==Ð=¢¢°Q 30,DAO B A O \Ð=Ð=¢°¢1,OD OB AO A O ==¢\=¢=1,AB AO B O ¢¢\=-=30,60DAC A B C Ð=°Ð¢=¢°Q 30,DAC AFB \¢Ð=Ð=°,AB B F FD A D \==¢=¢¢1,B F FD \=-¢根据旋转的性质可得阴影部分为各边长相等的八边形,\旋转前后两菱形里鲁部分多边形的周长是1).故选:C .12.【分析】过点C 作CH CA ¢^交BE 于点H ,连接AF ,根据题意得到,AF EF AC CE ==,易证CAF CEF Ð=Ð,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推出CBE CEB Ð=Ð,推出CAF CBE Ð=Ð,证明()AAS AFC BHC V V ≌,得到,CF CH AF BH ==,进而证明CHF V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即可证明AMF V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推出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FH AF ====BF 的长.【详解】解:如图,过点C 作CH CA ¢^交BE 于点H ,连接AF ,Q 点E 与点A 关于线段CA ¢所在直线对称,\,AF EF AC CE ==,,CAE CEA FAE FEA \Ð=ÐÐ=Ð,\CAF CEF Ð=Ð,,BC AC AC CE ==Q ,CE BC \=,\CBE CEB Ð=Ð,\CAF CBE Ð=Ð,90ACF ACH BCH ACH Ð+Ð=Ð+Ð=°Q ,ACF BCH \Ð=Ð,\()AAS AFC BHC V V ≌,\,CF CH AF BH ==,\CHF V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45CFH CHF \Ð=Ð=°,180135BHC AFC CHF \Ð=Ð=°-Ð=°,45AFM \Ð=°\AMF V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MF AM\=Q 1CF =,3FM =,\FH AF ======\BF BH FH AF FH =+=+=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判定与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对称的性质,正确作出辅助线构造三角形全等时解题的关键.13.(1)AB BE DB =+,(2)不成立,见解析;(3)8【分析】本题考查旋转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1)由旋转的性质得,CD CE =,ACB DCE a Ð=Ð=,利用等量代换可得ACD BCE Ð=Ð,证得()ACD BCE SAS V V ≌,可得AD BE =,即可得证;(2)由旋转的性质得,ACB DCE a Ð=Ð=,CD CE =,利用等量代换可得ACD BCE Ð=Ð,证得()ACD BCE SAS V V ≌,可得AD BE =,即可证明;(3)在ED 上取一点P ,使EP FB =,由旋转的性质得CB CE =,B E Ð=Ð,证得()CFB CPE SAS V V ≌,可得CF CP =,FCB PCE Ð=Ð,从而可证FCP V 是等边三角形,可得CF FP =,即可求解.【详解】解:(1)由旋转的性质得,CD CE =,ACB DCE a Ð=Ð=,∵=ACD DCB a Ð+Ð,=DCB BCE a Ð+Ð,∴ACD BCE Ð=Ð,又∵CA CB =,∴()ACD BCE SAS V V ≌,∴AD BE =,∵AB AD DB =+,∴AB BE DB =+,故答案为:AB BE DB =+;(2)不成立,理由如下:由旋转的性质得,ACB DCE a Ð=Ð=,CD CE =,∴ACB BCD BCD DCE Ð+Ð=Ð+Ð,即ACD BCE Ð=Ð,又∵CA CB =,∴()ACD BCE SAS V V ≌,∴AD BE =,∵AD AB BD =+,∴=BE AB DB +;(3)在ED 上取一点P ,使EP FB =,由题意得,CB CE =,CBF CEP Ð=Ð,∴()CFB CPE SAS V V ≌,∴CF CP =,FCB PCE Ð=Ð,由题意得,60BCE Ð=°,∴60FCP FCB BCP PCE BCP BCE Ð=Ð+Ð=Ð+Ð=Ð=°,∴FCP V 是等边三角形,∴CF FP =,∴3418DE DF FP PE DF CF FB =++=++=++=,即线段DE 的长为8.14.(1)D BA DBC ¢Ð=Ð,理由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3)证明见解析【分析】(1)根据旋转的性质得60DBD ¢Ð=°,BD BD ¢=,则可判断BDD ¢△为等边三角形,再利用ABC V 为等边三角形得到60ABC Ð=°,则可得到D BA DBC ¢Ð=Ð;(2)通过证明ABD CBD ¢≌V V 得到D A DC ¢=;(3)根据旋转的性质得60DCD ¢¢Ð=°,DC D C ¢¢=,则可判断DCD ¢¢△为等边三角形,于是得到DD DC ¢¢=,再与(2)的证明方法一样证明ACD BCD ¢¢≌V V 得到AD BD ¢¢=,于是AD DD ¢¢¢=,加上D A DC DD ¢¢¢==,从而可判断四边形AD DD ¢¢¢是平行四边形.【详解】(1)解:D BA DBC ¢Ð=Ð,理由如下:Q 以点B 为中心,把BD 逆时针旋转60°得到BD ¢,60DBD ¢\Ð=°,BD BD ¢=,BDD ¢\△为等边三角形,BD DD ¢\=,ABC QV 为等边三角形,60ABC \Ð=°,BA BC =,60DBD ABD D BA ¢¢Ð=Ð+Ð=°Q ,60ABC ABD DBC Ð=Ð+Ð=°,D BA DBC ¢\Ð=Ð;(2)证明:在ABD ¢△和CBD △中,BA BC D BA DBC BD BD =ìïÐ=¢¢=Ðíïî,()SAS ABD CBD ¢\≌V V ,D A DC ¢\=;(3)证明:Q 以点C 为中心,把CD 顺时针旋转60°得到CD ¢¢,60DCD ¢¢\Ð=°,DC D C ¢¢=,DCD ¢¢\△为等边三角形,DD DC ¢¢\=,ABC QV 为等边三角形,60ACB Ð=°∴,CA CB =,60DCD ACD D CA ¢¢¢¢Ð=Ð+Ð=°Q ,60ACB ACD DCB Ð=Ð+Ð=°,D CA DCB ¢¢\Ð=Ð,在ACD ¢¢△和BCD △中,CA CB D CA DCB D C DC =ìïÐ=Ðíï=¢¢¢î¢,()SAS ACD BCD ¢¢\≌V V ,AD BD ¢¢\=,由(1)可知:BD DD ¢=AD DD ¢¢¢\=,由(2)可知:D A DC ¢=,又DD DC ¢¢=Q ,D A DD ¢¢¢\=,\四边形AD DD ¢¢¢是平行四边形.【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旋转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等知识点,熟练掌握相关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15.(1)见解析(2)8【分析】(1)根据旋转的性质得到60DCE CE CD Ð=°=,,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到60ACB AC BC Ð=°=,.则ACB DCE Ð=Ð,即可得到结论;(2)证明()SAS ACE BCD ≌△△.则AE BD =.证明CDE V 是等边三角形.进一步得到90ADE ADC CDE Ð=Ð+Ð=°.在Rt ADE V 中,由勾股定理即可得到DE 的长.【详解】(1)证明:由旋转的性质,知60DCE CE CD Ð=°=,.∵ABC V 是等边三角形,∴60ACB AC BC Ð=°=,.∴ACB DCE Ð=Ð.∴ACB ACD DCE ACD Ð+Ð=Ð+Ð,即BCD ACE Ð=Ð.(2)解:在ACE △和BCD △中,AC BC ACE BCD CE CD =ìïÐ=Ðíï=î,,,∴()SAS ACE BCD ≌△△.∴10AE BD ==.∵60DCE CD CE Ð=°=,,∴CDE V 是等边三角形.∴60CDE Ð=°.∵30ADC Ð=°,∴90ADE ADC CDE Ð=Ð+Ð=°.在Rt ADE V中,8DE ==【点睛】此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熟练掌握旋转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6.(1)1802a°-(2)2AE BE CF =+,理由见解析(3)2【分析】(1)根据旋转的性质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解答;(2)根据旋转的性质及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解答;(3)根据旋转的性质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到1DH EH ==,再利用勾股定理及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解答.【详解】(1)解:如图1中,∵将CAD V 绕点C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角a 得到CBE △,∴ACD BCE △△≌,DCE a Ð=,∴CD CE =,∴1802CDE a °-Ð=.故答案为:1802a °-.(2)解:2AE BE CF =+.理由如下:如图2中,∵将CAD V 绕点C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角90°得到CBE △,∴ACD BCE △△≌,∴AD BE =,CD CE =,90DCE Ð=°,∴CDE V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F DE ^,∴2DF EF CF ==,∵AE AD DF EF =++,∴2AE BE CF =+.(3)解:如图3中,过点C 作CH DE ^于点H .∵60a =°,∴ACB △,DCE △都是等边三角形,∴60CED Ð=°,∵60AEC Ð=°,∴60AEC CED Ð=Ð=°,∴A ,D ,E 共线,∵CH DE ^,2CD =,CD DE CE ==,∴1DH EH ==,∴CH ===∵CA =∴3AH ===,∴312AD AH DH =-=-=,∵ACD BCE △△≌,∴2BE AD ==.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旋转的性质,掌握旋转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7.(1)图见解析(2)图见解析(3)图见解析(4)图见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利用平移变换,旋转变化作图,熟练掌握作图技巧是解题的关键.(1)根据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即可得到ABC V 向下平移5个单位后的图形111A B C △;(2)根据旋转中心,旋转的方向以及角度,即可得到图像;(3)分别找出A C 、对应点,连接即可;(4)找出A 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连接A B ¢,交直线l 于点P ,此时PA PA ¢=,则PA PB A B ¢+=,使ABP V 的周长最小.【详解】(1)解:111A B C V 即为所求(2)解:222A B C V 即为所求。

上海市初三数学复习专题及答案 图形运动——旋转专题

上海市初三数学复习专题及答案  图形运动——旋转专题

图形运动——旋转1.理解图形运动的概念和性质;2.理解图形旋转的概念和性质;3.培养学生利用图形旋转的性质解决相关问题;4.培养学生体验动感过程和动态思维能力;5.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结构【备注】:1.根据第一个图回顾图形旋转的特征,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说说,再分析填空;2.根据第二个图总结图形旋转的常见题型,为后面例题讲解铺垫基础;3.回顾时可以尽量让学生自己多说,时间大概5分钟。

一.图形旋转的性质和特征:二.图形旋转常见题型:图形运动之旋转边长例1.把边长为5cm 的等边三角形ABC 绕着点C 旋转90度后,点A 落在点A '处,那么线段A A '的长等于 cm .(★★★)例2.如图,在直角坐标平面内,ABO △中,90ABO ∠=,30A ∠=,1=OB ,如果ABO △ 绕原点O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到OA B ''的位置,那么点B '的坐标是 .(★★★)例3.如图, 等腰△ABC 中,AB =AC ,BC =2cm ,∠A =1200,将△ABC 绕着点A 旋转,当点B 落在点C 的位置时,点C 落在点D 处,则BD 的长为_________cm .(★★★) 例4.如图,边长为3的正方形ABCD 绕点A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30后得到的正方形EFCG ,EF 交AD 于点H ,那么DH 的长为_______.(★★★★)我来试一试!练习1.如图,在ABC ∆中,∠ACB =︒90,AC =4,BC =3,将ABC ∆绕点C 顺时针旋转至C B A 11∆的位置,其中B 1C ⊥AB ,B 1C 、A 1B 1交AB 于M 、N 两点,则线段MN 的长为 .(★★★★)A BC D EF G H 图yxA 'B 'ABODBCA例5.在Rt △ABC 中,∠C =90º ,BC =4 ,AC =3,将△ABC 绕着点B 旋转后点A 落在直线BC 上的点A ',点C 落在点C '处,那么A A '的值为 .(★★★★)例6.在△ABC 中,C ∠=90°,D 是AC 上的点,A DBC ∠=∠,将线段BD 绕点B 旋转,使点D 落在线段AC 的延长线上点1D 处,已知:1:2BC AC =,则1cos AD B ∠的值等于 .(★★★★)例.7在矩形ABCD 中,AD =4,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P 为AB 的中点,将△ADP 绕点A 顺时针旋转,使点D 恰好落在点O 处,点P 落在点P /处,那么点P /与点B 的距离为 . (★★★★)我来试一试!练习1.已知P 是正方形ABCD 内一点,将△ABP 绕点B 旋转,使得边BA 与边BC 重合,点P 落在点P '的位置上.如果PB =3,那么P P '的长等于 .(★★★) 练习2.点A 的坐标为(2,0),把点A 绕着坐标原点顺时针旋转135º到点B ,那么点B 的坐标是 _________.(★★★)练习 3.如下图,已知90,ACB AC BC ︒∠==,将ABC ∆绕点A 逆时针旋转15°后得到''AB C ∆,''B C 与AB 交于点F , 若1AC =,则'C F = .(★★★★)1.如下图,将AOB △绕点O 逆时针旋转90,得到A OB ''△.若点A 的坐标为()a b ,, 则点A '的坐标为 .(★★★)yA 'B 'OB()A a b ,xFB 'C 'ABC2.如图,已知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C =90°,AB =5,BC =3,将ABC ∆绕着点B 顺时针旋转,使点C 落在边AB 上的点C ′处,点A 落在点A ′处,则AA ′的长为 .(★★★★)3.将等腰△ABC 绕着底边BC 的中点M 旋转30°后,如果点B 恰好落在原△ABC 的边AB 上,那么∠A 的余切值等于 .(★★★) 4.在ABC ∆中,90C ∠=︒,D 是AC 上的点,A DBC ∠=∠,将线段BD 绕点B 旋转,使点 D 落在线段AC 的延长线上,记作点E ,已知2BC =,3AD =,则DE = . (★★★★)5.在△ABC 中,∠C =90°,4AC =,2BC =,△ABC 绕着点C 旋转后, 点B 落在AC 边上的点B ',点A 落在点A ',那么tan AA B ''∠的值为 .(★★★)6.已知A 是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一点,先把点A 向上平移3个单位得到点B ,再把点A 绕点B 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点C ,若点C 关于y 轴的对称点为(1,2),那么点A 的坐标是 .(★★★★)7.如图,在△ABC 中,∠C =90º,∠A=30º,BC =1,将△ABC 绕点 B 顺时针方向旋转,使点C 落到AB 的延长线上,那么点A 所经过的线路长为 .(★★★★)8.已知△ABC 中,∠90C =,9AB =,23cosA =, 把△ABC 绕着点C 旋转,使得点A 落在点'A ,点B 落在点'B .若点'A 在边AB 上,则点B 、'B 的距离为 .(★★★)9.如图,在等边ABC ∆中,9AC =,点O 在AC 上,且3AO =,点P 是AB上一动点,连结OP .将线段OP 绕点O 逆时针旋转60︒旷得到线段OD 要使点D 恰好落在BC 上,则AP 的长是 .(★★★★)ABC(第2题图)图形运动之旋转角度例1.正六边形绕着它的中心最少旋转 度后与它本身重合.(★★★)我来试一试!练习1.如果一个正多边形绕着它的中心至少旋转45º后能与它本身重合,那么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________.(★★★)例2.如图1,在Rt △ABC 中, ∠C=90º,∠B =30º,将△ABC 绕着点C 逆时针旋转后得到的△A ′B ′C 的斜边A ′B ′ 经过点A ,那么旋转角的度数是________.(★★★)例3.如图2,已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1.如果将对角线BD 绕着点B 旋转后,点D 落在CB 的延长线上的D '点处,联结D A ',那么cot BAD '∠=______.(★★★★)例4.如图3,把一个直角三角形ACB 绕着︒30角的顶点B 旋转,使点A 与落在直线BC 上的点'A 处,点C 落在'C 处,则'CC B ∠的度数是 .(★★★★★)例5.在ABC ∆中,1,2,90==︒=∠AC BC C,ABC ∆绕B 点旋转后,点C 落在边AB 上的点'C ,A 点旋转到'A 点,那么''tan C AA ∠的值为 .(★★★) 例6.在ABC ∆中,AC AB=,将ABC ∆绕B 点旋转,点A 落在边BC 上的点'A ,点C 落在点'C ,如果A ,'A ,'C 在一条直线上,那么ABC ∠= .(★★★)我来试一试!练习2.已知ABC ∆中,31sin ,=∠=B AC AB , 把ABC ∆绕A 点旋转, AB 与AC 重合,点C 到点D 处,联接BD ,则=∠DBC cos .(★★★)1.如图4,把△ABC 绕C 点顺时针旋转35得△A 'B 'C ,此时恰好A 'B '⊥AC ,则∠A = __度.(★★★)2.如图5,在平面内将△ABC 绕点A 逆时针旋转至△AB C '',使//CC AB ',如果70BAC ∠=︒,那么旋转角α=_____度.(★★★)3.如图6,在△ABC 中,︒=∠30A ,︒=∠70B ,将△ABC 绕点C 顺时针旋转,使点B 落在边AC 上的点B 1处,点A 落在点A 1处,那么=∠11B AA 度.(★★★)4.如图7,将一副含有30°角的三角板⊿ABC 绕着点A 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AB′C′,则∠CC′A 的度数为( )(★★★)(A )30°; (B )45°; (C )60°; (D )90°.5.在△ABC 中,AB=AC ,∠A=80°,将△ABC 绕着点B 旋转,使点A 落在直线BC 上, 点C 落在点'C ,则∠'BCC = .(★★★)6.如图,在Rt △ABC 中,90C ∠=º,60B ∠=º,若将Rt △ABC 绕直角顶点C 顺时针旋转90,点A 、B 分别旋转至点'A 、'B , 联结'AA ,则''____AA B ∠=.(★★★)图形运动之旋转面积例1.如图1,将△ABC 绕点B 逆时针旋转30°后得到△A 1BC 1,BC =2,那么△BC 1C 的面积是 .(★★★)例2.如图2,在ABC ∆中,AB=3,AC=2,ABC ∆绕着点A 旋转后能与''C AB ∆重合,那么'ABB ∆与'ACC ∆的面积之比为_______.(★★★)例3.如图3,点G 是ABC △的重心,CG 的延长线交AB 于D ,5GA =,4GC =,3GB =, 将ADG △绕点D 顺时针方向旋转180得到BDE △,则EBC △的面积= . (★★★★)例 4.如图4,在RtABC∆中,︒=∠︒=∠30,90A ACB ,BC=2cm,C B A ''∆是Rt ABC ∆绕点C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30后得到的,设A'B'边交BC 边于点D ,则'CDB ∆的面积是_______. (★★★★)(图4)例5.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 中,点E 在边DC 上,DE=2,EC=1。

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图形旋转与点的坐标问题——专题复习

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图形旋转与点的坐标问题——专题复习

教学设计图形旋转与点的坐标问题——专题复习(一)学情分析对于九年级的学生,虽然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但是学生基础高低参差不齐,两极分化已经比较明显了,对优生来说,能够透彻理解知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较为清楚,对后进生来说,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的掌握,成绩较差,学生仍然缺少大量的推理题训练,推理的思考方法与写法上均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对图形的变换有畏难情绪,相关知识学得不很透彻。

这样要因材施教,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

(二)教法学法我将结合学案,采用探究发现、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

教学中加强对旋转性质的认识,通过变式训练进行深入研究,在学生的积极思考努力下,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发现的过程,使学生掌握知识,培养思维能力。

(三)教学目标图形的变换包括平移、轴对称、旋转、位似、投影等,本节课还是主要探究“图形旋转与坐标”。

1、掌握图形旋转的性质,能利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一次函数、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解决问题。

2、在直角坐标系中,把握好图形变换后点的坐标的变化。

3、灵活运用不同的方式求值,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四)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是在直角坐标系中,把握好图形变换后点的坐标的变化。

难点是灵活运用不同的方式求值。

(五)教学过程一、温故辅新1.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A′的坐标为(3,7),点A的坐标为(0,4),则A、A′两点间的距离为()。

图3(小结:要求A 、A ′两点间的距离,需构造以AA ′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解)2.已知直线m : 3335-=x y ,若m 与x 轴交于点P, 则点P 的坐标为( )。

(小结:令y=0,即可求出点P 的坐标)。

如图2:已知Rt △AB O中∠O=90°OA=4,OB=3,把△AB O绕点B 逆时针旋转,得△A ′B O′,点A ,O旋转后的对应点为A,O′,记旋转角为α.若α=90°,则AA ′的长=( )。

难关必刷03旋转综合题(2种解题模型专练)(原卷版)

难关必刷03旋转综合题(2种解题模型专练)(原卷版)

难关必刷03旋转综合题(2种解题模型专练)【模型梳理】模型一:“奔驰”模型旋转是中考必考题型,奔驰模型是非常经典的一类题型,且近几年中考中经常出现。

我们不仅要掌握这类题型,提升利用旋转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明白一点:旋转的本质是把分散的条件集中化,从而解决问题模型二:“费马点”模型最值问题是中考常考题型,费马点属于几何中的经典题型,目前全国范围内的中考题都是从经典题改编而来,所以应熟练掌握费马点等此类最值经典题。

【题型专练】模型一:“奔驰”模型一.选择题(共2小题)1.(2023•中原区校级三模)小星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绘制了如下风车图形,他先将△OBA固定在坐标系中,其中A(2,4),B(2,0),接着他将△OBA绕原点O逆时针转动90°至△OB1A1,称为第一次转动,然后将△OB1A1绕原点O逆时针转动90°至△OB2A2,称为第二次转动,…那么按照这种转动方式,转动2023次后,点A的坐标为( )A.(4,﹣2)B.C.D.(2,4)2.(2020秋•顺平县期中)如图,P是等边三角形ABC内的一点,且PA=3,PB=4,PC=5,将△ABP绕点B顺时针旋转60°到△CBQ位置.连接PQ,则以下结论错误的是( )A.∠QPB=60°B.∠PQC=90°C.∠APB=150°D.∠APC=135°二.填空题(共1小题)3.(2022秋•新抚区期中)如图,正方形ABCD中,将边AB绕着点A旋转,当点B落在边CD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E处时,∠BED的度数为 .三.解答题(共5小题)4.(2021秋•长乐区期中)在Rt△ABC中,∠ACB=90°,∠ABC=30°,AC=4,将△ABC绕点B顺时针旋转一定的角度得到△DBE,点A,C的对应点分别是D,E,连接AD.(1)如图1,当点E恰好在边AB上时,求∠ADE的大小;(2)如图2,若F为AD中点,求CF的最大值.5.(2021春•高州市期中)如图,P是正三角形ABC内的一点,且PA=6,PB=8,PC=10.若将△PAC 绕点A逆时针旋转后,得到△P′AB.(1)求点P与点P′之间的距离;(2)求∠APB的度数.6.(2023•崂山区模拟)阅读下面材料:小伟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如图1,在正三角形ABC内有一点P,且PA=3,PB=4,PC=5,求∠APB的度数.小伟是这样思考的:如图2,利用旋转和全等的知识构造△AP′C,连接PP′,得到两个特殊的三角形,从而将问题解决.请你回答:图1中∠APB的度数等于 .参考小伟同学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下列问题:(1)如图3,在正方形ABCD内有一点P,且PA=,PB=1,PD=,则∠APB的度数等于 ,正方形的边长为 ;(2)如图4,在正六边形ABCDEF内有一点P,且PA=2,PB=1,PF=,则∠APB的度数等于 ,正六边形的边长为 .7.(2023•青岛二模)(1)探究发现下面是一道例题及其解答过程,请补充完整.如图1,在等边三角形ABC内部有一点P,PA=3,PB=4,PC=5.求∠APB的度数.解:将△APC绕点A逆时针旋转60°,得到△AP′B,连接PP',则△APP'为等边三角形.∵P′P=PA=3,PB=4,P'B=PC=5,∴P'P2+PB2=P′B2△BPP'为 三角形∴∠APB的度数为 .(2)类比延伸如图2,在正方形ABCD内部有一点P,若∠APD=135°,试判断线段PA、PB、PD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联想拓展如图3,在△ABC中,∠BAC=120°,AB=AC.点P在直线AB上方且∠APB=60°,试判断是否存在常数k,满足(kPA)2+PB2=PC2.若存在,求出k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8.(2020秋•田家庵区校级月考)(原题初探)(1)小明在数学作业本中看到有这样一道作业题:如图1,P 是正方形ABCD内一点,连结PA,PB,PC现将△PAB绕点B顺时针旋转90°得到的△P′CB,连接PP′.若PA=,PB=3,∠APB=135°,则PC的长为 ,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 .(变式猜想)(2)如图2,若点P是等边△ABC内的一点,且PA=3,PB=4,PC=5,请猜想∠APB的度数,并说明理由.(拓展应用)(3)聪明的小明经过上述两小题的训练后,善于反思的他又提出了如下的问题:如图3,在四边形ABCD中,AD=3,CD=2,∠ABC=∠ACB=∠ADC=45°,则BD的长度为 .模型二:“费马点”模型一.填空题1.(2022秋•大冶市期末)如图,D是等边三角形ABC外一点,连接AD,BD,CD,已知BD=8,CD=3,则当线段AD的长度最小时,①∠BDC= ;②AD的最小值是 .2.(2020•荷塘区模拟)在△ABC中,若其内部的点P满足∠APB=∠BPC=∠CPA=120°,则称P为△ABC的费马点.如图所示,在△ABC中,已知∠BAC=45°,设P为△ABC的费马点,且满足∠PBA=45°,PA=4,则△PAC的面积为 .二.解答题3.(2021•山西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后面相应的任务:费马(Ferrmat,1601年8月17日﹣1665年1月12日),生于法国南部图卢兹(Toulouse)附近的波蒙•德•罗曼,被誉为业余数学家之王.1643年,费马曾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几何问题:给定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A,B,C,求平面上到这三个点的距离之和最小的点的位置.另一位数学家托里拆利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如图1,△ABC(三个内角均小于120°)的三条边的张角都等于120°,即满足∠APB=∠BPC=∠APC=120°的点P,就是到点A,B,C的距离之和最小的点,后来人们把这个点P称为“费马点”.下面是“费马点”的证明过程:如图2,将△APB绕着点B逆时针旋转60°得到△A′P′B,使得A′P′落在△ABC外,则△A′AB为等边三角形,∴P′B=PB=PP′,于是PA+PB+PC=P′A′+PP′+PC≥A′C,….任务:(1)材料中,判定△A′AB为等边三角形的依据是 .(2)请你完成剩余的部分.(3)如图,△ABC为锐角三角形,以AC为一边作等边△ACD,⊙O是△ACD的外接圆,连接BD交⊙O于点M,求证:M是△ABC的费马点.4.(2023•桐城市校级开学)定义:在一个等腰三角形底边的高线上所有点中,到三角形三个顶点距离之和最小的点叫做这个等腰三角形的“近点”,“近点”到三个顶点距离之和叫做这个等腰三角形的“最近值”.【基础巩固】(1)如图1,在等腰Rt△ABC中,∠BAC=90°,AD为BC边上的高,已知AD上一点E满足∠DEC=60°,AC=,求AE+BE+CE= ;【尝试应用】(2)如图2,等边三角形ABC边长为,E为高线AD上的点,将三角形AEC绕点A逆时针旋转60°得到三角形AFG,连接EF,请你在此基础上继续探究求出等边三角形ABC的“最近值”;【拓展提高】(3)如图3,在菱形ABCD中,过AB的中点E作AB垂线交CD的延长线于点F,连接AC、DB,已知∠BDA=75°,AB=6,求三角形AFB“最近值”的平方.5.(2019秋•台州期中)(1)知识储备①如图1,已知点P为等边△ABC外接圆的BC上任意一点.求证:PB+PC=PA.②定义:在△ABC所在平面上存在一点P,使它到三角形三顶点的距离之和最小,则称点P为△ABC的费马点,此时PA+PB+PC的值为△ABC的费马距离.(2)知识迁移①我们有如下探寻△ABC(其中∠A,∠B,∠C均小于120°)的费马点和费马距离的方法:如图2,在△ABC的外部以BC为边长作等边△BCD及其外接圆,根据(1)的结论,易知线段 的长度即为△ABC的费马距离.②在图3中,用不同于图2的方法作出△ABC的费马点P(要求尺规作图).(3)知识应用①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ⅰ.任意三角形的费马点有且只有一个 ;ⅱ.任意三角形的费马点一定在三角形的内部 .②已知正方形ABCD,P是正方形内部一点,且PA+PB+PC的最小值为,求正方形ABCD的边长.。

中考数学总复习之图形的旋转综合训练(30题)

中考数学总复习之图形的旋转综合训练(30题)

中考数学总复习之图形的旋转综合训练(30题)1.如图,点A在射线OX上,OA=a.如果OA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n°(0<n≤360)到OA′,那么点A′的位置可以用(a,n°)表示.(1)按上述表示方法,若a=3,n=37,则点A′的位置可以表示为;(2)在(1)的条件下,已知点B的位置用(3,74°)表示,连接A′A、A′B.求证:A′A=A′B.2.如图1,D为等边△ABC内一点,将线段AD绕点A逆时针旋转60°得到AE,连接CE,BD的延长线与AC交于点G,与CE交于点F.(1)求证:BD=CE;(2)如图2,连接F A,小颖对该图形进行探究,得出结论:∠BFC=∠AFB=∠AFE.小颖的结论是否正确?若正确,请给出证明;若不正确,请说明理由.3.如图,点M是∠ABC的边BA上的动点,BC=6,连接MC,并将线段MC绕点M逆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MN.(1)作MH⊥BC,垂足H在线段BC上,当∠CMH=∠B时,判断点N是否在直线AB上,并说明理由;(2)若∠ABC=30°,NC∥AB,求以MC、MN为邻边的正方形的面积S.4.如图,点E是矩形ABCD的边BC上一点,将△ABE绕点A逆时针旋转至△AB1E1的位置,此时E、B1、E1三点恰好共线.点M、N分别是AE和AE1的中点,连接MN、NB1.(1)求证:四边形MEB1N是平行四边形;(2)延长EE1交AD于点F,若EB1=E1F,,判断△AE1F与△CB1E 是否全等,并说明理由.5.如图1,在Rt△ABC中,∠BAC=90°,AB=AC,D为△ABC内一点,将线段AD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得到AE,连接CE,BD的延长线与CE交于点F.(1)求证:BD=CE,BD⊥CE;(2)如图2,连接AF,DC,已知∠BDC=135°,判断AF与DC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6.下面是小明关于“对称与旋转的关系”的探究过程,请你补充完整.(1)三角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1所示,简称G,G关于y轴的对称图形为G1,关于x轴的对称图形为G2.则将图形G1绕点顺时针旋转度,可以得到图形G2.(2)在图2中分别画出G关于y轴和直线y=x+1的对称图形G1,G2.将图形G1绕点(用坐标表示)顺时针旋转度,可以得到图形G2.(3)综上,如图3,直线l1:y=﹣2x+2和l2:y=x所夹锐角为α,如果图形G关于直线l1的对称图形为G1,关于直线l2的对称图形为G2,那么将图形G1绕点(用坐标表示)顺时针旋转度(用α表示),可以得到图形G2.7.如图,在由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ABC的顶点均为格点(网格线的交点).(1)将△ABC向上平移6个单位,再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到△A1B1C1,请画出△A1B1C1;(2)以边AC的中点O为旋转中心,将△ABC按逆时针方向旋转180°,得到△A2B2C2,请画出△A2B2C2.8.如图,是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8×8方格,线段AB的端点在格点上.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使点A、B的坐标分别为(2,1)和(﹣1,3).(1)画出该平面直角坐标系xOy;(2)画出线段AB关于原点O成中心对称的线段A1B1;(3)画出以点A、B、O为其中三个顶点的平行四边形.(画出一个即可)9.如图,在2×6的方格纸中,已知格点P,请按要求画格点图形(顶点均在格点上).(1)在图1中画一个锐角三角形,使P为其中一边的中点,再画出该三角形向右平移2个单位后的图形.(2)在图2中画一个以P为一个顶点的钝角三角形,使三边长都不相等,再画出该三角形绕点P旋转180°后的图形.10.如图所示的方格纸(1格长为一个单位长度)中,△AOB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3,0),O(0,0),B(3,4).(1)将△AOB沿x轴向左平移5个单位,画出平移后的△A1O1B1(不写作法,但要标出顶点字母);(2)将△AOB绕点O顺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A2O2B2(不写作法,但要标出顶点字母);(3)在(2)的条件下,求点B绕点O旋转到点B2所经过的路径长(结果保留π).11.如图是由小正方形组成的9×6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叫做格点.△ABC的三个顶点都是格点.仅用无刻度的直尺在给定网格中完成画图,画图过程用虚线表示.(1)在图(1)中,D,E分别是边AB,AC与网格线的交点.先将点B绕点E旋转180°得到点F,画出点F,再在AC上画点G,使DG∥BC;(2)在图(2)中,P是边AB上一点,∠BAC=α.先将AB绕点A逆时针旋转2α,得到线段AH,画出线段AH,再画点Q,使P,Q两点关于直线AC对称.12.如图,在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ABC与△DEF关于点O成中心对称,△ABC与△DEF的顶点均在格点上,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1)在图中画出点O的位置.(2)将△ABC先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A1B1C1,请画出△A1B1C1;(3)在网格中画出格点M,使A1M平分∠B1A1C1.13.如图,方格纸上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个单位长度,△ABC的顶点A、B、C都在格点上(两条网格线的交点叫格点).请仅用无刻度的直尺按下列要求画图,并保留画图痕迹(不要求写画法).(1)将△ABC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点B的对应点为B1,点C的对应点为C1,画出△AB1C1;(2)连接CC1,△ACC1的面积为;(3)在线段CC1上画一点D,使得△ACD的面积是△ACC1面积的.1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线段AB的两个端点的坐标分别是A(﹣1,4),B(﹣3,1).(1)画出线段AB向右平移4个单位后的线段A1B1;(2)画出线段AB绕原点O旋转180°后的线段A2B2.15.数学活动课上,张老师组织同学们设计多姿多彩的几何图形,如图都是由边长为1的小等边三角形构成的网格,每个网格图中有3个小等边三角形已涂上阴影,请同学们在余下的空白小等边三角形中选取一个涂上阴影,使得4个阴影小等边三角形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或中心对称图形,请画出4种不同的设计图形.(规定:凡通过旋转能重合的图形视为同一种图形)16.如图,在△ABC中,,D,E,F分别为AC,AB,BC的中点,连接DE,DF.(1)如图1,求证:;(2)如图2,将∠EDF绕点D顺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得到∠PDQ,当射线DP交AB于点G,射线DQ交BC于点N时,连接FE并延长交射线DP于点M,判断FN与EM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如图3,在(2)的条件下,当DP⊥AB时,求DN的长.17.在△ABC中,∠BAC=90°,AB=AC,线段AB绕点A逆时针旋转至AD(AD不与AC 重合),旋转角记为α,∠DAC的平分线AE与射线BD相交于点E,连接EC.(1)如图①,当α=20°时,∠AEB的度数是;(2)如图②,当0°<α<90°时,求证:BD+2CE=AE;(3)当0°<α<180°,AE=2CE时,请直接写出的值.18.在△ABC中,点D,E分别是AB,AC边上的点,DE∥BC.基础理解:(1)如图1,若AD=4,BD=3,求的值;证明与拓展:(2)如图2,将△ADE绕点A逆时针旋转度,得到△AD1E1,连接BD1,CE1.①求证:=;②如图3,若∠BAC=90°,AB<AC,AD=6,△ADE在旋转过程中,点D1恰好落在DE上时,连接EE1,=,则△E1D1E的面积为.19.【特例感知】(1)如图1,△AOB和△CO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OB=∠COD=90°,点C在OA 上,点D在BO的延长线上,连接AD,BC,线段AD与BC的数量关系是;【类比迁移】(2)如图2,将图1中的△COD绕着点O顺时针旋转α(0°<α<90°),那么第(1)问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如果成立,证明你的结论;如果不成立,说明理由.【方法运用】(3)如图3,若AB=8,点C是线段AB外一动点,AC=3,连接BC.①若将CB绕点C逆时针旋转90°得到CD,连接AD,则AD的最大值是;②若以BC为斜边作Rt△BCD(B,C,D三点按顺时针排列),∠CDB=90°,连接AD,当∠CBD=∠DAB=30°时,直接写出AD的值.20.在Rt△ABC中,AC=BC,将线段CA绕点C旋转α(0°<α<90°),得到线段CD,连接AD、BD.(1)如图1,将线段CA绕点C逆时针旋转α,则∠ADB的度数为;(2)将线段CA绕点C顺时针旋转α时①在图2中依题意补全图形,并求∠ADB的度数;②若∠BCD的平分线CE交BD于点F,交DA的延长线于点E,连结BE.用等式表示线段AD、CE、BE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21.【问题情境】在一次数学兴趣小组活动中,小昕同学将一大一小两个三角板按照如图1所示的方式摆放.其中∠ACB=∠DEB=90°,∠B=30°,BE=AC=3.【问题探究】小昕同学将三角板DEB绕点B按顺时针方向旋转.(1)如图2,当点E落在边AB上时,延长DE交BC于点F,求BF的长.(2)若点C、E、D在同一条直线上,求点D到直线BC的距离.(3)连接DC,取DC的中点G,三角板DEB由初始位置(图1),旋转到点C、B、D 首次在同一条直线上(如图3),求点G所经过的路径长.(4)如图4,G为DC的中点,则在旋转过程中,点G到直线AB的距离的最大值是.22.在△ABC中,∠BAC=90°,AB=AC=2,D为BC的中点,E,F分别为AC,AD 上任意一点,连接EF,将线段EF绕点E顺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EG,连接FG,AG.(1)如图1,点E与点C重合,且GF的延长线过点B,若点P为FG的中点,连接PD,求PD的长;(2)如图2,EF的延长线交AB于点M,点N在AC上,∠AGN=∠AEG且GN=MF,求证:AM+AF=AE;(3)如图3,F为线段AD上一动点,E为AC的中点,连接BE,H为直线BC上一动点,连接EH,将△BEH沿EH翻折至△ABC所在平面内,得到△B′EH,连接B′G,直接写出线段B′G的长度的最小值.23.如图,在Rt△ABC中,AC=BC,∠ACB=90°,点O在线段AB上(点O不与点A,B重合),且OB=kOA,点M是AC延长线上的一点,作射线OM,将射线OM绕点O 逆时针旋转90°,交射线CB于点N.(1)如图1,当k=1时,判断线段OM与ON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如图2,当k>1时,判断线段OM与ON的数量关系(用含k的式子表示),并证明;(3)点P在射线BC上,若∠BON=15°,PN=kAM(k≠1),且<,请直接写出的值(用含k的式子表示).24.如图,在△ABC中,AB=AC,∠BAC=120°,点D在直线AC上,连接BD,将DB 绕点D逆时针旋转120°,得到线段DE,连接BE,CE.(1)求证:BC=AB;(2)当点D在线段AC上(点D不与点A,C重合)时,求的值;(3)过点A作AN∥DE交BD于点N,若AD=2CD,请直接写出的值.25.如图1,△ABC是等边三角形,点D在△ABC的内部,连接AD,将线段AD绕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线段AE,连接BD,DE,CE.(1)判断线段BD与CE的数量关系并给出证明;(2)延长ED交直线BC于点F.①如图2,当点F与点B重合时,直接用等式表示线段AE,BE和CE的数量关系为;②如图3,当点F为线段BC中点,且ED=EC时,猜想∠BAD的度数并说明理由.26.如图,在矩形ABCD中,AD=nAB(n>1),点E是AD边上一动点(点E不与A,D 重合),连接BE,以BE为边在直线BE的右侧作矩形EBFG,使得矩形EBFG∽矩形ABCD,EG交直线CD于点H.【尝试初探】(1)在点E的运动过程中,△ABE与△DEH始终保持相似关系,请说明理由.【深入探究】(2)若n=2,随着E点位置的变化,H点的位置随之发生变化,当H是线段CD中点时,求tan∠ABE的值.【拓展延伸】(3)连接BH,FH,当△BFH是以FH为腰的等腰三角形时,求tan∠ABE的值(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27.如图,在锐角△ABC中,∠A=60°,点D,E分别是边AB,AC上一动点,连接BE 交直线CD于点F.(1)如图1,若AB>AC,且BD=CE,∠BCD=∠CBE,求∠CFE的度数;(2)如图2,若AB=AC,且BD=AE,在平面内将线段AC绕点C顺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线段CM,连接MF,点N是MF的中点,连接CN.在点D,E运动过程中,猜想线段BF,CF,CN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3)若AB=AC,且BD=AE,将△ABC沿直线AB翻折至△ABC所在平面内得到△ABP,点H是AP的中点,点K是线段PF上一点,将△PHK沿直线HK翻折至△PHK所在平面内得到△QHK,连接PQ.在点D,E运动过程中,当线段PF取得最小值,且QK⊥PF时,请直接写出的值.28.在△ABC中,AB=AC,D是边BC上一动点,连接AD,将AD绕点A逆时针旋转至AE的位置,使得∠DAE+∠BAC=180°.(1)如图1,当∠BAC=90°时,连接BE,交AC于点F.若BE平分∠ABC,BD=2,求AF的长;(2)如图2,连接BE,取BE的中点G,连接AG.猜想AG与CD存在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3)如图3,在(2)的条件下,连接DG,CE.若∠BAC=120°,当BD>CD,∠AEC =150°时,请直接写出的值.29.在△ABC中,AB=AC,△CDE中,CE=CD(CE≥CA),BC=CD,∠D=α,∠ACB+∠ECD=180°,点B,C,E不共线,点P为直线DE上一点,且PB=PD.(1)如图1,点D在线段BC延长线上,则∠ECD=,∠ABP=(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2)如图2,点A,E在直线BC同侧,求证:BP平分∠ABC;(3)若∠ABC=60°,BC=+1,将图3中的△CDE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当BP⊥DE时,直线PC交BD于点G,点M是PD中点,请直接写出GM的长.30.如图,在△ABC中,AB=AC,∠BAC=α(0°<α<180°),过点A作射线AM交射线BC于点D,将AM绕点A逆时针旋转α得到AN,过点C作CF∥AM交直线AN于点F,在AM上取点E,使∠AEB=∠ACB.(1)当AM与线段BC相交时,①如图1,当α=60°时,线段AE,CE和CF之间的数量关系为.②如图2,当α=90°时,写出线段AE,CE和CF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当tanα=,AB=5时,若△CDE是直角三角形,直接写出AF的长.。

备考2023年中考数学一轮复习-图形的变换_平移、旋转变换_坐标与图形变化﹣旋转-综合题专训及答案

备考2023年中考数学一轮复习-图形的变换_平移、旋转变换_坐标与图形变化﹣旋转-综合题专训及答案

备考2023年中考数学一轮复习-图形的变换_平移、旋转变换_坐标与图形变化﹣旋转-综合题专训及答案坐标与图形变化﹣旋转综合题专训1、(2016天津.中考真卷)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原点,点A(4,0),点B(0,3),把△ABO绕点B逆时针旋转,得△A′BO′,点A,O旋转后的对应点为A′,O′,记旋转角为α.(1)如图①,若α=90°,求AA′的长;(2)如图②,若α=120°,求点O′的坐标;(3)在(Ⅱ)的条件下,边OA上的一点P旋转后的对应点为P′,当O′P+BP′取得最小值时,求点P′的坐标(直接写出结果即可)2、(2015大连.中考真卷)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OB=90°,AB∥x轴,OB=2,双曲线y=经过点B,将△AOB绕点B逆时针旋转,使点O的对应点D落在x轴的正半轴上.若AB的对应线段CB恰好经过点O.(1)求点B的坐标和双曲线的解析式;(2)判断点C是否在双曲线上,并说明理由.3、(2017松北.中考模拟)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Rt△ABC,且A(﹣1,3),B(﹣3,﹣1),C(﹣3,3),已知△A1AC1是由△ABC旋转得到的.(1)请写出旋转中心的坐标是,旋转角是度;(2)以(1)中的旋转中心为中心,分别画出△A1AC1顺时针旋转90°、180°的三角形.4、(2017安徽.中考模拟) 如图,已知△ABC的顶点A,B,C的坐标分别是A(﹣1,﹣1),B(﹣4,﹣3),C(﹣4,﹣1).①作出△ABC关于原点O中心对称的图形;②将△ABC绕原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得到△A1B1C1,画出△A1B1C1,并写出点A1的坐标.5、(2015泉州.中考真卷)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1)、B(2,0)、O(0,0),反比例函数y=图象经过点A.(1)求k的值(2)将△AOB绕点O逆时针旋转60°,得到△COD,其中点A与点C对应,试判断点D是否在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6、(2017江西.中考模拟) 已知三个全等的等边三角形如图1所示放置,其中点B、C、E在同一直线上,(1)写出两个不同类型的结论;(2)连接BD,P为BD上的动点(D点除外),DP绕点D逆时针旋转60°到DQ,如图2,连接PC,QE,①判断CP与QE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②若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2,连接AP,在BD上是否存在点P,使AP+CP+DP的值最小,并求最小值.7、(2017历下.中考模拟) 在△ABC中,AB=AC,∠ABC=90°,D为AC中点,点P是线段AD上的一点,点P与点A,点D不重合),连接BP.将△ABP绕点P按顺时针方向旋转α角(0°<α<180°),得到△A1B1P,连接A1B1、BB1(1)如图①,当0°<α<90°,在α角变化过程中,请证明∠PAA1=∠PBB2.(2)如图②,直线AA1与直线PB、直线BB1分别交于点E,F.设∠ABP=β,当90°<α<180°时,在α角变化过程中,是否存在△BEF与△AEP全等?若存在,求出α与β之间的数量关系;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如图③,当α=90°时,点E、F与点B重合.直线A1B与直线PB相交于点M,直线BB′与AC相交于点Q.若AB= ,设AP=x,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8、(2017新泰.中考模拟) 已知如图1菱形ABCD,∠ABC=60°,边长为 3,在菱形内作等边三角形△AEF,边长为2 ,点E,点F,分别在AB,AC上,以A为旋转中心将△AEF顺时针转动,旋转角为α,如图2(1)在图2中证明BE=CF;(2)若∠BAE=45°,求CF的长度;(3)当CF= 时,直接写出旋转角α的度数.9、(2016聊城.中考真卷)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BC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3,5),B(﹣2,1),C(﹣1,3).(1)若△ABC经过平移后得到△A1B1C1,已知点C1的坐标为(4,0),写出顶点A1,B1的坐标;(2)若△ABC和△A1B2C2关于原点O成中心对称图形,写出△A1B2C2的各顶点的坐标;(3)将△ABC绕着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A2B3C3,写出△A2B3C3的各顶点的坐标.10、(2016张家界.中考模拟)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BC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1,1),B(﹣3,1),C(﹣1,4).(1)画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A1B1C1;(2)将△ABC绕着点B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A2BC2,请在图中画出△A2BC2,并求出线段BC旋转过程中所扫过的面积(结果保留π).11、(2016张家界.中考真卷) 已知:△ABC在直角坐标平面内,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1,2)、B(﹣2,1)、C(1,1)(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个单位长度).(1)△A1B1C1是△ABC绕点逆时针旋转度得到的,B1的坐标是;(2)求出线段AC旋转过程中所扫过的面积(结果保留π).12、(2016百色.中考真卷) △ABC的顶点坐标为A(﹣2,3)、B(﹣3,1)、C(﹣1,2),以坐标原点O为旋转中心,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C′,点B′、C′分别是点B、C的对应点.(1)求过点B′的反比例函数解析式;(2)求线段CC′的长.13、(2017兰州.中考模拟)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位置如图所示(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正方形).①将△ABC沿x轴方向向左平移6个单位,画出平移后得到的△A1B1C1;②将△ABC绕着点A顺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得到的△AB2C2,并直接写出点B2、C2的坐标.14、(2016兰州.中考真卷)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A⊥OB,AB⊥x轴于点C,点A(,1)在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上.(1)求反比例函数y= 的表达式;(2)在x轴的负半轴上存在一点P,使得S△AOP = S△AOB,求点P的坐标;(3)若将△BOA绕点B按逆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BDE.直接写出点E的坐标,并判断点E是否在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说明理由.1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3,3),B(4,0),C(0,﹣1).(1)以点C为旋转中心,把ABC逆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C;(2)在(1)的条件下,①点A经过的路径的长为(结果保留π);②则此时B'点的坐标为.坐标与图形变化﹣旋转综合题答案1.答案:2.答案:3.答案:4.答案:5.答案:6.答案:7.答案:8.答案:9.答案:10.答案:11.答案:12.答案:13.答案:14.答案:15.答案:。

2024年中考数学高频考点专题复习——旋转综合题(含解析)

2024年中考数学高频考点专题复习——旋转综合题(含解析)

2024年中考数学高频考点专题复习——旋转综合题1.如图,△ABC 和△DEF 关于某点对称(1)在图中画出对称中心O ;(2)连结AF 、CD ,判断四边形ACDF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个单位.(1)画出关于原点O 的中心对称图形;(2)在(1)的条件下,请分别写出点A 、B 、C 的对应点、、的坐标.ABC ABC 111A B C 1A 1B 1C3.如图1,图2,△ABC 是等边三角形,D 、E 分别是AB 、BC 边上的两个动点(与点A 、B 、C 不重合),始终保持BD=CE.(1)当点D 、E 运动到如图1所示的位置时,求证:CD=AE.(2)把图1中的△ACE 绕着A 点顺时针旋转60°到△ABF 的位置(如图2),分别连结DF 、EF.①找出图中所有的等边三角形(△ABC 除外),并对其中一个给予证明;②试判断四边形CDFE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4.如图,矩形 中, ,将矩形 绕点C 顺时针旋转得到矩形 .设旋转角为 ,此时点 恰好落在边 上,连接 .(1)当 恰好是 中点时,此时 ;(2)若 ,求旋转角 及 的长.5.将线段AB 绕点A 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AC ,继续旋转α(0°<α<120°)得到线段AD ,连接CD 、BD .(1)如图,若α=80°,则∠BDC 的度数为 ;(2)请探究∠BDC 的大小是否与角α的大小有关,并说明理由.ABCD 4BC =ABCD A B C D ''''αB 'AD B B 'B 'AD α=75AB B ︒∠='αAB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 ≌△DEF ,其中点A 、B 、C 、都在格点上,请你解答下列问题:(1)如图(a )在方格纸中,选择标有序号①②③④中的一个小正方形涂黑,与图中阴影部分构成中心对称图形,涂黑的小正方形的序号为 .(2)画出△ABC 关于y 轴对称的△A 1B 1C 1;画出△ABC 绕点P (1,﹣1)顺时针旋转90°后的△A 2B 2C 2;(3)△A 1B 1C 1与△A 2B 2C 2成中心对称吗?若成中心对称请你求出对称中心的坐标;若不成,则说明理由.7.图1是某小型汽车的侧面示意图,其中矩形 表示该车的后备箱,在打开后备箱的过程中,箱盖 可以绕点A 逆时针方向旋转,当旋转角为 时,箱盖 落在 的位置(将后备箱放大后如图2所示).已知 厘米, 厘米, 厘米.在图2中求: (1)点 到 的距离(结果保留根号);(2)E 、 两点的距离(结果保留根号).ABCD ADE 60︒ADE AD E ''90AD =30DE =40EC =D 'BC E '8.如图,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是直角三角形, ,点 为边 中点将 绕点 顺时针旋转,旋转角记为 ,点 为边 的中点.(1)如图,求初始状态时 的大小;(2)如图,在旋转过程中,若点 构成平行四边形,请直接写出此时 的值;(3)在旋转过程中,若点 和点 重合,请在图中画出 并连接 ,判断此时是否有 ?如果成立,请证明;如果不成立,请说明理由.ABC 90,ABC BDE ∠=︒ 30E ∠=︒D BC BDE D (0360)αα<<︒F BE AEC ∠,,,B D F B 'a F B ,B DE ' AE AE ED ⊥9.如图,在菱形 中, ,将边 绕点 逆时针旋转至 ,记旋转角为 .过点 作 于点 ,过点 作 直线 于点 ,连接 .(1)(探索发现)填空:当 时, = .的值是 (2)(验证猜想)当 时,(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仅就图2的情形进行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拓展应用)在(2)的条件下,若 ,当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时,请直接写出线段 的长.ABCD 120BAD ∠= AB A 'AB αD DF BC ⊥F B BE ⊥'B D E EF 60α= 'EBB ∠ 'EF DB 0360α<< AB =BDE ∆EF10.如图(1),在△ABC中,AB=BC,P为AB边上一点,连接CP,以PA、PC为邻边作APCD,AC与PD 相交于点E,已知∠ABC=∠AEP= (0°< <90°).(1)求证: ∠EAP=∠EPA;(2)APCD是否为矩形?请说明理由;(3)如图(2),F为BC中点,连接FP,将∠AEP绕点E顺时针旋转适当的角度,得到∠MEN(点M、N分别是∠MEN的两边与BA、FP延长线的交点).猜想线段EM与EN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αα11.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且它们的夹角为60°的四边形叫做半等边四边形.(1)已知在半等边四边形ABCD 中,AB=AD ,∠BAD=60°,∠BCD=120°.①如图1,若∠B=∠D ,求证:BC=CD ;②如图2,连结AC ,探索线段AC 、BC 、CD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如图3,已知∠MAC=30°,AC=10+10,点D 是射线AM 上的一个动点,记∠DCA=a ,点B 在直线AC 的下方,若四边形ABCD 是半等边四边形,且CB=CD .问:当点D 在15°≤a≤45°的变化过程中运动时,点B 也随之运动,请直接写出点B 所经过的路径长.12.已知,把45°的直三角板的直角顶点E 放在边长为6的正方形ABCD 的一边BC 上,直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经过点D ,以DE 为一边作矩形DEFG ,且GF 过点A ,得到图1.(1)求矩形DEFG 的面积;(2)若把正方形ABCD 沿着对角线AC 剪掉一半得到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把45°的直三角板的一个45°角的顶点与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的直角顶点B 重合,直三角板夹这个45°角的两边分别交CA 和CA 的延长线于点H 、P ,得到图2.猜想:CH 、PA 、HP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若把边长为6的正方形ABCD 沿着对角线AC 剪掉一半得到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点M 是Rt △ABC 内一个动点,连接MA 、MB 、MC ,设MA+MB+MC =y ,直接写出 的最小值.2y13.(1)观察猜想:如图①,在Rt △ABC 和Rt △BDE 中,∠ABC =∠EBD =90°,AB =BC ,BE =BD ,连接AE ,点F 是AE 的中点,连接CD 、BF ,当点D 、B 、C 三点共线时,线段CD 与线段BF 的数量关系是 ,位置关系是 .(2)探究证明:在(1)的条件下,将Rt △BDE 绕点B 顺时针旋转至图②位置时,(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如果成立,请你就图②的情形进行证明;如果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拓展延伸:如图③,在Rt △ABC 和Rt △BDE 中,∠ABC =∠EBD =90°,BC =2AB =8,BD =2BE =4,连接AE ,点F 是AE 的中点,连结CD 、BF ,将△BDE 绕点B 在平面内自由旋转,请直接写出BF 的取值范围,14.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数学小探究系列,完成所提出的问题:(1)探究1,如图1,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中, , ,将边AB 绕点B 顺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BD ,连接CD ,过点D 作BC 边上的高DE ,则DE 与BC 的数量关系是 , 的面积为 ;(2)探究2,如图2,在一般的 中, ,( , ),将边AB 绕点B 顺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BD ,连接CD ,请用含m ,n 的式子表示 的面积,并说明理由.(3)探究3:如图3,在等腰三角形ABC 中, , ( ,, ),将边AB 绕点B 顺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BD ,连接CD ,试探究用含a ,b ,c 的式子表示 的面积,要有探究过程.90ACB ∠=︒5BC =BCD Rt ABC 90ACB ∠=︒22()()BC m n m n =+--0m >0n >BCD AB AC =BC a b c =++0a >0b >0c >BCD15.如图1,在△ABC中,∠A=120°,AB=AC,点D,E分别在边AB,AC上,AD=AE,连接BE,点M,N,P分别为DE,BE,BC的中点,连接NM,NP.(1)图1中,线段NM,NP的数量关系是 ,∠MNP的度数为 ;(2)把△ADE绕点A顺时针旋转到如图2所示的位置,连接MP.求证:△MNP是等边三角形;(3)把△ADE绕点A在平面内旋转,若AD=2,AB=5,请直接写出△MNP面积的最大值.16.(1)问题发现:如图①,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E是AB上点(点E不与A、B重合),将射线OE绕点O逆时针旋转90°,所得射线与BC交于点F,则四边形OEBF的面积为 .(2)问题探究:如图②,线段BQ=10,C为BQ上点,在BQ上方作四边形ABCD,使∠ABC=∠ADC=90°,且AD =CD,连接DQ,求DQ的最小值;(3)问题解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某市在生态治理活动中新建了一处南山植物园,图③为南山植物园花卉展示区的部分平面示意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ADC=90°,AD=CD,AC=600米.其中AB、BD、BC为观赏小路,设计人员考虑到为分散人流和便观赏,提出三条小路的长度和要取得最大,试求AB+BD+BC的最大值.17.如图14-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l 2:y=与x 轴交于点B ,与直线l 1交于点c ,c点到x 轴的距离CD 为2 ,直线1交x 轴于点A(-3,0) .(1)求直线l 1的函数表达式;(2)如图14-2,y 轴上的两个动点E 、F(E 点在F 点上方)满足线段EF 的长为 ,连接CE 、AF ,当线段CE+EF+AF 有最小值时,求出此时点F 的坐标,以及CE+EF+AF 的最小值;(3)如图14-3,将△ACB 绕点B 逆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BGH ,使点A 与点H 重合,点C 与点G 重合(C 、G 两点恰好关于x 轴对称),将ABGH 沿直线BC 平移,记平移中的△BGH 为△B'G'H',在平移过程中,设直线B'H'与x 轴交于点M ,是否存在这样的点M ,使得△B'MG'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此时点M 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18.如图(1)问题发现:如图1,已知点C 为线段 上一点,分别以线段 为直角边作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 ,连接 ,线段 之间的数量关系为 ;位置关系为 .(2)拓展研究:如图2,把 绕点C 逆时针旋转,线段 交于点F ,则 之间的关系是否仍然成立,说明理由;x AB ,AC BC 90,,ACD CA CD CB CE ︒∠===,AE BD ,AE BD Rt ACD ∆,AF BD ,AE BD(3)解决问题:如图3,已知 ,连接 ,把线段AB 绕点A 旋转,若 ,请直接写出线段 的取值范围.19.如图1,在 中, , ,点 分别是 的中点,连接 .(1)探索发现:图1中,的值为 ; 的值为 ;(2)拓展探究若将 绕点 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周,在旋转过程中的大小有无变化,请仅就图2的情形给出证明;(3)问题解决当 旋转至 三点在同一直线时,直接写出线段 的长.,,90AC CD BC CE ACD BCE ︒==∠=∠=,,AB AE AD 7,5AB AC ==AE ABC 2AB AC ==120BAC ∠=︒,D E ,AC BC DE AB BC AD BE CDE C AD BECDE ,,A D E BE20.有两个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板ABC 和CDE ,其中∠ACB =∠DCE =90°.将两个直角三角板ABC 和CDE 如图①放置,点A ,C ,E 在直线MN 上.(1)三角板CDE 位置不动,将三角板ABC 绕点C 顺时针旋转一周,①在旋转过程中,若∠BCD =35°,则∠ACE = ▲ °;②在旋转过程中,∠BCD 与∠ACE 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依据图②说明理由.(2)在图①基础上,三角板ABC 和CDE 同时绕点C 顺时针旋转,若三角板ABC 的边AC 从CM 处开始绕点C 顺时针旋转,转速为12°/秒,同时三角板CDE 的边CE 从CN 处开始绕点C 顺时针旋转,转速为2°/秒,当AC 旋转一周再落到CM 上时,两三角板都停止转动.如果设旋转时间为t 秒,则在旋转过程中,当∠ACE =2∠BCD 时,t 为多少秒?21.我们做如下的规定:如果一个三角形在运动变化时保持形状和大小不变,则把这样的三角形称为三角形板.把两块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板 和 叠放在一起,使三角形板 的顶点 与三角形板 的AC 边中点 重合,把三角形板 固定不动,让三角形板 绕点 旋转,设射线 与射线 相交于点M ,射线 与线段 相交于点N.ABC DEF DEF D ABC O ABC DEF O DE AB DF BC(1)如图1,当射线 经过点 ,即点N 与点 重合时,易证△ADM ∽△CND.此时,AM·CN= .(2)将三角形板 由图1所示的位置绕点 沿逆时针方向旋转,设旋转角为 .其中 ,问AM·CN 的值是否改变?说明你的理由.(3)在(2)的条件下,设AM= x ,两块三角形板重叠面积为 ,求 与 的函数关系式.(图2,图3供解题用)22.已知抛物线(,,是常数,)的顶点为,与轴相交于,两点(点在点的左侧),与轴相交于点.(1)若点,求点和点的坐标;(2)将点绕点逆时针方向旋转,点的对应点为,若,两点关于点中心对称,求点的坐标和抛物线解析式:(3)在(1)的条件下,点为直线下方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过点作轴,与相交于点,过点作轴,与轴相交于点,求的最大值及此时点的坐标.DF B B DEF O α090α<< y y x 2y ax bx c =++a b c 0a ≠()14M -,x A B A B y C ()03C -,A B A B 90︒A 1A A 1A M 1A P BC P PD x BC D P PE y x E PD PE +P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1)解:对称中心O 如图所示;(2)解:∵A 与F ,C 与D 是对应点,∴AO=DO ,CO =FO ,∴四边形ACDF 是平行四边形.2.【答案】(1)解:如图所示:(2)解:由图可知:,,.3.【答案】(1)证明:∵△ABC 是正三角形,∴BC=CA ,∠B=∠ECA=60°.又∵BD=CE ,∴△BCD ≌△CAE.∴CD=AE.(2)解:① 图中有2个正三角形,分别是△BDF ,△AFE.由题设,有△ACE ≌△ABF ,∴CE=BF ,∠ECA=∠ABF=60°又∵BD=CE ,∴BD=CE=BF ,∴△BDF 是正三角形,∵AF=AE ,∠FAE=60°,∴△AFE 是正三角形.1(12)A -,1(33)B -,1(40)C ,② 四边形CDFE 是平行四边形.∵∠FDB=∠ABC =60°∴FD ∥EC.又∵FD=FB=EC ,∴四边形CDFE 是平行四边形.4.【答案】(1)60°(2)解:∵四边形 是矩形,∴ ,∴ .由旋转的性质得 ,∴ ,∴ ,即旋转角 为30°.作 于点E.则 .5.【答案】(1)30°(2)解:无关.理由如下:由旋转变换可知:∠BAC=60°,∠CAD=α, = , AB=AC=AD ,∴ ,,ABCD //AD BC 75CBB AB B ︒'∠=∠='CB CB ='75CB B CBB ︒∠'=∠='180757530BCB ︒︒︒︒∠--='=αB E BC '⊥122AB B E CB '='==()1180602ADB α∠=︒-+︒⎡⎤⎣⎦1202α︒-()11802ADC α∠=︒-()11202ADB α︒∠=-∴∠BDC=∠ADC-∠ADB= - =30° ,∴∠BDC 的大小与ɑ的度数无关.6.【答案】(1)②(2)解:如图(3)解:如图所示:△A 1B 1C 1与△A 2B 2C 2成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的坐标为:(1,0).7.【答案】(1)解:过点 作 ,垂足为点H ,交 于点F .由题意得 (厘米), .∵四边形 是矩形,∴ , .在 中, 又∵ , ,∴ .∴ (厘米)答:点 到 的距离是 (厘米).(2)解:连结 、 、 .()11802α︒-()11202α︒-D 'D H BC '⊥AD 90AD AD =='60DAD ∠='︒ABCD AD BC 90AFD BHD ∠'=∠='︒Rt AD F ∆'sin 90sin 60D F AD DAD ︒=⋅∠=⋅='''40CE =30DE =70FH=70)D H D F FH ='++'=D 'BC ()70+AE AE 'EE '由题意得 , .∴ 是等边三角形.∴ .∵四边形 是矩形,∴ .在 中, , ,∴(厘米)答:E 、 两点的距离是厘米.8.【答案】(1)解:∵∠BED =30°,△BDE 是直角三角形,∴∠EBD =90°-∠BED =60°.又∵D 是BC 的中点,∴DE 是BC 的垂直平分线.∵BE =CE ,∠BEC =60°,∴△BCE 是等边三角形.∴BC =BE .∵△ABC 是等腰三角形,∠ABC =90°,∴AB =BC .∴BE =AB .∵AB ⊥BC ,DE ⊥BC ,∴AB ∥DE ,∴∠ABE =∠BED =30°.∴∠BAE =∠BEA = (180°-∠ABE)=75°.∴∠AEC =∠BAE +∠BEC =135°.(2)解:∵四边形BDFB '是平行四边形,∠FB 'D =60°∴B 'F ∥BD ,∴∠B D B '=∠FB 'D =60°AE AE ='60EAE ∠='︒AEE ∆'EE AE '=ABCD 90ADE ∠=︒Rt ADE ∆90AD =30DE =AE ===E '12即 =60°.(3)解:△B 'DE 如图所示,AE ⊥DE 不成立,理由如下:DE 与AB 相交于点G ,假设AE ⊥DE ,则△AEG ∽△DBG ,设BG =a ,∠BDG =30°,∴DG =2a ,BD = a ,AB =2 BD = a .∴AG =AB -BG =(-1)a ,B 'D =BD =a .∴DE = =3a.∴GE =DE -DG=3a -2a =a .∴ , .∴ 与假设矛盾.∴AE ⊥DE 不成立.9.【答案】(1)30(2)解:当 时, (1)中的结论仍然成立.证明:如图1,连接 .a tan 30B D'AG DG ==1GE a GB a ==AG GE DG GB≠0360α<< BD,, . , . . .,即 . ,, . .,(3)解:线段 的长为 或 .连接 , 交于点 .,, ,,∵DE=BE ,∠DEB=90°,∴∠EDB=∠EBD=45°,. ,∠B′EB=90°,, . , . .'AB AD AB == 1'(180)9022AB B αα∴∠=︒-=︒-1'[180(120)]3022AB D αα∠=︒-︒-=︒+'180''180(90)(306022EB B AB D AB B αα∴∠=︒-∠-∠=︒-︒--︒+=︒'30EBB ∴∠=︒11(180)3022CBD ABC BAD∠=∠=︒-∠=︒ 'EBB CBD ∴∠=∠'''EBB FBB CBD FBB ∴∠+∠=∠+∠'DBB EBF ∠=∠cos BF DBF BD ∠== cos ''BE EBB BB ∠=='BF BE BD BB ∴='DBB FBE ∆∆∽''EF BE DB BB ∴==EF 3+3-AC BD O AC DB ⊥ 1602BAO BAD ∠=∠=︒sin OB AB BAO ∴=⋅∠=2BD OB ∴==sin DE BE BD DBE ∴==⋅∠=='AB AD AB == 1'(180)9022AB B αα∴∠=︒-=︒-1'[180(120)]3022AB D αα∠=︒-︒-=︒+'180''180(90)(306022EB B AB D AB B αα∴∠=︒-∠-∠=︒-︒--︒+=︒'30EBB ∴∠=︒'tan '2EB BE EBB ∴=⋅∠==分两种情况: 如图,,∵∠B′BE=∠DBF=30°,∴cos ∠B′BE=cos ∠DBF=,又∵∠B′BE+∠EBD=∠EBD+∠DBF ,∴∠B′BD=∠EBF ,∴△B′BD ∽△EBF ,∴ , . 如图,.①''2B D DE BE =+=+EB FB B B DB ='=EB FB EF B B DB B D '='2)3EF D '∴==+=②''2B D DE B E =-=∵∠B′BE=∠DBF=30°,∴cos ∠B′BE=cos ∠DBF=,又∵∠B′BE-∠FBB′=∠DBF-∠FBB′,∴∠B′BD=∠EBF ,∴△B′BD ∽△EBF ,∴ ,.综上所述,线段 的长为或 .10.【答案】(1)证明:(1)在△ABC 和△AEP 中,∠ABC=∠AEP,∠BAC=∠EAP, ∠ACB=∠APE,在△ABC 中,AB=BC. ∠ACB=∠BAC,∠EPA=∠EAP,(2)解: APCD 是矩形.四边形APCD 是平行四边形,AC=2EA,PD=2EP.由(1)知, ∠EPA=∠EAP.EA=EP ,进而AC=PDAPCD 是矩形.(3)解:EM=ENEA=EP, ∠EPA=90° - ∠EAM=180°-∠EAP =180°-∠EPA= 180°-(90°-)=90°+ 由(2)知, ∠CPB=90°,F 是BC 的中点, FP=FB,∠FPB=∠ABC= ,∠EPN=∠EPA+∠APN=∠EPA+∠FPB=90° -+ =90°+ ∠EAM=∠EPN∠AEP 绕点E 顺时针旋转适当的角度,得到∠MEN ,EB FB B B DB ='=EB FB EF B B DB B D '='2)3EF B D ∴===-'EF 33 ∴∴∴ ∴∴∴ ∴12α∴12α12α∴∴α∴12αα12α∴∠AEP-∠AEN =∠MEN-∠AEN,即∠MEA=∠NEP.△EAM ≌△EPN,EM=EN.11.【答案】(1)解:①证明:连结AC ,∵∠A+∠B+∠C+∠D=360°,且∠A=60°,∠C=120°,∴∠B+∠D=180°,且∠B=∠D ,∴∠B=∠D=90°,∵AB=AD ,AC=AC ,∴△ABC ≌△ADC (HL ),∴BC=DC ;②解:延长CB ,使得CD=BE ,∵∠BAD=60°,∠BCD=120°,∴∠ABC+∠D=180°,且∠ABC+∠ABE=180°,∴∠D=∠ABE ,又∵AB=AD∴△ABE ≌△ADC ,∴AE=AC,∴∴∴∠BAE=∠DAC ,∴∠EAC=∠BAE+∠BAC=∠DAC+∠BAC=∠BAD=60°,∴△ACE 是等边三角形,∴AC=CE=CB+BE=CB+CD(2)解:如图,设∠ACD=15°,∠DCD‘=30°,作CM ⊥AD ,D‘H ⊥AC ,由旋转图形的特点可知,CB=CD ,CB‘=CD’,∠BCB'=DCD‘=30°,∴△∠BCB'≌△DCD‘,BB'=DD’,设D'H=x ,由勾股定理得:, HC=x,则,解得x=10, 即D'H=10,得,AD’=20,在Rt △AMC 中,∵,∠DAC=30°,∴,AM=(,-5,,∴DD’为D 点的运动路程,则BB‘的运动路程也为10 .12.【答案】(1)解:∵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ADC =∠DCE =90°,∵四边形DEFG 是矩形,∴∠AGD =∠GDE =90°,∴∠DCE =∠AGD =90°,∠ADC =∠GDE =90°,∴∠ADC ﹣∠ADE =∠GDE ﹣∠ADE ,∴∠EDC =∠ADG ,∵∠EDC =∠ADG ,∠DCE =∠AGD =90°,∴△ECD ∽△AGD ,∴ ,∴DG•DE =DC•DA =6×6=36,∴矩形DEFG 的面积=DG•DE =36;(2)解: ,证明:把△BAP 绕着点B 顺时针旋转90°得到△BCK ,连接KH ,由旋转得△BAP ≌△BCK ,∴BK =BP ,∠PBA =∠KBC ,∠BCK =∠BAP = ,∴∠HCK = = ,∴由勾股定理得, ,∵∠PBE =45°,∴∠PBA+∠ABE =45°,∵∠PBA =∠KBC ,∴∠KBC+∠ABE =45°,∵∠ABC =90°,∴∠HBK =45°,∵∠PBE =45°,∴∠HBK =∠PBE =45°,∵BK =BP ,∠HBK =∠PBE ,BH =BH ,∴△BHP ≌△BHK (SAS ),CD DE DG DA=222CH PA HP +=18045135︒-︒=︒BCK BCA ∠-∠1354590︒-︒=︒222CH PA KH +=∴HK =HP ,∵ ,∴ ;(3)解:把△BMC 绕着点B 顺时针旋转60°得到△BKN ,连接MK ,BN ,NC ,由旋转得,△BMC ≌△BKN ,∴MC =KN ,BM =BK ,∵BM =BK ,∠MBK =60°,∴△BKM 是等边三角形,∴MK =BM ,∴MA+MB+MC =AM+MK+KN ,当A ,M ,K ,N 四点共线时,AN 就是所求的MA+MB+MC 的最小值,过N 作NQ ⊥AB 交AB 的延长线于Q ,∵ ,∠BQN =90°,∴QN =BN•sin30°=6× =3,BQ =BN•cos30°= ,∴AQ =AB+BQ =,在Rt △AQN 中,由勾股定理得,,∴ 的最小值为 .13.【答案】(1)CD=2BF ;BF ⊥CD(2)解:BF ⊥CD ,CD=2BF 成立,证明:∵△ABC 与△DBE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BC ,DB=EB ,∠ABC=∠DBE=90°,222CH PA KH +=222CH PA HP +=180906030NBQ ∠︒-︒-︒=︒=126=6+(222226372AN AQ QN +=++=+=2y 72+如图②,将△ABE 绕点B 顺时针旋转90°得到△CBG ,点E 、F 的对应点分别是G 、H ,连BH , 则△ABE ≌△CBG ,BE=BG ,AE=CG ,BF=BH ,∠FBH=∠EBG=90°,AF=CH ,EF=GH , ∴BF ⊥BH ,∵AF=EF ,∴CH=GH ,∵∠DBE=90°,∴∠DBE+∠EBG=180°,∴D 、B 、G 三点共线,∴BH ∥CD ,,∴BF ⊥CD ,,即CD=2BF ,∴BF ⊥CD ,CD=2BF 成立;(3)14.【答案】(1)DE=BC ;12.5(2)解:过点D 作BC 边上的高DE ,如图,∵∠ABC+∠A=90°,∠ABC+∠DBE=90°,∴∠A=∠DBE ,又∵∠ACB=∠E=90°,AB=BD ,∴ ,∴,12BH CD =12BF CD =13BF ≤≤ACB BED ≌BC DE =又 .∴ 的面积为:.(3)解:作 于G ,过点D 作BC 边上的高DE ,如图,由(2)同理,可证 ,∴ ,又 ,∵AB=AC , ,∴ .∴ 的面积为: .15.【答案】(1)NM=NP ;60°(2)证明:由旋转得:∠BAD=∠CAE ,又∵AB=AC ,AD=AE ,∴△ABD ≌△ACE (SAS ),∴BD=CE ,∠ABD=∠ACE ,∵点M ,N ,P 分别为DE ,BE ,BC 的中点,∴MN= BD ,PN= CE ,MN ∥BD ,PN ∥CE ,∴MN=PN ,∠ENM=∠EBD ,∠BPN=∠BCE ,∴∠ENP=∠NBP+∠NPB=∠NBP+∠ECB ,∵∠EBD=∠ABD+∠ABE=∠ACE+∠ABE ,∴∠MNP=∠MNE+∠ENP=∠ACE+∠ABE+∠EBC+∠EBC+∠ECB=180°-∠BAC=60°,∴△MNP 是等边三角形;(322()()4mn BC m n m n =+--=BCD 221448m n 2mn mn ⨯⨯=AGB BED ≌BG DE =BC a b c =++BC a b c =++11()22BG BC a b c ==++BCD 2111()()()224a b c a b c a b c ⨯++⨯++=++121216.【答案】(1)4(2)解:如图②中,连接BD ,取AC 的中点O ,连接OB ,OD.∵∠ABD =∠ADC =90°,AO =OC ,∴OA =OC =OB =OD ,∴A ,B ,C ,D 四点共圆,∴∠DBC =∠DAC ,∵DA =DC ,∠ADC =90°,∴∠DAC =∠DCA =45°,∴∠DBQ =45°,根据垂线段最短可知,当QD ⊥BD 时,QD 的值最短,DQ 的最小值=BQ =5 .(3)解:如图③中,将△BDC 绕点D 顺时针旋转90°得到△EDA , ∵∠ABC+∠ADC =180°,∴∠BCD+∠BAD =∠EAD+BAD =180°,∴B ,A ,E 三点共线,∵DE =DB ,∠EDB =90°,∴BE = BD ,∴AB+BC =AB+AE =BE =BD,∴BC+BC+BD =( +1)BD ,∴当BD 最大时,AB+BC+BD 的值最大,∵A ,B ,C ,D 四点共圆,∴当BD 为直径时,BD 的值最大,∵∠ADC =90°,∴AC 是直径,∴BD =AC 时,AB+BC+BD 的值最大,最大值=600( +1).17.【答案】(1)解:∵点C 的纵坐标为2 ,点c 在直线l 2:y= ∴点C(-1,2 )设l 1的表达式为y= kx+ b将A(-3,0)、C(-1,2)代入, 解得故直线l 1的表达式为:y=x+3 (2)解:作点a关于y 轴的对称点A(3,0),将点a4向上平移个单位长度得E (3,)连接E'C 交y 轴于点E ,在E下方取EF= ,则点F是所求点,将点C 、E' 的坐标代入一次函数表达式,同理可得: CE' 的函数表达式为:y= 故点E(0,),点F(0,)CE+EF+4F 的最小值=FE+CE'= +.(3)M(5+8,0)或(5-8,0)或(-3,0)或(-19,0) x +03k bk b=-+⎧⎪⎨=-+⎪⎩k b ⎧=⎪⎨=⎪⎩x +18.【答案】(1)AE=BD ;AE ⊥BD(2)解: 仍然成立.由题意得,∵△ACD 和△BC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即 ,∴∴ .∴∴ .(3)解: 连接BD.由(2)可知,AE=BD ,在△ABD 中,且 ,所以 即 在AB 绕点A 旋转过程中,当A ,B ,D 三点在一条直线上时, 或者,AE BD AE BD =⊥90ACD DCE ECB DCE DCE ︒∴∠+∠=∠+∠=+∠,,ACE DCB AC CD EC CB ∠=∠==ACE DCB∆≅∆,12AE DB =∠=∠180(4512)90EFB ︒︒︒∠=--∠+∠=AE BD⊥77AE -≤≤7AD AB ===77BD <<+77AE -<<+7AE =7AE =∴ ≤AE≤ 19.【答案】(1(2)解:无变化,理由: 由(1)知,CD=1, ,∴,∴ ,由(1)知,∠ACB=∠DCE=30°,∴∠ACD=∠BCE,∴△ACD ∽△BCE,∴,(3)解:线段BE 的长为或 ,理由如下: 当点D 在线段AE 上时,如图2,过点C 作CF ⊥AE 于F,∠CDF=180°﹣∠CDE=60°,∴∠DCF=30°,∴ ,∴,7-7+CE BE ==CD CE =AC BC =CD AC CE BC ==AD AC BE BC ==1122DF CD ==CF ==在Rt △AFC 中,AC=2,根据勾股定理得, ,∴AD=AF+DF=,由(2)知, ,∴当点D在线段AE 的延长线上时,如图3,过点C 作CG ⊥AD 交AD 的延长线于G,∵∠CDG=60°,∴∠DCG=30°,∴ ,∴ ,在Rt △ACG 中,根据勾股定理得,,∴ ,由(2)知,,∴即:线段BE 的长为或.AF ==AD BE =BE ==1122DG CD ==CG ==AG =AD AG DG =-=AD BE =BE ==20.【答案】(1)①145;②∠BCD+∠ACE =180°,理由如下:∵∠ACE =∠ACB+∠BCE ,∴∠BCD+∠ACE =∠BCD+∠ACB+∠BCE =∠ACB+∠DCE =90°+90°=180°;(2)解:三角板ABC 和CDE 重合之前,∠ACE =180°-10°t ,∠BCD =10°t ,依题意有180°-10°t =2×10°t ,解得t =6;三角板ABC 和CDE 重合之后,∠ACE =10°t-180°,∠BCD =360°-10°t ,依题意有10°t-180°=2×(360°-10°t ),解得t =30.故当t =6或30秒时,有∠ACE =2∠BCD .故答案为:6或30.21.【答案】(1)4(2)解:AM•CN 的值不会改变.连接BD ,在△ADM 与△CND 中,∵∠A=∠C=60°,∠DNC=∠DBN+∠BDN=30°+α,∠ADM=30°+α,∴∠ADM=∠CND ,∴△ADM ∽△CND∴ ,∴AM•CN=AD•CD=2×2=4,∴AM•CN 的值不会改变;(3)解:情形1,当0°<α<60°时,1<AM <4,即1<x <4,此时两三角形板重叠部分为四边形AD AM CN CD如图2,过D 作DQ ⊥AB 于Q ,DG ⊥BC 于G ,∴DQ=DG= ,由(2)知,AM•CN=4,得CN=,于是y=(1<x <4); 情形2,当60°≤α<90°时,AM≥4时,即x≥4,此时两三角形板重叠部分为△DPN ,如图3,过点D 作DH ∥BC 交AM 于H ,易证△MBP ∽△MHD ,∴ ,又∵MB=x-4,MH=x-2,DH=2,∴BP=,∴PN=4- ,于是y= ,综上所述,1<x <4时,y=;x≥4时,y= 22.【答案】(1)解:设抛物线解析式为,将点代入得,4x 21122AB AM DQ CN DG x -⋅-⋅=BP MB DH MH=282x x --4282x x x ---114284222x PN DG x x -⎛⎫⋅=--= ⎪-⎝⎭x ()214y a x =--()03C -,解得:∴抛物线解析式为当时,解得:,∵点在点的左侧,∴,;(2)解:∵,抛物线,与轴相交于,两点∴,对称轴为直线,设,则,∴∵点绕点逆时针方向旋转得到,则点一定在第四象限,如图所示,则,,∵,两点关于点中心对称,∴解得:,则∴,1a =()214y x =--0y =()2140x --=1213x x =-=,A B ()10A -,()30B ,()14M -,2y ax bx c =++x A B 0a >1x =()0A m ,()20B m -,222AB m m m=--=-A B 90︒A 'A '22BA BA m ='=-()222A m m '--,A 1A M 228m -=-3m =-()58A '-,()30A -,()50B ,将点代入得,解得:∴抛物线解析式为;(3)解:如图所示,设交于点,由(1)可得,,设直线的解析式为,将点代入得,解得所以直线的解析式为,∵抛物线解析式为,设,则,∴,∵轴,轴,由∵则是等腰直角三角形,∴()30A -,()214y a x =--1640a -=14a =()21144y x =--PE BC F ()30B ,()03C -,BC 3y kx =-()30B ,330k -=1k =BC 3y x =-()221423y x x x =--=--()223P t t t --,()0E t ,()3F t t -,223233FP t t t t t =--++=-+223PE t t =-++PD x PE y OC OB=OCB 45FDP OBC ∠=∠=︒∴也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当时,取得最大值此时,即.PDF PD PF=PD PE+22323t t t t =-+-++2253t t =-++252525232168t t ⎛⎫=--+++ ⎪⎝⎭2549248t ⎛⎫=--+ ⎪⎝⎭54t =PD PE +498225632314416t t ⎛⎫--=--=- ⎪⎝⎭563416P ⎛⎫- ⎪⎝⎭。

中考数学图形旋转问题专题旋转与坐标转换

中考数学图形旋转问题专题旋转与坐标转换

旋转与坐标转换
◆典例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点A的坐标为(,1),将OA绕原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30°得OB,则点B的坐标为【】
A.(1,)
B.( -1,)
C.(0,2)
D.(2,0)
【考点】坐标与图形的旋转变换,勾股定理,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解析】如图,作AC⊥x轴于C点,BD⊥y轴于D点,
∵点A的坐标为(,1),∴AC=1,OC=。

∴OA=。

∴∠AOC=30°。

∵OA绕原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30°得OB,
∴∠AOB=30°,OA=OB。

∴∠BOD=30°。

∴Rt△OAC≌Rt△OBD(AAS)。

∴DB=AC=1,OD=OC=。

∴B点坐标为(1,)。

故选A。

【总结】解决旋转坐标问题,第一先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旋转前后的图形,然后抓住特殊的旋转角度构造出直角三角形,利用直角三角形的定理,或者勾股定理来求出相关的线段长度,最终得出点坐标。

◆典例二:如图,A(,1),B(1,).将△AOB绕点O旋转l500得到△A′OB′,,则此时点A的对应点A′的坐标为【】.
A.(-,-l) B.(-2,0) C.(-l,-)或(-2,0) D.(-,-1)或(-2,0)
【考点】坐标和图形,锐角三角函数定义,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

坐标与图形变化之旋转(原卷版)

坐标与图形变化之旋转(原卷版)

专题29 坐标与图形变化之旋转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B 的坐标为()3,0,AB x ⊥轴,4OA =,将OAB 绕点O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OA B ''△,则点A '的坐标是( )A .(7,3)-B .(7,3)-C .()5,3-D .()5,3-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把点(2,3)P 绕原点旋转90°得到点1P ,则点1P 的坐标是( )A .(-3,2)B .(-2,3)C .(-2,3)或 (2,-3)D .(-3,2)或(3,-2) 3.如图,在ABC 中,已知()4,4A -,()3,1B -,()1,2C -,若将ABC 绕点C 时针方向旋转180º,得到A B C ''',则A ',B '的坐标依次是( )A .()2,0和()1,3B .()2,0和()3,1C .()4,4-和()3,1-D .()4,4-和()3,1-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 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 (﹣1,0),B (﹣2,3),C (﹣3,1),将△ABC 绕点A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AB ′C ′,则点B ′的坐标为( )A .(2,1)B .(2,3)C .(4,1)D .(0,2)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a ,0),B(0, b ),如果将线段AB 绕点B 顺时针旋转90°至CB ,那么点C 的坐标是( )A .()b b a -+,B .()b b a --,C .()a b a --,D .()b b a -,6.如图,点P (1,4)绕着原点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后得到像点Q ,则点Q 的坐标是( )A .(1,-4)B .(-1,4)C .(4,-1)D .(-4,1)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MNP 绕原点逆时针旋转90°得到△M 1N 1P 1,若M (1,﹣2).则点M 1的坐标为( )A .(﹣2,﹣1)B .(1,2)C .(2,1)D .(﹣1,﹣2)8.如图,在方格纸上建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ABO 绕点O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A ′B ′O ,则点A ′的坐标为( )A.(3,1)B.(3,2)C.(2,3)D.(1,3)9.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顶点A(0,-2),B(0,2),点E是BC的中点,DE与OC交于点F.将正方形ABCD绕点O顺时针旋转,每次旋转90°,则第2022次旋转结束时,点F的坐标为()A.612,55⎛⎫⎪⎝⎭B.126,55-⎛⎫⎪⎝⎭C.612,55--⎛⎫⎪⎝⎭D.126,55-⎛⎫⎪⎝⎭1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ABO绕点A顺指针旋转到△AB1C1的位置,点B、O分别落在点B1、C1处,点B1在x轴上,再将△AB1C1绕点B1顺时针旋转到△A1B1C2的位置,点C2在x轴上,将△A1B1C2绕点C2顺时针旋转到△A2B2C2的位置,点A2在x轴上,依次进行下去…,若点A(53,0),B(0,4),则点B2019的横坐标为()A.5B.12C.10096D.1007011.点A(2,3)绕原点O顺时针旋转90°后得点B,则点B的坐标是________.1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2,1),B(1,0),将线段AB绕着点B顺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BA′,则A′的坐标为_____.1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边长为1的正方形OABC 绕点O 顺时针旋转45°后得到正方形OA 1B 1C 1,依此方式,绕点O 连续旋转2020次得到正方形OA 2020B 2020C 2020,那么点A 2020的坐标是_.1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边长为1的正方形OA 1B 1C 1的两边在坐标轴上,以它的对角线OB 1为边作正方形OB 1B 2C 2,再以正方形OB 1B 2C 2的对角线OB 2为边作正方形OB 2B 3C 3,以此类推…、则正方形OB 2017B 2018C 2018的顶点B 2018的坐标是______ .1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1P 的坐标为22⎝⎭,将线段1OP 绕点O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45°,再将其长度伸长为1OP 的2倍,得到线段2OP ;又将线段2OP 绕点O 按顺时有方向旋转45°,长度伸长为2OP 的2倍,得到线段3OP ;如此下去,得到线段4OP ,4OP ,…,n OP ,1n OP +(n 为正整数),则1n n OP P +△的面积为______.16.如图,在方格纸中,以格点连线为边的三角形叫格点三角形,请按要求完成下列操作:先将格点△ABC 向右平移4个单位得到△A 1B 1C 1,再将△A 1B 1C 1绕点C 1点旋转180°得到△A 2B 2C 2.17.如图,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单位的正方形在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后,ABC ∆的顶点均在格点上,点C 的坐标为(2,1)-,(1)面出ABC ∆关于原点O 的中心对称图形111A B C ∆.(2)在(1)的条件下直接写出1A 的坐标为________;(3)求出ABC ∆的面积.18.如图,已知O 是坐标原点,B ,C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3,-1),(2,1),将 BOC 绕点O 逆时针旋转90度,得到B 1OC 1.请画出B 1OC 1,并写出B ,C 两点的对应点B 1,C 1的坐标.19.如图, 线段 AB 两端点坐标分别为()()2,3,3,0A B --.(1)作出线段AB 绕点O 逆时针旋转90后得到的线段CD ;(2)点C 的坐标为 ,若线段AB 上有一点(),P m n ,则在线段CD 上的对应点Q 的 坐标为 . (3)若将线段CD 绕着某点旋转角()0180αα<< 恰好得到线段EF , 点C 与点E , 点D 与点F 是对应点,已知点()()3,2,2,1E F -. 请通过无刻度的直尺画图找到旋转中心,将其标记为N . (保留作图痕迹)20.在直角坐标系中,我们把横、纵坐标都为整数的点称为整点,如图,已知整点()()()2,2,1,43,1A B C ,请在所给网格区域(含边界)上按要求作图.(1)在图中画出OAB 绕着C 点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的111O A B △;(2)在图中画出一个整点P ,使点P ,C 横坐标差的平方等于它们纵坐标的和,点P 坐标为_______.(只需求出其中一种情况)21.在下面的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ABC 的三个顶点都是网格线的交点,已知,B C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3,0),(1,1)---.(1)请在图中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并直接写出点A 的坐标. (2)将ABC 绕着坐标原点顺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A B C '''.(3)求证:AC A C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图形旋转与点的坐标问题——专题复习
(一)学情分析
对于九年级的学生,虽然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但是学生基础高低参差不齐,两极分化已经比较明显了,对优生来说,能够透彻理解知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较为清楚,对后进生来说,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的掌握,成绩较差,学生仍然缺少大量的推理题训练,推理的思考方法与写法上均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对图形的变换有畏难情绪,相关知识学得不很透彻。

这样要因材施教,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

(二)教法学法
我将结合学案,采用探究发现、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

教学中加强对旋转性质的认识,通过变式训练进行深入研究,在学生的积极思考努力下,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发现的过程,使学生掌握知识,培养思维能力。

(三)教学目标
图形的变换包括平移、轴对称、旋转、位似、投影等,本节课还是主要探究“图形旋转与坐标”。

1、掌握图形旋转的性质,能利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一次函数、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解决问题。

2、在直角坐标系中,把握好图形变换后点的坐标的变化。

3、灵活运用不同的方式求值,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四)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是在直角坐标系中,把握好图形变换后点的坐标的变化。

难点是灵活运用不同的方式求值。

(五)教学过程
一、温故辅新
1.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A′的坐标为(3,7),点A的坐标为(0,4),则A、A′两点间的距离为()。

图3
(小结:要求A 、A ′两点间的距离,需构造以AA ′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解)
2.已知直线m : 33
35-=x y ,若m 与x 轴交于点P, 则点P 的坐标为( )。

(小结:令y=0,即可求出点P 的坐标)。

如图2:已知Rt △AB O中∠O=90°OA=4,OB=3,把△AB O绕点B 逆时针旋转,得△A ′B O′,点A ,
O旋转后的对应点为A,O′,记旋转角为α.若α=90°,则AA ′的长=( )。

( 小结:要求 AA ′的长,需根据旋转性质得到∠ABA ′=90°,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解 )
4.如图3: 已知△CH O′中,OP ∥H O′,且H O′=233 ,OH=2
9, OC = 3 , 求 OP 长?
( 小结:要求 op 的长,需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到)
5.如图4:在直线l 同侧有A、B两点,在l 上找一点C使AC+BC最短?请在图中画出C点的位置?
图4
( 小结:最短路径问题,需根据轴对称性质将同侧问题转化为异侧问题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求解。


5.如图5: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原点,点A (4,0),点B (0,3),把△AB O绕点B 逆时针旋转,
得△A ′B O′,点A ,O旋转后的对应点为A ,O′,记旋转角为α.若α=120°,
(1)则∠O′B O的度数为( );
(2)点O′到y 轴的距离等于( );
(3)点O′到x 轴的距离等于( );
( 小结:要求 点O′的坐标,需求出点O′到y 轴的距离及点O′到x 轴的距离)
(4)(Ⅲ)在(Ⅱ)的条件下,边OA 上 的一点P 旋转后的对应点为P ′,
①存在点P 使得O′P+BP ′取得最小值,简要说明点P 的位置(不用求出点P 的坐标);
② 当O′P+BP ′取得最小值时,求出点P 的坐标 ; ③ 当O′P+BP ′取得最小值时,求出点P ′的坐标。

( 小结:要求 点P ′的坐标,①需先判断出O′P+BP ′取得最小值时点P ′的位置,根据BP ′=BP ,将其
转化为判断O′P+BP 的最小值,想到最短路径问题得到点P 的位置,即可确定点P ′的位置② 要求出点P
的坐标 需要求直线O′P 的解析式令y=0,即可求出点P 的坐标同时可得OP 的长度。

)③ 要求出点P ′的坐
标,利用O′P ′=OP ,通过构造直角三角形,即可求解。


图5
设计意图:采用多层次设疑、释疑等方法,突破思维的“最近发展区”,最后创设新的“思维发展区”促进学生思维向更高层次发展。

不同层次的学生思维发展水平存在着差异,他们的思维有着不同的现有发展水平、潜在发展水平和“最近发展区”,从学生的思维潜在发展水平开始,通过教学把学生潜在发展水平转化为新的现有发展水平,在新的现有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又出现新的思维潜在发展水平,并形成新的思维最近发展区。

二、直击中考:2016年天津市中考数学第24题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原点,点A(4,0),点B(0,3),把△ABO绕点B逆时针旋转,得△A′B O′,点A,O旋转后的对应点为AO′,记旋转角为α.
(Ⅰ)如图①,若α=90°,求AA′的长;
(Ⅱ)如图②,若α=120°,求点O′的坐标;
(Ⅲ)在(Ⅱ)的条件下,边OA上的一点P旋转后的对应点为P',当O'P+BP'取得最
小值时,求点P'的坐标(直接写出结果即可)
与图形旋转有关的计算:
1.求点坐标:(1)给出旋转角,(一般为特殊角)求点的坐标,在图中找到对应的旋转角和所求的点,作出相应的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三角函数求出所求点到x轴、y轴的距离;(2)图形旋转满足某个条件时求点的坐标,先观察图形的旋转过程,找到满足条件时的位置和对应点,作出适当的辅助线,利用勾股定理、三角函数或全等相似等知识进行求解。

2.求线段长:(1)求出两端点坐标,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解(2)不能求出两端点坐标的,先考虑旋转性质,将其转化到特殊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进行求解;(3)利用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求线段长。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知识、方法、思想等)?或者还有哪些疑问?
四、布置作业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O 为原点,点 A(4 ,0),点 B(0 ,3),把△ABO 绕点 B 逆时针旋
转,得,点 A , O 旋转后的对应点为 A,。

记旋转角为α。

(1)如图,若α=120°,求点点的坐标;
(2)在(1)的条件下,边O B上的一点M 旋转后的对应点为M',当O'M+A'M'取得最
小值时,求点M '的坐标(直接写出结果即可).
五、合作交流,探究发现
基本问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原点,点A(4,0),点B(0,3),把△ABO绕点B逆时针旋
转,得△A'BO',点A,O旋转后的对应点为A',O'.记旋转角为α.
(1)【变式】如图①,若α =90︒,求A'点的坐标、∠OBO′、∠A′B A、∠BA′A、的度数;
(2)【变式】如图②,若α =120︒,求点∠OBO′的度数、A'点的坐标;
(3)【变式】将上题中“(Ⅱ)α =120︒改为α =150︒,求点∠OBO′的度数、A'点的坐标;边O B上的一点M 旋转后的对应点为M',当O'M+AM取得最小值时,求点M '的坐标(直接写出结果即可)
3、拓展延伸
将图1在放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图3已知O为原点,点A(﹣2,0),点D(1,0),
分别做等边△AOB、△COD,连接AC、BD.
(1)求AC、BD的长;(2)求∠APB的度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