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龙动作的分类难度和技巧

合集下载

如何舞龙

如何舞龙

舞龙是我国民间在传统节日和重大庆典活动时的娱乐活动,经过千百年的沿袭和发展,现在成为集竞赛、表演、健身、娱乐等多重价值于一身的体育运动,并成为大学体育课程。

常见的龙有草龙、竹叶龙、纸龙、布龙、火龙、荷花龙等。

龙的节数以单数为吉利,九节以内的侧重于花样技巧,十一节、十三节的龙侧重于动作表演,十五节以上的龙就主要是用来观赏。

舞龙运动大部分是在行进动态中完成龙的游弋、起伏、翻滚、腾越、缠绞、穿插等动作,利用人体多种姿态将力度、幅度、速度、耐力等揉于舞龙技巧之中,或动或静,组成优美形象的龙的雕塑,展现龙的精气神韵。

根据大学生舞龙赛事的规则,舞龙动作按它的动作形态特征可分为五类。

每类动作按难易程度分为A、B、C三级。

A级为基本动作与技术,B级是具有一定难度的动作与技术,C级是高难度与高美感的动作与技术。

一是8字舞龙动作。

运动员将龙体在人左右两侧交替作8字形环绕的舞龙动作,可快可慢,可原地,可行进,也可利用人体组成多种姿态,多种方法作8字形状舞动。

要求:龙体运动轨迹要圆顺,人体造型姿态要优美,快舞龙要突出速度、力量;每个动作左右舞龙各不少于4次;单侧舞龙每个动作上下各不少于6次。

A级难度动作:1.原地8字舞龙2.行进8字舞龙3.单跪舞龙4.套头舞龙5.搁脚舞龙6.扯旗舞龙7.靠背舞龙8.横移(跳)步舞龙9.起伏8字舞龙B级难度动作:1.原地快速8字舞龙2.行进快速8字舞龙3.跪步行进快舞龙4.抱腰舞龙5.绕身舞龙6.双人换位舞龙7.快舞龙磨转8.连续抛接龙头横移(跑)步舞龙C级难度动作:1.跳龙接一蹲一躺快舞龙2.跳龙接摇船快舞龙3.跳龙接直躺快舞龙4.依次滚翻接单跪快舞龙5.挂腰舞龙(两人一组)6.K式舞龙(3人一组)7.站腿舞龙(两人一组)8.双杆舞龙(一人持两杆)二是游龙动作。

运动员较大幅度奔跑游走,通过龙体快慢有致、高低、左右的起伏进行,展现婉转回旋,左右盘翻,屈伸绵延等龙的动态特征。

要求:龙体循着圆、曲、弧线的规律运动,运动员协调地随龙体的起伏行进。

舞龙的基本动作要领

舞龙的基本动作要领

舞龙的基本动作要领
1.举龙
左手握杆端,右手握上端,左前臂与胸平,右臂与肩同高,杆距胸一拳距离,双脚张开与肩同宽。

2.擎龙
保持双臂向上伸直,举起左手,右手沿着杠杆向下滑动,直到双手并拢。

3.端龙
①右端龙
从举龙滑向右龙,右手握杆至右下方,左手高于右手,左手紧贴胸部。

(2)左端龙
从举龙滑向左龙,向左转,左手握住竿尾贴近背部,右手握住竿中间,左手高于右手。

4、不换手“8”字舞龙
握住龙,杆子不动,人转身面向二个同学,用与腰平的杆子把龙划向身体左侧。

二个人用与腰平的杆子把龙划到身体的右侧,接着龙的右端划到龙的尾部。

拿着龙头的人是从左龙到右龙,二个是从右龙到左龙。

抱龙的龙是从右端到左端,二个是从左端到右端。

)
5.绕场一周
(1)提龙,挺直龙身,从二处开始顺着龙头,顺着龙头路线,然后依次跟着,行进中保持龙身挺直。

(2)右撇子龙,将龙身伸直挪开,就像(1)一样,双脚跟着地面,快速移动。

(3)去看马戏,和领舞定位舞龙。

8字舞龙基本动作

8字舞龙基本动作

8字舞龙基本动作字舞龙是一种传统的中国民间舞蹈,起源于中国南方的民间舞蹈,是一种寓意着祥瑞和好运的表演艺术。

舞龙的形态有很多种,而其中最为经典的就是8字舞龙。

8字舞龙的基本动作是舞龙表演的基础,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下。

一、8字舞龙基本动作1. 走马步:龙头面对观众,龙身上下起伏,龙身左右摆动,龙尾左右摆动,龙身的动作要和走马步的节奏相配合。

走马步是舞龙表演的基础动作,通过脚步的节奏和龙身的动作来展现龙的气势和神韵。

2. 抬头:龙头抬起,龙身向上伸展,要让观众感受到龙的威严和气势。

3. 低头:龙头低下,龙身向下弯曲,要让观众感受到龙的柔和和灵动。

4. 转身:龙头向左或右转动,龙身也跟着转动,要让观众感受到龙的灵活和敏捷。

5. 甩尾:龙尾向左或右甩动,要让观众感受到龙的力量和张力。

6. 腾跃:龙头向上跃起,龙身也跟着向上跃起,要让观众感受到龙的雄壮和豪迈。

7. 穿越:龙头和龙身穿越在一起,要让观众感受到龙的神秘和玄妙。

8. 翻身:龙身向左或右翻转,龙头也跟着翻转,要让观众感受到龙的灵活和敏捷。

二、8字舞龙的表演技巧1. 熟练掌握基本动作:8字舞龙的基本动作是舞龙表演的基础,必须熟练掌握。

只有熟练掌握了基本动作,才能在表演中更好地展现龙的气势和神韵。

2. 舞龙要有节奏感:8字舞龙的节奏感非常重要,要根据音乐的节奏来掌握舞龙的节奏感。

只有掌握了节奏感,才能让舞龙表演更加生动有趣。

3. 舞龙要有情感表达:8字舞龙不仅仅是一种技巧性的表演,更是一种表达情感的艺术。

在表演中要注重情感的表达,通过舞龙的动作展现出龙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4. 舞龙要有互动性:8字舞龙是一种群体表演,要注重互动性。

在表演中要注意与其他舞龙者的配合,让舞龙表演更加协调和和谐。

5. 舞龙要有创意性:8字舞龙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也需要注重创意性。

在表演中可以加入一些新颖的元素,让舞龙表演更加生动有趣。

三、8字舞龙的历史和文化背景8字舞龙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国民间舞蹈,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舞龙的握把和动作要领分析

舞龙的握把和动作要领分析

舞龙的握把和动作要领分析一、基本握法:1.正常位双手持把,左(或右)臂轴微弯曲,手握于把位末端与胸同高,右(或左)臂伸直,手握于把的上端。

要点:挺胸、塌腰,手握把要平稳,把位离胸距离为一拳。

2.滑把一手握把端不动,另一手握把上下滑动。

要点:滑动要连贯均匀。

3.换把结合滑把动作,在滑动手接近固定手位,双手转换,滑动手握把成固定手位,固定手位变成滑动手位。

要点:换把手位时,要保持平稳,并随龙体轨迹运行,顺势把位上下换把。

二、舞龙基本步法:固定步法:1.大八字步静态:两脚跟间相距一脚半,两脚跟靠拢,脚尖分开,对左、右前脚。

动态:队员随着龙体的变化左右大幅度横移步。

2.弓步右脚(或左脚)向前迈出,屈膝,小腿垂直,脚尖朝前,左腿(或右腿)挺直,脚尖稍向内。

重心在两腿中间,上身与右(或左)脚尖同一方向。

3.马步两腿平行开立,两脚间距离三个脚掌的长度,然后下蹲,脚尖平行向前,勿外撇。

两膝向外撑,膝盖不能超过脚尖,大腿与地面平行。

同时胯向前内收,臀部勿突出4.跪步单膝跪地,另一腿成90°状,上身直立成跪步。

移动步法:5.小跑步脚后跟先着地,身体重心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步伐小、频率快。

6.圆场步沿原线行进,左脚上一步,脚跟靠在右脚尖前,脚跟先着地,再移至前脚掌,同时右脚跟提起。

右脚做法同左脚,两脚动作保持在一条线上。

动作要点:大腿上部相互靠拢,膝微屈放松,快走与慢走时都要求身体平稳。

7.矮步两腿半屈,背稍前倾并塌腰,勾脚尖迅速连续的以脚跟到脚尖滚动向前行进。

每步大小约为本人的一个脚长。

动作要点:挺胸、塌腰、身形正直。

身体重心要平稳,不要有上下起伏现象。

落步时。

由脚跟迅速过渡到全脚掌。

舞龙乘风波浪动作分解

舞龙乘风波浪动作分解

舞龙乘风波浪动作分解
舞龙乘风波浪是中国传统的舞龙表演技巧之一,其动作分解如下:
1. 龙形准备:舞龙者在舞台前方排列成环形,龙身弯曲,龙尾摆动,龙珠在前。

2. 波浪起伏:舞龙者相互配合,使龙身波浪起伏,高低起伏,形如波浪。

3. 翻腾跳跃:舞龙者配合龙珠,做出跳跃、翻腾的动作,龙身在空中翻滚,形如巨龙。

4. 纵横交叉:舞龙者相互配合,使龙身形成纵横交叉的运动轨迹,龙珠在中间穿梭运转。

5. 龙形变幻:舞龙者相互配合,使龙身做出各种变幻形态,如龙身蜿蜒、龙身腾飞等。

6. 巨龙飞舞:最后,舞龙者将所有动作结合起来,龙身如同一条巨龙在空中飞舞,气势磅礴,令人叹为观止。

舞龙乘风波浪是中国传统舞龙表演中难度较大的技巧之一,需要舞龙者相互配合,动作协调,才能达到气势磅礴的效果。

大学体育健康教程第十三章舞龙运动

大学体育健康教程第十三章舞龙运动
第十三章舞龙运动
二、舞龙发展与起源
舞龙俗称舞龙灯。舞龙据说是春秋时的“断发文身,以像龙子”的古越族人 所创,属古越族和中原文化。据《春秋繁露》一书记载,我国西汉初年就有 舞龙作嬉活动,福州《三山志》称:“燃灯弛门禁自唐先天(712年)始…… 又为纸偶人作缘竿履索飞龙戏狮之象,纵士民观赏。”民国末年(1943年), 各地流行在喜庆节日舞龙欢庆传统,有从正月初一舞至十五,也有从正月十 一舞到廿九。 龙身一般全长10~30米,分为龙珠、龙头、龙身、龙尾。珠引龙舞,一人举 一节,小龙八九人,大龙十三四人,有的还配有鼓、锣、乐等。舞龙有灯龙、 草龙、布龙和板凳龙等种类。舞布龙最为普遍。龙灯的骨架用竹篾扎制,一 般先用竹篾扎出龙头、尾和数节龙身,与舞龙者手持的龙杆固定在一起,然 后糊纸、纱布,绘鳞片。一般龙长9节,10人同舞。 近年来随着龙狮运动的开展,舞龙舞狮进入大学校园中,龙狮项目具有培养 团队精神的作用。
我 的国民广俗大活城动乡之群一众。节深目受最广具大代人表民第性群 十三章舞龙运动
众的喜爱,有着很高的锻炼价值, 是弘扬民族文化的瑰宝,丰富学生 的业余文化体育生活,促进人们强 身健体的民俗体育项目(图13-1)。
一、舞龙神话传说 舞龙的神话传说有很多种。比较普遍的一种是:很久以前,海龙王生病,它 化身为一个老人到凡间求医,很多医生都没能医治好它的病。最后遇到了一 位名医,名医在号脉之后发现此人脉象与常人不同,老头没有办法只好承认 自己是海龙王。名医说只有海龙王现回原形才能给它看病,海龙王说它不能 随便现身,于是约好名医到海边检查。名医在检查海龙王后,发现龙王腰间 的龙鳞里藏着一只蜈蚣,于是把蜈蚣取出来给龙王敷药。龙王病好后,为了 答谢名医,告诉名医回家后按照龙王现身的样子扎一条龙,每年挥舞这条龙 就可以风调雨顺,从此人间就有了舞龙。但各地龙尾都不一样,是因为名医 没有看清龙王的尾巴,只好用鱼尾代替龙尾。所以今天的龙头是一样,龙尾 则是鱼尾样。

舞龙动作

舞龙动作

舞龙训练动作
一1、快速逆向跳龙行进2、龙穿身3、八字舞龙
二1、快速跑斜圆场2、龙出宫造型(滚珠、戏珠)3、纵向曲线快腾进
三1、纵向曲线慢腾进2、单侧起伏小圆场3、卧龙飞腾
四1、快速矮步跑圆场越障碍2、龙脱衣3、跳龙接直躺舞龙
五1、八字舞龙磨转2、高塔盘造型3、曲线起伏行进
六1、跳龙接摇船舞龙2、大立圆螺旋行进
七1、穿八五节2、快速曲线行进
八1、龙尾高跷造型2、360连续跳龙
创意动作
1、首尾内外起伏(龙头带着跑圆场然后同时龙头穿第四节龙身龙尾穿第五节龙身第五杆向后跳,然后龙头龙尾引单侧起伏)
2、连续左右跳龙
3、站腿舞龙
4、大横八字花慢行进
每次课按序学习新动作,下次课前先复习上次课的动作,在保证训练质量的同时要加快训练的节奏,务必在本学期内将所有动作全部教完,希望大家多费点神用心去教与学。

舞龙的表演技法

舞龙的表演技法

舞龙的表演技法舞龙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表演形式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演变,形成了独特的表演技法。

舞龙的表演技法不仅仅是技巧的运用,更注重对气氛的营造以及与观众的互动。

本文将从起舞技巧、舞姿描摹和舞龙道具运用三个方面,向您介绍舞龙表演的技法。

一、起舞技巧在舞龙表演中,起舞是一个扣人心弦的部分,掌握好起舞的技巧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进而提升表演效果。

首先,起舞动作要稳定流畅,可以以轻快的步伐来表现龙翻身、龙腾飞的感觉,给人以视觉冲击力。

其次,要注意起舞的节奏感和舞龙与音乐的配合,可以通过变化的舞步和身体的动作来呼应音乐的节拍,让观众更好地感受到舞龙的灵动之美。

二、舞姿描摹舞龙的舞姿描摹是表演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通过舞龙者的身体动作,展现出龙的形态和特质。

首先,舞龙者需要具备良好的身体控制能力,能够通过身体的扭动和伸展展现出龙身的曲线和变化。

其次,舞龙者的面部表情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通过面部的变化来展现龙的喜怒哀乐,增加观众的亲近感。

同时,舞龙者的眼神要灵动有神,与观众进行眼神对视,增强表演的沟通效果。

三、舞龙道具运用舞龙的道具运用是舞龙表演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不仅能够丰富表演,还能够突出龙的形象和特征。

首先,舞龙的龙头要造型逼真,可以根据不同的表演风格选择不同的龙头,如传统的古风龙头或现代的创新龙头。

其次,舞龙的龙身要柔韧有力,可以通过选用特殊的绸缎材质和灵活的悬挂装置来达到良好的效果。

此外,龙尾的设计也要注意,可以加入色彩鲜艳的彩带或者灯光效果,使得舞龙表演更加生动有趣。

总结起来,舞龙表演技法的要点包括起舞技巧、舞姿描摹和舞龙道具运用。

通过掌握这些技法,舞龙表演能够更好地展示出龙的神韵和灵动之美,给观众带来独特的视觉享受。

同时,良好的舞龙技法还能够增强与观众之间的互动效果,进一步提升表演的魅力。

希望本文能够为您对舞龙表演技法的了解提供帮助。

传统舞龙的技巧与动作

传统舞龙的技巧与动作

传统舞龙的技巧与动作传统舞龙是中国民间传统文化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作为一种集艺术、体育和民俗于一体的表演形式,舞龙以其独特的技巧和动作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

下面我们将重点介绍传统舞龙的一些技巧与动作。

一、舞龙技巧1. 龙身的运动:舞龙者通过手中的龙头和龙身,以及用脚拖着的龙尾,呈现出龙的游动形态。

在舞龙的过程中,需要将龙头部分竖直高举起来,配合龙身和龙尾的扭动,形成龙身的起伏与流动感。

2. 抖动的技巧:舞龙时,舞龙者可以用力抖动龙身,使龙身上下摆动,打出震撼的效果。

在抖动的过程中,舞龙者需要掌握节律感和力度的变化,使龙身的抖动线条流畅、有力而不失稳定。

3. 龙身的卷绕:舞龙者可以通过手中的绳索将龙身卷绕成各种形状,如圆环、螺旋等。

这种技巧需要舞龙者的协调能力和灵活性,能够准确地掌握龙身的卷绕节奏和形状。

4. 龙尾的拖行:在舞龙中,龙尾的拖行也是非常重要的技巧之一。

舞龙者可以用脚用力拖着龙尾,使其在地面上摩擦产生摩擦声和尘土飞扬的效果。

这种拖行可以增加舞龙的趣味性和视觉冲击力。

二、舞龙动作1. 龙头的抬举与下压:舞龙的过程中,舞龙者可以通过手中的龙头让龙头抬举或者下压。

抬举时,龙头高高举起,表现出龙的威风和庄严;下压时,龙头低垂,展现出龙的灵动和柔和。

2. 龙身的扭动与翻身:舞龙者可以通过手的左右移动,使龙身左右扭动起伏。

同时,在扭动的同时,舞龙者还可以通过伸缩手臂的动作,使龙身上下翻卷,呈现出灵活多变的形态。

3. 龙尾的甩摆与旋转:在舞龙中,舞龙者通过腿部的动作,使龙尾上下甩摆,增加龙尾的动感。

同时,舞龙者还可以通过手的旋转动作,使龙尾围绕着龙身快速旋转,形成旋涡状的效果。

4. 龙身的延伸:舞龙者可以通过手腕的灵活运动,使龙身在空中延展出各种线条和动态。

这种延伸动作可以营造出龙的飞舞感和生命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传统舞龙的表演中,舞龙者的合作非常重要。

舞龙需要多人协同配合,共同操作龙头、龙身和龙尾,准确地掌握节奏和配合动作,才能演绎出流畅、美丽的舞龙形象。

舞龙10个基本动作详解

舞龙10个基本动作详解

舞龙10个基本动作详解嘿,今天咱们来好好说说舞龙的10个基本动作,这舞龙啊,就像一场人和龙的奇妙游戏,每个动作都有它的乐趣。

就说那次村里过年舞龙吧,那场面可热闹了,我在旁边看得是津津有味,也把这舞龙的动作瞧了个仔细。

第一个动作是“举龙”。

这就像是把龙唤醒一样,舞龙的人得把龙杆稳稳地举过头顶。

你可别小看这个动作,这龙杆有一定重量呢,得用力气握住,还得保证龙身是直挺挺的。

就像举着一个大旗杆,要是举歪了,龙就没了那种威风凛凛的气势。

那些舞龙的汉子们,一个个把龙举得高高的,那龙就像要冲破云霄似的,龙嘴里的珠子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可好看了。

接着是“卧龙”。

这时候,舞龙的人得慢慢把龙放低,让龙身贴近地面,就像龙在休息一样。

但是这休息可不是随随便便的,得让龙有那种盘卧的姿态。

龙身得是流畅的曲线,不能乱成一团。

我看到舞龙队里的人配合得特别好,他们一边放低龙身,一边调整位置,让龙就像真的趴在地上,随时准备再次腾飞。

“游龙”这个动作可就有动感了。

舞龙的人要让龙像在水里游动一样,左右摆动着前进。

这得有节奏感,大家得步伐一致。

就像一群鱼在水里游,动作整齐划一。

他们的脚步轻盈又灵活,龙身也跟着扭动起来,从龙头到龙尾,就像有一股波浪在传递,龙身上的鳞片在阳光下一闪一闪的,就像水面上的波光,感觉这龙真的活了,在街道上欢快地游动呢。

“穿龙”可就有点难度啦。

这个动作是让龙身穿过某个物体或者从舞龙者之间穿过。

我看到他们把龙穿过一个大圆环,这可需要精准的控制。

前面的人得控制好龙头的方向,后面的人得跟着调整龙身的走向。

就像给龙穿针引线一样,要是有一个人没配合好,龙身就可能卡住或者缠在一起。

他们小心翼翼又动作迅速,龙就像一条灵活的蛇,顺利地穿过了圆环,旁边的观众都忍不住叫好。

“跳龙”也很精彩。

舞龙的人得让龙越过一些障碍物,这时候大家得一起用力,把龙往上抬,然后跳过东西。

就像运动员跳高一样,不过这是一群人带着龙一起跳。

他们喊着口号,一二三,龙就腾空而起,越过了摆在前面的凳子。

中国舞龙运动

中国舞龙运动

主要内容
中国龙狮竞赛规则
• 中国舞龙运动的发展概况 • 中国舞龙运动的技术特点 • 中国舞龙运动竞赛规则通则 • 舞龙动作的分类和难度 • 舞龙套路评分的规定
一、中中国国龙舞狮龙竞运赛动规的则发展概况
中国龙狮竞赛规则
• 中国竞技舞龙运动的定义
中国竞技舞龙运动是指: 舞龙者在龙珠的引导 下,手持龙具,随鼓乐伴奏,通过人体运动和 姿势的变化,完成龙的舞、游、穿、腾、翻、 滚、戏、组图和造型等动作和套式,以展现龙 的精、气、神、韵等内容的一项民族民间的传 统体育项目。它反映了龙所象征的中华民族不 屈不挠、奔腾争跃、喜庆祥和的精神风貌。
符合规则要求, 造型别致给予 0.3分。
0.1~0.5分。 凡与标准有差
距者扣0.1~0.2
分。
动作创新为0.1 分。
对于技术新、 难度大、观赏 性强的创新难 度动作给予0.1 分。
动作难度为0.3 分。
五、舞龙套路评分的规定
中国龙狮竞赛规则
规定套路评分的规定
分值
规 定
动作规格
布局结构 精神面貌
音乐伴奏
一、中国舞龙运动的发展概况
中国龙狮竞赛规则
竞技舞龙运动发展的四个时期
• 萌芽时期: • 形成时期: • 发展时期: • 规范时期:
一、中中国国龙舞狮龙竞运赛动规的则发展概况
中国龙狮竞赛规则
1、萌芽时期:
这一时期的“龙舞”无论是从形式上,还是 内容上,都带有深刻的宗教色彩,完全是 求雨的祭祀活动。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 正是由于这一形式的存在,才孕育着现代 舞龙运动的萌芽,并为今后舞龙运动的发 展奠定了基础,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 一个结论: 中国舞龙运动的萌芽,来源于 古代祭祀活动的舞蹈。

传统舞龙的技巧与动作通用版

传统舞龙的技巧与动作通用版

传统舞龙的技巧与动作通用版舞龙,作为中国民间传统的表演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动感,深受人们喜爱。

在每逢节日、庆典或重要活动中,都能见到舞龙队伍的身影。

然而,传统舞龙的技巧和动作对于初学者而言,可能显得有些复杂和难以掌握。

因此,本文将介绍传统舞龙的基本技巧和动作,为广大舞龙爱好者提供一个通用版的学习指南。

一、龙头的基本技巧在传统舞龙中,龙头是舞龙队伍的核心,也是最具特色的部分。

掌握龙头的基本技巧对于整个舞龙表演的成功至关重要。

1. 抓龙头:舞龙者需要双手扎紧龙头,保持与龙头的紧密联系,以便在表演中准确地掌控龙头的方向和运动。

2. 摇龙头:通过摇动龙头,舞龙者可以模拟龙的摆动动作。

摇龙头的要领是手臂放松,肩部发力,使龙头有自由流动的感觉。

3. 带领舞龙:舞龙者需要灵活运用双手和身体的力量,以及脚步的节奏来引导整个舞龙队伍的前进和转向。

二、舞龙的基本动作除了掌握龙头的技巧外,舞龙的基本动作同样需要练习和熟练掌握。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舞龙动作。

1. 左右摆动:舞龙者可以通过控制龙头的左右摆动,给人以龙游水的感觉。

这个动作需要舞龙者的身体协调性和节奏感。

2. 上下腾挪:舞龙者可以通过屈伸腰部和腿部的力量,使龙头上下腾挪。

这个动作可以增加舞龙的变化和视觉效果,使表演更加生动有趣。

3. 旋转转身:舞龙者可以通过双手的灵活运用,使龙头做出旋转和转身的动作。

这个动作需要舞龙者具备较高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三、常用的舞龙技巧除了基本的龙头技巧和舞龙动作外,一些常见的舞龙技巧也是舞龙表演中的亮点和难点。

1. 长跃技巧:舞龙者在表演中可以通过提高跳跃的高度和距离来吸引观众的注意。

这需要舞龙者具备较强的力量和爆发力。

2. 站立技巧:舞龙者可以通过在舞龙过程中做出有趣的站立动作,增加观看者的视觉享受。

这个技巧需要舞龙者具备良好的平衡能力和协调性。

3. 龙身技巧:舞龙队伍中的其他成员可以通过对龙身的灵活控制和运动,增加整个舞龙表演的变化和特色。

舞龙动作的分类难度和技巧

舞龙动作的分类难度和技巧

舞龙动作的分类难度和技巧-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舞龙动作的分类难度和技巧舞龙动作按它的动作形态特征可分类为:一、8字舞龙动作;一、游龙动作三、穿腾动作四、翻滚动作五、组图造型动作。

按动作技术易难分为:A级难度动作、B级难度动作、C级难度动作;A级难度动作:是指舞龙的基本动作和技术较为简单的舞龙技巧动作;B级难度动作:是指在舞龙基本动作上有所发展、有所提高,具有一定难度,必须经过严格的训练才能完成的舞龙技巧动作;C级难度动作:是指必须具备较高的身体专项素质和专项技能才能完成的高难度舞龙技巧动作,高难度的舞龙组合动作,并有较高的锻炼价值和审美价值。

第十五条舞龙动作的难度分值一、A级难度动作,每个动作分值为分二、B级难度动作,每个动作分值为分三、C级难度动作,每个动作分值为分第十六条舞龙创新难度动作一、创编原则:必须符合舞龙运动的本质属性和运动规律;必须是具备一定专项素质、专项技能才能完成的舞龙动作,必须是正式比赛中从未出现过的动作。

二、申报程序1、填写创新动作难度申报表;规范动作名称,并标明类别;用录像形式形象地说明创新难度动作,也可用照片、画稿等技术图解以及精炼文字形象地说明(达不到上述要求者,不予受理);申报难度等级2、在规定时间内递交国际龙狮总会技术委员会(或比赛裁判委员会)。

3、国际龙狮总会技术委员会(或比赛裁判委员会)依据舞龙动作创编原则,对创新难度动作进行技术鉴别、定级,并将鉴定结果及时通知申报单位及有关部门。

第十七条舞龙动作规格、分类、难度定级一、8字舞龙动作运动员将龙体在人左右两侧交替作8字形环绕的舞龙动作,可快可慢,可原地,可行进,也可利用人体组成多种姿态,多种方法作8字形状舞动。

要求:龙体运动轨迹要圆顺,人体造型姿态要优美,快舞龙要突出速度、力量;每个动作左右舞龙各不少于4次;单侧舞龙每个动作上下各不少于6次。

舞龙的技术

舞龙的技术

第十四条舞龙动作的分类和难度点击图片看详细介绍和舞龙视频舞龙动作按它的动作形态特征可分类为:一、8字舞龙动作;一、游龙动作三、穿腾动作四、翻滚动作五、组图造型动作。

按动作技术易难分为:A级难度动作、B级难度动作、C级难度动作;A级难度动作:是指舞龙的基本动作和技术较为简单的舞龙技巧动作;B级难度动作:是指在舞龙基本动作上有所发展、有所提高,具有一定难度,必须经过严格的训练才能完成的舞龙技巧动作;C级难度动作:是指必须具备较高的身体专项素质和专项技能才能完成的高难度舞龙技巧动作,高难度的舞龙组合动作,并有较高的锻炼价值和审美价值。

第十五条舞龙动作的难度分值一、A级难度动作,每个动作分值为0.1分二、B级难度动作,每个动作分值为0.3分三、C级难度动作,每个动作分值为0.5分第十六条舞龙创新难度动作一、创编原则:必须符合舞龙运动的本质属性和运动规律;必须是具备一定专项素质、专项技能才能完成的舞龙动作,必须是正式比赛中从未出现过的动作。

二、申报程序1、填写创新动作难度申报表;规范动作名称,并标明类别;用录像形式形象地说明创新难度动作,也可用照片、画稿等技术图解以及精炼文字形象地说明(达不到上述要求者,不予受理);申报难度等级2、在规定时间内递交国际龙狮总会技术委员会(或比赛裁判委员会)。

3、国际龙狮总会技术委员会(或比赛裁判委员会)依据舞龙动作创编原则,对创新难度动作进行技术鉴别、定级,并将鉴定结果及时通知申报单位及有关部门。

第十七条舞龙动作规格、分类、难度定级一、8字舞龙动作运动员将龙体在人左右两侧交替作8字形环绕的舞龙动作,可快可慢,可原地,可行进,也可利用人体组成多种姿态,多种方法作8字形状舞动。

要求:龙体运动轨迹要圆顺,人体造型姿态要优美,快舞龙要突出速度、力量;每个动作左右舞龙各不少于4次;单侧舞龙每个动作上下各不少于6次。

A级难度动作:1.原地8字舞龙2.行进8字舞龙3.单跪舞龙4.套头舞龙5.搁脚舞龙6.扯旗舞龙7.靠背舞龙8.横移(跳)步舞龙9.起伏8字舞龙B级难度动作:1.原地快速8字舞龙2.行进快速8字舞龙3.跪步行进快舞龙4.抱腰舞龙5.绕身舞龙6.双人换位舞龙7.快舞龙磨转8.连续抛接龙头横移(跑)步舞龙C级难度动作1.跳龙接一蹲一躺快舞龙2.跳龙接摇船快舞龙3.跳龙接直躺快舞龙4.依次滚翻接单跪快舞龙5.挂腰舞龙(两人一组)6.K式舞龙(3人一组)7.站腿舞龙(两人一组)8.双杆舞龙(一人持两杆)二、游龙动作运动员较大幅度奔跑游走,通过龙体快慢有致、高低、左右的起伏进行,展现婉转回旋,左右盘翻,屈伸绵延等龙的动态特征。

舞龙的技巧

舞龙的技巧

舞龙的技巧舞龙是我国民间在传统节日和重大庆典活动时的娱乐活动,经过千百年的沿袭和发展,现在成为集竞赛、表演、健身、娱乐等多重价值于一身的体育运动,并成为大学体育课程;常见的龙有草龙、竹叶龙、纸龙、布龙、火龙、荷花龙等;龙的节数以单数为吉利,九节以内的侧重于花样技巧,十一节、十三节的龙侧重于动作表演,十五节以上的龙就主要是用来观赏;舞龙运动大部分是在行进动态中完成龙的游弋、起伏、翻滚、腾越、缠绞、穿插等动作,利用人体多种姿态将力度、幅度、速度、耐力等揉于舞龙技巧之中,或动或静,组成优美形象的龙的雕塑,展现龙的精气神韵;一舞龙的基本技巧持龙者,即为龙队指挥者,在鼓乐伴奏下,引导舞龙者完成游、穿、腾、跃、翻、滚、戏、缠、组图造型等动作和套式动作,整个过程要生动、顺畅、协调;目的:1 引导出场,认清出场方向;2 了解比赛场地的大小、熟悉表演动作的方位,避免比赛时出现方位不正确或场地利用不充分;3 必须熟悉本队比赛的套式中各种队形的变化以及场上的应变能力;要求:1 双眼随时注视龙/狮珠,并环视整队及周边环境的情况变化;2 与龙头保持1米左右的距离;3 与龙/狮头保持协调配合;4 龙/狮珠应保持不停的旋转;持龙/狮头者身形必须高大魁梧、有力,舞动时龙/狮头动作紧随着龙珠移动,龙嘴与龙珠相距1米左右,似吞吐之势,注意协调配合,时时注意龙/狮头应不停的摆动,展现出龙的生气有力、威武环视之势;目的:1 在龙/狮珠引导下,紧随其后移动,从而带动龙身的摆动;2 龙/狮头左右摆动时,一定要以嘴领先,显示出追珠之势;要求:1 龙/狮头替换时,不能影响到动作的发挥;2 因龙/狮头体积较大,在左右摆动时不得碰擦龙身或舞龙者;3 与龙/狮珠保持1米左右的距离;龙身舞者,必须随时与前后保持一定的距离,眼观四方紧跟前者,走定位,空中换手时尽量将龙身抬高,甚至可跳起;舞低时,尽量放低,但千万别将龙/狮身触地,在高低左右舞动中,龙/狮翻腾之势尽展现其中;还有必须随时保持龙/狮身蠕动,造成生龙活虎之势;在跳与穿的动作中,应特别注意柄的握法,柄下端不可多出包节,以免刮上别人;目的:舞龙/狮者将龙身舞动起来,展现龙翻腾之势,还有必须随时保持龙/狮身蠕动,造成生龙活虎之势;要求:1 左右舞动时,龙/狮身运动轨迹要圆滑顺畅;2 龙/狮身不可触地、脱节;3 笼体不可出现不合理的打结;四持龙/狮尾的基本方法持龙/狮尾者,身形须轻巧、速度快,龙/狮尾也是主要部位,因为龙/狮尾时常有翻身的动作,龙/狮尾舞动时,翻尾要轻巧生动、不拖泥带水,否则容易将龙/狮尾打地,造成器材的损坏,而且会让人感到呆板;龙/狮尾亦是时时成为带头者,因为有些动作必须龙/狮尾引首,明确精炼的头脑亦为必备的条件,龙/狮尾亦是整条龙舞动弧度大小的控制者,持龙尾在穿和跳的动作里,更应注意尾部,勿被碰撞或碰撞别人,最重要的是随时保持摆动;目的:随着龙/狮身的带动,龙/狮尾时刻摆动着,体现出龙/狮的轻巧生动;要求:1 龙/狮尾舞动时,不可锄地;2 龙/狮尾在舞动过程中始终保持左右的晃动;每类动作按难易程度分为A、B、C三级;A级为基本动作与技术,B级是具有一定难度的动作与技术,C级是高难度与高美感的动作与技术;一是8字舞龙动作;运动员将龙体在人左右两侧交替作8字形环绕的舞龙动作,可快可慢,可原地,可行进,也可利用人体组成多种姿态,多种方法作8字形状舞动;要求:龙体运动轨迹要圆顺,人体造型姿态要优美,快舞龙要突出速度、力量;每个动作左右舞龙各不少于4次;单侧舞龙每个动作上下各不少于6次;A级难度动作:1.原地8字舞龙2.行进8字舞龙3.单跪舞龙4.套头舞龙5.搁脚舞龙6.扯旗舞龙7.靠背舞龙8.横移跳步舞龙9.起伏8字舞龙B级难度动作:1.原地快速8字舞龙2.行进快速8字舞龙3.跪步行进快舞龙4.抱腰舞龙5.绕身舞龙6.双人换位舞龙7.快舞龙磨转8.连续抛接龙头横移跑步舞龙C级难度动作:1.跳龙接一蹲一躺快舞龙2.跳龙接摇船快舞龙3.跳龙接直躺快舞龙4.依次滚翻接单跪快舞龙5.挂腰舞龙两人一组式舞龙3人一组7.站腿舞龙两人一组8.双杆舞龙一人持两杆二是游龙动作;运动员较大幅度奔跑游走,通过龙体快慢有致、高低、左右的起伏进行,展现婉转回旋,左右盘翻,屈伸绵延等龙的动态特征;要求:龙体循着圆、曲、弧线的规律运动,运动员协调地随龙体的起伏行进;A级难度动作:1直线行进.2.曲线行进3.走跑圆场4.滑步行进5.起伏行进6.单侧起伏小圆场7.矮步跑圆场8.直线曲线、圆场行进越障碍B级难度动作:1.快速曲线起伏行进2.快速顺逆连续跑圆场3.快速矮步跑圆场越障碍4.快速跑斜圆场5.骑肩双杆起伏行进C级难度动作:1.龙头站肩平盘起伏二周以上2.直线后倒、鲤鱼打挺接擎龙行进三是穿腾动作;龙体运动路线呈纵横交叉形式,龙珠、龙头、龙节依次在龙身下穿过,称“穿越”;龙珠、龙头、龙节依次在龙身上越过称“腾越”;要求:穿越和腾越时,龙形保持饱满,速度均匀,运动轨迹流畅,穿腾动作轻松利索,不碰踩龙体、不拖地,不停顿;A级难度动作:1.穿龙尾2.越龙尾3.首尾穿越肚B级难度动作:1.龙穿身2.龙脱衣3.龙戏尾4.连续腾越行进5.腾身穿尾6.穿尾越龙身7.卧龙飞腾8.穿八五节9.首尾穿花缠身行进C级难度动作:1.快速连续穿越行进3次以上2.连续穿越腾越行进4次以上四、翻滚动作;龙体呈立圆或斜圆运动,展现龙的腾跃、缠绞的动势;龙体作立圆或斜圆状连续运动,当龙身运动到舞龙者脚下时,舞龙者迅速向上腾起依次跳过龙身,称“跳龙动作”;龙体同时或依次作360°翻转,运动员利用滚翻,手翻等方法越过龙身,称“翻滚动作”;要求:滚翻动作必须在不影响龙体运动速度、幅度、美感的前提下完成,难度较大,技术要求也高,龙体运动员轨迹要流畅,龙形要圆顺,运用技巧动作要准确规范;A级难度动作:1.龙翻身B级难度动作:1.快速逆顺向跳龙行进2次以上2.连续游龙跳龙2次以上3.大立圆螺旋行进3次以上C级难度动作:1.快速连续斜盘跳龙3次以上2.快速连续螺旋跳龙4次以上3.快速连续螺旋跳龙磨转6次以上4.快速左右螺旋跳龙左右各3次以上5.快速连续磨盘跳龙3次以上五、组图造型动作;龙体在运动中组成活动的图案和相对静止的造型;要求:活动图案构图清晰;静止造型形象逼真,以形传神,以形传意,龙珠配合协调,组图造型连接、解脱要紧凑、利索;A级难度动作:1.龙门造型2.塔盘造型3.尾盘造型4.曲线造型5.龙出宫造型6.蝴蝶盘花造型7.组字造型8.龙头造型9.螺丝结顶造型10.卧垛龙造型 B级难度动作:1.上肩高塔造型自转一周2.龙尾高翘寻珠、追珠3.首尾盘柱4.龙翻身接滚翻成造型5.单臂侧手翻接滚翻成造型C级难度动作:1.大横8字花慢行时成型4次以上2.坐肩后仰成平盘起伏旋转一周以上;如果有条件,可以先进行基本舞龙动作的练习;主要包括徒手动作、龙头动作、龙把动作、龙珠动作、双人动作、三人动作、四人动作等;应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来选择龙的类型、运动的类型及难度;荷花龙适合女性,小龙适合青少年,九节龙及九节以上的龙适合身强力壮者;另外,健身娱乐为目的的舞龙,应降低跑动的速度和动作难度,防止过度疲劳和意外损伤;。

传统舞龙的技巧与动作(精选)

传统舞龙的技巧与动作(精选)

传统舞龙的技巧与动作(精选)传统舞龙的技巧与动作传统舞龙是中国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人们喜爱。

它以惟妙惟肖的龙形和优美的舞蹈动作为特点,展示了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

本文将介绍传统舞龙中的技巧与动作,带您领略这一独特艺术的魅力。

一、舞龙的基本技巧1. 龙的形态设计:传统舞龙的形态设计至关重要,取决于整个龙身的比例与分节。

一条标准的舞龙通常由龙头、龙身、龙尾和龙珠四个部分组成。

其中,龙头需设计得栩栩如生,表情生动,能展示出龙的威武形象;龙身的比例要协调,每个节段的长短应与整条龙相适应;龙尾要灵活,能够进行飞舞,增加舞龙的视觉效果;龙珠则是舞龙的点睛之笔,需要具备闪光的效果,使整个舞龙更具吸引力。

2. 舞龙的队形编排:在舞龙表演中,队形编排是重要的一环。

舞龙队通常由数十人组成,分为前排和后排。

前排成员负责扛起舞龙的龙头,要有足够的力量和稳定性;后排成员则托起龙身,要有较高的协作能力。

队形编排要求前后队员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和步伐一致,以确保舞龙呈现出流畅的动态效果。

3. 龙的舞动技巧:舞龙的舞动技巧包括腾、转、飞、舞等多种动作。

腾指舞龙队员将舞龙抬离地面并使其向上腾空,要有稳定的力量和协同的动作;转指队员将舞龙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要求动作协调精准;飞指舞龙高高跃起,然后轻盈地回到地面,需展现出龙的神韵和轻灵的动作;舞指舞龙队员按照一定的节奏和舞蹈动作扭动身体,使龙身具备生动的表现力。

二、传统舞龙的经典动作1. “游龙戏水”:这是舞龙表演中最具代表性的动作之一。

舞龙队员通过松紧有度的龙身,使舞龙像在水中自如畅游一般,婀娜多姿。

队员灵活驾驭龙身,将龙腾跃、翻滚、翻身等动作与音乐的节奏相结合,呈现出生动活泼的舞蹈形态。

2. “龙腾云霄”:这是舞龙表演中展示力量与威武的动作。

舞龙队员利用身体的力量和肢体的协调性,使整条龙高高跃起,仿佛欲突破云霄一般。

这个动作需要队员的力量掌握得当,力量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到整个动作的效果。

舞龙动作地分类和难度

舞龙动作地分类和难度

舞龙动作的分类和难度舞龙动作按它的动作形态特征可分类为:一、8字舞龙动作;一、游龙动作三、穿腾动作四、翻滚动作五、组图造型动作。

按动作技术易难分为:A级难度动作、B级难度动作、C 级难度动作;A级难度动作:是指舞龙的基本动作和技术较为简单的舞龙技巧动作;B级难度动作:是指在舞龙基本动作上有所发展、有所提高,具有一定难度,必须经过严格的训练才能完成的舞龙技巧动作;C级难度动作:是指必须具备较高的身体专项素质和专项技能才能完成的高难度舞龙技巧动作,高难度的舞龙组合动作,并有较高的锻炼价值和审美价值。

第十五条舞龙动作的难度分值一、A级难度动作,每个动作分值为0.1分二、B级难度动作,每个动作分值为0.3分三、C级难度动作,每个动作分值为0.5分第十六条舞龙创新难度动作一、创编原则:必须符合舞龙运动的本质属性和运动规律;必须是具备一定专项素质、专项技能才能完成的舞龙动作,必须是正式比赛中从未出现过的动作。

二、申报程序1、填写创新动作难度申报表;规范动作名称,并标明类别;用录像形式形象地说明创新难度动作,也可用照片、画稿等技术图解以及精炼文字形象地说明(达不到上述要求者,不予受理);申报难度等级2、在规定时间内递交国际龙狮总会技术委员会(或比赛裁判委员会)。

3、国际龙狮总会技术委员会(或比赛裁判委员会)依据舞龙动作创编原则,对创新难度动作进行技术鉴别、定级,并将鉴定结果及时通知申报单位及有关部门。

第十七条舞龙动作规格、分类、难度定级一、8字舞龙动作运动员将龙体在人左右两侧交替作8字形环绕的舞龙动作,可快可慢,可原地,可行进,也可利用人体组成多种姿态,多种方法作8字形状舞动。

要求:龙体运动轨迹要圆顺,人体造型姿态要优美,快舞龙要突出速度、力量;每个动作左右舞龙各不少于4次;单侧舞龙每个动作上下各不少于6次。

A级难度动作:1.原地8字舞龙2.行进8字舞龙3.单跪舞龙4.套头舞龙5.搁脚舞龙6.扯旗舞龙7.靠背舞龙8.横移(跳)步舞龙9.起伏8字舞龙B级难度动作:1.原地快速8字舞龙2.行进快速8字舞龙3.跪步行进快舞龙4.抱腰舞龙5.绕身舞龙6.双人换位舞龙7.快舞龙磨转8.连续抛接龙头横移(跑)步舞龙C级难度动作1.跳龙接一蹲一躺快舞龙2.跳龙接摇船快舞龙3.跳龙接直躺快舞龙4.依次滚翻接单跪快舞龙5.挂腰舞龙(两人一组)6.K式舞龙(3人一组)7.站腿舞龙(两人一组)8.双杆舞龙(一人持两杆)二、游龙动作运动员较大幅度奔跑游走,通过龙体快慢有致、高低、左右的起伏进行,展现婉转回旋,左右盘翻,屈伸绵延等龙的动态特征。

舞龙介绍及技巧

舞龙介绍及技巧

【舞龙】游龙动作介绍运动员较大幅度奔跑游走,通过龙体快慢有致、高低、左右的起伏进行,展现婉转回旋,左右盘翻,屈伸绵延等龙的动态特征。

龙体循着圆、曲、弧线的规律运动,运动员协调地随龙体的起伏行进。

A级难度动作:?。

直线行进、曲线行进、走(跑)圆场、滑步行进、起伏行进、单侧起伏小圆场、矮步跑圆场、直线(曲线、圆场)行进越障碍等?B 级难度动作:?。

快速曲线起伏行进、快速顺逆连续跑圆场、快速矮步跑圆场越障碍、快速跑斜圆场等C 级难度动作?。

龙头站肩平盘起伏(二周以上)、直线后倒、鲤鱼打挺接擎龙行进等?(一)舞龙/狮珠的基本方法持龙/狮珠者,即为龙/狮队指挥者,在鼓乐伴奏下,引导舞/狮龙者完成游、穿、腾、跃、翻、滚、戏、缠、组图造型等动作和套式动作,整个过程要生动、顺畅、协调。

目的:(1) 引导出场,认清出场方向;(2) 了解比赛场地的大小、熟悉表演动作的方位,避免比赛时出现方位不正确或场地利用不充分;(3) 必须熟悉本队比赛的套式中各种队形的变化以及场上的应变能力。

要求:(1) 双眼随时注视龙/狮珠,并环视整队及周边环境的情况变化;(2) 与龙头保持1米左右的距离;(3) 与龙/狮头保持协调配合;(4) 龙/狮珠应保持不停的旋转。

(二)舞龙/狮头的基本方法持龙/狮头者身形必须高大魁梧、有力,舞动时龙/狮头动作紧随着龙珠移动,龙嘴与龙珠相距1米左右,似吞吐之势,注意协调配合,时时注意龙/狮头应不停的摆动,展现出龙的生气有力、威武环视之势。

目的:(1) 在龙/狮珠引导下,紧随其后移动,从而带动龙身的摆动;(2) 龙/狮头左右摆动时,一定要以嘴领先,显示出追珠之势。

要求:(1) 龙/狮头替换时,不能影响到动作的发挥;(2) 因龙/狮头体积较大,在左右摆动时不得碰擦龙身或舞龙者;(3) 与龙/狮珠保持1米左右的距离。

(三)舞龙/狮身的基本方法龙/狮身舞者,必须随时与前后保持一定的距离,眼观四方紧跟前者,走定位,空中换手时尽量将龙身抬高,甚至可跳起;舞低时,尽量放低,但千万别将龙/狮身触地,在高低左右舞动中,龙/狮翻腾之势尽展现其中;还有必须随时保持龙/狮身蠕动,造成生龙活虎之势;在跳与穿的动作中,应特别注意柄的握法,柄下端不可多出(包节),以免刮上别人。

舞龙动作的分类和难度

舞龙动作的分类和难度

舞龙动作的分类和难度舞龙动作的分类和难度舞龙动作按它的动作形态特征可分类为:一、8字舞龙动作;一、游龙动作三、穿腾动作四、翻滚动作五、组图造型动作。

按动作技术易难分为:A级难度动作、B级难度动作、C 级难度动作;A级难度动作:是指舞龙的基本动作和技术较为简单的舞龙技巧动作;B级难度动作:是指在舞龙基本动作上有所发展、有所提高,具有一定难度,必须经过严格的训练才能完成的舞龙技巧动作;C级难度动作:是指必须具备较高的身体专项素质和专项技能才能完成的高难度舞龙技巧动作,高难度的舞龙组合动作,并有较高的锻炼价值和审美价值。

第十五条舞龙动作的难度分值一、A级难度动作,每个动作分值为0.1分二、B级难度动作,每个动作分值为0.3分三、C级难度动作,每个动作分值为0.5分第十六条舞龙创新难度动作一、创编原则:必须符合舞龙运动的本质属性和运动规律;必须是具备一定专项素质、专项技能才能完成的舞龙动作,必须是正式比赛中从未出现过的动作。

二、申报程序1、填写创新动作难度申报表;规范动作名称,并标明类别;用录像形式形象地说明创新难度动作,也可用照片、画稿等技术图解以及精炼文字形象地说明(达不到上述要求者,不予受理);申报难度等级2、在规定时间内递交国际龙狮总会技术委员会(或比赛裁判委员会)。

3、国际龙狮总会技术委员会(或比赛裁判委员会)依据舞龙动作创编原则,对创新难度动作进行技术鉴别、定级,并将鉴定结果及时通知申报单位及有关部门。

第十七条舞龙动作规格、分类、难度定级一、8字舞龙动作运动员将龙体在人左右两侧交替作8字形环绕的舞龙动作,可快可慢,可原地,可行进,也可利用人体组成多种姿态,多种方法作8字形状舞动。

要求:龙体运动轨迹要圆顺,人体造型姿态要优美,快舞龙要突出速度、力量;每个动作左右舞龙各不少于4次;单侧舞龙每个动作上下各不少于6次。

A级难度动作:1.原地8字舞龙2.行进8字舞龙3.单跪舞龙4.套头舞龙5.搁脚舞龙6.扯旗舞龙7.靠背舞龙8.横移(跳)步舞龙9.起伏8字舞龙B级难度动作:1.原地快速8字舞龙2.行进快速8字舞龙3.跪步行进快舞龙4.抱腰舞龙5.绕身舞龙6.双人换位舞龙7.快舞龙磨转8.连续抛接龙头横移(跑)步舞龙C级难度动作1.跳龙接一蹲一躺快舞龙2.跳龙接摇船快舞龙3.跳龙接直躺快舞龙4.依次滚翻接单跪快舞龙5.挂腰舞龙(两人一组)6.K式舞龙(3人一组)7.站腿舞龙(两人一组)8.双杆舞龙(一人持两杆)二、游龙动作运动员较大幅度奔跑游走,通过龙体快慢有致、高低、左右的起伏进行,展现婉转回旋,左右盘翻,屈伸绵延等龙的动态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舞龙动作的分类难度和技巧
舞龙动作按它的动作形态特征可分类为:
一、8字舞龙动作;
一、游龙动作
三、穿腾动作
四、翻滚动作
五、组图造型动作。

按动作技术易难分为:A级难度动作、B级难度动作、C级难度动作;
A级难度动作:是指舞龙的基本动作和技术较为简单的舞龙技巧动作;
B级难度动作:是指在舞龙基本动作上有所发展、有所提高,具有一定难度,必须经过严格的训练才能完成的舞龙技巧动作;
C级难度动作:是指必须具备较高的身体专项素质和专项技能才能完成的高难度舞龙技巧动作,高难度的舞龙组合动作,并有较高的锻炼价值和审美价值。

第十五条舞龙动作的难度分值
一、A级难度动作,每个动作分值为0.1分
二、B级难度动作,每个动作分值为0.3分
三、C级难度动作,每个动作分值为0.5分
第十六条舞龙创新难度动作
一、创编原则:必须符合舞龙运动的本质属性和运动规律;必须是具备一定专项素质、专项技能才能完成的舞龙动作,必须是正式比赛中从未出现过的动作。

二、申报程序
1、填写创新动作难度申报表;
规范动作名称,并标明类别;
用录像形式形象地说明创新难度动作,也可用照片、画稿等技术图解以及精炼文字形象地说明(达不到上述要求者,不予受理);
申报难度等级
2、在规定时间内递交国际龙狮总会技术委员会(或比赛裁判委员会)。

3、国际龙狮总会技术委员会(或比赛裁判委员会)依据舞龙动作创编原则,对创新难度动作进行技术鉴别、定级,并将鉴定结果及时通知申报单位及有关部门。

第十七条舞龙动作规格、分类、难度定级
一、8字舞龙动作
运动员将龙体在人左右两侧交替作8字形环绕的舞龙动作,可快可慢,可原地,可行进,也可利用人体组成多种姿态,多种方法作8字形状舞动。

要求:龙体运动轨迹要圆顺,人体造型姿态要优美,快舞龙要突出速度、力量;每个动作左右舞龙各不少于4次;单侧舞龙每个动作上下各不少于6次。

A级难度动作:
1.原地8字舞龙
2.行进8字舞龙
3.单跪舞龙
4.套头舞龙
5.搁脚舞龙
6.扯旗舞龙
7.靠背舞龙
8.横移(跳)步舞龙
9.起伏8字舞龙
B级难度动作:
1.原地快速8字舞龙
2.行进快速8字舞龙
3.跪步行进快舞龙
4.抱腰舞龙
5.绕身舞龙
6.双人换位舞龙
7.快舞龙磨转
8.连续抛接龙头横移(跑)步舞龙
C级难度动作
1.跳龙接一蹲一躺快舞龙
2.跳龙接摇船快舞龙
3.跳龙接直躺快舞龙
4.依次滚翻接单跪快舞龙
5.挂腰舞龙(两人一组)
6.K式舞龙(3人一组)
7.站腿舞龙(两人一组)
8.双杆舞龙(一人持两杆)
二、游龙动作
运动员较大幅度奔跑游走,通过龙体快慢有致、高低、左右的起伏进行,展现婉转回旋,左右盘翻,屈伸绵延等龙的动态特征。

要求:龙体循着圆、曲、弧线的规律运动,运动员协调地随龙体的起伏行进。

A级难度动作
1直线行进.
2.曲线行进
3.走(跑)圆场
4.滑步行进
5.起伏行进
6.单侧起伏小圆场
7.矮步跑圆场
8.直线(曲线、圆场)行进越障碍
B级难度动作
1.快速曲线起伏行进
2.快速顺逆连续跑圆场
3.快速矮步跑圆场越障碍
4.快速跑斜圆场
5.骑肩双杆起伏行进
C级难度动作
1.龙头站肩平盘起伏(二周以上)
2.直线后倒、鲤鱼打挺接擎龙行进
三、穿腾动作
龙体运动路线呈纵横交叉形式,龙珠、龙头、龙节依次在龙身下穿过,称“穿越”;龙珠、龙头、龙节依次在龙身上越过称“腾越”。

要求:穿越和腾越时,龙形保持饱满,速度均匀,运动轨迹流畅,穿腾动作轻松利索,不碰踩龙体、不拖地,不停顿。

A级难度动作
1.穿龙尾
2.越龙尾
3.首尾穿(越)肚
B级难度动作
1.龙穿身
2.龙脱衣
3.龙戏尾
4.连续腾越行进
5.腾身穿尾
6.穿尾越龙身
7.卧龙飞腾
8.穿八五节
9.首(尾)穿花缠身行进
C级难度动作
1.快速连续穿越行进(3次以上)
2.连续穿越腾越行进(4次以上)
四、翻滚动作
龙体呈立圆或斜圆运动,展现龙的腾跃、缠绞的动势。

龙体作立圆或斜圆状连续运动,当龙身运动到舞龙者脚下时,舞龙者迅速向上腾起依次跳过龙身,称
“跳龙动作”;龙体同时或依次作360°翻转,运动员利用滚翻,手翻等方法越过龙身,称“翻滚动作”。

要求:滚翻动作必须在不影响龙体运动速度、幅度、美感的前提下完成,难度较大,技术要求也高,龙体运动员轨迹要流畅,龙形要圆顺,运用技巧动作要准确规范。

A级难度动作
1.龙翻身
B级难度动作
1.快速逆(顺)向跳龙行进(2次以上)
2.连续游龙跳龙(2次以上)
3.大立圆螺旋行进(3次以上)
C级难度动作
1.快速连续斜盘跳龙(3次以上)
2.快速连续螺旋跳龙(4次以上)
3.快速连续螺旋跳龙磨转(6次以上)
4.快速左右螺旋跳龙(左右各3次以上)
5.快速连续磨盘跳龙(3次以上)
五、组图造型动作
龙体在运动中组成活动的图案和相对静止的造型。

要求:活动图案构图清晰;静止造型形象逼真,以形传神,以形传意,龙珠配合协调,组图造型连接、解脱要紧凑、利索。

A级难度动作
1.龙门造型
2.塔盘造型
3.尾盘造型
4.曲线造型
5.龙出宫造型
6.蝴蝶盘花造型
7.组字造型
8.龙头造型
9.螺丝结顶造型
10.卧(垛)龙造型
B级难度动作
1.上肩高塔造型自转一周
2.龙尾高翘寻珠、追珠
3.首尾盘柱
4.龙翻身接滚翻成造型
5.单臂侧手翻接滚翻成造型
C级难度动作
1.大横8字花慢行时(成型4次以上)
2.坐肩后仰成平盘起伏旋转(一周以上)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