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作技能学习心理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考核要点:第十一章 动作技能的学习与学习的迁移
第十一章动作技能的学习与学习的迁移(一)什么是动作技能领会:对动作技能概念的分析:所谓动作技能是在练习基础上形成的按某种操作程序顺利完成某种身体协调任务的能力。
如书写、游泳、驾车、打字等都是动作技能。
第一,动作技能是习得的。
第二,动作技能是有一定操作程序要求的。
第三,动作技能是一种能力。
(二)动作技能的特征领会:动作技能的特征:第一,准确性。
动作技能形成后,相应的动作越来越准确。
第二,动作的速度加快。
动作技能形成后,相应动作的速度越为越快。
第三,多余动作的减少。
所谓多余动作是指与完成某项任务无关但却在完成过程中参与其间的动作。
如初学写字时,牙关紧咬;学打乒乓球时,非优势手拳头紧握等等。
等到熟练后,这些多余的动作就减少了。
第四,灵活性。
一种动作技能形成后,其固定的动作程序不是单纯的动作与动作之间的固定衔接,而是具有灵活性。
(三)动作技能的分类领会:动作技能的分类:(一)从有没有器械来划分,一类是操纵器械的,如写字、绘画等;另一类是不操纵器械的,如唱歌、跳舞等。
(二)从动作技能操作时调节方式的不同来划分,动作技能可分为连续的和不连续的两大类。
连续的动作技能一般较多受外部情境所制约,如开汽车、滑冰等;不连续的动作技能一般由自我调节,较少受外部情境控制。
(四)动作技能形成的阶段领会:动作技能形成的三个阶段:(一)认知阶段,这一阶段也称为知觉学习。
其学习重点是观察动作反应的线索,即观察操作程序。
(二)联系形成阶段,在这一阶段,重点是使某一特定的刺激与某一特定的动作反应形成联系,即有意识地使操作程序支配动作反应。
(三)自动化阶段,技能学习进入这一阶段时,一边串的动作系列能够自动地连续下来,即操作程序自动支配动作反应,无需特殊的注意和纠正。
(五)动作技能形成的一般趋势1、识记:练习曲线:是指在连续多次的练习期间所发生的动作效应变化的图解。
2、领会动作技能练习曲线的趋势:1、练习成绩逐步提高。
练习成绩逐步提高又有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1)练习的进步先快后慢。
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与健美操动作技能学习的研究
技能的实质的再归纳分析发现, 在健美操教学 中将行为主 义心理学理论学 习观应用于健美操动作 技能学 习中势必
会 产 生 更好 的效 果 。 纵 观 行为 主义 心 理学理 论 观 行 为 主义 心理 学理论 是 学 习理 论 的一 大 派别 , 集2 0 世 纪 以来 多位 心 理学 者 的学 习观 为一 体 : 巴甫 洛夫 的条件 反 射说、 桑 代克 的联 结说 、 斯金 纳 的强 化 说 、 班 杜拉 的观察 论
二、 剖视 动作 技 能学 习程 序 动 作技 能 的学 习就 是一 个训 练 ( 反复练习) 的过 程 。 这 个 过 程 可 以人 为 地 设 计 成 一 个 定 向 行 为 观 察 一 动 作 联 结 一动 作 协调 完善 的程 序 。 即 , 动作 技 能学 习 程序 框 架 如
下图:
理 论 支撑 。
关键 词 : 行 为主 义理 论 ; 学 习观 ; 健 美操 ; 动作技 能
中图分 类号 : G 8 0 7 . 0 1 文献标 志 码 : A 文章 编号 : 1 6 7 4 — 9 3 2 4 ( 2 0 1 3 ) 0 4 — 0 1 6 4 — 0 2
健美操 的动作技能有着与其他体育项 目动作极其不 同的特 点 。 健 美操 动作 技 能 的形成 是一 个 比其 他体 育项 目
反 应 的联结 , 如果 练 习不 够 , 这 种联 结就 会减 弱 。 2 . 强 化 理论 , 学 习 就 是再 强 化 。学 习 的 过程 就 是 外界 的刺 激与 人 的机 体反 应之 间建 立联 结 的 过程 , 这个 过 程要 经过 多次 巩 固与 再强 化 。 3 . 学 习就 是注 意一 保持 一 复制一 动 机 的过程 。 其 中复 制过 程 就是 一个 再强 化 的过 程 。 学 习 的首先 就是 一个 注意 行为的过程 , 然后将行为记住 , 进而去反复练习( 强化) , 最 终 实现 目 标。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38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中学)-38(总分:105.00 ,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20.00)1.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其他科学研究都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分数: 1.00 )A. 客观性原则B. 系统性原则√C. 教育性原则D. 发展性原则解析:[ 解析] 教育心理学和其他科学研究都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系统性原则。
2. 以词汇、实物、图片、图表、图形等为内容的学习属于。
(分数: 1.00 )A. 概念学习B. 命题学习C. 符号学习√D. 并列结构学习解析:[ 解析] 符号学习不仅包括语言符号学习,也包括非语言符号的学习。
3. 由对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引发的学习动机称作。
(分数: 1.00 )A. 远景的间接性动机√B. 社会性动机C. 间接性动机D. 志向性动机解析:[ 解析] 学习动机是基于内在的需要和外在的目标综合形成的。
需要分为直接需要和间接需要。
从追求目标的远近可将学习动机划分为近景学习动机和远景学习动机。
因此,由于对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引发的学习动机可称作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4. 以概念同化的学习方式获得概念主要发生在阶段。
(分数: 1.00 )A. 学龄期B. 学前期C. 成人√D. 以上都是解析:[ 解析] 以概念同化的学习方式获得概念主要发生在成人阶段。
5. _____ 教养模式下的儿童是最成熟的,他们有能力、独立性强,善于控制自己。
(分数: 1.00 )A. 专制型B. 放纵型C. 民主型√D. 集体型解析:[ 解析] 民主型的教育模式意味着对儿童的平等与尊重,真诚的热爱与接受,合理的控制与宽容。
民主型教育模式下的儿童是最成熟的。
6. 不属于元认知策略的是_ 。
(分数: 1.00 )A. 计划策略B. 学习策略√C. 监控策略D. 调节策略解析:[ 解析] 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调节策略。
7. 现代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提出者是。
教育心理学第七章
二、动作技能形成的阶段与习得的指标 (一) 认知阶段 认知阶段也称知觉阶段。这一阶段主要
是理解学习任务,并形成目标意象和目 标期望。目标意象主要是指学习者对自 己解决问题的目标模式反应和动作型式, 在头脑中形成一个表象,即明确解决问 题的目标模式。而目标期望则是对自己 的作业水平的估价,即明确自己能做得 如何。这两种期望都起着学习定向作用。
果将心、身二者的练习相结合,其效果 更佳。决定心理练习有效性的关键是学 习者要对练习的任务熟悉。从未进行过 身体练习的动作,不可能做心理练习, 若练习也只能是错误的练习。另外,心 理练习的时间不能太长,否则容易产生 厌烦情绪,使作业水平下降。 心理练习的效果也决定于任务的性质。 若任务中认知因素起的作用较小,反应 主要是依靠肌肉的线索,则心理练习作 用甚微。
部程序控制 (五)在不利条件下能维持正常操作水 平
第二节
动作技能的习得与保持
一、关于动作技能学习的理论
像其他领域的学习一样,心理学家对动作
技能的学习也提出了多种解释。在众多的 解释中,可分为强调行为的、强调认知的 和强调生态的三种基本不同的观点。
(一)习惯论
习惯论认为,一种运动成分所产生的反
学习心理学家目前主要采用保持测验和迁
移测验来测量表现的相对持久的变化。保 持测验是在一段时间之后测量表现,迁移 测验则是在变化条件下测量表现。之所以 采用这两种测验,是因为在动作技能的学 习中,有两种导致表现发生变化的因素: 一是导致学习的表现特征发生相对持久变 化的因素,二是导致表现发生暂时变化的 因素。由于训练期间(习得阶段)观察到 的表现的任何变化,可以是暂时的变化, 也可以是更持久的变化,因而有必要包括 保持测验和迁移测验。
(二)指导的内容
教育心理学-动作技能的学习
详细描述
随着科技的进步,未来研究将关注如何利用 技术辅助手段,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 工智能等,提高动作技能学习的效果,为教 育和学习提供更高效、个性化的方法。
动作技能学习的跨文化研究
总结词
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动作技能学习的异同
详细描述
未来研究将进一步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动作 技能学习的异同,探究文化因素对动作技能 学习的影响,为跨文化教育和学习提供理论
任务分析与目标设定
总结词
任务分析是将复杂动作技能分解为若干个简单的子技能的过程,目标设定则是为学生制定具体的学习目标。
详细描述
任务分析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复杂动作技能的结构和要求,从而更好地掌握每个子技能。目标设定可以帮助学 生明确学习方向,提高学习效果。通过不断地练习和反馈,学生可以逐渐掌握每个子技能,最终实现整体动作技 能与反馈
教师需密切观察学生的学 习过程,及时发现和指出 错误,并提供针对性的反 馈和建议。
示范与模仿
教师可以通过示范正确的 动作,让学生模仿并反复 练习,以纠正错误。
调整教学方法
针对学生的错误,教师需 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帮助 学生更好地掌握正确的动 作技能。
学习效果的评估与反馈
特点
动作技能具有外显性、客观性、 可观察性、可操作性、习得性等 特点。
动作技能学习的过程与阶段
泛化阶段
学习者初步掌握动作技 能,但动作不准确、不 协调,多余动作较多。
分化阶段
学习者逐渐消除多余动 作,能够比较准确地完
成动作。
巩固阶段
学习者完全掌握动作技 能,能够熟练、准确地
完成动作。
自动化阶段
学习者完全自动化地完 成动作技能,无需意识
激励与评价
教育心理学:动作技能的学习参考答案
教育心理学:动作技能的学习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动作:人体的一种空间造型以及驱动这种空间造型的内部冲动。
动作技能:动作技能是人类一种习得的能力,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地利用身体动作去完成一项任务的能力。
熟练操作:达到较高速度、精确性、连贯的操作或动作,是技能获得的标志。
练习:练习者为提高动作技能水平而对动作程序进行的有意识的、付出一定努力的重复。
心理练习:仅在头脑内思考或想象身体运动而不进行实际的肌肉运动的一种练习形式,与身体练习相对。
集中练习:指将练习时段安排得很接近,中间没有休息或只有短暂的休息。
分配练习:指用较长的休息时段将练习时段分隔开。
整体练习:将局部动作技能综合起来,一次完整地练习一套动作的各个组成成分。
局部练习:将整套动作技能分解成许多组成成分,每次分别练习某一组成成分。
随机练习:假设有X项任务(或一种任务的X种变式)要练习,每项任务练习N次,在安排练习时,一项任务(任务A)的一次练习后,紧接着进行任务B的一次练习,接着任务C的一次练习……直到X项任务上的所有N次练习都完成为止,而且,一项任务(如任务A)的练习结束后,接下来练习哪项任务是随机确定的。
区组练习:假设有X项任务(或一种任务的X种变式)要练习,每项任务练习N次,在安排练习时,在进行另一项任务的练习之前,先完成一项任务的N次练习。
在进行第三项任务的练习之前,先完成第二项任务的N次练习……直到所有的任务都练习完为止。
情境干扰效应:动作技能学习中,区组练习在习得阶段效果好,在保持迁移阶段效果不好;随机练习在习得阶段效果不好,但在保持和迁移阶段效果好的现象。
固有的反馈:练习者不依赖外来帮助而自己获得的反馈。
增补的反馈:由教师、教练或某种自动化的记录装置提供给练习者的反馈信息,通常是在练习者得不到固有反馈信息时给予的,是对固有反馈的增加和补充。
结果的知识:增补的反馈的一种形式,是在运动之后由别人以言语的方式提供给我们的关于运动目标达成状况的信息。
第六章《教育心理学》动作技能的学习
四、动作技能的保持与迁移
动作技能不易遗忘的原因
– 在形成与使用过程中有了大量的过度学习; – 保持在很大的程度上依赖于小脑等低级中枢,其可能
有更大的保持动作痕迹的能量; – 许多连续的与不连续的动作技能比较简单。
• 动作技能的迁移
指已掌握的技能对掌握新的技能起促进或妨碍作用。 正迁移:
对于那些只能在一个特定时期进行练习、而此后又不马上 操作的一些技能学习来说,过度学习更为有效。
(3)要合理分配练习时间 : –集中练习—指长时间不间断地进行练习,直到掌握某 种动作技能为止。 –分散练习—把练习分成若干阶段,在各阶段之间插入 适当的休息时间。 –分散学习优于集中学习
(4)要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 : –整体练习—把要学习的动作技能作为一个整体重复加 以训练的形式。 –部分练习--把一套完整的动作技能分解成同时或按先 后次序出现的若干部分,每次进行其中一部分的训练 ,最后获得完整的动作技能。 –模拟练习、心理练习与实际练习
双侧性迁移 :由身体一侧学会的技能迁移到身体的另一侧。 语言-动作迁移:在动作练习前的语言训练对掌握动作技能有积极影
响。
动作-动作迁移:已学会的一种动作帮助和促进对另一种动作的学习。
正迁移发生的情况: 不同技能之间存在着共同的成分;不同技能之间包含着共同的原理。
– 负迁移 已经掌握的技能对学习新技能的消极影响。如,一个会
的提高上。 –练习成绩随练习进程而逐步提高的趋势具体表现为三
种形式—
• 练习进步的速度先快后慢; • 练习进步的速度先慢后快;练习进程中存在高原期现象: –练习成绩的进步并非直线式地上升,练习到一定时期会 出现练习成绩暂时停顿的现象。 –在练习中期出现,在练习曲线上表现为一段接近水平的 线段。 –与生理的极限和工作效率的绝对顶点是不同的。而且并 非所有的技能学习中都必然存在高原现象。 –旧的技能结构的限制,可能是引起高原现象的一个最重 要的原因。
影响学生运动技能学习的几种不良心理因素及对策
浅析影响学生运动技能学习的几种不良心理因素及对策摘要:笔者结合多年体育教学经验从四个方面对影响学生运动技能学习和掌握的心理问题及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供广大体育教学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运动技能;体育教学;心理因素一、前言在学校体育教学中,使学生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掌握运动技能,是体育与健康课程价值的重要体现。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运动技能的学习常受以下多种心理因素的制约,从而影响了学生运动技能的学习,笔者在教学中注意到了这几方面,并配合心理疏导,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1.研究对象:本校初中部学生。
2.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例证法、综合分析法。
三、分析与研究1.影响学生技能运动学习的几种不良心理状态的具体表现及成因(1)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
有的学生由于受社会、家庭等因素的影响,认识出现偏差,认为只要文化知识好就行,体育成绩不好也不影响升学,考核不达标也无所谓,逐渐对体育运动失去了兴趣,甚至甘愿落后。
还有一些学生因对自己没有信心,总觉得自己不行,因此在学习技能时放不开手脚,从而限制了能力的发挥。
大量事实证明,如果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端正的学习态度,技能的学习最多是照猫画虎,不得要领。
在技能学习的初期,教师主要是通过讲解、示范来帮助学习者建立技能的初步表象,引导学生对行为结果的知悉来感知技能,这就需要学习者用心思考。
如学习者只是为了应付本课的学习任务,仅在肢体上重复动作,而不注重内心求知欲望的培养,技能的初步表象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被遗忘。
(2)学生对自己的期望值过高、学习过程中出现心情急躁情绪。
运动技能的学习一定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会只经过一朝一夕的练习就轻易获得。
那些自我需要较强和期望较高的学生对运动技能的学习往往表现为急躁、焦虑的心情。
要知道运动技能的学习,不单纯是肌肉活动的训练,也是对心理技能的训练,心理活动对运动技能的形成起调节作用。
教育心理学 简单题名词解释
1学习动机:学习动机就是激励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心理因素它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
2动作技能:是以机体外部动作或运动占主导地位的技能。
3陈述性组织者:与新的学习产生一种上位关系,目的是为新的学习提供适当的类属者的组织者4创造性思维:是应用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了新的思维产品的思维活动。
5发展:发展是随着生理年龄的推移,作为经验和内部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在个体的整个体系内产生的技能构造上的变化。
6从众:是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1心理健: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2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组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临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
3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习的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4高原现象:在技能形成过程中,一般在练习的中期,会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这就是练习曲线上的所谓“高原期”。
认知风格:一般用来描述学生在加工信息时习惯采用的不同方式1个体化社会:是指个人逐渐接受一定社会或群体所要求的知识经验、行为规范、价值观体系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的过程。
2组织者:指在意义接受学习中,在呈现正式的学习材料之前,使用学生可理解的语言所提供的一些引导性材料。
3发散思维:指人们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重组眼前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信息,产生出大量的、独特的新思想。
4学习困难儿童:是指在理解或使用语文方面,显示基本心路历程失常的儿童。
其失常现象可能包括知觉障碍、大脑受伤、轻微大脑功能失常、阅读困难、发展性失语症等。
1过度学习:指在达到最低限度领会以后,或者在达到勉强可以回忆的程度以后,对某一课题继续进行学习。
2、民主式领导:以组成团体的成员为主人,并以多数取决的方式处理团体事务的领导方式。
7、8 第八章 动作技能的学习
15
三、动作技能学习过程的变化特征
(五)能量消耗的节省化 动作技能的获得过程就是能量节省化的过程 完成相同技能—初学者消耗更多能量—熟练者经济地完成
与锻炼过程有关的能量消耗:
1. 生理能量: 糖 脂肪 蛋白质 2. 无意识能量 3. 机械能量: 肌肉运动 4. 知觉消耗
开放性动作技能
封闭性动作技能
18
操作目标、支撑面和其他 人始终处于运动状态,根 据环境调整自身动作,根 据环境背景选择时机。 ——乒乓球接球
四、动作技能的分类
(一)环境背景的稳定性特征(P208-图8-1-1) 封闭性动作技能? 开放性动作技能?
19
四、动作技能的分类
这两类动作技能有什么区别?
20
迁移测验—练习后休息一段时间,再测验相似内容 消除疲劳和练习效应
33
四、动作技能学习的测量与评价
2. 动作技能学习的评价方法 前测与后测:观察一个人经过练习后运动行为的改变
7
下列属于动作技能还是智力技能?
A
笔算 罚点球
B
8
二、动作技能的组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心理过程
动作技能
技能操作
水平差异
9
操作过程
姿势成分 整个技能的物化 形态。
身体移动成分
操作成分
协调其他成分产 生技能。
移动身体或到达
技能实施的位置。
10
心理过程
球的旋转?如何回球? 投篮还是传球?什么位置投篮?
心理过程——感知相应环境特点;决定做什么、在哪里及何时 做;产生有组织的肌肉活动,并实施行动。
技能的种类
技能的种类根据技能的性质和表现形式,通常把技能分为认知技能和动作技能两类。
1、认知技能认知技能又称智力技能或心智技能,是人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完成的智力活动方式,也可以称为认知操作方式。
这种方式经过练习形成了一个自动化的操作系统,只要符合条件,就立刻自动完成相应的操作,而不去顾及其具体的过程。
如有些小学生通过学习和相应训练,掌握了快速求等差数列之和的技能。
在计算求一列数之和这类题目时,只要它符合等差数列的特点,就可马上通过快速运算得出结果。
认知技能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专门的认知技能,这是在专门的认知活动中形成并得以运用的技能,如阅读、写作、解题和运算技能等,可以称其为学习技能。
另一种是具有概括性和通用性的一般的认知技能,如观察技能、比较技能及分析问题的技能等。
一般认知技能的形成是专门认知技能获得的基础,专门技能的发展又能促进一般技能的提高。
2、动作技能动作技能又被称为操作技能或运动技能,它是以肌肉骨骼的运动实现的程序化、自动化和完善化的外显动作方式。
在动作技能形成的初期,需要意识的参与调节,一旦形成自动化的动作操作方式,意识的参与减少,只在出现动作时才起作用。
根据动作技能与环境的关系可分为封闭性的动作技能和开放性的动作技能。
所谓封闭性的动作技能就是在外部环境相对不变的情况下,这些技能的外显动作始终如一,如举重、射箭等。
开放性的动作技能就是在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技能的外显动作也相应发生变化,随机应变,如足球、篮球等方面的技能。
智力技能与动作技能的主要差别表现在:(1)活动的对象不同。
动作技能属于实际操作活动范畴,其对象是物质的,具体表现为外显的骨胳和肌肉的操作;智力技能的对象是头脑中的映象,不是客观事物本身,具有主观性和抽象性,属于观念范畴。
(2)活动的结构不同。
动作技能是系列动作的连锁,所以其动作结构必须从实际出发,符合实际,不能省略;而智力技能是借助于内部言语实现的,可以高度省略、高度简缩,甚至察觉不到它的进行。
教育心理学-第8章 动作技能的学习
较低级中枢控制。人们可以一面从事熟练的活动,一面
考虑其他的事情。
9
二、动作技能习得的指标
根据学习的定义,动作技能学习是由经验引起的内在运 动能力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内在的运动能力不能直接观察到,但可以通过外显的动
作行为推测出来。这里的动作行为称为表现 (performance)。
相应地,运动能力相对持久的变化,也反映在表现的相
第八章 动作技能的学习
1
本章框架
第一节 动作技能的性质 第二节 动作技能学习过程与条件 第三节 动作技能学习规律的教学含义
2
第一节 动作技能的性质
一、动作技能的含义
动作技能是人类一种习得的能力,是人类有意识、有目 的地利用身体动作去完成一项任务的能力。
二、动作技能的分类
连续的动作技能/不连续的动作技能 开放的动作技能/封闭的动作技能
(五)在不利条件下能维持正常操作水平
6
第二节 动作技能学习过程与条件
一、动作技能学习的阶段
费茨(T.M.Fitts)和波斯纳(M.I.Posner)概括了较 为成熟的人类学习动作技能的一般过程。他们把动作技 能的学习分为三个阶段。
7
1.认知阶段 认知阶段也称知觉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理解学习任务,
对持久的变化上,这就是说,动作技能的学习,可以通 过表现的相对持久的变化来判断。
学习心理学家目前主要采用保持测验和迁移测验来测量
表现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10
三、动作技能学习的条件
(一)内部条件
学习动作技能前,学习者必须具备或事先习得一些与所 学的动作技能相关的内容,缺少了这些内容,动作技能 的学习便无法进行。
15
三、在自动化阶段促进动作技能的学习
学习心理学动作技能的学习
第三节 影响动作技能学习的 因素
(一)外部因 素
1、指导与示范:动作技能的形 成是从领会动作要领和掌握局 部动作开始的 2、练习:掌握一定动作或活动 方式为目标的反复操作的过程 3、学习程序与步骤:告知学习 者有关技能学习的步骤、动作 顺序、练习时间与分配方式等 4、注意事项:告知学习者在什 么时候最容易发生错误和危险, 以及有关安全防范措施
(4)依据对外部刺激的利用程度 封闭性运动技 能与开放性运动技能
第二节 动作技能的的学习过 程
(一)认知阶段 (二)联系形成阶段 (三)自动化阶段
理解学习 任务
形成目标 意向和目 标期望 认知阶 段
联系形成 适当的刺阶段
激与反应 形成联系, 建立动作
连锁
排除过去 经验中习 惯的干扰
技能逐步 由脑的较 低级中枢 控制
联系形成阶段
在这一阶段,重点是使适当的刺激与 反应形成联系并固定下来,整套动作 联为整体,变成固定程序式的反应系 统。即使是一个简单的动作,所包含 的刺激与反应也非常复杂,所以联系 定位比想象的还要复杂得多
自动化阶段
动作技能形成的最后阶段是一长串的动作系列 已联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已巩固下来。各 个动作相互协调似乎是自动流出来的,无需特 殊的注意和纠正。技能逐步由脑的低级中枢控 制
动作技能在我们学习中的益处
个性的倾向性与动作技能的形成有密切联系。 例如,外向性的人比内向性的人动机水平较高, 行动效率也高;外向性的人比内向性的人较难 形成条件反射;外向性的人适合进行力量大的 活动,而内向性的人适合进行精细准确的活动; 外向性的人动作速度快,而内向性的人动作准 确性高等。这些都说明个人性的倾向性与动作 技能形成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学习技能的过程中,我们不仅掌握了技能, 也在其过程中悄然改变着我们自己。
21世纪的心理动作技能:学生应该学习什么?
关键词:心理动作技能;“元动作”能力;运动性;协调和适应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069(2019)06-0001-07
文献来源:Kirsten Lee Hill,Charles Fadel & Maya Bialik. Psychomotor Skills for the 21st Century:What Should Students Learn?April 2018.Center for Curri-culum Redesign. Boston,.本文翻译经作者授权,略有删节。
21世纪的心理动作技能:学生应该学习什么?
作者:克尔斯滕·L.希尔查尔斯·菲德尔玛雅·比亚利克周晴雪盛群力
来源:《数字教育》2019年第06期
摘要:能让学生对不断变化的世界做好最充分的准备的问题是:哪些心理动作技能最不可能被技术进步取代?此外,在这个不断发展、日益技术化的工作世界中,需要什么样的心理动作技能才能持续发展?心理动作技能代表“我们如何利用运动性”。本文提出了一种思考运动性的新思维方式。它假设:(1)感知和本体感觉是心理动作技能发展的关键反饋机制;(2)心理动作技能不应被准确地归类为“精细”或“粗大”,而应根据可测评的属性进行定义;(3)单一的心理动作技能经历从“无意识无能力”到“无意识有能力”的线性发展,而将不同技能组合起来或迁移到新情境的本领则是不一样的,有其自己独特的发展路径。本文证明和探讨了21世纪教育必需的心理动作技能,确定两种“元动作”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协调和适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动作技能学习心理体育教学不仅要传授运动知识,而且要使学生掌握动作技能。
本章将阐述动作技能的定义、特征和分类,以及有关动作技能学习的理论,以利于教师有效地指导学生掌握动作技能。
第一节动作技能概述一、动作技能及其特征(一)什么是动作技能动作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巩固下来的,自动化的、完善的动作活动方式。
它主要是借助于骨骼肌的运动和与之相应的的神经系统部分的活动而实现的对器械的操作或外显的肌肉反应。
例如,掷手榴弹和跳远这两种动作技能,前者主要体现为对手榴弹的操作,后者主要体现为外显的肌肉反应。
无论使用不使用器械,在动作中总是包含有神经系统对有关肌肉的控制。
动作技能又称心因性动作技能(psychomotor shill)。
这一术语的中的psychomotor,就是强调它受内部心理过程所控制。
例如,日常生活中的写字、行走、骑自行车;体育运动中的游泳、体操、打球;生产劳动中的锯、刨、车等动作活动方式,都是由心理过程所控制的肌肉反应。
(二)动作技能的特征动作技能具有以下4个特征:1.动作技能是后天习得的一些简单的或不随意的外显肌肉反应,如人的眨眼反射或摇头动作不属于动作技能,只有那些后天学得的并能相当持久地保持下来的动作活动方式才属于动作技能。
它是以感知系统与运动系统间的密切协调为必要条件的动作活动方式,所以,常常又有人把它称之为知觉运动技能(perceptual motor skill)。
2.动作技能在时空结构上具有不变性从动作技能的外部结构来看,应是由若干动作按一定的顺序组织起来的动作体系。
任何一种动作技能都具有时间上的先后动作顺序和一定的空间结构。
动作的顺序性是不变的。
例如,原地推铅球这一动作技能,从持球蹬腿、转体到最后出手用力的动作顺序是不变的;动作的空间结构也具有稳定性。
不过,它在原型的基础上有多种变式。
例如,篮球的运球动作这种空间结构,有时幅度大些,有时幅度小些;有时节奏快些,有时节奏慢些,但运球的基本样式是不变的。
3.动作技能的运用主要由任务所始动人对动作技能的运用是主动的,它主要由当前的任务所始动,也就是说,当任务需要时才表现出某种动作技能。
例如,篮球场上带球的队员是进行运球,还是传球或者投篮,是依据在比赛场地上的任务需要而决定的。
4.熟练程度越高,动作技能越自动化和越完善动作技能是通过练习从低层次的感知系统与运动系统的协调关系向高层次的协调关系发展,最终达到高度自动化和完善的熟练程度。
熟练程度越高的动作技能,越能自动化地轻松敏捷且完善地完成。
例如,单手肩上投篮,随着熟练程度的提高,投篮的技能越完善,投篮的命中率越高,而且意识的参与控制的程度越少。
自动化并非没有意识的参与,只是意识的程度较低。
事实上,在活动中,一旦遇障碍,人就会提高意识程度来调整动作,排除障碍。
动作技能的自化成分越大,或动作技能越完善,动作就越具有准确性和越少耗费能量,即符合节省力量的原则,从而使完成该动作技能者注意分配的可能性增加,疲劳感也相对地降低。
二、运动知识与运动技能的区别与联系运动知识是在体育运动长期发展过程中通过人们反复的运动实践所积累起来的认知结果。
个人所掌握的运动知识就是信息在头脑中的贮存。
体育教师在上体育课时对学生做示范动作和讲解有关动作技能的要领、原理、规则,以及动作概念都是在传授运动知识,而动作技能是通过练习而获得的动作活动方式。
运动知识与动作技能既有区别,又密切相联系。
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表现在两方面。
一方面,领会有关的运动知识是动作技能形成的关键。
如果不掌握知识,或不在正确的运动知识指导下练习动作技能,便无法形成精巧而熟练的动作技能。
动作技能的结构越复杂,越需要以一定的运动知识为指导。
另一方面,动作技能是对运动知识的应用,或者说是运动知识的物化或外化。
从认知心理学角度来说,学习一种新的动作技能最初表征为陈述性知识,而后才能使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
所谓陈述性知识,是指动作的术语、要领、原理、规则等知识,它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达和用谈话法或书面的方式来测定的;所谓程序性知识,是指如何去完成某种动作技能的知识,即有关什么时候运用或怎样选择适当的动作技能的知识。
它除了可以用谈话或书面的方法来测定之外,还可以用实际操作的方式来测定。
有时,程序性知识也被称为执行知识。
程序性知识的发展依赖于陈述性知识,但必须花时间去练,即与活动相联系。
程序性知识受到技能水平的影响。
所以,有的学生在一定的运动情境中想要把手中的球抛出去,但是根据技能水平,他只好决定不把球抛出去。
体育运动中的知识是以技能为中介的,运动知识与动作技能不是以同样的速度发展的。
但是,比赛的成绩则是运动知识与动作技能的结合物,技能水平高的人比初学者有更多的程序性知识,而且他们的程序性知识是更连贯的或更具体的。
他们在比赛中能更好得预测未来事件,能更准确、恰当地处理比赛中的各种问题。
三、动作技能的分类动作技能一般有两种分类法;一种是根据动作技能进行过程中对环境因素的依赖程度,划分为封闭式动作技能和开放式动作技能;另一种是根据动作是否连贯,划分为连贯的动作技能和不连贯的动作技能。
(一)封闭式动作技能与开放式动作技能美国的波尔顿(E.C.Paulton)1957年指出,封闭式的动作技能在进行时,外部情境在本质上是始终如一的,因此动作也始终如一。
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动作技能是靠内部的本体感受器所介入的反馈来调节的。
例如,体操、游泳、跳远、投掷项目、篮球的罚球等均为封闭式动作技能。
学习这种动作技能关键在于反复练习,直到达到标准的模式和自动化程度为止。
波尔顿所说的开放动作技能通常在进行时,外部情境是在不断变化的。
在完成开放式动作技能过程中要不断地判断外界变化着的情境(包括别人的动作),并在此基础上控制自己的动作,使之相应有所变化。
例如,打乒乓球、排球、网球、以及足球的防守等均为开放式动作技能。
训练开放式动作技能应达到减少开放性(或者不可预测性),使学习者确切把握环境的变化。
所谓对环境的确切把握,主要是指准确地认识环境变化的因素,以及全面、完整地认识环境的变化因素。
如果不能完整地、准确地认识外界环境的变化,当个体面对不断变化着的外界情境时,就不能在迅速地再认和判断外界情境变化的基础上控制自己的动作,从而导致失误(二)连贯的动作技能与不连贯的动作技能连贯的动作技能是指跟踪的、随外界环境不断进行调节、系列较长的、可以任意确定开始点和结束点的动作技能,如骑自行车、滑冰、跑步等动作技能。
不连贯的动作技能只包括较短的系列,有明确的开始点和结束点,其精确度是可以计数或度量的,如推铅球、掷手榴弹、篮球的罚球或投篮。
以上4种动作技能的关系可见表6-1。
表6-1 四种动作技能的关系类别连贯的动作技能不连贯的动作技能封闭式动作技能体操、游泳、跑步、铅球、铁球、篮球的罚球、滑冰、骑自行车标枪、面对墙壁打网球开放式动作技能打乒乓球、足球射门与守门、足球后卫的防守、排球的接球、棒球等的防守篮球投篮四、动作技能熟练的标志熟练是动作技能形成的一个高级阶段,心理学家总是的把熟练的操作看作是熟练动作技能的标志。
研究表明,熟练的动作技能主要特征有:(一)立即反应代替了笨拙的尝试从控制论的观点看,人的任何操作或动作技能可以分解为复杂的刺激与反应过程。
从刺激到反应之间需经历5个环节:输入、编码、信息加工、译码、输出。
研究表明,从一步步有意识的尝试到自动化完成动作技能,主要是省略掉了许多中间环节的缘故。
初学者操作是分解成许多小步子的,因此动作的速度较慢,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多,个别的中间反应逐渐变得不必要了,动作的速度也越来越快。
(二)错误被排除在发生之前研究表明,当动作技能达到熟练程度时,操作者凭借其动觉(肌肉线索)就能指导他的反应。
也就是就说,初学者常常要在看到自己的动作结果之后,才能校正错误的动作;熟练的操作者却能凭借自己肌肉活动本身的刺激来调整自己的动作,从而保证了其动作的准确性。
据心理学家希金斯(J.R.Higgins)等人的研究发现,熟练的能手甚至尚未等到肌肉信号的到来,便能预料到他给自己的肌肉发出了不正确指令,在错误发生之前,能收回这个指令。
(三)局部动作综合成连锁动作并受内部程序的控制在动作技能经过充分练习的情况下,即达到熟练程度时,局部动作已综合成大的动作连锁并在神经系统中发展了一个内部程序,使完整的操作畅通无阻地进行,或很少需要视觉系统的监控,就可连续地进行。
其动作的反应方式和时间都很精确,而且流畅,好像完会自动化了一样。
(四)能有效地利用与任务有关的线索任何动作技能的完成都受情境中的线索指导。
这种线索大致可分3类:第一类是基本线索,即人要进行成功的反应所必须注意的线索。
第二类是反馈线索,即有助于调节反应的线索。
第三类是无关线素。
熟练的操作者能有效地利用与任务有关的线索,避开与任务无关的线索,即使是较微弱的与任务有关的线索也能敏锐地感知到。
(五)在条件不利的情况下能维持正常的操作水平检验谁具有最熟练的动作技能,最好的方法是看在不利条件的情况下,谁能保持正常的操作水平。
一般地说,在紧急的情况下(如在最后1min内必须投进一个球,以便取胜),可能会使不熟练者手足无措,但却能使熟练者的技能得以充分发挥,甚至作出从未有过的精湛动作。
著名的球星在有对手贴身防守,甚至由于对手犯规使自己身体失去支平衡时,仍然可以将篮球投入篮筐,就是一例。
可见,动作技能发展到熟练程度以后常会出现以下特点:人的动作具有高度的灵敏性、正确性与稳定性;动作间能协调一致,有连贯性、整体性与简易性;视觉的监督作用大大降低,而动觉控制的作用增强;知觉广度和精确度大大提高,注意分配的可能性增加;紧张感逐渐消失,疲劳感也相对降低。
第二节动作技能的获得一、动作技能的获得过程动作技能的获得过程,即动作技能的学习过程。
心理学家对动作技能的学习,曾提出过多种解释。
在众多的解释中,主要有以下两种理论:(一)认知派的整体结构理论认知派的整体结构理论,把动作技能的获得过程看作是在特定情境(动作行为环境)下,理解性地、有目的地对各种知觉的信息进行筛选,或者检索,有意识地把所摄信息通过有机体的外导系统(视觉、听觉、触觉)和内导系统(动觉、平衡觉)输入到相应的中枢神经系统进行碥码、校正,以及经过反复多次的强化(反馈)、整合之后,贮存这个完整信息的过程。
认知心理学派对动作技能获得阶段的分析,首先是由费茨(P.M.Fitts)和波斯纳(M.I.Posner)于1964年提出来的。
他们将动作技能的获得分为以下3个阶段:1.动作的认知阶段该理论认为,在学习动作技能的开始阶段,主要应强调对任务的认知,即知觉和理解动作的术语、要领、原理或规则,以及做动作时应知觉的线索(包括来自身体内部或外部的线索),以便使学生做第一次动作就尽可能做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