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科手术室管理制度.doc
放射科介入手术室制度
放射科介入手术室制度一、放射科介入诊疗管理制度为确保介入诊疗的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对于其他临床科室的患者由放射科介入诊疗医师实施的作如下管理规定。
1.医学影像介入诊疗由放射科统一管理,放射科主任为管理责任者。
2.从事医学影像介入诊疗者必须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独立实施介入诊疗医师准入资格符合卫生行政部门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的要求。
3.放射科介入诊疗医师和主管医师共同决定诊疗方案,介入诊疗手术由介入诊疗医师负责。
疑难病例的介入诊疗应由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决定治疗方案。
三级以上介入诊疗手术由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本院介入医师决定,术者由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本院介入医师担任。
4.临床医师开具介入诊疗会诊单,放射科主治医师以上人员进行会诊。
5.严格把握介入诊疗适应证,恶性肿瘤的介入治疗必须以病理诊断或典型影像诊断结合典型临床诊断为诊疗依据。
6.介入诊疗医师在患者术前要和患者的家属谈话,记录谈话内容,说明可供选择的诊疗方案,介入手术目的、手术经过、预后、术后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及其预防和处理方法。
谈话医师和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7.介入手术室必须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消毒灭菌制度,介入诊疗的器械消毒灭菌必须遵照医院内感染管理的要求,使用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批的外周血管介入诊疗器材,不得违规重复使用一次性介入诊疗器材。
8.建立介入诊疗器材登记制度,保证器材来源可追溯。
在介入诊疗患者住院病历的手术记录部分中留存介入诊疗器材条形码或者其他合格证明文件。
严格执行国家物价、财务政策,按照规定收费。
9.介入诊疗中必须注意术者和患者的X线防护,避免不必要的照射。
实施血管内介入诊疗必须有造影记录。
介入诊疗过程中诊疗方案的变更应及时与经管医师协商,并取得患者或家属的知情同意。
10.危重患者的急诊介入诊疗应有经管医师陪同。
11.介入诊疗结束后及时做好介入手术记录,包括介入诊疗过程、术中所用药物及有无不良反应等。
医院介入中心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医院介入中心的管理,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隔离制度》等相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二、环境管理1. 介入中心应按照手术室要求划分区域,包括洁净区、清洁区和污染区,各区域之间应有实际隔离屏障,标识明确。
2. 每日进行清洁工作,保持手术间地面、物品、机器清洁,无尘、无血迹。
每周进行大扫除,用清洁剂刷洗地面、墙壁、暖气管道等,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物体表面并进行空气消毒。
3. 手术间每日空气消毒两次,每次一小时,并进行记录。
每月进行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的手和使用中消毒剂的监测。
4. 拖布和其他卫生用品分区使用并有明显标识,拖布用后悬挂。
三、人员管理1. 术者及助手行介入手术时应穿全包型无菌手术衣;其他过程和其他人员在导管室限制区、半限制区内至少应穿医院洗手衣;进入导管室限制区、半限制区的非手术人员应穿参观衣;工作人员出导管室时应穿外出衣。
工作人员在导管室限制区和半限制区应穿专用手术鞋。
2. 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手术人员应进行外科手消毒。
3. 患有呼吸道感染和其他传染病的工作人员不得进入手术区。
4. 除参加手术人员外,其他人员不得入内。
5. 介入中心所有相关工作人员均应参加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四、消毒隔离1. 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隔离制度》等相关规定。
2.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手术器械及物品应按规定进行灭菌处理。
3. 一次性医疗用品不得复用,一次性使用导管的编码(条码)及使用情况应保存记录。
用过的一次性使用导管经初步毁形后严格按医废处置,可复用物品用后送消毒供应中心处置。
4. 无菌物品必须经两人核对灭菌标志及有效期方能使用。
手术床上用品一人一用一更换一消毒/灭菌。
五、设备管理1. 介入中心应配备先进的介入治疗设备,如X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心电生理监护治疗仪等。
2. 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3. 设备使用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掌握设备操作规程。
介入科组织管理制度
介入科组织管理制度第一条在院长、书记的领导下,实行科主任负责制。
介入科主任对科室统一领导和管理。
科主任一般应当由学科带头人、高年资医生担任。
第二条可分设副主任或组长协助科主任工作。
第三条住院医师应实行介入放射学各种方法的轮转学习,力求全面掌握介入放射学各种常用介入方法、以便发挥综合介入诊断和治疗的优势。
鼓励高年资主治医师按人体解剖系统分专业深入钻研,培养成某一方面的专家。
技术人员相对固定,定期轮转,能够掌握介入科各种设备的操作、使用,实现一专多能.第四条科主任全面抓好科室的各项质量管理和优质服务.科主任要全面管理好各级岗位人员的工作,有计划地安排好各级人员的专业培养,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介入手术室管理制度1.凡在手术室的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无菌原则,保持室内肃静和整洁。
进入手术间时必须配戴导管室的鞋、帽、口罩、隔离衣、防护铅衣及铅围脖等.2.进入介入室见习、参观二人以内的需经科室负责人和介入室护士长同意,三人以上的需报医务科经业务副院长批准。
参观和见习手术者,应接受院方医务人员的指导,不得任意游走及出入。
3.介入室的药品、器材、辅料均应有专人负责保管,放在固定位置.各项急症手术的全套器材、电器和蒸汽设备应该常规检查,以保证手术正常进行.介入室器械一般不得外借,如外借时必须经介入室主管副院长同意,麻醉药品和剧毒药品应有明显标志,加锁保管,根据医嘱并经过仔细查对方可使用。
4.无菌手术与有菌手术应该分室进行,如无条件时,先做无菌手术,后做有菌手术。
手术前后手术室护士应详细清点手术器械、材料、药品、辅料等数目,并应及时收拾干净被血液污染的器械和辅料。
5.介入室在夜间及假日应该安排专人值班,以便随时进行各种紧急手术。
6.介入室对施行手术的病员应作详细登记,按月统计上报,协同有关科室预防医院感染和研究感染原因,及时纠正。
7.介入室应每天术后使用2%消佳净拖地,定时开启空气消毒净化器进行消毒,每周大清扫消毒,每月作细菌培养(包括空气、洗过的手和消毒后的物品)。
介入手术室管理规章制度(5篇)
介入手术室管理规章制度一、凡进入手术室的工作人员,必须穿戴手术室的鞋帽、衣服及口罩,离开手术室时,应更换外出衣及鞋子。
参加手术者应认真洗手,严格按照洗手的消毒方法与步骤进行。
二、院外来参观、学习、实习者,须经科主任及手术室护士长同意。
见习和参观者,必须穿戴手术室的鞋(或鞋套)帽、衣服(或参观衣)及口罩,并应接受手术室医护人员的指导,不得任意游动及出入。
三、室内必须保持严肃、安静、禁止喧哗,不遵守手术室工作制度者,手术室负责人有权拒绝其进入手术室。
四、手术通知单必须手术前一天送交手术室,以便准备。
急诊手术通知单须经主治医师或值班医师签字。
五、手术室按时接手术病人,并带好病历,核对病人姓名、年龄、床位、诊断、手术名称及部位标记,防止差错。
病人要穿医院衣服进入手术室。
六、手术室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无菌原则。
严格执行手术室各级各类人员职责、无菌操作、消毒常规、急救抢救制度、查对制度、防止交叉感染处理原则、特种感染处理原则、防止差错事故制度、安全制度、药品、物品器械管理制度、值班制度、保持室内整洁。
七、手术室的药品、器材、敷料,应有专人负责保管放在固定位置。
各项急症手术的全套器材、电气等设备应经常检查,以保证手术的正常进行。
手术室常规准备急症专用器械、敷料等。
如用完时,可动用其他择期手术器械、敷料等。
如无特殊情况,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或拖延急诊手术。
手术室器械一般不得外借,如外借,须经手术室护士长同意并经科室及医院相关人员批准方可办理暂借手续。
八、无菌手术与有菌手术应分室进行,避免交叉感染。
手术前后手术室护士或助手应详细清点手术器械、敷料等数目,并及时处理干净被血污染的器械和敷料,一切物品用后必须进行清洁和检查工作并归还原处。
如无条件时,应先做无菌手术,夜间及节假日应有专人值班及备班,以便随时进行各种紧急手术。
九、手术室应对手术病人做详细登记,按时统计上报。
十、手术室应每周彻底清扫消毒一次,每月做细菌培养一次(包括空气、洗过的手、消毒后的物品等)。
介入手术室和介入诊疗技术管理制度
介入手术室和介入诊疗技术管理制度为了进一步加强介入手术室和介入手术的管理,规范介入诊疗技术的临床应用,确保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安全,医务部在总结以前我院介入诊疗工作开展情况的同时,广泛征求各科室意见,制定了介入手术室和介入诊疗技术管理的指导意见。
请各科室遵照执行。
一、关于介入手术室管理(一)介入手术室实行一体化管理,实行护士长负责制。
(二)科室管理及工作模式参照外科手术室模式进行。
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并确保各项制度落实到实处。
定期进行工作检查,坚持持续质量改进。
(三)科室医护人员应定期进行教育或培训,提升医护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的服务水平和沟通能力。
(四)按照医院感染管理要求进行分区、布局;定期对医护人员、临时工进行院感知识培训,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无菌操作等制度,进一步规范并优化工作流程。
(五)加强设备、耗材的保管和使用管理,严格执行一次性卫生耗材使用规定,使用我院招标产品。
严格按照规范使用支架。
(六)加强放射防护管理,对所有进行介入诊疗操作的医护人员及相关人员进行放射防护知识的培训,科室建立完善的放射防护管理制度和预防措施,发现事故隐患或发生不良事件要及时上报医院相关职能部门,同时认真进行分析整改。
(七)科学安排手术台次,与临床科室密切配合,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八)科室应配齐急救设备和药品,定期进行检查,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药物在有效期内。
建立各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演练,确保医疗安全。
(九)加强与其它相关科室联系,定期进行沟通,参与疑难病例讨论和会诊,积极开展技术创新。
不断学习先进的管理模式,促进科室管理和业务水平的提高。
二、关于介入诊疗操作管理(一)介入诊疗操作按外科手术管理规范进行,执行我院“介入诊疗操作医师准入制”、“手术分级管理”和“手术审批制度”。
认真落实《XX大学附属医院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制度》和《XX大学附属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文件要求。
对介入诊疗手术实行技术和人员资格准入制度,科室要严格按照医院规定的范围执业;凡独立操作的医师必须熟悉相关理论,经过一定的培训,作为助手完成一定数量的介入手术,达到一定的技术水平后,由个人提出申请,填写申请表,科务会讨论后签署意见后提交医务部,组织专家进行审核,报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讨论批准。
介入手术室管理规章制度范文
介入手术室管理规章制度范文手术室管理是医院重中之重的工作之一,它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手术效果。
为了确保手术室的正常运作和手术质量的提升,必须建立一套严谨、科学、高效的手术室管理规章制度。
本文将分析手术室的管理需求,并提出相应的规章制度。
一、入室准备1、手术室的空气洁净度应达到规定标准,每日至少2次使用相关仪器进行检测,并记录检测结果。
2、手术护士应提前进行入室准备工作,包括手术器械准备、药品准备、术中消毒等。
3、手术室内严禁携带食品、饮料等物品,保持手术室环境清洁。
二、手术前准备1、手术室准备工作完成后,手术护士应进行手术前的核对,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手术部位、手术器械、药品等。
2、手术护士和手术医生应进行术前讨论,确保手术方案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三、手术操作1、手术护士应佩戴干净的手术衣、手术帽、口罩和手套,并进行有效的术中洗手和消毒。
2、手术护士应根据手术器械的清洗和消毒要求进行相关操作。
3、手术护士应根据手术过程中出现的情况及时提供所需的器械、药品等,并保持手术台面整洁。
四、手术后处理1、手术护士应及时清点手术器械和药品,确保不留遗漏。
2、手术护士应将使用过的手术器械进行分类、包装和标记,方便后续处理。
3、手术护士应对手术室进行清洁消毒,保持手术室的环境整洁。
五、术后评估1、手术护士应对患者进行术后观察和评估,并及时记录相关信息。
2、手术护士应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估,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做好记录。
3、手术护士应配合医生做好术后的护理和指导工作,确保患者的康复和安全。
六、安全管理1、手术室内禁止吸烟,严禁私下带入易燃、易爆等危险品。
2、手术室内应设有安全设施和应急设备,如灭火器、急救箱等。
3、手术护士应定期参加相关培训,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七、纪律管理1、手术护士应遵守规定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制度,不得迟到、早退或擅离职守。
2、手术护士应遵守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保护患者的隐私和权益。
导管介入科规章制度范本
导管介入科规章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导管介入科的管理,促进科室工作顺利开展,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导管介入科全体医护人员及患者,凡进入导管介入科的相关人员必须遵守本规章制度。
第三条导管介入科主要负责各种血管病介入治疗的诊疗工作,包括导管介入手术、心脏介入治疗等。
第四条导管介入科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医疗行业相关规定,保障患者的生命财产安全。
第五条导管介入科要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提高医疗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第二章科室管理第六条导管介入科必须建立科室管理制度,明确科室内部组织结构、职责分工,确保科室工作有序开展。
第七条科室实行科室长负责制,科室长对科室内的工作负责,负责协调管理科室的各项事务。
第八条科室长应具备专业能力和管理经验,任命或者换届科室长需经过院方批准。
第九条科室长应建立健全科室工作制度,明确各项工作规范和程序,保证科室正常运转。
第十条科室长应定期组织科室的例会,及时总结经验,解决问题,促进科室发展。
第十一条科室长应带头推动学术研究和技术进步,鼓励科室医护人员不断提高专业水平。
第三章医疗服务第十二条导管介入科医疗服务按照医疗卫生服务标准和操作规范开展,保证患者得到准确、安全、及时的诊疗服务。
第十三条医疗服务包括门诊就诊、住院治疗和手术治疗,要对每一位患者进行全面的诊断和治疗。
第十四条导管介入科要建立健全病历记录和患者档案,对每一位患者的病情、治疗方案和效果进行记录和跟踪。
第十五条导管介入科医护人员应耐心细致地为患者提供服务,解答患者和家属的疑问,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
第十六条导管介入科要积极开展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和操作守则,确保医疗安全。
第四章医德医风第十七条导管介入科医护人员要恪守医德医风,敬业奉献,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第十八条医护人员要尊重患者的人格尊严,保护患者的隐私权,做到隐瞒患者信息,不以患者为谈资。
第十九条医护人员要遵守医德准则,严守职业道德,严禁涉及医疗服务中的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等违法行为。
介入科手术室管理制度
介入科手术室管理制度科手术室是医疗机构中最重要的科室之一,负责进行各类手术。
为了确保手术质量和安全,科手术室管理制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科手术室的管理制度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对其进行介入,以优化手术室管理制度。
本文将从科室人员安排、手术流程管理、设备管理以及风险控制等方面进行介入。
首先,在科手术室管理制度中,科室人员的安排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一方面,需要合理规划科室人员的数量和职责。
根据手术种类和手术数量的不同,科室人员的数量应当适中。
此外,应设立专门的手术团队负责不同方面的工作,如术前评估、手术器械的准备、麻醉管理、术中护理等。
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对科室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手术室的工作对人员的操作要求极高,任何疏忽都可能导致手术失败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因此,科室管理制度中应提供明确的培训计划,并定期进行考核,及时纠正不足之处,保证科室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操作技能。
其次,手术流程管理是优化科手术室管理制度的关键。
科手术室需要严格遵守手术程序,确保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
为此,科手术室管理制度应规定术前准备、术中操作、术后处理等各个环节的规范与要求。
术前准备包括手术器械、药品、血液制品等的准备,对患者的术前评估和术前讲解等。
术中操作包括手术间的准备、麻醉操作过程的规范、手术准备的协同和术中相关数据的记录等。
术后处理包括手术室清洁和无菌处理、手术记录和手术感染的监测与防控等。
手术流程管理有效避免了人为因素对手术安全的影响,优化了手术结果。
其次,设备管理是科手术室管理制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科手术室作为手术的核心场所,需要配备合适的医疗设备。
科手术室管理制度应规定设备的选购标准和管理要求。
设备的选购标准包括功能、性能、质量等方面的要求。
质量控制应包括设备的检验、维护和更新等方面。
此外,对于维修等问题,应有相应的应急预案和维修流程。
科手术室管理制度应还规定设备使用的操作规范,加强设备的使用培训,并定期进行设备演练和检查,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介入放射科手术室工作制度
介入放射科手术室工作制度
进入手术室的工作人员和参观人员,均需更换手术室专用的口罩、帽子、衣裤和鞋。
无菌手术与有菌手术应分离进行,如无条件应先做无菌手术,后做有菌手术。
建立常用手术器械卡,准备器械时按卡进门核对同时检查器械性能,性能保证适用,如特殊重大手术,术中应亲自检查,手术包必须标明消毒日期。
传染手术的敷料、器械应及时进行消毒处理,特异性感染手术需行特殊处理。
认真做好手术室的清洁卫生和空气消毒,定期做好空气培养。
对各类急病手术包和急病器械每周由专人清点消毒更换。
各类药品、器械应放在固定位置,用后物归原处,手术器械应有专人保管。
对施行手术病人应作详细登记。
注意安全,严禁室内吸烟,保持室内安静,切勿高声喧哗。
医院介入手术管理制度(标准版)
介入手术管理制度
一、加强与临床科室的联系与沟通,争取临床科室及各职能科室的支持与配合。
二、介入医生应严格掌握适应症、禁忌症,对手术病人进行客观评估,制订个性化治疗方案。
三、细致做好医患沟通工作,认真签发病人《手术知情同意书》,争取病人家属的配合。
四、DSA报告需由中级以上职称医生签发;疑难病例应组织讨论。
报告力求客观、真实。
五、介入耗材的进出、验收、保管、使用均须做好登记记录。
六、定期对急救药品进行检查,及时报废过期、失效药品;
七、工作人员必须遵守各项操作规程,未经批准非本科人员不得进入机房。
八、工作人员进入机房必须换鞋、穿工作服、戴口罩。
九、机房温度、湿度保持相对恒定,要求20-25℃,湿度小于70%。
十、技术员必须了解机器、设备性能;能熟练进行操作,出现故障及时向上级医生汇报。
做好维修记录。
十一、定期对介入手术室进行空气消毒,加强通风。
十二、技术员、医生及护士相互协作,遇到问题及时讨论。
十三、各种检查登记齐全,资料保管完好。
十四、保持机房整洁,注意水、电安全;防止物品丢失、被盗。
介入手术室管理制度(上墙)
介入手术室管理制度1、严格执行医院和科室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2、DSA机须由专业技术人员操作,按操作程序进行操作。
技术操作参数,如造影程序,对比剂的总量,每秒的流量须在医生的指导下操作,技师负责记录。
3、DSA机未经操作人员许可,其他人员不得随意操作。
发现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报上级及维修人员:临床其他科室人员参与手术时必须接受本科技师指导。
4、DSA机定期保养,做到干净,清洁,室温相对恒温,严禁吸烟,以保机器安全使用。
5、在介入手术室工作的所有工作人员,均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其他无关人员不准入内。
保持室内肃静和整洁。
6、医院各科室利用DSA机进行手术时,须提前联系,并开具申请单、交费、由介入手术室统一安排。
急症手术通知由主治医师或值班医师申请。
7、介入科的药品、器材、辅料均应有专人负责保管,放在固定位置。
各项急症手术的全套器材、电器和氧气设备应该常规检查,以保证手术正常进行。
麻醉药品和剧毒药品应有明显标志,加锁保管,根据医嘱并经过仔细查对方可使用。
8、安排手术原则先做无菌手术,后做有菌手术。
手术前后护士应详细清点手术器械、材料、辅料等数目,并应及时收拾干净被血液污染的器械和辅料。
9、介入科实行24小时急诊手术响应流程,以便进行各种急诊介入手术。
10.介入科对施行手术的病员应作详细登记,协同有关科室预防医院感染和研究感染原因,及时纠正。
11、接手术病人时,病人要穿宽松衣服进入介入手术室,要带病历核对病人姓名、年龄、床位、手术名称和部位,防止差错。
12、进入导管室见习,参观人员,须经有关部门批准。
在房间内不得随意游走和出入。
13、入室人员均需戴口罩、帽子、穿本室工作衣、裤,室内套鞋套或室内鞋。
参加手术者按规定更换本室所备刷手衣、裤。
按刷手规则刷手,手术毕将衣、裤、鞋帽放回指定地点。
医院介入室工作管理制度
医院介入室工作管理制度
一、工作人员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二、凡进入介入科手术室的工作人员需更换专用鞋、帽、口罩,手术人员需更换手术衣、裤,加穿铅围裙、围勃、戴铅帽,做好自身X 线防护。
三、除参加手术医务人员及有关人员外,其它人员未经许可,一律不得入内。
四、室内保持安静,禁止高声谈笑。
五、参加手术工作人员应在预约时间前做好手术准备。
六、工作人员应熟悉各种物品的固定位置,使用方法,用后放回原处,急救药品、器械随时检查备全,以便必须使用时立即取用,用后应及时补充。
各类导管、器材专人管理,帐目相符。
七、各种介入治疗患者由介入医师根据病情预约手术时间,术前10分钟更换手术衣、裤后进入介入治疗室,不得随意更改。
如因故必须变动,应事先与介入科联系。
八、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及导管使用与处理的有关规定。
做好三查七对,确保医疗安全。
九、DSA机及相关设备由专人使用保养,出现故障及时上报,未经培训不得上机操作。
十、手术后及时清理、消毒中心机房,各种物品归档、存放,检查关机后方能离开。
十一、注意X线防护,室内配有射线防护用品,工作人员应佩带射线检测卡,并定期检查。
导管介入科规章制度范本
导管介入科规章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经过多年的发展,导管介入科已经成为临床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学科,导管介入技术在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医疗工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选择。
为了规范导管介入科的工作,提高服务水平,保障患者权益,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导管介入科的临床诊疗和科研工作,包括导管介入手术、血管内介入治疗等工作。
第三条本规章制度的内容包括:导管介入科的组织结构、工作职责、业务范围、服务对象、质量标准、安全保障、职业素养等。
第四条导管介入科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坚持以人为本,尊重患者权益,保障患者安全。
第五条导管介入科应当积极开展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第六条导管介入科应当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规范诊疗行为,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
第七条导管介入科应当加强科研工作,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不断创新技术,提高学科影响力。
第八条导管介入科应当加强与其他科室的协作与配合,共同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服务。
第二章组织结构与工作职责第九条导管介入科的组织结构包括科室主任、副主任、主治医师、住院医师、护士等。
第十条科室主任负责本科室的工作领导和管理,是本科室的法定代表人。
第十一条副主任协助主任开展工作,是主任的得力助手。
第十二条主治医师负责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工作,提供专业医疗服务。
第十三条住院医师协助主治医师进行诊断和治疗工作,提供患者护理服务。
第十四条护士负责协助医师进行导管介入手术和治疗工作,保障患者安全。
第十五条导管介入科的工作职责包括:开展导管介入手术、血管内介入治疗、术前术后护理等工作。
第十六条导管介入科应当建立科室会议制度,定期召开科室会议,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第十七条导管介入科应当建立患者就诊档案,详细记录患者的病情和治疗过程。
第十八条导管介入科应当建立急救预案,保障患者在急危重症状态下的及时治疗。
第三章业务范围与服务对象第十九条导管介入科的业务范围包括:冠脉介入治疗、脑血管介入治疗、肝内介入治疗等。
介入手术室管理规章制度
介入手术室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1.1 本规章制度旨在加强企业对介入手术室的管理,确保手术室的安全、卫生、秩序和工作效率。
1.2 本规章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工作场所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企业的管理要求制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2.1 本规章制度适用于企业内的所有介入手术室的管理。
2.2 介入手术室指用于心血管介入手术、神经介入手术、消化道介入手术等相关介入手术的操作场所。
第二章管理标准第三条人员管理3.1 手术室主任负责整个手术室的日常管理,负责制定和执行各项工作计划。
3.2 介入手术室设定专职的手术室主管,负责手术室内的常规管理和协调。
3.3 介入手术室应配备合格的医生、护士和其他相关人员,并定期进行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操作技能。
3.4 介入手术室应定期组织临床质量评估和病例讨论,以提高手术室内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第四条设备管理4.1 介入手术室的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配备齐全,并定期进行维护、校准和检测,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4.2 介入手术室应定期进行设备的清洁和消毒,保持手术室的卫生和无菌状态。
4.3 对于设备的故障或损坏,应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并做好相关记录。
4.4 介入手术室应建立设备使用规范,明确使用流程和注意事项,确保设备的正确使用和保养。
第五条环境管理5.1 介入手术室应保持清洁、整齐、安静的工作环境,确保手术室内的卫生和秩序。
5.2 手术室主任负责手术室的环境管理,定期进行检查和整改,确保手术室符合相关要求。
5.3 介入手术室应定期进行空气质量监测,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排除有害气体和污染物。
5.4 介入手术室应设定严格的门禁控制措施,确保只有获得授权的人员可以进入手术室。
第六条电子数据管理6.1 介入手术室应建立完善的电子数据管理系统,并定期进行数据备份和存档,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6.2 介入手术室的医疗记录应做到准确、完整和及时,每个手术应有相应的详细记录,便于追踪和溯源。
介入手术室管理规章制度范文(五篇)
介入手术室管理规章制度范文一、手术室应有专人负责、专人管理、专人登记。
二、手术室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无菌原则,保持室内肃静和整洁。
进入手术室必须穿戴手术室的鞋、帽、参观衣或手术衣和口罩。
外出时应更换外出鞋,着外出衣。
每次手术完毕,手术衣、裤、口罩、帽子、拖鞋须放回指定地点。
无关人员不得擅入。
三、室内的药品、器械、敷料专人保管,定期查对,及时修理补充,用后放在固定位置。
急诊手术器材、设备应经常检查,以保证手水正常进行。
毒性药品、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标志明显,严格管理。
未经领导同意,手术器械不得外借。
四、无菌手术与有菌手术应分室进行。
五、手术通知单须于手术前____日10:00前送手术室,如需特殊器械,预先注明。
手术室根据手术通知单按时接送病人手术。
六、急诊手术由值班医生通知手术室,并填写手术通知单。
加急诊手术与常规手术冲突时优先安排急诊手术。
七、接手术病人时,先取病历并认真核对病人的姓名、床号、年龄、诊断、手术名称和部位,严防差错。
病情允许时应向病人做必要的自这介绍,消除病人的紧张焦虑情绪,体现整体护里内涵。
麻醉师、手术护士术前____天应访视病人。
八、手术室设____小时值班,随时接受急诊抢救,不得擅自离岗。
九、手术时间为手术开始时间,排定参加手术人员均应在预定时间前____分钟到手术室决好准备工作。
临床科室因故更改、增加或停止手术时,应事先与麻醉科科主任、护士长联系。
十、对施行手术的病人做详细登记,按月统计上报。
十一、手术室医务人员负责保存和及时送检采集的标本,并建立签收制度,防止标本丢失。
十二、按卫生部院感管理规范,认真做好手术室内各区域的各种消毒工作和院感监测工作,并接受疾控部门的定期检查。
手术用过的器械物品及手术床及时进行清洁消毒处理。
严重或特殊感染手术用过的一切器械物品均应作特殊处理,经重新消毒后方可再用。
手术室污水应进入医院污水处理站统一处理。
十三、手术室应有备用电源。
介入手术室管理规章制度范文(二)手术室是医院重要的工作场所,严谨的管理规章制度对保障手术室工作的安全、高效运作至关重要。
介入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介入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1.介入导管室应布局合理,符合功能流程,洁污分开,分限制区、半限制区、非限制区,区域间标志明确。
2.天花板、墙壁、地面无裂隙,表面光滑,便于清洁和消毒,物体表面及地面采用湿式清洁方法清洁,每周固定卫生日。
3.医务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4.进入介入导管室人员须按照规定更换鞋、衣裤、口罩、帽子,检查完毕,铅衣、衣裤、口罩、帽子、鞋放于指定位置。
5.参加手术人员戴一次性外科口罩和帽子、穿无菌手术衣、戴外科手套。
术前实施外科洗手、刷手及外科手消毒,且操作规范。
6.患有皮肤化脓性感染及其他传染病的工作人员,应暂停手术。
7.手术过程应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手术部位消毒时应以同心圆的方式涂擦至少2遍,待其自然干燥以后,再铺大无菌巾。
8.严格限制手术间人员数量,减少走动。
9.进入人体无菌组织、无菌器官的器械应达到灭菌水平,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耐湿热的物品灭菌,选择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技术。
10.手术器械及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一次性介入用品不得重复使用。
11.隔离病人手术通知单上应注明感染情况,严格隔离管理。
12.手术床上用品一人一用一更换。
13.每季度做空气、医护人员的手、手术间台面的培养,如菌落数超过标准,应重新清洁消毒,直至培养合格。
14.手术间每日用空气消毒机消毒,每周大扫除1次。
手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如各种仪器表面、手术床、门把手、洗手池等每日湿式擦拭,有明显污染时用消毒剂擦拭,连台手术之间,当天手术全部完毕后,应及时进行清洁消毒。
标志物阳性患者术后要进行终末消毒。
15.医疗废物应当按照我院《医疗废物管理制度》进行处置。
介入科手术室管理制度
手术室是为病人提供手术及抢救的场所,是医院的重要技术部门。
要求设计合理,设备齐全,护士工作反应灵敏、快捷,有高效的工作效率。
手术室要有一套严格合理的规章制度和无菌操作规范。
随着外科技术飞速发展,手术室工作日趋现代化。
手术室应与手术科室相接连,还要与血库、临护室、麻醉复苏室等临近。
抓好手术切口感染四条途径的环节管理,即:手术室的空气;手术所需的物品;医生护士的手指及病人的皮肤,防止感染,确保手术成功率。
一、手术室的设计和设备(一)手术室的设计坐南朝北,位于建筑的较高处,以保持空气洁净、防止院内感染为原则,地面、墙壁可以冲洗。
要三区划分合理:即有非限制区、半限制区、限制区。
要有三通道:即工作人员通道、病人出入通道、污物出口通道。
材料应防火、耐湿、不易着色,以具有易于清洁等性能的材料为宜。
现代化手术室应设计有:空气净化装置、中心供氧、中心吸引等装置。
(二)手术室的设备除了具备一般手术室常规器械外,应有闭路电视、空调、高级电刀(进口),为保证不因意外停电影响手术,医院应备有发电设施。
不使手术室地面污染,最好使用交换车等现代推车。
(三)手术间布局应力求简洁,柜子应用耐湿、牢固材料制成,以便于清洁。
所有物品均应固定设置,保持存放有序,力求各间统一、规范。
二、手术室人员编制及医院手术床位手术室护士与手术床之比应为:2.5:1,教学医院3:1。
手术床设置为:以手术科50张床位设1台手术床为宜,卫生员0.5:1为妥。
设护士长1~2人。
三、手术室的规章制度手术室是手术科医师、麻醉师及手术室人员共同工作的场所,人员流动量大,为保证工作有序,不但各项操作有规程,而且有一定的工作制度,才能使各科手术顺利完成。
(一)手术室一般工作制度1.凡进入手术室的工作人员,必须穿戴手术室的鞋帽、衣服及口罩,离开手术室时,应更换外出衣及鞋子。
2.院外来参观、学习、实习者,须经医教科或护理部批准,并应有固定地点。
3.各科择期手术,应在手术前一日上午10点半以前送手术通知单,急诊抢救手术,可先口头通知,后补手术通知单。
医院介入科室管理制度
医院介入科室管理制度一、绪论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介入治疗在临床医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介入科室是医院内对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肝胆胰腺疾病等进行介入治疗的重要科室,其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尤为重要。
二、组织机构1. 介入科室设置介入科室位于医院的重要部门,应由有丰富临床经验和专业技能的介入医师来管理。
介入科室下设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等职务,构成完整的人员队伍。
此外,还应设有护士长、护士、技师等辅助人员,确保科室正常运转。
2. 诊疗团队介入治疗是一种复杂的治疗方式,需要多学科协作。
因此,介入科室应设立心内科、神经内科、消化内科等多学科的诊疗团队,由各学科医师共同参与治疗方案的设计和执行,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3. 质控委员会为了提高介入科室的工作质量和安全性,应设立质控委员会,由医院行政领导、医务管理人员和科室主任等共同组成,定期对科室的工作进行评估和监督,确保工作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医学标准。
三、管理制度1. 门诊预约为了方便患者就诊,介入科室应设置门诊预约制度,患者可提前通过电话或在线平台进行预约,避免排队等待,节省患者时间。
2. 术前评估每位患者在进行介入治疗前都需要接受严格的术前评估,包括心电图、血常规、肾功能等检查,以确保患者身体状况适合进行介入治疗,并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并发症。
3. 治疗方案介入科室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设计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术前准备、手术操作、术后护理等,确保患者得到最有效的治疗。
4. 患者告知介入科室在治疗前应向患者进行全面的告知,包括治疗目的、可能的风险和并发症、术后注意事项等,以确保患者对治疗过程有充分的理解和准备。
5. 术中监护介入治疗是一种高危操作,需要专业的监护设备和技术人员进行监护。
介入科室应配备先进的监护设备,并定期对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患者的安全。
6. 术后随访介入科室在治疗后应进行定期的术后随访,对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确保患者能够顺利康复。
介入科手术室管理制度
介入科手术室管理制度科手术室是医疗单位中重要的部门之一,它是进行各种手术的场所,也是医生实施医疗技术的重要领域。
科手术室的管理制度对于提高手术操作的效率、保障患者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入科手术室管理制度进行详细探讨。
科手术室管理制度是指规范科手术室工作流程、保障手术质量和患者安全的一系列规定和制度。
这些规定和制度包括:手术室的设备设施和操作流程、人员的组织和培训、手术安全和术后管理等方面。
通过合理的管理制度,可以提高手术室的工作效率,减少手术风险,提高患者满意度。
首先,科手术室的设备设施和操作流程是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
科手术室应具备齐全的手术设备,并保持设备的良好状态。
管理制度应规定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更新更新周期,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同时,科手术室的操作流程应明确,并建立一套科学的工作流程。
例如,手术间的准备和整理要求、手术器械和药品的清点和核对、手术室内的防护措施等。
这些制度的实施可以提高手术效率,减少手术中的错误和意外事故的发生。
其次,人员的组织和培训是科手术室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手术室应具备专业的医疗人员,包括手术室主任、手术医师、护士等。
不同的职责和权限应明确规定,保证每个岗位的责任明确。
此外,科手术室管理制度应规定每个人员的培训要求和培训内容。
新进入的人员应接受相应的培训,达到一定的水平后方可上岗。
定期的培训和考核可以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确保手术操作的安全性。
再次,手术安全和术后管理是科手术室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
科手术室应建立一套严格的手术安全制度,包括患者的手术计划和准备、手术前的检查和评估、手术操作的安全措施、手术室的感染预防等。
手术时应保证医疗人员的技术操作正确无误,防止手术中的意外事件发生。
此外,术后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科手术室应建立一套完善的术后随访和管理制度,包括对手术后患者的护理和医嘱执行、手术并发症的处理等。
保障患者术后康复,是科手术室管理制度的重要目标之一综上所述,科手术室管理制度对于提高手术操作的效率、保障患者安全至关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介入科手术室管理制度1手术室是为病人提供手术及抢救的场所,是医院的重要技术部门。
要求设计合理,设备齐全,护士工作反应灵敏、快捷,有高效的工作效率。
手术室要有一套严格合理的规章制度和无菌操作规范。
随着外科技术飞速发展,手术室工作日趋现代化。
手术室应与手术科室相接连,还要与血库、临护室、麻醉复苏室等临近。
抓好手术切口感染四条途径的环节管理,即:手术室的空气;手术所需的物品;医生护士的手指及病人的皮肤,防止感染,确保手术成功率。
一、手术室的设计和设备(一)手术室的设计坐南朝北,位于建筑的较高处,以保持空气洁净、防止院内感染为原则,地面、墙壁可以冲洗。
要三区划分合理:即有非限制区、半限制区、限制区。
要有三通道:即工作人员通道、病人出入通道、污物出口通道。
材料应防火、耐湿、不易着色,以具有易于清洁等性能的材料为宜。
现代化手术室应设计有:空气净化装置、中心供氧、中心吸引等装置。
(二)手术室的设备除了具备一般手术室常规器械外,应有闭路电视、空调、高级电刀(进口),为保证不因意外停电影响手术,医院应备有发电设施。
不使手术室地面污染,最好使用交换车等现代推车。
(三)手术间布局应力求简洁,柜子应用耐湿、牢固材料制成,以便于清洁。
所有物品均应固定设置,保持存放有序,力求各间统一、规范。
二、手术室人员编制及医院手术床位手术室护士与手术床之比应为:2.5:1,教学医院3:1。
手术床设置为:以手术科50张床位设1台手术床为宜,卫生员0.5:1为妥。
设护士长1~2人。
三、手术室的规章制度手术室是手术科医师、麻醉师及手术室人员共同工作的场所,人员流动量大,为保证工作有序,不但各项操作有规程,而且有一定的工作制度,才能使各科手术顺利完成。
(一)手术室一般工作制度1.凡进入手术室的工作人员,必须穿戴手术室的鞋帽、衣服及口罩,离开手术室时,应更换外出衣及鞋子。
2.院外来参观、学习、实习者,须经医教科或护理部批准,并应有固定地点。
3.各科择期手术,应在手术前一日上午10点半以前送手术通知单,急诊抢救手术,可先口头通知,后补手术通知单。
4.手术按手术通知单时间进行,必须准时到位,不得随意更改。
特殊情况与护士联系。
5.术前30分钟接病人,随带病历,并详细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床号、诊断、手术部位及药敏试验、术前用药。
病员入室后,巡回护士应复查一遍,注意病人手术部位清洁范围,首饰、假牙、手表不得带入手术室。
6.严格无菌操作技术。
无菌手术和有菌手术应分室进行,特殊感染须进行特殊消毒灭菌处理。
7.室内保持严肃安静,禁止高声喧哗,手术期间不得聊天、看报等。
8.严格执行室内卫生清洁处理及隔离、消毒检测制度,落实医疗安全防范措施。
9.手术室应常备各种急诊手术包及抢救器材,手术器械不得外借,如外借的需医教科批准。
10.手术室器械应在清洁干净基础上消毒,各种药品器械材料应放在固定位置,贵重器械专人保管,每月清点、维修、保养。
麻醉剧毒品标志明显,专人加锁保管,普通药品每天清点并记录,每月检查一次,专人负责。
11.负责保管和送检手术中采集的标本,请医生及时填写病理标本、送检单并作好送检登记,督促及时送检。
(二)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1.入室人员的管理(1)凡进入手术室的工作人员必须更换衣、帽、裤、鞋,不准带私人用物进入工作区。
(2)入室人员进入限制区必须戴圆顶帽、戴口罩。
(3)工作人员每年一次体检,按规定注射乙肝疫苗,患有传染病者不得入室工作。
(4)手术病人入室前,必须更换清洁衣、裤、戴帽及穿脚套。
(5)进入手术室的推车轮须经消毒后进入半限制区。
(6)工作人员外出必须更换工作衣、帽、裤、鞋。
2.参观制度(1)非本室人员及非手术人员未经许可不得入内。
(2)进修、实习人员必须遵照上述规定执行,实习人员须由带教老师带领,不得单独进入手术室。
(3)参观人员须经医教科或护理部同意后,更换衣、帽裤、鞋、戴口罩,并在指定区域活动,不得任意穿行。
(4)除每日必须做好清洁卫生外,每周固定一日为卫生日,彻底清洁消毒手术室。
(5)专用拖鞋每日用消毒液浸泡后,清洗晾干备用,鞋柜用消毒液擦试,每日一次。
(三)手术室的消毒隔离制度1.严格划分限制区(无菌区)、半限制区(清洁区)、非限制区(污染区),区间有明显标志,严格遵守三通道原则,手术间按无菌、非无菌、污染手术分室。
2.认真洗手,严格按照洗手的消毒方法与步骤进行,每月对手术医生、洗手护士手指培养一次,要有据可查。
3.浸泡液及酒精,每日测比重,每周更换容器及消毒液1~2次,要有记录。
4.手术医生和器械护士戴上无菌手套后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5.巡回护士应做好充分准备,尽量减少外出和走动,手术间的门不要随便打开。
6.接台手术人员在两台手术之间要洗手、消毒手臂及更换无菌手术衣、手套,并用消毒液擦拭物体表面及地面。
7.做好各类物品的终末消毒。
8. 手术间紫外线要求:功率≥30W/m3,灯距地面<2.5m,配有紫外线反光罩,辐射强度>70uw/cm2。
9.凡需手术病人术前一律查肝功能、乙肝全套抗原抗体,阳性者按传染病隔离技术要求对待。
(四)一般感染手术1.器械、敷料、针筒、手套、引流瓶等均应浸泡消毒后按常规处理。
2.手术间开窗通风,用消毒液擦拭手术床、推车、物体表面、拖地,用紫外线消毒空气。
(五)特殊感染手术、隔离手术1.就地手术为原则,采用一次性敷料、器械、针筒为好,门口挂隔离牌。
2.术中的纱布、敷料及其他能燃烧的物品应全部焚烧。
3.器械、针筒、搪瓷盘应浸泡于0.5%过氧乙酸中30分钟,经2次高压蒸气灭菌后再处理,包上应贴有红色传染病标志。
4.未使用过物品集中打包,贴上红色传染病标志,高压灭菌后作常规处理。
5.一切接触患者的用物包括推车、被褥,放置手术间内(布类要松散,带盖的盒要打开),用甲醛加热法熏蒸消毒,12.5ml/m3封闭24小时。
(六)无菌物品的管理1.无菌物品应放在无菌室集中管理,室内通风、干燥、环境清洁、无杂物无蝇无尘,应有纱门纱窗。
2. 无菌物品柜清洁通风应有专人检查,无菌包按顺序排列,标记清楚,无过期物品,无菌物品有效期7天,霉季5天。
3.无菌包体积不应超过30×30×40cm,包布大小合适,容器无破损,大、中型包中间及包布的反折处各放规定的化学试剂一枚。
4.浸泡器械消毒液量足够,关节打开,每周更换一次,标记清楚,细菌培养每月一次,要有据可查。
5.敷料灌、泡手酒精桶,碘酒、酒精瓶要消毒,每周1~2次。
6. 酒精浸泡液测试每日一次,比重保持在0.70~0.75之间,并有记录、签名。
7.肥皂水、指刷、消毒毛巾等用物每24小时消毒一次。
四、HAA阳性病人术后处理(一)手术前1.手术医师必须与护士长联系或者在手术通知单上注明,设专用手术间进行手术,房间门口应挂有红色隔离标志,由专人负责巡回。
2.术前做好一切手术用品准备,包括手术器械浸泡盒、刷子、工作人员洗手浸泡液。
(二)手术中1.工作人员在手术间里应穿隔离衣、穿鞋套,无特殊紧急情况,不可离开手术间,如须添加物品,可请室外人员帮助。
2.术中工作人员应加强自我防范意识,如手套破损应立即更换,妥善放置针、刀等尖锐器械,避免损伤。
(三)手术后1.工作人员离开手术间时用0.2%过氧乙酸洗手1~2分钟。
2.手术间未被污染的敷料、器械则应重新包好,待高压灭菌后备用。
3.手术后将一切受污染物品分别处置,未经处理不得带出手术间。
(1)术后已沾有血迹的器械、吸引管、针筒、布类用专用桶在0.5%过氧乙酸中浸泡半小时后取出。
器械清洁干净,擦干后再行高压灭菌;布类则挤干后打包送洗衣房;针筒清洁后送供应室;吸引管清洁后再煮沸15分钟擦干后备用。
(2)污物桶、吸引瓶应用20%过氧乙酸配成0.5%浓度的溶液浸泡半小时,再将污水倒入污水池内,吸引瓶擦洗干净后应浸泡在0.5%过氧乙酸溶液中半小时后再用。
4.手术间地面、手术床、输液架等用0.5%过氧乙酸拖擦。
5.手术间用过氧乙酸或福尔马林熏蒸,密闭6~8小时后通风。
性病病人术后也按上述要求处理。
五、无菌注意事项(一)严格区分无菌与有菌的界限无菌物品一经接触有菌物品即为污染,不得再作为无菌物品使用。
1.手术者经无菌准备后,腰以下、肩以上、腋下和背部均为有菌区。
手或无菌物品均不可接触这些部位,双手亦不可下垂至腰部以下。
传递器械不可在背后进行。
2.器械台面和手术台面以下为有菌区(凡器械落至台面以下,即使未曾着地也不可再用;线自桌面垂下部分亦作为已污染处理)。
3.手套如有破损或接触有菌区应即更换。
4.前臂、肘部被参观者接触时应套以无菌袖套。
5.手术人员需调换位置时,一人应退后一步,背靠背转身调换,身体的前面不可在别人背后擦过。
(二)保持无菌布类干燥。
铺无菌布单时,器械台与手术切口应有四层以上。
(三)保护切口。
切开皮肤及缝合之前应再消毒,皮肤切开后以纱布垫或特殊的塑料薄膜保护切口。
(四)保护腹腔。
切开胃肠、胆囊、胆管等空腔脏器前,应先用纱垫遮盖保持周围组织,避免内容物溢出污染手术野。
六、手术室安全制度1.手术室电器设备,如电刀、插灯等应定期检查。
2.手术结束后,手术护士应切断所有电源插头。
3.剧毒药品应上锁并由专人保管。
4.值班人员应巡视手术室每个房间,负责氧气、吸引器、水、电、门窗的安全检查及大门安全。
5.非值班人员勿任意进入手术室。
6.凡在手术室工作的各级人员均应按常规行事,以保障病人的安全。
7.如发现意外情况,应立即报告有关部门,并向院部汇报。
七、手术室护士长职责1.在护理部主任的领导下,负责本室的行政和业务管理、护理工作和手术安排,保持整洁、肃静。
2.根据手术的任务和护理人员的情况,进行科学分工,密切配合医生完成手术,必要时亲自参加。
3.督促各级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和技术操作规程,并严格要求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做好伤口愈合统计分析工作。
4.组织护士、卫生员的业务学习,指导进修、实习护士工作。
5.督促所属人员做好消毒工作,按规定进行空气和手的细菌培养,鉴定消毒效果。
6.认真执行查对和交接班制度,严防差错发生。
7.负责手术室的药品、器械、敷料、卫生设备等物请领、报销工作,并随时检查急诊手术用品的准备情况,检查毒、麻、剧药品及贵重器械的管理情况。
8.督促手术标本的保留和及时送检。
9.负责接待参观事宜。
副护士长协助护士长负责相应的工作。
八、手术室护士职责1.在护士长领导下担任器械或巡回护士等工作,并负责手术前的准备和手术后的整理工作。
2.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督促检查参加手术人员的无菌操作,注意病人安全,严防差错事故。
3.参加卫生清扫,保持手术室整洁、肃静,调节温度与湿度,保持室内适宜的温湿度。
4.负责手术后病员的包扎、保暖、护送和手术标本的保管和送检工作。
5.按分工做好器械、敷料的打包消毒和药品的保管工作,做好登记统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