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实施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市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贸易的若干意见》(国发〔2015〕8号)和《国务院关于同意开展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的批复》(国函〔2016〕40号)精神,全面推动我市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确保完成“十三五”规划任务,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市委、市政府有关决策部署,以实现中央对天津的城市定位为导向,以实现天津服务贸易规模扩大、结构优化、优势形成、重点突破、发展质量和水平提升为目标,借助天津获批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城市契机,充分发挥京津冀协同发展、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一带一路”建设和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五大战略机遇叠加优势,促进天津经济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提高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二、发展目标
(一)规模持续提升。
到2020年,全市服务贸易总额突破500亿美元,年均增长18%以上。
服务贸易总额占全市
对外贸易总额比重提高到20%,达到目前世界的平均水平。
服务贸易总额全国排名继续保持前列。
(二)结构不断优化。
继续保持运输服务、旅游服务、其他商业服务等传统服务贸易的支柱地位。
推动金融服务、技术服务、文化服务、健康服务等服务贸易重点领域的创新发展。
(三)优势逐渐形成。
积极推进中医药“走出去”、文化创意、国际工程承包等有本市特色的服务出口,形成国际运输、国际旅游、技术贸易、文化贸易、融资租赁、现代中医药服务和国际会展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服务贸易品牌。
(四)实现重点突破。
充分利用建设全国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城市的契机,力争在理顺管理体制、提升便利化水平、推动服务业双向开放、创新发展模式、培育市场主体、优化支持政策、完善统计体系和创新监管措施等方面实现突破。
三、主要任务
(一)推进金融服务创新发展。
全面推动我市金融改革创新,积极稳妥地推动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初步建成金融机构聚集、金融业态丰富、金融市场活跃、金融人才汇集、金
融服务完备、金融生态友好、金融监管到位、辐射功能突出、引领作用明显的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
依托自贸试验区优势,推动东疆保税港区开展国际航运金融试点和融资租赁业务创新试点,大力发展东疆租赁产业投资母基金,加快建设综合功能完善的现代产业金融中心。
推进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试点等工作。
鼓励银行保险机构主动为服务贸易企业提供创新金融服务与支持。
探索设立航运保险公司。
支持自贸试验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展跨境投融资业务,推动跨境融资业务、跨境投资服务品种和规模稳步增加。
支持具有离岸业务资格的中资银行自贸试验区分行开办离岸金融业务。
鼓励国内外银行在津设立法人和分支机构,扩大金融机构出口买方信贷、卖方信贷和国际保理业务,完善出口信用保险机制。
(二)推动技术贸易提升水平。
加快“双创特区”建设,强化创新要素聚集和辐射功能。
探索建立国际科技合作新机制,聚集全球创新资源。
依托现有东丽开发区公共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平台示范区,积极推动高新技术服务集聚,吸引知名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企业入驻,建设全国聚集程度最高的高新技术服务聚集区。
探索境内外高新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的保税维修和再制造业务试点。
积极推动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发展,大力发展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新兴业态服务,依托国家级软件出口基地,培育计算机和信息服务重点企业,支持其开拓国际市场。
开展知识产权跨境交易,创新知识产权投融资
及保险、风险投资、信托等金融服务。
创新知识产权投融资方式,推动建立知识产权质物处置机制。
(三)促进文化贸易融合发展。
加大政策支持、强化金融服务、完善服务保障,多渠道拓宽文化出口企业融资渠道,进一步扩大国际市场份额,提升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鼓励文化企业开拓境外市场,支持办好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华文书展、美国洛杉矶乐器展和休斯敦中文图书展等在海外举办的中国文化精品展会,办好斯里兰卡文化交流中心,支持文化企业参加境外国际大型展会和文化活动,鼓励企业通过多种方式扩大海外营销网络。
定期发布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项目目录,加大对入选企业和项目的扶持力度,培育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文化贸易骨干企业。
利用好国家超算天津中心等优势,结合大数据平台和“互联网+”等,为文化贸易企业提供科技支撑,打造新型“服务贸易+”模式。
加快建设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进一步整合资源,促进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现代生活,让更多适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走出国门。
重点扶持具有民族特色的演艺、影视、动漫、游戏、艺术品、工艺美术、网络文化、印刷、图书(数字图书)等领域产品和服务的出口,依托自贸试验区优势,建设天津市文化服务贸易基地,逐步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对外文化贸易新格局,将我市打造成为京津冀文化贸易集散地。
(四)推动健康服务形成特色。
培育一批具有技术、人才和较好硬件设施的医疗机构,积极吸引和大力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生物医药研发和服务机构,做优化学制药,做精现代中药,做强生物制品,加快推进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国际化发展。
大力倡导引进具有先进管理技术的健康、养老、康复、理疗等机构,鼓励合资合作兴办各种与大健康相关的企业或机构。
依据促进天津市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工作方案,鼓励企业积极承接国际间产业转移与药品代工服务,逐步融入国际生物医药研发链和产业链,进而推动天津健康服务产业,特别是鼓励具有优势的中医药服务企业“走出去”。
依托现有中医药培训服务发展特色优势和基础,扩大中医药培训服务规模。
引进国际知名品牌医疗资源合资合作,兴办高水平医疗机构,提升医疗服务能级,做大做强以康宁津园等为代表的特色养老服务,依托中医药大学、天津体育学院、中医第三附属医院等项目建设,促进我市健康产业链的发展。
积极支持中医药大学的传统中药深加工提炼项目,加快我市中医药“走出去”步伐。
发展大健康产业,积极支持体育服务发展,支持在健康产业园举办各种大型国际性体育赛事,鼓励吸引知名体育文化机构落户园区,支持兴办各种与体育文化相关的大型国际性活动,带动健康产业多元发展,着力推进团泊健康产业园建设。
(五)推动运输服务做大做强。
全面完善海港、空港、铁路、公路等国际运输服务基础设施,完善货物集疏运体系,降低国际货物通关及中转成本,建设中国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和中国国际航空物流中心。
全面提升口岸信息化和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
鼓励国际知名船公司、航运服务企业在津设立机构,促进我市现代航运服务业快速发展,加快发展船舶、飞机融资租赁、航运保险等高端运输服务业。
研究制定国际物流快递业务支持政策,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物流快递服务龙头企业。
创新口岸监管模式,开展海运集装箱和航空快件国际中转集拼业务。
依托亚欧大陆桥连接功能,完善多式联运体系。
增强对沿线国家及地区转口贸易服务功能。
发挥中蒙俄经济走廊重要节点作用和海上合作战略支点作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
(六)推进旅游服务整体提升。
发挥我市自然资源齐备和近代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整合资源、培育产业,加强京津冀合作,打造天津国际旅游品牌,将我市建设成为浓缩近代文化、凝聚现代文明、独具城市特色的国际性现代化宜居宜游国际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
深化与韩国、东盟和港澳台地区合作,积极推进国际商旅、文旅、体旅、交旅、工旅和农旅等产业融合发展,以中国旅游产业博览会为龙头,设计组织系列旅游活动,提升天津国际旅游精品形象。
加快
推动我市星级酒店、旅行社、中国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建设,提升天津国际旅游竞争力。
(七)推动服务外包转型升级。
充分发挥我市人力资源优势,重点优化外包业务结构,巩固基础性信息技术外包(ITO)业务和业务流程外包(BPO)业务优势,扩大以生物医药研发、工程设计、金融服务为代表的服务外包离岸业务规模。
支持服务外包企业取得国际认证,开拓国际市场。
加大服务外包产业政策引导、鼓励及扶持力度,推动服务外包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开展服务外包人才培训,促进服务外包中小企业发展项目,支持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建设。
加强产业聚集,扩大宣传力度,积极承接北京及东北亚服务外包企业落户天津。
(八)探索其他领域创新发展。
扩大专业服务特别是管理咨询、律师服务和会计服务的对外开放领域,积极培养引进适应国际市场竞争需要的高水平专业人才,提高专业服务企业服务标准和服务水平。
加强涉外律师领军人才培养,与境外律师协会建立长期合作机制,积极引进外国律师事务所,支持在自贸试验区设立代表处。
积极推动教育服务国际化,依托现有留学生教育培训发展基础,办好韩国孔子学院等海外机构,扩大海外留学生群体,利用我市教育优势资源,吸引外国留学生来津学习发展,探索开展国际教育数据统
计。
依托天津茱莉亚音乐学院建设,推动建设教育国际化综合改革试验区,创新机制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允许设立中外合作经营性教育培训机构,允许设立外资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机构。
促进会展服务提升品质。
以国际化、品牌化、规模化为宗旨,办好夏季达沃斯论坛、国际矿业大会等一批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展会,提升现有展会国际化程度和水平,积极引进国际知名展会来津举办,推动天津会展服务向发达国家和地区水平迈进。
四、保障措施
(一)建立协调机制。
建立服务贸易主管部门、行业管理部门、职能部门和各区县参加的天津市服务贸易发展协调会商机制,对服务贸易发展重大事项进行协调促进。
各有关部门结合职能分工,制定促进服务贸易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推动我市服务贸易健康快速发展。
(二)强化人才队伍。
依托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开展服务贸易专业人才培训和课题研究,为我市服务贸易发展储备人才资源和提供理论基础。
鼓励并引导各院校开设服务贸易专业和课程。
为符合条件的外籍高层次人才提供入境及居留便利,进一步简化签证等相关审批程序。
在积极组织实施外国人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的基础上,探索深化扩展过境免签的停留时间、活动范围和出入境口岸等,力争形成京津
冀地区口岸过境免签联动。
采取多种方式,形成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大专院校与科研院所相结合、自主培养与择优引进相结合的服务贸易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队伍。
(三)加大政策支持。
整合各有关部门服务贸易支持政策,利用好服务贸易发展资金,充分发挥资金引导作用,支持服务贸易重点区域、重点项目和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与产业研发。
支持发挥出口信用保险的风险保障和融资便利作用,促进服务贸易发展。
按照税制改革方向和国际惯例,积极研究完善适应境外股权投资和离岸业务发展的税收政策。
贯彻落实对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减按15%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和职工教育经费不超过工资总额8%部分税前扣除,落实有关跨境应税服务适用增值税零税率和免税政策。
(四)健全法制环境。
研究出台系列相关政策、制度,规范服务贸易市场发展。
完善服务业标准化建设,保证优质服务供给,增强服务企业核心竞争力。
推动商务诚信体系建设,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五)扩大双向投资。
推进服务业投资贸易便利化,努力形成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和开放环境。
在积极吸引高水平外资制造项目的同时,推动其制造链和服务链同步进入我市。
注重将外资引入亟待发展与提高的高层次服务
贸易领域。
放宽外商投资建筑业企业和建设工程设计企业投资领域及设立门槛,在自贸试验区设立外资建筑业企业承揽天津市的中外联合建设项目时,不受建设项目中外方投资比例限制;在自贸试验区设立的为天津市提供设计服务的外商投资建设工程设计企业首次申请设计资质时,不考核外方投资者的工程设计业绩。
支持各类服务业企业“走出去”,在境外开展投资合作,加快建设境外营销网络,带动货物、服务和技术出口。
鼓励利用海外投资保险规避投资所在国政治风险。
(六)培育龙头企业。
推动企业以兼并、重组、上市等方式,拓展海内外市场,形成跨区域、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现代服务业企业集团。
研究制订各具特色的重点企业推介策略和国际市场拓展方案,帮助企业做大做强,并鼓励重点企业发展新的商业模式和服务模式。
(七)创新发展模式。
探索信息化背景下的服务贸易发展模式,依托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推动服务贸易发展创新,挖掘数字贸易潜力,支持和鼓励我市服务贸易企业与境外机构、企业合作打造我市国际数字内容自主创新、全流程的服务贸易平台,建立数字服务贸易标准和体系。
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推进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融合发展,推进教育、文化、健康、体育、旅游、金融等产业
融合发展,推动离岸、在岸服务外包协调发展。
积极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完善与之相适应的海关监管、检验检疫、退税、跨境支付、物流等支撑系统。
(八)完善统计体系。
做好服务贸易统计工作,建立健全服务贸易统计体系,在规范软件和服务外包、技术进出口统计等基础性统计基础上,拓展文化、金融、医药、运输等重点领域服务贸易统计。
与外汇管理部门、统计部门加强联动,依托服务贸易运行监测系统,进一步加大统计分析工作力度,逐步建立服务贸易国际收支(BOP)统计和外国附属机构服务贸易(FATS)统计分析机制。
(九)积极服务企业。
对符合条件的服务贸易企业和项目,在用地、工商注册登记、出入境管理、行政许可、知识产权保护、通关便利、外汇管理等方面开展个性化服务。
对符合条件的服务贸易企业和项目,简化审批程序,优先提供贷款。
对符合条件的服务贸易企业,按国家政策规定实行税收减免等优惠。
附件:重点任务分工表
附件
重点任务分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