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药理教研室授课教案

合集下载

南华大学药学与生物科学学院药物毒理学课件第二章 药物的毒物代谢动力学

南华大学药学与生物科学学院药物毒理学课件第二章  药物的毒物代谢动力学
21
三、药物生物转化环节的毒性
生物转化 (Biotransformation)药物在机体内发生化 学结构的改变并形成其衍生物以及分解产物的过程, 是药物在体内消除的重要途径.
1. 药物代谢的部位
肝脏: 肝外部位:肠、肾、脑 等
2.药物在体内转化的两个步骤: I相反应 II相反应 药物 代谢物 结合物 (氧化、水解、还原等) (结合)
5mg unbound
95mg bound
95mg – 5mg bound
17
与血浆蛋白结合率比较高的药物
> 95% bound
Thyroxine 甲状腺素 Warfarin 华法林 Diazepam 地西泮 Frusemide 呋塞米 Heparin 肝素 Imipramine 丙咪嗪
> 90% but < 95% bound
药 物 毒 理 学
第 二 章 药物的毒物代谢动力学(toxicokinetics, TK)
毒物代谢动力学(toxicokinetics, TK):
运用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原理和方法,定量
地研究在毒性剂量下药物在动物体内吸收和
消除的过程和特点,探讨药物毒性的发生和发
展规律的一门科学。
3
第一节 药物体内过程与毒性

专一性低,活性有限,个体差异大和活性可受药物影响
25
1)细胞色素 P450药物代谢酶系,CYP450
Glibenclamide 格列本脲 Phenytoin 苯妥英 Propranolol 普萘洛尔 Sodium Valproate 丙戊酸钠
18
2. 药物在肝脏和肾脏的储存
肝脏细胞内的蛋白 谷胱甘肽S-转移酶
药物、毒物 有机酸

2024版药理学教学教案

2024版药理学教学教案

药理学教学教案目录•课程介绍与目标•药物作用机制与受体理论•药物代谢动力学过程•常见疾病治疗用药举例•药物不良反应与监管措施•实验设计与操作技能培养PART01课程介绍与目标药理学定义及研究范围药理学定义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科学,包括药物效应动力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两个方面。

研究范围药理学研究涉及药物的来源、性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新药研发等多个方面。

课程目标与要求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药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从事临床合理用药、新药研发、药品监管等工作的能力。

课程要求学生应掌握药理学的基本概念、药物的分类及作用机制、药物的体内过程及影响因素、药物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等内容,同时应具备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及参考书目教材《药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9版)参考书目《临床药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药物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药剂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等。

此外,学生还可参考国内外相关期刊、论文等文献资料,以加深对药理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PART02药物作用机制与受体理论药物作用的基本过程包括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环节。

药物作用的选择性药物在体内对特定组织或器官的亲和力,导致选择性作用。

药物作用的分子基础涉及药物与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等)的相互作用。

药物作用机制概述介导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的作用,如激素、神经递质等。

G 蛋白偶联受体(GPCRs )通过调节离子通道的开关来影响细胞功能,如神经、肌肉等细胞的兴奋性。

离子通道受体药物与受体结合后激活或抑制酶的活性,从而调节细胞代谢和信号转导。

酶联受体药物与细胞核内的受体结合,影响基因表达和细胞增殖。

核受体受体类型及其特点信号转导途径药物与受体结合后,通过一系列信号分子的相互作用,将信号从细胞外传递到细胞内,最终影响细胞功能。

效应器信号转导途径的终端,执行细胞对药物刺激的响应,如酶活性变化、基因表达改变等。

药理学教案教学设计

药理学教案教学设计
包括种族差异、性别差异、年龄差异、个体差 异等。
给药方法
包括给药途径、给药时间、给药剂量等。
合理用药原则及实践方法
安全
选用药物的首要标准,确保用药安全。
有效
选用针对性强、疗效确切的药物。
合理用药原则及实践方法
经济
选用价格合理、效果好的药物,降低治疗成 本。
适当
根据病情和患者情况,选择适当的药物、适 当的剂量、适当的时间和适当的途径给药。
抗癌药的作用机制
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诱导 肿瘤细胞凋亡或抑制肿瘤血管生 成等方式,发挥抗肿瘤作用。
03
药物代谢动力学及药效学评价
药物代谢动力学基本概念
药物吸收
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体循环的过程,包 括口服、注射等途径的吸收特点。
药物代谢
药物在体内的生物转化过程,包括氧 化、还原、水解、结合等反应,主要
THANK YOU
药效学评价应用
用于新药研发、药物筛选、药物剂量和给药方案制定 等方面。
案例分析:药物代谢动力学与药效学关系探讨
案例一
某抗生素的药物代谢动力学与药 效学关系研究,探讨其体内过程 对疗效和安全性的影响。
案例二
某抗肿瘤药物的药物代谢动力学 与药效学关系研究,分析其在体 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特 点,以及与其疗效和副作用的关 系。
实验报告撰写规范和注意事项
实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 验步骤、实验结果、数据分析和结论等。
输标02入题
实验报告应使用规范的术语和单位,避免口语化和非 专业表述。
01
03
实验报告应独立完成,严禁抄袭或剽窃他人成果。同 时,要注意保护实验动物的福利和伦理问题,在实验
中尽可能减少动物的痛苦和伤害。

药理学课程教案设计模板

药理学课程教案设计模板

一、课程名称药理学二、授课对象护理专业学生三、授课时间第X周,第X节四、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掌握药理学的基本概念、药物作用机制和药物代谢过程。

- 理解常见药物的药理作用、适应症、禁忌症和不良反应。

- 了解药物相互作用和药物治疗的个体化原则。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分析药物作用与疾病关系的能力。

- 提高学生药物临床应用和护理实践的能力。

3. 素质目标:- 增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

-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的能力。

五、教学内容1. 药理学基本概念2. 药物作用机制3. 药物代谢与排泄4. 常见药物的临床应用5. 药物不良反应及处理六、教学过程第一部分:导入新课(5分钟)1. 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巩固知识点。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重点。

第二部分:讲解新知识(30分钟)1. 药理学基本概念:介绍药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

2. 药物作用机制:讲解药物与靶点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

3. 药物代谢与排泄:介绍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4. 常见药物的临床应用:以实例讲解常见药物的作用、适应症、禁忌症和不良反应。

5. 药物不良反应及处理:介绍药物不良反应的类型、表现和处理方法。

第三部分:案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提出一个与药理学相关的临床案例,要求学生分组讨论。

2.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第四部分: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课堂表现,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小组讨论等。

2.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质量,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案例分析结果:评估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教学资源1. 教材:《药理学》2. 课件:药理学基本概念、药物作用机制、药物代谢与排泄、常见药物的临床应用、药物不良反应及处理等。

药理学课程教案模板范文

药理学课程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名称:药理学授课对象:药学专业学生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药理学的基本概念、药物作用机制、药物代谢动力学和药物效应动力学等基本知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药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内容:1. 药理学概述2. 药物作用机制3. 药物代谢动力学4. 药物效应动力学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入药理学的重要性,强调其在临床医学、药品研发等方面的应用。

2. 介绍药理学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方法。

二、药理学概述1. 药物的定义、分类、作用特点。

2. 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方法。

3. 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

三、药物作用机制1. 药物作用机制的概述。

2. 药物作用靶点的分类。

3. 药物作用机制的具体实例分析。

四、药物代谢动力学1. 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定义、研究方法。

2. 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3. 影响药物代谢动力学因素的分析。

五、药物效应动力学1. 药物效应动力学的定义、研究方法。

2. 药物效应动力学参数的计算。

3. 药物效应动力学实例分析。

六、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强调药理学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七、作业布置1. 阅读教材相关章节,了解药物作用机制、药物代谢动力学和药物效应动力学的基本知识。

2. 查阅资料,了解药理学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讨论等表现。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作业的完成质量、完成速度等。

3. 考试成绩:评价学生对药理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学反思:1.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了解学生的需求,提高教学质量。

2024完整word版药理学药理学教案x

2024完整word版药理学药理学教案x

完整word版药理学药理学教案x•药理学概述与教学目标•药物效应动力学基础•药物代谢动力学基础•常见药物分类及作用特点目录•临床合理用药原则与实践•实验设计与操作技能培养药理学概述与教学目标药理学定义及研究内容药理学定义研究内容教学目标与要求知识与技能掌握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熟悉各类药物的分类、作用、用途、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等。

过程与方法通过理论讲授、实验操作和案例分析等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药理学专业的兴趣和热爱,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严谨的学术态度,增强医德医风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方法与手段实验操作理论讲授通过实验课程,使学生掌握药理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多媒体教学课程安排与时间分配课程内容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确保知识点的全面覆盖和重点突出。

时间分配合理分配理论讲授、实验操作、课堂讨论等教学环节的时间,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同时,留出一定的时间供学生自学和复习,以巩固所学知识。

药物效应动力学基础受体机制酶促机制细胞膜离子通道机制基因表达调控机制药物作用机制药物剂量与效应关系01020304量效关系最小有效量最大效应效能药物相互作用及影响因素两种或多种药物同时使用时,药物效应发生改变的现象。

年龄、性别、遗传因素、疾病状态、环境因素等均可影响药物相互作用。

两种药物同时使用时,效应增强。

两种药物同时使用时,效应减弱或消失。

药物相互作用影响因素协同作用拮抗作用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需要增加剂量才能维持原有药效的现象。

耐受性依赖性停药反应合理用药原则长期反复使用某种药物后,机体对这种药物产生生理性或精神性的依赖和需求。

长期使用某种药物后,突然停药或减量时出现的反跳现象或原有疾病加剧的现象。

根据病情和药物特点,合理选择药物、剂量和疗程,避免不必要的用药和滥用药物。

药理学试讲教案

药理学试讲教案

药理学试讲教案教案标题:药理学试讲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药物分类、作用机制和副作用等基本知识。

3. 能够分析和评价不同药物的应用和安全性。

教学重点:1. 药物分类和作用机制。

2. 药物的副作用和应用。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

2. 药理学教材和相关参考书籍。

3. 药物示意图和示例。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 (5分钟)介绍药理学的定义和重要性,引发学生对药物的兴趣,并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例如,讨论常见的感冒药物和它们的作用。

步骤二:知识讲解 (15分钟)1. 介绍药物分类:根据药物的化学结构、作用靶点或治疗疾病的方式等进行分类,并给出示例。

2. 解释药物的作用机制:根据不同的药物分类,详细讲解它们的作用机制,并通过示意图进行说明。

3. 强调药物的副作用:解释药物使用可能导致的副作用和安全性问题,并提醒学生合理使用药物的重要性。

步骤三:案例分析 (15分钟)提供几个药物案例,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案例,并分析该药物的分类、作用机制和副作用等。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释,并引导他们思考药物应用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步骤四:讲解与总结 (10分钟)1. 让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分析结果,并进行讨论和互动。

2. 总结药理学的关键概念和原理,并强调学习药理学的重要性。

3. 答疑解惑,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步骤五:课堂练习 (10分钟)提供一些选择题或简答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并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评价和指导。

步骤六:课堂延伸 (5分钟)介绍一些与药理学相关的研究领域和职业发展方向,激发学生对药理学的兴趣,并鼓励他们深入学习和探索。

教学反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课堂练习的结果,进行个别或整体的反馈和评价。

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建议,并指导他们进一步学习的方向。

教学拓展:鼓励学生进行相关的实验或研究项目,深入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和副作用等,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药理课件微课教案模板范文

药理课件微课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程名称:《药理学》二、授课对象:医药类相关专业学生三、授课时间:1课时四、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药物的基本概念、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等基本知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药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药理学的学习兴趣,树立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药物的基本概念、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2. 教学难点:药物作用机制的理解和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药理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和重要性。

(2)提问:同学们在学习药理学过程中遇到过哪些问题?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解决哪些问题?2. 讲授新课(1)药物的基本概念讲解药物的定义、分类、来源、剂型等基本概念。

(2)药物的作用机制分析药物的作用机制,包括药效学、药动学等方面。

(3)药物的临床应用介绍药物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包括适应症、禁忌症、用药方法等。

(4)药物的不良反应讲解药物不良反应的类型、原因、预防和处理方法。

3. 案例分析(1)教师给出一个药物案例,要求学生分析药物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2)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派代表进行汇报。

4.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药物作用机制和不良反应的重要性。

(2)提问:同学们在本节课中掌握了哪些知识点?对药理学学习有哪些新的认识?5. 课后作业(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

(2)查阅资料,了解某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回答问题的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案例分析:评价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考察其运用药理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教学评价结果,总结本节课的优点和不足。

2. 针对不足之处,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大学药理教案模板及范文

大学药理教案模板及范文

教学对象:药学专业本科生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了解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药代动力学知识分析药物体内过程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严谨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1. 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3. 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的计算和应用。

教学难点:1. 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的测定和计算。

2. 药物代谢动力学在临床用药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提问:什么是药理学?药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2. 引入药物代谢动力学在药理学中的重要性。

二、讲授新课1. 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基本概念- 介绍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对象和目的。

- 解释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如生物利用度、半衰期、表观分布容积等。

2. 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讲解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 分析各过程的影响因素,如药物的理化性质、生物因素等。

3. 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的计算和应用- 介绍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的计算方法,如半衰期、清除率等。

- 讲解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在临床用药中的应用,如个体化给药方案的设计。

三、课堂练习1. 给出药物代谢动力学相关案例,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2.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药物代谢动力学的重要性。

2. 强调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五、课后作业1. 阅读教材相关章节,加深对药物代谢动力学知识的理解。

2. 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课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了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同时,通过课后作业的布置,巩固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药理课程设计

药理课程设计

药理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药理学的基本概念、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的分类和临床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药物与人体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熟悉常见药物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掌握药物的剂量和不良反应管理。

1.描述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2.解释药物的作用机制、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3.识别常见药物的分类和药理作用。

4.描述药物的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管理。

5.分析药物的作用机制和药效学参数。

6.评估药物的临床应用和治疗方案。

7.识别和处理药物不良反应。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对患者安全和药物治疗的重视。

2.培养对药物研究的兴趣和好奇心。

3.培养批判性思维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药理学的基本概念、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的分类和临床应用。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药理学基本概念:药物的定义、分类和命名,药效学的基本概念和药物的作用机制。

2.药物吸收与分布:药物的口服吸收、肠道吸收和生物利用度,药物的分布和药代动力学。

3.药物代谢与排泄:药物的代谢途径和酶系统,药物的排泄途径和药物相互作用。

4.药物分类和临床应用:心血管药物、抗感染药物、抗肿瘤药物、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等常见药物的分类和临床应用。

5.药物不良反应管理:药物不良反应的类型和原因,药物不良反应的处理和预防策略。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教师将系统地讲解药理学的基本概念、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

2.讨论法:学生将通过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探讨药物的分类、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管理。

3.案例分析法:学生将通过分析实际病例,应用药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实验法:学生将参与药物作用机制和药效学实验,加深对药物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课程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

优秀药理学课程设计

优秀药理学课程设计

优秀药理学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旨在让学生掌握药理学的基本概念、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了解药理学的定义、发展历程和研究领域;•掌握药物的分类、作用机制和不良反应;•熟悉常见药物的临床应用和用药注意事项。

2.技能目标:•能够分析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能够判断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应对措施;•能够制定合理的药物治疗方案。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对药理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关爱生命、关注健康的责任感;•培养严谨治学、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药理学的基本概念、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

具体安排如下:1.药理学的基本概念:介绍药理学的定义、发展历程和研究领域,使学生了解药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2.药物的作用机制:讲解药物的作用机制,包括受体理论、酶抑制和诱导、离子通道调节等,使学生掌握药物的作用原理。

3.药物的临床应用:介绍常见药物的临床应用和用药注意事项,使学生了解药物的适应症、禁忌症和不良反应。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药理学的基本概念、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点。

2.讨论法:分组讨论药物的临床应用案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药物案例,使学生了解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4.实验法:安排药物作用机制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药物的作用,增强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药理学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直观展示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

4.实验设备:准备实验所需的仪器和试剂,确保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节课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兴趣。

药理课程设计方案模板

药理课程设计方案模板

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药理学2. 课程代码:XXXX3.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4. 学时安排:XXX学时5. 学分:XXX学分6. 适用专业:药学、临床医学等相关专业二、课程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药效学、药动学等方面的内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药理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和药物应用能力。

3.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安排1. 教学内容:(1)药理学概述:药物的概念、分类、作用机制等;(2)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药物的生物药剂学性质;(3)药物的药效学:药物的作用、作用机制、不良反应等;(4)药物的药动学:药物的动力学特性、药物相互作用等;(5)药物的临床应用:药物治疗原则、药物选择、药物剂量等;(6)特殊人群用药:老年人、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的用药原则。

2. 教学安排:(1)课堂讲授:采用多媒体教学,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药理学知识;(2)实验课: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药理学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3)讨论课:组织学生讨论药理学热点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4)课后作业:布置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作业,巩固学生的知识体系。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系统讲解药理学知识,使学生对药理学有一个全面的认识;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4. 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药理学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5.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五、考核方式与评价标准1. 考核方式:(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2)实验报告:实验操作及结果分析;(3)期末考试:闭卷考试,考察学生对药理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药理学教学设计教案1

药理学教学设计教案1
多媒体教学手段应用 教学模式创新
跨学科融合
03、 04、
参考文献
本页列出了与药理学 教学设计相关的参考 书目,供教师和学生 查阅。包括专业药理 学教材、教学方法论 书籍等。
药理学教学设计 实践方案
药理学教学设计实践 方案是课程教学的重 要组成部分,通过实 验课设置和临床实践 教学,帮助学生深入 理解药理学知识并提 升实践能力。
代谢酶基因 多态性
影响药物代谢的 基因差异
药物剂量调 整原则
根据代谢情况调 整药物使用剂量
的原则
药物排泄途径概述
肾脏排泄
通过肾脏对药物 的分泌排出体外
胆汁排泄
药物通过胆汁进 入肠道排泄
药物代谢实验案例分析
01 肝脏代谢酶活性测定
测量肝脏中代谢酶的活性水平
02 肾功能评估方法
评估肾脏功能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和手段
设计教学内 容
根据教学目标合 理组织课程内容
药理学教学设计的内容
01 药物分类和作用机制 02 药物代谢和排泄 03 药物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
药理学教学设计的评估方法
01、
定期考试
通过考试评估学生对药理学知识的掌握情 况
02、 课堂互动
促进学生思维交流和知识分享
03、
病例分析
实际案例分析能够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 际临床情境中
反馈意见
04、
总结与展望
01 药理学教学设计的挑战
个性化学习需求、教学资源不足、学生学习 习惯差异
02 未来发展方向
多媒体教学手段应用、教学模式创新、跨学 科融合
03
参考文献
药理学教学设计的参考文献包括专业药理学教材、 最新研究成果等,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重要的学 习资源。

药理学课程教案模板范文

药理学课程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药理学授课班级:XX班授课教师:XX授课时间:XX课时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掌握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熟悉药物的分类、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

(3)了解药物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和个体差异。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提高学生临床用药的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2)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内容1. 药物概述(1)药物的定义、分类和作用机制(2)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3)药物不良反应及防治2. 神经系统药物(1)中枢神经系统药物(2)外周神经系统药物(3)精神药物3. 心血管系统药物(1)抗高血压药物(2)抗心律失常药物(3)抗心绞痛药物(4)抗凝血药物4. 呼吸系统药物(1)平喘药(2)镇咳药(3)祛痰药5. 消化系统药物(1)抗酸药(2)抗溃疡药(3)止吐药(4)助消化药6. 泌尿系统药物(1)利尿药(2)抗利尿药(3)抗肾小球肾炎药7. 内分泌系统药物(1)胰岛素及类似物(2)抗糖尿病药(3)甲状腺激素及类似物8. 抗感染药物(1)抗生素(2)抗病毒药物(3)抗真菌药物(4)抗寄生虫药物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药理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 案例分析法:结合临床实际,分析药物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3. 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 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

五、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药物概述2. 第二周:神经系统药物3. 第三周:心血管系统药物4. 第四周:呼吸系统药物5. 第五周:消化系统药物6. 第六周:泌尿系统药物7. 第七周:内分泌系统药物8. 第八周:抗感染药物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问、回答问题的情况。

2024版药理学药理学教案完整版

2024版药理学药理学教案完整版

教学手段
本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包括PPT课件、视频、动画等,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和效果。同时,还将利用在线课程、学习通等网络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便捷的学习方式。
2024/1/25
6
02
药物效应动力学
2024/1/25
7
药物作用机制
01
改变细胞周围环境 的理化性质
8
药物剂量与效应关系
量效关系
在一定范围内,药物的效应与剂量成正比,即剂量越大,效应越强。
最小有效量
能引起药物效应的最小剂量。
极量
引起最大效应而不发生中毒的剂量。
半数有效量(ED50)
指能引起50%的实验动物出现阳性反应时的药物剂量。
2024/1/25
9
药物作用时间过程
潜伏期
从给药到出现药效的时间。
通过设计多种药物联合使用的实验方案,研究药物之 间的相互作用和协同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和方法。
个性化用药方案实验设计
根据患者的基因型、生理特征等信息,设计个 性化的用药方案和剂量调整策略,提高药物治 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37
07
课程总结与展望
2024/1/25
38
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01
药物作用机制
22
抗肿瘤药物
2024/1/25
细胞毒类药物
通过干扰肿瘤细胞DNA合成和修复、抑制肿瘤细胞 增殖等方式发挥抗肿瘤作用。
激素类药物及抗激素类药物
分别通过调节激素水平或阻断激素受体等方式发挥 抗肿瘤作用。
分子靶向药物及免疫治疗药物
分别针对肿瘤细胞的特定分子靶点或激活机体免疫 系统等方式发挥抗肿瘤作用。

药理学教案教学设计

药理学教案教学设计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强调重点和难点。
新课讲解:详细讲解药理学基本概念、原理和药物作用机制。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习题或案例分析,巩固学生学习成果。
教学反思: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评价设计
评价内容:确定评价的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创新能力等
评价目标:明确教学评价的目的和意义,制定合理的评价标准
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跨学科融合: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如医学、生物、化学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数字化教学: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提高教学效果。
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国际化教学: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效果评估:通过考试、问卷调查等方式,评估教学效果
制定教学计划: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
反馈与改进:根据效果评估结果,进行教学反思和改进
教学效果评估方法
学生反馈: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学生对教学效果的反馈
考试成绩:通过考试、测验等方式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学观察:通过观察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评估教学效果
汇报人:XX
药理学教案教学设计
目录
01
添加目录标题
02
药理学课程概述
03
药理学教案设计原则
04
药理学教案内容设计
05
药理学教案的实施与效果评估
06
优秀药理学教案案例分析
添加章节标题
药理学课程概述
药理学的定义和重要性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药理学高校教师教案模板

药理学高校教师教案模板

药理学高校教师教案模板一、课程名称:(适用大部分课程教案)二、授课对象高校药理学相关专业的学生,具备一定的基础医学知识,对药理学有初步的理解和认识。

三、授课时间每课时90分钟,共18课时。

四、授课教师具备药理学相关专业背景,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科研经历的教师。

五、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常用药物的作用机制;(2)了解药物分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药物间的相互作用;(3)培养学生查阅药理学文献、分析药物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药理学知识水平;(2)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药物相关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药理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使其认识到药物在人类健康事业中的重要作用;(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药物观,关注药物安全,遵循医学伦理。

六、教学重占和难点1、教学重点(1)药理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2)常用药物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3)药物分类、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2、教学难点(1)药物作用机制的理解与运用;(2)药物不良反应的识别与处理;(3)药物间相互作用的判断与解析。

七、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1)通过提问或讨论方式回顾上节课的重点内容,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2)提出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引发学生的思考,为新知讲授做好铺垫。

2、新知讲授(20分钟)(1)采用多媒体课件、板书等形式,系统讲解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2)结合临床案例,详细解析常用药物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3)通过图示、表格等形式,梳理药物分类、药物间相互作用等内容。

3、合作探究(15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某一药物或药物类别进行讨论,分析其作用机制、不良反应等方面的问题;(2)鼓励学生提问,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促进学生的思考。

大学药理教案模板范文

大学药理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名称:大学药理学授课教师:[教师姓名]授课班级:[班级名称]授课时间:[具体日期]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理解药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和重要性。

- 掌握药物的基本作用机制、药效学和药动学的基本原理。

- 了解各类药物的分类、作用特点和临床应用。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分析药物作用与疾病治疗之间关系的能力。

- 提高学生运用药理学知识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

3. 素质目标:- 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临床实践能力。

-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内容:1. 药物的作用机制2. 药效学3. 药动学4. 药物分类与临床应用5. 药物不良反应及处理教学重点:- 药物的作用机制和药效学- 药动学的基本原理- 药物分类与临床应用教学难点:- 药物作用机制的复杂性- 药动学参数的计算与应用- 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与处理教学方法:- 讲授法- 讨论法- 案例分析法- 互动式教学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 提出问题:什么是药理学?药理学在医学中的重要性是什么?- 简要介绍药理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和目的。

二、新课讲授(30分钟)1. 药物的作用机制- 讲解药物与靶点的相互作用- 分析药物作用机制的多样性- 举例说明不同类型药物的作用机制2. 药效学- 介绍药效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讲解药物作用的强度、特异性和选择性- 分析药物作用的影响因素3. 药动学- 介绍药动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讲解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分析药动学参数的计算与应用三、案例分析(10分钟)- 提供一个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药物在治疗疾病中的作用机制和药效学特点。

-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进行点评。

四、课堂小结(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强调药物作用机制、药效学和药动学的重要性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鼓励学生查阅资料,了解药物分类与临床应用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和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了药理学的基本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教案首页
教研室:药理学教师姓名:罗其富
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抗生素
第一节四环素类
一、概述
1、1948年首次用于临床的金霉素,50年代土霉素,四环素于50年代相继问世.
2、为不同四环素的天然产物.
3、四环素类抗生素为广谱快效抑菌药,对需氧及厌氧菌,革兰阳性及阴性菌,立克次体,衣原体,支原体及一些原虫等均有抗菌活性。

4、由于金霉素,四环素,土霉素的广泛长期使用,很多病原微生物对立已产生了相当程度的耐药性,目前已有更有效抗菌药物供应临床因而其临床应用受到很大限制。

5、金霉素现已限外用。

土霉素基本不同,四环素尚用于一些感染性疾病。

6、半合成四环素如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等。

由于抗菌谱广,抗菌防性强,耐药菌株较少。

目前较为常用,已有替代四环素之势。

7、四环素中以米诺环素的抗菌作用最强,多丙环素其次,四环素最差。

二、四环素与土霉素
(一)抗菌作用
G+
G-
对肺炎支原休,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放线菌具有抑制作用。

对病毒,真菌,绿脓杆菌无作用
(二)作用机制
1、与细菌核蛋白体30亚基结合,阻止蛋白质合成移动复合物的形成。

2、抑制aa-tRNA进入A位,从而阻止肽链延伸和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3、引起细菌细胞膜通透性发生改变,使胞内核苷酸和其它重要成份外漏,抑制DNA复制。

(三)耐药机制
1、肠杆菌肝细菌对四环素的耐药性通常由质粒介导及传递,诱导其他敏感菌转呈耐药或耐药性的产生是由于细菌细胞膜对四环素的通透性降低,四环素不能进入细菌细胞内或外流增多所致。

2、耐药性产生缓慢,可在同类品种间呈交叉耐药。

(四)体内过程
1、口服易吸收但不完全,吸收为60-80%。

2、空腹时吸收较好,与含有钙,镁,铅,铁等离子的药物或食物同服,可
因四环素与这些离子结合而影响其吸收。

3、口服吸收有一定限度。

4、分布广泛,易渗入胸腹腔,能沉积在骨髓,牙齿及釉质中。

5、乳汁浓度可达血浓度的60%,有肝肠物质循环。

6、以原形经肾小球滤过排泄。

(五)临床用途
1、立克次体病,四环素治疗斑疹伤塞恙虫病的首选。

2、支原体及衣原体感染。

3、回归热,霍乱,破伤风,炭疽等。

(六)不良反应
1、胃肠道反应,药物对胃肠道直接刺激所造成。

2、肝肾毒性。

肝毒性:四环素沉积于肝细胞线粒体,干扰脂蛋白的合成和甘草之酯的输出,引起肝脏脂肪性变,特别易发生孕妇及肾功能低下者。

3、对牙齿和骨发生的影响
儿童服用四环素无论疗程长短均可使牙齿黄染,剂量越大,牙釉质黄染
药物对乳齿危害最大的时期为妊娠中期到出生后4-6个月。

8岁前的儿童其牙齿仍易受四环素类药物的影响。

4、过敏反应:多见皮疹
5、二重感染
由于四环素抗菌谱广,引起二重感染的机会较多,多发生在用药后20天之内。

A.广谱抗生素的长期使用,使敏感菌受到抑制,而不敏感最易在体内生长繁殖,造成二重感染。

B.多见于儿童,老人,体质衰弱者
C.病菌以白色念球菌为多
难辨梭菌引起的伪膜性肠炎
(七)药物相互作用
1、与二价,三价阳离子形成难溶性结合物
2、磷酸氢钠较胃液PH升高,四环素可溶性降低吸收率下降,作用时间缩短。

3、与H2-受体阻断药合用使四环素吸收减少
4、与利尿剂合用,对肾功能有影响。

(八)注意事项
1、易空腹服药
2、妊娠期,哺乳期,8岁以下不宜应用四环素。

3、肝病,肾病不宜应用本品。

(九)半合成四环素类抗生素
一、多西环素
1、抗菌作用
与四环素的抗菌谱相似,但作用比四环素高2-10倍
2、体内过程
口服吸收较快而完全,吸收可达95%。

牛奶,奶制品和多价阳离子影响吸收。

对肠道菌群无影响。

3、临床应用
与四环素相同:呼吸道,泌尿道,胆道感染
二、米诺环素
4、抗菌作用
长效,高效的半合成四环素类抗生素。

为四环素类抗生素中抗菌作用最强的。

对耐四环素,耐青霉素类,半合成青霉素类抗生素的金葡菌,化脓性链球菌,粪链球菌和大肠杆菌及有作用。

5、体内过程
(1)脂溶性高,口服吸收完全
(2)不受牛奶,食物的影响
(3)体内分布广,脾和脑含液的浓度较其它四环素类抗生素高。

6、临床应用
呼吸道,胃肠道,眼耳鼻喉感染,胆囊炎和乳腺炎等
7、不良反应
与其它四环素类抗生素基本相同
第二节氯霉素类抗生素
一、氯霉素
1947年问世的第一个广谱抗生素。

为广谱抗生素,对需氧,厌氧菌以及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有效
氯霉素对骨髓造血系统的毒性作用,临床受限
(一)抗菌作用
1、对G-作用比G+作用强。

2、对结核杆菌,各种病毒,真菌,原虫等均无作用,对G+的作用不及青霉
素和四环素。

3、氯霉素通过抑制细菌蛋白合成而起作用,主要与细菌的TOS核糖体的50S
亚基呈可逆性结合,从而特异性地阻止氨酰tRNA与核糖体上的受体结合,抑制肽链的延长而使菌体蛋白不能合成。

人和哺乳动物一些细胞线粒体中的TOS核糖体与菌体内相同,其蛋白合成功能亦可为氯霉素所抑制,故氯霉素对骨髓的抑制,婴幼儿的灰婴综合征是由其对细胞线粒体的抑制。

耐药性主要由质粒介导的乙酰转移酶使氯霉素失活为乙酰衍生物。

(二)体内过程
1、口服氯霉素后由胃肠吸收。

2、氯霉素的脂溶性高,故进入大多数组织和体液
肠膜液和胸腹水中的量也可达到治疗水平。

能通过胎盘至胎儿体内,也能分泌到乳汁
对眼组织的通透性好。

胆汁中浓度为血浓度的3%左右
3、90%氯霉素在肝脏与葡萄糖醛酸结合代谢为灭活产物,由肾小管分泌清除。

(三)临床用途
脂溶性高,组织渗透好,能通过血脑屏障及血眼屏障,对胞内菌有效
1、细菌性脑膜及脑脓肿
氯霉素合用青霉素是治疗脑脓肿的首选方案
2、伤寒,副伤寒的首选药物
3、厌氧菌感染
膈肌以下部位的厌氧菌感染如腹腔脓肿,肠穿孔后腹腔孔以及妇科的盆
腔感染
氯霉素或氯苄西林合用氨基苷类药物
4、治疗眼科感染包括眼内感染的有效药物。

(四)不良反应
严重不良反应为再生障碍性贫血及灰婴综合征
1、骨髓抑制
氯霉素抑制蛋白质的合成所致
可逆性血细胞减少,白细胞或粒细胞首先下降,这与剂量和疗程有关。

2、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移植
与剂量大小,疗程长短无关,属一种特应性反应,其特点为在停药后数周甚至数日发生,末次用药后症状出现相隔时间越长,预后越严重,表现为外周全血细胞减少和骨髓再生不良或障碍,再障发生率约
20000-40800个疗程中发生一例女性多于男性,预后恶劣。

3、灰婴综合征
发生在早产儿,新生儿应用大剂量氯霉素后的严重毒性反应,发生在用
药后4天(2-9天)
表现为全身循环衰竭,患儿呕吐,呼吸急速紫绀,腹胀,出现代谢性酸
中毒,症状出现2天内病死率高达40%
(五)药物相互作用
1、氯霉素系快速抑菌药,青菌素为繁殖期杀菌剂。

两者合用治疗细菌性
脑膜炎等感染时,就注意二者不能同瓶静滴,否则青霉素的作用被氯霉
素所干扰,应先用青霉素,后用氯霉素。

2、与雌激素类避孕药合用,可使避孕药效果降低。

3、与抗肿瘤药,保泰松及青霉素等有骨髓抑制作用的药物合用可增加造
血等毒性。

(六)注意事项
1、严格掌握适应征,疗程不要超过2周,每日剂量不宜超过2g.
2、妊娠后期,哺乳期,早产儿,新生儿避免应用氯霉素。

3、一些患者宜进行药浓度监测系统血象监护。

二、甲砜霉素
1、比氯霉素具有更高的水溶性和稳定性。

2、比氯霉素有完全的交叉耐药性。

3、主要以原形由胆汁及肾脏排泄而达到较高的抗菌浓度。

4、临床应用与氯霉素相似。

呼吸道,尿路感染和肝胆系统感染。

思考题:
如何防止氯霉素的副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