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导学案

合集下载

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导学案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导学案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新旧衔接1.焦距(f):到的距离;物距:到的距离;像距:到的距离。

2.虚像:不是由会聚而成的,(填“能”或“不能”)用光屏承接到。

实像:由会聚而成的,(填“能”或“不能”)用光屏承接到。

3.照相机成、的实像,投影仪成、的实像,放大镜成、的虚像。

4.趣味小实验我们手拿一个凸透镜观察窗外的景物,会看到、的实像,距离课本较近时会看到、的虚像,距离课本较远时又会看到、的实像。

凸透镜成像有什么规律呢?预学新知1.凸透镜成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体离透镜的距离即有关。

2.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时,用到的器材有:发光物体、、光屏和光具座。

分别把上述物体安装在光具座上,调整它们的高度,使得发光物体、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的。

光屏的作用是承接并显示凸透镜所成的(填“虚”或“实”)像。

素养目标1.(重点、难点)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通过探究活动,体会实验探究活动在认识事物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课堂任务1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思路:分析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成像特点,初步判断凸透镜成像特点与有关。

由于凸透镜对光的偏折程度跟透镜的焦距f有关系,因此研究物距u的变化时焦距f 可能是个应该关注的参照距离。

我们可以把物体放在距凸透镜较远的地方,然后逐渐移近,如图所示,实验中要观察并记录物距大于、等于、小于2倍焦距,物距大于、等于、小于焦距时的成像情况。

实验过程(1)如图所示,用发光二极管制成的“F”形光源作为发光物体,一块白色的硬纸板作为光屏,将光具座放在水平桌面上,将发光物体、凸透镜和光屏固定在光具座上,调整三者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相同,研究发光物体的成像情况。

(2)选择适当的物距进行实验,注意物距要涵盖各个范围:大于2倍焦距、大于焦距、小于焦距,发光物体位置确定之后,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

观察并记录物距、像距。

(3)根据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和观察的结果完成下表。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导学案)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导学案)

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导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经历探究过程,提升对证据的分析和论证能力。

3.通过探究活动,体会实验探究活动对认识事物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学习重点】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学习难点】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过程。

【自主预习】阅读教材,完成以下问题:1.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用到的器材有:蜡烛、凸透镜、光屏和光具座,分别把上述物体安装在光具座上,调整它们的高度,使得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光屏的作用是承接并显示凸透镜所成的实(选填“虚”或“实”)像。

2.完成下表的填写:(焦距、物距、像距分别用f、u、v表示)物距u像的性质物与像的位置像距v光屏能否承接应用u>2f倒立缩小实像异侧2f>v>f能照相机u=2f倒立等大实像异侧v=2f能测焦距f<u<2f倒立放大实像异侧v>2f能投影仪u=f不成像u<f正立放大虚像同侧不能放大镜【合作探究】一、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提出问题】凸透镜所成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哪些因素有关?【猜想假设】①可能与物体到透镜的距离有关。

支持事例: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的成像特点不同,是因为物体到透镜的距离不同。

②可能与凸透镜的焦距有关。

支持事例:同一物体通过照相机成像,当照相机镜头的焦距改变时(调焦),凸透镜所成像的大小会改变。

③像的正倒很可能跟它与物体是否在同侧有关。

支持事例:照相机与投影仪,物体和所成的像分居在凸透镜的两侧;通过放大镜观察物体,物体和像在透镜的同一侧。

【设计实验】(1)相关概念①物距u:物体到透镜光心的距离。

如图所示,物距为30cm;②像距v:像到透镜光心的距离。

如图所示,像距为60cm;③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2)实验思路我们可以把物体放在距凸透镜较远的地方,然后逐渐移近,观察成像的情况。

由于凸透镜对光的偏折程度跟凸透镜的焦距f有关系,所以研究物距u的变化时,焦距可能是个应该注意的参照距离。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导学案【学习目标】1、探究凸透镜成像的探究过程。

2、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认识物距、像距变化及像的变化规律。

3、认识凸透镜成实像、虚像的条件。

【学习重点】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学习难点】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

【自学领悟】1、焦距,用符号表示。

2、物距,用符号表示。

3、像距,用符号表示。

4、实像由光线会聚而成,能在上呈现的像。

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而是由光线的或相交而成,(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

5、照相机照相时,物体离照相镜头比较远,成的是、、的像。

6、投影仪投影胶片时,物体离投影仪比较近,成的是、、的像。

7、放大镜看物体时,物体离放大镜很近,成的是、、的像。

8、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应在光具座上依次放置________、 _________和_________,并调节它们的高度,使烛焰中心、凸透镜光心、光屏中心在_____________。

目的是______________。

【合作生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提出问题】凸透镜成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什么有关系呢?【猜想与假设】凸透镜成像的虚实、大小、正倒与有关。

【设计实验】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需要通过实验来检验!1、【实验器材】光具座、光屏、凸透镜(f= cm)、蜡烛、火柴。

2、将实验器材按如图所示摆放。

注意:①将凸透镜、蜡烛、光屏放在同一直线上。

②调整凸透镜、蜡烛、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3、按照课本中设计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到下表中。

【分析论证】: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像的性质与凸透镜的有关。

【归纳总结】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之外时,成、、像。

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之间时,成、、像。

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距以内时,成、、像。

仔细分析我们还会发现:当物体逐渐向凸透镜靠近时,光屏的位置是逐渐(选填“靠近”、“远离”),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是逐渐(选填“变大”、“变小”)【课堂检测】1、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时,在离透镜15cm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亮点,那么当物体位于透镜前35cm处时,在透镜的另一侧可得到( )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缩小的虚像2、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物体离开凸透镜的距离为15厘米,那么所成像是()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缩小的像D.正立放大的像3、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当把蜡烛放在下图中的a点位置时,光屏在另一侧的适当位置处将得到________像,(填,大小,倒正,虚实)若将蜡烛从a点移到b点时,得到_______像。

凸透镜成像规律导学案

凸透镜成像规律导学案

凸透镜成像规律导学案5.3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研究目标:1.熟悉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2.能够运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

一)知识预备:1.实像是光线会聚而成的,可以用屏接收到,也可以用眼看到。

2.虚像是实际光线的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只能用看到,不能用屏接收。

3.焦距:凸透镜的焦点是平行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成一点的位置。

用f表示,则2倍焦距表示为2f。

4.物距: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用u表示。

5.像距:像离凸透镜的距离,用v表示。

生活中的透镜:成像特点:在透镜两侧放置物体和屏幕,可以看到物体的实像或虚像。

物距与像距的关系:当物距u和像距v变化时,实像或虚像的大小和正倒性质也会发生变化。

二)自主研究和小组合作操作: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实验目的: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2.实验器材:光具座、蜡烛、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光屏。

3.实验步骤:1)测定凸透镜的焦距f。

2)将蜡烛点燃作为物体,研究烛焰所成的像,蜡烛和光屏放在凸透镜的两侧。

将凸透镜、蜡烛、光屏放在同一高度。

3)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2f以外的位置,点燃蜡烛,移动光屏直到出现边缘清晰的蜡烛的像为止;记录下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物距u)、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像距v)、像的性质大小和倒正。

4)将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使物距在2f以外,即u>2f,重复步骤(3)进行观察与测量。

5)将蜡烛放在凸透镜2f处,即u=2f处,进行观察和测量。

6)将蜡烛向凸透移近,使物距在2f和f之间,即2f>u>f 之间,进行观察测量。

7)将蜡烛向凸透镜移近,重复步骤(6),进行观察与测量。

8)继续移近蜡烛,使物距u<f,进行观察、估测像距。

4.实验结论:当物距u和像距v变化时,实像或虚像的大小和正倒性质也会发生变化。

当物距u等于2f时,像距v等于2f;当物距u小于2f时,像距v大于2f;当物距u等于f时,像距v等于f;当物距u小于f时,像距v为虚像。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导学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导学案

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2.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像的条件.二、过程与方法1.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的全过程和方法.3.通过对凸透镜成像现象的观察分析,总结出凸透镜成像规律,并用列表的方法归纳出凸透镜成放大或缩小、正立或倒立、实像或虚像的条件.培养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以及对其成像规律的分析有意识地渗透辨证唯物主义观点.2.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规律.3.注意培养学生乐于参与观察、试验、制作的兴趣.4.通过照相机的教学,使学生基本掌握照相机的使用,使学生会用照相机拍自然风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学重点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认识.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建立起实验与物理模型之间的必然联系.导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我们看到了人在照相的时候,总是可以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在看电影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放大的实像;老爷爷还可以透过放大镜看到一个放大了的字,这都是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

那么同样是凸透镜,为什么可以成这样不同的像呢?.你们想进一步了解它们吗?想了解什么?二、预习学案:知识回顾:1.照相机镜头是一个镜, 它能成的、的、像。

2.投影仪上也有一个相当于的镜头,它成的是立的、的、像。

3.放大镜就是一个镜,它能成立的、的、像。

4.实像:能在上呈现的像,它是由实际光线而成的。

(也可用眼睛观察到)5.虚像:呈现在光屏上的像,只能用眼睛观察到。

课前预习:1.当u>2f时,能成的、的、像,像距,应用。

2.当f<u<2f时,能成的、的、像,像距,应用。

3.当u<f时,能成的、的、像,应用。

4、从左向右依次放置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 。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导学案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导学案

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一、课前预习通(二)基础知识达标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自学教材P97页“凸透镜成像规律”,回答下列问题:1.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时候,应先将凸透镜、点燃的蜡烛、光屏的中心调整到_______,这样才能使烛焰的像成在_____。

实验中,我们所说像的倒立或正立,是相对于______来说的。

2. 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在光屏上可先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像成在,根据凸透镜这种成像特点,做成了。

3. 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处,在光屏上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像成在。

4. 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在光屏上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像成在,根据凸透镜这种成像特点,做成了。

5. 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时能否在光屏上看到烛焰的像?在烛焰的同侧能否看到烛焰的像?6. 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内,在光屏上看到像(选填“能”或“不能”),从烛焰的另一侧却能看到的的像,根据凸透镜这种成像特点,做成了。

二、课堂探究通(一)重难点探究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如图所示,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并调整三者的高度,使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分别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二倍焦距、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一倍焦距以内,适当的移动光屏的位置,观察光屏上的像有什么特点。

若光屏上没有像,可以尝试在烛焰相反的方向观察所成的像有什么特点。

根据凸透镜成像的特点,联想一下在生活中的应用。

实验结论:将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调至同一高度,是为了在光凭上得到更清晰、从成像性质来看,一倍焦距是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线,即一焦分虚实;二倍焦距是成像大小的分界线,即两焦分大小;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无论成实像还是成虚像,烛焰总是越靠近焦点成像越大;当烛焰放在一倍焦距上时,射向凸透镜的光线将被平行射出,此时光线不会相交,不成像。

八年级物理上册 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学习目标】学会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学习重难点】凸透镜成像规律;成像的虚实、倒正、大小与物体位置的关系;【自主学习】回顾上节内容,完成下表物距(u )像的特点(倒立或正立)像的大小(放大或缩小)实像或虚像照相机较投影仪较放大镜较通过比较可知,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物体到透镜的距离)是有关系的。

【合作探究】◆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活动1:依图安置好,物体(蜡烛)放在距凸透镜较远,然后逐渐移近,观察成像的情况。

重点观察物距(u)等于、大于或小于一倍焦距(f)、二倍焦距(2f)……时,物体的成像。

把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和观察结果填入下表。

像与物距的关系凸透镜的焦距f= cm 物距与焦距的关系物距u/cm像的性质像距v/cm 虚实大小正倒u>2f u=2f同一高度像距2f>u>fu=fu<f活动2:问题1:凸透镜成放大的像时,u v(<,=,>);凸透镜成缩小的像时,u v(<,=,>);问题2:凸透镜(能或不能)成正立的实像;凸透镜(能或不能)成倒立的虚像;问题3:是成虚像和实像的分界点;是成像放大和缩小的分界点。

【达标检测】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1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

利用这种成像规律可以制成()A.平面镜 B.照相机C.幻灯机 D.放大镜2、如图中,在光屏上恰能看到清晰的像,则像的性质是()A. 倒立缩小的实像B. 正立放大的虚像C. 倒立放大的实像D. 正立缩小的虚像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提出的探究问题是()A. 凸透镜对光是否有会聚作用B. 凸透镜对光是否有发散作用C. 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有什么关系D. 凸透镜是否能成像4、用焦距为10cm的放大镜,观察一张图片,此时图片到透镜的距离应为()A. 大于10cm小于20cmB. 等于20cmC. 小于10cmD. 大于20cm5、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为使光屏上的像变大些,将蜡烛适当凸透镜,同时将光屏凸透镜。

凸透镜成像规律

凸透镜成像规律

第三节《凸透镜成像规律》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会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积极参与实验过程,分工协作(全体学生)2)会组装并调节实验装置(全体学生)3)能正确确定物距,并通过移动光屏找到清晰的像的位置,然后正确辨认像距和像的正倒,大小和虚实。

(优生起主导作用,学困生在积极参与中形成并强化理解)2、知道凸透镜成虚实,大小,正倒像所满足的条件4)能正确分析实验数据,并得出实验结论。

(优生能独立得出结论,学困生在其启发下逐渐完成概括过程)5)对实验结论能用多种方式多种角度上进行表述(优生进行多种个性化理解,包括画出光路图)二、自主探究[提出问题]凸透镜成像的正倒,大小,虚实跟物距有什么关系?[实验器材]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器材主要有光具座,蜡烛,凸透镜,光屏。

[引导点拨][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表一:根据计划进行实验探究,并把现象和数据填在表格中物距像距像的性质应用大小虚实正倒u>2fu=2ff<u<2fu=fu<f表二:各组每次实验时物距取值一览表(实验前先把物距写在表上方表一中)注意:做当f<u<2f时请在实验前把透镜向蜡烛一方移动,使其距光具座蜡烛一端25cm物距组号 1 2 3 4 5 6u>2f 25 27 29 31 33 35f<u<2f 15.5 16 16.5 17 17.5 18u<f 9 8.5 8 7.5 7 6.51、组装实验器材,将蜡烛中心,凸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调整到同一高度。

2、把蜡烛放在较远处,即物距u>2f,调节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实像,观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记录像距。

3、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使物距在2f和f之间,即f<u<2f,重复以上操作,进行观察和测量。

4、继续移近蜡烛,使物距u=f,在光屏上还能得到蜡烛的像吗?5、继续移近蜡烛,使物距u<f,在光屏上还能得到蜡烛的像吗?取掉光屏,从光屏一侧透过透镜观察蜡烛的像?[成果展示]补充完善表格一中的内容[分析与论证]三、课堂检测1、一凸透镜的焦距是8cm,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离凸透镜12cm处,则所成的像是A.正立、缩小的虚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D.倒立、缩小的虚像2、小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测的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的两侧。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导学案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导学案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像的条件。

【自主学习】:1、让学生看书本上的字;再让学生通过凸透镜来观察周围的同学。

2、提出问题:凸透镜能成各种不同的像,应满足什么条件呢?物距(U):物体到透镜光心的距离。

像距(V):像到透镜光心的距离。

3、利用身边器材合作探究(光具座、光具盒、蜡烛、火柴、所用凸透镜的焦距f= 10 ㎝。

)。

4、引导学习器材组装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5、学生合作探究实验探究一:调节物距、像距使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像。

实验数据:实验结论:当物距_________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____(实/虚)像。

实验探究二:调节物距、像距使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像。

实验数据:实验结论:当物距_________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__ __(实/虚)像。

实验探究三:成倒立等大的像应该满足什么条件实验数据:实验结论:当物距_________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__ __(实/虚)像。

实验探究四:把物距调到小于焦距时,你能在光屏上找到它的像吗?用眼睛从光屏这侧通过透镜观察烛焰,你能看到它的像吗?这个像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呢?是正立的还是倒立的呢?实验结论:当物距____焦距时,成____________像。

实验探究五:轻轻的吹一下烛焰,观察像会像哪摆动;把蜡烛向上、向下移动,观察烛焰向哪移动。

【互动交流】1.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之外时,成像,应用是;2.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时,成像;3.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之间时,成像,应用是;4.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点上时;5.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时,成像,应用是。

5、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像的性质随的变化而变化;关于物距有两个位置是影响成像性质的关键点:u =f是成像的分界点;u =2f 是成像的分界点;凸透镜所成的实像都是立的,虚像都是立的。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导学案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导学案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学习目标:1.知道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像的条件。

2.能用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解释简单现象、解决简单问题。

学习重点:凸透镜成像规律。

学习难点:在探究过程中,建立实验与物理模型之间的必然联系。

学习过程:一、回顾已学知识,引发思考:1.照相机和投影仪所成的像共性的是________________,所不同的是:物距________,像的大小________。

2.放大镜要求物距________,成像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思考:同样是凸透镜,成像情况为何不同?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提出问题:凸透镜成像有什么规律呢?2.猜想与假设:凸透镜成像特点可能与物距和焦距的大小关系有关。

3.设计和进行实验:①如图甲所示,用平行光(或太阳光)聚焦法测出凸透镜焦距的大小为。

②根据实验要求安装实验仪器:在光具座上从左至右,依次安装蜡烛、凸透镜、光屏(凸透镜在中间),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三心同高),目的是。

③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较远处,使物距u>2f,移动蜡烛使之不断靠近凸透镜,不断调节光屏的位置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实像(轮廓最清)。

4.收集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观察像的性质(包括大小、正倒、虚实),记下几个像的性质明显不同的典型位置的像的性质,测出对应的物距u,像距v,并填入下表。

5分析论证:(1)当u>2f时,成立的像,其像距与焦距的关系为;(2)当2f>u>f,成立的像,其像距与焦距的关系为;(3)当u<f 时,成立的像,其像距与焦距的关系为;(4)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是,成放大或缩小的像的分界点是,成倒立或正立的像的分界点是。

(5)焦距定虚实倒正,焦距定大小;物像远像变。

6.交流与反思:①凸透镜成实像的条件是,是成放大的像与缩小的像的分界点.②蜡烛越烧越短,你将看到屏上的像向_______(填“上”或“下”)移动.③用黑纸将凸透镜遮掉一半,像的形状_______(填“变”或“不变”),像的亮度_______(填“变亮”或“变暗”).④小明和小东同学在直线上无论如何移动光屏、凸透镜和蜡烛,均不能获得像。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4.2《凸透镜成像规律》导学案一.实验准备1、小孔成像成的是 像,平面镜成 像。

2、凸透镜的焦距f 是 到 的距离。

3.物距是指: 到凸透镜的距离,一般用字母 来表示4.像距是指: 到凸透镜的距离,一般用字母 来表示5. 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 (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承接。

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 (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承接。

6.归纳总结:凸透镜成像规律分虚实; 分大小。

(2))当凸透镜成实像时随着物距的增大,像距将 ,像将变 。

三、课堂练习1.凸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若一个凸透镜的焦距为8cm,① 物体放在距透镜20cm 处,在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可看到一个 、 、的 像。

②若物体放在距透镜12cm 处,调整光屏可在光屏上看到一个 、 、的 像。

③ 若物体放在距透镜6cm 处, (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成像,那么能成一个 、 、的 像 四、达标检测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试验中:(1) 仪器摆放时,在实验桌上由左到右依次是 、 、光屏,点燃蜡烛后调整 、 、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跟蜡烛火焰中心大致在 。

(2) 实验中,如果测得物距u=25cm,像距v=15cm,则该像一定是 、 、 、像,该凸透镜焦距在 到 之间。

(3) 经调节后,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若想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则在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应该向 移动蜡烛,并向 移动光屏。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在光屏上出现的像是_________像(填“虚”或“实”).3、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1)用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射入,经透镜后会聚于A 点,测得A 点距透镜10厘米,则透镜的焦距是( )厘米。

(2)若烛焰放在距上述凸透镜8厘米处,经凸透镜可得到一个 像。

(填像的性质:倒正、放大缩小、虚实)(3)若烛焰放在此凸透镜前12厘米处,经凸透镜可得到一个 像。

(填像的性质:倒正、放大缩小、虚实)(4)若烛焰放在此凸透镜前25厘米处,经凸透镜可得到一个 像。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导学案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导学案

课题: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预习检查】1.写出物距u、像距v的含义物距u:像距v:2.要完成“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探究(1)写出所需要的器材.(2)实验过程中,要测量的物理量是.(3)实验时要观察像的哪些特征?.3.实像是(能/不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它是由实际光线(会聚/发散)而成的;虚像是(能/不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它是由而成的.4.凸透镜能成什么样的像取决于和.【目标展示】1.会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2.通过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和测量的数据归纳出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新知研习】实验探究: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阅读教材P88的“信息快递”,了解什么是物距和像距.物距(u):;像距(v):.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u > 2f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的像,此时f<v<2f;○2u = 2f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的像,此时v=2f;○3 f < u <2f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的像,此时v>2f;④ u = f时,;⑤ u < f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的像.分析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得出:①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像的性质与凸透镜的有关,并且它还随的改变而改变.②影响凸透镜成像情况的有两个关键点:二倍焦距处,是物体成像和像分界点;一倍焦距处是物体成像和像的分界点.【例题】如图所示,是赵强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还需要调整的是:。

调整后烛焰能在光屏上成的实像.【归纳总结】【巩固拓展】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调节凸透镜、光屏和烛焰,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并且大致在同一高度,当物距为20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等大、倒立的实像.当物距为25cm时,移动光屏,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的实像.当物距为5cm时,成像.2.如图所示是某实验小组合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足够长).实验时应先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并且大致在____________;当烛焰离凸透镜20cm 时,在另一侧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缩小的烛焰的像,随着蜡烛的燃烧,可观察到光屏上的像向____________(上/下)移动;移动蜡烛,使烛焰离凸透镜10cm,再移动光屏,____________(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导学案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导学案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能用凸透镜成像的基本规律分析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2.通过实验探究和小组合作,学会利用三条特殊光线研究成像规律的方法。

3.建立生活与物理知识的联系,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 依据目标认真阅读课本,勾画并思考本节的重点内容(凸透镜成像规律),完成预习案部分,联系生活实际,尝试探究案问题,用红笔标出疑问,以备上课交流。

2. 结合上一节所学的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总结凸透镜成像特点随物距变化的规律。

预习案
1.完成下列光路图。

2.你知道实像与虚像有哪些不同?
3.总结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思考比较三种光学仪器中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及像到凸透镜的距离的大小。

探究实验
1.提出问题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照相机、投影仪,里面都有凸透镜,放大镜本身就是一个凸透镜,它们都是利用凸透镜使物体成像。

照相机所成的像比物体小,而投影仪所成的像比物体大;照相机、投影仪所成的像是倒立的,而放大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的。

那么,凸透镜所成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什么有关系?
2.进行猜想
针对提出的问题,说出自己的猜想。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导学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导学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三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过程。

2、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

【学习重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学习难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探究操作和分析实验数据总结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一、复习生活中的透镜(1)照相机所成像(2)投影仪所成像(3)放大镜所成像二、想一想凸透镜成像可能与___ _______________有关三、(1)了解相关知识1.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叫做,用u表示。

2.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叫做,用v表示。

(2)实验准备:1.要完成该实验,需要哪些器材?2.物距与焦距的关系和像距与焦距的关系的表示方式。

1、按如图所示的顺序将蜡烛、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光屏安装在光具座上,使他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2、按照表格选择合适的物距来确定蜡烛的位置(建议由远到近),并移动光屏的位置,直至在光屏上找到最清晰的像,记录此时像的性质(大小、正倒、虚实、物像同异侧)、像距和像距与焦距的关系,填入下表中。

3、实验使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四)分析上表的数据记录,我们可得出以下结论:1、在实验中,你能发现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在什么位置吗?2、在实验中,你能发现放大的像和缩小的像的分界点在什么位置吗?3、什么情况下像和物体在凸透镜两侧?什么情况下像和物体在凸透镜同侧?(1)用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射入,经透镜后会聚于A点,测得A点距透镜10厘米,则透镜的焦距是()厘米。

(2)若烛焰放在距上述透镜8厘米处,经透镜可得到一个像。

(填像的性质:倒正、放大缩小、虚实)( 3)若烛焰放在此透镜前12厘米处,经透镜可得到一个像。

(4)若烛焰放在此透镜前25厘米处,经透镜可得到一个像。

六、谈谈你的收获!七、练习题1、用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发现在凸透镜的另一侧10cm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亮点,那么将点燃的蜡烛放在位于凸透镜前15cm处时,光屏上得到的像是()A、正立放大的像B、正立缩小的像C、倒立缩小的像D、倒立放大的像2、某物体放在离凸透镜20cm处,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始终得不到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30 cmB、15 cmC、10 cmD、5 cm。

《4.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导学案-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4.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导学案-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4.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导学案 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信,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着自己的兴趣、优点和不足。

因此,我的教学设计始终以孩子为中心,尊重他们的个性,引导他们发现自身的潜能。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我采用了探究式学习的方式,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自主发现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这样的设计思路,旨在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的目的,是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提高他们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孩子们能够理解凸透镜成像的原理,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凸透镜、蜡烛、白板、直尺等。

学具:每个孩子准备一个凸透镜,以及一些蜡烛和火柴。

五、活动过程1. 情景引入:我向孩子们展示了一个有趣的实验——用凸透镜点燃蜡烛。

孩子们看到凸透镜能聚焦光线,点燃蜡烛,都感到非常神奇。

2. 自主探究:然后,我让孩子们自己尝试用凸透镜观察蜡烛的成像。

他们发现,当凸透镜与蜡烛的距离变化时,成像的位置和大小也在变化。

4. 分享成果:每个小组都向全班分享了他们的发现。

在分享的过程中,我引导他们用专业的物理术语来描述现象。

六、活动重难点活动难点:让孩子们理解并应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反思了本节课的教学效果。

我发现,孩子们在活动中,积极参与,乐于探究,他们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有了深入的理解。

但同时,我也发现,有些孩子对于一些专业术语的理解还不到位,这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引导和纠正。

对于拓展延伸,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让孩子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例如:设计一个凸透镜成像的实验,观察物体的成像。

我相信,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孩子们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设计《4.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这一节课时,我特别关注了几个关键的细节,它们是孩子们理解和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的重难点。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导学案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导学案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导学案二、观察凸透镜成像学生体验1:用凸透镜观察书本上的字?学生体验2:让凸透镜正对顶灯,在桌面附近上下移动,观察桌面上有没有顶灯的像?让凸透镜正对窗户,使他它在墙壁附近前后移动,观察墙面1.探究问题:2.实验方案:3、进行实验,记录数据4.数据分析,总结规律1.什么时候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候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什么时候成倒立缩小的像?2.成实像的情况下,物距增大时,像距如何变化,像的大小如何变化?四、归纳总结,能力提升1、在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来探究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如下图所示,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大致在______.其目的是使像成在________.(2)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2、小宇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其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a、b、c、d、e是主光轴上的五个点,F点和2F点分别是凸透镜的焦点和二倍焦距点。

①把烛焰放在___点上,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②把烛焰放在___点上,光屏上所成的像最小。

③把烛焰放在___点上,光屏上所成的像最大。

④把蜡烛由a点移动到d点的过程中,像距逐渐变,像逐渐变。

五、巩固练习1. 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将物体放在主轴上距透镜中心25cm处,物体所成的像是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倒立、等大的实像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眼睛不能看到虚像B.眼睛不能看到实像C.能用光屏承接的像可能是虚像D.能用光屏承接的像一定是实像3、某学生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若发现在距透镜20cm处的光屏上有一个倒立放大的像,则此透镜的焦距可能为()A.6cm B.10cm C.25cm D.无法确定4.(1)当物距为18cm时,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导学案(第1课时)
姓名日期
一、学习目标:
通过实验探究出凸透镜成各种像时物距、像距与焦距的关系,从而找出成像规律.
二、互动突破:
(一)意外的发现
让学生通过凸透镜来观察电灯,改变透镜与灯泡之间的距离,发现有时成放大的像,有时成缩小的像.
(二)提出问题
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像、倒立放大的像、倒立缩小的像等各种不同的像时,物距、焦距、像距间应满足什么条件呢?
信息快递:
物距(U):物体到透镜中心的距离.
像距(V):像到透镜中心的距离.
3.成像情况与物距有关吗?什么关系?
(三)设计探究实验进行探究,收集证据
1.把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同一直线上,调整它们高度,使它们中心在同一高度.
2.测定所选凸透镜的焦距f= ㎝.
3.调节物距、像距使光屏上分别呈倒立缩小;倒立放大像,记下u、
v,填入表中.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猜测:
成等大的像应该满足什么条件?
此时物距像距 2倍焦距.
学生用实验验证.
5.把物距调到小于焦距时,用眼睛通过透镜观察烛焰,你能看到它的像吗?
这个像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
是正立的还是倒立的?
你能在光屏上找到它吗?
(五)交流与合作:
同学们之间进行交流,各自的实验结论是否相同?
1.当u 2f时,成倒立、缩小、实像
2.当u 2f时,成倒立、等大、实像
3.当u 2f时,成倒立、放大、实像
4.当u______f时,成正立、放大、虚像
三、当堂训练:
1.下列关于凸透镜成像特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
B.缩小的都是实像,放大的都是虚像
C.缩小的像都是倒立的,放大的像可能是正立的,也可能是倒立的
D.实像和物体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虚像和物体在凸透镜的同一侧
2.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个物体放在此透镜前30cm处,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缩小的实像
3.凸透镜成像时,缩小实像与放大实像的分界点在物距为凸透镜的处;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在物距为凸透镜的处. 4.完成下列表格
课后作业
姓名日期
一、第三节(第1课时)课后巩固
1.在利用蜡烛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是10㎝,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5㎝处,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了蜡烛清晰的像,这个像一定是()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放大的实像
2.某同学拿着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用一张白纸在透镜的另一侧来回移动,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得此时光斑到透镜
光心的距离是6㎝,该同学用此透镜观察较小的文字时,看到了正立的较大的字,则较小文字到透镜的距离()
A.等于12㎝ B.大于6㎝小于12㎝ C.小于6㎝ D.大小12㎝
3.某凸透镜焦距是10cm,将物体放在离焦点5cm的地方,所成的像()
A.一定是实像 B.一定是虚像
C.一定是放大的像
D.一定是缩小的像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焦距为10cm,当光屏上成一缩小、倒立的烛焰的像时,烛焰(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
A.大于20㎝ B.大于10㎝且小于20㎝ C.小于10㎝D.等于20㎝
5.A1B1是物体AB经过凸透镜所成的像,如图所示的情景中,正确的是()
6.在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来探究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所示,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
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
它们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
使像成在_________________.
(2)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
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
的实像.
7.小明利用一未知焦距的凸透镜探究透镜的成像规律,
进行了如下操作并得到了相关结论.请你将空缺部分补充完整.
(1)将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得到如图所示的光路图.
则该透镜的焦距为 cm.
(2)将蜡烛、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并使烛焰、透镜和光屏三
者的中心大致在.
(3)按要求进行观察和测量,并将观测情况记录在下表中.
①上表中实验序号2中像的性质为,实验序号4中像距为cm
②分析表中数据:当烛焰从远处向透镜靠近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_____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二、第三节(第2课时)课前预习
1.凸透镜成像时,什么时候像和物体在透镜两恻?什么时候像和物体在透镜同侧?
2.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如何变化?像距与焦距间有什么关系?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时,小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为什么在光屏上都无法观察到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