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的创造与实现》说课稿
创造宣言说课稿
![创造宣言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d2dd657e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0c.png)
创造宣言说课稿《创造宣言》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创造宣言》。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创造宣言》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
本单元所选的文章,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创造”的内涵。
这篇文章作者陶行知以教育家的眼光和口吻,对创造的重要性、如何进行创造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论述,极富思辨色彩,能给读者以深刻的启示。
二、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但对于较为抽象的哲理文章,理解起来可能还存在一定的难度。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对文中一些观点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和启发。
三、教学目标基于以上的教材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义,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运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等论证方法,体会文章的论证思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领会创造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把握作者的观点。
2、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体会其作用。
教学难点:1、理解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语句,领悟创造的真谛。
2、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
五、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朗读法:通过朗读,让学生整体感知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文中的关键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合作探究能力。
3、点拨法:在学生理解有困难的地方,教师适时进行点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课伊始,我会通过展示一些创新发明的图片或视频,如智能手机、无人驾驶汽车等,引发学生对创造的兴趣,从而导入新课:“同学们,看到这些创新的成果,你们是不是也为人类的创造力感到惊叹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陶行知先生的《创造宣言》,看看他是如何阐述创造的。
高中政治必修四《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教师基本功比赛说课稿
![高中政治必修四《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教师基本功比赛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0793e6d8aef8941ea76e05b3.png)
高中政治《价值的创造与实现》说课稿今天我的说课内容是:人教版教材高二政治必修4第四单元第十二课第三框《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我将以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这七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高中学生正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形成的特殊时期,科学理论的正确引导是不可或缺的,《价值的创造与实现》这一框题,正是针对高中学生的具体情况,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探寻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明确生活的意义,真正理解只有对社会做出贡献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人生。
所以,本节内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框内容共三目,包括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和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三个问题。
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只有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才能实现人生价值,拥有幸福人生,而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离不开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所以必须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还需要一定的主观条件,所以必须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在砥砺自我中才能走向成功。
本框题教学内容是贯彻落实课标4.14规定的“探寻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阐明生活的意义,理解只有对社会做出贡献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人生。
”二、说学情本课教学对象是高二年级学生,在心理思维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求知探究能力,对问题善于合作探究、勇于思索、乐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在认知结构上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
我校学生基础较为薄弱,在求学过程中挫折、困扰较多,对自己的人生发展、职业规划缺乏必要的认知,导致学习被动、自信心缺乏现象较为普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首先想要解决学生缺乏理想目标的问题,其次增强学生实现理想的信心,鼓励学生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前提下,为他人和社会服务,让学生自己在社会生活中体悟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让每一位学生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多元的、和谐的发展。
高二政治《实现人生的价值》说课稿范文
![高二政治《实现人生的价值》说课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252c17669eae009581bec95.png)
高二政治《实现人生的价值》说课稿范文
转眼间高中的课程已过半,为了老师更好的开展自己的教学工作,现将高二政治实现人生的价值说课稿范文提供给大家,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
2、教学目标
3、教学重点
4、教学难点
1、教材地位:
《实现人生的价值》是人教版教材高二政治必修4 的最后一课。
本课内容分为三框题:价值与价值观;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第一框分析什幺是价值和价值观,人是价值的创造者,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第二框主要分析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含义;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和如何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第三框主要介绍如何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说课稿:第5单元《创造宣言》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说课稿:第5单元《创造宣言》](https://img.taocdn.com/s3/m/3df5f96b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4f.png)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说课稿:第5单元《创造宣言》一. 教材分析《创造宣言》是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单元的主题是“科学精神与创新意识”,旨在引导学生理解科学精神,培养创新意识。
课文《创造宣言》是一篇演讲稿,作者是美国著名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
文章主要论述了创造的重要性,鼓励人们要敢于创新,勇于实践,从而实现人生的价值。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演讲稿的文体特点有一定的了解。
但对于如何从文章中提炼出中心论点,以及如何运用论据来论证论点,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此外,对于课文中所提到的创造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创新意识,也是学生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创造宣言》的基本内容,把握文章的论点、论据,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会如何从文章中提炼中心论点,以及如何运用论据来论证论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刻理解创造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创造宣言》的基本内容,把握文章的论点、论据,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从文章中提炼中心论点,以及如何运用论据来论证论点。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途径,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黑板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爱迪生的名言,引出本课的主题——创造的重要性。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3.合作探究: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从文章中提炼中心论点,以及如何运用论据来论证论点。
4.讲解分析: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分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5.实践应用: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谈谈如何培养创新意识,实现人生的价值。
6.3价值的创造与实现(共和国最闪亮的星)议题式说课稿高二政治(部编版必修4)
![6.3价值的创造与实现(共和国最闪亮的星)议题式说课稿高二政治(部编版必修4)](https://img.taocdn.com/s3/m/3b9bad51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7d.png)
为了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我将使用多媒体教具和网络资源。通过播放相关视频、展示图片和图表,以及利用网络资源,我可以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以更直观、生动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此外,多媒体资源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教学内容,提高学习效果。
(三)互动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设计多种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环节,以促进学生的参与和合作。例如,通过提问、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同时也能够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此外,我还计划组织角色扮演、辩论赛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通过这些互动方式,我希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二、学情分析导
(一)学生特点
本节课面向的学生是高二学生,他们正处于青少年时期,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思维活跃,善于接受新事物。他们的认知水平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能够进行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但同时也可能存在一定的思维定势。他们对政治学科有一定的兴趣,但学习习惯方面存在差异,部分学生可能缺乏自主学习和思考的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根据对学生了解和教学内容的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的方式,难点是如何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价值的定义和特征,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让学生积极探索和实践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巩固练习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计划设计以下巩固练习和实践活动:
1.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一个与价值创造与实现相关的现实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高中政治《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说课逐字稿
![高中政治《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说课逐字稿](https://img.taocdn.com/s3/m/966620cf647d27284a7351d7.png)
高中政治《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说课稿今天我的说课内容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第十二课第二框《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我将以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这七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第十二课第二框,该框主要围绕着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这两个大知识点。
首先是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需要了解什么是价值判断,它有怎样的属性和性质,它和事实判断怎样区分;其次是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我们需要掌握怎么做才可以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这一部分知识是上一节课价值与价值观的延续,同时又为下一节实现人生价值做了铺垫,因此这一小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学情我所面对的学生是高二学生,通过近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哲学生活基础知识,为本框题的学习准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其次,高二学生有一定生活经验,具备一定的信息收集和筛选的能力、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这也为本节的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最后,高二学生即将面临高考,加之社会很多的价值诱因导致他们选择与判断迷茫,因此学习本框题有其特别的意义。
三、说教学目标结合课程标准、教学内容与学生情况的分析,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价值判断的含义,价值判断的属性和性质。
2.识别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表现。
3.能够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能力目标】1.联系实际,培养认识和选择正确价值观、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能力。
2.领悟和认识实现人生价值的正确方法和途径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价值冲突中正确处理个人、集体和社会的关系,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实现人生价值。
四、说教学重难点根据三维目标我确立如下重难点【重点】如何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统编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6课第三框《价值的创造和实现》优质说课稿
![统编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6课第三框《价值的创造和实现》优质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0ef35baaf61fb7360b4c6596.png)
统编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6课第三框《价值的创造和实现》优质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统编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6课第三框《价值的创造和实现》。
第二单元讲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其中第六课《实现人生的价值》主要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价值与价值观,如何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价值的创造和实现。
生活中,我们时常面临价值选择,也会产生各种烦恼与困惑。
为什么会有不同的价值选择?人活着的意义何在?人活着应该追求什么目标?怎样实现这些目标?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们要了解价值观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明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把握价值实现的正确途径,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六课分三框题,本框是第三框,主要讲解价值的创造和实现。
通过教学,让学生把握价值实现的正确途径,从政治认同、科学精神等方面培养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本课教学承担着实现本单元教学目标的任务,为了更好地教学,下面我将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2.2探寻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教材分析本框主要讲述了价值的创造和实现。
本框以“阅读与思考”为线索贯穿全文,从而引起学生对如何创造和实现价值等问题步步深入地思考。
包括“弘扬劳动精神实现人生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三目内容。
教材还辅以相关链接,以丰富拓展教学内容。
三、说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一)教学目标:1.理解弘扬劳动精神实现人生价值。
2.理解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
3.理解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
(二)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相信学习本课关于价值和价值观的知识,有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科学精神】探究如何实现和创造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说课稿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7472cff8b14e852458fb57c8.png)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说课稿各位评委大家!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第十二课第三框《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本框题是哲学的最后一框,是整册书的落脚点,是整个课本内容的升华,高中学生正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形成的特殊时期,科学理论的正确引导是不可或缺的,这一框题,正是针对高中学生的具体情况,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探寻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明确生活的意义。
本框分三目:第一目讲了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
第二目分析了实现人生价值的客观条件——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实现。
第三目分析了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砥砺自我。
三目共同探讨了实现人生价值三个不可缺少的要素。
本框题是全书整个知识的一个升华。
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劳动和奉献精神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如何创造和实现人的价值。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价值的创造与实现,使学生领悟和认识实现人的价值的正确途径,认识到劳动和奉献是人的存在方式,形成劳动和奉献的意识,具有自觉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正确认识处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走出自我,走向成功。
1、理论依据:《课程标准》对这一框题的要求:探求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阐明生活的意义,理解只有对社会做出的贡献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人生。
2、学情依据:我们所面对的教学客体是90年代出世的独生子女,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家庭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然而社会中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在学生中有不同程度的体现,这些思想与本课内容所倡导的无私奉献必然产生冲突,所以这节课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帮助他们健康的成长。
三、教学重难点1. 重点:如何实现人生价值依据: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价值是本书的最终落脚点,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意义重大。
2. 难点: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依据:很多错误观点认为:个人人生价值的实现是完全脱离社会的“个人奋斗”、“自我实现”,高二学生在这个问题上存在较大的困难。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上第20课《创造宣言》说课稿4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上第20课《创造宣言》说课稿4](https://img.taocdn.com/s3/m/4bc6aa81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4c.png)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上第20课《创造宣言》说课稿4一. 教材分析《创造宣言》是部编人教版语文九上第20课的一篇议论文。
文章由陶行知所著,主要通过阐述创造的意义、条件和途径,来鼓励人们勇于创造,为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全文逻辑严密,观点鲜明,语言朴实,富有感染力。
教学中,我们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观点,感悟作者的创新精神,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和理解能力,对于议论文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本文的观点较为深刻,学生可能难以完全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把握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他们勇于实践,为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把握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2.教学难点:深刻理解作者的创新精神,以及如何将课文中的观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陶行知的照片和简介,引导学生了解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勾画出印象最深的句子。
3.合作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拓展延伸: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如何将课文中的观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文章的论点和论据。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价值的创造与实现》说课稿 王红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价值的创造与实现》说课稿 王红](https://img.taocdn.com/s3/m/1d033064011ca300a6c39038.png)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价值的创造与实现》说课稿王红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高中学生正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形成的特殊时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这一框题正是针对高中学生的具体情况,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探寻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明确生活的意义,真正理解只有对社会做出贡献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人生。
所以,本节内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是本课的最后一框,是学习实现人生价值的目的和归宿,是学生获得认识升华的关键一课。
(二)教学目标本课教学我坚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为先导,以课程标准为准绳,以学生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为出发点,在大胆整合的基础上我确立了本课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如何创造和实现人的价值,理解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价值的创造与实现,使学生领悟和认识实现人的价值的正确途径,形成劳动和奉献的意识,具有自觉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的教学,让学生走出自我,勇于向命运挑战铸就人生辉煌。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依据:面对当今社会各种错误的思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
2、教学难点: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依据:很多错误观点认为:个人人生价值的实现是完全脱离社会的“个人奋斗”和“自我实现”,学生在这个问题上存在较大的困难。
二、说教法和学法(一)说学情处在青春期的学生,已开始思考自己的价值是什么,怎样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他们经常会用伟人的事迹来勉励自己,因此对此问题会有一些感性认识。
但同时也会存在一些错误认识,或对自己如何实现人生价值认识不清,需要进一步对学生进行理性引导,使其确立正确的价值观,找到如何实现自己的价值的正确道路。
(二)说教法1、直观演示法。
意图:活跃课堂,激发学生兴趣。
2、活动探究法。
意图:设置情景,培养学生的自学,组织能力。
3、讨论归纳法。
意图: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团结写作的精神。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6.3价值的创造和实现说课稿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6.3价值的创造和实现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5e4a90e5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ed.png)
3.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互相借鉴和交流,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五)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的布置情况如下:
1.布置一些相关的阅读材料,如关于价值创造和实现的文章、案例等,让学生进一步深化对知识点的理解。
2.设计一些实际操作性的作业,如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周围社会现象,思考和撰写关于价值创造和实现的文章或报告。
主要知识点有:
1.价值的创造:通过劳动、科技、文化等方式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做出贡献。
2.价值判断与选择: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事物进行价值判断和选择,体现了个人和社会的价值观。
3.价值实现:个人和社会通过努力,使价值观念转化为现实行动,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目标。
(二)教学目标
4.组织实地考察和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价值的创造和实现过程,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责任感。
5.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化评价和激励,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和成就,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感。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策略
在本节课中,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等主要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通过模拟现实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和理解知识;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判断;小组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些方法的选用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的主动探究和合作交流,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层次理解和应用。
3.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活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实现个人和社会的价值。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将注重清晰性、简洁性和有助于学生把握知识结构。布局上,我会合理安排板书的区域,使用不同颜色和符号区分不同知识点,使其易于辨认和理解。内容上,我将突出本节课的主要概念、知识点和逻辑关系,用简洁的文字和图示表达出来。风格上,我会采用规范的书写和布局,使板书看起来整洁、美观。板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帮助学生梳理和总结所学知识,强化记忆,提高理解和应用能力。为确保板书清晰、简洁且有助于学生把握知识结构,我会提前准备并多次练习,根据学生的反应和理解情况进行调整。
高中政治必修四《价值与价值观》说课稿
![高中政治必修四《价值与价值观》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65e471e1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08.png)
高中政治必修四《价值与价值观》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我是考生号,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价值与价值观》这一课题。
在本次说课中,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与策略、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等方面详细介绍我的教学安排。
首先是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第四单元第十二课第一框,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人的价值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在第一部分中,我们将介绍价值的基本含义,即人是社会一切财富的创造者,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对一个人的价值评价主要看他的贡献。
第二部分将重点介绍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即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导向作用,寻找正确的价值观就是寻找人生的真谛。
其次是学情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通过对《生活与哲学》前三个单元的研究,初步掌握了运用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的观点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同时,在第十一课的研究中,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有了初步的理解,初步树立了正确的理想信念。
因此,本课教学目标的落实有了知识基础。
接下来是学生能力分析。
高二学生具备一定的生活体验,具备一定的信息收集和筛选能力、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对问题的一定的探究能力,同伴合作能力和具备初步逻辑思维能力。
最后是学生心理分析。
在我国现阶段,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过程中涌现了大批的先进人物和道德典范,但同时由于社会价值的多元化,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也同样在影响着当代的中学生。
在东莞,经济快速发展,许多家庭生活都达到小康水平,还有不少是富裕家庭,独生子女的家庭比较多。
因此,现在的学生大多是不太懂得体谅父母的辛劳,对老师和父母不懂得感恩。
他们更多地索取而不是奉献。
因此,我们有必要加强价值与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其今后的人生道路奠定基础。
三、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识记价值和价值观的基本含义;运用所学知识及相关哲学原理,加深对人的价值的理解评论分析为什么对一个人的评价要看他的贡献,而不是索取了多少;理论联系实际,能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说课稿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d69ef865cc175527072208c4.png)
(三)自主学习成果展示(25分钟左右)
在这个环节,学生对讨论成果进行展示, 由承担任务的小组分别派代表回答,其他 小组的同学可以做适当补充,教师做好总 结,突出重难点,并在每个探究问题后加 入一道选择题,以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 加强师生互动,让课堂真正具有活力。
突出重点:(探究1、2、3)
突破难点:
五说设计理念五说设计理念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我通过一例到底的形式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我通过一例到底的形式以刘丽的先进事迹为背景通过提供背景材料精心以刘丽的先进事迹为背景通过提供背景材料精心设疑启发引导的方式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成果设疑启发引导的方式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成果展示在每一个探究问题展示过程中加入随堂练习题展示在每一个探究问题展示过程中加入随堂练习题边学边练既巩固了学生的知识又检验了学生的掌边学边练既巩固了学生的知识又检验了学生的掌握情况实现了高效课堂的目的
第十二课 实现人生价值
十三师红星高级中学 李玉琴
一、说教材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框题是必修4《哲学常识》的最后一讲,是全书知识 的升华。本课内容贯彻落实了《课程标准》规定的“探寻 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阐明生活的意义,理解只有 对社会做出贡献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人生。”
高中学生正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形成的特 殊时期,科学理论的正确引导是不可或缺的,《价值的创造 与实现》这一课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 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客观条件)(难点) 个人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统一的
在砥砺自我中走 向成功
(主观条件)
顽强拼搏、自强Biblioteka 息的精神 发展才能,提高个人素质 坚定的理想信念,正确价值观
(六)情感升华
【分享你的梦】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说课稿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1cd5692814791711cd791700.png)
---------------------------------------------------------------最新资料推荐------------------------------------------------------价值的创造与实现说课稿《价值的创造与实现》说课稿尊敬的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本节课是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十二课第三框的内容,课程设计为一课时。
下面我就从教材、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设计理念五方面谈谈自己对本课的教学设想。
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框是必修 4《生活与哲学》的最后一讲,是全书知识的升华。
本框教学内容贯彻落实了《课程标准》规定的探寻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阐明生活的意义,理解只有对社会做出贡献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人生。
高中学生正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形成的特殊时期,科学理论的正确引导是不可或缺的,《价值的创造与实现》这一框题,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把握教材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按照课标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我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明确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理解只有对社会做出贡献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人生。
(2) 过程与方法能力目标:通过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李灵、袁隆平等的先进事迹,运用1 / 9设疑和讨论的方法,使学生领悟和认识实现人生价值的正确途径,从而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与条件的教学,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为社会创造价值,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三)教学重难点根据课程标准及高三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思维特点,我确定了如下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
依据: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价值是本书的最终落脚点,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有重要的意义。
难点: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依据:人生价值的实现离不开客观条件,更要靠自己的努力。
高中政治必修四3.3说课稿
![高中政治必修四3.3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bac51a0e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e4.png)
高中政治必修四3.3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第三课,下面我将围绕课标与教材、学情、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以及教学反思等几方面来进行我的说课:一、说教材1、从宏观上看,本课是《生活与哲学》(人教版)第三单元第三课的第一框。
第三课是全书的逻辑重点,专门讲人生价值的实现。
同时,本课对接下来要学习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以及价值创造、实现等知识做好铺垫,具有指导作用。
2、从微观上讲,通过本课的学习,不仅使学生们理解人的价值、评价人的价值,以及明确价值观对人的导向作用等内容,更重要是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看待价值的态度和奉献着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情感。
二、说学情中国古代著名教育学家孔子曾经强调对学生要进行“因材施教”,而只有在掌握教材的同时明确学生的实际需要才能真正做到。
为了将“因材施教”落时到实处,我将对高二的学生做一个简要的共性分析。
1、学生能力分析:通过对前面知识的学习,学生初步掌握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以及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观等知识,拥有一定的哲学思辨能力,这为本课教学目标的落实奠定了知识基础。
但是由于多数学生认为政治枯燥,对其不感兴趣,因此如何选取素材引起学生积极参与堂课,采取何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学会做题方法等问题,都是教师必须要解决的。
2、学生心理分析:由于当今社会价值的多元化,一些腐朽的、不良的思想观念,如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影响着当代的中学生。
可以说现在的学生大多是不太懂得体谅父母的辛劳,对老师和父母不懂得感恩。
索取多而奉献少,所以有必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价值与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说教学目标与学科素养根据课标要求以及教材的地位与内容分析,以高二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为基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1、知识素养(1)识记价值和价值观的基本含义、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2)知道怎样评价人的价值。
12.2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说课稿
![12.2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f07e454c2e3f5727a5e9624d.png)
我说课的课题是《生活处处有哲学》今天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法与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六方面对本框教学进行说明。
首先、教材分析,即本课的教学地位和作用《生活处处有哲学》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必修第4册,《生活与哲学》第4单元第12课的第2框的内容。
本节课的这部分内容,是在第一框对价值和价值观的基础知识的学习之后展开的。
通过对本框学习,理解如何正确地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理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
学好本课对对于学生在生活中能够自觉作出正却选择以及本书最后一框《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的学习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每个说1~2个)按照新课标教学目标,结合着高二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价值判断的基本含义以及如何正确地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2、能力目标:通过价值和价值观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具有认识和分析事物价值的能力,自觉站在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走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初步具有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的目标:认同人民的利益为最高价值标准,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努力用自己的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回报社会,回报他人。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各说2~3个)本着高二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和难点在于如何使学生理解让如何学生懂得要自觉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对哲学上价值判断的概念以及延伸出来人民立场理论在理解上需要学生拥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并且正确理解以上知识点对本书最后一框《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的学习以及树立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也很重要,因此我把它作为本框的重点和难点。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四、说教法和学法我们知道,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创新教育的精神和我们政治学科的特点,我确定本节课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指导思,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热情参与,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教学设计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d919808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7d.png)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教学设计《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含义;2.人生价值实现的途径;3.分析说明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二)能力目标(1)在占有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培养抽象思维能力以及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的能力;(3)培养辩证思维能力,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分析说明人生价值的实现。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树立起在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中实现人生价值的正确人生价值观,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自觉为社会创造价值,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教学重点、难点1、人在劳动中创造价值;2、在创造和奉献中实现价值。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建议搜集英雄人物的先进事迹,感悟人生的真正价值所在及人生价值实现的途径。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天堂与地狱》有人向上帝请教有关天堂与地狱的事情。
上帝对他说:来吧,我让你看看什么是地狱。
他们走进一个房间,看到一群人正围着一大锅肉汤,但每个人看上去都瘦骨嶙峋,一脸饿相。
原来他们每个人都有一只可以够到锅的汤勺,但汤勺的柄比他们的手臂还要长,自己没法把汤送进自己嘴里。
于是,有肉汤也喝不到肚里,只能望汤兴叹,无可奈何。
来吧,我再让你看看什么是天堂。
上帝把这个人领入另一个房间。
这里的一切和前一个房间没有什么不同,同样一锅汤、一群人、一样的长柄汤勺,但大家个个心宽体胖,正在快乐歌唱着幸福。
这个人不解地问道:为什么地狱的人喝不到肉汤,而天堂的人能喝道肉汤呢上帝微笑着说:很简单,在这儿他们每个人都会喂别人。
这个故事启示我们什么呢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生价值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这两个方面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和源泉,处于首要地位;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前提和条件。
故事中的地狱中的人只讲索取不讲贡献结果有汤也喝不到。
价值与价值观说课稿
![价值与价值观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fbd7f4b2e009581b6bd9ebec.png)
《价值与价值观》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的说课题目是哲学生活第四单元第十二课第一框《价值与价值观》首先我将要对教材进行简要的分析本单元是整本哲学生活的最后一个单元,是整本教材的落脚点,第十二课主要是阐释人生价值的实现,因此它也是整本教材的逻辑重点。
本框题在第十二课中起到了奠基石的作用,为后面介绍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打下了牢固的理论基础。
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我主要抓住“价值”、“价值观”两个关键词对教材内容进行处理。
本框题的教学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人的价值。
这个知识点里又包括三个小点:1.价值的含义2.人的价值的体现 3.如何对人的价值进行评价。
第二,价值观的导向。
这个知识点里又包括两个小点:1.价值观的含义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即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以及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导向作用。
根据课程标准以及教材内容我确立的教学重点为以下两点:1、人的价值确立依据:本框题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是“识别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表现,说明价值判断的意义,理解价值观对人们行为的导向作用。
”讲解这一问题时必须弄清楚人的价值问题,要弄清楚人的价值问题,就必须弄先清楚人的价值与物的价值的区别。
因此首先要明白什么是价值,进而明确人的价值的内涵与评价标准。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确立依据:此知识点是本框的核心内容,只有弄清此知识点才能让学生明白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性,才能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教学难点1、人在劳动中创造价值确立依据:此知识点具有一定的理论高度,要弄清此知识点需要首先理解区别人的价值与物的价值,这又需要学生具有一定哲学基础,对学生的抽象思维理解能力要求较高。
通过对比分析,使学生明确衡量人的价值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通过人的实践过程及其结果来实现和完成的,即通过自己的劳动,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
下面我将对学生进行分析:1、学生的知识、能力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哲学基础,有一定的辩证思维能力,但相对来说由于生活经验不足,缺少一定的生活基础,缺少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说课稿
各位评委大家!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第十二课第三框《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本框题是哲学的最后一框,是整册书的落脚点,是整个课本内容的升华,高中学生正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形成的特殊时期,科学理论的正确引导是不可或缺的,这一框题,正是针对高中学生的具体情况,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探寻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明确生活的意义。
本框分三目:
第一目讲了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
第二目分析了实现人生价值的客观条件——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实现。
第三目分析了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砥砺自我。
三目共同探讨了实现人生价值三个不可缺少的要素。
本框题是全书整个知识的一个升华。
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劳动和奉献精神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识记如何创造和实现人的价值。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价值的创造与实现,使学生领悟和认识实现人的价值的正确途径,认识到劳动和奉献是人的存在方式,形成劳动和奉献的意识,具有自觉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正确认识处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走出自我,走向成功。
1、理论依据:《课程标准》对这一框题的要求:探求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阐明生活的意义,理解只有对社会做出的贡献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人生。
2、学情依据:我们所面对的教学客体是90年代出世的独生子女,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家庭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然而社会中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在学生中有不同程度的体现,这些思想与本课内容所倡导的无私奉献必然产生冲突,所以这节课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帮助他们健康
的成长。
三、教学重难点
1. 重点:如何实现人生价值
依据: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价值是本书的最终落脚点,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意义重大。
2. 难点: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依据:很多错误观点认为:个人人生价值的实现是完全脱离社会的“个人奋斗”、“自我实现”,高二学生在这个问题上存在较大的困难。
四、说教法与学法
根据现代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我采取情景导入--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学生采取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五、教学过程
用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和最美司机吴斌的事例以及神舟九号航天员的事例,无论处在什么岗位,他们都在奉献着,在实现着人生的价值,从大处入手,让学生体会,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
然后用章丘四中马京东老师中国好人的视频,从小处入手,通过贴近学生生活的真实事例导入新课,设置情景并设疑,引发学生思考。
让学生通过身边的实例感悟人生价值的实现。
【学生活动】
“劳动和奉献着的人是幸福的”你有亲身体会吗?----分享你的幸福
通过学生分享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幸福喜悦,让学生更加深刻的体会: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进而进一步思考在实现价值的过程中劳动的重要作用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一】
为什么说人生价值是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出的?
学生自主查阅课本,以四人为一个学习小组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讨论结束后,学生自主发表意见。
设计意图:
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书后相互讨论,思想碰撞,是一个合作探究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增强了学生对劳动与奉献的认识,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培育学生热爱劳动和奉献社会的品德。
【情景再现】
马京东老师在帮助学生,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路途中,不是在孤军奋战,他得到了家人及社会各界的帮助,试想,如果没有家人的支持,没有同事的帮助,没有章丘市各家银行的帮助,他能做到这一切吗?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二】
怎样实现人生价值?(人生价值实现需要哪些条件?)
设计意图:
此问题使学生认识到实现人生价值所需要的条件,领悟到个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社会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客观条件,正确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成功的起点。
【学生活动:小辩论会】
正方:个人离不开社会
反方:个人可以脱离社会
设计意图:在激烈的辩论中,在思想的交锋中,在实例的阐述和分析中,对个人与社会关系进行深刻的思考与理解,最后通过共同评议得出结论:个人与社会是统一的,必须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探秘马老师】
马京东原是章丘二中的政治课班主任,但他自小对音乐着迷,利用课余时间,坚持学习了全部乐理知识。
在学校的课余活动中,他发现马晓辉同学很有音乐天赋,便利用课余时间,教他视唱练耳,掌握和音准……因为他相信,只要努力,音乐也可以成才。
一年后,马晓辉考上了音乐学院,成了章丘有史以来第一个学音乐的大学生。
1997年深冬的一天,他为学生辅导完音乐课后,搭乘煤矿的车回家,因疲惫和困倦,不慎从车上摔下来造成颅内出血,在医院昏迷了半个月。
此时离音乐考试只有十几天,学生们急需辅导,他不顾病痛,每天躺在病床上用电子琴帮他们训练。
这一年,他的14名学生全部通过了专业考试。
当学生们欢喜雀跃地来给他报喜时才知道,老师正是因那次意外,造成了眼睛玻璃体混浊和神经萎
缩,失明了。
1998年,他被调入章丘四中担任音乐老师,到今年,经他培养考入高校的学生就有100多人。
设计意图:
通过材料,锻炼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同时让学生真切感受要想实现人生价值还需有的主观条件
(1)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2)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3)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思想碰撞】时势造英雄
设计意图:
通过分析“时势造英雄”让学生对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进一步理解,明确要实现人生价值,不仅需要有客观条件,更需要主观条件
【迁移运用,知行统一】
放飞理想:青春是美好的,青春是充满幻想的,许多成功从这里起步,许多理想从这里起飞。
同学们,你打算怎样去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拥有一个美好的人生?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谈自己的理想,自己的价值,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培育学生树理想、比奉献的情感。
实现对这堂课所学知识的迁移应用,达到知行统一。
【易错易混辨析】
设计意图:
通过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的错误说法,让学生对本框内容进一步理解和运用,解决本框的难点问题,同时提高学生的答题能力。
【课堂小结】
设计意图:
让学生动手自己总结,自主构建本框的知识网络,构建知识体系,理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板书设计】
一、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途径)
1、在劳动中创造价值
2、在奉献中创造价值
二、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客观条件)
1、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2、个人与社会的发展是统一的
三、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主观条件)
1、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2、发展才能,提高个人素质
3、坚定的信念,正确价值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