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双学位

合集下载

西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双学位专业培养方案

西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双学位专业培养方案

工商管理双学位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要求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培养学生成为具有经济头脑、创新精神、竞争意识、懂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具有扎实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二、专业与学分要求选本专业为双学位专业的学生必须预修8学分以上高等数学(上、下),并修满本专业核心课程57学分,完成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及实践教学环节内容,成绩合格获得相应学分且符合西南科技大学“双学位”授位细则的可授予双学士学位证书。

三、核心课程设置1.专业必修课39学分2.专业选修课18学分四、毕业设计(论文)及实践教学环节设置1、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 16学分;2、ERP实习2学分。

备注:在修读中,若表中课程与主修专业课程名称、性质相同时,主修专业已修读可不必再修读,所缺学分从此表选修课程中选其它课程学分补足;若仍无法修满要求学分,请从本专业培养方案中选修其他的专业课补足。

市场营销双学位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要求要求学生基本掌握现代经济管理的基本知识,具备营销管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培养学生成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适应性强的复合型人才。

二、专业与学分要求选本专业为双学位专业的学生必须预修8学分以上高等数学(上、下),并修满本专业核心课程59学分,完成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成绩合格获得相应学分且符合双学位授位细则的可授予双学士学位证书。

三、核心课程设置2.专业限修课18学分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 16学分。

备注:在修读中,若表中课程与主修专业课程名称、性质相同时,主修专业已修读可不必再修读,所缺学分从此表选修课程中选其它课程学分补足;若仍无法修满要求学分,请从本专业培养方案中选修其他的专业课补足。

经济学双学位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要求要求学生学习并基本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受到经济学思维和投资与金融实务的基本训练,具有运用经济学基本理论与方法分析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成为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和经济学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大连海事大学双学位管理办法

大连海事大学双学位管理办法

大连海事大学本科生修读辅修专业或双学位专业管理办法(试行)为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速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我校决定继续实行主辅修制并开设双学士学位专业,学生可以在学习主修专业的同时,选修辅修或双学士学位专业。

为规范辅修和双学位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一、辅修和双学位专业简介(一)辅修专业是指已修读主修本科专业的本科学生,又修读另外一个本科专业的主干课程。

(二)双学位是指已修读并获得主修学科门类的本科专业的学士学位,又修读并获得另一学科门类的本科专业的学士学位。

(三)开办辅修专业、双学位种类学校本着循序渐进、稳步发展的原则,设立的辅修和双学士学位专业主要有:自动化、环境工程、物流管理、海事管理、工商管理、电子商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行政管理、社会工作、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法学、英语、日语、应用物理学等专业(院、系可根据每年人才需求对所开专业进行微调)。

教务处于每年四月网上公布所开设的辅修和双学位专业的招收名额。

二、辅修和双学位专业教学要求(一)开设辅修和双学位专业的院、系,应根据专业特点和要求,比照该专业本科教学计划,制订辅修和双学位专业教学计划,经教务处核准后实施。

辅修/双学位专业学习均实行学分制管理。

辅修专业必修课设5—8门,辅修结业须取得25学分左右,不得低于22学分;双学位专业课程可在辅修课基础上再增加3门左右,双学位毕业须取得40学分左右,不得低于36学分(含毕业论文环节10学分)。

辅修和双学位专业与主修专业所开课程和环节的相同部分,由学生提出免修申请。

相同部分是指课程名称、学时、学分、考核方式及教学大纲的要求都一致,经开课单位核准后准予免修。

修读辅修或双学位专业学生,申请免修课程学分不得超过教学计划规定总学分的五分之一。

(二)辅修和双学位专业的教学形式:由开课单位根据开课计划单独排课。

由开课单位组织学生上课。

三、学生修读辅修或双学位专业的要求1、在校本科学生修满第一年全部课程,无不及格课程且必修课平均学分绩点达2.0以上者(含2.0);修读英语双学位,还需达到国家英语四级优秀或六级通过且口试合格标准;2、某辅修或双学位专业有特别兴趣、学有余力、相关课程有一定基础者,可申请修读辅修或双学位专业。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名单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名单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名单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成为了教育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项目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多元化的学习机会,也促进了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下面将介绍一些著名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1. 上海交通大学-安哈特应用科学大学工商管理硕士项目这个项目是上海交通大学与荷兰安哈特应用科学大学合作开展的。

通过该项目,学生可以在中国和荷兰两个国家学习工商管理知识,并获得双学位。

这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国际化素养,也为他们的职业发展打开了更多的机会。

2. 清华大学-剑桥大学金融硕士项目这个项目是中国清华大学与英国剑桥大学联合举办的金融硕士项目。

学生将在两所世界顶级大学进行学习,获得两个学位。

这个项目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金融专业知识的高级人才,为金融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3. 北京大学-哈佛大学医学研究生项目这个项目是中国北京大学与美国哈佛大学合作举办的医学研究生项目。

学生将在两所世界知名的医学院进行学习和研究,获得双学位。

这个项目的目标是培养具有优秀医学专业知识和国际化背景的医学人才,为全球的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做出贡献。

4. 复旦大学-牛津大学法学硕士项目这个项目是中国复旦大学与英国牛津大学合作开展的法学硕士项目。

学生将在两所世界顶级法学院进行学习,并获得两个学位。

通过这个项目,学生将深入了解中西方法律体系,培养跨文化交流和法律实践能力。

5. 浙江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经济学硕士项目这个项目是中国浙江大学与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合作举办的经济学硕士项目。

学生将在两所世界一流的经济学院学习,并获得双学位。

通过这个项目,学生将掌握国际经济理论和实践,为国内外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6. 武汉大学-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项目这个项目是中国武汉大学与美国斯坦福大学合作开展的计算机科学博士项目。

学生将在两所世界顶级的计算机科学研究机构进行学习和研究,获得双学位。

这个项目致力于培养具有深厚计算机科学理论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人才,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做出贡献。

工商管理专业第二学士学位课表(2学期)

工商管理专业第二学士学位课表(2学期)

工商管理专业第二学士学位课表(2学期)
(会计一班):金融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化学教育、环境检测、精细化工、科学教育、教育学、教育技术、心理学、生物科学、生物技术、检验检疫、生物制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76人(会计三班):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物理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45人
(会计四班):自动化、韩语、日语、经贸俄语、体育教育、社会体育。

61人
管理系工商管理(会计学)双学位课程表(会计二、五班)上课地点E502
(会计二班):网络技术与信息管理、应用软件、动漫、历史学、法学、艺术设计、商务英语、翻译、旅游英语、国际经济法、英语教育;73人
(会计五班):音乐。

94人。

双学位课程

双学位课程
双学位课程通常要求学生完成一定数量的必修课 程,同时提供选修课程,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 的需求。
理论与实践结合
双学位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课 程和项目,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 能力。
培养目标
01
培养复合型人才
双学位课程旨在培养具有跨学科 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以适 应社会发展的多元化需求。
双学位课程毕业生具备两个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能够更好地适应 复杂的工作环境。
综合素质
双学位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沟通能力、团队合作 、领导力等,使毕业生在职场上更具竞争力。
适应能力
双学位课程毕业生能够更快地适应新环境和新工作,具备更强的 适应能力。
05
双学位课程注意事项
学习压力
课程数量增加
考虑奖学金和助学金
学生可以了解学校关于双学位课程的奖学金和助学金政策,以减轻经济负担。
感谢观看
THANKS
提交申请
按照学校规定的截止日期前提 交申请材料,并缴纳申请费用 。
接受录取通知
如果申请成功,学校会发出录 取通知书,申请者需要按照通 知书要求进行注册和缴费。
03
双学位课程学习内容
课程设置
1 2 3
跨学科课程
双学位课程通常包括来自两个不同学科的课程, 旨在培养学生掌握两个领域的综合知识和技能。
必修与选修
双学位课程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6
目 录
• 双学位课程介绍 • 双学位课程申请流程 • 双学位课程学习内容 • 双学位课程与就业前景 • 双学位课程注意事项
01
双学位课程介绍
双学位的定义
定义
双学位课程是指学生在攻读本专 业的同时,兼修另外一个专业, 通过规定的课程和学分要求后, 同时获得两个学位的课程项目。

工商管理专业双学位教育试点论证报告

工商管理专业双学位教育试点论证报告

工商管理专业(创业管理方向)双学位教育试点论证报告黄河科技学院商贸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创业管理方向)双学位教育试点论证报告一、开办工商管理专业(创业管理方向)双学位的必要性 (3)1、顺应时代潮流,满足社会对创新创业的人才需求 (3)2、激发学生创业热情,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知识储备和智力支持 (4)3、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工商管理专业的层次和质量 (5)4、培养复合型人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6)二、工商管理专业(创业管理方向)开展双学位教育的可行性 (7)1、专业简介 (7)2、师资力量雄厚 (8)3、实验实训基地丰富 (8)4、教学科研成果突出 (9)5、专业特色鲜明 (10)三、实施双学位教育的教学质量保障 (12)1、科学设置课程体系 (12)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2)3、创新工商管理专业双学位教育教学模式 (12)4、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制度 (13)5、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严格毕业论文质量。

(13)附件:《工商管理专业(创业管理方向)双学位教育培养方案》 (14)工商管理专业(创业管理方向)双学位教育试点论证报告一、开办工商管理专业(创业管理方向)双学位的必要性李克强总理指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核心在于激发人的创造力,尤其在于激发青年的创造力。

因此,如何通过开展系统性的创新创业教育,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创业人才,已经成为高等院校教学体系改革的重要内容和根本目标之一。

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印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从国家层面作出系统设计、全面部署。

因此,开展工商管理专业(创业管理方向)双学位教育,培养具有跨学科、复合知识结构并且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应用复合型人才,对于促进学生个性化全面发展,支撑社会经济发展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

1、顺应时代潮流,满足社会对创新创业的人才需求大学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既要认真扎实学习、掌握更多知识,也要投身创新创业、提高实践能力。

211中外合作专业大全

211中外合作专业大全

211中外合作专业大全中外合作专业是指由中国学校和外国高校合作开设的专业课程,旨在将中外两个国家的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互补,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和学术交流平台。

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合作关系日益密切,中外合作专业在中国的高校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和推崇。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中外合作专业。

1.金融与经济学双学位专业:该专业是由中国的高校与外国金融与经济学高校合作开设的,旨在培养具备双重学位的金融与经济学人才。

学生将学习中国和外国的金融与经济学相关知识,掌握国际金融市场和经济运行的规律,具备国际化的视野和竞争力。

2.工商管理双学位专业:这是由中国高校与外国商学院合作开展的专业课程。

学生将学习中国和外国的管理理论和实践,培养具备企业管理和运营能力的人才。

该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全球化思维和跨文化沟通能力,为他们的职业发展提供更多机会。

3.国际关系与政治科学双学位专业:这是中外两国政治科学高校合作开设的专业课程,旨在培养具备国际事务理论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学生将学习国际关系理论、国际政治经济学、国际法等课程,了解国际事务的发展趋势和国际组织的运作机制,具备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4.医学类专业:中外合作的医学类专业非常多,包括临床医学、药学、口腔医学等。

这些专业通常由中国高端医疗院校与国外著名医疗院校合作开设,旨在培养具备医学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的医学人才。

学生将接受系统的医学教育,学习国际最新的医学理论和技术,为中国的医疗事业做出贡献。

5.旅游管理双学位专业:这是由中国高校和国外旅游学院合作开设的专业课程,旨在培养具备旅游管理能力和国际化视野的人才。

学生将学习旅游管理理论和实践,了解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和管理方法,掌握跨文化管理的能力,为旅游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6.教育学专业:有一些中国的高等教育学院与外国教育学院合作开设了教育学专业。

该专业旨在培养具备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能力的教育工作者。

学生将学习教育心理学、教育学原理、教育管理等课程,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改革经验,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创业管理方向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创业管理方向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创业管理方向
双学位/辅修培养计划
一、培养对象和培养要求
面向北京大学非管理类本科生,在其本科学习期间提供两年的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创业管理教育,让学生在掌握本科第一学位理论知识和技能之外,培养创新思维、提升创业能力,成长为兼备技术和管理能力的开拓性人才。

二、授予学位
满足双学位学分要求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未达到双学位学分要求、达到辅修学分要求授予辅修专业证书。

三、学制
两年
四、招生规模和毕业要求
60人,北京大学非工商管理类本科生,需满足学校关于选修双学位/辅修专业的资格要求并提交申请,从中择优录取。

五、双学位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
总学分:47学分,其中:
1. 必修课程27学分
2. 选修课程20学分
必修课程:27学分
选修课程:20学分
六、辅修专业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
总学分:31学分,其中:
1. 必修课程15学分
2. 选修课程16学分
必修课程:15学分
选修课程:16学分
从双学位其他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中选修16学分。

备注:上述计划仅供参考,以入学时正式计划为准。

级福建农林大学对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工商管理双学位的培养计划

级福建农林大学对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工商管理双学位的培养计划

级福建农林大学对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工商管理双学位的培养计划————————————————————————————————作者:————————————————————————————————日期:金融学(双学位\双专业)(020104T)一、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金融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能在银行、证券、投资、保险、财政、税务以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教育科研单位等从事实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金融以及相关业务的基本训练,具有金融领域的实际工作能力。

本专业毕业生的知识和能力要求:1.掌握金融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具有处理银行、证券、投资、保险等方面业务的基本能力;3.熟悉国家有关金融的方针、政策和法规;4.了解金融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5.具有较强的调查研究、计算机应用、语言和文字表达、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的基本能力;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主干学科经济学。

四、主要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财政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管理、证券投资学、金融市场学、保险学、商业银行业务管理、中央银行学、投资学等。

五、主要专业实验统计学、证券投资学等。

六、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论文、毕业论文等。

七、修业年限三年.八、毕业最低学分毕业生修读最低学分65学分,其中,理论课程50学分;实践性教学环节15学分。

九、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十、相近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财政学、保险学。

表1 经济与管理学院(旅游学院)金融学(双学位\双专业)本科专业课程教学进程计划表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学时按学年学期学时分配开课教师所在单位总学时讲授实验、上机习题讨论实践教学1 2 3 4 5 6 7 8学科(专业)基础课微观经济学 4.0 70 70 70 经管学院140104 货币银行学 4.0 70 70 70 经管学院140306 会计学 3.0 50 50 50 经管学院宏观经济学 4.0 75 75 75 经管学院140305 经济法 2.5 40 40 40 经管学院140107 投资学 3.0 50 50 50 经管学院140304 统计学 3.0 50 40 10 50 经管学院140109 财政学 3.0 50 50 50 经管学院140110 保险学 3.0 50 50 50 经管学院140111 国际经济学 3.0 50 50 50 经管学院140112 计量经济学 2.5 40 40 40 经管学院金融市场学 3.0 50 50 50 经管学院中央银行学 3.0 50 50 50 经管学院国际金融学 3.0 50 50 50 经管学院140117 商业银行业务管理 3.0 50 50 50 经管学院140114 证券投资学 3.0 50 40 10 50 经管学院合计50.0 845 825 20 190 165 150 190 150累计50.0 845 825 20 190 165 150 190 150合计必修课公共基础课学科(专业)基础课50.0 845 825 20专业核心课选修课限选课(公共基础、学科、专业选修课)任选课(公共选修课)总计50.0 845 825 20 190 165 150 190 150附表2 经济与管理学院(旅游学院)金融学(双学位\双专业)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项目内容总周数学分执行学期备注课程实习商业银行业务管理 2 2 5保险学 2 2 3课程论文货币银行学 1 1 1国际金融学 1 1 5毕业实习 5 5 6毕业论文 4 4 6合计15 15实践环节最低学分要求小计15 15 不含选修实践环节附表3 经济与管理学院(旅游学院)金融学(双学位\双专业)专业学分导读表项目学分百分比(%)理论教学必修课50 10076.9专业选修课0 0任意选修课0 0集中安排的实践教学15 23.1 毕业学分65 100项目总学时学分数百分比(%)课内教学必修公共基础课0 0 0 学科(专业)基础课845 50 100 专业核心课0 0 0选修限选课(公共基础、学科、专业选修课)0 0 0 任选课(公共选修课)0 0 0 小计845 50 100% 集中安排的实践教学周数:15 23.1合计65 ------国际经济与贸易(双学位\双专业)(020102T)一、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了解主要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实际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11级福建农林大学对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工商管理双学位的培养计划

11级福建农林大学对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工商管理双学位的培养计划

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

——培根金融学(双学位\双专业)(020104T)一、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金融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能在银行、证券、投资、保险、财政、税务以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教育科研单位等从事实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金融以及相关业务的基本训练,具有金融领域的实际工作能力。

本专业毕业生的知识和能力要求:1.掌握金融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具有处理银行、证券、投资、保险等方面业务的基本能力;3.熟悉国家有关金融的方针、政策和法规;4.了解金融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5.具有较强的调查研究、计算机应用、语言和文字表达、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的基本能力;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主干学科经济学。

四、主要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财政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管理、证券投资学、金融市场学、保险学、商业银行业务管理、中央银行学、投资学等。

五、主要专业实验统计学、证券投资学等。

六、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论文、毕业论文等。

七、修业年限三年.八、毕业最低学分毕业生修读最低学分65学分,其中,理论课程50学分;实践性教学环节15学分。

九、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十、相近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财政学、保险学。

表1 经济与管理学院(旅游学院)金融学(双学位\双专业)本科专业课程教学进程计划表附表2 经济与管理学院(旅游学院)金融学(双学位\双专业)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附表3 经济与管理学院(旅游学院)金融学(双学位\双专业)专业学分导读表国际经济与贸易(双学位\双专业)(020102T)一、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了解主要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实际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2013级工商管理2+2本科双学位培养方案中英文版本

2013级工商管理2+2本科双学位培养方案中英文版本

工商管理(国际商务与管理)2+2本科双学位培养方案(2013级)Business Administration(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Management)2+2 Bachelor Double Degree Education Syllabus一、能力框架Framework Competencies核心能力Core Competencies●国际战略眼光International Strategic Vision●国际政策和商务规则意识International policy and business rule awareness●国际商务管理能力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nagement●组织政策开发能力Organizational Policy Development●企业管理能力Entrepreneurial Management●跨文化适应能力Intercultural adaptability职业前景Career Prospects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实际商贸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Be able to work in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trade departments, full foreign-owned enterprise and government organizations as professionals of commerce, management, marketing planning and research二、培养基本规格要求Learning Outcomes学习国际经济、国际商务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训练,具有理论分析和实务操作的基本能力By learning fundamental theories and knowledge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 business and completing the study, students will have strong ability of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practice-related competencies.1.掌握经济学、国际商务与管理的理论和方法;Demonstrate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Economic,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management2.能运用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Analyze and research by utilizing statistics method3.了解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其商务政策;Understand current economic situation and business policies of major countries and regional areas4.了解中国的经济政策和法规;Illustrate Chinese economic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5.了解国际经济学、国际商务与管理理论发展的动态;Identify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international economy and international business & management6.能够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能力,能利用计算机从事涉外经济工作。

国际商学院经济学管理学辅修双学位培养方案

国际商学院经济学管理学辅修双学位培养方案

国际商学院经济学管理学辅修/双学位培养方案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招收经济学、管理学双学位暨经贸辅修学生,招生对象为我校除国际商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培训学院以外其他各院、系在读本科生。

一、办学目标与办学定位北京外国语大学经济学管理学双学位由北京外国语大学教务处主管,国际商学院负责具体承办,授课对象为我校本科学生。

其主要目标是培养具有一流外语水平和扎实经济管理理论功底的复合型人才。

通过系统的课程学习,学生可以深入了解现代经济学、管理学基本概念,掌握现代商业过程中的基本技巧与应用技术,更多地参与商业实践活动,构筑在经济管理领域进一步深造的扎实基础。

通过该项目的学习,学生可以达到以下几个目标:1.具备在国内考取经济类、管理类硕士研究生的理论基础。

要考取我国著名院校经济管理类硕士研究生,需要有包括数学、经济学和专业课在内的坚实专业背景。

我校经济管理学双学位课程几乎涵盖了所有必考专业课程的内容,将有助于同学考取跨学科硕士研究生。

2.具备到国外继续深造经济类、管理类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基础。

国外很多著名院校对申请经济类和管理类课程的学生有着比较高的专业要求。

经济管理学双学位课程将大大降低语言类学生申请商科硕士学位的难度,为语言类毕业生拓展出更大的发展空间。

3.拓宽知识领域,帮助获取更好的就业机会。

经济管理学双学位可以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帮助学生更早地接触到金融、财务、管理等领域,帮助其在未来的就业市场上获得较强的竞争优势。

二、课程模式与招收专业为适应市场需求,培养具有北外特色的高端复合型商业人才,北京外国语大学经济学、管理学双学位与经贸辅修课程同时招生。

经教务处批准,自2015年9月起,在原有培养方案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招生上,在原有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金融学的基础上,新增加国际商务和电子商务两个专业;2.课程上,分为必修加选修的模式,增加学生的自主选择机会;3.授课方式上,必修课为晚上或者周末单独开班集中授课,选修课首次允许双学位学生直接选修国商本科生课程,与国商本科生同堂上课。

工商管理双学位是什么意思

工商管理双学位是什么意思

工商管理双学位是什么意思双学位,广义是指第二学士学位、与境外大学合作开展的"双学位"项目、辅修专业学位(辅修二学位)。

在我国通常语境中仅指辅修专业学位。

那么工商管理双学位是什么意思呢?下面是由店铺分享的工商管理双学位的意思,希望对你有用。

工商管理双学位的意思双学位是毕业证和学位证,中国跟国外不一样国外是只有学位的,而国内因为体制问题,你待遇跟毕业证挂钩,所以很多人档案上写学历本科学位硕士而双证可以说是最正规的一种了,有没有用看个人吧。

MBA不是一门学术呀。

双学位的制度背景第二学士学位随着科学技术的的迅猛发展,各学科间相互渗透相互融会,绝对的分界不再存在,新兴的边缘科学如雨后春笋。

这就要求科研技术工作人员具备多种领域广阔知识,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

随着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各种社会制度日益完善,尤其是经济制度和法律制度。

国家急需一批跨学科高层次的特殊专业的人才,以满足目前的需要,为了快出人才,国家教育部在部分高校设立了第二学士学位与辅修二学位的教育政策。

第二学士学位与辅修二学位现在都被俗称双学位。

但实际上教育部回复的双学位概念等同于辅修二学位,而第二学士学位是作为独立的概念提出。

第二学士学位着重培养目前国家急需的高级新兴专业人才,培养一批国家急需的知识面宽、跨学科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第二学士位是经备案设立第二学士学位专业的高校,按照招生计划,经学校组织统一考试后录取进校学习的一种培养方式,学制二年。

鉴于高等学校的容量有限,而培养本专科学生的任务又很重,第二学士学位生只能根据国家的特殊需要有计划地按需培养,不大面积铺开,招生规模要从严控制,原则上限在部分办学历史较久,师资力量较强,教学科研水平较高的本科院校中实行。

一般地凡是已修完一个学科门类中的某个本科专业课程,已准予毕业或已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的应届或往届大学本科毕业生再攻读另一个学科门类中的某个本科专业,或者经国家教委批准再攻读同一学科门类中的另一个本科专业,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各项要求,成绩合格,准予毕业的,可授予第二学士学位,具有教育部网上可查询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双证)。

创新与创业管理强化班——工商管理(创新与创业方向)专业

创新与创业管理强化班——工商管理(创新与创业方向)专业

创新与创业管理强化班——工商管理(创新与创业方向)专业辅修培养计划 管理与经济学部 工商管理(创新与创业方向)专业 2015 级学生适用一、 招收对象主修专业为工科专业的本科生二、 招生规模学生:35人左右/年三、 学分要求要求辅修修满25学分四、 培养目标强化班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国家经济建设需要,具备创新与企业家精神、创新与创业技能与素质,能开展创新与创业方案策划、评估、设计、运作等创新与创业管理工作的专业化管理人才。

通过系统的课程学习和创业训练,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创新与创业相关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创新与创业方案开发与实施的综合能力,成为能迎合社会与经济发展重大现实需求的技术创业与社会创业人才。

五、 毕业生能力1.具有开拓进取的创新创业意识与企业家精神;2. 系统掌握创新与创业方向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方法;3.具备创新与创业方案策划、评估、设计、运作等创新与创业管理工作的基本方法与技能;4.具备创新与创业项目的组织、沟通、协调与领导能力。

六、 修业年限报名从大学一年级下学期开始,在主修专业毕业前,完成辅修专业的课程修读要求。

如果在主修专业毕业前未完成所有辅修或双学位培养方案要求的所有学分,可以在主修专业毕业后一年内,以进修生的身份回校进修学习,并参加相应科目的考试,通过后颁发相应证书。

七、 毕业及学位辅修专业:颁发工商管理(创新与创业)专业辅修证书和管理与经济学部创新与创业管理强化班结业证书。

八、 课程体系1.必修课程的先修关系图2.指导性教学计划表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课程属性课内学分课内学时开课学期授课实践环节实验上机实践设计辅修课程1060231010 管理学原理 必修 2 32 2-1 1060232010 市场营销学 必修 2 32 2-1 1060247010 创新管理 必修 2 32 2-2 1060243030 创业管理 必修 2 32 2-2 1060040100 创业机会选择实践 必修 1 1周 2-2 1060247020 创业计划论证与评估 必修 2 32 3-1 1060247030 创业成长与融资 必修 1 16 3-1 1060247040 商业模式设计 必修 2 32 3-1 1060040110 创业方案论证实践 必修 2 2周 3-1 1060247050 创业项目管理 必修 2 32 3-2 1060247060 创业知识产权管理 必修 1 16 3-2 1060040120 创业计划开发实践 必修 2 2周 3-2 1060247070 创业团队管理 必修 2 32 4-1 1060247080 创业专题讲座 必修 1 16 4-1 1060040130 创业计划评价与推广 必修 1 1周 4-1 学分合计 25●创业训练计划实践贯穿4学期,包括:创业机会选择(2-2)、创业方案论证(3-1)、创业计划开发(3-2)、创业计划评价与推广(4-1),共4次集中指导与讨论;●创业训练计划实践环节以分组团队形式完成;●强化班实践团队必须申报校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参加创业计划竞赛。

双学位的定义、意义与专业介绍、商学院教师介绍

双学位的定义、意义与专业介绍、商学院教师介绍

什么是双学位?双学位教育属于学历教育的范畴。

是为了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学科优势,探索跨学科组织教学模式,促进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一项教学改革措施。

双学位教育的培养模式是:本科学生在学有余力情况下,在主修一个本科专业之外,跨学科门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修读另外一个本科专业,完成所修本科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所有课程、毕业论文和其它教学环节,不低于一定学分,且考核成绩合格,在获得第一专业学士学位的同时,经学校核准、颁发(在教育部备案的)另一个学科门类的学士学位证书。

我校每位普通本科在校学生均有机会修读双学位。

为什么要修读双学位?双学位教育对于人才培养、对于学生成长成才意义重大。

通过修读双学位,可以使学生具有多元的知识结构,这有利于开阔学生视野,更有利于改善思维品质和思维方式,培养跨学科、跨专业的思维能力,多一种思维方式,多一种思维能力。

双学位有利于学生的创新、创业、就业、考研,有利于今后的职业发展。

第一,拥有双学位,属于跨学科跨专业人才,在企业受欢迎,增强选择工作的竞争力;第二,选择兴趣所在的第二专业,在满足兴趣的同时也有利于未来的职业发展及高薪要求(许多地区和单位将获得“双学位”的毕业生,等同于硕士研究生毕业待遇);第三,有助于跨专业考研,如果大四考研报考的专业正好是修读的双学位专业,那么修读双学位可以系统地学习该专业的知识,在考研复习和复试面试上都有很大帮助。

第四,让自己保持一份学习的激情,帮助自己学习更多专业性的知识。

第五,可以认识更多不同院系的同学和老师,建立更为广泛的人力资源。

双学位专业介绍会计学本科双学位:大数据时代的企业经营管理会计是“高级管家”,会计是“领导高参”,会计更是大数据时代“最完美的经营管理者”。

市场经济社会,需要用有限的资源满足无限的欲望,从而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

无论你是理工还是人文学科的学生,利用业余时间,通过系统的会计学双学位专业学习,能够将自己塑造成具备“数字视野+专业技术+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实现会计学与其他学科专业知识的有效对接,成为未来所在单位的稀缺资源。

11级福建农林大学对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工商管理双学位的培养计划

11级福建农林大学对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工商管理双学位的培养计划

金融学(双学位\双专业)(020104T)一、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金融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能在银行、证券、投资、保险、财政、税务以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教育科研单位等从事实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金融以及相关业务的基本训练,具有金融领域的实际工作能力。

本专业毕业生的知识和能力要求:1.掌握金融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具有处理银行、证券、投资、保险等方面业务的基本能力;3.熟悉国家有关金融的方针、政策和法规;4.了解金融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5.具有较强的调查研究、计算机应用、语言和文字表达、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的基本能力;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主干学科经济学。

四、主要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财政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管理、证券投资学、金融市场学、保险学、商业银行业务管理、中央银行学、投资学等。

五、主要专业实验统计学、证券投资学等。

六、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论文、毕业论文等。

七、修业年限三年.八、毕业最低学分毕业生修读最低学分65学分,其中,理论课程50学分;实践性教学环节15学分。

九、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十、相近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财政学、保险学。

表1 经济与管理学院(旅游学院)金融学(双学位\双专业)本科专业课程教学进程计划表附表2 经济与管理学院(旅游学院)金融学(双学位\双专业)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附表3 经济与管理学院(旅游学院)金融学(双学位\双专业)专业学分导读表国际经济与贸易(双学位\双专业)(020102T)一、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了解主要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实际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双学位

双学位

近日,从北京教育考试院了解到,本市共有6所参加计划内国家统一招生的高校设置了双学位专业,相关学校招办负责人建议,英语水平不高的考生慎报中外合作办学专业。

六所可拿双学位的学校及相关专业分别为中国农业大学经济学类专业、北京邮电大学中英合作的电信工程及管理和电子商务及法律专业、北京林业大学中美合作草坪管理专业、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中法兰斯2+3”项目、中央财经大学中澳合作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北京农学院中英合作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第一,要先了解本专业的课程安排,如果本专业每学期的课程都很多,那么你根本就选不上几门课!到时只有在大四一年去赶着修完,必定要耽误你找工作,考公务员等的时间,所以课程多的,建议慎重!第二,由于学校对双学位教学的缺陷,双学位学生的学习很不系统!由于我们只能在空闲的时间选修,所以我们可能一开始就学大三,大四的专业课,由于没有大一大二的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学习起来相对吃力!这是要考虑的!第三,由于各院对双学位大四下学期清考的要求是不一样的,能否正常毕业也是由各院自行决定的!所以可以事先了解能否正常毕业…建议争取大四上学期把课都结了!对于学位发放的形式,目前我没收到,所以也不了解!但我问过工商管理学院教务处的吴老师和校教务处负责学生选课和双学位成绩登记的曹志伟曹老师,他们的答复是,只要把学分修够,会给我们发一套毕业证和学位证!(应该属实,试想那些推迟半年到一年领第二学位证的同学难道连本专业的毕业和学位证也领不到吗?!)双学历应该是毕业之后考的,发学位证和毕业证双学位在校期间申请的,只发第二学位证,不发毕业证,据《国家教育委员会、国家计划委员会、财政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培养第二学士学位生的试行办法〉》((87)教计字105号)精神和相关资料,双学位与第二学士学位又以下区别:一、报考条件不同。

第二学士学位主要招收大学本科毕业生并获得学士学位的在职人员(含实行学位制度以前的大学本科毕业生)。

工商管理专业双学位培养方案

工商管理专业双学位培养方案

工商管理专业双学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工商管理专业主要培养掌握工商管理基本理论,并能用先进的管理思想、系统方法、数量模型和信息技术去分析企业活动和社会经济活动的复合型管理人才。

二、学制、授予学位及毕业基本要求
学制:二年。

学位:工商管理专业学士学位。

三、指导性学习计划表
新课号 老课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EM03601 016S15 微观经济学 60 3 4
EM03602 016S02 管理学概论 60 3 4
EM03603 016S03 会计学原理 60 3 4
EM03604 016S16 宏观经济学 60 3 5
EM03605 016S17 运作管理 60 3 5
EM03606 016S18 市场营销学 60 3 5
EM03607 016S19 运筹学 60 3 6
EM03608 016S08 国际金融 40 2 6
EM03609 016S20 人力资源管理导论 40 2 6
EM03610 016S21 财务管理 60 3 6
EM03611 016S22 管理沟通 40 2 7
EM03612 016S23 管理信息系统 40 2 7
EM03613 016S24 社会调查与预测方法 60 3 7
EM03614 016S14 现代企业管理讨论班(毕业论文)120 6 7
合计 820 41
9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商管理双学位篇一:20XX年经管学院管理学工商管理专业实施办法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管理学工商管理专业第二学位项目20XX年招生实施办法(20XX年4月)经济管理学院管理学工商管理专业第二学位招生,具体实施办法如下:一、主办单位管理学工商管理专业第二学位项目由经管学院主办,教务及日常管理工作由经管学院教学办负责。

二、招生对象与条件1. 拟招收具有清华大学学籍的20XX级及20XX级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 主修专业学习成绩优良,学有余力;3. 已修课程中没有不及格课程;4. 没有选修其他辅修或者第二学位;5. 20XX年4月招生,拟招生人数为 300人。

三、招生说明会经管学院定于:4月23日下午3:00于经管学院舜德楼401召开招生说明会,届时进行专业介绍及招生政策咨询。

四、报名管理学工商管理专业第二学位修读手续每年办理一次。

准备修读20XX年管理学工商管理专业第二学位的同学须填写《清华大学本科生修读第二学位申请表》(见附件),并按规定时间办理申请及审批手续。

办理手续时间及流程如下表所示:五、课程认定与选课 1、课程认定第二学位实行学分制管理,凡取得修读资格的同学须在每学期网上退课结束后按选课学分数交费(100元/学分,通过银行系统代扣,与目前学费交纳方式相同),同时确认选课有效。

否则,已选修课程不计入第二学位专业学分。

2、选课管理学工商管理专业第二学位课程的选课模式同其他课程,可以参加网上退课。

取得管理学工商管理专业第二学位修读资格的同学在以后各学期选课时,可根据第二学位培养方案及课程开设具体情况,选择下学期要修读的课程。

在取得管理学工商管理专业第二学位修读资格之前选修通过的第二学位课程,可在取得第二学位修读资格后,通过补办有关手续(包括交纳课程修读费)确认该课程选修有效。

六、其他有关管理学工商管理专业第二学位的学籍管理按照“清华大学本科生攻读第二学士学位学籍管理办法”和“清华大学本科生修读辅修专业学籍管理细则”执行。

附:20XX级管理学工商管理专业第二学位培养方案管理学工商管理专业第二学位培养方案(20XX年4月修订)一、培养目标中国的经济建设与发展急需大批具有扎实的本专业素质,同时又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综合管理能力和领导能力、能够在企业、政府以及各类非赢利性组织从事管理工作或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管理学工商管理专业第二学位通过对非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进行接近管理学专业本科生系统而严格的培养,使学生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掌握现代管理理论,接受企业管理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培养实践能力及沟通技能,以在其专业领域及其他广泛领域中具有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团队精神,为将来从事本专业与管理有关的工作、或者其他与管理相关的职业奠定基础。

二、学制与学位授予按照学分制管理,一般需要2至3年完成。

学习结束后,符合以下两个条件的,授予管理学工商管理专业第二学士学位:1、符合本第二学位学分和论文要求;2、符合所在院系(第一)学士学位要求。

如在读期间一学位延期学习,则第二学位学习相应顺延。

在主修专业毕业时未能完成第二学位学习,但已修第二学位课程学分达到管理学辅修专业要求、不再继续第二学位学习者,可获得学管理学工商管理专业辅修证书。

在主修专业毕业时未能完成第二学位学习,但满足以下两个条件者,可申请继续攻读第二学位,在主修专业毕业离校后两年内以旁听形式进行补修,成绩合格、符合第二学位培养要求者,可获得管理学工商管理专业第二学士学位:1、只有2门(含)以下第二学士学位课程未修;2、毕业综合论文训练已经完成。

申请退出第二学位的学生可以在选修期间的每学期初提出。

三、学分要求与课程结构管理学工商管理专业第二学位实行学分制,培养方案要求:(1)课程36学分。

所修课程学分中必修课6门共18学分,均单独为第二学位学生开课。

选修课18学分,原则上可以从培养方案所列的选修课程中任意选择。

(2)综合论文训练10学分,只有2门(含)以下第二学士学位课程未修,才可以进入综合论文训练环节。

管理学工商管理专业辅修专业培养方案共25学分,其中必修课4门共12学分,其余13学分的课程可以从培养方案中所列的其他课程中任意选择。

管理学第二学位(辅修专业)课程安排经管学院教学办20XX年4月篇二:工商管理专业双学位个人学业规划工商管理专业双学位个人学业规划姓名:南俊班级:应用物理学学号:20XX2872QQ:1917880800目录前言 ???????????????????P2一、自我认知分析?????????????P3二、学业生涯规划设计1、学业目标分析????????????P42、学业课程规划?????????????P42.1 确定目标和路径???????????P52.2 备选规划方案????????????P6三、结束语??????????????????P7前言“在我看来,大学生应当保留一点与众不同的标志。

我想多数教育家都会有同样这样的观点:“那是一个多少受过训练的脑筋,那是一个多少有规律的思维方式”。

一个头脑受过训练的人,在看一件事情(问题)时,他是用批判和客观的眼光去看。

而且他也要用知识、学问做凭依。

他不容许偏见和个人利益来影响他的判断,他一直都是好奇的。

但是他不会轻易相信别人,他也不会仓促地下结论。

他要等到有充分的时间来查考事实和论据以后才下结论。

”此乃胡适之对大学生的看法。

可是,身为大学生的我们,似乎每天都在浑浑噩噩的渡过,在一天天消磨时光的日子里,丢失了最初的梦想,迷失了最初的方向,难道我们要保持此种状态到毕业那一天吗?我说:“不,我拒绝。

”因此与其在这消磨时间,不如抓紧时间多学一些知识来充实自己。

人的大学时光一生中也许就一次,不把握好,将来自己一定回追悔莫及。

有了目标,才会有动力。

成功,不相信眼泪;成功,不相信颓废;成功,不相信幻影。

成功,只垂青有充分磨砺充分付出的人。

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中。

未来,只能掌握在自己手中。

人生好比是海上的波浪,有时起,有时落,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一、自我认知分析1、学习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升的,虽然学习能力不是很强,可是我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我想,那就能做!不过,话虽说得好,但做起来,我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相信在“学习能力”上还有较大的进步空间,是对于我的挑战,更是我前进的动力。

2、思维能力:我思维能力的最大特点就是思维活跃,创新能力较强。

我不容易人为地把知识限制在某个框架内,作茧自缚;总是能够带着一面“多棱镜”,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

但思维的活跃也同时给我来了难题,让我有时缺乏一种“目标感”,只顾着去观察纷繁事物的复杂面,而忘记了这样观察的目的和意义。

我喜欢天马行空的自由想象胜过刻板严谨的逻辑,这个特点给我带来学习和生活上无穷的创意,同时也给我添加了麻烦——他人很难理解自己。

此外,我也比较相信自己的直觉思维。

管理能力:3、时间管理能力自认为自己对于时间的管理能力还有待加强。

对客观时间的安排上是没问题的,只是对主观时间的计划上会有一定的误差。

例如,可能需要两个小时做成的事,我会计划成一个或一个半小时。

总结一下原因——是自己对时间的估算能力还不强,对自己的执行能力还有所欠缺。

4、.管理团队方面从高中的三年情况来看,我对自己还是很满意的。

我的沟通能力中等,不是很好。

知道在对不同的对象时应用不同的沟通和交流方式,但自己大概不能处理得很好。

有自己的想法,但在团队中还不能很好的阐述。

我不是个善于交际的人,但能够耐心倾听别人诉说。

在遇到问题时,能够以恰当的方式向长辈请教。

所以我希望在大学这样相对轻松的环境里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

动手能力:我的动手能力不是很突出。

但在课余时间,能够主动运用互联网或图书寻找解答,积极参与学生部门的活动。

我的劣势:少言,执拗,不太善于交际。

做事太执着(在某些时候有可能是缺点),性格中的倔强大于顺从,所以可能比较自我,听不进别人的劝,“不到黄河不掉泪”。

有时候,比较内向(人总是矛盾的),遇到“决定人生”的关键时刻,不果断,会胆怯,不敢展示出自己。

首先,我认为自己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独立思考,独立学习,过于依赖老师,不能很好地适应现有的教学模式。

其次,不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很好地融入到一个新的集体,以最佳的状态进行工作和学习,磨合期过长;以此同时,难以长期保持对一个事物的积极性,容易产生审美疲劳,导致效率大不如从前;此外,不能很好的处理突发事件二、学业生涯规划设计1、学业目标分析在现代企业中,一个优秀企业家的作用,超过了100名优秀工程师、1000名优秀工人。

为什么是这样呢?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当经济持续发展时,社会对复合型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量将越来越大。

中国目前已有各类企业千万个左右,由于加入WTO,企业对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将越来越大。

在21世纪的知识经济时代,中国所需各类管理人才将达1000-1300万人。

据统计,全国国有企业应该培训的现职和后备管理人员有80万人,非国有企业急需工商类管理人才约80多万人,政府及其他行业需工商管理类人才约50万人,合计大约需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为200万左右。

根据教育部规划司统计信息处的资料,目前,普通高等学校合计有管理类学生约102万人,而工商管理类学生只有5万人左右,所占比重与需求严重失调。

我国开设工商管理专业教育起步较晚,每年培养的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才1万人左右,远远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据统计,我国目前每年工商管理人才需求达到9.5万人,其中国有企业需求4万人,非国有企业3万人,政府及其它机构需求2.5万人)。

因此,中国未来20年内,存在工商管理人才的巨大缺口。

篇三: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工商管理(辅修双学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双学位是在学生学好第一学位的基础上,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方法,能在中小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管理或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管理学、经济学和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企业管理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以及对企业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2、掌握营销基本知识、了解会计业务;3、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以及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工作问题的基本能力;4、熟悉我国企业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国际企业管理的惯例与规则;5、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6、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一定水平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三、主干学科管理学、经济学、统计学四、专业核心课程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西方经济学、企业战略管理、管理信息系统五、学制一般从第三学期开始学习,学制2.5—3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