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的高效性实验设计

合集下载

探究酶高效性和专一性

探究酶高效性和专一性

洗 涤 前
洗 涤 后
请大家结合课本实验思考:
1、用怎样的实验装置可以有效的控制过氧化 氢与酶的接触,保证反应的准确性?
2、用怎样的装置可以清晰观察产生气体的多 少从而来判断反应的速率的快慢呢?
探究酶的高效性
实验材料:过氧化氢溶液
肝脏研磨液 氯化铁溶液
实验器材: 20ml医用注射器 流量调节器 滤纸片 镊子 烧杯
实验结论:
利用过氧化氢酶和氯化铁溶液对照实验说明:
酶具有高效性
探究酶的专一性
实验材料:过氧化氢溶液 淀粉溶液 肝脏研磨液 唾液淀粉酶 斐林试剂
实验器材:20ml医用注射器 流量调节器 滤纸片 镊子 烧杯
请大家设计以“酶的高效性实验”为基础,设置 实验证明酶具有高效性
实验结论:
酶具有专一性
思考:
探究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甘南州合作一中马涛1掌握实验设计的一般原则尤其是对照原则以及单因子变量原则
探究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
甘南州合作一中 马涛
1、掌握实验设计的一般原则,尤其是对照原则以及单因 子变量原则。 2、利用所给实验材料、器材和药品设计展示实验方案。 3、小组为单位完成实验,并分析实验存在误差的原因。 4、完成小组评价表。 5、探索创新,实验拓展。
2、推入活塞至4cm处,向注射器内加入2ml过氧化 氢溶液,并用流量调节器密封注射器口端。(注意 在滴加过氧化氢溶液时应缓慢进行,防止过氧化氢 与滤纸片接触。)
3、同时将注射器旋转180度,确保反应同时进行, 观察反应过程,并记录相同的反应时间内产生氧气 的量。
思考:
为什么每个组加入的过氧化氢的量相 同而实验结果不同呢???
想一想:能不能用上述的实验材料和器材来设计实验呢? 提示:

酶特性检验实验报告(3篇)

酶特性检验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了解酶的催化作用特性,包括酶的专一性、高效性、温度和pH值对酶活力的影响,以及酶的激活剂和抑制剂对酶活力的作用。

通过对酶特性的研究,进一步掌握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

二、实验材料1. 实验材料:- 酶提取液(如唾液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等)- 底物溶液(如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脂肪溶液等)- pH缓冲液(不同pH值的缓冲液)- 温度控制装置(恒温水浴)- pH计- 显微镜- 试管、试管架、滴管、移液器等2. 试剂:- 碘液- 斐林试剂- 班氏试剂- 激活剂(如金属离子)- 抑制剂(如竞争性抑制剂、非竞争性抑制剂)三、实验方法1. 酶的专一性检验:- 将酶提取液与底物溶液混合,观察酶催化底物反应的现象。

- 使用不同底物进行对比实验,验证酶的专一性。

2. 酶的高效性检验:- 将酶提取液与底物溶液混合,观察酶催化底物反应的现象。

- 使用相同底物,将酶提取液与无机催化剂(如FeCl3)进行对比实验,验证酶的高效性。

3. 温度对酶活力的影响:- 将酶提取液与底物溶液混合,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反应。

- 观察酶催化底物反应的现象,分析温度对酶活力的影响。

4. pH值对酶活力的影响:- 将酶提取液与底物溶液混合,在不同pH值下进行反应。

- 观察酶催化底物反应的现象,分析pH值对酶活力的影响。

5. 激活剂和抑制剂对酶活力的影响:- 在酶提取液和底物溶液中分别加入激活剂和抑制剂。

- 观察酶催化底物反应的现象,分析激活剂和抑制剂对酶活力的影响。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酶的专一性检验:- 通过实验观察,酶提取液在特定底物存在下表现出催化作用,而在其他底物上无催化作用,证明酶具有专一性。

2. 酶的高效性检验:- 通过实验观察,酶提取液在催化底物反应时,反应速度明显快于无机催化剂,证明酶具有高效性。

3. 温度对酶活力的影响:- 通过实验观察,酶催化底物反应的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加快,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酶活力达到最大值,超过此温度,酶活力逐渐降低。

酶的高效性与专一性

酶的高效性与专一性

1 10 0 1 0 0 01 1 0 1 1 01 0 0 0 0 10 1 0 0 0 00 0 1 1
摇匀,37℃ 水浴中保温10min 各 2ml
摇匀,沸水浴中加热5—10min
实验现象解析
五.结果表示
观测、记录各试管的反应现象、并对实验 现象做出相应解析
六、思考题
1、酶作为一种生物催化剂,其催化特性 除了高效性与专一性外,还有哪些特点?
酶的高效性 酶的催化效率比一般催化剂高出107-1013
倍。专一性实验以过氧化氢酶为例,过氧化氢 酶的广泛分布于生物体内,能将代谢中产生的 过率比氧无化机氢催H2化O2剂分铁解粉成高H120O个数和量O级2 ,。反其应催速化率效 可观察O2 产生的情况。
酶催化的专一性
酶与一般催化剂相比,最显著的区别之一 是酶具有高度的专一性,专一性又称特异性,是 指一种酶只作用于一类化合物或一定的化学键, 以促进一定的化学变化,并生成一定产物。本实 验中唾液淀粉酶只能使淀粉水解成麦芽糖而不能 使蔗糖水解成葡萄糖和果糖,相反蔗糖酶只能使 蔗糖水解成葡萄糖和果糖而不能使淀粉水解成麦 芽糖,由此证明酶的专一性。
筒;白瓷板 3、试剂 (1)铁粉 (2)2%过氧化氢H2O2 (3)唾液淀粉酶:先用蒸馏水漱口,再含10ml左右蒸
馏水,轻轻漱口,数分钟后吐出收集在烧杯中,用数 层纱布或棉花过滤,所得清澈的唾液淀粉酶原液。根 据酶活高低稀释50-100倍,即为唾液淀粉酶溶液。 (4)蔗糖酶溶液:取1g 鲜酵母或干酵母放入研钵中, 加入少量石英砂和水研磨,再加入50ml蒸馏水,静 置片刻,过滤即得。
(5) 2% 蔗糖溶液:用分析纯蔗糖现用现配
(6)1%淀粉溶液: 1 g淀粉和0.3g NaCl ,用5 ml 蒸馏水悬浮,慢慢加入60ml煮沸的蒸馏水中,煮沸 1min,冷却至室温,加水到100ml,冰箱贮存。

高中《酶的高效性》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酶的高效性》教案、教学设计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1.酶的基本概念和特性,尤其是高效性的理解。
2.酶在生物体内作用机理的探究。
3.实验设计及操作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在探究酶活性影响因素的实验中。
4.学生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二)教学难点
1.酶高效性原理的抽象理解,如何将其与实际生物化学反应相结合。
2.实验操作中技巧的掌握,以及实验数据的准确分析和处理。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注重运用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和多媒体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酶高效性原理。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将组织以下活动: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酶高效性的原理和应用进行讨论。
2.提供相关案例,让学生分析酶在实际生物过程中的作用。
3.引导学生探讨酶活性受哪些因素影响,为后续实验探究打下基础。
作业布置要求:
1.请同学们按时完成作业,保持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2.作业完成后,认真检查,确保答案正确,避免低级错误。
3.遇到问题及时向同学或老师请教,提高作业质量。
4.老师将根据作业完成情况,给予评价和反馈,助力学生提高。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将采用以下方法引导学生学习: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酶的高效性原理。
2.利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生物学实例,帮助学生理解酶的特性及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
3.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表达能力。
3.设计具有梯度性的实验任务,从简单的观察实验到复杂的探究实验,逐步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在实验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实验教学设计

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实验教学设计

《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实验教学设计覃流静200811000075 林冰洁200811000072 卢珊珊200811000073 祝进贵200811000074一、教材、学情分析教材内容分析:《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是人教版高中《生物》第一册第三章第一节的一个必修实验内容。

通过此实验使学生能够加深对酶的特性的理解,而酶的特性是“新陈代谢与酶”一节中非常重要的知识点,要求的层次比较高,属“应用”层次,但酶的特性这个知识点,学生理解起来较困难,而且在生产实践上也有广泛的应用,因此在教材中占有重要位置。

教学需1课时,由于在理论课时学生已经学习了酶的发现和概念以及酶的特性,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提出预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观察思考,进行讨论,由学生自己总结出结论:酶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

这样的教学设计能体现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探究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学生学情分析:在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实验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有关酶特性的知识,知道酶特性包括专一性和高效性,已有一定的理论基础。

且学生已做过了《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学会了简单的实验操作技能,但由于本次实验,包含了两个小实验,所用原料和试剂都要按量按时间精确进行,所以指导好思维活跃的高二学生群体,保证其能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是关键。

通过本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和协同交流的意识。

二、课程目标:1.知识与技能(1)初步学会探索酶催化特定化学反应的方法。

(2)探索酶是否具有专一性和高效性。

(3)通过学生参与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并实施实验方案、对实验结果进行交流、表达等活动,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描述能力、实验能力、发散性思维能力、独立完成探究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1)通过小组成员相互配合,培养协调合理分工的能力;(2)尝试完成生物酶特性探究实验,增强实验问题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小组成员相互配合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2)通过学生如实记录、分析实验结论,培养他们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及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生物数字化实验——酶催化作用的高效性教学设计

生物数字化实验——酶催化作用的高效性教学设计

课题:验证酶的高效性
2.实验过程中是否发现了其他解决不了的问题?(时间充裕的情况下),问题解决以后可以再进行实验,得到正确曲线。

改进实验,绘制正确曲线。

1、分析曲线持续下降的原因?
2、分析曲线短暂下降的原因?
3、分析曲线没有从原点出发的原因?
10滴3.5%FeCl3溶液+1mlH2O2 曲线一
10滴2021脏研磨液+1mlH2O2曲线二
5、将实验曲线剪切复制到实验报告单并完成讨论。

小组讨论,总结实验结论
从斜率的角度比较两条曲线,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斜率:曲线斜率越大,密闭容器内相对压强变化越快,
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氧气越多,催化剂的催化效率越高。

实验结论:酶催化具有高效性
对比分析,得出结
论。

酶活性设计实验报告

酶活性设计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探究不同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2. 探究不同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3. 探究不同底物浓度对酶活性的影响;4. 探究不同酶浓度对酶活性的影响;5. 探究抑制剂和激活剂对酶活性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酶是一种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可调节性。

酶活性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温度、pH值、底物浓度、酶浓度、抑制剂和激活剂等。

本实验通过控制这些因素,探究其对酶活性的影响。

三、实验材料1. 试剂:淀粉酶、底物(淀粉)、碘液、NaOH、HCl、蒸馏水、丙酮、冰乙酸、苯酚、氢氧化钠、氯化钠、硫酸铜、氯化铁、硫酸锌等;2. 仪器:恒温水浴锅、pH计、移液器、试管、烧杯、滴定管、试管架等。

四、实验步骤1.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1)取6支试管,分别编号为1-6;(2)向1-5号试管中加入相同体积的淀粉酶溶液,6号试管为对照组;(3)向1-5号试管中加入相同体积的底物溶液,6号试管为对照组;(4)将1-5号试管分别放入0℃、20℃、40℃、60℃、80℃的恒温水浴锅中,保持5分钟;(5)向各试管中加入适量碘液,观察颜色变化;(6)记录颜色变化情况,分析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2. 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1)取6支试管,分别编号为1-6;(2)向1-5号试管中加入相同体积的淀粉酶溶液,6号试管为对照组;(3)向1-5号试管中加入相同体积的底物溶液,6号试管为对照组;(4)用NaOH和HCl调整1-5号试管的pH值分别为2、4、6、8、10;(5)将1-5号试管放入恒温水浴锅中,保持5分钟;(6)向各试管中加入适量碘液,观察颜色变化;(7)记录颜色变化情况,分析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

3. 底物浓度对酶活性的影响(1)取6支试管,分别编号为1-6;(2)向1-5号试管中加入相同体积的淀粉酶溶液,6号试管为对照组;(3)向1-5号试管中加入不同浓度的底物溶液;(4)将1-5号试管放入恒温水浴锅中,保持5分钟;(5)向各试管中加入适量碘液,观察颜色变化;(6)记录颜色变化情况,分析底物浓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4-1(2)__实验:探究酶的高效性

4-1(2)__实验:探究酶的高效性

第4章生命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换
第1节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
第二课时探究酶的高效性(实验4.1)
一、设计意图
本实验通过比较酶和无机催化剂的催化效率,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从而切身体会到酶具有很高的催化速率及其作为生物催化剂的特点。

此实验对于学生在“对照实验”以及观察实验结果,分析结果得出结论方面都有一定要求。

此实验为探究实验,因此在教学中首先需让学生明确研究目的,并阅读教材了解不同试管中的溶液配置以及实验操作、结果记录方法,以利于实验的顺利进行。

在结果分析中,可充分设疑,引导学生思考分析,让学生通过分析自己得出相关结论,体现“探究”。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会“探究酶的高效性”实验操作的有关技能,能独立或合作完成有关实验操作。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究酶的高效性”的实验过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探索、发现、合作和分享的乐趣。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
对实验结果分析,得出酶的高效性。

难点:
酶的专一性
四、教学准备
实验教学准备:准备实验器材,进行预实验。

(久隆徐群翊)。

酶的高效性与专一性

酶的高效性与专一性
《食品化学》
云南农业大学热带作物学院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并理解酶促反应的高效性和专一 性 2、掌握酶的高效性实和专一性实验设计 思路和操作

二、实验原理
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能在体内或体外起同样 催化作用的一类具有活性中心和特殊构象的生 物大分子,主要为蛋白质(少数为核酸),是 生物催化剂。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基本上都是 在酶催化下进行的。 酶的高效性 酶的催化效率比一般催化剂高出107-1013 倍。专一性实验以过氧化氢酶为例,过氧化氢 酶的广泛分布于生物体内,能将代谢中产生的 过氧化氢H2O2 分解成H2O 和 O2 。其催化效 率比无机催化剂铁粉高10个数量级,反应速率 可观察O2 产生的情况。
(5) 2% 蔗糖溶液:用分析纯蔗糖现用现配 (6)1%淀粉溶液: 1 g淀粉和0.3g NaCl ,用5 ml 蒸馏水悬浮,慢慢加入60ml煮沸的蒸馏水中,煮沸 1min,冷却至室温,加水到100ml,冰箱贮存。 (7) 0.1%淀粉溶液:0. 1 g淀粉,用5 ml蒸馏水悬 浮,慢慢加入60ml煮沸的蒸馏水中,煮沸1min,冷 却至室温,加水到100ml,冰箱贮存。 (8)班奈德(Benedict)试剂: 17.3g硫酸铜(CuSO4.5H2O)加100ml蒸馏水,加热 溶解,冷却;173g柠檬酸钠和100g碳酸钠,以 600ml蒸馏水加热溶解,冷却后将硫酸铜溶液慢慢 加到柠檬酸钠-碳酸钠溶液中,边加边搅匀,最后定 容至1000ml。如有沉淀可过滤除去。

四、实验步骤

1、酶催化的高效性 :取4支试管,按下表操 作 操作项目 试管编号
2%H2O2 /ml 生马铃薯块 熟马铃薯块
1 3
2 0
2 3
0 2
3 3

高中生物实验专题1探究酶的高效性、专一性

高中生物实验专题1探究酶的高效性、专一性

实验专题一酶的研究和应用
课题1 探究酶的特性
一、过氧化氢分解实验
1.实验材料
新鲜肝脏研磨液(含有过氧化氢酶)、氯化铁溶液、清水、试管5支、试管架、量筒、滴管
2.实验步骤
1)取3支试管置于置于试管架上,分别标号1,2,3
2)向3支试管中加入3ml过氧化氢溶液
3)1号试管加入1ml清水,2、3号试管分别加入等量氯化铁溶液、肝脏研磨液
3.实验现象
气泡数量催化作用
1号________ ________
2号________ ________
3号________ ________
4.实验结论
1号、2号试管作对比,说明酶具有_________。

2号、3号试管作对比,说明酶具有___________。

二、探究酶的专一性
1.实验原理:唾液淀粉酶能专一的催化淀粉分解为麦芽糖,而麦芽糖是还原性糖,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发生颜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蔗糖本身不是还原性糖,不与斐林试剂反应,而蔗糖的分解产物葡萄糖、果糖都是还原性糖,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通过观察现象,证明酶具有专一性。

2.实验材料:蔗糖溶液、淀粉溶液、硫酸铜溶液,NaOH溶液、烧杯、试管、石棉网、铁架台、酒精灯、滴管、量筒等
3.实验步骤:
4.实验现象分析及结论:
1号试管______________,说明淀粉酶_____催化淀粉分解;2号试管___________,说明淀粉酶____催化蔗糖分解(填能或不能)。

结论:酶具有_______ 三、自行设计实验证明温度影响酶活性。

酶高效性的实验报告

酶高效性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酶的催化作用及其高效性。

2. 比较酶与无机催化剂的催化效率差异。

3. 掌握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实验设计能力。

二、实验原理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具有高效、专一、可调节等特点。

在生物体内,酶参与各种生化反应,加速反应速率,降低活化能。

本实验通过比较酶与无机催化剂对特定反应的催化效率,验证酶的高效性。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酶制剂:淀粉酶、蛋白酶- 无机催化剂:FeCl3- 底物:淀粉、蛋白质- 试剂:碘液、双缩脲试剂- 仪器:试管、烧杯、电子天平、恒温水浴锅、滴管2. 实验步骤:(1)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实验:1. 在试管中加入2mL淀粉溶液;2. 加入适量淀粉酶,放入恒温水浴锅中保温;3. 定时取出试管,加入碘液,观察颜色变化。

(2)蛋白酶催化蛋白质水解实验:1. 在试管中加入2mL蛋白质溶液;2. 加入适量蛋白酶,放入恒温水浴锅中保温;3. 定时取出试管,加入双缩脲试剂,观察颜色变化。

(3)FeCl3催化淀粉水解实验:1. 在试管中加入2mL淀粉溶液;2. 加入适量FeCl3;3. 放入恒温水浴锅中保温;4. 定时取出试管,加入碘液,观察颜色变化。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实验:实验结果显示,加入淀粉酶的试管在保温一段时间后,碘液颜色逐渐变浅,说明淀粉被水解。

而加入FeCl3的试管,碘液颜色变化不明显,说明FeCl3催化效率较低。

2. 蛋白酶催化蛋白质水解实验:实验结果显示,加入蛋白酶的试管在保温一段时间后,双缩脲试剂颜色变深,说明蛋白质被水解。

而加入FeCl3的试管,双缩脲试剂颜色变化不明显,说明FeCl3催化效率较低。

五、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验证了酶具有高效性。

在相同条件下,酶的催化效率远高于无机催化剂。

这表明酶在生物体内具有重要的催化作用,加速各种生化反应的进行。

六、实验心得1. 实验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 通过本实验,我们对酶的催化作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设计能力。

酶的相关实验复习 验证酶的催化作用与高效性

酶的相关实验复习 验证酶的催化作用与高效性

② ③④⑤⑥
2 mL 3%淀粉溶液

+ +---
2 mL 3%蔗糖溶液

- -+++
1 mL 2%的新鲜 淀粉酶溶液

+ ++++
反应温度(℃)
40
60 80 40 60 80
2 mL斐林试剂

+ ++++
砖红色深浅*
++ +++ + - - -
注:“+”表示有,“-”表示无。*:此行“+”的多少代表 颜色的深浅。 1.淀粉和蔗糖水解后都能产生还原糖 (1)实验的原理是:2_._还__原__糖__与__斐__林__试__剂__水__浴__加__热__出__现__砖__红__色_ 沉淀 (2)能验证酶专一性的是试管编号__①__④__或___②___⑤__或___③__ ⑥ ((43))本 本实实验验能的否实验用碘变液量代是替__斐_反_林_应_试_物_剂_的_进_种_行_类_结_和_果_温_的_度_检测?___否____ (5)本实验中淀粉酶的活性在温度__6_0_0_C___最高
的溶液

酸 NaOH
3
注入等量的H2O2 溶液
2 mL
2 mL 2 mL
观察现象
有大量气 无气泡 无气泡
4
泡产生
产生 产生
判断: (1)步骤2和步骤3可以颠倒
某(2同)没学遵设循计等了一量个原在则室,温向203℃支条试件管下中,证注明入p的H影肝响脏过研氧磨化液氢、酶 催试化剂过、氧过化氧氢化分氢解的溶实液验都方应案等。量
实验材料和用具:(略) 实验方法和步骤: ① 取3支洁净的试管,编上号(A、B、C)。 ② 向3支试管分别注入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 ③ 向3支试管分别注入新鲜的家鸡肝脏研磨液(其内含有过氧 化氢酶)。 ④ 向3支试管分别注入蒸馏水、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质量分 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 ⑤ 堵住试管口,轻轻振荡这3支试管,使试管内的物质混合均 匀。 ⑥ 将点燃但无火焰的卫生香分别放入3支试管内液面的上方, 观察哪支卫生香燃烧猛烈。

酶的催化作用特性及实验设计

酶的催化作用特性及实验设计

A
A.该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为35℃左右,最适pH为8 B.当pH为8时,影响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底物浓度 和酶浓度 C.随pH升高,该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也逐渐升高 D.当pH为任何一固定值时,实验结果都可以证明温 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37℃水浴 放置2min
60 ℃浴
1ml 1ml 1ml 在相应的温度下保温2min, 混合摇匀, 放置反应5min 1滴 1滴 1滴
变蓝
不变蓝
变蓝
唾液淀粉酶在37 ℃中活性最强
例·右图表示酶活性与温度的 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当反应温度由t2调到最适 温度时,酶活性下降 B.当反应温度由t1调到最适 温度时,酶活性上升 C.酶活性在t2时比t1高,故t2时更适合酶的保存 D.酶活性在t1时比t2低,表明t1时酶的空间结构破坏 更严重
(1)为何要选新鲜的肝脏?
(2)该实验中所用试管应选较粗的还是较 细的?为什么? 1、因为在不新鲜的肝脏中,过氧化氢酶的 活性会由于细菌的破坏而降低。2、应选用 较粗的,因为在较细的试管中容易形成大量 的气泡,而影响卫生香的复燃。
(3)为何要选动物的肝脏组织来做实验,其他动 植物的组织的研磨液能替代吗? (4)相同质量的块状肝脏和肝脏研磨液,哪一个 催化效果好?为什么? (5)滴入肝脏研磨液和氯化铁溶液时,可否共用 下个吸管?为什么? 3、因为肝脏组织中过氧化氢酶含量较丰富;其它 动植物组织也含有少量的过氧化氢酶,所以能够 替代。
气泡产生 卫生香燃烧 不明显 少量 较多 变亮 大量 复燃
不复燃
不复燃
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速O2 得到能量, 分解,提 从常态转变 高反应速 为容易分解 浴加热 率 的活跃态 H2O2酶和 气泡较少 3+ 加 2滴 H 2O2酶和Fe Fe3+都能 燃烧 2ml FeCl 都降低了 3 不猛烈 加快H2O2 H2O2反应的 加2滴 气泡较多 分解,且 活化能,且酶 2ml H2O2酶 燃烧猛烈 酶的催化 的作用更显著 效率高 几乎 2ml 常温 无气泡 90℃水 产生 气泡很少 2m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酶的高效性实验设计先举例过氧化氢分解的实验
材料:
新鲜猪肝研磨液(含有H2O2酶)、3%的FeCl3溶液(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催化剂)、清水、试管5支、试管架、酒精炉、线香、打火机、量筒
步骤:
1、在5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H2O2溶液,依次编号置于试管架上。

2、在1号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清水;2号试管中加入与清水等量的新鲜猪肝研磨液;3号试管中加入等量的3%的FeCl3溶液;4号试管中加入经过高温煮过的等量的新鲜猪肝研磨液;5号试管中加入高温煮过的FeCl3溶液。

3、用点燃但无火焰的线香插入试管检验。

现象:
氧气量效果
1号:—无催化作用
2号:﹢﹢高效催化
3号:﹢低效催化
4号:—无催化作用
5号:﹢低效催化
结论:过氧化氢酶比FeCl3催化剂高效。

酶具有高效性。

再举例小麦淀粉酶的高效性实验:
实验材料和仪器:两支洁净的试管、6mL以上的浆糊、5mL以上的小麦淀粉酶滤液、清水若干、恒温水浴缸、碘液实验液、滴管
步骤:
1、取甲、乙两支洁净的试管,分别注入3mL浆糊。

2、在甲试管中注入1mL~2mL新鲜的小麦淀粉酶滤液,在乙试管中注入1mL~2mL清水作为对照。

3、振荡两支试管,将甲、乙两支试管的下半部浸在35℃左右的温水里,保温约5分钟。

同时取出这两支试管,分别滴入一滴碘液。

现象:
乙试管内浆糊变成蓝色,而甲试管内的浆糊则不变蓝色。

遇着碘液变成蓝色,这是淀粉的特性。

甲试管内的浆糊遇碘液不变蓝色,这说明甲试管内的淀粉已经转变成其他物质了。

结论:
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小麦淀粉酶能够促使淀粉迅速地水解为麦芽糖。

因此,甲试管内的浆糊遇到碘液不变蓝色。

酶在适宜的温度和其他条件下,能够使生物体内的许多复杂的化学反应顺利而迅速地进行,而酶本身却不发生变化。

因此,酶是生物催化剂。

酶的概念要从以下三方面内容去理解和记忆:
(1)产生
(2)作用
(3)化学性质
分析拓展
酶的特性
高效性、专一性、多样性
酶的催化效率很高(可以比一般的无机催化剂高106~1010倍),反应速度很快,少量的酶就可以起到很强的催化作用。

例如,1份淀粉酶就能够催化100万份的淀粉,使淀粉水解成麦芽糖。

这就是说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的特点。

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物质的化学反应。

例如,麦芽糖酶只能催化麦芽糖,将麦芽糖水解成葡萄糖,而对其他的糖则不起催化作用。

这就是说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的特点。

由于生物体内化学反应的种类极多,而催化每种化学反应的是专一性的酶,因此,生物体内具有种类繁多的酶。

这就是说酶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正是因为酶具有这样的特点,所以,酶对于生物体内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是极为重要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