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军最后一名老兵:投诚后结局悲惨

合集下载

最后一名老兵口述

最后一名老兵口述

29军最后一名老兵口述:我亲历的卢沟桥事变采访手记:人类社会伴随着战争走到今天,但恐怕没有哪一次能像卢沟桥事变那样,如此长久而深刻地震撼着无数中国人的心灵。

2007年7月7日,笔者在卢沟桥组织了全国范围内的29军老兵的最后一次集结。

当时,笔者还公布了所能搜集到的差不多全国范围内的29军老兵资料。

事后,笔者又写出报告文学《29军老兵在卢沟桥上的最后一次集结》。

在这篇报告中,能调查到的29军老兵的姓名、年龄、军衔、历史、现住址、现在的经济状况、家庭状况、健康状况、基本心境等,全部记录在案了。

笔者认为,王自治老人,应该是29军直接在卢沟桥事变中参战的最后一名老兵了。

以后,即便是在神仙面前,这部浩瀚的抗战历史巨著,它最后活生生的一页,也永远合上了。

我出生于1921年7月,今年整整90岁(陕西关中平原的人们都说虚岁)。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三省迅速沦陷。

当时,关中平原风传东北军不战而退、荒落而逃的故事。

这让关中地区的汉子们很是郁闷。

1936年,我受到一位亲戚的影响,决定投笔从戎,参加了29军。

12月12日,我刚刚参军一周,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逼蒋介石抗日的消息就传来了,这更加坚定了我抗日救国的决心。

我们是经过严格的考试才进入29军军事训练团的,之后我当了一名学员兵。

之后我一直追随何基沣将军(地下党员,新中国成立后任水利部副部长等职)到抗日战争最后胜利,先后参加了抗战期间正面战场的一些著名战役如沧州战役、大名府战役、张自忠将军牺牲的枣宜会战等,直至参加了淮海战役的贾汪起义。

血战卢沟桥卢沟桥事变发生时,我正在南苑兵营第14营房。

战争打响后,29军全军投入紧张的备战,我所在的学兵军训团停止了一切课程。

当时的29军学兵军事训练团约有学兵1500人,都是参军不久的学生。

我们都是热血青年,大都没有经过任何战斗锻炼,没有任何实战经验,立刻上战场实在不恰当。

但是我们学兵一再请缨杀敌,最后军部将我们编入了战斗序列。

7月28日,日寇侵犯南苑。

抗战英烈陈安宝 牺牲后头颅被空运至日本示众

抗战英烈陈安宝 牺牲后头颅被空运至日本示众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抗战英烈陈安宝牺牲后头颅被空运至日本示众导语:抗战英烈陈安宝(1891~1939),字善夫,浙江省黄岩县横街乡马院村人。

国民革命军陆军第29军军长兼第79师师长。

2014年9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抗战英烈陈安宝(1891~1939),字善夫,浙江省黄岩县横街乡马院村人。

国民革命军陆军第29军军长兼第79师师长。

2014年9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授予抗日英烈荣誉称号。

陈安宝烈士简介陈安宝烈士是浙江省花岗岩人,少时父母双亡,家境贫苦,作新小学校长准免费入学。

20岁从军南京入伍生队,后入湖北陆军预备学校。

民国5年(1916)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步科第3期,任浙军2师连长,营长。

1926年,参加北伐,大小40余战皆捷,升79师中将副师长,1935年任师长。

1937年抗战爆发后,率部参加淞沪会战,痛击松井石根指挥的日本华中方面军,立有战功,1938年夏晋升为第26军军长兼第79师师长,移驻江西永修,12月专任26军军长。

1939年5月3日,陈安宝将军奉命收复南昌,6日到前线督战,不幸途中遭敌机轰炸,壮烈牺牲。

1940年7月7日,国民政府发布命令,追认陈安宝烈士为陆军上将,中国共产党也在延安举行公祭。

出资重建作新小学,人们为了纪念他更名为“安宝小学”。

陈安宝烈士生平经历陈安宝,字善夫,1891年生于浙江省黄岩县横街乡马院村。

他自幼聪明好学,敢作敢为。

在当地作新小学读书,学习成绩优秀,尊师敬长,深受老师的喜爱和同学们的钦佩。

由于家境贫寒,他小学未毕业就辍学。

这时清政府腐败无能,列强在华势力扩张,他立志寻找民族革命、富国强兵之路,毅然投笔从戎,于辛亥革命前夕赴南京,考入生活常识分享。

宋哲元

宋哲元

宋哲元(1885—1940),字明轩,汉族,山东省乐陵市城关镇赵洪都村人。

中华民国军事将领。

他是冯玉祥手下西北军五虎之一,冯玉祥对他十分赏识,称赞他“勇猛沉着”、“忠实勤勉”、“遇事不苟”、“练兵有方”。

1940年4月5日,宋哲元以中风不语病逝,葬于绵阳附近的富乐山,享年56岁。

国民政府追升其为一级上将。

人物生平幼年家贫,刻苦读书。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从军,北洋陆军随营武备学堂毕业。

毕业后服役于冯玉祥部,历任哨长、连长、营长、团长。

1922参加直奉战争,升任第二十五混成旅旅长,是西北军五虎上将之一。

1924年参加北京政变,10月冯部改编成国民军,宋哲元任第一军第一师(后改为第四师)师长。

1925年秋改任热河特别行政区都统。

他曾在承德避暑山庄里成立蚕蜂学校推广种桑养蜂,振兴热河农业;还兴办军械厂,可以小批量仿制德国毛瑟20响驳壳枪。

1926年,宋哲元部撤离承德时,市民夹道相送。

1926年任国民军北路总指挥、西路总司令,先后在南口、多伦等地指挥所部对直奉联军和晋军作战。

并于1926年9月17日五原誓师后,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军联军北路军总司令兼暂编第1师师长、国民革命军第2集团军第4方面军总指挥。

1927年11月任陕西省政府主席。

1930年蒋冯阎中原大战中,任冯玉祥军第4路总指挥。

战败后冯玉祥余部退居晋南地区。

负责北方军事善后的张学良将其整编,该部缩编为陆军第3军,下辖3个师,宋哲元任军长,归东北军序列。

1931年6月,宋哲元部整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29军。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的第三天,宋哲元即率第29军全体官兵,向全国发出"抗日通电",坚决表示:"哲元等分属军人,责在保国。

谨率所部枕戈待命,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奋斗牺牲,誓雪国耻。

" 1932年任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委员兼察哈尔省政府主席。

1933年1月2日,日军攻占山海关。

10日,宋哲元奉张学良令,率29军由山西阳泉移驻北平以东的三河、宝坻、蓟县、玉田、香河一带驻防训练。

七七事变(七)中国的第二十九军

七七事变(七)中国的第二十九军

七七事变(七)中国的第二十九军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字明轩,1885年出生于山东乐陵城关镇赵洪都村。

幼年家贫,刻苦读书,13岁从军,17岁入陕西老帅陆建章所办的随营学校学习。

后入冯玉祥部,历任连长、营长、团长。

1922年参加直奉战争,升任第二十五混成旅旅长,是西北军五虎上将之一。

冯玉祥对他十分赏识,称赞他"勇猛沉着","忠实勤勉","遇事不苟","练兵有方"。

1924年10月冯部改编成国民军,宋哲元任第一军第一师(后改为第四师)师长。

1925年秋改任热河都统。

他曾在承德避暑山庄里成立蚕蜂学校,推广种桑养蜂,振兴热河农业。

承德街头到处贴着"人不劳动,不配吃饭"等大标语,多年死气沉沉的承德街市为之面目一新。

宋哲元还在承德兴办军械厂,可以小批量仿制德国毛瑟20响驳壳枪。

1926年,宋哲元部撤离承德时,热河人民夹道相送。

1927年5月,冯玉祥和西北军诸将在五原誓师,参加北伐军,改称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宋哲元任第四方面军总指挥,11月兼任陕西省主席。

1929年冯玉祥反蒋,被阎锡山软禁在山西,宋哲元遂代理国民军总司令,率部出潼关进军河南。

奈何失利,后退回陕西。

1930年4月,蒋、冯、阎之间爆发中原大战。

宋哲元任西北军第二方面军第四路总指挥。

战争失败后,西北军余部约六七万人在宋哲元、张自忠、刘汝明、童玉振、孙良诚、秦德纯、赵登禹、张维藩等人的带领下,退入山西,名噪一时的西北军就此分崩离析。

1931年1月,西北军残部被张学良收编,成为东北边防军第三军,宋哲元任军长,秦德纯、刘汝明任副军长,冯治安任三十七师师长,张自忠任三十八师师长。

同年6月,改番号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

张学良给了二十九军五十万元的安置费以后就撒手不管。

晋东南是阎锡山经营多年的地盘,二十九军驻扎在此寄人篱下,军费无着,穷困潦倒,士兵们衣衫褴褛,如同乞丐。

身边的一位老兵终

身边的一位老兵终

时任新六军14师40团第一营 少校营长
日本投降仪式的见证者
• 1945年9月9日,在南京的对 日本法西斯受降仪式中,他 所在的第14师40团1营,作为 受降仪式的警卫营,见证了 受降仪式过程。 • 9时10分,中国战区日本受降 仪式完毕,日本代表退出会 场。随后,何应钦向全国及 全世界人士发表广播讲话, 宣布南京受降仪式顺利完成。 他说:“这是中国历史上最 有意义的一个日子,这是八 年抗战艰苦奋斗的结果,东 亚及世界人类和平与繁荣亦 从此进入到一个新纪元。”
文革的经历
• 1966年,“文革”开始,人们在赵振英的档案中查到了他的历史,一 天,两个警察出现在他面前,他们让赵振英在一份逮捕书上签了字, 给他戴上手铐,将他带到了一个体育场里。这儿正在举行一场公判大 会,在革命群众震耳欲聋的“打倒”声中,赵振英以“国民党反动军 官”的罪名,被判了20年有期徒刑。 • 监狱里的日子是难熬的。一张大通铺,睡着10多个人,经常吃不饱。 赵振英的活儿,是在一个烧砖的窑厂里,清理烧剩下的灰尘与碎砖。 每天,他都要推着三轮车,在几十个窑洞里来回走,一天下来,全身 覆满灰尘,只露出两只眼睛。然而精神上的折磨,远远超过身体上的 折磨。对于自己的罪名,赵振英始终“不服气”,他一边劳改,一边 给法院写申诉书,经常处于恍惚之中。有天晚上收工回来洗脚,他没 有脱鞋子,就把脚伸进了盆里。 • 寄出的十几封申诉书,如泥牛如海,一去无回,等来的,却是一纸离 婚判决书。 • 1975年,这场噩梦总算终结。当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对国民党 县团级以上军官的特赦令,赵振英也在这个行列中。特赦后的第二天, 赵振英便让单位开了封介绍信,与妻子复婚
南京受降仪式老照片(左上角的军官疑 似赵振英)
国民党新六军
• 赵振英所在的国民党新六军,被称为国民党军 队“王牌中的王牌”,军长廖耀湘,是蒋介石 的得意门生。1945年8月,抗战已接近尾声, 蒋介石点名要求新六军进驻南京。他想用这支 全副美式装备的威武之师,向投降的日本人展 示中国的军威。 • 1945年8月28日,赵振英的第一营从湖南芷江 飞往南京。从跳出机舱踏上南京土地的那一刻, 赵振英与他的士兵们注定将被载入史册——这 是在历经了艰苦卓绝的8年抗战之后,第一支 收复首都的中国军队

佟麟阁之子佟兵忆父抗战往事 寻回尸骨 毕生难忘

佟麟阁之子佟兵忆父抗战往事 寻回尸骨 毕生难忘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佟麟阁之子佟兵忆父抗战往事寻回尸骨毕生难

导语:1937年7月7日,卢沟桥,时任国民革命军29军副军长佟麟阁积极指挥将士报国杀敌。

日前,已经90岁高龄的佟麟阁将军之子佟兵接受香港文汇报专访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时任国民革命军29军副军长佟麟阁积极指挥将士报国杀敌。

日前,已经90岁高龄的佟麟阁将军之子佟兵接受香港文汇报专访,表示“抗战精神应当永远激励中华民族前进。


回想起父亲当年抗击日寇的经历,九旬老人佟兵记忆犹新。

卢沟桥事变后,29军个别将领在战与和之间徘徊不定。

“我父亲在军事会议上表态,中日战争是不可避免的。

日寇进犯,我们29军首当其冲。

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

荣辱系于一人者轻,而系于国家民族者重。

国家多难,军人应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

”佟兵说。

负伤作战英勇就义
据佟兵介绍,1937年7月28日,日军对南苑等29军阵地发起猛烈进攻,战斗十分惨烈。

当时日军集结五个师团,10万以上的兵力,在几十辆坦克的掩护下,陆空联合猛攻南苑,致使整个南苑城一片火海。

没有坚固的工事掩蔽,在敌人飞机大炮的轰炸下,29军用简陋的武器,抵挡日军数次猛攻。

“当天,父亲接到命令,要撤到永定门,他带领手下边打边撤。

”佟兵后来了解到,那时跟随佟麟阁左右的,有一部分38军骑兵师和1500名学生训练团成员,共5000多人,“但真正有战斗力的也不过3000人”。

行至南苑某村时,佟麟阁部遭到了日军阻击。

一片扫射中,佟麟阁
生活常识分享。

悲哉,上将军_名人故事

悲哉,上将军_名人故事

悲哉,上将军张自忠,字荩忱,著名抗日将领,民族英雄。

民国陆军中将加上将衔,牺牲后追授为陆军二级上将军衔,同时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牺牲的最高级别将领。

一那是几年前,为了写作赵登禹将军在采访29军老兵的时候,我提到了29军的主要的主政者,从军长宋哲元,副军长秦德纯、吕秀文,师长赵登禹、张自忠都是山东人。

在日本人面前都是有种的汉子,铁骨铜声。

那个老兵说:张自忠是汉奸,后来变成了烈士。

说毕,摇摇头。

我当时吃了一惊。

将军殉国多年,而汉奸一说还在某些人心里发酵,不由使我心颤。

张自忠是1936年6月赴任天津市长的,当时日本人为了钳制拉拢宋哲元,把华北从中国划出去,1937年3月底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官田代以天皇生日为由,邀请宋哲元组团访问同文同种的日本,一切费用由日人支付。

宋哲元面有难色,他要是作为一把手去的话,日军就会谈修铁路、要长芦盐场、煤矿什么的各种权益,于是宋哲元就委派张自忠作为自己的代表到了日本。

在日本期间,日方要挟张自忠在中日经济提携条约上签字。

张自忠勃然而起断然拒绝,拂袖退出提前归国。

“七七”事变后,随着佟麟阁、赵登禹血洒沙场,宋哲元7月28日率29军撤退到保定,并决计留下张自忠与日本人周旋,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北平绥靖公署主任、北平市长都由张自忠全权代理。

当晚九时,枪声稍歇,宋哲元、秦德纯等人出北平西直门,转赴保定,临别,张自忠黯然对秦德纯说:“你同宋先生成了民族英雄,我怕成了汉奸了。

”语言沉痛,但沉痛里自有一种担当在,将军让人追溯到了古之中国的烈士之风,这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度,使我心中悲慨地回旋着两千年前李陵的那些句子——子归受荣,我留受辱。

为了免于炮火下生灵的涂炭,这委屈是那样的悲凉锥心。

尽管张自忠将军曾指出自己留在日据的北平不是要当汉奸,而是“希望能够打开一个局面,维持一个较长的时间,而使国家有更充实的准备”,并表示为此不计毁誉,但是“汉奸”帽子和四处涌来的鄙夷唾弃,令他压抑怆怀。

最后的抗战老兵

最后的抗战老兵

最后的抗战老兵作者:孙春龙来源:《新西部》2014年第01期在国内,几乎所有和国民党有关的抗战纪念设施,在“文革”中均被毁殆尽。

我们是否还能找到一个向这些先烈下跪的地方?那些幸存的隶属于原国民党的抗战老兵,至今依然生活在彷徨与贫困之中。

他们什么时候可以得到应有的荣誉和关怀?这份正视,不仅关乎官方,也关乎于每一个国民。

2013年,“老兵回家”项目获得突破性进展。

7月,民政部近期回复人大代表建议,将原国民党抗战老兵纳入社会保障范围,并建议当地党委、政府对他们在政治上、生活上予以关心和照顾。

这份文件虽然说明因为法律限定,无法将原国民党抗战老兵纳入优抚政策,但毕竟把这件回避了多年的事情摆到了前台。

媒体报道这一消息的当天,我接到了一位抗战老兵的女儿打来的电话,在电话里,她异常伤心地哭着说,她终于看到了这一天,她的爸爸背负了一辈子“国民党反动派”的政治包袱,在亲戚朋友面前抬不起头来,现在,她终于看到来自于国家层面对这些抗战老兵的认可和关怀。

对所有抗战老兵来说,这一天等得的确太久了。

根据我们的调研,在大陆目前幸存的原国民党抗战老兵仅剩万余名,平均年龄在90岁以上,因为很多人曾被劳改二、三十年,释放之后已难以成家,所以孤寡老兵很多,有很多高达90岁的老人,还要自己每天为生计奔波。

针对这个为数不多的群体来说,迫切需要解决的是改善他们的生活。

不过,他们最重要和最期待的,则是对国家荣誉的向往。

一场没有亲人的葬礼王德修是在街头“捡”来的一位老兵。

2013年9月11日,我到昆明出差,当地的志愿者周德蓉阿姨告诉我,她接到一个热心市民打来的电话,说是在昆明街头有一个流浪的老人,捡垃圾为生,是一名抗战老兵。

按照这位热心人士提供的地址,在马路旁边的一个商铺拐角,找到了这位名叫王德修的老兵和他的“家”。

家不过是一堆破烂,有衣被,有各种包、鞋子,还有未开封的过期药品。

见到我们,王德修很高兴,从箱底翻出一双女士鞋,用衣角擦了擦上面的灰尘,说送给周阿姨做礼物。

龚楚:红军第一叛将的叛变过程和结局

龚楚:红军第一叛将的叛变过程和结局

红军第一叛将的叛变过程和结局近期,在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反映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历史的电视连续剧《浴血坚持》中有一个叫龚楚民的叛徒,他带领国民党军队大肆搜剿红军和游击队,并化装成红军企图抓捕中共中央分局领导人项英、陈毅等。

在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历史上,这个叛徒的真实姓名叫龚楚,红军主力长征后,任中央军区参谋长,由于经不起艰苦斗争的考验和敌人的利诱,叛变投敌,给南方红军和游击队特别是给赣粤边区的红军和游击队造成了重大损失。

龚楚,曾用名龚鹤村,广东乐昌人。

大革命时期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参加了党的许多重要军事活动,并在红军中担任过许多重要职务。

那么,他都参加了哪些重要军事活动?担任过哪些重要职务?他是如何叛变的?最后结局怎样?早年参加过粤军和从事农民运动,曾任广东北江工农讨逆军总指挥1917年,龚楚入粤军第2旅,曾担任班长、旅部副官,后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韶州(今韶关)分校学习。

1920年后,龚楚先后任粤军排长、连长。

1923年,龚楚任国民革命军攻鄂军少校参谋,参加攻打湖南作战。

失败后被派到广州通讯处工作。

1924年6月,龚楚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同月,受中共广东区委派遣,以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特派员身份,到广东省农民协会北江办事处从事农民运动。

1926年5月,龚楚任共青团乐昌特支书记。

1927年2月,龚楚任中共乐昌支部书记。

同年5月,龚楚率领乐昌农民军与北江工农军汇合,组成工农讨逆军,任总指挥,指挥讨逆军赴武汉参加讨伐蒋介石活动。

讨逆军到达湖南耒阳时,被改编为第13军补充团,龚楚任团长。

参加南昌起义、湘南起义、百色起义,曾任南昌起义军营指导员,湘南工农革命军第3师党代表,工农红军第4军第10师29团党代表、第7军参谋长等职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龚楚率补充团转战到江西,参加了南昌起义。

起义后,补充团大部分被编入起义军第20军第3师第6团3营,龚楚任该营指导员。

后转赴香港潜回广东家乡。

国民党军第二十九军简介

国民党军第二十九军简介

国民党军第二十九军,前身是冯玉祥的西北军一部。

1930年3月,冯玉祥联合阎锡山、李宗仁等发出倒蒋通电,中原大战爆发。

11月,中原大战结束,冯玉祥兵败下野,原属冯玉祥的宋哲元部被张学良收编为第二十九军。

1933年2月至5月,第二十九军参加长城抗战,在喜峰口、罗文峪、马兰关地段与日军浴血苦战33昼夜。

二十九军大刀队闻名全国。

长城抗战结束后,第二十九军驻防北平、冀中和察哈尔省,并收编原察哈尔抗日同盟军(在中国共产党推动、帮助下,由冯玉祥、吉鸿昌、方振武等爱国将领组织的抗日武装)大量部队。

1937年7月7日,第二十九军第三十七师在卢沟桥奋起抗击进攻宛平城的日军,打响全国性抗战第一枪。

其后,第二十九军拒绝执行蒋介石“不抵抗”的命令,在北平和天津外围与日军激战,副军长佟麟阁及第一三二师师长赵登禹相继阵亡。

卢沟桥事变后,第二十九军扩编为第五十九、第六十八、第七十七军和骑兵第三军,合编为第一集团军。

后来,参加了徐州会战,在台儿庄战役中威名大震。

抗战期间,又改编为第三十三集团军,张自忠为司令官。

宜枣战役中张自忠战死后,冯治安接任司令官。

抗战胜利后,第三十三集团军(其中刘汝明带一个军脱离集团军建制)先后改编为第三十三军、第三绥靖区。

1948年11月,淮海战役爆发,第三绥靖区大部在张克侠、何基沣率领下,战场起义,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三军、第三十四军。

上世纪五十年代,包括第三十三军、第三十四军在内的上海周围部队,统统划归上海警备区序列。

历史趣谈:那些不曾忘记的岁月 抗战老兵成甲子的风雨人生

历史趣谈:那些不曾忘记的岁月 抗战老兵成甲子的风雨人生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那些不曾忘记的岁月抗战老兵成甲子的风雨人生
导语: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严辞拒绝。

日军遂向中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严辞拒绝。

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城。

第29军奋起抗战。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

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

说起历史,说起经历,那些当年参加抗战的老兵比谁都清楚,比谁都记忆深刻。

在卢沟桥事变七十七周年之际,我们采访了一位当年参加抗日战争的老兵,他的讲述让我们重新回味了那段中华民族不曾忘记的岁月。

家住彬县城关镇西街平林路西一巷的成甲子老人,出生于1922年,曾是国民革命军第38军35师特务连的一名战士,参加了中条山战役、六六战役,后转战河南灵宝与日军血战,抗日战争结束第二年回家,以卖小吃为生。

经过四处打听,我们在平林路西一巷找到了成甲子老人,老人已经90多岁,但身体依然硬朗,耳聪目明,当我们说明来意之后,他便和蔼地对我们侃侃而谈,流利的话语,超强的记忆能力,让人十分叹服。

他是抗战英雄
老人告诉我们,在他年轻的时候,被拉壮丁而参军,当时被编入了国民革命军第38军35师特务连,当时的军长是赵寿山。

抗日战争开始后,他们就全身投入了战斗,在中条山战役和六六战役中,38军奋勇抗敌,浴血杀敌,日军从山西一度打入河南,又被他们打了回去。

生活常识分享。

远征军老兵中最倒霉的人物

远征军老兵中最倒霉的人物

远征军老兵中最倒霉的人物作者:方军,1954年生于北京,1973年参军,在军队加入中国共产党。

后在日本《读卖新闻》北京分社当日本记者助手,继到日本驻华大使馆领事部工作。

1990年在北京一家报社任记者,随后赴日本留学,曾在日本两所大学学习社会学和经济统计学,1997年3月回国。

12月发表了处女作《我认识的鬼子兵》,之后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多篇。

现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工作。

兼任北京社会科学院中日关系研究中心的副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

199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2010年3月7日我在成都采访了远征军老兵黄绍甫从2010年3月至今不到一年时间,住院的老兵黄绍甫已经经过数次抢救了。

此照片拍摄时间为2011年1月11日,人物为成都《巴蜀抗战史研究院》的院长付尧先生,和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一起在医院看望黄老。

抗战老兵的家属廖品正先生曾经和我一起拜访远征军老兵黄绍甫我采访远征军老兵黄绍甫时,黄绍甫当着大家的面给我一份他的自传。

亲历抗日战争的老兵很多,但是,能写自传的人寥寥无几。

他希望传承。

春节前,付尧来了几次电话:“你赶快写写黄绍甫吧?老百姓捐赠的医药费,只能坚持几天了。

”我心里明白,穷人的捐款是生命延续的涓涓细流;捐款枯竭了,生命的延续过程也就画上了句号。

虽然,当年侵华日军也在富人的家乡烧杀淫略;日本鬼子疯狂地烧毁中国人的村庄、暴打如今已经是富人的爷爷、强暴富人的奶奶……可是,战后66年的富人们依旧对抗战老兵不屑一顾。

亲历抗日战争的中国老兵群体将在不久的将来自然消失。

中国的既得利益集团、挥金如土的富人们将和贫穷的抗战老兵无缘。

春节期间新闻报道:根据美国旅游协会调查显示,近年来,美国经济不景气,大多数中产阶级手头拮据,休闲旅游成为奢侈。

但来美旅游的中国游客家庭年收入介于4.51万美元至7.93万美元之间,与美国中产家庭相比毫不逊色。

与此同时,中国游客的消费能力也非常强。

中国众信旅游美国营销中心负责人郑培介绍:2011年春节期间,其旅行社就将接待400人来美国旅游,而整个一年算下来,来美国旅游的人数将达到3000人。

喜峰口一战成名的29军七七事变以后的命运

喜峰口一战成名的29军七七事变以后的命运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喜峰口一战成名的29军七七事变以后的命运
导语:七七事变之后,29军撤退到了湖北荆门,被改编为33集团军,王寿延被分配到集团军下面的77军军部军医处工作,先后担任了军医处的中校主任兼野
七七事变之后,29军撤退到了湖北荆门,被改编为33集团军,王寿延被分配到集团军下面的77军军部军医处工作,先后担任了军医处的中校主任兼野战医院院长。

此后77军经历了改编、起义,王寿延老人则几经辗转,以普通百姓的身份于1948年8月来南京定居,现已在南京生活了66年。

7月7日,是凝聚着一组特殊数字的日子。

为了纪念这段难忘的历史,南京1213志愿者同盟、南京民间抗战博物馆联合各界爱心人士在汤山举办“关爱老兵,不忘历史”,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活动。

老兵们现场给孩子们讲抗战故事
为了这次的纪念日活动,30多位耄耋之年的抗战老兵赶来相聚。

他们有的久居南京周边,有的从连云港、吉林长春闻讯远赴而来。

他们身着统一的蓝色T恤。

满头银发,“抗战老兵”四个白色大字,让这一场相聚显得震撼而有力。

“他们中有人参加过淞沪会战、台儿庄大战、长沙会战、远征军,见证过日军投降。


在昨天的活动现场,来自银铃歌舞团、雏鹰小分队的孩子们,给老人们敬礼、献花,更是紧紧围绕在这群老人的身边,仰起的稚嫩小脸,追着听老人们讲烽火岁月的故事。

亲历卢沟桥事变老兵发来祝福
在这些从炮火里走出的传奇老兵中,99岁的王寿延,是南京市仅存的一名原29军的抗战老兵。

在昨天的活动现场,老人一段祝福视频也被现场播放,记者尝试再次采访老人,但联系人告诉记者,老人的耳
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趣谈:抗战英烈赵登禹:民族英雄血战南苑直至壮烈殉国

历史趣谈:抗战英烈赵登禹:民族英雄血战南苑直至壮烈殉国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抗战英烈赵登禹:民族英雄血战南苑直至壮烈殉

导语:抗日英烈赵登禹(1898-1937),山东菏泽人。

国民革命军陆军第29军132师师长。

2014年9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授予抗日英烈荣誉称号。

赵登禹
抗日英烈赵登禹(1898-1937),山东菏泽人。

国民革命军陆军第29军132师师长。

2014年9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授予抗日英烈荣誉称号。

赵登禹烈士简介
赵登禹烈士是山东菏泽人。

1914年加入冯玉祥的部队,由士兵晋升为排长、连长、营长、副团长、旅长、师长等职。

1926年参加北伐。

九一八事变后,主张抵抗日本。

1933年任第29军37师109旅旅长,后任第132师师长。

1933年第29军长城抗战时,奉命率部增援喜峰口、潘家口,与敌激战,取得胜利,打击了敌军的嚣张气焰,大长了抗日军民的士气。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7月下旬,日军在飞机和坦克的掩护下,分别向北平、天津以及邻近各战略要地大举进攻。

担任132师师长的赵登禹,率部守卫北京城外的南苑。

日军出动40余架飞机轮番轰炸阵地,并有3000人的机械化部队从地面发动猛烈攻击。

132师将士在赵登禹的率领下,不畏强敌,奋勇抵抗。

日军将中国军队切成数段,分割包围。

部队孤军作战,在敌人炮火和飞机的狂轰滥炸下,损失惨重。

赵登禹率部誓死坚守阵地,拼死抗击。

7月28日,在奉命向北平撤退途中,遭致日军伏击,他指挥部队与日军激战,胸部中弹牺牲,后被追晋为陆军上将。

生活常识分享。

最后的抗战老兵

最后的抗战老兵

最后的抗战老兵
方军
【期刊名称】《中国老年》
【年(卷),期】2013(000)024
【摘要】我不是反动派,我是抗战军人罗正达,1919年生,1937年投身抗战。

战争中失去右臂,一生未婚、一贫如洗。

目前,靠每月460元贫困人员补贴生活。

他1951年给周恩来总理写信,周总理把信转给民政部长谢觉哉。

谢回信:“请找当地政府。


【总页数】4页(P52-55)
【作者】方军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65.9
【相关文献】
1.倾听抗战老兵心声了却抗战老兵心愿
2.最后的2.6万个抗战老兵
3.媒体对抗战老兵及相关历史记忆的构建——人民日报“抗战老兵”相关报道的内容分析
4.左
权县最后的抗战老兵5.四川举办“功臣关爱远征英雄”惠助远征军及滇西抗战老
兵活动——将持续为117名抗战老兵提供每人每年8000元的惠助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陈安宝——抗日英雄

陈安宝——抗日英雄

陈安宝——抗日英雄陈安宝介绍中文名:陈安宝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浙江黄岩县横街乡马院村出生日期:1891逝世日期:1939职业:国民革命军陆军第29军军长兼第79师师长毕业院校:保定军校信仰:三民主义主要成就:民政部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南昌会战陈安宝(1891~1939),字善夫,1891年出生于浙江黄岩县横街乡马院村(今台州市路桥区横街镇马院村),国民革命军陆军第29军军长兼第79师师长,国民政府为陆军上将。

2014年9月,陈安宝名列民政部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家境贫寒,少年父母双亡,自幼聪明好学,敢作敢为。

得以免费在当地作新小学读书。

他学习成绩优秀,尊师敬长,深受老师的喜爱和同学们的拥戴。

由于家庭生活窘迫,陈安宝中途辍学。

清末时期,朝政腐败,国事衰微,陈安宝立志寻求民族革命,富国强兵之路。

不久辛亥革命爆发,陈安宝在革命浪潮影响下,决心从军救国。

1911年底,安宝20岁,他从家乡赶到南京,考入当时南京临时政府属下的入伍生队,不久,又转到湖北陆军预备学堂学习。

后转保定军校,成为该校第三期学员。

在校期间,他刻苦认真,孜孜不倦,以优异成绩赢得好评。

1916年毕业,在浙江陆军第二师任排、连长。

1926年,二师响应北伐,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六军,先后在该军一师、六师任营长,参加了北伐西征各大战役,身经战斗40多次。

1930年升任三十三团团长。

1931年升任十七旅旅长。

1933年调任七十九师副师长,1935年任师长,部队先后驻扎在黔南和陕西一带。

1936年,他率第七十九师驻在贵阳南部的独山镇。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多次请缨上阵杀敌。

陈安宝将军奉令率全师到河南省辉县一带集结,加入程潜将军领导的第一战区的战斗序列,10月,陈安宝奉命向南开拔到松沪一带;坚持该防线数月,完成了上级交给的阻击牵制敌人的任务。

1938年2月,陈安宝奉命率部队从诸暨渡富春江向余杭的敌人攻击;1938年12月,陈安宝专任军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9军最后一名老兵:投诚后结局悲惨人类社会伴随着战争走到今天,但恐怕没有哪一次能像卢沟桥事变那样,如此长久而深刻地震撼着无数中国人的心灵。

90岁的29军上尉军官王自治是亲历卢沟桥事变的最后一个老兵。

他丝毫没有荣誉感,他和其他丧失了劳动能力的老人一样,每月领取210元。

王自治的老伴是原中国政府军77军的野战医院护士,经她抢救的同侵华日军作战致伤的伤员不计其数。

1948年,77军贾汪起义之后,她随丈夫王自治回家务农至今,每月甚至连一分钱的补助也没有。

本文摘自第18辑《历史学家茶座》,王自治口述,原题为《我亲历的卢沟桥事变》。

卢沟桥人类社会伴随着战争走到今天,但恐怕没有哪一次能像卢沟桥事变那样,如此长久而深刻地震撼着无数中国人的心灵。

2007年7月7日,笔者在卢沟桥组织了全国范围内的29军老兵的最后一次集结。

当时,笔者还公布了所能搜集到的差不多全国范围内的29军老兵资料。

事后,笔者又写出报告文学《29军老兵在卢沟桥上的最后一次集结》。

在这篇报告中,能调查到的29军老兵的姓名、年龄、军衔、历史、现住址、现在的经济状况、家庭状况、健康状况、基本心境等,全部记录在案了。

笔者认为,王自治老人,应该是29军直接在卢沟桥事变中参战的最后一名老兵了。

以后,即便是在神仙面前,这部浩瀚的抗战历史巨著,它最后活生生的一页,也永远合上了。

我出生于1921年7月,今年整整90岁(陕西关中平原的人们都说虚岁)。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三省迅速沦陷。

当时,关中平原风传东北军不战而退、荒落而逃的故事。

这让关中地区的汉子们很是郁闷。

1936年,我受到一位亲戚的影响,决定投笔从戎,参加了29军。

12月12日,我刚刚参军一周,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逼蒋介石抗日的消息就传来了,这更加坚定了我抗日救国的决心。

我们是经过严格的考试才进入29军军事训练团的,之后我当了一名学员兵。

之后我一直追随何基沣将军(地下党员,新中国成立后任水利部副部长等职)到抗日战争最后胜利,先后参加了抗战期间正面战场的一些著名战役如沧州战役、大名府战役、张自忠将军牺牲的枣宜会战等,直至参加了淮海战役的贾汪起义。

血战卢沟桥卢沟桥事变发生时,我正在南苑兵营第14营房。

战争打响后,29军全军投入紧张的备战,我所在的学兵军训团停止了一切课程。

当时的29军学兵军事训练团约有学兵1500人,都是参军不久的学生。

我们都是热血青年,大都没有经过任何战斗锻炼,没有任何实战经验,立刻上战场实在不恰当。

但是我们学兵一再请缨杀敌,最后军部将我们编入了战斗序列。

7月28日,日寇侵犯南苑。

南苑是平原地带,29军没有坚固的防御工事,部队没有重型武器。

战斗到最激烈时,侵华日军已经在飞机的掩护下打进东门,双方展开激烈的白刃战,将士们都亮出大刀和鬼子拼杀。

29军的大片刀三尺长、七斤重,锋利得很!大片刀一人一把,连伙夫都有。

此一战,我们学兵军事训练团阵亡了约800人,占全团人数的一半以上,我有幸活了下来。

29军副军长佟麟阁和132师师长赵登禹都被日机炸死,部队仓促应战,损失惨重。

击落两架日本飞机卢沟桥事变后,29军撤退,途径泊头镇。

在那里,我已经是高射机枪排的排长。

我在29军军事训练团学习的就是高射机枪。

在泊头镇,我们使用的是立柱钢管高射机枪枪架,这样可以任意角度对空射击。

使用的重机关枪则是当时的国民政府从德国购进的马克沁重机枪。

当时,每挺机枪普遍需要四人来完成操纵与射击。

一人瞄准,一人供弹,一人进行观察瞭望,一人协调指挥。

但这种配置并不是绝对的,必要的时候,三个人甚至两个人也可以完成射击。

我指挥我的排用三架重机枪对空射击。

当时,日军的飞机飞得非常低,投弹时必须俯冲,大约距离地面300米,连日本飞行员的鼻子、眼睛我们都看得见。

当几架日本飞机向我们俯冲而来的时候,我指挥三架重机枪同时对空扫射。

当即击落一架,击伤一架!击落的飞机摔在地上引发爆炸,碎片溅落几里地!碎片中有飞机机身、携带的弹药、飞机燃油以及日本飞行员的尸体等等。

由于打下两架日本飞机,我得了奖章,还有纪念卢沟桥事变29军抵抗的奖章、证书,我都让勤务兵背着。

谁知在纷飞的战火之中,连勤务兵都丢失了!转战各地此后,我跟随29军一路征战,参加了大名府、台儿庄、随枣、枣宜等战役。

由于战争,我们学员兵都是边打仗边学习的。

1939年正月,部队转战到湖北当阳一带的时候,干训团第一期、第二期学员同时毕业。

毕业的学生大部分到了战区各部队任连长、排长。

我毕业后成为179师537团一营的重机枪连连长。

537团团长是过家芳,一营营长是刘庭勋。

过家芳一直是77军军训团团长,后来77军和59军合编为第33集团军。

撤销77军军训团时,把军训团编为537团。

(77军军训团,过去由29军直接管辖,29军改为集团军后,为了纪念七七事变,番号改为77军。

学员大部分是从平津撤出时的学生,学员毕业后,充任连排军官。

)当年,在29军官兵的心目中,军训团就是77军的黄埔军校。

军训团也是何基沣将军一直亲手抓的,是他的王牌,他的根基、嫡系。

在《何基沣将军传》和何基沣的卫士温文忠的回忆录里记载道:“1940年10月,何基沣率部队奉命开拔到湖北南漳、当阳一带去接替汤恩伯的防地。

何基沣命令过家芳537团主动出击,途经南漳县消家堰时忽然遭到日军袭击,9架轰炸机轮番向只有弹丸之地的消家堰轰炸近一个小时,过家芳团阵亡130多人,被炸烂的四肢,血肉模糊地挂在墙上、树上,炸死的骡马内脏摊在地上。

”我的左眼瞎了,还有手指、脚面上的伤疤,就是这仗留下的。

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我所在的部队由于被改编为何基沣领导的77军,始终没有和新四军发生任何冲突,实际成了共产党领导的武装。

何基沣还多次拨出子弹、步枪送给在竹沟的新四军。

我们出没于桐柏大洪山区,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生死岔路一瞬间白天,我们打不过日军,日本有飞机,他们的大炮火力非常猛,还有坦克,鬼子也非常多。

相对于日军来说,我们中国国民革命军的武器装备差多了,我们虽有马克沁重机枪,但威力相对于鬼子的大炮要差远了。

因此,我们537团所采取的战术是,白天不打,躲在树林和深草间睡觉、休息,或者直接抱着枪靠在树上睡觉。

夜晚来临,我们变被动为主动,偷袭日军。

一次我和两位抬担架的老乡执行任务,走到一个山脊时出现个岔路口。

抬担架的老乡问:咱们走哪边呀。

我说部队在南边,就走靠南的那条吧。

又走了三里多路,南北两条岔路合一。

后来才知道,那个岔路口,是我生死的一个岔路口。

我们一行三人走下山后得知,一个日军小分队刚刚从北面岔路上山了。

贾汪起义淮海战役打响后,1948年11月8日,我随何基沣和张克侠将军、共产党的特殊党员在贾汪起义,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为淮海战役揭开了胜利的序幕。

何基沣与张克侠领导的前线起义成功后,1948年11月9日清晨,当毛主席接到起义电报时,对周恩来说:“何基沣、张克侠率部起义,淮海战役多了一分胜利的把握!”起义以后,我的部队被共产党派来的领导整编,我被降级使用,从副团长降到连长。

解放军没有军衔,只有现职。

之后,我随所在部队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4军,参加了渡江战役以及解放南京的战役。

老伴儿我的老伴儿也在77军,过家芳所开的介绍信上有我和我老伴儿两个人的名字。

我老伴儿比我小五岁,是77军战地医院的护士。

1941年,20岁的我被提升为连长,上尉军衔。

我们就是那时候结的婚。

当时,77军有规定:野战医院护士在战斗稀疏期间,一定要上前线救护伤员。

甚至,不管死活都要从战场上拖回来!同侵华日军血战,我们的伤兵、亡兵,都是我们77军的光荣。

77军,就是纪念七七事变的意思。

77军野战医院尽是77军的家属,无论官职大小,一打起仗来,一律换上军服救护伤员。

由于同吃、同睡、同呼吸,所以也同命运。

多年同我们77军作战的日军都怕我们,甚至连我们77军野战医院的医生、护士都怕。

卢沟桥事变之后,——你奶奶的!——啐!不是你日本兵死,就是我们活!退伍1950年6月,我父亲找到我所在的部队,说我母亲死后三年都没有下葬。

我请假回到阔别13年的家乡葬母。

我母亲去世后,家里人为了等我回来,一直把尸体停放三年未入土,此时只好三周年和入土一起过。

为了使母亲尸体不腐烂,我哥哥常常用油漆刷棺材的表面,使之和外面保持隔绝。

当时全国已经解放。

我有部队的介绍信,所以,随之而来的镇压反革命运动没有危及我的生命。

我去找过部队,可部队已经转移了。

当时,我的老团长,也就是在29军军事训练团时的团长是过家芳。

是他给我开的介绍信。

过家芳是安徽人,西北陆军干部学校、陆军大学第13期毕业。

他长期在西北军任职,1933年任第29军37师109旅217团3营营长,参加长城抗战,抗战爆发后任第29军军事训练团团长,参加徐州会战,1940年任第77军179师537团团长,参加枣宜会战,1943年9月兼任第77军179师副师长,抗战胜利后曾任第77军132师少将师长,1948年11月8日在淮海战役中于徐州北运河率部起义。

后来任解放军第77军副军长兼132师师长,第34军副军长,南京警备司令部参谋长,南京公安学校副校长,安徽省军区副参谋长,全国政协委员。

1955年被授予解放军大校军衔。

我如果一直在部队,也能当上大干部啦!可我不但没当了大干部,“文革”时期,还天天挂大牌子挨批斗。

1986年,兰州军区给我发放了《起义人员证明书》,我才稍稍心安了一些。

采访手记:90岁的29军上尉军官王自治是亲历卢沟桥事变的最后一个老兵。

他丝毫没有荣誉感,他和其他丧失了劳动能力的老人一样,每月领取210元。

王自治的老伴是原中国政府军77军的野战医院护士,经她抢救的同侵华日军作战致伤的伤员不计其数。

1948年,77军贾汪起义之后,她随丈夫王自治回家务农至今,每月甚至连一分钱的补助也没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