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以太网数据采集方案
基于Winsock的以太网数据包采集方法及实现
提供者加割 l序链的最低端,而分层服务提供者 发送 的数据进 行 检查 。 顶 则根据需求分布在顺序链的中间。在对 网络封包 在 定 义工 程时 把其 定 义 为 Wi3 ya i— n 2 D n mc i i ay生成 n b l的文件 。 了满足 程序 为 的载取中所要用到的 S 1 P 的结构信息 ,主要有 l kl rr, 后缀 为Al WS P T C A RO O OL I O 和 WS P OC T B E 编译和操作上的要求 ,我们把它与创建的安装文 NF W PR A L 两种结构 , 它们分另 存在不同的注册表分支下。 件工程放在同—个工作区内 ,把生成的可执行文 蜾 因 为 S 1 为 A I 供 服 务 的接 口 ,所 以 件 和 D L文件 也 放在 同 一 目录 下 , 于 以后 的调 P是 P提 L 便 Wis k的 S I no c P 中都有 与之相 对应 该 的函 数 , 而它 试 。网络封 包 截取 程序 . 要就 是对 S I 的网络 主 P中 们相 对应 的 函数 的用 途 和用法 上基 本相 同 。 协议和地址等结构进行查找和输出,同时还要 打 在对 S I 口的编程工作 可以采用 多种语 断封包的正常传输,在 Sc e连接为我们提供了 P接 ok t 言完成, 但在对接 口的编程中 V C的操作是最简单 两 种连 接 方 式 : 向连 接 服 务 、 面 无连 接 服 务 . 两 这 的 ,因此在 Widw P环境下使用 vc O + n o sX 6 + 的 种 服务 在 S 1 P 中有 相 类 似 的 定义 和 调 用 函 数 . 因 Wi3 n 2对 S I P 进行 编 程 。 由于 S 1 以动 态链 接 此我们在程序中就需要对不同类型的服务进行分 P只 库的形式存在, DL 而 L不能够单独在程序 中使用 类处理, 调用不同的连接函数, 以保证在数据包截 并且该组件将对注册表进行修改 ,因此就必须定 取 中做到 不少 包 。 Widw o kt 用 程序 中 在 n o sSc e应 义—个 D L的安装程序 , L 该程序可以完成安装及 要使用 S I P 必须对其进行初始化,导 出 D L的入 L 卸 载功 能 , 并能 够 对注 册表 进行 保存 和 恢复 . 以便 口, 才可以进行 S I P 的编程。同时还要注意, 在多 程序进行结束 后, 系统的注册表可以正常工作。 个进程同时访问—个 网络资源时,可能会使我们 在 安 装 程 序 (ntLx ) 该 能 够 完 成 如下 采集的数据包发生错误 ,因此我们在数据包的采 Is lee应 a 功能 : 集中要加 入互斥操作 , 以避免冲突( 最常采用的是 查找出当前进行网络通信程序的具体路径 ; P V操作 。还要考虑在数据传输中可能出现 的阻 安 装 和卸 载 DL ,并 应 该 可 以显 示 安装 信 规 象, Sc e 中是采用 I L 在 ok t O重叠操作来解决阻 息; 塞问题的,而重叠操作就可能对我们所要做 的数 对注册表的原来各项值进行保存 . 并在程序 据包采集产生干扰 , 使采集到的数据封包为重包。 运行结束后恢复注册表 ,在数据包载取程序中可 因此我们必须要对 I O的重叠进行必要 的处理. 以 以通过 S I 口得到 网络通信程序交换 的数据 比较实 际上 我们 收 到 的数 据包 数 和我们 在 网络 上 P接 包 , 显示 , 储和转 发这 些数 据包 的信 息。 并 存 采集到的数据包数之间的差别 ,并要求能够知道 在 定 义 工 程 时 把 其 定 义 为 W i3 o sl 哪 些 Sc e 已经 接 收完 毕 , 调 出这 些 S c e的 n2 C noe ok t 去 o kt A pi t n生 成 后缀 为 . c的 文件 . 于 程 序 中 信息,这样才能够得到完整的数据包。我们将A p l ai , c o e x 收 l 理 。Wisc P 的结构 如下 : nok2S I 需 要使用到 Wis k2 S I no P 的服务提供者 , c 所以 文件也用三个函数来实现 , 分别实现的功能为: 数 w 0k 4,c 啪 J 2压 手 在开始必须首先检测本地机是否安装 了 Wis k 据包的截取和存储 ; S kt I no c 对 o e 中 O重叠操作的处 c 2 版本 , 并且进一步判断是否安装有 S I P。这些工 理 ;定义宏来完成对调试信息的输出。 由于我 骨 田 盘 乇 事 g 日要 : 藏 作都在安装程序中完成, nok2的相关配置信 们在程序中采用 D S Wis c O 命令行对 D L进行调用 . L 为 息保 存在注 册表 : 了操作方便可以考虑把 D L和安装 程序封装合 L HKEY LOCAL MACHI k YS EM\ r NE S T Cu - 成 为— 个 E E可执 行文 件 。 X d ' 0k C  ̄ 慨 务 挺 苔 撸口 mi fc j 手空间 置夸提 块苔皤 ] 。k { r to t lekev s nok 2中 .在 其 中 的 e C nr St ri 、 s n o S c Wi c 在进行网络数据包采集的时候 , 我们首先要 Prmees aa t 子项 中保 存 着 Wisc P 的相 关 运行相应的网络通信软件 , I Q等 , r n k 2S I o 如 EQ 还必须说 传 输报 务提供 者 名 字 空间服 务提 供 者 信 息 ,所 以我 们 只需要 对 注册 表项 作 很小 的改 动 明的是 ,该程序在 网络通信软件运行前就加载入 信. 传输数 就可以完成对 S I P 的配置操作了。 我们将. e e 用三 系统,这样才能保证采集到的数据包是我们正在 x 据包 , 流量控 制 和错 误控制等 服务 。 个函数来实现, 分别实现的功能为: L安装和卸 网段上传输交互的。由于该程序在通信的底层加 DL 传输服务提供者(rvdr3分为基础服务 载;P 的注册表操作 ;定义宏来完成对调试信息 载 了—个层面,该层面在采集包时代替了原有的 Poie)L SI 提供者和分层服务提供者, 它们的关系图如图: 的输 出 。 系统对通信进行控制 ,并且程序采用调试信息的 A . … … …一 .…… … . P1 … … 一 .… … . 一 在 D L文 件 中应 该 完成 如下 的功能 : L 方式来输出数据封包 ,所 以执行程序时有可能会 w �
基于以太网硬协议栈的数据采集节点
摘要 : 提 出了一种基 于以太 网硬协议栈的数据采集节点设计方案 。采 用 D S P+F P G A架构 , 设计 了大容 量的数据储存 单元 , 实现极 强的数 据采集 、 存储和 实时处理 能力; 采用 高性能的数据 转换 器件 以及流水 线方式的数据 采样及存储 策略 ,
实现 多通道 同步 高速并行采样与存储 ; 基于 W5 1 0 0的以太 网接入 方 式, 通过 配置 网络参数 , 实现 以服 务 器或客 户端模 式 的数据传输 。试验证 明: 设计方案结构紧凑 , 可靠性高 , 满足远程数据通信 系统和工业现场应用等要求。
2 01 3正
仪
表 技 术 与 传 感 器
201 3
No . 2
第 2期
I n s t r u me n t T e c h n i q u e a n d S e n s o r
基 于 以太 网硬 协 议栈 的数 据 采集 节点
何 琼 , 陈 铁 , 程 鑫
4 3 0 0 7 4 ) ( 1 .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 电子 系, 湖北武汉 4 3 0 0 7 4 ; 2 . 武汉理工大学机 电工程学院 , 湖北武 汉
关键词 : 以太 网; 硬协议栈 7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2—1 8 4 1 ( 2 0 1 3 ) 0 2— 0 0 2 1 — 0 3
De s i g n o f Da t a Ac q u i s i t i o n No d e Ba s e d o n Et h e r n e t Ha r d P r o t o c o l S t a c k
Ab s t r a c t : T h i s p a p e r p r o p o s e d a d e s i g n s c h e me o f d a t a a c q u i s i t i o n n o d e b a s e d o n E t h e ue r t h a r d p r o t o c o l s t a c k . D S P+F P G A a r c h i t e c t u r e a n d ma s s s t o r a g e u n i t w e r e d e s i ne g d t o r e a l i z e p o w e f r u l a b i l i t y o f d a t a a c q u i s i t i o n, s t o r a g e , a n d r e a l — t i me p r o c e s s i o n .
网络计费系统中数据采集方案的研究
文章编号:1006-4303(2000)03-0199-03收稿日期:2000-02-29;修订日期:2000-03-20基金项目:浙江省教委科研项目(D3843)作者简介:方赵林(1972-),男,硕士,浙江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网络计费系统中数据采集方案的研究方赵林,洪宁,郑河荣(浙江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浙江杭州310032)摘要:针对网络计费系统中数据采集问题,提出了分别基于以太网共享总线、路由器和代理的三种计费数据采集方案,并对它们的网络环境要求、功能性、局限性等多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网络计费;代理;路由器;IP 数据包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Reaserch of data collecting ways in network accounting systemFANG Zhao lin,HONG Ning,ZHENG He rong(College of Informati on Engi neering,Zhejiang Uni versity of Technology,Hangz hou 310032,China)Abstract:Three ways of data collecting on ethernet bus,router and proxy server as solutions to the da ta collecting proble m in the network accounting system are offered.And it gives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ir demands of network surroundings,functions and limitations.Key words:network accounting;proxy;router;IP packet0 前 言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Internet 在全球日益普及,各高校或企业单位也纷纷建立了校园或企业网络,并和Cernet/Internet 相连。
基于以太网技术的3G数据采集分析
基于以太网技术的3G数据采集分析摘要本文构造了一个基于以太网技术的3g通信智能数据采集报警系统,系统能够及时处理3g通信通信数据中的报警信息,使得3g 能够得到进一布发展。
关键词以太网技术;数据采集技术;3g通信;智能报警系统中图分类号tn92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4-6708(2010)18-0125-02数据通信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通信方式,其通过传输信道将数据终端与计算机联结起来,而使不同地点的数据终端实现软、硬件和信息资源的共享。
以太网方案进行3g 现场数据采集具有高速、高抗扰度、传输距离较长、无须编写设备驱动程序等优点。
利用这些以太网方案对实时通信报警信息进行处理,并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知识推理,形成智能报警分析处理系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 以太网技术在3g通信中的应用1.1 以太网技术以太网(ethernet)指的是由xerox公司创建并由xerox,intel和dec公司联合开发的基带局域网规范,是当今现有局域网采用的最通用的通信协议标准。
以太网络使用csma/cd(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及冲突检测技术)技术,并以10m/s的速率运行在多种类型的电缆上。
以太网与ieee802·3系列标准相类似。
在3g环境下,以太网扩展了ieee 802.3协议和mac规范使其支持10gb/s的传输速率。
除此之外,通过wan界面子层(wis:wan interface sublayer),10gb 位以太网也能被调整为较低的传输速率,如 9.584640 gb/s(oc-192),这就允许10gb位以太网设备与同步光纤网络(sonet) sts -192c 传输格式相兼容。
1.2 以太网技术在3g通信中的应用对于3g通信这样一个典型的大系统,随着各类无线与计算机监控设备、地理信息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的日益发展,3g通信数据库中的数据呈爆炸性增长。
数据采集在3g通信中的主要应用有3g通信故障分析、3g通信负荷预测、3g通信稳定分析,决策支持系统、通信设备,通信企业的客户管理与营销决策等。
工业数据采集方案
工业数据采集方案引言概述: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数据采集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通过采集工业数据,企业可以实时监测生产过程、优化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等。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工业数据采集方案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正文内容:1. 数据采集设备选择1.1 传感器选择:根据所需采集的数据类型,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等。
1.2 通信设备选择:根据工业环境的特点,选择适合的通信设备,如有线通信设备(如以太网)或无线通信设备(如Wi-Fi、蓝牙、LoRa等)。
1.3 数据存储设备选择:选择合适的数据存储设备,如数据库、云存储等,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 数据采集网络建设2.1 网络拓扑规划:根据工业场景的需求,设计合理的网络拓扑结构,包括数据采集节点、数据传输节点、数据存储节点等。
2.2 网络安全保障:采取必要的网络安全措施,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数据加密等,以保护工业数据的安全性。
2.3 网络带宽优化:根据数据采集的实时性需求,优化网络带宽,确保数据的及时传输和处理。
3. 数据采集协议选择3.1 Modbus协议:适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具有简单、可靠、广泛应用等特点。
3.2 OPC协议:适用于工业控制系统,具有高性能、可扩展性强等特点。
3.3 MQTT协议:适用于物联网领域,具有低带宽、低功耗、可靠性高等特点。
4. 数据采集软件开发4.1 数据采集逻辑设计: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合理的数据采集逻辑,包括数据采集频率、数据处理算法等。
4.2 数据采集软件编程:使用合适的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编写数据采集软件,实现数据采集、传输和存储等功能。
4.3 数据采集软件测试:进行充分的测试,确保数据采集软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5. 数据采集方案实施5.1 现场安装和调试:根据实际情况,安装和调试数据采集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
5.2 数据采集系统集成:将数据采集系统与其他工业系统集成,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交互。
基于以太网的数据采集及监控系统的数据通信研究
引言
近些 年 来 , 以太 网通 信速 率 的 提 高及 交 换 式 以 太 网技术 的 出现。 得 以太 网的通 信性 能大为 改善 , 使 原 来阻碍 以太 网进入 工业 控制 领域 的不 确定性 等 问
图 1 系统 l 构 成 碉络
Fi . Newo k sr cu eo h y tm g1 t r t 和 通 信 控 制 模
块 等。 成数据 的 采集 、 完 前端 数据 的处 理 等任 务 。通 信 模 块 是 能 独 立 编 程 并 运 行 的 智 能 设 备 。 成 完
际上 , 在许 多 实时 性 的 系统 中, 用 T P协 议 也 基 采 C 本可 以满 足传输 时 间 的要 求 。 避 免 l 应 用 层进 还 r在 行繁 琐 的处理 [4。 因此 在本 方 案 中传 输 层选 择 使 3] -
用 T P协议 。 C
部 分 用户通 过 WE B的方 式 , 看 现场 数 据 ; 部 查 一
题基 本得到 解决 , 以太 网开 始从 不 同 的途 径 进 入到
工业 自动 化和过 程 控 制 市场 , 多组 织 和 厂 家 开 始 很 开发 基于 以太 网 的数 据 采集 与监 控 系 统 l ] 目前 1。 基 于 以太 网 的数据采 集及 监控 系统 普遍 采用 的通信 方 案是将 数据 采集到 上位 机 。 进行 初步 的处理 , 入 存 数据 库。 后使用 WE 然 B方 式进 行 数 据 的远 程发 布 。 这种方 式 实现 了现 场 采 集 数据 的远 程 发 布, 企业 使 ( ) 备层 1设
设备联网-数据采集技术解决方案
后续文档目录: RS422接口采集实现方式 RS485接口采集实现方式 PLC数采网络架构—以太网 PLC设备可采集数据简介
普通机床数据采集实现方式 普通机床可采集数据及其来源说明 普通机床数据采集网络架构 增加传感器采集方式简介
邮箱:gaoyong@
以上1~4都可通过通讯获得,若无法通讯则可采集1和4中数据。
PLC设备-常用品牌介绍
PLC样图
西门子s7200
三菱FX
欧姆龙小薇型
台达
西门子s7300
三菱Q系列
欧姆龙C200H
ABB
PLC通讯协议
PLC通讯协议简介(1)
西门子
西门子系列PLC主要包括其早期的S5和现在的S7-200、S7-300、S7-400等各型号PLC,早期 的S5PLC支持的是3964R协议,但是因为现在在国内应用较少,除极个别改造项目外,很少有与其 迚行数据通讯
4. 以太网:该接口组网较方便,故主流PLC中一般都有以太网 扩展接口,以方便现场组网和数据交互。
在车间现场实际迚 行数据采集时,设备PLC 存在各种各样的接口,为 了组网方便、实施成本、 通讯稳定等多方面考虑一 般会把各种接口转换为同 一种接口迚行组网。
并且还可能存在接 口不存在或接口被占用的 情况,对于这种情况一般 会采用加装PLC扩展接口 模块来实现。
S7-200是西门子小型PLC,因为其低廉的价格在国内得到了大规模的应用,支持MPI、PPI和 自由通讯口协议。
西门子300的PLC支持MPI,还可以通过PROFIBUS 和工业以太网总线系统和计算机迚行通讯。 如果要完成点对点通讯,可以使用CP340/341。
S7400作为西门子的大型PLC,提供了相当完备的通讯功能。可以通过S7标准的MPI迚行通讯, 同时可以通过C-总线,PROFIBUS和工业以太网迚行通讯。如果要使用点对点通讯,S7-400需要通 过CP441通讯模块。
2018 各系统CNC 数据采集方法
(VNC, HCN, FJB- WinXP
D4
II)
Matrix Nexus (QTN-II, MTN, STN)
WinXP
D4
Matrix (INTEi150)
WinXP
C9
Matrix (INTEi200)
WinXP
D1
Matrix (INTE-J)
WinXP
D2
–
Matrix II (eSeries)
基本信息
NC 数据
加工数据
刀具信息
开 关 报 报 报 报 设 程 加 产 进 进 主 主 主 各 当 刀具
机 机 警 警号 警 警 备 序 工 量 给 给 轴 轴 轴 轴 前 寿命
时时状
信时状号时
F倍转倍 负负刀
间间态
息长态
间
率速率 载载具
S
号
调试测试软件
4、国产数控系统
国产数控系统采集 广州数控 980TDI/988 等网卡系列机床、华中数控 8 系 列、凯恩帝 KND 最新网卡系列机床都支持数据采集,并且数据采集都很全 面。
5. MAZAK 采集方式/大畏 OKUMA (O-API) MAZAK 官方方式必须开通 MTConnect,购买机床请要求开通,否则后期
费用较高。
大畏 OKUMA OSP200/300 开通(O-API)采集数据量很多。
Mazak
系统包括
CNC Model
CNC O/S
CNC Main s/w ver
二次开发。
–
–
Win7
n/a
8/20/10 v1.1
1/5/10
v1.1
VTC
11/5/10 v1.1
EIO-C1温湿度采集方案
EIOEIO-C1温湿度采集点 C1温湿度采集点1 温湿度采集点1 IP: IP:192.168.192.100
局域网、 局域网、ADSL、 ADSL、Wifi、 Wifi、 VPN等任何支持 VPN等任何支持TCP/IP 等任何支持TCP/IP 协议的线路 EIOEIO-C1温湿度采集点 C1温湿度采集点2 温湿度采集点2 IP: IP:192.168.192.101
...
数据采集服务器及ESEN 数据采集服务器及ESEN数据采集软件 ESEN数据采集软件
1.单设备 1.单设备( 单设备(一个IP 一个IP) IP)通过以太网同时支持温湿度数据采集, 通过以太网同时支持温湿度数据采集,开关量输入功能。 开关量输入功能。可跨网关访 问,支持ADSL 支持ADSL、 ADSL、VPN等各种线路 VPN等各种线路。 等各种线路。 2.采用瑞士进口全数字高精度温湿度传感器 2.采用瑞士进口全数字高精度温湿度传感器, 采用瑞士进口全数字高精度温湿度传感器,分体式设计传感器与主机距离最长可达15 分体式设计传感器与主机距离最长可达15米 15米。 EIOEIO-C1温湿度 C1温湿度 采集点N 采集点N 3.提供 3.提供ESEN 提供ESEN温湿度采集软件 ESEN温湿度采集软件, 温湿度采集软件,采用Sql 采用Sql数据库 Sql数据库(firebird) 数据库(firebird)做为系统后台 (firebird)做为系统后台, 做为系统后台,可同时支持1 可同时支持1-500 点数据采集。 。Firebird数据库为免费软件 点数据采集 Firebird数据库为免费软件, 数据库为免费软件,为用户节省软件成本。 为用户节省软件成本。支持完整的数据查询, 支持完整的数据查询, 报表打印等功能。 报表打印等功能。 4.EIO4.EIO-C1内置一个点阵式汉字屏显 C1内置一个点阵式汉字屏显, 内置一个点阵式汉字屏显,同时显示温湿度, 同时显示温湿度,并具备故障诊断显示。 并具备故障诊断显示。 5.EIO5.EIO-C1支持 C1支持DC8 支持DC8DC8-48V供电 48V供电。 供电。
基于以太网的高速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硬 件 S IP M 、 C、 时 器 等 众 多 外 围 部 件 , P 、W AD 定 可
时达到 1 Mb s 0 p 的速 率 ; 内置 1 KB的 S AM; 持 6 R 支 81 / 6位数据 总线 , 个 中断 申请 线 以及 1 个 I0 基 8 6 / 地址 选择 ; 支持 UTP AUIB C 自动检 测的特点 。 、 、N 结合上 述 两 种 器件 的 优点 , 发 以 AR 为 核 开 M 心 、 有 以太 网接 口的高 速数据采 集和处 理系统 , 具 为 高速数据 采集 系统 提供 了一种 很 好 的解 决 方案 , 具 有非常好 的工程应 用 价值和经 济价值 。本文将讨 论 系统结 构 、 P 2 9 L C 2 2与 R 8 1 AS的软 硬件 接 口 TL 0 9 设 计 以及计 算机采 集软 件的设 计 。
Ehre I t en t I与 I E 8 2 3标 准 ; 双 工 , E E0. 全 收发 可 同
1 引 言
随着 网络 技术 和信 息 技术 的 日趋 成熟 , 据采 数
集 系统 日益采 用 网络 通信接 口和手段 。以太 网作为 目前 应用最 广泛 、 长最快 的局域 网技术 , 到了超 成 得 乎寻 常的发展 。网络 通 信具 有 传输 速 度快 、 可靠 性 高等优点 。因此 , 研究 基 于 以太 网 的高 速 数据 采集 系统技术具 有很好 的实用价 值 。 L C 2 2是 世 界 首 款 可加 密 的具 有 外部 存 储 P 29 器接 口的 AR 芯 片 , 有 零 等 待 2 6 字节 的片 M 具 5K 内 F A H, L S 具有 l K字 节的 S AM , 6 R 芯片 内部具有
工业数据采集方案
工业数据采集方案一、背景介绍工业数据采集是指通过各种传感器、仪器设备等手段,对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数据进行采集、传输和存储,以便于后续的数据分析、监控和决策支持。
工业数据采集方案的设计和实施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改善产品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二、方案设计1. 数据采集对象根据实际需求,确定需要采集的数据对象。
例如,可以采集设备的运行状态、温度、压力、湿度等参数,以及生产工艺中的流量、浓度、速度等数据。
2. 传感器选择根据采集对象的特点,选择合适的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
传感器的选择应考虑到精度、稳定性、可靠性、适应环境等因素。
3. 数据传输方式确定数据传输的方式,可以选择有线或无线传输。
有线传输可以采用以太网、Modbus等协议,无线传输可以采用Wi-Fi、蓝牙、LoRa等技术。
4. 数据存储与处理设计合适的数据存储与处理方案,可以选择使用数据库、云平台等进行数据存储,利用数据分析工具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5. 数据安全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采取合适的措施防止数据泄露、篡改和丢失。
可以采用加密传输、访问控制、备份等方式保护数据的安全。
6. 系统集成将各个组成部分进行集成,确保数据采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可以使用现有的工业自动化系统进行集成,也可以自行开发定制化的数据采集系统。
三、方案实施1. 硬件设备采购与安装根据方案设计的要求,采购所需的传感器、仪器设备等硬件设备,并进行安装和调试。
2. 软件开发与调试根据方案设计的要求,进行软件开发,包括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和处理等功能。
进行系统调试,确保软硬件的正常工作。
3. 系统测试与优化对已实施的系统进行全面测试,包括数据采集的准确性、传输的稳定性、存储的可靠性等方面。
根据测试结果进行系统优化,提高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4. 培训与维护对使用该系统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使其能够熟练操作和维护系统。
建立健全的维护机制,定期对系统进行维护和更新,确保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数据采集技术方案
xxx环境实时数据采集实施方案
1、实时数据采集原理图
空气温湿度传感器
2、实时数据采集技术说明
(1)环境量的采集通过工业级的环境采集主机(单元)的多个智能口(RS485/RS232)接入终端的各种采集传感器(温湿度、光照、氨
气等);
(2)数据采集服务器通过定义的采集计划配置,实时通过网络对配置的远端环境采集主机(单元)进行各个智能口的实时遥测、遥信等实
时状态数据的采集;
(3)数据采集服务器通过网络通道(TCP/IP),与多个终端环境采集单元建立连接,根据终端接口的定义,建立数据采集模型,实现数据
采集、过滤、处理以及转发等多重并发任务;
(4)数据采集服务完成数据包的解析后将符合自定义格式的数据存储到后台实时数据库系统中;
(5)Web管控服务业务程序,远程读取实时基础数据进行分类查询,显示以及统计分析等功能。
3、环境采集主机(单元)配置说明
物理规格。
工业数据采集方案
工业数据采集方案一、背景介绍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数据采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它能够帮助企业实时监控生产过程、优化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为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本文将详细介绍一种工业数据采集方案,以满足企业对数据采集的需求。
二、方案概述本方案采用分布式数据采集架构,包括传感器、数据采集设备、数据传输通道和数据存储与分析平台。
传感器负责实时采集工业设备的各项参数数据,数据采集设备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整合,通过数据传输通道将数据传输到数据存储与分析平台,最后对数据进行存储和分析。
三、传感器选择根据不同的工业场景和需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非常重要。
在本方案中,我们选择了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振动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设备的温度变化,湿度传感器能够监测设备周围的湿度情况,压力传感器能够检测设备的压力变化,振动传感器能够监测设备的振动情况。
通过这些传感器的组合使用,可以全面了解设备的运行状态。
四、数据采集设备数据采集设备负责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整合,并将数据传输到数据存储与分析平台。
在本方案中,我们选择了工业级数据采集器作为数据采集设备。
该采集器具有高稳定性和可靠性,能够适应各种恶劣的工业环境。
采集器具备多个输入通道,可以同时连接多个传感器,实现多参数数据的采集。
五、数据传输通道数据传输通道负责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数据存储与分析平台。
在本方案中,我们选择了以太网作为数据传输通道。
以太网具备高带宽和稳定的传输性能,能够满足工业数据采集的需求。
通过以太网,数据可以实时传输到数据存储与分析平台,实现对工业设备的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
六、数据存储与分析平台数据存储与分析平台负责接收、存储和分析采集到的数据。
在本方案中,我们选择了云平台作为数据存储与分析的基础设施。
云平台具备高可用性、高扩展性和高安全性,能够满足大规模数据存储和分析的需求。
通过云平台,用户可以实时查看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数据分析结果,为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基于以太网技术的通信数据采集研究
入。 因此 , 3 4 1B 内部 实 际 上 已包 含 了 以太 网 MAC 控 制 , ¥C 50
但并未提供物理层接 口, 故需外接一片物理层 芯片, 以提供 以
太 网 的接 入 通 道 。 4 .系 统 软件 设 计 在 系 统 的 硬 件 做 好 之 后 , 过 J AG 接 口 , 用 H JAG 通 T 使 .T
采 用 快 速 以太 网传 输 方 案 进 行 现 场 数 据 采 集 具 有 高 速 、 高抗 扰 度 、 输 距 离 较 长 、 须 编 写 设 备 驱 动 程 序 等 优 点 。 传 无 但 是 以太 网 用 于 工 业 I 设 备 存 在 的 实 际 问 题 是 , 太 网 的 协 / O 以
维普资讯
为硬
现 现
现 实
A RM7 D I 内 核 , 在 片 内集 成 了 以 太 网 MAC 层控 制 器 , T M 为
1 引 言 .
可 以简化本系 统网络接 口电路 的设计并提 高系统 的可靠性 。
系 统 时钟 可 达 5 MH , 足 系 统 设 计 实 时性 的 要 求 。根 据 相 0 z满
调试代理软 件和 A XD对系统进行调 试 。 系统 的工作 方式为 , 先将程序烧 写入 No ls r ah中,上 电后程序 首先从 No l h F r a Fs
关数据(n O 瓦斯浓度 、 一氧化 碳浓度 、 风速 、 度、 温 湿度 、 粉尘 、 压 C机端 发送 过来 的命令(n O 开始 采集命 令) , 感器模 块 随即将采 集到 时 传
用VB.NET实现基于以太网的数据采集
s t a b l e a nd r e l i a b l e o p e r a t i o n,a n d i mp r o v e s t h e t e s t a c c u r a c y o f me a s u r e me n t ,a nd a l s o s a v e s t h e t e s t c o s t . Ke y wo r ds: d a t a a c q u i s i t i o n; e t h e r n e t ; VB. NET; W5 1 00 c hi p
基于以太网技术的企业能源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 2 能源计量点多面广 ,计量点分散 、放散量
⑤数据报警 、设备异常报警 ;
⑥日 报表、月报表功能 ; ⑦向上层 M S I 系统提供数据 ; ⑧系统 的开放性、扩展性好。
・
收稿 日期: 07 0 一 O 2 0 - 1 l 作者 简介 :朱海涛( 9 4 ,男 ,陕西西安人 ,重庆大学工程 硕士 17 一) 研 究生 ,工程师。
中图分类号 :T T 3 3 1 K, P9 . 1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号 :lo 4 9 ( 07 0 ( 2 0 05— 8 8 2 o )2一) 7— 3 0
能源消耗是企业主要的资源消耗指标之一 ,直 接关 系到生 产经 营和成本 效 益 。与 世界发 达 国家相
比 ,我 国的差距 主要表 现在 生产成 本 、产品质 量和 企业 的管理 上 ,其 中生产过 程 中的能耗 费用 已成 为
大;
() 3 能源信息少 ,传输速度慢 ,对事故信息无 法追 溯 ,事 故处理 周期 长慢 ,难 以实 现能 源系统 安
全运 行 ;
产品成本的主要因素之一。如何减少企业能源放散 及系统损失 ,不仅是挖潜增效和提高产品竞争力 的 重要途径 ,也是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
() 4 能源管理体制分散运行 ,无法进行系统 的 集中管理和统一运行 ,日常生产与节能工作不 能兼 顾 ,难以实行能源的优化分配和有效利用 ; () 5 能源计 量 的基 本 方 式是 手 工抄 表 ,人 为 配 平 ,不能做到能源发生与分配的综合平衡 ; () 6 数据报表采用人工统计 ,工作量大且不精
一
2 2 1 现场层 设备 .. 主要 采 用 D 0 、D 2 0系 列 智 能 无 纸 记 录 X10 X 0
工业数据采集方案
工业数据采集方案一、引言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数据采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它能够帮助企业实时监控生产状态、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本文将介绍一种工业数据采集方案,旨在提供一个详细的指南,帮助企业设计和实施高效可靠的数据采集系统。
二、数据采集系统架构1. 采集设备为了实现工业数据采集,需要选择适合的采集设备。
常见的采集设备包括传感器、计量仪表、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等。
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设备,并确保其与采集系统的兼容性。
2. 数据传输数据传输是数据采集系统中的关键环节,确保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常用的数据传输方式包括有线传输和无线传输。
有线传输可以使用以太网、RS485等通信协议,无线传输可以使用Wi-Fi、蓝牙、GPRS等技术。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传输方式。
3. 数据存储数据存储是数据采集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将采集到的数据保存起来,以备后续分析和处理。
常见的数据存储方式包括数据库、云存储等。
根据数据量和安全性要求,选择合适的存储方式。
4. 数据处理与分析数据采集后,需要进行处理和分析,以提取有用的信息和洞察。
数据处理可以包括数据清洗、数据转换、数据聚合等操作,数据分析可以包括统计分析、趋势分析、异常检测等。
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
5. 数据可视化数据可视化是将数据以图表、报表等形式展示出来,使用户能够直观地理解数据。
常见的数据可视化工具包括数据仪表盘、报表生成工具、数据可视化软件等。
选择适合的数据可视化工具,以满足用户对数据的需求。
三、数据采集方案的设计与实施1. 确定需求在设计数据采集方案之前,需要明确需求。
包括需要采集的数据类型、采集频率、数据存储周期、数据处理和分析要求等。
与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沟通,确保需求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设计采集系统根据需求,设计数据采集系统。
确定采集设备的类型和数量,选择合适的数据传输方式,设计数据存储方案,确定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选择合适的数据可视化工具。
基于光纤以太网的智能数据采集装置
Ke y wo r d s : s ma t r d a t a a c q u i s i t i o n d e v i c e; AC・ DC s y s t e m;o p t i c a l E t h e r Ne t ; RS 一 4 8 5 b u s
da a t c o i nl nuu ic at i o n
与智能数据采集装置数据交互 的时延 , 提高 了运行状 况实 时反 映的能力 , 同时也为两 者之 间的数据交换方式提供多种选择 , 而不仅限制于轮询方式 。
关 键 词 :智 能数 据 采 集 装 置 ;交 直流 系统 ; 光 纤 以太 网 ; R S一 4 8 5 总线 ; 数 据 通 信 中 图分 类 号 : T M 5 6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1 - 5 5 3 1 ( 2 0 1 3 ) 1 8 - 0 0 2 0 - 0 4
采用PoE供电的高速以太网分布式数据采集系统
采用PoE供电的高速以太网分布式数据采集系统
王伟
【期刊名称】《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
【年(卷),期】2018(18)9
【摘要】设计了一种基于以太网的分布式数据采集控制系统.该系统的数据采集核心采用RCM5700微处理器模块,该模块适用于快速以太网应用开发;传输部分充分利用了以太网带宽大、结构简单、可扩展性强、成本低廉的特点,配合上位机监控软件,可以方便有效地监管整个系统.系统供电采用PoE技术,在传输数据的网线上同时提供电流,避免了以往数据采集节点单独的电源设计,简化了电源供应.实验证明整套系统实时性好、适应性广、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充分满足了分布式系统数据采集的要求.
【总页数】4页(P18-20,23)
【作者】王伟
【作者单位】海军装备部驻重庆地区军事代表局,重庆 63004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274
【相关文献】
1.采用ADuC7026的网络分布式数据采集系统 [J], 赵京
2.PoE技术在座舱分布式数据采集系统中的应用 [J], 刘凯;张立民;张兵强
3.以太网供电(PoE)分布式网络得到普及 [J], Giovanni Frezza
4.基于POE和以太网的分布式数据采集系统 [J], 朱含;张元凯;刑韬;何国建
5.采用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数据中心供电架构分析 [J], 姜晓君; 陈邦稳; 陆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完全以太网数据采集方案
从2006年开始,NI CompactDAQ就一直在不牺牲性能和灵活性的前提下,不断地简化在实验室、工业现场以及生产线上的测试测量应用项目的开发。
有了新的带有千兆以太网接口的NI cDAQ-9188底座后,NI CompactDAQ使得基于PC的数据采集技术可以应用在远程传感器和电信号的测量上面,从而将其应用范围从实验室扩展到了全球范围。
NI CompactDAQ的性能十分强大,一台NI CompactDAQ底座可以支持对最多256路的电信号、物理信号、机械信号或者音频信号进行测量。
在超过50种针对不同传感器的NI C系列I/O模块和NI专利的信号流传输技术的配合下,NI CompatDAQ拥有高速数据传输特性,从而能够很容易地满足高度灵活的混合测试系统的要求,并且能够极大地降低其开发难度。
远距离数据采集
以太网技术的方便性和可靠性与USB技术的基本相同。
对于数据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