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历史考前强化练一中国古代的地方治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高考历史考前强化练一中国古代的地方治理

一、选择题

1.(2019·防城港高三模拟,24)自周成王起,形成“乡遂制度”,即“国”与“野”对应的制度。“国”指都城及其近郊,近郊分为“乡”。都城住着上层贵族和手工业奴隶、乡住着下层贵族“士”,都、乡居民合称“国人”。“野”(或称“鄙”“遂”)指广大农村,住着从事农业的“庶人”(或称“野人”)。这反映了西周时期()

A.形成严密的组织管理体系

B.实行分封制度以维护统治

C.注重经济的分区经营模式

D.建立闭塞的城乡交流制度

答案 A

解析材料中“国”“野”的划分是一种管理形式,故A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分封等级,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经济分区问题,故C项错误;材料无从体现“闭塞”,故D项错误。

2.(2018·昆明高三摸底调研测试题,24)西周初年各地发生叛乱,周公东征,平定了殷地的“三监之乱”,征服了殷商在东方的残余势力后,大行分封齐、鲁、燕、卫等国。这说明西周() A.分封制是周公执政时期的制度创新

B.实现了对东方广大地区的垂直管理

C.分封制是当时巩固统治的重要手段

D.政治中心实现由西部向东部的转移

答案 C

解析分封制是西周初年推行的制度,并非周公执政时期推行的,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周公征服了殷商在东方的残余势力后分封齐、鲁、燕、卫等国,分封制并不是垂直管理,故B 项错误;由材料可知周公在征服殷商在东方的残余势力后分封齐、鲁、燕、卫等国进行管理,可见分封制是当时巩固统治的重要手段,故C项正确;材料仅体现周公东征后对所征服地区实行分封,但并不能说明政治中心已经迁移到东方,故D项错误。

3.(2018·河南豫南豫北名校高三精英联赛,1)周人“制五等之封,凡千百七十三国”,建立了完善的分封制度及差别明显的“畿服之制”。出现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西周统治疆域比较广阔

B.西周推行了严格等级制

C.中央王朝控制能力不足

D.周人比较重视血缘关系

答案 C

解析西周统治者为了加强对广阔疆域的统治,实行分封制,除了分封制之外,还有差别明显的“畿服之制”,主要原因是中央王朝控制能力不足,故C项正确。

4.楚武王命斗缗(王族)管理征服的权国,后来斗缗反叛被平定,楚王改权国为权县,派县尹管理,赋税和军队由楚王管控。此后,楚多次灭国设县,最终问鼎中原。楚“灭国设县”() A.加速了兼并战争的进程

B.健全了国家机器职能

C.标志着官僚制度的确立

D.瓦解了旧的宗法制度

答案 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楚武王处于春秋时期,此时的战争是争霸战争,故A项错误;楚国“灭国设县”,用县制取代了分封制,这健全了国家机器的职能,故B项正确;秦朝郡县制的推广标志着官僚制度的形成,故C项错误;材料和宗法制无关,故D项错误。5.(2018·重庆高三11月调研卷,24)中国古代的“乡里”发端于先秦,秦汉时期乡里体制渐趋成型,举凡地方赋役征派、狱讼治安、婚丧祭祀、选举教化等无不由其承担,被称为“治民之基”,由此可知,秦汉“乡里”()

A.属于地方自治机关

B.职官由中央直接任免

C.属于社会经济组织

D.履行宗法与行政职能

答案 D

解析“治民之基”体现了管理百姓的作用,不是自治性质,故A项错误;“秦汉时期乡里体制”不属于中央直接任免的范围,故B项错误;“狱讼治安、婚丧祭祀、选举教化”多数属于政治管理的范畴,故C项错误;“地方赋役征派、狱讼治安、婚丧祭祀、选举教化”既包含有宗法的职能,也有国家行政管理的职能,故D项正确。

6.(2018·河南豫北豫南名校高三第二次联考联评,2)史料记载,汉初御史、丞相史监察,察

无专区、责任不明;汉武帝时期创立的刺史制度分为十三部州,每刺史察一州,监察对象除“强宗豪右”外,对朝廷在地方上的命官仅限于郡国二千石。这一变化体现出()

A.有效地加强了君主专制

B.王国问题依然客观存在

C.地方命官完全受控于刺史

D.汉代监察体系逐渐趋于完善

答案 D

解析题干强调的是中央对地方的监督,不是加强君主专制,故A项错误;材料讲述的是汉代监察制度,王国问题在题干中并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刺史只是负责监察地方长官,并且监察对象“仅限于郡国二千石”,所以地方长官并不完全受控于刺史,故C项错误;从秦“察无专区、责任不明”到汉武帝时期的刺史制度这种变化,说明汉代的监察体系日趋完善,故D项正确。

7.(2018·咸宁重点高中高三11月联考题,2)汉和帝永元十三年诏曰:“幽、并、凉州,户口率少,边役众剧,束修良吏,进仕路狭。抚接夷狄,以人为本。其令缘边郡,口十万以上,岁举孝廉一人;不满十万,二岁举一人;五万以下,三岁举一人。”这样做的目的是() A.建立有效的人才选拔制度

B.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

C.打破贵族垄断选官的局面

D.缓和矛盾,稳定边疆

答案 D

解析“其令缘边郡”可见主要是对边远地区的照顾,有利于缓和矛盾,故D项正确。8.(2019·湖南五市十校教高三联考,5)观察下表(部分),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其标题的是()

A.汉代十三州分布表

B.唐朝地方行政区划表

C.元朝地方管理表

D.清朝地方行政区划表

答案 B

解析表格的行政区划是唐朝的道-州-县三级制,故B项正确。

9.(2018·安徽五校高三12月联考题,5)元代行省设置犬牙交错的特点明显,如: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湖广行省以湖南、湖北为主体而又越过南岭有广西,江西行省也同样跨过南岭而有广东;河南江北行省则合淮水南北为一。这种做法()

A.打破了地区间的隔绝状态

B.顺应了经济格局变动趋势

C.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威胁

D.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答案 D

解析据材料中“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湖北为主体而又越过南岭有广西,江西行省也同样跨过南岭而有广东”“河南江北行省则合淮水南北为一”等信息,说明犬牙交错的特点打破了前代区域划分格局,有利于各地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故D项正确。10.(2019·湖南长郡中学高三月考,4)元朝中央政府重新划定了地方行政区域,原属东川地区的汉中不再归属四川,划给了陕西行省。河南又与原属安徽的淮河流域地区,合并为河南江北行省。根据材料,元朝重新划定地方行政边界的目的是()

A.扩大行省管辖范围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防止地方割据D.维护民族团结

答案 C

解析由“原属东川地区的汉中不再归属四川”“河南又与原属安徽的淮河流域地区,合并为河南江北行省”可知是为了防止地方割据,加强中央集权,故C项正确。11.(2018·滨州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题,8)明朝地方设“三司”,互不统属。清朝固定督抚制度,十八省均设巡抚,为一省之长,每两道三省设总督一名,相当于大军区长官。不再设立巡按御史。清朝行政机构的调整()

A.有利于地方事权的统一

B.从根本上防止吏治腐败

C.降低了地方的行政效率

D.违背了中央集权制原则

答案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