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戏剧史

第四章中国戏剧现代化的曲折进程和话剧艺术的成熟(1930年-1937年)

第一节概述

一、戏剧思潮与戏剧运动

1930年,在中国现代戏剧史上形成了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转折。现代戏剧运动反帝反封建的战斗传统,由一般的民主主义转向“无产阶级”革命戏剧的提倡,揭开了左翼戏剧运动的崭新一页。

(一)历史背景

大革命失败,国共合作破裂,统一战线瓦解,政治斗争尖锐。受国际“红色”左倾潮流影响,在徘徊中的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民主主义的知识分子,面对黑暗现实,从苦闷悲观中产生出摧毁黑暗、追求光明的决心,在苏联、西欧各国的无产阶级文学运动以及日本左翼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启发下,汇集在上海的一部分文学青年和作家开始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探索和倡导。

(二)戏剧运动的发展过程

1928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造社和太阳社正式提出“革命文学”的口号,开始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倡导。这是一个力图使新闻学摆脱资产阶级影响,自觉地把文学活动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结合起来的新的文学运动。它适应无产阶级领导中国革命的新形势,为新文学的发展指引方向。

1929年秋,党指示原创造社、太阳社成员和鲁迅等革命作家团结起来,建立革命作家的统一组织。1930年,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标志着革命文学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显示lee 中国共产党对于革命文学事业领导的加强。

戏剧战线也在酝酿新的变革。戏剧协社在1927年后以单纯介绍排演莎士比亚等西洋古典名剧为主,辛酉剧社提倡“难剧运动”,复旦剧社排演《西哈诺》等外国名剧,南国社于1929年在宁、沪的第二期公演剧目是天寒的《古潭的声音》、《南归》、《第五号病房》、《火之跳舞》、《孙中山之死》和王尔德的《莎乐美》,虽然有不同程度的反帝反封建倾向,但却与革命激情尚有距离,在寻找明确的新方向而徘徊。

为适应革命形势的发展需要,戏剧节同整个文学界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相呼应,开展无产阶级戏剧运动,一些革命民主主义的剧作家在政治信仰上转向无产阶级。1929年6月5日,上海艺术剧社成立,社长郑伯奇,主要负责人夏衍,参加者多位创作社成员以及刚从日本留学归来的剧作家。艺术剧社的成立,开始了中国共产党对现代戏剧运动的直接领导,第一次提出“无产阶级戏剧”的口号,力图将戏剧运动由反帝反封建的一般民主主义的战斗传统,走到无产阶级革命的轨道上来。

艺术剧社编辑出版《艺术》月刊、《沙仑》月刊和《戏剧论文集》,宣传“普罗列塔利亚戏剧”的口号。郑伯奇《中国戏剧运动》、叶沉《戏剧与时代》、《演剧运动的检讨》等文阐明这一主张,并强调戏剧的阶级性、时代性;强调戏剧的战斗型及艺术与政治的密切关系,戏剧要以唯物论的立场、无产阶级的目的意识阐明社会矛盾;强调民众观念,主张民众戏剧的革命化;提出阶段任务为:一、促进旧剧及早崩坏;二、批判布尔乔亚戏剧;三、提高现在普罗列塔利亚的文化水准;四、演剧和大众的接近——演剧的大众化。

艺术剧社于1930年1月6日举行首场公演,剧目为《梁上君子》(美国辛克莱)、《爱与死的角逐》(法国罗曼罗兰)、《炭坑夫》(德国米尔顿),3月举办第二次公演,剧目有根据德国雷马克长篇小说改编的《西线无故事》,还有冯乃超、龚冰庐创作的反应阶级斗争现实的独幕剧《阿珍》。

“无产阶级戏剧”运动推动着整个话剧界左转。南国社负责人田汉于1930年4月发表《我们自己的批判》,严肃检讨南国社走过的道路,批判南国社的小资产阶级的感伤倾向,强调民众观念,以自己代表的阶级的利益为意识目的的从事艺术创作和传播,并在世界文化发展

潮流的基础上依据中国革命运动的现实状况进行符合时代要求的创作。5月,田汉改编梅里美小说《卡门》为话剧,抒发反抗旧社会的感情并鼓吹革命,标志了南国社戏剧的最高表现而不够新的转变之完成。同时,专演“难剧”的辛酉剧社坚决参加了“为工人演剧”的队伍。戏剧运动的发展促成了联合。1930年3月19日,戏剧协社、南国社、摩登社、辛酉剧社、艺术剧社、剧艺社等联合成立“上海戏剧运动联合会”。8月1日,“中国左翼剧团联盟”正式成立,由艺术剧社担任总务,辛酉、摩登担任组织工作、南国负责宣传。1931年1月,改组为以个人名义参加的“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简称“剧联”)。田汉、刘保罗、赵明彝等为负责人。“剧联”是继“左联”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立的又一左翼文艺组织。

“剧联”的《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最近行动纲领》(1931年9月)突出强调将革命戏剧深入工农群众,以独立(由“剧联”独立表演)、辅助(辅助群众表演)、联合(与群众联合表演)三种方式开战工人、学生、农民的演剧活动,创作内容强调暴露地主资产阶级与反动派的罪恶,从各种斗争中指出政治出路,组织“戏剧讲习班”,加强戏剧理论建设、开展理论斗争等。这期间,形成了三大演剧系统:一、学校演剧;二、工人演剧(蓝衫剧团);三、“剧联”之外的业余剧社演戏。1933年,支持戏剧协社公演苏联革命戏剧《怒吼吧!中国》。

左翼戏剧运动对中国现代戏剧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它发扬了“五四”以来话剧的启蒙精神和战斗传统,自觉地使戏剧战线成为革命总站线中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提出戏剧面向工农与艺术大众化,为左翼戏剧的发展开拓了道路;它以不可抗拒的力量冲破了国民党当局的文化“围剿”,显示了党领导下的左翼文艺队伍力量的壮大;它3造就了一批戏剧新人,初步形成了一支具有一定思想素质与艺术水平的革命戏剧队伍,大多成为抗战时期甚至解放战争时期的戏剧战线的基本骨干,为我国现代戏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30年-1931年的“无产阶级戏剧”浪潮之后,戏剧运动进入低潮。

1935年,自“九一八”、“一二八”后,民族矛盾上升,抗日要求高涨,戏剧运动又呈现出勃兴的趋势。1935年,“剧联”联络组织上海业余剧人协会。

(三)以话剧为代表的中国戏剧的现代化进程,经过曲折,面临新的突破,关键在于提高艺术素质。曹禺的《雷雨》(1934)、《日出》(1935)、李健吾的《这不过是春天》(1934)、田汉《回春之曲》(1935)、夏衍的《上海屋檐下》(1937)等在艺术上较成熟的剧作,正是出自这一时期。中国话剧艺术进入成熟期,中国现代戏剧发展涌现出一个高潮,其主要表现为:1、一只由左翼剧作家与民主主义、自由主义剧作家汇聚而成的戏剧创作队伍初步形成

一批在中国现代戏剧史上有代表性与历史影响的优秀剧作诞生,多种不同倾向的艺术家的创作风格已经成熟,多样化的艺术风格显示出额戏剧艺术的丰富多彩。曹禺的《雷雨》、《日出》以深刻的思想内容与精湛的艺术成就震动剧坛;田汉的《回春之曲》克服“剧联”初期剧作思想和艺术的不平衡状态,成功的发挥了她的浪漫主义艺术个性等等。

2、导演、表演艺术水平显著提高。

演剧由“爱美的”向“职业的”转化成为一个重要特点。

唐槐秋于1933年组织的中国旅行剧团是“五四”以后第一个职业话剧团,在京津宁沪等地演出《梅萝香》、《茶花女》、《雷雨》、《日出》等剧,由唐槐秋执导,演员的表演有较高的艺术水平。

演剧团体的专业化与正规化提高了演剧水平,涌现出许多优秀的导演和演员。二十年代,在宋春舫理论倡导、洪深身体力行下,导演制在中国话剧界初步确立。

1935年1月,中国舞台协会在上海演出《回春之曲》,被认为是演员表演艺术“结束前期开启时期的一个转折点”。戏剧界今儿对导演、表演、灯光、音乐等提出新的要求。

3、理论探讨与介绍出现了新的势头。

中国话剧的发展,亟需理论研究的推动和指导。

1934年前后,全国研讨戏剧艺术的期刊激增,有影响的有《戏》、《现代演剧》、《电影戏剧》、

《戏剧时代》、《新演剧》等。

1930年以来,编著出版的戏剧理论著作有六十余种,其中《洪深戏剧论文集》、《予倩论剧》、《宋春舫论剧》、《戏剧讲座》(马彦祥)、《戏剧导演术》(向培良)、《演剧漫谈》(袁牧之)等影响较大。

1936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戏剧小丛书”二十种,第一次全面系统的介绍戏剧创作与表导演等方面的知识和理论。

三十年代理论探讨的范围广泛,包括有关文学创作、戏剧本质、悲剧、喜剧、中国话剧的历史回顾与发展前途、话剧民族化、话剧的写实戏剧观与传统戏曲的写意戏曲观等方面探讨;包括导演经验总结、导演学介绍以及表演艺术、舞台装置和化妆、剧场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就还有关于小剧场、学校剧、农民剧、新歌剧以及戏剧欣赏法的介绍等。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梅耶荷德的导演流派、戈登-克雷的导演理论等开始进入中国戏剧界。

二、戏剧文学创作

(一)阶级与阶级斗争意识的强化

左翼剧作致力于反映工人阶级和农民群众的反抗与出路,使戏剧与社会政治斗争的关系更为密切,突出了戏剧文学的革命战斗精神。

三十年代,戏剧文学塑造了自觉从事社会斗争的工人形象,开拓了戏剧表现工人斗争生活的新领域,如田汉的《午夜饭》等、陈白尘的《大风雨之夜》、宋之的的《罪犯》、左明的《活路》、袁殊的《工厂夜景》、叶秀的《阿妈退工》等。

农村斗争生活也引起了剧作家的深切关注。

(二)民族意识与爱国主义观念的进一步加强

(三)“五四”启蒙精神的发扬与人道主义、民主主义思想的深化

(四)戏剧文学创作的艺术意识的觉醒

中国现代戏剧教育的发展历程_1.

2003年4月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A pril,2003第39卷第2期 JOU RNAL OF GUANGXI NORM AL UNIVERSIT Y V ol .39N o .2 [收稿日期]2002-08-30 [作者简介]贾冀川(1972-,男,河北邯郸市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文学博士;张蓉(1973-,女,云南楚雄市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教育学博士。 中国现代戏剧教育的发展历程 贾冀川1,张蓉2 (1.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97;2.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摘要]戏剧教育既是整个戏剧艺术事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又是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它对戏剧 艺术的发展、对人的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现代戏剧教育诞生于20世纪初,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稚嫩到成熟、再到工具化的坎坷历程。中国现代戏剧教育为我国培养了大批戏剧人才,有力地推动了现代戏剧艺术的繁荣和戏剧运动的开展。 [关键词]中国;现代;戏剧教育;发展史 [中图分类号]G 40-09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597(200302-0060-05

戏剧教育既是整个戏剧艺术事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又是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它对戏剧艺术的发展、对人自身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无论是在戏剧学领域,还是在艺术教育学领域,针对戏剧教育的学术研究却显得颇为冷清,不必说专著,就是一般的论文也极为罕见,这种现状与现代戏剧教育事业在20世纪上半期为我国培养了大批戏剧人才,有力地推动了现代戏剧艺术的繁荣和戏剧运动的开展而取得的卓著成就来说是极不相称的。本文力图通过勾勒我国现代戏剧教育的发展历程,去探寻现代戏剧教育之现代性的基本特征,同时也去咀嚼现代戏剧教育家们献身戏剧教育事业的热情和快乐、孤独和悲伤、乃至生命和一腔热血。 一、现代戏剧教育的兴起 中国现代戏剧教育的兴起几乎与话剧艺术的滥觞(早期话剧,又称文明戏同时。中国传统的戏剧教育主要是通过戏班内部师徒私授的方式进行的,即便是专门教习演唱艺术、培养演员的科班也都是拜师学艺,在这种戏剧教育方式下,戏剧成为一种可以代代相传、世世相因的技艺。这种戏剧教育方式限制了受教者的范围,造成了受教者和施教者之间的依附关系,既不利于戏剧人才的培养,也不利于戏剧艺术的发展。当然,视演戏为一种玩物、一种卑贱职业,称演员为所谓“王八、戏子、吹鼓手”的社会风气对传统戏剧教育也是一种严重的束缚。伴随着新兴话剧艺术的出现,一种崭新的戏剧价值观也开始萌发,“戏院者,实普天下之大学堂也;优伶者,实普天下之 大教师也”[1](p3 ,而资产阶级革命者更是把戏剧看作 是宣传革命的工具。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传统的戏剧教育显然已无法适应戏剧界出现的新形势,这样一来,主要以学校教育为基本特征的现代戏剧教育应运而生。 最早的现代戏剧教育机构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通鉴学校。通鉴学校由王钟声、马相伯、沈仲礼于1907年下半年在上海创办,马相伯、沈仲礼出资支持,王钟声主持戏校的实际工作。他们通过登报招生的办法,以提倡新戏剧、“包念书、包出洋”为号召,来者不拒,招到学生几十人。通鉴学校的办学思想主要是为了借新剧来宣

民国时期中国现代戏剧的转型与发展

民国时期中国现代戏剧的转型与发展 近代中国戏剧的转型与发展可以追溯到民国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变革对中国现代戏剧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社会背景与现代戏剧的兴起 民国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一系列重大事件。这些事件使得中国社会迅速走向现代化,人们开始追求自由、平等和民主。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现代戏剧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支持。 在此期间,一批优秀的戏剧家纷纷涌现,他们积极探索新的表现形式和艺术手法。例如,鲁迅、郭沫若等作家的戏剧作品,以及李叔同、谢冰莹等导演的舞台实践,都对中国现代戏剧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戏剧形式的转型与创新 民国时期,中国现代戏剧的形式发生了重要的转型与创新。传统的京剧、豫剧等戏曲形式逐渐被新式话剧所取代。新式话剧以其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和对话语言的运用,更符合当时社会的需求和审美观念。 同时,中国现代戏剧也开始引入西方戏剧的元素,如舞台布景、灯光效果等。这些新的舞台表现手法使得戏剧更加生动、真实,更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三、戏剧内容的转变与思想启蒙 民国时期的中国社会,思想解放和启蒙运动空前活跃。这种思想解放也反映在戏剧内容的转变上。传统的戏剧内容多以历史传说、神话传说为题材,强调忠诚、孝顺等传统价值观。而在民国时期,戏剧作品开始关注社会现实,呈现出更加真实和生动的故事情节。

例如,鲁迅的戏剧作品《阿Q正传》就以一个普通人的命运为主线,通过揭示社会的丑恶和人性的弱点,对中国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批判。这种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批判,使得中国现代戏剧具有了更加深入的内涵和意义。 四、戏剧教育与专业化的兴起 民国时期,戏剧教育得到了重视和发展。许多学校和戏剧团体开始开设戏剧课程,培养专业的戏剧人才。这些专业化的培训机构为中国现代戏剧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保障。 同时,戏剧团体的兴起也为中国现代戏剧的发展提供了平台。这些戏剧团体通过演出、巡回演出等方式,使得现代戏剧得到了更多的传播和推广。 总结起来,民国时期是中国现代戏剧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现代戏剧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支持。戏剧形式的转型与创新,戏剧内容的转变与思想启蒙,以及戏剧教育与专业化的兴起,都为中国现代戏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的戏剧作品不仅具有艺术的价值,更是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批判,对中国戏剧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现代戏剧的发展历程

中国现代戏剧的发展历程 1、新兴话剧的萌芽--文明戏(1899一1918) 中国戏剧概念的产生是学习西方戏剧理论的结果。中国近代学者王国维较早地使用了戏剧概念,并与戏曲区分开来。严格地说,中国戏剧发端于话剧。中国新兴话剧萌芽于戊戌变法(一八九八年)至辛亥革命(一九一一年)年间。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影响下,伴随着传统戏曲的改良和文明戏的崛起中国戏剧迈出了从古典形态向现代 形态转变的第一步。 在当时盛行日本的新派剧影响下,一部分爱好文艺的留学生于一九○六年底,在东京成立了春柳社。这是一个以戏剧为上的综合性艺术团体。春柳社的发起人为李叔同和曾孝谷。欧阳予倩、陆镜若也相继加入,并成为该社的主要领导者。不久,演出了法国小仲马的《茶花女》第三幕。接着在一九○七年六月初,经过扩充后的春柳社,又在东京本乡座戏院演出了根据林纾、魏易的同名翻译小说由曾孝谷改编的大型剧本《黑奴吁天录》。这是第一出由中国人创作演出的话剧,也标志着文明戏的正式开端。一九○七年秋,上海出现了由著名的新剧活动家王钟声领导的春阳社,以及第—所新剧教育机构—通鉴学校。震惊中外的辛亥革命将文明戏推向了高潮时期。这种新生的话剧形式以其迅速反映现实的特长,有力地配合了现实斗争。在文明戏高潮时期,众多的剧团中,最重要和最有影响的是任天知创办并领导的进化团。一九一四年以后辛亥革命随着其果实被哀世凯之流窃取而归于失败,

文明新戏也从鼎盛走向衰落。对后期文明戏的转变起直接影响作用的是郑正秋组织的新民社。 2、现代戏剧观念的确立与新兴话剧的发展(1918-1929) 胡适的《终身大事》发表于一九一九年三月《新青年》第六卷第三期,同南开学校新剧团的《新村正》一起,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话剧剧本。它们已经脱离了话剧的早期形式—文明戏。 一九二一年三月,第一个“爱美的”戏剧团体在上海成立,五月,它创办了新文学运动中第一个专门性的戏剧杂志—《戏剧》。最初的成员除发起人和主持者汪仲贤外,尚有沈雁冰、郑振铎、陈大悲、欧阳予倩、熊佛西、徐半梅等,共十三人。沈雁冰仿效法国罗曼·罗兰倡导“民众戏院”,给这个团体取名为“民众戏剧社”。真正重视舞台实践而成为“爱美的”戏剧运动柱石的是前后奋斗十二年、举行过十六次公演的上海戏剧协社。一九二三年洪深加入协社,建立严格的排演制和导演制,他废除了男扮女装这一旧戏和文明新戏的非现代化、非现实主义的演出方式,次年四月,协社举行第六次公演,洪深执导的《少奶奶的扇子》获得很大成功,这是中国第一次严格地按照欧美演出话剧的方式来演出的。从—九二○年《华伦夫人之职业》的演出失败,到—九二四年《少奶奶的扇子》的演出成功,新兴话剧经艰难的探索,终于立足于中国舞台。 一九二二年十一月,浦伯英出资联合陈大悲在北京创办了人艺戏剧专门学校(简称“人艺剧专”),聘请一些社会名流如鲁迅等担任校董。学生除上课外,还进行舞台实践。“人艺剧专”是我国第一所试用西

中国现代戏剧史的里程碑是

中国现代戏剧史的里程碑是指在中国现代戏剧发展过程中最具代表性的事件或成就。下面是中国现代戏剧史的几个里程碑: 1920年代:中国现代戏剧的开端。1920年,江苏省无锡市的八路军剧团演出了第一部现代戏剧《大路》。1922年,毛泽东、周恩来等人组织的首批工农兵剧团演出了《革命烈士》、《红星照耀中国》等戏剧。这些戏剧开启了中国现代戏剧的发展历程。 1950年代:中国现代戏剧的发展高潮。1950年,中央戏剧学院成立,成为中国现代戏剧人才的摇篮。1953年,中国第一部自主创作的长篇戏剧《和平之光》演出,标志着中国现代戏剧走上了自主创作的道路。 1960年代:中国现代戏剧的转型期。1960年,中国第一部西方语言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演出,标志着中国现代戏剧进入了西方文化的影响之中。 1980年代:中国现代戏剧的复兴时期。1980年,中国第一部现代音乐戏剧《雪莉》演出,标志着中国现代戏剧在文化和艺术上的复兴。 21世纪初:中国现代戏剧的发展新阶段。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现代戏剧发展迅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和演员,如《百慕大三角》、《辣手神探》、《奇幻森林》、《唐伯虎点秋香》、《笑傲江湖》等。这些作品和演员为中国现代戏剧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21世纪中叶:中国现代戏剧的国际化发展。近年来,中国现代戏剧不仅在国内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欢迎,而且还开始走向国际,在世界各地演出。例如,2017年,中国音乐剧《霓裳铃音》在纽约布鲁克林艺术中心演出,受到了美国观众的热烈欢迎。 中国现代戏剧的发展历程涉及了几十年,经历了许多里程碑性的事件和成就。它不断演进和发展,为中国文化和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戏剧史

第一章戏曲概说 第一节、什么是戏曲 一、什么是戏曲? 1、戏曲?名称的最早出处: 至咸淳(1265-1274),永嘉戏曲出,泼少年化之,而后淫哇盛,正声歇。 ——[宋]刘埙《水云村稿·词人吴用章传 2、其它文献中的?戏曲?名称: 元人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二十七《杂剧曲名》有?戏曲?一词,凡二见。 明人魏良辅《南词引正》:?清唱谓之冷唱,不比戏曲。戏曲藉锣鼓之势,有躲闪省力,知者辨之。? 中国近代学者王国维撰写了《戏曲考原》、《宋元戏曲考》等著作,最终确定了用以指称中国传统戏剧样式的?戏曲?概念。 然后代之戏剧,必合言语、动作、歌唱,以演一故事,而后戏剧之意义始全。故真戏剧必与戏曲相表里。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 戏曲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杂技等各种因素而以音乐和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戏剧。 ——《辞海》 3、现代戏曲学的奠基人 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号观堂,浙江海宁人。清朝秀才,著名学者。1907年起任学部图书局编辑,从事中国戏曲史和词曲的研究,著有《曲录》《宋元戏曲史》《人间词话》等,开创了研究戏曲史的风气。1913年起从事中国古代史料、古器物、古文字学、音韵学的考订,尤致力于甲骨文、金文和汉晋简牍的考释。1925年任清华研究院教授,除研究古史外,兼作西北史地和蒙古史料的整理考订。 4、现代戏曲学的另一位奠基人 吴梅(1884-1939),字瞿安,号霜厓,长洲(今苏州)人。戏曲作家、表演家、理论家、教育家、收藏家。著有《奢摩他室曲话》《顾曲麈谈》《曲海目疏证》《中国戏曲概论》《元剧研究》《瞿安读曲记》《曲学通论》《南北词简谱》。著名门人有任二北、卢前、唐圭璋、王季思、钱南扬、万云骏等。 第二节、戏曲戏剧曲艺 1、戏曲与戏剧 同一关系:在中国古代,戏曲是戏剧的唯一形式,戏曲就是戏剧,戏剧就是戏曲。 并列关系:在现代,戏剧有时专指西方话剧,和古代戏曲形成并列关系。 属种关系:在一般情况下,戏剧包括话剧、歌剧、舞剧、戏曲等样式。 2、戏曲和曲艺 戏曲主要以歌舞表演故事,曲艺主要以说唱表演故事。 戏曲主要是代言体结构,曲艺主要是叙述体结构。 3、曲艺及其种类 曲艺是各种说唱艺术的总称。以说讲和歌唱为主要艺术手段,辅以动作、表情、口技等来叙述故事,塑造人物,描绘情景,反映生活。 演员人数常为一至二三人,表演形式有坐唱、站唱、走唱、拆唱(分角色唱)、彩唱(化装表演)。 按历史渊源和形式特点,有评话、相声、快板、大鼓、弹词、道情、牌子曲、走唱、时调小曲及少数民族曲艺等。各地各族现有三百多个曲种。 第三节、戏曲的基本特征 1、创作-表演的二元艺术体系。

中国现代戏剧史

第四章中国戏剧现代化的曲折进程和话剧艺术的成熟(1930年-1937年) 第一节概述 一、戏剧思潮与戏剧运动 1930年,在中国现代戏剧史上形成了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转折。现代戏剧运动反帝反封建的战斗传统,由一般的民主主义转向“无产阶级”革命戏剧的提倡,揭开了左翼戏剧运动的崭新一页。 (一)历史背景 大革命失败,国共合作破裂,统一战线瓦解,政治斗争尖锐。受国际“红色”左倾潮流影响,在徘徊中的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民主主义的知识分子,面对黑暗现实,从苦闷悲观中产生出摧毁黑暗、追求光明的决心,在苏联、西欧各国的无产阶级文学运动以及日本左翼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启发下,汇集在上海的一部分文学青年和作家开始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探索和倡导。 (二)戏剧运动的发展过程 1928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造社和太阳社正式提出“革命文学”的口号,开始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倡导。这是一个力图使新闻学摆脱资产阶级影响,自觉地把文学活动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结合起来的新的文学运动。它适应无产阶级领导中国革命的新形势,为新文学的发展指引方向。 1929年秋,党指示原创造社、太阳社成员和鲁迅等革命作家团结起来,建立革命作家的统一组织。1930年,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标志着革命文学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显示lee 中国共产党对于革命文学事业领导的加强。 戏剧战线也在酝酿新的变革。戏剧协社在1927年后以单纯介绍排演莎士比亚等西洋古典名剧为主,辛酉剧社提倡“难剧运动”,复旦剧社排演《西哈诺》等外国名剧,南国社于1929年在宁、沪的第二期公演剧目是天寒的《古潭的声音》、《南归》、《第五号病房》、《火之跳舞》、《孙中山之死》和王尔德的《莎乐美》,虽然有不同程度的反帝反封建倾向,但却与革命激情尚有距离,在寻找明确的新方向而徘徊。 为适应革命形势的发展需要,戏剧节同整个文学界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相呼应,开展无产阶级戏剧运动,一些革命民主主义的剧作家在政治信仰上转向无产阶级。1929年6月5日,上海艺术剧社成立,社长郑伯奇,主要负责人夏衍,参加者多位创作社成员以及刚从日本留学归来的剧作家。艺术剧社的成立,开始了中国共产党对现代戏剧运动的直接领导,第一次提出“无产阶级戏剧”的口号,力图将戏剧运动由反帝反封建的一般民主主义的战斗传统,走到无产阶级革命的轨道上来。 艺术剧社编辑出版《艺术》月刊、《沙仑》月刊和《戏剧论文集》,宣传“普罗列塔利亚戏剧”的口号。郑伯奇《中国戏剧运动》、叶沉《戏剧与时代》、《演剧运动的检讨》等文阐明这一主张,并强调戏剧的阶级性、时代性;强调戏剧的战斗型及艺术与政治的密切关系,戏剧要以唯物论的立场、无产阶级的目的意识阐明社会矛盾;强调民众观念,主张民众戏剧的革命化;提出阶段任务为:一、促进旧剧及早崩坏;二、批判布尔乔亚戏剧;三、提高现在普罗列塔利亚的文化水准;四、演剧和大众的接近——演剧的大众化。 艺术剧社于1930年1月6日举行首场公演,剧目为《梁上君子》(美国辛克莱)、《爱与死的角逐》(法国罗曼罗兰)、《炭坑夫》(德国米尔顿),3月举办第二次公演,剧目有根据德国雷马克长篇小说改编的《西线无故事》,还有冯乃超、龚冰庐创作的反应阶级斗争现实的独幕剧《阿珍》。 “无产阶级戏剧”运动推动着整个话剧界左转。南国社负责人田汉于1930年4月发表《我们自己的批判》,严肃检讨南国社走过的道路,批判南国社的小资产阶级的感伤倾向,强调民众观念,以自己代表的阶级的利益为意识目的的从事艺术创作和传播,并在世界文化发展

中国戏剧史上的传统戏曲与现代话剧的对比研究

中国戏剧史上的传统戏曲与现代话剧的对比研究 概述 中国戏剧史上出现了两种主要形式的戏剧表演,分别是传统戏曲和现代话剧。这两种戏剧形式都在不同时期对中国文化和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通过对比研究,探讨传统戏曲与现代话剧在表演风格、叙事结构、人物塑造等方面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传统戏曲 表演风格 传统戏曲包括诸如京剧、豫剧、粤剧等各个地方戏曲。它们通常采用高亢激昂的唱腔和规范化的动作表演形式,强调身段舞蹈和面部表情,追求华丽绚烂的舞台效果。在传统戏曲中,角色扮演非常重要,演员通过角色形象展示历史人物或社会类型。 叙事结构 传统戏曲一般以历史事件或民间故事为背景,多为连台快板或武打场面,并在故事情节中融入高雅的诗词。它们通常采用顺叙结构,通过对白和唱腔交替展示剧情发展,常以喜剧与悲剧相结合的方式表达生活的复杂性。

人物塑造 传统戏曲重视角色形象和刻画,角色分为正面、反面和丑角等不同类型。演员 通过咏唱、动作和化妆来呈现人物特点,强调外在形象的象征功能。传统戏曲 中的人物通常具有较为固定的性格特点,如义气、仁爱、机智等。 现代话剧 表演风格 现代话剧是西方戏剧形式在20世纪初传入中国并改编而来的戏剧形式。它注 重演员情感的真实表达和自然演技,以自然语言对话为主要表现形式。现代话 剧追求真实与自然,强调角色内心思想的揭示和社会问题的探讨。 叙事结构 现代话剧大多采用线性叙事结构,注重故事情节逻辑上的连贯性和紧密性。它 们借鉴西方戏剧的剧本结构,注重追求内外因果关系和人物心理的变化与沉浸感。 人物塑造 现代话剧注重人物内心的表达和复杂性揭示。角色形象通常更加真实和立体化,具有更多的情感层次和冲突。现代话剧的人物塑造强调通过对话、动作和肢体 语言等细腻表现来展示角色的个性特点。

中国现代戏剧的演变与发展

中国现代戏剧的演变与发展 近年来,中国现代戏剧在文化领域的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戏剧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中国现代戏剧也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变与发展。 一、从传统戏曲到现代戏剧 中国传统戏曲是中国戏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源于古代的宗教仪式和民间舞蹈。传统戏曲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和精彩的故事情节深受观众喜爱。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传统戏曲逐渐与现代观众产生了隔阂。为了适应时代的需求,中国现代戏剧开始崭露头角。 二、现代戏剧的兴起 20世纪初,中国开始接触西方文化,西方戏剧的影响逐渐渗入中国。现代戏剧在中国的兴起与中国社会的变革有着密切的联系。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为现代戏剧的发展提供了契机。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科学和个人主义,这些理念也渗透到了戏剧创作中。 三、现代戏剧的创新与突破 在中国现代戏剧的发展过程中,许多戏剧家开始尝试新的艺术表现形式。他们 在剧本创作、舞台设计和演员表演等方面进行了创新与突破。例如,著名的戏剧家谢冰莹在他的作品中运用了现代舞蹈和音乐,使得戏剧更富有现代感。同时,他也注重表达社会现实和人性的内在冲突,使得观众能够在戏剧中找到共鸣。 四、现代戏剧的社会反映 中国现代戏剧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它也承担着反映社会现实的责任。许多 现代戏剧作品以社会问题为主题,通过戏剧的形式表达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例如,著名的戏剧《茶馆》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苦难。这种社会反映的特点使得中国现代戏剧在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五、现代戏剧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中国现代戏剧在国际舞台上也逐渐崭露头角。中国的戏剧团体开始与国外的戏 剧团体进行交流与合作,通过演出和巡回演出等形式将中国现代戏剧推向世界。这种国际交流与合作不仅丰富了中国现代戏剧的内涵,也促进了中国戏剧艺术的发展。 六、现代戏剧的未来展望 中国现代戏剧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随 着社会的进步和观众需求的变化,现代戏剧需要不断创新和突破。同时,政府和社会应该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关注,为中国现代戏剧的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 总之,中国现代戏剧的演变与发展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创新的过程。它不仅仅是 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对社会现实的反思与表达。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中国现代戏剧将继续发展壮大,为观众带来更多的艺术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第二节中国近现代戏剧 (1)

第二节中国近现代戏剧 此部分主要参考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钱理群等主编的《现当代文学三十年》。其他可以参考程光伟、孔庆东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董建、董乐山著《戏剧艺术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 1、戏剧与戏曲 戏剧是特殊的艺术类型,是一种时空综合性艺术,是表情和造型相结合的综合性艺术(如音乐就是一种表情艺术,绘画和舞蹈就是造型艺术),也是一门古来的艺术,自人类文明产生之始就有了古老的戏剧。戏剧在狭义上就是话剧,是西方戏剧。1907年戏剧传入中国,标志性事件就是春柳社按西方样式编演了新戏剧《茶花女》。 戏曲是中国传统戏剧的统称,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比如昆曲、皮黄戏、京剧等。宋元之后,以歌舞演故事为主的南戏与杂剧占据戏曲舞台,清代则是京剧发展和兴盛的时期。 由国外传入的话剧被称为新戏,而传统戏曲被称为旧戏,新剧旧剧的对应即话剧与戏曲的对应贯穿整个中国的20世纪。 2、世界范围内得以保存下来的三大戏剧文化体系 古希腊罗马的古典戏剧(悲喜剧),古印度的梵剧和中国的戏曲。前三种戏剧和日本的能剧并为四大样式。西方文化为主导文化,古希腊为源头,西方文化强势,而东方文化系统和印度梵剧已经消亡,日本的能剧和歌舞仍然存在。在法国的学者发现东方戏剧的魅力在于是残酷戏剧。中国戏曲的特点是角色行当化,表演的歌舞化和舞台构造虚拟化、写意化。 戏剧是与人类文明、人类本性、人类之根相结合,戏剧属于物质文化更属于精神文化(三大文化指物质、制度和精神) 3、戏剧的起源 戏剧起源关系到人的模仿的本能、表现的本能、观看的本能。戏剧是一种社会化的艺术,是群体艺术,它与人的社会性相关,是社会化本能相结合的产物。 4、戏剧的本质特征与要素 构成戏剧的基本要素有四个(1)演员和表演艺术(核心要素);(2)观众的因素,观演关系——戏剧的基本关系和基本矛盾;(3)剧本因素(意味着表演一个故事),戏剧的特定情境,剧本对戏剧的规定性,情节和戏剧冲突不可缺少。表演最早产生,戏剧稍晚,剧本的产生标志戏剧的成熟。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即兴戏剧史靠演员即兴表演的,“案头剧”是仅供阅读的,非完整意义上的戏剧。剧本不是唯一的决定性要素。(4)剧场与导演艺术:戏剧成为一种自觉的艺术,同剧场的出现与导演分不开,19世纪七八十年代德国旅行剧团梅宁根公爵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导演。导演的出现使戏剧由自觉走向成熟,使剧场作为整体出现。 5、中国近代戏剧(话剧)分期 (1)萌芽幼年时期(1907年文明戏——五四运动) (2)酝酿时期(20年代——30年代《雷雨》出现之前)。话剧的命名:田汉和洪森,北方的陈大悲和南方的田汉(南国戏剧社)。 (3)成熟时期:30年代,《雷雨》,三一律式(有古希腊,易卜生,莎士比亚,佳构剧的影子),其后的《日出》(学高尔基)、《原野》(学奥尼尔)、《北京人》(转向契诃夫)、夏衍的《上海屋檐下》、田汉的《好一记鞭子》。“三出小戏”即(《三江好》、《最后

中国当代戏曲文学史

中国当代戏曲文学史 中国当代戏曲文学历史 中国戏曲文学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融合了音乐、舞蹈、戏剧和文学等多种元素,以其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形式闻名于世。戏曲文学包括了历史悠久的古典戏曲和近代以来的现代戏曲两部分,而其中中国当代戏曲文学的发展可谓经历了一系列的起伏与变革。 中国当代戏曲文学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随着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加速,传统的戏曲渐渐失去了它在民众中的地位,而戏曲表演者也遭受到了严重的生存危机。然而,在这个风云变幻的年代中,中国当代戏曲文学却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活力崭露头角。 在当时,不少知识分子开始试图将戏曲与现代文学相结合,将其创作成新的戏剧形态,以吸引更多的观众。这种尝试首先在上海兴起,上海的文化氛围和经济发达程度使其成为中国当代戏曲文学的重要发源地。刘永福、吕抗癌、赵冬苓等一大批优秀的作家纷纷投身于戏曲文学的创作,他们尝试通过对传统戏曲剧本的改编和创作新剧本的方式,以期将传统戏曲与现代社会相关联,从而引起观众的共鸣。 刘永福是中国当代戏曲文学的先驱之一,他曾改编过《智取威虎山》和《红色娘子军》等经典剧目。他的作品充满了对当时社会现象的触动,通过戏曲艺术的形式,揭示出了现代社会中的矛盾和问题。吕抗癌则在戏曲与行话之间找到了一种叫做

“口语戏曲”的表演形态,他的创作在当时是非常有创造性的,为中国当代戏曲文学的发展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此外,赵冬苓还通过改编外国戏剧作品,为中国当代戏曲文学注入了新的血液。 然而,中国当代戏曲文学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在1949年中 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一段时间里,戏曲文学遭遇了空前的迫害与批判。在这个时期,文艺创作必须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而传统戏曲被认为是封建迷信的象征,因此在新的政治环境下,戏曲文艺遭到了断代的命运。 然而,文革过后,中国当代戏曲文学得到了重新启蒙。1978 年以后,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使得社会思潮开放了,人们开始思考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的结合。于是,戏曲再次成为重要的文化表达方式,中国当代戏曲文学开始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 中国当代戏曲文学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峰期。此时,一大批优秀的作家和剧作家涌现出来,他们的作品充满了时代的气息和变革的思考。在这个时期,以老舍、高鹗、邓唯竹、张谦和张大春等人为代表的一群作家承前启后,为中国当代戏曲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老舍是中国戏剧界的巨擘,他的作品揭示了中国社会的种种矛盾和人性的复杂。他的《西关记》等作品不仅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风格,也在形式上对传统戏曲剧本进行了一定的创新。邓唯竹的《秦香莲》则以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和对女性命运的关怀

当代戏剧史研究

当代戏剧史研究 摘要:所谓当代戏剧,则是指戏剧现代化的发展。话剧属于舶来品,它的表演主要是以对时事的呈现为主,通过对话形式取代了传统的“唱念做打”。通过对事件的写实表述作,为程式化与虚拟化内容的取代。通过研究当代戏剧的发展历史,对其做到基本的了解,推动戏剧的更好发展。 关键词:当代戏剧;发展历程;时代变化 我国当代戏剧的整体发展经过了四个历程。从当代戏剧萌芽初期,一直发展至戏剧的黄金时期,在过程中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其内容与表演形式等多方面也在发生一定的改变。对其整个发展历程的研究,能够更好的分析戏剧所经历过的变化,为戏剧的更好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当代戏剧的本质与内涵 (一)宏观意义上的当代戏剧 当地戏剧,在时间的宏观概念中,所指的是自1898年发展至1949年阶段的戏剧。当代戏剧是戏剧发展呈现出当代化的表现形式;戏剧价值的观念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戏剧中所蕴含的思想内容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在戏剧的表演中,其舞台人物在形象的塑造中,体系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以及艺术的表现方式使用中同样有所不同 (二)微观意义上的当代戏剧 在传统舞台上的戏剧艺术表演是以“唱、念、做、打”为基础,在当代戏剧表演中,其主要使用过对时事的呈现,通过对话的形式,以多种艺术化内容向观众所呈现。 二、当代戏剧的发展历程

通过对当代戏剧史展开研究可以发现,在当代戏剧的整体发展阶段, 其主要经历了四个时期。 (一)第一个阶段:是自1898——1918二十年的时间 在该阶段的发展中,属于中国当代戏剧的初期萌芽阶段。在该阶段的 发展下,当代戏剧的呈现出了一定的形成迹象。戏曲开始了改良活动,在 诗词界与小说界的发展下,通过与开展共同的革命,戏曲的形式逐渐发生 了一定多变化。在该时期的发展下,戏曲的主要改良的原因,是受到但是 时代发展下的社会变动、政治革命以及文化冲击等作用。晚清时期戏曲的 发展逐渐式微,人们逐渐产生了创造意识,通过西方文化进入所产生的影响,大众的眼光开始拓宽,以世界眼光对文化实施了全面的创新。在具体 的实施过程中,戏曲艺术形式,逐渐与文学内容相鸡和鹅,具体的表现形 式是在表演中改变了以往传统的内容形式,开创了全新的意识形态。 (二)第二个阶段:是自1918——1929十一年的时间 在该阶段的发展中,属于中国当代戏剧的发展阶段。新旧两个派别的 戏剧开始了漫长的争论。新派戏剧是以《新青年》作为主要代表,其中成 员主要包括胡适、陈独秀等人在内,同时在《新青年》的文艺版面中创建 了两个专号:“易卜生”、“戏曲改良”。旧派的戏剧代表则主要是以马二、张厚载先生为领导。在此年代的戏剧发展中,针对文学内容在综合创 作中,主要集中体现在:第一,对社会问题的反映;第二,对现代历史的 呈现;第三,反帝国主义爱国精神的表达。同时在戏剧的艺术题材选择中,十分的多样化,以独幕剧的形式所呈现的表演十分成熟。经过多年的创作 所使用的方法多样化。且在创作中,思想受到了极大的开放影响,在艺术 实践中具有较大的自由行,能够更好的推动创作个性的表现,为艺术风格 的形成奠定基础。

中国话剧发展简史

一、中国话剧的起源 话剧是泊来的西方戏剧品种,较之源远流长的中国戏曲艺术,它则是后起之秀,伴随着中国社会走向现代的历史进程,被中国人引进的西方艺术形式,这种艺术形式被中国人不断地吸纳和改造,从而实现了创造性的转化。中国话剧有别于中国传统戏曲,它不以歌舞演故事,而是以对话、形体动作和舞台布景创造真实的舞台视觉.但在艺术精神上,同中国的传统戏曲乃至中国的文学艺术建立了内在而深厚的联系.它已经把一种外来的艺术形式转化具有现代性和民族特色的中国戏剧样式,成为中华民族文学艺术的组成部分。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西方戏剧是涌入中国之时,中国传统的戏曲也经历着变革思潮的冲击,掀起一股戏曲改良的热潮,遂有了“时事新戏”,已溶入了话剧的形式。1899年,上海圣约翰书院的中国学生编演了一出名为《官场丑史》的新戏,演出方式同传统经曲迥然不同,其中一些情节是从传统戏曲中化用过来,为后来以文人演剧活动奠定了基础。所以,人们把学生演时事新剧作为中国早期话剧的先驱。 二、中国话剧的萌芽改良的中国戏曲,虽对西方戏剧有所借鉴,但还不是真正的话剧.学生演剧,虽有些接近话剧,也只能看作是中国话剧的准备,一般戏剧 史学家把1907年春柳社在东京上演的《茶花女》和《黑奴吁天录》作为中国话剧史开端的标志。李叔同、欧阳予倩诸人创办的春柳社于1907年春,在东京演出了法国小仲马的名剧《茶花女》的第三幕,获得了在东京的中外人士的称赞。他们的演出“全部用的是口语对话,没有朗诵,没有加唱,还设有独白、旁白"。这种演出形态,可以说已是话剧。不久,又演出了根据斯托夫人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改编的话剧《黑奴吁天录》。此剧在内容上很有现实性,采用分幕方法,以及对话的动作演绎故事的特点,有接近生活真实的舞台形象,确立了中国前所未有的新剧形态,即后来才定名的话剧艺术形态。 三、文明戏的脚印文明戏是当时中西文化的激烈碰撞中的产物,是中国话剧的一种“不中不西,亦中亦西,不新不旧,亦新亦旧,杂糅混合的过渡形态”.尚缺乏自己的东西和找到自己的文化定位。尽管它曾兴盛一时,但还没有扎下根来。如当时随着辛亥革命的失败,文明戏也逐渐衰落,但将戏剧作为生存手段,出现一批迎合小市民的庸俗趣味的家庭剧。在文明戏误入岐途时,一支学校演剧队伍却异军突起。它就是新式的南开学校,校长张伯苓受过西方教育,他把学生演剧纳入学校教育之中,于1914年南开新剧团成立.采用西方写实主义的方法,反映了社会现实问题.南开新剧团的演出为当时的剧坛带来一股清新的空气.文明戏虽然衰落了,但也为“五四”新剧的诞生准备了条件。1928年,戏剧家洪深提议,将主要以对话和动作来表情达意的戏剧样式,正式定名为“话剧”。 四、“五四”运动与话剧的形成1919年,中国发生了一场震惊中外的“五四”爱国运动,也是一场旨在解放思想的新文化运动。新剧,即话剧,也在这场伟大的文化运动中形成。在狂飙突起的反封建文化的浪潮中,文明戏早已难以担当宣扬新文化的使命。而旧剧,也就是中国传统的戏曲,在“五四”新文化的倡导者看来,是应该推倒的旧文化的堡垒。因而有了新剧旧剧之争。有人主张保存旧剧.他从西方话剧与歌剧分流的特点出发,认为中国传统戏曲与新剧应并行不悖。也有人从中西戏剧的比较中,认为中国传统戏曲“重写意”,有别于西方戏剧的“重写实",因而,应当吸引中西戏剧之长,创造一种“国剧”。中国人引进西方戏剧,明显带有为我所用的目的.“五四”新剧的倡导者们特别钟情于挪威剧作

中国戏剧史期末复习知识点

中国话剧的发端是春柳社。1906年底,一批中国留学生在日本东京成立了春柳社。春柳社的主要成员是:李叔同、曾孝谷、陆镜若、欧阳予倩等。 1907年,春柳社演出了《茶花女》第三幕,这是春柳社演出的第一个,也是影响最大的剧目,是“中国人用中国话演出的第一个话剧”(张庚)。 1907年6月,春柳社又正式公演大型剧目《黑奴吁天录》,是中国完整话剧的第一次演出,也是中国话剧的第一个创作剧本。 1912年,陆镜若、马绛士在上海成立“新剧同志会”,后来欧阳予倩等人陆续加入。新剧同志会在国内从事职业演剧,这是东京的前期春柳在国内的延续,这一时期的春柳又被称作是后期春柳。 所谓幕表剧,就是指只有故事大纲,依据故事大纲排定一个演员表和分幕分场表,有的附上重要的对话,而其余部分则依靠演员的临场发挥。 进化团是中国话剧史上第一个职业剧团,1910年冬成立于上海,1912年解散。进化团的主要领导人是新剧活动家任天知。 《迦茵小传》是中国本土第一次演出真正的话剧。 与成熟期的中国话剧相比较,文明戏有着明显的不同: 1.编剧方法承袭传统戏剧的幕表制。 2、戏剧结构注意连贯性与完整性,原原本本从头道来,注重讲故事。多用明场,少用

暗场。使用开放式的结构,受章回体小说影响,分场极多。 3、演出风格上注意台上台下的交流,有大量的插科打诨。 4、表演方法上保留了传统戏剧角色分派的做法。 5、舞台美术贫困化,有时连桌子椅子也是画在幕布上的。 1918年6月的《新青年》出“易卜生专号”,发表了易卜生的剧本《娜拉》(即《玩偶之家》)、《国民之敌》(《全民公敌》)、《小爱友夫》。 民众戏剧社 1921年5月成立于上海,同时创办《戏剧》杂志。民众戏剧社由汪优游发起,主要成员有沈雁冰、郑振铎、欧阳予倩、熊佛西、陈大悲等13人。这是新文学运动中第一个戏剧团体。 戏剧协社 1921年12月成立于上海。由马振基发起,主要成员有谷剑尘、欧阳予倩、洪深等。这个团体公演了16次,活动了12年,是成绩最大,时间最长的剧社。 南国社 1924年田汉和他的妻子易潄瑜创办《南国半月刊》。1927年秋天成立南国社,并开办南国艺术学院。在上海、南京、杭州、广州等地演出,演出的戏基本上都是田汉自己创

戏剧历史知识:论现代与传统——中国舞台和电影艺术形式的变化与传承

戏剧历史知识:论现代与传统——中国舞台和电影艺术形式的变化与传承 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的舞台和电影艺术也在不断地演进和变化。然而,无论是现代的还是传统的艺术形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和 表现方式。本文将探讨中国舞台和电影艺术形式的变化与传承,以了 解其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重要性。 中国传统戏曲艺术是中国舞台艺术的代表。从唐代起,中国戏剧 就开始发展,历经了数千年的时间。传统戏剧种类多样,地域广泛, 包括京剧、黄梅戏、川剧、豫剧等等。戏曲的艺术表现形式极为丰富,包括唱、念、做台、打击乐、舞蹈、杂技等多种表现方式。中国戏曲 早期的表演形式大多是在露天场所,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戏曲艺术 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表演方式,包括演员、剧本、音乐、戏服、布景、灯光等各个方面。这些元素相互配合,成为传统中国戏曲艺术的 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中国戏曲艺术在现代社会中逐渐走向衰落。随着现代技术和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传统戏曲表演缺少了年轻观众和经济支撑。许多传统戏曲剧种中的经典剧目面临失传危机。为了推广和保护传统戏曲艺术,中国政府开始投资兴建一些专门的戏曲剧院,并邀请专业演员和团队进行表演。同时,一些专业的知名舞台艺术公司也开始创作新的戏曲作品,以吸引年轻观众或新一代演员加入传统戏曲艺术的行列。传统戏曲艺术在传承的同时,也在深入地与现代社会融合。 与传统戏曲艺术不同,电影艺术是中国现代文化的一部分。中国电影艺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早期的中国电影主要是模仿海外电影,后来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电影艺术开始逐渐发展起来。然而,中国电影艺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到压制,许多作品被禁止拍摄。经过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电影艺术重新开启新的发展阶段。 在现代中国,电影大量涌现,其品质和数量都在不断提升。中国电影的题材涵盖了社会现实、历史文化、青春成长等广泛的范围,并且涌现出一批享誉国际的电影制作人和演员。此外,中国电影的制作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包括特效技术、音响技术、配乐、画面等方面都

中国戏剧简史

中国戏剧简史 中国戏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从古至今,中国戏剧经历了许多发展和变化,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剧种和流派。 一、古代戏剧 1. 汉代百戏 中国戏剧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代。汉代百戏是各种表演艺术的统称,包括舞蹈、歌唱、说白等。汉代百戏在宫廷和民间都非常流行,为后来的戏曲艺术奠定了基础。 2. 唐宋参军戏 参军戏是唐代开始出现的一种戏曲形式,主要分为参军和苍鹘两个角色。参军戏以滑稽幽默为主,多以丑角扮演,讽刺时弊,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 3. 宋元南戏 南戏是宋代开始出现的一种戏曲形式,以南方民间小调为基础,以歌唱为主,配以简单的舞蹈动作。南戏的题材多以爱情、历史故事为主,具有浓郁的民间特色。 二、近代戏剧 1. 京剧的兴起 京剧是近代中国戏剧的代表剧种之一,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京剧融合了南北方戏曲的特点,形成了独特的表演风格,被誉为“国粹”。 2.地方戏的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地戏曲剧种不断兴起,如川剧、粤剧、湘剧等。这些剧种各有特色,丰富了中国的戏剧艺术。 三、现代戏剧 1. 话剧的传入 话剧是20世纪初传入中国的西方戏剧形式。话剧以现实生活为题材,强调演员的表演技巧和舞台效果。话剧的传入对中国戏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戏曲改革与实验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高度重视戏曲改革。各地方戏曲剧种进行了改革和创新,推出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新剧目。同时,实验戏剧也逐渐兴起,探索新的表演方式和艺术形式。 3. 当代戏剧的发展 进入21世纪,中国戏剧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各种新兴艺术形式的涌现为戏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支持戏剧事业的发展。 总之,中国戏剧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剧种和流派。在新的历史时期里,中国戏剧将继续与时俱进,传承和创新相结合,为观众带来更多优秀的作品。

中国现代戏曲的发展

中国现代戏曲的发展 中国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也是中国人民在长期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的独特艺术表现形式。自19世纪以来,中国戏曲经历了从传统戏曲到现代戏曲的重大转型,经历了不少的起伏和挫折,但逐渐地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本文将从发展历程、艺术形式和市场前景三个方面来探讨中国现代戏曲的发展。 一、发展历程 中国现代戏曲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起步期、发展期和壮大期。 起步期(1912年-1949年):这个时期的重要意义在于为中国现代戏曲的形成 和基础奠定了较好的基础。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戏曲产生了巨大影响,给予了传统戏曲以深刻的反思,推动了中国现代戏曲的产生和发展。李双阳和谷鸿鱼等人相继创作了《雷雨》、《彩云飞》等一批非常成功的作品,为中国现代戏曲的起步提供了重要的推动力。 发展期(1949年-1976年):这个阶段是中国现代戏曲市场化发展的起点。新 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中国人民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文化大革命前期,戏曲艺术得到了不少的关注和呵护,艺术机构得到了大力发展。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1960年代到1970年代,戏曲艺术在市场上逐渐被边缘化,这个时期中国现代戏曲 的发展也停滞不前。 壮大期(1976年-至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代戏曲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中国现代戏曲的市场化逐渐开始,演员、剧场、剧院和文化公司等行业也随之发展。1984年,中国现代戏曲·梅祖宗艺术团成立,这标志着中国现代戏曲开始走向壮大 和国际化。直到今天,中国现代戏曲在艺术作品、资金扶持、市场竞争等方面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和进步。 二、艺术形式

中国现当代戏剧史笔记(中)

第五章:曹禺 第一节曹禺的戏剧创作道路 1、《雷雨》《日出》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话剧文学的成熟。 2、《雷雨》描写资产阶级化封建家庭的悲剧,《日出》进一步抨击了半殖民地金钱化社会的罪恶,中国封建宗法社会统治下农民的遭遇和反抗在《原野》中得到反映。这三部剧作显示出曹禺独特的戏剧风格和悲剧艺术才华,显示出他深入刻画人物内心世界、描写戏剧冲突的卓越艺术。对中国现代戏剧的成熟和发展做出了历史贡献。 第二节《雷雨》《日出》《原野》 1、《雷雨》、《日出》,这两部现实主义的杰作,不仅奠定了曹禺在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的地位,而且对中国话剧艺术由发展走向成熟起了决定性作用。 2、《雷雨》在艺术精神上受到古希腊悲剧的影响。戏剧情节的展开借助于过多的血缘伦常纠葛,悲剧的结局染上神秘的命运色彩。 3、《雷雨》家庭悲剧,《日出》社会悲剧。 第三节《北京人》和《家》 1、两部戏剧显示出曹禺的戏剧创作在四十年代达到了新的高度。 2、话剧《家》是一首情思凄婉、深沉美丽的诗,不像原小说是一支战斗的经兴趣。控诉与战斗不见了,而是以另一种熨帖人心的诗意抒情境界出现在观众面前。 3、从自己的创作个性出发,有机的吸收西方戏剧艺术与民族古典文学营养,推动了个人民族风格的成熟,是曹禺戏剧创作的鲜明特点。

4、曹禺说“契科夫叫我懂得了艺术上的平淡。一个戏不要写得那么张牙舞爪。在平淡的人生的铺述中照样有吸引人的东西。” 5、受契科夫影响,标志着曹禺戏剧的民族风格达到了新的美学境界。 第四节曹禺剧作的艺术成就和艺术风格。 1、曹禺是卓越的悲剧艺术家。 2、《北京人》的悲剧人物于忧郁哀伤中表现出明朗的色调,平淡而深沉、忧 郁而明朗,构成了曹禺戏剧风格的新特色。 3、曹禺处理戏剧冲突,能深入剧中人的内心世界,或则表现人物于人物之间的心灵交锋,或则刻画剧中人内心的自我交战。 4、曹禺的戏剧语言富有心灵动作性与抒情性。 5、曹禺戏剧对中国现代戏剧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A、他的戏剧深刻集中地表现了反封建和个性解放的主题,有力的冲击了封建 主义和黑暗社会,成为五四新文学领域的一座高峰。 B、曹禺戏剧发展了我国悲剧艺术,进一步开拓了悲剧文学的表现领域与精神 刻画的深度,为悲剧艺术提供了典范。 C、曹禺戏剧的高度艺术成就对我国新兴话剧文学样式的成熟起了决定性作用,奠定了“五四”以来这一新生文学样式在我国现代文学中的地位。 6、《雷雨》、《日出》标志着我国话剧文学样式的成熟。 第六章:现代戏剧的黄金时代(1937-1949)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