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型肺癌鉴别诊断方法
周围型肺癌CT诊断
周围型肺癌CT诊断CT Diagnosis of Peripheral Lung Cancer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影像科,上海200003肖湘生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居高不下,然而误诊情况仍不少见。
随着现代影像技术的迅猛发展,对肺癌的影像研究也从单纯的形态学扩展到分子生物学、细微征像的病理对照等多层次上。
但目前影像科工作中主要还是应用形态学和密度及增强。
一、扫描技术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和研究主要还是应用CT,因为CT有着最佳的空间与对比分辨力的高度统一。
具体的应用技术有薄层扫描、HRCT、动态增强扫描、双能CT扫描、靶扫描等。
这当中我们倡导靶扫描,其含义是窄准直与小FOV相结合,技术参数:小FOV(包括纵隔和一侧肺,20~25cm),扫描层厚约为结节直径的1/3~1/2,根据结节大小而定,取2~5mm,p=1~2,重叠40%~100%,标准算法重建(使用高分辨力或称高频算法,增加了噪声,出现边缘增强效应,高估了象素信息;软组织算法正相反,低估了象素信息,只有标准算法即没有信息的增加,也没有信息的减少,接近结节的本来面目,适合密度测定)。
若FOV 小于20cm,则噪声等的增加将使分辨力不能进一步提高,甚至会降低;若FOV 太大,则分辨力下降,将失去靶的意义。
靶扫描一方面提高了分辨力,另一方面有助于详细的密度分析,在靶扫描的基础上,可以更好地完成上述各种扫描,尤其建立时间-密度曲线,同时还可以结合选择性血管造影进行CTBA和CTPA 的研究。
缺点是覆盖范围较小,常需与常规扫描同时使用。
靶扫描与“靶重建”不同,后者在常规螺旋CT数据的基础上缩小FOV、并重叠重建,虽然图像较常规要好,但较常规螺旋CT并不增加信息,其优点是不需再扫描。
其它技术各有其特点:薄层扫描一方面提高了分辨力(高组织对比度下的空间分辨力),另一方面减少了部分容积效应,增加了密度对比,明显提高钙化等的检出;HRCT则明显提高了空间分辨力,有助于细节分辨,尤其显示结节-肺界面、支气管充气征等最佳,但噪声大、放射剂量大,缺乏容积性;双能CT扫描:通常选用80kv 和120kv或更高,进行同层面扫描和密度对比,密度对比(CT值)改变越大,钙质含量越多,但Swensen等的多中心研究(2000)否定了其作用。
胸部X线片和CT检查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评价
作 者 简介 : 洪权 , 1 7 庞 男, 9 8年 1月 生 , 师 , 州 大 学 附属 技 苏
第二 医 院 ,10 4 2 5 0
胸 部 x线 片和 C T检 查对 周 围型肺癌 的诊 断评价
内 蒙古 医学 院 第三 附属 医院 (1 0 0 孟 文 忠 于 娜 0 4 1) 周 围 型 肺 癌 是 目前 较 常 见 的 恶 性 肿 瘤 , 发 病 率 逐 年 且 升 高 。早期 诊 断 、 治疗 是 提 高 肺 癌 患 者 5年 生存 率 的 关 键 。
5 -6 55.
3 余 建 明 , 子乔 。 明 . 雷 杨 数字 x线 摄 影 组 织 均 衡 技 术 在 股 骨 颈 外 伤的应用. 中华 放 射 学杂 志 ,0 7 4 ( )8 588 2 0 ,1 8 :5 —5.
示 了 骨骼 与 钢 板 的位 置 和 骨 折 的 对 线 情 况 , 临床 医 生 提 为
山西医药杂志 2 1 1月第 3 卷第 1 0 0年 9 期上半 月 S a x Me , n a 0 0 V h n i d J u 1 J a
, : !! ! !! i
・
4 ・ 5
区域 密 度 较淡 呈 磨玻 璃 状 3 , 5 2 ; 空 洞 : 癌 组 织 例 占 . ④ 肺
据 分 叶 征 象 的 无 判 断 肿 瘤性 质 。有 作 者指 出肿 瘤 有 深 分
I 者 P 3蛋 白增 高 。 能 有 较 强 的 增 殖 生 长 能 力 , 出 有 1 r 5 可 提 深 分 叶 的 肺 癌 可 能 有 更 高 的 恶 性 度 , 示 预 后 不 良 。毛 提 刺 征 是 周 围 型肺 癌 的 又 一 恶 性 征 象 , 型 表 现 自肿 瘤 边 缘 典 呈放射状 向周 围伸 展 . 粗 变细 , 分 支 的 短细 线 条影 。 由 无 HR T 可 大大 提 高 分 叶征 、 刺 征 、 管 集 中 征 的 显 示 率 , C 毛 血 扫 描 图 检 出 率 HR T 更 具 优 势 : 具 有 较 高 空 间 分 辨 率 。 C ①
肺结核与肺癌的鉴别诊断
5、肺结核空洞与肺癌空洞:
✓ 肺结核渗出性病变若未能早期发现及治疗,病变恶化进 展干酪坏死、溶解液化,随引流支气管排出形成空洞, 有薄壁、干酪、纤维空洞,空洞周围或多或少的有病灶 扩散,痰中可排出大量结核杆菌。空洞大多位于两肺上 叶尖后段或下叶背段,空洞形态各异,大小不一,一般 不超过叶间隙界限。
肺结核与肺癌的鉴别诊断
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杜绍华
引言
❖
肺结核与肺癌同是呼吸系统疾病,就病因和
治疗预后而言二者完全不同。但由于肺结核与肺
癌在临床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尽管医师及患者都
作了很大努力,在实际工作中还是难免的误诊误
治。当肺结核与肺癌有下面几种情况时易发生误
诊。
1、肺结核球与周围型肺癌:
左右。 ❖ 鳞状上皮癌相关抗原(SCCAg):参考值<2.5ug/ml,对
鳞癌的阳性率在46.5%。 ❖ 糖类抗原242(CA242):参考值12u/ml,对肺腺癌的阳性
率为76%,对肺鳞癌阳性率只有9%。 ❖ 癌胚抗原(CEA):参考值为0—15mg/L,正确诊断率在
80%左右。
❖ 组织多肽抗原(TPA)正常参考值:血清 <1.0ug/L,恶性肿瘤TPA阳性率为50%96%;非恶性肿瘤患者血清TPA阳性率 为14%-35%。
⑦ 胸腔镜检查
顽固性胸腔积液诊断困难时,可做胸腔镜检查,进行胸 膜活检以明确组织学诊断。
谢 谢!
谢谢观赏!
CT扫描病灶内有钙化者多考虑良性,CT值>160Hu,局 部有脂肪成分或囊肿者为错构瘤。 周围型肺癌,形态如土豆,或桑椹样,直径>4cm,边缘有毛 剌、分叶、可见空泡征、胸膜凹陷征、周围无子灶。
2、成人原发型肺结核或肺门 淋巴结核与中心型肺癌:
肺部结核球与周围型肺癌的X线鉴别诊断
8 2.
q诊 断 治疗
寰2 C" T诊断与病 理惨断结果对 比寰
医用’ 放射技 术 杂志
20 0 2年
第 6期
总 2 2期 0
们认为凡年龄 4 0岁 以上 患者 ,肺 内出现孤 立性 灶 ,且 直 径大于 3m,密度均匀或不均匀 ,如 发现分 叶征 和胸膜 凹蹈 c 征 ,则周围 型肺癌 的诊断可基本确定 。
我 们认 为在对肺 内孤立性 肿块 定性诊 断中应从三 方面着
肺 部 结 核 球 与 周 围 型 肺 癌 的 x 线 鉴 别 诊 断
山东省泰 安 荣 军医院放射 科 (7 o0 2 10 )吴建 省
周 围型肺癌 与肺 部结 棱球 在 X线 诊 断上 还存在 着 一定
困难 ,以致某些病人 误诊为肺部结核球 而失 去对 周 围型肺癌 早期诊断 和治疗机会 ,本文 目的,就 在于对 肺部结棱球和周 围型肺癌在鉴别 诊断 方面 能得到 某些 启 发.在今后 的 x线 诊断上有所提高 。 讨论 在肺部周 尉发现孤 立性结 节性病 灶 ,在 4 O岁 以 上的病人应想 到肺 癌 的可能 ,而结 核 球 多 见于 4 0岁 以 下。
果 :周 围型肺 癌 5 9例 .肺结核球 l 例 .肺炎性假瘤 l , 9 0例
肺 错构瘤 6 ,转 移瘤 2倒。 例 结果 病 理 诊 断 :9 6例 病 人 中 良性 肿 块 3 7例 , 占
造成 误诊 ,必要时应 结合其 他诊断手段 ,例经皮肺 穿刺活 检 等可 以减 少误诊 率。本组 l 0侧肺 炎性假 瘤患 者其 中不能 确 诊 4例 ,误诊 1 。我们分 折不 能确 诊及误诊的原 因在 于把 侧 病灶 边缘不规则 当做 可靠的恶性征象而忽视 了病灶 较明显 的 炎性 反应 ,并过分 强调 厂 门淋巴结增大等原 因。肺错构瘤 肺
周围型肺癌的影像学诊断及鉴别诊断
周围型肺癌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1.概述:指发生于肺段以下支气管的肺癌;病因尚不明确,认为与吸烟、空气污染,长期接触镭等放射性物质有关。
男性>女性,男:女 3~5:1;年龄大多数在40岁以上,50~70岁最多见;近50年来肺癌发病率明显增高;早期多无症状,当发展到一定阶段可出现咯血、刺激性咳嗽和胸痛等,间断性痰中带血是其重要临床表现。
2.病理及组织学分型:病理上以肺组织周边形成肿块或结节为主要特征,大多呈不均衡伏壁式浸润生长。
组织学分型:(1)小细胞肺癌;(2)非小细胞肺癌(腺癌最多,鳞癌次之,大细胞癌及类癌);形态学分型:单发/多发结节型(根据密度分为实性结节、纯磨玻璃密度结节、混合磨玻璃密度结节)、弥漫型。
3.影像表现:肿块的边缘特征:分叶征(lobular);毛刺征(spicular)/棘突征;胸膜凹陷征(pleural indentation sign);支气管血管集束征;瘤-肺组织交界面;肿块的内部结构:密度、钙化和强化方式;坏死及癌性空洞(cavity);支气管充气征(aerated bronchus sign);空泡征(vacuole sign)。
4.影像表现-分叶征:分浅、深分叶,深分叶主要见于恶性肿瘤;血管或支气管经过相邻分叶之间的凹陷处进入结节内部,分叶之间的凹陷称为“支气管血管切迹”(特异性95.2%)。
病理:肿瘤的瘤细胞生长率不一致瘤内纤维组织增生收缩或不同生长方向受支气管、血管阻挡所致;也可由多个致密结节融合而成。
5.影像表现-毛刺征/棘突征:(1)长毛刺及短毛刺,短毛刺对诊断恶性肿瘤价值较高;(2)短毛刺:长约1-5mm,宽约1mm,数目较多且短而直,围绕肿瘤呈放射状排列。
病理:①病灶周围的小叶间隔水肿;②病灶外围的小血管、小淋巴管、小支气管周围有癌性或炎性浸润;③小血管、小淋巴管、小支气管阻塞或伴阻塞后扩张;这些结构向肿瘤排列形成毛刺--表现为瘤周放射状排列的细短小刺。
肺癌与肺炎在肺CT和增强CT影像学特征性表现
肺癌与肺炎在肺CT和增强C特征性表现肺癌根据解剖位置不同,可分为中央型肺癌和周围型肺癌,现主要讲一讲周围型肺癌的一般表现:肺平扫CT特征性表现1.分叶征:肿瘤边缘较为明显的凹凸不平的多个弧形表现,以分叶部分的弧度为标准,主要用纵隔窗观察。
CT图像上周围性肺癌边缘呈分叶状,甚至形成较深的脐样切迹。
此征虽然不是肺癌的绝对特异性表现,但边缘呈分叶状的良性肺结节仅占少数。
此种征象系肿瘤在各个方向上生长速度不均或受支气管、血管阻挡所致。
2.毛刺:肿块边缘不同程度棘状或毛刺状凸起,仅见于肿块和肺实质交界面。
宜用肺窗观察。
粗毛刺:一般较长,粗细不均,数目较少,可有扭曲。
病理上除明显的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外,多可见到癌组织沿支气管、血管或小叶间的浸润生长。
细毛刺:数目较多,短而直,围绕肿瘤呈放射状排列。
近端略粗浓而清晰,远侧逐渐变细并模糊以至消失。
3.棘状突起:介于分叶和毛刺中间的一种较粗大而钝的杵状结构,显示于纵隔窗。
表现为自肿瘤边缘向肺野内伸出的尖角状软组织密度阴影。
数目不一,密集排列者可呈锯齿状外观,变换成肺窗可见由棘状突起向外延伸为毛刺,可见此棘状突起即为毛刺的根基部,系肺泡间隔与肿瘤表面重叠构成,其意义与毛刺相同。
4.胸膜凹陷征:肿瘤与胸膜之间的线形成三角形影像,发生率约50%,腺癌和细支气管肺泡癌多见,形成条件:瘤体方向的纤维化收缩,胸膜无增厚粘连,瘤体内纤维化是根本动力,瘤体与壁层胸膜的距离是影响因素。
4.空泡征:结节内小灶透光区,直径小于5 mm,多见于腺癌和细支气管肺泡癌,CT 检查发生率约 24%-48%。
空泡形成的病理基础:未被肿瘤组织占据的肺组织,未闭合细支气管,乳头状癌结构间的含气腔隙,未闭或溶解、破坏、扩大的肺泡腔。
5.细支气管充气征:细条状、直径约 1 mm 的空气密度影,发生率约 33.3% 左右,病理基础:扩张的细支气管。
7.钙化:发生率约 6% -7%。
表现为细砂粒状、小结节状,偶有大块,分布弥漫或偏于一侧。
肺癌的鉴别诊断
肺癌的鉴别诊断典型的肺癌容易识别,但在有些病例,肺癌易与以下疾病混淆:1.肺结核肺结核尤其是肺结核瘤(球)应与周围型肺癌相鉴别。
肺结核瘤(球)较多见于青年病人,病程较长,少见痰带血,痰中发现结核菌。
影像学上多呈圆形,见于上叶尖或后段,体积较小,不超过5cm直径,边界光滑,密度不匀可见钙化。
结核瘤(球)的周围常有散在的结核病灶称为卫星灶。
周围型肺癌多见于40岁以上病人,痰带血较多见,痰中癌细胞阳性者达40%~50%。
X线胸片肿瘤常呈分叶状,边缘不整齐,有小毛刺影及胸膜皱缩,生长较快。
在一些慢性肺结核病例,可在肺结核基础上发生肺癌,必须进一步做痰液细胞学和支气管镜检查,必要时施行剖胸探查术。
2.肺部感染肺部感染有时难与肺癌阻塞支气管引起的阻塞性肺炎相鉴别。
但如肺炎多次发作在同一部位,则应提高警惕,应高度怀疑有肿瘤堵塞所致,应取病人痰液做细胞学检查和进行纤维光导文气管统检查,在有些病例,肺部炎症部分吸收,剩余炎症被纤维组织包裹形成结节或炎性假瘤时,很难与周围型肺癌鉴别,对可疑病例应施行剖胸探查术。
3.肺部良性肿瘤肺部良性肿瘤:如结构瘤、软骨瘤、纤维瘤等都较少见,但都须与周围型肺癌相鉴别,良性肿瘤病程较长,临床上大多无症状,X线摄片上常呈圆形块影,边缘整齐,没有毛刺,也不呈分叶状。
支气管腺瘤是一种低度恶性的肿瘤,常发生在年轻妇女,因此临床上常有肺部感染和咯血等症状,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常能作出诊断。
4.纵隔恶性淋巴瘤(淋巴肉瘤及霍奇金病)临床上常有咳嗽、发热等症状,影像学显示纵隔影增宽,且呈分叶状,有时难以与中央型肺癌相鉴别。
如果有锁骨上或腋窝下淋巴结肿大,应作活检明确诊断。
淋巴肉瘤对放射治疗特别敏感,对可疑病例可试用小剂量放射治疗,可使肿块明显缩小。
这种试验性治疗有助于淋巴肉瘤诊断。
周围型肺癌名词解释
周围型肺癌名词解释
周围型肺癌是一种常见的肺癌类型,指的是肺部周围的恶性肿瘤。
以下是一些相关的名词解释:
1. 周围型肺癌:指肺癌发生在肺部边缘的恶性肿瘤,通常起源
于支气管末梢或肺泡细胞。
2. 支气管末梢:肺部支气管的末端,是肺部气体交换的最终场所。
3. 肺泡:肺部细胞中最小的结构,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4. 胸膜:覆盖肺部表面的薄膜,主要作用是保持肺部的湿润。
5. 影像学检查:如X射线、CT扫描等,用于检测肺癌的位置和大小。
6. 组织学检查:通过活组织或活检标本的病理学检查,确定肿
瘤的类型和程度。
7. 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等,根据病情和个体差异
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式。
8. 预后:指患者在治疗后的预期康复情况,包括生存期和生活
质量。
- 1 -。
周围型肺癌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小结
• 50-70岁最多见,男性>女性。 • 周围型肺癌早期一般无症状,其检出及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
检查。 • 边缘特征: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支气管血管集束
征。 • 内部特征:偏心性钙化、坏死及癌性空洞、支气管充气征、
空泡征。
谢谢
鉴别诊断-硬化性肺泡细胞瘤
• 中年女性多见。 • 边界清楚的孤立性结节或肿块,边缘光滑,少数有分叶。 • 可有钙化,发生率较高。 • 增强后均匀或不均匀明显强化,典型的呈花斑样强化。 • 部分可见空气新月征、晕征或贴边血管征等征象。
鉴别诊断-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 病灶呈楔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 • 病灶边缘近肺门侧有支气管引流影,可见长毛刺,粘连呈
• 卫星病灶:少见,多见于腺癌,可呈结节状或小 片状
影像表现-CT
• 强化程度: ➢CT值增高在20Hu以下提示为良性结节。 ➢CT值增高20 ~ 60Hu提示为恶性结节。 ➢CT值增高60Hu以上提示炎性结节可能大。 • 时间-密度曲线(TAC):恶性结节的TAC通常在开始时呈中
等强度升高,再逐渐升高至峰值,然后岀现一平台期。
鉴别诊断-错构瘤
• 肺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 肿瘤多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较光滑,可有浅分叶。 • 病灶直径多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或等于3cm。 • 典型者有”爆米花样”钙化、脂肪。 • 肿瘤无强化或轻度强化。
鉴别诊断-结核球
• 好发于上叶尖后段及下叶背段。 • 边界清楚的类圆形结节,密度较均匀,可见斑块状或弧形钙化。 • 周围有卫星灶,或纤维条影及肺纹理纠集等慢性纤维化改变。 • 薄、厚壁空洞,内缘光整,空洞多靠近肺门侧。 • 增强CT无强化或轻度环形强化。 • 纵隔及肺门淋巴结亦可钙化。
周围型肺癌
分叶征的诊断价值
分叶征在肺癌、结核球、炎性结节和其 他良性病变均可出现,以往是根据分叶征 出现的机会、分夜间凹陷的深度诊断肺癌, 在鉴别诊断上有限度。 肺癌的分夜间凹陷有血管影像,即支气 管血管切迹有助于提高分叶征的诊断价值。
(3)毛刺
毛刺是肺癌最重要的征象,阳性预测值约 为90%。据报道有毛刺的结节88.5%是恶性 的。
五、肺癌的增强特征
CT值>160HU:良性;CT值<160HU:良 性、恶性。 (1)增强幅度 (2)增强方式 (3)时间密度曲线
(1)增强幅度
CT值增加>20HU:明显--恶性或炎症
CT值增加10-20HU:中等 CT值增加<10HU:轻度—良性 CT值不增加:不强化
(2)增强方式
1.均匀性强化:恶性肿瘤 2.不均匀强化
病理基础:由于肿瘤间质,血管向瘤外生 长和肿瘤细胞向周围蔓延所致。
(4)棘状突起
93%棘状突起结节是恶性
(5)粗长毛刺或多角形
粗长毛刺或多角形结节80%代表炎症
(6)晕轮
晕轮是结节周围的密度较淡区域。
结节有晕轮的多位恶性(恶性肿瘤出血、 细支气管肺泡癌)。
其他:感染(多位血管侵袭性肺曲霉病) 和韦氏肉芽肿。
三、肿瘤周围的征象
(1)血管聚集征
(2)胸膜凹陷征
(1)血管聚集征
指周围的血管向结节聚集。 血管在肿瘤边缘中断或贯穿肿瘤。 动、静脉均可累及,肺静脉累及对于良、 恶性的鉴别有重要意义。 良性病变检出率不高,而小肺癌可达57%63%。
(2)胸膜凹陷征
在周围型小肺癌中检出率 高达93%。 腺癌、细支气管肺泡癌。 病理基础:系病灶内纤维 瘢痕组织收缩造成。瘢痕 收缩力通过瘤体邻近纤维 网架传递到脏层胸膜,将 脏层胸膜拉向瘤灶。凹入 处与壁层胸膜间构成空隙, 内为生理性液体充填。
早期周围型肺癌的CT诊断及分析
12 c 扫描 方法 . T
也以薄层扫描为佳。 ) ( 血管集束征 : 5 指周围的血管向结节聚集。 如果聚
例 ,0 【 H 6 ~l 0 U者 1 例。 ) 4
综上所述 , 医师在考 虑早期周 围型肺癌的诊断时 , 应对病灶的边缘
临 床 医 学
早期 周围型肺癌的 CT诊断及分析
邹羽 字 中
( 省新 干县 人 民医院 江西 新干 3 10 ) 江西 3 0 3
【 摘要l目的 探讨 C T对早期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经临床 病理学证实的 5 例早期周围型肺癌患者的C 2 T资料 ,分 析 其征 象 。结 论 综合分 析病 灶的 C' 象并密切联 系临床 资料 可提 高对早 期 周围型肺 癌的诊 断准确率 。 1征
毛刺 两类 , 以远肺 门侧 显示概率 最高 。 此征 象对周 围型肺 癌诊断具 有
肺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近年来其发病率与病死率不断
上升 , 与吸烟、 、 、 传等多种 因素有关 。 , 啦 查对肺癌的 环境 职业 遗 目前 C 诊 价 值 已得到公 认, 行 但由于早期 周围型肺癌 缺乏专一 陛和特异性均
拢 的血管是肺动脉分支 , 则其相伴 行的支气管结构也受累 , 这种束的聚
拢称支气管血管集束征。 多在近肺门侧, 其中以薄层及增强扫描显示率
为高 , 本研究 l例呈血
应 用SE NS IME 公司生 产 的S MA O B C 螺旋 C 机 , O T M AL E T 扫 描参数为 : 、 层厚 层距均为 8 mm; 隔窗 W :5HU, 3HU; 窗w : 纵 30 C:5 肺 80 5HU, C:6 0 U。 5H 行全肺螺 旋扫 描后 , 灶区域进行薄 层螺旋扫 对病 描, 层厚及 层距为2 rm, -3 a 螺距为4 2增强扫描 采用非离子型对 比剂 /。
周围型肺癌CT表现
周围型肺癌CT表现周围型肺癌表现为肺野外围的结节与肿块,轮廓一般较清楚,是发生在段及段以下支气管的肺癌。
随着CT 等其他先进影像设备的使用和检查技术的不断改进与完善,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研究越来越多。
形态大小:周围型肺癌病理学大体分类为: ①球形:体积一般较小,最大直径< 3 cm ,与周围肺组织分界清楚,与支气管无特定关系,肿物边缘有时呈分叶状。
②块型:体积较球形大,最大直径可超过3 cm ,与周围组织有时界线不清,肿块形状不规则。
CT 影像上表现上为圆形、类圆形结节( ≤3 cm) 或肿块( > 3 cm) 阴。
边缘: ①棘状突起:用纵隔窗观察,表现为自肿瘤边缘向肺野内伸出尖角状软组织密度影,排列密集时可呈锯齿状态,为毛刺的根基部。
②毛刺征象:用肺窗观察,短细且密集毛刺对周围型肺癌的表达是非常重要的,有时是决定性的。
当短细毛刺数目较多呈放射状排列,并由纵隔窗的锯齿状排列的棘状突起延续为肺窗上的细毛刺时,为周围型肺癌特征。
密度:本组均表现为实性型,即肺窗与纵隔窗图像变换时病变面积及变化,不到一半者。
细支气管充气征、空泡征的病理基础是由于肺癌的生长方式之一是呈浸润性生长,肿瘤沿着肺泡壁、肺泡间隔呈伏壁式生长,不破坏肺支架结构,支气管、肺泡腔结构得以保存,并且未造成阻塞性肺不张。
CT 表现为病灶内低密度小管状、小条状影及一个或数个小圆形、卵圆形低密度影。
有研究发现,65 %的恶性结节内有通畅的支气管和细支气管,而良性中仅5 %有支气管征。
当肺癌出现支气管征时对鉴别诊断很有价值。
空洞均见有气液平面,其内壁不规则,呈偏心厚壁空洞,内壁凹凸不整,其内有结节状突起,属典型癌性空洞。
发生点状钙化,位于瘤体周边部,钙化影直径约3 mm ,肺癌钙化CT 检查阳性率为6 %~7 %。
其机制为: ①由于营养障碍所致,细胞变性坏死而发生钙化。
②肺原有钙化包裹到瘤体内。
③瘢痕癌:在瘢痕或肉芽肿基础上发生钙化。
薄壁含气囊腔型周围型肺癌的影像诊断与鉴别 (2)
薄壁含气囊腔型周围型肺癌的影像诊断与鉴别引言肺癌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早期诊断对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薄壁含气囊腔型周围型肺癌在影像学中有其独特的表现,但与其他肺病变相似,因此需要准确的影像诊断和鉴别。
本文将重点介绍薄壁含气囊腔型周围型肺癌的影像学表现、诊断标准及鉴别诊断方法。
薄壁含气囊腔型周围型肺癌的影像学表现薄壁含气囊腔型周围型肺癌是肺癌的一种特异类型,其主要特征是肿瘤周围有明显的气囊腔存在。
在CT扫描中,薄壁含气囊腔型周围型肺癌表现为一个直径大于3cm的边缘清晰、呈类圆形或卵圆形的肿块。
肿块内部可见肺组织与气体混合的空腔,薄壁呈现均匀的厚度,没有充血出血的迹象。
同时,肺癌周围组织的纤维化反应也表现为薄壁囊腔周围的牵拉征象。
这种特殊的影像学表现使薄壁含气囊腔型周围型肺癌更易于识别和诊断。
薄壁含气囊腔型周围型肺癌的诊断标准根据国际上对薄壁含气囊腔型周围型肺癌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CT影像学特征:主要表现为一个直径大于3cm的边缘清晰、呈类圆形或卵圆形的肿块,肿块内部有肺组织与气体混合的空腔。
2.影像学与病理学的一致性:通过活检或手术切除后,病理学证实该肿块为周围型肺癌。
3.排除其他良性病变:需要排除其他一些良性肺病变,如肺结核、肺脓肿等。
薄壁含气囊腔型周围型肺癌的鉴别诊断方法薄壁含气囊腔型周围型肺癌虽然有其独特的影像表现,但在一些情况下可能会与其他肺病变相似。
因此,在鉴别诊断过程中需要结合临床病史、体征以及辅助检查结果。
1.良性肿瘤:一些良性肿瘤如肺错构瘤、肺血管平滑肌瘤等在影像学上可能与薄壁含气囊腔型周围型肺癌相似,但其通常具有明显的向外生长趋势,边缘清晰、无浸润性生长。
2.肺炎:肺炎时炎症会引起肺组织密度增高,可能产生类似肿块的表现,但肺炎部位的炎性改变在治疗后会得到明显改善。
3.肺结核:在一些病例中,肺结核病灶与薄壁含气囊腔型周围型肺癌的影像学表现相似。
结核病灶通常有更明显的周围纤维化反应以及与病灶相邻的淋巴结肿大。
周围型肺癌X线表现及其鉴别诊断
周围型肺癌X线表现及其鉴别诊断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周围型肺癌X线表现及其鉴别诊断。
方法选取本院门诊部收治的周围型肺癌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X线检查资料,总结归纳X线表现及鉴别诊断要点。
结果 X线检出胸膜凹陷征、空泡征、血管凝集征、支气管气象和毛刺征等征象的检出率与CT扫描和病理学诊断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
周围型肺癌的X线典型表现为:结节及小片状阴影;球形病灶或肿块,肿块边缘呈现出毛刺征或毛刷征、侧缘线征、分叶及脐凹征、胸膜凹陷征和空泡征等。
结论尽管CT扫描和病理学诊断对于周围型肺癌的确诊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临床价值,但是X线片检查对于典型征象同样具有较好的表现力,因此仍可作为周围型肺癌诊断的辅助检查手段之一。
关键词:周围型肺癌;X线片;鉴别诊断近年来,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呈现出不断上升趋势,而我们乡镇卫生院由于受到条件限制,对肺癌的诊断只能依靠X线辅助检查。
由于肺癌病理性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X线检查表现较为特殊,容易产生误诊和漏诊现象。
因此,依靠X线对肺癌进行鉴别诊断成为基层医院的难点[1]。
本次研究中,通过对我院门诊部4年来收治的40例周围型肺癌患者的X线表现进行分析,总结归纳鉴别诊断要点,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基本资料随机选取本院门诊部2014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周围型肺癌患者3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胸痛、刺激性呛咳、咯血、发热等症状,原发病灶直径约1.3—5.6cm。
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8例;年龄42—75岁,平均年龄(56.2±12.5)岁;腺癌13例,小细胞癌1例,鳞癌6例,肺泡细胞癌5例,腺鳞癌4例,大细胞癌1例;伴有纵隔淋巴结转移11例,脑转移2例。
1.2方法所有患者均分别行X线和CT检查。
X线检查方法为:拍摄正位及侧位胸片。
CT检查方法为:患者取仰卧位,扫描参数设置为:螺距0.75—1.50,层厚2—5mm,扫描范围从肺尖至肺底。
周围型肺癌影像学诊断及鉴别诊断
周围型肺癌影像学诊断及鉴别诊断作者:吴永娟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06期【摘要】目的:探讨周围型肺癌影像学表现及其鉴别要点,进一步提高影像学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
方法:收集20例周围型肺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提出其鉴别诊断要点。
全部病例均行胸片及CT检查。
结果:周围型肺癌主要X线征象:(1)分叶征(2)毛刺征(3)胸膜凹陷或(和)胸膜牵拉征。
次要影像学表现为:血管支气管集束征、空洞征、棘突征、空气支气管征(空支征)以及空泡征等。
结论:周围型肺癌有典型影像学表现,但肺部病变表现较复杂,故要注意鉴别诊断。
【关键词】周围型肺癌;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图分类号】R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036-01周围型肺癌(以下简称肺癌)是目前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而且发病率逐年升高[1] ,因此提高肺癌的诊断水平对肺癌临床治疗方案及预后非常重要。
由于肺部疾病的影像表现复杂,肺癌较易被误诊,鉴别诊断是放射工作中的难点问题之一。
本文对已证实为周围型肺癌的20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提出与肺部其他疾病鉴别诊断要点,旨在全面认识周围型肺癌基本影像学表现,提高对周围型肺癌的影像诊断水平。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有完整胸部X线正侧位片、CT,并经支纤镜、手术、病理证实为周围型肺癌20例。
1.2方法1.2.1 全部病例均摄胸部正、侧位片,病灶图像清晰,无伪影。
1.2.2 CT扫描方法西门子Sensation 16排CT先以常规10mm层厚,层间距10mm,自胸腔入口扫至膈面,再以3mm~5mm层厚对病灶局部进行薄层扫描,全部病例均使用肺窗与纵隔窗对病灶进行观察。
2 结果本组20例周围性肺癌,其中男性15例,女性5例,年龄45~70岁。
病灶直径3cm以下5例,3cm以上15例,病变部位右肺12例,其中上叶6例,中叶1例,下叶5例,左肺7例,其中上叶5例,下叶2例。
周围型肺癌影像征象
周围型肺癌影像征象1、分叶征是周围型肺癌的重要征象,是指肿瘤表面边缘凹凸不平。
肿瘤分叶的原因是由于肿瘤向各个方向生长的速度不均衡和肺支架结构制约,它代表肿瘤的生长方式为堆集式或膨胀性生长。
2、毛刺征是指结节边缘有数量众多的线条状影,呈放射状或毛刺状改变。
毛刺征是肿瘤细胞向各个方向蔓延或肿瘤刺激引起周围肺纤维结缔组织增生。
毛刺征在CT扫描肺部时显示清晰,且高分辨率CT较普通CT显示更清楚。
3、棘状突起是指结节边缘呈尖角状突起,如同小的三角形。
棘状突起的病理基础是肿瘤发育先端的浸润性生长,是在分叶的基础上向外先行浸润的肿瘤组织,也有可能是肿瘤突出部分与CT扫描层面部分相切而成尖角状改变。
棘状突起是分叶征的一部分,和分叶征一样,棘状突起是肺癌的的重要征象。
4、血管集中征又称支气管血管集中征,其表现为结节附近或周围的血管束向病灶集中,或直接与病灶相连,或受牵拉向病灶移位。
血管集中征并非肿瘤的供血血管或肿瘤血管,而是肿瘤瘤体内纤维化和肿瘤增殖破坏致使肺支架结构的塌陷皱缩对周围血管的牵拉,或肿瘤对穿过血管的包绕。
5、胸膜凹陷征又称胸膜牵拉征。
典型的胸膜凹陷征是近脏层胸膜面见小三角形影或小喇叭状阴影,三角形的底部在胸壁,尖指向结节,结节与三角形影之间可为线状影相连。
胸膜凹陷征的主要病理基础是肿瘤方向的牵拉和局部胸膜无增厚粘连。
肿瘤牵拉的动力来自瘤体内反应性纤维化、瘢痕形成,收缩力通过肺的纤维支架结构传导到游离的脏层胸膜而引起凹陷。
三角影内的密度为水样密度。
由于肿瘤的牵拉,邻近脏层胸膜内凹,与壁层胸膜间形成负压空间,吸引生理性液体向该处积聚;线状影为凹入的脏层胸膜相粘形成。
斜裂胸膜凹陷在CT上仅表现为局部向病灶侧移位,无喇叭口状阴影形成。
胸膜凹陷征为周围型肺癌的常见影像学征象之一,典型的胸膜凹陷征对周围型肺癌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6、癌性淋巴管炎在结节内侧与肺门之间、结节与胸壁之间或结节旁出现肺纹理增多、呈线状或网状改变,为扩张的淋巴管所致,称癌性淋巴管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围型肺癌鉴别诊断方法
周围型肺癌系指发生于肺段以下支气管直到细小支气管的肺癌,临床症状出现较晚,以腺癌、鳞癌多见。
目前胸部CT检查仍是发现肺癌最重要的检查方法,CT在发现肺内结节方面显著优于平片及普通体层摄影,尤其是平片易被心影后方、后肋膈角、奇静脉食管隐窝、肺尖、胸膜下与肋骨重叠等遮盖的部位。
因此本文对周围型肺癌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综述如下,旨在探讨CT对诊断周围型肺癌的临床价值及意义。
周围型肺癌鉴别诊断方法
1 周围型肺癌的CT表现
1.1 病灶的形态和境界
(1)分叶征:瘤较大常呈分叶状肿块,分叶的深浅程度对鉴别良、恶性有一定帮助。
肺癌、结核球、炎性结节和其他良性病变均可出现。
肺癌时有血管进入分叶间,形成脐凹征或称为支气管血管切迹。
难以鉴别时可以用MPR进行鉴别,在多个平面观察分叶间有无血管进入。
(2)毛刺征:是周围型肺癌的又一恶性征象,分为粗毛刺和细毛刺两种。
两种毛刺长度、数目及粗细均不同,其中粗毛刺较长,数目较少,粗细不均,可有扭曲。
而细毛刺短而直,数目较多,CT表现为呈放射状围绕肿瘤排列。
(3)棘状突起:表现为自肿瘤边缘向肺野内伸出的尖角状软组织密度阴影。
数目不一,密集排列者可呈锯齿状外观,变换成肺窗可见由棘状突起向外延伸为毛刺,可见此棘状突起即为毛刺的根基部,系肺泡间隔与肿瘤表面重叠构成,薄层面扫描有助显示,其代表肿瘤浸润性生长。
1.2癌灶内部CT表现
1.2.1密度肿瘤多呈软组织密度,其内可有不规则低密度区;增强检查,低密度区更为明确,其代表瘤内坏死组织。
癌结节分为实性密度、磨玻璃密度和混合密度。
关于磨玻璃密度,需要注意:当磨玻璃密度结节持续存在数月,则提示早期肺癌。
当结节大于1cm或者混有实性密度结节,则提示恶性度高[3]。
1.2.2空洞征2%~4%肿瘤发生空洞,内有气体,洞壁厚而不规则。
1.2.3 空泡征和细支气管征直径小于2cm肿瘤内可见细小充气的
细支气管影,病理上为瘤组织所包绕的正常或轻度扩张的细支气管。
需要与结核相鉴别,结核空洞有时也类似空泡征。
鉴别方法:用多平面重建(MPR)来区分。
1.2.4 结节的钙化分为良性钙化和恶性钙化两种。
良性钙化的特点:钙化占结节的10%以上。
形态:层状、中心巢状、爆米花样或者弥散状。
需要与成骨肉瘤或者软骨肉瘤的肺转移相区别。
肺癌钙化的特点:形态:斑点状、斑片样、云絮状:特点是密度较低,是在肿瘤坏死基础上发生的钙化,比如大肿瘤发生斑片样钙化。
中心性偏心性:是肿瘤生长时将原有钙化包入内部所形成,比如大肿瘤内的小结节状钙化。
肺癌<2cm时发生钙化非常少见。
少数肿瘤内可有偏心性钙化,为肿瘤所包绕的钙化性肉芽组织或肿瘤坏死发生的营养不良性钙化。
1.2.5对于结节的处理良性结节:表现为结节内含有脂肪密度或者含有良性钙化。
不能确定性质的结节:表现为边缘光滑、清楚,没有良性钙化、空泡征、分叶征、胸膜凹陷征等特点的结节。
当结节<5mm时,约1%为恶性,建议1年后复查。
结节5~10mm时,25~30%恶性,建议第3,6,12,24个月复查,必要时进行活检。
结节>10mm时,应行经皮穿刺活检,或行PET/增强CT检查。
高度恶性结节,需行穿刺活检或者手术切除。
1.3病灶周围的表现
邻近胸膜出现胸膜凹陷征或胸膜皱缩征,表现为连接肿块外缘与胸膜间的线状影,其胸膜端呈小的三角形。
肺癌时由于肿瘤中心坏死,形成瘢痕牵拉胸膜,所以肿瘤边缘有凹陷的切迹。
结核球边缘由瘢痕包裹,因此瘢痕在结核球周围中止,不形成凹陷。
难以鉴别时可以用MPR进行鉴别。
国外根据肺癌的倍增时间(多为3-6个月),认为结节大小在两年内保持不变即为阳性。
在CT上,结节直径增加25%,结节体积大约增加1倍。
周围型肺癌鉴别诊断
2.1炎性假瘤
炎性假瘤直接征象:平扫中低密度,CT值13~35Hu、增强后高低密度CT值10~95 Hu。
液化区无强化。
平扫调节窗位WW103 135 Hu、
WL65 Hu时病灶片状阴影、影内索条影模糊、界限不易分清,增强后WW100~i 10 Hu、WL 95~105 Hu时,病灶表现多个索条影为框架、尖端指向肺门.呈直线或近似直线延伸肺边缘侧,肿物内示多个包裹壁光滑状的脓疱灶,小的结节直径0.5~1 cm;周围型肺癌平扫中低密度, cT 值16~38 Hu、增强后高低密度cT值13~78 Hu。
低密度区强化后不明显,用上述窗位调节索条影及脓疱灶不及炎性假瘤明显、索条中断、无定向分布、液化或囊变未见包裹的壁、表现多个形态、分布不一的结节灶,直径>1 cm。
.一般炎性假瘤直径2 6 cm.最大直径10 cm。
周围型肺癌:直径2~4 cm。
形态:浅分叶,多为扇形,尖端指向肺门,基底指向肺边缘侧。
部分呈圆形、三角形、或介于二者之间,有的不规则形,个别内示空泡,支气管通气征,部分钙化点。
周围型肺癌圆形多见、少数不规则型。
表面分叶、棘状突起,内示空泡灶,血管、胸膜牵拉纠集征等。
间接征象:①肺炎性假瘤周围多见浸润均表现纹理束增粗、边缘不光整,周围肺小叶的密度增高、周围型肺癌上述征象不甚明显、表现为气肿、阻塞性炎多见。
②炎性假瘤外侧的胸膜层多表现月牙状增厚、粘连。
腔内局限性积液,个别延伸至胸壁层。
增厚的胸膜层2-4 mm。
周围型肺癌伴感染亦表现增厚,其厚度不及炎性假瘤明显、积液量多数多于炎性假瘤。
③纵隔内淋巴结增大、炎性假瘤表现低而模糊、直径常<1 cm,伴粘连征、周围型肺癌淋巴结直径1 cm以上,串珠样、呈囊实性密度、融合状。
2.2结核球
结核球以两肺上叶尖后段、下叶背段为多见,两者均很少见于前段。
边缘清楚,无分叶或浅分叶,可有点片状钙化及卫星病灶。
结核球因干酪样坏死物质经支气管排除而表现为小空泡或空洞[10]。
2.3错构瘤
边缘清楚,其内有脂肪密度或钙化灶,爆米花样钙化是错构瘤的特征性表现。
2.4球形肺炎
边缘模糊,灶周有扭曲的血管影。
单发转移瘤:多数边缘清楚,少数边缘不清楚或不规则,有原发肿瘤史。
综上,周围型肺癌的CT表现需与结核球、错构瘤及炎性假瘤鉴别。
肺癌特点是空泡征,边缘毛糙,分叶征和胸膜凹陷等;结核球特点为边缘光滑,无分叶,可有点状或斑片状钙化及卫星灶;错构瘤边缘清楚,有或无分叶,病变内有脂肪及钙化。
CT增强扫描对鉴别有意义,一般认为肺癌强化高峰强化值>17Hu,不强化或轻度强化结节良性可能性大。
必要时需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