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收支逆差的调节措施
国际收支失衡的自动调节机制、调节政策

四、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政策
外汇缓冲政策
政
策
调 节
需求管理政策
体
系
供给管理政策
需求变更政策
需求转换政策 产业政策 科技政策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汇率政策 管制政策
8
四、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政策
1.外汇缓冲政策 ☻作用机制:逆差时,政府通过动用外汇储备资产来弥补国际 收支逆差。
9
四、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政策 1.外汇缓冲政策 ☻优点:简单易行;短期不会影响经济增长。 ☻局限性:动用储备,数量有限;借外债, 有债务压力。
进口需求减少
国内价格水平下降
出口增加
4
三、国际收支失衡的自动调节机制 2.纸币本位制下固定汇率制度下的自动调节
(以赤字为例)
赤字
减少 外汇储备
国民收入自动调节机制
本国货币 供应量减少
利息率上升 减少国内支出
资本流入增加 进口需求减少
国内价格水平下降
出口增加
5
三、国际收支失衡的自动调节机制 2.纸币本位制下固定汇率制度下的自动调节
通过产业政策的制定,调整国内生产的供给结构 通过科技政策,加快知识对产出的推动
19
四、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政策 6.供给管理政策 ☻使用范围:结构性失衡 ☻缺点:时间较长
20
15
四、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政策
4.汇率政策 ☻局限性: 政策效果受多种因素制约.包括: ▲进出口商品弹性大小 ▲国内经济结构的合理性及资源转移机制健全程度 ▲J曲线效应 ▲贸易对手的报复行为
0 T1
T2
T3
A
C
B
时间
16
四、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政策
5.管制政策 ☻直接管制政策的形式 ▲贸易管制 ▲金融管制
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措施

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措施引言在国际贸易和金融交易中,国际收支失衡是一个常见的现象。
国际收支失衡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净值与资本流入与流出之间的差异。
当一个国家的净出口超过资本流入时,被称为贸易顺差;而当资本流入超过净出口时,则被称为贸易逆差。
国际收支失衡会对经济产生各种负面影响,包括通货膨胀、失业率上升和金融不稳定等。
为了解决国际收支失衡问题,各国采取了一系列的调节措施。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措施,并讨论它们的优缺点。
货币政策调节货币政策是调节国际收支失衡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个国家可以通过改变其货币政策来调整汇率,从而影响出口和进口的竞争力。
一些常见的货币政策调节措施包括:•汇率干预:国家可以通过干预外汇市场来调整本国货币的汇率。
如果一个国家想增加其出口竞争力,可以采取贬值本国货币的措施,从而使其货物和服务更具价格竞争力。
相反,如果一个国家想促进进口,可以采取升值本国货币的措施。
然而,汇率政策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仍存在争议。
•利率调节:国家可以通过调整利率来影响资本流动。
如果一个国家希望吸引更多的资本流入,可以提高利率。
而如果一个国家希望抑制资本流出,可以降低利率。
但是,这种借助利率调节的方法也可能引发其他经济问题,如通货膨胀和债务问题。
贸易政策调节除了货币政策之外,贸易政策也可以被用来调节国际收支失衡。
贸易政策为国家提供了一种通过限制进口或鼓励出口来改变贸易差额的方式。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贸易政策调节措施:•关税和配额:国家可以通过增加关税或实施进口配额来限制进口。
这样做可以提高本国产品在本国市场上的竞争力,并减少贸易逆差。
然而,这种做法可能会引发贸易争端,并对全球贸易产生负面影响。
•贸易协议:国家可以通过签订双边或多边的贸易协定来改善贸易差额。
这样的协定可以减少关税和其他非关税壁垒,促进贸易自由化。
然而,达成贸易协议是一个复杂和漫长的过程,各方之间可能存在利益冲突。
资本流动管理管理资本流动也是一种调节国际收支失衡的方式。
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

国际收支 逆差
国际收支 顺差
抑制出口 刺激进口
国内物价 上涨
货币供给 增加
黄金内流 增加
2. 纸币本位固定汇率制度下的国际收支自动调 节机制
本国(赤子)
外汇储备减少
减少货币供给 减少资金外流 利率BP效 应 提高利息率 减少进口需求
外国(顺差 ) 外汇储备增加 增加货币供 给 增加资金流出 降低利息 率 增加进口需求 扩大国内支出
2. 调节供给的政策工具
3. 资金融通工具
回本节
三、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
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 1. 国际金本位制度下的国际收支自动调整机制 2. 纸币本位固定汇率制度下的国际收支自动调 节机制 3. 纸币本位浮动汇率制度下的国际收支的自动 调节机制
●
1. 国际金本位制度下的国际收支自动调整机制
黄金外流 增加 货币供给 减少 国内物价 下跌 刺激出口 抑制进口
减少国内支 出 物价下 降
收入BP效应
相对价格效应
物价上升
3. 纸币本位浮动汇率制度下的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
国 际 收 支 逆 差
外 升 本 贬
币 值 币 值
刺激出口 抑制进口
改善经常 帐户
改 善 国 际 收 支
●
Hale Waihona Puke 调节国际收支失衡的政策工具
1. 调节需求的政策工具
(1)支出增减型政策 (2)支出转换型政策
调节国际收支逆差的宏观经济政策

调节国际收支逆差的宏观经济政策
调节国际收支逆差的宏观经济政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货币政策:通过调整利率和汇率,来影响货币流动和外汇市场。
如果一个国家的货币贬值了,那么它的出口就会变得更便宜,这有助于提高出口量,减少进口量,从而降低国际收支逆差。
2. 财政政策:通过调整税收和支出,来调节国内经济的总需求和供给。
当财政政策采取支出政策时,国内总需求会增加,这有助于刺激国内生产和就业,减少对进口商品的需求,从而降低国际收支逆差。
3. 贸易政策:通过采取关税、配额和补贴等手段,来限制进口或者鼓励出口,从而改善国际收支状况。
4. 开放政策:通过促进经济自由化和国际贸易,来增加出口和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提高国际收支平衡。
总之,调节国际收支逆差需要综合运用多种宏观经济政策,以实现经济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国际收支逆差

• 国际金融市场可能加剧或缓解国际收支逆差
场稳定
• 国际金融市场可能影响国际收支逆差的调整
• 国际收支逆差可能导致国际金融市场风险增加,投资者
信心下降
国际收支逆差对国际经济合作的影响
国际经济合作:
• 国际收支逆差可能影响国际经济合作,降低全球经济效率
• 国际收支逆差可能导致国际贸易摩擦,影响全球经济稳定
• 国际收支逆差不一定完全由贸易逆差引起
• 贸易逆差与国际收支逆差之间存在传导机制
国际收支逆差对经济的影响
对国内经济的影响:
• 货币政策:可能导致货币贬值,引发通货膨胀
• 财政政策:可能导致财政赤字,影响政府支出
• 经济增长:可能导致经济增长放缓,失业率上升
对国际经济的影响:
• 国际金融市场:可能引发国际资本流动,影响国际金融市场稳定
CREATE TOGETHER
DOCS SMART CREATE
国际收支逆差:原因、影响及应对策略
DOCS
01
国际收支逆差的基本概念与含义
国际收支逆差定义及计算方法
• 进口额大于出口额
• 经常账户逆差 = 出口收入 - 进口支出
• 资本净流出大于资本净流入
• 国际货币体系可能加剧或缓解国际收支逆差
• 国际货币体系可能影响国际收支逆差的调整
05
应对国际收支逆差的策略与措施
调整宏观经济政策以平衡国际收支
宏观经济政策:
宏观经济政策对国际收支逆差的影响:
• 调整经济增长政策,促进出口,减少进口
• 宏观经济政策可能影响国际收支逆差的大小
• 调整通货膨胀政策,稳定物价,减少进口
国际经济合作对国际收支逆差的影响:
国际收支不平衡所产生的经济影响

国际收支不平衡所产生的经济影响和调节措施一国的国际收支不平衡,无论出现顺差还是逆差,都会对一国经济产生影响。
顺差和逆差的存在有客观必然性。
适度的国际收支顺差,通常是一国的经济实力较为强大的标志;而适度的逆差,在某些国家的经济发展的特殊阶段也是有一定益处的。
不过,当一国国际收支出现过大的持续性顺差或逆差时则会给一国经济带来不利的影响。
(一)国际收支逆差的影响1.国际收支逆差会直接减少一个国家的国际储备,造成国际储备不足,国际清偿力低下,当本国积累的对外负债超出本国支付能力时,就会引起债务危机,损害一国的国际信誉。
2.持续性逆差由于外汇短缺,必然引起外汇汇率急剧上升,本币过度贬值,这不仅会削弱本国货币在国际上的地位,还会因汇率的变动不利于对外贸易经济核算,降低外贸经济效益。
3.持续性逆差会耗尽一国的国际储备,出口收汇主要用于偿付外债本息,必然严重影响生产发展所必须的进口,使国民经济的增长受到抑制。
(二)国际收支顺差的影响1.大量商品的出口直接减少国内社会产品供给,导致国内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被破坏。
因为,社会总需求包括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构成,出口需求是社会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一国处于卖方市场状态,会加剧供求矛盾,导致高通货膨胀率。
2.巨额顺差造成大量外汇供给和对本币的需求,一方面,迫使本国金融当局增加外汇储备,加大对本币的投放,从而创造出新的需求,使经济过热,加剧本国的通货膨胀;另一方面,由于顺差国货币在外汇市场上需求旺盛,货币坚挺,必然引起国际短期资本大量流入,冲击外汇市场,引起汇率的波动。
3.顺差国的货币升值,出口受阻。
一个国家巨额顺差会使得该国货币升值,从而提高以外币表示的出口商品价格,降低以本币表示的进口商品的价格,国内外商品和劳务市场会被外国的商品和劳务占领。
4.一国过大的顺差会引起国际社会的不满,导致贸易摩擦,甚至会发生贸易战。
5.对某些资源型的发展中国家而言,过度的顺差意味着国内自由的掠夺性开发,造成资源枯竭,生态环境破坏,这给以后的经济发展留下了种种隐患,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发展。
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以及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手段

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以及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手段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一)结构性失衡因为一国国内生产结构及相应要素配置未能及时调整或更新换代, 的变化,引起本国国际收支不平衡。
(二)周期性失衡跟经济周期有关, 一种因经济发展的变化而使一国的总需求、 进出口贸易和收入受到影响 而引发的国际收支失衡情况。
(三)收入性失衡一国国民收入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
一定时期一国国民收入多, 意味着进口 消费或其他方面的国际支付会增加,国际收支可能会出现逆差。
(四)币性失衡因一国币值发生变动而引发的国际收支不平衡。
当一国物价普遍上升或通胀严重时, 出口成本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下降,在其他条件不便、变的情况下,出口减少,与此同 时,进口成本降低,进口增加,国际收支发生逆差。
反之,就会出现顺差。
(五)政策性失衡一国推出重要的经济政策或实施重大改革而引发的国际收支不平衡。
调节国际收支的手段主要有:财政政策 采取扩大或缩减财政支出和调整税率的方式来调节国际收支的顺差或逆差。
国际收支大量顺差、国际储备较多时,采取增加财政预算、扩大财政支出、降低税率、刺激 投资等手段 ,可以提高消费水平 ,促使物价上涨,增加国内需求和进口,减少顺差。
当国际收 支大量逆差时,则可采取削减财政预算、压缩财政支出、增加税收、紧缩通货等措施 国内物价下降 ,增加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能力,减少逆差。
①利率调 调节国际收支 当国际收支出现大量顺差时, 可以降低利率,促使资本外流和扩大投资规模,使顺差 当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 可以提高利率, 吸引外资流入, 控制投资规模, 使逆差缩小。
提高利率会使本币汇率上升, 容易影响国内投资, 抑制商品出口,从而发生贸易收支 从根本上影响国际收支的改善。
因此,只有在币值严重不稳, 国内经济 ②汇率调整。
通过货币法定升值或贬值, 提 可以改善国际收支。
货币升值后, 本国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就会相应从而使顺差减少;相反, 货币贬值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逆差。
第三节 国际收支的调节

3、利率调节机制
(1)定义 一国国际收支不平衡时,该国的利率水平会发生变 动,利率水平的变动反过来又会对国际收支不平衡起 到一定的调节作用。 (2)调节机制 国际收支逆差 本国货币供应减少 利率上升 资本流入增加,进口减少,出口增加 国际收支 逆差得到改善
国际收支逆差为何会导致本币供给量减少?
3、前提
金本位制和自由贸易
4、调节规律
价格— 现金流动机制
5、调节过程
国际收支逆差
外汇供不应求
外汇汇率上升 出口增加、进口
黄金外流 物价下跌 减少 国际收支恢复平衡
国际收支顺差 外汇汇率下降 黄金内流 货币流通量增加 物价上升 出口减少、进口 增加 国际收支恢复平衡
以英国为例说明价格机制的调节过程
第三节 国际收支的调节
• 一、国际收支失衡的市场调节机制 • 二、国际收支失衡的政策调节
第三节 国际收支的调节
一、国际收支失衡的市场调节
市场调节机制:在不考虑政府干预的情况下,经济体内 的经济变量与国际收支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过程,即 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过程。
(一)国际金本位制下的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
1、金本位制(Gold standard) 以黄金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在金本位制下,每单位的货 币价值等同于若干重量的黄金(即货币含金量)。当不同 的国家使用金本位时,国家之间的汇率由他们各自货币的 含金量之比即铸币平价(Mint Parity)来决定。
2、理论基础:货币数量论
货币数量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物价水平的高低 和货币价值的大小由一国的货币数量所决定,货币数 量增加,物价随之正比上涨,而货币价值则随之反比 例下降,反之则相反。
C、财政管制 一国政府通过有关机构、如财政部、海关和官 方金融机构等管制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和成本, 从而调节国际收支的政策手段 常用管制手段:进口关税政策、出口补贴政策、 出口信贷政策 我国曾根据国际收支情况多次对出口退税进行 调节。在贸易顺差大,外汇储备过快增长的情 况下,取消部分商品尤其是“两高一资”(高 消耗、高污染、资源型)商品的出口退税率, 而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出口企业陷入困境 时,又部分调高了出口退税率,在很大程度上 保证出口增长。
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

以上是国际收支与各种经济变量,在没有政府干预的情况下,实现的国际收支调节,这种调节是一种基于内生因素的自动调节,它的成立必须具备一系列的条件:1)这种调节只有在进口商品需求价格弹性较大时,才能发挥作用。如果弹性小,即无法缩小进口,也就不能改变贸易入超状况;
2)由物价变动导致商品进出口的变化,其前提条件是物价的弹性较大,否则,它也不能起到自动调节作用。
汇率调整政策操作简便而且见效快,一些国家的政府故意将本国货币的价值贬到均衡汇率以下,以刺激本国产品的出口,增加就业机会,并力图在国际收支中追求顺差。但一国货币贬值要达到预期的目标,还需具备一定的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国内存在较大供给弹性,而且,其他国家不采取报复措施。
三、国际收支调节政策的国际协调
1、国际收支与汇率变动
国际收支是影响汇率变动的实际经济因素之一。现实经济生活中,人们对汇率的预期和资本流动的决策等,都要把国际收支状况作为主要的考虑因素;另一方面当汇率发生变动时,不仅一国商品的进出口、服务的贸易会受到显著的影响,而且资本的跨国流动也会出现大规模的变化。
2、国际收支与物价变化
英国的经济学家大卫?休谟最早注意到物价变化同国际收支状况之间的关联,他于1752年提出了有名的“物价——铸币流动机制”。休谟指出,在国际金本位制度下,各国的国际收支失衡会通过价格水平的变化而自动地得到调整。这是国为每一个国家的货币供给是以黄金本身或以黄金为基础的纸币构成的。
一国应如何选择政策措施来调节国际收支的逆差?

一国应如何选择政策措施来调节国际收支的逆差?1.资助政策资助政策由减少外汇储备和国际借款政策组成.资助政策仅适于短期国际收支逆差.国际收支逆差受货币供给和利率的影响,而它们是由基础货币所决定的,而基础货币是由国内信贷水平和外汇储备组成.采用资助政策时,金融当局一方面卖外币,买本币,使外汇储备下降,引起基础货币减少;另一方面尽量买本币资产,放本币,使国内信贷水平提高,引起基础货币增加.2。
调整政策对于长期根本性国际收支逆差,一般要联合采取资助政策和调整政策。
调整政策有三个组成部分:支出下降政策(包括紧缩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货币政策)、支出转移政策(包括贬值政策)和直接管制政策(包括关税、限额、多重汇率、补贴等措施).支出下降政策本身可以弥补逆差。
它通过降低国内收入和国内贸易品、非贸易品的总支出,首先减少了进口需求,其次降低了国内价格以提高国内外对本国产品的需求。
支出下降政策成功的关键在于将降低国内总支出而产生的剩余资源用于满足对国内超额产出的需求。
支出转移政策是通过改变国内外相应产出的比价,减少进口需求,来提高国内外对本国产品的需求在不充分就业情况下,由国内产出价格下降引起的对出口和进口替代的超额需求可以得到满足;而在充分就业条件下,如不采取控制资源以满足这种超额需求,支出转移政策只会引起通货膨胀.3.调节机制过于国际收支的调节机制,主要可以分为汇率调节机制、收入调节机制和货币调节机制三个方面。
其中,货币调节机制又通过价格水平调节机制、利率调节机制和现金余额调节机制三个途径来发挥作用。
(1)汇率调节机制汇率调节机制的作用途径主要有两个:一是通过汇率的变化来影响商品进出口的变化,从而调节经常项目收支。
二是通过汇率变化来调节国际资本流动,从而调节资本项目收支.(2)收入调节机制在某一收入水平上发生了国际收支不平衡,那么经济中就会产生某种力量促使收入水平发生变化,收入水平发生变化会部分的减少国际收支不平衡。
国际收支的政策与自动调节机制概论

国际收支的政策与自动调节机制概论国际收支指的是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进行国际经济交往时,在一定时期内,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因经济交往而发生的支付与收入的总和。
国际收支的政策与自动调节机制是指国家在处理国际收支问题时,所采取的政策措施和市场机制。
国际收支政策的制定主要是为了调控国际收支的平衡,维护国家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国际收支政策通常包括贸易政策、外汇政策和资本流动政策。
贸易政策是国际收支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可以采取关税措施或非关税措施来调节进出口贸易的平衡。
关税措施包括提高或降低关税税率,设立配额限制进口数量等;非关税措施包括禁止进口或限制进口特定商品等。
通过这些政策手段,国家可以调节贸易顺差或逆差,保持国际收支的平衡。
外汇政策是指国家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以控制外汇供求关系。
国家可以通过干预汇率、外汇市场的开放和限制等措施,来调节国际收支的平衡。
当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国家可以采取提高汇率或限制外汇供应等措施,来调节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减少外汇逆差。
资本流动政策是指国家对资本流动进行管理和调控。
国家可以采取限制资本流动的措施,例如设立外汇管制,限制资本的进出等。
通过这些措施,国家可以控制外资的流入和流出,以维持国际收支的平衡。
除了国际收支政策外,国际收支还受到一系列的自动调节机制的影响。
自动调节机制指的是市场机制在国际收支平衡中的作用。
首先,汇率的浮动是国际收支自动调节的重要机制之一。
汇率的变动可以调节进出口的贸易平衡。
当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货币贬值会提高出口的竞争力,促使出口增加,进口减少,从而减少逆差;而当国际收支出现顺差时,货币升值会降低出口的竞争力,促使出口减少,进口增加,从而减少顺差。
其次,利率的变动也会对国际收支产生影响。
当一个国家的利率较高时,吸引了更多的资本流入,导致国际收支逆差减少;相反,当利率较低时,资本外流加剧,导致国际收支逆差增加。
因此,利率的变动也是国际收支自动调节的重要因素。
国际收支失衡与调节例题和知识点总结

国际收支失衡与调节例题和知识点总结一、国际收支失衡的概念国际收支失衡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国际收支的收入和支出在数量上不平衡的状态。
简单来说,就是一国在国际经济交往中,其外汇收入和外汇支出不相等。
二、国际收支失衡的类型1、临时性失衡这通常是由短期的、非确定性或偶然性因素引起的。
例如,季节性的商品进出口变动、自然灾害导致的贸易中断等。
2、结构性失衡指国内经济、产业结构不能适应世界市场的变化而发生的国际收支失衡。
比如,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以劳动密集型为主,但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对技术密集型产品的需求增加,该国出口就可能受到影响,导致国际收支失衡。
3、货币性失衡由于一国的货币价值变动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
比如,本国货币贬值,可能会刺激出口、抑制进口,从而改善国际收支;反之,本国货币升值则可能导致国际收支恶化。
4、周期性失衡与经济周期相关,在经济繁荣时期,进口需求增加,可能导致国际收支逆差;在经济衰退时期,出口可能减少,也会导致国际收支失衡。
三、国际收支失衡的影响1、对外汇储备的影响持续的国际收支逆差会导致外汇储备减少,削弱该国抵御国际金融风险的能力;而持续的顺差则可能导致外汇储备过度积累,增加外汇储备管理的成本和风险。
2、对汇率的影响逆差可能导致本国货币贬值,顺差可能导致本国货币升值,从而影响本国的贸易和投资。
3、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失衡可能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例如,长期的逆差可能导致国内资金短缺,抑制投资和生产;长期的顺差可能导致国内通货膨胀压力增大。
4、对就业的影响失衡会影响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而影响就业。
逆差可能导致相关出口产业萎缩,失业增加;顺差可能导致国内一些进口竞争产业受到冲击,也会带来失业问题。
四、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1、财政政策通过调整政府支出和税收来影响国内总需求,进而调节国际收支。
例如,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政府支出、增加税收,抑制国内需求,减少进口,改善国际收支逆差;反之,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可以刺激国内需求,增加进口,改善国际收支顺差。
国际金融期末考题及答案

国际金融1、论述一国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手段和政策措施。
各国政府可以选择的国际收支调节手段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汇率政策、直接管制和其他奖出限入措施等。
这些政策措施不仅会改变国际收支,而且会给国民经济带来其他影响。
各国政府根据本国的国情采取不同措施对国际收支进行调节。
1.财政政策宏观财政政策指一国政府通过调整税收和政府支出实现对国民经济需求管理的政策。
它通常用做调节国内经济的手段。
由于总需求变动可以改变国民收入、物价和利率,启动国际收支的收人和货币调节机制,所以财政政策成为国际收支调节手段。
2.货币政策宏观货币政策指一国政府和金融当局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实现对国民经济需求管理的政策。
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府一般通过改变再贴现率、改变法定准备率和进行公开市场业务来调整货币供应量。
由于货币供应量变动可以改变利率、物价和国民收入,所以货币政策成为国际收支调节手段。
3.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运用作为以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和金融稳定的宏观经济调节重要手段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单一政策对单一目标的调整会引起另一目标的变动,如用紧的财政政策调节国际收支时,由于企业负担的增加而使经济发展的动力减小,影响国内经济增长等,所以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使用各有侧重,往往配合运用。
4.汇率政策汇率政策指一国通过调整本币汇率来调节国际收支的政策。
当一国发生国际收支逆差时,政府实行货币贬值(Devaluation)可以增强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并削弱进口商品的竞争力,从而改善该国的贸易收支。
当一国长期存在国际收支顺差时,政府可以通过货币升值(Revaluation)来促使国际收支平衡。
为了保证国际间汇率相对稳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曾规定各会员国只有在国际收支出现基本不平衡时才能够调整汇率。
5.直接管制政策直接管制政策指政府直接干预对外经济往来实现国际收支调节的政策措施。
直接管制可分为外汇管制、财政管制和贸易管制。
国际收支失衡的政策调节机制

国际收支失衡的政策调节机制
国际收支失衡是指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经济交往中出现的收支不平衡现象。
收支失衡的形成原因复杂,包括各国经济增长率、汇率、贸易政策等因素。
为了避免收支失衡对国家经济造成不利影响,需要制定政策调节机制,以下是其中几种常用机制:
1.汇率政策调节机制:通过调整国际货币汇率,达到减少贸易逆差或增加贸易顺差的目的。
汇率调节机制既适用于汇率浮动制下的市场化经济也适用于汇率固定制下的计划经济。
2.财政政策调节机制:通过调整财政政策,如降低政府支出、增加税收等,来控制国内投资水平和国际收支平衡。
这种政策调控通常要考虑政府开支与负债比例、预算赤字等多种因素,并需要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3.贸易政策调节机制:通过增加或减少关税、保护性贸易壁垒等方式调节进出口贸易的平衡,从而达到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的目的。
然而,这种政策可能会引起其他国家的抵制和报复责任。
4.国际借款和投资调节机制:通过借款和投资调节国际资金流动,从而促进国际收支的平衡。
借款和投资的方式需考虑国家信用评级、经济结构和贸易政策等因素,以确保它们对国际经济有积极影响。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措施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措施(一)运用经济政策1.财政政策: 作用主要对国内不平衡,同时也影响国际收支。
紧缩的财政政策:增加税收,削减支出——物价下跌,进口受到抑制,刺激出口,同时也抑制了国内经济的增长。
膨胀的财政政策:使国内经济发展,同时也对出口有抑制作用。
2.货币政策: 以汇率和利率调整作为主要内容。
紧的货币政策:调高利率(存款准备金率,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会引起短期资本的流入改善国际收支,当然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松的财政政策:3.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搭配使用财政政策主要针对国内平衡,货币政策针对国际收支,两者配合达到内与外部的双重平衡。
经济情况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衰退与逆差膨胀性紧缩性衰退与顺差膨胀性紧缩性膨胀与逆差紧缩性膨胀性膨胀与顺差紧缩性膨胀性(二)直接管制一国政府的行政命令的办法,直接干预外汇买卖和对外贸易的自由输出入或者差别汇率。
具体方法:进口许可证,进口存款制,出口许可证(国内需求与价格),奖励出口,退税,出口信贷增加出口竞争。
直接管制对局部性不平衡显得快速有效,但是直接管制会引起国际效应招致相应的报复,甚至会抵消预期的效果。
(三)国际间相互经济协作国际经济相互是关联的,各自在单方面采取和行动会损害他国的利益,而使国际贸易困难重重,国际经济协作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
1.谋求恢复贸易自由:消除自由贸易障碍,推行经济一体化,WTO,区域性共同市场(欧洲共同体)。
2.促进生产要素自由转移达到最优化配置,实现全球经济结构的调整。
3.相互协调经济政策:互惠互利,85年起的美德日法意英加每年一次的7国财长会议,经合组织,东盟,亚太经济组织等。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

达 5097.7 亿美元,月均进口量约为 200 多亿,这就要 求有700亿—800亿左右的储备。
② 外商直接投资规模 。 2001 年, FDI
3955 亿 美元。年均10-15%回报率,年汇出利润约400亿美元。
③ 外债规模。1999年末达到1518.3多亿美元,还
主要来源:储备货币发行国通过逆差 输出的货币。
2.国际储备管理
解决两个问题:①如何确定适度规模;② 总额既定,如何实现资产结构的最优化。 实现目的:维持正常收支;提高使用效率。
(1)国际储备规模管理
特里芬1960:储备占年进口总额30-40%。 ①国民经济发展的规模。②经济的开放程 度及出口能力。 ③一国对外借款的能力。 ④ 持有储备的机会成本。 ⑤国际经济政治形势。 ⑥国际合作状况。
1. 关于弹性的基本概念
※价格变动会影响需求和供给数量的变动。
(1)需求弹性: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价格 变动的百分比之比,称需求对价格的弹性。
需求弹性 = 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率 / 价格变动率
(2)供给弹性: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与价格 变动的百分比之比,称供给对价格的弹性。
供给弹性 = 商品供给量的变动率 / 价格变动率
3.国际储备的作用
(1)维持国际支付能力,调节临时性的 国际收支不平衡 (2)干预外汇市场,维持本币汇率
(3)维持并增强国际上对本币的信心 (4)一国向外举债和偿债能力的保证
二、国际储备的来源和管理
1.国际储备的来源
从一国角度:( 1 )国际收支顺差;( 2 ) 货币金融当局的国外借款;(3)外汇市场干 预;(4)IMF分配的SDR;(5)货币当局收 购的黄金等。 世界角度: 1 )黄金产量减非货币用金; 2 ) IMF创设SDR;3)储备货币国的货币输出。
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以及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手段

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以及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手段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一)结构性失衡因为一国国内生产结构及相应要素配置未能及时调整或更新换代,导致不能适应国际市场的变化,引起本国国际收支不平衡。
(二)周期性失衡跟经济周期有关,一种因经济发展的变化而使一国的总需求、进出口贸易和收入受到影响而引发的国际收支失衡情况。
(三)收入性失衡一国国民收入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
一定时期一国国民收入多,意味着进口消费或其他方面的国际支付会增加,国际收支可能会出现逆差。
(四)币性失衡因一国币值发生变动而引发的国际收支不平衡。
当一国物价普遍上升或通胀严重时,产品出口成本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下降,在其他条件不便、变的情况下,出口减少,与此同时,进口成本降低,进口增加,国际收支发生逆差。
反之,就会出现顺差。
(五)政策性失衡一国推出重要的经济政策或实施重大改革而引发的国际收支不平衡。
调节国际收支的手段主要有:财政政策采取扩大或缩减财政支出和调整税率的方式来调节国际收支的顺差或逆差。
当国际收支大量顺差、国际储备较多时,采取增加财政预算、扩大财政支出、降低税率、刺激投资等手段,可以提高消费水平,促使物价上涨,增加国内需求和进口,减少顺差。
当国际收支大量逆差时,则可采取削减财政预算、压缩财政支出、增加税收、紧缩通货等措施,迫使国内物价下降,增加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能力,减少逆差。
金融政策采取利率调整、汇率调整和外汇管制等政策来调节一国的国际收支:①利率调整。
提高或降低银行存款利率和再贴现率,可以吸引或限制短期资本的流入,调节国际收支失衡。
当国际收支出现大量顺差时,可以降低利率,促使资本外流和扩大投资规模,使顺差缩小。
当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可以提高利率,吸引外资流入,控制投资规模,使逆差缩小。
但是,提高利率会使本币汇率上升,容易影响国内投资,抑制商品出口,从而发生贸易收支逆差或使逆差扩大,从根本上影响国际收支的改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收支逆差的调节措施
1. 引言
国际收支逆差是指一个国家的支付给外国的金额大于收到的金额。
这是一个常
见的经济现象,可以对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产生重大影响。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国际收支逆差的原因,并探讨一些调节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
2. 国际收支逆差的原因
国际收支逆差有多种原因,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原因:
2.1 贸易逆差
贸易逆差是指一个国家的进口金额大于出口金额。
这可能是由于国内需求增加,导致对外需求增加不足。
此外,一些国家可能依赖进口能源或其他原材料,导致贸易逆差。
2.2 投资逆差
投资逆差是指一个国家的资本外流超过资本流入。
这可能是由于外国投资者对
该国的经济前景不确定,导致资本外流增加。
此外,一些国家可能需要大量外国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导致投资逆差。
2.3 利息与股息逆差
利息与股息逆差是指一个国家支付给外国的利息与股息大于收到的金额。
这可
能是由于外国投资者持有大量该国债券或股票,导致利息与股息逆差。
3. 调节国际收支逆差的措施
为了解决国际收支逆差的问题,各国可以采取一些调节措施。
下面是一些常见
的措施:
3.1 货币政策调节
货币政策是国家调节经济的一种重要工具。
通过调整利率、汇率等货币政策工具,国家可以影响国内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进而调节国际收支逆差。
例如,国家可以提高利率来吸引外国投资者购买本国债券,增加资本流入。
3.2 贸易政策调节
贸易政策是国家调节贸易的一种重要手段。
通过采取关税措施、贸易限制等贸
易政策,国家可以调节贸易逆差。
例如,国家可以制定出口补贴政策来鼓励出口,减少贸易逆差。
3.3 资本管制
资本管制是国家对资本流动进行限制的一种措施。
通过实施资本流出管制,国
家可以减少资本外流,从而减少投资逆差。
然而,资本管制也可能对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需要权衡利弊来实施。
3.4 经济结构调整
经济结构调整是一个长期的解决方案,可以通过改革经济结构来减少国际收支
逆差。
例如,国家可以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从而增加出口收入。
4. 结论
国际收支逆差是一个常见的经济现象,可以对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产生重大影响。
为了解决国际收支逆差的问题,各国可以采取多种调节措施,如货币政策调节、贸易政策调节、资本管制和经济结构调整。
然而,每个国家的情况不同,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来解决国际收支逆差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