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校本课程古诗欣赏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诗词欣赏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诗词欣赏【教案】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 诗词欣赏【导言】本节课以诗词欣赏为主题,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通过让学生欣赏经典的古诗词,在美的熏陶中拓展视野,提升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的经典诗词,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2. 培养学生对诗词的鉴赏能力,提高对诗意的理解和想象力;3. 培养学生的朗读技巧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习并欣赏《静夜思》和《登鹳雀楼》这两首经典诗词;2. 通过认真分析诗句的用词和意象,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3. 引导学生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和表达诗词的情感和意境。
【教学准备】1. 课件:包含《静夜思》和《登鹳雀楼》的全文及注释;2. 教学辅助材料:诗词鉴赏笔记本;3. 朗读素材:老师准备学生朗读器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导师用清晰的语音朗读《静夜思》,让学生感受其音韵和意蕴;2. 引导学生跟读诗句,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二、欣赏与分析(15分钟)1. 教师播放《登鹳雀楼》音频,对学生进行朗读示范,让学生能够感受并模仿正确的朗读方式;2. 主动提问学生,引导他们分析诗句中的常见修辞手法和意象;3.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和想法,进行简要讨论。
三、合作探究(20分钟)1. 分小组,每组选择一首诗词进行深入研读;2. 引导学生运用之前学到的知识,填写诗词鉴赏笔记本,分析诗词的意境、用词、修辞手法等;3. 每组派代表上台分享自己的分析结果和感悟。
四、表达与展示(15分钟)1. 学生自由朗读并表达自己喜欢的古诗词,鼓励他们传达对诗词的理解和情感;2. 选取几个学生的朗读进行现场评析,肯定他们的优点并提出改进建议;3. 最后,全班共同欣赏学生们的朗读表演。
五、课堂总结(5分钟)1. 教师简要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收获;2. 鼓励学生将课堂所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对诗词的持续关注和欣赏。
【课后拓展】1. 自主选择并欣赏其他经典古诗词,写出自己的诗词鉴赏笔记;2. 鼓励学生参加朗诵比赛或校园文艺演出,展示所学朗读和表达能力;3. 阅读与讨论《唐诗三百首》中的其他诗词,扩大对诗词的理解和欣赏范围。
小学三年级语文校本课程古诗欣赏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校本课程古诗欣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古诗的基本特点,提高对古诗的欣赏能力。
2.通过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3.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古诗中的优美词汇和句式,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
二、教学内容1.古诗欣赏:《静夜思》、《春晓》、《村居》2.古诗背后的故事及文化内涵3.古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欣赏古诗的美,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
2.教学难点:理解古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静夜思》1.导入新课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夜晚,你有没有想过家乡、亲人?2.诗歌欣赏让学生自主阅读《静夜思》,感受诗句的美。
教师讲解诗句的含义,引导学生理解诗人的情感。
3.故事分享讲解《静夜思》背后的故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4.修辞手法解析分析《静夜思》中的修辞手法,如对仗、比喻等。
5.课堂练习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静夜思》中的意境。
第二课时:《春晓》1.导入新课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春天,你看到了什么?2.诗歌欣赏让学生自主阅读《春晓》,感受诗句的美。
教师讲解诗句的含义,引导学生理解诗人的情感。
3.故事分享讲解《春晓》背后的故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4.修辞手法解析分析《春晓》中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排比等。
5.课堂练习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春晓》中的意境。
第三课时:《村居》1.导入新课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乡村生活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2.诗歌欣赏让学生自主阅读《村居》,感受诗句的美。
教师讲解诗句的含义,引导学生理解诗人的情感。
3.故事分享讲解《村居》背后的故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4.修辞手法解析分析《村居》中的修辞手法,如对仗、借代等。
5.课堂练习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村居》中的意境。
2.拓展向学生推荐其他优秀的古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课后作业让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进行欣赏并分享给同学。
(课内)小学语文三年级古诗词经典诵读校本教材
目录课内上册一、课内古诗篇名朝代作者1.所见【清】袁枚2.山行【唐】杜牧3.赠刘景文【宋】苏轼4.夜书所见【宋】叶绍翁5.望天门山【唐】李白6.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7.望洞庭【唐】刘禹锡8.早发白帝城【唐】李白9.采莲曲【唐】王昌龄二、日积月累1.秋天的成语2.道理的名言3.团结名言4.谚语三、小古文司马光下册一、课内古诗篇名朝代作者1.绝句【唐】杜甫2.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3.三衢道中【宋】曾几4.忆江南【唐】白居易5.元日【宋】王安石6.清明【唐】杜牧7.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8.滁州西涧【唐】韦应物9.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二、日积月累1.寓言故事成语2.文学常识3.八字成语4.知错就改的名言三、小古文守株待兔选自《韩非子・五蠹》课内上册一、古诗词1、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2、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3、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4、夜书所见【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5、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6、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7、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8、早发白帝城【唐】·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9、采莲曲【唐】·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二、日积月累1.秋天的成语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秋风习习一叶知秋金桂飘香层林尽染五谷丰登果实累累春华秋实2.道理的名言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小学校本课程《古诗词赏析》
校本课程古诗词赏析单位:小学年级:负责人:1、凉州词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注解:1、远上;远远向西望去“远”作“直”。
2、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
3、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
4、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尺或八尺(等于213cm或264cm,约等于2.3m或2.6m)。
译文:远远奔流而来的黄河,好像与白云连在一起,玉门关孤零零地耸峙在高山之中,显得孤峭冷寂。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诗词鉴赏:首句“黄河远上白云间”抓住远眺的特点,描绘出一幅动人的图画: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去,远远向西望去,好像流入白云中一般。
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写塞上的孤城。
在高山大河的环抱下,一座地处边塞的孤城巍然屹立。
这两句,描写了祖国山川的雄伟气势,勾勒出这个国防重镇的地理形势,突出了戍边士卒的荒凉境遇,为后两句刻画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个典型环境。
在这种环境中忽然听到了羌笛声,所吹的曲调恰好是《折杨柳》,这就不能不勾起戍卒的离愁。
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风俗。
“柳”与“留”谐音,赠柳表示留念。
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
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
”歌中提到了行人临去时折柳。
这种折柳赠别之风在唐代极为流行。
于是,杨柳和离别就有了密切的联系。
现在当戍边士卒听到羌笛吹奏着悲凉的《折杨柳》曲调时,就难免会触动离愁别恨。
于是,诗人用豁达的语调排解道:羌笛何须老是吹奏那哀怨的《折杨柳》曲调呢?要知道,玉门关外本来就是春风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杨柳可折!说“何须怨”,并不是没有怨,也不是劝戍卒不要怨,而是说怨也没用。
用了“何须怨”三字,使诗意更加储蓄,更有深意。
三、四两句,明代的杨慎认为含有讽刺之意,其所著《升庵诗话》中言:“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
”作者写那里没有春风,是借自然暗喻安居于繁华帝都的最高统治者不体恤民情,置远出玉门关戍守边境的士兵于不顾。
三年级校本教材上册必背古诗词
三年级校本教材上册必背古诗词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悯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咏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夜泊牛渚怀古》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三年级语文古诗词及赏析(可编辑修改word版)
部编语文三年级上册古诗及译文所见作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注释⑴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⑵振:振荡。
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⑶林樾:指道旁成阴的树。
⑷欲:想要。
⑸捕:捉。
⑹鸣:叫。
译文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诗词赏析这首诗描写了生活中的一个小小细节,大声歌唱表现的是童心的自由自在,随后的闭口不言也是由于童心所致。
寥寥数语,不仅描绘了儿童瞬间的神态变化,刻画出一个活泼可爱的象,而且使整首诗充满情趣,很有韵味。
ft行作者:杜牧远上寒ft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字词注释ft行:在ft中行走。
远上:登上远处的。
寒ft:深秋季节的ft。
石径:石子的小路。
斜:xiá为倾斜的意思。
深:另有版本作“生”。
(“深”可理解为在云雾缭绕的的深处;“生”可理解为在形成白云的地方)车:轿子。
坐:因为。
霜叶:枫树的叶子经深秋寒霜之后变成了红色。
枫林晚:傍晚时的枫树林。
红于:比……更红,本文指霜叶红于二月花。
白话译文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ft,在那白云深处,居然还有人家。
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枫林晚景。
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
名句赏析——“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远上寒ft石径斜”,写ft,写ft 路。
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ft头。
“远”字写出了ft路的绵长,“斜”字与“上”字呼应,写出了高而缓的ft势。
“白云生处有人家”,写云,写人家。
诗人的目光顺着这条ft路一直向上望去,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处石彻成的石屋石墙。
让这片片白云遮住读者的视线,却给留下了想象的余地:在那白云之上,云外有ft,定会有另一种景色吧。
那ft路、白云、人家都没有使诗人动心,这枫林晚景却使得他惊喜之情难以抑制。
为了要停下来领略这ft林风光,竟然顾不得驱车赶路。
前两句所写的景物质已经很美,但诗人爱的却是枫林。
小学三年级语文古代诗词赏析
。
感受情感美
古代诗词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 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 春水向东流”,表达了诗人深沉 的哀愁之情,传承了感受情感美
的审美情趣。
PART 06
拓展阅读与创作实践指导
REPORTING
爱情闺怨诗
以描写爱情生活、抒发闺阁幽 怨为主,风格细腻婉约。
代表性诗人及其风格
李白
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 “诗仙”,风格豪放飘 逸,擅长运用夸张、比
喻等手法。
杜甫
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 “诗圣”,风格沉郁顿 挫,注重表现社会现实
和民生疾苦。
苏轼
宋代著名词人,被誉为 “词宗”,风格豪放旷 达,擅长运用典故和化
仁爱精神
儒家思想强调仁爱,这种思想在古代诗 词中常有体现。例如,杜甫的《春望》 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 溅泪,恨别鸟惊心。”表达了对国家破 败、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体现了仁爱 精神。
VS
中庸之道
儒家思想倡导中庸之道,追求平衡和谐。 在古代诗词中,这种思想表现为对自然和 人事的平和态度。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 里目,更上一层楼。”以壮丽的自然景象 ,表达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体现了中 庸之道的精神。
节奏
诗词的节奏感体现在字词的排列组合和停顿上,通过长短句、快慢节奏的变化来营造不同的情感氛围 。如“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通过停顿和重音 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起伏和情感变化。
PART 04
古代诗词文化内涵挖掘
REPORTING
三年级经典诗词赏析
三年级经典诗词赏析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们以简洁而优美的语言,传递着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
对于三年级的小朋友来说,接触和欣赏经典诗词,不仅能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培养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几首适合三年级小朋友欣赏的经典诗词。
《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清新。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诗人把洒在床前的月光,比作地上的霜,生动地写出了秋夜的清冷。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通过抬头和低头的动作,表现了诗人在异乡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对于三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很容易就能理解诗人看到明月时的思乡之感,也能从中感受到月光的美丽和宁静。
《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天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季节,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早晨的景象。
“春眠不觉晓”,写出了春天里人们睡得多香甜。
“处处闻啼鸟”,让人仿佛听到了鸟儿欢快的叫声。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则在欢乐中带着一丝淡淡的忧愁,想到夜里的风雨,不知道吹落了多少花朵。
小朋友们可以通过这首诗,感受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变化。
《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诗的前两句把柳树比作一位亭亭玉立的美人,“碧玉妆成一树高”形象地描绘出柳树的高大、碧绿;“万条垂下绿丝绦”写出了柳枝的轻柔、飘逸。
后两句把春风比作剪刀,新奇地想象出是春风裁剪出了细细的柳叶。
三年级的小朋友可以从这首诗中学习到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受到春天柳树的生机勃勃。
《小儿垂钓》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小孩子在河边专心钓鱼的情景。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写出了小孩子天真可爱的模样和专注的神情。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通过小孩子对路人的反应,表现出他害怕鱼儿被吓跑的心理。
小朋友们读这首诗,仿佛能看到那个可爱的小钓鱼娃。
小学《古诗词欣赏》校本课程教材
念奴娇·赤壁怀古宋·苏轼大江(1)东去,浪淘(2)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3)西边,人道是,赤壁。
乱石穿空(崩云),惊涛拍(裂)岸,卷起千堆雪(5)。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6)初嫁了(liǎo),雄姿英(yīng)发(fā)(8)。
羽扇纶(guān)巾(9),谈笑间,樯橹(10)灰飞烟灭。
故国(11)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12)。
人生(13)如梦,一樽还(huán)酹(lèi)(14)江月。
注释(1)(2)淘:冲洗,冲刷。
(3)故垒:黄州古老的城堡,推测可能是古战场的陈迹。
过去遗留下来的营垒。
(4)175-210)字公瑾,人。
因其相貌英俊而有之称。
周瑜精通军事,又精于音律,江东向来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
公元208年,孙、刘联军在周瑜的指挥下,此战也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
公元210年,周瑜因病去世,年仅36岁。
(安徽庐江有其周瑜墓。
)(6)遥想:形容想得很远; 回忆。
(8)英发:英俊勃发。
樯,挂帆的桅杆。
橹,一种摇船的桨。
(所谓樯橹,物也;所谓强虏,人也。
(11)故国:这里指旧地,当年的赤壁战场。
指古战场。
指假战场黄州。
(12)华发:花白的头发。
(13)人生:现有版本作人间。
(14)樽:酒杯。
(15)酹:(古人祭奠)以酒浇在地上祭奠。
这里指洒酒酬月,寄托自己的感情。
定风波苏轼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赏析】此词是苏轼被贬黄州时期所作。
这首词写作者途中遇大雨乃吟啸徐行的经历和感受。
“穿林打叶”形容风雨急骤,“吟啸”、“徐行”表态度从容,“竹杖芒鞋”指条件简陋,“莫听”、“何妨”、“谁怕”体现倔强豁达的风度,宛然在目。
下片转入雨后,经风雨洗礼,人醒、雨霁、天晴、日出。
回首往事,一切阴晴、雨霁,无不消逝一空。
自然有急雨扑面,人生旅途中也有风雷盖顶,只要沉着履险,从容应变,岂有闯不过的风浪?“一蓑烟雨任平生”,何等乐观自信、飘逸旷达的人生态度!深邃的人生哲理,寓于平常生活小景描写之中,弦外之音,令人回味无尽。
小学三年级校本教材《经典古诗》
第一部分诗词歌赋别董大Array [唐]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释】1.董大:唐玄宗时著名的琴客董庭兰。
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董大”。
2.曛:昏暗。
3.君:指的是董庭兰。
【作者简介】高适(700—765)唐代诗人。
字达夫。
沧州(今河北省景县)人,居住在宋中(今河南商丘一带)。
高适为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
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少孤贫,爱交游,有游侠之风,并以建功立业自期。
早年曾游历长安,后到过蓟门、卢龙一带,寻求进身之路,都没有成功。
在此前后,曾在宋中居住,与李白、杜甫结交。
【译文】千里尘云笼罩着昏暗的天地,北风吹雁南飞大雪纷纷。
不要愁前边没有知心的朋友,天下没有不赏识您的人。
1渔歌子Array [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注释】1.渔歌子:原是曲调名,后来人们根据它填词,又成为词牌名。
2.西塞山:在今浙江吴兴县西南。
3.鳜(guī)鱼:即民间所说桂鱼,细鳞,淡黄带褐色斑纹,味道鲜美。
4.箬:斗笠。
用竹片和竹叶编制的帽子,用来挡雨。
5.蓑衣:用茅草和棕麻编制的防雨衣服。
6.不须:不需要。
【译文】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飞翔,桃花盛开,水流急湍,水中的鳜鱼很肥美,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样的鲜艳。
江岸一位老翁戴着青色的箬笠,披着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悠然自得的垂钓,他被美丽的江南春景迷住了,久久不愿离去。
2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Array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释】1.洞庭:湖名,在湖南省。
2.和:和谐,这里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
3.潭面:指湖面。
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
这里一说是水面无风,波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不清楚。
两说均可。
4.山水色:湖光山色。
人教版小学校本课程教材古诗300首(三年级下册)
人教版小学校本课程教材古诗300首(三年级下册)下册珍惜时间杂诗(节选)…………………………………………………………………(晋陶渊明)今日歌………………………………………………………………(明文嘉)明日歌………………………………………………………………(明钱福)金缕衣…………………………………………………………………(唐杜秋娘)小古文:勤起………………………………………………(出自《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古代文化常识:文言文中表示时间概念的词春光漾漾春日偶成………………………………………………………………(宋程颢)田园乐………………………………………………………………(唐王维)城南……………………………………………………………………(宋曾巩)山中留客………………………………………………………………(唐张旭)桃花源记(节选)………………………………………………………(晋陶渊明)古代文化常识:古人为何爱咏桃花咏物抒怀梅花绝句(其二)………………………………………………………(宋陆游)山中雪后………………………………………………………………(清郑燮)菊花……………………………………………………………………(明唐寅)紫薇花……………………………………………………………………(唐杜牧)陋室铭(节选)…………………………………………………………(唐刘禹锡)古代文化常识:中国古代的咏物诗传统习俗上元夜六首(其一)……………………………………………………(唐崔液)社日……………………………………………………………………(唐王驾)和端午…………………………………………………………………(宋张耒)寒食……………………………………………………………………(唐孟云卿)阳关曲·中秋月…………………………………………………………(宋苏轼)古代文化常识:古人如何度中秋珍惜情谊望月怀远(节选)……………………………………………………(唐张九龄)山中送别………………………………………………………………(唐王维)客发苕溪………………………………………………………………(清叶燮)淮上与友人别……………………………………………………………(唐郑谷)项脊轩志(节选)………………………………………………………(明归有光)古代文化常识:古人为何伤别离珍惜时间时间对于每个人来说,是最公平的,金钱买不到它,岁月留不住它。
三年级的古诗赏析大全
三年级的古诗赏析大全三年级的古诗赏析11.鸟鸣涧【唐】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春天的夜晚寂静无声,桂花不知不觉地凋落,寂静使春夜里的山更让人觉得空空荡荡。
月亮出来了,竟惊动了正在栖息的小鸟,山涧中时不时地传出一阵阵清脆的鸟鸣。
2.春兴【唐】武元衡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在一个细雨初晴的春日,杨柳的颜色已经由初春的鹅黄嫩绿变得苍翠浓郁,经过细雨的洗浴后,柳色变得更加深暗,枝头的残花也在雨中全都落尽,露出了在枝头啼鸣的流莺。
昨天晚上一夜春风吹起了我的思乡之梦,在梦中我追逐着春风飞回了我的家乡。
3.三衢(qú)道中(宋)曾几(jǐ)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和的好天气,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
山路上苍翠的树,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
4.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黄四娘家的小路上开满了鲜花,千朵万朵压垂了枝条。
嬉戏流连的彩蝶不停地飞舞,自在娇媚的黄莺啼鸣恰恰。
5.咏月[唐]李建枢昨夜圆非今夜圆,却疑圆处减婵娟.一年十二度圆缺,能得几多时少年.昨天的圆月不是今天的圆月,真怀疑这再圆的月亮是否依旧美丽在一年十二个月里,月亮圆了又缺,缺了又能再圆,可一个人的一生当中,属于青春年少的光阴又能有多少呢6.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lóuhāo)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7.四时田园杂兴南宋【作者】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古诗词欣赏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古诗词欣赏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古诗词欣赏【导语】: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既是华夏文明的精髓,也是我们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小学三年级的语文教学中,通过古诗词的欣赏,能够培养孩子们的审美情趣,丰富其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
本教案将围绕古诗词欣赏展开,以激发学生们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引导他们通过鉴赏诗词来提高语文能力。
【教学目标】:1. 了解古诗词的基本特点,认识古诗词的韵律和意境。
2. 阅读、欣赏并理解古诗词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知能力,提高他们的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古诗词的基本特点和韵律。
2. 能够欣赏古诗词,理解其意义和意境。
3. 初步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准备】:教案、课件、古诗词材料、PPT、黑板、粉笔等。
【教学过程】:一、引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放映一些古诗词的图片和音频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感受古诗词的美。
随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你们知道什么是古诗词吗?古诗词和我们现在学的现代诗有什么不同吗?”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解释古诗词的定义:古诗词是古代文人运用特定的语言表达方式,以抒发情感、描绘景物、反映社会风貌的文学作品。
接着,教师可简单介绍古诗词的起源和发展。
2. 带领学生欣赏一首古诗词的音频,让学生感受其中蕴含的情感和美。
随后,教师可以对诗词的含义进行解读,并向学生提问,鼓励他们发表对古诗词的感受和理解。
三、识别与鉴赏(15分钟)1. 教师出示一首熟悉的古诗词,要求学生读一读,并回答以下问题:诗词的作者是谁?诗词描绘了什么?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话语简单叙述。
2. 接下来,教师再出示一首新的古诗词,要求学生阅读并理解。
随后,教师可以提问一些与诗词内容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四、创作与演讲(20分钟)1. 分组或个人自由创作,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生活、自然景物或想象力的理解,写一首短小的古诗词。
小学校本课程教材《唐诗欣赏》
《静夜思》李白教学要求:学习李白古诗《静夜思》,了解作者及古诗意思,会背诵。
教学过程:一、作者简介李白(七零一-七六二),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
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玄宗所赏识。
李白的诗以抒情为主。
屈原而后,他第一个真正能够广泛地从当时的民间文艺和秦、汉、魏以来的乐府民歌吸取其丰富营养,集中提高而形成他的独特风貌。
他具有超异寻常的艺术天才和磅礴雄伟的艺术力量。
一切可惊可喜、令人兴奋、发人深思的现象,无不尽归笔底。
是屈原之后我国最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
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
二、作品欣赏(见后)三、诗文解释那透过窗户映照在床前的月光,起初以为是一层层的白霜。
仰首看那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下头来沉思,愈加想念自己的故乡。
四、指导诵读1.指名读2.同桌互读3.齐读五、小结《早发白帝城》李白教学要求:学习李白古诗《早发白帝城》,了解作者及古诗意思,会背诵。
教学过程:一、作者简介李白(七零一-七六二),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
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玄宗所赏识。
李白的诗以抒情为主。
屈原而后,他第一个真正能够广泛地从当时的民间文艺和秦、汉、魏以来的乐府民歌吸取其丰富营养,集中提高而形成他的独特风貌。
他具有超异寻常的艺术天才和磅礴雄伟的艺术力量。
一切可惊可喜、令人兴奋、发人深思的现象,无不尽归笔底。
是屈原之后我国最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
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
二、作品欣赏(见后)三、诗文解释告别早晨彩云缭绕的白帝城,一天之间就回到了千里之外的江陵两岸猿声啼鸣声回荡不已,轻快的小舟已驶过了千重山峦。
四、指导诵读1.指名读2.同桌互读3.齐读五、小结《春晓》孟浩然教学要求:学习孟浩然古诗《春晓》,了解作者及古诗意思,会背诵。
教学过程:一、作者简介孟浩然(六八九-七四零),湖北襄阳人。
是唐代一位不甘隐居,却以隐居终老的诗人。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古诗词欣赏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古诗词欣赏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古诗词欣赏导言:在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欣赏是培养学生语感和鉴赏能力的重要环节。
通过学习古诗词,学生能够感受到诗词的美妙与深远,同时也能够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本教案旨在通过系统性的教学安排,帮助学生提高古诗词欣赏的能力。
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诗词的基本特点和欣赏方法。
2.积累一定数量的古诗词,并理解其内涵和意义。
3.能够正确朗读古诗词,体会其中的美感。
4.能够理解诗词的意境,进行简单的鉴赏和解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掌握一定数量的古诗词,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2.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欣赏能力。
3.通过欣赏、解读古诗词,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古诗词选集。
2.学生准备:课本、笔和纸。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播放有关古诗词的音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启发他们对古诗词的初步认识。
2.呈现古诗词在课件上展示一首简短的古诗词,如《悯农》。
让学生观看、边读边听,并配以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诗词的内容和意境。
3.分组练习将学生分为小组,要求每个小组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词进行欣赏和发表。
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提示,如要求学生从词意、表达方式、音韵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解读。
4.整体欣赏每个小组派出一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选择的古诗词。
其他同学可以提出问题或意见,进行互动交流。
5.班级评选每个小组代表介绍完后,全班共同进行评选,选出最受欢迎的一首古诗词。
可以采用投票或讨论的方式进行。
6.归纳总结通过学习和欣赏多种古诗词,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古诗词的特点,如表达简练、意境深远等。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古诗词的独特之处。
7.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一首古诗词进行背诵,并进行解读和欣赏展示。
可以结合课外阅读,推荐其他知名诗人的作品给学生。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古诗词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提高了对古诗词的欣赏能力。
扩展的延伸活动也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小学三年级校本教材《走进国学》
第一部分诗词歌赋竹里馆①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②。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赏析】这首诗描绘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悠闲生活。
以“幽篁”、“深林”、“明月”三个词写自然景色。
以“独坐”、“弹琴”、“长啸”三个词写人物活动。
短短两句,抒发了安闲自得之情;并使外景与内情交融无间、融为一体。
全诗语言自然平淡且富有韵味。
【作者简介】王维(约692~761),字摩诘,原籍太原祁县(今属山西),父辈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
进士及第,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
王维诗明净清新,精美雅致,李杜之外,自成一家。
其名字取自维摩诘居士,心向佛门。
虽为朝廷命官,却常隐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居士生活。
王维又是杰出的画家,通晓音乐,善以乐理、画理、禅理融入诗歌创作之中。
苏轼谓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著名代表。
春夜喜雨①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②。
【请你读读】多好的春雨呵好像知道时节变化,到了春天,它就自然地应时而生。
伴随着和风在夜里悄悄飘洒,滋润着万物轻柔而寂然无声。
野外的小路上空乌云一片漆黑,只有江面小船还亮着一盏孤灯,清晨观赏细雨湿润的处处春花,朵朵沉甸甸的开遍美丽的锦官城。
【帮你理解】①这首诗是诗人住在成都草堂时写的。
②锦官城:四川省成都市。
因为古代成都曾经住过主持织锦的官,所以叫锦官城。
锦:一种彩色有花纹的丝织品。
【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唐代诗人。
字子美,河南府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
杜甫生逢开元盛世及安史之乱,一生颠沛流离,历尽磨难,他的诗广泛地记载了这一时期的现实生活,被人称为“诗史”。
杜甫擅长各种诗体,诗风沉郁顿挫,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回乡偶书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简析】这首诗写自己回到久别家乡时的喜悦与感慨,写得生动含蓄,富有生活情趣。
贺知章一生仕途顺利,年逾八十告老还乡时,玄宗皇帝亲自作诗送别,还将镜湖赐给他,太子和百官为他饯别,可以说是“衣锦荣归”,但诗人没有描写那些为世俗所羡的情态,只是刻划一个久客回乡的普通人的真情实感。
校本课程古诗欣赏-_三年级语文教案_模板
校本课程古诗欣赏-_三年级语文教案_模板校本课程古诗欣赏:>教学内容: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教学准备:录音机、液晶投影仪。
教学过程:一、看图导入。
1、大屏幕出示课文插图问,这幅图美吗?美在哪里?2、指导看图,学生用自己的话说。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2、再读古诗,读通古诗。
3、教师范读古诗。
4、指名读古诗。
三、分组学习,体会入境。
1、学生分小组读古诗。
2、在小组里交流,通过读古诗,你知道了些什么?3、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四、全班交流,朗读感悟。
1、指名学生读古诗。
2、学生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
3、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师生互相交流。
4、教师点拨:这一首诗描写了雨中的山村景色,以及村民的生活情景……5、学生自由体会朗读,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齐读。
五、创造积累。
1、以小组为单位,用自己熟悉的歌曲调子来演唱这一首诗。
2、指名学生演唱。
(1)、我用我们在音乐课堂上学到的《小蜻蜓》的调子来演唱。
(师生打拍子)(2)、我用我最喜欢的《草原就是我的家》的调子来试着唱一唱。
……3、评选优秀创作。
4、学生齐唱古诗《雨过山村》。
教学反思:在这首古诗的教学中,老师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交流自己对古诗的理解,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再通过全班交流探索古诗意境。
最后通过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曲调来演唱古诗,感受古诗韵味,陶冶他们的情操,丰富他们的语言,更增添了他们对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的热爱。
校本课程古诗欣赏: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一、教学目标:1、采取合作学习模式,学习课文第三段,理解“造型新颖”“川流不息”的意思,能背诵或有感情的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2、学习用方位顺序介绍北京的景点。
二、教学过程:◆[2003-12-7]教师引导学生活动一、引题1、我们去了哪里?2、你还想到哪里去?二、学习第三段1、播放北京交通录像。
小学三年级古诗词欣赏
小学三年级古诗词欣赏我们小学就会学习很多我国古代的诗词。
下面店铺给大家分享了一些我们小学必学的古诗词,欢迎阅读!《夜书所见》【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①萧萧:风声。
②挑:捉。
③促织:俗称蟋蟀。
④篱落:篱笆。
) 译文: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九月九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①九月九日:即重阳节。
古人有重阳登高、佩带茱萸、饮菊花酒的习俗。
②山东:指华山以东。
③茱萸:一种有浓烈香气的植物。
) 译文:独自个漂泊在外作他乡之客,每逢到佳节时倍加思念亲人。
今天在这远远的地方,我料想兄弟们在那些登高之处,一定都插戴着茱萸呢,可是,其中却少了我一个人!《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译文:天门山从中间断开,长江畅通奔流,碧绿的江水向东流到这里回旋。
东西两岸的东梁山和西梁山夹江对峙耸出来,有一只挂着帆的小船从太阳那边驶来。
《饮湖上初晴后雨》 (北宋) 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①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②空蒙:云雾迷茫的样子。
③奇:奇妙。
④西子:西施。
)译文:在晴日的阳光照射下,西湖水波荡漾,闪烁着粼粼的金光。
风景秀丽;在阴雨的天气里,山峦在细雨中迷蒙一片,别有一种奇特的美。
如果要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那么晴朗的西湖就如浓妆的西施,而雨天的西湖就像淡妆的西施,都是同样的美丽无比。
《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①妆:打扮。
②绦:用丝编成的带子。
)译文:婀娜玉立的柳树像精美的'碧玉装扮而成的妙龄少女,千丝万缕的枝条像少女盛装上垂挂下来的绿色丝带。
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原来是那如同剪刀一样的二月春风。
三年级教案校本课程古诗欣赏
三年级教案校本课程古诗欣赏
三年级教案校本课程古诗欣赏校本课程古诗欣赏:<<雨过山村>> 教学内容:
雨里鸡鸣一两家,
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
闲着中庭栀子花。
教学准备:录音机、液晶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
1、大屏幕出示课文插图问,这幅图美吗?美在哪里?
2、指导看图,学生用自己的话说。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2、再读古诗,读通古诗。
3、教师范读古诗。
4、指名读古诗。
三、分组学习,体会入境。
1、学生分小组读古诗。
2、在小组里交流,通过读古诗,你知道了些什么?
3、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四、全班交流,朗读感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
语文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语文教案 / 小学语文 /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校本课程古诗欣赏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三年级语文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
教学内容:
雨里鸡鸣一两家,
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
闲着中庭栀子花。
教学准备:录音机、液晶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
1、大屏幕出示课文插图问,这幅图美吗?美在哪里?
2、指导看图,学生用自己的话说。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2、再读古诗,读通古诗。
3、教师范读古诗。
4、指名读古诗。
三、分组学习,体会入境。
1、学生分小组读古诗。
2、在小组里交流,通过读古诗,你知道了些什么?
3、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四、全班交流,朗读感悟。
1、指名学生读古诗。
2、学生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
3、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师生互相交流。
4、教师点拨:这一首诗描写了雨中的山村景色,以及村民的生活情景……
5、学生自由体会朗读,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齐读。
五、创造积累。
1、以小组为单位,用自己熟悉的歌曲调子来演唱这一首诗。
2、指名学生演唱。
(1)、我用我们在音乐课堂上学到的《小蜻蜓》的调子来演唱。
(师生打拍子)
(2)、我用我最喜欢的《草原就是我的家》的调子来试着唱一唱。
……
3、评选优秀创作。
4、学生齐唱古诗《雨过山村》。
教学反思:
在这首古诗的教学中,老师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交流自己对古诗的理解,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再通过全班交流探索古诗意境。
最后通过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曲调来演唱古诗,感受古诗韵味,陶冶他们的情操,丰富他们的语言,更增添了他们对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的热爱。
XX文讯教育机构
WenXu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