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湾大桥建造施工技术简介

合集下载

杭州湾跨海大桥北航道桥施工与设计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杭州湾跨海大桥北航道桥施工与设计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 钻 孔 灌 注 桩 超 深 度 缺 陷 压 注 混 凝 土 处 4) 理 技 术 研 究 , 发 出 通 过 压 注 混 凝 土 填 充 桩 基 开
杭州 湾 属 世 界 三 大 强 潮 海 湾 之 一 , 差 大 , 潮 最 大 潮差 达 到 7 5 m, 洋 环 境 特 征 明 显 , 位 .7 海 桥 处 水 文地 质 情 况 较 复 杂 , 有 灾 害 性 天 气 影 响 , 兼
4 成果 水平
课 题 成果 于 2 0 0 9年 2月 2 t 过 了 由广 7 E通
() 7 海上斜拉桥拉 索减振技术研究 , 首次设 计 出一种带传递振动 响应 转 向机 构 的粘 性剪切
阻 尼器 。
岛工程金塘 大 桥东 通航 孔 桥、 开 高速公路 扩 佛
建 工 程 九 江 大 桥 等 工 程 , 造 了 良好 的 社 会 效 创
益和经济效益 , 省工 程造价 约 20 节 7 0万 元 。项
究, 改变传统 的双掺技术 , 研究 了大 掺量粉煤灰
( 掺矿粉 ) 未 桩基海工 混凝土 的性能 ;
( ) 上 斜 拉 桥 施 工 测 量 关 键 技术 研 究 , 6海 研究并应用 了 B P神 经 网络 G S高 程 拟合 技 术 , P 设 计 出基 于 国 产 G SR K接 收机 的打 桩 船 自动 P T 化 打桩 定 位 系统 和 简 易 的 海 上 插 打 钢 管 桩 定 位

复杂、 系深水作业 、 技术难 度高 、 工周期短 、 施 受 控 因素繁多。而现行 桥梁设 计 和施工规 范 中没 有涵盖跨海斜 拉桥 的相 关 内容 , 为确保 杭 州湾
8 ・ 9
21 0 0年第 3期 系统 ;
广 东公 路交 通

杭州湾大桥Ⅷ标施工组织设计

杭州湾大桥Ⅷ标施工组织设计
我集团公司在箱梁架设、墩顶湿接 缝施工方面已有较成熟的施工经验。
(七)、各分项工程施工周期
70m 箱梁预制
工作内容 台座清理,钢模板调整涂油
底、腹板钢筋吊装 内模吊装、调整
顶板钢筋吊装、调整 安装锚具、立端模、自检
检查签证
砼浇筑
工作时间 24h 8h 26h 24h 30h 4h
8h
砼养护拆除端模内模
盐预制场总体布置图
砂石马头挡墙
浴室
住房 食堂
会议室 经总 办计财安工程测
住房
厕所
住房
住房
三、施工总体方案
(二)箱梁预制台座及模板
1、制、存梁台座
预制场共设制梁台座8个,存梁台座24个。
为防止梁体在存放时发生不均匀沉降, 存梁时采用四点支承的方法,在其四个 支承点处各设一根直径为φ1.5m、桩长 51 m的钻孔桩。桩顶抄平,铺设板式橡 胶支座,四个板式橡胶支座高差不得大 于5mm,存梁时箱梁落于板式橡胶上。
三、施工总体方案
预应力张拉采用双控。梁体混凝土 达到设计张拉要求,按图纸或工艺要求 顺序张拉预应力束,张拉结束、外模移 动到相邻台座上后才能移梁。在预制台 座上张拉预应力束后,将横移台车移至 梁体下方,起顶,将箱梁移至存放台座 处,并进行纵横向预应力张拉及纵、横 向孔道压浆及封锚工作。
三、施工总体方案
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杭州湾跨海大桥Ⅷ合同项目经理部
平台旁设2台WD-20固定吊机,方便 材料吊装。
三、施工总体方案
(四)、箱梁预制
在预制场设置两个底板腹板绑扎台 座和两个顶板钢筋绑扎台座,梁体钢筋 分底腹板和顶板两部分在绑扎台座上绑 扎成整体,利用梁场两台120t龙门吊机 分两次整体吊装入模。

浅谈杭州湾跨海大桥

浅谈杭州湾跨海大桥

浅谈杭州湾跨海大桥摘要:本文从桥梁工程入手,概述了桥梁工程对地区经济的重要性。

具体分析杭州湾跨海大桥的施工、影响、特点等诸多方面。

总的来说杭州湾跨海大桥这个项目是比较有建设意义的,它的影响也是可观的。

关键词: 杭州湾跨海大桥;经济圈;工程难点;桥梁施工;技术分析;成就;技术创新1.杭州湾大桥对两岸经济的影响及建设的必要性杭州湾特殊的喇叭口地形,在带给大家壮丽的钱江潮的同时,也给了杭州湾两岸甚至整个浙东北地区交通条件的劣势尤其导致了较差的通达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杭州湾两岸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

而浙江是以发展地区特色经济为主的,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现有的通行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杭州湾跨海大桥就应运而生。

杭州湾位于我国改革开放最具活力、经济最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

建设杭州湾跨海大桥,对于整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深远的、重大的战略意义。

1.1 直接促进宁波、嘉兴经济社会的发展,带动周边地区杭州、绍兴、台州、舟山、温州等地的发展,并对全省、乃至长江三角洲南翼地区的整体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同时它对于促进沪苏浙整个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整合和一体化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2 有利于发挥以上海为龙头的集聚和辐射作用,进一步提升浙江省的综合竞争力。

大桥的建设,将大大缩短浙东南沿海与上海之间的时空距离,使浙江省可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以更优越的地理优势,融入国际大都市经济圈。

1.3 有利于推进城市化发展战略。

大桥建设将进一步密切嘉兴、宁波、绍兴、台州等城市的联系,促进浙江省杭州湾城市连绵带和沿海对外开放扇面的形成,从而将这一区域提升为以上海为龙头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都市群的最重要组成部分。

1.4 作为我国沿海大通道中的第一座跨海大桥,突破了杭州湾的瓶颈,优化了国道主干线的路网布局,改变了宁波交通末端状况,大大提升了宁波这一极具发展潜力的经济中心城市的竞争力。

2.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概况杭州湾跨海大桥北起嘉兴海盐,跨越杭州湾海域,止于宁波慈溪,全长36公里,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

杭州湾跨海大桥介绍

杭州湾跨海大桥介绍
13
14
梁上架梁
▪ 杭州湾跨海大桥在滩涂区部分的桥身,使
用的是50米跨度混凝土箱梁,每片重达 1430吨。而最先修建的施工栈桥承重能力 也只有500吨,根本无法将箱梁运进滩涂。 为此,施工人员想到了“梁上架梁”的施 工方法。就是在已经架好的梁上,用架梁 机把新箱梁运送到前端,逐步推进架设。
15
16
17
深海架梁
▪ 杭州跨海大桥除了浅海引桥区的404片50米混凝
土箱梁,在深海区还有540片70米混凝土箱梁, 每块重达2180吨。为此,中铁大桥局专门为工程 定制了2500吨级“小天鹅”号架梁船,来完成从 临时码头到施工现场的箱梁运送和架设任务。但 考虑到“小天鹅”号在航道桥高墩区难以满足架 设高度需要,2005年底,大桥局又投资1.5亿元 研制了起重能力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天一号” 架梁船,负责高顿未出的箱梁架设。
架设技术
▪ 大吨位50米预应力箱梁整体预制和梁上运输架设技术 ▪ 海洋环境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 ▪ 跨海长桥全天候运行测量控制关健技术研究 ▪ 杭州湾跨海大桥河工模型与桥墩局部冲刷研究 ▪ 灾害天气对跨海长桥行车安全的影响研究及对策 ▪ 跨海长桥建设信息化管理技术
▪ 以上科技创新已有5项通过交通部和交通厅的鉴定,其成果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 国内同类桥梁的建设提供借鉴。
120公里,是国道主干线——同三线跨越杭州湾的便捷通 道;
▪ 大桥的建设有利于主动接轨上海,扩大开放,推动长江三
角洲地区合作与交流,提高浙江省特别是宁波市和嘉兴市 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增强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 有利于完善长江三角洲区域公路网布局及国道主干线,缓
解沪、杭、甬高速公路流量的压力;
▪ 有利于改变宁波市交通末端的状况,从而变成交通枢纽,

杭州湾跨海大桥施工质量简介

杭州湾跨海大桥施工质量简介

三、工程质量情况
质量是杭州跨海大桥建设的根本,针对大桥工程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施工作业面分散、 自然条件差、有效作业天数少、海上施工风险大等特点,我们在建设之初,确立了“优良工程、国 家优质工程鲁班奖”的质量总目标,使大桥质量创优工作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依靠科技创新、 管理创新和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精细管理,精细施工,各施工单位抽调管理精英和技术骨干组成 了强有力的项目班子,投入了设施先进的打桩船、运架一体船等,研发了当今独一无二的1600吨梁 上运梁成套设备,精心组织,科学管理,勇于创新、攻坚克难,先后攻克了大吨位50m预应力混凝土 箱梁整体预制和梁上运架技术,大吨位70m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整体预制和强潮海域海上运输架设技术, 大直径超长钢管桩设计、制造、防腐和沉桩成套技术、高性能海工耐久混凝土性能研究,大体积混 凝土构件裂缝防治技术,大直径超长钻孔桩施工技术,急弯大纵坡钢桥面沥青面层铺装等施工技术 难题。面对恶劣的施工环境,制定了各种详细的施工预案,加大安全设施的投入,加强施工现场全 过程的安全管理,经受了强潮、台风、紊流、深冲、富淤、浅层气等各种不利自然条件的考验,创 造了建设施工无重伤及以上事故的奇迹。
6、跨海长桥全天候运行测量控制 杭州湾跨海大桥跨海面宽约32公里,大多数施工区域远离海岸,中间没有岛屿可以 利用,海上影响测量成果的外界因素复杂,为解决跨海长桥特有的施工测量控制问题, 建立了连续运行的GPS工程参考站系统,实现了实时平面定位精度3~5cm,实时高程定位 精度5~10cm,满足了海上钢管桩和钢护筒施工实时定位的精度要求,不仅解决了本桥海 上的施工测量控制问题,而且对于跨海长桥具有普遍意义。同时对于几十千米乃至更宽 阔范围的海上精密工程测量控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杭州湾跨海大桥海中除南 北航道外,全部采用70米预应 力混凝土箱梁整体预制、海上 运输和架设的方案,箱梁共540 片,架设分布长度达18.27km, 最高架设高度达53米。

杭州湾跨海大桥-桩基础施工工艺总结

杭州湾跨海大桥-桩基础施工工艺总结

1.桩基础施工工艺总结1.1 桩基础成孔施工工艺1.1.1 工程概况1)概述杭州湾跨海大桥Ⅱ合同包括北航道桥和北侧高墩区引桥下构,全桥共计152条钻孔灌注桩基础,每墩设计均为摩擦桩群桩基础,其中主墩桩基础每墩为26根,桩径φ280cm,桩底标高为-125.8m,平均桩长125m;辅墩桩基础每墩14根,桩径φ250cm,桩底标高为-90.0m,平均桩长90m;边墩桩基础每墩8根,桩径φ250cm,桩底标高为-97.0m,平均桩长96m;高墩区引桥桩基础每墩8根,桩径φ250cm,B1#~B3#墩桩长90m,B4#~B7#墩桩长95m。

其中主墩桩底进入粉砂、细砂(○11土层)层深度平均为3.0m。

2)工程地质北航道桥工程区段基岩面标高为-180m~-190m。

钻孔揭露均为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地质复杂,桥位处海底地形平坦,覆盖层很厚,地层岩性分布比较均匀,受涨落潮水的影响,冲淤交互进行。

桥位区的详细地质情况见《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第二册。

其代表性地质情况如下表:桥位处水深流急、潮差大,受台风等不良天气影响频繁,对工程建设组织和安全带来不利的因素,增大了工程施工的难度。

为提高桩侧摩阻力,须加快成孔成桩进度及在保证成桩质量的前提下减少泥皮厚度,因此对钻机的性能、泥浆的配制及成桩操作等施工技术和工程管理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粉细砂土层对钻孔泥浆的影响和破坏较大,松散的粉细砂土层很容易导致塌孔;粘土层容易引起糊钻和蹩钻现象;在淤泥质亚粘土中钻进极易造成缩孔、缩径、塌孔等现象的发生。

1.1.2桩基础钻孔施工设备人员安排针对桩基桩径大(φ2.5m~2.8m)、桩长较长(90m~125m)、地质情况复杂以及潮差大的特点,本工程采用GW-35/KP-3500/ RC-300型全液压回转钻机和GW-26型回旋钻机成孔施工。

其中B10#墩采用3台KP-3500钻机及1台RC-300钻机进行桩基础钻孔施工,B11#墩采用3台GW-35钻机及1台GW-26钻机进行桩基础钻孔施工,而GW-26钻机主要用于钢护筒内扫孔施工。

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

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

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叫什么呢?想必大家看标题就知道是哪座大桥了,没错他就是杭州湾跨海大桥,店铺整理了一些资料供大家参考!杭州湾跨海大桥简介杭州湾跨海大桥是一座横跨中国杭州湾海域的跨海大桥,它北起浙江嘉兴海盐郑家埭,南至宁波慈溪水路湾,全长36千米,比连接巴林与沙特的法赫德国王大桥还长11千米,已经成为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候选世界纪录,成为继青岛胶州湾大桥和美国庞恰特雷恩湖桥后的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和世界第三长的桥梁。

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背景杭州湾跨海大桥(Hangzhou Bay Seakross Bridge)是一座横跨中国杭州湾海域的跨海大桥,总投资118亿元,北起嘉兴市海盐郑家埭,跨越宽阔的杭州湾海域后止于宁波市慈溪水路湾,是国道主干线-同三线跨越杭州湾的便捷通道。

杭州湾跨海大桥[2] 2002年经国家计委批准立项,2003年6月7日奠基,2006年5月1日建成通车,届时从浙江宁波到上海莘庄的陆路距离只有179公里,缩短了120公里左右,从而也缓解已经拥挤不堪沪杭甬高速公路的压力,形成以上海为中心的江浙沪两小时交通圈。

大桥全长36公里,其中桥长35.7公里,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时速100公里,设计使用寿命100年以上。

这个长度,比连接巴林与沙特的法赫德国王大桥还长11公里,超过了美国切萨皮克海湾桥[3] 等世界名桥,是世界上已建成的第三长的桥梁和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

大桥建设首次引入了景观设计概念,借助“长桥卧波”的美学理念,呈现S形曲线,具有较高的观赏性、游览性。

在南航道再往南1.7公里,就在离南岸大约14公里处,有一个面积达1.2万平方米的海中平台。

这一海中平台是一个海中交通服务的救援平台,同时也是一个绝佳的旅游休闲观光台。

大桥于2003年11月14日开工,已于2005年06月全线贯通, 2006年05月01日正式通车。

设计风格杭州湾跨海大桥按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设计时速100km/h,设计使用年限100年,总投资约118亿元。

杭州湾跨海大桥预制墩身湿接头裂缝控制技术

杭州湾跨海大桥预制墩身湿接头裂缝控制技术

1 . 3目前 国内外湿接 头混凝 土裂纹控 制水平 国 内外 已建成 的东海 大桥 和 美 国弗罗 里 达州 大桥 预 制墩 身湿接 头都 存在较 多裂纹 :美 、法等 国著名 的桥梁 专
求, 首批湿 接头混 凝土配合 比设计为 表 1中的 1 详 见表 家, 对杭州 湾跨海大桥 设计 咨询 认为 , 接头 的裂纹 问题 1 示 湿 所 很 难解决 ,建议少用 或不用这种 接头形 式 : 混凝 土配合 比组分一 览表 ( 位: 咖 单 k ) 表1
上 海
54 51 .6 48 6 48 6 48 6
胶 材 水 比 泥料 胶
(g k)
4 0 5 4 ( 31 4 5 0 4 5 0 4 0 0 O3 . 03 03 03 5 (3 )3
\ 闽 青 山 海 宝 谏 银 麦 特 江 峙 螺 田 壁 鸽 斯 克克 翕

材 地 料产
砂 子 福 建
79 5 78 8 79 7 79 7 79 7
石 子 宁 波
10 0 6 10 0 3 13 0 2 13 02 13 02
水泥 矿 粉 膨胀 减水 粉 煤灰 剂 剂 安 上 镇江 徽 海
15 3 l2 7 l2 6 12 4 10 4 l0 8 l2 7 8l 8l 6 0 9 0 8 6 l2 6 12 8 20 0
维普资讯
< 交通工程建设 >2O 0 7年第四期
杭州湾跨海大桥预制墩身湿接头裂缝控制技术
汪德 隆 邓 安 华
( 交二航 局 杭 州湾 大桥 项 目部 中 浙 江 省 邮编 3 40 120)

要: 文章以杭州湾跨海大桥湿接头裂纹是如何控制的主要思路 ,详细介绍 了施工各个阶段 的接头裂纹产生的原 因与控

杭州湾跨海大桥海上70m箱梁制造与架设ppt课件

杭州湾跨海大桥海上70m箱梁制造与架设ppt课件

下图12~16分别为C50海工耐久混凝土的 强度增长曲线、弹模增长曲线、立方体抗压强 度对比图、氯离子渗透系数变化曲线、混凝土 徐变对比图、立方体抗压强度对比图。
强度值(GPa)
强度值(MPa)
7705..00 55660505....0000 33440505....0000 11220505....0000
养护开始时间:应在浇注完毕后立即进行覆盖保温。
应记住下面的一些关于高性能混凝土的养护的基 本概念:
①一次完成抹面是防止海工耐久混凝土塑性收缩 裂缝较好的工艺措施,从浇注完到开始养护不超过 15分钟。人可行走就应进行湿养.
②七天的湿养护期是对海工耐久混凝土的最低要 求。
图17:梁体养护
3.6塑料波纹管及真空辅助压浆技术
如何优化配合比,找出其中的平衡点,是一 个不容忽视的难题。配合比设计除满足氯离子 的抗渗透性能要求外,还应尽量地降低胶凝材 料的用量,通过控制配合比和早期强度等措施, 尽量降低水化热温度峰值,或延长温升时间。
• 为此我们历时2年多,做了几百个配合比试验,优 选出了现在用于70m箱梁预制的配合比,其氯离 子渗透系数在28天即达到或低于规范控制指标, 水灰比仅为0.32,总胶凝材料472Kg,其中矿粉 和粉煤灰的用量达到了55%。从使用效果看,其 抗裂性能特别优秀,且混凝土徐变与普通混凝土 相比,180天低60%~64%,早期收缩也比普通 混凝土小得多,这种变化直接影响预应力的损失 及桥梁线型的控制。
一、概 况
杭州湾跨海大桥海上引桥上部结构全部采用 跨度70m先简支后连续的预应力混凝土箱梁。 全桥70m箱梁共计540片,海上分布长度长达 18.27km(双幅),分布在南引桥、北引桥、中 引桥,及南、北航道桥高墩区,C50混凝土共计 约46万立方。全部箱梁均在海盐预制场预制, 由两艘运架一体船吊运至桥位进行架设,再通 过浇注湿接头、预应力张拉,由简支梁转换为 连续梁。

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项目

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项目
附件:1、箱梁施工组织机构框图
2、混凝土浇注顺序示意图
3、施工工艺流程图
4、施工步骤图
第一章编制依据范围和原则
一、编制范围
杭州湾跨海大桥I合同桥梁A15-A25跨及A33-A56跨上部结构采用MSS移动模架现浇的50m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
二、编制依据
1、杭州湾跨海大桥招标文件、杭州湾跨海大桥专用技术规范及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2、杭州湾跨海大桥施工图第五卷第一册北引桥第三分册上部结构(二)、(五)设计图。
3、交通部《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4、挪威NRS提供的MSS移动模架操作手册。
三、编制原则
1、根据MSS移动模架施工的特点,结合其它工程项目施工经验,制定科学合理工艺流程,通过精细管理,提高箱梁施工质量,确保安全生产,并配置相应的人力、设备、材料资源。
1.1主要技术参数
最大浇筑长度50m+10m
标准浇筑长度40m+10m
桥面宽度15.8 m
每延米荷载27 t/m
浇筑时系统宽度11.36 m
推进时系统宽度17.80 m
托架宽度18.34 m
上部结构宽度,平台17.28 m
浇筑时结构高度9242 mm (Fixed Dimension)
墩柱 距离50 m (Fixed)
2.7模板(F)(见图18)
外模包括底板、侧模板及顶板。通过可调支撑杠来调节预拱及横坡。
图18:外模
2.8门型吊架(见图19)
在混凝土浇筑时,主梁的后点通过两边各10根筋扎螺纹钢悬挂在门型吊架上。门型吊架则通过后主千斤顶支撑在已完成的桥面上。这样的系统要求在已完工的桥梁翼缘板上设置预留孔。吊架上配有吊耳,支腿在吊装前应先安装到托架上。

杭州湾跨海大桥海中观光塔超高变截面悬挑脚手架施工技术

杭州湾跨海大桥海中观光塔超高变截面悬挑脚手架施工技术
弧形大柱及 核心筒 外侧需安 装聚氨酯 复合铝板 , 弧形柱
收 稿 日期 :0 2 0 — 1 2 1— 7 0
2 观光 塔幕 墙 施工 脚手 架 搭设 难 点
( )气候 条件恶劣 。海上 天气 状况复 杂多变 , 1 年均
作 者 简 介 : 盈 (9 6 ) 男 , 北 武 汉 人 , 田 16 一 , 湖 高级 工 程 师 , 级 注 册 建 造 一
高度 高达 10i, 5 n 底部 半径 1 .I, 55T 中部 半径 6 l呈两 头 I n, 大 中间小 的哑铃 形 , 间的最 大挑 出宽度 达到 1 m, 中 0 不
可能 全部搭 设落 地脚 手架施 工 ,只能 分段搭 设 悬挑脚
手架 。
( )悬 挑钢 结 构与 主体 钢 结构 不能焊 接 。 由于 主 3 体 钢 结构 不能焊 接 ,固定脚 手 架 的拉 结杆及 悬 挑平 台
板 , 过 8 M2 高强 螺栓 连接 , 通 x 4 抱箍 与 主体钢 结 构柱 之 间设2 厚 橡 胶垫 ( — ) mm 图4 6 。
s ci n et 0
1 工 程 概 况
杭 州 湾 跨 海 大 桥 海 中平 台 位 于 杭 州 湾 跨 海 大 桥 1
K 6 10 下 游 1 0 6+ 2 处 5 m处 , 南 岸 1 m, 括 观 景平 台 距 8 k 包 和观 光塔 两部 分 , 两部 分通 过栈桥 相连 。其 中 , 中 这 海 观景 平 台呈椭 圆形 ,上部 结构 造 型为大 海 中翱翔 的 白
第4 3卷 第 8期 2 1 0 2年 8月
Vo. 3 1 No8 4 . Au .2 1 g 02

Ar h tcu e T c n l g c i t r e h o o y e

杭州湾大桥引桥施工平台验算塔设技术

杭州湾大桥引桥施工平台验算塔设技术

杭州湾大桥引桥施工平台验算与塔设技术摘要:杭州湾跨海大桥ⅱ标包括北航道主桥和高墩区引桥,引桥桩基直径2.5m,长度在91m~93之间,属于超大直径桩,杭州湾水域较深,常年风大浪急,桩基础施工前需要搭设施工平台,本文将简述引桥平台的力学建模验算和施工平台搭设技术。

关键词:杭州湾大桥大直径桩基施工平台塔设技术中图分类号: u445.5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abstract:the hangzhou bay bridge ii across the sea bid includes the north channel host bridge and the high block area approach bridge, approach bridge pole base diameter 2.5 ms, the length is in 91 ms ~ belonging to the super-major diameter pole between 93, hangzhou bay water area is deeper , average year waves whipped up by the wind rolled turbulently, the platform building a model secretly scheming against and being under construction puts up mechanics requiring that facilities labor platform , the main body of a book numerous and repeated will sketch approach bridge platform in the pole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front setting up a technology.keywords:hangzhou bay bridge; large diameter; pile group is under construction; platform tower technology.1引言杭州湾跨海大桥北侧高墩区引桥有7个桥墩,每墩设8根钻孔灌注桩,桩径2.5m,桩长约90~95m,均为摩擦桩群桩基础; b1~b7墩处的泥面标高约为-12.0~-12.8m。

杭州跨海湾大桥

杭州跨海湾大桥

辽东学院本科课程实训建筑施工技术实训报告学生姓名:李杰学院:城市建设学院专业:工程造价班级:B1210班学号:1413121003指导教师:陈宇超完成日期:2014.6.5辽东学院杭州跨海湾大桥摘要:杭州湾跨海大桥施工决定采取预制化、工厂化、大型化、变海上施工为陆上施工的施工方案,突破了长期以来设计决定施工的理念。

预制吊装的最大构件为长70米、宽16米、高4.0米、重2180吨的预应力混凝土箱梁。

这些箱梁采用专用运架船3000吨“天一”号和经改造的2700吨“小天鹅”号进行海上运输及架设。

根据专用运架船性能状况,除南北通航孔两侧高墩区引桥箱梁共40片必须采用“天一号”架设外,其他区域箱梁“天一号”和“小天鹅号”均可架设,其架设方案、工艺要求、工序步骤完全一致。

箱梁海上运输及架设包括:专用运架船从出海码头取梁、载梁在海上航行、抛锚定位、墩顶布置及落梁、专用运架船退出并返回、箱梁精确就位等。

关键词:70米预应力砼箱梁一、大桥亮点杭州湾跨海大桥36公里的长度,仅次于刚建成的青岛胶州湾大桥,成为世界第二的跨海大桥。

据初步核定,大桥共需要钢材76.7万吨,水泥129.1万吨,石油沥青1.16万吨,木材1.91万立方米,混凝土240万立方米,各类桩基7000余根,为国内特大型桥梁之最。

南滩涂50米*16米箱梁采用整孔预制,大型平板车梁上运梁的工艺,开创了国内外重型梁运架的新纪录。

水中区引桥70米*16米箱梁采用整孔制、运、架一体化方案,单片梁重达2180吨,为国内第一。

水中区引桥打入钢管桩直径1.5-1.6米,桩长约80米,总数超过4000根,其钢管桩工程规模全国建桥史上第一。

杭州湾跨海大桥深海区上部结构采用70米预应力砼箱梁整体预制和海上运架技术,为解决大型砼箱梁早期开裂的工程难题,开创性地提出并实施了“二次张拉技术”,彻底解决了这一工程“顽疾”。

杭州湾跨海大桥钢管桩的最大直径1.6米,单桩最大长度89米,最大重量74吨,开创了国图1.1杭州跨海湾大桥局部图图1.2杭州跨海湾大桥中心服务区内外大直径超长整桩螺旋桥梁钢管桩之最。

杭州湾跨海大桥详细介绍

杭州湾跨海大桥详细介绍
大桥概况 杭州湾跨海大桥是国道主干线-同三线跨越杭州湾的便捷通道。大桥北起嘉兴市海盐郑家埭,跨越宽阔的杭州湾海域后止于宁波市慈溪水路湾,全长36Km。大桥建成后将缩短宁波至上海间的陆路距离 120余公里,从而也大大缓解已经拥挤不堪沪杭甬高速公路的压力,形成以上海为中心的江浙沪两小时交通圈。
大桥总投资预计超过160亿人民币,其中大桥36公里,118亿;北岸连接线29.1公里,17亿;南岸连接线55.3公里,34亿。来自民间的资本占了总资本的一半,包括雅戈尔、方太厨具、海通集团等民营企业都参与了对大桥的投资。大桥收费年限为30年,收费标准预计为55元/辆。
技术创新 1、杭州湾跨海大桥总体设计
杭州湾跨海大桥全长36公里,建设条件十分恶劣,为保证海上施工的安全和质量,必须将设计与施工综合考虑。经过国内外多次调研和专家咨询,制定了施工决定设计的总体原则,尽量减少海上作业时间,变海上施工为陆上施工,采用工厂化、大型化、机械化的设计和施工原则。
2、大直径超长钢管桩设计、制造、防腐和施工成套技术
其创新点是:对海工耐久混凝土配合比进行研究;70米箱梁局部结构分析;真空辅助压浆技术;研制了大跨度、高平整度桥面施工振动桥设备;首次采用了早期张拉工艺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自行设计制造了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2400吨液压悬挂轮轨式70米箱梁纵移台车。
4、大吨位50米预应力箱梁整体预制和梁上运输架设技术
6、跨海长桥全天候运行测量控制关健技术研究
其创新点是:连续运行GPS参考站,在杭州湾跨海大桥的成功应用及在实践中形成的规程和细则,弥补了中国跨海大桥这方面的空白;目前的规范没有适应几十公里长度跨海大桥投影坐标系建立的相应标准,根据杭州湾跨海大桥的特殊性加以了解决,为制定相应规范提供参考;创造性地提出过渡曲面拟合法,使海中GPS拟合高程的精度达到三等水准的精度;用测距三角高程法配合GPS拟合高程法进行连续多跨跨海高程贯通测量,创造出一种快速海中高程贯通测量的方法;杭州湾跨海大桥在国内首次采用GIS技术研制成基于B/S模式的大型桥梁测绘资料管理系统。

杭州湾大桥50m箱梁运架方案汇报

杭州湾大桥50m箱梁运架方案汇报

工程概况
预制梁场平面布置图
30个制梁台座 砼工厂
存梁台座
存梁台座 存梁台座 存梁台座 存梁台座 存梁台座 存梁台座 存梁台座 存梁台座 存梁台座
存梁台座 存梁台座
存梁台座 存梁台座
存梁台座 存梁台座
至提梁站
存梁台座 存梁台座 存梁台座 存梁台座 存梁台座 存梁台座 存梁台座 存梁台座
制梁台座
制梁台座
HM800型提梁机
功能 两台HM800轮轨式提梁机将轮胎式搬运机运来的 1430吨混凝土预制箱梁吊装到位于桥面的轮胎式运
梁机上,它们也用于组装、解体TE1600轮胎式运梁
机和LGB1600架桥机。 设计标准 HM800提梁机的设计计算符合F.E.M.98.10.01第三版 标准。其等级见下表:
结构类别 运载结构 机械结构 运行条件 U1 (16000nmax32000) T3 (800T1600) 载荷率 Q3 (0.5kp1.0) L4 (0.5km1.0) 设备等级 A2 M5
杭州湾跨海大桥X合同
50米箱梁运架方案
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
二○○五年二月
1
杭 州 湾 跨 海 大 桥 第 Ⅹ 合 同 段
主要汇报内容
一、工程概况及50米箱梁结构简介
二、50米箱梁运架施工单位简介
三、50米箱梁运架设备商简介
四、50米箱梁运架设备方案 五、50米箱梁运架设备介绍
六、50米箱梁运架工况描述 七、50米箱梁运架设备关键技术方案说明
杭 州 湾 跨 海 大 桥 第 Ⅹ 合 同 段
50m箱梁运架设备
ML800型搬运机主要技术参数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项目 额定起重量 最大静止起重量 跨度 提升高度 吊钩行程 内净宽 吊梁车在满载下行程 吊梁车空载下横移速度 吊梁车满载下横移速度 吊梁车满载纵移速度 吊梁车空载纵移速度 轮压 轮胎数 自重 技术参数 750吨 800吨 23000mm 11000mm 11000mm 19100mm ±2000mm 0-1.0m/min 0-0.5m/min 0-12.0m/min 0-24.0m/min 9.5kgf/cm2 48 约340吨

杭州湾跨海大桥介绍.

杭州湾跨海大桥介绍.

以上科技创新已有5项通过交通部和交通厅的鉴定,其成果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 国内同类桥梁的建设提供借鉴。
9
Copyright © 2014 by Bin Wu, Research Assistant.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解决施工难题
作为世界级工程,在 建设过程中解决了诸 多棘手的技术问题。 大桥建设者们获得了 250多项技术革新,取 得了以9大核心为代表 的自主创新成果。向 交通部申报17项大桥 工程关键性科研立项 项目。
11
Copyright © 2014 by Bin Wu, Research Assistant.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12
Copyright © 2014 by Bin Wu, Research Assistant.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t © 2014 by Bin Wu, Research Assistant.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二、工程特点
杭州湾气象复杂多变,台 风、龙卷风、雷暴及突发 性小范围灾害性天气时有 发生。杭州湾自然条件有 以下特点: (1)海域宽阔,台风多、 潮差大、流速急,具有典 型的海洋性气候特征,有 效工作日少; (2)软土层厚、持力层深, 给海上基础设计和施工带 来一系列问题; (3)南岸滩涂长,施工条 件复杂,采用常规设计方 案和施工方法很难满足工 期要求; (4)环境的腐蚀作用严重; (5)南滩涂多个区域浅层 气富集,危及施工安全。7
10
Copyright © 2014 by Bin Wu, Research Assistant.

杭州湾跨海大桥钢管桩拔除施工技术

杭州湾跨海大桥钢管桩拔除施工技术
批注本地保存成功开通会员云端永久保存去开通
维普资讯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 学院学报 ,第 9 第 2 , 08 6 卷 期 20 年 月
J ra oZ e agI i t C m ul tm o nl t hj n t ̄ u " i mt o m n ao u ci
振动锤拔桩力要遵循大于桩周摩擦力 的原则 , 根据栈桥位处的地质资料和钢管桩的入土深度 ,栈 桥钢管 桩 进 入 的土 层 为 亚 砂 土 层 、 淤 泥 质 亚 粘 土 层、淤泥质粘土层和亚粘土层 ,静摩擦力可推算出
P:25 0k [] 0 N 3 。
用本合同段中钢护筒施工中的振动设备。综合考虑 以上因素,确定了使用起重船配合振动锤的拔桩方 案 。利用起 重 船 吊振 动锤 和液压 夹桩 器 ,夹住 钢管 桩 顶部 ,振 动 拔 桩 。起 重 船 振 动 拔 桩 示 意 图见 图
高,甚至还需要重新购置起重设备 。 22 间接 拔桩 .
该方法的原理是在钢管桩拔除前 ,用振动设备 使钢管桩周围土体 “ 液化” ,减小土体与钢管桩之 间的桩周摩擦力 ,然后与起重设备一起对钢管桩进 行拔除[ 。从能量角度上讲此种方法是科学的,而 I J
且 拔桩 成本 比较低 。
图 1 起 重 船 振 动 拔 桩 示 意 图
( )振 动锤拔桩 力 S 1
杭州湾水域海洋环境复杂多变 ,水流和风浪对 拔桩起重设备有很大影响,钢管桩在沉人海中经使 用 一段时 间后 ,桩 周土体 渐趋稳 定 ,桩周摩 擦力也 逐渐增大 ,拔桩难度也随之增加。如果使用直接拔 桩法 , 对拔桩设备要求严格 ,成本高,但如果用间 接拔桩法,不仅拔桩设备消耗能量低 ,还能充分利
桥 梁工程 临 时钢 管 桩拔 除施 工 工 艺、施 工方案及 设备 选择 等进 行 总 结 ,为海上桥 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工程的特点和难点 三、特殊地质应对策略 四、海洋长大钻孔桩综合施工技术 五、海洋环境下墩身和承台施工技术 六、跨度50m箱梁施工技术 七、跨度70m箱梁施工技术 八、小结
一、工程概况
• 杭州湾跨海大
桥是国道主干线 -同三线跨越杭 州湾的便捷通道。 大桥北起嘉兴市 海盐郑家埭,跨 越宽阔的杭州湾 海域后止于宁波 市慈溪水路湾, 全长36Km。大 桥建成后将缩短 宁波至上海间的 陆路距离 120余 公里。
四、海洋长大钻孔桩综合施工技术
钻孔桩平台搭建中
四、海洋长大钻孔桩综合施工技术
钻孔区平台拆除之后
四、海洋长大钻孔桩综合施工技术
• 平台基础采用打入式钢管桩,平台纵横梁均采
• 在南航道再往南1.7公里,就在离南岸大
约14公里处,有一个面积达1.2万平方米的海中
平台。该平台在施工期间,将作为海上作业人
员生活基地,海上救援、测量、通信、海事监
控平台。大桥建成后,这一海中平台则是一个
二、工程的特点和难点
• (4)科技含量之高是本工程的一大特色
科技含量之高首先体现在施工工艺上。我们 坚持尊重科学,依靠专家,广泛开展技术咨 询和交流活动。根据专家意见提出了施工决 定设计,采取预制化、工厂化、大型化、变 海上施工为陆上施工的施工方案,突破了长 期来设计决定施工的理念。预制吊装的最大 构件为长70米、宽16米、高4.0米、重2180吨 的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最长的构件为长度84 米、直径1.6米的超长钢管桩,这种构件可称 得上是举世无双。
二、工程的特点和难点
• (2)建设条件之复杂是本工程的一大难点
杭州湾为世界三大强潮海湾之一。在自然 条件方面,受风、流、潮、气的影响比较大。
风:受台风、热带风暴影响较大,小气候 易产生龙卷风。
流:平均流速2.39m/s,实测最大流速 5 m/s以上。
潮:潮流紊乱,冲刷严重。
• 南岸滩涂地下50米深处有浅层气分布,对
水中区引桥70米*16米箱梁采用整 孔制、运、 架一体化方案,单片梁重达2180吨,为国内第 一。水中区引桥打入钢管桩直径1.5-1.6米,桩长 约80米,总数超过4000根,其钢管桩工程规模全国 建桥史上第一。
(1)桥最长、工程量最大是本工程的最大亮点 大桥36公里的长度,使之超过了美国切
萨皮克海湾桥和巴林道堤桥等世界名桥,而 成为目前世界上已建成或在建中的最长的跨 海大桥。
一、工程概况
大桥本身的经济效益是吸引投资者看好的重要基础。据 交通流量调查推测,2009年通过大桥的车流量达5.2万辆, 2015年达8万辆,2027年达9.6万辆。经测算,大桥财务 内部收益率将达8.03~10.1%,投资回收期14.2年,投资 回报率15.10%(不含建设期)、12.58%(含建设期)
三、特殊地质应对策略
• 特殊地质情况:在勘察时,在南引桥滩涂区发现
压力较大的浅层气,其甲烷含量在95%以上。可 燃性强,有强烈喷发的可能,分布在标高-50m以 下的粉细砂层。浅层气的诸多不定因素将对钻空 桩的施工安全带来隐患。
• 应对策略:为了保证钻空桩施工的安全,根据浅
层气的分布情况,采取了集中排放和零星排放两 种预排放的措施。集中排放采用石油系统采集天 然气的设备进行可控制放气,在钻空桩施工前6个 月进行,单井放气需要2个月;零星排放利用钻探 船抛锚定位直接钻探放气。
• 为了减轻海水中氯离子对大桥钢材和混凝土的腐蚀,
保证大桥100年的寿命,设计者专门研制了一整套防 治海水腐蚀的有效方案。等等这些可见大桥工程的科 技含量之高。
二、工程的特点和难点
• (5)民营资本比例之高是本工程的一大创举
杭州湾跨海大桥是目前国内第一家以地方民营 企业为主体,投资超百亿的国家特大型交通基础 设施项目。大桥资本金38.5亿元,其中民营资本 占了50%以上,共有17家省内民营企业凭着日益 增强的经济实力进行投资入股。可以说,大桥项 目的投资体制和建设模式,对拓宽民营资本的投 资领域,建立民营资本与国有资本有机结合的投 资模式,取得政府和企业“双赢”的经营机制作 出了积极、有益的探索。
大桥基础施工带来一定的影响。由于自然条 件比较复杂,一年的有效工作日不足200 天。
二、工程的特点和难点
• (3)桥景结合是本工程的一大闪光点
大桥在设计中首次引入了景观设计的概念。 景观设计师们借助西湖苏堤“长桥卧波”的 美学理念,兼顾杭州湾水文环境特点,结合 行车时司机和乘客的心理因素,确定了大桥 总体布置原则。整座大桥平面为S形曲线,总 体上看线形优美、生动活泼。从侧面看,在 南北航道的通航孔桥处各呈一拱形,具有了 起伏跌宕的立面形状。
四、海洋长大钻孔桩综合施工技术
1、海上钻孔平台搭设
• 设置目的:可将海上繁重的作
业转移到平台上,从而加快钻 空桩施工的进度。
• 设计原则: • 1)满足平台在风、浪、潮作
用下的安全性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求;
• 2)有利于平台的周转; • 3)结构标准化、模块化,能
和栈桥有互换性;
• 4)满足钻空桩施工需要。
四、海洋长大钻孔桩综合施工技术
一、工程概况
• 除南、北航道桥外其余引桥采用30~80m不等的预应力
混凝土连续箱梁结构。杭州湾跨海大桥是目前世界上已 建或在建的最长的跨海大桥,大桥主体工程确保2003年 内顺利开工建设,2008年建成,2009年通车。
• 杭州湾跨海大桥按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设计
时速100Km/h,设计使用年限100年,总投资约11 8亿元。大桥设南、北两个航道,其中北航道桥为主 跨448m的钻石型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通航 标准35000吨;南航道桥为主跨318m的A型单塔双索 面钢箱梁斜拉桥,通航标准3000吨。
• 2001年9月成立项目公司,大桥建设投资额为118亿,
资本金为38.5亿元。其中,宁波方占90%股份,嘉兴方 占10%股份。公司资本金中民营企业投资占到50.25%。 本项目商请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 浦发银行等四家银行贷款70亿元,已签订贷款协议。
二、工程的特点和难点
南滩涂50米*16米箱梁采用整孔预制,大型平 板车梁上运梁的工艺,开创了国内外重型梁运架 的新纪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