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
安徽省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省命题考试中学语文学科笔试大纲
一、考试目标与要求(一)考试目标1.考查中学语文教学所需要的学科专业素养。
2.考查高等教育与中学语文教学内容相关的专业知识。
3.考查考生对中学语文课程教学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与应用能力。
(二)考试要求考试要求分为六种能力层级,即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创新。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B.理解:指领会并能做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合,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D.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F.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发现、有创见,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创新性思维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以上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二、考试范围与内容考试依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7~9年级)以及教育部关于高等院校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理论、写作和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等课程的一般要求,结合中学语文教学实际,确定考试内容。
(一)学科专业素养1.中学语文教学内容(1)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常用字的字音、字形(2)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3)正确使用标点符号(4)辨析并修改病句(5)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6)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7)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并熟练运用(8)理清文章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9)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10)赏析作品内涵,品味语言艺术(11)阅读议论文,能区分观点与材料,并发现二者之间的联系(12)阅读新闻、说明文、非连续性文本等,筛选、整合文中的信息,并得出有意义的结论(13)阅读科技作品,领会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14)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15)理解性默写和化用古代诗文中常见的名句名篇(16)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理解特殊句式和用法,准确翻译文言文的句子(17)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18)评价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19)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2.与中学语文教学相对应的高等教育内容(1)掌握古代汉语的基本知识(2)掌握现代汉语的基本知识(3)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史上重要作家和作品(4)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重要作家和作品(5)了解外国文学史上重要作家和作品(二)学科课程教学知识与能力1.掌握中学语文课程性质和理念2.掌握中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3.掌握中学语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与学业质量标准4.掌握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5.掌握中学语文教学评价的基本种类、特点与功能6.合理确立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7.合理设计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8.科学设计中学语文测试内容与形式9.科学进行中学语文学业质量的评价10.科学评析中学语文教学案例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考试形式:笔试,闭卷。
2022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综合知识真题及答案
2022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综合知识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30 题,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1 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意见中》指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是( A)。
A.师德师风B.教学水平C.师生关系D.学历职称2“了解幼小和小初衔接阶段,小学生心理特点,掌握帮助小学生顺利过渡方法”,属于《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专业知识中的(D )。
A.通史知识B.学科知识C.教育教学知识D.小学生发展知识3《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指出,“初步形成规则,意识和民主法治观念”,这一目标适宜学段是( B)。
A.小学低年级B.小学高年级C.初中学段D.高中学段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指出,国家实行( A)。
A.九年义务教育制度B.十年义务教育制度C.十一年义务教育制度D.十二年义务教育制度5《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指出,学校要明确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每天不超过( A)。
A.60 分钟B.90 分钟C.120 分钟D.150 分钟6 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规定,警告和记过处分期限分别是(B )。
A.12 个月和 6 个月B.6 个月和 12 个月C.12 个月和 24 个月D.24 个月和 12 个月7 无偿为社会及社区公共事务提供服务劳动属于(C )。
A.生产劳动B.家务劳动C.公益性劳动D.自我服务劳动8 我国现行学校教育系统中基础教育体系包括( D)。
A.初中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B.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C.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D.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9 教育是“扎根于本能不可避免的行为”,这种观念属于(A )。
A.生物起源论B.心理起源论C.劳动起源论D.神话起源论10“人性本善良,万物皆备于我心”这句话支持人发展动因理论是(B )。
A.外铄论B.内发论C.多因素论D.内外因交互作用论11“经历”“感受”等历时性、过程性行为动词常用语课程( B)。
安徽省 2023 年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省命题考试小学数学学科笔试大纲
一、考试目标与要求根据《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用)》的要求,本科目的考试,按照“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注重考查综合素质”的原则,确立以能力立意命题的指导思想,着重考查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应具备的数学学科专业知识和基本能力,查对小学数学学科的课程与教学论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考查教学技能。
将知识、能力和素养融为一体,综合检测考生对于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及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能力水平、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基本素养和发展潜能。
二、考试范围与内容(一) 学科专业知识1.数的认识(1)整数、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意义,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数位和数级的顺序、名称及计数单位间的关系;比较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大小。
(2)小数的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和通分;分数、小数和百分数之间的关系。
(3)有理数的意义、大小。
(4)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
2.数的运算与性质(1)四则运算的意义、运算法则和运算定律;口算、笔算、估算的基本方法和相应算理。
(2)积的变化规律、商不变的性质和小数的性质。
(3)比和比例的各部分名称及相互关系;比、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解决比例的有关问题。
(4)常见的数量关系。
(5)实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
(6)整除、约数、倍数的定义,用定义证明整除问题。
(7)带余除法的意义、带余除法表达式。
(8)奇数、偶数的定义和性质,奇偶分析法。
(9)被 2,3,5 整除的数的特征。
(10)因数(约数)、倍数、质数(素数)、合数、质因数、最大公因数(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以及互质数的概念;分解质因数;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及其应用。
3.常见的量(1)常用的时间单位、长度单位、质量单位和面积单位以及体积与容积单位。
(2)用单位间的进率进行单位换算。
4.代数式与方程(1)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列代数式,求代数式的值。
(2)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整式,整式的加法、减法和乘法运算。
安徽省 2023 年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省命题考试小学语文学科笔试大纲
一、考试目标与要求1.考查考生义务教育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专业知识与能力,要求掌握高等教育对应于小学语文学科的专业知识,以及《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规定的小学语文课程内容,具备相应的语文能力。
2.考查考生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基本知识及其应用,要求掌握小学语文课程与小学语文教学基础知识并能较好地应用。
二、考试范围与内容(一)学科专业知识1.现代汉语知识(1)汉语拼音的使用(2)3500个常用汉字的识写(3)标点符号的使用(4)语法与修辞知识理解与运用(词的分类,短语的结构,单句的成分,复句的类型,常见修辞格等)2.古代汉语知识(1)常用实词虚词(2)常见固定句式(3)基本词法(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古今通假与词性活用等)(4)基本句法(省略句、倒装句、判断句与被动句等)(5)古诗词经典语段(现行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相关篇目内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附录1中“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及名家名篇等)3.文学作品阅读(1)古今中外著名文学作品的阅读与理解(包括内容、人物、体裁、写作手法、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文学史地位等)(2)著名儿童文学作品的分析与鉴赏(主要包括作品的开篇和结尾艺术,角色和情节的安排,背景的设置,情感基调和色彩之间的关系,儿童品味的赏析,作品的美学赏析或语言学赏析等)4.写作(1)文字表达训练(遣词造句,谋篇布局,语段短文等写作基础能力)(2)段落写作训练(逻辑思维,文字组织,中心意思等写作基本能力)(3)不同文体写作训练(叙述、描写、抒情、议论与说明等常见表达方式)(4)写作综合训练(写作思维,文体特征,语法规则,表现技巧等综合能力)(二)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及其应用1.小学语文课程基础知识(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提出的语文课程性质与课程理念(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提出的语文课程目标(核心素养内涵、总目标、学段要求)与课程内容(主题与载体形式、内容组织与呈现方式)(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提出的学业质量(学业质量内涵、学业质量描述)(4)《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提出的语文课程实施内容(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5)《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附录相关内容2.小学语文教学基础知识(1)小学语文教学相关理论(2)小学语文常用教学方法(在学生进行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言实践活动时,通过引导,点拨,讲读,演示,创设情境,任务设计等手段对学生六个语文学习任务群(“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性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的学习进行有效指导的方法。
2023年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真题试卷完美版
2016年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真题试卷小学英语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Ⅰ.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从每小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 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1.—There are a lot of____of bike riding.—I agree.It’s good for the environment and it saves money.A.instructionsB.instrumentsC.advantagesD.products()2.We have____the four applicants, for none of them is fit for the job. A.turned against B.turned intoC.turned downD.turned on()3.Our teacher thinks____good to learn English with enough practice. A.one B.itC.themD.that()4.—Tom didn’t stop looking for a job____he got an offer from an American company.—Lucky him.It’s not easy for university graduates to get a good job now.A.asB.ifC.sinceD.until()5.—The song “Where did the time go?”____the old days and the love of my family.—Sure.It’s also my favorite song.A.helps me outB.cheers me upC.regards me asD.reminds me of()6.—Which do you prefer, reading online or reading on paper?—____.Sometimes I read online, and sometimes I read on paper.A.BothB.NoneC.NothingD.Neither()7.—Where are the magazines?—You see, someone____them to the window.A.movesB.had movedC.has movedD.would move()8.—We failed in the English competition.—____.Everyone wants to win, but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o learn something new.A.Good jobB.Take it easyC.Well doneD.Congratulations()9.Sally____goes traveling during holidays.She likes staying at home with her family.A.oftenB.alwaysC.seldomually()10.Leave the reference books behind, ____you won’t be able to think independently.A.orB.andC.soD.but()11.—Dad,it’s a long way from our home to the amusement park.—You mean it’s____to take a taxi?A.importantB.popularC.necessaryD.valuable()12.—How do you feel about the new concert?—____, I don’t like the end.A.To be honestB.All of a suddenC.After allD.In this way()13.A new rule____office love is forbidden at work has been set up in the company.A.whichB.whenC.whatD.that()14.Which of the following infinitives expresses REASON?A.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eat?B.He came here to get his computer repaired.C.I’m glad to receive the present from my uncle.D.Dad told me to finish the task on time.()15.Which one of the following works is written by Charles Dickens?A.Paradise LostB.Oliver TwistC.Captain SingletonD.Tess of the D’UrbervillesⅡ.完形填空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从每小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 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安徽中小学教师招聘《中学语文》真题+解析
中学语文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由于以美国为首的域外势力插足南海,南海局势更加波诡云谲。
而外媒对此评论,南海纷争背后,是中美两个大国的政治搏弈。
B.贫富悬殊现象客观存在,毋庸质疑。
各国政府应从本国实际出发,建立制度保障关系取多种途径,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C.爱厄尔尼诺现象影响,自三月份以来,我国南方多省持续强降雨,以至许多江河湖泊水位不断上涨,防汛形势异常严峻。
D.文学砥砺人生。
一个与文学形同陌路的人,他的人生便少了滋味;当文学成为一个民族点缀的时候,这个民族的灵魂便成了游丝。
1.【答案】D。
解析:A博弈;B毋庸置疑;C以致。
以至、以致区别:(1)“以至”,近似“甚至”;“以致”,近似“致使”。
二者有显著的语义差异。
(2)“以至①”与“以致”不仅有词义上的显著差异,而且有语法上的明显区别:前者只连接词或词组,而不连接分句;后者只连接分句,而不连接词或词组。
(3)“以至②”与“以致”都连接分句,而不连接词或词组。
二者的区别在于:“以至②”含“甚至”的意味,表示由于上述情况而产生的结果,可以是好的,也可以是坏的,意在以下文强调上述情况的程度之深。
“以致”含“致使”的意味,表示由于上述原因而造成的结果,多是不好的或说话人不希望的结果,一般有“导致……的后果”、“弄到……的地步”、“结果弄得……”的意思,意在说明下文是上文所导致的后果。
2.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重阳节突击敬老,一哄而上之后的一哄而散,给老人心里带来巨大落差。
关爱老人,既要节日前后的爱心参与,更要细水长流的用心坚持。
B.坐落在巢湖边上的三河古镇,风景如画,一年四季游客不绝如缕。
他们穿梭在大街小巷,观美景,品美食,听戏曲,体验古镇特有的民族文化。
C.文化哲思类散文,或感悟文化现象,或评析世态人情,既充满理性思考,又不乏文化关怀。
它往往旁征博引,行文自由活泼,结构密不透风。
D.在学校组织的这次春游中,同学们兴致极高,他们呼朋引类,在山林中跑来跑去,在小溪旁载歌载舞,尽情享受大自然带给他们的欢乐。
2024年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2024年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一、以下哪项不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强调的核心素养?
A. 文化自信
B. 语言运用
C. 思维能力
D. 艺术审美(答案)
二、在安徽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中,以下哪项不属于微能力点提升的内容?
A. 多媒体素材的获取与处理
B. 混合式学习环境的设计
C. 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创新(答案)
D. 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
三、根据《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规划,我国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35年,总体水平达到世界的哪个层次?
A. 领先水平
B. 中等水平
C. 先进水平(答案)
D. 基础水平
四、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更侧重于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促进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发展?
A. 讲授法
B. 讨论法
C. 项目式学习(答案)
D. 演示法
五、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以下哪项不是教师应遵循的基本准则?
A. 爱国守法
B. 爱岗敬业
C. 关爱学生
D. 追求名利(答案)
六、关于“双减”政策,以下哪项理解是错误的?
A. 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
B. 减轻校外培训负担
C. 取消所有课外作业(答案)
D. 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
七、在教育心理学中,以下哪种理论强调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结果来学习?
A.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答案)
B.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C.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D.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八、以下哪项不是安徽省推进智慧学校建设的主要任务?
A. 建设智慧课堂
B. 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C. 推广纸质教材使用(答案)
D. 构建智慧教育管理体系。
2023年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
2023年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专业知识真题考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在试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考点、准考证号,在答题卡背面左下角填写姓名和座位号,每个空格只能填写一个阿拉伯数字,要填写工整,笔记清晰。
2.请考生认真核对答题卡所粘贴的条形码中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与本人姓名、准考证号、座号是否一致。
3.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卡上注意事项要求...............。
答选择题时,用2B铅笔把对应题目答案标号涂黑,如需要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黑其他标号。
4.答其他题目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必须在题号所提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试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6.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一、基础知识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是(3分)A.潜(qián)伏竞(jìn)赛舆(yù)情相辅(fǔ)相成B.未遂(suí)驰骋(chěng)倔(jué)强不屑(xuè)一顾C.炮(páo)制处(chǔ)暑折(zhē)腾悬崖勒(lè)马D.旋(xuàn)风削(xiāo)发妩(fǔ)媚翘(qiáo)首以待答案:C解析:A竞(jìn g)赛舆(yú)情;B未遂(suì)不屑(xiè)一顾;D削(xuē)发妩(wǔ)媚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锤练辐射水泻不通遮天蔽日B.脉膊陷阱世外桃园黄粱一梦C.荣膺罗嗦姗姗来迟伶牙利齿D.攒动振奋锋芒毕露呕心沥血答案:D解析:A锤炼水泄不通;B脉搏世外桃源;C啰嗦伶牙俐齿3.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里有个好听的名字——耕读空间,既是书店,又是图书馆,还经常开展文化沙龙。
2024年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选择题:在安徽省教育改革中,强调的核心教育理念是什么?A. 分数至上,应试为主B. 全面发展,注重素质(正确答案)C. 单一教学,忽视个性D. 传统教学,不求创新教师在设计课程时,应遵循的主要原则是什么?A. 只注重知识的传授B. 知识与能力并重,注重实践应用(正确答案)C. 忽视学生的兴趣和需求D. 以教师为中心,不考虑学生差异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中,对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深厚的学科知识B. 良好的教育教学能力C. 丰富的实践经验D. 必须具备海外留学经历(正确答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A. 严格管理,不允许学生提问B.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鼓励参与(正确答案)C. 单调讲解,不考虑学生兴趣D. 只关注优等生,忽视其他学生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最重要的是哪一项?A. 追求名利,忽视学生B. 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正确答案)C. 敷衍教学,不负责任D. 只关注成绩,不关心学生成长安徽省近年来在教育技术方面重点推进的是什么?A. 传统教学工具的使用B. 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技术的应用(正确答案)C. 忽视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D. 不鼓励教师掌握新技术以下哪项不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A. 持续学习和教学反思B. 参与教育研究和学术交流C. 忽视学生反馈,不进行教学改进(正确答案)D. 与同行合作,共同提高教学水平在安徽省,学校与家庭合作共育的主要方式是什么?A. 定期召开家长会,加强沟通(正确答案)B. 家校互不干扰C. 只在学生出问题时联系家长D. 不鼓励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安徽省教育改革的方向之一是?A. 应试教育和死记硬背B. 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正确答案)C. 忽视学生个体差异的教学D. 减少学生课外活动时间。
2020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综合知识真题及答案
2020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综合知识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系统加强劳动教育。
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
A.1课时B.2课时C.3课时D.4课时2.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指出,2035年推进教育现代化的主要发展目标之一是()。
A.全面普及初中阶段教育B.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C.全面普及高等教育D.全面普及小学教育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这属于()。
A.教师的义务B.教师的权利C.既是权利,又是义务D.既不是权利,也不是义务4.《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试行)》中“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参加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解决实际问题、进行职业准备等方面的情况”,属于“学业发展水平”中的()。
A.知识技能B.学科思想方法C.时间能力D.创新意识5.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教育观念的是()A.蔡元培B.杨贤江C.陈鹤琴D.陶知行6.“遇物而诲”“相机而教”说明家庭教育相对于学校教育更具有()A.科学性B.针对性C.系统性D.规范性7.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来到中国学习,并把中国文化带到国外,说明教育具有()。
A.文化传承功能B.文化选择功能C.文化创新功能D.文化传播功能8.“同流而不合污”“出淤泥而不染”这两句话所反映的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是()。
A.遗传B.环境C.教育D.个体主观能动性9.下面关于“素质教育”的描述,正确的是()。
A.素质教育就要学生什么都学、什么都学好B.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必须成为学生的服务者C.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D.素质教育会极大提高升学率10.《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改进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全面落实()。
2024年安徽合肥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综合真题及答案
2024年安徽合肥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综合真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阐述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包括: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和()。
A.立德树人B.弘道追求C.专业发展D.教育情怀答案:B2.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A.孟子B.老子C.孔子D.荀子答案:C3.“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产生于生产劳动的需要,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这是()的观点。
A.实用主义教育学B.制度教育学C.实验教育学D.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答案:D4.学校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区别在于()。
A.是否有系统的活动内容B.是否有正规的活动场地C.是否有目的地培养人D.是否有活动工具答案:C5.2021年4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是《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决定》的()。
A.第一次修正B.第二次修正C.第三次修正D.第四次修正答案:C6.小学开设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属于()。
A.地方课程和选修课程B.国家课程和选修课程C.地方课程和必修课程D.国家课程和必修课程答案:D7.关于教育目的,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杜威所持有的观点是()。
A.个人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国家利益论D.教育无目的论答案:D8.蔡元培从“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的观点出发,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
A.思想教育B.智力教育C.健康教育D.美感教育答案:D9.《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要求课程设置必须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选择性和()。
A.综合性B.衔接性C.整体性D.独立性答案:A10.课程的总体规划是()。
A.课程设置B.课程计划C.课程设计D.课程要求答案:B11.班主任的工作从()开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招考小学语文真题及参考答案一、基础题(本大题共6题,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3分)BA.秤(chèng)杆称(c hèng)呼对称<chèng)匀称(chèn)B.澎湃(Pài)鸿鹄(hú)埋(mán)怨藤蔓(màn)C.琢(zhúo)磨磨坊(fāng)闲散(sǎn)抽噎(yè)D.陀(túo)螺毽子(jiàn)饰品(shì)投奔(bē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3分)CA白头携老举案齐眉夫唱妇随契阔同心B. 扶危济困雪中送碳古道热肠助人为乐C. 色彩斑斓五颜六色五光十色光怪陆离D.刻烛赋诗凿壁借光悬梁刺股映雪囊莹3.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A."你过来,"名叫五月玫瑰的牛说,"我给你一蹄子,让你永远不能忘记!"B.紫禁城的城墙十多米高,有四座城门,南边午门,北边神武门,东西两边分别是东华门、西华门。
C.雪莱的名句"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西凤颂》)歌颂西风,表现出对社会变革的呼唤与期待。
D.我翻了多少草皮也找不到一条蚯蚡——还有我的眼睛环了,天色一暗,找野菜就得一棵一棵地摸......4.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句子是(3分)BA.B.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C.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唐代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D.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5.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DA.朱熹在《诗集传》中解释了《诗经》"六义"的意思,指出“比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B.《四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部书的合称,其中,《大学》《中庸》两篇是宋人从《周礼》中抽出来的。
C."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出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能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这句话出自海明威的《丧钟为谁而鸣》。
D.1918年鲁迅发表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
6.古诗文填写。
(5分)(1)纤纤擢素手,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2) ,花重锦官城。
(杜甫《春夜喜雨》)(3) ,到乡翻似烂柯人。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4)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5)风一更,雪一更, ___,故园无此声。
(纳兰性德《长相思》(1)札札弄机杼(2)晓看红湿处3)怀旧空吟闻笛赋(4)自缘身在最高层(5)聒碎乡心梦不成二、阅读鉴赏(本大题共6题,2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9题(11分)李时珍,字东壁,蕲州人。
好读医书,医家《本草》,自神农所传止三百六十五种,梁陶弘景所增亦如之,唐苏恭增一百一十四种,宋刘翰又增一百二十种,至掌禹锡、唐慎微辈,先后增补合一千五百五十八种,时称大备。
然品类既烦,名称多杂,或一物而析为二三,或二物而混为一品,时珍病之。
乃穷授博采,艾烦补阙,历三十年,阅书八百余家,稿三易而成书,曰《本草纲目》。
增药三百七十四种,厘为一十六部,合成五十二卷。
首标正名为纲,余各附释为目,次以集解详其出产、形色,又次以气味、主治附方。
书成,将上之朝,时珍逃卒。
未几,神宗诏修国史,购四方书籍。
其子建元以父遗表及是书来献,天子嘉之,命刊行天下,自是士大夫家有其书。
时珍官楚王府奉祠正,子建中,四川篷獲知县。
(节选自《明史·卷二百九十九》) 7.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4分)(1)梁陶弘景所增亦如之。
增:(2)时称大备。
备:(3)时珍病之。
病:(4)次以果解详其出产。
详:(1)增添 (2)完备(3)感到不满意(4)详细记录8.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其子建元以父遗表及是书来献,天子嘉之,命刊行天下,自是士大夫家有其书。
李时珍儿子建中拿他父亲的遗表和这部书献给朝廷,天子十分赞贺这部书,下令刊行天下,从此主大夫家里都有这部书。
9.下列对眼文的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BA.本文侧重介绍夺时珍医学成就,突出他继承前人遗产并推动医药学发展的贡献。
B.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纲目分明,将三百七十四种药物分为十六部。
C.李时珍的医药学贡献既与他的勤奋努力分不开,也与他严谨的科学态度分不开。
D.本文虽是一篇传记,但带有某些说明文的特色,使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等方法。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15分)文竹贾平凹离开我的文竹,到这闹闹嚷嚷的城市里采购,差不多是一个月的光景了。
一个月里,时间的脚步儿这般踟蹰,竟裹得我走不脱这个城市,夜里都梦着回去,见到了我的文竹。
一、思念文竹去年的春上,我去天静山上访友,主人是好花的,植得一院红的白的紫的,然而,我却一下子看定了那里边的这盆文竹了。
她那时还小,一个枝儿,一乍高的来样,却微微仄了身去,未醉欲醉的样子,乍醒未醒的样子,我爱怜地扑近去,却舍不得手动,出气儿倒吹得她袋袅子拂拂,是纤影儿的巧妙了,是梦幻儿的甜美了。
我不禁叫道∶"这不是一首诗吗?"主人夸我说的极是,便将她送与我了。
从此我得了这仙物,置在我的书案,成为我书房的第五宝了。
她果然地好,每天夜里,写作疲倦,我都要对着那文竹儿坐上片刻,月光是溶溶的,从窗棂里悄没声儿地进来,文竹愈觉得清雅,长长的叶辫儿呈着阳阴,楚楚地,似乎色调又在变幻......二、当初来历这时候,我心神俱静,一切杂思邪念荡然无存,心里尽是绿的纯净,绿的充实。
一时间,只觉得在这深深的黑夜里,一切都消失了,只有我了;我也要在这深深的夜里化羽而去了呢。
她陪着我,度过了一个春天,经过了一个冬天,她开始发了新芽,抽了新叶,一天天长大起来,已经不是单枝,而是三枝四枝,盈盈地,是一大盆的了。
我真不晓得,她是什么精灵儿变的,是来净化人心的吗?是来拯救我灵魂的吗?当我快乐的时候,她将这快乐满盆摇曳,当我烦闷的时候,她将这烦闷淡化得是一片虚影,我就守在她的面前,弃起笔墨,做起我的文章了。
人都说我的文章有情有韵,那全是她的,是她流进这字里行间的。
啊,她就是这般地美好,在这个世界里,文竹是我的知己,我是再起离不得她了。
三、视如知已然而我却告别了她,到这闲市里来采购,将她托付养育在隔壁的人家了。
这人家会精心养育吗?他们是些粗心的人,会把她一早端在阳光下晒着,夜来了,会又端着放在室里吗?一天可以办到,两天可以办到,十天八天,一个月,他们会是不对烦了,把她丢在窗下,应那风儿吹着,尘儿迷着,那叶怕要黄去了,脱去了,一片一片,卷进那猪圈牛棚任六畜糟踏去了。
那么,每天浇一次水,恐怕也是做不到的,或许记得了倒一碗半杯残茶,或许就灌一勺洲锅水呢。
那文竹怎么受得了呢,她是干不得的,也是湿不得的,夕阳西下的时候,舀一碗水来,那不是净水,也不是溶着化肥的水,是在瓶子里抠了很久的马蹄皮子的水、端起来,点点滴滴地渗下去的呢唉,我真湖涂,怎么就托付了他们,使我的文竹受这么天的委屈啊!采购还没有完成,身儿还不能回去,愁得无奈了,我去跑遍这城的所有花市,去看这里的文竹。
文竹倒也不少,但全都没有我的文竹的天然,神韵也淡多了,浅多了。
四、思念文竹但是,得意洋洋之际,立即便是无穷无尽地思念我的文竹的愁绪。
夜里歪在床上,似睡却醒,梦儿便跚跚地又来了,但来到的不是那文竹,是一个姑娘,我惊异着这女子的娟好,她却仄身伏在门上,抖抖削肩,唧唧嗒嗒地哭泣了。
"你为什么哭了?"我问。
"我伤心,我生下来,人人都爱我,却都不理解我,忌妒我,我怎么不哭呢?"她说,眼泪就流了下来。
哦,这般儿的女子处境,我是知道的∶她们都是心性儿天似的清高,命却似纸一般的贱薄,都易折,皎皎者易污啊。
"他们为什么这样?他们为什么要这样?"我却淡淡地笑了∶"许叫你长得这么美呢?"她却睁大了眼晴,定定地看着我,有了几分愤怒;我很是窘了。
她突然说∶"美是我的错吗?我到这个世上来,就是来作用,贡献美的。
或许我是纤弱的,但我娇贵,但我任性,我不容忍任何污染!"我大大地吃惊了∶"你是谁,叫什么名字?""文竹!"文竹?我大叫一声,睁开眼来,才知道是一场梦了。
五、文作入梦啊,是一场梦呢?往目的梦配,使我失落,这梦,却使我这般地内疚,这般的伤感!我沉吟着,感到我托付不妥的罪过,感到我应该去保护我的责任,我一定是要回去的了,我得去看我的文竹了。
离开我的文竹,到这闹闹嚷嚷的城市里采购......啊,是一场梦呢......我得去看我的文竹了。
六、无限感慨10.文章开篇部分补充交代文竹的来历有何用意?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6分)1运用插叙手法,说明当初对文竹的喜爱和珍视;(2分)2过渡,承接上文对文竹的思念,铺垫引出下文文竹入梦的内容∶(2分)3文竹当初的甜美清雅和后文的幽怨愤怒形成对比,凸显了文章的主旨。
(2 分)11. 理解文中横线句子的含义,请结合作品加以分析。
(4分)或许我是纤弱的,但我娇贵,但我任性,我不容忍任何污染。
1运用拟人手法,让文竹诉说心声;(1分)2通过村比,写出文竹纤弱、娇贵但却要求清洁环境、坚守高洁情操的特点∶1分)3作者托物言志,表达了自己对高洁情操的追求。
(2分)12.从初见文竹开始,作者经历了怎样的情感变化?请简要概括。
(5分1初见文竹,感到惊喜∶(1分)2平时柑处,视如知己∶(1分)3被迫分开,担忧失落;1分)4文竹入梦,内疚伤感∶(1分5梦想之后,心中渴望。
(1分)13.判断题(1)语文课程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对,P2)(2)"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这是第二学段3-4年级)识与写字的要求。
错))(3)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科学的思维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与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语文能力的过程融为一体的,不应该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
(对,P20)4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附条1推荐优秀诗文肯诵部目都要在教科书作相应安排,必须编成课文。
〈错)四、教学实践(本大题共5小题,共26分)绝句【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三衢道中【宋】曾几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