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甘草丸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合集下载

大黄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中药大黄蛰虫丸

大黄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中药大黄蛰虫丸

大黄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 中药大黄蛰虫丸中药大黄是多种蓼科大黄属植物的统称。

中医认为大黄有泻热通便,凉血解毒的功效与作用。

常见如大黄蛰虫丸(胶囊)、大黄苏打片等。

目录基本信息功效与作用现代研究食用方法及注意基本信息大黄别名将军,西吉,中吉,川军,生大黄(生军),制大黄(熟军),酒炒大黄(酒军),大黄炭(军炭)。

来源产地本品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药用大黄的根茎。

掌叶大黄和唐古特大黄药材称北大黄,主产于青海、甘肃、四川等地。

药用大黄药材称南大黄,主产于四川、湖北等地。

采收炮制秋末茎叶枯萎或次春发芽前采挖,除去细很,刮去外皮,切瓣或段,绳穿成串干燥或直接干燥。

酒大黄:取大黄片加酒(大黄100kg用黄酒10kg)拌匀,闷透,置锅内,用文火炒干。

熟大黄:取大黄片,每100kg,加入黄酒30kg,置适宜的容器内,密闭,隔水加热,或用蒸气加热,炖或蒸至内外均呈黑色。

大黄炭:取大黄片,置热锅中,用武火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焦褐色。

性昧归经本品呈类圆柱形、圆锥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块状,长3〜17cm直径3〜10c.。

除尽外皮者表面黄棕色止红棕色,有的可见类白色网状纹理及星点(异型维管束)散在,残留的外皮棕褐色,多具绳孔及粗皱纹。

质坚实,有的中心稍松软,断面淡红棕色或黄棕色,呈颗粒性;根茎髓部宽广,有星点环列或散在;根本部发达,具放射状纹理,形成层环明显,无星点。

气清香,味苦而微涩,嚼之粘牙,有沙粒感。

北大黄商品有西宁大黄和铨水大黄,南大黄商品有雅黄、南川大黄等。

苦,寒。

入脾、胃、大肠、肝、心经。

功效与作用功效主治泻热通便,凉血解毒,逐瘀通经。

本品苦寒沉降,性猛善走,素有“将军”之称,可荡涤肠胃积滞,为治疗热结便秘之要药。

并能泻血分实热,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及活血祛瘀之效。

传统应用1. 泻热通便,用于大便秘结,胃肠积滞,治温热病热结便秘、高效不退,甚则神昏谵语,或杂病热结便秘者,常与芒硝、枳实、厚朴同用,如大承气汤;治脾阳不足、冷积便秘者,须与附子、干姜等温里药同用,如温脾汤;治湿热痢疾初起,腹痛里急后重者,常与黄连、木香同用;治食积腹痛,泻而不畅者,可与青皮、木香等同用。

中药大黄一般用量是多少克

中药大黄一般用量是多少克

中药大黄一般用量是多少克中药大黄一般用量是多少克来源:养生之家作者:zhagndandan 2019-07-08 18:07:59导读:大黄苦来,峻下实热,荡涤胃肠,解毒泻瘀,外用清火,消肿治疮。

那么,中药大黄一般用量是多少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

大黄苦来,峻下实热,荡涤胃肠,解毒泻瘀,外用清火,消肿治疮。

(一)传统用法大黄性寒,味苦,入脾:、胃、大肠、肝、心等经。

功效为通便逐瘀,泻热解毒;外敷清火消肿。

本品苦寒沉降,峻下实热,荡涤肠胃,且有逐瘀解毒之功。

1.腹满胀痛,大便秘结属实热积滞,燥屎内结者,可与芒硝、枳实、厚朴等同用;属寒实积滞者,可与干姜、附子等同用。

2.热毒痈肿如头面疔疮、目赤、喉肿、牙痛,可与金银花、连翘等解毒药同用;火伤烫伤,既可与黄连、生地黄等药内服,也可和地榆等药研末外敷。

3.瘀血积聚.如跌打损伤,瘀阻疼痛,可与当归研末,以酒调服;妇女血瘀经闭、产后瘀阻,或癥瘕积聚而体质壮实者,可与理气行瘀药同用。

此外,湿热黄疸,或实热迫血上行,而见呕血、鼻出血及胸腹积水等实证,也可与其他有关药物配合应用。

(二)用量标准煎剂5~10克,散剂酌减;外用适量。

(三)使用注意大黄苦寒,易伤胃气,脾胃虚弱者慎用;其性沉降,且善活血祛瘀,故妇女孕期、月经期、哺乳期应忌用。

(四)施治鉴别本品生用下行,泻下力强,.熟则力缓。

酒制则可上行,兼清上部火热,炒炭则兼能止血。

本品不宜久煎,应后下微煎,或开水泡·汁冲服。

凡血分无郁热,肠胃无积滞,以及妇女胎前、产后、月经期、授乳期均应慎用。

(五)名医绝招乔仰先(上海华东医院主任医师)擅长以大黄主治实热积滞、血证、月经不调、跌打损伤。

其指征为血滞血热,迫血上溢,大便秘结。

但无火无出血,又无积滞而大便不实者,不宜使用大黄。

大黄临床用量,多以1.5~15.0克为宜。

治胃酸少,食欲缺乏者,以大黄1.5克,配伍焦山楂2克治之。

治火热亢盛,迫血上溢,如鼻出血、目出血者,以大黄3~5克,配伍牡丹皮、赤芍各15克,山栀子6克。

大黄汤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大黄汤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大黄汤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大家是否知道大黄汤这种中药方剂呢?可以说大黄汤在临床中的应用是相当的广泛的,那么大黄汤都具有哪些特点呢?日常生活中大黄汤都得到了哪
大家是否知道大黄汤这种中药方剂呢?可以说大黄汤在临床中的应用是相当的广泛的,那么大黄汤都具有哪些特点呢?日常生活中大黄汤都得到了哪些方面的应用呢?一起来简单的了解一下吧。

【处方】大黄(锉,炒)牡丹皮消石(研)芥子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各)5克
【制法】上药锉碎。

【功能主治】主肠痈。

少腹坚硬,肿大如掌而热,按之则痛,局部或赤或白,小便稠数,汗出憎寒,其脉迟紧者来成脓,如脉数则脓已成。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以利下脓血为度,未利再服。

【摘录】《证治准绳·疡医》卷二
【处方】大黄6克黄连6克(去毛)黄柏6克栀子6克(擘)
【制法】上四味,切。

【功能主治】主天行,五六日不解,头痛壮热,四肢烦疼,不得饮食。

【用法用量】用水800毫升,煮六七沸,纳豉12克,葱白7茎,煮取300毫升,分三次服。

【注意】服药期间,忌猪肉、冷水。

【摘录】《外台秘要》卷三引《张文仲方》
【处方】大黄10克
生活常识分享。

甘草丸的功能主治

甘草丸的功能主治

甘草丸的功能主治甘草丸简介甘草丸是一种传统中药制剂,以甘草为主要成分而得名。

甘草丸具有广泛的功能和主治,被广泛使用于中医临床实践中。

它是通过将甘草炮制而成,制剂成丸状以便于服用。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甘草丸的功能主治。

甘草丸的功能甘草丸具有以下主要功能: 1. 补气养阴:甘草丸含有丰富的甘草成分,可以补充人体的气血,养护阴液,调和阴阳平衡。

2. 温中和胃:甘草丸有助于温中散寒,促进胃肠的消化吸收功能,减少胃痛和消化不良的症状。

3. 护肝解毒:甘草丸可以促进肝脏的解毒功能,预防毒物对肝脏的损害,保护肝细胞的健康。

4. 润肺止咳:甘草丸具有润肺止咳的功效,特别适用于慢性咳嗽和咳痰持续不愈的情况。

5. 宁心安神:甘草丸有助于平稳情绪,缓解焦虑烦躁,具有安神助眠的作用。

甘草丸的主治甘草丸在中医临床中被广泛用于以下方面的治疗: 1. 脾胃虚弱:甘草丸可以帮助调理脾胃功能,改善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等消化系统问题。

2. 肺热咳嗽:甘草丸对肺热引起的咳嗽、喉痛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可舒缓咳嗽症状。

3. 虚寒咳嗽:甘草丸可以温中散寒,改善虚寒引起的咳嗽、咳痰等症状。

4. 肝火上炎:甘草丸可以清肝火,解毒,减轻肝火上炎引起的眼红、头痛、口苦等症状。

5. 神经衰弱:甘草丸具有安神助眠的作用,可以改善神经衰弱引起的失眠、焦虑等问题。

6. 抵抗压力:甘草丸可以改善身体的耐力和抵抗力,提高机体抵抗力,增强免疫功能。

甘草丸的用法使用一般来说,甘草丸的用法和用量如下: - 内服:每次3-5克,一日2-3次,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适量调整。

- 口服:一般可以水煎服用,或者根据医嘱冲服。

注意事项和禁忌虽然甘草丸具有广泛的功能和主治,但在使用时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 对甘草过敏的人应避免使用甘草丸。

3. 长期大量使用甘草丸可能导致一些不良反应,如低钾血症、高血压等,应注意使用量和使用频率。

大黄散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大黄散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大黄散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对于大黄散,我想有些人可能听说过,甚至服用过,但是有些人就是没有听说过了。

没有听说过的没关系,接下来我就来给大家好好讲讲什么是大黄散。

【处方】大黄120克黄连120克黄芩120克【制法】上三味,捣筛为散。

【功能主治】主黄疸,身体面目皆黄。

【用法用量】先食服3克,一日三次。

亦可为丸服。

【摘录】《外台秘要》卷四引《集验方》【处方】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黄连半两(去须),麦门冬1两(去心),栀子仁半两(锉),柴胡1两(去苗),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时气头痛,壮热不解,心神烦躁。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豉少半合,葱白2茎,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六【处方】川大黄1分(生用),黄连1分(去须),麝香1钱(细研)。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肺壅,鼻中生疮,肿痛。

【用法用量】研入麝香令匀,以生油旋调,涂于鼻中。

【摘录】方出《圣惠》卷三十七,名见《普济方》卷四十七【处方】川大黄(锉碎,微炒)1两,赤芍药1两,川升麻1两,鬼箭羽1两,鬼臼(去根)1两,桂心1两,桔梗(去芦头)1两,柴胡(去苗)1两,川朴消2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中恶心痛,腹胀闷乱。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三【处方】川大黄(锉碎,炒),黄连11两,羖羊角屑1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肝肺大热,白睛肿胀,盖覆瞳仁,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6分,去滓,食后温服,1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处方】大黄(锉)2两,桂(去粗皮)3分,冬瓜子(微炒)1合,滑石(研)3两,朴消(生铁铫子炒干,刮出,纸裹,于黄土内窨1宿,取出细研)2两半。

【制法】上5味,先捣前3味为细散,更与滑石。

朴消同研匀细。

【功能主治】关格不通,妨闷,大小便秘涩。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浓煎白茅根汤调下,空腹服之,至晚再服。

九制大黄丸功效和作用

九制大黄丸功效和作用

九制大黄丸功效和作用
九制大黄丸是一种传统的中药制剂,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九制大黄丸的功效和作用:
1. 温中通便:九制大黄丸可以温中行气,通畅肠道,帮助排除体内积聚的废物和毒素,缓解便秘症状。

2. 消肿止痛:九制大黄丸具有较强的消肿作用,可以减轻肿胀和疼痛感,特别适用于痔疮、肛裂等症状的缓解。

3. 清热解毒:九制大黄丸含有大黄等中药成分,可以清热解毒,用于治疗一些热毒病变,如口腔溃疡、痈肿疮毒等。

4. 消食导滞:九制大黄丸有助于消化功能的改善,能刺激胃肠蠕动,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对于胃脘胀满、食欲不振等症状有一定疗效。

5. 舒筋活络:九制大黄丸通过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改善血液循环,舒缓筋骨关节疼痛,适合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外伤性疼痛等症状。

6. 改善肝胆功能:九制大黄丸对肝胆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以促进胆汁的分泌和排泄,降低血脂,改善肝胆功能。

虽然九制大黄丸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但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使用九制大黄丸前最好咨询医生或中药师的建议,并按照医嘱正确使用。

大黄耆丸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大黄耆丸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大黄耆丸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说到大黄耆丸,大家都能猜到它是一种药方,但是这个药方的配方,以及它是用来治疗什么病的等等,基本都不知晓。

那么,下面就来一一介绍一下
说到大黄耆丸,大家都能猜到它是一种药方,但是这个药方的配方,以及它是用来治疗什么病的等等,基本都不知晓。

那么,下面就来一一介绍一下。

【处方】黄耆1两,柏子仁1两,天门冬(去心)1两,白术1两,干地黄1两,远志(去心)1两,泽泻1两,薯蓣1两,甘草(炙)1两,人参1两,石斛1两,麦门冬(去心)1两,牛膝1两,杜仲(炙)1两,薏苡仁1两,防风1两,茯苓1两,五味子1两,茯神1两,干姜1两,丹参1两,肉苁蓉1两,枸杞子1两,车前子1两,山茱萸1两,狗脊1两,萆薢1两,阿胶(炙)1两,巴戟天1两,菟丝子1两,覆盆子1两。

【制法】上药治下筛,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虚劳百病。

【用法用量】每服10丸,酒送下。

日稍加至40丸。

【注意】百日以内,慎生冷、醋滑、猪、鸡、鱼、蒜、生菜、冷食;五十以上,虽暑月三伏时,亦忌冷饭。

【摘录】《千金翼》卷十二
上面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了大黄耆丸的资料,希望大家看完这篇文章之后可以学到一些关于药品的知识。

生活常识分享。

大黄甘草汤的作用与功效、适应症、临床应用、医案案例配方

大黄甘草汤的作用与功效、适应症、临床应用、医案案例配方

大黄甘草汤的作用与功效、适应症、临床应用、医案案例配方大黄甘草汤【组成】大黄四两甘草一两【用法】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

【作用功效】通腑泻热,降逆止呕。

【主治】食已即吐者,大黄甘草汤主之。

《外台》方又治吐水。

(第十七17)。

【方解】本方主治为胃肠实热呕吐,方中大黄“性沉而不浮”(《本草备要》),功能清腑泄热,使浊气下行而止呕逆。

甘草和胃气,使攻下而不伤正,并减缓大黄峻烈之性。

本条所论“食已即吐”是腑气不通,积热上冲于胃,或者胃中本有实热,并不是胃中有实邪积滞。

本证当还有口苦、舌红苔黄腻、大便秘结等阳明实热的表现。

【方论】仲景云:病人欲吐者,不可下之,又用大黄甘草治食已即吐,何也?曰:欲吐者,其病在上,因而越之可也。

而逆之使下,则必抑塞愦乱而益甚,故禁之。

若既已吐矣,吐而不已,有升无降,则当逆而折之,引令下行,无速于大黄者也,故不禁也。

兵法云:避其锐,击其惰,此之谓也。

(王肯堂《证治准绳·杂病·呕吐》)。

【临床应用与医案】1.呕吐侯氏报道以本方加减治疗呕吐86例,包括外感、饮食不节、情志不节或脾胃虚弱所致者,不包括外科疾患及妊娠呕吐。

基本方:大黄5g,生甘草3g,竹茹、荷梗各6g。

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或频服。

加减:气滞肝郁明显者加柴胡、黄芩、苏梗等;胁痛者加郁金、木香;大便不爽,舌苔厚腻者加牵牛子、槟榔片;干呕频频,心烦而热,口干,舌苔花剥加石斛、玉竹、沙参等;暑湿为患加银花、藿香等。

治疗结果:痊愈57例,显效17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6.5%。

典型病例:马某,女,60岁,2000年11月24日初诊。

患者食入即吐3个月。

遇风冷加重,腹胀痛,口干欲饮,失眠,大便干4日1行,小便量少,舌淡红苔白燥有裂纹,脉细弦。

处方:生大黄5g,生甘草3g,竹茹6g,荷梗10g,苏梗、橘叶各6g,炒谷麦芽各30g。

3剂。

二诊,诉服前方后腹泻7次,泻下泡沫样物质,继用方药腹泻轻,现无呕吐,口苦、口干消失,脘腹微痛,腹胀轻,小便量少,纳少,舌淡红中部有裂纹、苔白而燥,脉沉。

大黄甘草汤的功效与作用

大黄甘草汤的功效与作用

大黄甘草汤的功效与作用1.清热泻火:大黄甘草汤主要是通过大黄中的大黄素和甘草中的甘草黄酮等活性成分,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能够清除体内的热毒,减轻炎症反应,改善火热症状。

2.缓解便秘:大黄甘草汤中的大黄具有促进肠道蠕动、增强肠道蠕动能力的功能,可以改善便秘症状,促进排便,缓解肠胃不适。

3.调整肠道功能:大黄甘草汤中的甘草含有丰富的甘草酸和甘草素等成分,可以调节肠道蠕动、增加胆汁分泌,促进食物消化和吸收,改善肠胃功能。

4.清洁肠道:大黄甘草汤具有清热泻火的作用,可以清除体内的热毒,减少毒素在肠道中的滞留,保持肠道的清洁和健康。

5.促进排毒:大黄甘草汤可以增加胃肠道的蠕动、增强排便功能,有助于清除体内废物和毒素,促进体内的代谢排泄。

6.改善湿热症状:大黄甘草汤具有祛湿的功效,可以改善湿热症状,如口干、苔黄、尿黄等。

7.缓解消化不良:大黄甘草汤中的生姜具有温中暖胃、行气散寒的作用,可以缓解胃寒、消化不良等症状,改善食欲和胃肠功能。

8.预防肠道疾病:大黄甘草汤具有清洁肠道、调整肠道功能、促进排毒的作用,对预防肠道疾病如结肠炎、肠胃炎等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虽然大黄甘草汤有一系列的功效和作用,但是使用时还需注意以下几点:1.用量:大黄甘草汤属于泻热类的方剂,使用过量容易引起腹泻等副作用,因此在使用时必须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不可盲目增加剂量。

2.使用时间:大黄甘草汤主要是用于急性的火热症状,如高热、便秘、口渴等,用药时间一般不宜超过7天,长期使用有可能造成肠道的依赖性,对肠道功能产生损害。

3.配伍禁忌:大黄甘草汤中的药物成分与其他药物可能产生相互作用,使用时需要注意避免与其他药物的相互干扰。

此外,孕妇、哺乳期妇女及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综上所述,大黄甘草汤在中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主要通过清热泻火、缓解便秘、调整肠道功能、清洁肠道、促进排毒等作用来改善人体的健康状况。

然而,使用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注意用量和使用时间,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副作用和禁忌症状。

大黄丸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大黄丸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大黄丸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众所周知大黄丸是一种中药方剂,可是大家对于大黄丸的功效了解多少呢?大黄丸到底应该怎么吃呢?想知道这些的话,一起来看一下这篇文章吧。

众所周知大黄丸是一种中药方剂,可是大家对于大黄丸的功效了解多少呢?大黄丸到底应该怎么吃呢?想知道这些的话,一起来看一下这篇文章吧。

羌活(去芦头)木香柴胡(去苗)独活(去芦头)各8克牵牛子30克(半炒熟半生用)
【制法】上药九味,捣罗为末,煮莱莱菔熟,入药末。

同于木臼内捣匀,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通便泄热,理气止痛。

主大肠热秘,心胸烦躁。

头痛便难,腹胁胀满,口舌干燥。

【用法用量】每服30丸,可加至40丸。

食后、临卧温开水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
【处方】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恒山1两,香豉49粒,砒霜1分(细研),鳖甲1分(涂醋,炙令黄,去裙襕),麝香1钱(细研),朱砂1分(细研)。

【制法】上为末,入后3味,研令匀,以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心疟,发歇不定。

【用法用量】每服2丸,食前用桃仁冷醋汤送下。

【注意】忌食热物。

【摘录】《圣惠》卷五十二
【处方】川大黄3两(锉碎,微炒),枳壳(麸炒微黄,去瓤)2两,生活常识分享。

大黄草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大黄草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生活常识分享大黄草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导语:大黄草作为一种中药材,给我们提供各种各样的营养物质,大黄草同时还能够解决身体遇到的一些疾病,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大黄草作为一种中药材,给我们提供各种各样的营养物质,大黄草同时还能够解决身体遇到的一些疾病,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大黄草都有哪些营养和功效。

【别名】大红草、白叶【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长圆叶艾纳香的全草。

【原形态】长圆叶艾纳香多年生草本,高50-150cm。

主根纺锤状。

茎分枝,具条棱,上部被较密长的毛,节间长2-4cm。

基部叶常小于中部叶;中部叶长圆形或狭椭圆状长圆形,长9-14cm,宽3.5-5.5cm,先端短尖或钝,基部楔状渐狭,的无柄,边缘狭反卷并有硬重锯具有,上面被短柔毛,下面被稀疏长柔毛;中脉两面凸起,侧脉5-7对;上部叶渐小,无柄,长圆状披针形或长圆形,长4-5.5cm,宽1-1.5cm,边缘具尖齿或角状疏齿,稀全缘。

头状花序多数,排成顶生开展的疏圆锥花序;花序柄长达2cm,被密长柔毛;总苞球状钟形;总苞片约4层,绿色,外层线状披针形,背面被线状披针形,背面被密长柔毛,中、内层线形或线状披针形,背面被柔毛;花托蜂窝状,被白色粗毛;花黄色;雌花多数,花冠细管状,檐状3-4齿裂;两性花较少数,花冠管状,檐部5裂,被白色疏毛和密腺体。

瘦果圆柱形,被疏白色粗毛,具条棱;冠毛白色,糙毛状。

花期8月至翌年4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路旁、田边、草地或山谷溪流边。

【性状】性状鉴别茎具条棱,下部被疏毛或脱毛,上部被较必密且长的毛。

叶多皱缩,完整叶长圆形或苌圆状披针形,基部楔状渐狭,。

大黄的用法用量是什么功效与作用介绍

大黄的用法用量是什么功效与作用介绍

大黄的用法用量是什么功效与作用介绍大黄是很常见的一种中药材。

药用来源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

下面店铺就给大家介绍大黄的用法,来看看吧。

大黄的用法用量1、治疗口腔炎、口唇溃疡及毛囊炎等用生大黄3~8钱,煎取150~500毫升(每剂最多使用2天),供漱口、湿热敷及洗涤用,每天4~6次。

治疗前先清洗局部,除净分泌物。

本法对于一般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口腔炎、口唇溃疡、皮肤毛囊炎及头部疖肿等炎性疾患均有效,局部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转阴日数亦比较迅速。

2、治疗烫伤先取陈石灰10斤除净杂质,过筛,投入锅内用文火炒松,再投人大黄片5斤,共同拌炒,俟石灰炒至带桃红色、大黄炒至灰黑色时,即出锅筛去石灰;将大黄摊开冷却后研成细粉备用。

用时先以生理盐水清洗创面,而后撒布大黄粉。

如有水泡应刺破;拨开表皮,排净泡液后再撒药粉。

如仅见局部红肿,则可用麻油或桐油将大黄粉调成糊状涂患处。

换药时如发现伤处溃烂,应拭去脓液、脓痴后再撒药粉。

在夏季可行暴露疗法。

共治疗415例,均获显着效果,且疗程短,无副作用,愈后无疤痕。

3、治疗小儿蛔虫性肠梗阻用大黄粉蜜合剂(生大黄粉5钱,炒至微黄的米粉3钱,蜂蜜2两,加适量温开水调匀),每小时服1次,每次约1汤匙,全剂分12次服完;至排出蛔虫为止。

经治6例均排出蛔虫,症状解除而愈。

排虫最多者达60余条。

排虫后均无持续腹泻现象。

4、治疗肠胀气用大黄1两研成细末,加适量醋调成糊状,敷于两侧涌泉穴上,每次二小时,必要时可敷2~3次。

临床观察6例,一般敷药后一小时即出现肠腔蠕动感和肛门排气现象,自觉腹胀减轻,有肠鸣音。

大黄的功效与作用大黄是很常见的一种中药材。

大黄的功效与作用是很突出的。

1、大黄具有很强的抗感染作用、抗衰老抗氧化作用、能够调节免疫、抗炎、解热作用、抗病原微生物作用、降血脂、止血作用、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促进胰液分泌、抑制胰酶活性、利胆、保肝、泻下作用。

2、大黄有抗感染作用,对多种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最敏感的为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其次为白喉杆菌、伤寒和副伤寒杆菌、肺炎双球菌、痢疾杆菌等。

大黄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

大黄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

大黄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功能主治大黄是一种中药材,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它具有以下主要功能和主治:•泻下通便:大黄含有丰富的草酸,具有良好的通便作用,可用于治疗便秘、积食等肠胃道问题。

•消肿止痛:大黄具有抗炎作用,能够减轻肿痛症状,常用于治疗疼痛、肿胀等病症。

•清热泻火:大黄能清热泻火,常用于治疗热毒性病症,如口腔溃疡、痈肿等。

•通经活络:大黄能够活血通经,可用于调理妇科问题,如痛经、月经不调等。

•散结消痈:大黄有一定的散结消痈作用,常用于治疗肿瘤、淋巴结炎等疾病。

•治疗湿疹:大黄有较好的清热解毒作用,可用于治疗湿疹、皮肤瘙痒等问题。

用法大黄可以内服、外用,常见的用法有:1.内服:将大黄研磨成细末,每次可口服1-3克。

可直接冲服或与蜂蜜、糖浆等混合服用,一般每日2-3次。

2.外用:将大黄研磨成细末后,可加入适量的清水调成糊状,涂抹于患处。

对于肿胀疼痛的问题,也可将大黄研磨后煮水洗患处。

大黄一般不宜长期连续使用,常见的用药周期为1-2周。

注意事项在使用大黄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慎用;2.对大黄过敏者禁用;3.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姜等;4.大黄不宜与酒类、咖啡等同服;5.大黄使用后可能会出现短暂的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6.在使用大黄前,最好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

用量大黄的用量一般根据个体情况、症状轻重及配伍药物等因素来确定。

一般的推荐用量如下:•成人每次口服1-3克,每日2-3次;•儿童用量需减半,每次口服0.5-1.5克,每日2-3次。

用量需根据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调整,遵循医生嘱托。

使用大黄时,应注意控制剂量,避免过量使用,以免出现副作用。

小结大黄作为一种中药材,具有良好的通便、消肿、清热泻火、通经活络、散结消痈等功能主治。

使用时需要注意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尤其是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应谨慎使用。

在使用大黄前,最好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以确保安全有效地使用大黄。

大黄的用法用量是什么功效与作用介绍-大黄的作用与功效

大黄的用法用量是什么功效与作用介绍-大黄的作用与功效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大黄的用法用量是什么功效与作用介绍:大黄的作用与功效大黄是很常见的一种中药材。

药用来源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

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大黄的用法,来看看吧。

大黄的用法用量1、治疗口腔炎、口唇溃疡及毛囊炎等用生大黄3~8钱,煎取150~500毫升(每剂最多使用2天),供漱口、湿热敷及洗涤用,每天4~6次。

治疗前先清洗局部,除净分泌物。

本法对于一般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口腔炎、口唇溃疡、皮肤毛囊炎及头部疖肿等炎性疾患均有效,局部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转阴日数亦比较迅速。

2、治疗烫伤先取陈石灰10斤除净杂质,过筛,投入锅内用文火炒松,再投人大黄片5斤,共同拌炒,俟石灰炒至带桃红色、大黄炒至灰黑色时,即出锅筛去石灰;将大黄摊开冷却后研成细粉备用。

用时先以生理盐水清洗创面,而后撒布大黄粉。

如有水泡应刺破;拨开表皮,排净泡液后再撒药粉。

如仅见局部红肿,则可用麻油或桐油将大黄粉调成糊状涂患处。

换药时如发现伤处溃烂,应拭去脓液、脓痴后再撒药粉。

在夏季可行暴露疗法。

共治疗415例,均获显着效果,且疗程短,无副作用,愈后无疤痕。

3、治疗小儿蛔虫性肠梗阻用大黄粉蜜合剂(生大黄粉5钱,炒至微黄的米粉3钱,蜂蜜2两,加适量温开水调匀),每小时服1次,每次约1汤匙,全剂分12次服完;至排出蛔虫为止。

经治6例均排出蛔虫,症状解除而愈。

排虫最多者达60余条。

排虫后均无持续腹泻现象。

4、治疗肠胀气用大黄1两研成细末,加适量醋调成糊状,敷于两侧涌泉穴上,每次二小时,必要时可敷2~3次。

临床观察6例,一般敷药后一小时即出现肠腔蠕动感和肛门排气现象,自觉腹胀减轻,有肠鸣音。

大黄的功效与作用大黄是很常见的一种中药材。

大黄的功效与作用是很突出的。

1、大黄具有很强的抗感染作用、抗衰老抗氧化作用、能够调节免疫、抗炎、解热作用、抗病原微生物作用、降血脂、止血作用、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促进胰液分泌、抑制胰酶活性、利胆、保肝、泻下作用。

炙甘草丸的功能主治与用量

炙甘草丸的功能主治与用量

炙甘草丸的功能主治与用量功能主治炙甘草丸是一种传统中药制剂,具有多种功能和主治。

以下是炙甘草丸的主要功能主治:1.润肺止咳:炙甘草丸可以通过调节肺部的气体交换,增强肺组织的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润肺止咳的效果。

它特别适用于肺热咳嗽、干咳无痰的病人。

2.清热解毒:炙甘草丸可以清除体内的热毒,具有抗炎和抗菌作用。

它对于口腔溃疡、咽喉肿痛、痈疮肿毒等症状有良好的缓解作用。

3.健脾和胃:炙甘草丸可以增强脾胃的消化功能,调节肠胃功能紊乱,改善食欲不振、腹胀便秘等问题。

4.抗过敏:炙甘草丸具有一定的抗过敏作用,可以减轻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等过敏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用量炙甘草丸的用量根据病情和个体差异会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建议遵循以下用量:成人用量•一次服用3-6克,一日3次。

•可根据个体情况调整用量,但不宜超过每日18克。

儿童用量•1-2岁:一次服用1-2克,一日2次。

•3-6岁:一次服用2-3克,一日3次。

•7-12岁:一次服用3-4克,一日3次。

温馨提示1.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炙甘草丸,并按照医生的用量要求服用。

2.严禁超量服用,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3.孕妇、哺乳期妇女、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在使用炙甘草丸时应特别注意用量。

4.服用炙甘草丸时,应在饭后半小时内服用,并用温水送服。

总之,炙甘草丸作为一种传统中药制剂,其功能主治涵盖了润肺止咳、清热解毒、健脾和胃以及抗过敏等领域。

在使用炙甘草丸时,应注意适量用药,遵循医生的指导,并注意温水送服。

如果出现任何不适反应,请立即停用并就医。

黄丸子的功效与作用

黄丸子的功效与作用

黄丸子的功效与作用
春夏交际是人抵抗力最差的一个时刻,这个时候的我们很容易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出现,中药方剂在这些小病症上的效果都是非常好的,下面我们来介绍一种中药方剂黄丸子。

【处方】
甘草(炙)3两,华阴细辛3两,川乌头3两(生),白术(炒)2两,川芎2两,缩砂(去壳)2两,羌活2两,白芷4两,雄黄1两(透明者,别研,水飞)。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
丈夫妇人,一切诸风,口眼㖞斜,半身不遂,手脚麻痹,肌肉瞤动,头目旋晕,痰涎不利,遍身痒闷,及风虚卒中。

【用法用量】
每服1丸,细嚼,白汤任下,不拘时候。

【摘录】
《魏氏家藏方》卷一
【处方】
雄黄(研)1钱,雌黄(研)1钱,山栀7枚(去皮),绿豆49粒,信砒。

【制法】
上为末,面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
消痰定喘。

主痰饮喘嗽。

【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中国医学大辞典》引作“黄丸”。

方中信砒用量原缺。

【摘录】
《医方类聚》卷一一七引《简易》
对于文章介绍的关于黄丸子的相关知识,相信大家都有了不同程度的了解,同时也可以多去了解一些相关的医学常识,在丰富阅历的同时增加对医药常识的理解。

大黄甘草汤

大黄甘草汤

大黄甘草汤展开全文武贞QQ:2172957753【原文】食已即吐者,大黄甘草汤主之。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并治第十七·十七)【方药】大黄四两甘草一两【用法】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运用】一、呕吐肖琢如医案:洋货店曾某,患伤寒,1个月未愈,后变呕吐,食入顷刻吐无余,诸医技穷而却走。

延诊时,见其满面红光,舌色红而有刺,脉洪数,大便硬,与大黄甘草汤而瘥。

(《逐园医案》)二、顽固性呕吐(贲门痉挛)房景芬医案:白某某,c女,65岁,1979年6月2日诊。

一月前,因家庭纠纷,大怒而病,出现呕吐,食入即吐,有时汤水难下,经X线食管钡餐检查报告:钡剂在贲门部通过困难,食管下端有约2厘米长的、对称的、粘模纹正常的漏斗形狭窄。

印象:贲门痉挛。

经口服西药对症治疗无效,且越发越严重,直至卧床不起,靠输液维持,曾服旋复代赭汤,橘皮竹茹汤等,罔效,甚至有时药入即吐。

刻诊:形体消瘦,精神萎靡,食入即吐,腹软,口中乏味,苔厚略腻,脉缓。

此乃胃失和降,气逆作呕,前医投大方而未能及,故拟仲景大黄甘草汤治之。

处方:大黄12克,甘草6克,水煎分两次服。

药进1剂,食入而不吐,继进2剂而告痊愈。

(河南中医1989;(5>:14)三、妊娠恶阻吴汉民医案:束某某,女,26岁。

1983年5月26日初诊。

停经52天,查为有孕,头痛恶,L4~_K,食入即吐,尚伴尿痛,以住有热淋病史,先予泄肝和胃,清热利湿之剂,尿痛、尿频好转,但呕吐不已,渐至米难进,察苔薄黄而偏干,脉弦滑。

仲师云:“食已即吐者,大黄甘草汤主之。

”陈林曰:“食已即吐,是胃热上逆而不能容食,与反胃寒呕水饮不同。

此案系胎气夹热上循,但恐药过病所,有伤胎元,故取其味而变其制。

处方:生军2克,生甘草5克,分两次泡茶频饮。

6月1 Et复诊,自述当天下午用保温杯将药泡后,约半小时喝一大口,三、四次后,口干明显缓解。

晚上进少量稀饭未见呕吐。

次晨又泡服上药,中午吐止,已能正常进食。

大黄甘草饮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大黄甘草饮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大黄甘草饮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中药方剂是一种治疗疾病的非常好的方法,那么你知道大黄甘草饮吗?它是由哪几种药材组成的呢?它应该如何食用呢?今天就来为大家一一解答。

中药方剂是一种治疗疾病的非常好的方法,那么你知道大黄甘草饮吗?它是由哪几种药材组成的呢?它应该如何食用呢?今天就来为大家一一解答。

【处方】大黄(锉,钞)半两,甘草(炙,锉)半两,芍药半两,当归(切,焙)1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惊热。

【用法用量】以水3盏,浸1宿,煎取1盏澄清。

儿生3日,与1蚬壳许,余量儿大小加减服。

若1服得快利,即不须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九
虽然说大黄甘草饮的功效是非常显着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服用,因此在服用这类药物之前最好提前咨询医生。

生活常识分享。

大黄甘草丸的功效与作用

大黄甘草丸的功效与作用

大黄甘草丸的功效与作用
说到大黄甘草丸有些人可能会感到很陌生,实际上它是一种中药方剂。

今天大家就一起来聊聊大黄甘草丸的功效与作用等相关小常识。

【处方】
大黄2两,甘草(炙)2两,桂心2两,桔梗2两,白蔹半两,茯苓半两,附子(炮,去皮)1两,芎䓖1两,阿胶(炙)1两,泽泻1两,防风1两,薯蓣1两,石斛1两,芍药1两,干姜1两,紫菀1两,黄芩1两,蜀椒(汗,去目及闭口者)1两,白术1两,当归1两半,人参1两半,苁蓉1两半,干地黄1两半,山茱萸1两半,麦门冬(去心)1两半。

【制法】
上力末。

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久寒,胸胁支满,忧思伤损,奔气膈气,肠中虚冷,呼吸短气,不得饮食,淡气肿聚,辄转上下,眩冒厥绝,颜色恍惚,梦寐不定,羸瘦萎黄,经年不起。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空腹酒送下,1日3次。

稍加至30丸。

【摘录】
《千金翼》卷十九
通过上文我们可以清楚的知道大黄甘草丸的功效和作用等,其实无论是食物还是方剂都是为了让我们去利用到里面所含有的营养成分,这样才能发挥出更高的价值,所以我们要对它们有个很好的了解才行。

大黄甘草汤

大黄甘草汤

大黄甘草汤大黄甘草汤(方组、临证参考用量)大黄12g 甘草3g上2味,以水300ml,煮取lOOml,分2次温服。

(功效)荡热和胃,通利大便。

(主治)主证:胃热呕吐,食人即吐,口渴,胃脘热痛或热胀,舌质红,苔黄津不足,脉滑数。

副证:喜冷饮,或口中臭。

(临证加减)1.大黄甘草汤治疗急重呕吐:药用大黄6~10g,甘草5—20g,佩兰6—15g.腑实明显加芒硝;邪犯胃脘酌选藿香、紫苏、半夏、陈皮;食浊中阻佐陈皮、山楂、神曲;夹痰饮加茯苓、白术、陈皮;肝胃不和加柴胡、生麦芽、黄芩;脾虚选加党参、白术、山药;阴津亏损加西洋参、麦冬、五味子;痞满甚酌用黄连、厚朴;腹痛加木香、杭芍。

用冷水泡前3味药10~20 分钟,煮汤5一10分钟,滤汁备用。

如泡饮,则注入500ral开水,加盖保温10~20分钟,并搅拌大黄成糜,取汁备用.若加芒硝、木香、黄连亦可用此法,加用其他药物则采用煎法。

少量多次温服,无法口服者用鼻饲,上消化道出血者宜微温服。

3剂无效停用本方。

2.大黄甘草汤对新生儿疾病的运用:认为用大黄甘草汤(大黄5g,甘草3g)加味,治疗不乳,便秘、胎黄、鹅口疮、脐部感染、肺炎等因燥热所致之新生儿疾病,可收捷效。

[浙江中医杂志,1979,(12):446J3。

通便泄浊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并呕吐:天津第一中心医院三衰研究室,在透析的基础上,初步总结出了中医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并发呕吐的点滴经验。

对高氮质血症持续存在的情况下,呕吐常与便秘同时存在,因胃寒湿聚而呕者,予姜汁温中止呕;因胃热而呕者,采用大黄甘草汤加味以缓中泻火,大黄、芒硝剂量一般15~30g,大黄最大剂量为120g。

据观察,在服药的第一天内即可使恶心、呕吐明显缓解或消除。

[中医杂志,1981,t”;36]4。

加味大黄甘草汤治疗高脂血症:药用大黄、红花各log,甘草6g,泽泻30g。

每日l剂,水煎服,4周为工个疗程。

停用其他降脂药。

[河南中医药学刊,1997,c6,:22~23]5.大黄甘草饮治疗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取生大黄6~10g,甘草1.5—2.5g(两者的用量为4:l)放人茶杯内,用沸水150—200ml沏泡待水温降至温凉可口时即可饮用,服完两小时后再用上法沏泡一次,用法同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大黄甘草丸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说到大黄甘草丸有些人可能会感到很陌生,实际上它是一种中药方剂。

今天大家就一起来聊聊大黄甘草丸的功效与作用等相关小常识。

【处方】
说到大黄甘草丸有些人可能会感到很陌生,实际上它是一种中药方剂。

今天大家就一起来聊聊大黄甘草丸的功效与作用等相关小常识。

【处方】大黄2两,甘草(炙)2两,桂心2两,桔梗2两,白蔹半两,茯苓半两,附子(炮,去皮)1两,芎䓖1两,阿胶(炙)1两,泽泻1两,防风1两,薯蓣1两,石斛1两,芍药1两,干姜1两,紫菀1两,黄芩1两,蜀椒(汗,去目及闭口者)1两,白术1两,当归1两半,人参1两半,苁蓉1两半,干地黄1两半,山茱萸1两半,麦门冬(去心)1两半。

【制法】上力末。

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久寒,胸胁支满,忧思伤损,奔气膈气,肠中虚冷,呼吸短气,不得饮食,淡气肿聚,辄转上下,眩冒厥绝,颜色恍惚,梦寐不定,羸瘦萎黄,经年不起。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空腹酒送下,1日3次。

稍加至30丸。

【摘录】《千金翼》卷十九
通过上文我们可以清楚的知道大黄甘草丸的功效和作用等,其实无论是食物还是方剂都是为了让我们去利用到里面所含有的营养成分,这样才能发挥出更高的价值,所以我们要对它们有个很好的了解才行。

生活常识分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