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学内容角度观课评教
语文“观课评教”角度之我见——由《统筹方法》的教学案例谈起
现教学内容 ,先进的理念首先关 乎教学内容 , 首先要落实到“ 教什 么” “ 上,怎么教” 应该为“ 教什么” 服务。 而以往备课时 , 我首先想到
・
诺 文教 学 支
3・
20I 0 / 8 J
的是该用什么教学方法 , 如何导 入, 如何安排课堂结构 , 如何设置
—— 观 l 思I 察l 考— —
真正 学会 。
“ 观课评教” 更符合语文教学的实 际。 显然 , 除了学习画图表的说明
在这些 “ 大家” 最引人瞩 中, 目的要属“ 六步教学法” 的创立者 魏书生老师 了。 笔者读师范时, 讲 教材教法的老师对魏书生极为推
崇, 可惜 自己不求上进 , 故对其人 其事所知甚少。直到工作的第二 个年头,有幸参加奉港 中学 的一 次大型语文教研活动 ,我才第一 次近距离地欣赏到他精湛的教学 艺术, 不禁拍案叫绝。 听魏老师的 课, 自然、 轻松 , 如坐春风 , 简直就 是一种艺术享受。 那次 , 应邀前来 的魏书生老师上 了一节观摩课 , 课题是《 统筹方法》 这一课 , 。 没有 连篇累牍的课文分析,没有段落 大意的归纳 ,没有中心思想和写 作特点的总结 , 在短短 的 4 5分钟 内, 他随心所欲 , 游刃有余 , 一气 呵成 , 一篇枯燥乏味的文章 , 学生 学得轻松愉快 、 扎实有效。 真的让 我大开眼界 : 原来语文课还可 以
一 一
方法外,这篇文章是被当作 “ 用 件” 中的“ 语文知识文” 来处理的。 学习这篇文章就是要用这篇文章 里的东西 。学生学的其实主要不 是《 统筹方法》 这一“ , 文”而是文 章中所传递的“ 统筹方法” 。它给 人这样 的感觉 : 好像学了统筹方 法,就是为了在生活中使用统筹 方法 , 仅此而已。 以新课程理念重 新审议那节课, 最大的缺憾是“ 把 语文过滤掉了” 。 从 教学 内容 角度 “ 观课评 教” ,是语文教学研究 的一场变 革, 也是新课程理念的要求。 今天 我们从教学内容角度来看 《 统筹 方法》这篇文章在教学上出现的
从教学内容角度观课评教
从教学内容角度观课评教我担任教研员一职只有10个月的时间,对于很多教研工作都是在尝试探索,有时候开展工作会觉得无从下手,也许这和自己的业务水平也有很大关系,所以我不断地学习、请教,期望自己能快速地成长。
平时的教研工作中,最常规的教研活动就是评课、公开课研讨,我常常在思考评课应该从哪些方面评,什么样的课是一节好课,王荣生教授“从教学内容角度观课评教”这个观点的阐述,让我有种眼前一亮的感觉,仿佛找到了答案。
一、什么是从教学内容角度观课评教“教学方法是重要的,体现先进理念的教学方法应该被大力张扬。
然而对教学方法的努力,是为了更有效地实现教学内容。
对语文教学来说,我们以为教学内容更为重要,更为关键。
一堂语文课,如果教学内容有问题,或者只有在考试的试卷上才有用,那么教师的教学再精致、再精彩,课堂的气氛再热烈、再活跃,价值都极为有限。
”诚然如此,反思平时我们的观课评教,的确是更关注教学方法,我们的注意点常常在于教师,看教师“怎么教”,看教师的教学技巧、教学艺术、教学风采,关注这节课上得如何精致、如何精彩,而往往忽视了这节课的教学内容。
往往是教师上得热闹,评课评得热闹,可是回头想想学生学到了什么呢,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什么呢,选择的教学内容是否恰切呢。
这是不合时宜的,因为关于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何为主导的问题,答案是不言自明的,当然是以教学内容为主导。
二、为什么要从教学内容角度观课评教王荣生教授认为之所以有这样的主张,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有利于反映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
他以《狼》的六个教例为例,说明目前的语文教学实际情况是,同一篇课文,不同的教师在教不同的内容。
“我们以为,对语文教学方法的讨论,如果不从教学内容的角度切入而单从教学方法着眼,就无从说明教学方法的不同之处,也无从判断那些教学方法的合理与否、合适与否。
”第二,有利于更妥帖地解释语文教学实践。
他以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支玉恒执教的《只有一个地球》和一位教研员的评课文字为例,阐述了这堂课的成功,在于教师把握住了适宜的教学内容,而绝不仅仅是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活动“好”和“妙”。
李茹:从教学内容的角度观课评教
李茹:从教学内容的角度观课评教从教学内容的角度观课评教——读《听王荣生教授评课》小记文/李茹对教学内容的深透把握、自如利用都须教师先“内练一口气”,多读书,读好书、读透书,那么“外练筋骨皮”,则会水到渠成。
——题记基于假期里要阅读几本教育类书籍的思想,在读完《精致语文听徐杰老师评课》一书以后,紧接着开启了《听王荣生教授评课》这本书。
初读这本书,感觉理论性比较强,甚至有点艰涩难懂,感觉自己读不下去了。
“越是难懂的书籍,越要耐着性子读下去,就像外国名著一样,初读你都会有读不去的感觉,慢慢地你会越读越上瘾,你会发现书中别有一番洞天存在……”曾在一本书上读过的给自己有影响的语句在脑海中浮现,召唤着我要用心去读这本书。
王荣生教授的观点是从教学内容的角度观课评教。
共有五个板块的内容:“名课学习”“课例研讨”“课例评析”“课例兼评”“课例综述”。
全书共有18个课例。
再次硬着头皮拿起这本书,这次我换了一种方式来读,用读课文,品课例,思点评,写批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阅读,不求多,只是一点一点地去咀嚼,有时候一页文字我会反复阅读好几遍。
就这样来回往复多次,慢慢地,我发现书中的内容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深,竟还读出了一些感悟,收获了一些思想。
从教学内容的角度观课评教,意味着“语文课堂研究关注点的转移”,以前我们的课堂研究多是考虑“教学方法本身的合理与否”和“教学方法使用的合理与否”,主要考虑如何教才能让学生学得好,而读这本书,可以让大家明白,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而非教学方法“选择”教学内容,因为主张从教学内容入手,“有利于反映语文课堂的实际状况”,“有利于更妥帖地解释语文课堂实践”。
书中有一句话对我触动很大:一个比喻的修辞,从小学低年级就开始教,一直到高三还在教,可是,仍然有很多学生仍然没有很好地掌握这种修辞(暗喻或借喻),这最后只能归结为我们可能一直都没有深入地去教,有的只是多堂课中的三五分钟的引导点拨而已,不然,岂会出现一个简单的比喻要教上十年还有不会的学生呢?故在教学时对教学内容的选择非常重要,一篇课文中可教的内容非常多,如果你什么都想去教,到头来,就可能出现是什么都在课堂中出现了,但学生却是什么也没有学到。
从教学内容角度观课评教
4
我国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的问题,表现 在课堂教学,是集团性的、长时期的、大 面积的出现教学内容的不正确、不合适。 认识语文教学的问题,应该树立这样一个 原则: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集团 性的问题乃至错误,一定不是教师个体的 素质问题,一定是语文课程研制、语文教 材编制上的问题乃至错误。
精选课件
讨论:
“将教学看作是一种课堂活动的顺序,这 似乎是很自然的。”
事实上,语文教学研究中所讲的语文教学方 法,很多时候说的就是这个“课堂活动的顺 序”,比如钱梦龙老师的“导读法”、魏书生 老师的“六步教学法”等等。
精选课件
教学活动的两个维量
“但要这样全面地解释教学,还必须至少看 到教学活动的两项维量,也就是活动顺序的 两项维量。课堂活动可以指师生的课堂活动, 也可以指活动的内容。因此教学活动顺序既 可以从师生活相互作用的形式(指他们在课 堂上做什么),也可以从活动的实质内容来 描述。前者一般称为‘教学方法’或‘方 式’,后者称作‘学科内容’、‘课程’或 ‘教学内容’。”精选课件
精选课件
有利于反映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 狼
(1)导入,播放短的动物卡通录像片。 (2)指导学生熟读课文,理解情节、人物。 (3)同学们编写课本剧。 (4)交流与评价。
精选课件
有利于反映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 狼
(1)熟读课文。 (2)同学们自编课内百字小练习,以两人小组 为单位进行自测。 (3)再读课文。 (4)教师发课堂智能练习——解释词义、理 解句义、语段阅读。学生做练习,教师组织评 讲。
纲领性 抽象性
精选课件
教学方法的技术层面
教学方法的技术层面,或者叫“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落实在教学的行为和手段上,有 各种各样的分类法。
教师教学大赛——观课评课模板(物理)
教师教学大赛——观课评课模板(物理)XX老师这节《》课,教学过程中始终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评教师的教育观),注重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不仅体现了物理课堂的“教学性”,也体现了物理课堂的“教育性”,纵观整节课,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析。
一、教师教学素质好,教学氛围和谐、积极XX老师基本功扎实,讲授知识有深度,有广度,有技巧。
整节课能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操作熟练,实验的演示时机、位置把握得当,能照顾到全体同学,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板书设计科学合理,言简意赅,条理性强。
教师整节课的教态亲切、语言自然,明朗流畅,富有感染力。
营造了积极、和谐的教学氛围和师生关系,为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完成科学实验和问题探究做了很好的教学铺垫。
(评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二、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确定教学目标和内容本节课把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物理教学的目标,将“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等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于教学活动中。
《》这节课重点要求学生形成…………等物理概念和规律,通过……………(教学环节)加深学生对…………概念/规律的理解和掌握,并用其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
…………(知识点)的教学上,创设…………情境/通过…………实验,让学生探究…………的关系,突破…………知识点。
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通过科学推理和科学论证等得到结论,由此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本节课的一大亮点是重视对学生的科学态度与责任的培养,通过…………(教学环节、亮点联系生活和现代科技的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评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三、教师教得好,学生学得认真(1)教师的教XX老师创设了一个真实的生活情景,让学生…………(详细介绍),引入新科,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
本节课设计了………………这些教学环节,结构严谨,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时间分配合理,难度适中。
培养了学生…………的能力,渗透了…………价值观教育。
从教学内容角度观课评教
专著《听王荣生教授评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2
课程改革的根本出发点是为了学生
课程改革的最终落脚点是课堂教学
面对复杂的课堂教学
一、课堂教学研究的基本假设
二、课堂教学研究的主题
三、课堂教学研究的方法
一、课堂教学研究的基本假设
基本假设一
广大老师是想努力做好教学工作的。
有效的听课,需要听课者掌握观课的门道。
语文课例研究,是语文课堂教学 研究的新领域,也是语文课程与 教学研究的一种新方法。
努力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研究的学术含量
可以预料,语文课例研究将成为语
文课堂教学研究的主战场,其学术含 量会有较大的提升,其推动语文课堂
教学改善的功效会逐渐彰显。
语文课例研究的5种样式
将教师教的活动与学生学的活动相对分列,又
十分关注其关联性,是破除语文教学种种弊端 的一个简易方法。
语文知识教学 多媒体的运用 背景材料、拓展性材料的引入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实现
教师想教什么 教师实际在教什么 学生实际学了什么
课堂教学研究的主题
基本主题1
学科课程目标
教师想教什么
学生的实际情形
求相应的对策 。
有效教学:面对复杂的课堂教学
王荣生 博士
上海师范大学 学科教育研究所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主要著作
专著《语文科课程论基础》(第2版)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
专著《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
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
总主编《语文教育研究大系(1978-2005)理论卷》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
专著《语文教学内容重构》
从教学内容角度观课评教(精)
3、研究试题角度,精心编制试题。
现代文阅读试题,紧扣课标要求、考试说明、 双向评价细目表,紧扣文本特点、文体风格, 有层次、多角度设置试题。
试题举例
“这篇文章在构思和写作方法方面富有特色,请 结合文章内容,就其中一点写出你的见解和发现。” “文中画线句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表达效 果是 。文中运用同样修辞方法的另一个句子 是 。” “鉴赏和评价是阅读的重要能力。请你结合本文的 思想内容,写一段叙评结合的赏析性文字,100字 左右。”
命题思考
答案要准确,贴住文本内涵、文本特色,贴住 学生的理解思路,充分考虑学生答题的可能性、 答案的多样性、相近性。
评分标准要明确,得分点和评分要求具体,便 于阅卷教师科学地批阅试卷,最大限度正确衡 量学生的答案分值。
试题答案举例
如:示例:“吃”在句中是消解、分解的意思,这里运用拟人
的手法,形象生动地说明了食用薄膜易分解,环保的优点。
链接材料
近日,一个15岁的少年竟因长期用耳机 听音乐造成耳朵失聪,成了“聋子”。 记者调查时发现,生活中随处可见挂着 “MP3”、塞着耳机、边走边听歌的年轻人。 他们上学、吃饭,甚至睡觉时,都习惯性地塞 着耳机听音乐,而且为了保持音乐清晰,他们 经常会提高音量。
(二)关于试题编制
1、反复阅读,正确理解文本内容,深入领会主 旨,围绕文章主旨编制题目。
试题举例
07年我市的一道圈点评注题: 文中有两处画线句,请选择其中的一处做圈点评注。(6 分) 提示:第一步:在句中圈出1个富有表现力的词语,从意 义和作用两方面做注; 第二步:品评赏析句子,可以从内容理解、表达效果等 角度入手。 其中一个句子是: 山路上,每每歇息时,父亲总是让我站在里面,他站在 外边,用身子挡着我,生怕我不小心跌下去。
教研活动的观课评课(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以观课评课为主要形式,旨在通过听课、评课,让教师们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以下是本人对本次教研活动的观课评课报告。
二、活动过程1. 观课环节本次教研活动共观摩了6节优质课,涉及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等多个学科。
在观课过程中,我认真记录了每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的情况。
2. 评课环节评课环节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教师自评,二是同行互评。
在自评环节,授课教师首先对所授课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和反思。
在同行互评环节,听课教师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对所授课进行了点评,并提出改进建议。
三、观课评课心得1. 教学内容方面在本次教研活动中,我发现各位教师都能准确把握教材,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
例如,在语文课上,教师注重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在数学课上,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题技巧。
2. 教学方法方面各位教师在教学方法上都有各自的特色。
有的教师采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的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效率;还有的教师注重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教学效果方面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我发现各位教师都能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们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度。
四、改进建议1. 提高备课质量备课是教学的基础,教师应充分了解教材、学情,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
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可以借鉴他人的教学经验,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
2. 加强教学研究教师应关注教育教学理论,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同时,教师可以参加各类教研活动,与同行交流教学经验,共同进步。
3. 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从教学内容角度观课评教
从教学内容角度观课评教王荣生一、什么是从教学内容角度观课评教观课评教的角度,因各种不同的目的而有所不同。
但语文教学观课评教的习俗角度,是教学方法,着眼于教师,着眼于“怎么教”,着眼于教师的教学技巧、教学艺术、教学风采,讲究的是上课如何精致、如何精彩,这在公开课、观摩课、评比课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研究,也被鼓励从教学方法上着力,讲究教学过程,探求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怎样的一堂课才算好课,许多教师在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心中想的是“怎么教”的方法问题,先怎么教、再怎么教、后怎么教。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观课评教的角度上升到了“教学理念”,而理念的落实处,往往也被理解为教学方法,主张平等对话、体现探究学习等等,在许多教师和评课专家的心目中,似乎都仅仅是教学方法的改革。
建构主义的引进,使我们观课评教的立足点,从教师的“教”逐渐转移到了学生的“学”,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在实践探作中,所提出的“学生活动”“课堂气氛”“教学效果”等等指标,很大程度上又被还原为教师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重要的,体现先进理念的教学方法应该被大力张扬。
然而教学方法的努力,是为了更有效地实现教学内容,先进的理念首先关乎教学内容,首先要落实到“教什么”上。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是两个侧面,观课评教的角度既可以从先怎么教、再怎么教、后怎么教的角度去考察,也可以从先教什么、再教什么、后教什么的角度来审视,既可以侧重在教学方法,也可以侧重在教学内容。
在目前的情况下,对语文教学来说,我们以为教学内容更为重要、更为关键。
一堂语文课,如果教学内容有问题,或者只有在考试的试卷上才有用,那么教师的教学再精致、再精彩,课堂的气氛再热烈、再活跃,价值都极为有限。
在评价一堂课的教学方法好不好之前,首先要考察它的教学内容对不对;在感受课堂教学的活跃气氛之后,更要关心学生是不是驻留了与教学内容相应的语文体验;我们还很有必要,关注语文课程目标的有效达成问题。
从课堂教学观察与评价的角度即同行的角度去讲如何评价一节课
从课堂教学观察与评价的角度即同行的角度去讲如何评价一节课第一篇:从课堂教学观察与评价的角度即同行的角度去讲如何评价一节课从课堂教学观察与评价的角度即同行的角度去讲如何评价一节课。
一、评价教师的教(一)评价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及达成除了考虑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对教材的把握,以及对教学策略的运用之外,应充分考虑到对学情的了解,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1.评教学目标的设定,一看制定的教学目标是否落实了三维教学目标,是否考虑到三者的有机整合和体现学科特点。
二看制定的教学目标是否具体---知识与技能目标是否用可以检测学生学习行为的动词来阐述;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描述,是否落实在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过程中。
三看制定的教学目标是否适切----是否以本学科的课程标准为指导,难易适当,是否能体现学生的年龄特点、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是否考虑到学生的基础和个体差异。
2.评教学目标的达成,一看制定的教学目标是否全面落实三维教学目标;重点知识和技能是否得到落实;是否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注意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是否注重学生学习动机、兴趣、习惯、信心等非智力因素培养;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如何。
二看是否以简驭繁,使学生易懂、易掌握,当堂问题当堂解决,学生负担合理。
三看教学效率是否高,学生的受益面是否大,不同程度的学生是否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进步。
(二)评教学思想是否体现新课程理念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那么教学就应该以适合学生主动发展为出发点,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入手,把教学的重点从单一的教转向学生的学。
学生能自己学会的,应该让学生自己学。
以往评课强调教师要精讲多练,而现在应关注教师精讲精练,学生想讲想练。
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讲解为主,有利于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掌握知识。
而在新课程背景下,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客观审视,传承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思考的讲授式教学,提倡启发式教学,扬弃被动的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接受式学习。
从教学内容的角度观课评课
怎样从教学内容的角度观课评课呢?最低标准——教师知道自己在教什么1、教师对所教内容有自觉的意识。
事实上,很多教师并不知道自己在教什么,甚至连教参和试卷出题也不甚了了。
2、所教的是“语文”的内容。
针对一些语文教师“乱耕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的现象。
比如,语文课上成班会课、思想品德课、历史课、地理课等等。
3、教学内容相对集中。
这里主要是提醒教师不要在一堂课中想囊括语文教学的所有内容。
较低标准——教学内容正确4、教学内容与听说读写的常态一致。
即不要脱离了学生的语文实际,如每逢上语文课,就开口“开门见山”,闭口“段落大意”,除语文老师上课这样变态地讲外,生活中,语文并非如此。
5、教学内容与学术界认识一致。
这里是要求语文教师要有一定的专业水准。
比如,散文重在附载于景之上的情,而不是只知道写景;议论文重在分析问题,而不是观点。
等等。
较高标准——教学内容的现实化6、想教的内容与实际在教的内容一致。
教师在上完课后,应该要对照自己的教学目标,验证一下自己想教的是否真的教了。
而不是被其他评课者牵着鼻子走。
7、教的内容与学的内容趋向一致。
现在很多时候,对学生在一堂语文课中学了什么,很大程度上是有些想当然,自说自话,或者说些连自己也不相信的胡话。
理想标准——语文课程课程标准的有效达成8、教学内容与语文课程目标一致。
这里强调了语文课程之所以是语文课程,是因为课程与教学内容受目标规限、指引,是因为教学内容指向课程目标、旨在达成课程目标,而不是教师想教什么就教什么、教师能教什么就教什么。
教师开发课程固然需要,但开发和张扬是有界的,语文教师并不能代替课程,或者篡改课程,基点的准星应该对牢语文课程目标的有效达成。
因此,我们应把某堂课在哪一点上实现或接近了课程目标的哪一条目标及其程度。
9、教学内容切合学生实际需要。
以上的剖析中,我们可以看到,从教学内容的角度来观课评课上课,意味着:如果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不可得兼,宁可抓取教学内容。
怎样从教学内容角度观课评教
118I文教#笔I怎样从教学内容角度观课评教◎刘佳如果我问大家,何为“好课”?所谓的“好课”是什么样子的?我想,大家一定能不假思索地滔滔不绝地用实例来证明“好课”是这个样子的:课堂气氛活跃、教者驾驭课堂的本领很强、教学设计很新颖独特、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诸如此类,要是展开来说,能说上半天,这些都是我们平时在观课评教时所注意的几个点、几处面,也一这些点面地在我们评课的思,们为评教的*”!不,我们重要的一点一教学容,是否正确,当,!实,这正确当的教学容,是我们在观课评教时所要的本。
这正如教不地:在,我们评价一堂“好课”,本!在教评课这本,教教学容的,一堂「好课”的准、较低标准、较高标准和理想标准。
乍一看,标准,!来,我们就来一的容一、最低标准——教师知道自己在教什么“教在教什么”个方面:教所教容的意所教的是*”的内容教学容,我们一线教不禁莞尔!来我们天在上都不所?,思的的是如此!我们,特是蕴深厚的,都个共性。
那是上课时,喜欢旁征博引、拓展迁移,还不骄傲地说应是一位杂家一上天文,下晓地!孔子:“过犹不及!”我们所教的是*”的内容,不是教思教历史、教地理!这也正如教而言“乱耕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实,所教的是*”的内容,应该是课“好课”的!教学容应该少而精,这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贝叽例如:一个比喻句,教了12年,孩子学了12年,结果仍是学不会!究源:*次遇到比喻都要'方’,但次都是在同时要'教'二三十个容的情况下点一下,晃一下,或50秒,或1分钟,结果等来都没有教!对阅读教学而言,40分钟教数十个容,势必是课的肢解,如果一堂课十几、二十个容在教学,那么大致可以断定这个不在教什么教学容,使学学得透彻,也是课’好课’的之一。
”因此,我们拿到一篇课,先要她读厚,也是做加法,晓她的林林总总;更重要的还是要把她读薄,也是做法,精正确当的孩子展的那些容为课堂的教学容此之,我得还可以的学,比如这节课我们来学比喻句,她学透学扎实,不仅会,更要学以致用,让孩子们能形象地写比喻句,这是重要的点的面面到的教学容,真的是!这绝不是言!二、较低标准一教学内容正确“教学容正确”个方面:教学内容与听说读写的一致教学容学一致王教授强调:“语文课所教的听说读写,其取向、方要在活学所要的、所用的一致来的面是,如果我们所教的在上的用处,的在上也用不上,那么是的”教是一的,读来让我!因为是教学的,我们一教都很,年的,分的是阅读解时的问,的是很*”,正如王教所例的“看到一句一开”、*到人一写写写”、I!"#$I语"#$与&'•下/2O2I/O6119“通过……表现了……赞美了……”+因为考试要考啊,所以这些程式化的语文知识就成了我们上课的教学重点+于是,我手把手地一遍又一遍地教我的孩子们牢牢记住,并烂熟于心!我们也清楚地知道,“除了语文课,除了语文教师的备课,没有人这样读小说+”唉!无奈啊!教的这些变态的东西就是来应付考试的!语文的美,本来应该在于她的词汇与句式,我们要教给孩子的是积累有的词句,们学以,!教学内容与学术界认识一,就是与正确的专业知识一+在这点上,王教了我们一教师专业知识的正确,又了在的缺这,就是没有住学,没有学的+我们应该以学教,应该一个语文知识点为教学的式程+教是要教师在语文教学界通的语文知识,要教师地业知识的学现为教学内容的除+”三、较高标准一教学内容的现实化"教学内容的现实化"也的内容:想教的内容与在教的内容一教的内容与学的内容一“语文教师在想教与在教,遍地在+”这一现的遍在于我们的备课教学+例,我们学有课的,通知或提前十分钟告诉你,一节课去你的随堂课-这时,有的教师就慌了,因为平时的备课,就是纸上谈兵,写的教案就是东拼拼、西凑凑,应付检查了:有十分钟备的,连忙临死抱佛脚地要讲的内容过一遍,抓抓重点没有接到通知的,见到被开,领导手握一张凳子,与你点头示意,然坐到你的皮底,美其名曰“学学”!这时,如果说你的内心没有波澜,那是假话-但是,一名久经沙场的语文老师即使再紧张,这堂课还是够四平八稳、一板一地完成的:有的差强人意,有的许还十分精彩:但是,要是们拿出的教案,那么,笑话就出现了:整堂课所教的内容与教案大径庭:这正应了王教授所言“教师写教案常规上是有教学目的,即教,但在一堂课,任课教师有人去教的是的教了”!“教是为了学学,是要到学生的学,教与学是的关系,但者一致,教师的教与学所留驻的经具有明的关联性,这一堂课无是的要”于这一点,我到有时出开课,要知道开课上的教学内容与所的教案是一的。
从教学内容入手观课评教
从教学内容入手观课评教——访上海师大王荣生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师报怎样的一堂课才算好课?许多老师在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心中想的是“怎么教”的问题,先怎么教,再怎么教,后怎么教。
王荣生教授认为,一堂语文课,如果教学内容有问题,那么老师的教学再精致,再精彩,课堂的气氛再热烈,再活跃,价值都极为有限。
因此,他主张——好的教学方法不是抽象的,它总是要与具体的学科内容联系在一起。
中国教师报:听课评课是教师基本的教研活动之一,因为教参对教学重点难度都有说明,所以大家在听课评课时一般比较注重上课老师的教学方法,而你为什么特别强调从教学内容入手观课评教?王荣生:的确,以往较长的一段时间,老师们比较关注的是教学方法、教学艺术。
特别是受公开课的影响,不少老师将形成自己的教学艺术、教学风格作为努力的方向。
教学方法当然是很重要的,但如果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脱离了具体学科的教学内容,逐渐抽象化,这就成了问题。
而我们现在正面临着这样的问题。
我们现在经常谈及的一些教学方法如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是由西方介绍来的,西方教学结构下强调下的教学方法和我们本土的教学结构之间有差异,所以它既面临着如何落实到具体学科,还面临着如何本土化的问题。
以合作学习为例。
西方的课堂结构与我们有很大差异,比如说班级学生人数较少,班级组合方式比较强调学习小组的建设,有讨论的传统。
而我们的教学总体上来说还是以老师讲授为主,四五十个学生甚至上百个学生排排坐,前面一个老师。
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座位调动不太现实,我们也没有严格的学习小组的概念,只有前后左右概念。
这种结构下的合作学习与西方课堂上的合作学习就会有所不同,需要根据本土的课堂文化、课堂教学结构有所调整。
再有,学科的差异也会带来同一种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实际运用的差异。
合作学习在数学学科里,主要用于学生解决具体的数学问题。
遇到难题了,小组合作学习,达成共识,获得数学概念,掌握数学技能和方法。
这种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可能是多元的,最后的结论相对来说是统一的、聚集的。
语文教师关于观课评课心得
语文教师关于观课评课心得从教学内容的角度观课评课“从教学内容的角度观课评课。
”这是王荣生教授的话。
我赞同。
在《听王荣生教授评课》(大夏书系)的开篇导言中,王荣生先生直接提出了观课评课的另一个视角,即从教学内容的角度来审视课堂。
看完导言,有种醍醐灌顶之感。
在以往的观课评课乃至上课过程中,我们把自己的视线侧重于教师的教学技巧等方面,“语文教学的习俗角度,是教学方法;着眼于教师,着眼于怎么教,着眼于教师的教学技巧、教学艺术、教学风采;讲究的是上课如何精致、如何精彩”。
而本质中的教学内容,却没有获得应有的位置,用王荣生教授的话来说,就是本末倒置。
“教学内容还没有着落,还稀里糊涂,还有扭曲错漏,却一个劲地研究怎么教——怎么导入,怎么……即使不是缘木求鱼,也一定是越研究越糊涂,越糊涂越费事”。
即使在新课改过程中,我们总是津津乐道于“从教师的教”转移到“学生的学”上,但也仅限于操作层面上的“学生活动”“课堂气氛”“教学效果”等等指标,很大程度上又将观课评课的角度还原为教师的教学方法了。
王教授认为,对教学方法的努力,是为了更为有效地实现教学内容。
这有点像我们常说的方向决定方法的问题。
如果方向搞错了,那么方法再好也会南辕北辙的。
因而,“在评价一节课的教学方法好坏之前,首先要考察它的教学内容对不对;在感受课堂教学的活跃气氛之后,更要关注学生是不是驻留了与教学内容相应的语文体验;我们还有十分的必要,关注语文课程目标的有效达成问题。
”(第4页) 这也是我们常说的“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的问题。
有很多次,我在听了公开课后会喜欢问问教者:“你这节课想教什么?”老师们往往语焉不详。
这里,不妨来看看王荣生先生是如何阐述的。
王教授参考了黄甫全《现代教学论学程》(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14-315页)上对教学方法的分解:1.原理层面——教学方法观特点:纲领性;抽象性2.技术层面——教学策略特点:中介性;中立性3.操作层面——学科具体的教学方法注意点:一是方法本身合理与否;二是方法使用的合适与否4.技巧层面——教学技巧这一层面已经带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独创性以及所体现的个人魅力,优秀教师往往就是凭借其独特的教学经验、个性品质、能力修养以及教学机智等,使教学方法达到了教学艺术的境界,有的还形成了独特的教学风格,或者创立了某种教学流派。
如何进行观评课?
如何进行观评课?观课评教有学术性观课评教、考核性观课评教、教研性观课评教三种,所以在评课前首先要搞清楚类型。
作为我们一般教育工作者主要采用第三种即教研性观评课,这一评课方式,其实质是一种教学临床研究方式,属于一种教学反思。
要搞好这一观评课活动,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明确教研性观评课的特征:1、对课的好坏有基础判断。
但不以评课的好坏为目的;2、重在理解课堂行为的教育教学意义;3、评课方式主要应采取课例研讨;4、要把握有限的视角。
二、搞清教研性观评课的内容:1、知道从哪个视角来观课评教。
课程视角主要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形态三方三、要搞清楚观评课的流程:1、以评课内容为线索的流程:(1)教学目标评析;(2)教学内容评析;(3)教学方法评析;(4)教学过程评析;(5)教学效果评析2、以教学过程为评课线索的评课流程:(1)第一个教学环节评析(2)第二个教学环节评析(3)第三个教学环节评析(4)第四个教学环节评析具体包括:课程描述(可到了什么)、问题提出(意味着什么)、问题聚焦(问题的实质是什么)、课堂重构(是什么决定课要这样上)四、观课评教的方式:1、课例点评。
就某一个专题展开对一堂课或若干堂课的细节作出直接的判断和分析。
2、课例解析。
对一个或若干个课例就某个侧面做切片式分析。
例如:可以从教师想做什么?教师实际做了什么?学生实际上学到了什么?来观课。
3、课例综述。
对一个或若干个课例就某个侧面的概括和综述提出某个问题,并尝试作出回答。
4、教学对话。
通过的上课者的追问和反问来呈现上课者的思维矛盾来揭示一个上课的道理。
5、课例改造。
通过对已有的一个课例进行改造来说明一个上课的道理。
6、课例比较。
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课例之间的比较老说明一个上课的道理。
7、课例总评。
用若干个课例来说明一个上课的道理。
8、案例研究。
以一个原理来阐释一个课例,以一个课例来说明一个原理。
从课堂教学观察与评价的角度如何评价一节课
2、评价学生的学
要确立以学论教的观念,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具体说就是教师的教是否有针对性,看教师能否从学生现有实际情况出发,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从教学的实际效果出发来设计、实施教学活动,教师的评价是否促进学生改进学习、增强信心、提高效益;与此相对应的是看学生的学是否有实效性,看学生的情感是否被调动,知识、技能和情感等多方面是否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与和谐发展。
2.评教学目标的达成,一看制定的教学目标是否全面落实三维教学目标;重点知识和技能是否得到落实;是否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注意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是否注重学生学习动机、兴趣、习惯、信心等非智力因素培养;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如何。二看是否以简驭繁,使学生易懂、易掌握,当堂问题当堂解决,学生负担合理。三看教学效率是否高,学生的受益面是否大,不同程度的学生是否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进步。
(2)评教学思想是否体现新课程理念
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那么教学就应该以适合学生主动发展为出发点,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入手,把教学的重点从单一的教转向学生的学。学生能自己学会的,应该让学生自己学。以往评课强调教师要精讲多练,而现在应关注教师精讲精练,学生想讲想练。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讲解为主,有利于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掌握知识。而在新课程背景下,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客观审视,传承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思考的讲授式教学,提倡启发式教学,扬弃被动的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接受式学习。评课时要善于分析课堂教学发生的一切,从课堂中看到教师是否真正用新课程理念上课。
从教学内容角度观课评教 - 宁波中学
示例二 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
评注:‚重‛、‚堕‛用了反复的手法,与前面
‚心变成了铅块‛相照应,可见作者当时心情是多 么沉重,这沉重是由于虐杀了弟弟游戏的童心造成 的,因为一直无法补过,所以这块铅始终压在心上, 很重很重堕着堕着。‚重‛、‚堕‛是第四声,读 起来就有沉重的感觉。
运用解读知识“点评”阅读《风筝》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教学环节的组织
终点
起点
董承理老师执教的《读〈伊索寓言〉》
1
名课研习:董承理《读〈伊索寓言〉》
一、问题情境 这篇文章是讲什么的?作者写这篇文章目的是什么?‛
学生对课文的初步理解产生了分歧,‚一种是认为本文批评某些社会
现象的,另一种是认为谈用寓言教育孩子的问题的,还有一种意见是 认为课文是纠正寓言的幼稚和简单的。‛
三、评点后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并选择重点几则进 行全班交流。 四、阅读下列几则对鲁迅作品语言风格和人格精神 方面的评价资料,请在文中找到与这些评价相一致 的地方,并加以评注,评注时要学会运用这些资料 中的重要信息。参照示例三。
【资料】
关于鲁迅作品语言风格和人格精神方面的评论
№1
鲁迅先生创作态度严肃认真,语言准确 精炼,逐渐形成了他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 有人把它叫做‚鲁迅风‛。我们阅读任何 一篇鲁迅作品,都会强烈感到它的语言简 洁、明快、直白、洗炼,既冷隽又犀利, 既深刻又辛辣,具有强烈的嘲讽色彩,富 于节奏感和音乐美。
【资料】
关于鲁迅作品语言风格和人格精神方面的评论
№5《风筝》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通过
联想注入作品生活的情趣,把抒情与叙事 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联想的手法在《风筝》 一文中也有所表现。它由北方的春想到南 方的春,又由春想到南方的故乡。从写风 筝落笔,引出了一段极具生活情趣的事件, 阻止兄弟做风筝。文章既有景物描写,又 有叙事抒情,把孩提时代的那种童真之趣 写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听王荣生教授评课
文教学中注重研究学生的心理,并根据研究成果纠正自己的教学思想,
改革自己的教学方法,确实可以改变教与学不协调的现象。
教学方法
应该经常和学生商量一点教学实验,这样就使教学充满了源头活
水。 “互助”二字很重要,帮助学生学习,就不是让学生学习,更
不是强迫、命令学生学习。从中我们这些老师也可以学到很多。
魏的论文《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谈谈对“教师即课程”这一说法的体会。 (第20页)
一次结构性的课堂观察包括: 课前会议、课上观察和课后会议
观察前的准备工作表 课后反思表
六、从教学内容角度观课评教 意味着什么
1、引到了语文教学研究关注点的转移,有助于 语文教师减少备课的无效劳动。
2、促使“好课”的形态改变,有助于语文教学 回归根本。
较低标准 教学内容正确 4、教学内容与听说读写的常态一致。 5、教学内容与学术界认识一致。
较高标准 6、想教的内容与实际在教的内容一致。 7、教的内容与学的内容趋向一致。
理想标准 8、教学内容与语文课程目标一致。 9、教学内容切合学生的实际需要。
什么是教师风格
教师风格,指的是教师对语文教学内容的 选择与创生,即在语文课程与 教学内容研 制严重落后的情况下语文教师对教学内容 所作的 创造性 的开发,或者说是教师 “实 践性知识”的显现。
教学的核心问题,是“怎么教才是有效 的”。包括三方面:
教学效果;教学效率;教学吸引力。
吕叔湘提出以往的语文教学具有“少、慢、 差、费”的特点。
吕叔湘于1978年说:“十年时间,2700多 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 岂非咄咄怪事?”
追求效率,是魏书生语文教学改革的突出 特征,是其灵魂。
了一定的强化措施:一是加强阅读训练,增加课本的选文数;二是加强说写
观评课报告教师评价
观评课报告教师评价一、导言本次观评课旨在对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进行评估,为教师提供宝贵的反馈意见和建议。
通过观察教师上课的内容、教学方法和与学生的互动,我将对该教师进行全面评价,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指导建议,希望能够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学效果。
二、教学内容和安排本次观评课的教学内容为《中国古代诗歌鉴赏》,教师针对高中生开展了一场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
教师根据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和基础知识,选取了一些优秀的古代诗歌进行讲解和解读。
通过详细的课件和生动的讲解,教师使学生对古代诗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教学安排合理,分为导入、展示、解读和总结四个环节。
导入环节中,教师用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古代诗歌的初步认识。
在展示环节,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展示了一些古代诗歌的特点和表现形式,引导学生加深对古代诗歌的理解。
在解读环节,教师通过对诗歌的细节解读和批评分析,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古代诗歌的内涵和艺术魅力。
在总结环节,教师概括了本堂课的重点,并给出了课后的学习任务。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使整堂课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
导入环节教师采用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展示环节中,教师运用了课件、图片等多媒体手段,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古代诗歌的美。
解读环节教师通过教师笔记、讲解与学生互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
总结环节中,教师以简明扼要的方式概括了本堂课的重点,并给出了合理的学习任务,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和思维能力,通过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同时,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通过示范欣赏和鉴赏古代诗歌,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四、教师表现和评价教师在本次观评课中表现出色,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教学专业素养和教学经验。
首先,教师对古代诗歌的理解深入,针对性地选取了一些优秀的诗歌进行分析和解读,使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理解古代诗歌的内涵。
从教学内容角度观课评教PPT文档共44页
从教学内容角度观课评教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钉路 德。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教学内容角度观课评教王荣生摘自:《语文学习》2005.6编者按:在语文课堂教学研究中,改变一味讲究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艺术的标准,推进从教学内容角度观课评教,是本列王荣生教授主持的“案例〃课程内容建设”栏目这两年所致力的工作之一,这方面相关文章有《语文教学的内容与目标达成》(2004年第1期)、《语文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2004年第4期)、《对两个课例的评议》(2004年第4期)、《语文教师教学内容选择的现状调查及分析》(2005年第1期)等系列文章。
另外王教授还在其他刊物发表了《合宜的教学内容是一堂好课的最低标准》(《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05年第1期)、《探求课例的课程论意义──评郭初阳老师的<愚公移山>》(《教师之友》2005年第3期)、《在两个关联中反思、审议语文课堂教学》(《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05年第5期)等文章。
本文是上述研究的小结性论述。
一、什么是从教学内容角度观课评教观课评教的角度,因各种不同的目的而有所不同。
但语文教学观课评教的习俗角度,是教学方法,着眼于教师,着眼于“怎么教”,着眼于教师的教学技巧、教学艺术、教学风采,讲究的是上课如何精致、如何精彩,这在公开课、观摩课、评比课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研究,也被鼓励从教学方法上着力,讲究教学过程,探求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怎样的一堂课才算好课,许多教师在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心中想的是“怎么教”的方法问题,先怎么教、再怎么教、后怎么教。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观课评教的角度上升到了“教学理念”,而理念的落实处,往往也被理解为教学方法,主张平等对话、体现探究学习等等,在许多教师和评课专家的心目中,似乎都仅仅是教学方法的改革。
建构主义的引进,使我们观课评教的立足点,从教师的“教”逐渐转移到了学生的“学”,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在实践探作中,所提出的“学生活动”“课堂气氛”“教学效果”等等指标,很大程度上又被还原为教师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重要的,体现先进理念的教学方法应该被大力张扬。
然而教学方法的努力,是为了更有效地实现教学内容,先进的理念首先关乎教学内容,首先要落实到“教什么”上。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是两个侧面,观课评教的角度既可以从先怎么教、再怎么教、后怎么教的角度去考察,也可以从先教什么、再教什么、后教什么的角度来审视,既可以侧重在教学方法,也可以侧重在教学内容。
在目前的情况下,对语文教学来说,我们以为教学内容更为重要、更为关键。
一堂语文课,如果教学内容有问题,或者只有在考试的试卷上才有用,那么教师的教学再精致、再精彩,课堂的气氛再热烈、再活跃,价值都极为有限。
在评价一堂课的教学方法好不好之前,首先要考察它的教学内容对不对;在感受课堂教学的活跃气氛之后,更要关心学生是不是驻留了与教学内容相应的语文体验;我们还很有必要,关注语文课程目标的有效达成问题。
从教学内容角度观课评教,也就是审视、反思这堂课教师教了什么,进而探询、体察学生所驻留的学习经验,并考察教学内容与语文课程目标的关联及程度。
二、怎样从教学内容角度观课评教(一)把握一堂好课的标准观课评教的最直接目的,是对一堂语文课做质的评价,以判断它是好课还是讲课。
从教学内容的角度,我们提出一堂语文“好课”的最低标准、较低标准、较高标准和理想标准。
最低标准●教师知道自己在教什么1.教师对所教内容有自觉的意识。
2.所教的是“语文”的内容。
3.教学内容相对集中。
按道理讲,一个教师上课,不会不知道自己在教什么,对所教的内容或多或少总该有些专业上的理据。
但实际的情况并非如此。
“不知道教什么”,是语文教师备课的最大困扰:“不知道教了什么”,是语文教师课后的普遍感受。
从接触的大量课例看,我们的许多语文课,任课教师真的不知道自己在教什么,常常连“教参这么规定”“考试这么出题”这种极为勉强的理据都找不到、对不上。
就看见师生在课堂里忙活,但往往不知道自己在忙些什么,这在语文课是常有的现象,恐怕也是语文课所特有的现象。
鉴于此,我们把“教师对所教内容有自觉的意识”这一看起来有些怪异的条目,列为语文课“好课”的最底线。
有些语文课,老师在讲解、在运用多种资源,学生进行着多种活动,包括时不时地“四人小组讨论”,师与生的“对话”也频繁,教师似乎也知道自己在教什么,有时还能说出一些道道来。
但稍一考察,就可断定其所教的内容与“语文”的关联不大,对学生的听说读写不发生实质性的影响。
“乱耕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这可以说是许多语文课的真实写照,不知道自己在教什么,往往就表现为一堂课充斥着大量的与“语文”关联不大甚至明显无关的东西。
尽管对什么是“语文”什么不是自己的“地”与别人的“田”如何辨认由谁划分,这些都需要作进一步的讨论,在课例研究中也需要具体问题做具体分析,但在原则上,所教的是“语文”的内容,应该是语文课“好课”的底线。
教学内容少而精,本来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准则。
但我们的语文课,一堂40分钟左右的课通常是十几、二三十个内容,上课东抓一下西摸一把,看起来什么都有了,其结果却是什么也没有教、什么也教不会。
比如关于“比喻”,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教,一直到高三的高考复习班还在教,结果是学生仍然学不会。
十二年语文课教不会一个比喻,只能有一种解释,那就是没教过──老师每次遇到比喻都要“讲”,但每次都是在同时要“教”二三十个内容的情况下点一下、晃一眼,或者50秒,或者1分钟,其结果等于从来没有教!对阅读教学来说,40分钟左右教数十个内容,势必是对课文的肢解,如果一堂语文课有十几、二三十个内容在教学,那么大致就可以断定这个老师不知道自己在教什么。
教学内容相对集中因而使学生学得相对透彻,也是语文课“好课”的底线之一。
较低标准●教学内容正确。
4.教学内容与听说读写的常态一致。
5.教学内容与学术界认识一致。
首先要强调与常态的一致,即语文课所教的听说读写,其取向、其姿态、其方式,要与在生活、工作、学习中所需要的、所运用的一致起来。
常态的对立面是变态,如果我们所教的“语文”只有在考试试卷上才体现它的用处,随语文考试的改进甚至连在考试试卷上也用不上了,那么就是变态的“语文”。
比如阅读小说,看到第一句,喔唷“开门见山”,看到人物出场,喔唷“肖像描写”,然后分析“从上写到下,从装饰写到面容”等等,接着进入“动作描写”,又接着过渡到“心理描写”,最后“通过……会现了……赞美了……”。
除了语文课、除了语文教师的备课,没有人这样读小说,那么教学内容显然就变态了。
教了一堆语文教师除了“讲课”、除了“备课”之外自己也从来不这样读、写、说话、聆听的“语文”,能说是一堂好课吗?是我们所希望的语文课吗?与学术界认识相一致,实际上就是与正确的专业知识相一致。
应该说,目前的大多数语文教师都是高师院校中文系的毕业生,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如果问的话,多数教师也能正确地说出这些知识。
比如古代诗歌和现代诗歌有区别,唐诗和宋词有区别,浪漫主义诗歌与现实主义诗歌有区别等等,对此多数老师是知道的。
但在课堂教学中,从小学到高中,诗歌教学解题、作者介绍、背景介绍,然后是段意、主题、语言特色,老师“知道”的区别不见了,教学内容与一般文章也几乎没有多少差异,至多加一点音韵或意象的胡椒面。
抒情散文的“情景交融”这人人都知道,小说的“虚构”这也人人都知道,议论文的关键是“问题分析”而不是观点的表态,这虽不是人人都知道但好些老师是明白的。
那么,为什么要在黑板上列出某篇散文写了什么景而抽空了粘在景上的情?为什么把小说中的故事当成日常事件在评说?为什么议论文只讲这观点如何对如何好,只讲结论、本论、结论的“格式”?与听说读写的常态一致,与学术界认识相一致,实质是要求教师反思、审议在语文教学界被“通行”的“语文知识”,要求教师不断地进行专业知识的进修学习并体现为教学内容的除旧纳新。
较高标准●教学内容的现实化6.想教的内容与实际在教的内容一致。
7.教的内容与学的内容趋向一致。
根据我的观察和分析,语文教师在想教什么与实际在教什么之间,普遍地存在着阻隔、矛盾乃至对立、冲突。
比如教师主观上想教学生“如何感受和鉴赏抒情散文”,但实际在教的东西是列出某篇散文写了什么景,浸透作者情感的“景”被当成似乎人人能见着的客观之物。
比如教师主观上想提高学生的小说鉴赏能力,但实际却是把小说中的故事当成日常事件在评说、甚至猜测。
教师写教案常规上是有“教学目标”的,即“想教什么”,但在一堂课后,任课教师很少有人去验证自己想教的是否真的教了。
在过去的观课评教中,想教什么与在课堂里实际在教什么这种考察几乎完全被忽略了,不同的观课者往往按照各自的“想法”发表各自的“意见”,往往要求(建议)任课教师体现他原本就没有想过要教的东西,而忘记了该堂课的使命本来就应该是有效地体现该教师原本想教的内容。
想教什么与实际在教什么之间,在语文课常会出现距离;而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则会呈现种种更为复杂的情况。
教是为了帮助学生学,最终也要落实到学生的学,教与学虽不是单纯的传递关系,但两者趋向一致,教师的教与学生所驻留的经验具有明显的关联性,对一堂好课无疑是基本的要求。
但在过去的观课评教中,这也几乎完全忽略了。
长期以来,尤其是在公开课,我们的观课评教没有把“想教什么”“实际在教什么”与学生“实际在学什么”勾联起来,学生在这堂课究竟学的是什么,也很少作为课堂教学研究的主题,我们至今还没有系统地开发出探询学生驻留经验的方法。
对学生在一堂堂语文课里学了什么,无论是任课教师还是视课评教者,很大程度上乃是想当然,甚至自说自话。
我多次建议老师,在一堂课后的隔一天,找五六个学生问一问,问问昨天的那堂语文课他们学了什么。
如果没有情错的话,五六个学生会给出五六种不同的说法,也就是说,对一堂具体的语文课学了哪些具体的内容,学生其实并不知晓,由于对这种奇怪的现象习以为常,学生可能还会惊讶地反问“语文课还要学具体的内容吗?”那么,学不到具体内容的课,能算课吗?我们不知道学生实际学了什么,却说我们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你相信吗?理想标准●语文课程目标的有效达成8.教学内容与语文课程目标一致9.教学内容切合学生的实际需要教学内容与语文课程目标一致,简单地说,就是要教“课程的语文”。
语文课程之所以是语文课程,是因为课程与教学内容受目标规限、指引,是因为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指向课程目标、旨在达成课程目标,而不是教师想教什么就教什么、教师能教什么就教什么。
这本来是常识,但在语文课目前却只能作为“理想”来追求。
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语文课程目标的具体、明晰尚有待改进,语文课程内容研制落后乃至空缺、语文教材编制与教学实践严重脱节,考试与课程目标尚有较大的距离,等等。
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错误地理解了语文教学中的“教师风格”或“教师个性”,把“课程的语文”演变成了“教师的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