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维”适应性转换浅析中国文化特色词的英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三维”适应性转换浅析中国文化特色词的英译
摘要:“三维”适应性转换是胡庚申教授提出的“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基本翻译方法和原则。该观点倡导,译者要在三维(即语言维?p文化维和交际维)适应翻译生态环境,即包括原语和目的语语言、文化、交际语境、社会环境、作者、读者和委托人这些因素的基础上,做出适应性选择并给出整合适应度较高的译文。本文以该方法和原则为指导,以例证分析做途径,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层面分析中国文化特色词的英译,并试图找到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译本。
关键词:“三维”适应性转换翻译生态环境中国文化特色词。
1.理论基础
“三维”适应性转换是“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基本翻译方法和原则。该理论是由清华大学胡庚申教授应“新时代,新译论”的号召提出来的[1]。根据胡教授的解释,“三维”具体指的是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该理论认为,在翻译活动中,原文本、原语和目的语所代表并呈现的一切(包括原语和目的语语言、文化、交际语境、社会环境、作者、读者及委托人)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这些因素合力构建了一
个翻译生态环境。翻译的实质就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并将翻译过程看做是译者在翻译生态环境中不断自我适应并做出适应性选择的过程。换言之,就是译者在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从译文的语言、文化和交际层面相互转换,做出整合适应度最高的选择,即最佳选择。但是在这些翻译过程中,必须坚持“译者为中心”的翻译理念。
2.中国文化特色词
“文化特色词”又名“文化词汇”,指的是“有一定文化背景或深刻文化意蕴的词语,包括在一定历史阶段沉淀下来的谚语、典故、特殊的人物名称等,以及现行的熟语、习语”[2]。中国文化特色词就是具备一定中国文化内涵且中国独有的词汇。原外文出版社总编辑徐明强明确指出中国文化特色词即我们自己创造的、非通用的词语[3]。这些词的英译不同于一般词的英译的原因,是因为这些词一般都具有极深厚的文化内涵意义。这就要求译者在英译这些词的时候要理解这些词的内涵意义,构建一个良好的翻译生态环境,即从语言、文化和交际三个维度仔细考虑译文的整合适应度:译文能否在最大限度保持原文语言风格的同时被英语国家读者接受;译文是否符合英语国家读者的文化习惯;译文能否准确传达原词含义。
以下内容,本文主要采用例证分析的方法,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的三维(即“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适应性转
换原则,谈谈中国文化特色词的英译。
2.1语言维的适应性转换
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指的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
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1]。换言之,语言维的适应性转换就是有关原文本与目的语文本的转换,它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尽量保存原文本的语言风格。
例如:章思英和陈海燕两位老师在翻译“2001年APEC 会议上,主办国中国提供给各国首脑的服装是唐装”一句时,将“唐装”这一极具中国特色的词汇翻译为“Tang-style apparel”[4]。根据OALD,对“apparel”的解释为:[U](especially AmE)clothing,when it is sold in shop/stores(商店出售的)衣服、服装;(old fashioned or formal)clothes,particularly those worn on a formal occasion(尤其指正式场合穿的衣服、服装)。因此,在这里,章思英和陈海燕两位老师在顺应翻译生态环境(了解“唐装”在汉语里的含义和文化背景?p保存源语言特色)和以“译者为中心”(立足保存本民族特色)的基础上,采用音译加意译的方法,既保留了原语的语言风格,又顺利、贴切传达了原语意思。又如:人们对有关“中国梦”这一新词的英译就产生过分歧,有人建议将“中国梦”英译为“China’s Dream”,既保留原词使用并列的名词的形式,又传达出一种中国特色的感觉,但是这一译法本身就是不规范的。后来又有人提出将其英译为“Chinese Dream”,这一
译法就会让英语国家读者联想到“American Dream”的内涵意义进而理解其深刻含义。
2.2文化维的适应性转换
文化维的适应性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文
化内涵的传递与阐释[1]。一般而言,文化内涵的传递是比较难的,其原因是原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在内涵上往往存在差异。为了避免由于翻译过程中译者对两种文化把握不到位而造成的误解,译者不仅要注意对原文语言层面的适应性转换,还要很好地适应原语所属的文化系统。换言之,就是在翻译过程中要具备文化意识,努力克服由于文化差异而造成的障碍,从而实现信息交流的顺利进行。这就是所谓的文化维的适应性转换。
例如:在英译我国近几年提出的“以人为本,外交为民”的外交理念时,外交部并未按照西方国家的传统逻辑,将“以人为本”英译为“humanism”,而是另辟蹊径,将其英译为“putting people first”[5]。这是因为我国提出的“以人为本”的“人”指的是“全体人民”,是一个集体主义概念,而西方国家的“humanism”是指的是个人主义概念,两者有本质的区别。将“以人为本”英译为“putting people first”是很好的,因为“以人为本”的本质就是将人民放在第一位。由此可以看出译者在英译“以人为本”这个短语时,不仅深刻理解了原词含义,而且熟知了译文读者的文化习惯。换言之,
就是说译者在文化维度很好地适应了翻译生态环境,做出了整合度高的译文。再如:中国的某些对外宣传刊物曾一度将“住房公积金制度”英译为“public housing fund”,这一译文很容易引起英语读者的误解。因为在中国和英美等英语国家中,“公共的”即“public”的指称意义不一样。在中国,“公共的”既表示“老百姓的”,又表示“政府的”。“住房公积金”,国家出台的针对编制共组人员的福利制度,公积金的一半是受惠人的工资支付,另外一半是由其工作单位支付。然而,在美国,根据OALD指出,“public housing”指的是“house and flats/apartments that are built by the government for people who do not have enough money to pay for private accommodation”(即政府为低收入者修建的公共住房)。所以将“住房公积金”译为“public housing”容易引起误解,是不妥当的。这种误解正是由于译者没有很好地适应翻译生态环境,对原文文化内涵把握不到位,因此没能做出整合适应度高的译文。 2.3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交际意图的适应性选择转换。翻译的目的就是将原文的某种信息经过适应性选择转换,通过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从这一层面而言,在翻译过程中,原文本交际意图的实现与否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中国文化特色词中,有很多词在英语中根本找不到与之相对应的词。在英译此类词的时候,交际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