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民以生为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生问题就是衣食住行,以及社会经济相关的政治生活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生问题不断得到改善,这是有目共睹的。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民生问题也在发展。虽然现在很少有人有衣食之忧,但是人们更多的是关注医疗、住房和就业等问题。而面临的这些问题比以前更加深刻和复杂。

就业是人民群众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失业则意味着失去劳动权利,中断了收入来源,生活也会由此陷入困境,所以,就业成为民生的首要问题。

我国实际的就业压力究竟有多大呢?可用三句话来概括:一是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同时存在,二是城镇就业压力加大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速度加快形成叠加,三是新成长的劳动力就业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相互交织,特别是大学生就业问题。这三大矛盾因素综合起来,形成了中国巨大的就业压力。

就业问题至关重要。为一切有劳动能力的人提供就业机会,不仅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前提,也是各国政府的重要职责和使命。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关系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关系到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医疗费用的快速增加,使农村、城市家庭因病致困的情况非常突出。“看病难、看病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问题。

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均衡。医疗资源过分集中在大城市、大医院,不仅仅让社区和农村没有能力承担起基本的医疗功能,而且也让以“高药价、高耗材”为特征的过度医疗愈演愈烈。目前,全国的医疗资源80%在城市,20%在农村;医疗卫生领域的高新技术、先进设备和优秀人才基本集中在城市大医院,老百姓得了病在当地得不到有效的治疗或不相信当地医疗机构,于是就都往大城市大医院奔,造成“看病难、看病贵”。

而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疗卫生体制变革的基本走向是商业化、市场化,带来一系列的消极后果,导致医疗服务的公平性下降和卫生投入的宏观效率低下。

住房,也是民生问题中的一个大困扰。除了深圳、广州等城市房价在2007年岁末有所下降外,全国房市还是涨声一片,而且各地房价与几年前相比,涨幅很大。有专家认为由于地价上涨趋势明显,房价的上涨依然不可避免。也有一部分专家指出,随着政府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大,房价有望降到合理的价格,两种观点不断交锋,未来房价的走势仍是不解之谜。

“国以民为本,民以生为先。”民生问题得不到解决,就不会有国家安定,也不会有社会和谐。关注民生、改善民生、造福民生,既是治国之本,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之要务。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是说就业是人民生存和生活的根本。所以,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大力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发展第三产业,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抓好高校毕业生、复转军人、新增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完善社会就业服务体系,实行“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使人人有活干。

对于“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政府应加大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促进公益性卫生机构的改革和发展。在基本医疗方面,以政府投入为主,针对绝大部分的常见病、多发病,为全民提供所需药品和诊疗手段的基本医疗服务包,以满足全体公民的基本健康需要。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发展城市社区医院,鼓励“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手术在医院,术后护理在社区”。实施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对低收入者降低医保理赔门槛、提高报销比例,以提高农村医疗服务水平,减轻农民负担。鼓励城市医师到县乡医院开展医疗服务和技术培训工作,并逐渐形成一项制度。

大量低收入者要求住房,但买不起。所以十七大说要大量建设廉租房,这非常必要,廉租房使广大收入偏低的家庭能够得到住所,这是政府的行为,政府一定要管好廉租房的建设。完全由市场调节的商品房,包括高档住宅、小别墅等等,这些完全由市场来调节。为了调节这方面,也需要从供求方面着手,如果需求量大,就该增加供给。介于两者之间的,应该有一个经济适用房或者价格较低的住房,既要有市场调节,又要有一定的政府行为在里面。

民生问题的解决,一靠发展,二靠党的政策。民生的改善、民生问题的解决,最终还是要靠发展、靠改革来促成。邓小平同志说:“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解决民生问题与加快经济发展统一起来,真心实意从关注和解决民生问题出发,在发展的基础上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解决困难群体的生产和生活问题,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的需求。

民生安定才有社会和谐。构建和谐社会当以民生为先才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