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学总论(附带彩图)
合集下载
5肌学总论、头颈肌、躯干肌
![5肌学总论、头颈肌、躯干肌](https://img.taocdn.com/s3/m/910a40b581c758f5f71f673b.png)
The Muscles of Back
• Deep group
– Splenius 夹肌 – Erector spinae 竖脊肌
• Position: fills the vertebral groove on each side of the spine
• Action: both sides together extends vertebral column and head. acting along,
– Insertion: crest of greater tubercle – Action: adducts the arm and rotates
it medially; the clavicular fibers also flex the arm; with the arm above the head, raise the body as in climbing
• Sternohyoid 胸骨舌骨肌 • Thyrohyoid 甲状舌骨肌 • Sternothyroid 胸骨甲状肌 • Omohyoid 肩胛舌骨肌
--下降舌骨和喉.
Muscles of the neck
颈深肌群Deep group
位于脊柱颈部两侧和前方。 • Lateral
– Scalenus anterior 前斜角肌 – Scalenus medius 中斜角肌 – Scalenus posterior 后斜角肌
– Insertion: lateral third of clavicle, acromion, and spine of scapular
– Acton: draw the scapula toward vertebral column. supper fibers elevate scapula, lower fibers depress scapula; if scapula is fixed, one side acting along, draws head toward the same side, and turn face to opposite side; both sides together, draw head directly backward
肌学总论 PPT课件
![肌学总论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eb381f3b14e852458fb578c.png)
腱 鞘
3)滑膜囊synovial bursa 在一些肌肉抵止腱和骨面之间,生 有结缔组织小囊,壁薄,内含滑液,叫 做滑液囊synovial bursa,其功能是减缓 肌腱与骨面的摩擦。滑液囊有的是独立 封闭的,有的与邻近的关节腔相通 ,可视 为关节囊滑膜层的突出物。
滑 膜 囊
躯干肌
1、背肌
2、颈肌 1)颈浅肌群 ;2)舌骨上、下肌 群; 3)颈深肌群。
肌学总论
运动系统的肌肉muscle附着于骨,故又 名骨骼肌。每块肌肉都是具有一定形态、结 构和功能的器官,有丰富的血管、淋巴分布, 在躯体神经支配下收缩或舒张,进行随意运 动。 1、肌的形态和构造 2、肌起止、配布和作用 3、肌肉的命名法 4、肌的辅助装置 1)筋膜 2)腱鞘 3)滑膜囊
1、肌的形态和构造 肌的构造:肌肉可分肌腹和肌腱。 肌腹venter是肌的主体,由横纹肌纤维 (红肌-红肌纤维,慢而持久;白肌-白肌纤维, 快但不持久)组成。 肌腱 tendo 呈索条或扁带状,由胶原纤 维构成,无收缩能力,附着于骨。肌腹的表 面包以结缔组织性外膜,向两端则与肌腱组 织融合在一起。
4、肌的辅助装置
1)筋膜:筋膜fascia可分为浅、深两层。 浅筋膜superficial fascia为分布于皮下,由 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内含浅动、静脉、浅淋巴 结和淋巴管、皮神经等。有些部位如面部、颈 部有皮肌,胸部有乳腺。 深筋膜profundal fascia 又叫固有筋膜, 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遍布全身,包裹肌肉、 血管神经束和内脏器官。当肌肉分层时,固有 筋膜也分层,叫做肌间隔。在体腔肌肉的内面, 固有筋膜如胸内、腹内和盆内筋膜等,包在一 些器官的周围,构成脏器筋膜或形成血管鞘。
肌 的 各 种 形 状
肌的横断面
解剖医学课件:第三章肌学
![解剖医学课件:第三章肌学](https://img.taocdn.com/s3/m/5ab6fa76cfc789eb162dc816.png)
二 、臂肌
(一)前群 肱二头肌 喙肱肌 肱肌 (二)后群 肱三头肌
三、前臂肌
(一)前群
肱桡肌 旋前圆肌 桡侧腕屈肌 掌长肌 尺侧腕屈肌 指浅屈肌 指深屈肌 拇长屈肌 旋前方肌
(二)后群
桡侧腕长伸肌 桡侧腕短伸肌 指伸肌 小指伸肌 尺侧腕伸肌 旋后肌 拇长展肌 拇短伸肌 拇长伸肌 示指伸肌
四、手肌
1 外侧群:拇短展肌 拇短屈肌 拇对掌肌 拇收肌 2 内侧群:小指展肌 小指短屈肌 小指对掌肌 3 中间群:蚓状肌 骨间肌
一、颈浅肌和颈外侧肌
1 颈阔肌 2 胸锁乳突肌
二、颈前肌Leabharlann (一)舌骨上肌群1 二腹肌 2 下颌舌骨肌 3 茎突舌骨肌 4 颏舌骨肌
(二)舌骨下肌群
1 胸骨舌骨肌 2 肩胛舌骨肌 3 胸骨甲状肌 4 甲状舌骨肌
三、颈深肌
(一)外侧群
1 前斜角肌 2 中斜角肌 3 后斜角肌
(二 )内侧群
椎前肌——头长肌、颈长肌
第六节 下肢肌
一、髋肌
(一)前群
1 髂腰肌 2 腰小肌 3 阔筋膜张肌
(二)后群
1 臀大肌 2 臀中肌 3 臀小肌 4 梨状肌 5 闭孔内肌 6 股方肌 7 闭孔外肌
二、大腿肌
(一)前群
1 缝匠肌 2 股四头肌
(二)内侧群
1 耻骨肌 2 长收肌 3 股薄肌 4 短收肌 5 大收肌
(三)后群
第四节躯 干 肌
Muscles of trunk
一、背肌 Musculi dorsi
(一)背浅肌
1 斜方肌 2 背阔肌 3 肩胛提肌 4 菱形肌
(二)背深肌
1 竖脊肌 2 夹肌
二、胸肌
Thoracic m.
(一)胸上肢肌
(一)前群 肱二头肌 喙肱肌 肱肌 (二)后群 肱三头肌
三、前臂肌
(一)前群
肱桡肌 旋前圆肌 桡侧腕屈肌 掌长肌 尺侧腕屈肌 指浅屈肌 指深屈肌 拇长屈肌 旋前方肌
(二)后群
桡侧腕长伸肌 桡侧腕短伸肌 指伸肌 小指伸肌 尺侧腕伸肌 旋后肌 拇长展肌 拇短伸肌 拇长伸肌 示指伸肌
四、手肌
1 外侧群:拇短展肌 拇短屈肌 拇对掌肌 拇收肌 2 内侧群:小指展肌 小指短屈肌 小指对掌肌 3 中间群:蚓状肌 骨间肌
一、颈浅肌和颈外侧肌
1 颈阔肌 2 胸锁乳突肌
二、颈前肌Leabharlann (一)舌骨上肌群1 二腹肌 2 下颌舌骨肌 3 茎突舌骨肌 4 颏舌骨肌
(二)舌骨下肌群
1 胸骨舌骨肌 2 肩胛舌骨肌 3 胸骨甲状肌 4 甲状舌骨肌
三、颈深肌
(一)外侧群
1 前斜角肌 2 中斜角肌 3 后斜角肌
(二 )内侧群
椎前肌——头长肌、颈长肌
第六节 下肢肌
一、髋肌
(一)前群
1 髂腰肌 2 腰小肌 3 阔筋膜张肌
(二)后群
1 臀大肌 2 臀中肌 3 臀小肌 4 梨状肌 5 闭孔内肌 6 股方肌 7 闭孔外肌
二、大腿肌
(一)前群
1 缝匠肌 2 股四头肌
(二)内侧群
1 耻骨肌 2 长收肌 3 股薄肌 4 短收肌 5 大收肌
(三)后群
第四节躯 干 肌
Muscles of trunk
一、背肌 Musculi dorsi
(一)背浅肌
1 斜方肌 2 背阔肌 3 肩胛提肌 4 菱形肌
(二)背深肌
1 竖脊肌 2 夹肌
二、胸肌
Thoracic m.
(一)胸上肢肌
肌学
![肌学](https://img.taocdn.com/s3/m/7ba52ef569dc5022aaea00a1.png)
➢三者的共同作用: 伸髋,屈膝。
内侧群
❖共5块肌, ➢ 使大腿内收, 又叫内收肌群。
前群、外侧群
❖前群 ➢胫骨前肌:伸踝关节, 使足内翻; ➢ 拇长伸肌:伸踝关 节,伸拇趾; ➢ 趾长伸肌:伸踝关 节,伸2~5趾。 ➢外侧群
➢腓骨长肌、腓骨短肌: 外翻足。
后群
❖浅层 ❖深➢外➢层小侧趾腿腓长三肠屈头肌肌肌和:(比屈内目踝、
鱼关肌节),:屈屈2~踝5趾关;节 (➢跖胫屈骨)后,肌屈:膝屈关踝 节关;节,使足内翻;
➢拇长屈肌:屈踝 关节,屈拇趾。
作业
❖人体的肌肉有哪几种?主要区别 是什么? ❖骨骼肌的辅助装置是什么? ❖运动肩、肘、腕、髋、膝、踝六 大关节的肌肉各有哪些?
❖什么是腹股沟管?什么是腹股沟 三角?
下腔静 脉
T8
腹肌
❖前外侧群 ❖后群 ❖腹直肌鞘 ❖白线 ❖腹筋膜 ❖腹股沟管
前外侧群
❖腹直肌 ❖腹外斜肌
➢腹股沟韧带 ❖腹内斜肌 ❖腹横肌
腹 直 肌 鞘
❖男性:精索 ❖女性:子宫圆韧带
腹股沟管
头颈肌
❖头肌 ➢咀嚼肌 ➢表情肌
❖颈肌 ➢胸锁乳突肌
头肌
❖面肌 ➢枕额肌 ➢眼轮匝肌 ➢颊肌 ➢口轮匝肌
❖咀嚼肌 ➢咬肌 ➢颞肌 ➢翼内肌 ➢翼外肌
颞 肌
脸转向对侧; 双侧收缩使头 后仰;
上肢肌
❖肩肌 ❖臂肌 ❖前臂肌 ❖手肌
肩肌
❖三角肌 ❖冈上肌 ❖冈下肌 ❖小圆肌 ❖大圆肌
外展肩关节 旋外肩关节 内收旋内
❖肩胛下肌
臂肌
➢肱二头肌(前群) 屈肘、屈肩。 ➢肱三头肌(后群) 伸肘、伸肩。
前臂肌
➢前群:屈肘, 屈腕,屈指, 使前臂旋前。 ➢后群:伸肘, 伸腕,伸指, 使前臂旋后。
内侧群
❖共5块肌, ➢ 使大腿内收, 又叫内收肌群。
前群、外侧群
❖前群 ➢胫骨前肌:伸踝关节, 使足内翻; ➢ 拇长伸肌:伸踝关 节,伸拇趾; ➢ 趾长伸肌:伸踝关 节,伸2~5趾。 ➢外侧群
➢腓骨长肌、腓骨短肌: 外翻足。
后群
❖浅层 ❖深➢外➢层小侧趾腿腓长三肠屈头肌肌肌和:(比屈内目踝、
鱼关肌节),:屈屈2~踝5趾关;节 (➢跖胫屈骨)后,肌屈:膝屈关踝 节关;节,使足内翻;
➢拇长屈肌:屈踝 关节,屈拇趾。
作业
❖人体的肌肉有哪几种?主要区别 是什么? ❖骨骼肌的辅助装置是什么? ❖运动肩、肘、腕、髋、膝、踝六 大关节的肌肉各有哪些?
❖什么是腹股沟管?什么是腹股沟 三角?
下腔静 脉
T8
腹肌
❖前外侧群 ❖后群 ❖腹直肌鞘 ❖白线 ❖腹筋膜 ❖腹股沟管
前外侧群
❖腹直肌 ❖腹外斜肌
➢腹股沟韧带 ❖腹内斜肌 ❖腹横肌
腹 直 肌 鞘
❖男性:精索 ❖女性:子宫圆韧带
腹股沟管
头颈肌
❖头肌 ➢咀嚼肌 ➢表情肌
❖颈肌 ➢胸锁乳突肌
头肌
❖面肌 ➢枕额肌 ➢眼轮匝肌 ➢颊肌 ➢口轮匝肌
❖咀嚼肌 ➢咬肌 ➢颞肌 ➢翼内肌 ➢翼外肌
颞 肌
脸转向对侧; 双侧收缩使头 后仰;
上肢肌
❖肩肌 ❖臂肌 ❖前臂肌 ❖手肌
肩肌
❖三角肌 ❖冈上肌 ❖冈下肌 ❖小圆肌 ❖大圆肌
外展肩关节 旋外肩关节 内收旋内
❖肩胛下肌
臂肌
➢肱二头肌(前群) 屈肘、屈肩。 ➢肱三头肌(后群) 伸肘、伸肩。
前臂肌
➢前群:屈肘, 屈腕,屈指, 使前臂旋前。 ➢后群:伸肘, 伸腕,伸指, 使前臂旋后。
肌学
![肌学](https://img.taocdn.com/s3/m/e2257295c77da26924c5b009.png)
60
五、下肢的局部记载
(一)梨状肌上孔和梨状肌下孔 梨状肌上孔 —臀上血管、神经 梨状肌下孔 — 坐骨神经,臀下血管、神 经,阴部血管、神经
臀中肌 臀小肌 梨状肌 臀大肌 股方肌 坐骨神经 臀上动脉、 神经 臀下动脉、 神经
61
髂筋膜
腹股沟韧带
(二)血管腔隙和肌腔隙
血管腔隙 肌腔隙 髂耻弓 内侧为血管腔隙:股血管和腹环; 外侧为肌腔隙:髂腰肌和股神经等。 (三)股管 上口称股环 前界为腹股沟韧带 后界为耻骨梳韧带 内侧为腔隙韧带即陷窝韧带 外侧为股静脉的血管鞘
起胸骨,锁骨内半,上六肋软骨 止大结节嵴
作用:臂内收、旋内。引体向 上。提肋
2.胸小肌
起3-5肋,止喙突
作用:拉肩胛骨向前下方。提 肋
胸小肌
19
肋间外肌
肋间内肌
3.前锯肌
起上8、9肋,止肩胛骨内侧
作用:拉肩胛骨向前,提肋 骨助深吸气。损伤时产生 “翼状肩”。
(二)胸固有肌 1.肋间外肌
前锯肌
作用:提肋,使胸廓纵径及横径皆扩 大,以助吸气。
浅筋膜
皮肤
7
(三)腱鞘 •纤维层 (腱纤维鞘 ) •滑膜层 (腱滑膜鞘 ) 脏层 壁层 腱系膜
腱滑膜鞘壁层 腱滑膜鞘脏层 腱纤维鞘
肌腱 腱系膜 指骨
骨膜
8
第二节 头肌
面肌、咀嚼肌
枕额肌枕腹
帽状腱膜
枕额肌额腹
眼轮匝肌
一、面
肌(表情肌)
(一)颅顶肌 •枕额肌2块 帽状腱膜 (二)眼轮匝肌 (三)口周围肌 颊肌 口轮匝肌 (四)鼻肌
比目鱼肌
跟腱
56
57
2.深层 有4块肌 (1)腘肌
作用:屈膝关节并使小腿旋内。
《肌学总论》课件
![《肌学总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6ab9518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e6.png)
一、肩带肌 三角肌
起点:锁骨外侧、肩峰、 肩胛冈
止点:三角肌粗隆
作用:肩关节外展
屈曲和旋内(前部肌束) 前面观 伸和旋外(后部肌束)
后面观
30
二、臂肌
(一)前群
长头
长头 1)肱二头肌
短头
短头
作用:屈肘关节、协助屈肩关节。
31
2)喙肱肌 作用:肩关节屈曲和内收
3)肱肌
起点:肱骨体下半 前面 止点:尺骨粗隆 作用:屈肘关节
中斜角肌 前斜角肌
功能:颈侧屈,上提 1~2肋;颈前屈。
12
二、背肌
(一) 斜方肌
作用:肩胛骨向脊柱靠拢 肩胛骨固定时, 双侧收缩可使头后仰。
13
(二)背阔肌
起点:下部胸椎的棘突、 全部腰椎的棘突、骶正 中嵴和髂嵴
止点:肱骨小结节嵴
作用:肩关节内收、旋 内和伸
14
3、竖脊肌
起点:骶骨背面和髂嵴后份 止点:椎骨和肋骨及颞骨的
耻骨肌 长收肌 短收肌 大收肌 股薄肌
作用:内收,旋外
41
3、后群 (3块)
1)股二头肌 起点:坐骨结节、粗线
止点:腓骨头
作用:屈膝关节 伸髋关节
股二头肌 长头
股二头肌 短头
42
2)半腱肌
起点:坐骨结节
止点:胫骨上端内侧
3)半膜肌起点:Biblioteka 骨结节止点:胫骨内侧髁后面
半膜肌
作用:屈膝关节、伸髋关节
半腱肌
作用:髋关节屈和旋
外,下肢固定时使躯
髂肌
干前屈(例如仰卧起
坐)
35
(二)后群 1. 臀大肌 起点:髂骨翼外面、骶骨背面 止点:股骨的臀肌粗隆 臀大肌
作用:使髋关节伸和旋外,下肢固 定时伸直躯干,防止前倾。
起点:锁骨外侧、肩峰、 肩胛冈
止点:三角肌粗隆
作用:肩关节外展
屈曲和旋内(前部肌束) 前面观 伸和旋外(后部肌束)
后面观
30
二、臂肌
(一)前群
长头
长头 1)肱二头肌
短头
短头
作用:屈肘关节、协助屈肩关节。
31
2)喙肱肌 作用:肩关节屈曲和内收
3)肱肌
起点:肱骨体下半 前面 止点:尺骨粗隆 作用:屈肘关节
中斜角肌 前斜角肌
功能:颈侧屈,上提 1~2肋;颈前屈。
12
二、背肌
(一) 斜方肌
作用:肩胛骨向脊柱靠拢 肩胛骨固定时, 双侧收缩可使头后仰。
13
(二)背阔肌
起点:下部胸椎的棘突、 全部腰椎的棘突、骶正 中嵴和髂嵴
止点:肱骨小结节嵴
作用:肩关节内收、旋 内和伸
14
3、竖脊肌
起点:骶骨背面和髂嵴后份 止点:椎骨和肋骨及颞骨的
耻骨肌 长收肌 短收肌 大收肌 股薄肌
作用:内收,旋外
41
3、后群 (3块)
1)股二头肌 起点:坐骨结节、粗线
止点:腓骨头
作用:屈膝关节 伸髋关节
股二头肌 长头
股二头肌 短头
42
2)半腱肌
起点:坐骨结节
止点:胫骨上端内侧
3)半膜肌起点:Biblioteka 骨结节止点:胫骨内侧髁后面
半膜肌
作用:屈膝关节、伸髋关节
半腱肌
作用:髋关节屈和旋
外,下肢固定时使躯
髂肌
干前屈(例如仰卧起
坐)
35
(二)后群 1. 臀大肌 起点:髂骨翼外面、骶骨背面 止点:股骨的臀肌粗隆 臀大肌
作用:使髋关节伸和旋外,下肢固 定时伸直躯干,防止前倾。
03肌学
![03肌学](https://img.taocdn.com/s3/m/99471af3960590c69ec376bc.png)
肌
后斜止 角肌 于
2
肋
肋
围
成 提1、2肋,助吸气, 颈椎侧屈
三、颈深肌
(一)外侧群 前斜角肌 中斜角肌 后斜角肌
斜角肌间隙 前、中斜角肌与第1肋 之间的空隙,有锁骨下 动脉和臂丛通过。
(二)内群侧
前斜角肌
锁骨
四、颈部筋膜
(一)颈筋膜浅层 (二)颈筋膜中层 (三)颈筋膜深层
8
后斜角肌 中斜角肌
斜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总论 头肌 颈肌 躯干肌 上肢肌 下肢肌 体表的肌性标志
1
一、肌的形态和构造
每块骨骼肌包括 肌腹 肌腱
红肌主要由红肌纤维组成, 较细小,收缩较慢,但作用 持久; 白肌主要由白肌纤维组成, 较宽大,收缩较快,能迅速 完成特定的动作,但作用不 持久
36
耻骨肌 长收肌 缝匠肌 股直肌 股薄肌 股外侧肌 股内侧肌 股中间肌
二、大腿肌 (一)前群
21((..二 三股缝))四匠内后侧群头肌群肌
屈髋屈膝
小腿旋内
起自髂前上棘
止于胫骨 上端前内侧
2.股四头肌
股直肌 起自髂前下棘
股中间肌 股外侧肌 股内侧肌
下端腱包髌骨
主 要 伸 膝
股 止直 于肌 胫还 骨可 粗屈 隆髋
髂前上棘 腹外斜肌腱膜
从腹股沟韧带
内侧端分出F 弯转向后下 止于耻骨梳
腔隙韧带
耻骨结节
3.腹内斜肌
居腹外斜肌深面
起自胸腰筋膜 髂嵴 腹股沟韧带外侧1/2 至腹前壁移行为
腹内斜肌腱膜
腹内斜肌腱膜下部与腹横肌腱膜下部 结合成
腹 内 斜 肌
腹股沟镰(联合腱) 腹 横 肌
腹内斜肌和腹横肌下缘分出提睾肌
《本科运动系肌学》PPT课件
![《本科运动系肌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b9d3f4884868762cbaed5a0.png)
咬肌
颞肌
作用--运动下颌关
节,上提下颌骨
医学PPT
25
Muscles of the Head – Facial Expression
Copyright © 2003 Pearson Education, Inc. publishing as Benjamin Cummings
Figure 11.6
(二)臂肌
前群
肱二头肌
位置:臂前部浅层
起点:
长头--关节盂上 方(盂上结节)
短头--肩胛骨喙 突
止点:桡骨粗隆
医学PPT
作用:屈肘关节,协 助屈肩关节,使前 臂旋后
位置:胸、腹腔之间
形态:穹窿形,周围
是肌质部,中部为
中心腱
三个裂孔:
(1)主动脉裂孔
(2)食管裂孔
(3)腔静脉孔
作用:圆顶升降,引 起呼吸运动;增加
腹压
医学PPT
16
(四)腹肌
腹前外侧肌群
(1)腹直肌:位居前 正中线两侧,腹直 肌鞘内 有3~4条腱划
医学PPT
17
(2)腹外斜肌:位于腹 前外侧壁浅层
第一章 运动系统
医学PPT
1
第四节 肌学
二、肌学各论:
(Myology) (一).躯干肌(muscles of trunk): 1.背肌(muscles of back):
2、胸肌(muscles of thorax):
一、肌学总论:
3、膈(diaphragm):
(一)肌的形态:
4、腹肌(muscles of abdomen):
纤维方向:由后外上斜 向前内下方
腱膜参与形成腹直肌鞘 前壁、腹股沟韧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返回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返回
(二)滑膜囊 synovial bursa
滑膜囊为封闭的结缔组织囊,壁薄,内 含滑液,多位于肌腱与骨面之间,以减少 两者之间的摩擦。 位于关节周围的滑膜囊参与关节腔相通。
返回 返回目录
返回
(三)腱鞘 tendinous sheath
存在于四肢等活动度较大的部位,是包 绕在肌腱外面的鞘管。 构造:腱鞘分为内外两层
有些长肌的起端有两2个甚至2个以上的头,分别称为二 头肌、三头肌和四头肌;或有两个肌腹,中间被腱划分开, 称为二腹肌。
返回目录
肌的形态还可根据肌束走向与肌长轴的 关系分为:
梭形肌或菱形肌 半羽状肌 羽状肌 斜方肌
构造 形态
返回目录
腹 直 肌
二、肌的起止、配布和作用
肌的起止:
起点:近躯体正中面或四肢的近端的附着 点,也称定点。 止点:即动点,与起点相反 但肌的起止点在一定条件下 肌由白 肌纤维组成,较宽大,收缩快但不持 久;红肌由红肌纤维组成,较细小,收 缩较慢,但作用持久。每一块骨骼肌都 含有以上两种纤维,只是纤维数量不同 而已。
肌的形态:肌的形态多样,按其外形大致 可分为
长肌 long muscle 短肌 short muscle 阔肌 flat muscle 轮匝肌 obicular muscle
返回目录
四、肌的辅助装置
肌的辅助装置主要包括: 筋膜 fascia 滑膜囊 synovial bursa 腱鞘 tendinous sheath 籽骨
返回目录
(一)筋膜 fascia
筋膜遍布全身,依其位置分为: 浅筋膜 superficial fascia 又称皮下组织,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富 含脂肪、浅血管、皮神经和淋巴管等。 深筋膜 deep fascia 又称固有筋膜,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位 于浅筋膜深面,包被肌和血管神经等,并形 成肌间隔、血管神经鞘等结构。
腱纤维鞘 fibrous sheath of tendon,位于 外层,为深筋膜增厚形成。 腱滑膜鞘 synovial sheath of tendon,位于 纤维鞘内,由滑膜构成。
返回目录 返回
返回
返回目录
返回
小 结
关节的基本结构 关节的辅助结构 关节的运动 肌的辅助结构
骨骼肌:为运动系统的动力部分, 附着于骨骼,在人体分布广泛,约 有600多块,占人体体重的40%。 每块肌都有一定的形态、构造、 位置和辅助装置,并执行一定的功 能。因此,每块肌均可视为一个器 官。
返回目录
一、肌的形态和构造
构造:每一块肌均由肌性部和腱性部构成 肌性部:即肌腹 muscle belly,由肌纤维组 成。具有收缩功能。 腱性部:即肌腱 tendon,由平行致密的胶 原纤维束构成,位于肌性部的两端,白色 坚韧,无收缩能力,是肌附着于骨骼的装 置。在宽扁的阔肌的腱性部呈膜状,称为 腱膜 apponeurosis。
肌学总论
introduction of myology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系
目
概 述 肌的形态和构造
录
肌的起止、配布和作用 肌的命名 肌的辅助装置
筋 膜 滑膜囊 腱 鞘
返回目录
概
述
肌的分类:肌 muscle按其构造、分布和功 能不同可分为 骨骼肌 skeletal muscle 平滑肌 smooth muscle 心 肌 cardiac muscle
返回目录
配布:骨骼肌在关节周围的配布方式与 关节的运动轴有关,一个运动轴通常配 布运动方向完全相反的两组肌。
拮抗肌 协同肌
肌的作用: 牵引骨骼产生运动。
返回目录
三、肌的命名
肌主要按其形状、大小、位置、起止点、作用和肌纤维 方向等命名。 例如:三角肌 按其形状 腹外斜肌 按其位置和纤维方向 胸大肌 按其位置和大小 请说出下列肌的命名方法: 1、胸锁乳突肌 2、肱二头肌 3、斜方肌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返回
(二)滑膜囊 synovial bursa
滑膜囊为封闭的结缔组织囊,壁薄,内 含滑液,多位于肌腱与骨面之间,以减少 两者之间的摩擦。 位于关节周围的滑膜囊参与关节腔相通。
返回 返回目录
返回
(三)腱鞘 tendinous sheath
存在于四肢等活动度较大的部位,是包 绕在肌腱外面的鞘管。 构造:腱鞘分为内外两层
有些长肌的起端有两2个甚至2个以上的头,分别称为二 头肌、三头肌和四头肌;或有两个肌腹,中间被腱划分开, 称为二腹肌。
返回目录
肌的形态还可根据肌束走向与肌长轴的 关系分为:
梭形肌或菱形肌 半羽状肌 羽状肌 斜方肌
构造 形态
返回目录
腹 直 肌
二、肌的起止、配布和作用
肌的起止:
起点:近躯体正中面或四肢的近端的附着 点,也称定点。 止点:即动点,与起点相反 但肌的起止点在一定条件下 肌由白 肌纤维组成,较宽大,收缩快但不持 久;红肌由红肌纤维组成,较细小,收 缩较慢,但作用持久。每一块骨骼肌都 含有以上两种纤维,只是纤维数量不同 而已。
肌的形态:肌的形态多样,按其外形大致 可分为
长肌 long muscle 短肌 short muscle 阔肌 flat muscle 轮匝肌 obicular muscle
返回目录
四、肌的辅助装置
肌的辅助装置主要包括: 筋膜 fascia 滑膜囊 synovial bursa 腱鞘 tendinous sheath 籽骨
返回目录
(一)筋膜 fascia
筋膜遍布全身,依其位置分为: 浅筋膜 superficial fascia 又称皮下组织,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富 含脂肪、浅血管、皮神经和淋巴管等。 深筋膜 deep fascia 又称固有筋膜,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位 于浅筋膜深面,包被肌和血管神经等,并形 成肌间隔、血管神经鞘等结构。
腱纤维鞘 fibrous sheath of tendon,位于 外层,为深筋膜增厚形成。 腱滑膜鞘 synovial sheath of tendon,位于 纤维鞘内,由滑膜构成。
返回目录 返回
返回
返回目录
返回
小 结
关节的基本结构 关节的辅助结构 关节的运动 肌的辅助结构
骨骼肌:为运动系统的动力部分, 附着于骨骼,在人体分布广泛,约 有600多块,占人体体重的40%。 每块肌都有一定的形态、构造、 位置和辅助装置,并执行一定的功 能。因此,每块肌均可视为一个器 官。
返回目录
一、肌的形态和构造
构造:每一块肌均由肌性部和腱性部构成 肌性部:即肌腹 muscle belly,由肌纤维组 成。具有收缩功能。 腱性部:即肌腱 tendon,由平行致密的胶 原纤维束构成,位于肌性部的两端,白色 坚韧,无收缩能力,是肌附着于骨骼的装 置。在宽扁的阔肌的腱性部呈膜状,称为 腱膜 apponeurosis。
肌学总论
introduction of myology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系
目
概 述 肌的形态和构造
录
肌的起止、配布和作用 肌的命名 肌的辅助装置
筋 膜 滑膜囊 腱 鞘
返回目录
概
述
肌的分类:肌 muscle按其构造、分布和功 能不同可分为 骨骼肌 skeletal muscle 平滑肌 smooth muscle 心 肌 cardiac muscle
返回目录
配布:骨骼肌在关节周围的配布方式与 关节的运动轴有关,一个运动轴通常配 布运动方向完全相反的两组肌。
拮抗肌 协同肌
肌的作用: 牵引骨骼产生运动。
返回目录
三、肌的命名
肌主要按其形状、大小、位置、起止点、作用和肌纤维 方向等命名。 例如:三角肌 按其形状 腹外斜肌 按其位置和纤维方向 胸大肌 按其位置和大小 请说出下列肌的命名方法: 1、胸锁乳突肌 2、肱二头肌 3、斜方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