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气体吸收自测题

合集下载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学期《第2章我们周围的空气》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学期《第2章我们周围的空气》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学期《第2章我们周围的空气》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7小题)1.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0.94%的是()A.二氧化碳B.氮气C.氧气D.稀有气体2.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的正确装置是()A.B.C.D.3.医学上常用“冷冻法”治疗咽喉炎,其冷冻剂是下列物质中的()A.液态氮B.液态氧C.液态空气D.液态二氧化碳4.减少污染,净化空气,“还我一片蓝天”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心声。

下列气体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A.一氧化碳B.氧气C.二氧化碳D.氦气5.2019年环境日的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下列行动与主题相符合的是()A.将煤火发电厂烟囱加高B.提倡植树造林C.多开私家车出行D.燃放烟花爆竹6.下列关于氧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氧气不易溶于水B.液态氧是无色的C.相同条件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D.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气体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的火焰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氧气化学性质活泼,常温下能与所有金属反应8.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从液态空气中分离出氧气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B.化学变化的主要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C.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D.火箭发射时,用液氢液氧作为燃料9.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氧化镁固体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C.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细铁丝在空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10.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煅烧碳酸钙固体得到氧化钙和二氧化碳B.碳在空气中燃烧得到二氧化碳C.氯化钠溶液中滴入硝酸银溶液生成氯化银沉淀与硝酸钠D.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得到氧气11.加热等质量的KClO3和KMnO4制氧气,反应情况如下图中()A.B.C.D.12.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制取干燥的氧气,并测定产生的氧气体积。

化工原理(下)自测题

化工原理(下)自测题

气体吸收单元自测题一、填空题1、吸收操作的依据是,以达到分离气体混合物的目的。

2、Henry定律的表达式为p e=E·x,若某气体在水中的亨利系数E值很大,说明该气体为气体。

3、由于吸收过程中气相中溶质分压总是溶质的平衡分压,因此吸收操作线总是在平衡线的。

4、在1atm、20℃下某低浓度气体混合物被清水吸收,若气膜传质系数为k G=0.1kmol/(m2.h.atm),液膜传质系数k L=0.25kmol/(m2.h.atm),溶质的溶解度系数H=150kmol/(m3.atm),则该溶质为气体,气相总传质系数K Y= kmol/(m2.h.△Y)。

5、解吸时,溶质由向传递,压力温度将有利于解吸。

6、双膜理论的基本论要点。

对气膜控制体系,传质阻力主要集中在相中,对液膜控制体系,传质阻力主要集中在相中。

7、在吸收过程中,若提高吸剂用量,对气膜控制的物系,体积总传质系数K Y a,对液膜控制的物系,体积总传质系数K Y a。

8、吸收操作中增加吸收剂用量,操作线的斜率,吸收推动力。

9、当吸收剂用量为最小用量时,则所需填料层高度将为。

10、在常压逆流操作的填料塔中,用纯溶剂吸收混合气中的溶质。

已知进塔气相组成Y1为0.02(摩尔比),操作液气比为(L/G)=0.9,气液平衡关系为Y=1.0X,则溶质组分的回收率最大可达。

11、脱吸因数可表示为,吸收因数可表示为。

12、低浓度逆流吸收操作中,当气体进口含量y1下降,其它条件不变时,则气体出口含量y2,液体出口含量x1,被吸收溶质总量,回收率η,平均推动力△y m,N OL。

(增大、减小、不变、不确定)13、低浓度逆流吸收操作中,其它条件不变而入塔液体含x2下降,则N OL,出塔液体x1,出塔气体y2。

(增大、减小、不变、不确定)14、低浓度逆流吸收塔设计中,若气体流量、进出口组成及液体进口组成一定,减小吸收剂用量,传质推动力将,设备费用将。

(增大、减小、不变)二、选择题1、吸收操作的作用是分离( )。

化工原理

化工原理

第二章流体输送机械学生自测一.填空或选择1.离心泵的主要部件有、和。

2.离心泵的泵壳制成蜗壳状,其作用是。

3.离心泵的主要特性曲线包括、和三条曲线。

4.离心泵特性曲线是在一定下,用常温为介质,通过实验测定得到的。

5.离心泵启动前需要先向泵内充满被输送的液体,否则将可能发生现象。

而当离心泵的安装高度超过允许安装高度时,将可能发生现象。

6.若离心泵入口真空表读数为700mmHg,当地大气压为101.33kPa,则输送上42℃水时(饱和蒸汽压为8.2kPa)泵内发生汽蚀现象。

7.离心泵安装在一定管路上,其工作点是指。

8.若被输送的流体的粘度增高,则离心泵的压头、流量、效率、轴功率。

9.离心泵通常采用调节流量;往复泵采用调节流量。

10.离心泵允许汽蚀余量定义式为。

11.离心泵在一管路系统中工作,管路要求流量为Q e,阀门全开时管路所需压头为H e,而与相对应的泵所提供的压头为H m,则阀门关小压头损失百分数为%。

12.离心通风机的全风压是指,它的单位是。

13.离心通风机的特性曲线包括、、和四条曲线。

14.往复泵的往复次数增加时,流量,扬程。

15.齿轮泵的特点是,适宜于输送液体,而不宜于输送。

16.写出三种正位移泵的名称,即,,。

17.离心泵的效率η和流量Q的关系为()A.Q增大,η增大B.Q增大,η先增大后减小C.Q增大,η减小D.Q增大,η先减小后增大18.离心泵的轴功率N和流量Q的关系为()A.Q增大,N增大B.Q增大,N先增大后减小C.Q增大,N减小D.Q增大,N先减小后增大19.离心泵在一定管路系统下工作时,压头与被输送液体的密度无关的条件是()A. Z2-Z1=0B. ∑h f =0C. u22/2 –u12/2=0D. p2-p1=020.离心泵停止操作时宜()A.先关出口阀后停电 D.单级泵先停电,多级泵先关出口阀C.先关出口阀或先停电均可 B.先停电后关阀21.往复泵适用于()A.大流量且要求流量特别均匀的场合B.介质腐蚀性特别强的场合C.流量较小,压头较高的场合D.投资较小的场合22.在测定离心泵性能时,若将压力表装在调节阀以后,则压力表读数p2 将(),而当压力表装在调节阀以前,则压力表读数p1将(),A.随流量增大而减小B.随流量增大而增大C.随流量增大而基本不变D.随真空表读数的增大而减小23.离心泵铭牌上标出的流量和压头数值是()。

气体吸收(化工原理)习题及答案

气体吸收(化工原理)习题及答案

气体吸收(化工原理)习题及答案气液平衡1.在常压、室温条件下,含溶质的混合气的中,溶质的体积分率为10%,求混合气体中溶质的摩尔分率和摩尔比各为多少?解:当压力不太高,温度不太低时,体积分率等于分摩尔分率,即y=0.10根据 y-1y Y =,所以0.110.1-1 0.1Y == 2.向盛有一定量水的鼓泡吸收器中通入纯的CO 2气体,经充分接触后,测得水中的CO 2平衡浓度为2.875×10-2kmol/m 3,鼓泡器内总压为101.3kPa ,水温30℃,溶液密度为1000 kg/m 3。

试求亨利系数E 、溶解度系数H 及相平衡常数m 。

解:查得30℃,水的kPa 2.4=s pkPa 1.972.43.101*=-=-=s A p p p稀溶液:3kmol/m 56.55181000==≈S M c ρ421017.556.5510875.2--⨯=⨯==c c x A kPa 10876.11017.51.9754*⨯=⨯==-x p E A )m kmol/(kPa 1096.21.9710875.2342*⋅⨯=⨯==--A Ap c H 18543.10110876.15=⨯==p E m 3.在压力为101.3kPa ,温度30℃下,含CO 2 20%(体积分率)空气-CO 2混合气与水充分接触,试求液相中CO 2的摩尔浓度、摩尔分率及摩尔比。

解:查得30℃下CO 2在水中的亨利系数E 为1.88×105kPaCO 2为难溶于水的气体,故溶液为稀溶液 kPa)kmol/(m 1096.2181088.11000345⋅⨯=⨯⨯==-S SEM H ρ kPa 3.2033.10120.0*A =⨯==yp p334*km ol/m 1001.63.201096.2--⨯=⨯⨯==A A Hp c 18523.1011088.15=⨯==p E m 4-101.0818520.20m y x ⨯=== 4-4--4101.08101.081101.08x -1x X ⨯=⨯⨯=-= 4.在压力为505kPa ,温度25℃下,含CO 220%(体积分率)空气-CO 2混合气,通入盛有1m 3水的2 m 3密闭贮槽,当混合气通入量为1 m 3时停止进气。

吸收自测题答案解析

吸收自测题答案解析

第二章吸收一. 填空题1、压力__________,温度__________,将有利于吸收的进行。

增加,下降2、对于接近常压的低浓度溶质的气液平衡系统,在吸收操作中温度不变,压力增加,可使相平衡常数__________,传质推动力__________。

减小,增大3、生产上常见的解吸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升温,减压,吹气4、吸收操作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

混合气体中各组分在溶剂中溶解度的差异5、增加吸收剂用量,操作线的斜率___________,吸收推动力___________。

增大,增大6、所谓气膜控制,即吸收总阻力集中在______一侧,而_______一侧阻力可忽略;如果说吸收质气体是属于难溶气体,则此吸收过程是________控制。

气膜,液膜,液膜7、某逆流填料吸收塔,用纯溶剂吸收混合气中的易溶组分,已知入塔yb=8%(摩尔比),平衡关系y=2x。

现设填料层无穷高,若液气比(摩尔数之比)为2.5时,吸收率=____________%。

(2)若液气比为1.5 时,吸收率=_____________%。

100% 75%8、在设计吸收塔时,增加吸收剂用量,将使操作线的斜率__________和吸收过程的推动力(Δym)________。

变大,变大9、已知SO2 水溶液在三种温度t1、t 2、t 3 下的亨利系数分别为E1=0.00625atm、E2=0.0011atm、E3=0.0035atm,则三者温度的关系为___________。

t1>t3 >t210、实验室用水吸收空气中的CO2 ,基本属于_________控制,气膜阻力______液膜阻力。

液膜控制、小于11、浓度高,漂流因子(),主体流动的影响大。

低浓度时,漂流因子近似等于1,主体流动的影响小。

大,大12、()和()有利于吸收操作过程;而()和()则有利于解吸操作过程。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呼吸和消化 》测试卷及解析答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呼吸和消化 》测试卷及解析答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呼吸和消化》测试卷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口腔是我们的()器官。

鼻子是我们的()器官。

A.消化呼吸B.呼吸消化2.使肺活量增大的有效方法是()。

A.经常锻炼B.多睡觉C.努力学习3.吸气是含有()的空气由鼻腔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肺的过程,胸腔扩张,腹部收缩。

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4.对于吸烟者,我们要做到()A.积极劝阻B.大加赞赏C.不理不睬5.在食物上滴碘酒是为了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

A.淀粉B.脂肪C.矿物质6.手指间有一些脱皮,需要多吃()。

A.肉禽蛋类B.坚果类C.蔬菜水果类7.下列哪些做法能保护我们的呼吸器官?()(多选题)A.多运动B.勤通风C.保护大气环境二.填空题(共7题,共34分)1.手指脱皮、口腔溃疡时,需要多吃富含()的食物。

2.经常锻炼身体能提升()。

3.除了呼吸之外,()是我们从外界获得能量的又一重要活动。

这些食物中的营养通常分为()、()、脂肪、()、()和水。

4.()时胸腔收缩,()时胸腔扩张。

(填“呼气”或“吸气”)5.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非常丰富,通常分为:()、()、()、()和()以及水。

6.人体所需的营养是从()中得到的。

7.我们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气体交换,吸入()进入血液,呼出()排出体外。

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小食品含有丰富的营养,应该多食。

()2.肺活量越大代表单次吸入气体最大量越多。

()3.吸气是含有氧气的空气由鼻腔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肺的过程。

()4.细嚼慢咽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5.科学家发现,有几种食物含有所有的营养成分。

()6.通过进行吸入与呼出气体的比较,我们认为地球的大气中氧气越多越好,二氧化碳越少越好。

()7.生活中,爱吃什么就多吃,因为身体需要。

()四.连线题(共2题,共8分)1.把口腔中的牙齿、舌头、唾液与其对应的作用分别连起来。

2.把下面器官和主要的功能用线连起来。

第二单元空气和氧气单元测试卷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第二单元空气和氧气单元测试卷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第二单元空气和氧气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气体不是空气中固定成分的是()A.氧气 B.氮气 C.氢气 D.稀有气体2.下列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A.铁丝B.木炭C.硫粉D.红磷3.在“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中,下列装置或操作不正确...的是()A.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检查气密性B.用图乙所示的装置制备氧气C.用图丙所示的装置收集氧气D.用图丁所示的装置对氧气验满4.下列关于氧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氧气不易溶于水B.液态氧是无色的C.相同条件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D.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气体5.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的是()A.铁丝B.硫C.镁D.红磷6.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加热试管时,先使试管底部均匀受热,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固定加热C.可燃性气体在使用时,应该先点燃后验纯D.加热高锰酸钾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7.如图空气成分示意图中,其中X表示的是()。

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D.稀有气体8.潜水员水下作业时需要携带氧气瓶,这是因为氧气()A.无色无味B.密度比空气大C.能支持燃烧D.能供给呼吸9.如图所示是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及其性质的验证相关的实验操作,需要纠正的是()A.检查装置气密性B.制取氧气C.排水法收集氧气D.硫在氧气中燃烧10.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光,可制成霓虹灯B.空气中含有氧气,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78%C.空气中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食品防腐的保护气D.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主要包括SO2、CO、NO2、O3等11.如图是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实验。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氧气含量越多硫燃烧越剧烈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C.瓶底的水可以吸收生成的有害气体D.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生成物不同12.下列反应既不属于分解反应,也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镁+氧气氧化镁B.氧化汞汞+氧气C.水氢气+氧气D.蜡烛+氧气二氧化碳+水二、非选择题13.①氧气、②二氧化碳、③水蒸气、④氮气、⑤氖气(填序号)(1)可用于炼钢、气焊的是(2)可用于制硝酸等氮肥的是(3)在电光源中可产生红光可制霓虹灯的是(4)大量释放会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是(5)松脆的饼干遇到会变软的是(6)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____________(7)攀登珠穆朗玛峰的人员携带贮气瓶是为了提供____________14如图所示是氧气的两个性质实验。

化工原理学生自测题

化工原理学生自测题

化工原理学生自测题第一章蒸馏自测一、选择与填空1.汽液两相呈平衡状态时,汽液两相温度__________,但汽相组成__________液相组成。

2.汽液两相呈平衡状态时,若汽液两相组成相同,则汽相露点温度_____液相泡点温度。

A.相等;B.大于;C.小于;D.不确定。

......第二章气体吸收一、选择与填空(30分)1.吸收操作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

2.对接近常压的低浓度溶质的气液平衡系统,当总压增大时,亨利系数将_____,相平衡常数将_____,溶解度系数将_____。

......第三章蒸馏和吸收塔设备一、填空题(40分)1.板式塔是____接触式气液传质设备,操作时为____连续相;填料塔是____接触式气液传质设备,操作时为____连续相。

......第四章液-液萃取一、选择与填空(45分)1.在三角形相图上,三角形的顶点代表()物系、三条边上的点代表()物系、三角形内的点代表()物系。

2.分配系数是指()。

......第五章固体物料的干燥一、选择与填空(50分)2.湿空气的温度、干球温度、绝热饱和温度和露点之间的关系为:t()ta、ta()tw、tw()td。

①大于或等于②等于③小于或等于④不确定⑥大于⑤小于化工原理课后习题及答案第一章流体流动问题1.什么是连续性假定质点的含义是什么有什么条件答1.假定流体是由大量质点组成的、彼此间没有间隙、完全充满所占空间的连续介质。

质点是含有大量分子的流体微团,其尺寸远小于设备尺寸,但比起分子自由程却要大得多。

问题2.描述流体运动的拉格朗日法和欧拉法有什么不同点答2.前者描述同一质点在不同时刻的状态;后者描述空间任意定点的状态。

问题3.粘性的物理本质是什么为什么温度上升,气体粘度上升,而液体粘度下降答3.分子间的引力和分子的热运动。

通常气体的粘度随温度上升而增大,因为气体分子间距离较大,以分子的热运动为主;温度上升,热运动加剧,粘度上升。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呼吸和消化 》测试卷附答案(黄金题型)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呼吸和消化 》测试卷附答案(黄金题型)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呼吸和消化》测试卷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是气体交换的“中转站”。

A.心脏B.肺C.膈肌2.含淀粉的物质遇碘酒会变()。

A.蓝色B.黑色C.棕色3.小学四年级男生肺活量在()。

A.1100毫升~2600毫升B.900毫升~2000毫升C.900毫升~5000毫升4.关于呼吸,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一呼一吸算一次呼吸B.一呼一吸算两次呼吸C.上面两种说法都不对5.下列食物中含有脂肪多的是()。

A.西红柿B.白菜C.花生6.()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

A.糖类和蛋白质B.脂肪和糖类C.糖类和维生素7.人体从呼吸过程中获取()。

A.血液B.氧气C.细胞8.下图是某个同学测得三次肺活量值,你觉得他的肺活量值应该是()。

A.2000毫升B.1750毫升C.2250毫升二.填空题(共8题,共34分)1.按食物的来源分,食物分为()和()。

2.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小肠和大肠。

3.食物的主要消化和吸收场所在()。

4.搭配膳食的营养原则是()搭配。

5.食物中的营养成分通常分为蛋白质、糖类、脂肪、()、()以及水。

6.食物中的营养成分通常分为(),糖类,脂肪,(),无机盐和水。

7.食物中的营养通常分为()、()、()、维生素、()和()。

8.食物在白纸上擦或压后留下油迹,说明这种食物中含有()。

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在“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中,一个人每天对盐的需求量小于6克,所以,我们吃不吃盐对健康的影响不大。

()2.我们白天在呼吸,但是晚上睡觉的时候我们的呼吸就停止了。

()3.肺是身体气体交换的“中转站”,它的大小直接决定着每次呼吸气体交换的量。

()4.晚上睡觉前吃得很饱有利于身体健康。

()5.食物被口腔初步消化后,就会进入人体内部的其他。

()6.“美味不可多用”是有科学道理的。

()7.记录一天中吃的食物时,将“炒三丝”记为一种食物比较好。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学期《第2章 我们周围的空气》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学期《第2章 我们周围的空气》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学期《第2章我们周围的空
气》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28小题)
1.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下列对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氧气,氧气可支持燃烧
B.臭氧(O3)属于稀有气体,主要分布在距地面10~50km的高空
C.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好
D.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但不属于空气污染物
2.空气的成分中,能用来做食品包装袋里的保护气的成分,体积分数是多少?()A.78%B.0.94%C.0.03%D.21%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的成分是比较固定的,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
B.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占21%,氮气占78%
C.在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的气体一定是空气
D.空气是一种单一的物质,它是由空气一种成分组成
4.暖宝宝贴(主要成分为铁粉、木炭、食盐)的热量来源于铁粉的氧化。

小涛同学设计使用暖宝宝贴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开始前的装置如图所示,实验后从量筒中流入玻璃瓶(容积为250mL)中的水的体积为45mL(铁粉生锈消耗的水忽略不计)。

下列

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前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通过本次实验数据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8%
C.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偏低,可能是暖宝宝贴的使用数量不足
第1页共37页。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呼吸和消化 》测试卷带答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呼吸和消化 》测试卷带答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呼吸和消化》测试卷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人体内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是()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A.气管B.鼻腔C.肺2.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糖既好吃又能提供能量,应该多吃B.早上来不及吃早餐,中餐和晚餐多吃点补充回去C.多吃零食,零食里的营养成分可以取代一日三餐D.荤素搭配,粗细粮搭配,每天吃适当的新鲜水果和蔬莱3.一日三餐的进食原则是()。

A.早餐可吃可不吃,晚餐要吃饱B.早餐吃好,中餐吃饱,晚餐适量C.早餐不重要,中餐晚餐重要4.植物制造养料所必需的原料是()。

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5.关于呼吸系统的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鼻腔B.呼吸系统包括消化道和肺 C.呼吸系统包括喉和气管 D.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6.下列做法中,()能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

A.多吃辛辣食物能增强消化器官的功能B.早上少吃一点,晚饭多吃一点C.早晚刷牙有利于保护我们的口腔7.早餐,我吃了一碗青菜牛肉面,应该记录为()种食物。

A.1B.2C.3二.填空题(共7题,共30分)1.用食用油在白纸上涂抹,出现的油迹不会消失,说明食用油中存在()。

2.依次写出消化器官:食物进入人体后,先后经过()、()、()、()、()。

3.()是人体吸入最多空气后,呼出去空气的量。

4.人的呼吸器官有鼻腔、咽、喉、()()()等。

5.不“()”不“()”才能够从食物中获取均衡的营养,这是良好的饮食习惯。

6.人的牙齿是重要的消化工具,分为门齿、犬齿、(),舌能将食物在口腔里进行传送和搅拌,食物在咀嚼的过程中被()浸湿变软。

7.某种食物滴上碘酒后变成蓝色,说明含有()。

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许多蔬菜、水果中都含有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

()2.在白纸上挤压、滑动土豆,白纸上会留下湿痕,说明土豆中含有脂肪。

()3.通常肺活量越小的人在运动过程中每分钟的呼吸次数会越多。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呼吸和消化 》测试卷及参考答案(实用)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呼吸和消化 》测试卷及参考答案(实用)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呼吸和消化》测试卷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一呼一吸算呼吸()。

A.一次B.两次2.()是维持生命的必需气体。

A.二氧化碳B.氧气C.氮气3.下面不参与呼吸的器官是()。

A.肺B.胃C.气管4.含淀粉的物质遇碘酒会变()。

A.蓝色B.黑色C.棕色5.对于吸烟者,我们要做到()A.积极劝阻B.大加赞赏C.不理不睬6.下面食物中,滴了碘酒会变蓝的是()。

A.胡萝卜B.黄瓜C.土豆7.我们吃饭时吃进身体里的食物进入胃部,胃部蠕动进一步磨碎食物以利于人体吸收,胃部蠕动是由()运动造成的。

A.胃部肌肉B.呼吸器官C.心脏肌肉 D.人体二.填空题(共7题,共32分)1.食物中的营养成分通常分为()、糖类、()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2.人体需要的()从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输送到人体的各个部位,同时收集()等废物排出体外。

3.食物中的营养成分通常分为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4.判断食物营养成分:取一部分滴入碘酒,如果显示蓝色就说明有();再取一部分在纸上摩擦,有油渍说明()含量高;取一部分在酒精灯上燃烧,有烧焦味说明存在()。

5.我们口腔中又长又尖的牙齿称之为()。

6.人体的消化器官包括口腔、()、胃、()、大肠等。

7.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小肠和大肠。

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鱼肉营养是很丰富的,只要吃鱼吃肉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就足够了。

()2.人体所需的无机盐主要靠饮水获得。

()3.平常吃的小零食不属于食物。

()4.吸烟可以锻炼肺活量,因此吸烟有益身体健康。

()5.记录一天中吃的食物时,番茄炒鸡蛋为一种食物。

()6.肺活量越大代表单次吸入气体最大量越多。

()7.呼气时,胸腔收缩,腹部放松。

()四.连线题(共2题,共11分)1.把下面的食物和它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用线连接起来。

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糖类芹菜苹果牛肉米饭肥肉豆浆2.把耳朵的结构和它的功能用线连起来。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呼吸和消化 》测试卷含精品答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呼吸和消化 》测试卷含精品答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呼吸和消化》测试卷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是气体交换的“中转站”。

A.气管B.肺C.膈肌2.米饭、面条等淀粉类食物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可供给我们()。

A.糖类B.蛋白质C.营养3.吸气时,空气经过呼吸器官的顺序是()。

A.肺→气管→鼻子或口腔B.鼻子或口腔→气管→肺 C.气管→鼻子或口腔→肺4.含淀粉的物质遇碘酒会变()。

A.蓝色B.黑色C.棕色5.你认为以下运动项目中,对提高肺活量最有效的项目是()。

A.体操B.跳高C.游泳6.我们从空气中吸入的()可以帮助我们正常地生活和工作。

A.氧气B.二氧化碳C.无法确定7.遇碘酒变蓝的食物是()。

A.米饭B.花C.白菜二.填空题(共7题,共36分)1.不同形状的牙齿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其中()的作用是切割食物,()的作用是撕碎食物,()的作用是咀嚼食物。

2.按照形状和作用不同,人的牙齿可以分为()、()和()。

3.请按照下列牙齿的分布列图,标出三种牙齿的名称。

①();②();③ ()。

4.通过分析探讨哪些活动会影响我们每分钟呼吸的次数,运动都会()我们的呼吸次数,呼吸次数的增加对我们的健康是有()的。

5.()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

()是植物制造养料所必需的原料。

这两种()对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6.判断食物营养成分:取一部分滴入碘酒,如果显示蓝色就说明有();再取一部分在纸上摩擦,有油渍说明()含量高;取一部分在酒精灯上燃烧,有烧焦味说明存在()。

7.搭配膳食的营养原则是()搭配。

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晚上睡觉前吃得很饱有利于身体健康。

()2.运动时呼吸会加快是因为人在运动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

()3.我们体内所有的细胞都需要二氧化碳来维持生命。

()4.一呼一吸算一次呼吸。

()5.平常吃的小零食不属于食物。

()6.食道像一根管子,用来输送食物。

()7.长时间用口腔呼吸会对身体不利。

()四.连线题(共2题,共9分)1.连线题。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呼吸和消化》测试卷(综合题)word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呼吸和消化》测试卷(综合题)word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呼吸和消化》测试卷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把一种食物放在白纸上按压,如果留下油渍,说明食物中含有()。

A.蛋白质B.脂肪C.糖类2.可以用()检验淀粉。

A.石蕊试剂B.碘酒C.酒精3.一日三餐的进食原则是()。

A.早餐可吃可不吃,晚餐要吃饱B.早餐吃好,中餐吃饱,晚餐适量C.早餐不重要,中餐晚餐重要4.关于呼吸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参与呼吸的器官有鼻、咽、气管、肺B.人类要生存,就必须时刻呼吸C.安静状态下,每分钟呼吸大约60次5.体育课进行100米跑后,同学们出现的现象是()。

A.呼吸比较深,呼吸频率不变B.呼吸比较浅,呼吸频率增加 C.呼吸深度和呼吸频率都增加二.填空题(共5题,共20分)1.()是人身体与外界气体交换的“中转站”;()是人体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气,呼出气体的量。

2.人一次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就是()。

3.人体的消化器官中,()最长。

4.按照形状和作用不同,人的牙齿可以分为()、()和()。

5.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交换,使()进入血液,同时排出()。

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吸气时胸腔扩张腹部收缩。

()2.肺活量的大小对身体健康没有任何影响。

()3.氧气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

()4.小肠是食物最主要的消化场所,大肠是营养物质最主要的吸收场所。

()5.人体从呼吸过程中获取氧气。

()四.连线题(共1题,共10分)1.将食物所含营养及相应的作用连一连。

五.简答题(共2题,共10分)1.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对我们身体有什么好处?2.上四年级的小红每次上到四楼教室都要气喘吁吁,而且最近和同学比赛吹气球觉得很费力气还落后了,好强的她也很苦恼,假如你认识她,请你告诉小红怎样改善这种状况的方法吧!顺便把你的方法写在下面的横线上,与大家一起分享。

六.综合题(共4题,共32分)1.下面是某同学在学习这一课时进行的记录。

从上面的数据中,我发现()每分钟呼吸次数是最少的,()每分钟呼吸次数是最多的。

第二章 气体吸收自测

第二章 气体吸收自测

第二章气体吸收【学生自测】一、选择与填空(30分)1. 吸收操作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

2. 对接近常压的低浓度溶质的气液平衡系统,当总压增大时,亨利系数将_____,相平衡常数将_____,溶解度系数将_____。

A. 增大;B. 不变;C. 减小;D. 不确定。

3. 在吸收操作中,以液相浓度差表示的吸收塔某一截面上的总推动力为_____。

A. ;B. ;C. ;D. 。

4. 等分子反方向扩散通常发生在_______单元操作过程中;一组分通过另一停滞组分的扩散通常发生在_______单元操作过程中。

5. 双膜模型、溶质渗透模型和表面更新模型的模型参数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

6. 增加吸收剂用量,操作线的斜率_____________,吸收推动力_____________。

7. 脱吸因数的定义式为______________,它表示___________之比。

8. 在逆流吸收塔中,吸收过程为气膜控制,若进塔液体组成增大,其它条件不变,则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将_____。

A. 不变;B. 不确定;C. 减小;D. 增大。

9. 推动力()与吸收系数_____相对应。

A. ;B. ;C. ;D. 。

二、计算题(70分)1. 在压力为101.3kPa 、温度为30℃的操作条件下,在某填料吸收塔中用清水逆流吸收混合气中的NH3。

已知入塔混合气体的流量为 220 kmol/h,其中含NH3为1.2% ( 摩尔分数)。

操作条件下的平衡关系为Y =1.2X(X、Y均为摩尔比),空塔气速为1.25m/s;气相总体积吸收系数为0.06 kmol / (m3·s);水的用量为最小用量的1. 5倍;要求NH3的回收率为95%。

试求:(1)水的用量;(2)填料塔的直径和填料层高度。

(25分)2. 已知某填料吸收塔直径为1m,填料层高度为4m。

用清水逆流吸收某混合气体中的可溶组分,该组分进口组成为8%,出口组成为1%(均为mol%)。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呼吸与消化》测试卷及答案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呼吸与消化》测试卷及答案

…○………………内………………○………………装………………○………………订………………○………………线………………○…………………○………………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呼吸与消化》测试卷(满分:100分 时间:40分钟)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分数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45分)1.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呼吸。

深吸一口气,你会感觉到空气由_______或_______进入_______,然后进入______。

呼气时能感觉到气体从_______压入_______,又从________或________呼出。

2.如图所示为人体吸进的气体与呼出的气体所占百分比的比较,可以看出________吸入时比呼出时量大,________呼出时比吸入时量大,由此可以推测我们在呼吸时消耗了一定量的________,产生了一些________和极少量的________。

3.如果呼吸功能弱,我们身体的一些工作就无法正常进行。

我们通过________、________等方式可以增强呼吸功能,保持身体健康。

4.为了防止病毒传染,我们出门需要佩戴口罩,主要是为了保护我们的________器官。

5.两个一样大的气球,小王一口气能吹大,小李需要分三次才能吹大,从这个游戏中可以看出小王的________比小李大。

6.将一天的食物________和________,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分析一天中摄入的营养结构。

为了方便记录一天中吃的食物,我们可以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来回忆一天中吃过的食物。

7.下图将食物按________进行了分类,左图是________类食物,右图是________类食物。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呼吸和消化 》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呼吸和消化 》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呼吸和消化》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下面食物中,不需要冷冻储存的食物是()。

A.棒冰B.冰果冻C.牛肉干2.()是我们身体所需养料和能量的主要来源。

A.呼吸B.锻炼C.食物3.我们拿食物在白纸上擦一擦,看是否在白纸上留下油迹的方法就可以检查该食物中是否含有()。

A.蛋白质B.脂肪C.维生素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剧烈运动时,人体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气B.如果呼吸功能弱,我们身体的一些工作就无法正常进行C.伴随呼吸次数的改变,我们的心跳速度不会发生变化5.某校餐厅为学生设计了一份午餐食谱:米饭、清炖排骨、麻辣豆腐。

小明认为这一食谱增加蔬菜类食物才均衡,添加下列()后这份食谱变得更为合理。

A.素炒豆角B.红焖羊肉C.煮鸡蛋 D.炸鱼6.以下几个数据,符合一个小学四年级女生肺活量健康标准的是()。

A.800毫升B.1000毫升C.600毫升二.填空题(共6题,共32分)1.食物是我们身体所需养料和能量的主要(),我们吃进肚子里的()都需要通过身体一点一点地转化为生命所需的()和(),这个过程叫()。

2.在做高锰酸钾的溶解试验时,不能用手直接取高锰酸钾,需要用()来取。

3.无论是走路、玩耍、学习还是睡眠,我们的身体都在和外界进行着()和()的交换。

4.我们呼吸时吸入的()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

()是植物制造养料所必需的原料。

5.把食物涂抹在纸上留下油迹,说明食物中含有()。

6.人的呼吸器官有()、()、()、()、()等。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没有变化。

()2.西红柿、黄瓜和红薯既可生食又可熟食。

()3.除了呼吸之外,饮食是我们从外界获得能量的又一重要活动。

()4.身体组织和骨骼生长离不开矿物质。

()5.记录一天的食物时,八宝粥是一种食物。

()6.在安静状态下,每位同学一分钟的呼吸次数是有很大差别的。

()四.连线题(共1题,共5分)1.连线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气体吸收
一、选择与填空(30分)
1. 在吸收塔某处,气相主体浓度y=0.025,液相主体浓度x=0.01,气相传质分系数k y=2kmol/m2·h,气相传质总K y=1.5kmol/m2·h,则该处气液界面上气相浓度y i应为⎽⎽⎽⎽⎽⎽。

平衡关系y=0.5x。

A 0.02
B 0.01
C 0.015
D 0.005
2.气体吸收计算中,表示设备(填料)效能高低的一个量是,而表示传质任务难易程度的一个量是。

3. 吸收操作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

4. 对接近常压的低浓度溶质的气液平衡系统,当总压增大时,亨利系数将_____,相平衡常数将_____,溶解度系数将_____。

A. 增大;
B. 不变;
C. 减小;
D. 不确定。

5. 在吸收操作中,以液相浓度差表示的吸收塔某一截面上的总推动力为_____。

A. ;
B. ;
C. ;
D. 。

6. 增加吸收剂用量,操作线的斜率_____________,吸收推动力_____________。

7. 脱吸因数的定义式为______________,它表示___________之比。

8. 对一定操作条件下的填料吸收塔,如将填料层增高一些,则塔的H OG将⎽⎽⎽⎽⎽,N OG将⎽⎽⎽⎽⎽。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不能判断
9. 吸收塔的设计中,若填料性质及处理量(气体)一定,液气比增加,则传质推动力,传质单元数,传质单元高度,所需填料层高度。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不能判断
10. 推动力()与吸收系数_____相对应。

A. ;
B. ;
C. ;
D. 。

11. 易溶气体溶液上方的分压,难溶气体溶液上方的分压,只要组份在气相中的分压液相中该组分的平衡分压,吸收就会继续进行。

*12. 压力 ,温度 ,将有利于解吸的进行;吸收因素A= ,当A>1 时,对逆流操作的吸收塔,若填料层为无穷高时,气液两相将在塔达到平衡。

二、计算题(70分)
*1. 在压力为101.3kPa 、温度为30℃的操作条件下,在某填料吸收塔中用清水逆流吸收混合气中的NH3。

已知入塔混合气体的流量为 220 kmol/h,其中含NH3为1.2% ( 摩尔分数)。

操作条件下的平衡关系为Y =1.2X(X、Y均为摩尔比),空塔气速为1.25m/s;气相总体积吸收系数为0.06 kmol / (m3·s);水的用量为最小用量的1. 5倍;要求NH3的回收率为95%。

试求:
(1)水的用量;
(2)填料塔的直径和填料层高度。

(10分)
2. 在一逆流操作的填料塔中,用循环溶剂吸收某混合气体中的溶质。

气体入塔组成
为0.025(摩尔比,下同),液气比为1.6,操作条件下气液平衡关系为。

若循环溶剂组成为0.001,则出塔气体组成为0.0025。

现因脱吸不良,循环溶剂组成变为0. 01,试求此时出塔气体组成。

(15分)
3. 已知某填料吸收塔直径为1m,填料层高度为4m。

用清水逆流吸收某混合气体中的可溶组分,该组分进口组成为8%,出口组成为1%(均为mol%)。

混合气流率为30kmol/h,
操作液气比为2,操作条件下气液平衡关系为。

试求:
(1)操作液气比为最小液气比的多少倍;
(2)气相总体积吸收系数;
(3)填料层高度为2m处的气相组成。

(15分)
4.一填料塔用清水逆流吸收混合气中的有害组分A。

已知操作条件下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为1.5m,进塔混合气组成为0.04(A的摩尔分率,下同),出塔尾气组成为0.0053,出塔水溶液浓度为0.0128,操作条件下平衡关系为Y=2.5X。

试求:(1)液气比为最小液气
比的多少倍?(2)所需填料层高度?(3)若气液流量和初始组成不变,要求尾气浓度降至0.0033,求此时填料层高度为若干米?(15分)
5.某逆流操作的吸收塔,用清水洗去气体中的有害组分。

已知该塔填料层总高度为9m,平衡关系Y=1.4X,测得气体进、出口浓度Y1=0.03,Y2=0.002,液体出口浓度X1=0.015(均为摩尔比)。

试求:(1)操作液气比L/V;(2)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H OG,(3)如果限定气体出口浓度Y2=0.0015,为此拟增加填料层高度,在保持液气比不变的条件下应增加多少?(15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