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鲁迅散文语言的艺术发展_自言自语_野草_和_且介亭杂文_的比较
浅论鲁迅《野草》的语言特色
浅论鲁迅《野草》的语言特色
作为中国现代散文诗的典范之作,《野草》中的音乐性更是构成了语篇的显著特征。
汪卫东明确指出,“《野草》是语言音乐性登峰造极的一个文本,以音乐的眼光和感受来读《野草》,你会在其中聆听到一首首精妙的音乐。
”特别是在某些篇什当中,读者可以明确感觉到《野草》文字“节奏鲜明,声调优美,朗朗上口”。
文字中,二字顿和三字顿占有很高比例,一字顿与四字顿偶有出现,不同类型的节奏组不断地重复与变化,形成了十分鲜明的节奏;与此同时,两组行间韵(候、口、仇、兽、朽)、(实、虚、来)的运用又极大地增强了文字的韵律感。
现代散文特点走近鲁迅的野草
现代散文特点走近鲁迅的野草散文是一种以平实表达内容的文体形式,以散发思想情感为主要目的的较为自由的文体。
现代散文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在鲁迅先生的引领下,迅速发展,并形成了一些鲜明的特点。
本文将以鲁迅的散文集《野草》为例,介绍现代散文的特点。
一、写实主义倾向现代散文注重对社会现实的真实揭示。
鲁迅的《野草》通过对当时中国社会问题的深入触及,真实地反映了社会底层的苦难和不公。
他的作品中表现了生动的人物形象,以及对社会黑暗现象的直观描写,完整地呈现了那个特定时期的社会真实。
二、关注社会问题现代散文作家关注社会问题,通过作品进行批判和反思。
《野草》中的作品主题广泛,包括医学、教育、文化等多个领域,涉及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鲁迅通过对社会问题的剖析与思考,揭示了社会的弊端和媚俗,同时也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向和希望。
三、言之有物、情感真挚现代散文追求人文关怀和个人情感的真实表达。
鲁迅的散文作品中,他以犀利的笔触和饱含情感的语言,直击人心,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激情和挣扎。
他的文章中常常透露出对社会不公的愤怒、对个人命运的痛苦与无奈,这种真实诚挚的情感使作品充满了深厚的人文关怀。
四、语言简练、形象生动现代散文注重语言的简练明确与形象的生动传神。
鲁迅的《野草》中的作品多以平实质朴的语言表达,画面感强烈,形象清晰。
他深入生活细节,通过真实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独特的观察力和艺术魅力。
他的语言简洁有力,形象直观,使读者能够真实地感受到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五、自由意识、反叛精神现代散文作品中常常表现出对传统观念的质疑和反叛精神。
鲁迅是一位思想先锋,他对于当时固有的封建观念和陈旧的社会制度持批判态度。
他的作品《伤逝》、《社戏》等,直指封建道德和旧社会的丑恶,表达了他强烈的自由与独立意识。
总之,现代散文的特点在鲁迅的《野草》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这些特点包括写实主义倾向、关注社会问题、言之有物的情感真挚、语言简练与形象生动、以及自由意识与反叛精神。
浅谈《野草》的语言艺术
浅谈《野草》的语言艺术《野草》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这部小说集以其独特的语言艺术和思想深度著称。
作者鲁迅先生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人文眼光,刻画出了中国当时社会的种种丑恶现象,展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思考,塑造了不少具有深刻人性和生活哲学的形象,语言艺术的精湛更是为这一作品锦上添花。
下面我们就来浅谈一下《野草》的语言艺术。
值得一提的是鲁迅先生的朴实、生活化的语言风格。
《野草》中的语言很少有文言色彩,而是以通俗、朴实、平易近人的白话文为主,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人性的关注。
这种用白话文写作的手法,使得小说的语言更加贴近人民生活,更加容易为读者所理解,也让作品更具有大众性和普遍性。
作者通过对话语的精心描写,展现了各类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社会环境。
《野草》中的对话大多贴近生活,真实自然,不刻意华丽装饰,更多的是流露出人物内心的真实感受和情感。
这种对话语的刻画,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鲜活生动,读者更容易对人物身世和生存环境有所了解,从而更容易产生共鸣。
这也是鲁迅先生敏锐的观察力和对社会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人性的深刻理解所在。
鲁迅先生善于运用对景物描写的手法,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渲染出了小说中的氛围和精神气质。
在《野草》中,作者通过对自然景物、农村风土人情的生动描写,为作品增添了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朴实的情感色彩。
这种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不仅使作品更加具有生活气息,也启发了读者对农村生活和自然环境的思考。
《野草》中的比喻、象征手法也是作者语言艺术的一大特色。
鲁迅先生善于借助象征和比喻的手法,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外在形象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通过对事物的象征性描写,作者巧妙地点出了现实社会的弊端和人性的扭曲,使作品更富有思想深度和内涵。
也是最重要的是,鲁迅先生在《野草》中巧妙地运用了文学的抒情性和审美感。
他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描写和对生活现实的思考,表现出了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和对生命的珍视。
作者既表现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愤懑,又通过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关怀,表达了对未来的希冀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鲁迅《野草》的艺术特点
鲁迅《野草》的艺术特点鲁迅是现代中国文学里的标志性的里程碑,他的白话文小说有如一颗巨石,沉沉地砸向当时国人麻木的心灵。
鲁迅的散文亦是如此。
他的散文不但在为白话文的传播上做出了贡献,更在于皆由此表达了对黑暗社会的控诉,对“好的故事”的向往和追求,从而在黑暗的长空里划出一道黎明。
因此,鲁迅的散文亦是不下于其小说的于中国文学的重要存在。
下面就来浅述几个在鲁迅散文中比较明显的特点。
一、注重象征手法的运用,文章具有音乐美和画面美。
鲁迅就是现代散文诗的关键开创者,此类散文调集于《野草》中。
《野草》就是鲁迅先生作于20年代的散文集,初看看,我们可能会感觉其语言晦涩,涵义颇深,再一看,我们就可以风彩鲁迅先生那满腔的热情与真挚。
《野草》就是一部象征主义的艺术精品,其中最具有艺术特色的就是运用寓意方法而缔造的各种形象。
比如说借予“小红花”寓意幸福的心愿,借予新月寓意新希望等等,以缔造存有物质感的形象去整体表现繁杂的内心体会-----于当时的社会背景对旧思想的衰退,对新思想的涨潮深感的迷茫与迷茫,着重于整体表现的就是黑暗重压下的战斗精神、崇尚精神、牺牲生命精神。
寓意手法的运用并使《野草》恰当地整体表现了当时鲁迅先生的思想感情。
同时象征手法的运用也增强了其文章的艺术表现力,使之语言优美,描写生动,很有感情。
鲁迅也注重写实手法、抒情手法的并用。
语言精致形象、饱含深情,具有音乐美、绘画美的特点。
“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动着,同时又展开去,以至于无穷。
”‘我仿佛记得曾坐小船经过山阴道,两岸边的乌柏,新禾,野花,鸡,狗,丛树和枯树,茅屋,塔,伽蓝,农夫和村妇,村女,晒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随着每一打桨,各各夹带了闪烁的日光,并水里的萍藻游鱼,一同荡漾。
诸影诸物,无不解散,而且摇动,扩大,互相融和;刚一融和,却又退缩,复近于原形。
边缘都参差如夏云头,镶着日光,发出水银色焰。
浅谈《野草》的语言艺术
浅谈《野草》的语言艺术《野草》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它的语言艺术也是它被广泛传诵的原因之一。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来探讨《野草》的语言艺术。
首先,《野草》的语言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鲁迅以史实和个人经历为素材,刻画了一个从东北到南方各地的独特景象。
他既描绘了大自然的壮美与精巧,也表现了社会生活的瑰丽与荒凉。
而这些深深打动了广大读者的心灵。
比如,在《亲戚》中,鲁迅通过一位客家姑娘的视角展示了客家人的辛酸与坚韧;在《天赋》中,他揭示了贫困家庭孩子与富裕孩子之间的巨大反差。
这些描写使人们对这片土地和这些人的命运产生了深刻的感触。
其次,《野草》的语言具有强烈的个性特色。
鲁迅用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打造出了一个独特的文学世界,让人们在阅读中感受到他鲜明的个性和独立的思想。
例如,在长篇小说《故事新编》中,鲁迅运用了一种独具特色的民间语言,刻画了一个被压迫的农民家庭,抨击了封建家长制度的荒谬与罪恶;在《自嘲》中,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素材,揭示了一个文化人勉强维持自尊与尊严的悲哀。
这些个性特色赋予了《野草》一种强烈的文学感染力。
第三,《野草》的语言具有深刻的反思意义。
鲁迅所写的这些短篇小说和散文,不仅是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批判,更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反思。
在《孔乙己》中,他通过一个出身低微的大胆桀骜不驯的酒鬼的形象,反映了社会上的等级差异与人性扭曲之间的关系;在《野草》中,他记录了社会变革之前的历史,一方面描摹了旧时社会中某些普遍存在的病态和弊端,另一方面却又提供了一种对未来的想象,探寻了一种新的出路。
综上,鲁迅的《野草》具有非常丰富和深刻的语言艺术,以其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文学价值深受读者喜爱。
论鲁迅《野草》的修辞艺术
论鲁迅《野草》的修辞艺术摘要:《野草》是鲁迅的散文诗集,倾注了鲁迅艺术创造的心血,蕴涵了他洞察社会和剖析自己所获得的人生哲学。
作为著名的语言大师,为了表现情感和思想,他采用了各种各样的修辞手段。
以《野草》为研究对象,对文中常用的比喻、摹绘、排比等辞格进行分析,并探讨鲁迅在辞格运用上的特点,以及达到的修辞效果和表现出的修辞艺术。
关键词:比喻摹绘排比修辞特点中国历来有“炼字”的修辞艺术。
鲁迅是著名的语言大师,他对语言的锤炼和运用深受传统“炼字”修辞艺术的浸染。
这在他的文章中都有体现,尤其是《野草》。
在致萧军的信中,鲁迅说:“我的那本《野草》,技术不算坏。
”[1] (P.532 )可见他对这本集子倾注了许多心血。
本文以《野草》为研究对象,从鲁迅常用的比喻、摹绘、排比等辞格来探讨其修辞特点及表现出的修辞效果。
一、典型辞格的运用(一)比喻“文学是借语言文字作雕塑描写的艺术”[2] (P.97 ),文学形象的鲜明与否取决于语言的各种表达手段的调动情况如何。
比喻是语言表达运用最多的手段,一个极好的比喻胜过一长串的叙述和说理。
在《野草》[3]里,鲁迅用了50多个比喻,有明喻、暗喻、借喻、强喻、双喻、缩喻等,数量之多,种类之盛,令人称绝。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鲁迅对比喻的运用主要有以下作用。
1.用比喻塑造形象,爱憎分明。
如:A.最直最长的几枝(枣树的枝),却已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使天空闪闪地鬼眨眼;直刺着天空中圆满的月亮,使月亮窘得发白。
(《秋夜》)B.路人们从四面奔来,密密层层地,如槐蚕爬上墙壁,如马蚁要扛鲞头。
(《复仇》)例A是明喻。
作者将“枣树的枝”比作“铁”,突出了枣树的力量和形象,饱含着作者对枣树的赞美之情。
例B是双喻。
作者选择了槐蚕和蚂蚁作为喻体,将人比作动物,他们密密麻麻的动作令人作呕。
2.用比喻描写动作,准确生动。
如:C.最小的一个正玩着一片干芦叶,这时便向空中一挥,仿佛一柄钢刀,大声说道:“杀!”(《颓败线的颤动》)D.她于是抬起眼睛向着天空,并无词的言语也沉默尽绝,惟有颤动,辐射若太阳光,使空中的波涛立刻回旋,如遭飓风,汹涌奔腾于无边的荒野。
鲁迅《野草》的语言艺术资料讲解
鲁迅《野草》的语言艺术鲁迅《野草》的语言艺术摘要:鲁迅作品思想深刻,语言犀利而不乏诙谐,富于浪漫气息。
时代造就了鲁迅,鲁迅也以他独特的风格刻画了时代。
《野草》展现了鲁迅的生命张力和人格魅力,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
这是一部诞生于特殊时代的作品,无论从文体上还是从内容上,它都承载了特殊的、不可磨灭的意义。
本文意在研读《野草》,穿越时空与鲁迅对话,与鲁迅所在的时代对话,探究《野草》的语言艺术。
关键词:鲁迅《野草》深刻思想语言艺术引言《野草》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是一部伟大的白话文著作,二十三篇散文诗中每一篇都有鲁迅先生深刻的思想在里面,而这些深刻的思想是通过独特的语言所表现出来的,可以说鲁迅先生的语言艺术和他的深刻思想是分不开的,这是《野草》研究者们的共识。
若要读懂《野草》中的思想,首先要探究《野草》的语言艺术。
一野草是具有深刻思想的散文诗。
国家的衰弱,外族的欺凌和自身的痛苦遭遇等种种原因使鲁迅一直在追求和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他怀着一种努力但并不苛求结果的精神寻求对现实社会的审美。
这是《野草》深刻思想的根源。
是鲁迅先生所处的时代时代决定了他要作为一个斗士,不断的自我抗争,实现自身的价值。
《野草》对“韧性战斗”、“反抗绝望”及“复仇哲学”等的描摹,既是鲁迅“个人精神的开掘和显现”,也是具有深刻现实感的生命体验和生命感悟。
[1](p50-55)在笔者看来,是一个个看似分散的思想碎片构成了《野草》的灵魂,这些篇目看似分散,实则不然,因为鲁迅先生的呐喊,奋斗,斗争,抗争,对自我价值的追问,对社会的追问,对家国天下的深刻思考,从始至终,一以贯之。
林语堂说鲁迅“与其称文人,无如号为战士,战士者何? 顶盔披甲,持矛把盾交锋以为乐,不交锋则不乐,不披甲则不乐,即使无锋可交,拾一石子投狗,偶中,亦快然于胸”应该可算是鲁迅张扬个性、顽强斗争的“一副活形”了。
[2](p16)如果淡去火红的时代背景,站在今天看鲁迅,他的精神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就像我们的国歌一样,无论他历经了多少沧桑,他的灵魂依然存在并且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体现出来。
浅谈《野草》的语言艺术
浅谈《野草》的语言艺术《野草》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它以独特的语言艺术风格震撼了中文文坛。
本文将从概念、形象、节奏和句法四个方面来谈谈《野草》的语言艺术。
概念是《野草》语言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整个《野草》是基于作者鲁迅的自我感悟和社会观察,它不仅是想象的结果,也是对现实的关注和吐露。
鲁迅通过自己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将文学与思想紧密结合,通过对人性、社会等概念的深入剖析,创造出了一种独特的语言艺术风格。
形象是《野草》语言艺术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鲁迅运用了丰富的形象描写,通过对人物、景物、动物等的细致观察和描绘,使读者更易于理解和感受他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在《华盖集》中,鲁迅以“埋首读书不喊苦,抽笔写字公道准”来形容自己的坚持和追求;在《师说》一文中,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鲁迅展现了教育的荒谬和虚伪。
通过这些形象描写,鲁迅使读者感受到作者真实的情感和对现实的痛苦。
节奏是《野草》语言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鲁迅在《野草》中运用了多种节奏形式,如句子长度的变化、音韵的运用、对比等。
这种多样化的节奏形式,使文章的语言更加生动有力,有助于激发读者的情感共鸣。
在《自序》一文中,鲁迅通过句子长度的变化和语气的对比,使文章的节奏感更强烈,让读者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情感。
句法是《野草》语言艺术的另一个亮点。
鲁迅在《野草》中灵活运用了各种句法结构,如并列句、短句、排比句等,使文章的表达更加准确、丰富。
他还注重句子的简练和紧凑,使读者更易于理解和记忆。
通过这种独特的句法结构,鲁迅表达了自己对社会现象和人性弊端的深刻思考,引起了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浅谈《野草》的语言艺术
浅谈《野草》的语言艺术《野草》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由鲁迅先生创作。
这部小说以其深刻的思想、独特的语言艺术和鲜明的现实主义风格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在本文中,笔者将针对《野草》的语言艺术进行探讨,以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这部作品的魅力所在。
我们需要了解《野草》所采用的语言风格。
鲁迅先生在《野草》中大量运用了白话文,这种简单直接、富有口语特色的文学语言,使作品更加贴近民间生活,贴近读者。
通过运用白话文,作者成功地给予人物对话以真实感和生活感,使作品具有更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除了白话文之外,鲁迅在《野草》中还运用了大量的方言。
书中的《故乡的土》一文就使用了大量的方言词语,如“核桃”,“瘦高”等,这些方言词语的使用使作品更加具有地方色彩,使人物言谈更加鲜活、生动,增加了作品的生动感和情感表现力。
方言的使用也使作品更贴近读者,更有亲和力,使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野草》还以独特的笔触表现了对生活和社会的关怀和呐喊。
在作品中,鲁迅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和独到的笔触,表现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对人性的思考。
他通过文字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对民间苦难的关怀,对人性的探索,对中国社会的深刻洞察,这些体现了作品的深刻思想和精湛的艺术表达力。
通过对现实现象的铺陈和对普通人物的塑造,鲁迅揭示了社会中的种种矛盾和危机,使作品具有了鲜明的时代气息和深刻的社会意义。
在《野草》中,鲁迅还以极具感染力的语言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的人物形象。
他用文字为人物注入了鲜明的个性、鲜活的生命力和深刻的内心世界,使读者可以深入地感受到人物的内心挣扎和矛盾。
通过对人物的生动刻画和情感的抒发,鲁迅成功地营造了一种充满生命力和情感张力的文学世界,使读者不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人物的深切关怀,还能够从中获得情感共鸣和精神慰藉。
浅谈《野草》的语言艺术
浅谈《野草》的语言艺术《野草》是鲁迅先生的一部作品,它以其独特的语言艺术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野草》以其独特的语言艺术深深吸引了读者,使人们深入思考起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
我们不得不提及《野草》的语言风格。
鲁迅笔下的文字充满了强烈的生活气息和强烈的现实感。
他深入民间,挖掘了普通人的生活、命运和磨难,用他独特的视角去揭示了人们内心的痛苦和挣扎。
他不回避丑陋、肮脏和残酷的现实,而是毫无保留地展现给读者。
这种真实、生动的语言风格使《野草》成为了一部深入人心的文学作品。
鲁迅在《野草》中大量采用了白话文,这也是他独特的语言艺术之一。
他在文学创作中大胆革新,用白话文替代了传统的文言文,使作品更加贴近人民,更容易为读者所接受。
这种语言风格的转变,不仅仅是在文学上的一种创新,更是在精神层面上对传统的颠覆和挑战。
《野草》以白话文的表达形式将现实和现实主义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人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人民的生活和命运。
鲁迅在《野草》中大量使用了对白、乡音和方言,这一点也彰显了他在语言艺术上的独特性。
通过这种语言的运用,他再现了中国各地的方言特色和区域文化,使作品更加真实、生动和具有地方色彩。
这不仅增添了作品的文化内涵,也使作品更加丰富多彩,吸引了广大的读者。
鲁迅在《野草》中以其独特的语言艺术表现了对生活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和无尽关怀。
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和对人性的揭示,他用一种独特的方式展示了人们的痛苦和挣扎,使读者对生活和社会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他在作品中也表达了对命运的无尽关怀和对人民的深切爱护,使作品更加感人和引人深思。
《野草》以其独特的语言艺术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它的语言风格真实生动,贴近人心,充满了生活气息和现实感;大量采用了白话文、对白、乡音和方言,表达出了强烈的区域文化色彩;同时再现了中国各地的方言特色和区域文化;大量使用了比喻、隐喻和象征的手法,使作品更加抽象和深奥,引起了读者的深思和探讨;而且以其独特的语言艺术表现了对生活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和无尽关怀。
_野草_修辞艺术细说
·89·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0年第1期
味,但并不能对鲁迅为何运用如此奇异的修辞手法做出理论性的解释。在课堂 上,在闲谈中,我多次以《秋夜》开头的这句话为例,说明什么是“文学”, 什么不是“文学”。我说:“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 也是枣树”,这就是“文学”;而“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枣树”,这就不是 “文学”。后来我悟到,不说“两株枣树”,而说“一株是……还有一株也是 ……”;不是两株合说,而是一株、一株地说,其实是根源于鲁迅内心深处对 “个体”的重视。在早年的《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中,鲁迅以高亢的 语调,强调过“个体”的价值、“个体”的尊严,对“个体”被“群体”淹没, 对以“群体”的名义抹杀“个体”,表示了强烈的义愤。写《秋夜》时的鲁迅, 当然变得沉郁了、低昂了,不复一味地激情澎湃。当他写下“一株是……还有一 株也是……”这样的句式时,应该并没有意识到这是在对“个体”的强调。他 是无意识地这样写了。但唯其如此,才让我们感到,重视“个体”的思想,在鲁 迅心中,有多么根深蒂固。悟到了“意味”后面的这一层“意义”后,我在课堂 上讲解《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时,就会联系到《秋夜》开头这一株、 一株地出现的两株枣树;而在讲解《秋夜》开头这一株、一株地出现的两株枣树 时,就会联系到“掊物质而张灵明,任个人而排众数。人既发扬踔厉矣,则邦国 亦以兴起”,“角逐列国是务,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 1 这一类言论。
这以前,我的心也曾充满过血腥的歌声:血和铁,火焰和毒,恢复和
3
报仇。而忽而这些都空虚了,但有时故意地填以没奈何的自欺的希望。希
3
3
3
望,希望,希望,用这希望的盾,抗拒那空虚中的暗夜的袭来,虽然盾后面
浅谈《野草》的语言艺术
浅谈《野草》的语言艺术【摘要】《野草》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品,其语言艺术深受文学界的赞誉。
在本文中,我们将首先介绍《野草》的背景与意义,以及作者和创作背景。
接着,我们将探讨《野草》的写作风格,语言表现,意象和比喻,叙事技巧,以及艺术特色。
我们将就《野草》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对后世文学的影响,以及其艺术价值进行总结。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深入剖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野草》所展现的独特魅力和文学价值,并进一步欣赏和体味这部伟大作品所传达的情感和思想。
【关键词】《野草》、语言艺术、写作风格、语言表现、意象、比喻、叙事技巧、艺术特色、中国现代文学史、影响、艺术价值1. 引言1.1 《野草》的背景与意义《野草》是鲁迅先生创作的一部小说集,于1927年发表。
这部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的里程碑之作。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运动的先驱之一,鲁迅以《野草》中的文字描绘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们的疾苦,呼吁人们觉醒和改变。
这部作品充满了激情和反抗精神,深刻地揭示了当时中国社会的腐朽和陋翅。
《野草》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部社会的镜像和人心的写照。
它通过作者对现实的批判和思考,揭示了人性的丑恶和社会的阴暗面,唤起人们的共鸣和思考。
《野草》的背景与意义,正是体现了作品的深远影响和独特价值。
1.2 《野草》的作者和创作背景《野草》的作者为鲁迅,原名周树人,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巨匠之一。
他生于1881年,逝世于1936年,在短暂的生命里留下了众多杰出的文学作品。
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被誉为“思想的瑰宝、文学的巨匠”。
鲁迅的创作背景受着当时中国的政治风云以及社会动荡的影响。
他深受五四运动的思潮影响,对封建社会的腐朽和现实社会的黑暗有着深刻的认识。
这种思想的影响使得他的作品充满了批判现实的力量,同时也包含着对人性的探索和对人道主义的呼唤。
鲁迅是一位思想家、文学家、翻译家和教育家,他的创作跨越了小说、散文、杂文等多个领域。
鲁迅《野草》的语言艺术
鲁迅《野草》的语言艺术摘要:鲁迅作品思想深刻,语言犀利而不乏诙谐,富于浪漫气息。
时代造就了鲁迅,鲁迅也以他独特的风格刻画了时代。
《野草》展现了鲁迅的生命张力和人格魅力,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
这是一部诞生于特殊时代的作品,无论从文体上还是从内容上,它都承载了特殊的、不可磨灭的意义。
本文意在研读《野草》,穿越时空与鲁迅对话,与鲁迅所在的时代对话,探究《野草》的语言艺术。
关键词:鲁迅《野草》深刻思想语言艺术引言《野草》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是一部伟大的白话文著作,二十三篇散文诗中每一篇都有鲁迅先生深刻的思想在里面,而这些深刻的思想是通过独特的语言所表现出来的,可以说鲁迅先生的语言艺术和他的深刻思想是分不开的,这是《野草》研究者们的共识。
若要读懂《野草》中的思想,首先要探究《野草》的语言艺术。
一野草是具有深刻思想的散文诗。
国家的衰弱,外族的欺凌和自身的痛苦遭遇等种种原因使鲁迅一直在追求和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他怀着一种努力但并不苛求结果的精神寻求对现实社会的审美。
这是《野草》深刻思想的根源。
是鲁迅先生所处的时代时代决定了他要作为一个斗士,不断的自我抗争,实现自身的价值。
《野草》对“韧性战斗”、“反抗绝望”及“复仇哲学”等的描摹,既是鲁迅“个人精神的开掘和显现”,也是具有深刻现实感的生命体验和生命感悟。
[1](p50-55)在笔者看来,是一个个看似分散的思想碎片构成了《野草》的灵魂,这些篇目看似分散,实则不然,因为鲁迅先生的呐喊,奋斗,斗争,抗争,对自我价值的追问,对社会的追问,对家国天下的深刻思考,从始至终,一以贯之。
林语堂说鲁迅“与其称文人,无如号为战士,战士者何? 顶盔披甲,持矛把盾交锋以为乐,不交锋则不乐,不披甲则不乐,即使无锋可交,拾一石子投狗,偶中,亦快然于胸”应该可算是鲁迅张扬个性、顽强斗争的“一副活形”了。
[2](p16)如果淡去火红的时代背景,站在今天看鲁迅,他的精神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就像我们的国歌一样,无论他历经了多少沧桑,他的灵魂依然存在并且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体现出来。
浅谈《野草》的语言艺术
浅谈《野草》的语言艺术【摘要】《野草》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作者是鲁迅先生。
本文主要探讨了《野草》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以及其语言艺术。
正文分别展示了《野草》中的语言艺术手法、形象描写技巧、对比手法、意境营造方法以及象征主题。
通过剖析这些内容,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鲁迅先生在《野草》中所展现出的文学艺术之美。
结论部分对《野草》的语言艺术特点进行了总结,并展望其对当代文学的启示,同时评价了《野草》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本文通过分析《野草》的语言艺术,希望读者可以更好地欣赏这部作品,同时也能够感受到其对中国文学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关键词:《野草》、语言艺术、文学史、手法、形象描写、对比、意境、象征主题、特点、启示、重要地位。
1. 引言1.1 介绍《野草》及其作者《野草》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作者是著名作家鲁迅。
鲁迅,原名周树人,生于1881年,逝世于1936年,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和领军人物。
他以犀利的笔触和敏锐的洞察力,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丑恶,激起了中国人民对民族危亡的警觉和抗争精神。
《野草》是鲁迅的一部散文集,收录了他在1927年至1928年间所作的散文作品。
这部作品以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被视为中国现代散文的奠基之作。
《野草》中的散文既有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也有对人性的探索,展现了鲁迅丰富的文学才华和思想深度。
1.2 探讨《野草》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野草》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具有重要影响的作品,作者鲁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巨匠之一。
他以犀利的语言批判社会现实,深刻揭露人性的丑恶和社会的黑暗。
《野草》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文学史上,《野草》被认为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它不仅在新文学运动时期展示了鲁迅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批判精神,同时也开创了现代文学的新篇章。
《野草》中的语言艺术手法和形象描写技巧都得到了广泛认可,为当时的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
浅谈《野草》的语言艺术
浅谈《野草》的语言艺术《野草》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部重要代表作品,是一部以散文形式写成的文学巨著。
它通过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深刻反思,以独特的语言艺术风格展示了作者鲁迅对现实社会的关注和反思。
本文将从《野草》的语言艺术方面,探讨其独特之处和意义。
一、平实自然的语言风格《野草》的语言风格非常平实自然,犹如平淡无奇的水,但正是这种平凡的语言所体现出来的思想和情感,却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作者鲁迅在其语言运用上注重语音、语调、语气,利用明快、生动、色彩丰富的语言形象将自己的思想和感受表现得淋漓尽致。
比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句诗句出自《自杀日记》,以其唯美的形象、诗意的表现,使人感觉到作者内心的悲凉和孤独。
再如,“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只能这样子做罢,消耗自己的生命,去拯救一切人!”这句话出自《寄小读者》,用平实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敬重和责任。
二、准确深刻的人物描写《野草》通过对人物的描写,塑造了一批具有鲜明个性的形象,这些人物有的历史传奇、有的草根英雄、有的普通百姓,在他们的言行举止中均呈现出鲁迅的独特意义。
鲁迅的人物塑造,不仅表面上显示出这些人的特点和特征,更深层次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冲突,以及鲁迅对这些矛盾和冲突的认知。
比如,《孔乙己》中,作者深刻描写了酒馆里那个喝醉了却还保持着尊严和自我价值的乡间丐者孔乙己的形象,这个形象既是赞美普通百姓,也表现了当时社会的贫富不均和阶级差异的尖锐冲突。
再如,《阿Q正传》中,作者刻画了一个形象鲜明又平凡普通的乡村愚氓阿Q,他的形象不仅是鲁迅对整个中国历史的反思和思考,也是对个人自尊和人性的深度思考。
三、独特的对时代现实的反思《野草》除了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深刻的人物描写外,更重要的是表现了作者对时代现实的深刻反思和思考,其反映了中国社会面临的现实困境。
这些困境包括封建的陋习,社会阶级的分化,国家危机等等。
鲁迅的语言艺术,有力地批判了这些现象,大胆地亮出了中国社会的痛点,具有很高的时代价值。
浅谈《野草》的语言艺术
浅谈《野草》的语言艺术《野草》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由鲁迅所著,以极其质朴的语言展现出社会底层人物的生存状态,表达了鲁迅对当时社会的不满与呼吁社会革命的思想。
在《野草》中,鲁迅通过运用丰富多彩的语言技巧和艺术手法,深刻地揭示了中国现代化进程背后的残酷与无奈,下面就简单谈一下《野草》的语言艺术。
首先,鲁迅的语言富有感染力,富有鲜明的文学特色。
他不同寻常地收集了最为普通的话语,研究了乡村方言,模仿生动的民间口头表达方式,创造了一种独特的语汇体系。
他运用高峰隆起、逆向复读等修辞手法,使文字充满了鲜明而岿然的艺术形态。
比如,在《故乡》中,“路边的小坟和用土坯堆成的矮墙……在这暗淡的田野上象是黑色的斑点”;在《一件小事》中,“他一面说,一面将那破布策开,结果车并没有坏”……这些具有鲜明的视觉效果和笔墨张力的描写,构成了独特的文学风格。
其次,鲁迅的语言表达带有强烈的思想性。
他深知作家的责任,通过对现实的观察,与强烈的人民性格相结合,把极其复杂的社会现实融入到文学语言之中。
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认识和对个体命运的关注,都反映在他的语言中,这也是他的文学创作中起着重要作用的。
在《荷塘月色》中,鲁迅对小说中人物的命运感到不平,加上他对社会的不满,因此写下的结尾“我不知道他们去向何处,而且三更半夜,又是阴天,很可能下雨。
总之,我的沉思被他们的话搅乱了,他们走了,我也走了”这样的反思意境,十分深刻。
最后,鲁迅的语言独具个性,具有极其强烈的中心意识。
从语言的精神层面来看,鲁迅的语言主张一个真正有机体意义的集体价值与精神革命的伦理道德。
在《草铺》中,鲁迅有这样的一段话,“眼下野良社会已经整理不出一个正人君子,不能再宣传什么圣人道德了。
我的心血,便全放在把文化还回民族。
我们要人民的文化,这是在我们心里的定见……现在中国文化在学院和书堂里,而人民在外面被压抑和鄙弃着。
我们要把分裂的制度粉碎掉!把异化的机器歼灭掉!”这段话充分表达了鲁迅所追求的价值观,也充分体现了他的中心意识。
浅谈《野草》的语言艺术
浅谈《野草》的语言艺术1. 引言1.1 浅谈《野草》的语言艺术"野草"是中国现代文学巨匠鲁迅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其语言艺术备受称赞。
在这部作品中,鲁迅先生运用了精湛的文字表现力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魅力。
本文将从《野草》中的生动描写、情感表达、意象运用、叙事技巧和语言节奏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深入解读这部作品的语言之美。
在《野草》中,鲁迅先生通过对生活细节的生动描写,展现了人物形象的生动性和真实感。
他通过细腻入微的描写,让读者仿佛置身于故事情境之中,感受到人物内心的挣扎和纠结。
他用犀利而犀利的笔触,揭示了社会现实的残酷和不公,引人深思。
在情感表达方面,鲁迅先生运用了细腻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营造了一种强烈的感染力。
他通过对人物情感和内心世界的描绘,让读者深刻体会到人物的孤独、无助和坚强。
这种情感的表达与故事情节的发展相互辉映,使整个作品更加感人和震撼。
2. 正文2.1 《野草》中的生动描写在《野草》这部作品中,作者鲁迅通过其精湛的描写技巧,将自然景物、人物以及环境生动而细腻地展现在读者眼前。
他通过对细节的刻画和对事物的真实描绘,使读者仿佛置身感受到了生活的酸甜苦辣。
在小说中,作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揭示了人物内心的真实感受。
例如在《故乡》一文中,作者通过描绘大雾弥漫的场景和荒凉的乡村,表现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这种写景描写不仅可以使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故事中的人物和情感,还可以提升作品的艺术价值。
在《野草》中,作者还通过对人物形象的生动描写,展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内心思想。
比如在《白光》一文中,作者通过对主人公白光的描写,展现了他的豁达和乐观,以及对生活的理解和洞察。
这种精准的描写不仅使人物栩栩如生,更使故事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通过对《野草》中的生动描写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作者鲁迅在描写技巧上的高超和功力。
他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实的表现,使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故事中的人物和情感,同时也提升了作品的艺术品位和价值。
论鲁迅的散文《野草》参考资料
论鲁迅的散文《野草》鲁迅的《野草》是中国现代文学史是最早散文诗集之一,构思奇特、新颖,形式多姿多彩,思想深刻。
作者的思想重要是通过诗的形象来表现,寓意深远,感情浓郁。
《野草》一共有24篇散文诗,最早发表的《秋夜》写于1924年9月15日,最后一篇《一觉》写于1926年4月10日,前后历经一年零七个月。
1927年4月26日,在作品结集出版之时,鲁迅又写了代序言的《题词》。
前23篇,都是写在北洋军阀黑暗势力笼罩下的北京,《题词》是写在国民党实行“清党”、对革命进行大屠杀、十分恐怖的广州。
写作时间和环境,虽然有所不同,而作者的心境和思想、艺术手法,却大体是一致的。
《野草》将五四时期产生的哲理性美文提到了一个前无古人的高度,它比《呐喊》、《彷徨》更深邃、更神秘,也更美。
它展示了一种接受者必须具有驰骋猜想力才能探寻的文学心理空间。
一、《野草》的生命哲学(一)生命哲学承载着创作追求《野草》区别于鲁迅其他创作的一个最大的特征,是它隐藏的深邃的哲理性与传达的象征性。
不满足于当时一般闲话或抒情性美文来传情达意,而将从现实和人生经验中体悟的生命哲学赋予一种美的形式,创造一种特异的“独语”式的抒情散文,是鲁迅先生写作《野草》时的一个非常自觉的追求,这里先讲哲学性。
鲁迅的《野草》在《语丝》上还刚发表了11篇,经常出入鲁迅家里,并为《语丝》同人的章衣萍,通过《古庙杂谈(五)》无意之中给我们透露了两个重要的信息,一个是读者的反映,对鲁迅先生的《野草》,人们普遍都说不懂;一个是作者的自白,“他的哲学都包括在《野草》里面”了。
由此,鲁迅自己是毫不遮蔽他对于《野草》生命哲学承载的创作追求与传达意图的。
(二)独特的个人精神的开掘与显现因为大都是针对不同缘由而各自独立写成的“小感触”,写作时间又拉得比较长,就很难说有一个什么统一不变的内涵,可以成为笼罩全书支配性的命题,比较大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韧性战斗的哲学,反抗绝望的哲学,向麻木复仇的哲学和爱憎与宽宥的哲学等等,这些生命哲学,都是属于独特的个人精神的开掘与显现,它构成了《野草》中鲁迅作为一个孤军奋战的启蒙思想家的丰富、深邃的精神世界。
浅谈《野草》的语言艺术
浅谈《野草》的语言艺术《野草》是中国现代文学作家鲁迅先生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
该小说以鲁迅的独特视角展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黑暗和落后,以及人性的扭曲和无奈。
在《野草》中,语言艺术被鲁迅运用得淋漓尽致,为读者呈现了一幅个性鲜明、意蕴深远的文学画卷。
《野草》的语言艺术体现在对白的运用上。
鲁迅先生以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将各个角色的性格与身份塑造得淋漓尽致。
他将众多人物的口吻、用词和表达方式细致入微地描绘出来,每一段对白都充满了生活气息。
曾小雷与自己的朋友们的对话非常真实动人。
这些对话,让读者仿佛正置身于旧中国的大街小巷之中,与那些乡亲们亲密交谈。
《野草》还在描写手法上运用了大量的对比手法。
鲁迅先生的文字简洁而富有力量,通过对比来凸显社会的黑暗和落后。
在小说中,鲁迅通过对城市和乡村的对比来展现当时中国社会的残酷现实;通过对对比人与人之间的命运和遭遇,来彰显社会阶级的不公平和人性的扭曲。
这种对比手法快速有效地带领读者了解了整个社会的现状,却并不失文学的魅力。
《野草》在描写细节上格外用心。
鲁迅先生用那些微小却又富有象征意义的细节,将小说中的环境、氛围、以及人物的内心世界都刻画得栩栩如生。
在小说中,用"野草"这个富有意象的名称来概括整个社会底层人物的特征,巧妙地诠释了这部小说的主题。
又曾小雷与家人的温馨一幕、望春城的宏伟景色以及兴云寿的卑微命运等等,都充分展现了鲁迅先生的敏锐观察力和对细节的把握能力。
《野草》在语言运用上也体现了鲁迅先生对于文学形式的追求。
他的文字线条简练,句式灵活,富有韵律感。
在小说中,他用充满活力的语言风格,让读者读来琅琅上口,引人入胜。
他充分利用了汉语的独特表现形式,以及他自身的文学造诣,将语言与艺术完美地融为一体。
《野草》是一部具有鲜明个性的文学作品。
它既在时代背景上,又在社会风貌上,都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在小说诸多表现手法中,特别是语言艺术方面,鲁迅先生以其独特的眼光和独到的创作天赋,将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阴暗面以及人性的扭曲无奈,用文字巧妙地体现了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纪念鲁迅诞辰130周年论鲁迅散文语言的艺术发展——《自言自语》、《野草》和《且介亭杂文》的比较张梦阳内容提要:本文通过鲁迅前期的《自言自语》、中期的《野草》、后期的《且介亭杂文》的艺术比较,研讨和探究鲁迅散文语言的艺术特色及其成熟过程、发展轨迹。
作者认为笔调上经历了平直-婉曲-幽深,色调上经历了平白-绚烂-淡然,节奏上经历了急板-行板-缓板,形成了鲁迅所独有的文体。
文学作品须讲究文体,鲁迅正是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文体家”。
关键词:鲁迅 散文语言 艺术发展 文体鲁迅首先是文学家。
而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所以鲁迅的艺术世界,虽然范围甚广,包括文学、美术、书法、碑刻、电影、图书装祯、封面设计等多种领域,但主要是语言艺术的世界。
他的美学思想也主要呈现在这里。
对这个世界进行深入的研究,不仅对鲁迅文学作品的鉴赏、研究有重要作用,而且对于鲁迅文学语言的揣摩、体悟和鲁迅文学美学思想的探索,也是非常有益的。
本文通过鲁迅前期的《自言自语》、中期的《野草》、后期的《且介亭杂文》的艺术比较,研讨和探究鲁迅散文语言的艺术特色及其成熟过程、发展轨迹,以推进对于鲁迅散文语言艺术的认知。
·122·论鲁迅散文语言的艺术发展一、笔调:平直-婉曲-幽深1980年初,孙玉石、方锡德从1919年的《国闻周报》上,发现了鲁迅的早期佚文《自言自语》 1。
这是一组散文诗,有些篇目是《野草》的雏型,但与《野草》相比,就显得逊色多了。
可见即使是鲁迅这样的伟大作家,也经历了一个艺术发展过程。
笔调是行文的格调,最能显露作家的功底。
文学作品,特别是散文,最为重要的,不是章法的整与散,也不是结构的严与松,而是笔调。
过去散文研究常常争论什么“形散而神不散”,其实并没有深入到核心中去。
我认为,文学作品的语言艺术最重要的是笔调,也可以称之为语气系统,决定了整篇作品的基调和品位。
譬如我一直景仰的文学评论家黄秋耘先生在《且说开端》 2中就说过: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初稿的开头是“奥布浪斯基家里,一切都乱了”。
后来在前面加了一句: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加上这样一句富有哲理性的话,立即引人深思,耐人寻味。
以至全书的调门和后来安娜的悲剧结局,都有了定音。
其他经典,如罗曼·罗兰用“江声浩荡”一语,作为《约翰·克利斯朵夫》的开端;梁斌以“平地一声雷”,为《红旗谱》开场,都为全书定了调,真是别具匠心。
长篇小说如此,短篇小说也是这样。
鲁迅《伤逝》的开头是:如果我能够,我要写下我的悔恨和悲哀,为子君,为自己。
《孤独者》的开头是:我和魏连殳相识一场,回想起来倒也别致,竟是以送殓始,以送殓终。
契诃夫《恐怖》的开头是:我活在世上,一辈子恐怖过三次。
·123·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年第8期孙犁《铁木前传》的开头是:在人们的童年里,什么事物,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倘若小说的笔调,决定了整篇作品的格调的话,散文就更是如此。
例如张爱玲在散文《天才梦》中,有这样经典的一句,“生命是一袭华丽的袍子,上面爬满了虱子”,其意就是生命很华美,谁都不会放弃。
而生命的华美下面,隐藏无数的烦恼、痛苦和折磨。
但张爱玲却不直写,而是用“袍子”和“虱子”进行暗喻,形成一种婉曲的笔调,就营造出了张爱玲式的格调。
对于笔调的揣摩与体悟,对她产生细腻、敏锐的艺术感觉,揣摩那个“咸酸之外”的味道,标志着一个散文家和散文研究家已经进入档次。
从笔调的角度品位《自言自语》,就不难发现这组散文诗是鲁迅前期的作品,笔调过于平直了。
且看第七篇《我的兄弟》,文章不长,全引如下:我是不喜欢放风筝的,我的一个小兄弟是喜欢放风筝的。
我的父亲死去之后,家里没有钱了。
我的兄弟无论怎么热心,也得不到一个风筝了。
一天午后,我走到一间从来不用的屋子里,看见我的兄弟,正躲在里面糊风筝,有几支竹丝,是自己削的,几张皮纸,是自己买的,有四个风轮,已经糊好了。
我是不喜欢放风筝的,也最讨厌他放风筝,我便生气,踏碎了风轮,拆了竹丝,将纸也撕了。
我的兄弟哭着出去了,悄然的在廊下坐着,以后怎样,我那时没有理会,都不知道了。
我后来悟到我的错处。
我的兄弟却将我这错处全忘了,他总是很要好的叫我“哥哥”。
我很抱歉,将这事说给他听,他却连影子都记不起了。
他仍是很要好的叫我“哥哥”。
阿!我的兄弟。
你没有记得我的错处,我能请你原谅么?然而还是请你原谅罢!这篇《我的兄弟》,显然是《野草》中的《风筝》的雏型,但与《风筝》相比,实在是太平直了。
仅是平实的记事,没有委婉曲折的笔调。
《风筝》 3则婉曲得多。
开头就是:·124·论鲁迅散文语言的艺术发展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叉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语气沉郁顿挫,婉曲、深沉,“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像河水的漩涡一般,愈转愈深。
显然比《我的兄弟》艺术得多了!然后文气一转,由北京转到故乡绍兴,写故乡风筝的美丽。
再一折,说现在自己“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第三段,由风筝的美丽转到自己不爱放风筝,而弟弟爱放,又放不成。
再转到想起久日已不见他,到堆积杂物的小屋去,踩毁了弟弟将要制成的风筝,以胜利者的姿态走出。
但最后胜利者转为内疚者,而且已无法弥补……真是一波三折,一曲百转,回肠荡气,沉郁顿挫。
从整篇的文气,到句子的婉转,都迭宕起伏,行止有致。
与1919年的《自言自语》相比,大不一样了。
不仅是《风筝》,整本《野草》都运转着婉曲的笔调。
写于1924年9月15日开篇《秋夜》 4的开头: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这一句开头引起了持续不断的争论,有人说这是鲁迅罗嗦,写墙外有两株枣树就行了,何必说“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呢?其实持这种论调的人,是对鲁迅文章的笔调缺乏理解。
鲁迅故意绕了下圈子,是为了开篇就形成婉转的笔调,营造特殊的艺术效果。
事实证明是很成功的。
鲁迅的前期作品,不仅《自言自语》,就是《热风》 5中《随感录》各篇也有笔调平直的现象。
而1923至1926年写作《彷徨》、《野草》时期,这种现象大为减少了,在语言艺术上是有了长足的发展。
其特点是婉曲。
不仅是《野草》,《彷徨》中的小说也是如此。
例如《祝福》的开头: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
从少年时代就手把手教诲我的大散文家韩少华老师,对这个开头极为欣赏,多次让我反复品味,并说尤其那个“毕竟”二字最是有味,既加重了笔调的婉·125·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年第8期转,又使人预感到了小说的悲剧气氛与“我”的无奈。
对《朝花夕拾》中《藤野先生》 6的开头,韩师也极叹赏: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象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这开头一个长句,徐迂转曲,视觉感很强,富有诗意,为全篇定了调。
韩师叮嘱须特别咀嚼那个“无非”。
所谓转折,其实就是吞吐抑扬之法。
心中的郁结要以文字的形式吐出,又不能直吐,就必须琢磨抑扬顿挫的规律,从中摸索吞吐妙法。
1919年4月,傅斯年以孟真为笔名在《新潮》1卷4号上发表了《一段疯话》,详尽地发挥了读《狂人日记》之后的感想。
这一号的《新潮》上,在“对于《新潮》一部分的意见”一栏中,还刊登了鲁迅和傅斯年关于《狂人日记》的通信。
鲁迅在信中说:“《狂人日记》很幼稚,而且太逼促,照艺术上说,是不应该的。
”傅斯年回信说:“《狂人日记》是真好的,先生自己过谦了。
” 7我认为,鲁迅并非“过谦”,而是出于对艺术的严格要求。
艺术的高境界是“从容”,不是“逼促”。
当时,鲁迅对自己的小说最满意的是《孔乙己》,曾对孙伏园说这篇写得“从容不迫”,不像《药》那样有些“气急虺”。
8他一直朝着“从容”的更高境界攀升。
“发展才是硬道理。
”经济如此,艺术上也如此。
自1924到1926年的《彷徨》、《野草》时期,从艺术上看,鲁迅是大为发展了。
在《〈新文学大系〉二集》序言中,他自己也认为这一时期“脱离了外国作家的影响,技巧稍为圆熟,刻划也稍加深切”。
9而这里说的“圆熟”、“深切”,就包含笔调的婉曲。
“文贵婉曲”。
金圣叹也说:“文章之妙,无过曲折。
诚得百曲、千曲、万曲,百折、千折、万折之文,我纵心寻其起尽,以自容于其间,斯真天天之至乐也。
”10《彷徨》、《野草》时期的“婉曲”,标志着鲁迅中期的艺术成熟。
那么,后期又如何呢?早在1937年2月,毕树棠就在《宇宙风》第34期上发表《鲁迅的散文》,对鲁迅作出这样的评价:“在艺术上,他是一步一步的往后退,到了晚年,似乎已没有灵感了。
”11当代学者也有人认为:鲁迅后期文章“每每会显出文气接不上的模样”,显出“文思的枯涩和文气的衰竭”。
12我则与他们的意见相左,认为鲁迅后期在艺术上也是一步一步升上去了,笔调不仅婉曲,而且愈加幽深了。
·126·论鲁迅散文语言的艺术发展《且介亭杂文》就是明证。
这本杂文集序言结尾有这样一段:当然不敢说是诗史,其中有着时代的眉目,也决不是英雄们的八宝箱,一朝打开,便见光辉灿烂。
我只在深夜的街头摆着一个地摊,所有的无非几个小钉,几个瓦碟,但也希望,并且相信有些人会从中寻出合于他的用处的东西。
韩师对这一段也极为击赏,指出“只在深夜的街头摆着一个地摊,所有的无非几个小钉,几个瓦碟……”尤其好,是一般作家写不出的。
有特别的风味。
有什么“特别的风味”呢?我思考了很久。
韩师做这个教诲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至今已近三十年了。
余也痴笨,到最近我方悟出了“幽深”二字。
鲁迅的散文笔调,前期有些平直,中期日益婉曲,而后期日显“幽深”。
“只在深夜的街头摆着一个地摊,所有的无非几个小钉,几个瓦碟……”岂不“幽深”?鲁迅没有自称是诗史,更没有自炫是英雄的八宝箱,却形象地反映了他在黑暗时代里艰苦而寂寞的写作生涯,表现了他晚年杂文那种“深入化境”的朴茂风格,并显示了他的坚实的自信力。
正因为切实合用、朴素无华,《且介亭杂文》愈益显现出恒久的价值,人们从这个思想艺术矿藏中寻出了越来越多的合于用处的东西。
《且介亭杂文》中立意最深的文字,当是四篇读史杂感《隔膜》、《买〈小学大全〉记》、《病后杂谈》和《病后杂谈之余》。
鲁迅深入到《清代文字狱档》和少年时代就读过的《蜀碧》、《蜀龟鉴》、《安龙逸史》、《立斋闲录》等野史中去,抉发出统治者的残暴与被统治者“不知己之为奴”的奴性心理,可谓是洞幽察微,幽深之极!而真正升华到峰巅的,我认为是鲁迅生命最后的日子里写的几篇散文,堪称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