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语言-句子的赏析
诗歌赏析技巧与品味语言(3)

诗歌赏析技巧与品味语言(3)诗歌赏析技巧与品味语言4. 对语言风格的概括(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解题格式品味关键词句:含义+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答题要领炼字类答题: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有什麽作用?或与其它某字比较提出优劣问题。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答:同意。
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
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
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
只一“看”字,就淋漓尽其所有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诗后两题暮江吟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残阳照射在江面上,诗人不说“照”而说“铺”,有什么表达效果?答案:(1)这是因为太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的,的确像“铺”在江面上,体现出诗人用词的准确、形象;同时,用“铺”字还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和江面的平静,给人安闲、舒适的感觉。
关键词类答题: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答题步骤:(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大单元教学专题二:品味语言,赏析句子

◎交流反馈 想象下列各句描绘的情景,说说加点语句的表达效果。 1.盼. 望. 着. ,盼. 望. 着. ,东风来了,春天的脚. 步. 近. 了. 。
连用两个“盼望着”,运用反复表达一 种急切而欣喜的“盼望”心情。 “脚步近了”运用拟人,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春天的到来。这是课文的开头, 一上来就传达 了一种欢快而热烈的心情和气氛。
◎交流反馈 想象下列各句描绘的情景,说说加点语句的表达效果。 2.小草偷. 偷. 地. 从土里钻. 出来,嫩. 嫩. 的. ,绿. 绿. 的. 。
“偷偷地”和“钻”,表现小草的情态和动作,仿佛有灵性、有个性。
“嫩嫩的,绿绿的”是定语后置,本来应该放在“小草”前面。后置之后, 改变了正常的语序,造成语言的抑扬顿挫效果,而且句子变短了,也造成一 种短而快的语流节奏。
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山竟然有人一样的动作,把济南安放在一个小摇篮里,还会说话,像人 一样有爱心。这是拟人的写法,其实是对济南的山作想象的描写,表达了作 者对济南的山的热爱之情。
◎交流反馈 品味下列语句,体会句中拟人手法的表达效果。 3.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
◎交流反馈 想象下列各句描绘的情景,说说加点语句的表达效果。 4.看,像. 牛. 毛. ,像. 花. 针. ,像. 细. 丝. ,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 层
薄烟。
连用三个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春雨的“密”;通过印象的叠加,强化 了表达效果。
◎练习讲解 品味下列语句,体会句中拟人手法的表达效果。 1.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句式
例句: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示例:“嫩嫩的,绿绿的”是定语后置,本来应该放在“小草”前面。后 置之后,改变了正常的语序,造成语言的抑扬顿挫效果,而且句 子变短了,也造成一种短而快的语流节奏;突出了小草的质地、 色 泽,表达了作者对小草的喜爱之情。
如何赏析品味语言

格化,表达(表现)了作者
之情。
? 例:风儿不辞劳苦从远处树林里捎来种子,让雨水 把它们唤醒,披上青翠的小苗讨得阳光喜欢了。
? 答: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逼真地写出 了大自然的 和谐特点,赋予风、雨水、小苗、阳光 的灵性,表达(表现)了作者 对大自然的喜爱 之情。
? 3、排比: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 ,增强了语势,富节奏感。
? (4)托物言志:运用了托物言志手法,借 事物 ,使表达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实、更富于感染力 。
? (5)借景抒情:运用了借景抒情手法,借助 对眼前的景物的叙述或描写,表达作者 的 感情。
? 例:那儿的树木虽然远不如山上的小草高, 但它却可以自豪地宣布:“我是森林”。
? 答题模式:
? 答: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比较,突出了 小草借用 的是地势,而 树木凭的是自身的特点,更好地表
? (2)对比: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比较,突出了 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了文章的主题。
? (3)欲扬先抑:运用了欲扬先抑手法,突出 (对象物言志:运用了托物言志手法,借 事物 ,使表达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实、更富于感染力 。
? (5)借景抒情:运用了借景抒情手法,借助 对眼前的景物的叙述或描写,表达作者 的 感情。
? 三、从写作手法的角度入手
? 1、方法:找出句子中的写作手法。如铺垫、对比 、象征、类比、首尾呼应、巧设悬念、借景抒情、 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动静结合、联想和想象等。
? 2、各种常用写作手法的答题模式:
? (1)象征:运用了象征手法,把特定的意义寄托
在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增强
了文章的说服力。
? 2、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 ,绿绿的。
品味语言的方法及案例

品味语言的方法及案例
品味语言是指对语言的运用进行审美评价和美感创造的过程。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品味语言的方法和案例:
1. 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一种用于增强语言效果和传达情感的技巧。
比如比喻、拟人、夸张等,都可以用来让语言更富有表现力和美感。
例如,下面的句子使用了比喻手法描述夕阳:“夕阳如血,映照在大海上,犹如一片燃烧的火焰。
”
2. 节奏和韵律:语言的节奏和韵律可以给人一种愉悦的感受。
通过选择合适的词语、句子长度和音调,可以营造出优美的声音效果。
例如,以下的句子运用了平仄、韵脚等技巧:“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
3. 修饰和排比:使用修饰词语、短语或排比结构可以使语言更加生动和优雅。
例如,下面的句子利用修饰词语和排比句子增强了表达效果:“满城春色,红芳满园,万紫千红,香气袭人。
”
4. 感官描写:通过运用形象化和生动的语言描写感觉和感官体验,可以让读者更加身临其境,增加阅读的乐趣。
例如,下面的句子运用了感官描写:“在春天的午后,微风轻拂着脸颊,阳光洒满大地,鸟儿的歌声在耳边回荡,花香弥漫在空气中。
”
这些是一些常见的品味语言的方法和案例,通过运用这些技巧,可以让语言更加
美感和生动。
当然,品味语言是一个主观的过程,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偏好和评价,所以在运用这些方法时,还要考虑读者或听众的喜好和文化背景。
诗歌赏析技巧与品味语言(2)

诗歌赏析技巧与品味语言(2)诗歌赏析技巧与品味语言(二)平淡又称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又平易近人。
如:归园田居(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三)绚丽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
如李商隐《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四)明快其特点是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
如白居易的新乐府诗。
如:梦微之(白居易)晨起临风一惆怅,通川湓水断相闻。
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更梦见君。
(五)含蓄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的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
如:如梦令(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词人惜花,为花悲喜,为花醒醉,为花憎风恨雨,实际是含蓄地表达了青春韶光短暂、好花不常的.惋惜之情。
(六)自然即不加雕饰的率真朴素的语言,多用口语,较少炼字,读来平白如话,自然生动,韵味无穷。
如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把酒问月》)“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都是脍炙人口的名句。
(七)简洁其特点是干净利落,言简意赅。
如贾岛《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诗中把问话----“师往何处?” “采药于何处?”等全都省略,用答句包含问句的手法完成了全诗,全诗仅有二十字,相当简练。
(八)精练要求用尽量少的语言去表达丰富的内容,用语要准确、生动、形象。
如陈子昂《送魏大从军》中“雁山横戈北,狐塞接云中”句,一“横”字写出雁门山地理位置的重要,它横亘在代州之北;一个“接”字,既逼真地描绘出飞狐塞的险峻,又点明飞狐塞是与云中郡连成一体的。
品味语言效果 赏析句子含义

• (3)她是听我话的,生活得简单而安静,偶尔给我手机 发一首诗。我对她的诗越来越辅导不了,以我的爱好,总 是回复一句好或是不好,建议她给她认识的几个诗人发去 让人家看看。此后很久的时间,她不再发诗给我,或许她 觉得我老打击她,或许也觉得我真的不懂诗。后来我所知 道的,是一些朋友认为她写得还好,竟替她把一些诗稿投 给杂志,竟受到肯定,有了许多赞许的话。
• 2、他侧着身子,看着我,声音柔软地说:你还读 哭了?!我知道他有时还拿我当小孩一样,我也 故意拽着他的袖子要把眼泪鼻涕往上抹。他嘿嘿
地笑了,说是写了整整一个早上。
• 3、在家里,我是最跟他没大没小的两个人。常常 当着屋里屋外的人搂着他的脖子,揪他的寿眉。 着急的时候他会喊:不当当。过后依然在电话里 按我的要求用响亮的亲吻结束。是呀,“文坛上 山高水远,风来雨去”,他怎么忍心让自己女儿 活得辛苦呢。这几年只有自己做了母亲,才体会 得出那其中的深意。“做好你的人,过好你的日 子,然后你才是诗人。”这也许是全天下所有的 父母对儿女的期待。我忽然就想起他在我婚礼上 的那段讲话,也一样是这贴心贴肺的三句话。
• (6)我曾经给许多人写过序,给许多书画展览、新书发 布会站过位,而浅浅要做公开的诗人了,又出版了第一本 诗集,我却因别的事外出,不能到现场祝贺,就写几句话 赠送她。我要说的是,既然一棵苗子长出来了,就迎风而 长,能长多高就多高,不要太急于结穗,麦子只有半尺高 结穗,那穗就成了蝇头。
• (7)培养和聚积能量是最重要的,万不可张狂轻佻,投 机迎合,警惕概念化、形式化,更不能早早定格,形成硬 壳。作家诗人是一生的事,长跑才开始,这时候两侧人说 好说坏都不必太在心,要不断向前,无限向前。
品味关键句子,赏析语言特色(通用)复习过程

品味关键句子,赏析语言特色(通用)品味关键词句,赏析语言特色考向1指出词语在文中指代的内容(说明文中比较多见)确定词语的指代对象,是理解词语在文中含义时经常涉及的一个问题。
人们为了行文简洁,经常用指代词语指称已说过的内容。
因此,掌握确定指代词语指称对象的方法,对培养现代文阅读能力很有帮助。
解题方法从代词前面的文字中找答案。
大多数情况,“这” “那”等代词指代的内容都是它前面的某个句子或某个短语。
考向2根据语境填写动词、形容词或关联词这是考查学生掌握语文知识与能力的有效方法。
解题方法首先要准确理解词语的含义,其次看所填词语与主语、宾语或中心语的搭配是否恰当,最后根据上下文合理推断,选择最合适的词语。
考向3理解句子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包括三层意思:首先,理解句子的表层意义,也即字面意义。
一般说来,句子的字面意义理解起来并不困难。
其次,理解句子的语境义,即在一定的语境中句子的临时意义,这是中考考查的重要内容。
第三,理解句子的句外意义,也即“言外之意”,这也是中考常考的内容。
解题方法1 •从句子中的关键词语入手,通过对其语境意义的把握来理解句子的含义。
2.从句子的结构入手。
如果是单句,哪是主干,哪是枝叶?如果是复句,有几个层次,相互之间的关系是什么?通过确定句子的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把握句子的含义。
3.从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入手。
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对理解句子的含义至关重要。
如果是总领句,必须从下文搜索相关信息;如果是总结句,就须上溯,从上文寻找相关信息,确定答案要点;如果是过渡句,就要密切关注上下文段的内容,准确理解它的内涵4.从句子的表达特点入手。
有些句子在表达上具有显著的特点,比如,有些句子打破常规,采用超常的组合方式;有些句子运用了一定的表现手法;有些句子运用了一定的修辞手法。
对以上这些句子,要从它们的表达特点入手,分析它们运用了怎样的手法或技巧,进而揣摩它们的表达目的或表达效果,这样,才会对句子有较深刻的理解。
品味语言效果 赏析句子含义19页PPT

•
29、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 的状态 中,哪 里没有 法律, 那里就0、风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废除 法律。 ——塞·约翰逊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品味语言效果 赏析句子含义
•
26、我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 ,但是 为了生 存,我 们不得 不为自 己编织 一个笼 子,然 后把自 己关在 里面。 ——博 莱索
•
27、法律如果不讲道理,即使延续时 间再长 ,也还 是没有 制约力 的。— —爱·科 克
•
28、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 ——马 克罗维 乌斯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品味语言 鉴赏细节

品味语言鉴赏细节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基础工具,是人类思想和情感的表达方式。
品味语言,就是对语言进行深入挖掘和鉴赏,发现其中的美妙细节,从而提升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
一、词语的“寓意”每个词语都蕴含着一定的含义和“寓意”,有些词语透露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有些词语则寓意着美好的愿望和祝福。
例如,“曲终人未散”这句话,表达的是在美好的时光即将结束之际,人们之间的感情依旧亲密不渝;“风雨同舟”则寓意着在困难的时刻,大家要团结一心,共同面对困境。
品味语言,就是要运用自己的智慧和感性去领悟这些“寓意”,理解其中的深层内涵,从而领略到语言中的美好和智慧。
二、句式的“韵律”句式是语言的基本构成单位,其结构和韵律都能够影响语言的表达效果。
有些句式优美动听,令人心旷神怡;有些句式则简洁明了,意蕴精炼,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例如,“人生得意须尽欢,莫让金樽空对月”这句话,用诗意盎然的语言表达了人生的欢乐和珍贵;“可以忍受一切,除了平庸”则寓意着我们应该对待生活和工作有积极的态度,追求卓越和创新。
品味语言,就是要善于捕捉句式中的韵律和声音美,通过诵读和模仿,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和语感。
三、修辞的“妙趣”修辞是语言的艺术之一,包括比喻、拟人等各种修辞手法。
好的修辞手法不仅能够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还能够带来意外的“妙趣”。
例如,“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句话,用带有诗意的修辞,表达了深刻的人生感悟;“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则通过比喻的手法,描绘了优美浪漫的景象。
品味语言,就是要善于发现修辞表达中蕴藏的“妙趣”,理解其中的情感和语言的美学价值。
四、文化的“内涵”语言和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每种语言都体现了一种独特的文化内涵。
例如中文中的“人间天堂”和英语中的“every dog has his day”,虽然都是指人们在某个特定的时间或地点能够实现自己的愿望,但却反映了东西方文化内涵的不同。
品味语言,就是要善于借助语言了解文化,从语言中领悟文化的深刻内涵,拓宽自己的文化视野和思维格局。
怎样鉴赏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品味精彩语言的表达艺术

怎样鉴赏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品味精彩语言的表达艺术问题描述:高考常考的现代文文学作品中鉴赏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我们往往会出现浅层化和片面化的问题,如何避免呢?鉴赏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和品位精彩语言的表达艺术经常是联系在一起的,即要求在体会了语句、句子含意之后,还要对这样的好处加以品味赏析。
【复习范围】1.知识回顾重要句子的范畴,含义的内涵与外延。
2.结合具体的文本简要说明作品的丰富含义和表达艺术。
3.常见题型应试的技巧总结。
知识储备重要句子的范畴及语句含义的层面:一般文学类文章中的“重要句子”,多数是能够表达作者所持的观点或者是概括文章某一局部内容要点的句子,以及结构比较复杂而且能够表达作者写作意图的句子。
理解句子的含意有三个层面:(1)理解句子的表层意义,即字面意义。
一般说来,句子的字面意义理解起来并不困难,它不是高考的重点。
(2)理解句子的句内意义。
所谓“句内意义”是指句子的语境意义,即在一定的语境中句子的临时意义。
这方面的理解,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
(3)理解句子的句外意义,即“言外之意”,也就是言在此而意在彼所产生的意义。
各种转义的修辞手法,如反语、双关、委婉等,表达的往往是句外意义,常常是考查的重点。
品味精彩语言的表达艺术语言的品味赏析,包括含义理解、作用分析、语言技巧和手法的赏析。
品味语言要抓住关键词去品味语言的丰富内涵;品味语言,还要挖掘语言中的潜台词;品味语言,还要注意字句凝练,称谓变化,注意个性化的语言等。
常见的表达艺术题分析方向【方法指引】解答鉴赏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品味精彩语言的表达艺术试题必须要经过的步骤和解题的思路是:从基础层面来看,首先要把握修辞句。
修辞句是指运用了修辞的句子。
比喻、夸张、拟人、反语、排比、对偶是常用的修辞手法。
理解这样的句子要针对其所使用的修辞,结合语境努力探求其本义。
比如比喻的相似性,借代的相关性,比拟的形象性,反语的讽刺性等。
理解这类句子,第一步先确定句子使用的修辞格;第二步再将句子“还原”,也就是将句子的修辞手法还原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意思明白的句子。
如何赏析品味语言

举例
品味 品味
1、这时万籁俱寂,只听到滴搭的钟声,和可以微闻得到的母亲的呼 吸。(胡适《我的母亲》)
环境描写(1分), 突出(写出)了深夜的安静,别人已经休息(1分), 衬托出母亲的辛苦和为家庭的操劳。(1分)
2、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 用反衬的手法写实,
写出了鼓声停止后的寂静, 表现了安塞腰鼓的震撼力和感染力。
3、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 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用帆、船舱和笑容作比喻, 细致地描写了紫藤萝花盛开的状态,显得生机勃勃,美好可爱, 也抒发了作者喜悦的心情。
如何组织答案
• 先写表现手法技巧
这个句子(词语)通过(运用)……方法(手法)
品味,仔细体会、感受,内在情 承上启下、实虚结合
说说“顶”字的表达效果。 一、语句赏析品味包括词语和句子 赏,欣赏、领略,其中的表现手法技巧
感、表达效果、深层次的含义、 二、语句赏析品味“赏”什么
环境描写(1分), 运用比喻和反语的修辞手法,加上夸张的动作描写,写出了清国留学生精心打扮、招摇过市、自我陶醉的丑态,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愤
表现了安塞腰鼓的震撼力和感染力。 2、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 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 容,就要绽开似的。
用帆、船舱和笑容作比喻,细致地描写了紫藤萝 花盛开的状态,显得生机勃勃,美好可爱,也抒发了作 者喜悦的心情。
二、语句赏析品味“赏”什么
赏,欣赏、领略,其中的表法
1、这时万籁俱寂,只听到滴搭的钟声,和可以微闻得到的母亲的呼 吸。(胡适《我的母亲》)
环境描写(1分), 描写方法 突出(写出)了深夜的安静,别人已经休息(1分), 衬托出母亲的辛苦和为家庭的操劳。(1分)
赏析句子的步骤

赏析句子的步骤赏析句子是一项需要细心品味的过程,它能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文字的内涵,感受语言的美妙。
在进行句子赏析时,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句子的内在意义。
第一步,理解句子表面意思。
在赏析句子之前,首先要确保自己能够准确理解句子的表面意思。
这包括对句子中的词语、结构和语法的理解。
只有对句子的表面意思有了清晰的认识,才能够更深入地挖掘其内在含义。
第二步,分析句子结构。
接下来,我们需要对句子的结构进行分析。
这包括句子的主谓宾结构、修饰成分、从句结构等。
通过分析句子的结构,我们可以更清晰地把握句子的逻辑关系,理解句子中各个成分之间的联系和作用。
第三步,挖掘句子内涵。
在理解句子的表面意思和结构的基础上,我们需要深入挖掘句子的内涵。
这包括句子所表达的情感、意境、象征意义等。
通过挖掘句子的内涵,我们可以更好地领会作者的用心和意图,感受到句子所蕴含的深刻含义。
第四步,联系上下文。
在进行句子赏析时,我们还需要将句子与上下文进行联系,理解句子在整个语境中的作用和意义。
这包括句子所处的段落、文章、甚至整个作品的背景和主题。
通过联系上下文,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句子所承载的信息和情感,领会作者整体的写作意图。
第五步,品味句子语言。
最后,我们需要用心品味句子的语言。
这包括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语言风格、节奏韵律等。
通过品味句子的语言,我们可以更深刻地感受到句子所具有的美感和艺术价值,享受语言带来的愉悦和震撼。
通过以上五个步骤,我们可以更系统地进行句子赏析,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句子的内在意义和美感。
句子赏析不仅可以增进我们对文字的理解和感受,也可以提升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
希望大家能够在日常阅读中,多多进行句子赏析,感受语言之美,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
品味语言 鉴赏细节

品味语言鉴赏细节品味语言,鉴赏细节,是我们对语言运用的一种感知能力,它不仅能够让我们对语言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欣赏,同时也能够提升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下面我将从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品味语言需要我们对细节有敏锐的观察和感知能力。
语言是一种精妙而复杂的工具,其中蕴含着浩瀚的信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通过对语言的细节进行观察和感知,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内涵和表达方式。
在阅读一篇文学作品时,我们可以通过揣摩作者所选用的特定词汇、句式和修辞手法等细节来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思想。
通过观察语言的细节,我们也能够更好地运用语言,使我们的表达更加准确、生动和富有表现力。
品味语言需要我们对语言运用的规则和规范有一定的认知和了解。
语言是一种社会符号系统,它遵循一定的语法、词汇和用法规则。
正是这些规则和规范,使得语言具备了可理解和可交流的特点。
通过了解和熟悉这些规则和规范,我们可以更好地品味语言,理解和欣赏语言的美。
在欣赏一首詩時,我们可以通过理解詩的韵律、格律和修辞手法等规则,来领略诗人的才华和意境。
品味语言还需要我们对不同语言的文化背景和习惯有一定的了解。
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惯用法和文化内涵。
通过对不同语言的学习和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品味语言,体验不同语言所带来的独特魅力和表达方式。
在学习英语时,我们可以通过了解英美文化,体验英语的幽默和俚语,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品味英语。
品味语言,鉴赏细节,需要我们有敏锐的观察和感知能力,了解和熟悉语言的规则和规范,以及对不同语言的文化背景和习惯有一定的认知和了解。
通过培养和提升我们的品味语言的能力,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语言的美,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和交流。
品味关键句子,赏析语言特色(通用)

品味关键词句,赏析语言特色考向1 指出词语在文中指代的内容(说明文中比较多见)确定词语的指代对象,是理解词语在文中含义时经常涉及的一个问题。
人们为了行文简洁,经常用指代词语指称已说过的内容。
因此,掌握确定指代词语指称对象的方法,对培养现代文阅读能力很有帮助。
●解题方法从代词前面的文字中找答案。
大多数情况,“这”“那”等代词指代的内容都是它前面的某个句子或某个短语。
考向2 根据语境填写动词、形容词或关联词这是考查学生掌握语文知识与能力的有效方法。
●解题方法首先要准确理解词语的含义,其次看所填词语与主语、宾语或中心语的搭配是否恰当,最后根据上下文合理推断,选择最合适的词语。
考向3理解句子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包括三层意思:首先,理解句子的表层意义,也即字面意义。
一般说来,句子的字面意义理解起来并不困难。
其次,理解句子的语境义,即在一定的语境中句子的临时意义,这是中考考查的重要内容。
第三,理解句子的句外意义,也即“言外之意”,这也是中考常考的内容。
●解题方法1.从句子中的关键词语入手,通过对其语境意义的把握来理解句子的含义。
2.从句子的结构入手。
如果是单句,哪是主干,哪是枝叶?如果是复句,有几个层次,相互之间的关系是什么?通过确定句子的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把握句子的含义。
3.从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入手。
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对理解句子的含义至关重要。
如果是总领句,必须从下文搜索相关信息;如果是总结句,就须上溯,从上文寻找相关信息,确定答案要点;如果是过渡句,就要密切关注上下文段的内容,准确理解它的内涵4.从句子的表达特点入手。
有些句子在表达上具有显著的特点,比如,有些句子打破常规,采用超常的组合方式;有些句子运用了一定的表现手法;有些句子运用了一定的修辞手法。
对以上这些句子,要从它们的表达特点入手,分析它们运用了怎样的手法或技巧,进而揣摩它们的表达目的或表达效果,这样,才会对句子有较深刻的理解。
考向4揣摩词语的准确性(说明文中比较多见)通常的问法是某个词是否可以替换、调换或删掉。
现代文阅读之品味语言

例题
•晚上,艾尔坐在院子中,出神地凝视着树木和 栅栏。微风下,苹果树发出沙沙的声响;栅栏边, 盛开的小花也快活地眨着眼睛。艾尔想:苹果 树是我的,所以它的果实也是我的,但是苹果落 到了胡安家院子里……胡安为什么要送给我蛋 糕呢?
参考答案
• 分析句子表达效果,要先选准分析的角度。这句话应 从环境描写及拟人修辞的角度进行分析:运用拟人手 法,则是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微风中苹果树的声响和栅 栏边小花在风中摇曳的情态,再结合环境描写的作用: 渲染温馨的气氛,衬托艾尔此时内心微妙的变化,推 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结合两个方面分析表达效果, 答案才完整全面。
例题2
• “你愿意和我们共进晚餐吗?”胡安指着餐桌说。餐 桌上摆着一些简单的饭菜:豆子、米饭和玉米饼。艾尔 知道,明天法官到来时,他不用提供任何证词了。他 说:“很乐意,和你们在一起,我很幸福!但请允许我带点 东西过来。”说完,艾尔连忙跑回家,仔仔细细地选了 一篮最大、最红的莘果,带着这边的甜甜的苹果去了栅 栏的另一边。
• 分析词语的作用和表达效果,主要可以从以下角度 进行:①词语本身的含义;②用到的修辞手法或表现 手法;③词语的感情色彩;④词语适用的对象和范围; ⑤词语的准确性和生动性;⑥近义词辨析等。解答 此类题目时,要根据词语的属性,首先确定分析的角 度,然后再与具体的语言环境结合起来进行深入分 析
• 答题格式:①动词:生动表现出人(事)物的特 点,(或传神刻画了××事物××情态),表现了人 物的心情。②形容词、副词:生动形象地描摹 出某人(某物)××的特点、情态,反映了人物 ××的心情
方法与技巧
•1.赏析句子修辞 •2.赏析人物描写、细节描写 •3.赏析环境描写 •4.赏析加点字词
赏析句子的修辞
• 从修辞的角度品味句子:比喻能使意思明白浅显,具体形象; 夸张能突出事物特点;拟人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对比给人印 象鲜明;反语能显示谙言幽默风趣。
【高考 语文】关于语言的品味和赏析

【高考语文】关于语言的品味和赏析学语言的理解是指对文学作品所使用的语言的敏感识别和心理接受的能力。
文学语言是塑造形象、表现主题的文学手段,他是主体意识的刻意追求,因而表现出与一般语言不同的特色:准确、鲜明、生动,它富于形象性,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它优美隽永,能够给人留下深刻持久的印象。
文学语言的理解,超越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词义层次,进入了欣赏的领域。
这就要求读者有一定的文学欣赏能力,对文学语言的识别、接受、赏析能在较高层次上进行,领略其优美隽永的妙处。
赏析语言一般从下列5个方面思考:语句的含义和作用。
对文章的语句的作用和意义进行鉴赏。
语言的特点。
一般从准确简洁、清新明快、生动形象、浅显质朴等方面思考。
语言的风格。
有幽默、辛辣、自然和谐、含蓄、深刻等。
语言的技巧。
多从修辞角度思考。
语言的作用。
表达了什么意义,有何表达效果,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试题特点:研究试题题干,从中可以获得许多答题的有用信息,使我们答题指向变得明确,合乎要求。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题目用语题目包含以下要素:问题目标(角度),即用一定的词语交代本题考查的是什么,如“父亲形象的内在特点”、“赛艾姆的外貌”、“寓庄于谐的手法”。
交代范围,亦即提示从文章的哪些地方找到与问题有关的文字,如“根据全文”、“从……段看”、“在……段说”。
其他提示(暗示)性文字。
答题要求规定表述方式,如“概述(概括)、”“找出(找到)”、“简要分析”等。
规定字数或格式,如“不超过30字”、“300字左右”等。
2006年广东卷16题:文中加点的词语形象地描写了夕照的动态,请从中任选两个予以赏析。
(4分)抛:扔,投掷之意。
表现了夕阳慷慨的、毫不吝啬地将它所有的光芒送给人间。
挪:挪动,表明夕阳将要下山,表现了夕阳对书架和传统文化的依恋。
(其余两个略)1.抓住关键词去品味语言的丰富内涵。
例如鲁迅的《阿Q正传》中有句话,“举人老爷和赵家排了折亲”,这句话含义丰富,品味的重点应落实在“排”和“折亲”上。
品味语言 鉴赏细节

品味语言鉴赏细节品味语言,就是对语言的鉴赏和欣赏能力。
语言作为人类交流的工具和艺术形式,充满着美丽和力量。
品味语言需要从鉴赏细节入手,细细品味其中的美妙之处。
在鉴赏语言细节时,需要留意语言的选择和运用。
语言的选择可以体现人的智慧和能力,用词准确、恰当能够更好地传达信息。
优美的语言运用也能够增加阅读体验的美感。
在一篇散文中,作者运用了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绘自然景色,读者不仅能够感受到文字所传达的美丽,还能够通过运用的词汇感受到作者的情感。
鉴赏语言细节不仅要注重语言的表达,还要关注语言中的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是语言美的体现,通过巧妙的修辞手法能够使语言更加生动、鲜活。
比如说,修辞手法中的比喻、拟人等手法能够赋予事物以生命力,让读者感受到文字背后的情感。
修辞手法也能够使语言更加富有音乐感,例如排比、对偶等手法都能够使句子更加优美、流畅。
鉴赏语言细节还涉及到语言的音韵和节奏。
语言的音韵和节奏是语言美的重要组成部分。
读者可以通过欣赏语言中的音韵和节奏,更好地体验语言的美妙。
一首诗歌中的韵律和押韵能够使读者产生一种快感,读起来更具有节奏感。
语言的音韵变化也能够使整个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鉴赏语言细节还应该注重语言中所传递的意义和思想。
语言不仅仅是装饰文字,更是传递思想和感情的工具。
在鉴赏语言细节时,要关注文字背后所传达的更深层次的信息。
通过读者对文字的细细品味,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思考和感悟,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意义。
品味语言,鉴赏细节,可以使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欣赏语言的美妙之处。
通过对语言选择、修辞手法、音韵节奏和意义思想的深入剖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体验到语言的魅力,同时也能够提升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平时的阅读和写作中,我们应该注重对语言细节的品味和鉴赏,从而更好地感受到语言之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味语言” 复习
第一课时
复习目标
1、明确品味散文语言的角度。
2、学会品味散文语言题目的一般表述方式。
自学指导一 5分钟
(一)揣摩有表现力的词语
品味句中划线词语表达的含义。
敲打锣鼓的汉子们卖着狂傲,逞着威风,显得不可一世。
(《鼓神》)
“卖”是_____,“逞”是____,“不可一世”是形容_________,这三个词语原是贬义,这里是________(1分),生动地表现出___________(1分),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___________之情。
(1分) “卖”是卖弄_,“逞”是炫耀,“不可一世”是形容极其狂妄自大,这三个词语原是贬义,这里是贬词褒用(1分),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汉子们打鼓时的精神抖擞、气势非凡(1分),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欣赏与赞美之情。
(1分)
答题格式:结合句子解释词+作用+内容+情感
自学指导二 10分钟
(二)赏析描写性的语句(段)
(品味句子的角度1——词语 :词语生动、准确,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
1、我想买字典,走进书店,就听到书店干净的木地板发出好听的声音。
(《词典的故事》)
“好听”一词生动准确地写出了我进新华书店的喜悦心情,表现了我对词典的渴望之情.
答题格式:词语+作用+内容+情感
2、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品味句子的角度2 ——抓修辞:排比、反问、设问、拟人、比喻、反复等 。
) 答案:通过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是新的,有旺盛的生命力;是美的、活泼生动的;是健壮有力的三个特点,表现了春天蓬勃的生命力,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当堂训练 10分钟
1、说说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表达作用。
我在各种报刊发表的各类文章,舒居然一篇篇地帮我抄了下来,还精心地配了插图。
答案:“居然”,出乎意料之意。
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对“舒”同学由衷的感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深深的自责之意。
2、揣摩下面句子
①被月光这样撩拨着,我只能睡睡醒醒了。
②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
① “撩拨”一词将月光拟人化了,仿佛是一个调皮、可爱的顽童,表现出作者对月光的喜爱 之情。
②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刻画出海燕矫健勇猛的战斗者形象。
表达了作者对海燕的赞美之情。
第二课时
复习目标 1’
从描写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品味语言。
自学指导一 10’
品味下面句子
1、他身材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
(《孔乙己》)
品味句子之角度3 ———描写手法 :外貌、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描写。
这几句话运用外貌描写,生动刻画出孔已己穷困潦倒的形象,暗示了他的生活遭遇,表现作者对他同情之心。
答题格式:描写手法+作用+内容+情感
2、口技表演者表演时,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口技》)
品味句子之角度4——表现手法 :象征、对比、烘托、借景抒情、夸张、 托物言志、欲扬先抑等。
这几句话运用烘托手法即(侧面)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口技表演时听众的反应,表现了口技艺术的魅力,烘托出口技人技艺的高超,表达了作者对口技艺术的赞美的之情。
自学指导二 5’
品味下面句子
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老王》)
品味句子的角度5——表达方式 :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
这句话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点明了本文主旨,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告诉我们: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前者有责任关心后者,表达了作者对老王的愧疚之情。
答题格式:表达方式(议论或抒情)+作用(点明了主旨,画龙点睛)+含义(即主旨)+情感 当堂训练 10’
品味下面句子:
1、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
2、简陋的玩具,竟然可以使简陋的时代变得不再简陋,而玩具不再简陋了,本不简陋的时代却变得无比简陋了。
1、 这句话运用动作描写,真实地写出了父亲动作的艰难与吃力,表现出父爱的深沉。
2、运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作者对人生的感悟:清贫的生活可以使人感到满足,而优裕的生活却使人感到精神的贫乏。
第三课时
复习目标 1’
1、掌握品味语言的角度
2、掌握品味语言的答题格式。
自学指导一 8’
品味下面句子
1、绿萝是最调皮的,它在上上下下胡乱“行走”——从桌子后边钻下去,从藤椅靠背的缝隙中伸
出鲜亮的芽儿来。
运用拟人修辞,用“调皮”“行走”“伸出”等词语,形象地写出了绿萝自由活泼的生长状态,富有动感和情趣。
表达了对绿萝的喜爱之情。
2、过来一会儿,父亲又走了过来,在裤兜里摸了半天,摸出一个鼓鼓的信封来。
(里面装着钱)
运用动作描写,“摸”字表示动作较慢,生动准确地写父亲想帮助孩子,又担心孩子不接受的矛盾心理,又写出了父亲虽然“摸”的是鼓鼓的信封,但心里还觉得给孩子的帮助不够。
表达
了父亲对孩子的疼爱之情。
3、几分钟之后,也许又会大雨如注,也许是丝丝细雨飘下,也许是阴云密布,整个海面又被大
雾封锁……千变万化的自然美景,是你的眼睛应接不暇,不到基隆来,是很难领略到的。
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基隆的天气千变万化,基隆的雨来得急、来得快,表达出作者对这一自然美景的赞美。
自学指导二 5’
(三)理解精辟句子的深层含义
(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儿子……)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
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我和妻子就代表着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既要赡养老人,又要抚养孩子,肩负着承前启后的责任,所以走得很仔细,体现了“我”对生活的一种责任感、使命感。
一个家庭是这样,
一个民族甚至全世界也是这样。
表达了我对家庭的热爱之情。
答题方法:分解提问,再回答+情感
A为什么我们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B为什么“加起来是整个世界”?C这句话表现了
(表达了)XX情感?
小结 5’
几种修辞方法的分析表述
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XX,表达了XX的情感。
排比:写出了XX ,抒发了XX ,增强语言气势。
反复:突出了(强调了)XX(的情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设问:自问自答,引起读者思考 XX。
反问:表达了XX(的情感),加强语气。
品味散文句子的角度
1.词语:词语生动、准确,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2.修辞手法:排比、反问、设问、拟人、比喻、反复
3. 描写方法:外貌、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描写。
4.表现手法:象征、讽刺、对比、烘托、借景抒情、 托物言志、欲扬先抑等。
5、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
6.其他:句式、标点……
答题时要从某个角度切入分析
品味散文句子的一般答题格式
答题格式:
1、抓角度(词语、修辞、含义、表现手法、描写手法。
其 他)
2、作用
3、概括内容
4、分析情感或主旨
当堂训练 8’
雨
雨,应该是一个阴性名词,她,而不是他。
雨,完完全全是女性化的。
春三月的雨……
夏日的雨,是大嫂,她是个急性子,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是个利索干净还带着几分泼辣的中年妇女。
比起春雨,夏日急雨少了几分温柔和文静,可你知道,她有那么多的事情要做,她是一位多子的母亲。
江河湖海等待着她补充营养,以丰腴自己的身躯。
被太阳烤得口干舌燥的大地渴望着她的滋润。
田野上的庄稼禾苗,山坡上的树木果林,像一群群嗷嗷待哺的孩子,急盼着她的乳汁。
年复一年地,她用自己充溢的乳汁喂饱了结实的高粱,喂鼓了肥胖的豆荚,喂足了圆滚滚的西瓜,喂熟了沉甸甸的稻穗。
有了她,才有果实,才有收获,才有万种生物的生生不息。
夏日的雨,能干的大嫂,慷慨的母亲。
秋日的雨……
◆请对文中划线句作点赏析。
(3分)
参考答案:
作者运用拟人、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1分)形象生动地凸现了夏日的雨如母亲哺育孩子般的慷慨、无私,孕育着万物, (1分)表达对夏雨的崇敬和赞美之情。
(1分)
(四)有关散文语言的其他题型
分析某个句子的作用。
最后一段话中的句子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
同样,要想让灵魂排除纷扰,惟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
)
答题格式:
1、抓角度(词语、修辞、含义、表现手法、描写手法。
其 他)
2、作用
3、概括内容
4、分
析情感或主旨5、结构上的作用
有关品味散文语言的中考题型
1、分析词语的表达作用:结合句子释词+作用+情感
2、自选句子进行点评/从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两方面欣赏句子。
手法+作用+内容+情感
3、为什么要写这几句话(这段话)?/这段话的作用是什么?
内容上的作用(手法+作用+内容+情感)+结构上的作用
4、分析某个句子的深刻含义。
在心里分解提问,再回答+表达了XX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