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与中学生矛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俗话说:每两年就有一个代沟。两代人间的代沟冲突,给数千万家庭带来烦恼,尤其是现在的中学生,与父母的代际冲突尤为严重。成为格外引人注目的社会现象。孩子“不服管教”是现在家庭普遍存在的难题。对于家长提出的难题,教师常常只能简单的回答“尽量理解孩子”、“尽量与孩子沟通”。那么该怎么理解,如何沟通?本人以一个第一代独生子又从事教育工作的特殊视角,从三个方面分析代沟冲突产生的原因与建议。
所谓代沟,主要指10~20岁的青少年与父母的冲突,是青春期现象,而中学生是最具典型意义的群体。在这一时期里,青少年的身心都会发生一系列巨大变化。学生处于中学阶段急于独立,渴望被大人尊重,更希望得到社会承认,却屡屡惨遭失败。因此,他们以苛刻的眼光审视父母与社会,对大人的强烈的轻视感中带有一定程度的仇恨,这种自主的青春期意识,使这一阶段的家庭代沟尤为突出。
中学生有了自我意识的存在,“自我存在”的感觉使孩子觉得自己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而此时家长如果坚持自己的权威地位,强迫孩子接受自己的观点,孩子的反感甚至仇视是必然的。两代人在生活经历、社会背景等方面的巨大差异,造成思想观点的巨大差异,差异使得要证明自己是个独立个体的孩子与要维护自己权威地位的家长之间不断产生摩擦。由此产生了严重的代沟冲突。两代人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一、物质生活的差异
1、差异的现象
现在接触的家长,大多出生于七十年代,大多都有在社会底层磨难的难忘经历。与家长聊天都能听到他们谈起自己当年艰辛的求学经历与拼搏历程。因此家长一辈都格外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有的家长没有很高学历,但通过自己勤勤恳恳的工作拼搏,换来今天的地位和生活。
与历经坎坷的父辈截然相反、独生子女们大都出生于1990年以后,他们经历的这十几年,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活力和最多实惠的一段时光。他们生活自由稳定,学业正常顺利。以我自己为例,作为第一代的独生子女,学习上一帆风顺。学习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特别是出生于城市,周围的同龄人都要去上学。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从一开始我就认为是必然的一条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如果有人这条路走不完,就是父母所说的“坏孩子”。
现在的中学生享受着父母中学时代做梦也梦不到的现代文明,甚至出现了高消费的“名牌族”。同样是独生子女,我对现在中学生的消费都感到吃惊。手机拿出来都是彩屏、摄像头、可上网、听音乐听广播。自习课上十几人听mp3。买衣服要挑专卖店。家长有 “我们吃了

苦不能再让孩子遭罪”的普遍心理,使独生子女的父母们宁肯自己继续吃苦受累,也决不让自己的孩子生活得比别人差。现在的父母对子女有求必应,对于自己觉得好的对子女有用的东西,也会硬塞给子女。
2、差异造成的思想冲突
两代人物质生活的巨大差别,使他们对生活的体验很不相同,并且彼此感到陌生和难以适应,也就产生了代际冲突。父母总是感叹自己当年想念书是多不容易,现在孩子条件这么好,怎么就是不懂得珍惜呢。而“珍惜学习”对于现在中学生是一个无法理解的短语。
父母对目前的生活很满足,认为很幸福,可孩子不以为然。两代人对此的参照标准绝不会统一。幸福只是一个瞬间的感觉,而不是一种能持久的感觉。也就是说当得到一样自己想要的东西时觉得幸福,过后就不再觉得幸福。因此幸福是个不断努力去争取的过程,只有在不断争取中才能保持幸福的感觉。如果已经什么都有了,那么再去争取什么来让自己幸福?只有盲目的攀比,只有不断提出愈不合理的要求。有个学生成绩不怎么好,父亲答应他如果考好了就奖励一双八百元的运动鞋。结果学生考试成绩依然不理想。家长自然不能给予奖励,学生竟然做出不认父亲的举动。看到父亲说“我不认识他”,并故意对一个路边老乞丐鞠躬说“奶奶好”。家长伤透了心,不知为何走到如此地步。
3、解决的建议
俗话说“富不过三代”、“难得少年贫”、“穷人孩子早当家”。在今天仍有警示的意义。如何填补由于物质生活的差异而在两代人间形成的沟壑,我想首先是要消除的是这种差异,至少是要减小差异。过于富裕的物质生活造成对于幸福生活的麻木。因此家长不该随意满足孩子任何要求,尤其不要轻易奖励,奖励要在子女确实努力争取的时候,同时奖励不该过于贵重。也许家长认为越重的奖励越能激发孩子热情。如果从小就不断以这种方式刺激,到了中学,学生就对这种刺激麻木了,家长开始靠不断加重奖励的分量来获得效果,但只能起到反作用。就像一个人有点小感冒就吃抗生素,最后产生抗药性,什么药也不管用。适当的奖励可以是有意义的,例如一次外地旅行,一件乐器。
过于富裕的物质生活也会分散太多精力。例如上课听mp3,做作业时偷玩手机,沉迷电脑游戏无法自拔等等现象。家长对此头痛不已。有个家长经常找我诉苦“我儿子一回家就玩游戏,一玩就是几个小时,我气起来就要把电脑砸了。”可是到最后电脑都没砸,学生依旧玩游戏,家里为了这事争吵不断。当然不是说电脑一定要砸掉,但限制子女使用或者收起来是必要的。主要原

因是家长拗不过子女。“我把她手机收起来她就吵,不做作业也不跟我们说话。”一个女生上课玩手机,做作业也不停发短信,家长无可奈何。如果家长一开始不能狠下心,一次争吵就心软,那么以后再想没收阻力只会更大。此时家长有必要拿出家长的权威。我记得我高一时沉迷游戏,母亲坚决收起电脑,直到高三毕业才拿出来。这是很成功的教育例子,现在遇到同样情况,我和母亲都会搬出这件事。捡到100块钱又丢了的心情与从没捡到过钱的心情是完全不一样的。有的家长一开始买电脑就说是给自己买的,放自己房间;买了手机也只让学生周末外出时带上。这些做法一开始就没让子女“拥有”太多,因此在必要的时候没收不会有太强烈的“失去”的感觉。
二、家庭社会地位的差异
1、家庭地位差异造成的思想冲突
父辈大都生活在多子女时代,由于子女多,谁在家中的地位都不太重要,期望值也不很高,东方不亮西方亮,老大不行看老二或老三。再说子女多家庭也不可能每个孩子都给予很好条件。只是希望孩子早点长大多一个劳动力。我母亲当年也是听外公一句“女孩子读什么书”而放弃考大学进了工厂。可独生子女则不同了,因为仅有一个,地位之重要往往居全家之首。这样,独生子女便容易骄横跋扈,成为“小霸王”或“小皇帝”,以自己为中心。曾有一个女生课间胃痛,对我说“你帮我去医务室拿点胃药。”我说“你自己去一趟不行吗?”她回答“我胃痛怎么去啊,你快去啊,听到没有。”我倒不愤怒她以指使的语气对我说话,连个“请”或者问一句“可以吗”都没有,而更多的是吃惊于她如此自然的表达,完全理所当然的态度。
用日本人的评论说:“中国的父母给了孩子世界上最多的保护。”这是举世公认的事实。与之相比看到杂志上的海外剪影。一对美国夫妇带着孩子到公园游玩。父母在草地上晒太阳睡觉,大一点的孩子爬上爬下,不时故意发出惨叫。小一点的孩子还不会走路,只能到处乱爬。而父母只在小一点的孩子要爬出视线时才抓回来,再继续睡觉。听的更多的是外国孩子摔到是不会有人扶的,要他学会自己爬起来。我未能亲见。但看到中国父母扶起摔倒的孩子并拍打地面说“地板坏”则不止一次。如果家长都不断为孩子寻找客观原因,而不是从主观上找原因,不教育孩子如何面对失败,如何克服失败重新站起来,而是为了“保护”孩子为孩子开脱。造成最明显问题是长大后孩子很难听进批评,面对挫折困难特别脆弱。在家庭中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我说他两句他就跟我吵,声音比我还大声”。
2、期望值差

异造成的冲突
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期望之高也往往居全家之首。尤其是父母有很多梦想已不可能实现,则把自己的梦想寄托在孩子身上。过高的期望值也就形成过大的压力,许多家长其实是不能体会到子女要承受的压力。压力是需要的,压力能转化为动力,但就像一根弹簧,加上适当的压力它会弹起来,但如果压力过大(超过弹性形变的限度),弹簧就变形而无法恢复。在这样的压力下,子女感到压抑、焦虑、烦躁。大多数孩子是上进的。在学习上有自己的计划、安排,有自己的想法。在孩子把持不住自己时,给与提醒理所当然,也可以在学习方法上给予实际的帮助。如果不断在孩子耳边重复着对孩子将来的设计,或者不断重复着“要好好念书”、“要考所好大学”之类无意义的“空话”。孩子感到压力又得不到任何帮助,自然是很厌恶,不耐烦。
3、解决的建议
中国特殊的社会历史背景,使得一代的家长对子女特别的重视。外国人看中国人会惊异于中国父母对子女的“无微不至”,中国人也会不解外国的亲情淡薄。这些都只是各自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产生的不同心态,本身无可厚非。我不想完全西化的批判中国的父母,我认为走哪个极端都不好,中国传统的亲情是珍贵的,但借鉴别人的优秀方法是必要的。我对这个问题的观点是:父母对子女给予的应该少一点,对子女要求的回报也要少一点。天津市社科院59岁的副研究员郝麦收与儿子郝丁签下“父子协议”的新闻曾引起轰动,大家一定都不陌生。他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让孩子明白,什么是父母的义务,什么是子女的义务,有些事之前孩子觉得是理所当然的,但实际上那不是父母的义务,只是父母心甘情愿,这一部分本是应该由孩子承担的。我所说的父母给予子女少一点,就是把“心甘情愿”而非必要那部分不给予子女。对于郝家父子的最后的采访我看了。郝丁从赖在家里不工作到艰辛的打工经历再到现在《今晚报》的资深广告人,对父亲没有敌视仇恨而是感激。郝麦收也自豪的宣称自己的“教育实验”成功。看看他们父子的话会有启发。
逼才是爱,狡猾不是错,孩子需要第二次断奶,不再做孩子的无限责任公司经理。——郝麦收
我是父亲实验室里的小白鼠,我现在终于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父亲就是那只老狐狸,既伟大,有残酷。——郝丁
要求子女的回报少一点,就是对子女的期望少一点。目的只是减少给予子女的压力。作为第一代独生子女现在走上工作岗位,我可以体会这种压力,也可以体会长辈对晚辈的殷切期望。我对学生没有提出“你们一定要上大学”这类要求,

我只是问他们“你们自己想过一种怎样的生活?那种生活需要你付出怎样的努力才能达到?”让学生自己对自己提出期望,自己给自己压力。同时家长完全无须期望子女的回报,有的家长常对子女说“我们以后只能指望你了,你要……”一个和睦家庭培养出来的人格正常的孩子是知道该如何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而无须提出要求的。
郝家刚签订“父子协议”时遇到孩子强烈的敌视。问题在于这种转变是突然的。如果家长能从一开始就卸下自己无谓的责任,卸下孩子多余的压力,尤其是让孩子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例如自己思考设计自己的人生道路。这样对孩子绝不是“残忍”,反而孩子会得到更多的幸福。我在大学里认识了一个香港的学生,武汉大学考古专业。他父亲不认为学习考古是好专业,虽然不同意但还是借给他20万读书,“这些钱当然是要还的。”他说话的语气平静中带着自豪。他明白自己与我这类内地学生的差异,他自豪比我更独立自由,我也因此而羡慕他。这里面不是亲情的淡薄,成了金钱的关系,而是反映出另一种对责任与义务的观念。
三、思想文化的差异:
1、时代背景产生的思想文化差异
父辈在封闭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时代长大,孩子则在开放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长大;父辈唱“红太阳”歌曲,孩子唱流行歌曲;父辈读书、劳动和运动,孩子看电视、读书和娱乐……两代人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导致了他们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的重大差别。
父辈们讲集体主义,比较注重责任和奉献,对子女无怨无悔的付出。而孩子则比较看重自我、自由和享乐,对父母的教育常常持有异议,他们的选择往往具有叛逆性,从而使父母们伤透了心。
父辈们将科学家、军人等视为自己努力的目标,而孩子则将体育明星、歌星、影星挂在嘴边。他们乐于表现自我,注重自身的独立性,敢于直言利益,注重职业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对强调奉献而回报不高的职业类型兴趣不大。
这样的差异产生是必然的,无须过于紧张、苦恼。实际上这种差异在任何时代都会存在,尤其是社会发展、变革比较迅速的时期,两代人生活的社会背景的变化巨大,差异也就特别明显。一个阿姨对我讲过她当年的一件事,她上大学时,一次在家烫了头发去学校,结果多级领导找她谈话,甚至提出要给她一个处分。她遇到的就是一次代际冲突。这样的事件很多。当花裙子出现代替统一的蓝灰衣服时,引起过一次反对浪潮,当邓丽君的歌在街头巷尾传唱时,也有很多人提出“靡靡之音误国”。父母辈经历过这种时代背景差异产生的代际冲

突,而当我读书时,日本漫画刚登陆的时候,父母辈也提出了新的“误国”论调。这种代际冲突是人之常情,也是毫无必要的,社会在不断变化在不断进步,对于新生事物,新的潮流,横加干涉是不能影响社会的变化趋势。例如日本漫画,有的家长提出孩子沉迷漫画不念书,那是另一个方面的问题,前文已经阐述。但如果家长不只是担心影响学习,还存在对日本漫画这种事物的厌恶,那么这种厌恶是无谓的,担心的多余的。
2、年龄层次产生的思想文化差异
学生经常说“青春期的孩子遇到更年期的父母”。此话不无道理。青春期与更年期都是人生重大转折时期,子女与父母亲均处于格外紧张的状态,彼此的期望值骤然剧增,而心理承受力却异常脆弱。他们都要求对方多体贴自己,宽容自己,任性又敏感多疑。在这样的时期,一旦碰撞出火星,便极可能把两代人一并烧伤。小时候回家吃晚饭时会把一天在学校的事一一汇报。长大后回到家一声不吭,问了还嫌烦。这是为什么?到了中学阶段,“自我意识”的增强,孩子都有了自己的思想,包括兴趣、爱好、人生观、价值观等。而这些观念中有很多是家长不能接受。一次、两次,当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而被指责后,孩子产生了一个想法,说什么父母也不能理解,说了也白说。为了避免对一个观点争得两败俱伤,当然还是不说为好。
这个时期的沟通和交流是很关键的。沟通和交流的前提是在观念上有共同点,也就是理解。孩子不是不能去理解家长,但家长首先要能理解孩子。对于原则性的问题,家长要提出明确的态度和底线,对于小事情、小观点,完全无须强求一致。不能够理解,但可以不反对。简单的做法就是“你觉的对就可以了,只要不……”。前半句表示不反对,后半句强调家长的原则和底线。不少家长也想与孩子探讨一些观念。但讨论不成总是产生有一次冲突。在与子女沟通时要注意的一个关键点是不要有权威的感觉。毕竟有的问题不是1+1=2这样有明确答案的问题。家长不一定对!孩子与孩子之间也会有观念上的不同而争吵,但不会变成冲突,只是激烈争论。而不少家长一开始探讨就摆出权威的姿态,目标很明确的就是要让孩子最后同意自己的观点,名为探讨实为说教。这样的探讨是不平等的,孩子经历过就不再“上当”。与孩子交流的最主要目的是要让他说。我自己也是个固执的人,坚持自己的观点,与别人观点不同时,非要辩赢不可。同龄人之间这种固执的坚持影响不大,因为感觉始终是平等的。即使不同意对方观点,也会倾听,也会反思,也会有收获。因此与孩子交流

,也要给孩子平等的如同龄人交流的感觉,要让孩子有机会说,同时不是立刻批判,而是阐述自己观点。我的一个大学教授,他上课讲一个观点后总爱加一句“我的话不一定对,只是一家之言”。如果学生思考了觉的他对,自然接受,觉得他不对,强加也不会接受。因此以“一家之言”的态度而不是“权威”的态度来阐释自己观点,即使自己的观点孩子一时不接受,但让他感受到平等的尊重,就会倾听,过后思考,只要可取不会故意不接受。
3、知识结构与文化水平的差异
父母一代由于社会历史原因,有的家长文化水平并不高,有的孩子上了高中就超过家长。同时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孩子的接受能力总强于父母。例如孩子学电脑很快,父母始终不明白电脑有什么用,在知识结构上差异很大。这种差异现在有所缩小,不少家长也是大学毕业,不少家长运用电脑等新事物也得心应手。但这种差异必然会永远存在的。就像法律上对于新出现的电脑犯罪、网络犯罪要补充修正新的条款。父母对于新生事物也要及时跟上。
电脑游戏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孩子沉迷游戏无法自拔,家长无论这么教育都无法转变。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什么是电脑游戏家长都不知道。“无聊的东西”、“乱七八糟的东西”,这些是我父亲对电脑游戏的评价。就像对日本漫画的评价一样。对不知道的事物进行评价是无知的表现。当家长贬低电脑游戏时,孩子感到的只是家长的无知。如果让孩子觉得无知,怎么可能再听其他话。
电脑游戏提供一个虚拟世界,让玩家感受到的是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人生最高的追求——自我实现。这是有很大吸引力的。在国外游戏玩家不限于小孩,成人也玩游戏。甚至出现以玩游戏为职业的职业玩家。因此,要提醒的是,家长切不可对不了解的新生事物妄加评论。我在网络上和几个学生对网络游戏进行过辩论,几个痴迷的学生围攻我一人,毫无在学校中面对老师的那种唯唯诺诺,很有种“舌战群儒”的感觉。我从网游的操作、画面音质、文化底蕴、社会现象等方面一一反驳,最后阐述我的观点“网络游戏是垃圾”。学生的话越说越少,最后说了一句“其实我们平时也没多少时间玩”。我的目的达到了,让学生听完了我对网络游戏的看法。让我的思想种到他们心里,让他们感到虽然自己玩的很多,但实际上了解的并不多。当然不能立刻让他们放弃,但总会有所影响。同时让他们感到我是了解他们想法了解他们生活的,以后再探讨其它问题更加方便。
对于知识结构与文化水平的差异,家长应及时赶上,提高自身水

平,至少做到了解。了解才有发言权。了解之后要反对,要阐述自己观点,才能做到言之有物,有内容。否则说多少遍“你又在做这些无聊事情(我父亲看我玩游戏必说的一句话)”也是没有用的。让家长都成为电脑高手不可能,但家长也有自己的优势就是丰富的社会阅历与日常生活的各种能力。这些是书本上学不到的。让孩子独立处理一些日常事物,例如到银行办卡存钱,安排一次旅行计划,或者修个家电换个灯泡。让孩子得到锻炼,也让孩子感受到自己虽然多读点书,但在很多方面还是比不上家长的。
结语
作为第一代独生子女,又从事中学教育工作。在与学生、家长交流的同时,我也回忆我像学生这么大时,我与我的父母的代际冲突。有经验也有教训。学生时代的新鲜经历和回忆,让我可以更容易理解学生。同时角色转变,从孩子到了成人,从受教育者到了教育者,我也可以逐渐体会父母辈的艰难。代际冲突任何时代都存在,当前特殊的时代背景使得冲突表现比较明显。孩子总要长大成人,每个孩子都渴望长大成人。当孩子“不听话”时只是要证明自己已经成人。家长要接受孩子不断长大,自己的地位不断降低的事实。但是在真正走进社会开始工作之前,孩子始终是孩子,少不了家长的教育。因此对于“半大”的孩子,家长要改变“统治”式的教育,逐渐转为指导、建议式的教育。由之前的替孩子全盘设计每个细节,到把握主要方向提供建议帮助。不可能完全填平两代人间的沟壑,但总能搭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只要家长先表示沟通的意思,一定会受到孩子的欢迎。




随着年龄的增长,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特别是高中生和父母之间的共同语言变得越来越少,除了必要的事情说上几句以外,更多的时候以保持沉默的方式对待父母。更为令人担忧的是他们不仅和父母无话可说,而且还把父母的反复叮咛和询问视为管头管脚,轻则不理不睬,将房门一关,任由父母自言自语,自讨没趣。重则大吵大闹,拿家里的东西出气,甚至离家出走。而在幼年时期,他们完全不是这样的,把依恋于父母的呵护看成是最幸福的事情,和父母形影不离,无话不说。这种现象的出现说明了中学生和父母之间已经产生了心理隔阂、心理冲突,如果他们不能正确认识到这一点,并以恰当的方式解决的话,不仅影响了家庭的和睦,而且对其健康成长也是不利的。

我们不应该为中学生与父母之间产生的心理隔阂而感到大惊小怪,因为它的产生是有特定的心理原因的,是由青春期出现的两个明显心理特点所决定的:其一就是闭锁性和开放性共存的心理

,闭锁性主要是针对成人而言,因为他们们觉得和年长一代在思想观念、兴趣爱好上都存在着很多差异,觉得和父母没有共同语言,无法沟通,也就是产生了心理学上称作的代沟问题。其实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心理上有很多秘密,当他们找不到倾诉的对象时,就会以日记的方式表达,写日记是他们常用的表达方式;开放性是针对同龄人所说,一方面在父母眼里他们好象变得越来越羞涩,但在同龄人面前却判若两人,和知心朋友可以无话不说,滔滔不绝。有时趁父母不在的时候,还经常“泡电话粥”,一泡就一个小时。或者搞同学聚会、上因特网发伊妹儿。双重性人格的表现是这个年龄所特有的,不懂心理的父母还蒙在鼓里:“我的孩子以前话挺多的,现在怎么了?和我像陌生人。”家长以为孩子真得都变内向了;其二就是自尊感和独立感意识的增强。他们感到自己已长大成人,渴望得到父母的尊重理解,渴望独立。而在父母眼中他们永远是小孩子,虽然父母口头上常会对孩子说:“你已长大了,要学会自己管自己了。”但事实上还是表现出对他们处处不放心:吃饭穿衣不放心、出门交友不放心,最大的不放心还是对你们的学习不放心。三天两头会问他们“作业做好了没有?”、“考试成绩怎么样?在班级里第几名”、“在学校里有没有认真学习”,真是没完没了,由此他们就会觉得父母很罗嗦,逆反心理会越来越重,冲突也就产生了。


jiejuecelue

那么中学生该如何减少与父母之间的心理隔阂、心理冲突呢?我觉得首先在于要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如果说第一个心理特点所产生的隔阂是暂时的,也没有什么不利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消除的。那么第二个心理特点所产生的隔阂是值得重视的,只有站在理解的角度,才能够将隔阂减少到最小。这儿着重说说如今的父母为何要对子女的学习特别牵肠挂肚呢?源于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现在社会竞争太激烈了,没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是难以在这个社会上存在立足的,所以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急切心理导致了对孩子提出了过高的要求;二是由于这一代父母特有的补偿心理所导致。这一代的父母在和他们的孩子一般年龄时,正处在提倡“读书无用论”的文化大革命时期,在那个年代,书读得越多越无用,唯有做一个爱劳动的农民和工人才是最光荣的,所以那个时代造就了他们只有小学、初中的文化水平,很多人甚至是文盲,当然贫困的家庭环境也是无法获取更多知识的原因之一。而今,我们这个时代是提倡人才强国、科教兴国的时代,知识是财富的象征,社会又为青少年一

代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父母要把他们当年的遗憾从孩子身上得到补偿,希望他们能实现自己过去未圆的大学梦。这种强烈的补偿心理,也是导致对孩子产生过高期望值的一个重要原因。三是由于三口之家特殊的家庭模式所致。过去子女较多,张三不行,还可指望李四,而现在自己的孩子不行的话,就等于破灭了一个家庭的全部希望。所以父母将全部的心血倾注在孩子身上。综合上述三点原因,对孩子学习上的严加管束也就成了必然。如果中学生能真正理解父母对他们学习“管头管脚”的出发点,那么对父母的抱怨、冲突、隔阂就会大大减少。

其次,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和父母沟通。可能刚开始的时候,会觉得很难,但如果迈出了这一步,就会发现其实不是这么一回事。如果认为父母确实管得太过分,可以选择一个适当的场合,向父母心平气和地提出,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当感觉父母给自己的心理压力太重时,就可向父母坦言:多一点鼓励,少一点责备;当感觉父母过分束缚了你们的行动自由,可向他们坦言:我们已长大了,有些事情自己会掌握分寸。切忌用这种容易引起矛盾激化的话“我不用你们管,你们有完没完!”顶撞父母。除了对父母的一些不满做法进行沟通外,还可就学习、人际交往中所碰到的一些问题主动和父母交流,把父母当作自己的朋友。比如,交友不顺,和同学发生矛盾、学习信心不足等各方面的烦恼和困惑。随着和父母交流的增多,中学生会发现和父母之间的心理隔阂在不知不觉中消失,而且家庭也变得更和睦了。

最后,中学生要学会给自己减压。父母的压力总究是外部的压力,只要自己不把它转化成内部的压力,那么就不会感受到压力太大了,不堪忍受。更不会出现类似于浙江金华17岁中学生徐力重棒打死逼他考入前10名的生母事件,徐力杀母纵然有其母亲的原因,对徐力管得太严了,考不到年级组前十名,就惩罚他,致使徐力由爱生仇。但徐力本身的心理适应也有问题。如果他能够不将母亲给他的压力捆绑在自己身上,如果他能和母亲平时多一点沟通的话,他就不会走到这一步。自己的能力究竟可以达到怎样的一个程度,自己心理最清楚,所以自己给自己定一个合适的目标才能将压力真正变为动力。

总之,如果中学生能站在“可怜天下父母心”的角度走近父母、理解父母、关心父母,怀着感恩的心态和父母友善沟通、融洽相处,那么不仅一切心理隔阂会烟消云散,而且会使你充分感受到家的温馨,成长的快乐。



 中学生心目中的好家长


家庭对于青少年成长有着不可估量的作

用, 这已被越来越多的事实所证明。

作为学校的教育工作者, 我们一方面意识到自己在教育青少年工作中肩负的重任,
另一方面, 在工作实践中深切地感到青少年教育工作的综合性, 即需要学校、社会、
家庭共同配合, 形成合力, 才真正有利于青少年学生的全面健康的成长与发展。

望子成龙, 人同此心; 教育有方, 人皆求之。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系统工程的重
要组成部分,有其特有的规律与方法。特别是在这世纪之交, 现代社会对家庭教育提出
了新的要求。要迎接21世纪的挑战, 要造就和培养高素质的接班人, 长期处于封闭状
态的家庭教育, 必须重视对家庭内外信息的交流与沟通, 保持与学校生活、与社会生
活的密切联系。

父母、亲友如何成为孩子优秀人品的熏陶者、聪颖智慧的开发者、健康体魄的抚
育者、美好心灵的塑造者?我们一零一中学家长学校将邀请有关学生、老师、家长、
专家学者等, 就社会普遍关心的家教问题, 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进行探讨与研究,
为家长们服务。

第一部分: 中学生家教中的喜与忧

-------调查、反馈与思考

第一讲 中学生心目中的好家长

现在, 不少中学生家长经常发出这样的慨叹: 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了, 我们也越来越
不知道如何当家长了, 而一些中学生却说:“家长不是罗嗦, 就是训斥, 真烦人!”

俗话说:“孩子是家长的影子, 家长是孩子的一面镜子。”

为了深入了解中学生家庭教育情况, 探讨家长对学生成长的影响, 进一步沟通两
代人的感情, 加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衔接, 我校教导处曾以“我心目中的好家长”
为题, 在学生中组织了征文活动, 使学生有机会真实地评论自己的家长。

我们对500多份征文进行了粗略的统计与分析, 发现约50%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家长
不合格, 有的甚至断然认为自己的家长不是心目中的好家长; 另有一部分学生没有明
确表态。

在征文中, 被中学生们誉为自己心目中的好家长的, 归纳起来, 可以分为以下几
种类型:

1. 民主型。这类家长把孩子看作是一个具有独立性的家庭成员, 尊重、理解孩子
, 把孩子当成朋友, 他们不摆长辈架子, 不动辄训斥孩子。一旦与孩子了生矛盾, 如
果责任在自己, 能够自省甚至公开承认自己的错误。

一位同学写道:“我的父母是我慈爱的长辈, 又是我的知心朋友。他们和蔼可亲、
平等特待人, 使我在家庭中感到快乐和温暖。我有什么心事都跟父母讲, 不把自己‘
锁’起来。我们经常在一起交流思想感情。即使对于我的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 他们
也从不训斥我, 有时对我

提出的使他们大吃一惊的问题, 总是细细研讨一番。每次交
换看法后, 他们总是赞叹地说:‘哟, 长大了! 长大了! ’他们从不对我说:‘我们吃
的盐比你吃的米多; 走的路比你走的桥多’这类话。”

另一位同学在征文中写了这样一件事:“聪明的我, 一度沉迷于武侠小说, 学习成
绩一落千丈。为此, 父亲训斥我, 甚至还抡起了拳头。当时, 一种恨意从我心头滋生
出来, 为此, 我写了一首题为《失望》的诗, 发泄对父亲的不满。谁知, 几天后的一
个晚上, 父亲来到我的房间, 和蔼地对我说:‘孩子, 你长大了。相信你能分辨是非,
管好自己, 也希望你能理解做父母的心情, 原谅我当时的粗暴’......从父亲那慈祥、
郑重的表情与话语中, 我感到了深深的内疚, 一种敬意油然而生, 眼泪夺眶而出。我
为拥有这样一位既严格又豁达、既通情达理又平等待人的父亲而感到自豪与满足。”

据我们的观察与分析, 一般在这种民主、平等的家庭环境里成长的孩子, 大多数都
明理、开朗、上进、富有同情心并勇于负责任。

2. 表率型。这类家长一般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他们重视自己的示范作用
, 重视给子女以积极的影响。他们的举止是子女模仿、学习的榜样, 是无声的语言。家
长美好的言行对孩子起到了潜移默化和“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一个初一同学写道:“ 我爷爷年岁大了, 瘫痪在床, 有时神志不清。他的脏衣服、
脏裤子都是我爸爸抢着洗。爸爸尊敬与孝顺爷爷的精神, 深深打动了我。现在, 我也
抢着和爸爸一起洗。”

另一位同学这样赞扬自己的家长:“我爸爸出国回来, 没带彩电、冰箱, 却为他们
单位买了那么多仪器, 我感到爸爸真‘伟大’。”

高三一位同学从自己的所见所闻, 由衷地抒发了对爸爸的敬重之情:“我爸爸是一
个‘有权’的干部, 但是他廉洁、公正。凡是送礼的, 必让带回。一次, 一位年轻人带
着呈只箱子, 我感到很纳闷。几天后, 我无意间说起此事, 爸爸笑着打开了箱子。原来
里面装的都是图纸, 是供爸爸进行资格审查用的。我敬佩爸爸高尚的人格。”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其身正, 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学生征
文中所写到的上述家长, 处处事事严格要求自己, 给子女以积极的影响。一般在这种家
庭里成长的孩子, 大多数积极、热情、助人为乐、关心集体、明辨是非。

3. 指导型。这类家长不但思想、文化素质较高, 而且懂得教育规律。他们既有一
定的教育科学理论, 又能把握孩子生理、心理特点, 因势利导, 深受孩子的尊敬与喜爱。

“爸爸、妈妈

经常对我说, 盼望我成名、成家、成长, 但首先要求我成为一个真正
的人:正直、正派、正道; 自立、自强、自爱。他们要求我长大了凭本事吃饭, ‘有智
吃智, 没智吃力’, 对社会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父母的教诲, 使我逐步树立了正确的
人生观。”高二年级的一位同学在征文中如是说。

另一位高中学生在征文中坦率地告诉我们, 他之所以能够较好地处理一些生理、心
理问题, 是因为能得到家长的及时指导, 他说:“我记住了妈妈的这句话:‘中学生没有
资本去谈情说爱。中学生的早恋永远是无果之花。要珍惜友谊, 但不要超越同学感情。’
至今, 我对男同学什么样, 对女同学什么样。我感到, 我的妈妈懂得青春期孩子的心理,
是位好家长。”

根据我们的了解, 一般在这种环境里成长的孩子, 大多数目标明确, 听从教育, 没
有过多的烦恼与忧愁。

从以上孩子们坦露的话语中, 不难看出, 尊重、理解、平等待人、以身作则, 能给
孩子指导的家长, 是中学生心目中的好家长。

一个孩子在征文中深情地写道:“天下之大, 不如父母的胸怀大; 江河之深, 不如父
母的感情深。”他的话, 说出了相当一部分孩子对父母的热爱与感激之情。

有人曾作过这样的调查研究: 那些对人类作出过伟大贡献的人们, 大多数在青少年
时期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他们终生的业绩在一定程度上, 得益于家庭良好环境的熏陶,
得益于长辈对他们心灵和品格的形成所给予的巨大影响。

我们感到, 在征文中被中学生们誉为心目中的好家长们, 不正是孩子的心灵中, 播
撒美好的种子吗?我们希望更多的家长像他们一样, 以家庭的良好影响与熏陶, 帮助孩
子成长为造福祖国与人类的优秀人才。



青春期和更年期都是人生中不稳定的阶段,一个是处于成长期,一个是处于衰退期子女与父母亲均处于格外紧张的状态,一旦碰撞出火星,便极可能把两代人一并烧伤。 孩子在进入中学后会带来了许多的青少年心理问题。比如青春期的闭锁心理,其主要表现是趋于关闭封锁的外在表现和日益丰富、复杂的内心活动并存于同一个体,可以说封闭心理是青春期心理的一个普遍存在而又特殊的标志。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表现的形式有多种多样,主要表现为:如学习困难,考试焦虑,难于应付挫折,青春期性心理扭曲,情绪不稳定,自我失控,心理承受能力低,意志薄弱,缺乏自信,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贫乏,学习成绩不稳定,并在行为上出现打架、骂人,说谎,考试舞弊、厌学、逃学,严重的出现自伤或伤人现象。 上述种种现象

,我们对之进行了归类,大致可分为:学习类问题、人际关系类问题、情绪类问题、人格障碍类问题及青春期性心理类问题。 1父母怎样帮助孩子过好青春期 有关的资料表明,中国孩子的青春期正在不断地提前到来。随着营养水平的提高和营养状态的改变,青少年的性生理存在着越来越提前的趋势。据北京市的调查,北京男孩子的首次遗精年龄已经从60年代的平均16.6岁提前到90年代的13.7岁,女孩子的月经初潮从60年代的14.5岁提前到90年代的12.2岁。女儿月经来潮了,或是独生子发生了“梦遗”,此时,做父母的该作何反应呢?他们是否意识到孩子从此进入特殊成长阶段,需要某些非同以往的关怀和“护理”? 一位父亲得知女儿月经来潮,脑海中第一个闪现的念头便是“她不再是小女孩了,必须严加管束”于是告诫女儿在课外不得与任何男孩子接近,甚至要她辞去班长的职务,以防“越轨”.有位母亲在整理床铺时发现独生子有遗精现象,顿时怒气冲冲地责骂道:“没出息的东西,这么小的年纪就想娶媳妇了?”父母的这种简单粗暴态度,显然是出于对青春期的误解或无知。也难怪,他们自己的青春期不就是这么懵懵懂懂过来的吗? 今天的城市生活,现代物质文明的进步,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孩子在进入青春发育期时会面临着前人所不曾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女孩一般在12-13岁,男孩14-15岁进入青春发育期,这是人生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成长阶段。父母在此阶段起着关键作用,父母作为子女社会化的导师和表率,也在这个阶段受到严峻的考验。 对少男少女来说,最突出的问题莫过于“性”的困惑。由于体内性激素的急剧增长,孩子们感受到强烈的性压力,此时出现不同程度的性冲动、性表现,并非“怪异”。青春期孩子对异性的兴趣,父母更要科学地对待,正确引导。青春期少男少女,有着恋异性的倾向和接近异性的行为,要正确对待。 首先,这是他们真正接触异性世界的开始,通过了解同龄异性的各种特征,增长对异性的认知,为他们今后更加现实,更加胸有成竹地选择终身伴侣进行心理准备。 尤其是独生子女,在同龄人中寻求文化娱乐、心理交流的“伙伴”,是对现代小家庭“功能缺失”的一种补偿。如果家长不分青红皂白地把这种交往视为“搞对象”,横加干涉或制止,周围的人也在那里“乱点鸳鸯”,贫嘴多舌,那就不仅不能正确地帮助孩子把握人生,而且很可能将孩子推上迷途。 所以,现在做父母的比过去难多了。要教育、指导孩子,首先自己必须学习青少年科学知识和生殖保健知识,和子女交朋友。对于自

尊心强而又思想敏感的青春期少男少女,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最好是良师+益友的关系。 2更年期遭遇青春期 在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主办的“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国际培训班期间,记者采访了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所长杨雄研究员。他提醒说,现在中学生的母亲当时大多实行晚婚晚育,如今,当女儿进入“青春期”后,自己也多是45岁左右的中年妇女,开始进入医学意义上“更年期”,在这个阶段,要谨防“更年期”与“青春期”不期相遇所引起的冲突。这二者之间的冲突,带来了许多的青少年心理问题。比如青春期的闭锁心理,其主要表现是趋于关闭封锁的外在表现和日益丰富、复杂的内心活动并存于同一个体,可以说封闭心理是青春期心理的一个普遍存在而又特殊的标志。 医学研究表明,45-55岁之间的“更年期”对妇女是个心理危机,虽然这一阶段的女性比较成熟和干练,但由于她们肩负社会及家庭责任重,身体中内分泌改变以及其他生理功能的逐渐衰退,导致她们在生理情绪方面波动非常大,常常表现为潮热、出汗等血管运动症状和产生烦躁、焦虑、紧张和抑郁等心境,加之昔日苗条的身材日益肥胖、苍老、不灵活,日益失去年轻人的娇姿和魅力等等,这些都会增加“更年期”妇女的性格改变,如主观、唠叨、易激动等。 与此同时,青春发育期的生理剧变,必然引起青少年情感上的激荡。这种动荡的情感有时表露有时内隐,然而尽管他们内心里激动、高兴或苦恼、消沉而表面上似乎很平静;他们有话有秘密想与别人倾吐,可无论碰到父母或老师却又缄默不言,这种情况如果得不到理解,便会出现压抑心理,出现焦虑与抑郁 。 生活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烦恼: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总爱和父母“顶牛”对着干;与此同时,不少中小学生、尤其是初中女生也将“母亲不信任我、不理解我”列为主要烦恼之一,造成家庭关系十分紧张,而随着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传媒等社会与环境因素的影响,当代中学生“青春期”发育普遍提前。尤其是处在青春期的女中学生,由于身心发展普遍比男生快,加上独生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得到强化,“早熟意识”、“反叛心理”普遍增强,她们往往敢于做一些引人注目、与众不同的事,爱说一些令人吃惊的话,比男生更敢于顶撞和冒犯父母。此时,如果遇上临近“更年期”的母亲管头管脚,母女冲突自然就会经常发生了。 13岁的独生女王某是包头市34中的学生,她说:“父母的管束我可以理解,但他们太过分了!我越来越讨厌他们,两代人的心早就相隔甚远了。举例子说吧,我听听流行

歌曲,他们说是‘靡靡之音’;我出去玩,他们也要刨根问底调查一番,看你是不是和男生在一起;最不能容忍的是,他们发现我有两盘新加坡男歌星的磁带,又发现我在同学录中‘最想去的国家’中填的是‘新加坡’,就骂我‘贱骨头,就喜欢男歌星!’气得我跑到公园里哭了一场。有这样的父母真是我的不幸。” 另一位独生女刘某是包头市29中的初三学生,她说:“父母只关心我的学习,不关心我还需要什么,根本不尊重我。吃饭时,翻来覆去总讲考大学的事,我背都背熟了。他们一提这些,我的肚子就饱了,一顿只能吃半碗饭。后来我就得胃病了。” 许多独生子女表示:“我一点儿不崇拜父母的道路,我要自己闯出一条路来!”与父母一心盼子女上大学的愿望相反。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10~20岁为青春期。在这一时期里,青少年的身心都会发生一系列巨大变化。从儿童期进入青春期的少年阶段,最重要的心理现象是“自我意识”的强化。“自我意识”的发展标志他们结束了童年,逐步产生了思考问题的浓厚兴趣,热衷于争论和思想交流,甚至在探索真实的人生方面也表现出极其严肃的态度。他们急于独立,渴望被大人尊重,更希望得到社会承认,却屡屡惨遭失败。因此,他们以苛刻的眼光审视父母与社会,对大人的强烈的轻视感中带有一定程度的仇恨,这种自主的青春期意识,使这一阶段的家庭代际冲突犹如大海的波涛永无宁日。也有的心理学家划出了年龄段的特征:10岁之前是对父母的崇拜期,20岁之前是对父母的轻视期,30岁之前是对父母的理解期,40岁之前是对父母的深爱期,但直到50岁才会真正了解自己的父母。因此,所谓代际冲突,主要指10~20岁的青少年与父母的冲突,是青春期现象,而中学生是最具典型意义的群体。 说到青春期,有一个现象不容忽视,即由于父母的晚婚晚育,又由于当代青少年早熟,子女的青春期与父母的更年期重合在了一起。与子女青春期里性能量高涨相反,更年期里的母亲性腺功能衰退乃至逐渐消失。有些母亲平时就容易精神紧张或情绪波动,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而产生一些症状,如血压不稳定、阵发性烘热、头痛、烦躁、失眠等更年期综合症。父亲的更年期虽然比母亲迟5年左右,却因工作劳累和家庭责任沉重,变得固执、火气大、易激怒。 青春期与更年期都是人生重大转折时期,子女与父母亲均处于格外紧张的状态,彼此的期望值骤然剧增,而心理承受力却异常脆弱。他们都要求对方多体贴自己,宽容自己,任性又敏感多疑。在这样的时期,一旦碰撞出火星,便极可能把两代人一并

烧伤。一位包钢五中的学生说:“这几天不知怎么搞的,我总想找人吵一场架,,总想摔点什么东西发泄一下。可是,父亲又会挖苦我或不住地叹气,让我更烦。我已经两个星期没和他说一句话了,真想一死了之。” 代际冲突是痛苦的,但代际冲突又具有积极的意义,它是社会变革、前进的基本形式之一。如果代际之间冲突极小,说明社会变化缓慢,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便是最好的证明。在中国当今的大变革中,独生子女与父母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更加需要加强教育与引导,加强两代人之间的沟通与理解,从而各扬其长,各避其短,达到合作与和谐发展。当儿女进入青春期,母亲开始了更年期。这种情况更多地发生在处于更年期的老师和青春期学生之间。母女(子)不和、师生矛盾,带来“更年期”和“青春期”的冲突。 青春期和更年期都是人生中不稳定的阶段,一个是处于成长期,一个是处于衰退期。青春期发生于10到20岁的青少年,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是错综复杂的。很多人不喜欢或不适应自己身体上的变化,尤其女孩子,把月经看成很害羞、很讨厌的事。而且,她们也正处在心理上的断乳期,开始追求独立,形成自我意识。妇女更年期始于40多岁,45岁左右症状比较明显,从性腺开始衰退到完全丧失,短的2~3年,长的可达10~20年之久。男性更年期较晚,且症状较轻,一般不会与青春期的子女产生强烈的冲突。人进入更年期后,由于生理和心理的变化,往往会产生消极、抑郁、沮丧、忧虑的情绪。 由于青春期的孩子存在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矛盾,一方面不希望依赖父母,强烈要求自作主张,竭力摆脱家长的管束。在思想言行各方面都表现出极大的独立性,表现出心理“断乳”的愿望;而另一方面,又因为阅历还不够丰富,面对陌生、复杂的环境时缺乏信心,难以做出决断,经济上大多还依赖父母。这种矛盾会使他们产生不安全感,加上情绪容易激动,心理上攻击性增强,一遇到挫折,矛盾容易激化且不易化解,常常把所依赖的父母当成发泄的对象。如果母亲正处于更年期,情绪不稳定,也很容易产生矛盾。 对处于更年期母亲来说,因为情绪不稳、心情烦躁,对儿女心烦话多。虽然很多人主观上是为了孩子,潜意识里却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你听我说”的需要。于是,孩子与家长常会出现对着干的现象。 更年期遭遇青春期是难以避免的,问题在于如何应对?作为母亲,应该避免居高临下对待孩子,尽量把子女当成自己的朋友,不是用语言,而是用行动表达自己的爱。教育子女,也应该理解母亲,学习一些更年期知识

,平时帮母亲多做些家务,在母亲生日或母亲节时送上一份礼物,经常进行沟通,用心去爱自己的母亲。而作为丈夫和父亲,如果发现妻子和孩子的冲突,一定要从中多做些化解工作。如果问题严重,可以求助于心理医生。 杨雄研究员指出,调查表明,母亲的心理素质在孩子的性格中关系更为直接,母亲性情平和、做事民主,子女性格多表现为亲切、率直,有活动能力;母亲过分严厉,子女表现则往往是逃避、反抗或胆怯;母亲处事忽冷忽热,反复无常,子女多为神经质、自以为是、缺乏责任心、没有耐心等。因此,处于“更年期”的母亲尤其要注意自己情绪生活的健康性,学会合理疏导自己的情绪,不能放任自流或强行压抑,并训练和引导女儿学会情绪调控,尤其是在消极情绪的调控上为女儿做个好榜样。 总之,代际冲突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在这里就不多说了,关键在于应找到解决冲突的办法。在这里,为您提供几个指导意见。 (1)应降低对子女的要求。父母对子女要求过高,会形成孩子心理上的压力,把家庭看成集中营,与父母产生对立情绪。家长应争取给孩子创造一个宽松和睦的环境。 (2)不要给孩子过份的爱。少年时期是渴望独立的时期,过多的保护会使孩子内心烦躁不安,产生抵触情绪,报复和逆反心理会日趋严重。 (3)不要按自己的好恶来评价孩子。您的价值观和孩子的价值观是大相径庭的,您认为对的事情或许正是她不屑一顾的,因此千万别执著地按自己的标准要求子女。 (4)多找孩子谈谈心。交谈是可以使双方互相沟通的,只有沟通了才能相互理解。但是,交谈必须建立在双方平等的基础上,您可以以朋友的身份与孩子交谈,不可用封建家长式的态度,居高临下地训斥孩子,那样只能使彼此间的距离感增强。 最后,请您不要抱太高的希望、不要指望代沟能彻底填平,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况且,代际冲突也有着积极的一面,它是社会前进的一种形式。当然,如果能通过您的努力,使两代人和睦相处,使孩子健康成长,那是最好不过的了。




第四章 中学生人际关系

什么是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指个人的个性、意见、态度与他人有关的特征等,在社会团体中是受欢迎或不受欢迎;在个人之间融洽或排斥,这种彼此间吸引与排斥的心理关系就是人际关系。

中学生人际关系主要体现在家庭中人际关系,学校中人际关系、社会中人际关系等方面。

第一节 家庭中人际关系

初中学生在家庭中的人际关系主要是对父母的闭锁性和兄弟姊妹关系的直接性。

对父母关系的闭锁性



一到初中,往往出现孩子不大愿意同父母一起在外面走路,或者有什么重要的事情也不愿跟父母讲,还有的借故跟父母顶嘴,不听从父母的话等现象。这就是所谓“开始离开父母”。这是由于自我意识的形成逐渐产生独立性的自觉增强而产生的变化。

父母必须懂得和理解初中学生的心理变化才能处理好父母与子女的关系。

初中学生虽然说出现反抗现象,但这种“反抗”并不是明目张胆地反驳或者顽固坚持自己的意见,而是大多数表现在内向性的沉思、乖僻、不愿与别人来往、表情抑郁等状态上。并且对周围和自己都产生了某种程度的怀疑感,因此,想把自己关闭在只有自己的小天地里。

初中学生的心理产生闭锁性的同时还存在开放性或者坦白性。初中学生还是要找个什么人推心置腹地谈谈自己的心情,并希望取得他人的理解。初中学生对以前自己最靠近的、关系最密切的父母,现在却以最强烈的“要重新评价”的心情进行着反故的心理活动。为了表示将要离开他们,就不愿对父母讲自己做过的事情和自己的真心话。这种现象也可以叫做青年期自立的第一步。

这时,做父母的就担心“这个孩子近来有些变了,到底是怎么了”。于是就会毫不自觉地鲁莽地干预到孩子的生活领域里去。这种做法是要绝对避免的,希望能稍微放开一些距离。从而间接地观察孩子的动向,这样做是比较合适的。

兄弟姊妹关系的直接性。

幼儿期和童年期家庭里的兄弟姊妹的关系并不是兄弟姊妹的直接接触,而是在中间夹杂着父母的形式存在的。但一到初中兄弟姊妹之间就开始直接接触了。这是由于初中学生已经认识到自己是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了。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父母和子女的关系不象以前那么亲密无间了。

由于同胞关系的直接化,同胞姊妹间有时难免发生问题,这些问题是家庭内的问题,正因为是家庭内的问题,做父母的对这些问题不能放任不管。但是调解工作要慎重,即不能偏坦也不要强制,在互相争执的情况下,要有耐心倾听他们的诉说, 并应立即判断出谁是谁非。高中学生在家庭中的人际关系主要是在家庭中的地位关系发生了变化。确立地位改善家庭关系是我们要研究的主要问题。

1、高中学生在家庭中的地位:

高中学生由于自我意识的分化,产生了独立性。在家庭中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在初中阶段的依从性较强,但到高中后依从性的内涵发生了变化,依从不再是物质上、时间上、空间上、生活上的依从而是想从学习指导上,遇到复杂的矛盾出现难题时想

得到父母指导。

高中学生由依从的地位变为独立地位。这是在家庭中地位的变化。

高中学生的独立家庭地位是从父母管束中争脱,是从依从中走向独立的。

由于家庭地位的变化,家庭中的人际关系也发生变化。

对父母由初中时亲近变成疏远,但疏远不是隔绝而是为了表现“自我”。高中学生不希望父母限制独立,但希望父母高层次的指导。

高中学生的独立性是心理变化过程,由心理的独立性发展到生活上的独立,但高中学生父母不了解孩子心理变化,不理解生活上要独立,孩子要独立,家庭限制因此产生了独立与限制独立的矛盾于是家庭中人际关系由亲热变成冷淡,由亲近变成了疏远。

2、怎样改善家庭中人际关系?

高中学生家庭地位要由依从走向独立。

高中学生父母家庭地位要由指挥者变为参谋。

在自己地位中的理解是改善家庭人际关系的关键。

高中学生要理解父母的亲情之爱。

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叮咛、唠叨是为了子女没有恶意,主要是父母没有意识到孩子已长大了。在父母眼睛里永远是一个长大了的孩子。

在理解父母亲情之爱的前提下,展示自己是“大人”之风范,请父母感受孩子已长大的体验。

例如:时常交流观点,有理有据说明一件事情让父母体验到具有成人之过谋略;在父母叮咛时或唠叨时拿出惊人的成绩使父母感到放心;在父母发火时保持冷静找机会再交谈。这样就展示了“大人”的风范,学子的才华使父母体验到孩子确实长大了。 父母就会由不放心到放心,从而争取独立的家庭地位,把“争脱”变为“争取”取得父母认可就会改善家庭人际关系。

做为高中学生的父母也要改变自己的观点和地位。

首先改变永远长不大的孩子观点,应培养孩子独立能力。不飞翔的鸟翅膀永远不会硬,不独立的孩子永远不能当家。“达而弗牵”是中国传统教育良方。“教子有方”方在扶而不能牵更不能抱。抱着的孩子不能学走路,牵着的孩子不能独立行走。让孩子独立行走, 父母主要是扶好。

把“抱”和“牵”变为“扶”才是教育的良方。

教育观点转变了,明白“扶”的含意之后就懂得了父母在家庭中的地位了。高中学生父母不再是“司令”、“指挥”而是生活中的“参谋”,学习中的“导师”困难中的“指导员”正确找准父母的地位就会喜悦鸟儿的飞翔,雏鹰的展翅,孩子已长大成人了。

家庭人际关系需要家族成员共同理解,共同交流,共同改变心理地位,才能达到敬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