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区覆盖、过覆盖、孤岛效应的区别

合集下载

LTE网络优化常见问题和优化方法

LTE网络优化常见问题和优化方法
业务速率质量优化时考虑的内容不同
• 与TD-S类似需要考虑覆盖、干扰、小区用户数的影响 • 需要考虑带宽配置对速率的影响 • 需要考虑天线模式对速率的影响 • 需要考虑时隙比例配置、特殊时隙配置对速率的影响 • 需要考虑功率配置对速率的影响 • 需要考虑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符号数对速率的影响
干扰问题分析的重点和难点不同
© ZTE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覆盖问题分类(RSRP占主导)
弱覆盖(覆盖空洞)
越区覆盖
保证网络的连续 覆盖;
使实际覆盖与规划 一致,解决孤岛效 应导致的切换掉话 问题;
上下行不平衡
从上行和下行链 路损耗是否平衡 角度出发,解决 因为上下行覆盖 不一致的问题;
解决越区覆盖问题
Ø避免扇区天线的主瓣方 向正对道路传播;对于此 种情况应当适当调整扇区 天线的方位角,使天线主 瓣方向与街道方向稍微形 成斜交,利用周边建筑物 的遮挡效应减少电波因街 道两边的建筑反射而覆盖 过远的情况
Ø在天线方位角基本合理 的情况下,调整扇区天线 下倾角,或更换电子下倾 更大的天线。调整下倾角 是最为有效的控制覆盖区 域的手段。下倾角的调整… 包括电子下倾和机械下倾 两种,如果条件允许优先 考虑调整电子下倾角,其 次调整机械下倾角
解决无主导小区问题
Ø针对无主导小区的区域,确 定网络规划时用来覆盖该区域 的小区,应当通过调整天线下 倾角和方向角等方法,增强某 一强信号小区(或近距离小区) 的覆盖,削弱其他弱信号小区 (或远距离小区)的覆盖。
Ø如果实际情况与网络规划有 出入,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 择能够对该区域覆盖最好的小 区进行工程参数的调整。
RF优化的基本流程图
RF优化开始

基站选址原则

基站选址原则

基站选址原则为了加强GSM扩容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根据集团公司相关要求,结合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基站选址原则。

本原则根据基站选址的相关要求,从:蜂窝结构、基站站距、天线挂高、地形、干扰等多个方面进行细化,以提高网络建设的合理性。

基站站址选择主要是为基站天线选择一个最佳安装位置,这是一项比较困难的工作。

首先因为地形及地面建筑物的不规则性造成信号强度覆盖图形的不均匀性,另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要避免干扰。

所以,在选址时,既要考虑覆盖要求,也要考虑与其他如基站、电台等的干扰.需用重点注意的是,在移动通信网中,不应只考虑一个基站的位置,而要同时考虑许多基站站址的可行性。

所有基站都要满足这两项要求而它们之间又有密切的关系,如果其中一个基站的站址发生变动,将对其他基站的站址产生影响.选择的站址应满足下列原则的要求。

一、站址的拓朴结构应尽量符合规则的理想蜂窝网络结构实际站址与理想站点的距离不应超过小区半径的四分之一。

在高业务密度区,该距离应该更小。

我们知道,基站的站间距一般为基站覆盖半径的1.5倍,即相邻基站之间有相应的比较合理的覆盖重叠区。

实际站址与理想站点的距离越大,基站之间的覆盖重叠区就会变化(或大或小),当这种不合理的基站数较多时,整个网络的拓朴结构将变得紊乱,各基站的覆盖重叠区将要么过大,要么过小,要么就是有些区域变成多个基站的重叠覆盖。

在这些区域,将不可避免的产生下述几个后果:1、基站无主服小区2、出现弱覆盖区域3、产生乒乓切换二、站点分布对应于话务密度,使用户尽量集中在小区中心话务密度一般分为密集城区、一般城区、郊区、农村和交通干线等,根据无线链路预算,站距(系统不一样时略有区别)一般分别选定为350~500米、500~800米、800~1000米和1000~5000米之间.基站选址时,应根据覆盖区域的话务密度预测情况进行分类,按合适的站距进行选址。

基站小区的中心范围内,信号覆盖良好,一般都大于-80dBm,当用户集中在小区中心时,能提高接通率,减少切换,减少掉话率,提高用户满意度.三、天线挂高要求超出周围平均高度为降低信号在传播路径上的传输损耗,天线挂高一般要求比周围建筑物平均高度高.根据基站站址所在区域分类和相应的覆盖要求,天线挂高超出周围建筑物高度的建议值如下表所示。

弱覆盖

弱覆盖

弱覆盖是基站所需要覆盖面积大,基站间距过大,或者建筑物遮挡而导致边界区域信号较弱。

弱覆盖一般的都是在Rxlev小于-90dBm。

弱覆盖的直接影响通话质量,必须引起重视。

WLAN弱覆盖WLAN弱覆盖指AP覆盖区域内,信号强度(RSSI)低于可使用值的范围。

移动定义的弱覆盖范围为RSSI<-75dBm,电信定义为RSSI<-65dBm。

解决方法检查扩容前后的合路器是否存在差异检查是否存在干扰和电磁环境较差使整个区域底噪较高检查操作维护台是否有天馈的驻波告警和主分集接受告警信息小区天馈方向是否有接反现象检查新增天线选型是否合理检查新增天线的安装是否满足要求检查全向双发天线BCCH载频发射天线所处的位置在采用了定向双发天线时要检查两个定向天线的俯仰角和方位角是否一致检查基站发信机机顶输出功率检查基站的接收灵敏度是否正常检查塔放是否工作正常当采用追求最大覆盖的配置方案时要检查不同载频的机顶输出功率解决弱覆盖可以通过加站、加塔顶放大器、增大载波发射功率、换高增益天线、用RRU+BBU、跳帧ACCMIN值、调整俯仰角、下倾角、调整功控参数或关功控等等解决。

当宏站无法解决弱覆盖问题时,可以采用建直放站解决问题。

弱覆盖弱覆盖的定义:GSM网络RxLev_DL功率小于-90dBm,或者RSCP小于-90dBm的属于弱覆盖。

弱覆盖通常是基站所需要覆盖面积大,基站间距过大,导致边界区域信号较弱。

但实际上,我们要结合环境来分析是否为弱信号。

市区基站分布密集、郊区基站分布稀疏,弱覆盖可以去不同的指标。

----------------------------------------------------------------------------------------------在WCDMA RF优化中,提及到两个概念跟CPICH公共导频信道有关的,一个是CPICH RSCP,还有CPICH Ec/Io:CPICH RSCP(Received Signal Code Power):接收信号码功率,测量得到的是码字功率。

移动通信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正文

移动通信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正文

移动通信室内分布系统设计一前言1.1 室内分布系统概述随着城市里移动用户的飞速增加以及高层建筑越来越多,话务密度和覆盖要求也不断上升。

建筑物对移动电话信号有很强的屏蔽作用。

在大型建筑物的低层、地下商场、地下停车场等环境下,移动通信信号弱,手机无法正常使用,形成了移动通信的盲区和阴影区;在中间楼层,由于来自周围不同基站信号的重叠,产生乒乓效应,手机频繁切换,甚至掉话,严重影响了手机的正常使用;在建筑物的高层,由于受基站天线的高度限制,无法正常覆盖,也是移动通信的盲区。

另外,在有些建筑物内,虽然手机能够正常通话,但是用户密度大,基站信道拥挤,手机上线困难。

室内覆盖是针对室内用户群、用于改善建筑物内移动通信环境的一种成功的方案。

近几年在全国各地的移动通信运营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室内覆盖系统为上述问题提供了较佳的解决方案。

其原理是利用室内天线分布系统将移动基站的信号均匀分布在室内每个角落,从而保证室内区域拥有理想的信号覆盖。

室内覆盖系统的建设,可以较为全面地改善建筑物内的通话质量,提高移动电话接通率,开辟出高质量的室内移动通信区域;同时,使用微蜂窝系统可以分担室外宏蜂窝话务,扩大网络容量,从整体上提高移动网络的服务水平。

移动通信的网络覆盖、容量、质量是运营商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

网络覆盖、网络容量、网络质量从根本上体现了移动网络的服务水平,是所有移动网络优化工作的主题。

所以建设室内覆盖系统势在必行。

与目前移动通信网络主要业务量来自于室外的情况不同,来自于室内业务量也占大比例。

根据香港SUNDAY对业务数据的采集结果可知,业务的室内发话量占总发话量的一半以上。

移动商用网络用户分布统计数据显示,大约70%的业务量来自于室内。

提高室内覆盖能力,不仅可以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业务使用体验,还可以分散过密地区的网络压力,更可以与其他运营商的网络争夺室内话务量。

当前网络会有更多弱信号区出现,特别是在建筑物内部,更是存在着盲区多、易断线、网络表现不稳定的缺点。

移动通信的几种效应(1)

移动通信的几种效应(1)

多址技术

如下图所示的频分多址和时分多址方式: a. FDMA b. TDMA
多址技术


时分多址(TDMA)的特点
(1)TDMA系统中几个用户共享同一个载频,但每个用户使用彼 此互不重叠的时隙。
(2)TDMA系统中的数据发射是不连续的,是以突发方式发射, 耗电较少,移动台可在空闲的时隙里监听其他基站,使越区切换 大为简化。
蜂窝系统
蜂窝的分类

宏蜂窝(Macrocell):
每小区的覆盖半径大多为1~25km 用于大面积覆盖 基站天线置于相对较高的地方 基站的发射功率较强 存在热点和盲点问题
蜂窝系统的分类

微蜂窝(Microcell):
覆盖半径大约为30~300m
发射功率相对较小,一般在1~2W 基站天线置于相对低的地方 用于解决热点/盲点问题
多址技术


时分多址(TDMA)
TDMA是把时间分成周期性的帧,每一帧再分割成若干时隙,
一个时隙就是一个通信信道。

通信时,给每个用户分配一个时隙,使各移动台在每帧内只
能按指定的时隙向基站发射或接收信号。同一个频道就可供几个 用户同时进行通信。

GSM系统无线路径上采用TDMA方式,每一个载频可分成8个时 隙,一个时隙为一个信道,一个载频最多可有8个移动用户同时 进行通信。
多普勒效应
生活中有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当一辆救护车迎面驶来的时候,听到声音 越来越高;而车离去的时候声音越来越低。你可能没有意识到,这个现象 和医院使用的彩超同属于一个原理,那就是“多普勒效应”。 在移动通信中,当移动台移向基站时,频率变高,远离基站时频率变低, 所以在移动通信中要充分考虑多普勒效应。 产生原因:声源完成一次全振动,向外发出一个波长的波,频率表示单位时间 内完成的全振动的次数,因此波源的频率等于单位时间内波源发出的完全波的 个数,而观察者听到的声音的音调,是由观察者接受到的频率,即单位时间接 收到的完全波的个数决定的。当波源和观察者有相对运动时,观察者接收到的 频率会改变.在单位时间内,观察者接收到的完全波的个数增多,即接收到的 频率增大.同样的道理,当观察者远离波源,观察者在单位时间内接收到的完 全波的个数减少,即接收到的频率减小.

通信中的几大效应

通信中的几大效应

孤岛效应是基站覆盖性问题,当基站覆盖在大型水面或多山地区等特殊地形时,由于水面或山峰的反射,使基站在原覆盖范围不变的基础上,在很远处出现"飞地",而与之有切换关系的相邻基站却因地形的阻挡覆盖不到,这样就造成"飞地"与相邻基站之间没有切换关系,"飞地"因此成为一个孤岛,当手机占用上"飞地"覆盖区的信号时,很容易因没有切换关系而引起掉话。

什么是孤岛效应?问:怎样发现某个掉话点是由于“孤岛效应”产生的?答:分析 1 掉话2 掉话现象:一直不切换,直至掉话。

主服小区与邻区同BCCH同BSIC也是这个现象吗?3 确定目前主服小区是多少,距离基站距离是多少?4 然后从掉话点开始查看是否存在六个邻区中没有与主服务小区建立邻区关系,5 如果有邻区关系,仍然一直不切换,直至掉话,是信号质量差。

6 如果没有邻区关系,是因为漏加了邻区关系,还是孤岛效应,怎样区分?7 如果确实是邻区,是漏加了邻区,如果不是邻区,是孤岛效应?8 怎样确定孤岛效应的区域范围?怎样消除孤岛效应?漂移小区与相邻小区同BCCH、BSIC,以至没有邻区可以切换什么是越区覆盖?它和孤岛效应有什么关系?孤岛的一个原因是越区覆盖。

孤岛效应和越区覆盖都属于基站覆盖性问题。

无遮挡传播远?天线高度高?高山站、街道的波导效应?湖泊的反射效应?“飞地效应”:当基站覆盖在大型水面或多山地区等特殊地形时,由于水面或山峰的反射,使基站在原覆盖范围不变的基础上,在很远处出现"飞地",而与之有切换关系的相邻基站却因地形的阻挡覆盖不到,这样就造成"飞地"与相邻基站之间没有切换关系,"飞地"因此成为一个孤岛,当手机占用上"飞地"覆盖区的信号时,很容易因没有切换关系而引起掉话。

楼房会有“飞地效应”吗?“伞状覆盖”效应:服务小区由于各种原因(无线传输环境太好、基站位置过高或天线的倾角较小),导致覆盖太大以至于将邻小区覆盖在内,造成在某些小区的覆盖范围出现一片孤独区域(所谓的伞状覆盖),此孤独区域在地理上没有邻区,类似于“孤岛”。

越区覆盖的分析

越区覆盖的分析

越区覆盖的分析●越区覆盖的分析 (1)●越区覆盖定义: (1)●越区覆盖的原因: (1)●越区覆盖的危害:1.通信语音质量差。

当占用越区的信号时,由于信号不稳定,造成EC/IO差。

2. 掉话率高。

3. 呼叫建立成功率低。

4. 邻居表不够用。

5.孤岛效应。

(1)●越区覆盖的发现: (1)如何判断越区覆盖? (1)●越区覆盖解决优化方法:A、自然是调整天线的高度,方向角,发射功率等;一般郊区3-5度没有问题,市区2-4度,市区不要超过14-15度,郊区不要超过14度,具体要看基站高度。

(2)●越区覆盖定义:由于基站天线挂高过高或者俯仰角过小引起的该小区覆盖距离过远,从而越区覆盖到其他站点覆盖的区域,并且在该区域手机接收到的信号电平较好的现象。

●越区覆盖的原因:A、天馈系统,如天线太高,发射功率太大,天线下倾角太小等;B、站点选择,如站点密集,或者在某一宽阔街道旁边,出现“波导效应”;C、环境因素,如周围有大片水域等等。

●越区覆盖的危害:1.通信语音质量差。

当占用越区的信号时,由于信号不稳定,造成EC/IO差。

2. 掉话率高。

3. 呼叫建立成功率低。

4. 邻居表不够用。

5.孤岛效应。

●越区覆盖的发现:在GSM系统中,时间提前量TA是衡量距离服务小区远近的一个重要参数,1个TA值对应的距离大约在550米,由SACCH慢速随路控制信道以一定的频率在上下行链路传递,所以可以通过在OMC(运行维护中心)对小区中的TA值进行统计来发现越区现象。

若TA值的分布有大量异常大的值出现,则表明该小区存在越区覆盖现象。

或者利用路测文件的后分析软件,对大量的路测文件中TA进行统计,也可以达到这个效果。

但是需要注意:在大城市的繁华地区基站间距已不足500米,由于间距很小,再加上各种建筑物的反射折射,从TA上有时比较难准确判断是否肯定有越区覆盖产生,通常认为某基站往某一地域覆盖,其中间如果有其他基站存在,则认为越区覆盖。

另外,由于计费原因引起的投诉可以到现场测试是否有越区情况发生。

通信中的几个效应-波导效应、乒乓效应、记忆效应、孤岛效应、多径效应、远近效应

通信中的几个效应-波导效应、乒乓效应、记忆效应、孤岛效应、多径效应、远近效应

通信中的几个效应(波导效应、乒乓效应、记忆效应、孤岛效应、多径效应、远近效应)1、波导效应波导效应(即隧道效应)主要由建筑、峡谷等引起,如两旁建筑整齐的街道、隧道、较长的走廊、岩石峡谷等都会形成波导效应,信号传播如在波导内传播相似,沿波导方向损耗小,信号就强,其他方向损耗大,信号强度就弱。

波导效应容易引起越区覆盖和导频污染等,在井型街道会引起切换频繁、掉话等。

波长越短的无线电波,当遇到在物体时,在其表面发生镜面反射的可能也越大。

当信号在两侧是规则楼房的街道中传播时,便是以反射方式进行,我们称之为“波导效应”。

当手机收到强弱不同和接到达手机时间不同的信号会有什么效果,可能会掉话也有可能出现通话质量差,就像光波一样,有直射的信号也有反射和折射的信号被手机检测到。

波导效应在城市环境中存在,由于街道两旁有高大的建筑物,结果使得沿传播方向的街道上信号增强,垂直于传播方向的街道上信号减弱,两者相差达10dB以上,这种现象在离基站距离越远,减弱程度就越小,隧道覆盖会存在波导效应,微波传输也会存在波导效应,波导效应衰落的比较快。

2、乒乓效应移动通信系统中,如果在一定区域里两基站信号强度剧烈变化,手机就会在两个基站间来回切换,产生所谓的“乒乓效应”。

解决措施:1、调整两个小区的切换门限2、控制其中一个小区的覆盖(调整接入参数、调整天馈、降低功率等),保证该区域有主覆盖小区。

3、防止“乒乓切换”的办法是:迟滞在基站下载的参数文件中有两个参数需要我们注意,即“再呼叫型区间切换处理电平”(参考值:23dB)和“再呼叫型区间切换区域的选择电平”(参考值:32dB)。

这两个参数表示在通话时,当手机接收到原基站的信号强度降到23dB时,手机发起申请,要求做基站间的切换(Handover),即切换到下一个基站上通话。

但下一个基站信号必须在32 dB以上,手机才能真正切换过去,否则只能在原基站上通话。

之所以这两个参数间有9dB的差值,目的是防止“乒乓效应”。

TD-LTE覆盖优化

TD-LTE覆盖优化

孤岛效应优化
所谓孤岛效应就是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因为复杂的无线环境,无线信号经过山脉、建筑物、以及大气层的发射、折射,或 基站安装位置过高,以及波导效应等原因,引起在远离本小区覆盖的区域外形成一个强场区域。如图9所示,小区D因为某 种原因在相距很远的小区A覆盖区域内产生D基站的强信号区域,由于这个区域超出D小区实际覆盖范围,往往这一区域没 有和周围小区配备邻区关系,形成孤岛,对A小区产生干扰,或在孤岛区域起呼的UE无法切换到A小区,产生掉话。 引起孤岛效应的主要原因有以下方面: • 天线挂高太高 • 天线方位角、下倾角设置不合理 • 基站发射功率太大 • 无线环境影响
Company confidential – for internal use only 7 © Nokia Siemens Networks Nokia Siemens Networks PowerPoint – Template 16:9 format / June 2009
弱覆盖优化案例
问题描述:中华墓园2扇下及大观路2扇区站下弱覆盖,RSRP低于100,SINR值较差(部分低于0) 问题措施:该区域属于弱覆盖,建议调整天线方位角和下倾角以解决弱 覆盖,其中中华墓园为单管塔,可以调整用以加强道路覆盖,大观路为楼 顶站点,天线采用抱杆安装,也可以调整,调整天线后复测弱覆盖解决
覆盖优化流程: 1. 网络覆盖优化需求:全网规模、覆盖需求及道路规划 2. 簇划分:将整个网络划分为N个簇进行小规模区域优化(要求簇内道路连续,站点连片) 3. 簇内测试路线规划(至少包含全网测试所经过得道路) 4. 簇内优化(根据优化原则进行优化) 5. 簇间优化(完成簇内优化后进行邻簇间的优化) 6. 全网优化 覆盖优化工程流程: 1. 数据采集(路测) 2. 数据分析(分许并提出优化方案) 3. 弱覆盖优化 4. 干扰优化 5. 切换优化

越区覆盖、导频污染、孤岛效应

越区覆盖、导频污染、孤岛效应

越区覆盖定义:一般是指某些小区的覆盖区域超过了规划的范围,在其他小区的覆盖区域内形成不连续的主导区域对网络的影响:1.越区覆盖容易产生孤岛效应2.频率干扰,C/I差3.引起错误的切换,产生大量的切换失败4.无切换关系导致掉话。

解决措施:1.对于高站的情况,比较有效的方法是更换站址,或者调整导频功率或使用电下倾天线,以减小基站的覆盖范围。

2.尽量避免天线正对道路传播,或利用周边建筑物的遮挡效应,减少越区覆盖,但同时需要注意是否会对其他基站产生同频干扰。

3.无法有效的改善覆盖时,我们通过增删邻小区关系保证业务的连续性,并且合理调整频率和扰码,尽量减少干扰的影响。

孤岛效应定义:就是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因为复杂的无线环境,无线信号经过山脉、建筑物、以及大气层的反射、折射,或基站安装位置过高,以及波导效应等原因,引起在远离本小区覆盖的区域外形成一个强场区域。

该现象属于越区覆盖的一个现象。

对网络的影响:1.频率干扰,C/I差2.引起错误的切换,产生大量的切换失败3.无切换关系导致掉话。

解决措施:1.调整覆盖,将无线信号控制在本小区覆盖区域内,消除或降低孤岛区域的无线信号对其它小区的干扰。

2.无法完全消除孤岛区域的信号,可以经过频率和扰码规划降低对其它小区的干扰。

3.并根据实际路测情况配备邻区关系,保证切换正常,能够保持通话。

导频污染定义:当存在过多的强导频信号,但是却没有一个足够强主导频信号的时候,即定义为导频污染。

下面给出强导频信号、过多和足够强主导频信号的判断标准。

强导频:在TD-SCDMA中,我们定义,当PCCPCH_RSCP大于某一门限,信号为有用信号,也就是我们的强导频信号。

PCCPCH_RSCP>A,A=-85 dBm。

过多:当某一地点的强导频信号数目大于某一门限的时候,即定义为强导频信号过多。

PCCPCH _number>=N,N=4。

足够强主导频:某个地点是否存在足够强主导频,是通过判断该点的多个导频的相对强弱来决定的。

TD-SCDMA培训资料

TD-SCDMA培训资料

覆盖优化--越区覆盖 覆盖优化--越区覆盖 --
产生原因: 产生原因:
天线挂高 天线下倾角 街道效应 水面反射
解决办法: 解决办法:
调整工程参数 调整功率相关参数
Copyright © 200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Page 17
Page 9
信令数据分析
典型现象之二:RB :RB超时 :RB
Copyright © 200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Page 10
信令数据分析
典型现象之三:呼叫建立中切换失败 :
Copyright © 200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200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Page 0
TD-SCDMA多址方式
5 ms
Power density
3. Carrier (optional) 2. Carrier (opti nal) o
15
Copyright © 200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Page 3
业务类型占用码道情况
TD系统从容量上讲是属于码道受限系统 业务的接入是由上行时隙接入 在上行SF(扩频因子)=16的情况下 每个码道(BRU)的带宽是8K 对于AMR语言业务来说,是占用UL12.2K,故一个语言业务占用2个码道,一个时 隙可接入的最多8个用户。 对于CS64K(视频业务),一个时隙最多可接入2个视频用户。依次类推。

RF优化

RF优化

RF是射频的意思。

RF优化是无线射频信号的优化,其目的是在优化网络覆盖的同时保证良好的接收质量,同时网络具备正确的邻区关系,从而保证下一步业务优化时无线信号的分布是正常的,为优化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RF优化的特点决定其普遍存在于网络优化流程的各个阶段:初始调整阶段中的Cluster优化阶段,网络性能提升阶段和持续优化阶段。

但是RF优化在各个阶段中对优化验收工作起到的作用是不同的:在建网初期的初始调整阶段,网络优化应当以RF优化为主,重点对网络行进工程优化,性能优化为辅;而在网络性能提升和持续优化阶段,网络优化应当以业务优化为主,RF优化仅是辅助手段。

RF优化通常包括下面内容:1.覆盖:无线信号覆盖的优化方向通常可以分为弱覆盖(覆盖空洞)、越区覆盖、上下行不平衡、无主导小区。

其中优化弱覆盖是为了保证网络的连续覆盖;优化越区覆盖是为了使实际覆盖与规划一致,解决孤岛效应导致的切换掉话问题;优化上下行平衡则是从上行和下行链路损耗是否平衡角度出发,解决因为上下行覆盖不一致的问题;优化无主导小区是为了使网络中的每个小区都具有主导覆盖区域,防止出现因为无线信号波动产生的频繁重选和切换问题。

2.质量:网络的质量通常和覆盖是密切相关的,当网络覆盖过低时,会导致较差的接收质量,此时通常采用解决弱覆盖的手段来完成。

当网络覆盖理想时,会存在干扰问题导致的接收质量差问题,通常对于这类高电平低质量的干扰需要区分上下行来分析和解决。

3.切换:RF阶段的切换优化的最重要工作之一是邻区优化(实际上是对BA1表和BA2表的优化),用于保证网内所有用户在空闲状态或通话状态下都能够及时重选或切换到最佳的服务小区,从而保证整个网络覆盖的连续性;此外还包括切花合理性的优化,包括是否存在延迟切换、乒乓切换、非逻辑切换等,这类问题最终实际上可以归结为覆盖,干扰和切换参数优化。

RF优化包括准备工作、数据采集、问题分析、调整实施这四个阶段,其中数据采集、问题分析、优化调整需要根据优化目标要求和实际优化现状,反复进行,直至网络情况满足优化目标KPI要求为止。

越区覆盖、过覆盖、孤岛效应的区别

越区覆盖、过覆盖、孤岛效应的区别

越区覆盖、过覆盖、孤岛效应的区别越区覆盖:由于基站天线挂高过高或者俯仰角过小引起的该小区覆盖距离过远,从而越区覆盖到其他站点覆盖的区域,并且在该区域手机接收到的信号电平较好。

首先在网络规划过程中,应结合基站站址的间距,周围的地物地形数据进行基站的天线挂高、方向角、倾角、发射功率等参数的设计。

因对某些基站周围的地形地物的情况欠了解,而盲目进行一些参数的设计,比如天线设计不合理,这便会产生远端越区覆盖情况。

特别是一些沿道路方向发射信号的小区,又或者江河两岸,无线传播环境良好,更有可能产生这种越区覆盖问题。

其次各地网络,建网初期存在大功率大覆盖的基站,天线过高,覆盖距离过远,本身就会有越区覆盖的情况。

在经过数期扩容后,增加了不少覆盖扇区,初期基站天线的高度应该适当降低,否则对周围基站扇区产生干扰,同时也会产生越区覆盖。

还有一些是在网络优化过程中,调整天线倾角时,当机械下倾角度达到10度以上时,水平方向波形严重畸变,也容易产生越区覆盖。

同时,在市区条件下,因为有很多站址资源很宝贵,很难拿到好的站址,有的站址天线很高,而有的站址很低,这样就难免存在越区覆盖的情况,另外,直放站设备拉远扇区信号,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被迫放大使用一些距离较远的信号源,出现在不应该出现的远端,导致越区覆盖。

越区覆盖会引起什么现象:1.越区覆盖容易产生孤岛效应,甚至频率干扰。

引起错误的切换,产生大量的切换失败,以及无切换关系导致掉话。

小区cellC由于某原因产生的场强越区覆盖在cellB中,而在cellB的邻近小区的拓扑结构表中未添加小区cellC,那么用户在cellC中建立呼叫后,当他移动或者别的原因而cellC 信号变弱,直至不可用时,由于无处可切换将产生切换失败甚至掉话。

还有一种情况,如果cellC的频点和cellA相同,甚至频点及BSIC和cellA相同,那么当用户从cellB移动到cellC覆盖的区域,将产生cellB向cellA 的切换,结果就会发生切换失败。

通信上的几种效应

通信上的几种效应

孤岛效应:服务小区由于各种原因(无线传输环境太好、基站位置过高或天线的倾角较小),导致覆盖太大以至于将邻小区覆盖在内,造成在某些小区的覆盖范围出现一片孤独区域(所谓的伞状覆盖),此孤独区域在地理上没有邻区,类似于“孤岛”。

如果移动台在此区域移动,由于没有邻区,移动台无法切换到其他的小区导致掉话发生。

“孤岛效应”多出现在网络扩容后。

随着新基站的割接入网,需对原来的小区覆盖范围作调整,但小区覆盖范围收缩太快会造成2个小区切换带上覆盖不好,反之,容易形成“孤岛效应”。

通常解决此类问题的手段可通过大量的DT测试发现问题,一般可减少小区的覆盖范围以及增加邻区列表。

乒乓效应:移动通信系统中,如果在一定区域里两基站信号强度剧烈变化,手机就会在两个基站间来回切换,产生所谓的"乒乓效应"。

防止“乒乓切换”的办法是:迟滞在基站下载的参数文件中有两个参数需要我们注意,即“ 再呼叫型区间切换处理电平”(参考值:23dB)和“再呼叫型区间切换区域的选择电平”(参考值:32dB)。

这两个参数表示在通话时,当手机接收到原基站的信号强度降到23dB时,手机发起申请,要求做基站间的切换(Handover),即切换到下一个基站上通话。

但下一个基站信号必须在32dB以上,手机才能真正切换过去,否则只能在原基站上通话。

之所以这两个参数间有9dB的差值,目的是防止“乒乓效应”。

为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假设这两个电平值接近,比如都为23dB。

此时,手机虽然可以很容易地切换到下一个基站上去,但是由于移动通信的信号有不稳定的特点,很可能刚切换过来的基站的信号又变弱,手机又开始往回切换,从而造成“乒乓效应”。

这两个值相差越大,“乒乓效应”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小。

但太大又可能造成手机在合适的时候无法使用下一基站通话。

一般情况下,我们都采用上面给出的参考值;一些特殊环境也可考虑改变这些参数。

上面我们讨论的是由手机发起切换申请的情形,另外还有由基站发起申请的情形,即当基站接收手机的信号弱到一定程度(6dB),由基站通知手机做切换,如果此时手机能找到一个信号强的基站(32dB以上),则切换到该基站上通话。

无线网络优化

无线网络优化

[编辑本段]无线网络优化无线网络优化是通过对现已运行的网络进行话务数据分析、现场测试数据采集、参数分析、硬件检查等手段,找出影响网络质量的原因,并且通过参数的修改、网络结构的调整、设备配置的调整和采取某些技术手段(采用MRP的规划办法等),确保系统高质量的运行,使现有网络资源获得最佳效益,以最经济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

网优是“无线网络优化”的简称,指通信网络建成之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各种优化(包括软件、硬件、配置等);网规是“网络规划”的简称,指在建设通信网络之前根据建网目标、用户需求、当地实际情况等对网络建设进行规划。

“网优”也指的是从事无线网络优化的人群,因为需要长期出差,从业者一般为年轻的大学毕业生,男性较多,并且从业时间较短,大多数人员合同期满后会选择离职,一般从业5年内的人群较多,5年以上的人员较少,因此网优的工资水平较高,属于高薪职业,其中分级较明显,高级工程师月薪可达15K以上,初级工程师也可达到4 K左右。

网优的工作时间不定,有极大多数网优从业人员工作时间为16小时以上,压力大成为网优工作者的面临的极大难题,网优主要从事的工作为DT测试及分析,CQT测试及分析,天馈调整(RF优化),后台参数修改调整等等。

目前国内3G普及,网优公司不断增加,网优人员短缺,因此网优也是朝阳产业。

网优面临的主要困难:薪酬无法及时获得,婚姻容易出现不稳定概况,身体因为工作条件等原因容易患有前列腺、肾结石等疾病。

网优是一种职业,指的是无线网络优化,也指从事这一行业的人员,无线网络优化工程师,分为2G和现在较火的3G网络优化。

网优是一个短期性的工作,很多在3到5年之间辞职或者转行,因为这个工作需要经常出差而且工作环境有时候会很恶劣或者纠结,没有稳定和有秩序的工作氛围,工作带有突发性。

网优的待遇也是一个问题,现在做网优前线工作的的基本上是第三方或者一些小公司,经过层层转包,真正到网优手中的工资没有多少,而这部分网优的工作却是最累最辛苦的。

掉话原因及解决方法

掉话原因及解决方法

一、切换对掉话的影响对于移动通信系统来说,切换对系统运行质量有较大的影响。

切换掉话是无线掉话的一部分。

切换的主要原因有四类:电平引起的切换、话音质量引起的切换、功率预算引起的切换及距离引起的切换。

如果切换不成功将会造成掉话。

根据我们对小区切换的统计可以看出,正常情况下切换成功率高的地区,一般说来掉话率都比较低。

切换掉话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由于小区话务量大,有全忙时长,引起手机在切换时目标小区没有可用资源分配,原小区无线链路难以继续维持通话而引起掉话。

(2)在配置无线数据时,由于邻区漏配或错配引起手机在切换时没有合适的小区可以切换而引起掉话。

(3)手机在切换时,目标小区的载频硬件存在隐性故障,导致手机切换后占用问题载频,发生质量问题或电平差而引起掉话。

(4)手机在切换时,由于小区同BCCH、BSIC或同BCCH不同BSIC,手机在测量时出现解码错误而切换到错误小区引起掉话。

(5)存在孤岛效应,如果服务小区A由于地形的原因产生的场强覆盖孤岛C,而在孤岛C周围又为小区B的覆盖范围,这时如果在A的邻近小区的拓扑结构表中未添加小区B,那么当用户在C中建立呼叫后,一但走出孤岛,由于无处可切换将产生掉话。

减少因切换导致的掉话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避免相邻小区拥塞引起掉话各小区话务分布不均衡,一些小区,由于相邻小区都很繁忙,造成忙时目标基站无切换信道,而导致手机用户在进行切换时无法占用相邻小区的话音信道。

在这种情况下,BSC将对此进行呼叫重建,若主叫基站的信号此时不能满足最低工作门限或亦无空闲话音信道,则呼叫重建失败导致掉话。

因此,我们要合理分布话务。

通过工程扩容、拆闲补忙、话务切换、开启半速率等功能减少由于拥塞而产生的掉话。

2.注意相邻小区的选择正确、完整的邻区关系非常重要,邻区关系做的太少,会造成大量掉话;邻区关系做的过多,会导致测量报告的精确性降低。

这两种情况都会造成网络质量的恶化和掉话。

在定义相邻小区时,设计往往与实际情况存在差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越区覆盖、过覆盖、孤岛效应的区别
越区覆盖:
由于基站天线挂高过高或者俯仰角过小引起的该小区覆盖距离过远,从而越区覆盖到其他站点覆盖的区域,并且在该区域手机接收到的信号电平较好。

首先在网络规划过程中,应结合基站站址的间距,周围的地物地形数据进行基站的天线挂高、方向角、倾角、发射功率等参数的设计。

因对某些基站周围的地形地物的情况欠了解,而盲目进行一些参数的设计,比如天线设计不合理,这便会产生远端越区覆盖情况。

特别是一些沿道路方向发射信号的小区,又或者江河两岸,无线传播环境良好,更有可能产生这种越区覆盖问题。

其次各地网络,建网初期存在大功率大覆盖的基站,天线过高,覆盖距离过远,本身就会有越区覆盖的情况。

在经过数期扩容后,增加了不少覆盖扇区,初期基站天线的高度应该适当降低,否则对周围基站扇区产生干扰,同时也会产生越区覆盖。

还有一些是在网络优化过程中,调整天线倾角时,当机械下倾角度达到10度以上时,水平方向波形严重畸变,也容易产生越区覆盖。

同时,在市区条件下,因为有很多站址资源很宝贵,很难拿到好的站址,有的站址天线很高,而有的站址很低,这样就难免存在越区覆盖的情况,另外,直放站设备拉远扇区信号,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被迫放大使用一些距离较远的信号源,出现在不应该出现的远端,导致越区覆盖。

越区覆盖会引起什么现象:
1.越区覆盖容易产生孤岛效应,甚至频率干扰。

引起错误的切换,产生大量
的切换失败,以及无切换关系导致掉话。

小区cellC由于某原因产生的场强越区覆盖在cellB中,而在cellB的邻近小区的拓扑结构表中未添加小区cellC,那么用户在cellC中建立呼叫后,当他移动或者别的原因而cellC 信号变弱,直至不可用时,由于无处可切换将产生切换失败甚至掉话。

还有一种情况,如果cellC的频点和cellA相同,甚至频点及BSIC和cellA相同,那么当用户从cellB移动到cellC覆盖的区域,将产生cellB向cellA 的切换,结果就会发生切换失败。

而当cellC和cellA覆盖范围重叠时,将
有严重的同频干扰。

在实际测试过程中,cellC就算只是cellA的邻频也有可能导致这些共同覆盖区域由于场强都比较弱,相差在-9dbm内,而有下行质量差的情况发生。

2.计费错误。

随着市场的运作,现在移动通信运营商向市场推出了多种多样
的套餐,在计费系统中都是以小区ID来计算费用的。

如果在一个指定区域内出现预计外的小区,肯定将出现错误的计费,影响用户的使用从而造成投诉。

3.由于越区覆盖吸收额外的话务,会造成越区的小区信道拥塞,影响用户的
使用,而且会出现由于拥塞造成的比较多的掉话率较高、切换成功率较低等情况。

4.越区覆盖的小区在很大比例上上下行不平衡,结果导致显示接受信号较强
(与BSC数据接入门限设置有一定关系),但是无法通话,主叫拨号后无反应,被叫可以震铃但是无法通话,也就是说,越区覆盖的小区造成的负面影响很大。

越区覆盖情况如何解决:
重视基站规划阶段的工作,选择合适的站址,采用可靠的软件仿真设计,严格控制基站的天线高度、方向、下倾角、功率等参数。

在模拟覆盖效果时,进行模型修正以准确地确定小区覆盖,控制越区覆盖范围。

越区覆盖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天线性能不好、高度过高、倾角不足等原因造成的。

根据勘察结果可以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修正。

当采取调整天线角度、高度、倾角,调整基站功率等方法时,应首先对系统进行仿真,以确保方案的正确性和准确性。

在以上方案难以实施时,可以采用增加相邻小区,或者调整相关小区BCCH 的方法进行改善。

过覆盖
指网络中存在过度的覆盖重叠,过覆盖的现象就是信令拥塞以及由于干扰带来的掉话和切换频繁。

个人感觉,简单地说,过覆盖的话是针对两个小区,出现重叠区域,根据区域大小说明过覆盖大小,而越区覆盖中间要存在其它的小区。

越区覆盖一定是过覆盖了,但是过覆盖就不一定是越区覆盖,有可能是孤岛站。

孤岛效应
指服务小区由于各种原因(无线传输环境太好、基站位置过高或天线的倾角较小),导致覆盖太大以至于将邻小区覆盖在内,造成在某些小区的覆盖范围出现一片孤独区域(所谓的伞状覆盖),此孤独区域在地理上没有邻区,类似于“孤岛”。

如果移动台在此区域移动,由于没有邻区,移动台无法切换到其他的小区导致掉话发生。

孤岛效应是基站覆盖性问题,当基站覆盖在大型水面或多山地区等特殊地形时,由于水面或山峰的反射,使基站在原覆盖范围不变的基础上,在很远处出现覆盖区,而与之有切换关系的相邻基站却因地形的阻挡覆盖不到,这样就造成这些地区与相邻基站之间没有切换关系,从而成为一个孤岛,当手机在这些地方占用信号时,很容易因没有切换关系而引起掉话。

简单地说,孤岛效应为非连续覆盖,而越区覆盖的覆盖是连续的。

调整基站覆盖范围主要有四种途径:
改变基站位置:
一般情况不推荐此方法,因基站安装复杂,加上选点涉及多种因素,需要相当多的协调工作,在其他方法无效的情况下才做考虑。

调整基站天线高度:
基站的天线越高,基站的覆盖范围越大。

因此适当降低过覆盖基站的天线高度,可以缩小基站的覆盖范围,过覆盖的情况会得到相当程度的缓解。

调整基站天线的下倾角:
在同高度的基站下,基站天线的下倾角越小,基站覆盖范围越大。

因此对于过覆盖的基站,适当加大基站天线的下倾角,可以起到缩小基站覆盖范围,缓解过覆盖的效果。

但要注意,下倾角不要调整过大,一般我们调整后的下倾角一般在0-10度的范围内,下倾角过大,会造成天线水平方向波瓣变形而可能造成越区覆盖等现象。

调整基站天线的类型:
TD-SCDMA使用智能天线,前期很多基站使用单极化天线,必要时可以更换天线来改变覆盖范围(单极化天线内部有一组半波振子,一般都与地面垂直放置,以减少与地面平行的电场分量接近地面时因在地表产生感应电场而带来的严重衰耗;双极化天线内部有两组互相交叉垂直的半波振子,并出于类似的考虑都与地面成45度角。

单极化天线的天线覆盖正方向为最佳,逐渐向两边减弱,导致小区实际覆盖范围缩小。

而双极化天线的天线覆盖主方向和边缘处的差别很小(该差别由于反射面宽度导致±45°正交效果变差引起),因此可以有效改善边缘处的接收效果,保证覆盖范围)。

当然,天线故障原因造成的覆盖过远、旁瓣过强、背瓣过强等也可以通过更换天线来解决。

但由于更换天线成本过大,也可以通过一些其他手段来缓解这些现象,比如,旁瓣过强可以通过调整天线方位角使旁瓣最强的区域作为主瓣来使用,背瓣过强可以通过调整下倾角或在天线背面加遮挡板来缓解等。

总之,通过调整基站覆盖范围,可以使无线网络覆盖合理,改善通信环境,减少干扰。

但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