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古人谈读书 优秀教案 -第二课时
《古人谈读书》公开课精品教案
《古人谈读书》公开课精品教案第一章:教案概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古人关于读书的名言、故事和观点。
2. 培养学生热爱读书、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3. 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和经典著作的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古人谈读书的名言:儒家、道家、佛家等不同思想流派的观点。
2. 古人谈读书的故事:成语典故、历史人物、民间传说等。
3. 古人谈读书的实践:古代学子的读书方法、书斋文化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古人谈读书的名言、故事和观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古代学子的读书方法和书斋文化。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和感悟。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PPT课件。
2. 教材:准备相关古文典籍、成语典故等资料。
3. 视频:寻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古人谈读书的重要性和价值。
2. 讲解:讲解古人谈读书的名言、故事和观点。
3. 分析:分析古代学子的读书方法和书斋文化。
4. 讨论: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和感悟。
5. 总结:强调读书的重要性和方法。
第二章:儒家谈读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儒家关于读书的观点和理念。
2. 培养学生热爱读书、修身齐家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内容1. 儒家经典著作中关于读书的观点。
2. 儒家代表人物如孔子、孟子等关于读书的言论。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儒家经典著作中关于读书的观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儒家代表人物关于读书的言论。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PPT课件。
2. 教材:准备相关儒家经典著作和言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儒家思想对读书的影响。
2. 讲解:讲解儒家经典著作中关于读书的观点。
3. 分析:分析儒家代表人物关于读书的言论。
4. 讨论: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儒家读书观点的理解和感悟。
后续章节待补充。
《古人谈读书》公开课精品教案第六章:道家谈读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道家关于读书的观点和理念。
统编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语文25《古人谈读书》第2课时教案
10.“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的意思是什么?预设:思想既然已经集中了,眼和口的应用难道会不到位吗?
11.也就是说思想既然集中了,眼和口的应用就会到位了。
12.那么朱熹的读书法是什么?预设:“心到、眼到、口到”。
13.这三者可以调换位置吗?预设:不可以,因为只有心到了,眼和口才能更专心地读书、学习。
朱熹,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
4.接下来请各小组同学借助注释,理解课文意思,把古今含义不同的词做好标注。
5.哪位同学可以翻译一下第一句?预设: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叫作心到、眼到、口到。
教学
内容
25古人谈读书
第(2)课时
备课
日期
月日
课型
执教人
教学
目标
1.把握重点字的读音和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疏通文意。
教学
重难点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2.朗读这三篇文章,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弄懂整篇文章的意思。
教学资源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自主预学】
一、复习导入。
5.何为“有志”“有识”“有恒”?预设:就是有志气,有见识,有恒心。
6.非常正确,那么曾国藩是如何阐述自己的观点的呢?从哪里可以看出来?预设:分层论述,从分号那里可以看出来。
7.那么咱们就一个分号一个分号地来看一下他是怎么论述的。哪位同学能来说一说从第一个分号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预设:有志气,就决不甘居下游。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古人谈读书》教案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古人谈读书》教案及反思(教案)一. 教材分析《古人谈读书》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通过介绍古人读书的方法和态度,教育学生要勤奋学习,热爱读书。
课文内容丰富,包括古人读书的方法、态度、习惯等方面,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教育意义。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但对古人读书的方法和态度可能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具体的例子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认读“迂”、“诱”等10个生词,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读书、勤奋学习的良好习惯,体会古人读书的方法和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生词认读:迂、诱、暇、谓、租赁、庐等生词的认读和理解。
2.课文理解:古人读书的方法和态度,以及课文中的比喻和典故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古人读书的氛围和态度。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用于学生跟读和模仿。
2.生词卡片:用于学生认读和复习。
3.PPT或黑板:用于展示课文内容和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设置情境,如讲故事、提问等方式,引起学生对古人读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古人读书的氛围。
然后,教师逐段讲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古人读书的方法和态度。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适时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3.操练(10分钟)教师出示生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和理解生词。
然后,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分享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语文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共2课时)
语文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共2课时)课时一一、教学目标1.认识《古人谈读书》这篇文章,了解作者讲述读书的观点。
2.能够通过朗读、理解课文中的内容,体会古人对读书的认识和态度。
3.能够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读书的看法。
二、教学重点1.理解《古人谈读书》的主要内容和要点。
2.能够通过朗读和分析文章,深入体会古人对读书的认识。
三、教学难点1.运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2.理解古人的观点,与自己的看法进行对比和思考。
四、教学过程1.授课方式:导入新课,讲解课文内容,分组讨论,展示成果,思考反思。
2.教学安排:–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读书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读书的兴趣。
–讲解:逐段解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古人对读书的态度和看法。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共同讨论古人对读书的看法,并分享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展示成果: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展示不同的观点和看法。
–思考反思: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对读书的态度和看法,有什么改变或感悟。
五、课堂作业写一篇读后感,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对读书的看法,和古人的观点进行对比和思考。
课时二一、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的寓意与警示。
2.进一步讨论读书的益处与作用,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
3.提高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让学生自主探索亲近读书的方式。
二、教学重点1.理解《古人谈读书》的寓意与警示。
2.进一步探讨读书的益处与作用。
三、教学难点1.自主探索亲近读书的方式,发现适合自己的阅读习惯。
2.综合表达自己对读书的看法和态度。
四、教学过程1.授课方式: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导入新课,小组合作探究,展示成果,总结反思。
2.教学安排:–复习:回顾上节课讨论的内容,引导学生重新思考读书的重要性。
–导入:通过引用相关名言名句、诗词赏析等方式再次提醒学生读书的益处。
–小组合作探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讨读书的具体方法和技巧,并展示自己的发现。
–展示成果:每组展示讨论成果,分享各自的读书方法和心得。
《古人谈读书》公开课教案
《古人谈读书》公开课精品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了解古人关于读书的名言和观点学习古人谈读书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对读书的重要性的认识1.2 教学内容古人谈读书的名言和故事古人读书的方法和技巧读书的重要性和影响第二章:教学过程与方法2.1 教学过程引入:介绍古人谈读书的名言和故事讲解:讲解古人读书的方法和技巧实践:学生尝试运用古人读书的方法进行阅读总结:总结古人谈读书的观点和重要性2.2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古人读书的方法和技巧实践法:学生尝试运用古人读书的方法进行阅读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读书的重要性和影响第三章:教学资源与材料3.1 教学资源古人的读书名言和故事相关书籍和文章视频或音频材料:关于古人读书的视频或音频3.2 教学材料笔记本和笔:学生记录学习内容和感悟相关书籍和文章:学生阅读和参考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学生参与度: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的情况学生作业:学生完成的读书笔记和感悟学生反馈:学生对课堂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反馈4.2 教学反馈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反馈教师自我反思:教师对教学过程和方法的反思和调整第五章:教学拓展与延伸5.1 教学拓展组织学生参观图书馆或书店邀请作者或读书专家进行讲座5.2 教学延伸学生进行读书分享会:学生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和感悟学生创作与读书相关的作品:学生可以写作、绘画或制作其他形式的作品,表达对读书的理解和感悟第六章:教学计划与时间安排6.1 教学计划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包括每个阶段的教学内容和时间安排确保教学计划与课程目标和学生的学习进度相符合6.2 时间安排每个章节的教学时间安排,确保充足的时间进行讲解和实践为学生提供自主阅读和讨论的时间第七章:教学注意事项7.1 教学注意事项确保教学内容和方法适合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7.2 学生支持提供必要的学习支持和资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古人谈读书的观点和方法鼓励学生提问和参与课堂讨论,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第八章:教学互动与讨论8.1 教学互动设计互动环节,鼓励学生提问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促进交流和思考8.2 讨论话题准备一些与古人谈读书相关的话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讨论和思考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读书经验和感悟,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第九章:教学评估与反思9.1 教学评估设计评估工具,如问卷调查或考试,以评估学生对古人谈读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定期收集学生的学习反馈,以评估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进展9.2 教学反思定期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经验和教训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和教学评估结果,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第十章:教学总结与展望10.1 教学总结在课程结束时,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强调古人谈读书的重要性和对学长的积极影响10.2 教学展望引导学生探索更多的读书方法和技巧,提升阅读效果和理解能力第十一章:教学案例分析11.1 教学案例提供一些与古人谈读书相关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古人读书的实际应用和效果分析案例中的古人读书方法和技巧,以及其对个人成长和学业成就的影响11.2 案例讨论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和分析,让学生从中学习和借鉴古人的读书方法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读书计划和方法第十二章:教学实践活动12.1 实践活动设计设计一些与读书相关的实践活动,如读书分享会、读书报告等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表达能力12.2 实践活动反馈收集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反馈,了解学生的实践情况和体验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评价和指导,帮助学生提升实践效果第十三章:教学研究与探讨13.1 教学研究引导学生进行读书相关的研究,如古人读书的方法和技巧的研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进行探究式学习,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13.2 教学探讨组织学生进行教学探讨,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心得引导学生从探讨中学习和借鉴他人的经验和方法,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第十四章:教学创新与改进14.1 教学创新尝试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在线教学、翻转课堂等引导学生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电子书、网络资源等,拓宽自己的阅读渠道和学习方式14.2 教学改进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持续关注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第十五章:教学总结与反思15.1 教学总结在课程结束后,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强调古人谈读书的重要性和对学长的积极影响15.2 教学展望引导学生探索更多的读书方法和技巧,提升阅读效果和理解能力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档详细介绍了《古人谈读书》公开课精品教案,包括教学目标、内容、过程与方法、资源与材料、评价与反馈、拓展与延伸、计划与时间安排、注意事项、互动与讨论、评估与反思、总结与展望等十五个章节。
新部编版五年级上语文25《古人谈读书》优质课教案
新部编版五年级上语文25《古人谈读书》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古人谈读书》是新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通过介绍古代名人关于读书的名言和故事,使学生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的良好习惯。
课文内容丰富,既有古代名人的名言,又有生动有趣的故事,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古代的名人名言和故事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存在困难,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引导和帮助。
此外,学生对读书的重要性的认识各有不同,需要通过课文的学习来加深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认读“尝、博、专、谓、熟”等10个生词,理解词语“嗜学、博览群书、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的意思;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古代名人关于读书的名言和故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和文言文阅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读书,乐于学习的良好习惯,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四. 教学重难点1.生词的认识和理解。
2.对文言文的理解和翻译。
3.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消化。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和体验课文内容。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课堂氛围。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
2.生词卡片。
3.相关古代名人的故事资料。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生词卡片,让学生认读生词,复习巩固已学知识。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觉得读书重要吗?为什么?2. 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或黑板,呈现课文内容。
让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理解课文内容。
老师适时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名言和故事,解答学生的疑问。
3. 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名言或故事,进行讨论和展示。
讨论内容包括名言或故事的含义、对自己的启示等。
新人教统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古人谈读书》第2课时优质课教案
新人教统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古人谈读书》第2课时优质课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第二则文言文。
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大意。
2.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从课文的读书方法中获得启发。
教学过程板块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对本课的生字组成的新词进行听写。
2.请学生概述上节课所学习的内容,适时指导口语表达。
3.导人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古人谈读书》中的第一则文言文,了解了孔子是如何读书、学习的,你们还记得是哪六句吗?(学生一齐背诵)这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古人谈读书》中的第二则文言文。
板块二品读释疑,学习经典1.了解朱熹。
朱熹(1130—1200),字元晦、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溢文,世称朱文公,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人,南宋哲学家、教育家。
平生广注儒学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及自然科学均有贡献,是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人尊称其为朱子。
代表作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楚辞集注》等。
2.教师范读第二则文言文,学生跟读,并画出断句的分隔符。
3.课件出示断句,学生修改订正。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宋]朱熹4.齐读这一则文言文,注意读准字音,正确停顿。
5.过渡:这则文言文就是朱熹先生在《训学斋规》中提到的著名的“读书三法”,现在请大家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理解文言文的意思,了解“读书三法”是什么。
6.课件依次出示句子,指名学生翻译,教师适时指导并明确。
句段1: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1)余:我。
(2)尝:曾经。
(3)谓(第一个):说。
(4)谓(第二个):称为。
(5)漫浪:随意。
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称为心到、眼到、口到。
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不专一,却只是随意地诵读,那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
25 古人谈读书(教案) (2)
内容
课时
内容简说
教学要点
古人谈读书
2
摘录了古人谈读书的经典名句,告诉我们常用的读书方法,并教育我们要树立正确的读书态度。
1.会认32个生字及6个多音字,会写19个字,会写相应词语。
2.引导学生在阅读时注意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
3.根据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突出重点。
4.明白阅读的重要意义,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逐步养成阅读的习惯。
忆读书
2
本文主要写冰心奶奶回忆了自己读书的经历,和读书的体会,告诉我们“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道理。
我的“长生果”
1
回忆了作者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阐明了作者读书的独特感受及读书对其生活的影响,表达了作者对书的深厚情感和对阅读的热爱。
口语交际
1
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
1.分条讲述,把推荐的理由说清楚。
2.听人说话能抓住重点。
习作
2
推荐一本书
1.写清楚推荐理由。
2.推荐的重要由要写具体。
语文园地
1
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和日积月累
1.交流读过的书和读书方法。
2.学会仿写比喻句;能根据句子的层次梳理段落内容。
3.书写提示注意点画的写法。
4.读懂并背诵《观书有感》,理解这两首诗的大致意思。
部编版《25.古人谈读书》教案、教学设计(3篇)
部编版《25.古人谈读书》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1000字教案一教学内容:《25. 古人谈读书》教学目标:1. 了解古人的读书观念及其价值;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3. 通过阅读,使学生感悟读书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古人的读书观念及其价值。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感悟读书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讲述法、阅读法、讨论法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案、多媒体投影仪;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准备读书笔记。
教学过程:1. 引入(5分钟)教师介绍课文,并通过反复朗读课文第一段,引发学生们对于读书的思考和兴趣,并在黑板上写下以下问题:1)古人如何看待读书?2)为什么需要读书?2. 阅读理解(15分钟)请学生们开启课文,花10分钟阅读全文,回答上述问题,并将阅读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做好读书笔记。
3. 分组活动(15分钟)分组讨论,让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读书笔记,并提出一些观点和想法,与其他小组分享,相互学习,也从中获得对于读书的新认识。
4. 总结(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们通过课前问题的回答,小组讨论的过程及结果,以及个人的体会,来总结古人谈读书的观念和价值,并引导学生们认真思考如何在日常的生活中去读书和应用读书的成果。
板书设计:第一部分:引入课文名称:《25. 古人谈读书》读书问题:1)古人如何看待读书?2)为什么需要读书?第二部分:阅读理解重点:1. 了解古人的读书观念及其价值;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感悟读书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分组活动小组讨论展示读书笔记板书图例:古人谈读书读书问题:1)古人如何看待读书?2)为什么需要读书?活动:分组讨论教学反思:1. 本课通过阅读教学带来了更多深远的阅读思考;2. 活动环节充分利用了小组之间的互动性和学习效果;3. 在阅读理解和分组讨论中,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和探寻,让学生们能够更多的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课堂上体现了高级独立思考的能力。
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25《古人谈读书》优质课教案
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25《古人谈读书》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古人谈读书》是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的一篇课文,通过古人关于读书的名言和故事,引导学生了解古代文人对于读书的看法和态度,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领悟到读书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古代文化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理解课文深层含义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领会古人对于读书的见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领悟读书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认读和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教学难点:领悟古人对于读书的见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带2.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3.生字词卡片4.黑板、粉笔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视频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古人读书的图片或故事,引导学生谈论古人读书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跟读课文,注意停顿和语气,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
然后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例如:“你认为古人为什么这么重视读书?”、“古人读书的方法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等。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5《古人谈读书》(教案)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教案:《古人谈读书》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文中生词。
(2)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3)了解古人关于读书的名言名句,理解其含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文中的句式和修辞手法。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文中古人的读书方法和心得。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的情感。
(2)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读书方法。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本课是一篇关于古人读书的短文,选自《论语》《朱子语类》等古代典籍。
文中记录了孔子、朱熹等古人关于读书的名言名句,以及他们的读书方法和心得。
2. 学习目标:(1)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文中生词。
(2)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3)了解古人关于读书的名言名句,理解其含义。
(4)学会正确的读书方法,培养热爱读书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认读和理解文中生词。
(2)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3)了解古人关于读书的名言名句,理解其含义。
2. 教学难点:(1)文中句式和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2)正确把握古人的读书方法和心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1)教学课件或黑板。
(2)生词卡片。
2. 学具:(1)课本。
(2)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古人读书的画面。
(2)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读书的认识和感受。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认读生词。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文中古人的读书方法和心得。
3. 合作探究:4. 朗读感悟:(1)学生齐读课文,体会古人读书的情感。
(2)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古人读书方法和心得。
5. 巩固拓展:(1)学生运用文中句式和修辞手法,进行口语交际。
(2)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读书方法的短文。
六、板书设计1. 古人读书的方法和心得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2. 正确的读书方法专注致志,用心去读学思结合,边读边思考不断回顾,温故知新七、作业设计1. 熟读并背诵课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5《古人谈读书》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5《古人谈读书》教案一. 教材分析《古人谈读书》是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通过古人关于读书的名言和故事,引导学生理解读书的重要性和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课文内容丰富,包括名言警句、古代学者的故事以及古代文化知识等。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思考,同时引导学生运用古人的读书方法来提高自己的阅读效果。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但对于古代文化和名言警句的理解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古代学者的故事感兴趣,但对于课文中的一些细节和文化知识可能不够重视。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重点内容,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理解课文中的名言警句和文化知识。
2.能够通过课文学习,理解古人读书的方法和重要性。
3.能够运用古人的读书方法来提高自己的阅读效果。
4.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理解课文中的名言警句和文化知识。
2.难点:运用古人的读书方法来提高自己的阅读效果。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课文中的名言警句和文化知识,引导学生理解和思考。
2.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分析古代学者的故事,引导学生学习古人的读书方法。
3.小组讨论法: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4.读书指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古人的读书方法来提高自己的阅读效果。
六. 教学准备1.课件:教师准备相关的课件,包括课文内容、名言警句和文化知识等。
2.学习材料:教师准备相关的学习材料,包括古代学者的故事和阅读方法等。
3.教学工具:教师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与学生交流,引起学生对读书的兴趣,然后引入课文《古人谈读书》的内容。
2.呈现(1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课文中的名言警句和文化知识,引导学生理解和思考。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5古人谈读书部编版
教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25 古人谈读书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尝、庐”等10个生词;(2)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3)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能够进行适当的替换和运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2)培养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和资料,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的兴趣和习惯,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化的敬仰之情;(2)培养学生对古人智慧和学识的敬佩之情,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勤奋好学的品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本课是一篇关于古人读书的短文,通过讲述古人读书的故事和经验,引导学生了解古代文化,激发学生对读书的热爱和敬仰。
2. 生词和短语:课文中出现了“尝、庐、博、审、慎、谦、谨、笃、嗜、慕”等10个生词,需要学生掌握其意义和用法。
3. 重点句子和词语: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包括“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等,需要学生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词;(2)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3)学生能够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并能够进行适当的替换和运用。
2. 教学难点:(1)生词的理解和运用;(2)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的理解和运用;(3)学生对古人读书经验和智慧的理解和体会。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1)课文课件或黑板;(2)生词卡片;(3)工具书和资料。
2. 学具:(1)课本;(2)笔记本;(3)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与学生讨论“什么是读书”的问题,引出本课的主题,激发学生对读书的兴趣和思考。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通过查阅工具书和资料,理解生词和短语的意义,掌握重点句子和词语的用法。
25《古人谈读书》(教案)五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古人谈读书》(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生字词,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学会古人的读书方法和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学内容:1. 学习生字词,理解文章含义。
2. 分析文章结构,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
3. 学习古人的读书方法和技巧。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文章内容的理解,古人读书方法和技巧的掌握。
2. 教学难点:古文语句的理解,古人读书方法和技巧的运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古人读书的方法和技巧。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理解文章含义。
2. 学生通过合作探讨,分析文章结构,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讲解生字词,解释古文语句的含义。
2. 分析文章结构,引导学生学习古人的读书方法和技巧。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学生根据课堂讲解,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互相交流,分享学习心得。
五、课堂小结(5分钟)2. 学生表示本节课的收获和感悟。
板书设计:1. 生字词板书:直观展示生字词,便于学生记忆和理解。
2. 文章结构板书:清晰展现文章结构,帮助学生把握古人读书的方法和技巧。
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加强记忆。
2. 根据课堂所学,写一篇关于古人读书方法和技巧的短文。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课堂讲解和课堂练习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生字词,理解了文章内容,学会了古人的读书方法和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在课堂讲解环节,对古文语句的解释还需更加详细,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
在课后作业设计方面,还需加强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总体来说,本节课教学效果良好,但仍需不断改进和提高。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5.古人谈读书》【优质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5.古人谈读书》【优质教案】一. 教材分析《25.古人谈读书》是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通过古人关于读书的名言和故事,让学生了解古人对读书的认识和见解,从而激发学生对读书的热爱和追求。
课文内容丰富,包括名言、故事、寓意等,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古文也有了一定的接触和了解。
但学生在理解古文方面仍存在一定难度,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给予引导和帮助。
同时,学生对古人读书的态度和方法的认识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文的学习来加以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认读“尝、博、审、须、遍、索、宜、三、余、讽、惟、得”等12个生词,理解词句的意思,了解古人谈读书的名言和故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对古文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热爱读书、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人对读书的热爱和追求,树立正确的读书观念,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认读生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古人谈读书的名言和故事。
2.教学难点:理解古文中的寓意和深刻的道理,培养学生热爱读书、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互动式教学法:教师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问,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课文课件或黑板报,展示课文内容和相关名言。
2.准备生词卡片,方便学生学习和巩固。
3.准备相关的故事材料,用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黑板报,展示课文标题《25.古人谈读书》和相关名言,引导学生关注课题,激发学生对古人读书观念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古人谈读书》公开课教案
《古人谈读书》公开课精品教案第一章:教案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古人对读书的看法和态度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的认识和理解1.2 教学内容古人谈读书的背景和意义古人读书的方法和技巧古人读书的心得和体会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古人谈读书的背景和意义讨论法: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读书的看法和体验案例分析法:分析古人的读书方法和技巧第二章:古人的读书观念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古人对读书的重视程度让学生理解古人读书的目的是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让学生认识到读书是一种提升自我修养和素质的重要途径2.2 教学内容古人读书的背景和环境古人读书的目的和意义古人读书的态度和观念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古人读书的背景和环境,以及读书的目的和意义案例分析法:分析古人读书的态度和观念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自己对读书的看法和体验第三章:古人的读书方法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古人读书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运用古人读书方法进行阅读的能力让学生认识到运用正确的方法和技巧可以提高阅读效果3.2 教学内容古人读书的方法和技巧古人如何选择书籍和阅读材料古人如何进行阅读和理解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古人读书的方法和技巧,以及选择书籍和阅读材料的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古人如何进行阅读和理解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分享自己的阅读方法和解题技巧第四章:古人的读书心得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古人读书的心得和体会培养学生对读书的思考和反思能力让学生从古人的经验中获得启示和借鉴4.2 教学内容古人读书的心得和体会古人如何从读书中获取启示和借鉴古人如何将读书与实践相结合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古人读书的心得和体会,以及如何从读书中获取启示和借鉴案例分析法:分析古人如何将读书与实践相结合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和实践经验5.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读书的热爱和认同感让学生反思自己的读书方法和态度,并提出改进措施5.2 教学内容学生对古人读书观念和方法的理解和认同学生对自己的读书方法和态度的反思和改进5.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认同,以及反思和改进的措施第六章:古人读书的实践案例分析6.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具体案例了解古人读书的方法和实践。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公开课优秀教案《25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与反思2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公开课优秀教案《25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与反思第八单元本组课文以“读书”为主题,包含《古人谈读书》《忆读书》《我的“长生果”》,以及“口语交际: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习作:推荐一本书”和“语文园地”。
本单元以“我会阅读”为主题,其目的是:一是引导学生在阅读时注意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根据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突出重点;二是在阅读中要能够结合学习和生活实际,学到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阅读的重要意义,激发起他们对阅读的兴趣,逐步养成阅读的习惯,从而受益终身。
25 古人谈读书1.会认4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大意,注意区分一些字的现代汉语意思和古代汉语意思。
4.能够在阅读中结合学习和生活实际,习得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
重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大意。
难点1.注意区分一些字的现代汉语意思和古代汉语意思。
2.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从课文中的读书方法受到启发。
1.通读课文,读中自悟。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因此,对于学生比较陌生的文言文,在学习课文前,教师先范读课文,再领读,让学生读准字音,知道如何断句停顿,读出句子的语气。
然后,让学生初步通读文言文,练习把语句读通顺,读流畅。
在读的过程中找出生字新词,初步感悟文言文的内容,自读谈体会,自悟文意。
这样,学生就对文言文的内容有了一个总的认识与理解,既培养了学生朗读课文的能力,对文章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又为理解文言文奠定了一定的知识基础。
2.划出节奏,初步理解。
文言文与白话文在语言和叙述上有较大的差别,要理解文言文的意思,就必须掌握其划分节奏。
只有划分出正确的节奏,才能准确理解文言文的内容,因此,在学生通读课文的基础上,我让学生试着划出朗读的节奏,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3.对照注释,解释文句。
在学生初步理解文言文的内容之后,让学生对照课文中的注释,揣摩句子的意思,独立解释文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 《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耻、矣、岂”3个生字,认识多音字“识”,会写“耻、诲、恒、窥、皆、缺”等7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背诵课文。
3.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
4.能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5.引导学生用结合生活实践、自主学习的方法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
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说课文中的哪些读书方法对你有启发。
【教学重点】
1.会认“耻、矣、岂”3个生字,认识多音字“识”,会写“耻、诲、恒、窥、皆、缺”等7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
2.能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引导学生用结合生活实践、自主学习的方法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
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说课文中的哪些读书方法对你有启发。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1.观看图片:古人谈读书
2.走近作者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
世尊称为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主要作品:《春日》《观书有感》。
二、出示学习目标
1.认识“矣、岂”2个生字,会写“谓、诵、岂”3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重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难点)
三、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自读提示: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4.出示我会认,指导学生识记生字。
5.理解词语。
6.出示会写字,组内合作识字,观察书写要点。
教师指导重点字的写法:
谓:“田”要扁、第一笔竖与第二笔横折的折都稍向里收,“月”稍窄、首笔是竖。
诵:“甬”横撇要小、末端有一点,“”稍宽、里边是两横。
岂:“山”要扁宽,“己”扁框稍小,竖弯钩的竖要短、弯要长一些。
四、品读释疑
1.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宋]朱熹(课后第2题)
译文: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叫作心到、眼到、口到。
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不专一,却只是随意地诵读,那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
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
心已经到了,难道眼和口会不到吗?
2.朱熹的读书方法“三到”具体指的是什么?
三到:指的是心要悟到,眼要看到,口要读到。
心悟指思考,只有“悟”——反复品味,才能理解书中精义;眼要仔细看,才能全面准确地记住知识;嘴要读出声来,以便调动听觉、视觉的综合作用,增强记忆,帮助理解。
这三个“到”,概括准确,要言不烦,发人深省,因而成为后世读书人的准则。
3.小资料
鲁迅的读书五到:鲁迅先生能写出那么多不朽的作品,主要受益于他的博读。
他读书做到了“五到”,即心到、口到、眼到、手到、脑到。
心到是讲读书时要精力集中,专心致志;口到就是读出声来,有些文章还要大声有感情地朗读;眼到指目光专注,善于观察、善于发现;手到指边读边做笔记。
五、课堂小结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古人谈读书的方法,让我们要从小养成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