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知识点春浙教版语文六上《才能来自勤奋》word教案3-总结
六年级语文上册才能来自勤奋教案浙教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才能来自勤奋》教案浙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讲述的勤奋故事,明白勤奋的重要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例子,理解勤奋的含义。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思考,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勤奋精神,让他们明白只有勤奋才能取得成功。
(2)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的习惯。
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所讲述的勤奋故事,明白勤奋的重要性。
2. 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思考,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习的内容,检查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情况。
2. 提问:你们认为什么是才能?才能是如何来的呢?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三、合作探究(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例子,理解勤奋的含义。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回顾所学到的勤奋故事。
2. 提问:你们认为勤奋对于学习和生活的重要性是什么?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加强记忆。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勤奋的小作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理解了课文大意,学会了生字词。
在合作探究环节,学生通过分析课文中的例子,明白了勤奋的含义。
在课后作业中,通过抄写生字词和写小作文,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情景中,培养他们的勤奋精神。
整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六年级语文上册《才能来自勤奋》教案浙教版六、课堂拓展(5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关于勤奋的名言,让学生进行朗读和理解。
浙教版六年级上册才能来自勤奋1WORD版教案
才能来自勤奋教学目标:读懂课文2—5节,感受科学家的成绩来自勤奋,知道人的才能不是天生的,才能来自勤奋的道理,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教学重点:抓重点文句明白得课文。
教学难点:句子含义的明白得。
教学进程:歇后后语:两勤加一懒——一不做二不休大观园的闺女——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一、整体回忆,温习导入1.课文从列举了哪几个任务的事迹来讲明才能来自勤奋,2.爱迪生最后是如何说的?(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3.这儿的天才指什么?4.汗水指什么?5.用百分之一的灵感与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相较较,说明才能来自什么?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自学师:请大伙儿边细读课文第二段,读课文划出反映三位科学家勤奋的事实的句子。
或许在念书的进程中你会有新的发觉。
默读是要边读边勾画、批注,留下试探的痕迹。
——小组讨论请同窗们一路交流所划的句子,四人小组一路交流。
三、全班交流,精读细品师:请各组代表发言,能够提出不同的观点。
小组的其他成员能够补充。
预设:他跋山涉水,行程万里,历尽艰险,尝遍百草,然后又呕心沥血27年,才……A、请同窗们在课文中找到有关的句子。
B、细细体味他说的句子,你们还能体味出什么新内容C、指导朗诵但他毫不气馁,坚持刻苦攻读。
后来……花了整整7年的时刻,A、在介绍爱因斯坦时作者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些什么?B、听了他的朗诵你有什么感受?C、哪些同窗有了自己的感受,和大伙儿交流一下。
是什么使“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A、请你用朗诵告知大伙儿!B、学到这儿你有什么感受呢C、从三为科学家的成长道路中你悟出了什么?D、同窗们说的太好了,是啊,一个不起眼的小男孩变成了科学巨人靠的确实是坚持不懈的尽力,靠的确实是刻苦的钻研。
为了寻觅能够做电灯灯丝的材料,他通宵达旦地工作,摘录了4万......1600多种 (6000)多种。
那个句子的教学抓住几个数字四、拓展延伸,总结全文拓展A、说故事1.勤奋出才能,勤奋出功效,如此的事例举不胜举,同窗们能说说还有哪些吗?2.引导学生从古今中外的名人上深刻熟悉“才能来自勤奋”那个道理。
六年级语文上册 才能来自勤奋教案3 浙教版(2021年整理)
六年级语文上册才能来自勤奋教案3 浙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六年级语文上册才能来自勤奋教案3 浙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六年级语文上册才能来自勤奋教案3 浙教版的全部内容。
才能来自勤奋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力15个新词的意思,会用"坚持不懈"、"虽然……但是……"造句;积累爱迪生的名言。
2.能从课文列举的事例中领悟中心思想:人的才能不是天生的,才能来自勤奋。
3.改写课文。
教学重难点:体会本文的中心思想、改编课文。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了解一些勤学成才的事例板书预设:6 才能来自勤奋爱因斯坦毫不气馁爱迪生挑灯夜读举世瞩目通宵达旦坚持不懈刻苦钻研李时珍跋山涉水享誉中外呕心沥血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1。
师:我们的教室里张贴着一幅对联--学生读:”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崖苦作舟”这幅对联告诉我们什么?板书:勤奋2.再出示: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提问:⑴这句话是谁说的?(爱迪生)⑵这儿的天才指什么?(才能)⑶汗水指什么?(勤奋)⑷用”百分之一的灵感”与”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相比较,说明才能是怎么来的?(揭题:才能来自勤奋)这是一篇议论文-—通过具体的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论点(观点).二、初读课文课文举了哪几个事例来证明"才能来自勤奋"?1. 速读课文,找出事例,并分段.2. 交流,板书:爱因斯坦爱迪生李时珍3.检查词语毫不气馁挑灯夜读举世瞩目通宵达旦坚持不懈刻苦钻研跋山涉水享誉中外呕心沥血三、速读理解课文1.抽象人物形象(1)”毫不气馁、挑灯夜读"这两个词说的是谁?那么我们就可以说是毫不气馁、挑灯夜读的爱因斯坦。
才能来自勤奋六年级语文教案
才能来自勤奋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理解课文内容。
(2)运用朗读、默读、复述等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勤奋刻苦的学习态度。
(2)激发学生对才能的认识,树立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知道才能是什么意思吗?2.才能来自哪里?对了,来自勤奋。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勤奋的课文。
二、自主学习1.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尽量把课文读得生动、有趣。
(1)课文主要讲述了什么?(2)课文中有哪些关键词语?三、课堂讨论1.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分享自己的感受。
四、学习生字词1.请同学们翻开书本,我们来学习本课的生字词。
2.教师领读生字词,同学们跟读。
3.请同学们用生字词造句,巩固记忆。
1.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分享自己的感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才能来自勤奋》,谁能告诉我课文主要讲述了什么?2.请同学们翻开书本,我们来复习一下生字词。
二、深入理解课文1.请同学们再次朗读课文,注意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
2.教师针对重点句子进行讲解,引导同学们深入理解课文。
三、课堂活动(1)课文中的主人公是如何表现出勤奋的品质的?(2)你从课文中学到了哪些勤奋的方法?四、巩固练习1.请同学们完成课后练习题。
2.教师批改作业,针对错误进行讲解。
五、课后作业1.请同学们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2.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勤奋的感悟。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才能来自勤奋》一文,使同学们深刻理解了勤奋的重要性,树立了自信心。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勤奋。
《才能来自勤奋》教案设计
《才能来自勤奋》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才能来自勤奋”的含义;(2)学会通过举例说明勤奋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勤奋对成就的影响;(2)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勤奋的认识,培养勤奋学习的习惯;(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理解努力付出才能收获成功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勤奋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2)学会通过举例说明勤奋对成功的贡献。
2.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勤奋的含义;(2)如何让学生认识到勤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2)提问:“你们认为什么是才能?才能与勤奋有何关系?”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勤奋的含义及作用;(2)学生举例说明勤奋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见解和感悟;(2)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总结勤奋在成功中的作用。
4. 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成功人士的成长经历,引导学生认识到勤奋的重要性;(2)学生分析案例中人物的成功因素,联系自身实际情况。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勤奋对个人成长和成功的作用。
四、作业布置1. 结合自身经历,写一篇关于“才能来自勤奋”的感悟文章;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合作探讨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口头表达能力。
2. 作业评价:对学生的感悟文章和成功案例分析报告进行评价,关注学生对勤奋含义的理解及其在自身生活中的应用。
七、教学拓展2. 邀请成功人士或专家来校讲座,分享他们的成功经验,激励学生更加努力地学习。
六年级语文上册《才能来自勤奋》教案
六年级语文上册《才能来自勤奋》教案六年级语文上册《才能来自勤奋》教案教学目标1、懂得人的才能不是天生的,才能来自勤奋的道理。
2、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理解15个新词的意思,会用“坚持不懈”、“虽然……但是……”造句。
3、能从课文列举的事例中领悟中心思想。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能从列举的事例中领悟中心思想。
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抓住名言,揭示课题1、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⑴这句话是谁说的?(爱迪生)⑵这儿的“天才”指什么?(才能)⑶“汗水”指什么?(勤奋)⑷用“百分之一的灵感”与“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相比较,说明才能是怎么来的?2、揭题《才能来自勤奋》揭题解题:读课题,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才能来自勤奋”的意思。
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就点名了这个课题,请你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与之相呼应的一句话,说说它的意思。
二、理清脉络:仔细读读首尾这俩自然段,认真想想它们在课文中的作用,试着给课文分段。
三、检查预习:1、正音:馁、呕2、释义:毫不气馁、挑灯夜读、通宵达旦、坚持不懈、享誉中外、举不胜举四、学习课文1、初读课文2——4自然段(1)、指名逐节朗读。
(2)、思考:为了说明“才能来自勤奋”,课文举了哪些人的事例?结合完成作业P6中的填表。
修改意见2、举例研读第二自然段:(1)、自由读读该段,思考这一段作者告诉我们什么?(2)、从哪些事例,我们不难发现爱因斯坦并不聪明?又从哪些地方你读懂了他的`“勤奋”?A、做的小板凳,遭到同学的嘲讽、老师的斥责。
回忆课文,当时他的同学是怎样嘲讽、老师是怎样斥责他的。
B、考了两次大学才被录取。
(3)、就在这样的情况下,爱因斯坦却毫不气馁,表现出了非凡的毅力,最后获得了诺贝尔奖,成了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
请你在文中找出有关的词句,有感情地读一读。
(白天上班,晚上挑灯夜读,7年,终于)(4)、按照上述学法学习爱迪生这一事例。
(从不是神童、勤奋、惊人的成就等三个方面具体说明。
浙教义务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才能来自勤奋
浙教义务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才能来自勤奋一、教学目标:1.掌握《不屈的苗族同胞》的文本内容,理解故事情节,表达对故事中人物的情感。
2.学会认真阅读、理解寓意深刻的故事,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爱与认同。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不屈的苗族同胞》的文本内容,理解故事情节,表达对故事中人物的情感。
教学难点:阅读理解文本中的隐含信息,理解故事的寓意。
三、教学步骤:1.导入(1)出示图片。
先让学生观察图片,描述图片中的情境。
再引导学生思考这幅图与本课哪些内容有联系。
(2)教师简单介绍苗族同胞的节日——龙船节,以此引出本课的主题。
2.教学过程(1)阅读文本。
将《不屈的苗族同胞》的故事让学生自行阅读,并辅以故事图片的展示,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
(2)朗读文本。
请学生选择一段或几段,并表演出来。
(3)展开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人物性格、人物行为等方面,并与学生一起论证故事的主题“有信仰的人不怕拦路虎”。
(4)寻找故事的寓意。
教师以提问的形式,引导学生理解故事的寓意,即信仰、勇气、团队精神等。
(5)学生自主搜集材料。
让学生回家了解一下本地的民族节日以及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下节课进行介绍和展示。
3.课堂小结本课主要通过“读、说、想、做”等多种活动形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感情。
四、教学反思本课通过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手段和形式,培养学生对阅读材料、故事的理解能力,通过文学阅读来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操。
但是,由于学生的阅读能力不同,有的学生还不够能够理解故事的寓意,教师下节课应该更加注重阅读材料的排版,并且分别加强学生的个性化辅导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故事的寓意。
浙教版六年级上册才能来自勤奋2WORD版教案
才能来自勤奋教学目标:1.知道人的才能不是天生的,才能来自勤奋的道理。
2.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明白得15个新词的意思。
3.能从课文列举的事例中领会中心思想。
教学进程:一、抓住名言,揭露课题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的汗水提问:(1)这句话是谁说的?(爱迪生)(2)这儿的天才指什么?(才能)(3)汗水指什么?(勤奋)(4)用“百分之一的灵感”与“百分之九”的汗水相较较,说明才能是怎么来的?揭题——才能来自勤奋二、初读课文组长向组员宣传第一任务并一起完成:1.轻声读课文,读准下列词语,说出加划线字及整个词语的意思:毫不气馁通宵达旦呕心沥血坚持不懈享誉中外举世注视举不胜举(运用各类方式,注意小组合作)2.组内彼此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提出一个最有水平的问题写在黑板上。
3.给文章分段,并说明理由。
设计用意:(一)要求学生运用各类方式自学课文中的这些词,目的有两个:①温习各类解词方式,培育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②为第四板块的写一段话作铺垫。
(二)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难。
”为此我要求学生组内提出问题,把浅近的问题通过小组成员的力量解决,留一个最有水平的问题写在小黑板上,再求助于其他小组。
三、精读课文组长向组员宣读第二个任务并一起完成:1.试探适才的问题。
(这些问题是学生们无法解答的问题)2.默读课文第二段试探,文章中列举了哪些人的事例?在介绍爱因斯坦和爱迪生时作者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3.细细体味第二段你们组还体味出什么新内容?4.从三位科学家的成长道路中你悟出了什么?(最好用课文中归纳性的句子来回答)设计用意:设计1、2、4题目的在于理清文章的脉络,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设计第三题,目的在于让学生从关键字文句中去体味,去体验,如此既增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又可不能使整个教学进程因教师的分析而显得支离破碎,还能丰硕爱因斯坦、爱迪生、李时珍三位巨人的形象,使中心思想的体会起到瓜熟蒂落的作用。
六年级语文上册才能来自勤奋教案浙教版
教案编辑专员回应:六年级语文上册《才能来自勤奋》教案浙教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才能来自勤奋》的主要内容和寓意。
掌握和运用相关的语文知识和技能,如词汇、语法、修辞等。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和写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勤奋学习和努力工作的积极态度。
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爱。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才能来自勤奋》主要讲述了一个故事,强调了勤奋对于取得成就的重要性。
故事中主人公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勤奋,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是理解课文的主要观点和寓意。
难点是运用相关的语文知识和技能,如词汇、语法、修辞等。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有关勤奋的课文或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3.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才能来自勤奋》,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理解情况,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3 讨论与思考: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勤奋对于取得成就的重要性。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相关的语文知识和技能,如词汇、语法、修辞等,进行讨论和思考。
3.4 写作练习: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和自己的思考,写一篇关于勤奋的短文。
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思考情况,给予相应的评价。
4.2 写作练习:对学生的写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逻辑思维和创意发挥等方面。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课文文本:《才能来自勤奋》5.2 相关故事或案例:用于导入和拓展学生的思考。
5.3 写作纸张和文具:供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教案编辑专员回应:第六章:教学延伸活动6.1 课后阅读:推荐学生阅读一些关于勤奋和成功的文章或故事,进一步扩展学生的视野和思考。
6.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于勤奋的理解和经验。
《才能来自勤奋》教案设计
《才能来自勤奋》教案设计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勤奋的重要性。
激发学生对勤奋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介绍勤奋的定义和意义。
分享一些成功人士的故事,强调勤奋对成功的影响。
1.3 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讲解勤奋的含义和重要性。
案例分析,分享成功人士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勤奋的作用。
1.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提问回答情况。
学生作业评估:评估学生对勤奋的理解和应用,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勤奋的短文。
第二章:勤奋的内涵与表现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勤奋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培养学生对勤奋的积极态度。
2.2 教学内容介绍勤奋的内涵,包括坚持不懈、自律、努力等。
探讨勤奋的表现形式,如刻苦学习、勤奋工作、不断进步等。
2.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勤奋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分享各自的观点。
小组分享: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
2.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积极参与程度和观点分享情况。
学生作业评估:评估学生对勤奋内涵和表现形式的理解,要求学生举例说明勤奋的内涵和表现。
第三章:勤奋的培养与实践3.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如何培养勤奋的品质。
引导学生将勤奋付诸实践。
3.2 教学内容探讨如何培养勤奋的品质,如制定目标、规划时间、坚持不懈等。
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将勤奋付诸实践,如制定学习计划、坚持锻炼等。
3.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培养勤奋的品质,分享各自的方法和经验。
小组分享: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和实践经验。
3.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积极参与程度和观点分享情况。
学生作业评估:评估学生对勤奋培养和方法的理解,要求学生制定一个个人勤奋培养计划。
第四章:勤奋与成功的关系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勤奋与成功之间的密切关系。
激发学生通过勤奋追求成功的动力。
4.2 教学内容探讨勤奋与成功之间的关系,强调勤奋是成功的基石。
六年级语文上册才能来自勤奋教案浙教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才能来自勤奋》教案浙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理解“才能来自勤奋”的道理,认识到勤奋的重要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善于动脑、动手、动口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勤奋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课文文本、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觉得什么是才能?才能是怎么来的呢?2. 引入新课: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课文里告诉我们才能来自勤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自主学习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讨论勤奋的重要性。
三、合作探讨1.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勤奋的重要性。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总结才能来自勤奋的道理。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感悟,提出今后要更加勤奋学习。
五、课后作业1. 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勤奋的重要性”的作文。
教学反思:六、课堂拓展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拓展阅读,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勤奋的含义,提高阅读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阅读,感受勤奋带来的成就感。
教学重点:通过拓展阅读,加深对勤奋重要性的理解。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道理分析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拓展阅读材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1. 教师出示拓展阅读材料,引导学生自读。
2. 学生分享阅读心得,讨论勤奋在实际生活中的表现。
3. 小组合作探究,结合课文内容,分析勤奋带来的好处。
4. 各组汇报合作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七、实践演练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实践演练,使学生明白勤奋在学习中的作用。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课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运用课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自觉勤奋学习的意识。
六年级语文上册才能来自勤奋教案浙教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才能来自勤奋》教案浙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
(3)通过课文学习,了解“才能来自勤奋”的道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从课文中提炼出中心思想,并进行表达能力训练。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爱,培养勤奋学习的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课文朗读与理解。
2. 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的学习和掌握。
3. 中心思想的提炼和表达能力训练。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的理解和运用。
2. 中心思想的提炼和表达能力训练。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2. 使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才能来自勤奋”的道理。
3. 采用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入“才能来自勤奋”的主题。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标记不理解的词汇和句子。
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自主学习中的问题。
4. 讲解与练习: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并进行相关练习。
5. 中心思想的提炼:学生分组讨论,提炼课文的中心思想,并进行表达能力的训练。
6.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才能来自勤奋”的道理。
7. 布置作业:设计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朗读与理解:评估学生对课文的正确朗读和理解程度。
3. 词汇与句子掌握:检查学生对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的掌握情况。
4. 中心思想提炼:评估学生在课堂上对中心思想的提炼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准备课文《才能来自勤奋》的文本,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副本。
《才能来自勤奋》教案设计
《才能来自勤奋》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才能来自勤奋”的含义,认识到勤奋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学习、自觉勤奋的习惯。
3. 提高学生搜集资料、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才能来自勤奋”的含义。
2. 培养学生勤奋学习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勤奋的重要性。
2. 如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勤奋的力量。
2. 案例教学法:分析名人事迹,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
3.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共同探讨勤奋的意义。
五、教学准备1. 搜集有关勤奋的资料、故事、名言等。
2. 准备投影仪、课件等教学设备。
3. 划分学习小组,分配任务。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勤奋的重要性。
2. 讲解概念:阐述“才能来自勤奋”的含义。
3. 分享案例:讲解名人事迹,让学生感受勤奋的力量。
4.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交流心得,分享自己的勤奋经历。
5. 总结提升:强调勤奋在学习、工作中的重要性。
七、课堂练习1. 设计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2. 让学生课后搜集有关勤奋的资料,加深理解。
八、课后作业2. 制定学习计划,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
九、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
2.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3. 学生学习态度的变化。
十、教学拓展1. 组织参观名人纪念馆,感受名人的勤奋精神。
2. 开展“勤奋之星”评选活动,激励学生自觉勤奋。
十一、教学反思1. 总结课堂教学的优点和不足。
2. 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十二、教学修改1. 对教案进行修改,使之更符合实际教学需求。
2. 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提高教学质量。
十三、教学延伸1. 开展相关主题的校会、班会,扩大影响。
2. 联合家长,共同关注学生的勤奋成长。
十四、教学总结1. 总结整个教学过程,反思教学效果。
2. 为后续教学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十五、教学资源1. 推荐阅读资料,拓展学生视野。
浙教版语文六上《才能来自勤奋》word教案
浙教版语文六上《才能来自勤奋》word教案专业文档才能来自勤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知部分新词。
2.初读课文,介绍课文大致内容,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1.阐明课题,解题。
(1)读题。
试说“才能”指什么。
(知识和能力。
)(2)说说课题的意思。
(3)概述说明文,引入自学建议。
这是一篇说明道理的文章。
题目已经告诉我们它要说明什么道理。
阅读时要注意课文举了哪几个人的事例,又是怎么说明道理的。
此外,课文的生字、新词比较多,要花力气学习。
2.自学。
读通课文,思索划注,自学字词。
(1)民主自由念课文5分钟。
(2)查字典解词,完成作业本第1题。
(3)记下自学中的问题。
3.检查。
(1)同桌互查生字及词语自学。
(2)课堂交流。
①读准下列词语,说出带点字及整个词语意思。
指责毫不灰心通宵达旦呕心沥血举世瞩目举不胜举......坚持不懈.②当堂听写、订正。
③词语批评:详细表述“相对论”、“诺贝尔奖”、“《本草纲目》”。
4.剖析课文内容、指导分段。
(1)默读。
思考并讨论课文例举了哪几位著名科学家,他们举世瞩目的成就是什么。
(2)为什么他们能够获得这种成就?划概括性的短句。
(依靠的就是坚持不懈的不懈努力。
刻苦出来就可以,刻苦出来成果。
)(3)首尾两节各写什么?起什么作用?(4)给课文分段,说说为什么这么分。
综合板书:12345珍贵文档专业文档总结分述总结5、朗读课文。
6、作业。
(1)抄录生字、词语。
(2)从文章中找出下列词语近义词。
嘲笑()责骂()毫不灰心()夜以继日()享誉中外()费尽心机()(3)区别组词宵()遍()历()享()坚()功()钻()霄()编()沥()亨()艰()攻()专()第二课时教学目标:记住课文,体会科学家的成就源自刻苦。
教学难点:句子含义。
(1)韵头第1节:思索存有几句话,每句说什么。
(2)前两句否定什么?“天才”上的引号表示什么?(否定。
)反复否定是为强调什么?(才能来自勤奋。
六年级语文上册才能来自勤奋教案3浙教版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才能来自勤劳教课设计才能来自勤劳3浙教版6教课目:71.学会本8个生字,理解力15个新的意思,会用"持不懈"、"然⋯⋯可是⋯⋯"8造句;累迪生的名言。
92.能从文列的案例中悟中心思想:人的才能不是天生的,才能来自勤。
103.改写文。
11教课要点:领会本文的中心思想、改文。
12教课:113教课准:多媒体件、学生前认识一些好学成才的案例14板:15才能来自勤因斯坦迪生彻夜达旦绝不气挑灯夜持不懈世瞩目勤苦研李珍翻山越岭驰名中外呕心血教课程:一、入,揭1.:我的教室里着一幅--学生:"山有路勤径学海无崖苦作舟"幅告我什么?板:勤再出示: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提:⑴句是的?(迪生)⑵儿的天才指什么?(才能)⑶汗水指什么?(勤)⑷用"百分之一的灵感"与"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对比,明才能是怎么来的?(揭:才能来自勤)是一篇文--通详细的据来明自己的点(点)。
二、初文文了哪几个案例来明"才能来自勤"?速文,找失案例,并分段。
沟通,板:因斯坦迪生李珍3.绝不气挑灯夜世瞩目彻夜达旦持不懈勤苦研翻山越岭驰名中外呕心血三、速理解文1.抽象人物形象1)"绝不气、挑灯夜"两个的是?那么我就能够是绝不气、挑灯夜的因斯坦。
(指名,一同)2)"彻夜达旦、勤苦研"两个的是?那我能够?3)"翻山越岭、呕心血"的是李珍?那我能够?:黑板上有两个用在三个人身上都适合,你了没有?(用上持不懈、世瞩目两个一)(他*自己持不懈的努力获得了世瞩目的成就。
)通文,我已认识了文的大体内容。
作者是怎详细介他的呢?2.走具象的人物大家迅速默文,找出有关的句做上号,再一。
1)来写因斯坦的句子。
(指名)用上"然⋯⋯可是⋯⋯最⋯⋯"怎么。
六年级语文上册才能来自勤奋教案浙教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才能来自勤奋》教案浙教版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才能来自勤奋》的含义。
2. 激发学生对勤奋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的含义。
2. 培养学生对勤奋学习的认识。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2.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板书课文《才能来自勤奋》。
2. 提问:“才能”指的是什么?“勤奋”又指的是什么?3. 引导学生讨论,总结“才能”是指知识和技能,“勤奋”是指努力学习和不懈追求。
4. 提问:为什么说“才能来自勤奋”?5.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寻找答案。
6. 学生分享答案,教师点评并总结。
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2. 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勤奋学习的认识。
第二章:自主学习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和思考的能力。
2. 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感悟勤奋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1. 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2. 引导学生感悟勤奋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1. 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自主阅读。
2. 如何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感悟勤奋的重要性。
教学步骤:1. 布置自主学习任务,要求学生阅读课文,找出印象最深刻的句子或段落。
2.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进行思考。
3. 学生分享自己找出的句子或段落,并说明为什么印象深刻。
4. 教师点评学生的分享,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感悟勤奋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的自主阅读效果,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 观察学生在分享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勤奋重要性的认识。
第三章:课堂讨论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的能力。
2. 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提炼出勤奋学习的方法。
教学重点:1.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的能力。
2. 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提炼出勤奋学习的方法。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2. 如何指导学生从课文中提炼出勤奋学习的方法。
教学步骤:1. 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认为的勤奋学习的方法。
六年级语文上册 才能来自勤奋教案 浙教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才能来自勤奋教案浙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语句和词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和写作,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步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
2. 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和作者的观点。
2. 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表达方式进行写作。
第一章:课文导入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才能来自勤奋》。
2. 让学生了解课文作者和背景。
教学步骤:1. 引入课文:介绍课文作者和背景,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阅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3. 讨论: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第二章:词语解析教学内容:1. 学习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2. 理解词汇在课文中的含义和用法。
教学步骤:1. 展示词汇:教师出示重点词汇和短语,让学生朗读并解释。
2. 例句练习:学生用所学的词汇和短语造句,教师指导并纠正。
3. 应用练习:学生用所学的词汇和短语编写小故事或段落。
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对词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观察学生在练习中的表达和创造力。
第三章:句子解析教学内容:1. 分析课文中的关键句子和修辞手法。
2. 理解句子在课文中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步骤:1. 展示句子:教师出示关键句子,让学生朗读并解释。
2. 分析修辞:学生分析句子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3. 讨论意义:学生讨论句子在课文中的作用和意义,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第四章:课文理解教学内容:1. 理解课文的主要观点和论据。
2. 分析课文的结构和逻辑关系。
教学步骤:1. 分析结构: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结构和段落顺序。
2. 理解观点:学生理解课文中的主要观点和论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才能来自勤奋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力15个新词的意思,会用"坚持不懈"、"虽然……但是……"造句;积累爱迪生的名言。
2.能从课文列举的事例中领悟中心思想:人的才能不是天生的,才能来自勤奋。
3.改写课文。
教学重难点:体会本文的中心思想、改编课文。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了解一些勤学成才的事例
板书预设:
6 才能来自勤奋
爱因斯坦毫不气馁
爱迪生挑灯夜读举世瞩目通宵达旦坚持不懈
刻苦钻研
李时珍跋山涉水享誉中外
呕心沥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师:我们的教室里张贴着一幅对联--学生读:"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崖苦作舟"这幅对联告诉我们什么?
板书:勤奋
2.再出示: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提问:⑴这句话是谁说的?(爱迪生)
⑵这儿的天才指什么?(才能)
⑶汗水指什么?(勤奋)
⑷用"百分之一的灵感"与"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相比较,说明才能是怎么来的?(揭题:才能来自勤奋)这是一篇议论文--通过具体的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论点(观点)。
二、初读课文
课文举了哪几个事例来证明"才能来自勤奋"?
1. 速读课文,找出事例,并分段。
2. 交流,板书:
爱因斯坦爱迪生李时珍
3.检查词语
毫不气馁
挑灯夜读举世瞩目
通宵达旦坚持不懈
刻苦钻研
跋山涉水享誉中外
呕心沥血
三、速读理解课文
1.抽象人物形象
(1) "毫不气馁、挑灯夜读"这两个词说的是谁?那么我们就可以说是毫不气馁、挑灯夜读的爱因斯坦。
(指名说,一起说)
(2) "通宵达旦、刻苦钻研" 这两个词说的是谁?那我们可以说?
(3)"跋山涉水、呕心沥血"说的是李时珍?那我们可以说?
师:黑板上有两个词用在三个人身上都合适,你们发现了没有?(用上坚持不懈、举世瞩目两个词说一说)(他们*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
通过读课文,我们已经了解了课文的大概内容。
作者是怎样具体介绍他们的呢?
2.走进具象的人物
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找出相关的语句做上记号,再读一读。
(1)谁来读写爱因斯坦的句子。
(指名读)用上"虽然……但是……最终……"怎么读。
(指名读、齐读)。
用上"虽然……但是……最终……"概括地说说爱因斯坦。
(可以多指几名学生说)
师:说得非常清楚,作者正是这样介绍爱因斯坦的,先写他小时候并不聪明,再写他怎样勤奋学习,最后写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2)现在,我们一起来读读写爱迪生的句子。
用上"虽然……但是……终于……"概括地说说爱迪生。
(指名说,说给同桌听听)
师:我们发现,作者介绍爱迪生的方法与介绍爱因斯坦是一样的,都是先他小时候并不聪明,再写他怎样勤奋学习,最后写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那么作者介绍李时珍是不是也这样?(先介绍成就再介绍怎样努力)请同学们用心读读写李时珍的两句话。
如果用一个关联词将这两句话连在一起,你会用哪个关联词语?(指名读,齐读)。
师:如果先说原因后说结果,可以用哪个关联词?谁来说?(指名读,齐读)师:学到这里,我们清楚地看到作者用爱因斯坦、爱迪生、李时珍的事例想告诉我们:(人的才能不是天生的,才能来自勤奋)
对,这就是本文的中心思想,是这篇文章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古今中外,才能来自勤奋的事例多得说也说不完,用文中的词来说就是(举不胜举)。
爱迪生的一句名言也正说明了这样的道理:(引读,再读)
四、拓展延伸
1.读到这里,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读了课文后,难道你就没有问题要问了吗?
2.引导生问:文中举出的事例都不是神童,如果天生是神童但不勤奋,结果会怎么样呢?
(师出示方仲永的材料)
3.读白话文版《伤仲永》。
(1)阅读,用上"虽然……但是……最终……"说说方仲永的事例。
指名说,师在资料上划出来:谁能用上更多的词句说。
(学着他们的样子,把自己的学习成果说给伙伴听一听,如果伙伴说得好,就请你给他画上一颗星)。
请将所说的文字写下来,写到刚才那句的后边。
(写好了的同学将自己整理的这段话读好。
)
师:现在,我们有了一个反面的例子。
如果我们将这个例子用到课文里去,就像用正反两个方面去证明数学计算一样,使课文有了正反两个方面的证明,这将更加使人相信才能来自勤奋了。
如果作者要选用我们手头的事例,他该怎样修改这篇文章呢?
(2)改编课文。
①如果直接加上方仲永的例子,四个例子会太多,怎么办呢?
②如果他要去掉文中的一个例子,该去掉哪个比较合适,为什么?
师:好。
改编后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可以保留,第二自然段去掉一个再将李时珍的提上来,第三自然段去掉,第四自然段就用我们手头的事例,最后一个自然段保留。
五、齐读课文、享受快乐
1.读改编后的文章。
(集体合作:第一自然段齐读、第二自然段齐读、第三自然段由写的学生自己读、第四自然段齐读。
)
师:读了有什么感觉?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发现了一个秘密:每个人都拥有一座等待开发的宝藏,开启宝藏的金钥匙就是勤奋,就是坚持不懈的努力。
你们又有什么发现呢?
2.送一句格言
人的天赋就像火花,它既可以熄灭,也可以燃烧起来,而迫使它燃成熊熊大火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劳动,再劳动。
(高尔基)
六、课外作业
将我们改编后的文章写下来。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伤仲永作者:王安石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种田为业。
仲永长到五岁时,不曾见过书写工具,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
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他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
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作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
从此有人指定事物叫他写诗,他能立刻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
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作客,有人用钱财和礼物求仲永写诗。
他的父亲认为那样有利可图,每天牵着方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
明道年间,跟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见到方仲永,他已经十二三岁了。
叫他写诗,已经不能与从前听说的相称了。
再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又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舅舅说:"他才能完全消失,普通人一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