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片剂
中药行业中的中药片剂生产与质量控制
![中药行业中的中药片剂生产与质量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cfc35697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42.png)
中药行业中的中药片剂生产与质量控制中药片剂是中药制剂中的一种常见形式,它具有口服便利、剂型稳定等特点,在中药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中药片剂的生产和质量控制是确保中药疗效和安全性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以中药片剂的生产和质量控制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中药行业中的有关内容。
一、中药片剂的生产中药片剂的生产包括原料选择、制造工艺、设备和质量控制等多个环节。
首先,原料的选择至关重要,需要根据中药的性味、功效等特点进行合理调配。
在制造工艺方面,中药片剂通常采用粉碎、混合、湿法制粒、压片和包装等工艺步骤。
为了确保中药片剂的质量,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温度、湿度和时间等因素。
此外,合适的生产设备也是中药片剂生产的保证,常见的设备包括粉碎机、混合机、湿法制粒机、压片机等。
二、中药片剂的质量控制中药片剂的质量控制是中药行业中的关键环节,其目的在于确保中药片剂的疗效和安全性。
中药片剂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原料质量控制:中药片剂的原料质量直接影响着最终产品的质量。
因此,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原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包括检验原料的外观、性状、气味、含量等指标。
2.制造工艺控制:中药片剂的制造工艺对产品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标准的工艺要求进行操作,避免制造过程中的误差和变质。
3.质量检测控制:中药片剂的质量检测是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
常见的质量检测方法包括外观检查、含量测定、重金属、微生物等指标检测。
4.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是中药片剂质量控制的基础。
包括对生产环境的管理、人员素质培养、标准操作规程的制定等。
三、中药片剂生产中的难题与挑战在中药片剂的生产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难题和挑战需要面对。
首先,中药材的质量参差不齐,会影响到中药片剂的质量。
其次,中药片剂生产工艺复杂,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会导致产品质量下降。
此外,中药行业缺乏统一的质量标准,提高质量控制的难度。
另外,社会对中药的认识和态度也会对中药片剂的生产和质量控制产生影响。
中药片剂生产工艺流程
![中药片剂生产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36ea8ab4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3e.png)
中药片剂生产工艺流程中药片剂是将中药饮片经过一系列加工工艺加工而成的固体制剂。
以下是中药片剂的生产工艺流程。
1. 原料的准备:首先对所需的中药饮片进行质量检验,检查外观、湿度、杂质等。
然后根据生产配方,将符合质量标准的中药饮片进行称量。
2. 粉碎:将称量好的中药饮片进行粉碎,常用的方式有研磨和研磨机。
破碎后的中药粉末要经过过筛处理,去除杂质和大颗粒。
3. 调制料浆:将中药粉末与一定比例的辅料混合,加入适量的水或其他溶剂调制成均匀的料浆。
调制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温度和湿度,以免影响药剂的质量。
4. 真空浓缩:将调制好的料浆进行真空浓缩,使其浓度逐渐增加。
浓缩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温度和真空度,以免破坏药物的有效成分。
5. 涂敷:将浓缩好的药浆均匀涂敷在载体上,常用的载体有薄膜、纸、胶囊等。
涂敷过程需要控制涂层的厚度和均匀度,以确保每片药片的含药量一致。
6. 干燥:将涂敷好的药片进行干燥,常用的干燥方法包括热风干燥、真空干燥等。
干燥过程需要控制温度和湿度,以避免药片变质或形变。
7. 整形:将干燥好的药片通过模具进行整形,常用的模具有圆形、长方形等。
整形过程需要控制压力和温度,以确保药片的形状和尺寸符合要求。
8. 包装:将整形好的药片进行包装,常用的包装方式有泡包装、瓶装、铝箔包装等。
包装过程需要控制温度和湿度,以确保药片的质量和保质期。
9. 质量检验:对成品药片进行质量检验,检查外观、含药量、杂质等。
只有符合质量标准的药片才能出厂销售。
以上是中药片剂的生产工艺流程。
通过严格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可以保证中药片剂的质量和安全性。
中药片剂的生产工艺流程还可以根据具体药物的特性和用途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中药片剂的制作方法
![中药片剂的制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57c1026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27.png)
中药片剂的制作方法
中药片剂是一种常见的中药制剂形式,它是将中药粉末或浸膏等制成的药物制剂,经过加工和压制而成的片状制剂。
下面是中药片剂的制作方法:
一、制备药材
1.选材:选择优质、无虫、无霉、无异味的中药材。
2.清洗:将中药材放入清水中浸泡,用手轻轻揉搓,使其表面的杂质和泥沙去除干净,然后用流动的自来水冲洗干净。
3.晾干:将清洗干净的中药材晾干,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4.研磨:将晾干的中药材研磨成细粉,可以使用石磨或电动磨粉机。
二、制备药浆
1.配方:根据需要制作的中药片剂的配方,将所需的中药粉末按照一定比例混合。
2.加水:将配好的中药粉末加入适量的清水中,搅拌均匀,使其成为均匀的药浆。
3.加工:将药浆放入搅拌机中,搅拌均匀,使其成为细腻的药浆。
三、制备中药片剂
1.压制:将制好的药浆放入中药片剂压片机中,进行压制。
压片机的压力和时间需要根据不同的药材和配方进行调整,以保证压制出的中药片剂质量稳定。
2.烘干:将压制好的中药片剂放入烘干室中,进行烘干。
烘干的温度和时间需要根据不同的药材和配方进行调整,以保证中药片剂的质量和稳定性。
3.包装:将烘干好的中药片剂进行包装,可以使用铝箔袋、纸盒等包装材料。
在包装过程中需要注意卫生和防潮,以保证中药片剂的质量。
以上就是中药片剂的制作方法,制作中药片剂需要注意药材的选材、清洗、研磨等过程,以及药浆的制备和中药片剂的压制、烘干和包装等过程,以保证中药片剂的质量和稳定性。
中药药剂学-片剂
![中药药剂学-片剂](https://img.taocdn.com/s3/m/18814da069dc5022aaea008e.png)
简述中药片剂的定义与特点
![简述中药片剂的定义与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6bb02dc5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00.png)
简述中药片剂的定义与特点
中药片剂是指将中药煎汁经浓缩、干燥、粉碎后按照一定比例加入辅料,再经过混合、压制、包衣等工艺制成的一种口服固体制剂。
中药片剂具有以下特点:
1. 方便服用。
中药片剂外观呈现为小而薄的圆片,易于携带和保存,并且不需要像传统中药煎汤一样花费时间和精力进行煎煮。
2. 稳定性强。
中药片剂内含物质均匀,剂型稳定,因此能保证药效的稳定性和长期有效性。
3. 剂量准确。
中药片剂采用现代科技工艺制备,每片剂量相对准确,可以更好地控制用药量,避免过高或过低造成的不良反应和治疗效果不佳。
4. 安全可靠。
中药片剂采用了标准化生产流程和良好的质量管理,能够保障其安全可靠并且符合药品相关规定。
5. 适应病种广泛。
中药片剂可以针对不同的疾病和症状制备,用于治疗多种常见病、慢性病以及各种复杂疾病。
中药制剂片剂基础知识
![中药制剂片剂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5432851c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79.png)
中药制剂片剂基础知识
1. 定义:中药片剂是将中药原料经过提取、浓缩、干燥、粉碎、混合、制粒、压片等一系列工艺制成的固体制剂。
它具有剂量准确、便于服用、保存方便等优点。
2. 分类:
全浸膏片:将中药提取物与适量的辅料混合,直接压片。
半浸膏片:将中药提取物与部分辅料混合,再加入部分浸膏粉或浸膏颗粒,混合均匀后压片。
全粉末片:将中药原料粉末与适量的辅料混合,直接压片。
3. 制备工艺:
原料处理:根据处方要求,对中药原料进行筛选、清洗、浸泡、煎煮、提取等处理。
浓缩与干燥:将提取液进行浓缩,然后干燥成粉末或浸膏。
制粒:将干燥的粉末或浸膏与适量的辅料混合,通过制粒机进行制粒。
压片:将制粒后的颗粒加入压片机中,通过压力使颗粒成为片剂。
4. 质量控制:中药片剂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原材料的质量控制、生产工艺的控制、成品的质量检验等。
其中,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尤为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到片剂的疗效和安全性。
5. 注意事项:
在制备过程中,要确保设备清洁,避免交叉污染。
对于含有毒性或刺激性成分的中药,需要特别注意其提取和处理方法,以确保其安全性。
在压片过程中,要确保压力适中,避免片剂过硬或过软。
中药药剂学——片剂
![中药药剂学——片剂](https://img.taocdn.com/s3/m/deda696e52d380eb63946d29.png)
中药药剂学——片剂1.特点2.分类3.四大辅料(种类、主要品种及其应用)4.制备5.包衣目的、种类及要求6.片剂质量检查项目与要求一、片剂的特点药物+辅料→压制→片状(圆片、异型片)①剂量准确,药物含量均匀。
②质量稳定,易氧化变质或潮解的药物可包衣。
③服用、携带、运输和贮存较方便。
④可实现机械化生产,产量大,成本低。
⑤通常片剂的溶出度和生物利用度较丸剂好。
⑥品种丰富,满足医疗、预防用药的不同需求。
片剂的不足之处:①制备或贮藏不当会影响片剂的崩解、吸收。
②含挥发性成分的片剂贮存较久时含量下降。
③儿童和昏迷病人不易吞服。
④片剂中药物的溶出度和生物利用度较胶囊剂、散剂稍差。
二、片剂分类口服片:普通片(素片、包衣片)、咀嚼片分散片(3min)、泡腾片、多层片缓释片、控释片、肠溶片、口崩片口腔用片:含片(局)、舌下片(全)、口腔贴片外用片:阴道片、外用溶液片、微囊片、植入片中药片剂的分类提纯片、全粉末片、半浸膏片、全浸膏片配伍选择题下列说法对应的片剂是A.素片B.糖衣片C.薄膜衣片D.咀嚼片E.舌下片1.可避免药物首过效应2.药物不经过胃肠道,而经口腔黏膜吸收进入血液3.以高分子为成膜材料进行包衣,目的是防潮、增加药物稳定性或使药物在胃肠道的特定部位释放『正确答案』E、E、C三、片剂的辅料(赋形剂)除主药以外的一切附加物料的总称。
>>填充剂(稀释剂、吸收剂)——助成型>>润湿剂、黏合剂——黏结>>崩解剂——碎裂>>润滑剂——润滑其他:着色、矫味种类、品种、应用1.稀释剂与吸收剂——填充成型稀释剂与吸收剂2.润湿剂与黏合剂——黏结润湿剂——黏性药料黏合剂——没有黏性或黏性不足药料>>液体:黏性大>>固体:兼稀释剂黏合剂:3.崩解剂●消除因黏合力及高度压缩产生的结合力,片剂碎裂成小粒子,药物溶出。
●不加崩解剂:口含片、舌下片、长效片、植入片。
中药片剂制备工艺学习要点
![中药片剂制备工艺学习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68f9ef1a844769eae009ed44.png)
中药片剂制备工艺学习要点一、片剂的定义、特点、分类和应用中药片剂是指药材细粉或药材提取物与适宜辅料混合压制而成的片状剂型。
可供内服或外用。
片剂的特点优点:1.溶出度及生物利用度较丸剂好2.剂量准确;分剂量制剂3.质量稳定4.服用、携带、运输较方便5.机械化生产,产量大、成本低6.卫生标准易达到缺点:1.溶出度较散剂、胶囊剂慢2.儿童及昏迷、呕吐患者不易服用3.含挥发性成分的片剂贮存较久时含量下降片剂的分类与应用按给药途径分类:普通压制片、包衣片、咀嚼片、泡腾片、分散片、多层片、长效片、口含片、舌下片、口腔贴片、外用片(溶液片、阴道用片)、其他片按原材料分类:提纯片、全粉末片、全浸膏片、半浸膏片二、片剂的赋形剂片机物料应当满足以下几个特性:容易流动、有一定的粘着性、不粘贴冲头和模圈、压成片剂遇体液迅速崩解、溶解、吸收而产生应有的疗效。
赋形剂/辅料,即除主药外一切附加物的总称。
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不与药物起反应,不影响主药的释放、吸收和含量测定,对人无害,来源广,成本低。
又分为稀释剂与吸收剂,润湿剂与粘合剂,崩解剂,润滑剂。
稀释剂与吸收剂又称填充剂,有减少粘度和吸收挥发性油等作用:主要有淀粉(普通淀粉、羧甲基淀粉钠、预胶化淀粉)、糊精、糖粉、乳糖、硫酸钙、磷酸氢钙、甘露醇以及其他像氧化镁、碳酸镁等吸收剂。
润湿剂与粘合剂能使药物细粉润湿、粘合制成颗粒以便于压片。
主要有蒸馏水、乙醇、淀粉浆、糖浆、明胶浆等等。
崩解剂能促使片剂在胃肠液中迅速崩解成小颗粒子的辅料,具有良好的吸水性能、吸水后膨胀。
崩解剂有:干燥淀粉、羧甲基淀粉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泡腾崩解剂、表面活性剂。
润滑剂具有增加颗粒流动性,减少颗粒与冲模直接的摩擦力,以利于将片剂推出模圈。
硬脂酸镁、滑石粉、硬脂酸、高熔点蜡、氢化植物油、助流剂(微粉硅胶、滑石粉)三、片剂的制备片剂的生产有几种形式:原材料都是要经过粉碎或提取等处理,按照配方进行配料依据不同工艺要求进行生产。
中药片剂及中药丸剂概述
![中药片剂及中药丸剂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cbe96f7431126edb6e1a1022.png)
中药丸剂
概述 中药丸剂:是指药材细粉或药材提取物加
适宜的黏合剂或其他辅料制成的球形或 类球形制剂。
赋形剂
分类
水丸 水、酒、醋、药汁
蜜丸 蜂蜜
水蜜丸 蜂蜜水
浓缩丸 以药物或部分药物的煎液 或提取液浓缩成浸膏
糊丸 淀粉糊、米糊等
蜡丸 蜂蜡
分类
制法
泛制法(丸) 水丸、水蜜丸 塑制法(丸) 蜜丸、糊丸 滴制法(丸) 滴丸
药材稠浸膏与药材细粉末混合制粒(半浸膏片 的制剂):将流浸膏(以醇为溶媒提取制成的 稠膏)与细粉末(100~120目)混合制备软材 后制备湿颗粒的方法。
干浸膏制粒(全浸膏片的制粒):将干浸膏粉 碎成40目左右的细粉,再加入润湿剂制备软材 后制粒。
含液体和挥发成分制粒:用其他固体粉末或吸 收剂将其干燥后粉碎成颗粒。
中药片剂及中药丸 剂概述
概念
中药片剂 系指药材细粉或药材提取物与
适宜辅料混合压制而成的片状剂 型
可供内服或外用
中药片剂的特点
优点 1、剂量准确,片剂内药物含量差异较 少 2、质量稳定 3、通常片剂溶出速度及生物利用度较 丸剂好 4、机械化生产,产量大、成本小,卫 生标准易达到 5、携带、服用、运输方便
1.3 全浸膏制粒法
干浸膏粉碎成颗粒
– 颗粒宜细以免产生花斑麻点
浸膏粉制粒
– 干浸膏—细粉—软材—颗粒
优点
– 颗粒质量较好,药片外观光滑,色泽均 匀一致,硬度易控制
湿粒的干燥
干燥条件:温度控制在60~80℃ 干燥程度:
至含水量3-5%为宜
含水量过高:产生粘冲现象 含水量过低:出现顶裂现象
片剂的特点
缺点
1、溶出度较散剂、胶囊剂慢 2、容易吸潮、霉败 3、儿童及昏迷、呕吐患者不易服用 4、含挥发性成分的片剂贮存较久时含量下降
中药药剂学第九章片剂
![中药药剂学第九章片剂](https://img.taocdn.com/s3/m/d663d661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8d.png)
根据国家药品标准,片剂中的微生物含量应符合规定要求。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控 制原料、辅料和生产环境的卫生质量,防止微生物污染。同时,应采用适宜的抑 菌剂和包装材料,以确保片剂的微生物限度符合标准。
04
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松片现象
总结词
松片现象是指片剂硬度不足,容易破碎的现 象。
详细描述
松片现象可能是由于原料粒度不当、粘合剂 选择不当或用量不足、制粒不当等原因造成 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调整原料粒度 、选择合适种类的粘合剂并适当增加其用量
干法制粒压片
总结词
干法制粒压片是一种简便的片剂制备工艺,通过将药物和辅料直接混合、压缩成颗粒, 最后压制成片剂。
详细描述
干法制粒压片是将药物和辅料直接混合后,通过压缩成颗粒,最后通过压片机将颗粒压制成片剂。该 工艺不需要制粒和干燥等步骤,操作简便,适用于对湿热敏感的药物。干法制粒压片制备的片剂的硬
总结词
制备工艺优化
详细描述
通过对某中药片剂的制备工艺进行优 化,可以提高片剂的质量和稳定性, 降低生产成本,为工业化生产提供技 术支持。
案例一:某中药片剂的制备工艺优化
总结词:实验设计
详细描述: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以片剂的硬度、崩解时限和溶出度为主要评 价指标,对某中药片剂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
案例一:某中药片剂的制备工艺优化
03
片剂的质量控制
片剂的重量差异
总结词
片剂的重量差异是衡量片剂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指的是实际片重与理论片重 之间的差异。
详细描述
重量差异过大的片剂会导致剂量不准确,从而影响治疗效果。在生产过程中, 应严格控制原料的配比、混合均匀度、压片压力等参数,确保片剂的重量差异 符合规定要求。
中药片剂及常用辅料
![中药片剂及常用辅料](https://img.taocdn.com/s3/m/1ffb5c7c9b6648d7c1c74646.png)
中药片剂及常用辅料中药片剂第一节概述一、含义中药片剂系指药材提取物、药材提取物加药材细粉或药材细粉与适宜辅料混匀压制而成的圆片状或异型片状的制剂。
主要供内服,亦有外用。
二、特点主要优点:①剂量准确,因病人按片服用,而片内药物均匀、含量差异小;②质量稳定,某些易氧化变质或潮解的药物,可借助包衣或包合作用加以保护;③生产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产量大、成本低,药剂卫生易达标;④服用、携带、贮藏等较方便;⑤品种丰富,能满足医疗、预防用药的不同需求。
缺点在于:①制备或贮藏不当会影响片剂的崩解、吸收;②某些中药片剂易引湿受潮;含挥发性成分的片剂,久贮量其成分含量下降;③片剂中药物的溶出度和生物利用度较胶囊剂、散剂稍差;④儿童和昏迷病人不易吞服。
三、片剂的分类(一)内服片 1.普通制片;2.包衣片;3.咀嚼片;4.分散片;5.泡腾片;6.多层片。
(二)口腔片 1.口含片;2.舌下片。
(三)外用片 1.阴道片;2.溶液片。
★四、中药片剂的类型1.提纯片;2.全粉末片;3.全浸膏片;4.半浸膏片。
第二节片剂的辅料制片时加用辅料的目地在于确保压片物料的流动性、润滑性、可压性及其成品的崩解性等。
辅料选用不当或用量不适,不但可能影响制片过程,而且对片剂的质量、稳定性及其疗效的发挥有一定甚至重要影响。
片剂辅料必须具有较高的物理和化学稳定性,不与主药及其他辅料起反应,不影响主药的释放、吸收和含量测定,对人体无害,且价廉易得。
片剂的常用辅料按其用途分为稀释剂和吸收剂、湿润剂和粘合剂、崩解剂及润滑剂。
一、稀释剂和吸收剂稀释剂和吸收剂统称为填充剂。
前者适用于主药剂量小于0.1g,或含浸膏量多,或浸膏粘性太大而制片困难者。
后者适用于原料药中含有较多挥发油、脂肪油或其他液体,而需制片者。
常用有以下品种,有些兼有粘合和崩解作用。
1.淀粉及可压性淀粉。
淀粉价廉易得,是片剂最常用的稀释剂、吸收剂和崩解剂。
可压性淀粉又称预胶化淀粉,有良好的可压性、流动性和自身润滑性,制成的片剂硬度、崩解性均较好,尤适于粉末直接压片。
中药片剂PPT课件
![中药片剂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10ddfa3551810a6f5248648.png)
一、概述(含义+种类+优缺点) 二、赋形剂 三、生产工艺流程和生产装备的工作原理 四、生产车间的设置与洁净区等级 五、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六、生产成本核算 七、图片鉴赏
.
含义
• 中药片剂系指药材提取物、药材提取物加 药材细粉或药材细粉与适宜辅料混匀压制 而成的圆片状或异型片状的制剂。主要供 内服,亦有外用。
剂稍差。 • 5、儿童和昏迷病人不易吞服。
.
赋形剂(辅料)——压片所用的物料应具备的较好的流
动性和可压性,有一定的粘性。
稀释剂 吸附剂
淀粉 糊精
乳糖 糖粉 碳酸钙 白陶土
润湿剂和粘合剂
崩解剂
润滑剂
水
干燥淀粉
滑石粉
乙醇 淀粉浆
羧甲基淀粉 硬脂酸镁、钙 钠
丙酸酯
糖粉、糖浆、饴糖、炼蜜 泡腾崩解剂
阿拉伯胶、明胶
片型
.
压片遇到的问题
一、松片:是指片剂压成后,硬度不够,表面有麻孔, 用手指轻轻加压即碎裂。
①药物粉碎细度不够、纤维性或富有弹性药物或油类成 分含量较多而混合不均匀。可将药物粉碎过100目筛、 选用黏性较强的黏合剂、适当增加压片机的压力、增加 油类药物吸收剂充分混匀等方法加以克服。
②黏合剂或润湿剂用量不足或不当,使颗粒质地疏松或 颗粒粗细分布不匀,粗粒与细粒分层。可选用适当黏合 剂或增加用量、改进制粒工艺、多搅拌软材、混均颗粒 等方法加以克服。
.
种类
使用的中间材料 提纯片 浸膏片 半浸膏片 全粉末片
临床使用途径 口服片 口服含片 咀嚼片 泡腾片
产品的最终形式 普通压制片 包衣片 多层片 分散片 长效片
.
优点
• 1、剂量准确,因病人按片服用,而片内药物均匀含 量差异小。
中药药剂 第八讲片剂
![中药药剂 第八讲片剂](https://img.taocdn.com/s3/m/9460cada770bf78a65295460.png)
胃肠道有刺激性者可包衣加以避免),便于运输和
贮藏。
(3)质量稳定,可利用包衣技术对易变质的成分进行 保护。 (4)机械化生产, 产量大, 成本低, “卫生标准”
也容易达到。
5
2、片剂的缺点
(1)片剂中药物的溶出速率较散剂及胶囊
剂为慢,其生物利用度稍差些;
(2)儿童和昏迷病人不易吞服; (3)含挥发性成分的片剂贮存较久时含量 下降。
9
(3)长效片(缓释片,sustained release tablets)
长效片指含有延缓崩解物料的药片,能 使药物缓慢释放而延长作用时间。 如长效氨茶碱片等。
(4)控释片 (controlled release tablets)
系指药物从制剂中能恒速地释放到体内 而发挥治疗作用的一类片剂。 如氯化钾控释片。
如安胃片,参茸片等。
8
(2)包衣片(coated tablets)
包衣片指压制片(常称片心)外包有衣膜的片剂。
按照包衣物料或作用的不同,可分为: 糖衣片(sugar coated tablets) ; 薄膜衣片(film coated tablets) ; 肠溶衣片(enteric coated tablets)等。 如牛黄解毒片、 银黄片、 盐酸黄连素片、呋喃 妥因片等。
2
二、片剂的发展
1、片剂是在丸剂使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创用于十九世纪40年代;
2、中药片剂的研究和生产始于20世纪50年代
。 3、19世纪末随着压片机械的出现和不断改进 ,片剂的生产和应用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3
4、近十几年来,片剂生产技术与机械设备方 面也有较大的发展, 如沸腾制粒、全粉末直
中药片剂优点
![中药片剂优点](https://img.taocdn.com/s3/m/ea168421a5e9856a56126035.png)
中药片剂优点:①剂量准确,②质量稳定③生产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④服用、携带、贮藏等较方便⑤品种丰富缺点:①制备或贮藏不当会影响片剂的崩解、吸收;②某些中药片剂易引湿受潮;含挥发性成分的片剂,久贮时其成分含量下降;③片剂中药物的溶出度和生物利用度较胶囊剂、散剂稍差;④儿童和昏迷病人不易吞服。
二、中药片剂的类型1. 按其原料及制法特征,中药片剂可分为四种类型:(1)半浸膏片:系指将处方部分药材细粉与其余药料制得的稠膏混合制成的片剂,如银翘解毒片等。
(2)全浸膏片:系指将处方全部药材提取制得的浸膏制成的片剂,如通塞脉片等。
(3)全粉末片:系指将处方中全部药材粉碎成细粉,加适宜辅料制成的片剂。
如参茸片等。
(4)提纯片:系指以处方药材提取的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的细粉为原料,加适宜辅料制成的片剂,如银黄片等。
2.按给药途径结合制法与作用,片剂可分为以下几类:(1)口服片:口服普通片(素片和包衣片)、咀嚼片、分散片、泡腾片、多层片(2)口腔用片:含片、舌下片、口腔唇颊片、口腔贴片(3)外用片:阴道片、外用溶液片(4)其他:缓释片、控释片、微囊片、固体分散片片剂辅料:片剂中除主药以外的一切附加物料的总称,亦称赋形剂。
加辅料目的:确保压片物料的流动性、润滑性、可压性及其成品的崩解性等。
片剂辅料分类:稀释剂与吸收剂、润湿剂与黏合剂、崩解剂及润滑剂。
.稀释剂:适用于主药剂量小于0.1g,或含浸膏量多,或浸膏黏性太大而制片困难者.吸收剂:适用于原料药中含有较多挥发油、脂肪油或其他液体,而需制片者二、润湿剂与黏合剂润湿剂与黏合剂在制片中具有使固体粉末黏结成型的作用。
润湿剂:本身无黏性,但能润湿并诱发药粉黏性的液体,适用于具有一定黏性的药料制粒压片。
黏合剂:本身具有黏性,能增加药粉间的黏合作用,以利于制粒和压片的辅料,适用于没有黏性或黏性不足的药料制粒压片。
1.润湿剂:水、乙醇2.黏合剂:淀粉浆(糊)糖浆、液状葡萄糖、饴糖、炼蜜胶浆类:阿拉伯胶、明胶、聚维酮(PVP)微晶纤维素纤维素衍生物: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L-HPC),乙基纤维素(EC)——缓释制剂其他:海藻酸钠、硅酸镁铝、白及胶、聚乙二醇(PEG)4000、中药稠膏干燥黏合剂:改良淀粉、聚乙二醇(PEG)6000、速流乳糖、高纯度糊精崩解剂:能促使片剂在胃肠液中迅速崩解成小子粒而更利于药物溶出的辅料。
中药片剂生产工艺流程
![中药片剂生产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7a9e297e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b3.png)
中药片剂生产工艺流程
《中药片剂生产工艺流程》
中药片剂是一种常见的中药制剂形式,它具有剂型稳定、服用方便等特点,受到广泛的应用。
中药片剂的生产工艺流程包括许多环节,以下是一般的中药片剂生产工艺流程:
1. 中药材的选择及处理: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中药原料,对其进行严格的质量把控,同时也需要对中药材进行加工处理。
这些加工步骤可以包括清洗、晒干等工序,以确保中药材的质量符合要求。
2. 中药浸膏的制备:将处理好的中药材进行浸膏制备,这是中药片剂生产的第一步。
在这一步骤中,需要将中药材与适量的水混合浸泡,随后进行渗漉、蒸发等步骤,最终得到中药浸膏。
3. 中药浸膏的干燥:中药浸膏需要经过干燥处理,以去除其中的水分。
干燥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如烘干、喷雾干燥等,以确保中药浸膏的稳定性和保质期。
4. 中药浸膏的粉碎:干燥后的中药浸膏需要进行粉碎处理,以使其颗粒大小符合片剂生产的要求。
这个步骤一般采用机械粉碎设备进行,以确保粉碎效果和均匀性。
5. 药材粉末的配方与混合:根据配方,将不同的中药浸膏粉末进行混合,以得到符合配方要求的中药片剂原料。
6. 中药片剂的制粒:将混合好的中药浸膏粉末进行制粒处理,这一步骤可以采用压片机进行,使其形成成形压片。
7. 中药片剂的成型:将制粒后的中药片剂进行成型处理,以得到规整的形状和尺寸。
8. 中药片剂的包装:最后,将制成的中药片剂进行包装处理,以确保其质量和保存期限。
以上就是一般的中药片剂生产工艺流程。
在实际生产中,还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生产标准和规范,以确保中药片剂的质量和安全性。
片剂——中药药剂学
![片剂——中药药剂学](https://img.taocdn.com/s3/m/b9ea2d80dd3383c4bb4cd2b2.png)
淀粉浆
俗称淀粉糊,为最常用的粘合剂。淀粉混悬于 水加热使糊化,或用少量冷水将淀粉混悬,再 用沸水使其糊化。淀粉浆具有良好的粘合作用, 其优点是 : 分布均匀润湿一致。适用于对温热 较稳定的药物。不影响片剂的崩解和药物的溶 出。一般用量为 5-30% ,以 10% 为最常用。 亦有低于 5% 或 者。可根据主辅药的粘性、 水中可溶性及颗粒松紧要求等适当选用。
糊精 (dextrin )
为白色或微带黄色细腻的粉末,不溶于醇, 可溶于水,其水溶液具粘性。糊精是淀粉 水解的产物,水解的程度不同而有若干规 格,其粘度也不同。 常与淀粉配合一起作为片剂的填充剂 , 兼有粘合剂作用。其用量不宜过大*。对 某些药物的含量测定有干扰。
蔗糖 (sucrose)粉
结晶性蔗糖经低温干燥、粉碎而成的白 色粉末。糖粉粘合性强,可增加片剂的 硬度,使片剂光洁美观而不影响崩解。 并有矫味作用 ,多用于口含片、咀嚼片 及溶液片。糖粉常与淀粉、糊精配合使 用 。糖粉有引湿性,酸性及碱性较强的 药物能导致蔗糖转化而增加其引湿性 。 在一般片剂中的用量不宜过多。
其他
聚维酮 (PVP) 溶于乙醇或水,可用其 10% 左右水溶液作为某些片剂的粘合剂, 或用 3~15 %的乙醇溶液作为对水敏感 药物的粘合剂。
崩解剂(disintegrants)
崩解剂
指能促进片剂在胃肠液中迅速崩解分散 的辅料。片剂的崩解一般是药物溶出的 第一步。药物被较大压力压成片剂后, 结合力强,空隙率小。即使在水中易溶 的药物制成片剂后,其在水中的崩解、 溶解也需一定时间。
第十七章 片剂 (tablets)
第一节 概 述
一 二 三 四 片剂的含义 中药片剂的特点 中药片剂的分类 中药片剂的质量要求
中药片剂名词解释
![中药片剂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9936d40c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1d.png)
中药片剂名词解释
中药片剂是将药材研磨、提取成药粉或药液后,经加工、造粒、包衣等工艺制成的固体剂型,一般外形为圆片或长方形。
药材研磨是将中药材进行细碎、粉碎的过程,以便更好地提取有效成分。
提取是指将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通过溶剂提取出来,制成药液。
加工是指对药材进行加工处理,如炒制、煅炼等,以改变药性、增强疗效。
造粒是将药粉按一定比例混合后,通过压制或滚筒造粒机制成颗粒状。
包衣是将药粒表面涂覆一层薄膜,用于保护药物、改善口感和缓释药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片剂
片剂的优点:
①一般情况下片剂的溶出速率及生物利用度较丸剂好;
②剂量准确,片剂内药物含量差异较小;
③质量稳定,片剂为干燥固体,且某些易氧化变质及潮解的药物可借包衣加以保护,所似光线、空气、水分等对其影响较小;
④携带、运输、服用较方便;
⑤机械化生产,产量大,成本低,“卫生标准”也容易达到。
但片剂也有不少的缺点:
①片剂中药物的溶出速率较散剂及胶囊剂为慢,其生物利用度稍差些;
②儿童和昏迷病人不易吞服;
③含挥发性成分的片剂贮存较久时含量下降。
片剂的分类:
片剂的分类按给药途径,结合制备与作用分类如下。
(1)内服片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在胃肠道内崩解吸收而发挥疗效。
压制片(素片):指药物与赋形剂混合后,经加工压制而成的片剂,一般不包衣的片剂多属此类,应用最广。
如安胃片,参茸片等。
包衣片:指压制片(常称为片心)外面包有衣膜的片剂,按照包衣物料或作用的不同,可分为糖衣片、薄膜衣片、肠溶衣片等。
如牛黄解毒片、银黄片、盐酸黄连素片、呋喃妥因片等。
长效片:指含有延缓崩解物料的药片,能使药物缓慢释放而延长作用。
如长效氨茶碱片等。
嚼用片:指在口内嚼碎后下咽的压制片,多用于治疗胃部疾患。
如氢氧化铝凝胶片、酵母片等。
(2)口含片指含于口腔内缓缓溶解的压制片,能对口腔及咽喉等局部产生较久的药效,用于局部的消炎、消毒等。
如四季青喉片、喉炎片、保喉片、麝香酮含片等。
口含片比一般内服片大而硬,味道适口。
(3)舌下片指置于舌下使用的压制片,能在舌下唾液中溶解后被粘膜吸收,起速效作用。
如硝酸甘油片、喘息定片等。
此外,还有一种唇颊片,将药片放在上唇与门齿牙龈一侧之间的高处,通过颊粘膜被吸收,既有速效作用又有长效作用。
如硝酸甘油唇颊片。
(4)外用片指阴道片和专供配制外用溶液用的压制片。
前者直接用于阴道,如鱼腥草素外用片治疗慢性子宫颈炎、灭敌刚片治疗妇女滴虫病和滴虫性白带。
外用溶液片将片剂加一定量的缓冲溶液或水溶解后,使成一定浓度的溶液,如供滴眼用的白内停片、供漱口用的复方硼砂漱口片和呋喃西林漱口片、供消毒用的升汞片等。
外用溶液片的组成成分必须均为可溶物。
转自学易网
(5)其他片(特殊片)
微囊片:指固体或液体药物利用微囊化工艺制成干燥的粉粒,经压制而成的片剂,如牡荆油微囊片等。
泡腾片:指含有泡腾崩解物料的片剂。
可供口服或外用。
如止泻1号片、滴净沸腾片等。
多层片:指片剂各层含有不同赋形剂组成的颗粒或不同的药物,可以避免复方药物的配伍变化,使药片在体内呈现不同的疗效或兼有速效与长效的作用。
如用速效、长效两种颗粒压成的双层复方氨茶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