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循环简介.

合集下载

体外循环简介

体外循环简介
血液与气体直接接触完成氧合的同时进行 血液变温
经特制的祛泡装置后成为含氧丰富的动脉 血流入储血室
A
26
操作注意事项(一)
初次使用以前认真阅读说明书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氧合器 使用前试水,确保变温装置无渗漏 注意发泡情况,不均匀,更换氧合器 血液滞留发泡板,又无气体通过,易造成
发泡板筛孔的堵塞 使用的安全时限为3小时
个开口的透明塑料室 三者依靠特殊技术紧密结合
A
16
Medtronic Biomedicus
A
17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内置磁铁在电机的带动下,使锥形叶轮高速旋转 ,带动液体流动
液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在离心杯侧壁形成压力, 由侧壁开口流出
在离心杯中央形成低压区 液体即可随叶轮转动进入离心杯,从而产生有效
A
67
体外循环中的管理工作——氧合器的使用
1.膜式氧合器:
先开机后开气;先停气后停机。根据温度和血PaO2 调节氧浓度; 根据PaCO2调节通气量。停循环或低 流量时, 停止通气/减低通气量。停机后不可在动 脉路抽血。
2.鼓泡式氧合器: 氧浓度100%,根据血气PaCO2、PaO2调节氧流量。
A
68
毒。
A
63
预充液管理及血液稀释
控制性血液稀释方法:
转中预计HCT=(转前 HCTx血容量+库血HCTx库血量) /(血容量+预充总量)
HCT过高:通过静脉或体外循环管路放血;加入无血 晶体或胶体液进一步稀释。
HCT偏低:应用利尿剂或人工肾滤水;补充红细胞悬 液。
原则:手术病种;患者年龄;手术时间。
侧路 闭式回流室调整回流可通过调整高低来实

A

心血管疾病的体外循环治疗方法

心血管疾病的体外循环治疗方法

心血管疾病的体外循环治疗方法心血管疾病是一类临床常见的疾病,包括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等。

这些疾病对人体的健康和生命带来了巨大威胁,因此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十分重要。

体外循环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体外循环简介心脏手术过程中,为了保证患者的血液供应和机体功能正常运转,需要采用一种特殊技术——体外循环。

简单来说,体外循环就是通过机器辅助,将患者自身引流出来的血液经过氧合、降温等处理后回输给患者。

二、传统体外循环方法在传统体外循环方法中,首先将患者连接到人工血管上,并通过对血液进行抽取和输送完成对患者全身循环的维持。

而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心肺分离在进行体外循环之前,必须将心脏与肺部分离,以便通过机器处理患者的血液。

这一步骤需要经验丰富的专业医生进行操作,确保操作准确。

2. 输血和抗凝为了防止血液在循环过程中凝结,需要给予患者抗凝剂。

同时,为了维持良好的血管通畅性,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输血。

3. 体外氧合在体外循环过程中,由于心脏停跳无法正常地向全身输送氧气,因此需要使用特殊设备对血液进行人工氧合。

典型的体外氧合装置包括动静脉转流(AVR)、静脉转流(VVR)等。

4. 微循环保护在体外循环过程中,尽管通过人工设备维持了整体循环功能,但微循环仍然受到损伤。

因此,在这一阶段还需要采取措施来保护患者的微循环系统。

三、现代化技术改进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体外循环方法已经逐渐被现代化的技术所取代。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现代化的体外循环治疗方法:1. 近红外光谱监测近红外光谱监测是通过检测患者大脑组织中的氧合情况来评估血管供应是否正常。

这项技术可以帮助医生及时调整血液流量,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得到足够的氧供。

2. 血液滤过在传统体外循环方法中,由于采用人工材料替代了部分心脏功能,导致血液与材料接触引起的炎症反应增加。

而通过使用血液滤过器,可以有效降低这种炎症反应,减轻对患者的损害。

体外循环术后护理

体外循环术后护理
体外循环术后护理
主要内容
体外循环简介 体外循环术后护理
体外循环(CPB) Cardiopulmonary Bypass
体外循环是将回心的静脉血从上、下腔静脉或 右心房引出体外,在人工心肺机内进行氧合和 排出二氧化碳后,再由血泵输回体内动脉进行 血循环。(用特殊的人工心肺装置暂时代替人 的心脏和肺脏工作,进行血液循环及气体交换 的技术)
严重心功能不全,应强心利尿,行心包引流
4.左房压监测
LAP反映左室充盈压(左室舒张末压),也能 反映血容量的变化
正常值5-12mmHg 结合BP和CVP分析病情
5.体温及末梢循环监测
皮肤与末梢循环的温度、湿度、颜色、弹性、 毛细血管充盈度均可反映外周的循环状态。
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常是一种代偿机制。常见 于血容量不足、药物作用、体温过低等情况, 表现为皮肤湿冷、颜色发白、有花斑
2、维持尿量1ml/kg/h,注意尿色改变,发生血红蛋白 尿,应给予高渗性利尿或静脉滴注4%碳酸氢钠以碱 化尿液。
测CVP方法
换能器 粗侧法
平卧位,腋中线
CVP升高
1. 右心功能低下、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 2. 循环阻力升高:肺动脉高压、右室流出道狭
窄、肺水肿 3. 心包填塞 4. 胸腔内压力升高:使用呼气末正压通气、血气
胸 5. 药物影响:较强的血管收缩药物 6. 病人不安静状态
CVP下降
血容量不足 应用血管扩张药 应用镇静药
4、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呕吐物,预防肺不张。注意气道湿化。
5、拔除气管插管后,应给予雾化吸入,以减 轻喉头水肿,降低痰液的粘稠度,预防和控制 呼吸道感染。指导病人深呼吸及有效咳嗽排 痰。。
思考吸痰注意事项

体外循环简介

体外循环简介

体外循环的实施
1、切开、暴露、建立体外循环; 切开、暴露、建立体外循环; 2、肝素化:2~3mg/kg体重,使ACT(全血活化凝血时间) 肝素化:2~3mg/kg体重, ACT(全血活化凝血时间) 延长至480~600秒 延长至480~600秒. 3、转机开始: 转机开始: 4、阻断:上下腔静脉和主动脉。 阻断:上下腔静脉和主动脉。 5、降温:使机体代谢率降低,保证机体有氧代谢,降低灌 流量,避免 降温:使机体代谢率降低,保证机体有氧代谢,降低灌 左心回血量增多、血液成分破坏和心肌损伤。 6、复温:主要操作完成。 复温:主要操作完成。 7、辅助循环:>主动脉阻断时间的1/3。 辅助循环: 主动脉阻断时间的1/3。 8、停机: 停机: 9、中和肝素:鱼精蛋白。 中和肝素:鱼精蛋白。 10、撤机: 10、撤机:
基本灌注技术
5、深低温停循环体外循环: 深低温停循环体外循环: 用于婴幼儿心脏直视手术、成人部分 大血管和少数操作非常困难的手术。 头部控制在32℃以上,鼻咽温15℃ 头部控制在32℃以上,鼻咽温15℃左 右,肛温20℃ 右,肛温20℃左右。中深度血液稀释, HGB 6~7g/dl。 6~7g/dl。
体外循环的准备
1、详细了解患者病情、身高、体重、体表面积、血细 胞比容和血浆蛋白浓度等情况。制定个体化方案。 2、体外循环机的准备: 3、预充: 预充液能排除体外循环装置内气体,维进行适当的血 液稀释。 液稀释。 预充液:胶体液、晶体液、渗透性利尿剂、肝素、 预充液:胶体液、晶体液、渗透性利尿剂、肝素、 血液保护剂、细胞膜保护剂、小苏打等。 其电解质的浓度应接近细胞外液,渗透压略高于 血浆,并呈弱碱性。 血液稀释:(1)减少使用库血、避免输血并发症; 血液稀释:(1)减少使用库血、避免输血并发症; (2)降 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微循环灌注; (3)减轻血液成分破坏和凝血机制紊乱; (4) 防止肺、脑、肾等重要器官并发症。

体外循环个人体会与简介

体外循环个人体会与简介

工作原理:通过 将血液从体内引 出,经过人工心 肺机进行氧合和 二氧化碳排除, 然后再将血液输 回体内
主要设备:人工 心肺机、氧合器、 离心泵、热交换 器等
应用范围:心脏 手术、肺移植、 心肺功能衰竭等 疾病的治疗
体外循环技术的关键技术参数
心输出量:维持生命活动所需的最低血流量 氧饱和度:保证血液中的氧气含量 体温:维持正常体温,防止低温损伤 血液过滤:清除血液中的有害物质,保证血液质量 抗凝血治疗:防止血液在体外循环过程中凝固 血压控制:维持稳定的血压,防止血压波动对器官造成损伤
体外循环系统的组成
泵:驱动血 液流动的动 力源
氧合器:进 行气体交换 的装置
过滤器温度
监测系统: 实时监测血 液的流动、 压力和温度
抗凝血系统: 防止血液在 体外循环过 程中凝固
体外循环技术的工作原理
体外循环技术是 一种在心脏手术 中替代心脏和肺 功能的技术
技术改进:提高设备性能,降低手术风险
创新应用:拓展体外循环技术在更多领域的应用
智能化:实现体外循环设备的智能化,提高手术效率 国际合作:加强国际合作,共享研究成果,推动体外循环技术的全 球发展
体外循环技术的前沿研究动态
体外循环技术的发展趋势:微型化、智能化、个性化 前沿研究领域:人工智能、机器人、3D打印 研究热点:新型体外循环设备、新型体外循环材料、新型体外循环技术 研究挑战:提高设备性能、降低成本、提高安全性
04
体外循环技术的实践经验
体外循环技术的实践经验分享
体外循环 技术的基 本原理和 操作流程
体外循环 技术在临 床实践中 的应用案 例
体外循环 技术在复 杂手术中 的应用和 优势
体外循环 技术在危 重病人救 治中的应 用和效果

体外循环医学史故事简介

体外循环医学史故事简介

体外循环医学史故事简介
体外循环是一种医疗技术,用于在心脏手术期间暂时替代心脏的功能,使医生能够对心脏进行手术操作。

体外循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 世纪50 年代。

当时,心外科医生正在寻找一种方法来在心脏手术期间维持血液循环,以延长手术时间并提高手术成功率。

早期的尝试包括使用直接心脏按摩和人工心肺机等方法,但这些方法都存在许多限制和风险。

直到1953 年,美国心外科医生John Gibbon 成功地使用了一种名为“体外循环”的技术,该技术使用一个泵和一个氧合器来模拟心脏和肺部的功能,从而使医生能够在心脏手术期间暂时停止心脏的跳动。

这项技术的发展为心脏手术带来了重大突破,并很快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体外循环技术不断改进和完善,包括使用更先进的泵和氧合器、改进血液抗凝技术以及开发更安全和有效的手术方法。

如今,体外循环已经成为心脏手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许多患者提供了挽救生命的机会。

体外循环的医学史是一个充满创新和突破的故事,它展示了医学界不断追求进步和改善患者治疗效果的精神。

婴幼儿体外循环简介

婴幼儿体外循环简介


通过体外循环,使大量先天性和后天性心血管 病得以经手术治愈,并且进一步向心脏辅助循环、心脏 移植和人工心脏发展,以便救助濒临衰竭的心脏和呼吸 病变的患者。

何谓灌注师(Perfusionist)
由于体外循环的任务主要是保证心血管直视手术中机体组 织和微循环灌注,包括血流动力学、血气酸碱、电解质等等内环境的 调节管理,其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手术病人的生死安危。其核心内容 即灌注(perfusion),故从事体外循环专业的医疗执业者被称为 “灌注师”,即perfusionist。
16-20 Fr.
15-20 kg
16-18 Fr.
20-24 Fr.
(三)体外循环的管理

体外循环开始前的管理
理想的血液稀释度原则是必须保证在降温和升温过程中供给机体 足够的氧供。一般红细胞压积(Hct)维持在25%~30%,紫绀型患儿应再高
一些。深低温体外循环手术中可将Hct适度降低,但15%~20%为极限。新鲜 全血有助于保持正常的胶体渗透压及提供凝血因子。蛋白类胶体可提高胶渗 压以减少毛细血管的渗漏。预充液中要含各种电解质,以维持心血管性系统 的电生理活性。糖皮质激素如氟美松5mg/kg,或甲强龙30mg/kg,可减轻炎 症反应及毛细血管渗漏及缺血后继发损伤。全身肝素化应注意监测活化凝血 时间(ACT)。婴幼儿体外循环预充禁用含糖及含乳酸液体。
(四)体外循环后的机械辅助
部分患儿由于病情复杂,手术时间较 长,术后心功能短期内难以稳定,无法脱离体 外循环,则要求有更持久的机械辅助装置。

体外持续膜式氧合(Extracorpotearl Oxygenation, ECMO)
Membranous

心室辅助设备(Ventricular Assistant Device, VAD)

体外循环简介 ppt课件

体外循环简介 ppt课件
在离心杯中央形成低压区 液体即可随叶轮转动进入离心杯,从而产生有效
的血液灌流 叶轮旋转速度越快,液体产生的离心力也越大
体外循环简介
体外循环简介
体外循环简介
滚压泵
可重复使用 可弃部分价格便宜 流量易于表示 可根据病人体重大小 选择管道
离心泵
非阻闭型 创伤小可长时间辅助循环 气栓可能性小 减少预充量
体外循环简介
体外循环简介
体外循环简介
动脉路 静脉路 静脉储血罐 动脉滤器
膜肺
停跳液 变温器
左心 右心 停跳液泵
主泵/血泵 变温水箱 气源
体外循环简介
体外循环简介
滚压泵需要将一段泵管置于弧形泵槽内, 泵旋转臂的设计要求在任何时候总有一个 滚压头挤压泵管。
通过挤压充满血液的泵管,血液随泵头的 运动向前推进,从而形成持续血流。
*良好的气体交换能力 *对血液的损害小 *减少栓塞的发生 *长时间循环支持
体外循环简介
中空纤维增加了气体交换能力、减少了交 换面积
内走血外走气 ,不利于气体交换。血液属 于非牛顿流体 ,膜表面流动时会产生层流
外走血内走气 可解决层流问题,减少预充 量,充分氧合
体外循环简介
绝大多数膜式氧合器采用血液先变温后氧 合的排列方法
也有变温氧合同时进行的膜肺在临床大量 应用
体外循环简介
选择适当的膜式氧合器 使用前试水 调节通气量及氧浓度 通过氧浓度调节血液氧分压即氧合程度,
依靠气体流量调节二氧化碳分压 膜肺分为两型:
*泵后型—注入型 *泵前型—引流型
体外循环简介
排气孔开放 体外循环开始先开泵,使膜肺液相先有一
*叶片形 *圆锥形 *直槽式
体外循环简介
离心泵驱动泵头、离心杯 离心杯包括内置磁铁、锥体形叶轮和有两

体外循环简介课件

体外循环简介课件
久部分 • 流量可以读出 • 电源意外时有备用电源或手动装置
体外循环简介
体外循环简介
滚 压 泵 结 构 示 意 图
体外循环简介
体外循环简介
体外循环简介
流量调节
• 泵流量决定于每分钟泵头的转速(RPM)和每转泵的排空容积 (SV)
• 容积的多少由泵管的大小和泵头挤压长短而决定
体外循环简介
泵管材料
体外循环简介
体外循环中的管理——温度的控制
1.掌握降温时机,需要保温的手术要及时保温 。有些手术需要在安放左心引流管后才能降 温。 2.根据病情、手术难易程度、氧合器性能等 来确定血液降温的温度。
体外循环简介
体外循环中的管理——温度的控制
根据病种及手术方法可将温度控制在下面几个阶段: 1.浅低温:35~32℃ 一般适用于VSD、ASD、CABG; 2.中低温:32 ~ 28 ℃ 一般适用于VSD合并畸 形、BVR、AVR、MVR/MVP、CABG+换瓣; 3.深低温:24 ~ 20 ℃ 适合大血管手术、复杂先 心病手术; 4.超低温:20 ℃以下, 停循环手术。
体外循环简介
液面及压力报警
体外循环简介
二、体外循环管理
体外循环简介
术前准备
1.了解病情:访视病人,阅读病例。 2.了解手术术式。 3.物品准备:根据手术需要准备体外循环用品;预充 液;药品等。
体外循环简介
病情评估
危险因素包括: 1.左心功能不全,LVEF<30%; 2.心衰; 3.年龄>65岁; 4.急诊; 5.再次手术; 6.肺高压,严重心率失常,脏器功能不全,恶液
体外循环简介
体外循环简介
理想的体外循环管道
• 良好的透明度、弹性及可弯曲性、不易扭结和压扁 • 良好的韧性、散裂率低

体外循环简介..

体外循环简介..

人工心肺机
血泵(人工心): a:滚压泵 b:离心泵 控制台:各种按钮、开关组成
LOGO
显示器:流量、压力、温变、电压、时间等
安全报警系统:有高灌注压、低平面、低电压报警等 后备电源:蓄电池、在停电后仍然让整机工作两小时左 右
变温水箱
LOGO
用于体外循环中患者的体温升降和心 脏停搏液的变温
JOSTRA:容量33L。变温3-41℃。提 供温度相同的两路循环水路
体外循环简介
江剑
体外循环
LOGO
定义:是指用一种特殊的装置暂时 替代人的心脏和肺脏工作,进行血 液循环和气体交换的技术。这一装 置分别成为人工心和人工肺,也统 称为人工心肺装置或体外循环装置
体外循环设备及装置
氧合器 过滤器 人工心肺机 变温水箱 监测装人工肺)
种类: a.鼓泡式氧合器 b.膜式氧合器(膜肺)
LOGO
过滤器
按材料分:
a.渗透式微栓过滤器 b.滤网式微栓过滤器 c.混合式微栓过滤器
LOGO
按功能分:
a.动脉过滤器 b.心脏切开血液回收贮血器 c.气体滤器 d.白细胞过滤器 e.其他过滤器
人工心肺机
LOGO
组成:血泵、控制台、显示器 监测装置、后备电源及安全报 警系统组成。
LOGO
体外循环管路和插管
插管:
A:动脉插管 B:静脉插管 C:左心吸引管 D:右心吸引管 E:心脏停搏液灌注管
LOGO
LOGO
动脉插管:
a.心主动脉插管 b.股动脉插管 c.颅脑选择性顺行动脉灌注插管 d.小切口动脉插管
静脉插管
a. 上下腔静脉插管 b.腔房管,又称右房管 c.股静脉插管
LOGO
心脏停搏液灌注管:

体外循环进口产品论证材料

体外循环进口产品论证材料

体外循环进口产品论证材料摘要:一、引言二、体外循环技术简介三、进口产品论证原因四、进口产品优势分析五、我国体外循环行业现状六、进口产品对我国行业发展的影响七、结论正文:一、引言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学的发展,体外循环技术在心脏手术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提高我国体外循环技术的水平,引进国外先进的产品和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围绕体外循环进口产品进行论证。

二、体外循环技术简介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 ECC)技术是指在心脏手术过程中,将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通过人工心肺机进行氧合、过滤和调节后,再输回患者体内,以维持患者的生命生理功能。

这种技术可以大大降低心脏手术的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

三、进口产品论证原因1.国外产品技术成熟,性能稳定,能更好地满足临床需求。

2.进口产品有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保证了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国外企业具有丰富的生产经验和技术积累,可以提供更好的售后服务。

四、进口产品优势分析1.更高的氧合效率:进口产品采用更先进的氧合器,能更好地实现血液的氧合,提高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性。

2.更低的血栓形成风险:进口产品具有独特的抗凝血功能,能降低血液在人工心肺机内的血栓形成风险。

3.更稳定的血流动力学:进口产品具有优秀的血流动力学性能,能更好地模拟自然心脏的生理功能,减少对患者的心脏负担。

五、我国体外循环行业现状尽管我国体外循环技术取得了较大进步,但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主要表现在产品性能、质量控制和售后服务等方面。

六、进口产品对我国行业发展的影响1.提高我国体外循环技术水平:进口产品可以借鉴和学习,推动我国企业研发更先进的产品。

2.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进口产品的进入将激发市场竞争,促使我国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3.满足临床需求:进口产品可以更快地应用于临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七、结论综上所述,引进体外循环进口产品有利于提高我国体外循环技术的水平,满足临床需求,推动行业发展。

01体外循环机

01体外循环机

第一节体外循环机一、基本概念1、体外循环机是由一组泵组成的可以驱动血流按预定方向和速度流动的机械设备,在体外循环中主要起到暂时代替心脏泵血功能,还有驱动停搏液的功能以及吸引心腔及术野血液的功能等。

2、理想体外循环机应该具备的特点1)必须可以在克服500mmHg阻力的同时提供7L/min的流量。

2)泵驱动不损害血液的细胞及非细胞成分。

3)所有与血流接触的部分应该是没有任何死腔的光滑表面,防止产生血液停滞和湍流;可随意使用而不污染血泵的固定部件。

4)流量校正应该确切并且可恢复,以便精确监测血流量。

5)一旦发生断电情况,泵可以手动操作。

二、滚压泵(一)基本结构1、设计原理滚压泵需要将一段泵管置于弧形泵槽内,泵旋转臂的设计要求在任何时候总有一个滚压头挤压泵管。

通过挤压充满血液的泵管,血液随泵头的运动向前推进,从而形成持续血流。

2、流量调节泵流量决定于每分钟泵头的转速(RPM)和每转泵的排空容积(SV);容积的多少由泵管的大小和泵头挤压长短而决定。

3、结构双头泵是最普遍的体外循环(CPB)血泵,它由210度的半圆形泵槽和两个分别置于180度旋转臂末端的泵头组成。

当一个泵头结束对泵管挤压时,另一个则已经开始下一次对泵管的挤压。

由于两个泵头中的一个始终与泵管接触,双头泵产生持续无搏动的血流。

(二)泵管材料1、聚氯乙烯(PVC)由于它的耐久性和较低血液破坏而使用最广,PVC在低温体外循环时容易变硬,并有趋向碎裂的倾向,所以在泵头挤压时, 其内壁可能产生塑料微粒。

2、乳胶管血液破坏较PVC严重,临床应用较少。

3、硅胶管血液破坏较少,硅胶管较PVC释放更多的微小栓子,因而在CPB过程中动脉微栓滤器的应用是非常必要的。

(三)泵管闭塞情况1、标准通过调节泵头松紧来控制泵管的闭塞情况,通常要求在100cm水柱压力下,每分钟水柱下落1cm为松紧适度,可将血液破坏降到最低而不影响血液灌流。

2、闭塞过紧则导致溶血和管道结构变化,滚压泵定容不限压的特点具有造成泵管破裂、产生大量气栓等致命性危险。

体外循环简介

体外循环简介

• 2.方法:
单击此处添课程名
• 体外循环中保持体温正常(因预充液的温度较低,要求体外循环中应
用复温装置保持正常体温)。
• 高流量灌注(成人流量>2.4L/m2.min-1,儿童流量>3.2L/m2.min-1)。平均 动脉压维持在8.0~10.6kpa(60~80mmHg)。
• 轻度血液稀释, HCT维持在30%左右。
• 在手术室或ICU用常规方法不能纠正的反复发作的恶性心律失常患者,排除 下列影响因素:血气或电解质紊乱、低血容量、低氧血症、外科出血等。
• 心肌梗死后的心源性休克,严重动脉粥样硬化不能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者。 • 心脏移植后心衰的辅助。
特殊灌注技术
• 体外循环膜肺氧合(ECMO) • 定义:ECMO是指通过长时间体外循环,对一些呼吸或循环衰竭患者进行有效支持,使心肺
心表及心腔内冰盐水侵泡。升主动脉阻断期间要求心电图始终呈直线,无心电活动。
基本灌注技术
• 中低温体外循环 : • 1.适应证:用于病情严重、心内畸形复杂、心功能差者,如重症单瓣置换
术、双瓣置换术、二次瓣膜置换术、冠状动脉搭桥术、部分大血管手术等。
单击此处添课程名 • 2.方法:
• 体外循环中鼻咽温降至25℃,肛温降至28℃。心内操作即将结束时开始复 温,复温至鼻咽温> 32℃停止,使心脏易于复跳,复跳后复温至35~37℃ 左右。
体外循环装置示意图
单单击击此此处处添添课加程课名程名
转流基本流程
管路连接
预充排气
调节泵头
降温
开始转流
与台上插管连接
主动脉阻断
灌注停搏液
手术操作
单击此处添课程名
主动脉开放
倒吸排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