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设备的现场使用管理规定
生产现场设备管理规定

生产现场设备管理规定为了规范生产现场设备的管理,保障生产安全,提高生产效率,制定本规定。
二、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生产现场所有设备的管理。
三、设备管理责任1. 生产部门负责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护,要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2. 设备管理员要做好设备的日常巡检、维护保养和故障处理工作。
3. 设备使用人员要按照操作规程正确使用设备,如发现设备异常及时报告,不得私自维修或修改设备。
四、设备管理规范1. 设备管理员要严格执行设备使用、维护、保养规定,及时发现并解决设备问题,确保设备稳定运行。
2. 设备使用人员要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正确操作设备,保证设备使用的安全和有效性。
3. 公司要建立设备维护保养台账,定期进行设备维护保养,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4. 设备管理部门要定期对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处理设备安全隐患。
5. 设备故障发生时,设备管理员要及时通知维修人员维修,不得私自维修设备。
五、设备安全管理1. 设备管理员要定期进行设备安全培训,提高设备使用人员的安全意识。
2. 设备使用人员要正确使用设备,并定期进行设备安全演练。
3. 设备管理部门要建立设备安全管理制度,保障设备的安全运行。
六、违规处理对违反本规定的设备管理员或设备使用人员,将按照公司相关规定进行处理,直至停止工作。
七、附则本规定由生产部门负责解释。
经修改后的规定,须报公司相关部门审核通过后方可施行。
八、设备管理的技术要求1. 设备选型应符合生产需要,确保设备的质量和性能稳定可靠。
2. 设备使用人员应熟悉设备的操作方法、维修保养等知识,具备一定的技术水平。
3. 设备管理部门要建立设备档案,包括设备购置、维修记录、安全检查记录等,做到有据可查。
九、设备管理的环境要求1. 生产现场应保持整洁有序,设备周边不得堆放杂物,保证设备的通风与散热。
2. 要确保设备管理区域的安全通道畅通,方便设备巡检和紧急情况下的疏散。
3. 设备管理区域应安装足够的照明设备,保障设备管理人员的工作安全。
生产设备的现场使用管理规定

1塔吊、50T以上履带吊、搅拌站每班两名操作人员,一人操作一人监护;其余机械一般一人操作;
2各种机械的操作人员应相对固定,尤其是大型起重机械,更换初次操作该机械的操作人员时,设备所属单位须对其进行该机械操作的专门培训由设备所属单位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方准上岗;
3.1.3连续作业的机械,操作人员应按规定填写查看交接班记录;
对中小型生产设备含工机具的要求:
1出租市场各单位的设备出租前除要满足使用性能要求,同时满足项目部对生产设备安全见生产设备巡检制度第二章第五条及文明形象的相关要求见安全篇;
2分承包方自带或租用的生产设备在使用前要作到满足项目部对生产设备安全使用及文明施工的相关要求见安全篇;
分承包方自带生产设备使用前以分承包方自带生产备清单并附设备能力认可表自检单报项目部机械管理人员 ;分承包方租用的生产设备由出租方与租用方共同进行检验,出租方填写 设备能力认可表,由租用方在设备使用前交项目部机械管理人员;出租单位负责对出租的设备进行标识用标签;
十 不 吊
1超过额定负荷不吊;
2指挥信号不明、重量不明不吊;
3吊索和附件捆绑不牢、不符合安全要求不吊;
4在吊车吊重物上直接进行加工时不吊;
5歪拉斜挂时不吊;
6工件上站人或工件上浮放有活动物时不吊;
7氧气瓶、乙炔发生器等具有爆炸危险的物品不吊;
8带棱角、刃口物件未垫好护角时不吊;
9埋在地下的物件不拔、不吊;
对使用单位的要求:
3.4.1起重机械在进行起重作业时指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3.4.2起重机械吊装作业时单机吊重负荷超过额定负荷95%、 双机抬吊吊重超过额定负荷85%时,办理安全作业票并制定相应措施,按项目法运行规则—机械篇-生产设备使用管理制度行;
生产设备安全使用规定

生产设备安全使用规定一、总则1.本规定是为规范生产设备的使用,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提升生产效率而制定。
2.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内已投入使用的各类生产设备。
3.公司领导应对本规定进行宣传培训,并定期检查实施情况。
二、操作规范1.在使用生产设备前,必须对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运行正常、齐全可靠、无损坏并通过用户手册或说明书阅读和理解生产设备的运行方法、维护方法,遵从生产设备操作规程。
2.使用生产设备时,必须按照操作规程正确操作,严禁违规操作。
3.停止生产设备时,必须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停机操作,做好保养、清洁工作并关好电源。
4.禁止在设备使用时私自进行改动或维护,如有问题,应及时向维修人员报告。
5.生产设备操作人员必须认真做好设备操作纪录,详细描述日常工作中对生产设备的使用情况。
三、安全防范1.在生产设备使用中必须认真做好防火、防爆工作,禁止携带易燃和爆炸品进入设备使用现场。
2.在操作中应保持设备及周围整洁,严防杂物混入设备内部,清除设备周围的易燃和有害物质。
3.生产设备操作人员必须配备相应的劳保用品,如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护鞋等,并定期进行检查、维修和更换。
4.使用设备时,如发生紧急情况,必须立即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处理,做到快速、科学、安全。
5.禁止在设备附近吸烟或使用火源,严禁在生产设备使用中使用易燃和爆炸品。
四、维护保养1.生产设备的维护保养,必须定期按照生产设备说明书或用户手册的规定进行,避免出现故障。
2.生产设备维修必须由有经验、合格鉴定的维修人员来进行。
3.在维修过程中,必须关掉电源并对安全隐患进行评估,保障维修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4.生产设备的定期维修保养记录应详细记录,以便日后能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5.生产设备启动前,应按照规程进行调试,设备调试前的例行检查和停用检查应十分严格。
五、罚则与奖励1.违反本规定的,根据情况轻重,将予以告诫、批评、警告、扣减奖金、罚款、调离岗位或开除等处罚。
2.对在生产设备使用中表现突出者,可以通过表彰、物质激励等方式进行奖励和鼓励。
生产设备的使用管理制度

生产设备的使用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生产设备的使用和管理,提高生产效率,保障生产安全,经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特制定本《生产设备使用管理制度》(以下简称“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各类生产设备的使用和管理,包括但不限于机械设备、电气设备、化工设备等。
二、责任主体1. 公司负责人负责全面领导生产设备使用和管理工作,制定相关政策和计划,落实生产设备安全管理的工作。
2.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公司内各类生产设备的统筹管理和维护工作,包括设备的日常维护、定期检修、更新换代等。
3. 生产部门负责对生产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日常监管,安排生产任务和制定生产流程,确保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
4. 员工负责按照相关管理制度和规定,正确使用公司提供的生产设备,并对设备的安全进行监督和检查。
三、设备保养和维修1. 设备保养(1)定期保养:设备管理部门应按照设备的使用情况和生产计划,制定设备的定期保养计划,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日常保养:生产部门应对设备的日常使用情况进行监测和巡检,及时发现设备的故障并上报设备管理部门进行处理。
2. 设备维修(1)设备故障:一旦发现设备存在故障,应立即停止使用,并由设备管理部门进行维修。
(2)紧急维修:对于生产中出现的设备紧急故障,生产部门应立即通知设备管理部门进行紧急维修,确保生产正常进行。
四、设备更新和更新1. 设备更新设备管理部门应根据生产需要和设备的使用寿命,及时更新不适用的设备,更新后的设备应满足生产需要和国家安全标准。
2. 更新换代设备管理部门应对旧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并根据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技术水平,合理安排设备的更新换代工作。
五、设备使用安全1. 设备操作员工在使用设备时,应按照相关操作规程和操作手册进行操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2. 设备检查设备管理部门应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和控制,及时消除存在的安全隐患,确保设备的安全使用。
3. 设备保护员工在使用设备时,应加强对设备的保护,防止设备受到破坏和损坏,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现场机械设备管理制度范本

现场机械设备管理制度范本一、总则本制度制定之目的是为了规范和管理现场机械设备的使用,确保设备安全、高效运行,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与健康。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参与现场施工作业的人员。
二、责任与义务1. 现场机械设备管理人员负责对现场机械设备进行定期巡检和维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 承包商负责对所使用的机械设备进行保养和维护,及时处理设备故障和损坏。
3. 所有现场作业人员应严格按照设备使用手册和操作规程使用机械设备,确保操作安全。
4. 上级主管部门负责对现场机械设备管理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制度的执行。
三、机械设备使用管理1. 所有机械设备的使用前,必须上岗培训并持证上岗。
2. 在机械设备使用过程中,禁止未经授权人员进行操作、拆卸或维修。
3. 设备停止运行时,应切断电源或关闭气源,进行设备安全隔离。
4. 每天使用结束后,应将机械设备进行清洁,保持设备干净整洁。
5. 定期维护和保养机械设备,防止设备损坏和故障。
四、机械设备巡检和维修管理1. 定期巡检机械设备,包括外观、零部件及工作性能。
2. 定期进行设备润滑、更换易损件和校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 发现设备故障或损坏,应立即停机,并通知维修人员进行抢修。
4. 维修人员应按照设备维修流程进行操作,并及时修复故障。
五、机械设备安全管理1. 确保机械设备的安全操作,禁止超负荷使用和过高速度运转。
2. 对于有安全隐患的机械设备,应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3. 确保设备周围没有任何杂物和障碍物,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4. 机械设备使用时应配备相应的防护装置和安全设施,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六、机械设备资料管理1. 对机械设备进行登记管理,建立机械设备档案,包括设备名称、型号、编号等信息。
2. 对机械设备进行领用和归还管理,确保设备的完好和规范使用。
3. 定期进行机械设备资料的整理和更新,核对设备台账和实际使用情况是否一致。
七、紧急情况处理1. 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应立即停机,并采取适当的紧急措施,确保人员安全。
设备现场使用管理制度

设备现场使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设备现场使用管理,保障设备安全运行和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设备的现场使用管理。
第三条设备现场使用管理应遵循“科学规划、安全运行、有效管理、优质服务”的原则。
第二章设备现场使用管理的基本要求第四条设备现场使用应考虑设备的性能、用途和环境等因素,制定合理的使用计划。
第五条设备的现场使用应符合相关安全规定,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第六条设备使用过程中,应按照规定程序操作,不得私自调整设备参数。
第七条设备使用结束后,应及时清理设备现场,保持设备周围环境整洁。
第八条设备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做好设备维护和保养工作。
第九条设备管理人员应定期检查设备,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
第十条设备现场使用管理应根据实际情况定期进行评估和改进,不断提升管理水平。
第三章设备现场使用管理的组织结构第十一条设备现场使用管理应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和权限。
第十二条设备现场使用管理机构应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
第十三条设备现场使用管理机构应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确保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第四章设备现场使用管理的具体措施第十四条设备现场使用前,应进行设备检查和试运行,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第十五条设备现场使用时,应加强对设备的监控和调度,确保设备稳定运行。
第十六条设备现场使用过程中,应及时处理设备故障,确保工作进度和质量。
第十七条设备现场使用结束后,应做好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第十八条设备现场使用管理机构应建立健全的设备档案资料,便于设备使用信息的管理和查询。
第五章设备现场使用管理的责任和义务第十九条设备管理人员应严格执行管理制度,杜绝违规操作和私自调整设备参数的行为。
第二十条设备管理人员应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指导,提升他们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第二十一条设备管理人员应认真履行设备维护和保养的责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机械设备的使用管理规定

机械设备的使用管理规定一、总则本规定旨在规范企业内部机械设备的使用管理,确保设备的安全、有效运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设备故障率,并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全部员工在使用机械设备时必需遵守本规定。
二、设备使用责任1.管理标准:–企业职能部门将设备调配至不同部门,部门负责人对所调配的设备负有管理责任。
–设备负责人需确保设备在正常运行状态下,并对设备运行情形进行定期巡检和记录。
–设备使用人员必需经过相关培训和考试合格方可操作设备,严禁擅自调整设备参数或进行维护保养。
–设备负责人需订立设备操作流程和事故应急预案,并向设备使用人员进行培训。
2.考核标准:–设备负责人需定期检查设备使用记录,确保记录准确完整。
–设备负责人需依据设备运行情形和员工操作情况进行绩效考核。
–设备负责人需乐观反馈设备故障和改进建议,并承当设备故障导致的生产损失责任。
三、设备日常操作1.管理标准:–全部设备使用人员必需依照设备操作手册中的要求进行操作,严禁超负荷操作或私自调整设备参数。
–使用设备前必需检查设备的运行环境和设备安全情形,确保设备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
–设备使用人员需依照工作要求保持设备的清洁和整齐,并进行设备保养和润滑,定期检查设备的磨损和质量。
2.考核标准:–设备使用人员需严格依照操作规程操作设备,并实现预期的生产效率。
–设备使用人员需确保设备运行平稳,没有过多停机和故障发生。
–设备使用人员需对设备进行常规维护,并及时报告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
四、设备维护和修理与保养1.管理标准:–设备负责人需订立设备维护和修理和保养计划,并确保计划的有效执行。
–设备维护和修理和保养工作必需由经过培训合格的维护和修理人员进行,严禁擅自进行设备拆卸和维护和修理。
–设备负责人需建立设备维护和修理和保养记录,记录维护和修理和保养的实在内容和日期。
2.考核标准:–设备负责人需定期评估维护和修理和保养工作质量,并对维护和修理人员进行考核。
–设备负责人需确保设备维护和修理和保养工作按计划进行,且设备故障率得到有效降低。
设备现场“标准化”管理规定

设备现场“标准化”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落实集团公司和股份公司领导关于“加强炼化企业设备基础管理工作的指示精神”,依据国家有关法规和标准、集团公司和股份公司有关规定,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第二条本管理规定适用于锦西石化分公司(以下简称分公司)设备现场“标准化”管理。
第二章职责第三条机械动力处是设备现场“标准化”管理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设备现场“标准化”管理规定的制定,并监督检查。
第四条所属按照本管理规定执行。
第三章管理内容与要求第五条装置现场管理标准(一)技术经济指标1. 装置的全部设备完好率≥98%,主要设备完好率100%。
2. 装置达到无泄漏标准,密封点泄漏率≤0.3‰。
3. 装置仪表完好率、使用率均≥95%、控制率均≥90%,仪表泄漏率≤0.3‰,仪表联锁投用率100%。
4. 装置生产能力达到设计水平,开工周期达到计划指标。
5. 无设备原因引起的非计划停工。
(二)综合管理1. 设备、管道、建(构)筑物档案、台帐、竣工验收资料齐全。
2. 设备易损配件图纸齐全。
3. 管理制度齐全,岗位责任制明确,并严格执行。
4. 各项规程和相关标准齐全,并严格遵守。
5. 生产、维修管理受控,严格执行“四有”工作法,设备检修规程完善。
6. 装置生产、维护、检修安全事故为零。
7. 实现设备管理信息化,设备基础资料、运行、检修和维护保养等数据录入及时准确。
8. 装置检修组织科学、合理,有完善的检修计划、方案、施工风险评价、施工监管、质量控制、验收记录和技术总结等。
9. 强化专业技术培训,操作人员对现场设备做到“四懂、三会”,即懂结构、懂性能、懂原理、懂用途、会操作、会维护保养、会排除故障。
(三)设备设施运行1. 设备设施完整齐全,运行良好,各项指标正常,无超标、超负荷运行现象,达到铭牌出力或核定能力。
2. 仪表、信号联锁和各种安全装置、自动调节装置齐全完整、灵敏、准确;各部位温度、压力、转速、流量、电流等运行参数符合要求。
施工现场机械设备安全管理规定

施工现场机械设备安全管理规定
是为了保障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的安全使用和操作,减少事故发生以及对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的伤害。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施工现场机械设备安全管理规定:
1. 机械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经过检测和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2. 施工现场应明确机械设备的责任管理人员,并配备专业的机械设备操作人员。
操作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3. 施工现场机械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良好的工作状态。
4. 机械设备的使用前应进行检查,确保各项安全装置齐全、完好,并符合安全规范。
5. 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的使用人员应遵循操作规程,正确使用设备,并遵守安全操作要求。
6. 禁止在机械设备运行时进行维修、加油、润滑和清理等工作,必须停机后方能进行相关工作。
7. 确保机械设备的稳定和平稳的工作状态,防止设备晃动、倾斜或造成危险。
8. 施工现场机械设备应有明显的安全警告标识和标志,以提示操作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注意安全。
9. 施工现场机械设备使用现场应保持整洁、通风良好,并设置安全防护设施,避免杂物阻碍运行和制定紧急撤离计划。
10. 遇到突发情况或异常情况时,应立即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并及时向相关人员报告。
这些规定是施工现场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有助于保障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的安全使用和操作。
生产现场管理规定(三篇)

生产现场管理规定是指在生产现场进行生产活动时,各部门和人员需要遵守的管理规定,以确保生产活动的安全、高效进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生产现场管理规定:1. 严禁私自调整设备或操作程序,必须经过专人授权和培训后方可进行操作。
2. 生产现场必须保持整洁,道路和通道必须畅通无阻,避免杂物堆积和障碍物存在,以确保紧急情况下的安全疏散。
3. 严禁在生产现场吸烟,避免因烟草引发火灾。
4. 禁止在生产现场倾倒废弃物或杂料,必须按照规定的方式进行垃圾分类和处理。
5. 必须正确使用防护设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严禁违规操作,如不戴安全帽等。
6. 禁止酗酒、吸毒及在生产现场使用麻醉药品,以保证员工的健康和工作安全。
7. 严禁私自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生产现场,如液体燃料、火柴、打火机等。
8. 必须按照标准作业程序操作设备,禁止违规操作和擅自调整设备。
9. 禁止在生产现场拆解、维修设备,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维护和检修。
10. 禁止在生产现场携带手机或其他通信设备,以避免影响工作效率和安全。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生产现场管理规定,实际情况可能因行业和企业不同而有所差异。
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自身的管理规定并严格执行。
生产现场管理规定(二)是一个组织内部对于生产现场的管理要求和规定,以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高效和有序进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生产现场管理规定:1. 安全规定:- 严禁携带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物品进入生产现场。
- 禁止随意堆放杂物,保持生产区域的通道畅通。
-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符合安全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鞋、耳塞、眼镜等。
- 严禁在非指定区域吸烟,禁止使用明火。
2. 生产规范:- 按照工艺流程和操作规程进行生产,严禁违规操作。
- 生产设备和工具必须处于良好状态,不得随意拆卸或擅自修改。
- 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3. 秩序管理:- 生产现场必须保持整洁、干净,有序摆放生产物品。
生产设备的现场使用管理制度

生产设备的现场使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生产设备的现场使用管理,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各类生产设备的现场使用管理。
第三条生产设备的现场使用管理应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的规章制度,充分发挥设备的效益,确保设备正常运转,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第二章设备现场使用管理的原则第四条设备现场使用管理的原则是合理、经济、安全、高效。
第五条合理原则:按照工艺要求,配置相应设备,并合理使用设备。
第六条经济原则: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备投资规模和产能计划,避免设备闲置和过度投资。
第七条安全原则:设备使用过程中,要牢固树立安全意识,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严格操作程序,确保设备正常运行,防止事故发生。
第八条高效原则:设备使用时要按照最佳生产工艺和技术要求操作,提高设备利用率和生产效率。
第三章设备现场使用管理的职责分工第九条公司领导要高度重视设备现场使用管理,建立健全管理体系,并制定相关制度和工作方案。
第十条设备部门负责设备的采购、维修和报废等相关事宜,并对设备的现场使用情况进行监管。
第十一条生产部门负责设备的生产调度和操作,并按照规定使用设备,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十二条安全环保部门负责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防护和环境保护等工作。
第十三条监察部门负责对设备的现场使用情况进行监察和检查,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第四章设备的现场使用管理第十四条设备的现场使用应按照规定的工艺要求和操作程序进行操作,禁止随意调整设备参数和操作设备。
第十五条设备操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操作技能和安全知识,定期接受安全培训和操作技能培训。
第十六条设备操作人员应按照规定的操作程序操作设备,严禁乱拉乱扯设备线缆和使用破损的工具。
第十七条设备的日常保养和维护工作由设备部门负责,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
第十八条设备报废前,需经过设备部门的评估和审批,并进行必要的处置工作。
生产设备使用规范制度

生产设备使用规范制度一、目的为了加强生产设备的管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保障生产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生产设备使用规范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生产设备的使用、操作、维护和保养。
三、职责分工1、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设备的采购、验收、安装、调试、维修、保养、报废等管理工作,并建立设备档案。
2、生产部门负责设备的日常使用、清洁、检查和报修等工作,并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3、操作人员严格遵守设备操作规程,正确使用设备,做好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四、设备的采购与验收1、根据生产需求,由生产部门提出设备采购申请,经相关部门审核批准后,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采购。
2、新设备到货后,设备管理部门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验收,包括设备的外观、性能、技术参数、随机附件等方面的检查。
验收合格后,填写验收报告并存档。
五、设备的安装与调试1、设备安装应由专业人员进行,按照设备的安装说明书和相关标准进行操作,确保设备安装牢固、水平、稳定。
2、设备安装完成后,应进行调试,调试工作应由设备厂家或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调试内容包括设备的各项性能指标、运行参数等,调试合格后,填写调试报告并存档。
六、设备的操作规程1、每台设备都应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操作规程应包括设备的启动、停止、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安全事项等内容。
2、操作规程应张贴在设备的显眼位置,操作人员应熟悉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七、设备的使用1、操作人员在使用设备前,应先进行培训,熟悉设备的性能、结构、操作规程和维护保养知识,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2、操作人员应按照设备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更改操作步骤和参数。
3、设备运行过程中,操作人员应密切关注设备的运行状态,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机检查,并报告相关人员。
4、严禁设备超负荷运行,严禁设备带故障运行。
八、设备的维护与保养1、设备的维护保养分为日常保养、定期保养和故障维修。
施工现场机械、机具设备管理规定范文(3篇)

施工现场机械、机具设备管理规定范文一、总则1. 本规定适用于工程施工现场的各类机械、机具设备的管理,旨在确保施工工作的正常进行和工人的安全。
2. 所有施工现场的机械、机具设备的供应、安装、调试、使用、维护和保养必须严格遵守本规定。
3. 机械、机具设备的选择、采购、进场和退场等程序必须按照相关法规和管理制度进行。
二、机械、机具设备的管理1. 机械、机具设备的管理工作由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确保机械、机具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工作的及时进行。
2. 每台机械、机具设备必须有编号标识,严禁私自更改编号。
3. 机械、机具设备的进场和退场必须按照签订的合同和相关规定进行,未经允许擅自进出设备的,将承担相应责任。
4. 机械、机具设备的使用必须经过培训和授权,由持证人员操作,并做好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5. 机械、机具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必须立即停机检修,并报告相关责任人。
6. 机械、机具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必须按照设备说明书和相关规定进行,定期检查和更换易损部件,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三、机械、机具设备的保管1. 机械、机具设备的保管工作由专门的保管人员负责,确保机械、机具设备的完好和防止损失。
2. 机械、机具设备的存放必须在专门的仓库或指定的场所,确保设备的安全和便于管理。
3. 机械、机具设备的保管人员必须定期检查设备的存放情况,防止丢失和损坏。
4. 机械、机具设备的保管人员必须对设备进行定期清洁和防锈处理,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寿命。
5. 机械、机具设备的借用必须填写借用单,并经相关负责人批准,借用期限不得超过规定期限。
四、机械、机具设备的维修1. 机械、机具设备的维修工作必须由专门的维修人员进行,禁止非专业人员私自拆修设备。
2. 机械、机具设备发生故障或需要维修时,必须立即通知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并临时采取措施确保施工工作的正常进行。
3. 维修人员在进行维修时,必须按照设备维修规范和操作流程进行,严禁违规操作和使用不合格的零部件。
施工现场机械、机具设备管理规定

施工现场机械、机具设备管理规定一、引言施工现场机械、机具设备是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必不可缺的重要资源,对于确保施工进度、保障施工质量、提高工作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规范施工现场机械、机具设备的管理,制定本规定。
二、机械、机具设备的分类管理1. 按照机械类型划分:1.1 渣土清运类:包括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等;1.2 建筑施工类:包括塔吊、起重机、混凝土搅拌站等;1.3 公路施工类:包括压路机、摊铺机、破碎机等;1.4 基础设施类:包括隧道掘进机、排水泵等。
2. 按照机具设备性质划分:2.1 周转设备:包括手持电动工具、脚手架等;2.2 辅助设备:包括电焊机、压力试验泵等。
3. 按照机械、机具设备功能划分:3.1 高空作业设备:包括升降机、蹦床等;3.2 运输设备:包括汽车吊、起重车等;3.3 施工辅助设备:包括输送机、碾压机等。
三、机械、机具设备的采购管理1. 机械、机具设备采购需提前编制采购计划,明确采购的机械、机具设备类型、数量、规格、品牌等要求,经相关部门审批后方可实施采购。
2. 采购过程中,应重视供应商的信誉度和产品质量,采购合同应具备明确的规格要求和售后服务保障。
3. 机械、机具设备采购费用应按照财务制度的规定进行核算和管理,审批程序应严格执行。
四、机械、机具设备的入场验收管理1. 机械、机具设备在入场之前,应进行严格的检查和验收,确保其符合相应的标准、规范和安全要求。
2. 验收要求包括:检查设备的运行状况、安全装置是否完好、相关证件齐全等。
3. 验收合格后方可办理入场手续,领取固定资产编码,并建立相应的设备档案。
五、机械、机具设备的使用管理1. 机械、机具设备的使用应由经过培训和考核的专职操作人员进行,并持相关证件。
2. 使用过程中,应定期对机械、机具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3. 不得私自拆改机械、机具设备的结构和性能,发现问题应及时报修、报废或更换。
六、机械、机具设备的维修与保养管理1. 维修保养工作应有专门管理人员负责,制定维修保养计划,定期检查和维护机械、机具设备的性能和安全性。
机械设备现场使用管理规定

机械设备现场使用管理规定为了加强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管理,杜绝机械事故,降低机械费本钱,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有效使用,特制机械设备现场使用管理规定:一、根本规定1、各工程部应设设备管理员岗位〔可由工程部材料员或平安员兼职〕,负责本工程机械设备的检查验收、组织实施维修保养和相关资料整理工作,并加强与分公司机械管理部门的联系,防止管理脱节。
2、现场应建立施工设备台账,做好设备进出场记录。
3、施工机械及其电气系统必须由专职电工或机械工进展安装,不懂电气和机械的不得安装机械设备。
4、机械的电源安装必须实行一机、一闸、一保护、一箱的形式,严禁两台及以上机械共用一个开关电器,或共用一个开关箱。
5、设备在现场安装就位经历收合格前方能投入使用,应挂合格标识牌和操作规程牌,明确安装人、维护人、操作人和验收人。
6、机械设备使用单位,必须严格执行JGJ33-2021?建筑机械使用平安技术规程?等平安操作技术标准的规定进展操作。
7、各类机械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施工现场要有机械操作手、维修工花名册及上岗证复印件备查,现场的机械员和操作手要认真负责,明了“四懂〞、“三会〞和“十字作业〞等操作内容。
8、机械开场使用前,工程部设备管理员应对机械操作工进展操作规程的培训和平安技术交底。
9、设备运转前,操作手须对设备进展以下内容的检查:各部位联结是否松动,平安装置是否齐全有效,润滑是否良好。
设备运转过程中要随时观察设备运转情况,如发现有异常响动或故障应及时停机检查,找出故障点自行排除,不能现场解决的,应及时通知现场负责人,或者由专人进展维修,坚决杜绝无证操作,违章作业及设备带病运转。
10、设备运行做好记录,运行完毕要进展例行保养,并做好记录。
11、各单位对使用的机械设备,必须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进展保养、润滑、检修,租赁方提供维修保养效劳的,要及时催促其进展维保工作,从而确保设备完好正常。
12、工程部负责人组织每半年进展一次全面检查,特别是节后、雷雨后更要及时检查,并保存记录。
生产设备的现场使用管理规定

生产设备的现场使用管理规定一、总则1.为了加强对生产设备的现场使用管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制定本规定。
2.本规定适用于本企业所有相关部门和岗位的人员。
3.本规定的实施单位为设备管理部门。
二、设备的现场使用管理责任1.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制定设备使用计划,并组织设备使用工作。
2.设备使用人员需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设备的操作和使用,并负责设备的保养和维护。
3.任何人员不得私自更改设备的设置和参数,如有需要,需经设备管理部门的批准。
三、设备操作与使用规定1.设备操作人员必须参加过相关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方可进行操作。
2.操作人员需严格按照设备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更改操作步骤。
3.操作人员应熟悉设备的结构和性能特点,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4.操作人员需随时关注设备的运行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设备管理部门。
5.设备操作人员需按照设备的使用要求进行设备的保养和维护工作,确保设备的良好状态。
四、设备检修与维护规定1.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制定设备的检修与维护计划,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维护工作。
2.检修工作必须在设备停机状态下进行,且需有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3.检修工作需按照设备的维护手册和规程进行,不得擅自更改维护方法。
4.检修人员需穿戴好防护设备,确保自身安全。
5.检修人员需及时清理设备的杂物和污垢,保持设备的清洁。
6.检修工作完成后,需进行设备的试运行和验收,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五、设备安全管理规定1.所有设备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且需进行合格检测。
2.设备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并组织设备的定期安全检查。
3.设备使用人员需严格遵守设备的安全操作规定,不得擅自解除安全装置。
4.设备管理部门应定期对设备的安全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如发现问题应及时进行整改。
5.设备管理部门应做好设备安全事故的记录和分析工作,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再次发生。
六、设备报废与调整规定1.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设备的报废与调整工作,需制定相应的程序和规定。
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规定(三篇)

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规定是为了确保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的安全使用和操作,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
具体规定如下:1. 设备的选择与采购:施工单位应根据工程特点、施工技术要求和作业环境等因素,选择适用的机械设备,并从具有资质的供应单位采购。
2. 设备的运输和安装:施工单位应按照设备运输和安装的规定,确保设备安全、稳定地运输和安装到指定位置。
3. 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检修:施工单位应制定设备的日常维护和定期检修计划,保持设备的良好状态,确保其安全可靠地运行。
4. 设备的使用和操作:只有经过培训和取得相关证书的作业人员,才能操作设备。
在使用设备时,应按照设备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定进行操作,确保操作安全。
5. 设备的周围环境管理:施工单位应对设备的周围环境进行管理,保持工作场地的整洁、干净,确保设备的安全使用。
同时,限制非作业人员进入施工现场。
6. 设备的防护措施:施工单位应对设备进行必要的防护措施,以防止设备操作时的飞溅物、石块等伤害人员。
同时,为设备安装防护装置,避免设备发生故障引发事故。
7. 设备的紧急停机措施:施工单位应制定设备紧急停机的操作程序,并告知操作人员,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停止设备运行。
8. 设备的定期检验和鉴定:施工单位应按照相关规定对设备进行定期检验和鉴定,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性。
9. 设备事故的报告和处理:施工单位发生设备事故时,应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并按照规定进行事故处理和调查,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10. 设备安全教育和培训:施工单位应定期对作业人员进行设备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技能,以确保设备的安全使用。
以上是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规定的基本要求,具体实施细则需要根据施工单位的实际情况和所在地的法律法规进行具体制定。
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规定(二)需要遵循以下几个方面:1. 机械设备的选择和采购:选择和采购机械设备时应考虑其安全性能和质量。
必须选择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合格产品,并从正规渠道采购。
生产设备使用管理制度

生产设备使用管理制度生产设备使用是企业生产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生产效率、保障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规范和管理生产设备的使用,确保其正常运转和长久使用,制定和执行一套科学有效的设备使用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一、设备维护管理1.设备维护计划在设备管理制度中,应明确设备的维护计划。
按照设备的使用寿命和维护周期,制定定期维护和预防性维修计划。
维护计划要实施到位,确保设备能够按照预定的维护周期进行维护和保养。
2.设备维护记录每一次设备维护都应有详细的维护记录,包括维护时间、维护内容、维护人员等信息。
维护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对于设备管理至关重要,可用于追踪设备维护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存在的问题。
3.设备故障处理对于设备的故障,应制定相应的故障处理流程。
明确问题排查和解决的责任和流程,确保故障能够及时得到处理,减少停工时间和生产损失。
二、设备操作规范1.设备操作规程设备使用管理制度中应明确设备操作规程,对设备的操作过程进行规范。
包括设备开启、关闭、停机、启动等步骤,以及相关安全注意事项和操作方法等。
2.设备操作培训对于设备的操作人员,应进行专业的操作培训,确保其熟悉设备的操作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培训内容应包括设备的基本知识、操作流程、故障处理等。
3.设备操作记录每次设备操作都应有详细的操作记录,包括操作时间、操作人员、操作过程中的情况等。
操作记录可用于追踪设备的使用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三、设备安全管理1.设备安全检查定期对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存在的安全隐患。
安全检查要有明确的检查内容和方法,检查结果应及时记录并按照问题的轻重程度进行整改。
2.设备安全保护对于设备的安全保护措施,应有明确的规定。
包括设备防护装置的安装、使用安全设备、防止设备被非法操作等。
3.设备事故处理对于设备事故,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同时开展事故调查,查明事故原因,并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生产设备安全使用规定范文

生产设备安全使用规定范文第一章总则为了保障企业生产设备安全使用,防范潜在的事故风险,依法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章生产设备安全管理第一节设备使用管理第一条企业生产设备由专门的管理部门负责设备的购置、领用、登记、使用和保养、维修等工作。
第二条企业生产设备必须按照规定的使用范围和工作条件进行使用,严禁超负荷使用设备。
第三条设备使用必须有相关资格证书且经过培训合格方可上岗操作。
第四条设备的使用应处于检修合格、安装正确、运行正常、无故障状态,并严禁擅自拆卸、改造设备。
第五条设备使用单位在设备故障时应立即停机,并通知维修人员进行检修,严禁擅自操作设备。
第六条设备操作台应保持清洁、整齐,操作人员应按要求穿戴安全防护用品。
第二节设备保养与维修第七条设备保养和维修工作由专门的维修人员负责,负责对设备进行定期保养、检修和维修。
第八条设备保养人员应经过培训合格,熟悉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具备相应的技能。
第九条设备的保养和维修应按照保养计划和维修方案进行,保养记录和维修工作票应规范填写。
第十条设备保养和维修时必须按照相关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禁无证操作或操作失误。
第十一条对于故障设备,维修人员应及时对设备进行停机检修,确保设备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第十二条设备使用单位应加强对设备保养和维修工作的监督和管理,确保设备保养和维修的质量和效果。
第三节设备检查与评估第十三条设备使用单位应建立健全设备检查和评估制度,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
第十四条设备检查和评估工作由专门的检查人员进行,并编制检查报告和评估报告。
第十五条设备检查和评估应细致、全面,对设备的性能、安全措施和工作状态进行全面评估。
第十六条设备的检查和评估结果应及时通知相关责任人,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处理问题。
第十七条设备的检查和评估结果应及时进行归档保存,并保留相关证据材料。
第四节设备安全事故处理第十八条设备使用单位发生设备安全事故时,应立即采取措施保护人身安全,并迅速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和安全责任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须经项目所在属地技术监督局检验的公司内部起重设备类设备由机械管理人员具体负责组织、联系,机械公司配合;
(2) 须经国电公司检验的设备,由设备所属单位联系,机械管理人员负责协调配合;
《起重机械准用证》由机械公司管理:标牌固定在设备明显处;证件存档;建立《起重设备检验台帐》。
3.2.2各种起重设备轨道的维护工作由项目部委托调度室(或其它责任单位)执行,轨道的接地测量项目部委托调试所(或其它有资质单位)执行。
调度室指定专人负责轨道的维护工作,按每种设备的轨道技术要求执行,并定期(按委托协议规定执行,但每月不少于一次)将《起重机轨道测量记录》交机械管理人员;
调试所每年4月底前对各种设备的接地情况进行测量并出据检验报告。填写《起重机轨道接地测量记录》,交机械管理人员。
3.1.4操作人员应按规定执行机械使用前、中、后检查与保养项目,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做相应的处理并按规定作好相应记录(包括问题及解决情况)。
3.1.5操作人员在现场应严格听从指挥人员指挥,对违章指挥有权拒绝执行;
3.1.6操作人员应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十不吊》。
对大型设备和轨道的要求:
3.2.1起重类机械(含施工升降机)应在负荷试验或试运转合格后并经当地技术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准投入使用;
3.2.5施工区域内多台起重设备有效工作范围内可能发生碰撞时,由机械公司制定防碰撞措施,并向相关操作人员交底。
安全文明状况要求
各种机械在使用中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1)各种安全装置和设施必须齐全有效;
(2)外观整齐,无各种渗漏;
(3)接地符合规定要求;;
(4)符合公司对生产设备CI形象要求。
详见《生产设备巡检制度》第二章第五条文明施工的相关要求(见安全篇);
对使用单位的要求:
3.4.1起重机械在进行起重作业时指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3.4.2起重机械吊装作业时单机吊重负荷超过额定负荷95%、 双机抬吊吊重超过额定负荷85%时,办理《安全作业票》并制定相应措施,按项目法运行规则—机械篇-生产设备使用管理制度行。
4.流程
1大型机械管理流程图
2中小型机械管理流程图
2.本证的签发者为机械管理人员。发证前由机械管理人员按规定对设备和操作人员,进行检验和验证,合格后颁发;
3.本证专车专用。
合格汽车吊、汽车名单
机械名称型号
牌照号
所属单位
性能状况
准用证号
检验时间
检验人
现场机械设备(租用或出租)台帐
单位:
序号
机械名称
型号
管理号
使用地点
出租(租用)单位
办理人
租用时间
退租时间
轨道端档情况:
测量人:
测量时间:
验证人
大型机械安全装置、设施拆卸申请表
设备名称
申请时间
拆除装置(设施)名称
申请人
拆除原因及采取的措施
本单位领导意见
机械管理人员意见
总工意见
自租机械费用结算单(施工单位自租机械专用)
使用单位
序号
编号
机械(工器具)名称
使用时间
计租标准
单位
合计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对汽车吊及运输机械(含运输汽车和拖拉机等)的鉴定
项目部引进和租赁的汽车吊及运输机械(含运输用拖拉机、装载机等)应满足下列条件:
(1)各种安全行车、安全工作装置齐全灵敏有效;汽车吊还须有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起重机械准用证》;
(2)操作人员(包括起重工)证件齐全;
经机械管理人员检验合格后见《场内机动车鉴定表》,核发《厂内机动车准用证》方可进入现场出租,调度人员根据机械管理人员提供《合格汽车吊、汽车名单》进行调度使用;
经检验合格进行使用的设备各使用单位建立《现场机械设备(出租、租用)管理台帐》并在24小时内在网上公布,机械管理人员建立项目部《现场机械设备(出租、租用)管理台帐》.
3.使用中管理规定
对操作人员的要求
3.1.1各种起重机械(含施工升降机)、厂内机动车人员,在进场时所在单位须将操作人员名单及证件(公司内部人员可为复印件)交机械管理人员验证,操作设备时持证上岗(认可的复印件即可);
分承包方自带生产设备使用前以《分承包方自带生产备清单》并附《设备能力认可表》(自检单)报项目部机械管理人员 ;分承包方租用的生产设备由出租方与租用方共同进行检验,出租方填写《 设备能力认可表》,由租用方在设备使用前交项目部机械管理人员。出租单位负责对出租的设备进行标识(用《标签》)。
(3) 机械管理人员接到《生产设备能力认可表》后3日内对其进行认可并对过程进行监督检查;
管理编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技术状况
备注
填表人:审核人:
设备能力认可表
年月日
设备名称
制造厂家
管理编号
购置日期
规格型号
鉴定日期
技术能力情况
安全运行情况
文明规范情况
鉴
定
结
果
负责人签字
审核人: 填表人:
厂内机动车准用证
车辆名称
牌 照 号
司 机:
有 效 期
发证单位:
(以下为反面)
附:准用证使用说明
1.本证是准许与项目部有合同关系的各单位进行起重运输、并在现场使用的证明;
5.表格
《分承包方自带生产备清单》
《设备能力认可表 》
《厂内机动车准用证》
《合格汽车吊、汽车名单》
《现场机械设备(出租、租用)管理台帐》
《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十不吊》
《起重机轨道测量记录》
《大型机械安全装置、设施拆除申请表》
《场内机动车鉴定表》
分承包方自带设备清单
分承包方名:填表日期:年 月 日
序号
对中小型生产设备(含工机具)的要求:
(1)出租市场各单位的设备出租前除要满足使用性能要求,同时满足项目部对生产设备安全(见《生产设备巡检制度》第二章第五条)及文明形象的相关要求(见安全篇);
(2)分承包方自带或租用的生产设备在使用前要作到满足项目部对生产设备安全使用及文明施工的相关要求(见安全篇);
(7)氧气瓶、乙炔发生器等具有爆炸危险的物品不吊;
(8)带棱角、刃口物件未垫好护角时不吊;
(9)埋在地下的物件不拔、不吊;
(10)非起重指挥人员指挥时不吊。
起重机轨道测量记录
管理编号
钢轨型号设备ຫໍສະໝຸດ 称使用地点大跨距小跨距
两轨道(四轨道)轨顶高差:
钢轨的纵向坡度:
两轨道之间的联杆连接情况(对新安装的塔式起重机):
3.1.2人员配备:
(1)塔吊、50T以上履带吊、搅拌站每班两名操作人员,一人操作一人监护;其余机械一般一人操作;
(2)各种机械的操作人员应相对固定,尤其是大型起重机械,更换初次操作该机械的操作人员时,设备所属单位须对其进行该机械操作的专门培训(由设备所属单位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方准上岗;
3.1.3连续作业的机械,操作人员应按规定填写(查看)交接班记录;
使用说明:1.本表为项目部、分包方、出租单位共用表格,各单位根据要求填写内容作相应填写;
十 不 吊
(1)超过额定负荷不吊;
(2)指挥信号不明、重量不明不吊;
(3)吊索和附件捆绑不牢、不符合安全要求不吊;
(4)在吊车吊重物上直接进行加工时不吊;
(5)歪拉斜挂时不吊;
(6)工件上站人或工件上浮放有活动物时不吊;
09
10
11
12
13
14
15
合计
审核
使用单位负责人
编制
出租单位
3.2.3大型设备因各种原因须将安全装置、设施断路或拆除,如:吊车限位、车档等,须经机械管理人员审核,总工批准,见《大型机械安全装置、设施拆除申请表》,并应采取预防措施。
3.2.4起重设备的安全装置失效又不能在短时间内恢复时,由设备所属单位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技术人员应对相关操作人员进行交底。责任单位应尽快组织对安全装置进行修复。
生产设备的现场使用管理规定
生产设备的现场使用管理制度
1.目的:规范生产设备的使用前鉴定、使用中对设备和操作人员中的管理程序和标准,满足工程项目对生产设备安全使用要求。
2.使用前的鉴定
大型及主要设备的鉴定
2.1.1对大型及主要设备的鉴定以负荷试验(试运转)作为能力鉴定的手段。主要设备的试运转由使用单位组织,机械管理人员和安监人员参加,填写《设备能力认可表 》(负荷试验及试运转报告由设备所属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