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510石油产品凝固点测定法

合集下载

石油产品凝点测定法 GB 510-83 Microsoft Word 文档

石油产品凝点测定法   GB  510-83 Microsoft Word 文档

石油产品凝点测定法依据GB 510-83 一、方法概要测定方法是将试样在规定的试管中,并冷却到预期的温度时,将试管倾斜45度经过1分钟,观察液面是否移动。

二、准备工作1、含水试样实验前需要脱水,(对于含水多的试样应先静置,取其澄清部分来进行脱水。

对于容易流动的试样,脱水处理是在试样中加入新煅烧的粉状硫酸钠或小粒状氯化钙,并在10-15分钟内定期摇荡,静置,用干燥的滤纸滤取澄清部分。

对于粘度大的试样,脱水处理是将试样预热到不高于50℃,经食盐层过滤。

食盐层的制备时在漏斗中放入金属网或少许棉花,然后在漏斗上铺以新煅烧的粗食盐结晶。

试样含水多时需要经过2-3个漏斗的食盐层过滤。

)但在产品质量验收试验及仲裁试验时,只要试样的水分在产品标准允许范围内,可以直接进行实验。

2、在干燥、清洁的试管中注入试样,使液面满到环形刻线处。

用软木塞将温度计固定在试管中央,使水银球距管底8-10mm。

3、装有试样和温度计的试管,垂直地浸在50±1℃的水浴中,直至试样的温度达到50±1℃为止。

三、实验步骤1、从50±1℃水浴中取出装有试样和温度计的试管,擦干外壁,用软木塞将试管牢固地装在套管中,试管外壁与套管壁要要处处距离相等。

2、装好的仪器垂直地固定在支架的夹子上,并放在室温中静置,直至试管中的试样冷却到35±5℃为止。

然后将这套仪器浸在装好冷却剂的容器中。

冷却剂的温度要比试样的预期凝点低7-8℃。

试管(外套管)浸入冷却剂的深度不少于70mm。

3、冷却试样时,冷却剂的温度必须准确到±1℃。

当试样温度冷却到预期凝点时,将浸在冷却剂中的仪器倾斜成为45度,保持1min,但仪器的试样部分仍要浸没在冷却剂内。

此后,从冷却剂中小心取出仪器,迅速地用工业乙醇擦拭套管外壁,垂直放置仪器并透过套管观察里面的液面是否有过移动的迹象。

4、当液面位置有移动时,从套管中取出试管,并将试管重新预热至试样达50±1℃,然后用比上次实验温度低4℃或其他更低的温度重新进行测定,直至某实验温度能使液面位置停止移动为止。

石油产品凝点和倾点测定

石油产品凝点和倾点测定

石油产品凝点和倾点测定石油产品凝点和倾点的测定是评估其质量和化学特性的重要方法。

通过这些测定,我们可以了解石油产品在特定温度下的流动性和结晶倾向。

以下是关于石油产品凝点和倾点测定的详细内容。

一、目的和意义石油产品的凝点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石油产品从液态变为固态的临界温度。

倾点则是石油产品在低温下能够流动的最小温度。

测定石油产品的凝点和倾点对于评估其质量、储存和使用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冬季,石油产品的倾点决定了其在低温下的流动性,而凝点则反映了其在低温下的稳定性。

二、实验原理1.凝点测定:在一定的压力和条件下,将石油产品加热并冷却,观察其发生结晶的最低温度。

为了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实验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压力、冷却速度等条件。

2.倾点测定:在一定的条件下,将石油产品冷却并观察其开始流动的温度。

倾点通常在规定的冷却速率下测定,如5℃/min。

三、实验步骤1.按照标准方法将石油产品取样,并进行处理,以确保样品清洁、干燥。

2.将样品置于凝点测定装置中,加热并维持在高于预计凝点10℃左右的温度。

3.缓慢冷却样品,同时观察结晶情况,记录下结晶出现的温度。

重复此步骤三次以获取平均值。

4.在倾点测定装置中放置样品,并按照规定的冷却速率进行冷却。

5.观察并记录下样品开始流动的温度。

重复此步骤三次以获取平均值。

四、结果分析与处理1.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凝点和倾点的平均值。

2.将实验结果与标准值进行比较,以评估石油产品的质量和化学特性。

3.根据需要,利用统计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如计算误差、置信区间等。

五、结论通过测定石油产品的凝点和倾点,我们可以了解其在不同温度下的物理性质和化学稳定性。

这些数据对于评估石油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具有重要意义,并为使用者提供参考依据。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结合其他测定方法和技术,如密度、粘度等,全面评估石油产品的综合性能。

六、注意事项1.在实验过程中,要确保样品清洁、干燥,以避免干扰实验结果。

石油产品凝点及倾点试验器操作方法与规程

石油产品凝点及倾点试验器操作方法与规程

SYP1008-V 石油产品凝点(倾点)试验器操作规程1.本仪器符合以下标准:GB/T 510-83 《石油产品凝点测定法》,ASTM D2386《石油产品凝点测定法》,2.主要技术参数:控温范围:0∽- 54 ℃控温精度:±0.5℃额定功率:650W电源电压:209-242 V使用环境:A.环境温度:5℃∽35℃B.相对湿度:≤85%3. 温控仪的开启3.1 打开仪器后部的电源开关,仪器通电后,温控仪即开启。

3.2 仪器进入工作状态后,温控仪上排显示窗口显示试验冷浴的实际温度,下排窗口显示试验冷浴的目标温度。

3.3 目标温度的设定按以下<SET>键,下排窗口的最后一位数字开始闪烁,此时按(︽)或(︾)可以修改该位数值。

3.4 依次设置各位数后,按<SET>键,下排窗口的数值停止闪烁,目标温度设置完成。

4. 准备工作4.1 在干燥清洁的试管中注入试样,使液面满到环形标线处。

用软木塞将温度计固定在试管中央,使水银球距离管底8∽10毫米。

4.2 装有试样和温度计的试管,垂直地放置在50±1℃的水浴中,直至试样的温度达到50±1℃为止。

5. 试验步骤5.1 从水浴中取出装有试样和温度计的试管,擦干外壁,用软木塞将试管牢固地装在套管中,试管外壁与套管内壁要处处距离相等。

5.2 装好的试样试管要垂直地固定在夹子上,并放在室温中静置,直至试管中的试样冷却到35±5℃为止,然后将这套试管放在冷浴中。

5.3 采用倾斜试管法测定,以一定的程式降温,温度降至预期倾点以上9 ℃时开始, 每降低3 ℃检测一次试样表面的流动性:取出并倾斜试管,观察试样表面的流动性,若液面没有流动迹象,则水平放置5 s ,把记录观察到的试样能流动的最低温度作为倾点。

把记录观察到的试样不能流动的最高温度作为凝固点。

观测试样表面流动性时要求操作要平稳、迅速。

倾斜试管法倾点测试均采用分级降温方式。

石油产品低温凝点测定法

石油产品低温凝点测定法

GDCP-510低温凝点测试仪一、概述GDCP-510低温凝点测试仪适应于GB/T 510石油产品凝点测定法、GB/T 3535石油产品倾点测定法。

该仪器采用压缩机制冷原理,封闭式浴槽,配有倾斜支架,并装有智能数字显示控制仪,使用方便、质量可靠,该仪器采用模糊控制原理和PID自整定技术,控制性能稳定可靠,是化验室首选的试验仪器。

如图一所示。

图一、GDCP-510低温凝点测试仪结构图二、技术指标1、适用于测定石油和石油产品的凝点2、温度范围:室温~-75℃内任意设定3、精度:±0.1℃4、制冷方式:德国进口压缩机,复叠式压缩机制冷,采用新型制冷剂,制冷速度快,更环保5、结构形式:两槽四孔6、智能化程度:基于微处理器的智能仪表控温,数字显示温度,具有温度修正功能7、仪器材料:进口磨砂不锈钢8、输入电压:AC220V±20V、50Hz9、外形尺寸:750*450*65010 重量:60kg三、工作原理该仪器制冷系统是由压缩机、过滤器、毛细管节流器、蒸发器及各连接管路组成。

制冷剂通过蒸发器吸热膨胀,膨胀后的气体由压缩机压入排气管路形成高温高压气体再进入冷凝器冷却成液体,然后经毛细管节流降压进入蒸发器蒸发吸热从而达到制冷目的。

制冷剂蒸发后又被压缩机压入排气管进入冷凝器,这样周而复始地工作实现循环制冷。

为了达到-68℃以下的深冷温度,而采取了复叠式制冷循环方式,既由两个单机循环叠加而成。

温度控制系统是由智能数显控温仪进行PID调节实现定点控温,控温仪输出的控制信号触发固态继电器,使加热管工作抵消压缩机制冷系统产生的冷量,使其恒在我们所需要的温度上(见原理图)。

图二、GDCP-510低温凝点测试仪原理图四、安装与使用先从冷浴孔注入工业酒精,每槽约3升。

送电前先接妥地线确保人身安全。

1.接好电源,打开电源开关,此时智能温控仪显示槽内温度。

设定控温点温度。

智能温度控制仪上排数码显示的是浴槽实测温度,下排数码显示的是设定温度。

凝点测定器操作规程

凝点测定器操作规程

凝点测定器操作规程BF-15A倾点凝点测定仪操作规程编制:审批:受控状态:BF-15A 型凝点测定仪是按照国家标准GB/T 510设计制造的,适用于在该标准下对石油及石油产品凝点测定。

一、主要技术参数·······································································二、结构特点···············································································三、准备工作···············································································四、操作说明···············································································五、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六、注意事项···············································································一、主要技术参数1)输入功率:1800W2)电源:AC220V±10% 50Hz3)控温范围:30℃~-60℃4)恒温精度:±1℃5)降温时间:≤100min6)冷浴有效尺寸:200×90×120(mm)×2槽7)保险管:φ6×30mm(15A)8)介质:无水乙醇二、结构特点该仪器由低温冷源(制冷机)部分,恒温冷浴部分等组成。

凝点的测定方法国标

凝点的测定方法国标

凝点的测定方法国标
根据国标GB/T510,凝点的测定方法主要包括自动测量和快速测量。

具体过程如下:
1. 自动测量:将试样加热到50℃,然后自然降温至35℃,再自动制冷降温。

当温度达到检测点时,试管自动倾斜45°,同时采用液位传感器对试样的流动性进行检测。

如果试样凝固,则锁定当前温度为凝点温度;如果没有凝固,则继续降温,每降温2℃检测一次,直至试样凝固。

最后,仪器会自动显示试样的凝点温度并打印记录。

2. 快速测量:自动对试样加热10~50℃,然后自然降温至35℃,再自动制冷降温。

当温度达到检测点时,试管自动倾斜45°,同时采用液位传感器对试样的流动性进行检测。

如果试样凝固,则锁定当前温度为凝点温度;如果没有凝固,则继续降温,每降温2℃检测一次,直至试样凝固。

最后,仪器会自动显示试样的凝点温度并打印记录。

通过上述两种方法,可以自动完成石油产品凝点的测试,准确测定石油产品的凝点。

凝点测定(自动法)评分表

凝点测定(自动法)评分表
注入试管的试样量准确,否则扣4分
温度计插入位置不正确扣4分
2
测定
测定过程
50
测定前未进行硬件升降测试操作,扣10分,
未正确安装试管,螺旋扣固定不紧,扣10分
未检查试验方法参数,扣10分
未能正确设置样品名及预设凝点,扣10分
没有重复测定试样的凝固点扣10分
3
结果
记录填写
10
每错误一处扣1分,涂改每处扣1分,杠改每处扣0.5分,扣完5分为止
操作时间:60分钟时间到停止操作(不包括器具和台面清理)
参赛人:考试时间:评分员:得分:
GB/T510-83石油产品凝点(自动法)测定评分表
序号
考核内容
考核要点
配分
评分标准
扣分
得分
备注
1
分析前准备工作
仪器及试样的准备
30
检查Pt100温度计传感器,无此操作扣4分
取样前摇匀试样,无此操作扣Fra bibliotek分试管应清洁干燥无裂纹破损,无此操作扣4分
正确选择冷却剂,否则扣4分
控制冷却剂加入量,否则扣4分
判断试样是否需要脱水,对含水试样未脱水或脱水操作不正确扣4分
结果没有取重复测定的两个结果的算术平均值扣5分
4
台面及器具管理
台面及器具清理
10
1、测定过程中台面杂乱2分
2、器具未清洗3分
3、台面未清理3分
仪器破损扣2分,严重的停止操作
(不设配分从总分中扣除)
废液未正确处理扣2分
合计
100
熟练程度不设配分,从总分中扣除。
操作熟练-0分
操作基本熟练-5分
操作不熟练-20分

JQN-2凝点倾点技术规范-2013.10

JQN-2凝点倾点技术规范-2013.10

JQN-2凝点倾点自动测定仪技术规范书
一、概述
JQN-2凝点倾点自动测定仪适用于GB/T 510石油产品凝点测定法、GB/T 3535石油产品倾点测定法。

该仪器采用压缩机制冷原理,封闭式浴槽,配有自动倾斜支架及倾点套,智能控制,自动检测温度,自动倾斜测量样品的倾点和凝点,使用方便、质量可靠。

该仪器采用进口光电传感器测量液面微小变动,测量性能稳定可靠,是化验室首选的试验仪器。

二、工作原理
该仪器制冷系统是由压缩机、过滤器、毛细管节流器、蒸发器及各连接管路组成。

制冷剂通过蒸发器吸热膨胀,膨胀后的气体由压缩机压入排气管路形成高温高压气体再进入冷凝器冷却成液体,然后经毛细管节流降压进入蒸发器蒸发吸热从而达到制冷目的。

制冷剂蒸发后又被压缩机压入排气管进入冷凝器,这样周而复始地工作实现循环制冷。

自动检测系统是通过光电传感器检测液面微量变化。

从预设测量值开始倾斜45°,光电传感器识别液面的微量变化来判定是否凝固。

三、技术指标
制冷温度:室温~-45℃
降温时间:≤90分钟(室温~-45℃;室温+20℃)
测温方式:Pt100
显示精度:±0.1℃
试管倾斜:45°机械自动操作
测量方式:进口光电传感器,光纤
结构形式:一槽一孔
电源电压:AC220V±22V
电源频率:50Hz±1Hz
功率:300W
外形尺寸:442×510×450
重量:35kg
四、使用条件
1. 环境温度:室温
2. 相对湿度:<80%
五、随机附件
保定市建通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UDC 655.5
:536.423
石油产品凝点测定法GB/T 510-83
Petrolum products-detmination of 代替GB 510-77
solidification point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石油产品的凝点.
润滑油及深色石油产品在试验条件下冷却液面不移动时的最高温度,称为凝点.
1 方法概要
测定方法是将试样装在规定的试管中,并冷却到预期的温度时,将试管倾斜45度经过1分钟, 观察液面是(移动.
2 仪器与材料
2.1仪器
2.1.1圆底试管: 高度160±10毫米, 内径直20±1毫米, 在距试管底30毫米的外壁处有一环形标线.
2.1.2圆底的玻璃套管: 高度130±10毫米, 内径40±2毫米.
2.1.3装冷却剂用的广口保温瓶或筒形容器: 高度不少于160毫米, 内径不少于己于人20毫米, 可以用陶瓷、玻璃、木材, 或带有绝缘层的铁片制成.
2.1.4水银温度计:符合GB 514-75《石油产品试验用液体温度计技术条件》的规定,供测定凝点高于-35℃的石油产品使用。

2.1.5液体温度计: 符合GB 514-75的规定, 供测定凝点高于-35℃的石油产品使用.
2.1.6任何型式的温度计: 供测量冷却剂温度用.
2.1.7支架: 有能固定套管、冷却剂容器和温度计的装置。

2.1.8水浴。

2.2 材料
2.2.1 冷却剂: 试验温度在0℃用水和冰; 在0~-20℃用盐和碎冰或雪; 在-20℃以下用工业乙醇(溶剂汽油、直馏的低凝点汽油或直馏的低凝点煤油)和干冰(固体二氧化碳).
注: 缺乏干冰时, 可以使用液态氮气或液态空气或其他适当的冷却剂, 也可使用半导体致冷器(当用液态空气时应使它通入旋管金属冷却器并注意安全).
3 试剂
3.1无水乙醇: 化学纯
4 准备工作
4.1 制备含有干冰的冷却剂时, 在一个装冷却剂用的容器中注入工业乙醇, 注满到器内深度的2/3处. 然后将细块的干冰放进搅拌着的工业乙醇中, 再根据温度要求下降的程度, 逐渐增加干冰的量. 每次加入干冰的时, 应注意搅拌, 不使工业乙醇外贱或溢出. 冷却剂不再剧烈冒出期体之后, 添加工业乙醇达到必要的高度.
注: 使用容剂汽油制备冷却剂时, 最好在通风橱中进行.
4.2无水的试样直接按本方法4.3开始试验. 含水的试样试验前需要脱水, 但在产品质量验收试验及仲裁试验时, 只要试验的水分在产品标准允许范围内, 应同样按本方法4.开始试验.
试样的脱水按下述方法进行, 但是对于含水多的试样应先经静置,取其澄清部分来进行脱水.
对于容易流动的试样, 脱水处理是在试样中加入新煅烧的粉状硫酸钠或小粒状氧化钙,并在10~15分钟内定期摇荡,静置,用干燥的滤纸滤去澄清部分。

对于粘度大的试样,脱水处理是将试样预热到不高于50℃,经誓言层过滤。

食盐层的制备是在漏斗中放入金属网或少许棉花,然后在漏斗上铺以新煅烧的粗食盐结晶。

试样含水多时需要经过2~3个漏斗的食盐层过滤。

1
4.3在干燥、清洁的试管中注入试样,使液面满到环形标线处。

用软木赛将温度计固定在试管架中央,使水银球距管底8~10毫米。

4.4装有试样和温度计的试管,垂直地浸50±1℃水浴中,直至试样的温度达到50±1℃为止。

5 试验步骤
5.1从水浴中取出装有试样和温度计的试管,擦干外壁,用软木塞将试管牢固地装在套管中,试管外壁与套管外壁要处处距离相等。

装好的仪器要垂直地固定在支架的夹子上,并放在室温中静置,直至试管中的试样冷却到35±5℃为止。

然后将这套仪器浸在装好冷却剂的容器中。

冷却剂的温度要比试样的预期凝点低7~8℃。

试管(外套管)浸入冷却剂的深度应不少于70毫米。

冷却试验时,冷却剂的温度比需准确到±1℃,当试样的温度冷却到预期的凝点时,将浸入到冷却剂的仪器倾斜到45度,并将这样的倾斜状态保持1分钟,但仪器的试样部分仍要浸在冷却剂内。

此后,从冷却剂中小心取出仪器,迅速地用工业乙醇擦拭套管外壁,垂直放置仪器并透过套管观察试管里的液面是()有移动过的迹象。

注:测定低于0℃的凝点时,试验前应在套管的底部注入无水乙醇1~2毫升,
5.2当液面位置有移动时,从套管中取出试管,并将试管重新预热至试样达50±1℃,然后用比上次试验温度低4℃或其他更低的温度重新进行测定,直至()试验温度能使液面位置停止移动为止。

注:试验温度低于-20℃时,重新测定前应将装有试样和温度计的试管放在室温中,待试样温度升到-20℃,才将试管浸在水浴中加热。

5.3当液面的位置没有移动时,从套管中取出试管,并将试管重新预热至试样达50±1℃,然后用比上次试验温度高4℃或其他更高的温度重新进行测定,直至()试验温度能使液面位置有了移动为止。

5.4找出凝点的温度范围(液面位置从移动到不移动或从不移动到移动的范围)之后,就采用比移动的温度低2℃,或采用比不移动的温度高2℃,重新进行试验,如此重复试验,直至确定()试验温度能使试验的液面停留不动()提高2℃又能使液面移动时,就取使液面移动的温度,作为试样的凝点。

5.5试样的凝点必须进行重复测定,第二次测定时的开始试验温度,要比第一次所测出的凝点高2℃。

6 精密度
用以下数值来判断结果的可靠性(95%置信度)
6.1 重复性
同一操作者重复测定两个结果之差不应超过2℃
6.2再现性
由两个试验室提出的两个结果之差不应超过4℃
注:本精密度是于1980年用5个试样,在13个试验室开展统计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得来的。

7报告
7.1取重复测定两个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样的凝点。

注:如果需要检查试样的凝点是符合技术标准,应采用比技术标准所规定的凝点高1℃来进行试验,此时液面的位置如能够移动,就认为凝点合格。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工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起草。

本标准首次发布于1964年。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