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品检测的标准
230号齿轮油油品检测标准

230号齿轮油油品检测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230号齿轮油油品的粘度、闪点、酸碱度、水分、机械杂质、抗氧化性、抗磨性能和极压性能等检测项目的标准。
1. 粘度检测
采用GB/T 3142或ISO 5509中的方法测定。
在温度为40℃时,其运动粘度应在19.8mm²/s~26.1mm²/s之间。
2. 闪点检测
采用GB/T 267或ISO 2719中的方法测定。
其闭杯闪点应不低于100℃。
3. 酸碱度检测
采用GB/T 7307或ISO 6378中的方法测定。
齿轮油的酸碱度应在7.5~8.5之间。
4. 水分检测
采用GB/T 260或ISO 6378中的方法测定。
齿轮油中的水分含量应不大于0.2%。
5. 机械杂质检测
采用GB/T 511或ISO 4598中的方法测定。
齿轮油中机械杂质的含量应不大于0.05%。
6. 抗氧化性检测
通过老化试验,对齿轮油的氧化诱导期进行测定,要求其氧化诱导期应不低于20分钟。
7. 抗磨性能检测
采用四球机试验法进行测定,要求齿轮油的抗磨性能应达到规定要求。
8. 极压性能检测
采用四球机试验法进行测定,要求齿轮油的极压性能应达到规定要求。
以上是230号齿轮油油品检测标准的详细规定。
各项目检测方法的详细操作步骤请参照相应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进行操作。
油品清洁度检测标准

油品清洁度检测标准油品清洁度是指油品中悬浮的杂质和沉积物的含量,是评价油品质量和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油品清洁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寿命,因此对油品清洁度的检测标准具有重要意义。
一、检测方法。
1. 可视法,利用肉眼观察油品的透明度和颜色,以判断油品中是否存在较大的杂质和沉积物。
2. 滤膜法,将待检测的油品通过特定的滤膜,然后观察滤膜上的沉积物的数量和颗粒大小。
3. 粒度法,利用粒度仪测定油品中悬浮颗粒物的大小和分布情况,从而判断油品的清洁度。
二、检测标准。
1. 国际标准,ISO4406-1999《液压流体污染度的等级划分》是国际上常用的油品清洁度检测标准,通过对油品中颗粒物的数量和大小进行等级划分,从而评价油品的清洁度。
2. 行业标准,不同行业针对不同用途的油品制定了相应的清洁度检测标准,如汽车发动机油的清洁度标准、液压油的清洁度标准等。
三、影响因素。
1. 油品的来源,不同原油和生产工艺会对油品的清洁度产生影响,因此油品的来源是影响其清洁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2. 使用环境,油品在不同的使用环境下,受到的污染程度也会有所不同,如工业设备和汽车发动机的油品受到的污染程度就会有所差异。
3. 使用方式,油品的使用方式和周期也会对其清洁度产生影响,如长时间高温使用会加速油品的老化和污染。
四、提高油品清洁度的方法。
1. 选择优质油品,优质的原油和生产工艺会使油品的清洁度更高,因此在选用油品时应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优质产品。
2. 定期更换油品,根据设备使用情况和油品清洁度,定期更换油品,保持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3. 加强油品过滤,在设备使用过程中,加强对油品的过滤和净化,减少油品中的杂质和污染物。
五、结论。
油品清洁度检测标准是评价油品质量和性能的重要指标,通过科学的检测方法和严格的标准,可以有效评价油品的清洁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油品的清洁度,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因此,对油品清洁度的检测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加油站的油品标准与检测技术

用于液压系统的液体传 递和润滑。
油品特性与用途
汽油
易燃易爆,具有较高的辛烷值和燃烧效率, 为汽车提供动力。
润滑油
减少摩擦、磨损,冷却、清洁机械部件。
柴油
低挥发性,高热值,适用于重型机械和运输 工具。
液压油
传递压力、润滑液压系统元件,保持系统稳 定运行。
油品质量的重要性
油品质量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01
VS
详细描述
生物检测法是利用微生物或细胞等生物材 料对油品中的有害物质进行检测。例如, 利用细菌或细胞对油品中的有毒物质进行 富集和检测,以评估油品的安全性和环保 性。这种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可 以检测出微量的有害物质。
04
油品检测设备与仪器
化学分析设备
气相色谱仪
用于检测油品中的烃类化合物 ,如汽油中的辛烷、苯等。
高效液相色谱仪
用于检测油品中的有机酸、酯 类等有机化合物。
原子吸收光谱仪
用于检测油品中的金属元素, 如铅、铁等。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用于检测油品中的特定化合物 ,如苯酚、甲酸等。
物理检测设备
粘度计
用于测量油品的粘度,以评估其流动 性和润滑性能。
水份仪
用于检测油品中的水分含量,以防止 油品变质。
闪点仪
物理检测法
总结词
通过物理手段对油品的物理性质进行检测,以评估油品的质量和性能。
详细描述
物理检测法包括粘度、闪点、水分、机械杂质等检测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快速、简便地检测出油品的 物理性质,如粘度、密度、颜色、气味等,从而评估油品的质量和性能。
生物检测法
总结词
利用生物手段对油品中的有害物质进行 检测,以评估油品的安全性和环保性。
油品检测标准

汽油检测
汽油,是种从石油里分馏或裂化、裂解出来的具有挥发性、可燃性的烃类混合物液体,可用作燃料。
国联质检(UNQD)检测服务免费TEL:4008004990
国联质检中心拥有专业的油品检测与分析技术团队,依靠中心的先进检测设备,运用多年的检测经验,参照GB、ASTM、TP、ISO、UOP、JIS、EN等标准,进行高效、准确的检测,实验数据精准,根据实验结果出具相关检测报告。
普通柴油:GB 252-2011
色度、氧化安定性、硫含量、酸度、10%蒸余物残炭、灰分、铜片腐蚀、水分、机械杂质、
运动粘度、凝点、冷滤点、闪点(闭口)、十六烷值、馏程、密度
柴油机燃料调和用生物柴油(BD100):GB/T 20828-2007
密度、运动黏度、闪点(闭口)、冷滤点、硫含量、10%蒸余物残炭、硫酸盐灰分、水含量、机械杂质、
凝点、冷滤点、闪点(闭口)、着火性(十六烷值、十六烷指数)、馏程、密度、脂肪酸甲酯
生物柴油调和燃料(B5):GB/T 25199-2010
氧化安定性、硫含量、酸值、10%蒸余物残炭、灰分、铜片腐蚀、水分、机械杂质、运动黏度、
闪点(闭口)、冷滤点、凝点、十六烷值、密度、馏程、脂肪酸甲酯、润滑性、多环芳烃
车用乙醇汽油调和组分油:GB/T 22030-2008
抗爆性{研究法辛烷值(RON)、抗爆指数(RON+MON)/2}、铅含量、馏程、蒸汽压、实际胶质、诱导期、
硫含量、硫醇(博士试验、硫醇硫含量)、铜片腐蚀、水溶性酸或碱、机械杂质及水分、有机含氧化合物、
苯含量、芳烃含量、烯烃含量、锰含量、铁含量
检测柴油的几项标准

检测柴油的几项标准
柴油检测的几项标准包括:
1. 氧化安定性:柴油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抵抗空气氧化的能力称为氧化安定性。
2. 硫含量:硫含量是车用柴油的重要指标之一,硫含量过高,会加重柴油机的腐蚀程度,并对环境造成污染。
3. 10%蒸余物残炭:这是指柴油在标准规定的试验条件下,烧剩下的残渣中的碳含量。
4. 灰分:灰分是指柴油完全燃烧后,剩下的无机物质的质量与原柴油质量之比。
5. 铜片腐蚀:这是评价柴油对金属腐蚀性的指标。
6. 水分、机械杂质、润滑性、多环芳烃含量、运动黏度、凝点、冷滤点、闪点(闭口)、着火性(十六烷值、十六烷指数)、馏程、密度、脂肪酸甲酯、色度、酸度、灰分、铜片腐蚀等也是柴油检测的重要指标。
此外,柴油油品检测还可以通过看颜色,闻气味,看杂质,看粘度和泡沫的方法检测:
1. 看颜色:常用优质的柴油应为无色、浅黄色或浅棕色的透明液体,而颜色发黑发暗呈酱油色,为低标号掺配油。
2. 闻气味:优质柴油油味正常,劣质柴油有刺激性气味。
3. 看杂质:取少量燃油,将燃油全部经滤纸过滤,观察滤纸是否滤出杂质。
4. 看粘度和泡沫:柴油本身的粘度较大,随着温度下降粘度会变得更大,即:低气温下柴油的流动性较差。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果还有疑问,建议咨询专业人士。
油炸之后的油品检测标准(一)

油炸之后的油品检测标准(一)
油炸之后的油品检测标准
引言
•油炸食品在我们的饮食中非常常见,然而,油品质量直接影响着食品的口感和健康程度。
•为了确保消费者能够享用到高质量的油炸食品,油品检测标准在相关行业中起着重要作用。
检测项目
1. 酸价检测
•酸价是衡量油品新鲜程度和氧化程度的重要指标。
•酸价过高可能表明油品遭受了氧化或污染。
•根据相关标准,油品酸价通常应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2. 过氧化值检测
•过氧化值是衡量油脂氧化程度的指标,过高的过氧化值表明油品质量存在问题。
•高温油炸过程中会产生大量自由基,加速油脂的氧化。
•通过检测过氧化值,可以评估油品的氧化状况,确保油脂的质量和稳定性。
3. 清洁度检测
•清洁度是衡量油品卫生状况的关键指标。
•油炸食品中的残留物可能会影响食品的品质和卫生安全。
•通过检测油品的残留物含量,可以确保油炸食品的卫生质量。
4. 抗氧化指数检测
•抗氧化指数是衡量油脂抵抗氧化的能力的重要指标。
•抗氧化剂在油品中起到延长使用寿命和保持质量稳定的作用。
•通过检测抗氧化指数,可以评估油品中抗氧化剂的有效性和油脂的抵抗氧化能力。
结论
•以油炸食品为例,油品检测标准的严格执行对于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酸价、过氧化值、清洁度和抗氧化指数是油品检测的重要项目。
•只有通过科学的检测方法和标准,才能保证消费者能够享用到无污染、高质量的油炸食品。
菜籽油检验标准

菜籽油检验标准
菜籽油的检验标准通常由国家标准化机构或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制定和管理。
这些标准旨在确保菜籽油的质量、安全和符合食品卫生标准。
以下是一些可能涉及的检验标准内容:
1. 成分含量:包括油脂含量、酸价、过氧化值等指标的测定,以评估油脂的纯度和新鲜度。
2. 理化性质:包括密度、折光率、色泽等物理化学性质的测定,用于评估菜籽油的外观和基本性质。
3. 杂质含量:检测菜籽油中可能存在的杂质,比如游离脂肪酸、水分、残留溶剂等,以确保油品符合食品卫生安全标准。
4. 气味和口感评估:对菜籽油的气味、口感进行评估,确保其没有异常气味或味道。
5. 重金属和有害物质:检测油中重金属如铅、汞等以及其他有害物质的含量,确保其符合安全标准。
这些标准通常被制定为法定要求,供生产商、检验机构和监管部门参考,以确保市场上流通的菜籽油符合安全、健康和质量要求。
具体的检验标准可能会因国家或地区而异,建议查询当地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或国家标准化机构发布的相关标准文件以获取最准确的信息。
石油行业油品质量检测标准

石油行业油品质量检测标准为了确保石油行业油品质量合格,保证车辆安全运行和环境保护,制定了一系列油品质量检测标准,本文将从共性指标、细分行业、油品种类和最新发展等方面进行展开论述。
一、共性指标石油行业的油品质量检测涉及各类共性指标,包括外观、颜色、气味、密度、粘度、凝点、闪点、燃烧性能、组分分析、含硫量等。
这些指标可以通过标准化测试方法得到准确的结果,确保油品质量达标。
二、细分行业石油行业根据油品用途的不同,可以细分为汽油、柴油、润滑油、煤油等多个行业。
每个行业都有相应的油品质量检测标准。
例如,汽油行业关注辛烷值、燃烧性能等指标;柴油行业则注重凝固点、灰分、含硫量等指标。
制定并执行行业标准可以保证各类油品符合特定用途的要求。
三、油品种类除了细分行业,油品还有多种不同的品种,如普通汽油、高级汽油、航空煤油、工业柴油等。
不同品种的油品在质量指标上存在差异,因此需要制定相应的检测标准。
这些标准包括油品组成、密度、闪点、蒸发残留物、硫含量等。
四、最新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油品质量检测标准也在不断更新。
利用新技术,例如质谱仪、红外光谱仪等,可以更加精确和快速地检测油品质量。
此外,需要关注新型油品的检测标准,如生物柴油、液化天然气等新能源汽车燃料。
小节一:共性指标油品质量检测中最基本的共性指标包括外观、颜色、气味等。
此外,还需要测量油品的密度、粘度、凝点、闪点、燃烧性能、组分分析、含硫量等指标以确保油品质量合格。
小节二:细分行业根据油品用途的不同,可以将石油行业细分为汽油、柴油、润滑油、煤油等行业。
每个行业都有相应的油品质量检测标准,以确保油品符合特定用途的要求。
小节三:油品种类石油行业涉及多种不同的油品种类,每个种类的油品都有相应的检测标准。
这些标准包括油品组成、密度、闪点、蒸发残留物、硫含量等,以确保不同种类的油品质量合格。
小节四:最新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油品质量检测标准不断更新。
采用新技术可以更加精确和快速地检测油品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准名称
标准号
RHY5301汽车动力转向液复合剂
QSY RH3009-2003
RHY5211汽车自动传动液复合剂
QSY RH3010-2003
RHY5011液压油复合剂
QSY RH3011-2003
RHY3311二冲程汽油机油复合剂
QSY RH3012-2003
RHY3131柴油机油复合剂
变压器油中T501添加剂含量测定法
36
QJ/DSH 274-88(1998)
有机化合物熔点测定法(差示扫描量热法)
37
QJ/DSH 275-1998
润滑油氧化起始温度测定法(差示扫描量热法)
38
QJ/DSH 276-1998
内燃机润滑油氧化诱导期测定法(压力差示扫描量热法)
39
QJ/DSH 277-88(1998)
润滑油泡沫特性测定法
ASTM D892-74
9
GB/T12581-90
加抑制剂矿物油的氧化特性测定法
ASTM D943-81
10
GB/T2433-2001
添加剂和含添加剂润滑油硫酸盐灰份测定法
ISO3987-1980
11
GB/T258-77
汽油,煤油,柴油酸度测定法
12
GB/T259-88
石油产品水溶性酸及碱测定法
KTG抗磨燃气轮机油
QSY RH2089-2003
序号
标准号
标准名称
采用国际标准
1
GB 6488-86
化工产品折光率测定法
2
GB/T 17144-1997
石油产品残炭测定法(微量法)
3
GB/T 6540-86
石油产品颜色测定法
ASTM D1500-1982
4
GB/T 7304-2000
石油产品和润滑剂酸值测定法(电位滴定法)
GB/T3535-83
石油倾点测定法
19
GB/T387-90
深色石油产品硫含量测定法(管式炉法)
TOCT1437-75
20
GB/T4945-2002
石油产品和润滑剂酸值和碱值测定法(颜色指示剂法)
ASTM D974-1964
21
GB/T508-85
石油产品灰分测定法
22
GB/T5096-85
石油产品铜片腐蚀试验法
催化裂化汽油族组成测定法(气相色谱法)
44
QJ/DSH291-1998
石蜡碳数分布和异构烷烃含量测定法(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
45
SH/T0059-1996
润滑油蒸发损失测定法(诺亚克法)
DIN51581-83
46
SH/T 0070-91
用过的内燃机油中氧化值和硝化值的测定法(红外光谱法)
MOBIL METHOD1067-84
ASTM D130-1983
23
GB/T509-88
发动机燃料实际胶质测定法
TOCT1567-56
24
GB/T510-83
石油产品凝点测定法
25
GB/T511-88
石油产品和添加剂机械杂质测定法(重量法)
TOCT6370-59
26
GB/T6536-1997
石油产品蒸馏测定法
27
GB/T7305-87
分子量测定法(饱和蒸汽压法)
32
QJ/DSH 242-88(1998)
润滑油的结构组成计算法
33
QJ/DSH 243-88(1998)
原油中沥青质胶质及蜡含量测定法(氧化铝吸附法)
34
QJ/DSH 246-88(1998)
使用过润滑油不溶物含量测定法(薄膜过滤法)
35
QJ/DSH 251-88(1998)
51
SH/T 0270-92
添加剂和含添加剂润滑油的钙含量测定法
52
SH/T 0297-92
添加剂中钙含量测定法
53
SH/T 0604-2000
原油和石油产品密度测定法(U形振动管法)
54
SH/T 0607-94
橡胶填充油,工艺油及石油衍生油族组成测定法(白土-硅胶吸附色谱法)
ASTM D2007
55
47
SH/T 0163-92
石油产品总酸值测定法(半微量颜色指示剂法)
ASTMD 3339-80
48
SH/T 0165-92
高沸点范围石油产品高真空蒸馏测定法
49
SH/T 0246-92
轻质石油产品中水含量测定法(电量法)
50
SH/T 0253-92
轻质石油产品中总硫含量测定法(电量法)
ASTM D3120-82
内燃机油中铬含量测定法(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40
QJ/DSH 281-88(1998)
油品比色测定法(72型分光光度计法)
41
SH/T0704-2001
石油及石油产品中氮含量测定法(舟进样化学发光法)
42
QJ/DSH 288-1998重整原料油族组成测定法( Nhomakorabea相色谱法)
43
QJ/DSH 289-1998
QSY RH3013-2003
RHY3221通用内燃机油复合剂
QSY RH3014-2003
RHY6331KTG抗磨燃气轮机油复合剂
QSY RH3015-2003
RHY6343KTL汽轮机油复合剂
QSY RH3016-2003
RHY6341KTP汽轮机油复合剂
QSY RH3017-2003
RHY3061汽油机油复合剂
TOCT6307-75
13
GB/T260-77(88)
石油产品水分测定法
14
GB/T261-83
石油产品闪点测定法(闭口杯法)
ISO2719-1973
15
GB/T262-88
石油产品苯胺点测定法
16
GB/T264-83
石油产品酸值测定法
17
GB/T265-88
石油产品运动黏度测定法和动力粘度计算法
18
石油和合成液抗乳化性能测定法
ASTM D1401-67
28
GB/T8021-87
石油产品皂化值测定法
29
GB/T11143-89
加抑制剂矿物油在水存在下防锈性能试验法
ASTM D665-83
30
QJ/DSH 290-1998
润滑油中21种元素含量测定法(MOA型油料分析光谱仪法)
31
QJ/DSH 241-88(1998)
QSY RH3018-2003
长寿命液压油
QSY RH2090-2003
DTD电厂专用柴油机油
QSY RH2018-2003
四冲程摩托车油
QSY RH2022-2004
清洁液压油
QRH RH2083-2003
KTL长寿命汽轮机油
QSY RH2087-2003
KTP优质抗氧防锈汽轮机油
QSY RH2088-2003
ASTM D664-81
5
GB/T 7325-87
润滑脂和润滑油蒸发损失测定法
ASTM D972-56
6
GB/T 8926-88
用过的润滑油不溶物测定法
ASTM D893-85
7
GB/T11137-89
深色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逆流法)和动力粘度计算法
ASTM D445-86
8
GB/T12579-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