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合集下载

初中历史教学中素质教育的落实

初中历史教学中素质教育的落实

历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摘要:历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虽然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但它的运用和实施可以体现在教育过程的任何细枝末节之中,一堂课,一次活动,一门学科的学习中等等都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环节与阵地。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涵盖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知识,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素质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青少年一代真正学习中国古代史、近现代史,还是从初中一年级开始的。

因此,这阶段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初步系统地认识中国历史的发展状况.而且能使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

一个历史教师也可以说是一个“政治”教师,任课者应以正确的历史观点.阐述历史事件,评价历史史实。

因此,他首先必须认真学习、领会新颁“课程标准”,深入钻研教材,精心备课。

备教法、备学法、以学生为主体、制订好相应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

勇于改革、勇于探索,淘汰以往陈旧的教学方法。

在课堂45分钟教学中.“指导——自主学习”教学方法是对先教后学的传统教学模式的挑战。

关键词:素质教育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历史教学法素质教育虽然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但它的运用和实施可以体现在教育过程的任何细枝末节之中,一堂课,一次活动,一门学科的学习中等等都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环节与阵地。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涵盖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知识,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素质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初中学生虽然在小学语文、社会、思品等科的教材中接触过一些零星的历史故事,但这不是作为“史”来学习的,而是作为“文”来学的。

青少年一代真正学习中国古代史、近现代史,还是从初中一年级开始的。

因此,这阶段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初步系统地认识中国历史的发展状况.而且能使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

教师良好的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

一个历史教师也可以说是一个“政治”教师,任课者应以正确的历史观点.阐述历史事件,评价历史史实。

初中历史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施

初中历史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施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施素质教育已提出很多年了,但我们素质教育的开展却不尽人意。

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多年来我一直身体力行地在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

结合多年来的历史教学,我就谈一下在历史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的问题。

1.打破唯分数论的思想禁锢,启迪学生的智慧要真正的在历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首先我们要冲破应试教育唯分数论的桎梏。

就历史教学实践而言,考高分只是其中的一个侧面,我认为比分数更重要的是通过历史课的教学,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人生观,要学会正确地分析与评价历史上的重要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

读史使人明智,我们可以总结历史上的经验教训,以启迪我们的人生智慧,并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

我在历史教学中,并不过多关注学生的分数,倒特别注意学生的思想深处有没有受到感染。

比如,在讲到吴越争霸时,我让学生了解吴越争霸这一历史事件仅是基本,更重要的是我们从越王勾践身上学到了什么?我们是否感悟到了对我们人生有没有帮助的一些人生哲理呢?有同学回答说要奋斗,有同学说要不忘耻辱,有同学甚至说要善于隐忍,还有的说要抓住时机打击敌人、敢于冒险。

我对他们的说法都给予了肯定和赞扬,并作一总结:要成大事,这几方面缺一不可,要特别注意在这几个方面磨炼自己的性格。

并特别强调,成大事者,机会不到必须隐忍,而一旦机会到来,必不能让机会溜走。

当然,即使是时机成熟,也有风险,什么是都没有绝对的保证,要敢于冒险。

过去的政治斗争、军事斗争如此,当今社会的商业竞争也是如此。

让学生明白了这些道理,对这一历史事件的学习就得到了升华。

2.实施素质教育重视从教学方式的转变入手在认识到素质教育对人的发展对社会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之后,我们还要做到如何落实素质教育?要落实素质教育,学习方式的转变则是重要手段。

就学习方式而言,学习可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两大类型。

我们不能绝对的否定接受学习,不能只肯定发现学习,两种学习方式同样重要。

那么,要实施素质教育,我们又该如何转变教学方式呢?2.1要引导学生主动接受历史教育。

浅议历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浅议历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浅议历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初中历史课教学担负着知识传授、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三大任务。

在教育转轨的形式下,如果能全面完成这三大任务,并赋予新的时代内容,那么素质教育的目标就能达到。

为了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初中历史教学活动中,应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思想教育历史学科有鲜明的科学性和思想性,肩负着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任务。

今天我们要使学生“成才”,首先要使其“成人”。

利用历史学科的特点,充分发挥其独特的功效,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国情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卫国之心,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远大目光和忧患意识,是我们初中历史教师的神圣使命。

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应注重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情教育。

l.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人们对祖国的深厚的感情。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存发展中,逐渐凝结了对祖国的崇高爱国主义情感,形成了热爱祖国的浩然正气和民族气节。

在初中历史教材中,有数不清的一身正气的民族英雄。

有许多可歌可泣的爱国之举。

西汉名将霍去病,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爱国忘家精神,戎马一生,战功显赫,终年24岁。

清代抵抗外国侵略,反而获罪谪戍的林则徐。

……他们爱国的方式各不相同,但他们都以天下为己任,不计个人的得失。

爱国主义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巨大的凝聚力,也是推动中华民族发展的巨大精神力量。

中华民族在多次民族危亡之秋,之所以没有亡国,与爱国主义精神的作用直接有关系。

作为初中历史教师,以历史知识为载体,倡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力图使学生树立以振兴中华为己任的思想。

2.国情教育。

初中历史教学中进行国情教育,不仅仅是简单地让学生了解一些历史知识、历史人物和重大事件,而是应该教会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把中国历史放到整个世界历史发展的过程中进行客观的分析和比较,从而获得对中国国情的正确认识。

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施

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施

给学 生 ,以谆 谆善诱 的方式引导学生 ,让学生 自主的学 习,以培养
学生各方 面的能力 为主 ,使 学生摆脱学习 的被动性 ;师生之 间建 立 起 民主 、平等 、相互沟通 、相互促进 的新型关系 ,并引导学生在 些 基础上形 成 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再次 ,就是应让学 生主动参 与 到教学 活动中来。历史知识不是靠表面就可 以参透其 中道 理的。所 谓学史可 以明志 , 学史可以知今 , 只有真正学好 了历史才能做到 “ 古 为今用 ,洋为中用” 。 而 学习历 史仅靠 空洞 的说教 和乏味的背诵是很
有这样 ,才能实现学生的思想、能力以及全面素质的教育。
难奏效 的。实践是知识 的来 源 ,没有实践 的知识 只能是无 源之水 , 无本之木 。学 生主动参与课 堂教学活动 ,独立分析 和解决 问题 ,发
现新 问题 ,多 提新 问题 ,这 些都可以增强学生 的学 习的积极性 ,给 学生 以发 挥 自己的想象 力 、创造力的有效空间 ,给学生 以更 多的机 会展示 自己 ,挖掘潜力 ,从 而体会到学习 的轻松与愉悦 ,并 以更 加 投入 的身 心去迎接新 的学 习生活 。 2 .教 师主动为学生创 造学习的良好氛围。 学生 是学 习的主观因素 ,而 良好 的学习环境则为学生学 习提供
在历史课堂 中使用现代化教学媒体能够唤起学生认识 、情感 、兴趣 的情境 ,提高教学效率 ,改变知识 的呈现方式和呈现途径 ,扩大教 学规模 ,增加课堂容量 ,使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现代化教学手段 的 魅力 。从而提高学生素质 ,为他们 以后接触和掌握现代化科技水平 打下 良好 的基础 。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 作 为 项宏伟的社会系统工程 ,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 的无私奉献和加倍

初中历史教育中的素质教育

初中历史教育中的素质教育

浅谈初中历史教育中的素质教育【摘要】实施素质教育是当代教学改革的主课题,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活动,所以用各种方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历史兴趣,是素质教育的前提;改革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开发学生历史智能,是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恰到好处的突破教学重点是素质教育的重点。

【关键词】课堂教学;素质教育;兴趣;历史智能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历史教育,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反复重申了对青少年进行历史教育的重要性。

国家教委颁布的《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开宗明义地强调指出:“历史课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占有重要地位,对提高全民族素质,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起着积极作用。

”因此,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更应上好历史课,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力争面向全体,全面提高,让学生主动发展。

素质教育是一种主题性教育,新的增长方式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强调人的作用,一切为了人,以人为中心,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素质教育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旨在弘扬人的主题精神。

作为主体性的素质教育包含了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与参与性等方面的内涵,体现了教育现代化的时代精神。

而实施素质教育是当代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课题,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活动。

如何在初中历史学科课堂教学中体现素质教育的三要义,从而实现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达到让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学有特长,是众多从事中学历史学科教学的教育工作者正在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下面就如何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谈几点粗浅的做法:1.确定好历史课教学目的确定好历史课教学目的,充分发挥历史课堂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功能。

历史课堂教学作为一个实践过程和人际交往过程,具有心理培养的功能。

因此,在确定历史课堂教学目的时,要全面地辨证地理解历史教学传授基础知识,培养能力,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三项任务之间的关系。

这项任务,从总体上说应是同步的,要寓思想教育、能力培养于基础知识传授之中,应是掌握基础知识和培养基本素质,注重能力培养(发现发展学生的潜能),进行思想教育,实施素质教育。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劫 后 大 火 焚 烧 , 为 一 片 废 墟 , 今 不 能 修 行表扬 。在激励学生竞赛的同时 , 成 至 肩负起这一伟大而光荣的历史使命 。 我特别注 程度 卜
复 。为什么帝 罔辛义列强伴随各 国瓜分 和 意对学生不 良竞争心理的矫正 , 很多优秀生

作者单位 : 河南省沁阳市第二中学
使 教 和 学 产 生共 鸣 、 生 动 力 和 主 动 性 , 产 这 回答这个 问题? ” 复习巩固 、 堂/ i 时我 课 b ̄ l J
总之 , 要认 识到 实施素质 教育需 要一
既符合教育规律义符合 学生的身心发展规 采 用男 女分 组 、 级竞 赛 的形 式 , 才能形成 历史学 班 每次 按 个较 为长期 的实践过程 ,
获胜 的人 , 才是真正的强者。 对于那些考试 失败的学生 , 帮助他们找 出失败 的原因后 ,
合 作。现今 的国际竞争 , 是科技的竞争 ,
人才素质的较 。所以 , 作为历史教师教学 生学会创造 , 学会学习及做人 , 学会竞 争与
我会及时 帮他们调整 学习情 绪 , 增强对失
败 的心 那 承 受力 。

教 学 生 学会 创 造
租借 了我 国大 片的领土 , 不断扩 大势力 日益 密切 、 并 这就需要 2 世纪 的劳动者具有 1
创造是人类 的特征之一 , 是人类生存发 范围 , 步控制 了我 国的经济命 脉 , 逐 直到解 合作精神。教学 中, 我注重对学生合作精神
展的手段 , 由于当今社 会高科技的发展 , 放前夕 , 国仍然是一个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 的培养 , 我 我 例如课堂小测 时 , 我采用 的是抽查 国必 须从 劳动 密集 型转 向知识 密集 型社 会的国家呢?学生听后 , 群情激 昂 , 复仇 的 和 学 生 互 查 相 结 合 的 方 法 , 挥 学 生 的互 发

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落实素质教育

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落实素质教育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落实素质教育摘要:本文阐述了在初中历史课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的问题,并提出了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途径,以期更好地完成历史教学中提出的新任务和要求。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中最重要的方针政策。

历史教学作为整个教育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如何在历史课堂中推行素质教育,成为我们一线历史教师的重要任务。

以下笔者就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落实素质教育方面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一、良好的教师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教师是教育过程的引导者,肩负着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他的一言一行直接关乎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塑造。

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发挥主导作用,本身就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

首先,教师应该具备广博的知识,努力加强自身的文化素质培训,认真学习、领会教育部新颁布的“课程标准”,深入钻研教材,精心备课,以学生为主体,制定相应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等,努力做到活到老、学到老,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素质;其二,应该加强历史教师的师德教风建设。

无论在课内还是课外,教师都要为人师表,热爱学生,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情感交融的开放性师生关系,使学生树立自尊、自信的观念。

要热爱每一个学生,相信学生可以做得更好;要把微笑带进课堂,注重激励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善于鼓励学生发言,当众表扬回答问题正确的学生,让学生感到自己是一个成功者,有信心进入到下个层次的学习,真正为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这样,不仅使师生关系和谐,而且使学生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情趣和努力探索获得成功的强烈愿望,为进一步实施素质教育打下良好基础。

二、发挥历史学科的德育功能,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新课程标准之下,加强德育教育,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是目前中学历史教学的目标,尤其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对德育教育更为关键。

要完成这一目标就要求历史教师抓住学科特点,课前必须认真研究教材,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因素,循序渐进,制定多元目标,采取灵活性、多样性的教学方式和手段,针对学生实际,结合时势,做到让学生在学习历史史实的同时,就受到相应德育的教育,达到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学目标。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摘要: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那么中学历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究竟有什么地位和作用,本文从如下三个方面予以论述。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素质教育1中学历史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创新能力1.1思维的深刻性和概括性思维的深刻性和概括性指的是学生善于透过历史的现象抓住历史的本质揭示历史的发展规律。

它表现在学生在对历史知识或历史史料高度概括后集中而系统的转移。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设计一些反映历史现象与本质的题目,培养学生思维的概括性和深刻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1.2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是指学生善于根据史实,独立思考,不唯书,不唯师,不盲从,不满足现成的方法和答案,表现出果断和怀疑的品质。

思维的创造性是以批判性为前提的。

照搬照抄,不求甚解,因循守旧,唯唯诺诺,就不会有思维的批判性,更谈不上创造能力。

现行教材在这方面都有较多的“想一想”、“试一试”和“思考和联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并拓展这一类的思维训练。

2 中学历史教学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的观察、记忆、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等诸方面的能力,都是在了解历史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形成的。

中学历史教学同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1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记忆、思维等独立学习历史知识的能力,还可以从学科特点出发,使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联系实际进行自我教育,将历史知识运用于其他学科,培养他们综合运用历史之的能力。

2.2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就是要使我们的学生能把书本知识与社会实际联系起来,能够创造性的运用所学知识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包括自然与社会),改善我们的生活质量。

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完全可以进行一系列以实践活动为主的开放式教学,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接触社会,接触自然,以直接体验的方式来进行学习,实现知行的统一。

历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历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历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二十一世纪需要大批的高素质人才,而历史教学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国民素质,有着重要作用。

历史教学不仅对学生知识的增长和智力的发展起着特殊作用,而且对学生的性格、气质、思想品德等基本素质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

中学历史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理念,通过知识传授、“学生为主” 、能力培养、思想教育等关键环节把素质教育理念深入贯穿到课堂教学中去。

一、传授知识是历史课堂教学的主干长期的历史教学实践,证明:历史课堂教学只有将能力培养、知识传授、思想教育、三者结合起来,才是成功的、完美的。

首先,传授历史知识永远是历史课堂教学的主干。

如果历史课堂教学忽视了历史知识的传授,那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都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那到底该传授些什么知识呢?这需要视具体情况而论。

比如一个历史事件,我们要掌握的知识有: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再如一个历史人物,我们要掌握的知识有:时间、阶级、事迹、评价。

二、创设“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模式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传递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融、人际交往、思想共鸣的过程。

传统的历史教学多是一言堂,满堂灌。

新课改要求教师在历史教学时,要尊重学生个性差别,注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不搞一刀切,一言堂。

给学生读史料的时间,合理地创设问题情景,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敢于让学生发言,敢于让学生表现自己,敢于让学生标新立异,用积极的语言评价学生,充分肯定学生的优点,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设一种和谐、民主、愉悦的课堂教学气氛,是促进学生愉快学习,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方式。

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首先要深入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知识基础、学习习惯、理解能力、思维能力等,才能对症教学,有的放矢。

这就要求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特点,才能因材施教,教出好效果。

如讲“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一节时,组织学生讨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起引导作用,让学生积极发言,活跃思维,扩展思维,相互启发,集思广益。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历史学科素质教育探索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历史学科素质教育探索

标题: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历史学科素质教育探索摘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学科素质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本文主要探讨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进行历史学科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思维能力和道德品质。

一、引言历史学科作为初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知识性,更具有人文性和教育性。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历史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思维能力、道德品质和审美情趣。

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进行历史学科素质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1.贴近生活,具有时代性: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具有时代性的教学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例如,可以引入一些与现代社会相关的历史事件,引导学生思考现代社会与历史之间的联系。

2.突出重点,兼顾全面: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突出重点,兼顾全面。

既要注重历史知识的传授,也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和道德品质的培养。

三、教学方法的运用1.互动式教学: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互动式教学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

2.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生动形象地展示历史事件和人物,提高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感受,增强教学效果。

3.实践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参观历史遗址、听讲座等,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理解能力。

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道德品质1.思维能力培养: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和判断能力。

通过问题引导、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道德品质培养:历史学科具有丰富的德育资源,可以通过讲述历史人物和事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例如,可以讲述抗日战争中民族英雄的事迹,引导学生树立爱国主义精神。

五、评价与反思1.评价方式多元化:在评价学生时,应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维能力、道德品质的发展情况。

中学历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意义与方法

中学历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意义与方法

中学历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意义与方法历史是一门动态发展的学科,它既反映过去又面向未来。

高效率、高质量的历史教学活动,一方面有利于开发智力、增长知识,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意志情感与心理素质。

本文结合中学历史教学的具体内容,着重探讨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历史教学意义与具体方法,希望新形势下的历史教学活动能够更好地满足教育改革目标,符合时代发展需求。

标签:中学历史;素质教育;意义;方法历史学科凭借其知识教育与情感教育的双重作用,在推动素质教育发展中的重要性有目共睹。

因此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中学历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意义,积极探索全新的教学改革方案,优化历史课堂教学结构,创新教学思路,客观呈现历史学科的教育价值,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1.中学历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意义1.1中学历史教学有利于推动教学改革发展中学历史教学活动想要落实素质教育根本目标,必须摒弃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重新整合创新教学方案,遵循以生为本原则开展教育活动,尝试从学生视角为出发点思考问题与分析问题。

因此可以说,素质教育加快历史教学改革的步伐,而在此过程中执行的改革计划与改革措施符合新课标的发展需求,二者协调统一,共同促进、共同进步。

1.2中学历史教学有利于培育学生创新思维中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核心素养的重要时期,同样历史教学活动在素质教育工作的推动作用下做出一系列的改变与创新,趣味横生的教学内容与生动灵活的教学手段,激起中学生的参与兴趣和求知欲望,在此基础上深入探究与思考历史知识,深受历史文化的熏陶与感染,无形中提高历史问题的分析能力、处理能力与思维创新能力。

1.3中学历史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历史是一门人文性学科,历史文化内涵来自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产物,也是古代智慧的结晶。

中学生在学习历史文化知识过程中以史明鉴,通过汲取历史教训、学习历史经验而实现自我完善、自我管理与自我提升。

有关中学历史教学的素质教育发展,就是全面渗透历史文化的精华,将历史教学活动与学生的个性成长密切结合,学生在了解历史背景、掌握历史知识的同时,提升道德品质与综合素养。

论历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论历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论历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现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对历史教学的目标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及自主学习的探究的能力等等。

其实质就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在教学中充分体现素质教育。

然而全面发展的教育首先要从具有全面的基础知识开始,历史教育具有全面提高学生素养的优势。

一、历史教育无时无刻都在渗透素质教育我们说,学生的素质提高是指多方面的综合素质而言:道德水平、文化水平、健康水平、审美情趣,劳动技能以及智力和非智力的心理素养等,标志着学生素质的总水平。

然而,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历史教育具有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础作用。

首先,学习历史是深入探讨其他科学的基础。

历史科学它本身就包括了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文学、艺术、教育、宗教、民族等等基本知识,以大量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内容为背景。

如司马迁的《史记》就有关于天文算学、水利、地理等知识;初中教材还介绍了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孙思邈的《千金方》、沈括的《梦溪笔谈》、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科技巨著。

搞好学校历史教育,能大大开拓学生的视野,使思路敏捷、思维开阔,分析问题就有广阔的历史背景和丰富的知识基础,能增强判断力、理解力和思维的深刻性。

历史学科教育,对德育的作用更是不言而喻的。

在古今中外的历史长河中,有多少社会现象对学生进行政治和阶级观点教育是极好的教材;有多少仁人志士可歌可泣的事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品德教育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

我国以文明古国著称于世,光是有文字记载的史料,就浩如烟海;社会生活空前丰富,由此积累起来的历史知识之丰富复杂,也是过去任何时代无法比拟的,这样,如何记忆历史知识就成了历史教学中的一项基本能力。

我们不主张死记硬背,也不主张把大脑变成信息库,我们主张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介绍有关记忆的心理常识,如遗忘规律等,并结合历史知识特点,总结出符合学生自己记忆特点的记忆方法来,提高识记效率和保持能力。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初中历史教学是植根于全球历史,重点研究中国历史的学科教育,意在传授丰富知识和发展各种能力,从而激发学生育人、实事求是、正确处理各种关系、实现自我发展的情怀与智慧。

更重要的是,要坚持素质教育,以此激发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培养优良品质,从而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首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学生的思维潜力。

每一位学生都是思想的主人,因此我们要教会学生去思考问题、独立思考,即学会“提出问题,搜集资料,研究两种事件,独立思考”,这样才能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智慧,实现综合能力的提升。

其次,要提倡学生去研究和反思历史,注重提供学生一个学习历史的宽容环境,让学生能够更加客观的反思历史。

在历史教学中,收集大量的历史资料,重在培养学生的反思思维和客观组织资料的能力,在学习中学会客观地反思历史和权威,及解析历史案例。

只有学会这种反思的思维方式,才能真正学会从历史中学习教训,实现从历史教育中提升素质的目的。

第三,激励学生学习历史,让学生发现学习之乐。

只有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之乐,才能激发其学习的热情,从而提高其学习的效果。

要让学生拥有真正乐于学习的心态,可以多运用一些游戏的方式,以浅显易懂的方式去分享历史知识,用课外旅行的方式将学习历史营造成一种有趣有艺术意蕴的体验。

最后要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领略社会精神文化,使学生从历史长河中学会优良品质。

利用寓教于乐的方式,以传统文化为主线,让学生尊重传统文化,用传统文化自觉转益自身,体会人生的意义,并发展自身优良的品质。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内涵”精神文明为主线,把传统文化的精髓体会的每一位学生,以此锻炼学生的优良品质,激发学生思想潜力,从而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综上所述,初中历史的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和实事求是两个方面,把教学理念和素质教育有机结合,突出从历史中汲取教训、学习优良品德,发展学生思想潜力、提升综合能力,夯实素质教育的基础,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浅谈历史课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施

浅谈历史课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施

浅谈历史课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施历史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在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充分挖掘这些知识的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充分利用教学等其他方式的教育功能和社会功能,充分发挥历史教师作为多种角色的榜样和影响作用,使学生在掌握历史知识的基础上,获得能力,求得发展,促进良好个性的形成。

一、要树立历史教学素质教育的地位观历史课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占有重要地位,对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起着积极的作用,中学历史课程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计划中规定的必修课程,是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历史课程实施质教育,首先要确保历史课程的应有地位和课时计划的落实,教育行政部门要检查学校开设历史课的情况,确保历史课程应有的地位和课时计划的落实。

二、要树立历史教学素质教育的任务观历史学科教学内容的广泛性、丰富性,决定了它在素质教中具有重要的文化教育价值。

历史教学作为一个实践过程和人际交往过程,还具有心理培养的功能。

因此,在确定历史课的目的和任务时,要全面地辩证地理解历史教学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三项任务之间的关系。

上述任务,从总体上说应是同步的,要寓思想教育、能力培养于知识授之中,应是“打好基础,注重能力,渗透德育,发挥功能”。

同时,历史教育也要把教会学生掌握终生受益的科学思想、方法、观念、意识、态度、精神,形成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合格民的爱国、爱民、遵纪守法、文明礼貌、忠诚老实、惜时守信等良好品质,教会学生适应社会、适应变化、会生活,会做人的基常识和基本能力作为自己的任务,从而充分发挥历史课程素质教育中的固有功能和特有教育优势。

三、要树立历史教学中素质教育的教材观在教材的使用上,要改变传统的“忠于教材”的陈旧观念,要根据义务教育的要求,并结合实际,灵活地处理教材。

根据达成素质教育目标的需要,在大纲规定的范围内,对教材内容以作如下的处理:“有重(主)有轻(次),有增有删,有详有简,有深有浅”。

浅议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浅议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一 一
7 4 3 3 0 0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果, 不能割断 , 这是历史的连续性。了解过去 . 才能 理解 现在 , 进 而 为 明天 拼 搏 , 历 史 感 会 强化 学 生 的使 命 感 与 民族 自豪 感 ,
这是 一 种 可 贵 的 素 质 因此 , 依据科学 性原则 , 发扬历史 学科的个性 特色 . 培 养 学 生 实 事 求 是 的科 学 态 度 , 培 养 学 生 的 历 史 使 命 感 和 民 族 责 任感 , 是 历 史课 堂教 学 中实 施 素 质 教 育 的重 要 内容 。 2 . 时代 性 原 则 。指 历 史课 题 教 学 目标 设 计 中 , 充 分 体 现 社 会需求 , 具有 鲜 明 的时 代 特 色 , 从 而 培 养 符 合 时 代 要 求 的 高 素 质人 才 。 随着 社 会 的 发 展 和 教材 的改 革 , ~ 些 陈 旧 的 内容 逐 渐 被替代 , 如 历 史 新 教 材 中增 加 了一 些 有 关 经 济 、 文化、 当 代 史 和社 会 风 俗 的 新 内 容 。 当 今 时代 , 两 史 一情 教育 是 历 史 学 科 的 重要 任 务 , 历 史课 堂教 学 及 时反 映这 一 主题 , 更 有 利 于 提 高 国 民素 质 。 历 史 课 堂 教 学 要 以史 实为 依 据 , 为学 生 打通 史 实 与 现 实 的联 系 点 ,让 学 生 通 过 对 史 实 的 学 习 加 深 对 现 实 社 会 的 理 解 与交 流 , 从 而提 高 学 生 的历 史 责 任 感 , 激 发 献 身 人 类 事 业 的 强烈 愿 望 。 3 . 自主 性 原 则 。 指 优 化 学 生 的主 体 意 识 和 主体 地 位 . 是 新 课 程 标 准 的 基 本 要 求 。学 生 是 历 史 课 的 主 角 , 应 充 分 调 动 学 生 的 积极 性 , 提 高学 生 运 用 知 识 的 实 践 能 力 和 创 造 能 力 。 在 历 史 课 堂 教 学 中 教 师 要 引导 学 生 参 与 教 学 过 程 , 让 学 生 深 刻 认 识 到 自 己是 一 个 发 现 者 、 探索者 , 从 而 由 衷 地感 到 自我 创 造 的快 乐 。 自主 性 原 则 还 意 味 着 引 导 学 生 自我 教 育 。 人认 识 自己 有

素质教育初中历史教学论文

素质教育初中历史教学论文

素质教育初中历史教学论文素质教育初中历史教学论文一初中历史教学中素质教育的体现1发挥历史学科特点初中历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表现在要求教师对教材中的深层含义进行挖掘,并对学生进行适当的道德教育。

首先,可以结合历史教材中人物的生平事迹,在潜移默化中教导学生做人的道理。

如在学习大禹治水时,就可以通过大禹治水时三过家门而不入的行为,教导学生学习大禹高度的责任感;在学习司马迁的生平时,挖掘出司马迁“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人生价值观;学习诸葛亮的相关事迹时,可以挖掘出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

教师对教材中历史人物的内涵进行充分挖掘,并且由此对学生进行启发和教育,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水平。

其次,教师通过对教材中近代史的教学,使学生树立爱国主义思想。

中国的近代史就是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中国的历史,是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的历史。

中国在近代相继遭受到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侵华战争等多次外国的侵略,中国人民也进行了相应的抗争,在抗争过程中涌现出无数的民族英雄和他们的英雄事迹,这些民族英雄和他们的斗争实际就是教育学生爱国最好的素材。

另外,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还有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都没有带领中国走上新的道路。

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才真正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才最终走向新时代。

教师通过对中国近代史的讲解,使学生们深刻认识到共产党对新中国建立的重要性,能够更加热爱我们的党和祖国。

2教会学生独立学习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也是素质教育的主要要求,只有拥有独立学习的能力,才能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真正占有主动性,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生应当是学习的主体,应该在学习过程中占据绝对主动的地位,只有让学生在开心快乐的状态下进行学习,才能够有更好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教和学的过程融为一体,在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下进行教学。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近几年,中国教育界重视素质教育,历史教育也不例外。

历史教育是培养学生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一种文化教育,也是一种素质教育。

作为一门学科,历史教育可以帮助中学生深入学习、理解历史,培养其用历史的眼光审视当今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初中历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实践性又有理论性。

以素质教育为中心,初中历史教育应把历史学习作为一种文化背景,一种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知识基础,引导学生掌握历史知识,培养正确的历史观念,唤起学生对历史故事的关注,从而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进而理解社会,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社会观念和思想价值观。

历史教育的素质教育以引导学生学习和认识历史为主,以消除学生历史观念的偏差,促进社会文明与进步和时代文化的理解为重点。

首先,要充分肯定学生的历史思维过程。

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在课堂上多提出历史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激发学生对历史研究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科学的历史观念。

其次,要注重课堂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实践能力。

可以采取多种有效的教学法,开展历史的探究、游戏、竞赛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运用所学知识,引导学生对历史现象进行合理分析,实现认知空间的不断拓展,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素质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要特别注意,在历史教育中,不可以夸大、炒作历史,要坚持真实历史,从中体验科学精神,对历史上的文明有一个科学的认识,把真正的历史精神传播给下一代,以此培养新一代的素养。

所以,初中历史教育是培养学生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从历史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新观念,重视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培养正确的历史观念,通过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于初中历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关于初中历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关于初中历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所谓素质教育就是要求我们老师要以人为本,并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而作为初中历史课的教学,理所当然也应当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和创新。

一、对历史教师的基本素质要求所谓历史教学中对教师的素质要求应注重以下几方面1.老师要具备广博的学识及敏锐的思维能力历史教师除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外,还应具备其它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和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

并且要有敏锐的思维能力。

教师思维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对学生素质的培养。

2.要有改革和创新意识现代社会发展推动着教育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从理论观念上、办学体制上、考试评估上、课程教材上、教学方法手段上不断推陈出新。

历史课堂教学的改革则出现了推理式、辩论式、程式、图示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法。

改革与创新意识已成为现代历史教师应具备的重要素质。

3.要具备準确、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历史教师的语言既要準确无误地表达教学内容,又要丰富生动,紧紧抓住学生的心。

历史事件的发生常常具有一定的情节性,对于基本历史史实的讲述,可以抛开教材,融入教师的声情语调,用趣味性的、幽默的语言像讲故事那样进行绘声绘色的描述,把学生带入教师所设定的历史时空中,而对于难以理解的部分,如历史事件的横向比较、经验教训的总结等,则运用简练、严谨的语言加以阐明。

二、发挥历史学科的爱国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素质教育要求历史教师深人挖掘教材中的思想含义,恰当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首先,结合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蹟,来介绍做人的道理,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如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高度责任感;司马迁“人固有一死,或重如泰山,或轻如鸿毛”的人生价值观;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治学品质;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铮铮铁骨;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

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这些内涵,启发、教育、感染学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社会的变化,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具有更高的自学能力,不断更新知识,只有及时获取新知识,新信息,新技术,才能跟上时代的潮流。

素质教育要求从学生自身发展需要出发,承认学生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同时又弘扬学生主体精神,促使每个学生得以生动活泼、主动发展,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素质,满足于社会发展需要。

要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教师,不但要转变教育思想,还要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去。

因为素质教育本身是优化教育教学结构、是对传统应试教育的冲击和突破。

这里,就历史教学而言,谈谈本人是怎样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

一、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其知识迁移能力
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授之以渔。

教师应该教会学生用自己的头脑去亲自获得知识乃至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

所以,有人把学生的“学习”明确解释为“学习如何学习”。

显然,掌握学法是现代社会教育科研的新潮流,是当今世界教学改革的新趋势,也是现代教学论的新思想,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的真正含义是教师“教”学生如何“学”,应把示范价值的教法转化为学法,教师只有让学生学会读书,才能传授打开信息之门的钥匙,只有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才是步入攀登科学巅峰的阶梯。

例如:世界史中有关改革的问题。

日本、俄国等国发生过重大的改革,我重点分析了大化改新的原因、内容、影响,使学生理解大化
改新,使日本历史发生转折,从奴隶社会过渡到了封建社会,促进了社会的发展,那么,在以后学习明治维新的时候,我就让学生参考“大化改新”,分析其原因,学生就会以分析“大化改新”原因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作借鉴,从而得出。

由于封建统治的危机,阶级矛盾尖锐,内忧外困,同时辩出两者的不同,前者是奴隶社会的阶级矛盾尖锐,后者是封建社会的内外交困的危机,每当讲完同一类问题时,都要总结出这一类问题规律性的东西,分析共性和个性;当讲完所有改革时,我引导学生思其共同原因,不少学生能归纳出“落后的制度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导致危机的出现”,能够从现象分析到本质。

二、利用教材优势进行思想素质培养
初中学生是初步形成人生观、世界观和道德观的关键时期,在历史教学中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形象生动、丰富实在的人生观、世界观、道德品质和爱国主义教育就显得十分必要且富有实效。

三、内外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素质教育要落到实处,最关键一条是要走进课堂。

课堂教学是我们教书育人的主阵地,学生在校时间大部分是在课堂中度过的,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必要补充。

从当前教学现状来看,实施素质教育的难点也是在课堂,要促进素质教育真正走进课堂,必须要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认识的主体,也是发展的主体,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自觉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激发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诱发学生积极思维,
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并在学习活动中及时给予指点和引导,使他们学会学习,真正成为学习主体。

只有让学生主动发展,人才规格才会有多样性,如果都是机械被动地发展,那将来都是一个模子。

龚自珍说,要“不拘一格降人才”。

没有主动发展,就不可能“不拘一格降人才”。

四、利用历史教学特点,让学生全面发展
优化教学结构,还要注意教育的全面性。

历史教学内容涉及面很广,它融知识性、故事性和趣味性于一体。

这里有“金字塔之谜”、“十进位、六十进位、十六进位制”数学知识、有“负荆请罪”、“纸上谈兵”的成语故事等等。

教师在精选教学内容,掌握教学目标的同时,还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马拉松长跑由来与当今的奥运会相联系),注意运用模型、幻灯、录像和计算机等教学手段,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实践活动,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

譬如讲“秦如何巩固统一”一块内容时,涉及到货币的知识;“衡”是称质量,是一种质量标准;文字有小篆、隶书和楷书以及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行书(通过板书字体来比较);“坑儒”和儒家的主张是什么等问题都可以揭示一下。

讲匈奴,可联系王昭君的历史故事和杜甫的诗;讲秦万里长城时可以同明长城比较,通过数字,来说明它是中华民族伟大的象征。

素质教育应充分利用教材,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让学生获得多种多样的知识,使人的身体,思想和灵魂得到和谐发展。

五、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是:(1)规范作用;(2)组
织作用;(3)传授作用;(4)管理作用;(5)评价作用;(6)育人作用。

在课堂教学传授过程中,对于初中生难以理解的问题,教师的主导作
用表现得尤为明显。

譬如,第一册“早期人类社会”结束时有这么几个问题:原始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状况是怎样的?没有剥削和
压迫的原始社会是理想社会吗?金属工具和原始手工业的出现有什么重大的意义?为什么说私有制的产生和氏族制度的瓦解是不可避免的?这里涉及到“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资料”、“劳动者”、“生产工具”、“个体化”、“私有制”、“贫富分化”和“阶级”几个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相互的关系。

教师必须通过图表的形式讲清楚人类社会是以生产劳动为基础,按照各种关系结合在一起的人们的总体。

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重要标志。

生产力的基本因素是生产资料和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起的主导作用(现在的菜农有的赚钱多有的赚钱少)。

生产关系是生产过程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旧石器时代,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使得人们只有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同险恶的自然环境作斗争,才能勉强维
持自己的生存,所以那时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人们在生产中结成
了原始平等的互助合作关系,大家共同劳动,平均分配消费品。

到了牛耕地、铁器和炼钢技术时代,生产力又向前发展了,劳动者生产技术提高了,经验丰富了,使得个体化成为可能,随之私有制产生了,
伴随而来的是贫富分化,贫富分化的加剧就出现了阶级。

总之,“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旋律。

要完成这项改革任务,教师一定要强化自身的创造意识,调动每
个学生的聪明才智,激发他们的创造欲望,塑造其创造精神,以提高历史教学效率为宗旨,以实施素质教育为目的,不断探索和改进,才能日益完善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