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相书愤越中览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蜀相》

一、写作背景、人物介绍:

杜甫早年曾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自比为舜的辅助大臣稷和契(Xie)。安史之乱的第三年他去投奔肃宗,不久就被放还,从此郁郁不得志。因此,入蜀后便怀着崇敬的心情去瞻仰武侯祠,借此抒发自己的怀抱。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大约是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六年后即唐代宗大历元年(公元766年),杜甫在夔州瞻仰那里的武候祠,写下了又一首纪念诸葛亮的诗《咏怀古迹其五》。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称“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语言:“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语

风格:现实主义,沉郁顿挫。

文集:《杜工部集》

韩愈赞李杜:“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颂诸葛亮对联

收二川,摆八阵,七擒六出,五丈原设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按金土木爻之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二、疏通文本,总体把握

《蜀相》——以问引起,先写诗人去武侯祠途中的情况,他一边走,一边问路,终于看到了一片苍松翠柏,有人告诉他武侯祠就在那里,这自然使他感到欣慰。接着颔联写入祠后所见,包含着诗人的感叹,意思是:阶前的草一到春天便是一片碧绿,年年如此,可它为谁而绿呢?隔叶的黄鹂叫得那么动听,可有谁听呢?时间已过去了500年,像诸葛亮那样的人再也没有出现过,由此自然转到诸葛亮的才智功业上。颈联是上句看起来说刘备,其实是从侧面烘托诸葛亮的才智和抱负,下句则是诸葛亮一生功业的最精辟的概括。然而诸葛亮并没有完成他的事业,这就不能不使人为他慨叹了。至此,诗人水到渠成地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为千古名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三、梳理

蜀相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自问自答点明地点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描述景象凄凉冷落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称赞业绩表达仰慕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壮志未酬痛苦伤感

英雄

诸葛孔明诗人自己

四、赏析

首联:写诗人去武侯词途中的情况。是问路时的问答形式,微露满意和欣慰。

颔联:写入祠后所见。“自”、“空”二字写出冷落凄凉,暗含“丞相无缘得见春色好音”的伤感和叹惋,自然过渡到诸葛亮的才智功业。

“自”“空”二字与境界的关系最为密切。三、四两句中,“映阶碧草”“隔叶黄鹂”呈现了一幅春景,但对这盎然春意,作者却有独特的感受:祠庙寂寥冷清,只有诗人形单影只、孤寂伤怀。这两句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而得力于“自”“空”二字的巧妙运用。

颈联:上句用刘备的事迹侧面烘托,下句则是诸葛亮一生功业的精辟概括。

用这两句概括诸葛亮一生功业,十分准确。诸葛亮为刘备制定统一天下的大计,辅助刘备开创基业、建立蜀汉,又辅佐后主刘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般说来,人们最崇敬和佩服诸葛亮的,是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以及他的神机妙算,大智大慧。

尾联:水到渠成地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叹惋与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于千古名句。心念武侯,高山仰止;

身处乱世,也寄希望于当世的良相之材。

五、相关诗词

八阵图杜甫

功盖三分国①,名成八阵图②。

江流石不转③,遗恨失吞吴④。

【注释】①三分国:指三国时魏、蜀、吴三国。

②八阵图:由八种阵势组成的图形,用来操练军队或作战。

③石不转:指涨水时,八阵图的石块仍然不动。④失吞吴:是吞吴失策的意思。

【简析】怀古诗是人与历史的对话。杜甫入蜀之后,对诸葛亮的济世之才情有独钟,这是他到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不久,就诸葛亮遗迹所作的一首怀古诗。《三国志·诸葛亮传》说传主“推演兵法,作八阵图”,但对其遗址何在,众说不一。奉节县永安宫南的长江沙滩上的八阵图,由于这首杜诗而格外驰名。诗中颂扬了诸葛亮在魏蜀吴三分天下的斗争中,为创立蜀国基业的盖世功勋。与此相对应,他在长江沙滩上摆下的八阵图,使他的名声更加卓著了。八阵图乃是由天、地、风、云、龙、虎、鸟、蛇八种阵势构成的战阵,在长江滩上则聚石为兵,纵横棋布为六十四个石堆。夏天洪水冲淹,这些石堆也岿然不动,因而有“江流石不转”之句,也象征着诸葛亮忠贞不渝和名垂千古。但是把八阵图留在这里,作为刘备征吴败归的救援措施,实在不合诸葛亮联吴抗

魏的战略思想,因此它既是诸葛成名的历史见证,又留下了未能完成统一大业的历史遗恨。“遗恨失吞吴”一句,由于汉字的多义性而出现解释上的分歧。《东坡志林》记载,苏轼曾梦见杜甫对他说:“世人多误会吾《八阵图》诗,以为先主(刘备)、武侯(诸葛亮)欲与关公报仇,故恨不能灭吴,非也。吾意本谓吴蜀唇齿之国,不当相图。晋之能取蜀者,以蜀有吞吴之志。以此为恨耳。”杜甫借八阵图思考着诸葛亮的功名与遗恨,苏轼借梦境来解读杜甫思考中的谜,他们都在探究着历史上一个“有缺陷的辉煌”。

六、颂诸葛亮对联

位于河南南阳市的卧龙岗相传是诸葛亮当年躬耕之地,武侯祠内有这样一副对联:

收二川,摆八阵,七擒六出,五丈原设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按金土木爻之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从这副楹联中不难看出,上联嵌入了数字一至十,下联嵌入了“五方”和“五行”,对诸葛孔明的一生作出了高度概括。

收二川:辅佐刘备收取东川(汉中)、西川(益州)。

排八阵:陆逊火烧蜀军连营七百里,诸葛亮为救刘备在入川路上布设八阵图。

六出七擒:六出祈山,七擒孟获。

五丈原前,设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布七星灯阵向北斗续命,自三顾茅庐忠心扶汉,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取西蜀:辅佐刘备占领西川,成就蜀汉霸业。

定南蛮:亲征南中,南蛮首领孟获被诸葛亮七擒七纵,最后终于臣服蜀汉,不再造反。

东和北拒:东和吴国孙权,北抗魏国曹操。东和孙权,北拒曹操

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借东风,火烧赤壁。

成都市南郊的武侯祠,是西晋末年十六国李雄为纪念蜀汉丞相诸葛亮而建的。祠内古柏苍郁,殿宇雄伟,这里也有一副对联,是赞颂诸葛亮在蜀川的功德的:

一生惟谨慎,七擒南渡,六出北征,何期五丈崩摧,九伐志能尊教受;

十倍荷褒荣,八阵名成,两川福被,所合四方精锐,三分功定属元勋。

此外,“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这副对联仅用了短短的十个字,赞颂了诸葛亮才高睿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生功绩。所谓“两表”是指诸葛亮入川后为蜀汉大业所作的前、后两个《出师表》;还“一对”是指当年刘备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