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体诗《蜀相》《书愤》《越中览古》.ppt

合集下载

第4课蜀相、书愤教学课件

第4课蜀相、书愤教学课件

《书愤》 1.感情复杂,起伏跌宕。 这首诗紧紧扣住一个“愤”字,书写出起伏跌宕的复杂感 情,首联在激愤中又满怀豪情,颔联沉痛感伤,尾联在悲怆中 又抱有期待。
2.对比手法,彰显主旨。 这首诗运用对比手法,富有表现力,如昔年之壮举与今日 之衰颓、“塞上长城”之理想与“世事多艰”之现实、诸葛亮 之积极进取与南宋统治者之苟且偷安等对比。 3.用典明志,抒发情怀。 这首诗在颈联尾联中化用“塞上长城”“出师表”的典 故,分别点明了诗人志向,表明诗人至死不忘恢复中原的愿 望。
火中取栗·坐收渔利 前者比喻冒着危险给别人出力,自己上了大当,一无所 得;后者比喻利用别人间的矛盾从中获利。 例句:1.我们目前自顾不暇,郑成功不来就是天主保佑 了,我们还好去惹他么。我们不能为别人火中取栗。 2.骑虎难下,正好,让我慢慢来个坐收渔利。
卡片摘录 一、作者作品 1.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河南巩(今河南巩义)人,自号少 陵野老。唐代大诗人,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三吏”(《新 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 别》《无家别》)等。
二、重要语句 1.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赏析:前句设问,这里不称“蜀相”,而用“丞相”二 字,使人感到非常亲切。特别是其中的“寻”字,表明此行是 有目的的专程来访。一个“寻”字有着丰富的含义,它还有力 地表现出杜甫对诸葛亮的强烈景仰和缅怀之情,并因人而及 物,同时也表明丞相祠堂是诗人渴望已久、很想瞻仰的地方; 后一句自答。
秦桧是中国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大汉奸,宋高宗和他沆瀣一气, 于绍兴九年正月不顾一切,同金朝订立和议,向金称臣纳贡。 宋高宗所求的只是制止金军的进一步南侵,能保住半壁江山, 做金的属国也就心满意足了。本诗是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 春陆游居家乡山阴时所作。陆游时年六十有二,这分明是时不 待我的年龄,然而诗人被黜,只能赋闲在乡,想那山河破碎、 中原未收而“报国欲死无战场”,感于世事多艰、小人误国而 “书生无地效孤忠”,于是,诗人郁愤之情便喷薄而出。“书 愤”者,抒发胸中郁愤之情也。

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蜀相》《书愤》联读教学课件

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蜀相》《书愤》联读教学课件

活动一、认识两位先贤
杜甫,字子美,世称杜工部,自号少 陵野老,河南巩义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 义诗人。被誉为“诗圣”(忧国忧民、人 格高尚、诗艺精湛)、“诗史”(他的诗 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 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首创新 乐府,发展古体诗,成就律诗,诗风沉郁 顿挫(沉郁:情感深沉蕴藉;顿挫:语言 刚劲、音调铿锵、章法多变)。
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 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活动四、探究诗歌的异同
诗人的“泪”;为何而流?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诗歌 写诸葛亮的诗句 人物形象特点
侧重点
杜甫 《蜀相》
陆游 《书愤》
活动四、探究诗歌的异同
1、杜甫和陆游都写到了诸葛亮,请你分析其异同,完成下表。
诗歌 写诸葛亮的诗句 人物形象特点
侧重点
杜甫 《蜀相》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雄才大略 忠贞不渝 坚毅不拔
看重诸葛亮的济世之才、历 史功劳、报国的忠忱以及贤 君的重用。(以诸葛写自己 不得重用的痛苦)
活动二、探究诗歌创作背景的异同
篇名
《蜀相》
《书愤》
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杜甫避 南宋时,金兵入侵,中原沦陷,
乱成都的次年春天,安史之乱仍未 南宋当局却偏安江南,不思北伐。
写 平息,唐王朝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陆游主张抗金,触犯了投降派的
作 唐肃宗信任宦官,猜忌如杜甫这样 利益,所以一再遭到打击排斥,

《蜀相》、《书愤》ppt教学设计

《蜀相》、《书愤》ppt教学设计

05
课堂互动与讨论
问题提
问题一
这两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问题二
《蜀相》中“丞相祠堂何处寻”中的“丞相”指 的是谁?
问题三
《书愤》中“千载谁堪伯仲间”表达了作者怎样 的情感?
学生讨论与回答
针对问题一,学生回答:《蜀相》和 《书愤》都是表达作者对历史人物的 缅怀和敬仰,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和忧虑。
针对问题三,学生回答:表达了作者 对历史英雄人物的敬仰和追思,同时 也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
06
作业与延伸阅读
布置作业
01
02
03
作业一
背诵《蜀相》和《书愤》 两首诗,并默写。
作业二
《蜀相》和《书愤》两首 诗的比较阅读,分析它们 的异同点。
作业三
结合历史背景,分析两首 诗中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推荐阅读书目
《唐诗鉴赏辞典》
《中国文学史》
பைடு நூலகம்
此书为唐诗鉴赏的经典之作,对于深入理 解《蜀相》和《书愤》两首诗有很好的帮 助。
意境
全诗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 对收复失地的渴望以及壮志未酬 的痛苦。
04
两首诗对比分析
创作背景对比
《蜀相》创作背景
唐肃宗乾元二年春,杜甫自西京长安入蜀至成都,巧遇大名鼎鼎的贤相诸葛亮庙(专祠诸葛亮专用的庙)就在西 郊的武侯祠。诗人瞻仰庙宇,凭吊先贤,感念先贤辅佐刘备,北定中原的历史功绩,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诗。
THANKS
感谢观看
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书愤》诗词内容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 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全诗以“愤”字贯穿始 终。诗人将自己的爱国情怀和报国之志融入诗中,热情歌颂了诸葛亮辅佐刘备开创蜀汉

《蜀相》《书愤》精品PPT课件

《蜀相》《书愤》精品PPT课件
2、本首诗属于格律诗中的 七律 ,形式上一般为四联八 句,四联名称依次为 首联 , 颔联 , 颈联 , 尾联 。
3、解释加点的词: 中原北望气如山
气: 悲愤
楼船夜雪瓜洲渡 渡: 渡口
千载谁堪伯仲间 伯仲:兄弟,引申不相上下
整体感知:
这首诗作于淳熙十三年(1186年), 其时诗人61岁。
“书愤”的含义为书写心中的
悲愤: 年岁已老,但壮志未酬。
年轻时就立志北伐中原, 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艰难。 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 热血沸腾啊怨气如山啊。 记得在瓜州渡痛击金兵, 雪夜里飞奔着楼船战舰。 秋风中跨战马纵横驰骋, 收复了大散关捷报频传 想当初我自比万里长城, 立壮志为祖国扫除边患。 到如今垂垂老鬓发如霜, 盼北伐盼恢复都成空谈。 不由人缅怀那诸葛孔明, 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 有谁像诸葛亮鞠躬尽瘁,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
小结
本诗回顾了青年时 的凌云壮志和火热的战 斗生活,直面现实,抒 发了诗人壮志难酬、老 迈年高的感叹和对投降 派的强烈愤慨。
对比阅读.
临安春雨初霁
•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书愤》感情基调把握
前两联回忆过去,抒写他的抗敌抱负。 “气如山”一语提挈全诗,须重读;“楼船 夜雪” “铁马秋风”写诗人的向往,要用炽 热的感情读出。
后两联侧重写现在。“塞上”两句集中表 现了诗人的悲愤;“出师”两句是诗人以诸 葛亮自况,矢志北伐,死而后已。
这首诗的基调是悲愤,然而并不绝望,还 有豪壮的感情蕴藉其中。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映阶碧草” “隔叶黄鹂”描绘出一 幅春景,但对盎然春景,作者却有独特 的感受:祠堂寂寥冷清,只有诗人形单 影只、孤寂伤怀。景中含情,情景交融, 表达对诸葛亮的怀念之情。

第4~5课蜀相书愤教学PPT课件(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第4~5课蜀相书愤教学PPT课件(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答案
高考考点链接
虚实相生
解读:“虚”和“实”是中国传统绘画的技法之一。“实”指客观地反应
绘画对象,“虚”,指图画中笔画稀疏的部分或空白的部分。在中国古代
诗歌中,“虚”和“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运用比较多。在中国古代诗歌中,
“虚”是指知觉中看不见、摸不着的虚幻世界和梦境等。
指津:一般情况下,“虚”包括三种类型:
杜甫的愁并不是一下子就冒出来的,而是一点点蚕食般充满了他那 忧国忧民的心。他生在盛唐,却看着大唐王朝一步步没落下去。面对支 离破碎的大唐国土,他含泪提笔写下“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试 想,是否人人都可以像杜甫一般流下“感时泪”、怀着“恨别心”?“烽火连 三月,家书抵万金。”“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蜂起的狼烟,离散 的家人,苦难的百姓,迷茫的出路。这是何等的折磨?他的身心在几十 年中一直被腐蚀着。而他也不可自拔地制造愁、追寻愁,实在无奈,他 才会选择借酒浇愁,让那负重超载的心稍作休息。
陆游(1125—1210),字务观,自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 绍兴)人。南宋诗人。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熏陶,高 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 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故乡,但 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 富。抒发政治抱负,反应人民疾苦,风格雄浑豪放;抒写日常生活,也 多清新之作。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着气吞残虏的爱国 主义精神。杨慎谓其词纤丽处似秦观,雄慨处似苏轼。 作品:《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
栏目 索引
温馨晨读 自主积累 合作探究 文本拓展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蜀相》课件(共32张PPT)

《蜀相》课件(共32张PPT)
• 两朝——蜀先主刘备和后主刘禅 两代。
• 开济——帮助刘备开创基业/辅 佐刘禅匡济艰危 。
• 老臣心——尽忠蜀国,不遗余力, 死而后已的精神。
19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杜甫用这两句来概括诸葛亮一 生的功业,你认为准确吗?你最佩 服和崇敬诸葛亮的哪一方面?
20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 泪满襟——献身精神的景仰、事 业未竟的痛惜。
22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 英雄 泪满澿
是失败的英雄,还是成功的英雄?
是指失败的英雄,所以说这句诗 写出了历史上一切事业未竟的英雄人 物对其壮志未酬的深深遗憾和共鸣。
23
这英雄也包括着老杜自己。杜甫是 一位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有远大 抱负的诗人。却始终没有机会。老杜在 政治上始终一事无成,即便如此,他却 依然挂念国事,挂怀天下,所以他的内 心是非常苦痛的。“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句诗,是自己壮志 难酬的苦痛和对诸葛亮的仰慕、叹惋之 情熔铸成的千古名句。
9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 映阶——映照着台阶 • 好音——悦耳的声音,
这里指鸟鸣 • 特写镜头,从祠堂的外
部到内部, 内景
10
王国维说:“‘红杏枝头春意 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参考此说,说说“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一联里哪两个字 跟境界的关系最为密切。
11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景,表现了心中的感伤,为下文感叹诸葛亮的壮志
未酬作铺垫。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 三顾——诸葛亮在南阳隐居时, 刘备三次登门拜访。
• 频繁——多次。 • 天下计——诸葛亮精辟地分析
了天下形势,提出了统一天下 应走鼎足三分,联吴抗曹的道 路,也称“隆中对策”。

人教版高二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蜀相\书愤 课件 (共40张PPT)

人教版高二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蜀相\书愤  课件 (共40张PPT)

制。主张坚决抗金,一直受到投
降派的压制。晚年退居家乡,但
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
作品充满强烈的爱国主义激 情。
写作背景
• • 《书愤》写于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
此时他已是61岁的老人。
从淳熙七年起,他罢官在家乡山阴(今浙江
绍兴)赋闲了5年,直到这一年春天,又被起用,
任命为朝奉大夫、权知严州军州事,这首七律即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或者运用的手法。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传达了怎样的意境,或者表达了怎样 的感情。
训练: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最后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物?哪两个字与境界的关系最为 密切?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自”、 “空”二字与境界的关系最为密切。 “自”为“独自”之意,碧草萋萋,却是人迹罕 至,无人欣赏;“空”为“白白地”之意,黄莺 鸣唱,却无人倾听。碧草映阶,黄鹂隔叶,本是 盎然春意,但祠堂寂寥冷清,只有诗人形单影只、 武侯呕心沥血的功业已被世人遗忘。这两句景中 含情,情景交融,寄寓了诗人对英雄寂寞的怅惘 之感,也为下文怀古思人作铺垫。
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 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蜀相》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 的春天。759年底,杜甫结束了在甘肃天水
一带颠沛流仍未平息,唐王朝 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唐肃宗信任宦官,猜
忌如杜甫这样真正忧国忧民的文人。

目睹国势艰危,生民涂炭,而自身又请 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诗人对开创基业、
侯祠的历史悠久,烘托一种寂静、肃穆的 氛围,借以表达在这种氛围中诗人所产生 的凭吊古人的特定心境。二是衬托诸葛亮 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

蜀相》和《书愤》比较阅读ppt课件

蜀相》和《书愤》比较阅读ppt课件

代蜀相诸葛亮有丰功伟绩,却也出师未捷身先死;
自己要“致君尧舜上”,可是安史之乱尚未平息,
只好寓居成都。
6
• 陆游在不少诗中述及诸葛亮及其《出师表》,称颂诸葛亮 的出师北伐:
• 《出师》一表通古今,夜半挑灯更细看,(《病起书怀》) • 《出师》一表千载无,远比管乐盖有余。(《游诸葛武侯
书台》) • 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秋感》) • 陆游喜欢写诸葛亮的原因: • 南宋王朝一直在金人的侵略下苟延残喘,处于存亡危机之
杜甫是一位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有远大抱负
的诗人。他是想做宰相的,本怀着“致君尧舜上,
再使风俗淳”(让帝王成为像尧舜一样圣明的君主)
的政治抱负,却始终没有机会。诗人流落蜀地,寄
人篱下,困厄穷途。目睹国势艰危,生民涂炭,而
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诗人对开创基业、
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同时感慨万千,一
• 合作探究的要求 • 一、立足于诗文,揣摩字句,有概括有论据。 • 二、 运用“知人论世”的赏析方法,比较阅读。 • 三、(1)、学习小组任选一个角度合作探究; • (2)、小组长做好文书的记录工作; • (3)、选派一个代表发言,同组或其他组同学可
做补充发言。 • ……(交流时间5-6分钟)
3
• 1、 引用诸葛亮事迹的角度: • A、《蜀相》着重诸葛亮的“功盖三分国”,“天下
9
• 不管是杜甫壮志难酬的感慨,还是陆游沙场杀敌 的豪迈,从他们俩身上,我们都读到了一种深沉 的忧国忧民的情怀。古往今来,每当国家面临危 亡时,爱国主题总会在诗坛上发放异彩,爱国诗 人由此也彰显着他们高尚的品格。那么这种凝结 在爱国诗人身上的品格的内核是什么?
离乱之世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人格精神的内核。

《蜀相》与《书愤》的比较阅读资料PPT课件

《蜀相》与《书愤》的比较阅读资料PPT课件

-
42
青草自绿,无人光顾 黄鹂空好音,无人聆听
情 景 交 融 寄寓
寂寞和感伤
-
43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碧草映阶,黄鹂隔叶,本是种赏心悦目的景
象,以此二字修饰,所含之情便大有转折:青草
自绿,无人光顾;黄鹂好音,无人倾听,这是何
等凄凉伤感。叹碧草娇莺无人赏玩,显英雄长逝、
遗迹荒落。虽是写景,字里行间却寄寓着感物思
-
12
• 目睹国势艰危,生民涂炭,而自 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诗人 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 限仰慕,备加敬重。
• 这段时间,他创作了一系列赞扬 诸葛亮的诗篇,《蜀相》为其中最著 名的一首。
-
13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蜀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鉴赏要点:
①弄清史实。对于作品所涉及的史实和人物 一定要有所了解,我们要积累一些历史知识。
②要体会意图.后代作家对尘封的往事发思 古之幽情,一定有现实的原因或触发感慨的 媒介.
-
16
③领悟感情。诗人怀古咏古,大致有这样几 种情况:一种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 二种情况是把史实和现实扭和在一起,或 是感慨个人遭遇,或是搏击社会现实。第 三种情况是只抓住历史的影子,故意借题 发挥。
相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

自问自答 点明地点

描述景象 凄凉冷落

称赞业绩 表达仰慕

壮志未酬 痛苦伤感
14
艺术特色
1、情景交融
2、起承转合,笔路清晰,结构严谨
3、以动衬静

《蜀相》ppt课件

《蜀相》ppt课件

主要作品
律诗中登峰造极之作 《秋兴八首》
杜集七言律第一
诗史
三吏 三别
《登高》 《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 《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诗歌的主要思想: 1、反映民生疾苦,表现对人民的同情。 2、忧国忧民,表现出深挚的爱国情感。 3、揭露统治阶级的荒淫腐朽,表现强烈的憎恶之情。 4、歌咏自然景物,抒写亲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象)。
③寓情于景,以乐景衬哀情(视听结合、动静结合、由低到高、情景交
融、乐景衬哀情)(点手法)表现出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伤和对武侯功
业被人遗忘的惋惜,以及思念与崇敬。(析情感/作用)。
• 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解读一
《方舆胜览·成都府路·成都府》载:“武侯庙,在府西北二里, 今为乘烟观。孔明表云:薄田十顷,桑八百株。即此地。孔明初亡, 百姓遇节朔各私祭于道上。李雄称王,始为庙于少城内。桓温平蜀, 夷少城,独存孔明庙。后封武兴王庙,至今祠祀不绝。”
诗体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句式韵律
表现手法
语言风格 诗歌风格
《蜀道难》 古体诗
句式灵活、跳跃性强
《蜀相》 近体诗
格律严格、对仗工整
善用反复、大胆夸张、想象
借景(事)抒情
奇特
(间接抒情为主,含蓄深
(直接抒情为主,情感强烈)
沉)
飘逸豪放 浪漫主义
沉郁顿挫 现实主义
诗体 句式韵律 表现手法
语言风格 诗歌风格
《蜀道难》 古体诗 句式灵活、跳跃性强
3、所“书”何愤?
出师一表真名世, 谁堪:无人堪
愤收复无望
千载谁堪伯仲间! 谁堪:我堪
愤报国无门
诸葛亮《前出师表》: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 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 军,北定中原,庶竭弩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 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蜀相》《书愤》比较阅读 PPT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蜀相》《书愤》比较阅读 PPT课件
“世事艰” “空自许” “鬓先斑” “谁堪伯仲间”
情感
历史英雄的缅怀与仰慕 建功立业的赞美与敬佩 事业未竟的惋惜和同情 壮志难酬的悲痛与无奈
建功立业之愿 恢复中原之志 请缨无路之悲 人生易老之愁 朝廷昏庸之愤
再读诗歌,思考:
这两首诗歌的相同点有哪些?
①作者生平:晚年之作,胸怀大志,不得重用 ②社会背景:离乱时代 ③诗中形象:诸葛亮 ④思想情感:忧国忧民
看重诸葛亮“北定中 原”、“兴复汉室”的 建功立业之志,借诸葛 亮北征复国之举“浇心 中之块垒” (以诸葛写自己渴望北 伐复国的志向)
每逢国家动荡之秋或偏安 之时,总有一些诗人们将诸葛 亮形诸笔墨,通过热切地呼唤 英灵来寄寓自己希望当代英豪 站出来平定天下的理想。
情感对比,深入探究
在诵读经典时,请分别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情感的词。
(以诸葛写自己渴望北伐复国的志向)
诗歌 写诸葛亮的诗句 人物形象特点
侧重点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 仙贤难觅 《蜀相》 “三顾频烦天下计” 雄才伟略
“两朝开济老臣心” 忠心报国 “出师未捷身先死” 献身精神
陆游 “出师一表真名世” 才华横溢 《书愤》 “千载谁堪伯仲间” 千载功业
看重诸葛亮的济世之才、 历史功劳、报国的忠忱 以及贤君的重用 (以诸葛写自己不得重 用的痛苦)
再读诗歌,思考:
这两首诗歌的相同点有哪些?
①作者生平:晚年之作,胸怀大志,不得重用 ②社会背景:离乱时代 ③诗中形象:诸葛亮
同忆诸葛,异放光彩
杜甫和陆游都写到了诸 葛亮,请你分析其异同。
雄才伟略
忠心报国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事业未竟 的惋惜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蜀相》《书愤》课件32张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蜀相》《书愤》课件32张

的苦楚 。
锦官城外柏森森
青草自绿,

无人光顾
映阶碧草自春色,
落寞, 感伤
黄鹂好音,
无人倾听
隔叶黄鹂空好刘备音三。顾茅庐
泪 满
三顾频烦天下诸葛计辅,助两主 赞扬, 襟
仰慕,

两朝开济老臣心。
星殒五丈原
遗憾, 惋惜
出师未捷身先死,
全诗小结:
当时唐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北方山河 破碎,百姓涂炭,一心系念国家的诗人杜甫是 多么渴望能有一位如诸葛亮一样的贤相再现, 救民于水火之中。杜甫赞叹和凭吊他的历史功 绩,这个角度既切合他身处乱世,渴望有圣君 贤相来匡扶摇摇欲坠的大唐江山,同时暗示自 己报国无门、功业未就的郁闷和隐痛。杜甫在 这里以被称为“千古第一贤相”的政治家诸葛 亮自况,抒发个人虽为黎民但心忧天下的仁人 之心。
猜一猜,他是谁?
上联: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 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下联: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 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诸葛亮
蜀相
杜甫
【学习目标】
1.诵读:理解诗意,概括“蜀相”形象,把握 诗人情感。 2.知人论世:结合背景,探究主旨。 3.比较阅读:提高怀古诗鉴赏能力。(课后题)
这首诗作于宋孝宗十三年(1186年),此时陆 游已61岁,在山阴闲居了6年,北定中原、收复失 地的志向眼看就要化为泡影,在悲愤失望中他写下 了这首诗,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满腔 激愤。
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书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蜀相》ppt课件

《蜀相》ppt课件

古风新韵诗圣归
少年壮志一览众山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奈何天公不肯假我余年
奈何失意客居长安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蜀中满襟泪寻丞相祠堂
适逢先生赐金放还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不禁又想盛世安康
一同游河山 愧与太白诗仙比肩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小儿坏纲 士守未央
飘零度残年 一朝叛臣乱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国破城荒
他是我国古典诗歌的集大成者,现实主义诗人, 其诗歌风格沉郁顿挫,语言精练,格律严谨,穷绝工 巧,感情真挚,平实雅淡,描写深刻,细腻感人。五古、 七律成就尤高,被世人尊为“诗圣”。
杜甫人生四大时期
第一时期:35岁以前,读书壮游时期。《望岳》,望建 功立业,兼济苍生,有着“致君尧舜上,更使风俗淳” 的 政治抱负。
代表作有:“三吏”
(《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三别”
(《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 世称杜少陵。因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 工部之称。是著名诗人杜审言的孙子。他的创作 从不同的侧面真实而集中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 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变迁和社会面貌,因而被誉 为“诗史”。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翻译:刘备为统一天下而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辅佐两代君主的老臣忠心耿耿。 可惜出师伐魏还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先去世了,常使后代英雄感慨泪湿衣襟。!。
思 考
颈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业,你 能说出来是什么功业吗?
东和孙权,北拒曹操,西取四川, 开创蜀汉,济助后主,平定叛乱, 六出祈山,九伐中原,出师未捷, 身死五丈原。
人物 角度

高中语文专题03《蜀相》《书愤》课件(基础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高中语文专题03《蜀相》《书愤》课件(基础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课堂探讨☆
做的怎样?
1.报国无门,功业无成。对照
2.只用六个名词组接,勾画出两幅气壮山河的战争图画,将诗人的恢复之志 具体化。示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 鸟飞回。
3.这是诗的表达方式,实际上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诸葛亮在《出师表》中 曾说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话,诗人正是以 此自勉,表明他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由此可见,《书愤》的基调 虽然是壮志未酬所带来的悲愤,然而并不绝望,其中还蕴藉着豪壮的感情。
☆课堂提高☆ 找到窍门了吗?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诗歌用典作用,理解典故要结合注释以及 诗人的时代背景,知人论世,分析典故的内涵、手法和诗人要 表达的思想感情。一方面用贺知章告老还乡和诗人被迫隐逸做 对照,表达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壮志难酬的愤慨。另一方面通 过皇帝“多此一举”的赏赐,暗示诗人不甘心作闲人,表达报 效国家的理想愿望和对统治者的不满。
☆课堂提高☆
灵活运用哟
2.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6分)
☆课堂提高☆
做的怎样?
【答案】用来含蓄地表现对统治者的不屑以及愤慨不平。皇帝 既置我于闲散,镜湖风月本来就属于闲散之人,有何必要你皇 帝的恩赐?再说,天地之大,何处容不下我一个闲散之人?谁 又稀奇你皇帝的恩赐。
绍兴。唐天宝初,贺知章要求回故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
1.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他表达了作者什么意思的情感?(5分)
☆课堂提高☆
做的怎样?
【答案】那些整天酣饮的酒徒一个个都巧取封侯,而自己只 能做个闲散的江边渔翁,表达了对自己壮志未酬而只能隐居 的无奈和怨言。。
☆课堂提高☆ 找到窍门了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