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计算式题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七 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七 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七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型的解法方法;2.学生能够应用学习的知识,自行解题;3.学生能够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1.课本《数学》第一册;2.练习册《数学信箱》第一册;3.课件,包括例题和练习题 PPT;4.教学工具,如黑板和白板等。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3.1 教学内容1.回归之前的知识,复习加减乘除法2.介绍新知识“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型3.解读例题,讲解解法4.学生练习,教师辅导5.学生互评和教师总结3.2 教学步骤3.2.1 复习加减乘除法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通过口算或黑板和白板演示,对加减乘除法进行回归式的教学和练习。

3.2.2 介绍新知识“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型教师通过 PPT 或黑板,讲解“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型,包括定义和解法方法。

3.2.3 解读例题,讲解解法教师对课本中的例题进行解读,讲解解法方法。

教师要注意做到逐步引导,让学生理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3.2.4 学生练习,教师辅导学生进行课本和练习册中相关练习,教师进行逐一辅导和指导。

同时,教师要注意对于出现错误的学生,耐心分析错误原因,逐步引导改正。

3.2.5 学生互评和教师总结学生进行互评,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们总结复习中出现的问题,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

四、教学评价1.学生的课堂表现;2.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3.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4.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提问情况。

五、教学延伸1.学生自主练习;2.学生自编题目,交给教师和同学互评;3.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进一步探究。

六、教学反思1.例题选择要有针对性,让学生更好理解;2.练习中的题目难易度适当,要让大部分学生都能正确完成;3.对于出现错误的学生,需要耐心引导和进行错误分析;4.学生反馈要及时回应,评价要及时总结。

数学《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一等奖说课稿3篇

数学《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一等奖说课稿3篇

1、数学《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一等奖说课稿三步混合运算的学习是在两步混合运算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是计算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既是进一步发展学生计算能力的需要,又是进一步学习小数、分数混合运算的需要。

本课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理解并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学会正确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自觉按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强化数学的规则意识和应用意识。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培养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发展数学思考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交流意识。

本课第一环节的复习,意在引导学生唤醒、激活两步混合运算的已有方法,经验,意图使学生能面对新的内容背景,在新旧内容间主动建立联系,产生迁移,把已有的认识类推到新的学习中,发挥学习主体的积极因素,使其学会新的知识,体会数学方法的.一致性。

在新授部分学生理解题意后,独立解答时,可能会有分步列式和综合列式的,安排上先呈现分步列式,交流“前两步算的什么”,体会计算过程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然后引入综合算式(视学生解答情况灵活处理:有列综合算式的交流呈现,若没有引导出综合算式)让学生自己观察,思考“应该先算哪个部分”,联系解答过程或者两步混合运算的经验,主动计算、获得运算顺序的体验与初步认识,最后说明数学上这样规定的: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这一过程,学生既可联系经验和事实主动认识运算顺序,又知道运算顺序是一种规定,并体会这种规定的合理性。

在巩固练习中采用口答、对比、改错等不同形式、针对性较强的练习设计,也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运算顺序的正确掌握和熟练运用。

反思:对资源的处理不够灵活,容易被学生牵着鼻子走。

对时间的把控也不到位。

作为计算课练习的量不够。

对试一试的处理还不够细腻。

2、数学《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一等奖说课稿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说课稿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三步计算式题-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三步计算式题-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三步计算式题-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学习目标1.能够熟练掌握三步计算式的解题方法。

2.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三步计算式的解题方法。

2.如何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教授三步计算式的解题方法和相关的应用知识。

2. 教学方法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通过精心设计的教案和课件让学生快速掌握所需知识。

2.采用引导式教学,为学生展示例题并在解题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

3.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3. 教学步骤(1)导入课题:首先,我们先向学生简单介绍三步计算式的概念和特点,并让学生看一些例题,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

(2)示范演示:在引导学生理解三步计算式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后,我们将为学生演示一些例题,以帮助他们掌握解题过程。

(3)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解题方法后,我们将引导学生进行一些练习,以巩固所学的知识。

(4)编写作业并答疑: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我们将为学生编写一些作业,并在课后为学生答疑解惑。

四、教学评价1. 评价方法我们将采用以下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价:1.发放自测题,并在课后将答案发给学生。

2.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听讲和解题过程。

3.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分,并将评分结果反馈给学生。

2. 评价标准我们将根据以下标准对学生进行评价:1.是否能够熟练掌握所学的知识。

2.是否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是否能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并表现出良好的学习态度。

五、教材及参考资料1. 教材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2. 参考资料•刘莹莹. (2016). 小学三步计算式. 上海教育出版社.•美国数学会(2000). 小学数学教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学生掌握了三步计算式的解题方法,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也非常积极,这让我对今后的教学有了更大的信心。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教学设计

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学生已经理解了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了两步混合运算顺序的基础上,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学习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

本课教学是进一步发展学生混合计算能力的需要,又是进一步学习较复杂的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和有效工具。

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己具备了获取知识的能力,并且学生已学习了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出此类题目的结果。

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并在自主探究过程中获得新知识,再通过训练,使其达到熟练地应用的程度。

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我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并给出一个有趣的导入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快乐、轻松地接受新知识。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70-71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联系具体问题的情境,认识并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说明算式的运算顺序,并正确计算得数;初步学习列综合算式解决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能联系实际问题说明解决问题的计算过程,联系计算过程归纳运算顺序,发展归纳思维,提高运算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发展认真严谨、细致计算的学习习惯,树立数学规则意识,培养按规则办事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并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式的运算顺序。

难点: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式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1【导入】一、了解学情,因学而教出示情境图:你能从图中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1)猜想买三个篮球,要付多少元?(2)买一副网球拍和2副围棋,需要付多少元?复习两步混合运算,回忆两步混合运算的顺序(3)3副中国象棋和4副围棋,一共要付多少元呢?用你喜欢的方法列式解答。

要解决着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知道哪些条件?【设计意图】根据情境图让孩子提出问题,并解答。

复习两步混合运算,了解学生的学情,为学习新知做铺垫。

2【探究】二、理解算式的合理性。

1、教师巡视,展示典型性做法:刚才老师巡视了一下同学们的写法,也收集了几位同学的写法①小明12×3=36(元)15×4=60(元)36+60=96(元)②小亮15×4=60(元)12×3=36(元)60+36=96(元)③小芳12×3+15×4 ④小城 12×3+15×4=36+15×4 =36+60=36+60 =96(元)=96(元)(1)观察比较四位同学的算式,有什么发现?(2)分步算式每步是什么意思呢?(3)继续观察小芳和小城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4)对比小明和小城的算式,又有什么相同与不同呢?在综合算式里先算乘法,再算加法与分步计算的思路是一样的,所以在综合算式里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是合理的。

最新沪教版四年级上册《三步计算式题)》教学设计

最新沪教版四年级上册《三步计算式题)》教学设计
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既有圆括号,又有方括号,要先算圆括号里的,力是比较强的,他们在由圆括号的算式中得到启发,方括号的运算顺序一下子就得到了。并且这一内容的教学对于学习困难生也感到了成功的喜悦,他们的学习镜头比较足。但学生做题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学习习惯还需要进一步培养。
教学内容
三步计算式题
教时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方括号
2、知道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3、能用递等式正确的计算三步算式。
4、能将分步列式合并成综合算式。
5、能结合树状算图,体会计算顺序规定的必要性。
二、教学重点:
1、知道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能用递等式正确的计算三步算式。
三、教学难点:
能将分步列式合并成综合算式。
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在含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的
独立尝试
交流想法
学生归纳
小组合作:说说各题的运算顺序
学生小结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口语表达的能力
在计算前先进行审题的好习惯。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引出课题
1、投影演示:
小朋友们,这是小丁丁用2、3、6、9四张牌算24的算法。请你将这个树状图填写完整。小丁丁根据树状图写成的综合算式是:(9-2+3)×6
2+3=5
9-5=4
4×6=24
师:小丁丁的综合算式正确吗?
1、出示课题:三步计算式题
仔细观察
首先,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进行思考。

三步计算式题 教学设计 教案

三步计算式题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能用综合算式解答两步文字计算题。

2、能结合树状算图,用逆推的思想探索文字计算题的结构。

3、能根据文字计算题选择正确的算式。

4、能根据树状算图口编文字题。

5、在用逆推的思想探索文字计算题结构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2.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用综合算式解答两步文字计算题。

教学难点:结合树状算图,用逆推的思想探索文字计算题的结构。

3. 教学用具教学准备:课件、练习纸4. 标签教学过程一、课前复习——用数学语言表述14+7(14加上7的和、14与7的和、比14多7是多少……)15-6(15减去6的差、比15少6是多少……)12×5(12乘5的积、12的5倍、12个5相加的和几个相同数相加……)24÷6(24除以6的商、6除24、24被6除、24是6的几倍、24里有几个6……)红色字体可以板书(作为辅助的板书,写在黑板一旁)二、探究新知出示课题:今天汤老师和大家一起研究文字计算题(板书课题)1、出示例题:40乘2加上18的和,积是多少?(1)请每个同学默读例题,想一想,如何列综合算式?(提出问题,学生尝试)(2)学生试做。

——让学生在尝试中领悟,理解方法。

(3)学生板演:40×(2 + 18)40×2 +18=40×20 =80+18=800 = 98(4)你们认为哪种方法是对的?你是怎么想的?教师引导学生从问题出发,用逆推的思想分析数量关系,结合树状算图使学生明确思维的过程。

分析式:42×和=积再分析:40×2 + 18,使学生明确每做完一道题目就应该进行检查,先将所列的算式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述,再与原题比较。

2、用数学语言表述40×2 +18。

——本题的关键是求“和”(1)40与2的积加上18,和是多少?(2)40的2倍加上18,和是多少?(3)2个40加上18,和是多少?三、巩固练习1、独立完成:——想一想,分析式应该是怎样的?(1)350减去80乘3的积,差是多少?(2)400减去170与80的和,差是多少?(3)40除16与24的和,商是多少?反馈:(1)你是怎样想的?(2)同样是差,为什么第二题要加(),第一题不用加。

四年级数学上册《三步计算式题》教案、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上册《三步计算式题》教案、教学设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遇到困难时,保持积极的心态,勇于克服困难,增强自信心。
3.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体会数学的价值和美。
4.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认真听讲、仔细审题、规范计算等。
本章节以四年级数学上册《三步计算式题》为教学内容,围绕教学目标,设计以下教学环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指导,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在本章节的教学中,考虑到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数学学习水平,他们对数学基础知识已有一定掌握,具备初步的运算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但在面对复杂的三步计算式时,部分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问题:运算顺序混淆、符号使用错误、计算过程不清晰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关注以下几点:
1.导入: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出三步计算式,激发学生兴趣。
2.新课:讲解三步计算式的概念、结构和特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计算方法。
3.练习: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计算方法。
4.小结:引导学生总结பைடு நூலகம்步计算式的规律和性质,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5.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计算技能。
教学设想:
1.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三步计算式的兴趣。
2.分层教学,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3.启发引导,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三步计算式的规律和性质,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三步计算式题》数学教案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三步计算式题》数学教案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三步计算式题》数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三步计算式的意义和用途。

2.掌握三步计算式求解问题的方法。

3.通过练习提高数学计算能力。

二、教学重点
1.了解三步计算式的意义和用途。

2.掌握三步计算式求解问题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掌握三步计算式求解问题的方法。

四、教学步骤
1. 教师引入
教师介绍三步计算式的概念和作用,并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

2. 知识讲解
1.介绍三步计算式求解问题的三个步骤:列式、竖式、计算。

2.通过例题进行讲解,并帮助学生理解。

3. 案例演练
1.教师示范列式、竖式与计算的步骤。

2.学生自主练习,并与同伴进行配对检验。

3.大班点评,共同解决问题。

五、教学方法
1.情境模拟法
2.教学讲解法
3.合作探究法
六、教学效果评估
1.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三步计算式求解问题的方法。

2.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课后教师进行作业检查,进行效果评估。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方法灵活多样,难易程度合理,教师能够较好地引导学生学习。

但在多数情况下,学生的计算精度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因此,在日常教学中,需要加强学生的基本功训练,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三步计算式题(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

三步计算式题(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

三步计算式题(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四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中的“三步计算式题”。

教材涵盖了第三章“两位数加两位数”和第四章“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内容。

在这一章节中,学生需要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够独立解答相关问题,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在本节课中,教学难点是学生对于进位和退位的理解,以及如何在计算过程中正确地进行。

教学重点则是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加减法计算法则,正确地进行计算。

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多媒体教学课件、计算器和练习题。

第一步,我会通过一个实际情景引入,例如:“小明的妈妈买了一箱苹果,每箱有12个,一共买了3箱,请问一共买了多少个苹果?”让学生思考并回答,引入两位数的加法计算。

第二步,我会通过PPT展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进行讲解。

然后,我会给学生发放计算器,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我会逐一进行指导和纠正。

第三步,我会通过PPT展示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进行讲解。

然后,我会给学生发放计算器,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我会逐一进行指导和纠正。

第四步,我会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加减法进行解答,并让学生分享解答过程和答案。

第五步,我会进行板书设计,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法则和示例题目展示在黑板上。

第六步,我会布置一些作业,包括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题目和实际问题题目。

作业题目如下:35 + 47 =76 28 =54 + 32 =89 56 =2. 小明有25个橘子,他吃掉了8个,还剩下多少个橘子?3. 妈妈买了43元的水果,其中苹果每千克12元,香蕉每千克6元,请问妈妈买了多少千克的苹果和香蕉?我会进行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

我会思考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对于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掌握情况,以及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同时,我也会思考如何拓展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能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更广泛的生活中。

三步计算式题教学设计(张佳美)

三步计算式题教学设计(张佳美)

三步计算式题(一)上海市实验学校东校张佳美教学内容:课本第47~48页。

教学目标:1、知道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能结合树状算图,将分步算式合并成不带括号的综合算式。

3、能用递等式正确地计算三步式题。

4、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1、能结合树状算图,将分步算式合并成不带括号的综合算式。

2、能用递等式正确地计算三步式题。

教学难点:能结合树状算图,将分步算式合并成不带括号的综合算式。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感受四则运算。

(一)展开1、多媒体出示主题图算“24”,请学生思考:(1)说一说图中的小伙伴在干什么?(2)你了解“算24”的方法和规则吗?(3)图中的小伙伴们要用哪四张牌来算“24”?师小结:用一副扑克牌(去掉大、小王)就可以算24了。

游戏方法:每次在扑克牌中翻出四张牌进行运算,每张牌必须用一次,而且只能用一次,使运算结果为24。

(牌A、J、Q、K分别代表数1、11、12、13)2、请你也来试一试,用2、3、6、9算“24”。

二、讨论交流,探求新知。

(一)探究1、交流汇报,将学生的方法贴在黑板上。

2、以这种方法为例,尝试画出树状算图,请一名同学在黑板上画。

3、根据树状图,说一说你的思考过程。

4、列出综合算式:3 + 2×6 + 9师总结: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都是用三个数字在进行计算,今天这道题,是4个数字在运算,4个数字运算一般需要三步,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三步计算式题。

(板书)5、读一读这道算式3 + 2×6 + 93加上2乘6的积,再加上9,和是多少?6、说一说这道题的运算顺序,把计算过程写在黑板上。

3 + 2×6 + 9=3+12+9=15+9=24(二)巩固1、请你选择黑板上的一种方法,画出数状图,并尝试列出综合式。

(完成在学习单上)2、交流,把学生的综合算式写在黑板上。

3、请学生根据黑板上的综合式,说说运算顺序。

4、总结加法与减法属于一级运算,乘法除法属于二级运算。

三步计算式题-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三步计算式题-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三步计算式题-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三步计算式的特点;2.能够用三步计算法解决简单的数学题;3.能准确地提取计算数和求解结果;4.提高孩子的计算能力和口算能力。

二、教学重点1.会用三步计算法解决简单数学题;2.准确提取计算数和求解结果。

三、教学内容及方法1.教学内容本次数学课主要教授三步计算式的计算方法。

2.教学方法1.讲解法2.板书演示法3.听说结合法3.教学步骤步骤一:认识三步计算式三步计算法是指一个数学式子需要分为三步计算。

首先按照符号优先原则先计算乘除法,然后再计算加减法。

如下所示:(1)8+2×3-1÷2=?步骤一:先乘除法2×3=61÷2=0.5步骤二:再加减法8+6-0.5=?步骤三:得到结果8+6-0.5=13.5所以,8+2×3-1÷2=13.5步骤二:练习与巩固1)计算下面的式子(1)6-4÷2+5×3=?(2)【例1】10-2×4÷2=?(3)【例2】8+6×7-5×5÷5=?(4)【例3】7+8×2-4÷2=?2)小组合作,自编符合三步计算式的数学题,并进行答案交换步骤三:提取计算数和求解结果通过练习,小学生们已经掌握了如何用三步计算法解决简单数学题。

接下来,老师需要教授孩子们如何准确地提取计算数和求解结果。

(1)提示提取计算数在三步计算法中,先计算乘除法,后计算加减法。

所以,当出现乘除法和加减法混合时,需要优先处理乘除法。

可以用下划线覆盖需要计算的数,直接从下划线的位置开始计算。

(2)提示求解结果在计算完乘除法和加减法后,需要仔细检查计算结果,检查是否有漏算或多算,保证答案的正确性。

四、教学反思本次数学课通过老师的讲解,板书演示和听说结合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深入了解所谓的三步计算法。

通过大量练习,学生掌握了三步计算法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三步计算式题练习》教案

《三步计算式题练习》教案
3.培养学生的细心观察和耐心品质:在计算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仔细观察题目、认真计算的好习惯,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锻炼学生的耐心和毅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运算符优先级:使学生熟练掌握加减乘除的优先级顺序,能在三步计算式题中正确运用。
-举例:3 + 5 × 2 - 4,解释先进行乘法运算,再进行加减运算。
五பைடு நூலகம்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三步计算式题的学习有着不同的接受程度。有的学生能够迅速掌握运算符优先级和括号的运用,而有的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是显得有些吃力。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更加个性化的教学方法。
在讲授新课内容时,我尽量用生动的例子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来引导学生,让他们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这种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我也注意到,对于一些基础较弱的学生,可能还需要在课后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巩固知识点。
总之,今天的课堂教学让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教学目标和方向,我将继续努力,为学生们提供更加生动、有趣、实用的数学课堂。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三步计算式题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三步计算式题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三步计算式题的解题步骤:指导学生按照正确的步骤解题,包括识别数据、确定运算顺序、进行计算等。
-举例:购物找零问题,如购买一件衣服需要支付88元,顾客给了100元,应找回多少钱?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的解题方法。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顺序,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经学习了简单的计算方法和含有两步的计算式题,对计算有一定的基础。

但学生在解决三步计算式题时,可能会出现计算顺序混乱、运算符号使用错误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明确计算顺序,正确使用运算符号。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计算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明确计算顺序。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掌握计算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勇于面对挑战。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会正确计算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

2.难点:学生能够明确计算顺序,自主解决复杂的三步计算式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

2.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计算规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包含例题、练习题和教学环节的PPT。

2.练习题:准备一些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用于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3.教学辅助工具:黑板、粉笔、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情境,如购物场景,引入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

例如,展示一个购物清单,要求学生计算总价。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一个简单的三步计算式题,如23 + 45 × 6。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计算顺序,解释运算符号的含义。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解决其他类似的三步计算式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并强调计算顺序和运算符号的正确使用。

巩固(10分钟)教师呈现一些复杂的三步计算式题,如123 ÷ 45 + 78。

《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教案:《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四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 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的计算方法。

2.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的计算方法。

2.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复习上节课内容,引导学生回顾两步计算式题的计算方法。

2. 提问:同学们,我们学习了如何计算两步计算式题,那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你们知道如何计算吗?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的计算方法。

a. 先计算乘除法,再计算加减法。

b. 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c. 注意运算符的优先级。

2. 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理解计算方法。

a. 例题1:3 4 × 5 - 2b. 例题2:6 ÷ 3 8 - 4c. 例题3:9 2 × 4 ÷ 2 - 53. 学生跟随老师一起计算例题,巩固计算方法。

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

2. 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选取部分学生作品进行展示,共同评价。

四、总结与拓展(5分钟)1. 老师引导学生总结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的计算方法。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什么时候会用到这种计算方法吗?3. 学生分享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五、课后作业(5分钟)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会用到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下节课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了计算方法,并通过课堂练习巩固了所学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所学知识。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第七单元《含有中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 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第七单元《含有中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 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七单元《含有中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教学目标1.通过本单元学习,学生能够理解中括号的意义,能够根据题目要求把握计算的顺序。

2.能够掌握含有中括号的三步计算式的解法,能够正确地解决这类问题。

3.培养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其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理解中括号的意义,掌握含有括号的三步计算式的解法。

2.难点:把握计算顺序,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及过程设计一、导入(10分钟)1.教师出示一道含有中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目:“21 ÷ (8 - 6) × 5”,请学生思考如何计算。

2.请学生口算,计算过程中用括号标注计算的顺序,计算结果为多少。

二、引入(15分钟)1.教师出示另一道含有中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目:“16 ÷ 4 - (5 + 1)”,请学生思考如何计算。

2.接着请学生用自己的思路和方法口算,标注计算的顺序,计算结果为多少。

3.引导学生发现计算过程中中括号的作用,并且理解括号中的内容需要比别的运算符先算,然后进行后续的计算。

三、讲解(20分钟)1.教师对含有中括号的三步计算式进行讲解。

2.分步阐述括号内的计算的优先级,并讲解括号内的运算完之后再进行后续的计算。

3.示范如何根据题目要求把握计算的顺序,并且强调算数口算的准确性。

四、练习(25分钟)1.分发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内完成。

2.教师讲解如何在题目中正确识别和使用括号,并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

3.针对出现错误的同学,进行一对一辅导,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

五、巩固(10分钟)1.由教师出示一些计算有括号的小学数学问题,让学生在黑板上口头解答,并且在解答的过程中大声朗读计算步骤和结果。

2.请部分学生上台演示计算的过程,让其他的同学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想。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理解了中括号的意义,掌握了含有中括号的三步计算式的解法,并且能够正确地解决这类问题。

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

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

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例1:江苏教育版义务教育教材《数学四年级第一册》第70-71页第72页练习11题1-4题“尝试”和“实践”。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问题的情况,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无括号三步计算的操作顺序,能够解释公式的操作顺序,正确计算数字;学习一系列综合公式,解决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能联系实际问题说明解决间题的计算过程,联系计算过程归纳运算顺序,发展归纳思维,提高运算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养成认真、严谨、细致计算的学习习惯,树立数学规则意识,培养按规则办事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三步计算无括号混合运算的操作顺序[教学过程]一、激活经验,引入课题1.说说下面每组题的运算顺序。

(1) 240-69+120(2)35-12×2302×14÷28600-120÷6问题:第(1)组的顺序是什么?指出:只有加、减法或乘、除法,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提问:第(2)组题按怎样的顺序算?指出乘法、加法和减法的混合运算,以及除法、加法和减法的混合运算应先计算乘法或除法,然后再计算加法和减法。

2.引人新课。

对话:我们以前学习过无括号两步计算的混合运算,掌握了运算顺序。

今天,我们将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的混合作战。

[设计说明:引导学生唤醒、激活两步混合运算的已有方法、经验,意图使学生能面对新的内容背景,在新旧内容间主动建立联系,产生迁移,把已有的认我们应该将知识类比应用到新的学习中,充分发挥学习主体的积极因素,让他们学习新知识,体验数学方法的一致性。

"二、联系实际,学习新知1.学习例题。

(l)回答例1,体验这个过程。

让我看看例子1。

谈话: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参加更多的体育活动,大家推派了一位同学到体育用品商店购买象棋和围棋,我们一起来看看在体育用品商商店能知道什么。

提问:知道哪些条件,要求什么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先算什么?为什么?让学生列式解答,教师巡视,指名分步列式的学生板演在黑板上。

《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在今天的数学课上,我们将学习《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

这是一道四年级上册的数学题,主要考察学生对于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能力和对于运算顺序的理解。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材,今天我们将学习第45页的内容,主要是解决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

这类题目通常包含三个运算步骤,学生需要按照正确的运算顺序来计算出结果。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的解题方法,理解运算顺序,并能够独立完成类似的题目。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理解运算顺序,并能够按照正确的顺序进行计算。

难点在于有些学生可能会忘记运算顺序,导致计算错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运算顺序,我准备了一些小卡片,上面写着不同的数字和运算符号。

我还准备了一些练习题,以便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际操作。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先给学生出示一个简单的不含括号的两步计算式题,例如:23 + 14 × 5。

我让学生尝试计算出结果,并分享他们的计算方法。

2. 讲解:然后,我引导学生理解运算顺序,解释为什么我们需要先进行乘法运算,再进行加法运算。

我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看到运算顺序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会写上“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的,并在下面列出一些典型的题目和答案,以便学生能够清晰地看到解题过程。

七、作业设计1. 32 + 45 × 72. 81 ÷ 9 + 53. 27 12 ÷ 4答案:1. 32 + 45 × 7 = 32 + 315 = 3472. 81 ÷ 9 + 5 = 9 + 5 = 143. 27 12 ÷ 4 = 27 3 = 24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能够理解运算顺序,并能够正确地完成题目。

但是,还有一些学生需要进一步的练习和指导,以加强他们的运算能力。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三步计算式题》数学教案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三步计算式题》数学教案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三步计算式题》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掌握三步计算式题的解题步骤;•运用三步计算式题的解题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发现三步计算式题中的规律,提高解题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三步计算式题的解题步骤;•运用三步计算式题的解题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发现三步计算式题中的规律,提高解题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案、黑板、粉笔;2.学生准备:课本、练习册、作业本。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1.教师将计算题#1写在黑板上,要求学生自行解答。

2.学生自主解答一定时间后,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路和解题过程。

3.教师总结学生的解题过程,引导学生认识到三步计算式题的特点和解题方法。

2. 理解三步计算式题的解题步骤1.教师将计算题#2写在黑板上,与学生一起分析问题。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该题。

3.学生自行解答一定时间后,教师与学生共同完善解题步骤。

3. 运用三步计算式题的解题方法1.教师将计算题#3写在黑板上,与学生一起解答。

2.教师引导学生按照解题步骤进行解答,帮助学生发现解题中的规律。

4. 拓展应用1.教师提出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三步计算式题的解题方法解决。

2.学生小组合作解答,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解题过程。

3.学生展示解题过程,并将解题思路记录在黑板上。

五、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三步计算式题的解题步骤,通过多个例题的练习,掌握了解题方法,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在合作解题的过程中,大家充分发挥了团队合作的精神,提高了解题能力。

六、作业布置1.完成课堂练习册的相关习题。

2.思考并写出一个实际问题,运用三步计算式题的解题方法解决。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三步计算式题的解题方法,帮助学生掌握了解题的基本步骤,并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在课堂中,教师积极引导学生的思考和合作,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含小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教案

《含小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教案

含小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学会应用解决含小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含小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的解题思路;•熟练运用算式展开和算式合并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分清计算过程中各个步骤的优先级;•将含小括号的计算式转化为无括号的计算式。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教材教辅;•草稿纸和铅笔。

2. 教学环境准备•教室内桌椅整齐;•教室内投影仪正常运作。

四、教学步骤与内容1. 导入与复习(5分钟)•复习括号运算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让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简单计算式的解题方法。

2. 引入新知(15分钟)•出示一个含小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并与学生一起讨论如何解题;•解释含小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的解题思路,引导学生观察和总结。

3. 核心内容(40分钟)•通过多个例题演示,讲解如何将含小括号的计算式转化为无括号的计算式;•强调计算过程中步骤的优先级,并提醒学生注意运算符的优先级和方向;•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练习(30分钟)•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收集学生的练习作业,进行批改,并给予及时的反馈。

5. 总结与作业布置(10分钟)•总结含小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的解题方法,并强调掌握解题思路的重要性;•布置作业:完成课后习题。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新知、核心内容讲解和课堂练习的方式,使学生熟练掌握含小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的解题方法。

课堂练习的环节也是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的重要环节。

下次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拓展题目,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思维灵活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0~71页例1和“试一试”“连一练”,练习十一第1~4题。

教学目标:
1、在具体问题情境中,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使学生能联系实际问题说明解决问题的计算过程,联系计算过程归纳运算顺序,发展归纳思想,提高运算能力;
3、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养成认真严谨、细致计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
明确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谈话: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李老师打算到体育用品商店为同学们购买象棋和围棋。

我们一起去看看李老师在买棋时遇到了什么数学问题?(课件出示情境图)
你从图中了解了哪些信息?(指名说)
要求李老师一共要付多少元?你觉得要先算什么?(学生思考)请按照你自己的想法列式解答,然后和你附近的同学交流你的想法?(教师巡视,指名板演分步计算,并寻找自觉列综合算式的同学,让其板演)
提问:为什么这样列综合算式?(结合交流,指出:3副中国象棋的价钱+4副围棋价钱=一共的价钱)
2、揭示课题:这是一道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式题。

(板书课题: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这样的算式应该按怎样的顺序计算呢?
二、联系实际,学习新知
1、你觉得这样的综合算式应该先算什么?在你的练习纸上先试着去算,老师期待你的发现。

(教师巡视,寻找不同算法的同学,上台板演)
交流:我们请这两位同学分别说说自己按怎样的顺序计算的,为什么要这样计算?(引导学生联系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说出“12×3”算出的是买中国象棋的要付的钱,“15×4”算出的是买围棋要付的钱,都要先算出来,然后再相加,得到李老师一共要付的钱。

)比较:他们的计算过程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谁的计算过程更简单一点?(指出:像这样前后都是乘法算式,可以同时计算乘法,这样计算可以使计算过程简单些,也不影响计算结果。


2、教学“试一试”
谈话:这里还有一道三步混合运算式题,你愿意接受挑战,试一试吗?先独立计算出结果,再和同桌说说,你是按怎样的顺序计算的。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根据需要指名板演)
反馈:我们看看这位同学在黑板上计算过程,和你的一样吗?你能说说它的运算顺序吗?(交流)
提问:你觉得我们在计算的时候还要注意什么?(没算到的要照写下来)
3、引导归纳
谈话:今天我们学习的三步混合运算,都是不含括号的算式,现在请你想想,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按怎样的顺序计算?(先交流,后汇报)
达成共识: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要注意乘、除法或加、减法连在一起的部分,要从左往右算;暂时没算到的部分要照写下来,直到计算完成。

三、巩固练习,拓展新知
数学学习,关键是解决问题。

接下来就用我们掌握的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吧,你有信心吗?
1、先观察算式,告诉大家运算顺序,然后再计算。

240÷6-2×17 51-36÷3+25
2、看来我们在计算的时候一定要细心认真,否则就容易出错。

看看这两题,在计算时错在哪里?分析下为什么会错?
440-200÷5×8 110-20×5+25
=440-200÷40 =90×30
=440-5 =2700
=435
3、比较大小:25×30+25×20○25×(30+20)
你觉得○里填什么符号?要想知道结果还需要我们去计算下,男生计算前面的算式,女生计算后面的算式,然后我们在比较一下,到底谁大?
交流:其实前面的算式表示30个25与20个25相加,也就是50个25,后面的算式先算小括号里,也是50个25,它们的结果是一样的。

看来,我们在计算中还要善于去观察,发现里面的规律,这样可以使我们的计算更加简便和正确。

4、出示练习十一第3题,从图中你获得哪些信息,“人均居住面积”是什么意思?你能列综合算式解答吗?(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如有困难,可以先列分步,再列综合算式。


汇报反馈,明确每一步的意思。

指出: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如果能列综合算式的,也可以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

5、智力大考验:在下面的数字中间添上合适的运算符号,使等式成立。

3 3 3 3=1 3 3 3 3=2
3 3 3 3=7 3 3 3 3=8
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寻求合理、有效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感受数学的神奇和美妙,体验挑战成功的乐趣。

也可让学生在课外完成。

四、全课总结,完善新知
一节课就要在同学们的积极参与和挑战自我中结束了,老师非
常欣慰地看到你们的表现,但我更想知道你从这节课中学到了什么?我期待着你和大家一起分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