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水道发展史
日本下水道发展:污染控制策略及相关前沿水污染控制技术
日本下水道发展:污染控制策略及相关前沿水污染控制技术1.日本下水道发展历程日本的下水道发展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初始阶段的主要建设目标是保持土地的清洁,因此只进行简单的污水和雨水处理。
日本第一个下水道系统于1884年在神田地区建成,1900年日本制定了最早的下水道法。
随后,日本于1922年设立了第一座污水处理厂:东京三河岛污水处理厂。
随着二战后人口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用水需求急剧扩大,下水道的建设需求也随之增加。
因此日本下水道发展进入第二阶段的标志是1958年制定的新下水道法,其中将下水道的建设目的提升为“城市的健康发展”和“提高公共卫生水平”。
由于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以“水俣病”为首的多种公害事件,政府将下水道法增加了“保护公共水域水质”条目,并促使日本下水道发展进入到第三阶段(1970年后)。
1970年日本召开了第64届临时国会(即“公害国会”),一次性通过了14部环境法律,1970年后,下水道得到了极大的普及,日本的整体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
1970年的日本下水道的普及率由1961年的6%提升到了16%。
此后一直稳步提升,至今达到了78.8%。
90年代起,日本污水处理人口普及率也一直稳步提升。
2005年开始,随着净化槽与农业集落排水处理设施等的出现,使该普及率进一步得到提升,至2018年末已达90.9%(图1)。
其中在100万以上人口规模的城市的普及率达到99.6%。
使用下水道的人口占比99.2%,净化槽等占比0.3%。
可以看出,城市规模越大,污水处理普及率越高,使用下水道人口占比越高。
城市规模越小,使用净化槽和农村集合排水方式处理污水占比越高。
同时,日本的环境标准达标率也持续稳步提升,至今超过90%。
近年来随着暴雨频发、地震、温室效应的不断加剧,以及下水道设施老发、合流制溢流、及人手不足等问题,是日本下水道的发展与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
2.现阶段日本下水道系统管理情况的介绍为了改善生活用水、生活杂排水的处理情况,日本政府制定了关于下水道和下水道相关设施的“污水处理设施”的整备计划:由农林水产省负责农业集落排水设施、环境省负责合并处理净化槽、国土交通省负责公共下水道,分别进行相应的事业支援。
巴黎的下水道系统
奥斯曼当时的设计理念是提高城市用水的分布,将脏水排出巴黎,而不再是按照人们以 前的习惯将脏水排入塞纳河,然后再从塞纳河取得饮用水。
直 施厄然 到 工热而 现公。 真 在里到贝正 长长 尔对 达的 格巴 下 朗黎 水年。下 道为 水 公。止 里随, 道 。后贝年设 ,计 尔 , 奥和 下格斯施 水朗曼工 道和让做 就他贝出 开的尔巨 始工格大 不人朗贡 断们具献 延修体的 伸建负却 ,了责是
凝时 要 东 是 此 聚没 的 西 贵 外 了能 , 找 重 , 几记 只 回 的 多 代下 是 来 戒 数 人这 拨 的 指 人 的个 个 。 掉 大 心号 电 下 进 概 血码 话 水 了 不 和。 , 道 下 知 智) 这 里 水 道 慧完 项 也 道 , 。备 服 会 , 在 的务标是巴 设是注完黎 施免街全, 和费道可如 人的和以果 性!门根你 化(牌据不 的只号地小 设可码漏心 计惜。位把 背,你置钥 后我所,匙 ,当需把或
法国首都巴黎的下水道博物馆从外表看并不特别,就是一个普通的下水道井盖。但是掀 开这个井盖进入地下,就仿佛进入了一个地下宫殿。巴黎下水道虽然修建于19世纪中期, 但就是用现在的眼光看,这些高大、宽敞如隧道般的下水道实在是不同凡响。聪明的巴 黎人就利用这些有着100多年历史的下水道建成了下水道博物馆。人们在这里游览,可 以全面了解巴黎的地下排水系统。
下水道博物馆Tips:交通:坐地铁9号线或RER C线, Pont de l’Alma 站下车;开放 时间:5月1日到9月30日 11:00 – 17:00;10月1日到4月30日 11:00 – 16:00; 每周四、周五,以及一月的第2~4周休息。
下水道博物馆位于塞纳河阿尔玛桥畔,这里没有显眼的建筑,只有一个很不起眼 的售票亭,掏3.8欧元购票后即可从旁边狭窄的旋梯进入地下6米的深处,探究巴 黎的“五脏六腑”。据介绍,每年来此参观的游客有近10万人。
国内外排水工程发展史
国内外排水工程发展史《国内外排水工程发展史》嘿,今天咱就来唠唠国内外排水工程的发展这档子事儿。
先说说国外吧。
早在古代罗马,那可就有相当厉害的排水工程了。
罗马人建的那些个下水道啊,那真是让人惊叹。
你想啊,在那个时候,没有现在这么高科技的工具,全靠人力和简单的器械。
罗马的下水道可不是随随便便挖挖的,那是有规划的。
据说,那些下水道宽敞得很呢,人都能在里面行走。
我就想象啊,那时候是不是有调皮的小孩偷偷钻进去探险,结果在里面迷了路,吓得哇哇大哭,最后被大人找出来的时候,满脸黑乎乎的,就像个小煤球。
后来呢,随着时间的推移,欧洲其他国家也开始重视排水工程。
工业革命一来,城市规模迅速扩大,污水也越来越多。
这时候就必须得升级排水系统了。
他们开始用砖头、石头来建造更加坚固、更大规模的下水道。
我有一次去欧洲旅游,在一个古老的城市里,就看到街边有那种很有年代感的下水道井盖。
我好奇地趴在井口看了看,那里面黑洞洞的,还散发着一股潮湿的味道,仿佛能看到当年污水在里面流淌的样子。
再看看咱国内。
咱中国古代也有自己的排水智慧。
像故宫,那排水系统简直是一绝。
每当下大雨的时候,故宫里的雨水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很快就排走了。
故宫的地面有一定的坡度,雨水就顺着这些坡度流到各种沟渠里。
我记得有一次去故宫参观,正好赶上下小雨。
我就特意观察了一下,雨滴落在地上,然后缓缓地向低洼处流去,最后消失在那些小小的排水口。
那时候就觉得,古人真是太聪明了。
到了近代,中国在西方的影响下,也开始逐步建立现代化的排水工程。
不过,一开始也是遇到了不少困难。
城市发展太快,排水设施的建设有点跟不上。
但是咱中国人就是有股子不服输的劲儿,不断地学习、改进。
现在很多大城市都有了很完善的排水系统,像海绵城市的建设,就是一个很先进的理念。
如今,国内外的排水工程都在不断发展。
国外有很多先进的技术,像污水处理技术,能够把污水变得干干净净。
国内也在不断追赶并且创新。
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排水工程的发展都是为了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巴黎下水道
巴黎的下水道系统,都已经有150多年的历史,却仍然保持着强大的排涝功能。
W12-359近代下水道的雏形脱胎于法国巴黎。
今天的巴黎下水道总长2300多公里,规模远超巴黎地铁,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下水道,也是世界上唯一可供参观的地下排水系统。
从1867年世博会开始,陆续有外国元首前来参观,现在每年有十多万人来参观学习。
巴黎的下水道处于地面以下50米,水道纵横交错,密如蛛网。
下水道四壁整洁,管道通畅,地上没有一点脏物,干净程度可与巴黎街道相媲美,不会闻到一丁点儿腥臭味。
而且,下水道宽敞得出人意料:中间是宽约3米的排水道,两旁是宽约1米的供检修人员通行的便道。
还有一连串数字可以说明这一排水体系的发达:约2.6万个下水道盖、6000多个地下蓄水池、1300多名专业维护工……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巴黎的工程师们还修建了4条直径为4米、总长为34公里的排水渠,以便通过净化站对雨水和废水进行处理,处理过的水一部分排到郊外或者流入塞纳河,另一部分则通过非饮用水管道循环使用。
对国外游客来说,巴黎似乎意味着繁华、浪漫、灯红酒绿一般的快乐生活。
可是很多人或许都不知道,就在繁灯初放的夜市中,仅仅隔着一层薄薄的柏油马路和泥土,巴黎的地下世界——下水道,却是另外一番样子。
不过,你千万别以为我又要揭发出臭烘烘,脏兮兮的各种惨痛现实,事实上,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欧洲名城,巴黎的下水道系统,就想埃及的金字塔一样,是一个绝世的伟大工程,这里没有黑水横流的垃圾,也没有臭气熏天的各种腐烂物体。
事实上自从雨果在《悲惨世界》中介绍冉阿让背负自己的未来女婿穿过了一段危险又深邃的下水道流沙泥之后,巴黎的下水道系统又经过了无数次的改进,现在,巴黎人甚至将其开发成了一个下水道博物馆,向世人介绍他们的成就。
下水道博物馆Tips:交通:坐地铁9号线或RER C线, Pont de l’Alma 站下车;开放时间:5月1日到9月30日11:00 –17:00;10月1日到4月30日11:00 –16:00;每周四、周五,以及一月的第2~4周休息。
盘点世界著名排水工程
盘点世界著名排水工程一场暴雨,北京成了“东方威尼斯”。
网友仿旅游指南打趣道:“新燕京七景:陶然碧波,安华逐浪,白石水帘,莲花洞庭,大望垂钓,二环看海,机场观澜。
威尼斯几百年做到的事,武汉几天就做到了;武汉几天做到的事,北京几小时就做到了。
”不仅北京、武汉,5月间,广州也因暴雨出现过严重内涝。
北京水务局回应称,城市建设排水系统滞后于城市发展,是全国普遍存在的问题。
现在北京中心城区的排水管网最早还有明代的设施。
但是城市管网更新面临诸多问题,老旧管网只能是打补丁,发现一处,补一处。
如果被带到一个陌生的国度或城市,如何分辨它是否发达?台湾作家龙应台认为,一场大雨足矣。
她说,“最好来一场倾盆大雨,足足下它3个小时。
如果你撑着伞溜达了一阵,发觉裤脚虽湿了却不脏,交通虽慢却不堵塞,街道虽滑却不积水,这大概就是个先进国家;如果发现积水盈足,店家的茶壶头梳漂到街心来,小孩在十字路口用锅子捞鱼,这大概就是个发展中国家。
它或许有钱建造高楼大厦,却还没有心力来发展下水道;高楼大厦看得见,下水道看不见。
”有时候,GDP不算数,文明的差距,只差了一条下水道而已。
一、江西赣州福寿沟宋朝修建的城市下水道,至今已有900多年历史二、巴黎下水道:法国文豪雨果说,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
巴黎有着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下水道系统。
这个处在城市地面以下50米的世界,从1850年开始修建,巴黎人前后花了一个多世纪才完工。
在巴黎大规模建设下水道之前,这座城市大部分的消费用水来自塞纳河,暴露在地面的部分废水未经净化就流回了河中,造成河水污染,空气中恶臭弥漫,最终导致了1832年的一场霍乱爆发。
城市规划者痛定思痛,要修建下水道系统。
是奥斯曼设计了巴黎的地下排水系统。
奥斯曼当时的设计理念是提高城市用水的分布,将脏水排出巴黎,而不再是按照人们以前的习惯将脏水排入塞纳河,然后再从塞纳河取得饮用水。
然而真正对巴黎下水道设计和施工做出巨大贡献的却是厄热-贝尔格朗。
我国古代城市排水系统的发展史
我国古代城市排水系统的发展史河南偃师二里头,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王朝都城遗址。
这是一处经缜密规划、布局严整的大型都邑,其存在时间约距今3800~3500年。
在早期宫殿建筑之间的通道下,发现了长逾百米的木结构排水暗渠。
晚期宫城中大型宫殿建筑的院内,又发现了石板砌成的地下排水沟和陶排水管组成的地下排水设施,二者的铺设都是为了向院外排水。
由于这类先进的排水系统仅发现于宫殿区,可知它并未走进大众生活,仍为当时的权力阶层所垄断。
隋唐长安城在建城前经周密调查和精心设计,其后不断修建扩充,成为当时首屈一指的国际化大都市。
对于这样一座总面积达83平方公里、人口逾百万的特大城市而言,排水系统对于整个城市的正常运转具有重要的意义。
此时的中国古代城市已发展到了封闭式的里坊制阶段。
隋唐长安城南北11条、东西14条大街,将全城划分为110个坊。
排水系统就遍布于由“街”、“坊”组成的棋盘格状的都市中。
建筑周围常见砖铺散水、渗水井和排水管道。
与汉长安城一样,隋唐长安城大部分街道的两侧都修有水沟,有土筑和砖砌两种,均为明沟。
明沟外侧设人行道。
大路路面中间高、两边低,便于及时排除雨水。
城门下则建有排水涵洞。
永安渠、清明渠和龙首渠在流经城内的里坊和池苑后,注入渭河和浐河,除供应城市用水外,也起到了分洪的作用。
作为全国性的政治中心,隋唐长安城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布局优先考虑了城内贵族人群的需求,宫室禁地中的排水设施也最为讲究。
如大明宫太液池岸发现的排水渠道内设置有横向砖壁,雨水在经过时可将较大的杂物拦截下来。
西内苑发现的排水暗渠为砖石结构,为防止渠道淤塞,分段安装了多道铁质闸门,第一道闸门先由铁条构成直棂窗,拦阻较大的垃圾杂物,第二道闸门布满细小的菱形镂孔,可以滤出较小的杂物。
闸门拆卸自如,方便疏通。
这可以说是初级的水处理装置了。
元大都城内的河湖水系分为两个系统,一是由高梁河、海子(积水潭)、通惠河构成的漕运系统;一是由金水河、太液池构成的宫苑用水系统。
下水管的历史起源和发展如何?
下水管的历史起源和发展如何?一、古代下水道的出现与发展古代城市的下水道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古埃及和古巴比伦时期。
当时,人们发现将废水引入河流或湖泊中会给城市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于是开始探索更为有效的排水系统。
这标志着下水道的雏形在人类文明史上的首次出现。
1. 古埃及的下水道系统古埃及人创建了庞大的排水系统,利用水力力量将废水导入尼罗河。
他们设立了一系列的坡道和闸门,通过人工引水的方式,实现了废水的快速排出。
古埃及的下水道系统迅速发展,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排水技术。
2. 古巴比伦的污水处理古巴比伦人对污水的处理方法也很有创意。
他们修建了一系列用石块铺设的下水道,这种排水系统不仅能有效清除废水,还能减轻河流的污染负荷。
古巴比伦的污水处理技术对后来的城市发展影响深远。
二、中世纪的下水道技术的沿革与改进中世纪是下水道技术发展的关键时期,人们开始注重改善城市环境,并不断提升下水道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
1. 罗马帝国时期下水道技术的再现在中世纪早期,人们重新发现了罗马帝国时期的下水道工程,这为后来的下水道系统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通过研究罗马古代文献和遗址,人们了解到古罗马的下水道系统是由砖石和混凝土构成的,能够有效运输大量的废水。
这种经验的再现对中世纪下水道技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中世纪下水道系统的改进中世纪城市发展迅猛,人口增长给城市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问题。
为了改善卫生状况,人们开始将下水道系统与居民区和街道相连,以方便排放废水。
同时,他们还使用了更先进的材料和工艺,如石材的切割和砌筑技术、砖石的研磨和烧制工艺,从而提高了下水道系统的结构稳定性和排水效率。
三、近代下水道的革新与智能化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城市化进程迅速推进,人们对下水道系统的需求变得更加迫切。
近代的下水道技术革新使得下水道系统得到进一步完善和智能化。
1. 工程技术的进步与下水道系统的规模化建设通过工程技术的进步,近代下水道系统开始大规模建设,形成了庞大的网络,使城市的污水能够快速、高效地得到处理和排放。
欧美国家的城市下水道介绍(供给排水同行借鉴)
欧美国家的城市下水道介绍(供给排水同行借鉴)城市良心工程——下水道(世界四大城市)伦敦篇——【伦敦下水道百年历史:为防霍乱而改造排水系统】1848年的伦敦是当时世界上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人口达到200万。
但是,150多年前的伦敦污染严重,垃圾遍地,城市里到处是粪便的气息,臭气熏天。
整条泰晤士河都在发酵,流淌着褐色的液体。
这一年伦敦爆发霍乱,人员大量死亡。
伦敦下水道与金字塔齐名伦敦以“雾都”闻名于世是在工业革命之后,“雾都”的形成原因,与工厂的烟囱林立有关。
到19世纪为止的近几百年中,伦敦的流行病此起彼伏,猩红热、肺结核、流感、麻疹、天花、伤寒、霍乱等,各种流行病不断爆发。
那时的人们认为,所有这些流行病都是通过空气传染的,因此,伦敦上空的浓密的雾气,被认为就是“瘴气”。
1848年伦敦爆发霍乱疫情时,人们也就理所当然地认为,病因就是空气中难闻的气味,而空气中恶劣气味的来源就是各种污物,因此,当时的伦敦人认为,只要把各种污物用水冲走,就解决问题了。
于是,流经伦敦的泰晤士河成为最大的下水道。
1849年霍乱疫情结束时,伦敦死于霍乱的人数超过14000人,但是,霍乱病因依然不太清楚。
当时的伦敦,坟场永远不够用,有些地方,死人只能曝尸街头。
停尸房里的尸体往往也要存放好几个星期才能处理。
有些家庭尸体无法处理,只好暂时放在家中,为了避免尸体的气味,伦敦人当时流行用洋葱包裹尸体来掩盖气味。
1849年8月,霍乱疫情结束后,首都污水治理委员会任命约瑟夫-巴瑟杰为测量工程师。
当时伦敦有一个地下和地上结合的排放系统,主要是用来排放雨水。
1848年,抽水马桶已经在伦敦普及。
在没有抽水马桶的年代,人类的粪便可以采取集中处理的方式。
但是,有了抽水马桶,自己家里的粪便用水一冲就不见了,谁也不去管它究竟去了哪里。
粪便进入伦敦原先的排放系统,造成严重的堵塞,甚至从地板下回灌进居民家中。
《泰晤士报》曾经发动民众,征集污水处理方案。
有人建议用火车拉走,有人建议在泰晤士河下再修一条地下河流。
欧洲下水道发展史
欧洲下水道发展史引言下水道是现代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卫生和便利。
本文将探讨欧洲下水道的发展史,从古代罗马时期的创举到现代化的系统建设,展示了欧洲在卫生和环境方面的巨大进步。
古罗马时期的创举古罗马帝国是下水道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6世纪,古罗马城市开始建设下水道系统,用于排放废水和污物。
这些下水道以石头和混凝土建造,采用了倾斜的设计原则,通过引力将废物从城市引导到河流或海洋。
这一创举大大提高了城市的卫生状况,减少了疾病的传播。
中世纪的衰退随着古罗马帝国的衰落,欧洲的下水道系统也逐渐荒废。
中世纪的城市发展缓慢,城市规模较小,因此没有建设大规模的下水道系统的需求。
加之中世纪的城市规划和卫生条件相对落后,许多城市的废物和污水直接排放到街道上或附近的河流中,给城市环境和人们的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近代下水道的复兴到了18世纪和19世纪,欧洲城市的规模迅速扩大,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的卫生问题也日益突出。
为了改善城市的卫生状况,许多欧洲城市开始重新建设下水道系统。
巴黎在19世纪中叶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下水道建设,采用了现代化的设计和技术,成为了当时欧洲下水道建设的典范。
其他欧洲城市也相继效仿,纷纷投入到下水道的建设中。
20世纪的现代化建设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城市规模的进一步扩大,欧洲下水道系统进入了现代化的建设阶段。
20世纪初,下水道建设开始采用更先进的材料和技术,如钢筋混凝土管道和机械化清洁设备。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也成为下水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废水得到有效处理。
现代化的下水道系统不仅提高了城市的卫生状况,还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础设施支持。
现代下水道的挑战与发展尽管欧洲的下水道系统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老旧的下水道系统需要进行更新和维护,以保证其正常运行。
其次,城市化进程和人口增长给下水道系统带来了更大的压力,需要不断扩建和改进。
地下排水管道的历史演变资料
为了解决城市的排水问题,我们的祖先几 乎在创建城市的同时,发明了城市排水系 统。
早在距今7000-6000年前,我国的贵州省澧县石家河文化 各城址(最著名的是城头 山古城)就挖掘了护城河, 设置了水门,建构起良好的城内 排水系统,这是全世界最 早的城市排水系统。 距今5000年的河南登封王城岗古城、距今约4000年的河 南淮阳平粮台古城已使用 陶制地下排水管道,成为最早的城市地下排水设施
国外排水工程的发展历史
建于4500年前、位于印度河流域的马享佐达摩城,已有完整的排水系统; 同一时期,美索不达米亚王国的街道建起了砖砌的雨水排水系统
罗马――“元老级”下水道 目前仍在“服役”
说到城市排水的文明史,古罗马自然是“元老级”。有资料显示,早在 公元前6世纪左右,伊达拉里亚人就开始使用岩石所砌的渠道系统,将暴 雨造成的洪流从罗马城排出。 渠道系统中最大的一条截面有“3.3×4”米,是从古罗马城广场通往台伯河。
汉长安城发现的陶制排水管
故宫龙头明清排水管道
中国排水管道的演变
时代 材料及构筑物 举例 •新石器时代后期 陶管 平粮台古城遗址 •夏 陶管、石木结构等 二里头遗址 •商 石木结构等 偃师商城 •西周 陶瓦、板瓦 平遥古城 •东周 河卵石斜坡式散水 临淄齐国古城等 •秦 陶管、排水池、散水 阿房宫等 •西汉 五角形陶管、渗水井、涵道 长乐宫 •唐 砖或石渠壁、铁闸门 长安城等 •宋 砖沟墙、条石盖板 东京城等 •元 砖顶底石板涵洞 大都 •明清 龙头出水口 紫禁城 •近代 排水工程发展缓慢1921年上海北区污水厂,是我国最早的活性污泥法 水厂 •现代 镀锌铁管、铜管、不锈钢管、PVC 塑料管、污水铝塑复合管、 不锈钢复合管、处理等
东京--壮观的地下“宫殿”
水去了哪里? 城市排水技术发展史
滤, 简直跟唐朝人 的做法是一模一样 的。
上了 ……这 “ 十二 水窗” 论从原理 还是 用 无 途来看, 完全就是现代给排水系统里最常用
式, 就可 以适用于各种不 同的地 方, 过套 如 果你 觉得这 已经 很牛了, 通 单 , 那你 就错 了 要 的 “ 向止 回阀” 不得不让 人再一次被祖 ,
学请翻阅初中历史课本 “ 工业革命” 相关章 道 , 建设污水处理 研 究污 水处 理工艺,
“ 大沟渠” 由此可见, 。 这些简易的排水方式
据《 赣县志》 载:“ 记 福寿二沟, 昔人穿以疏 城 内之 水, 不知创 自何代, 或云郡 守刘彝所
都已经 很有年头了。
作。 话说这 刘彝绝 对是个标准的Ge k他 ” e, 在北宋熙宁年间出任赣 州知县, 他依据城市
地形特 点、 道布局以及发展 趋势, 街 主持建
水 管道 了 ( 那时 候陶 是主要 的生活 生产材 成间隔较 大的窗棂型, 拦截较 大的污物; 第
料) 直到现在的管道也 基本上沿用了那个 二道 闸门布满菱形镂空 的铁板 , , 用于过滤较
时候, 污水 水力 中 开木门, 顺利排放到江 水
中; 当江水 上涨 , 倒灌进 下水道 时, 依靠 江
还分别流不 同水质的水, 以方 便处理; 另外 盖 ) 就可以进行 清理。 污水水力一旦大于江水 水力时, 污水 又 , 到了科 技高度发 展 攒 ,
这些管道有着比较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是一
的今天 , 有污水处理工艺最重要 的步骤、 所
会顶开木 门, 到江水 中去, 排 污水排到一定
最初的排水技术
据 历史记载和 考 古发掘证 实 , 在公元前 早
2 0 年, 5 0 古埃及就 已经建有污水沟渠。 后来
地下排水管道的历史演变
东京:下水道深达60米 日本是个台风多发国家。 地下排水系统主要是为避免受到台风雨水灾害的侵袭而建的。 被称为“首都圈外围排水路”的东京地下排水系统堪称当今世界最不可思议的下水道, 其宏大壮观的场景,让每个参观者都深受震撼
地下排水管道的历史演变
排水管的发展史
排水管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期。
古罗马人在建筑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就,其中之一就是发明了用于排水的管道系统。
他们使用的是陶土或石头制成的管道,这些管道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和排水性能。
中世纪时期,排水管的发展逐渐停滞。
直到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开始重新关注建筑工程,排水管的设计和制造技术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铸铁排水管,这种管道更加坚固耐用,而且可以承受更大的压力。
19世纪,工业革命带来了技术的飞速发展,排水管的制造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随着钢材的广泛应用,钢制排水管逐渐取代了铸铁排水管。
钢制排水管具有更高的强度和更好的耐腐蚀性,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0世纪,塑料管材的出现为排水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塑料管材具有重量轻、耐腐蚀、安装简便等优点,逐渐成为排水管的主流产品。
目前,排水管主要有PVC(聚氯乙烯)管、PE(聚乙烯)管、PPR(无规共聚聚丙烯)管等几种类型。
21世纪,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新材料的不断涌现,新型排水管材不断出现。
例如,不锈钢复合管、铜复合管等新型管道,具有更高的性能和更好的环保性能。
此外,一些高科技的排水管材,如抗菌管、纳米管等,也在不断发展中。
总的来说,排水管的发展史见证了人类建筑技术和材料科学的进步。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未来排水管的性能和应用范围将得
到进一步的拓展。
排水设备的发展历程
排水设备的发展历程
排水设备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
古代人类通过简单的土木工程,如挖沟和建造水渠来解决排水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发展出更为先进的排水系统。
在公元前2600年至2000年左右,古埃及人开始建造排水系统,使用土砖和石头修建了下水道,将废水导入尼罗河或排入地下坟墓的水井。
古罗马帝国的排水系统是古代最为先进的系统之一。
公元前6
世纪至公元前1世纪,罗马人修建了上百公里的下水道,将城市里的废水和雨水排到附近的河流。
他们还使用陶瓷排水管,使排水系统更加高效。
中世纪欧洲的排水设备相对简单,城市内的废水和污物直接排放到河流中,从而引发了卫生和环境问题。
19世纪初,工业革命的兴起促进了排水设备的创新。
人们开
始使用铸铁、陶瓷和石膏等材料制造排水管道,并使用水泵来提升废水的流动和处理效率。
这一时期的排水设备在城市规划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改善了城市的卫生环境。
20世纪的排水设备发展进一步提高了排水系统的效能。
使用
塑料和橡胶等新材料制造的排水管道被广泛应用,并使用电力和液压系统驱动水泵,提高了排水系统的运营效率和可靠性。
当代的排水设备不断创新,引入了数字化和自动化技术。
例如,
使用传感器和监控系统实时监测排水管道的状况,利用大数据分析优化排水系统的运行。
总的来说,排水设备经历了从简单土木工程到现代化数字化系统的演变过程。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卫生环境的关注,未来的排水设备也将不断发展和创新。
中国城市排水管道发展历程
中国城市排水管道发展历程
中国城市排水管道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
最早的排水设施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早期,当时的人们已经意识到了防汛的重要性,并采取了一些简陋的排水措施。
在商朝时期,我国出现了较为成熟的排水系统,河南偃师的考古发掘证明了当时的地下排水道采用了雨水和污水分流的管道,将王宫和城里的水分别排到护城河外。
随着时间的推移,排水系统在技术和结构上得到了不断的完善。
秦汉时期,排水系统不仅具备排水功能,还具备了供水和蓄水的功能。
隋唐时期的地下排水系统设置有格栅,能够有效阻拦垃圾和杂物进入下水道。
到了宋朝,排水系统的设计和建造日益成熟,江西赣州的福寿沟是当时的巅峰之作。
明清时期,我国城市的排水系统进一步得到完善。
在现代,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排水管道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然而,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改造,以及对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我国城市的排水管道系统正在逐步实现现代化和智能化。
例如,采用新型的管材和施工工艺,建立智能化的排水管理系统,以及推进雨污分流等措施,都在为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做出贡献。
日本的下水管道发展史
日本的下水管道发展史
日本的下水道管道发展史可以追溯到古老的汉代(206BC-220AD),这时候开始建立僧人管理的洗澡设施和水池。
中古时期(794~1192)正式建立下水道系统,其中以大江天皇(767--809)和日本第一个城市(现称为奈良)的大型围墙项目为王朝的象征。
17世纪的时候,日本的都市水利事业开始迅速发展,根据日本大正政
府统计,大约在18世纪后半叶,日本14个都市有11个都市建有管道,大多数是日本制作的竹管,其中名古屋市(成立于1958年)是世界上
最早安装管道的城市之一。
进入20世纪初,下水道管道改用聚乙烯塑料管道系统,也就是熟悉的
由红、绿、灰三色组成的下水排水系统,主要由红色表示排污去,绿
色表示垃圾去,灰色表示普通下水的排水系统。
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日本当前的下水道管道系统以再生塑料、聚丙
烯和钢制管道为主。
下水道发展史
吉 隆 坡 SM AR T隧 道
项目设计根据百年一遇的洪水设计,预期每年要有二到三次以第三模式(关 闭道路,以便存储洪水)运营。按照正常条件,无暴风雨或低降水量的第一模式, 没有洪水分流到该系统。
悉 尼 * 探 险
为了申请到“去悉尼城下观光下水道”,一些人不惜送上巧克力和鲜花等来“行 贿”,好让自己早些成行。下水道参观每6个月一次,每次仅接待180名游客,不 过,申请人数通常都有4000多人。
伦 敦 下 水 道
1890年
伦 敦 下 水 道
1902-1906年
伦 敦 下 水 道
1905年4月
伦 敦 下 水 道
1907年
伦 敦 下 水 道
1907年
伦 敦 下 水 道
1950年 伦敦下水道工作人员
伦 敦 下 水 道
1950年 伦敦下水道
伦 敦 下 水 道
巴 黎, 地 下 城 的 博 物 馆
慕 尼 黑 的 排 水 系 统
慕 尼 黑 的 排 水 系 统
慕 尼 黑 的 排 水 系 统
1930年绘制的地下排水的示意图
慕 尼 黑 的 排 水 系 统
慕 尼 黑 的 排 水 系 统
慕 尼 黑 的 排 水 系 统
江 户 川 工 程: 守 护 东 京 的 地 下 神 殿
江 户 川 工 程: 守 护 东 京 的 地 下 神 殿
历 史, 中 国
我国修建下水道的历史也很悠久,可以追溯到3000年以前。在迄今为止的考 古发现中,我国最早的下水道部件来自商朝。
历 史, 中 国
江 西 * 福 寿 沟
江 西 * 福 寿 沟
江 西 * 福 寿 沟
历 史, 中 国
据北京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研究,北京现已发掘的古代墓葬可能是最早的地 下空间,即距今1万年左右,位于门头沟区;明十三陵则可以说是古代北京最 大的地下建筑群。与此同时,在北京城内,地下空间的形式就已经包括了水井、 排水系统、火道、地坑、冰窖等。
管道发展史
下排水系统
被誉为“地宫
6000-7000年前,贵 州省某古城就挖掘 了护城河,并设置 了水门,这是最早 的城市排水系统。
5000多年前,出 现了陶制排水管, 这是最早的城市 地下排水系统
唐朝开始出现砖砌 涵洞,保留至今的 涵洞仍有许多
近代中国开始 使用铸铁管和 水泥管 (第一代产品)
第二代产品
江西康命源科技有限公司
• 洪灾是当今世界上最主要又频繁的自然灾害之一,防治洪灾是现 今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 我国地处地形地势复杂的东亚大陆,地区气候差异大,东部的暴 雨洪涝灾害突出。
• 我国是世界上受灾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大约三分之二的国土都遭 受过不同程度的洪灾侵袭。
一座座城市在洪水的侵袭下饱受床上,城市排水系统的精进迫在眉 睫! 为了解决城市排水的问题,古今中外的人们在创建城市的同时,也 发明了城市排水系统。
缺点:
目前可生产的管径小于等于1500; 价格稍微贵
第四代产品这么优秀 怎么来的呢?
·2004年科技部批准,2009年通过验收,挂牌了贵州省第一个国 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先后组建了“贵州省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和“中科院贵州绿色化 工与先进材料研发中心” ·组织了一大批优秀科研人才,通过持续不断的技术攻关,2017 年6月,世界上第一条高性能排水排污管在康命源公司诞生 ·目前,康命源公司的生产基地已建立在广东、贵州、安徽三省, 主要销售网点遍布华北、华东、西南、西北、华南、华中各区域
• 纳米改性高密度聚乙烯合金管:弹性密封胶圈连接方式 (简单、 施工量小、节省造价成本)
中科院对进口设备进行改良和精进,从原材 料改性到管材生产都不断地改进创新
纳米改性高密度聚乙烯合金管 适用于江西么?
省内除了北部较平坦 以外,常态地貌则以 山地和丘陵为主,非 常态地貌还有岩溶、 丹霞、冰川等特殊地 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共 同 沟
共 同 沟
共 同 沟
深圳地下的秘密世界
共 同 沟
泉州市正研究建设城市“共同沟”(2011)
共 同 沟
问
思
展
共 同 沟
感谢各位聆听!
紫 禁 城 * 百 年 不 淹
紫禁城(1403年-1424年)占地72公顷,五百余年来几乎不见暴雨积水记载,可见 其排水效果之良好。这要归功于设计巧妙而完善的地下排水系统。我们的祖 先素来崇尚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紫禁城的排水系统正是对这一理念的极好 诠释。
历 史, 中 国
晚清和民国时期,分布在上海、天津、广州、武汉等港口城市的欧洲租界在一 定范围内按欧洲模式修筑了地下管线。
巴 黎, 地 下 城 的 博 物 馆
巴 黎, 地 下 城 的 博 物 馆
巴 黎, 地 下 城 的 博 物 馆
巴 黎, 地 下 城 的 博 物 馆
巴 黎, 地 下 城 的 博 物 馆
巴 黎, 地 下 城 的 博 物 馆
巴 黎, 地 下 城 的 博 物 馆
巴 黎, 地 下 城 的 博 物 馆
历 史, 中 国
我国修建下水道的历史也很悠久,可以追溯到3000年以前。在迄今为止的考 古发现中,我国最早的下水道部件来自商朝。
历 史, 中 国
江 西 * 福 寿 沟
江 西 * 福 寿 沟
江 西 * 福 寿 沟
历 史, 中 国
据北京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研究,北京现已发掘的古代墓葬可能是最早的地 下空间,即距今1万年左右,位于门头沟区;明十三陵则可以说是古代北京最 大的地下建筑群。与此同时,在北京城内,地下空间的形式就已经包括了水井、 排水系统、火道、地坑、冰窖等。
慕 尼 黑 的 排 水 系 统
慕 尼 黑 的 排 水 系 统
1930年绘制的地下排水的示意图
慕 尼 黑 的 排 水 系 统
慕 尼 黑 的 排 水 系 统
慕 尼 黑 的 排 水 系 统
江 户 川 工 程: 守 护 东 京 的 地 下 神 殿
江 户 川 工 程: 守 护 东 京 的 地 下 神 殿
江 户 川 工 程: 守 护 东 京 的 地 下 神 殿
吉 隆 坡 SM AR T隧 道
隧道贯串南北两个水系,分上中下三层,兼具排洪和交通两大功能,全长9.7公 里。在洪水多发和土质疏松的吉市,Smart隧道工程历时三年,其建造难度不 亚于世界上最长的水下隧道——英法海峡隧道。 SMART总容量300万立方米。SMART 系统按照根据克朗河/安庞河汇合处和道路 运营状态的三原则方式工作。
伦 敦 下 水 道
比起巴黎可供参观的下水道系统,伦敦的下水道似乎没那么整洁。两年前一则 新闻称,在英国伦敦繁华的莱斯特广场之下,大约1000吨的油质固态垃圾几乎完全 堵塞了下水道,极有可能带来污水横流和排涝不畅的风险。泰晤士水务公司不得不 组织了数支清除队,从繁华的伦敦西区下水道开始清理油污。
伦 敦 下 水 道
历 史, 中 国
历 史, 中 国
这是青岛第一次大规模铺设下水管道的开端。从1899年开始铺设,一次就铺了 3500米。
历 史, 中 国
德国人将这项工程进行了七八年之久。后来这套排水系统一直未经过大的改造。 目前这套系统所占全市管道长度的比例不足三十分之一。
历 史, 中 国
德式下水管道井盖百年后沿用至今德人的细致还体现在雨、污水井盖上, 德式的雨、污水井盖不仅有符号标明,还有大小之分。雨水井盖大,污水井 盖小。德式管网不仅设计细致,管材质量也特别 好。
伦 敦 下 水 道
伦 敦 下 水 道
伦 敦 下 水 道
1856年,巴瑟杰承担了设计伦敦新的下水系统的任务。他计划将所有的污水 直接引到泰晤士河口,全部排入大海。从现代观点看,这个设计只是将污水 排得更远一点而已。巴瑟杰当时并不知道史劳医生的研究结论。
伦 敦 下 水 道
1859年,伦敦地下排水系统改造工程正式动工。但是,工程规模已经扩大到全 长1700公里以上,下水道在伦敦地下纵横交错,基本上是把伦敦地下挖成蜂窝状。
共 同 沟
在商业资本的推动下,北京的地下空间还在以平均每年300万平方米的速 度增加,占市内总新增建筑面积的10%。而所有的地下项目,都必须与地下管 线相关联。这势必造成了商业项目与公共项目在地下争夺空间的局面。 中国工程院钱七虎、王梦恕等5位院士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人均GDP 达到500美元即具备大规模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条件和实力,而1000~2000美 元之间则是开发利用的高潮。从2009年中国人均GDP约为3603美元的统计数据 分析,中国的主要城市已经进入地下空间高速开发的时期。 而这将揭开中国城市地下久未触动的公共隐私。
大观园 * 下水道
读史使人明智。
测谎石
世 界 经 典 管 道 工 程 分 布
古 罗 马: 故 事 2 5 0 0 年
谜团
古 罗 马: 故 事 2 5 0 0 年
古 罗 马: 故 事 2 5 0 0 年
古 罗 马: 故 事 2 5 0 0 年
伦 敦 下 水 道
伦敦和巴黎的下水道系统已有150多年的历史,但仍然保持着强大的排涝功能。
江 户 川 工 程: 守 护 东 京 的 地 下 神 殿
江 户 川 工 程: 守 护 东 京 的 地 下 神 殿
早期东京100万人口,下暴雨时候雨水大都能渗入地下,也容易排出城外。后 来日本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到1950年,日本的人口城镇化率已达37.3%,相当于 我国本世纪初的比例。那时,他们的城市建设也是"先地上后地下",优先解决 住房、交通等设施,顾不上排水系统建设。 到上世纪70年代,城市迅猛发展,东京人口已达1000万的量级,这时城市地面 大都被钢筋混凝土覆盖,雨后内涝危害很重,必须加大城市排水能力的建设。
吉 隆 坡 SM AR T隧 道
项目设计根据百年一遇的洪水设计,预期每年要有二到三次以第三模式(关 闭道路,以便存储洪水)运营。按照正常条件,无暴风雨或低降水量的第一模式, 没有洪水分流到该系统。
悉 尼 * 探 险
为了申请到“去悉尼城下观光下水道”,一些人不惜送上巧克力和鲜花等来“行 贿”,好让自己早些成行。下水道参观每6个月一次,每次仅接待180名游客,不 过,申请人数通常都有4000多人。
悉 尼 * 探 险
悉 尼 * 探 险
这些排水沟可称得上是澳大利亚现存的最为古老的带有早欧洲殖民色彩的遗迹之 一,1788年,首批英国殖民者和流放者来到悉尼,设立了英国殖民地。
悉 尼 * 探 险
历 史, 中 国
据考证,中国人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可以追溯到华夏民族形成初期。4000多 年前,黄河流域的居民为接近地下水源在黄土地带建造规模巨大的地下窑洞 并延续至今。
共 同 沟
目前业界广泛推荐的地下城市管道综合廊道,也就是设计师俗称的“共同 沟”,虽在国内主要城市有所尝试,但由于投入巨大的原因而远未普及。 共同沟一旦建成,在城市地下便拥有一个专属的隧道空间,集市政、电力、 通讯、燃气、给排水等各种管线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 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共同沟的发源地就在欧洲,早在1833 年法国巴黎开始有系统规划排水网络的同时,就开始兴建共同沟。
1890年
伦 敦 下 水 道
1902-1906年
伦 敦 下 水 道
1905年4月
伦 敦 下 水 道
1907年
伦 敦 下 水 道
1907年
伦 敦 下 水 道
1950年 伦敦下水道工作人员
伦 敦 下 水 道
1950年 伦敦下水道
伦 敦 下 水 道
巴 黎, 地 下 城 的 博 物 馆
巴 黎, 地 下 城 的 博 物 馆
共 同 沟
地下共同的建设,在欧洲、美国以及日本都很发达,需要在城市建设 初期就做好规划和预留。比如巴黎,早在1833年,系统地规划排水网络的同 时就开始兴建共同沟。1861年,英国伦敦修造宽3.6米、高2 .3米的共同沟。 1890年,德国开始在汉堡建造共同沟。亚洲则是日本较早开始兴建共同沟, 1958年开始,日本先在人口密度大、交通状况严峻的特大城市展开。 截至1992年,发达国家各类管线的铺管长度达24.2万公里。
共 同 沟
在中国,最早的共同沟建设位于北京。1958年,建设者在天安门广场的地下敷 设了一条长1076米的共同沟。1977年配合毛主席纪念堂施工,北京市又敷设了一条 长500米的共同沟。 1994年底,上海浦东新区初步建成了国内第一条规模较大、距离较长的共同沟。 该共同沟全长11.125公里,埋设在路两侧的人行道之下,沟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其横断面形状为矩形,由燃气室和电力室两部分组成。共同沟还建造了相当齐全的 安全配套设施,并建成了中央计算机数据采集与显示系统。 此后,北京中关村西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首次在开发区中采用共同沟的新型建 设方式,用于集中铺设自来水、雨水、污水、中水、供电、通讯和天然气七条市政 管线。近期,南京、济南、杭州、嘉兴等城市的共同沟建设也被列入城市规划。
塞纳河阿尔玛桥畔
巴 黎, 地 下 城 的 博 物 馆
巴 黎, 地 下 城 的 博 物 馆
巴 黎, 地 下 城 的 博 物 馆
慕 尼 黑 的 排 水 系 统
慕尼黑的市政排水系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11年,当时的执政官Karl Probst修 了一条20公里的阴沟渠,将污水引向了Isar河。
慕 尼 黑 的 排 水 系 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