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税局长在全省国税系统所得税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次所得税工作会议非常重要。XX同志将对所得税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和部署,请大家抓好落实。下面,我讲四点意见。一、提高认识所得税是一个与经济发展程度正相关的税种,从原理上讲既有利于公平,也有利于效率。国际上,多数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都实行以所得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以前这段时间,我国也有所得税,但是很不规范,收入规模很小。1994年税改,我国实行以流转税和所得税并重的双主体税制结构,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所得税。十年来,全国所得税收入增幅远远超出同期税收收入增长水平,占GDP和财政收入的比重日益提高,在国家对外开放、产业布局、区域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全省国税系统所得税管户比2001年增长了11倍,达到50000多户;2002-2004年共完成所得税收入52.9亿元,年均增长24.6%,明显高于同期国税收入增长水平,而且增速一年快过一年。所得税的收入形势很好,这与全省各级管理部门尤其是基层一线的同志做了大量工作,摸索了一些所得税管理的经验和办法分不开。但全省国税系统所得税管理水平总体上并不高,必须进一步加强。一是因为所得税在所有税种中是最复杂的,它是企业所有的生产、经营、管理、财务活动在税收上的总结和反映,涉及面宽,覆盖面大,这一点在世界上是公认的。二是因为我国所得税在税制上内外有别,在体制上两家共管,收入上中央地方分享。这些因素虽然有一定的历史原因,也发挥了历史性作用,但是由此带来的矛盾和问题必然反映到征管上,增加管理的难度。三是因为国税系统自成立以来,一直是流转税当家,所得税近两三年来才异军突起,思想准备、力量准备、工作准备明显不足。特别是所得税史称“关门税种”,干部队伍丢掉的业务技能不是一时半会可以捡回来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国民经济的结构优化、产业升级、质量提高,所得税在经济和财政格局中的地位将更加重要,我们肩上的担子只会越来越重。这些年来,所得税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所得税工作走到今天,可以说是形势喜人、形势逼人、形势急人。我们必须根据总局的统一部署,在税收征管工作的总体框架之下,采取办法和措施,迎难而上,精益求精,努力提高全省国税系统所得税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二、夯实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些年所得税的管户和收入,在数量上增长都很快,这种高增长所带来的隐忧是,一些基层单位不是疲于应付,就是被冲昏了头脑,管理基础没有得到相应的加强,与所得税目前和将来所处的地位极不相称,夯实基础刻不容缓。一要弄清管户。加强与地税、工商等部门的征管协作。对2002年所得税管理改革以来的管户情况,要严格按照法定征管范围进行大清理、“回头看”,做到范围明确、管户清楚、归队入列。二要规范核算。对企业财务核算的方式、手段、内容,以及不同类型企业的会计处理习惯与税法的差异都要了解和监控,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成本利润产生形式、关联企业交易方式也要深入掌握。三要优化制度。努力克服所得税政策多、弹性大等困难,积极探索所得税管理的新思路和新办法,在管理制度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上下功夫,不断提高所得税管理的规范化水平。四要强化分析。所得税已占我省国税收入总额的15.6%和增收总额的20%,成为国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收入工作大局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要分析所得税收入构成,切实掌握所得税的地区分布和重点。既要说得清楚过去,还要把握得住将来,掌握组织收入工作的主动权。五要优化服务。按照“三个一切”的要求,充分发挥国税部门的传统和优势,把政策服务作为重点,依法用足用活政策支持地方经济和企业发展,努力形成税法宣传普及、政策咨询及时、纳税辅导有效、审批方便快捷、中介鉴证参与的所得税服务工作体系。六要搞好所得税信息化建设。按照总局的统一部署和一体化原则,积极稳妥推进所得税信息化建设工作。当前要在所得税信息的采集、“一户式”储存和分析利用上下功夫,为加强所得税征管服务。三、强化管理所得税管理既要运用一般的征管原理和方法,比如精细化、科学化等要求,纳税评估、税收管理员等制度办法;也要探索与所得税税种特点相适应的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去年总局提出了企业所得税管理的十六字方针:“核实税基、完善汇缴、强化评估、分类管理”,是做好新时期企业所得税管理工作的基
本思路,要长期坚持。这其中,核实税基是核心,汇算清缴、纳税评估是主要手段,分类管理是工作方法。其目的,就是对纳税人申报的收入成本费用以及纳税调整项目进行有效的审核和控制,以正确核实应纳税所得额,堵塞征管漏洞,不断提高企业所得税征管效率。要核实管住税基。税基就是计税依据,所得税的税基就是应纳税所得额。核实税基是企业所得税管理的难点和重点。从宏观上讲,要注重企业所得税收入与增值税收入以及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密切关注经济增长的速度、质量和结构变化,密切关注政策和征管等因素影响,切实掌握税源的总体、构成、分布和发展变化的基本情况,发现税源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基本问题,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具体来说,就是要把企业的应纳所得税额核实准确。关键是要认定收入、核定成本、审定扣除、搞好调整。一要强化对企业收入、成本、费用和损失等事项的监控。密切关注企业的生产经营全过程,把企业的所有应税收入,都纳入税收监控的范围;要严格按照政策规定,对应税收入和减免税收入分别进行核实,防止互相混淆。要加强对企业成本、费用、损失等事项和财务会计核算情况的监控。二要认真做好税前扣除项目的审核工作,重点要对税前扣除范围、标准进行审核;特别是对弥补亏损、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国产设备投资抵免等跨年度的项目,要建立健全台账,实行动态管理,核查企业年度申报表有关项目与税务机关掌握的日常台账对应项目的数额是否一致等等。三要加强和规范企业所得税减免税管理。要认真清理和规范减免税政策,严格减免税的审批程序,坚决防止越权减免税,认真落实对企业减免税的监督管理制度。同时,要加大对关联交易的审核,积极推广应用税控装置,强化行政审批项目取消后的后续管理,保护所得税税基的完整性。要改进汇算清缴。汇算清缴是企业年度所得税征收管理成果和水平的集中反映,其质量不仅关系税收征管水平的高低和国家税款的安全完整,还体现着税收服务的层次和水准。关键是要明确主体、规范程序、优化服务、提高质量。汇算清缴工作的责任主体是纳税人,应对全年应纳所得税进行自核自缴。国税机关要做好组织、管理和服务工作,并负责对纳税人自核自缴结果进行审核和评估。不能越俎代庖,也不能撒手不管。要明确汇算清缴的流程、步骤、文书、手续,确保规范、严密、有序。要根据企业所得税审批事项取消和下放管理的新情况和新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强汇算清缴的政策宣传、纳税辅导和培训工作,做到边汇缴边辅导,边审查边调整,边宣传边提高,对汇缴审查发现的问题,督促纳税人自我纠正、规范核算,共同将税收政策落实到位,尽可能减少纳税人的涉税风险,提高汇算清缴的质量。要推进纳税评估。纳税评估是推进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方法。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目前在全省国税系统已经起步,取得了初步成果,但是应用的层次和效益还有很大的空间。关键是要选择重点、建立机制、强化应用、注重结合。当前所得税管户增长很快,进行普遍的纳税评估极不现实,只能选择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进行评估,由此发现规律性、普遍性的问题,带动面上纳税评估工作。要积极应用管理学、统计学等相关知识,采用数学模型等计算方法,结合本地区企业的实际水平,合理测算运筹相关指标的均值和峰值,如行业税负、零申报指标、财务比率指标、财务项目分析指标等,建立参照系,设置预警线。省、市国税局要在一定时段内发布相关讯息,供广大基层单位参考。纳税评估发现属于政策理解有误、逻辑计算错误等一般性问题,可以采取约谈或提醒的方式督促纳税人自我调整;涉嫌偷税的,要移交稽查部门查处,确保税款安全。由于纳税评估牵涉面广,我们在积极推动所得税专项评估的同时,要广泛建立联评机制。根据所得税与增值税的相关性,建立两个税种的联评机制;根据国地税征管工作的协作性,建立两家税务机关的联评机制;所有的征管信息和评估信息都应当全面互通,才能确实有效地提高纳税评估的质量和效率。要实施分类管理。由于企业所得税纳税人遍及各行各业,经济规模、经营方式、核算水平、信用程度各不相同,只有在属地管理的基础上推行分类管理,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关键是要确定标准、探索办法、找到规律、建立机制。税源管理部门和税收管理员,在分片管理纳税人时,可从实际需要出发,采用不同标准进行分类,并相应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方式。对财务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