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朋友遍天下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交往中完善自我
第一课时第二课时
二、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内容标准
二1.2 了解青春期闭锁心理的危害;积极与同学、朋友交往,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

二1.5 知道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和技能,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

二2.6 懂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尊重不同的文化和习俗。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乐于交往的积极生活态度。

(二)能力:初步培养交往与沟通的能力,增强参与意识,学会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

(三)知识:明确交往有内外圈之分,了解交往由“内圈”向“外圈”发展的重要性,掌握扩大交往的几种好的方式。

教学内容分析
本项目主要是让学生认识随着学生的成长,交往也会不断发展;交往的发展,又会进一步促进自身的健康成长,从而引导学生要积极进行交往。

本课分为两个层次:交往的“内圈”和“外圈”;由“内圈”向“外圈”发展。

第一层次主要从交往的内外两圈说明交往的范围会逐渐扩大,引导学生培养积极交往的愿望。

第二层次使学生在认识到交往的作用的基础上掌握由“内圈”向“外圈”发展的主要交往方式,并针对网络的普及和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倡导学生趋利避害,正确使用互联网,同时注意谨慎交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自己从小到大各个阶段有代表性的照片;了解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
实际交往状况;了解学生对上网的真实看法。

教学活动
(一)播放歌曲,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周华健的《朋友》。

教师:正像歌中所唱的那样,友情是朋友间真挚的情感。

中国有一句“俗话”,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朋友是精神世界宝贵的财富,朋友遍天下是我们每一个人心中的美好愿望。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三课第二个项目——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板书课题)
(二)通过调查,探究新知
教师:大家请看下列一组照片。

照片中有一个共同的主人公,同学们猜一猜她是谁?
百天留念周岁全家福幼年与邻居的合影中学时代
学生雀跃齐答。

教师:仔细观察四张照片思考,老师从小到大交往圈发生了哪些变化?
学生:老师从小到大接触的人越来越多。

先是父母、家人,接着是邻里、老师、同学,交往圈越来越大。

教师:那么是不是只有老师才会发生这种变化呢?
教生:不是。

教师:回忆自己从出生到现在交往圈子都发生了哪些变化?这可以让我们得出一个什么结论呢?
学生思考总结。

教师:如果我们把交往圈比喻成以自我为圆心,交往的范围为半径的两个圆。

(画两个同心圆)我们把里面的圆称为交往的内圈,外面的圆称为交往的外圈。

老师的四幅照片中所反映的交往在哪个圈子里?同学们现在的交往又在哪个圈子里?
学生:都主要在内圈。

教师:刚才我们共同得出一个结论: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和视野的开阔,我们交往的圈子越来越大。

现在同学们猜一猜,我后面的两幅照片可能会是和谁的合影呢?
多媒体展示:猜猜看。

(学生热烈讨论,回答可能千奇百怪,但通过学生的猜想,可以使学生形象性地加深对内外圈的理解)
教师出示两幅照片:
大学时与广播站同学的合影 文艺汇演与同事的合影
教师:同学们可以看到现在老师的交往已经到了哪一个圈子里?
学生:外圈。

教师:青少年时期我们的交往主要停留在内圈,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由内圈向外圈扩展。

而在青少年时期,友情主要集中在同学之间。

教师:生活离不开朋友,人生离不开友情。

现在,我们就一起做两个小调查: 调查1:有问有答
(1)你有知心朋友吗?
(2)你最知心的朋友是谁?
(3)他(她)做的让你最感动的一件事是什么?
学生思考讨论后,教师总结:通过刚才的调查可以感受到朋友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不止一个朋友,除了这个知心朋友外,你还有哪些朋友?请看调查2。

调查2:友情小档案
学生思考讨论填表。

(通过课前的教学准备,教师已经了解到在每一个班都有少部分同学交往广泛,在提问同学的过程中,这一部分同学能回答出更多的认识方式,如路友、笔友、网友,以及通过体育队、学生会等认识的朋友。

这时应及时归纳总结板书,成为下一阶段教学“扩大交往方式”的真实案例)教师:尽管我们班有的同学交往比较广泛,但大多数同学的交往还存在着什么问题?
经讨论大多数同学认为:交往圈子狭窄。

教师:对,我们通过刚才的调查可以看到有一部分同学已经冲破了内圈交往的藩篱,进入了外圈交往,但大多数同学的交往圈子还是比较狭窄,甚至极个别同学还没交到朋友。

思考交往圈子狭窄好不好?
这时也可能有同学持不同意见,认为交往广泛会交到坏朋友,影响到自己的健康成长。

对这种回答要鼓励,同时应顺势引导,对学生进行“慎交友”的教育。

多媒体展示资料:
刘刚性格孤僻,不爱和别人交往。

课下总是一个人坐在位子上埋头看书,在家也不愿意和父母交流自己对周围事物的看法,遇到学习上的难题既不敢向老师请教,也不愿请同学帮助,结果学习越来越吃力,怎么努力成绩也上不去。

后来经过心理辅导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他明白了必须克服自己性格上的弱点,主动和家长、老师、同学交往,后来,他逐渐变得开朗了,乐于和大家在一起交流思想、探讨问题了,学习成绩也逐渐提高了。

问题:1. 刘刚刚开始交往范围如何?给他带来什么影响?2. 后来刘刚采取什么方式扩大了交往范围,结果如何?3. 这给你带来什么启示?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从这个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刘刚在开始时有什么心理?正是有了闭锁心理导致他“活得太累”,幸运的是他及时发现并主动克服了自己的弱点。

在我们周围有的同学老是抱怨没有朋友,总是等着别人向他伸出友谊之手,其实友谊在于培养,不在于等待,在于不吝奉献,不在于单方索取,只要你能像刘刚那样敞开心扉,就能广交益友,增长本领。

还犹豫什么呢,赶快行动吧!
(在这一环节中,有目的地设置了两个小调查,其中第一个调查是第二个调
查的基础,第二个调查要以第一个调查的结果做平台。

学生通过两个调查得到了探究的经历和体验,为下一个教学环节奠定了基础。


(三)设置情景,合作交流
教师:“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

”那么你准备采取什么方式扩大自己的交往范围呢?在刚才的调查中,我们班有些同学已经给大家做出了榜样。

结合自己的实际,合作讨论。

(学生举手回答,师生共同总结出扩大交往的若干种方式,教师板书)
教师总结:通过讨论我们可以看到扩大交往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那么这些方式好不好呢?请看下面几位同学的做法。

大家谈(多媒体展示):
1. 1998年上海国际中学生运动会期间,小鹏和许多学生一起报名参加了志愿者活动,来自不同学校的学生们彼此之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小鹏为此非常高兴,一改往日那种内向、羞怯,变得活泼开朗,落落大方。

2. 小亮学习不错,以前总是独来独往。

当选学生会学习部长后,参加了许多社会活动,认识了各班的许多“高手”,才知道自己还需要学习很多东西。

尤其是在参加市里举办的中学生夏令营活动中,他看到了另一个广阔天地,并结识了许多电脑高手,使他在学习和电脑操作方面有了很大进步。

3. 小敏是城市里的孩子,从小娇生惯养的她任性、自私,稍不如意就大发脾气。

后来,她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一帮一,手拉手”活动,认识了农村某中学的学生小花。

在与小花的接触中,她的思想受到了很大的触动,变得懂事多了。

4. 初二某学生小名在网吧中认识了社会青年小力,小名很崇拜“成熟”的小力,因此小力约他到营业性舞厅时,小名欣然前往。

问题:1. 上述同学是采用什么方式认识新朋友的?
2. 哪些同学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哪些同学的做法不妥,为什么?
3. 从这4位同学的身上,我们可以得到哪些经验和教训?
学生思考讨论。

(通过这些问题的设置,让学生进一步明确交往的方式。

其中前三个情境主人公的交往方式是好方式,要引导学生说出好的理由,并从中得出经验。

后一个同学做法欠妥,也要引导学生说出不好的依据,从中吸取教训。

把重点放在情境4的分析上)
教师:我们从刚才几位同学的回答中可以看到参加公益活动或社会活动是由内圈向外圈发展,扩大交往范围的好方式。

希望同学们在平时也能像小鹏、小亮、小敏那样多参加一些公益活动或社会活动,因为这样不仅能使大家的学习与课外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而且还会完善我们的性格。

(教师话锋一转,指向大屏幕)同学请看材料4,小名也结交了新朋友,他的方式好不好呢?为什么?
教师:我们国家法律规定:未成年人不得进入营业性网吧和舞厅。

小名去了不该去的地方,这显然是不对的。

除了这一点外,小名还有没有其他方面欠妥呢?
学生回答。

教师: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比较复杂,而未成年人社会经验相对不足,因此同学们在外圈交往中理应注意避免盲从,争取多交益友,不交损友。

这是对我们的一种新的考验和挑战。

(教材由“内圈”向“外圈”发展这层次内容中主要讲了交往广泛的作用和方法,至于在交往中注意的问题由于篇幅所限教材一笔带过。

很多学生可能就会因此忽视交友中应注意的问题,为此教师有针对性地设置了“小名交友”这一情境,引导学生去找小名的问题,从而对照自己得出经验教训,做到慎交友)(通过上一个教学环节中调查暴露的问题已经使学生产生了积极交往的愿望,在此基础上学生自主讨论得出扩大交往的多种方式,再通过4个情境,去启发引导学生探究讨论,得出好的方式)
(四)结合热点,拓展提高
调查3:网络知多少
1. 你上过网吗?你有QQ号吗?
2. 你上网主要目的是做什么?
3. 你结交过网友吗?你和网友主要进行哪些方面的交流?
学生交流后,教师总结:通过刚才的调查我们可以看到网络让人欢喜让人忧,网络对同学们来说到底是天使还是魔鬼?
多媒体展示:
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总结:其实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自己,如果同学们能正确认识进而正确使用它,就会为自己的学习生活插上腾飞的翅膀。

但如果利用不当则会给自己带来消极影响。

(互联网问题是一个让学生颇感困惑的现实问题。

把这个热点问题搬到课堂,采用“调查”和“辩论”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一个与同伴交流的平台,让学生打开思维、合作研讨,得到了令人信服的答案,提高了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教师过渡: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它在很多方面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拓宽了我们的交往渠道,甚至把交往范围扩大到全世界。

今天我国已成为世贸成员国,国际交往日益频繁。

我国于1997年正式参加了国际学生交流计划。

请同学们参看课本40页相关链接。

多媒体展示问题:
1. 谈谈你对国际性交流活动的认识。

2. 如果你有幸被选派参加交流活动,你打算怎么做?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现代科技使“天涯若比邻”成为现实,“走出去”已不再遥远。

在日益频繁的国际交往中,我们要做友好交往的使者,在互联网时代,过自主的网络生活。

(五)回顾内容,评价反思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结合所学内容谈一谈这节课的收获和体会。

学生看书思考。

教师总结: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交往圈分为“内圈”和“外圈”,交往越广泛,对我们越有好处。

因此我们应该敞开心扉,克服闭锁心理,主动交往,逐渐由“内圈”向“外圈”发展。

参加公益活动或社会活动,是由内圈向外圈发展,扩大交往范围的好方式。

但只有在交往中做到慎交友,正确使用互联网,才能让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就让我们在《永远是朋友》的悠扬乐曲中结束本课。

多媒体播放毛阿敏的歌曲《永远是朋友》:千里难寻是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以诚相见,心诚则灵,让我们永远是朋友……
课外作业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以“结交网友的利与弊”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政治小论文。

(设计教师:临沂三中王媛媛)
点评
本课是以新课标为依据设计的一堂新授课,主要突出了以下几点:
1. 环节设计严谨,实用性强。

教学设计开始以自身的交往为实例,创设了情境氛围,从而拉近了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为整堂课的成功教学打下了坚实的情感基础。

同时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针对学生实际交友状况开展教学,在环节的设计上增强了实效性,使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感,学有所获。

2. 为学生营造了主动探索的学习氛围。

该设计采用了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教师通过精心设置情境,启发引导学生探究讨论,使他们在充分的合作、质疑、探讨、比较、反思的基础上得出结论。

不仅使每位学生在民主合作的气氛中做到自主感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也实现了教师地位的转变——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

(陈秀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